接纳孩子读后感

2024-07-26

接纳孩子读后感(11篇)

1.接纳孩子读后感 篇一

《接纳孩子》读后感

小5班 陈丽君

在暑假里,我读了小巫的《接纳孩子》,这本书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个案,针对家长常犯的急躁、焦虑情绪,结合家长提问最多的儿童安全感、自主意识、认知模式、社会交往、规则规范以及性意识问题做了详细的论述和劝解。虽说《接纳孩子》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但是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更具有启发意义!在这里,我谈一谈读了这本书之后一些浅薄的感受!

一、接纳并尊重孩子的天性

我们接触到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年龄段、有着不一样的家庭教育,个性千差万别!作为老师就要用爱的目光关注孩子,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接纳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人格!一方面我们要用欣赏得眼光发现孩子的优点,每一位孩子都是天才宝贝都有他们的可爱之处,我们要以发现“美”的目光欣赏每一位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能够让孩子的不足遮住我们的眼光,只见沙子不见金子!另一方面我们要以宽广的胸怀接纳孩子的“错误”。据书本所说,孩子“黏人”、不听话、发脾气、贪玩、“自私”、“没规矩”等等表现其实都是对外界环境做出的正常反应,都有其合理性,我们要学会去接纳孩子的各种表现,宽容孩子的过错,让孩子体验各种各样的情绪特别是宣泄坏情绪(我们总是在压抑坏情绪,殊不知越是不让宝宝体验,他意犹未尽,下一次只会让他的情绪更加夸张,因为他想要彻底体验)、鼓励孩子说出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问题。

二、鼓励孩子

孩子做的事都是凭着天性出发,但孩子们都有显示自己特长的性格,喜欢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和赞扬,更喜欢家长和老师少批评自己。针对这一性格特点,我们把表扬和批评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发挥他们自然向上的心理特点,培养出孩子自信、自强的性格特点。比如:孩子表现好的事情给予她表扬,做错事的时候就鼓励他扬长避短。用鼓励的方式造就孩子天真自信的童年心境。

这本书中有很多是面对家庭教育的问题进行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吸收对我们有帮助的经验,也可以通过案例更好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廊下幼儿园

2013年8月

2.接纳孩子的天性 篇二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活泼、开朗、乐观、大方,都觉得这样的孩子才算好,于是,不符合此标准的孩子就被贴上“不好”的标签。早教专家卢洁珍表示,孩子的情商多数遗传自爸爸,若爸爸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交际也不广,本来就内向,那么孩子也可能具有这样的特性。家长应该从心底里认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坦然接纳孩子的天性,无条件地给孩子爱和肯定。

儿童情绪与社交发展辅导师张洁认为,并非性格外向才是好的,相比起来,内向的孩子更坐得住,从而专注地做他们擅长的事。另外,有些孩子是慢热的,他们跟人接触,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判断对方是否安全、亲切和值得信任,慢慢地才会熟悉起来。对于这样的孩子,要求他们见人就打招呼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做法。

我们常看到,沉默寡言、畏畏缩缩的孩子背后是同样内向少言的老人、保姆,或是指手画脚、大声责骂、焦虑烦躁的父母。这些因素也可能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孩子小时候如果父母不怎么管,交给老人或保姆带,而养育者不爱说话,或不怎么跟孩子说话,会不利于孩子的语言表达及与人沟通交流能力的锻炼。另外,家里的大人成天围着孩子转,很少让孩子和同龄的小伙伴相处,这也是一个问题。”卢洁珍说,跟孩子多说话,带孩子多去接触其他小朋友,创造社交环境,是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人群的重要方式。

1.面对别人夸奖,家长的谦虚可能让孩子受委屈。

“孩子长得真高!”每当面对别人的夸奖,父母总会谦虚一番。成人觉得这是礼貌,孩子听了却觉得委屈:我明明很厉害,为何爸妈不认同呢?

卢洁珍表示,面对别人对自己孩子的称赞,家长应欣然接受,并肯定孩子的努力。“是的,她不挑食,所以长得好。”这不但能让孩子感到高兴,也能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是会被夸奖的。

2.不要在意别人的批评,面子远没有孩子重要。

在游泳池里,芊芊害怕得大哭,旁边的老奶奶忍不住说:“你哭得这么厉害,把我家小宝宝吓得都不敢游了!”这时,父母该怎么做呢?

卢洁珍说,父母应该置之不理,转而关注孩子的感受。芊芊的妈妈可以把芊芊带到一边,告诉她“妈妈知道你害怕,但我相信你会勇敢起来,奶奶的话不用去管,我们慢慢来”。切记不要强化负面的评价,如“我家孩子就是胆小”之类的话,说多了,孩子会索性认可父母的说法,变得更不自信。

3.不要替代和干涉孩子的交际,即使他们受了欺负。

3.接纳孩子读后感文档 篇三

西工区第四实验小学张瑞卿

《接纳孩子》这本书是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小巫所著作的。拿到这本书后,我利用零星的时间看了将近一半,看了之后总的来说感觉还是不错的。这本书内容分为以下六个章节:

一、安全感,儿童生命发展的地基;

二、叛逆,儿童情商发展的过程;

三、玩耍,儿童认知发展的途径;

四、冲突,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助手;

五、规则,儿童健康发展的护卫;

六、性别,儿童与生俱来。书里面的内容都是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呈现的。这六个方面,在我们的教育当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些方面的疑难杂症,而不知如何是好。这本书会帮助我们解决教育孩子时的许多困惑,这六个方面,我想谈谈安全感这个方面。安全感就是对世界对人间缺少信任。可是细细往下读,这短短的一句话却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内容,孩子与父母的分离焦虑是缺少安全感的表现、好胜心强的孩子也是缺乏安全感、成人的高标准严要求也是致使孩子缺少安全感的死敌……有这样一个案例,给我印象很深刻。其中有一位家长来信中这样描述:我的孩子四岁了(应该已经上幼儿园了),在家里非常开朗,什么都敢说敢做,可在幼儿园里却非常内向,不善表达,说话声音小;早上做操也不做;他还是个慢热的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一开始总是兴奋不起来,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进入状态;午睡时候还会发出怪声,有时候表现得非常拧,你说什么他就偏跟你对着干。这位家长的描述,使我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和班上的几个孩子,他们的表现都跟信中这个孩子差不多的。我和这些家长们常常为此而犯难,常常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缩头缩脑,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又活泼又乖巧,而对自己的孩子却说也没用骂也没用,交流之中,我也希望能帮助爸爸妈妈们想出一些什么好招来,可是很惭愧,没有帮上什么忙,一贯的教育还是用的那些老方法,鼓励、引导、表扬,都用了,可是收效甚微!细细的看完专家的回信,我才豁然开朗,原来问题并不是出在孩子性格上,而是我们大人的问题!

原因是我们做家长的平时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要求他们按照自己设定的道路和标准去成长,殊不知,自己的某些要求和标准是他们这个年龄达不到的,同时家里也比较溺爱他们,习惯包办他们的生活,尤其是在社会交往方面。一般来说,在家热闹在外懦弱的孩子,都是生活方面被家人包办代替、行为方面被父母严格要求,才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也缺乏与他人打交道的技巧。孩子不喜欢做操,一方面说明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好,另一方面也说明孩子害怕别人的评判,很可能因为他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大部分评判是负面的。午睡时发出怪声,说明孩子需要成年人的关注。孩子的执拗是这个年龄段正常的表现,需要我们成年人开动脑筋,用巧妙的方式跟他讲道理,而不是命令他顺从我们。

专家的分析如此透彻,顿时我豁然开朗。我赶紧把这本书推荐给我们班的一些家长,并告诉他们,也许我们应该换一种眼光去看待孩

子,接纳他的个性,不要过于焦虑,要求他跟其他孩子一样。我们可以试着放松一些对孩子的要求,多拥抱孩子,多向他表达你无条件的爱。当你不斤斤计较孩子的行为时,相信那些问题都会烟消云。爱孩子就接纳孩子的所有,父母和老师无条件接纳孩子,孩子才会接纳自己转而接纳他人。接下来我会抽时间把这本书看完,因为我觉得这本书值得我们付出时间去细细品味。

4.如何教孩子学会接纳 篇四

主持人语:

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孩子会感受到家人们对他的完全接纳。这种感觉能帮助孩子接纳自己,并在这种自我接纳的基础上学会接纳他人,融入集体生活。

养孩子就像放风筝,需要给他一片接纳与包容的天空,但又不能松开手中那根“牵引与归正的丝线”。因为接纳不代表纵容溺爱,更不代表对孩子的错误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如何张弛有度,平衡爱与管教?如何在责备孩子时仍带着深深的接纳?如何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先天特质或不足之处?如何教孩子接纳他人,接纳生活中的不如意事?接纳,真的是一门很深的功课。

跟孩子“非暴力沟通”

(周先生,40岁,企业管理人员)

我所在的公司从去年起转型改组,其间我们进行了“非暴力沟通”的培训,培训教材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撰写的《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一书。

随后,我把“非暴力沟通”的技巧用到了对儿子周一的教育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让儿子学会了如何接纳自己、接纳别人。这个过程中,我有三点体会。

首先,任何时候,无论孩子做了、说了什么,家长都要先与他的“感受和需要”建立“连接”,观察孩子内在鲜活的生命状态与强烈需求。

儿子4岁的时候,有段时间爱说脏话,屡禁不止。我认为,脏话是“表象”,孩子内在鲜活的生命状态与强烈需求是“根源”。于是我心平气和地问他:“你说脏话,是不是因为觉得很搞笑、很有能耐,能让妈妈气得跳起来?让我们关注你?”

儿子得意地说:“嗯!我的嘴巴可有魔力了!”然后随口就说了一句脏话。

我推测周一进入了“语言敏感期”,说脏话是他探索话语力量的一种方式。故此,我们不再对他的脏话大惊小怪,而是正面引导――妻子教他朗读儿歌和唐诗,送他去少年宫参加“小小演说家”的比赛。我们收看《我是演说家》的电视节目,还每周举行一次家庭演讲比赛。在体会到“优雅的语言也可以充满魔力”之后,周一觉得说脏话没劲了。

其次,先说出你的感受,再用正向的、可操作性的语言向孩子提出行动上的具体请求。

家人们习惯于使用否定性的语言来教周一,结果却事与愿违。比如妻子说:“不要在沙发上吃掉渣的食物!”周一就拎着薯片到床上去吃。妻子再说:“把床单搞脏了,我会罚你面壁!”周一跳下床,故意用脏兮兮的手去摸墙纸。妻子被气得火冒三丈,吼他“好邋遢”“太懒了”……我劝妻子冷静,并问她:“你这会儿是不是感觉不太好?”她说:“我感觉这孩子做得不对。”我说:“不要评价对错,先告诉我你的感觉和需要。”妻子努力体会了一下,说:“就像看到土匪打劫过的情境一样,我焦虑、火大、无助……我需要家里有秩序、有美感,不要破坏我的劳动成果!”

我将妻子的需求和感受“翻译”成孩子的语言告诉周一。当他又想带脏兮兮的玩具上床时,我说:“你这样做的话,妈妈感觉很难受,好像细菌爬满了她的床,要咬她。”周一说:“没事儿,过会儿她就不难受了。”

我继续说:“你是不是需要一个放玩具的地方?妈妈则需要家里整洁干净。能不能想个办法,让你俩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从我真诚的态度中,周一感受到我不是“帮助妈妈反对他”,而是“重视每位家人的需要”。他收起叛逆作对的态度,开始想办法。最后,他极有创意地想出一个双赢的办法――将玩具放在一个干净的盒子里,再把盒子放在枕头边。

在我的双向沟通以及示范帮助下,妻子与周一谈话的方式逐渐改变。她努力不在恶劣情绪中吼孩子,而是用理性让自己平静下来,并使用正向性、细节性、可操作性的语言。她不再说“把房间搞干净”,而是说“我需要你在3分钟之内,把脏衣服放进卫生间的洗衣篮,把果皮包装袋丢进垃圾桶,把盘子放回厨房”。

再次,训练孩子去观察,而非去论断,从而接纳他人,也为他人所接纳。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说:“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是不带评论的观察。”仔细想来,我们大脑中出现的绝大多数话语都是评论和判断,孩子们更是如此。

据周一说,他幼儿园里的孩子分为“好孩子”的大部队和“坏孩子”的散兵游勇。为训练他具有接纳性的心态和批判性的思维,当他说某某是坏孩子,被其他孩子孤立拒绝时,我常问:“他做了什么事?你观察到了什么?”周一回答不上来,只说:“大家都这么说。”

我就告诉他:“不要随便说某某是坏人,《圣经》上说,你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至于谁是好孩子,谁是坏孩子,你可以先观察再下结论!”

幼儿园大班时,老师将小朋友们分成几个组做手工,任命周一为组长。一个叫陈磊的小孩因为搞破坏被排挤,大家都让周一“开除”他。对于这种另类的孩子,周一已经知道先观察,再接纳(至少不去歧视)。

我建议他:“观察要仔细,要发现他搞破坏的原因:有人的眼神让他感觉不舒服?不想待在这个组?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还是想得到大家的重视?……每当我公司里的员工搞破坏时,我都会在仔细观察、倾听他的需要之后再作判断。因为人都是在感到被重视、被接纳的时候才会改变。”

周一试着跟陈磊沟通,虽然他讲话有点词不达意,但对方感受到了他的尊重与接纳。正如我所预料的,陈磊是因为觉得大家都要改变他,所以他偏不改变、偏要捣乱给人看。周一后来发现陈磊身上有很多优点,两人还成了好朋友。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再小的孩子也需要大人用管理学的技巧来进行沟通,将他们当作员工一样来尊重、理解、接纳,孩子就会寻找更有效、更双赢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接纳他人的需要。

不喜欢自己的小男孩

(文女士,33岁,绘本馆老师)

我儿子从小就脾气大,如果尿布湿了,或是奶嘴不对位,他都会歇斯底里地哭很久。上幼儿园后,他常跟小朋友发生冲突。渐渐地他表现出了一种无法接纳自己的纠结心理,连老师都看出来了,评价他:“占有欲、领导欲很强,就是脾气有点急,难免伤人。他事后会主动认错,也很愿意帮助人,但总会失去友谊。”

当小朋友离他而去,不愿跟他玩时,他伤心地问我:“我是不是一个坏孩子?”“我为什么不好呢?”

我也是一个爱跟自己较劲的人,常常讨厌自己的脾气。所以,我特别能理解儿子那种“控制不住自己,情不自禁就伤害到身边人”的事后懊恼。见他一本正经地“自责”与“忏悔”,我顿感无力。事实上,我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情绪化地发飙,经常在恼怒中乱骂老公和儿子,事后又道歉,不久之后却又在无意中伤害他们。儿子的问题如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需要改变与成长。

如何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跟他一起面对“自我接纳”的深刻问题?后来我从弗洛伦丝?塞沃斯著的《怎么才能不吃掉我的朋友?》一书中得到启发。

这是一个关于小恐龙的故事,故事的开头是:“小恐龙为啥哭啊,因为他把所有的朋友都吃到肚子里去了!虽然他不想这样,可他每次都忍不住!”

儿子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处于情感敏感期的他,认为小恐龙的孤独就是自己的痛苦――“忍不住!忍不住!就是忍不住去伤害自己在乎的人!甚至把人家吃下去!”

小老鼠莫罗来跟小恐龙做朋友,他说自己会念口诀,让自己的肉变味道从而不被吃掉。莫罗还打算烤蛋糕给小恐龙吃,让他改掉吃朋友的坏习惯……

可是,蛋糕烤得太慢了,小恐龙等不及,一口把莫罗吞了下去。还好,莫罗念了口诀,变得太难吃,又被小恐龙吐了出来。

莫罗没生气,反而好好地跟小恐龙沟通,他故意延长烤蛋糕的时间,训练小恐龙的忍耐力……最终,小恐龙被“无条件的接纳”所征服,学做蛋糕跟莫罗分享,从那以后再也不吃朋友了。

这个故事完全反映了儿子的内心!作者了解人性中“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由不得我”的弱点。他塑造的小老鼠充满同理心,从来不说教;他发现问题源于莫罗“肚子饿”和“耐性差”,就从源头着手来解决问题!“肚子饿”通过传授做蛋糕的技术来解决;“耐性差”需用理性克制、循序渐进的训练来解决。

回想当初儿子每每因为与小朋友争执而“发飙”时,我的反应都是用很凶的方式制止他、提醒他、责备他……他事后平静、自责痛苦的时候,我又不太懂得安慰,而是用说教的方式控告、揭发他,希望他汲取教训。我这种错误的方式,源于“怕丢脸、怕人家说我们没家教”的心理,却导致儿子越来越不接纳自己。

所以,我需要向故事中的小老鼠学习。作为家长,我必须控制好自己的负面情绪,不再将亲人当出气筒。作为孩子的朋友,我要改变教育方式,避免说教。

当儿子再跟人起冲突时,我温柔而坚定地将他带回家,抱入一个房间,对他说:“妈妈知道你很想发脾气,但是你要像绘本中的小恐龙一样学习忍耐,安静30分钟之后,你才能回到小伙伴中去。”

儿子生气地哭闹时,我就像小老鼠莫罗那样,一边做自己该做的事一边安静地陪着他,即使他又打又撞、说狠话,我也保持克制,丝毫不妥协。

渐渐地,儿子就像绘本中的“小恐龙发现小老鼠不好吃”一样,发现无理取闹的味道一点都不好,任性发飙也越来越让他难受。他开始调整,反思一会儿之后,安静下来,独自玩会儿玩具……不到半小时,他就能恢复心态,高高兴兴地去赔礼道歉,再次融入小朋友之中。

形形色色的“缺乏自制和忍耐”的问题,我都如法炮制,如限制吃糖、不许懒床、按时睡觉等问题,我都像小老鼠莫罗对待恐龙一样态度坚定、口气柔和、界限清晰、步骤明确,哪怕被他冲撞,仍无条件地接纳他。幼儿园老师也用相同的办法对待他,效果很好。我还引导他看到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在歌唱、弹琴等方面的特长。

一段时间后,儿子比较能接纳自己了。他在忍不住又做错事、得到当事人和家长们原谅之后,会喃喃自语:“我认错了,爸爸妈妈仍然爱我。”他也渐渐学会了接纳身边的人。当小朋友被孤立时,他主动跟人家玩,还安慰人家:“你做小恐龙,我做小老鼠莫罗,我会帮助你受欢迎的!”

如今,儿子尽管依旧急脾气、爱发火,但伴随着我的改变与成长,他感受到了接纳,也表达出了接纳。我相信,他性格中的极端负面之处会渐渐改善。

重视幼儿“接纳”的功课

(周女士,幼儿园高级教师)

幼儿园的孩子们经常玩“比一比”的游戏:谁的玩具多、谁的头发长、谁的裙子漂亮、谁得的奖励多、谁的妈妈更年轻……有些孩子为获胜而吹牛,有些孩子因自卑而敏感,有些孩子对输赢无所谓,有些孩子不卑不亢,接纳每个人的特殊之处。

这些现象反映出孩子的天性,也反映出不同家庭的教育理念。孩子既需要“无条件的接纳与包容”,又需要管教、训练与引导。如何才能做到二者平衡呢?

第一,管教前要与孩子“共情”,听清孩子的话外音,探索孩子的内在需求。

要让孩子深深感到被接纳,家长只要认真听“他所说出的话语”和“他没说出的需求”就行了。只要做到这两点,无论你的管教、责备如何严厉,孩子都会知道你在乎他、理解他,是为他好。

案例中周先生的最大特点就是“愿听”和“会听”。这种最不花钱的方法简单易行,却最能让孩子感到被接纳、被珍视。我最欣赏他“训练孩子去观察,而非去论断”的做法。这既能培养孩子有个性、会思考、不人云亦云,又教给孩子为人处世的智慧――如何了解并接纳别人的需求,想出共赢的办法。

第二,管教要做到“对事不对人”,管教之后要重申“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不少家长管教孩子时会说:“再不听话,妈妈不爱你了!”“你照我说的做,妈妈才爱你!”……这些将接纳与孩子的表现挂钩的话语非常不妥。

更有杀伤力的是,父母在管教之后把孩子晾一边,冷言冷语,讽刺挖苦,故意装出不再爱他的样子。然而,幼儿没有“事情会过去”的概念,如果他觉得父母现在不爱自己,那就是永远就不可能再爱自己了。这种想法对大人来说是可笑的,但对孩子来说是锥心刺骨般真实的恐惧。

所以,家长一定要在管教后跟孩子讲清楚:“爸爸妈妈不喜欢你的某种坏行为(讲得越具体越好),但永远喜欢你。”“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永远爱你。”

第三,教孩子直视自己的弱点、特点,发挥自己的优点。

每个孩子都不相同,从外表看,有的皮肤黑,有的个子矮,有的招风耳,有的大兔牙;从性格看,有的脾气暴躁,有的胆小内向,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多愁善感……这些外在和内在的特点,都需要家长智慧地引导孩子去面对,而非逃避。

案例中的文女士没有回避儿子“脾气大”的缺点。她用小恐龙的故事告诉孩子,生气是合情合理的事,但因生气而打人、伤害人、搅扰周围环境则是不对的。她用“改掉情绪化的发飙”的做法来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在被接纳中体会到任性、发飙的不良感受。她还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别人的优点,而不将自己的长处去比较他人的短处。

我觉得,能教孩子跟自己的“负面情绪、与众不同、弱点缺点”好好相处的家长,本身就是处理自己情绪的大师。他们培养的孩子能够接纳自己,拥有良好的自我形象,长大后能够接纳他人、热爱生命,把包容与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个人。

5.个人读接纳孩子心得体会 篇五

相隔两年后,儿子已经四岁,更加的叛逆,他与家里每个大人对抗、吵架甚至是动手,我又重新拿起这本书,这一次读,感觉完全不一样,可能是这两年接触了点心理学,也可能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了新的经验和体会,这一次读是真正的入心了,带着“对对对,就是这样”的认同心理去读的。

这本书,提倡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行为,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心理需求,无条件的接纳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

育儿也是育己。书中每一部分,几乎都提到父母的状态、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而我在过去四年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这点:如自己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被察觉;发现自身发展的局限性;督促孩子行为习惯的过程中,首先要以身作则等等。

因为儿子一直都有分离焦虑症,所以我总是很担心他是否会安全感不足,当看到“安全依恋的孩子在父母离开时会表现出焦虑,但不是生离死别那种绝望式的哭闹,他们会逐渐平息;在父母返回时他们会很乐意看到父母,跟父母亲热一番之后再松手去做自己的事情。”这一句时,原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依恋母亲是正常的表现,才放下心来。我想我可以放下“是否安全感不足”这个焦虑,全身心高质量的去陪伴孩子,对于建立他的安全感都是有积极的作用。

我们习惯了看到孩子哭,就受不了,立马想办法去制止他,否则就会觉得作为父母的失败。

儿子最近特别热衷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把所有的衣服穿好,会很有成就感。

一天,他又要自己穿衣服,我在旁边看着,他生怕我伸手帮忙,强调“妈妈,我自己穿,你不要帮忙,你只帮我把保暖衣肩膀上的扣子扣上。”他穿的很慢,我比较担心这个速度到幼儿园会迟到,他可能感受到我的着急,很警惕的一再强调不需要帮忙。我在给他扣那两个扣子的时候,不自觉得把卷到腰未拉下来的衣服往下拉了下,他暴跳如雷,用手就打我:“说了,不要你帮忙!”我感受到作为一个家长的权威受到挑衅,也非常生气,一把把他推开推倒了。他更是怒火中烧,说:“你干吗推我!”一场战争就这样开始了,你打我一下,我推下你一下。当时有强烈的挫败感!

事后,我想我没有感同身受的去感受到他当时的生气的原因,没有把自己抽离去看待这个事件,那一刻,我自己就是一个孩子的状态。我作为母亲没有很好的去处理这个冲突,而“我们是孩子社交能力的训练师,是他们社交行为的模板。”孩子又怎能学会处理冲突呢?

如果我当时能理解孩子生气的那个点,及时表达我的歉意:“刚才你已经提醒我不要妈妈帮忙,可是妈妈还是伸手帮你拉你的衣服了,你很生气,对吧?妈妈非常抱歉,对不起。”接纳孩子“生气”这个负面情绪,这场两个“孩子”似的冲突,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意识到这一点,也不需要内疚、自责,因为至少我察觉到了,带着察觉去探索亲子关系,也是一种进步。

昨天,按照约定好的,一天只看一集动画片《忍者神龟》,而且上午已经看过,到了晚上,他又要看,我平静的告诉他:“早上约定好了,上午已经看过忍者神龟,下午和晚上就不能看了。”

他就哭了:“我就要看。”他自己承诺的话完全忘了。

我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特别想看,但是你自己说过的话要做到哦。”

“哇”的一声,哭声更大。

“妈妈爱你,可是我们要信守承诺哦。”

“你爱我,就要给我看。”哭声小了些。

“看多了,眼睛会看坏的。”

“你不给我看,我就把你的东西全部拿走。”他停止了哭泣,拿起一袋我的东西。这时他已经从难过变成生气。并且自己将不能看动画片的注意力转移到要占有我的东西,想引起我的生气,而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

从头到尾我都很平静,未被他情绪所带走,几分钟后,他放下我的东西,去看绘本,很快就自己转移了注意力。

我如果也带着情绪去处理,那他就将本来应该运用到自己身上的能量,转而应用到对付我的情绪上来,只会让矛盾升级。

这也是我实践“温柔而坚定”的执行规则的一个尝试,效果果然比威胁、厉声斥责要好很多。

儿子最近特别喜欢和小朋友开发新的游戏,这些游戏规则他们自己定,规则制定来源于他们以往玩过的游戏、看过的动画片加上自己想象力。每想出一种新玩法,都让他兴奋不已。

6.沟通从接纳孩子的情绪开始 篇六

认可孩子的真实感受

豆豆四岁多时练了一段时间跆拳道。一天换了一个代班的教练,那个教练整堂课都特别兴奋,看到练不好的孩子,就抓出来单独教,并不是惩罚,却是豆豆最怕的事情。他有很强的本领混在一大堆人里自娱自乐,但一旦成为焦点,就会不知所措。教练没发现这一点,她把豆豆当成重点扶持对象了,每个动作都特别关注他。我看得出来,尽管豆豆没有排斥,但他不喜欢。

下课后,我明显感觉到他没有以往的兴奋,耷拉着脑袋,一言不发。我蹲下来说:“我感觉你有点儿不开心。”他点点头。我接着说:“是不是你不喜欢老师单独教你?”他抬起头,有些惊讶:“妈妈,你怎么知道的?”我神秘地一笑,说:“因为我是你的妈妈啊,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想法,当妈妈的一般都知道。”他笑了一下,赖在我的怀里,说:“妈妈,我都快要哭出来了,可是,我忍住了。”我说:“嗯,我知道你做了很大的努力,妈妈也看到了,尽管你不喜欢,不愿意教练让你单独练,但是你还是在努力地做好,谢谢你告诉妈妈你心里的想法。”他说:“因为我是你的儿子呀,儿子有什么事情,会第一个告诉妈妈。”

一场“肉麻”的对话结束,豆豆也忘记了之前的不愉快,和我手拉着手,跳着跑着回家了。“因为我是你的妈妈”“因为我是你的儿子”这是我们之间常常说的话。没有特别的场景,总是很自然地说出来了。一直以来,我们之间从来都不吝啬爱的表达。除了“我爱你”和随时随地的亲亲、抱抱,那些母子之间可以互相给予的默契、信赖、依靠、鼓励、帮助等都通过“我是你的妈妈,我是你的儿子”一句简单的话,很温暖地表达出来。那个时候,豆豆总是很激动地钻进我的怀里,那时的幸福似乎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因为我是你的妈妈”,不仅仅是想表达爱的关系,更是想告诉孩子:妈妈明白你当时的情绪,不管你是难过、暴躁、疼痛,妈妈都接受,都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这是我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教给他的“情绪诚实”,让他可以自由地表达、自由地做自己。

接受孩子的不良情绪

和大多数孩子一样,豆豆四岁左右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尊与好强。在家里玩游戏的时候,一点儿也不愿意输,这和他之前不温不火、与世无争的性格截然不同。我们总是有意识地让着他,有时也跟他讲“输了并不代表全部,玩得开心更重要”的道理。可是,基本上输了后我们会得到什么样的反应是无法预测的,有时他会无所谓,有时他哭两声又自己想通,而有时他会突然爆发,大哭甚至打人摔东西。

这个时候,等他稍微安静下来,我会走过去说:“输了的感觉确实不好受,如果是我,我可能也会跟你一样。”他停下来,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接着说:“妈妈也会经常失败,有时尽管很努力了,但是还是会失败,因为有时别人确实比我厉害一点儿,有时,别人可能运气好一点儿。刚刚你和爸爸玩的时候,我觉得,爸爸今天的运气好像要好些,老是抓到大牌。”他的表情平静下来,说:“是啊!他的牌总是比我大!”我说:“所以你觉得很懊恼,对不对?觉得为什么他已经比我大那么多了,还要比我抓到比我好的牌?”他点头表示认同。我接着说:“确实有些不公平,不过打牌就是这样,两个人玩,有一个人赢,就会有一个人输,要不就是打成平手。上一次你赢的时候,爸爸也有点儿不好受,但是,他觉得就算输一次,也没什么,因为玩得很开心啊,你觉得你玩得开心吗?”他说:“我觉得开心。”我说:“那你想不想继续开心呢?”他想了想:“好吧,那我们再来玩吧。”

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

孩子是很讲道理的,他们的“无理取闹”,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想表达,又表达不出来,想得到理解,又没有得到理解;而大人又总是自以为是的想当然,怎么也猜不到孩子的心思,孩子就越来越着急,行为就越发不受控制。

一天,带豆豆去打预防针,排在他前面的那个男孩子哭得地动山摇。豆豆尽管之前为自己打气,下定决心要做个勇敢的男子汉,为弟弟做个好榜样,可还是挣脱我的手,跑到外面去了。我追上他,告诉他:打针是有一点点疼,但是可以忍受的,就像昨天他摔跤的时候,会疼一下,可站起来就不疼了。他点点头,但还是不愿意跟我过去。我说:“妈妈小时候,也跟你一样,每次打针都跑出去,每次外婆都要追好多次。”他一下子感兴趣了。我接着说:“我和你一样,心里有好大好大的恐惧,因为我不知道,那一点点疼到底有多疼,我很害怕针扎进我皮肤的那一刻。但是,后来妈妈克服恐惧了,发现真的就只疼一下,而且,完全没有想象中那么疼。”他同意试一下。打针的时候,因为有了心理准备,他一声都没哭,结束后,还笑着对弟弟说:“可能你也会觉得有点害怕,但是真的不怎么疼。”

孩子常常有这样那样的小情绪,他们最需要的,往往不是你的鼓励与安慰,而是你的理解和认可。让他明白,你能理解他的情绪,能接受他的缺点,能等待他的成长。

7.接纳孩子读后感 篇七

情绪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个性形成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小的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在高度的情绪状态时,他们完全不能控制自己,大哭大闹,大喊大叫,短时间内无法平静。其实从孩子的角度看,这是孩子的主动移情,“主动移情的迫切冲动,就会导致痛苦和气恼,或者掉眼泪。”(威廉.麦孤独)孩子的主动移情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在获得关系对象的“接纳”之后,他们就会感到满足和幸福。

一、案例背景

对象生活背景:彤彤是一个二岁半的托班幼儿,满月后一直由奶奶喂养,晚上和奶奶睡在一起,感情非常深厚,上幼儿园和回家也是奶奶接送,父母亲只是她家庭生活中的普通的一员。

案例事件背景:托班幼儿离园的时间到了,托二班活动室门口已经有家长在等候,有几位家长在窗户边探头张望。那天彤彤的奶奶脚扭伤了不能来,所以由她的妈妈来领。

二、案例情境描述

彤彤离开自己的座位向门口跑去,希望看到奶奶,但随即又退回了自己的座位,她没看到奶奶。撇着嘴一副欲哭的表情。

这时妈妈推门进来,抱起了彤彤。“奶奶呢?奶奶。” “奶奶在家呢。”

“不要不要,我要奶奶接!”彤彤哭了。“奶奶的脚扭了,不能走路,妈妈带你回家。”

“没有,没有,我要奶奶来接我!”彤彤边哭边闹推开妈妈。妈妈耐心的给彤彤解释,哄她。

但彤彤越哭越厉害(有好几位家长在旁观)。

面对越来越多的家长,妈妈一脸的尴尬。终于,妈妈失去了耐心。“你不想跟妈妈走就一个人呆着,我走了。”妈妈生气地放下彤彤,装着要离开。

彤彤哭得越来越厉害了,小小的双肩不停地耸动着„„

束手无策的妈妈满脸祈求地望着站在活动室门口的带班教师。

老师走到彤彤身边,轻轻地拍着彤彤,拥抱到怀里,边给彤彤擦眼泪边说:“彤彤乖,彤彤不哭,让老师来帮助你,好不好?”“好”彤彤抽泣着说。

“彤彤现在很伤心吧,你告诉老师,是什么事情让彤彤这么伤心呢?”这话问到了伤心处,还没等老师说完,彤彤又大声地哭了起来,“我不要妈妈带我回家,我要奶奶带我回家。”

“噢,老师知道了,彤彤每天跟着奶奶,最喜欢奶奶,幼儿园里呆了一天,最想见到奶奶,是不是?”这可说到了心坎儿了。“嗯,是。”

“妈妈说,奶奶的脚扭了,不能来带彤彤了,我们先跟妈妈回家,这样就能快点见到奶奶,好吗?”

“不要不要,奶奶脚没扭,早上是奶奶送我来的,我要奶奶来带。” “噢,是这样。那我们先给奶奶打个电话,老师也想知道奶奶的脚到底怎么样了,好吗?”

彤彤在老师说出“打电话”开始,嘴巴里就不停地答着“好,好”,同时,哭声停止了,情绪也慢慢平静下来了。

老师带着彤彤打电话。彤彤对着话筒跟奶奶说着话,慢慢地脸上阴转多云。

彤彤放下电话,来到妈妈身边,脸上竟有了笑容,“快回家看奶奶”!

“好的,好的,我们马上回家。”妈妈如释重负。

三、案例事件及其处理的分析 1.彤彤消极情绪的诱因:

奶奶没有来带彤彤,又和妈妈不亲。当不是奶奶来接她,她产生了情感依赖危机。

其实许多在成人眼里算不得什么事情,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往往很重要,成为他们消极情绪的源头,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由于受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幼儿一旦产生消极情绪,便难以自我排遣,往往需要借助外界力量才能得到较好的控制与调节。而彤彤的妈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2.消极情绪产生的间接原因:对奶奶的依赖情结。

从满月开始:彤彤一直由奶奶喂养,连晚上睡觉都是跟着奶奶,在奶奶的长期呵护中,获得了牢固的亲情依恋,而妈妈与他的亲子关系非常单薄。

从亲情这个角度来看,前面场景中妈妈的尴尬难堪是妈妈自己造成的,因为

与孩子的相处、对她照顾太少,缺乏交流,致使与孩子的亲和力远远弱于奶奶。孩子对其缺少信赖感。

3.教师的“认同”与“安抚”是消除不良情绪的“氧化剂”。

妈妈的恐吓对彤彤来说是火上浇油,“主动移情说”认为:在日常社会中许多孩子都明显地表现从主动移情的倾向......主动移情的迫切冲动,就会导致痛苦和气恼,或者掉眼泪。孩子的主动移情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在获得关系对象的接纳之后,他们会感到满足和幸福.而彤彤之所以伤心流泪,是因为妈妈拒绝移情,而教师的拥抱、抚摸、擦眼泪等安抚动作以及温柔的认同的话语,其实也就是接纳了彤彤的移情,从而使他的兴奋点逐渐减弱。处理时教师对孩子的做法和行为不随便指责,对孩子的情绪不冷漠轻视,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感受孩子的感受,体验孩子的体验,采用角色对等的语言,如“哦,你一定很伤心„„”;“如果是我,我也会很伤心”等等,来缓冲矛盾,从而使彤彤接纳了老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的“认同”转变、稳定了彤彤的情绪。

情绪在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认为,学前儿童是情绪的俘虏。情绪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家长和教师应对彤彤行为的发生:

1.作为家长:首先在平时学习一些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幼儿的特点,如上述情况发生时,妈妈应想到彤彤和奶奶的那种亲情依恋是自己所不及的,孩子的“主动移情”所表现的行为是很正常的,那么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比较理性,妥善地解决问题。

其次,在这次事情发生后,彤彤妈妈应该在思想上对孩子的表现引起高度的重视,把教育彤彤的责任建立起来,逐渐与彤彤建立更为温馨牢固的亲情。

2.作为教师:通过这一事件,对家长工作更为重视,通过各种渠道,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断传输一些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提供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四、讨论与反思

1.关于心理学上“转移法”的运用。

一直以来,面对孩子的消极情绪,我们通常采用“情绪转移”的做法来转移

孩子的情绪方向,譬如“你不哭,我就......”“你再哭,我就......”等利诱、要挟(彤彤妈妈就是如此),以胁迫幼儿情绪改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转移法”有其作用,甚至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我们更应看到,孩子虽然一时间因为物质的诱惑或亲情终止的威胁而作出情绪的转变,一旦看到物质的需求未能满足或者亲情的终止只是戏言,那么暂时的转变就不稳定。有时“转移法”效果只是暂时的,治标不治本,更主要是幼儿不能学会情绪冲动的控制能力。

2.自觉接纳孩子、认同孩子

面对处于消极情绪状态的幼儿,作为教师,应及时把握情绪转换的契机,化被动为主动,使变化为稳定。心理学上的“认同”对幼儿情绪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建立在对幼儿心理发展、情绪变化规律的科学认知与把握的基础上。“认同”首先要求教师从心底里承认孩子消极情绪产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这样才会在有效处理幼儿情绪、稳定情绪中提供重要的信度保证。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孩子接纳你以后,教师应该拿出办法来。如案例中,老师采取了先认同彤彤的伤心难过,又带着孩子打电话给奶奶的方法,如果教师只停留在语言安抚、肢体安抚、角色对等阶段,而无解决具体问题的良策,那么幼儿的情绪稳定难以持久。

3.只有合理疏导情绪,才能促进健康

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成果告诉我们:一个人情绪所处的状态不仅关系着他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潜能的发挥与人格的和谐发展,特别对于幼儿来说更为明显。

4.家长要学会恰当的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

8.接纳孩子读后感 篇八

爱要接纳孩子的一切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常常会听到老师们这样的话:“我喜欢听话的孩子,那些不听话的孩子有时还跟你对着干呢。”“我喜欢吃饭好的孩子,让人省心。”“我喜欢午睡好的孩子,本来中午就很累了,看到那些难以入睡的孩子,真的很烦。”其实这些言谈之中赞赏的这些孩子都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老师也会不自觉的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鼓励和表扬,而那些没有贴上“好孩子”标签的则恰恰会是另一种待遇。如果你想知道小朋友是否感受到你们的爱,那么你可以去问问班上的孩子:“你觉的老师爱你吗?”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很自信的回答“是”,那也就说明了你已经能接纳每位孩子的差异,你的爱已经被孩子深深的感受到了。但这些恰恰也是最难的。又如,当你在给孩子上手工课时,发现一个小朋友在贴胶水时贴错方向而使纸无法贴上时,那时,你会怎么做呢?也许你会提醒他、指导他或者直接帮助他,但你此时的直接参与,只会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性、求知欲、兴趣、自主探索的欲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等等。而这些品质对孩子来说恰恰是最珍贵的。

所以我们不妨接纳孩子的错误,用爱来关注孩子,放开我们的手,让孩子们自主探索。也许他不会成功,但他也享受了制作过程中由探索带来的快乐。

9.接纳孩子读后感 篇九

心理学家把这个小熊抓鱼失败的故事,同时让一个5岁的美国小孩和一个5岁的中国小孩来读,结果两人对“失败”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和5岁美国小女孩的对话是这样的:

孩子:她不该放弃的,因为那样她就……嗯……不会吃到鱼。还有……她可以吃妈妈爸爸抓的鱼,等她长大点她就会了。

询问者:爸爸妈妈都抓了一条鱼。要知道他们也很大了,也许他们自己也要吃鱼呀。你说小熊该怎么办呢?

孩子:她可以,嗯,可以找些其他的东西来练习一下。

询问者:其他的什么呢?

孩子:比如小溪。

询问者:什么?

孩子:一条有鱼的小溪。

询问者:你喜欢小熊吗?

孩子:喜欢。

询问者:为什么喜欢她呢?

孩子:因为她毛茸茸的,很可爱。

和5岁中国女孩的对话是这样的:

孩子:爸爸妈妈把鱼分成几块,他们一起吃。

询问者:但是,熊爸爸和熊妈妈个子那么大,他们每人就抓到了一条鱼。嗯,也许他们不能分给小熊呀。那她怎么办呀?

孩子:妈妈吃小的,给小熊大的吧。

询问者:你喜欢小熊不?

孩子:不。

询问者:为什么呢?

孩子:她做事情半途而废,她三心二意。

询问者:三心二意有什么不对呢?

孩子:你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又做别的,一点都不认真。那你就学不好,那样是不对的。

这两段对话的区别在哪里呢?

其实故事里的小熊,我们可以替代为孩子。孩子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们看待小熊的态度,就是他们自己内心的投射。

首先,当询问者明确表示爸爸妈妈没办法把鱼分给小熊吃的时候,美国小女孩首先的反应是:小熊(自己)再想想其他的办法。中国小女孩的反应则是坚定的:有爸爸妈妈在,把大一点点的给小熊(自己)吃。这也清晰折射出中国小女孩的家庭里,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不独立、依赖父母的教养情况。

其次,美国小女孩认为,小熊(我)的尝试是有价值的,尽管小熊(我)后来失败了。对于失败,她的态度较为宽容,相信“等它(我)长大点就会了”。中国小女孩则认为:小熊(我)不够努力,它(我)放弃了。这是不好的行为,不能被(父母)接受。

所以,当最后询问者问:喜欢小熊吗?

美国小女孩回答喜欢,没有因为小熊的放弃而否定它的可爱。中国小女孩回答不喜欢,就像她的父母面对她不可接受的行为时,予以情感撤离、否定等做法是一样的。

让孩子害怕失败就更容易成功吗?

早有心理学家指出:美国儿童表现出成就动机的同时一般也比较能容忍失败。相反,中国儿童有很强的成就动机,但他们往往很害怕失败。

没错,我们对失败总是很苛刻。比如学习这件事,中国父母过于在乎成绩、只在乎成绩所造成的结果是:在我们的孩子眼里,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喜欢、兴趣,或者出于个人想要学习的动机,而是一种道德层面的意味。只有努力学习,才是好的,才能被大人接受,同时也才是值得夸耀的,否则就不值得被爱。

下面这两个情景是我们极为熟悉的:

一个孩子期末考试得了第一名。满分试卷拿回家后,家长大加赞许。

一个孩子期末考试没有及格。试卷拿回家后,家长单打不过瘾,恨不得来个混合双打。然后无一例外地会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能考那么好!

大多数中国孩子都有过的一个公敌,那就是别人家孩子。所有熟悉上面两个场景的孩子——无论是满分的,还是不及格的孩子,都会得出一个同样的结论:

要得到我父母的肯定和接受,只能考高分。再深入推论就是:我只能表现好,表现不好是不被接受的,失败的我是不能被接受的。这样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内心里有一个严厉冷漠的声音,尤其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个声音会更加响亮。而这往往是让人自卑甚至绝望的根源。

对失败容忍度过低、过于苛刻的结果有两个,要么干脆不去尝试,要么尝试失败后,无法承受后果,从而一蹶不振。

一个拥有良好自信与自尊的人,是不会因为一件事情或一次成败就全盘否定自己的人生。与有条件的爱相对,无条件的爱,首先要勇于接纳失败。只有大人把成败看得轻一点,才能给孩子一个更轻松的成长环境。

10.《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读后感 篇十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感悟----阴影

阴影是什么?阴影是我们不愿意承认、不愿意接受、不愿意成为、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的的关于自己的那一部分。

从外在来看,我是一个热情的、积极的、有爱的人,可是在我的内心里,我也会恐惧,也会害怕,害怕别人知道我过去的不光彩事件和现在的各种缺点和不足,害怕别人看我的眼光会变得不同,所以,也以各种的方式去掩饰、去伪装,用有爱和付出去掩饰自己自私的一面,用不断学习去掩饰自己内心的弱小。其实,只要是人,就不会完美。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每一个人:不存在完美的父母,不存在完美的老师,不存在完美的另一半……即使是自然的万物,也都是不完美的,清流之下有污泥,绿树也有残枝败叶。所以,如果换一种眼光,万事万物都是阴阳平衡,有好有坏,不能因为我们不愿意接纳、不愿意承认,阴影的那一面就不存在、不影响我们的生活。

在走Lp32的旅程中,我是一个很不注意聆听的人,一旦收到团队的回应,我的自动化反应就是解释、反驳,或者嘴上不说,内心里自己说给自己听,以证明自己不是那样的,不是那样的出发点、不是那样的人。我至今很清晰的记得,在这段旅程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的队长有一天对我说:莉,我发现你一点都不可爱。如果是以前,我一定是立即反驳:我怎么不可爱了?你说我不可爱我就不可爱了?但是那一刻,我是沉默的,读后感《《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读后感》。一直到第二天早晨,我理出来一个思路:1)承认我确实有不可爱的地方;2)队长说我“不可爱”那是他的体验、感受,也可能是他的观点和演绎;3)我是否可爱,不因为他说的不可爱而转移。

前两日给前任先生联系,告知他我想在周四晚上和他见上一面,好好谈谈未完结的各种财政事宜和我最近紧急要办的事情。他还是不接电话、不回信息。后来他给我电话,电话一接通就说他在天津,车子坏了,发动机也拆掉了等等,总之周四是不能回来了。我就说“好,什么时候回来联系我”。其实我内心也在想:为什么开车去天津呢?出了车祸被人撞了,还是自己车子突然故障?如果突然故障是否引发安全问题?可是我就是忍着也不问,也不说,也许真的是觉得如此状况,这不是我关心的范围吧。电话挂了不久,他发了条信息给我:反正你从来不管我的死活!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愤怒:你管过我的死活吗?到现在还不兑现自己的承诺,让我经济问题始终得不到妥善解决?我们已经分开了,我为什么要管你的死活?随后静了一下,第二反应是决定不理不睬,反正他也不接我电话不回我信息的。再等了一段时间,我决定接受和承认,于是回复信息:是的,我以前确实不关心你,很自我,非常抱歉,不过现在各自珍重吧。随后他的短信就回来了:晓得了。从第一条短信中我可以很深刻的感受到他的愤怒以及期盼,但是从第二条信息里,我想我已经收到了他心态的平复。晚上到了深夜,我收到他的第三条信息:车子还在修,不知道几时修好,正在找问题。早晨醒来看到信息,我想我收到的是他愿意尽量在周四晚上赶回来和我谈谈的诚意。我的回复:稍安勿躁,保养身心。

想起在Lp初期的时候,我是那么一个深深受害的人,生活里都是对他的抱怨和指责,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而起的,因为自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缺点、不足、不完美,努力要通过对他的各种“应该”、“必须”的要求,来证明自己的对、自己的正确和优秀。而此时一番电话、几条信息,让我看到如果愿意承认和接纳,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改变。只是以前自己不愿意,自己给自己束缚了那么多的枷锁,带来那么多的痛苦。

写到这里,我已经是泪流满面,原来,自己所谓的坚强也是假装的,当我们向内看的时候,内心真的会被触动。我们在黑暗里,无论如何的痛苦和挣扎,始终都不能给自己带来光明。而冲破黑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接纳黑暗的存在,同时给自己的心开一扇窗让光明照进来,黑暗自然全无。

11.《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读后感 篇十一

如果我们承认和接纳自己心中的某种消极特质,别人表现出来的这种特质就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别人真诚相处。

心理学家肯恩.威尔伯在《认识阴影》一书中写道:“自我层面上的投影现象非常容易辨认。如果我们仅仅是‘感觉’到某个人或某种事物的存在,那么他/她/它通常不会带有我们的投影。如果我们为某个人或某种事物所‘影响’,那么他/她/它很有可能携带了我们的投影。”这句话,很好地区分了‘感觉’‘投影’的差别。

对于自己投影到别处的特质,我们要做的只是承认你身上确实存在这些特质。

我们眼中别人的缺点,几乎都是我们自己内心中缺点的投影。我们对别人评头论足。我们对别人评头论足时,其实是在评论我们自己。那些被你压抑的消极特质和想法,有可能会在你意料不到的时候突然爆发出来,伤害你周围的人,也有可能会影响你的潜意识,伤害你自己。你遇到的所有人、所有事,都不是偶然的,都折射出你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当你给别人取外号时,不妨停下来想一想,这样的外号是不是同样适合你自己。如果你对自己足够诚实的话,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世界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来的永远是你自己的形象。你身上的每一种特质都有其意义,每一种特质的.存在都是合情合理的。

有时,我们内心的阴影往往藏匿的很深,很难发掘出来。如果没有投影机制的话,有些潜藏的特质我们一辈子也发现不了。

当一个人承认和接纳了你身上具备的所有特质,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如果你刻意避免表现出某一种特质,你的生活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如果你无法表现出懒惰,就无法彻底放松下来;如果你无法对别人表现出愤怒,就会受人欺负;如果你因为讨厌别人身上的某种特质,刻意往相反的方向去表现,那就说明这种特质是你刻意压抑的;如果你特别反感某一类人,就应该寻找自己与他们的相似之处。我们不仅会把自己的消极特质投影到别人身上,也会用积极的特质去影响别人。

当你崇拜某个人时,你崇拜的并不是偶像本人,而是他们投影到偶像身上的积极特质,其实是在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些特质投影到他们身上。这时你把目光收回来,发掘自己积极特质,而不是崇拜和羡慕别人,就可以像你所崇拜的人那样取得成功。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偶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偶像。关键在于承认和接纳完整的自我,而不是吧自己可以压抑的特质投影到别人身上。

上一篇:除灰除渣安全生产例行工作管理制度下一篇:病历书写规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