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稿30字

2024-08-29

广播稿30字(精选9篇)

1.广播稿30字 篇一

校园运动会广播稿200字(30篇)

[阅读提示]运动场上有你的飒爽英姿,运动场上有你拼搏的身影。赛道上,坚决,执着,耐力与希望,在延长的白色跑道中点点凝合!《校内运动会广播稿250字》是®(ub1.com.cn)为大家打算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校内运动会广播稿250字

1.在阳光的照射下,跳高的竞赛场地特别辉煌,运动健儿们,用那矫键的身躯,冲刺着一个又一个的高度。没有尝试,怎会知道自己是否为强者,超越自己,或许会创建一番新天地!运动健儿们加油吧,去创建一份份奇奇迹,去创建一份份惊喜!

2.今日的你们英姿飒爽,今日的你们朝气蓬勃,今日的你们一马当先。信任自己,你是最棒的!不要放弃,不要气馁。胜利恒久属于你们。运动健儿们,加油!

3.你没有遗忘,把闪亮的青春飞扬,你没有遗忘,把身姿驰向成功的方向,风一样的驰骋,风一样的纵横,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我们已为青春宣誓,风雨中潇洒你的激情,阳光下释放你的希望,没有你过去的过去,只有把握现在,没有你明天的明天,只有眼前的路。逝去的已经逝去,要明白,今日的才是真正的你,用你的真实,你的全部,挥洒出心中的希望。

4.一根小小的木棒,连接的是团结和友爱一根小小的木棒,传递的是志气和力气一根小小的木棒,演绎的是奋斗和拼搏加油吧!让这激烈人心的时刻,始终回荡在我们心中!

5.柳树抽出新芽,怎能忘了春风的吹拂?小草钻出泥土,怎能忘了春雨的滋润?花儿绽开漂亮笑脸,怎能忘了太阳爱抚?孩子们的成长更不能遗忘老师的培育。今日,我们成果的取得,怎能遗忘您,公正胜利属于奋斗者收获闪光的金牌,无私的裁判员老师。

2.校内运动会广播稿250字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经过一个月的辛苦的训练,今日,你们最终站在了跑道上,通过不断的自我加压,练习中不断的超越自我,挑战极限,你们自信满满,甚至在长跑的过程中不慎跌倒,你们也坚决果断地爬起,接着。看着你们那坚决的步伐,我们为你加油。

2.常记朝朝暮暮,每天不忘跑步。苦练为参赛,长征一里路,加速,加速!昂首挺胸阔步。努力吧,运动健儿们,在终点,我们等着你们。

3.不长不短的距离,须要的是全身心全程投入,自始至终你们都在拼全力此时此刻,你们处在最风光的一刻,无论第几坚持成功的信念,只要跑下来,你们就是英雄。

4.青春的脚步,青春的速度,青春的活力,青春的激情,将会在你们的身上尽情体现。迎接自我,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我们信任你们肯定能行,加油吧,运动员!终点就在眼前!

5.汗水,泪水;笑声,歌声;我们尽情挥洒。开幕式上,赛场上,我们尽情呈现,多少艰辛,多少困苦,我们英勇担当。因为年轻,因为张扬,因为我们知道:用今日的汗水换来明天的微笑。

3.校内运动会广播稿250字

1.运动健将们,用你的实力,用你的精神,去开拓出,一片属于你的长跑天地!

2.青春的脚步,青春的速度,青春的活力,青春的激情,将会在你们的身上尽情体现。迎接自我,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我们信任你们肯定能行,加油吧,运动员!终点就在眼前!

3.环形的跑道一圈又一圈的坚持,毅力与精神活跃在会场上,湿透的衣衫,满头的大汗,无限追求奋力追逐,我们为你欢呼跳动,我们为你傲慢!

4.年轻的我们自信飞扬,青春的气息犹如诞生的”朝阳,蓬勃的力气犹如阳光的挥洒。此时此刻,跑道便是我们优选的舞台,声声加油便是我们的奖项!论何胜利,谈何荣辱,心中的信念只有一个:拼搏!

5.当你们绷紧的身躯,蹲在长长的跑道这端的那一刻,你们像一尊塑像,冲击着我们的视觉。

4.校内运动会广播稿250字

1.当你们流淌着泪水,站在喧嚣的沙坑旁的那一刻,你们像一阵冷风,吹痛了我们的皮肤。

2.当你们绽放着笑容,躺在热忱的同伴怀里的那一刻,你们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3.坚毅的广阔运动员们,你们辛苦了!不管你们在过去的竞赛中是胜利还是失败,你们都是好样的,都是胜利的。因为你们留在赛场上的奋勇拼搏的开拓进取的体育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也会激励着我们更主动、上进地把握生活,追求美妙的将来。

4.“失败”在今日随处可见。但有一句老话:“莫以成败论英雄”。这句话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汗水、泪水、掌声、呼喊声、惋惜声充溢了各个竞赛场地。

5.你胜利了,我们为你取得优异的成果而欢呼;你失败了,我们为你过人的毅力而鼓掌。胜者和败者都值得我们敬重,都会成为我们心中的英雄!挚友,不要胆怯

失败,因为你坚决的信念,你静默的付出,我们有目共睹。来吧,挚友,擦掉泪水,挺起胸膛,重新站起来!失败从来都是胜利的铺垫,我们期盼望见你自信的笑容!

5.校内运动会广播稿250字

1.暖和的阳光洒在赛场上,跳高竞赛的号角已经吹响。赛场上,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将轻快地划过天空。你们用自己的身体向极限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挑战。

2.你在空中轻快的姿态,是你平常熬炼出的力气与技巧的美的结合。有多少次挥汗如雨,伤痛曾添满记忆,只因为始终信任,去拼搏才能胜利。

3.热血在赛场沸腾。信任自己,你将赢得胜利,创建奇迹;信任自己,幻想在你手中,这是你的天地。当一切过去,你将是第一。信任自己,你将超越极限,超越自己!

4.蚂蚱似的起跳,空中的走步表演,引起阵阵惊羡,落地的瞬间,你触到了沙的松软,不管怎样,荣誉恒久属于你。

5.这是意志的拼搏。这是速度的挑战。胜利在向你们招手/胜利在向你们呼喊。

6.不为鲜花的围绕,不为刹那的荣耀,只有执着的信念,化作不停的奔跑,心中燃烧着幻想,脚下不停的步伐。

7.你用行动述说着过城的重要,没有无尽的终点,没有无法攀登的险峰,期望载着终点在向你微笑,拼搏吧!经验是一种优选,迸发你全部的能量,胜利是你汗水的写照。

8.汗水,泪水;笑声,歌声;俺们尽情挥洒。

9.开幕式上,运动场上,俺们尽情呈现,多少艰辛,多少困苦,俺们英勇担当。因为年轻,因为张扬,因为俺们知道:用今日的汗水换来明天的微笑。

10.人生的路,有坦途,也有坎坷,做过的岁月,有欢乐,也有苦涩,泪水告知俺一个跌倒的故事,汗水使俺多了一份沉重,几多成熟。志向原委不同于现实,失败是生活的一部分,哪位也无法选择,无法抗拒,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饶勇往直前。流泪不是失落,徘徊不是迷惑,胜利属于那些战胜失败,坚持不懈,勇于追帮求幻想的人。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2.广播稿30字 篇二

在富锦的天空, 悬挂着一道美丽的“彩虹”, 它一头连着党和政府, 一头系着千家万户, 编织这道彩虹的人就是努力拼搏奋斗的富锦广电人。而富锦市广播电视台台长李瑞海就是带领广电同仁精心编织“彩虹”的人。

李瑞海, 男, 中共党员, 1961年生于黑龙江省富锦市, 大学学历、高级记者。曾任富锦电视台编办主任、电视台副台长、市文联主席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宣传部副部长、广播电视台台长等职务。当他在三十年前选择这份工作时就与宣传文化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十年来, 他为宣传文化事业不断奋斗, 不断超越, 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者。

李瑞海同志由于工作业绩突出, 赢得组织上的信任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2010年8月他从富锦市文联回到了为之而奋斗多年的工作岗位, 担任富锦市广播电视台台长, 上任以来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 “唱响主旋律, 奏美和谐曲”。以“新闻立台、事业强台、人才兴台”的工作思路, 团结拼搏、开拓创新, 全力打造舆论引导效果好、经营创收效益高的佳木斯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强势媒体。同时他还充分认识到“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 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的深刻含义。在宣传工作中始终把舆论导向放在首位, 结合新闻宣传工作大力开展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报道, 积极为全市政治、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在一年的工作当中富锦广播电视台先后在《富锦新闻》当中开辟了《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牢记宗旨、服务人民》等20多个子栏目, 在对内宣传报道工作中采取主持人现场出镜等方式改进会议报道形式, 增加民生新闻比例, 群众关注和喜爱程度显著提高, 分阶段创造性地对《富锦新闻》片尾进行更新改版, 突出了“北国粮都、生态天堂”特色, 融入了“大富锦、大风光、新文化、新景象”元素, 从不同侧面突出展示了富锦的秀美风光和开拓进取精神。为提升富锦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对上报道工作中, 李瑞海台长确定了“争先保一”工程目标。即:在省台报道保持全省领先的位置, 在佳木斯台报道必保第一。为完成“争先保一”工程目标, 去年九月份至今, 李瑞海台长组织精兵强将、整合资源, 紧密联系全市重点工作开展了对上报道攻坚战。他多次前往省台和佳木斯台, 加大了与上级媒体的沟通联系和对上报道力度, 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省台卫视频道和佳木斯台《新闻联播》及各种专题中陆续播发了《北国粮都喜获丰收》、《富锦工业三年实现大翻番》、《打造文化名城、增添富锦魅力》《推进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等一大批有影响力、有震撼力的精品稿件, 特别是今年2月18号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节目中播发《富锦元宵节:万人秧歌欢、共庆丰收年》, 并且在中央台滚动三次播出, 有力的提升了富锦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月份, 一周之内连续在黑龙江卫视《新闻联播》中播发《场市共建谋发展、互利互惠促和谐》、《土地规模经营、农民增收致富》两条头题新闻, 这些工作对于富锦广播电视台来说, 都是历史性的突破。并且做到了每天佳木斯台至少有一条富锦新闻, 《金色田野》、《今晚相约》两个重要栏目周周都有富锦稿件。

为了全面报道好“原创通俗歌剧《红雪花》参加全省优秀剧目汇演”、“富锦市2011新春联欢会”、“中国·富锦第五届秧歌节”、“富锦市庆祝建党90周年大合唱”等一系列大型重要活动, 李瑞海台长亲自带队, 现场指挥, 全台上下充分发挥团队作战精神, 紧密合作, 细化每一个宣传细节, 做到精益求精, 从不同侧面体现出了富锦广电人“真实、准确、迅速、高效”的宣传宗旨。

在2010年的记者节, 广播电视台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为全台工作人员发放了记者服, 全体干部职工在集体活动中统一着装, 在提升整体文明形象的同时, 也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新闻记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广播电视台的对外形象。李瑞海台长上任以来对记者外出采访提出严格要求:绝不允许到被采访单位从事吃拿卡要活动。现在, 在李瑞海台长的带领下一个秩序井然、素质提升、形象良好的广播电视宣传队伍正激情满怀迈向未来。

李瑞海台长对安全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要求播出广播电视节目。上任以来对自办新闻、专题等节目相继建立并执行三级审稿制度、重大报道报告制度、重大选题送审制度、和播出前群审制度, 每天新闻录制结束, 他都亲自带领全体记者共同审片, 使全台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同时也确保了宣传工作按时、准确、无事故播出。

3.广播稿30字 篇三

【关键词】广播事业;广播期刊;社会动员

【作者单位】邓明洁,长沙民政学院。

20世纪30年代,随着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发展,记载和反映广播事业发展状况的专业刊物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据统计,民国时期编印出版的无线电及广播期刊共计70余种。该时期的广播期刊生产不仅在数量上占优,而且表现了强烈的时代观照性。20世纪30年代的广播期刊具有极大的文献和史料价值,有研究者已展开了相关研究。既往研究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均立足微观视角,关注某特定广播期刊发展及编辑传播特征,缺乏对广播期刊所处阶段的整体研判和审视。笔者以分析20世纪30年代广播期刊的基本生态为基点,探究其特征及其在既定的时代语境下履行的历史使命。

一、20世纪30年代广播期刊的基本生态

广播期刊是一种特殊的期刊类型,它是广播媒介及广播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0世纪30年代,广播期刊的出现与发展得益于广播事业的推进,有学者统计,这一时期的广播期刊超过40种[1],占据民国时期广播期刊的半壁江山,这些刊物不仅形式多样,在内容呈现上也包罗万象。20世纪30年代,广播期刊的基本形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从创办者角度看,这一时期刊物创办主体由官方及以民营电台为代表的民营系统构成。官办广播期刊有10余种,以《无线电》《广播周报》《广播周刊》等凸显官方色彩的刊物为代表;民营系统的刊物占据了这一时期广播期刊的主流,以《无线电问答汇刊》《无线电杂志》《咪咪集》《大都会》等为代表。第二,从内容呈现角度看,这一时期的广播期刊一方面侧重于介绍与普及无线电理论及技术知识,另一方面则主要介绍和概说广播节目动态及电台发展现况。前者主要是以科普为诉求的无线电专业刊物,以《大华无线电》《上海无线电》《无线电杂志》为代表;后者主要是以介绍广播发展情形为目的的综合性与专业性广播刊物,以《无线电问答汇刊》《广播周报》《广播周刊》《广播月刊》《广播季刊》《江苏广播双周刊》为代表,它们是这时期期刊的主体。

二、20世纪30年代广播期刊呈现的总体特征

1.刊名:主题性与质朴性兼备

20世纪30年代,广播期刊的刊名具有鲜明的主题指向性,其由来与无线电广播的发展状况紧密相连,紧扣广播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逻辑和演进路径。这一时期的官方电台、民营电台在无线电技术的突破和外商电台的营收刺激下蓬勃兴起,与之对应的反映广播事业发展情形的广播刊物顺势而行,产生了一批以“无线电”“广播”“播音”打头或以之为主题词的无线电广播期刊,如《无线电半月刊》《大华无线电》《无线电》《广播周报》《广播周刊》《广播月刊》《播音界》《播音潮》等。

此外,这些刊物的名称在环绕无线电广播发展主题的同时,也显现了内在的质朴性和简约性。期刊创办者并未在刊名的独特性、创造性和新颖性上做过多追求,而是将主要精力放置于期刊栏目编排与内容的合理搭配中。对修饰、雕琢的不重视使得不同期刊刊名接近甚至雷同,如寰球无线电研究社所编《无线电》就与南京广播事业管理处所编《无线电》同名;中国无线电工程学校与无线电杂志社出版的无线电广播刊物中文名均为《无线电杂志》。刊物同名一方面会导致读者认知混乱,进而影响他们对刊物的合理选择和购买;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彰显期刊的办刊特色和市场定位,从而导致形式和内容的同质化。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办刊初期的经验不足密切相关。

2.封面:图文并茂

在封面设计上,这一时期的广播期刊总体呈现了图文并茂的特征。期刊封面力图摆脱单一而略显呆板的纯文字设计,而多运用彩色图片、图画与文字多元符号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封面具有吸引力。这些特征在民营广播期刊封面上体现得较为明显。这一时期,以上海为中心的民营电台主要依靠广告来维持生存,因而他们大多将希望寄托于娱乐节目以便吸引听众。商业电台娱乐节目的播放特性加之上海本身的开放性、包容性,直接影响了这些电台旗下广播刊物的風格和倾向,这些刊物或多或少地使电台声浪娱乐的本性以静态的外观形态得以表达。如上海广播电台所办的《大都会》,除在封面后侧印有红色字体的“大都会”外,设计者还在刊名左侧常配以时尚摩登女郎的优雅图片吸引读者眼球。张元贤主编的《咪咪集》,封面主白蓝两种色调,加之黑色的刊名题字与女性漫画人物的自然结合,使得封面设计不拘一格、生动活泼。

3.内容: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糅合

这一时期的广播刊物内容生产一方面围绕介绍无线电广播技术知识、电台节目内容、电台发展现状等方面展开,凸显其综合性特征,如《无线电问答汇刊》《广播周报》等刊。另一方面,一些广播刊物立足于自身的专业性和科普性,进行无线电基础理论的传播,极少涉及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寰球无线电社的《无线电》、方子卫的《无线电杂志》、陈章正的《上海无线电》等刊。整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广播刊物在内容取向上在向多元性、综合性发展的同时,主体趋势也向专业性、学术性转移。如《广播周报》虽是一份综合性的刊物,但内容却涉及广播理论研究、广播业务探讨等方面,凸显了极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深化发展期的《广播周报》在对广播事业发展脉络及广播理论的探究上有增无减,发表了大量广播专文和专著。比如许学铠的《论广播演说》、赵炳烺的《意大利的广播宣传》、董显光的《广播与国际宣传》、钱凤章的《美国广播事业之发展》等文章。《无线电问答汇刊》从刊名及内容呈现格局上来看,展现了综合性刊物的特质,然而,从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来看,关于无线电技术问答的内容“占刊物的三分之二左右”[2],因此,其又突出了广播期刊的专业性和学理性。

4.创办者:“身份”多元

广播刊物的编辑出版与传播无法脱离创办者及机构的物质和智力支持。20世纪30年代,刊物创办者的“身份”表现了多元特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刊物创办的整体来看,广播期刊的创办主体具有多元性,官办的广播系统及其机构、民营公司及民营电台、学校与社会团体这三类为主要创办者。其二,从创办者及编辑出版人个体层面考察,他们也表现了多元特征。他们不仅学养丰厚,且具备无线电专业基础。在期刊实践中,他们不但从事刊物的选题、组稿、编辑等业务性工作,而且还是笔耕不辍的作者,参与刊物的写作任务。如陈沅、方子卫、苏祖国等作者型广播期刊编创者在当时并非个例。此外,因期刊创办多与企业相伴相依,也造就了编创者的多重职业身份,期刊编辑往往身兼数职。如曹仲渊既是大华无线电的董事长兼工程师,同时也是《大华无线电》的编辑,还在大学担任教职;方子卫既是《无线电杂志》的编辑,也在中国无线电工程学校出任校长。多重职务使得他们不得不在不同场景进行职业角色的转换。

nlc202309090312

5.宗旨:不谋而合

这一时期的广播期刊刊名多样、种类多元,在期刊的价值诉求和目标取向上互有分野、各有侧重。如《广播周报》意在“引导听众收听广播节目、扩展知识面”;《无线电半月刊》旨在“宣传普及无线电基础知识”;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的《无线电》旨在“研究无线电学术原理,交流无线电技术,介绍新知,普及常识于国人,以期集思广益,裨益于社会,促进无线电事业日趋发展”;《无线电杂志》旨在“研究学理及广播知识,介绍世界各国新发明的信息,讨论我国无线电事业”;《无线电周刊汇编》则以“宣传普及无线电基础知识为主旨”;《江苏广播双周刊》旨在“联络情感、启迪民智、传播国家政事以辅助播音的不足”;《声光半月刊》力图“探讨广播业务问题,刊登广播节目,介绍歌星与歌曲,发表文艺作品和介绍无线电知识”;《音苑:无线电播音半月刊》旨在联系政府,“做播音界的清道夫”。

广播期刊因创办主体的不同体现了各自立场和风格倾向,使期刊之间的目标诉求显现一定的差异和距离。但整体而言,广播期刊的目标宗旨具有共同的指向和文化诉求,即期刊自觉承担着介绍无线电广播知识、传播广播电台内容生产信息、教化社会大众的责任。这种共同的目标诉求,一是源于广播在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形,这一时期广播电台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广播期刊理应自发充当传播无线电广播知识、信息的阵地,以便扩大广播的社会影响。二是源于期刊自身的文化功能,广播期刊具有经济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属性,广播期刊的文化属性决定着其必然需要承担教育大众、推广普及文化的使命与担当。

三、20世纪30年代广播期刊践行的使命

20世纪30年代特殊的时代环境及广播期刊自身的定位决定了其在广播期刊史上的角色范围和既定使命。这一时期,广播期刊在传播无线电广播知识、助推抗战救亡宣传及动员社会公众、传承社会文化遗产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1.传播无线电技术知识,介绍广播发展概况

这一时期的广播刊物多以“无线电”开头或以之为关键词、主题词,大多具有科普的意识。如中广处的《无线电》就常刊登无线电常识内容,并基于此“研究无线电学术原理,交流无线电技术”;《无线电周刊汇编》《无线电半月刊》《无线电杂志》等则将宣传和普及无线电技术知识作为刊物的基本宗旨。1933年,科学家马可尼的中国之行刮起了一股“无线电旋风”,进一步推动了广播刊物的创办及无线电技术知识传播与普及。马可尼来华前后,“我国的几个刊物上出现的有关马可尼与无线电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等不下50篇”[3]。《无线电杂志》在此期间相继发表了览辉的《极短波无线电之特性及其效用之推测》、方子卫的《马可尼新发明超短波无线电话》、孙克铭的《马可尼与无线电》和《马可尼与无线电续》、范凤源的《超短波》等文章,用以传播无线电技术知识。

广播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广播专业期刊得以诞生,这些刊物常常刊发广播电台的节目表、广播综合知识及广播事业发展等内容。通过刊登已播主要节目、发布节目预告的方式为公众提供便利。另外,这些刊物还专门开辟“广播问答”专栏用以回答公众提出的有关广播、收音机机械方面的问题,以此来丰富公众的广播知识,提升他们对广播事业的兴趣。

2.抗战救亡宣传与社会动员

20世纪30年代,民营广播期刊进入抗战救亡的社会洪流中,其在宣传抗战救亡理念的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公众,凝聚人心,激发国人的抗战斗志。在亚美电台报道了宋庆龄等人发起的社会募捐活动后,《无线电问答汇刊》在广播领域尚无实际行动的状况下,一方面对社会捐赠的善举表示赞赏和钦佩,另一方面主动承担社会捐赠代管业务。这些行为均表明其以实际行动动员社会参与抗战救助宣传的价值取向。在爱国人士的积极响应下,大批社会捐赠物质被运往抗战前线,激发了抗战斗志。这一举措也为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凝聚人心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和抗战救亡的社会感召使官办刊物《广播周报》以刊载爱国进步文稿的方式践行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如其发表侨委会所撰的《华侨捐款救灾之踊跃》、沈慧莲的《发起募捐赈灾之要义》、陈剑如的《提倡国货挽救国难》、褚民谊的《大家要努力准备抗战》、叶楚伧的《遭遇压迫困难更应奋斗》等激发国人抗战士气、倡导社会救助行动的演讲或言论。此外,该刊还积极刊发爱国人士发出的“停止内战,联合起来,团结抗日”广播讲稿。1936年4月起,《广播周报》相继刊发了冯玉祥的《国难期中国民应有的生活》《如何建立我们的自信与互信》《节约运动的一点见解》《大家起来,保护国土》《我们应如何抗敌救国》等系列抗战救亡广播演讲,为抗战救亡精神的宣扬、社会动员力量的集结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文化艺术传承

这一时期的官办期刊与民办期刊在艺术传承方面平分秋色,大家皆以文字的方式进行着文化的书写和表达。比如《广播周报》的常设栏目中,传播见解观点的“演讲”栏目及传递知识信息的“常识”栏目就占据极大比重,显示其对文化的重视。广播的声音媒介特性决定了其信息传输的短暂性,广播期刊以图文方式对广播内容进行记录和保存,本身即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官办期刊主要致力于广播史、广播理论、广播节目等方面的思考与总结。《我国之广播事业》《广播无线电》等对我国广播发展演进的历史状况、现实情形、来龙去脉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梳理和介绍。如官办期刊代表性人物吴道一从技术视角出发,对广播无线电的根源进行了剖析,认为“盖广播无线电者,即一电台所发之言语音乐,凭借无线电波以普及传递于收音群众之谓也”[4];张振寰从我国西北地区区位地理的重要性和战略性角度入手,结合历史和现实,深入分析了西北电台设置后可产生的积极效应和社会影响;冯有真的《欧洲各国新闻事业之概况》一文,以介绍世界各国纸质、电子媒介的发展状况为基点,着重阐述了以英、法、德等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之报业、广播业的发展概况,并将之与中国新闻事业进行对比,力图借鉴欧洲发达国家的传媒发展经验,推动我国新闻事业发展。

与此同时,民营广播期刊的作用也可圈可点。《无线电问答汇刊》坚持传播无线电技术知识与介绍广播电台发展流变历史两者并重的原则,对知识性文章的刊发与解读拓宽了国人的智识和眼界。该刊曾以“文字”与“线路图”组合的方式刊载《各式真空管特性》及《无线电线路图两百种》等专门介绍无线电技术及信息的文章,并深入浅出地阐发无线电学理知识。此外,该刊还曾多期连载浙江省广播电台赵真觉的《电视学》相关文章,以电视的基本定义为逻辑起点,对电视的实践操作原理及显像规律等技术理论问题进行了详尽剖析和理性解读,成为当时最早刊发和连载长篇电视专文的刊物,对增进国人对电视的认知,推动我国电视技术及理论研究的创新突破具有重要价值。《无线电杂志》刊登的关于极短波及超短波的相关文献,论述了超短波无线电的传播优势及其在电子媒介领域的应用前景,推动了该技术在中国的运用和传播。

[1] 王江蓬. 20世纪30年代中国广播期刊编辑研究[J]. 编辑之友,2016(6):108-112.

[2]刘书锋. 中国早期民营广播期刊《无线电问答会刊》研究[J]. 现代传播,2013(2):155-156.

[3]刘博杰,李艳平. 马可尼1933年的中國之行[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1-40.

[4]吴道一. 我国之广播事业[J]. 中央广播无线电年刊,1929(12).

4.广播稿30字 篇四

三十年弦歌传响,三十载满庭芳华。2009年金秋时节,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将迎来三十周年华诞。我们谨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我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校友、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乘改革之风,扬开放之帆。1979年新春伊始,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创办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应运诞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安徽电大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秉承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宗旨,解放思想,奋力开拓,积极创新,团结奋斗,培养了近30万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本专科应用型专门人才,非学历教育培训达170万余人次,形成了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覆盖全省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系统,探索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为主体,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办学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安徽电大已成为我省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和重要支撑。

三十年风雨路,三十载江淮情。三十华诞,是学校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学校将以“展示电大教育成果,推动终身教育发展”为目标,本着“隆重、热烈、简朴、务实”的原则,举办建校三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回顾历史,展示成就,扩大影响,凝心聚力,创新发展,服务崛起。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三十周年校庆庆典大会将于2009年11月8日在合肥举行。我们热诚期待和欢迎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广大校友、社会各界人士和朋友以各种方式热情关心,鼎力支持,在庆典之日拨冗莅校,与全校师生同庆盛事、同襄盛举!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30周年校庆筹备委员会

5.广播稿30字 篇五

——在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温海昌

(2009年3月29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在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建校30周年的喜庆日子。在此,我谨代表河南电大全体师生员工,向出席今天庆祝大会的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领导,向省教育厅、中央电大和省直厅局、兄弟院校的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曾为电大事业做出贡献的老领导、老教师、老同志,向为电大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全省电大师生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与会的校友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工作在祖国各条战线上的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借此机会,向30年来关心、支持电大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的诞生与我国的改革开放紧密相关。1978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序幕的拉开,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并于当年2月6日亲自批准在中央和地方同时建立广播电视大学。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方面作出的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重要决策。30年前的今天,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河南广播电视大学。从此,体现现代教育思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远程教育在中原大地应运而生并得到快速发展。

30年来,电大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创立发展阶段,时间从建校起到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任务是面向在职人员和城市青年开展学历补偿教育。这一时期电大不仅为“文革”中被耽误的一代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为缓解改革开放初期人才严重短缺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第二阶段为改革探索阶段,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末。电大积极探索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办学,办学网络积极向市地以下延伸。提出了开放式办学和教学现代化两大命题。在主要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同时,也举办普通专科教育、广播电视中专教育,还开展以岗位培训为主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农村实用技术教育等。

第三阶段从1999年起,电大进入了开放教育的新阶段。电大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形式,办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经过30年的发展,河南电大已经实现了“一个跨越”、“两大突破”。

第一,在开放办学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全省电大目前已形成以省电大为中心、22所市级电大为主干、100多个县级电大和教学点为基础的、初步覆盖全省城乡的远程教育网络。全省电大现有教职工2941人,其中专任教师 180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569 人。总占地面积2489亩,校舍面积14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价值2.1亿元,图书321万册。河南电大建校30年,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44万人,培养中专毕业生近10万人,非学历教育培训结业340余万人。其中培养的本专科毕业生占同期全省高校的12.6%。现在,河南电大10余万本专科在校生占了全省成人高校在校生的40%。全省电大开放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年招生规模连续几年稳定在3万人以上。电大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在秉承开放办学理念,为更多的人提供学习机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第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成功突破。电大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尝试过多种办学形式,但直到1999年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经过教育部评估通过之后,电大才真正树起了开放教育的旗帜,并转入常规发展。经过

近十年的努力,电大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从以教师教为中心到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转变;二是从单一广播电视技术到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教育技术转变;三是从以文字教材为主进行教学到多种学习资源综合利用的教学方式转变;四是从封闭式校园管理到网络化、开放式的管理方式转变。这标志着电大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了自己独创的特色。

第三,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成功突破。电大将网络等多媒体新技术成功运用于教学、管理与服务,使得为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提供支撑和服务的能力大大增强。电大30年中,高度重视教育技术的引领作用,并实现了 “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利用广播电视技术,开创了大批量培养高等专门人才的先河。第二次飞跃是利用录音录像、计算机课件技术,推动了学习方式的方便灵活,探索了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第三次飞跃是综合利用教育技术,初步实现了对求学者的有支持的学习。即:除了传统的面授、辅导以外,发展了各种网上交互的方式,包括QQ、BBS、电子邮件、短信等。全省电大现有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计算机网络、双向视频会议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虚拟电话网,实现了省、市、县三级电大之间的互连互通。配置了能够满足需要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阅览室、网络教室、电子图书馆等远程教学设施,开发了教学管理、教学服务等系统软件,从而构建了“天网地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远程教学、管理、服务平台。通过这三次飞跃,电大一步一步地实现了开放大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即:把技术有效地运用于教育过程,使“人人享有优质教育”不再只是一个梦想。

回顾河南电大3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是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是办好电大教育的根本要求。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办学,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适时调整专业

结构和课程设置,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

二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是发展电大教育的重要前提。电大作为一所新型远程开放大学,她的远程教学方式、多媒体资源整合、学生自主学习、“五统一”管理原则等办学的特殊性尚未被人们完全了解。因此,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理解、关心、重视和支持,对电大的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三是注重系统协调运作是做大做强电大教育的基本保障。系统办学是电大教育的显著特征和优势。30年来,是全省各级电大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协同运作,才创造了今天的辉煌。在未来的征途中,只有进一步强化系统建设,优化运行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是推动电大教育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30年来,我们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以及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不断推进改革和创新,激发了电大教育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提升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目前,电大教育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党的十七大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项任务之首进行部署,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河南虽然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但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平衡,教育还不甚发达,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要把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发展教育。而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的远程开放教育,具有成本低、效益高、教学手段先进、办学形式灵活等诸多优势,是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教育形式。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所说,远程教育是一项朝阳事业。可以预见,在构建终

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电大教育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为此,全体电大人,一定要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人们的终身学习需求办学;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夯实基础、协调发展”,推进教育创新;坚持以务实的作风,全力办好开放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努力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实施“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切实加强电大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完善办学网络,增强电大系统的办学活力;坚持推进电大文化建设,塑造电大社会形象,彰显电大文化特色和品牌。努力把河南电大建设成为具有国内一流的远程教育基础设施、一流的远程教学资源、一流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一流的远程教育研究水平、一流的远程教育队伍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为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现中原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朋友们,回顾30年的历史,我们为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更感到任重而道远。面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扎实工作,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为实现学校建设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电大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最后,再次祝出席本次庆典活动的各位领导、嘉宾、校友和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6.优秀员工感言30字 篇六

1、作为优秀员工的成长道路是不同的,但感恩的心是相通的!

2、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代表历史,重要的是我们以后怎么做?

3、当选为公司20xx的优秀员工,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激励。

4、一年来,我感同身受,在这里工作、在这里学习。尽职尽责,精益求精。

5、很荣幸被评为上个月的优秀员工,感谢大家对我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地!

6、今天作为优秀员工站在这里,我的心情很激动,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肯定。

7、今天,我能在站台上受此殊荣,我心中无比激动。同时,也觉得自己受之有愧。

8、能获得这个奖项非常高兴,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争取做强作大。

9、第二次获得优秀员工,除了荣幸之外,我的另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难,而且很难。

10、承蒙大家厚爱,获得20XX“优秀员工”,能够给予我这份殊荣,我感到很荣幸。

11、有幸获奖,我将化为企业的动力,更加把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

12、感谢,我要感谢各级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帮助、信任、支持和鼓励,我由衷额感谢你们!

13、感谢领导对我的厚爱,我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上更加的努力工作,为公司尽一点微薄之力。

14、公司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使我们获益很多,我们也应该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5、作为一名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新员工,能够获得公司优秀员工称号,我很高兴,也非常激动。

16、当选为公司20XX的“优秀员工”,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荣幸和任重道远的责任担当。

17、很荣幸被评为20XX的优秀员工,这是对我工作上的肯定,也是对我做好今后工作的一种鼓励。

18、首先感谢全体同事及各位领导对行政部工作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感谢你们对我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7.初中学生心语30字 篇七

2. 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3. 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开始,就要坚持到底。

4. 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

5. 丝不织不成网,体不练不强壮。

6.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7.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8.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9. 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8.(30例)“点”字写作提纲 篇八

1.聚焦“三点”为民助企办实事

疏“堵点”改革创新。

破“难点”服务便民。

解“痛点”纾困惠企。

2.人大聚焦“三点”推动代表建议办理

聚焦“会不会提”问题,切实把好质量关。

聚焦“能不能干”问题,切实形成闭环模式。

聚焦“干得好不好”问题,切实开展满意度评价。

3.以“三点”带“三新”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

以加快科创平台建设为基本点,打造企业创新新引擎

以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为关键点,释放人才创业新活力

以加强多方深度融合为制胜点,创造产业转型新机遇

4.“三点”联动

助力乡村振兴启新篇

以政策梳理为引领,找准切入点

以资金保障为基石,扭住关键点

以挖潜增效为标线,抓好落脚点

5.“四点发力”抓实疫情防控法治宣传

“抓信息”,媒体普法广覆盖。

“抓场所”,重点场所广宣传。

“抓队伍”,防控知识广传递。

“抓阵地”,法治宣传氛围浓。

6.紧抓“三点”快速推进文化企业调研工作

积极部署,快速响应,确保实施顺畅。

分类筛选,协同配合,确保及时高效。

注重实效,增强储备,确保成果深化。

7.“三点”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出实效

宣讲内容由群众“点单”。

宣讲队伍由群众“点将”。

宣讲效果由群众“点评”。

8.“三点三到位”助力低保民主评议工作

一是找准关键点,民主评议到位。

二是找准着力点,动态救助到位。

三是找准落脚点,督查检查到位。

9.“三点”抓好秸秆禁烧工作

一是找准切入点,签好责任书。

二是紧扣关键点,传好宣传音。

三是抓住着力点,念好日常经。

10.紧扣“三点”抓实汛期地灾防治

一是紧扣地灾排查“切入点”。

二是紧扣地灾抢险“着力点”。

三是紧扣地灾预警“支撑点”。

11.“三点”发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抓好项目建设“核心点”。

二是抓住产业发展“关键点”。

三是抓好环境治理“基本点”。

12.“三点”助推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一是用定位找准坐标点。

二是用规划强化着力点。

三是用创新营造闪光点。

13.“三点三做”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

一是把握着力点做好宣传。

二是紧盯结合点做好管理。

三是抓住关键点做好监督。

14.紧扣“三点”抓实灾后防疫工作

一是紧扣排查“切入点”。

二是紧扣重点“着力点”。

三是紧扣消毒“支撑点”。

15.“三点”模式

扎实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示范点+点单式

升级“充电驿站”

远程点+便捷式

激活“线上模式”

创新点+多样式

巩固“学习成果”

16.“三点”发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聚焦着力点,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

做靓示范点,打好美丽乡村建设组合拳。

围绕落脚点,汇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17.三点发力战疫情保稳定

围绕防上发力。

围绕管上发力。

围绕控上发力。

18.立足“三点”助力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把好为民服务“出发点”。

突出基层治理“着力点”。

抓住党建工作“落脚点”。

19.“三点”发力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效

抓住“关键点”,建强培训阵地。

紧扣“着力点”,丰富培训内容。

打造“突破点”,创新培训形式。

20.“三点”促“三力”为党员教育赋能增效

抓好“需求点”,丰富教育内容,增强党员教育融合力。

抓好“兴趣点”,创新教育方式,增添党员教育新活力。

抓好“关键点”,强化教育成果,凝聚党员教育高效力。

21.“三点”助推城市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以增强组织力为着力点,推动社区治理服务能力提档升级。

以改善服务方式为支撑点,积极搭建高效优质服务平台。

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落脚点,不断创新完善服务工作载体。

22.“三点”促“三化” 为党员教育赋能增色

把握中心点,提升教育制度的规范化。

抓好关键点,注重教育形式的多元化。

找准结合点,增强教育内容的实用化。

23.“三点三度”激发党员培训质效

做深“理论点”,提高培训深度。

做实“内容点”,拓宽学习广度。

做勤“实践点”,增强教育效度。

24.聚焦“三点” 提高党课教育质效

以“学习”为基本点,推动党课由“传授式”变为“互动式”。

以“需求”为立足点,推动党课由“讲堂式”转为“移动式”。

以“实践”为关键点,推动党课由“课堂式”走向“现场式”。

25.三点发力提高主题党日活动质效

活动主题更精细,内容制定“谋之有方”。

多样载体更走心,活动内容“学之有感”。

聚焦需求更实在,守正创新“抓之有效”。

26.“三点着力”推动“一改两为”走深走实

从“学”起步,厚植“一改两为”理念。

用“管”发力,壮大“一改两为”力量。

以“干”为先,提升“一改两为”效能。

27.“三点发力”助推“一改两为”落实落细

紧抓“要点”,细学深悟力行。

聚焦“难点”,深化源头治理。

找准“支点”,聚焦民生福祉。

28.“三点发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建强党群服务“主阵地”,在为民服务中找准“支点”。

畅通矛盾化解“主渠道”,在千头万绪中定位“堵点”。

当好下情上达“直通车”,在助群纾困中抓住“焦点”。

29.“三点发力”提升电教远教工作质效

紧盯“关键点”,精准谋划电教远教工作内容。

发掘“闪光点”,灵活创新电教远教工作方式。

找准“着力点”,综合运用电教远教工作成果。

30.锚定“三点”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赋能补“弱点”。

聚焦目标导向,实战比武破“难点”。

9.遥想30岁(500字)作文 篇九

今日有所思,论之年岁,三十已至哉。既年已三十,正若之孔子所言“三十而立矣”况吾定有所达致,小有建树,却只因不贪求功名利禄,遂携妻儿,避世而居,处偏远之塞。

山居之时,生活亦可称之清雅悠闲哉。

时至春日,于山中同赏百花竞开放,共听清溪悦泉欢流,三人时而骑马牧羊,时而置身于芳草香花上,聆听溪流轻响,听鸟儿欢鸣,眼望蔚蓝天空,任凭栏游云飞,细闻芬芳幽香,时而小憩坐于田垄之上,聊生活之乐事,时听蚱蜢??,岂不快哉。

时值夏日,于田宅之中细作,整之田土,为之衣锦,二人恰若倩女比之董永,耕田浇院织布,夏至之日,拾草莓,啖樱桃,岂不悠闲自在,晴雨后,于树下拾菇,虹下漫步,岂不自在,若逢夜雨,自有一番情趣,必点烛而敲灯花,与妻灯下对弈畅谈岂不快哉。

时至秋日,于田间地头收获之年成,农忙后与妻共赏红枫并肩共览夕阳红,携手同看雁南飞,于家宅之中悦丰收,品瓜果香甜,或湖中捕鱼,杀鸡宰羊,同做秋日宴,岂不自在。

时值冬日,或踏雪寻梅,或嬉戏于雪中,或独钓寒江雪,夜归烹鱼宴,或二人坐于白雪上,看落日夕阳。

仅一日之乐事,亦是潇洒矣。

晨早起,并肩看红日出升,闲时看蓝天白云,至午,妻烹煮。晌午后,或小憩午休,或荫下乘凉,至午后与妻共沐春风阳光,时至傍晚可观落日红霞,夜听雨打芭蕉,落叶梧桐。月夜看月之圆缺。

人生之乐莫过于此,遥想„„ 篇一:30岁的我

三十岁的我

当清晨

空灵。晚上,偶尔会上网和朋友聊天,彼此的寒暄和问候会使我感到世界的平和。翻一翻各地新闻,依然有那么多的受苦受难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肩上的责任依然那么重。

三十而立,三十岁的我成熟却不沧桑,圆滑却不事故,拼搏却不拼命。有二十多岁的冲动,又有三十多岁的沉稳,有孩子般纯真的心,又有父母般的仁爱,这就是三十岁的我,未来的自己。

五连三排:李文光

篇二:30岁的我三十岁的我

此刻落笔的我时候,正是二十岁风华正茂的年纪,我刚刚步入大学的殿堂,对未来充满了憧憬,遥想未来,有好多好多未实现的梦想,等着我一一去奋斗。

人说“三十而立”,我不知道当我到三十岁的时候是不是已经“立”了起来,但我肯定,我会是一个很好的外科医生。在我没有选择医学之前,看过很多无可奈何的生离死别,我有不忍,也有同情,正是如此,我才想要在医学的道路上倾心沥血,去帮助所需要帮助的人。有人说作为医生,就得仁心仁术,我要做一个有仁心的人。在我的大学历程中,努力达成仁术的目标。因此,三十岁的我一定是一位兼备仁心仁术的医生。

三十岁的时候,我已不再年轻,但正值为社会奉献的黄金时期。我知道这个时候成熟的皱纹已爬上眼角,也时常会照镜子苦恼,但是朋友之间的倾诉,家人之间的和睦,始终是我生活中的主旋律。三十岁的时候,我一定有一个完美温馨的家庭。每隔十几天,都会带着家人一起去看我的爸爸妈妈。那个时候,他们已是满头灰色,但是眼角是温暖的,嘴角是和蔼的。我们很多人聚在一起吃饭,看电视,一起说些有趣的事儿,依稀还能听到我小时候听爸爸讲过的故事,看到我小时候的照片,妈妈说长得真像外孙女儿。三十岁的时候,我一定有一份很称心的工作,每天有合理的作息时间。早上七点起床,七点半吃早餐,八点上班,十点半下班回家,能吃到热腾腾的午餐;下午五点半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喝茶,说些白天

的事儿,谈论着以后的事儿;晚上八点,全家一起看电视,一起聊天二;周末的时候,可以去海洋馆,动物园,广场等地方去看看。三十岁的时候,我一定有一个除了工作以外的特别爱好,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绘画,一起欣赏艺术,一起听音乐;而且在这条路上还小有成就。

三十岁的我一定不为物质发愁,过着充足但不富裕的日子。和病人打交道的时间最多,而且他们都很喜欢我;见过很多新生命的诞生,也见过很多生命的离去,那时候我一定会觉得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奇迹;三十岁的我一定会写一本书,关于“来与去”。

三十岁其实并不远,它就在眼前,就在现在。

二十岁的我写下三十岁的自己,这其中有很多很多的向往,但这不是不切实际,想要看到未来,就看你的现在!

五连四排:董娅兰

篇三:写景作文:遥想科尔沁草原

写景作文:遥想科尔沁草原

写景作文:遥想科尔沁草原

梦中的科尔沁草原,还未曾踏入那片令人神往的土地,但总喜欢去畅想、遥望,总愿相信那里有我寻找的天堂。

四季篇

听说,那儿天气最突出的就是长年不断的“风”景。难怪,处于那样的位置,拥有那样广阔的土地,若感受不到风的魅力岂不一大损失?

春天,在所有人必认为是春暖花开时节的时候,在这儿却选择了迟到。她是留恋冬的狂野,是不熟悉这季节的更迭,是甘愿为寂静的土地再做一次逗留?也许只有科尔沁草原才能有这样的勇气,但最终还是不负众望,终于缓缓地醒来,我想是风吹醒的吧!

河水终于忍不住流动了,杏花也忍不住要开了,所有冬眠于土地的土地的万物都忍不住要呼吸新鲜空气了!是的,这里即将迎来最繁盛的季节,百花齐放,野草丛生,河水潺潺,仙鹤飞舞,万马奔腾,牧民放牧,也只有这样的土地才能承载这样的重量,也只有他她这样的才能举办如此盛大的联欢会。这里的夏天一定不像其他地方那般燥热,那永远都舍不得离开的风想必在此时是最珍贵的礼物。时常幻想,如果能在夏季的晚上躺在科尔沁草原上,守着一群牛羊,有触手可及的小花,享受着风吹,再放上一段优美的乐曲看星星该何等幸福!也只有她科尔沁草原才能让人有这样的遐想,此种想象的惬意,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谁说秋天一定凄美,不是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名句吗?我是喜欢秋天的,喜欢她的冷静、安详,总以为在这样的季节可以令人回忆往事,让人接受“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壮美,让人等待生命轮回的奇迹。科尔沁草原的秋色一定不似我所经历过的,但大部分花草也一定选择凋零,也只有短暂的盛开才能让它们更加体会生命的意义,才能珍惜绽放的机会,才能重新约定来年还要一起苏醒。可是别误会,这并不代表科尔沁草原从此便走入荒凉,在深秋之时,绚烂枫叶尽情开放,也只有在这儿才能领略到别样的秋季风情吧!

这里的冬天一定最能体现冬的含义,就刺骨的寒风、漫天的沙粒、至低的温度足以令人惧怕。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一种令人生畏的自然美。然而,寒风可以呼啸,花草可以沉默,雪花可以坠落,但这一切都挡不住红柳林的夺目风采。柳林有梅花一样的傲骨,有枫叶般的耀眼,如果有人说科尔沁的冬季没有风景,岂不冤枉?

奔腾篇

总感觉草原不广阔就没有了风采,而如果只广阔没有马牛相伴便失去了生命,而科尔沁草原是担当得起这个名字的。

对于是谁先来到这片土地上没做过考证,但我想牛羊想必在此已成了最远古的居民之一,这片草原早已离不开它们,也习惯了在每个长满花草的日子让它们轻抚,听它们诉说,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氛围中,她一定可以感受到一种柔情。

科尔沁上空的鹰一定可以飞得最高,在如此广阔如此完美的土地上给它们提供了最佳憩息所,也让它们无所忧虑,或许因此这儿的鹰才最有性格、飞得最自由,可也由于如此广阔的天空,才有了这里的鹰飞了数千年也没飞出科尔沁草原胸膛的说法吧!一生能在这样的天空中飞翔,也不枉为鹰了!

没有草花的生长,科尔沁草原是单调的;没有牛群的走动,科尔沁草原是缺少热情的;没有鹰的飞翔,科尔沁草原是缺少视野的;没有周围河流的存在,科尔沁草原是确是血液的!那如果没有骏马的飞驰呢?科尔沁草原便没有了性格,也会再茫茫宇宙中选择沉默。还好,上天并没有让这块土地一直安静着,骏马的奔跑使这里又加了一份活力。有多少人不曾幻想一幅在万里晴空下望着万马奔腾驶向远方的画卷!不是任何一片土地都有这样的资格,不是任何一马匹都愿意这样奔跑,但科尔沁草原做到了,也只有他才有这样的胸怀,有这样的资本,有这样的魅力,也只有她才能让这种神话成为现实。那么,究竟是草原增添了马匹的魅力,还是马匹为草原涂上了色彩,我想两者相互辉映吧!科尔沁草原需要这样的气势,也必须有这样一抹亮色;而马群需要这样的天地,也必须有这样的释放。

从何时起,这里开始有了狼的足迹,在百里寂静的草原上突然传来狼群的声音该是何等的豪壮!一定是狼抵挡不住科尔沁草原的呼唤,它们的到来为这里增添了多少活力,给这里染上野性的色彩,也打破了多少夜晚的孤寂!印象中的狼是狂野的,也是热情的、顽强的、有情义的,它们在这里一定又有了性格,更值得尊敬与崇拜,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学习者与美丽的传说。如果没有它们,这里将减少多少鲜活的力量,丧失多少神秘的色彩,走掉多少远方崇拜者。

科尔沁草原是广阔的,广阔是它吸引力的前提。因为广阔,这里欢迎所有慕名者的来访,接受所有梦想者的入住。而她也是宽容的,她用博大的胸襟包容了牛羊的抚慰、长空群鹰的飞翔、仙鹤白鹭的安逸、骏马热情的奔跑、狼群深情的呼喊??也只有科尔沁草原才有如此的气魄,也只有科尔沁草原才用真诚接纳令人心醉的奔腾!

辉煌篇

知道科尔沁草原还是因为其近300年的历史,这里是喜欢自由者的天地,是崇拜天地自然者的故乡,塑造了奔腾的骏马,带来了野狼的忠诚,换回了所有到来者的回首。这是这豪放的土地创造了豪放性格的生灵,也无形中影响着这里的人民,科尔沁草原人的骨子里必有一种野性,不然怎么会缔造出如此众

多的出色英雄!英雄并非只适合生存于战场,也不是只体现在生死关上,更未必一定要突显雄韬武略,应该说这个称谓适合所有人,从小生活在茫野之中想没有英雄气概似乎都太难。

科尔沁草原人的豪爽是尽人皆知的,所以一直认为如果想畅饮就一定要来此地,只有在这里才能喝的得开怀,才能饮得痛快,才能真正释放生命最彻底的情怀。也许正是由于这种豪爽,这种心灵极度的真诚,才使那个时代的英雄愿意拿出生命作为代价换取一种超越。而他们做到了!他们用性格完成了历史的使命,实现了对民族的忠诚,达到了原本属于他们的高度。

这里的确弥漫着英雄的气息,但我们万不可忽略了科尔沁草原的女子,她们有骑在马背上的胆略、其他地域女子没有的豪情外,也有清澈的眸子,有令人心醉的浅笑。一定还记得孝端文皇后,恩泽罩国,一定还记得孝庄文皇后的智慧。哪个女子不羡慕孝庄皇后的一生,毕生身在帝王之家,看遍民族兴衰成败,有令人羡慕的爱情,用智慧博得众人仰慕,这样的经历也只有她的性格才能有,而这样的花朵也只有在科尔沁草原才能让她如此完美的绽放!

英雄的成败,智女的阅历都在这段时间内展尽光华,令人仰望。他们以独有的美丽征服了一个时代,更铸造了自己的辉煌,而这样辉煌诗篇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一段历史与未来都无法替代,也只有科尔沁草原才能孕育出这朵奇葩,纵然昔日的科尔沁草原壮美诗篇未来得及重现,可她的追随者并不因此减少,也一定会有更多更美的篇章正在等待!

伤痕篇

想象中的科尔沁草原是人间天堂,有河水顺畅的流过,有遍地野草随意的生长,有成群牛马自由的奔跑,有狼群毫无顾虑的呼喊,有柳林尽情的散发芬芳,有群鹰在高空翱翔??可谁还敢说她不曾有过创伤,那些只是在我耳畔掠过的只言片语足以令人感到心凉,那已骄傲了千年从未违背过自然旨意的她如

何忍受得了这般的践踏,而我们一开始怎么就舍得去破坏这样一幅绝美的画卷? 不敢想象,这样壮丽的她是怎样度过了一个个饱经沙粒的日子,是怎样煎熬地承载着似乎没有尽头的重量,是怎样在寂静的夜里独自哭泣却没有眼泪,是怎样在回忆千年往事时暗自哀伤?? 科尔沁草原是有灵魂的,可如今她的骄傲是什么,是满目疮痍的荒漠,是漫天飞舞的沙粒,是早已中断的河流?她的确有自己辉煌的历史,可难道就真的注定要有惨不忍睹的未来?如果说草原的灵魂必须归于自由,可这基本的土壤已经失去?? 满地的鲜绿不能只存在于想象,优美的旋律不能只珍藏与记忆,完美天堂不该只在梦中守望!

幻想篇

噶大林海的事迹终于被人们提起,热爱自然的众多志愿者终于踏上驶向科尔沁的列车来为她疗伤,各级部门的政策终于倾向使其恢复完美的一侧,只因曾给她创伤的我们终于醒悟!

被最真诚的风吹着,眼前经过万马奔腾的场面,欣赏着安代舞,回想着那个辉煌的时代,与知己对月畅饮与科尔沁草原,定是人生乐事!

从没去过科尔沁草原,但喜欢去遥想那种人间天堂,如果可以更愿意为她的辉煌在献出一份力不是更好吗?

从没去过科尔沁草原。总有一天一定要去的??

篇四:遥想当年三月三

遥想当年三月三

李 娜

这还是今年三月三写的一段话,也是随感而发!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多么优美的句子,只是简单的记录下曾经的感动与美好。——题记

今天中午,正在午休做着美梦的我,被一阵清脆悦耳的铃声吵醒了。拿起那在凳子上抖个不停的手机一看,是亲爱的老妈打来的。刚接通,老妈的声音就传进了耳朵:“妹子,今天三月三,吃鸡蛋了没?”

在我的家乡,有“三月三,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老妈的那一声询问,勾起了我的回忆,思绪万千,想起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忘不了的那个当年的三月三?? 那已经是八年前的事了,正读高三的我们,进入了最为紧张的时期,因为不到五十天就要踏上高考的征程!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活动名称 逛庙会下一篇:调研提纲范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