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不容重视(共7篇)
1.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不容重视 篇一
关于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专项审计调查反映的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的通知
保障办〔2008〕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保障办:
审计署从2007年9月开始,通过16个特派办对全国16个省份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及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其中:西部省份9个,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和宁夏;中部省份3个,包括安徽、河北和河南;东部省份4个,包括浙江、广东、山东和辽宁。审计调查对各省新机制的实施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反映了一些需要各地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现通报并提出有关要求如下:
一、专项审计调查反映的主要问题
(一)违规使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接受审计调查的部分省份,不同程度地存在挤占、挪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现象。具体表现为:挪用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两免一补”资金、公用经费等新机制资金和国家专项工程资金,用于部门办公等方面的开支;挪用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和远程教育工程专项资金,用于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开支。一些地方存在虚报学生人数、虚列支出或虚报项目等违规行为。一些省份义务教育专项工程实施内容和规模与预算批复不相符。一些农村中小学违规开支公用经费,用公用经费发放教师津补贴和代课人员工资、偿还债务、缴纳各类乱摊派和乱罚款。个别学校以公款私存、收入不入账等形式私设“小金库”。
(二)没有按规定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一些地方应承担的新机制资金没有足额落实到位。一些县(市)在中央和省级财政增加投入后,减少县级财政投入,出现“挤出效应”。一些地方没有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三)滞留、滞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个别省份省级相关部门滞留国家义务教育专项工程资金,资金长时间闲置账面;一些县(市)滞留危房改造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金额巨大;一些地方滞拨新机制资金,未将免杂费、公用经费和寄宿生生活费资金及时拨至学校,个别地方滞拨时间长达9 个月。
(四)“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
被审计的省份农村中小学均不同程度存在违规收费情况。个别学校仍向学生收取杂费。一些学校违规向学生收取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统一为学生办理保险并从中收取回扣。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征订或变相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并从中获利。
二、有关要求
已接受审计调查的16个省份,要迅速组织力量对审计调查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核查,并立即进行整改。其他未接受审计调查的省份,也要结合审计调查反映的问题进行对照检查,坚决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确保新机制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
(一)认真核查整改,及时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报告
接受审计调查的省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要主动与审计部门进行沟通,组织专门人员就审计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逐一进行核实,并协调财政、监察部门责成有关县(市)和单位,对已经核实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要将核实和整改情况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对重大违纪和违法问题,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二)举一反三,对其他地区进行教育和培训
接受审计调查的16个省份要及时召开专门会议,在全省范围内对已核实的问题予以通报,重申新机制各项政策规定和财经纪律,以会代训并要求其他地区进行自查。各地均要在2008年春季开学前后,结合此次审计调查所发现的问题和调整完善新机制政策的落实情况,对本地区新机制工作组织开展一次全面深入的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新机制实施后,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先后印发了一系列文件,包括:《财政部、教育部关于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通知》(财教〔2006〕3号),《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5号),《财政部、教育关于印发<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6号),《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监察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坚决制止学校乱收费的通知》(教财〔2006〕6号),《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 》(教财〔2007〕10
号)等,就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新机制资金支付管理和规范学校收费行为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将这些规章制度落到实处。要结合此次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严格管理,严禁用公用经费发放教师津补贴和偿还债务,严禁出现“挤出效应”,坚决制止“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
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八年一月十四日
2.重视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篇二
“这些年你是否有点累,微笑中带着几分疲惫……”这首带着几分无奈、忧伤的歌,在不少都市人的心中引起回响,“活得累”已是都市人一种相当普遍的感受。就都市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著名医学心理学专家张理义
一组“惊心动魄”的数据
最近,在全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心理疾病防治中心主任、第102医院副院长、国家卫生部心理咨询专家张理义教授,向记者提供了一些权威性数据:截至目前,我国精神疾病发病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2.7%上升到13.47%;抑郁症患病率为10%~15%;重度精神病人的总数已达1600万;全国自杀死亡率由8.5/10万上升到22.2/10万。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心理障碍占中国所有疾病的比例将提高到17.4%,而且它将成为导致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原因。张教授还介绍:仅解放军102医院的心理咨询及心理科,迄今诊治过的心理障碍患者人数已在13万例以上,而且有逐年上升的势头,其中市区人员占到五分之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目前至少有6亿人存在心理问题,日益严重的心理疾患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
熟悉一个看似熟悉的概念
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精神病,是指“重度精神病”,它的发病率目前为1%,而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障碍患者大多是指“亚健康”者。也就是说“亚健康”者多数为心理障碍者。目前医学界给心理障碍下的定义是:因各种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致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看看身边的人
据记者从张理义教授处了解,某市商界一位十分有名的“女强人”每天靠服“忧克”方能工作,原因是心理压力太大。据说其退休后得了抑郁症。
某大学三年级学生,不堪学习的压力,感到活得没有意义而跳楼自杀。
某公司团总支书记因企业兼并,自己也在分流人员之列,得知消息后,傻笑了3天,父母不得不把他送进解放军102医院。
一位个体老板,因企业运转不灵,时常噩梦不断,对一切丧失信心,不得不求助心理医生。
某企业的高级工程师,退休后,为子女的再就业四处奔波均无结果,子女还能面对困境,可她却焦躁不安,整夜不眠,全身乏力等,很快便得了焦虑症,本来就不太称心的家庭又平添了几多阴云。
另外,城市中,接受心理咨询的“白领”人士日益增多,心理咨询热线成为他们“减负”的良药。
听听专家的分析
据张理义教授分析,社会转型为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提供了温床,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导致就业难的社会矛盾,以及都市人日益增大的工作压力,利益格局不平衡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这类问题是以往传统农业经济社会所没有的。转型期的人一旦不能正确面对和处理这些新的矛盾,心理问题及变异就很容易产生。
目前,心理障碍患者急剧上升大致有6种可能:
(1)现代意识的增强,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不回避病史,愿意暴露病史以便寻求积极的治疗,这是人们对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认识提高的结果。过去,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都十分忌讳的疾病。
(2)社会变革所造成的工作、学习、生存的压力加大的缘故。
(3)现在独生子女多,独生子女大多任性。家长给予的关爱太多,挫折太少,造成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弱,现在中小学生普遍存在这种问题。
(4)人际间的交往减少,人是群聚的动物,需要交流,现在交流的对象、空间不多,人与人之间交流太少了,有时甚至是冷漠。
(5)人的寿命在延长,老年人心理障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老年人孤独的心灵需要安慰、需要陪伴,他们闲暇时,往往一个人独处。俗话说,闲者生非。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26亿,占总人口的10%,我们已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我国老年痴呆和抑郁症的发病率正逐渐增多。
(6)低收入者,生活困难群体,大部分是流动人口,他们漂泊在外有一种无“根’的漂泊感、沧桑感乃至自卑感,经常造成心灵的不平衡,其中也包括一些人格障碍的人群。导致心理障碍的常规因素包括负性的生活事件,躯体健康状况,心理素质差,工作生活的快节奏,以及都市化、城市化过程中的角色转变等。
张理义教授认为,患心理障碍并不可怕,除了药物治疗外,要学会合理的宣泄,要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对一些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要加以纠正,学会把压力转移,俗话说“将压力变为动力”,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注意科学用脑,降低期望值,对防治心理障碍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你的心理健康吗?
最后,张理义教授还提出:看看“亚健康”的各种发病状态,我们可判断一下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
强迫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主要表现为强迫动作,即重复出现一些动作,自知不必要又不能摆脱。
焦虑症:面对困难或有危险的任务,预感到将有不利情况或危险发生时,主观上会有焦虑发生,如果程度严重,原因不明,且延续时间较长,则为焦虑症,表现为紧张不安、恐惧预感、易惊、头痛、失眠、胸闷、心跳、出汗、手抖、阳痿等。
抑郁症:主要有三大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等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
以上是最常见的三种心理疾病,另外多疑、狂躁、神经衰弱也是较为常见的心理疾病。
3.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不容重视 篇三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农村信用社管理水平
提要:企业文化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活动。本文从企业文化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含义入题,着重论述了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和途径。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企业文化
任务
途径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证明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目前农村信用社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比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特殊的现实意义。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一门管理科学,它以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为基础,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观念、奋斗目标、价值取向、文化形态的总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现象,其丰富的内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也叫载体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结果。对于农村信用社,它是精神文化在经营管理上的体现。二是制度文化,也称规范文化,主要包括各种管理规章、职业道德规范、经营管理模式、职业行为准则等要件。三是精神文化,核心是企业精神,其构成以员工的思想形态、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等为主体。企业文化重在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也叫企业文化管理,是为实现工作目标,对本单位、本行业员工意识形态、职业行为进行组织引导,并具有本系统特征的管理活动。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既注重科学地规定生产任务和严格的制度纪律,又尊重人的自身价值需要,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文化建设代表着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其实质在于使企业管理人性化,通过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和群体价值观,充分发挥精神和文化因素对于制度和物质要素的补充作用,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最终达到促进企业全面发展。农村信用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推动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主导地位。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我国金融业不断加快改革步伐,农村信用社面临了农村金融体制的重大调整,先是从农业银行分离出来,交由人民银行代管,恢复合作金融性质,确定为三农服务的基本定位,归并农村合作基金会和部分城市信用社。这一转变历时6年,人、财、物发生重大变化,历史问题逐渐暴露,包袱和风险加重,经营状况恶化,管理体制不顺。基于此,广大员工表现出消极悲观,无所适从的心理特征,不知农村信用社出路何在,没有统一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价值取向。目前,中央确定了农村信用社交由地方政府负责,国家适当扶持的体制改革方向。改革将使农村信用社面临重大的利益关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较大,一些消极的因素会乘机而入,给经营管理带来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确立先进的管理文化目标模式,用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快农村信用社发展步伐。企业文化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它是直接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工作活动服务的,是一种文化管理方式。众多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当企业小的时候,靠经验和制度管理就行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就必须依靠良好的企业文化来管理。农村信用社发展走过许多弯路,这里除体制、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长期忽视企业文化战略。因为,任何企业、行业都是人的群体的结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时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管理。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员工建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念,培育员工对本企业的忠诚,是加快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员工的群体价值观
4.农村问题之赡养刻不容缓 篇四
社会实践报告
农村养老问题刻不容缓
-----关于筻口镇农村老年人赡养问题的社会调查与研究
院系: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班级:1004班
调查人姓名:
学号:
2012年08月26日
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仍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一些高龄、特困、空 巢老人,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表一 60岁以上老年人口 数 空巢老人 数 37 2 农村农 民退休 人数 4
调查对象老有所养情况 救 助 型 养 老 五保 供养 人数 0 低保 供养 老人数 35 重度 残疾 老人数 3 自己劳动 和子女供 养人数 23
1、日常生活困难 目前该镇养老主要有退休金养老、政府救助金养老、劳动收入养老和子女供养养老四种。从表一中看到,农民靠退休金养老的只有4 人; 靠自己劳动收入和子女供养有23人; 其余绝大部分老人养老则主要靠救助金 养老(五保、低保、重残)。低龄且身体健康的老人靠劳动收入生活还能自给,而高龄或身体状况差的老人单纯靠子女供养就比较困难,尤其是特困、空巢老人,经济来源少,生活艰难。表二 筻口镇老年人医疗费用承担情况 费用分担 个人负担% 62.4 医保报销% 政府补贴% 8.8 28.8
2、医疗负担重 依上表,农村医疗负担重,医保报销和政府补贴比例 低,导致部分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老人不能及时甚至不愿意就诊。调查中问及 “您认为您家人在老人家庭赡养问题方面做得如何? ”,回答如 下:
选项 小计 比例
A.不好 B.一般 C.好 D.非常好
14 12 9 2
37.84% 32.43% 24.32% 5.41%
3、照料陪护缺失 大部分老人们对自己儿女不满意,有的是因为被自己 的儿女与孙儿隔离,无法享受养绐弄孙乐趣;有的是因为儿女所给费用太少,无 法温饱; 甚至有的儿女将自己的父母随意搁置在破土屋视若无睹,更甚者则为 “空 巢老人”......即使是朝夕相处的家人,也会因种种原因而有不快与抱怨。家住 李何村的袁奶奶,今年64岁,提起儿子小李,她语带不快: “很孝顺,就是陪我 太少。”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他们迫于岗 位的竞争压力而忙于工作,无暇顾及父母。据调查统计,家中无儿女在家的有21 个人。同时,一些青年夫妇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都倾注在子女身上,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 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这种状况下产生的结果
农村家庭养老的方式,是每年给老人拿一定数目的钱、粮。现在子女越多的 家庭越不养老,轮到该哪个子女家养了,都不想管。“看来子女不养老,在农村 将会是个愈演愈烈的趋势”。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守老人有无精神上的孤独 苦闷?大多数人认为: “农村的老年人没多大奢想,只要能吃饱穿暖,不生病,媳妇不烦嘴,就叫‘晚年幸福’了。”这种想法是源于农村长期以来精神生活领
域的相对薄弱,更反映出他们面对经济大潮冲击时的无奈。当这两种情况无法得 到很好的解决之时,老人们的生活只能用一个词来表达,那就是“挨”,挨日子,很难谈得上什么“幸福的晚年”。
(三)对农村养老的个人思考
老人特别是农村老人的生活,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生活相对比较空乏、比较单调。当没有子女在身旁时,对于偶尔回一趟家的你,是依恋的同时也是无 奈的理解。当他们生病时,你们无从照料。当他们空虚寂寞时,你们无从安慰。工作无法安心、孝道无法敬到。不和谐家庭已成为社会和谐的难点问题。那么造 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状况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如何去妥善解决这个 问题呢?下面,是我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1、儿女不尽赡养老人义务的原因
在农村,为何有的儿女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为弄清这其中的原因,我调查 了本村的部分老人及年轻人,他们都对赡养老人这个话题谈了自己的看法,经归 纳,子女不赡养老人主要有下面几种原因:
一、从思想深处缺乏养老意识。认为赡养老人是额外负担,成家立业后对老 人冷落一旁,不给难以自食其力的老人钱和粮,老人有病不给医治,老人的生活 艰难,度日如年。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家中只剩下老人看守家园。农村地区以往的 传统是:父母年老时,无力耕作,他的责任田由儿女代为耕种,作为儿女赡养父 母的一种形式。但现在,由于农村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年迈的父母不但要“自 给自足”,反而还要替儿女照料他们的责任田。儿女只在农忙时回来一趟,有的 终年都不回家。有的外出打工者,还把孩子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管教。老人 已把自己的儿女照应成人,本该安度晚年了,现在不但自己有病无人管,还被迫 再当一次“爸爸”、“妈妈”。
三、农村传统习惯及子女异地工作和生活等原因。农村的传统习惯是:父母 老了,由几个儿子共同或轮流赡养。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儿女们早就与父母分家 另过了,父母自己做饭,做各种必要的家务,有时还要为儿女的孩子当免费保姆。在农村,分家似乎意味着责任感的解除,儿女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利益。他们就以 不在身边为由暂时逃避了赡养的义务,或许是在自身压力已经很大的情况下,根
本不愿意面对这样的问题。
四、儿女多、子孙多,老人没有分身术,在看孩子、家务及农活等方面难免 会有帮他多帮你少的现象,于是子女对老人产生了看法,说老人有偏向,并将这 种情绪带到赡养老人上,互相攀伴儿,互相推诿,使老人陷入无人管的尴尬境地。五
、老人上了年纪往往糊涂,说话颠三倒四,常引起儿女之间的误会,造成 儿女之间互相猜疑,最后矛盾的焦点集中在老人身上,对老人产生不满和埋怨,出现了在赡养老人问题上的不情愿和消极对待。
2、如何解决农村养老的问题?
要想解决这种状况,我个人认为要从两个层面来考虑: 物质层面和文化层面。要以社会化养老为理念,做好以下五点工作:(1)、政府主导,大力建设农村养老院 以农村敬老院建设为依托,充分利用省、县、乡的配套资金,新、扩建农村 养老院。乡镇可充分利用区划调整和教育布局调整后闲置的公用房和土地进行改 建、扩建,新建用地可利用农村老人原住宅地通过土地置换等形式解决。鼓励村 民委员会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筹集资金或动员村民献工献料的方式新建村级养 老机构。吸纳筹集社会资金。积极动员社会力量,通过认捐认建的形式参与农村 养老机构建设。(2)、建立养老基金会 以社保养老保险金为基础,吸纳社会捐助资金和有老人的家庭分担资金,建 立农村养老基金专项帐户。专项帐户可以设在村级老龄机构中,专人管理、专款 专用。具体做法可参照河北省“卓达养老基金会”的运作模式,卓达养老基金会 就肩负着社会养老的责任,它在做好老年人社会需求调查的同时,建立社会老年 人服务档案,健全老年人服务工作制度,组织多种形式和层次的养老服务活动,还为社会养老服务项目提供资金等等。(3)、村里建立养老协会 抓好农村老龄工作,重点是增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生活需要社会照料的 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乡(镇)村老龄机构要协调、指导成立农村老年协会,对他们 实行“一对一”或者“一对二”的居家养老服务,以提高养老机构的管理水平。这个协会可以是民间的协会也可以是协会监管或组建家政服务公司。对有自理能 力老人,可指导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解决农村老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等方面遇到的问题。(4)、兴办老年活动场所 由于老年群体时间较为充裕,精神文化需求随之增强,因此要兴办老年活动 场所,开展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全县已有两家老年人活动中心: 分别为枞阳镇石岭社区、下枞阳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可开设书报阅 览、下棋、打牌等活动项目,有条件的老年活动中心可以设健身房、唱歌、跳舞、台球,举办各类知识讲座等文化娱乐活动。建议邻近的乡镇或村之间通过共建,打破老年人活动场所的区域界限,实现相邻乡镇、村老年活动场所的资源共享,从而拓宽乡镇、村老年人活动场所。
(5)、加强传统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做好舆论引导
家庭道德作为处理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提供了分辨家庭问题是非 的客观标准。个人如果将其内化,它就成了支撑行为的内在需要。因此,首先要 加强舆论宣传,教育青年农民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尊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建设活动,创造一个孝敬老人的和谐舆论氛围。要强化 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的意识,在广大农村形成家庭养老的良好氛围。开展评优树模活动,特别是对好媳妇照顾邻里老人先进事迹的宣讲。树立和 表彰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典型,弘扬正气。通过实施“敬老好儿媳”、“美德 在农家”等活动,建起市、村级示范点,县、鼓励家家签订 《美德在农家责任书》,将道德规范融入村民日常行为,使农村的风气和面貌有了新的改观。关心、帮助 老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5.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不容重视 篇五
学校安全工作联系着千家万户,是师生安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前提,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和稳定。平安稳定、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是学校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条件,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大姚县实验中学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关心、支持下,学校教育教学和安全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州级文明学校”、“大姚县平安单位”。现将我校近期安全工作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我校在抓好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注重抓好学校安全工作。特别是近期全国多次发生学校恶性暴力事件后,我校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校教职员工关心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的局面,从而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精心组织、确保实效
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校园安全工作通知,由校长在学校行政会和教职工会上对安全教育工作和隐患排查做了周密安排和部署。由副校长牵头,会同德育处、保卫科、教务处、总务处、各年级主任、班主任及各班责任教师对学校内的教室、实验室、宿舍、食堂、活动场所等角落通过查、看、访等形式全面排查,按制度规定把检查结果上报德育处、总务处,并作好详细记录,层层落实责任。
三、明确职责、全面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各年级能够经常自觉地在各自系统范围内主动开展自查、互查活动,校长及时将上级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进行情况通报,同时对全体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各负其责,及时找出校园内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整改措施。学校把安全工作对班主任进行考评时,有安全工作专项得分,并和班主任绩效工资挂钩,同时实行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
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我校按照学校安全工作的规范要求,从制度建设着手,建立长效机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一是认真收集整理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安全工作的法规、文件,利用会议、集会等时机对师生进行宣传教育;二是由学校德育处和保卫科牵头建立防震、紧急疏散、预防校园安全暴力事故等相关安全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三是建立健全学校常规管理的规章制度,将安全工作列入各年级、认真落实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防火制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制度、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门卫制度、师生外出及大型活动审批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校车管理等制度,建立校园定点巡逻制度,并规范学生请假制度,使安全工作的开展有了制度保障。通过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我校的安全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五、抓好常规安全工作
1、加强门卫和校园巡逻工作
学校安排门卫24小时值班,在学生上课期间锁闭大门,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校园
2、做好心理健康教育、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3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排查
我校坚持利用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教师例会、班会对师生进行安全常识和安全防范教育,并及时传达上级部门和学校的安全工作要求,牢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4、开展防震应急演练工作
我校认真吸取四川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的教训,由德育处将防震减灾知识、防震避震知识、自救互助知识等内容以材料的形式印发给各个年级、班级,利用班会课让学生学习;
8、交通安全工作
我校经常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并组织全校师生观看《生命没有彩排》等交通安全教育影片,放假学生离校时由各年级组织学生集队宣讲防火、防溺水、防传染病、防交通事故等安全教育,组织各年级值日教师护送学生离校。同时我校严禁教职工酒后驾车、无证驾驶、严禁师生乘坐违规载人拖拉机、农用车,加强了对校车的管理。节假日放假时学校对教职工进行了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
9、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10、群体疾病预防工作
建立健全了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实行晨检制度,每天开展晨检工作,对学生生病情况进行适时监控,对可能发生的流行性传染病进行预测并采取预防措施,向师生宣传预防传染病知识,对群体疾病进行了积极的预防和控制。
11、意外事故防范方面教育
升旗集会时间对师生进行防震、防火、防盗、防溺水、防交通安全、防食物中毒、防楼道拥挤踩踏事故、防打架斗殴教育,切实加强对师生特别是新生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犯罪事件等省内外重大安全事故相关材料发给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加强防溺水教育,禁止学生私自游泳。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我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专职安全保卫人员不足,特别是周末和节假日的安全工作难度较大,需要有关部门深入校园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等方面的协同教育。
6.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不容重视 篇六
——观基层组织建设年视频会有感
现在我们党尤其是我们基础农村党组织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党性修养不够,党员干部后备力量不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组织后继乏人问题是关系到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重大问题,如果不积极发展农村年轻有文化的党员,通过党员宣传党的主张和各项方针政策,用正确思想占领农村阵地,战斗力就会削弱,基础就不牢固。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重视选拔。要坚持“政治素质好,综合素质高”的标准,打破旧有的思想观念,扩大选人视野,注重靠得住、能带富,从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致富能人、技术能手、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以及两新组织的优秀经营管理者中,选拔发展思路清、富民举措多、和谐意识强、愿意献身集体事业,有较高群众威信和致富经验,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的人为后备干部。
7.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不容重视 篇七
近年来各地方相继出现了“村官”贪污的报道,贪污少则几千多则十万百万之巨。随着国家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官”职务犯罪问题在农村日益突出。村官贪污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贪污问题,它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基层老百姓最切身的利益。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村官”贪污腐败直接伤害农民群众的利益,伤害农民群众的心,造成群众上访事件不断发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
现阶段由于农村财务管理漏洞多,农村财权管理不健全,财务制度不健全、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管理松懈等原因使得“村官”贪污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从报账截留,私自侵吞;办公益事业,借机受贿;虚报冒领,占为己有;侵吞国家补助等方式层出不穷,它的危害性越发凸显,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遏制贪污问题就变得刻不容缓。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要从一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学习。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通过学习加强“村官”的法律意识,切实的改进作风做到廉洁履行职责。
二、加强管理。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的管理,并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和督查,让每一笔资金都用到实处用到老百姓的身上;并且要在制度上建立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信息公开。增强对党务、村务、财务的公开透明度,切
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的权利。在各个村都应该设置有专门的公开收支预算的信息栏,并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实时的更新,确保信息的及时有效。
【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不容重视】推荐阅读:
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管理刻不容缓07-14
农村党员干部管理08-10
关于农村党员教育调研材料09-20
农村党员承诺书06-20
农村预备党员总结范文09-03
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学习计划06-24
农村优秀党员主要事迹材料09-16
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工作总结09-22
农村党员创业扶助工作汇报材料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