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的若干思考

2024-06-16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的若干思考(共10篇)

1.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的若干思考 篇一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教育公平

政协定远县委员会(2011年6月)

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定远县始终把教育事业纳入政府工作计划,从政策支持、财政投入等方面突出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十一五”期间是定远教育事业发展最快的重要时期,各类教育事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教育规模逐年扩大,教育资源逐步配套,教育结构渐趋合理,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一、定远县城乡教育资源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公办中小学209所,其中:完中11所(县城4所、农村7所)、初中58所,平均每个农村集镇达到一所,完小140所(县城7所、农村133所);另有公办小学教学点127个(全在农村),民办私立中小学12所(全在县城)。基本满足了适龄儿童和少年的免费、就近入学需求。

全县现有在校中、小学生约13.3万人,其中:高中生约1.7万人、初中生约4.9万人、小学生约6.7万人;另有职业高中生0.8万人、在园幼儿1.4万人。累计全县受教人数达到15.5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7%。

全县现有在职教职工6652人(占皖政办[2009]3号文件核编人数8622人的77%)。其中有特级教师5人,中学高级教师760人,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3302人。累计中高级以上教师占在职教职工总数的61.1%,教师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整 体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与县城教师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城乡教育现状的不均衡性分析。

定远县的教育资源,具有分布广、较分散、配置不达标、不均衡等特点。优质教育资源(办学硬件条件、师资力量等)近年来已逐步向县城集中,已认定的9个省、市级示范学校(包括高中、中等职业、初中、小学、幼儿园等),有8个在县城,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学水平,在城乡间的差距拉大,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无法与县城学校相比,县城、乡镇和村三级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性。

1、城乡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不均衡。对照安徽省教育厅2007颁发的《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农村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中,多项指标不达标。如:生均校舍面积平均少5-9平方米,农村小学很少有教学辅助用房;完小以上学校的平均班额在60-80人,而农村小学教学点班额较小,有的一个年级只有几个学生;全县生均实验室面积为0.16平方米,且主要集中在县城学校和乡镇的初中和完小;农村中小学的办公与生活服务用房面积不达标、设置不规范,基本没有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等;农村中小学的音、体、美设施简陋,器材单

一、量少,田径运动场地建设不规范;全县教学仪器设备及设施总量少、陈旧、不配套,且80%集中在县城及较大乡镇的完中、完小,建有多媒体教学平台、电子备课室、校园网的学校寥寥无 几;全县生均藏书8.7册,且主要集中在县城中、小学。

2、农村学校师资队伍不均衡。一是农村教师素质偏低、不稳定。近年来通过县级招聘制度,虽然为农村中小学补充了不少年轻教师,但县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要从农村中小学选调部分优秀教师进城,加之农村的生活条件和教师的住房、医疗等福利待遇远不如县城,农村教师人心不稳、进城心切,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致使农村学校留不住优秀教师。二是农村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失衡,音、体、美等专职教师紧缺。在调研的10个乡镇中小学中,没有一个学校的音、体、美专科教师是按标准配齐的,大部分农村小学无法按新课标开足开齐课程;完小的音、体、美课也多数由其他学科老师兼职;尤其是一些村小学教学点,多由几名年龄偏大,知识、教学观念老化,教学方式落后的“老师”(民办转公办、学历不合格)带十几个学生教学,多学科一人教,不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农村学生素质教育落不到实处,对农村孩子来说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三是农村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外派学习、进修机会很少,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3、城乡教育投入、发展水平不均衡。与农村学校相比,县城学校师资优势较强,教育资源扩充较快,吸引农村生源与师资的能力增强。与县城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较弱,办学条件改善慢,硬件设施差,辅助教学设施不配套,计算机、实验仪器、图书、音体美劳器材拥有量不及县城同规模学校的50%。同时,近几年发展的私立民办学校,基本集中在县城,他们办学机 制活,学生管理严,教师待遇高,加大了农村学校的“流生”比例,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如吴圩镇,拥有7.3万人,九年制在校学生规模应达到1.2万人左右,但目前在校学生只有5200人左右,约有50%的适龄儿童、少年已不在辖区内的农村学校读书,大多数被父母送到城市私立学校读书(严重增加了农村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造成城乡居民新的收入、分配差距)。从教育投入分配看,县城学校也有明显优势,在县级财政对教育总体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首先不能到位的就是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的配套经费,农村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上述城乡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与不公平。

三、思考与建议。

党的十七大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要实现我国的教育公平,标准化建设办学硬件条件是基础,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是保障,稳定、优化农村教师队伍是关键,只有采取倾斜政策,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大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才能实现教育公平。

1、增加教育投入,整合、提升农村教育资源。一是以现有公办完小为基础,统一规划,合理撤并、整合所属小学教学点的教育资源,采取完小适当扩规模、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点建分校等形式,统筹规划幼儿、小学教育点;县级以上财政逐年增加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按《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逐步统一配置标准化教育资源;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完小利用合法土地、自有资金或社会资金,配套新建标准化幼儿园和学生寄宿公寓等,开展合理的收费教育与服务。二是增加对农村公办初中的教育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完善办学条件。即在详查现有农村初中教育资源状况的前提下,依据《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按照服务范围、人口确定教学规模,制定《××初级中学标准化教育资源配置方案》和实施计划,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与计划的按期完成,提高各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鼓励乡镇所在地初中利用合法土地、自有资金或社会资金,配套新建学生寄宿公寓、食堂等配套服务设施,开展合理的收费服务。三是积极改造薄弱学校。办好每一所学校是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保证所有适龄儿童享受平等教育的具体体现。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多方筹措资金,采取撤并或整合强化等方式,尽快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硬件条件,强化教育管理与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在人口较集中的大镇新建标准化高中、职业高中和幼儿园,适当补充农村高中教育资源,扩充和规范农村幼儿教育资源。

2、规范教育投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一要加大各级财政教育资金预算投入,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尽快还清教育投入欠账。二要职责分明、规范教育专项经费使用、监管程序,确保各级财政用于教育的各项专项资金能真正用于教育,确保各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三要下放管理权,强化监督权,确保政府征收的各项教育税费全部用于教育。四要真正发挥各级教育督导机构的独立督导作用,依法对属地教育事业发展状况进行监督指导。

3、提高农村教师的基本生活条件与福利待遇。一是改善农村教师的住房条件。据调查,目前定远县农村教师的住房条件较差,老教师住的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砖瓦房,近几年招聘的新教师住的是学校为其租的民房,生活、学习都很不方便。安居方能乐业,从立足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应把农村教师公寓列入国家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以乡镇统一规划建设教师公寓及配套设施,逐步解决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增设农村教师岗位补贴,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性收入高于县城同级别教师。三是重视农村教师培训、再教育工作,有计划增加农村教师进修、轮岗培训、假期培训的比例,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促进他们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帮助他们胜任本职工作,从而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4、改善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一是各级师范院校要有计划地扩大音、体、美专业的招生比例,从源头上解决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师紧缺问题;鼓励男性青年报考师范院校,解决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性别比失调问题。二是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应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尽快缓解农村教师年龄老化、缺教师的现状。三是改革招聘机制,按学校教师结构需要,实行定校定岗招聘制度;增加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的招聘比例,逐步改善农村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四是建立县城学校教师统一招聘、自我培养机制,停止每年从农村学校选调优秀教师的做法,减少造 成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因素。五是教师职称晋级、评先评优指标,适度向农村中小学倾斜,逐步提高农村教师的身份待遇与社会声誉。六是鼓励城镇高职称教师送教下乡,开展教学指导、教师带徒等活动,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与农村教师的执教能力。

5、创新机制,营造争优创先环境。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切实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要创新机制,立足改革求发展,以改革促优化,以创新求均衡,完善校长负责制,激活人事管理制度,着力构建高效的教育均衡发展运行机制。营造争优创先环境,充分调动城乡广大教职工投身教育事业的工作热情。建立和完善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在中小学中开展绩效考评、评先评优活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学校自主管理水平,确保政府保障的教育公益性事业达到稳定、健康、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达到公平、均等的义务教育。

2.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的若干思考 篇二

2011年《南方周末》有报道称, 2000年至今, 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出身越底层, 上的学校越差”, 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 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20世纪90年代起不断滑落。2013年《潇湘晨报》报道, 专家推算, 2013年百万人放弃高考, 多为农村考生。

为什么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20世纪90年代起不断滑落, 为什么有那么多农村孩子放弃高考, 这固然与“出身越底层, 上的学校越差”有关。可怕的是,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开端。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状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关键。而愈穷愈上不起好学校, 愈上不起好学校就愈是人才匮乏, 就愈穷, 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笔者认为, 教育部做出“逐步提高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决定, 固然能够“惠及农村学生, 促进社会纵向流动, 形成巨大的人才红利”, 但这只能是一种手段, 而最终目的应该从根本上缩小义务教育阶段校际之间的差距, 从而实现教育公平。改变“出身越底层, 上的学校越差”的局面。

如果不从根本上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平衡教育资源, 即使“逐步提高招收农村学生比例”也只能是“拔苗助长”。而我们目前教育的现状是, 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 重点学校、重点班比比皆是, 而这些重点学校、重点班门槛高得吓人, 穷人家的孩子望尘莫及。据报道, 部分北京家长为小升初特长生测试半年花万元。明星子女就读身价不菲的国际学校, 学费一年需要20至30万。

并非农村孩子、贫困家庭孩子都是侏儒、脑残, 实在是上不起好的学校, 因为“胎里穷”。一位残疾父亲在网上发帖为女儿找处级干妈, 不是这位残疾父亲异想天开, 实在是不忍心眼看着自己聪明可爱, 成绩优秀, 前途不可限量且具有绘画天赋的女儿, 由于自己的无能“终老于槽枥之间”。

我想, 既然高层领导意识到了这些问题,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促进教育公平, 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才能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也才能让农村、贫困家庭孩子与城里的富人家的孩子不至于相差太远, 也才能最终实现人才红利, 给“寒门再难出贵子”以有力的回击。

3.缩小城乡卫生服务差距的财政思考 篇三

(一)我国城乡卫生服务差距的现状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财产、消费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不断拉大,已经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广大农村,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人民公社时期的合作医疗制度解体以后,新的合作医疗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民的疾病预防与治疗处于自保的形式,医疗机构的高收费远远超出了农民纯收入,又把很多应该就医的人挡在了医院门外,因此“小病抗,大病靠”也就成了农民无奈的选择。虽然近些年,城镇居民在看病贵问题上也比较突出,但总体上比农村要好。医疗资源的分布及负担的不均衡,造成农村人口健康素质低,引致城乡差距扩大。在农村贫困人口中,由于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比率高达60%。这实际上就形成了因病返贫和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收入分配课题组2007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城乡居民公共卫生资源分布差异非常大。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0%,而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全国总量30%。农村每千人口平均只拥有1名卫生技术人员,拥有不到1张病床,而城市分别约为3.5张和5名以上;农村人口医疗保险覆盖率只有9.58%,城市则为42.09%。截至目前,农村还有近1亿人口得不到及时的医疗服务,近20%的县未达到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的基本标准,近8%的农村婴幼儿没有享受免疫接种。据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卫生分配公平性在全世界排名中居第188位。

总体而言,我国城乡卫生服务差距有四个特征。一是在总体上农村卫生服务落后于城市卫生服务。二是边远山区农村的卫生服务落后于城市卫生服务的程度最大。三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的卫生服务与小城市卫生服务的差距已经很小。四是在某些方面农村卫生服务已经领先于城市卫生服务。

(二)缩小城乡卫生服务差距的理论依据

医疗卫生属于准公共物品,其直接受益人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但其间接受益人却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具有健康的身体是一个人的一种权利和愿望,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人力资本。医疗卫生状况不仅对个人的行为与劳动生产率有很大影响,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外部效应。如注射疫苗及传染病的防治既对病人有利,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降低疾病的蔓延,使别人间接受益。正是出于这种原因,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公平的医疗卫生应是政府追求的目标,也是公共财政义不容辞的责任。具体来说,个人不能因为收入等经济负担方面的原因而被排斥在医疗卫生保障之外。

总之,卫生服务具有“商品(服务)同质性”差的特点,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现象,而且某些卫生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或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必须介入卫生服务领域,提供卫生服务或者监管涉及卫生服务的活动。财政与卫生服务具有密切的联系。政府配置财政资源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卫生方面的公共服务的公平和效率,间接影响卫生方面的私人服务的效率。卫生服务的过程和结果,也直接影响财政资源配置的范围、规模和结构。在实现卫生服务公平性方面,财政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行,对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发生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虽然现行制度还存在缺陷,比如说,报销比例低,设有门槛费,忽视小病预防等。农民看病贵问题依然存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缩小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的制度因素,并探求解决之道,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城乡卫生服务差距过大的制度原因

公共财政要求全体社会成员享受卫生服务基本均等化,但在目前,我国农村卫生服务发展严重落后,城乡差距巨大的问题十分突出,是卫生服务不公的最典型表现之一。我国农村卫生服务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制度性因素是最主要原因之一。

(一)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制约了卫生支出规模和结构

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经济处于欠发达水平,基本上还不足以自我实现地区发展所需要的公共支出,效果显示缓慢和间接的地区卫生支出就更加源少本弱。另外,在财政支出主要方向方面,在东部地区已经着力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中部地区还要加强经济建设,西部地区甚至还只能维持行政管理组织的运行,从而造成卫生支出源泉较少、基础薄弱、规模难以扩张,并进而难以优化结构。加快发展农村卫生服务,实现我国卫生服务公平性,财政应该大有作为。

(二)财政管理体制制约了卫生支出的规范性

1.财力、财权逐步集中和上移导致基层公用事业经费开支不足。分税制改革之后,税收立法权高度集中在中央,地方政府只是对一些小税种拥有自主征收权,因此,地方政府实际上没有财政收入自主权。而且,省级、市级政府也按照分税制对其下级财政制定本省市的收入分享政策,进一步集中下级政府的财力,并且基本上是以行政集权方式调整财政体制。这限制了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级政府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能力。

2.事权和支出责任划不匹配,基层办事有心无力。分税制对各级政府事权的规定原则性强,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支出划分并不具体和明确。在财力有限、事权交叉和没有明确规定以及行政集权体制下,各级政府都有搪塞推诿一些支出责任的动机。这样造成的后果,或者是各级政府都不承担支出责任,导致公共品无人提供,最终支出责任只能由能力极其有限的基层政府承担。

3.转移支付制度具有内在缺陷。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规模与原有财政规模、税收基数成正相关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原有的分配格局和各个地区的既得利益,形成“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的马太效应。专项补助是中央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按项目确定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补助形式,并且很大一部分是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这进一步加大了地方财政的支出压力。体制补助和过渡期转移支付都是对地方财政的财力性补助,以财力均等化为目标。但是这两种转移支付的数量太小,实际上对均等化的目标贡献不大,地方财政获益不多。

(三)卫生领域的财政改革主要限于增量调整

我国的财政改革一般都坚持“存量不变、增量调整”原则。一些项目只要进入财政一般预算范围,几乎就能得到财政的长久支持。尽管卫生部门的计划免疫、地方病、慢性病监测等工作得到了很大的财政支持,但都是通过项目的方式进行,这就意味着一旦项目结束财政支持也就结束了,不能变成既得利益,扩大自己的存量。此外,很多财政政策一经制定就几年不变,如果卫生部门不能赶在财政政策调整以前提出要求,就可能要落下很多年,而这必然影响卫生部门存量的提升。

加快发展农村卫生服务的对策建议

缩小城乡卫生服务差距,指导思想总体方向应是“五个同时、五个更大”。在同时提高城市卫生服务水平和农村卫生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更大幅度地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在同时解决农村卫生服务需求和农村卫生服务供给问题的前提下,更大力度地解决农村卫生服务的供给问题;在同时注重制度和财政投入的前提下,更大程度地依靠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在同时采取直接和间接方式的前提下,更大程度地采取直接财政投入的方式;在同时考虑全部农村地区的前提下,更大程度地考虑内陆中小城市周边以及边远山区的农村。也就是说,在当前的现实情况和制度框架下,要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

(一)规范政府公共卫生责任承担机制

一是确定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范围,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卫生事权。对具有显著外部性的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领域,政府必须承担起供方的全部职责,向社会所有成员免费提供这一公共品。基本医疗领域由于消费者在信息和权利上处于绝对劣势,政府要也应发挥主导作用,采用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低水平、广覆盖、适度消费、公平服务”的卫生发展模式,选择效益成本比较高的卫生干预重点和项目,组成卫生基本服务包,为所有人提供最基本的卫生服务。在基本医疗方面,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机构进行全额预算保障,考虑由中央政府承担医务人员工资、基本药品和诊疗手段的采购费用,而诸如医疗设施的基本建设等费用,则主要由地方政府来承担。

二是强化政府间一般性(财力性)转移支付。必须逐级弥补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中央政府应明确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财政补助标准。改进补助办法,根据按保障目标测算的人均费用标准和各地人口数,核定各地基本医疗服务费用,通过设置专门预算科目列入中央财政的年度预算,用于补助落后地区。同时,建立以产出和成果为目标导向的财政卫生投入体制,明确按工作绩效进行补助的政策,提高资金效率。

(二)完善农村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机制

一是不断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新增卫生投入公共卫生的政策,保证投入幅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幅度,并将公共卫生工作成绩列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内容加以管理,明确各级政府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投入的责任,改善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是因地制宜确定农村卫生事业支持重点。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的角度因地制宜地确定农村卫生事业支持重点。对于地方财政窘迫,农民收入水平低,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可以除了增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助外,依据当地居民的患病情况,开展县级医疗机构的重点临床学科建设项目并有针对性地补助,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水平。

三是创新农村卫生支出方式。在已经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地区,可以对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适当提高补助数额。在尚未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地区,可以拿出一定的资金,对贫困农民发放医疗优惠卡,保证在定点医院就诊时减免一定比例的医药费。

(三)加强对中央财政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管理

1.明确资金分配原则。中央财政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分配的总原则确定为明确目标、分清职责,统筹规划、科学立项,整合资源。在补助级次上,重点支持县及县以下农村卫生工作,对省、地(市)级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省、地(市)级给予适当支持;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方面,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在重点疾病预防控制方面,面向全国,重点向中西部倾斜。资金分配要统筹规划,既考虑各级政府的财力状况,又兼顾事业发展的长远需要,明确分年度实施目标及资金安排计划,提高资金整体使用效率。

2.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按照需求调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有关配置标准、疫情报告等因素进行分配;项目所需设备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进行政府采购;加强对资金的安全性、合规性的监督检查;对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过程及完成结果进行绩效考评、追踪问效等。对专项资金配置的大宗物品采取中央招标、地方采购的运作方式,由卫生部、财政部统一组织集中招标,地方在中标范围内认购,自行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付款、验收。零星物品等由省级卫生、财政部门按规定采购。

3.严格实行项目管理。根据各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财力状况、疾病流行情况和实际需要等情况,统筹考虑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国外贷款等渠道已安排的各项资金,在充分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研究提出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分配的方案。并组织卫生领域、相关科研单位、经济学、社会学有关专家及项目实施地方或单位等方面人员,对专项资金分配方案进行充分的审核和论证。

(四)探索多种调控方式,完善其他配套措施

城乡卫生服务差距是我国各种差距以及各种城乡差距的一部分。财政在缩小城乡卫生服务差距方面,必须探索使用税收等政策手段,并与其他措施相互配合。运用项目管理的思想组织和管理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系统,明确医疗机构和卫生机构在公共卫生服务上的不同职能和具体工作目标,通过细化流程,落实责任,完善运行机制,进行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加强卫生立法,争取尽快起草《卫生法》,增强公共卫生管理的法制化。加强对公共卫生科研、技术推广、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增强公共卫生依靠人力资源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强宣传,转化公共卫生公平性等同于公共卫生服务平均主义的思想。学习借鉴国内外创新的公共卫生理论和实践经验,着眼于长远,解决好阶段性问题。

4.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分析 篇四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居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我国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农民作为弱势群体,收入不能持续提高,不仅关系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鉴此,本文拟就我国城乡现阶段收入差距的基本情况、农民低收入的成因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与对策展开研究。

关键词:城乡 收入差距

一、我国城乡现阶段收入差距的基本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字显示,197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4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元,差距系数为2.57:1。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21810元,而农村居民只有6977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系数为3.13:1,超过了1994年的差距水平,比1978年差距系数明显增加。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表面原因

1.与工业相比,农业的比较利益较低,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2.农业生产是有生命物质的生产和再生产,农业的再生产过程,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如果农业遇到自然灾害,如暴风雨、洪涝、干旱、冰雹、霜冻等等,就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轻则减产减收,重则绝产绝收。相比之下,工业则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小。

3.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由于农村的基础教育设施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始终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从而抑制了农村劳动力的开发与发展。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深层原因

1.户籍因素

中国现有的户籍制度直接损害影响着农民阶层的利益,使他们缺少平等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也限制了他们参加技能培训的教育平等机会,限制了农民工子女进入公立学校的机会,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农业科技的发展与推广。

2.“官本位因素”

所谓“官本位因素”是借用货币制度的金银本位制而言的一种价值体系。“官本位”现象十分明显地侵蚀着社会机会平等的理念与准则,为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领域提供某种特权,造成某种行业垄断的现象,从而使行业之间出现某种有悖于机会平等原则的不平等竞争的现象,它还为一些政府官员或者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个人提供某种便利。农民阶层由于远离权力中心,在经济活动中必然失去平等参与和竞争的可能,即便参与竞争,在开始阶段也就处于劣势的不平等地位。

3.“制度不完善因素”

在农村,由于对征地农民补偿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城市获得土地出让的收益,而失地农民未能获得足够的补偿,加大了城乡的差距。按照现行政策,农村土地进入市场,必须先由国家征用并转为国有性质之后再有政府出让。实际上在操作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为了支持招商引资和工业化的发展,以较低的价格出让土地,农民获得的补偿不足以弥补失去土地的成本。此外,在农村缺乏与城市相同的保障制度。长期以来政府有利于城市的直接转移项目,如价格补贴、医疗补助、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福利制度,而占有70%以上的农村人口却享受不到政府的各项福利政策。

三、解决我国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对策

(一)推动制度创新

第一,废除身份制的户籍制度。促进城乡之间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保证城乡居民之间就业机会的平等。就业机会的平等是收入平等的基础条件。让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

第二,实行社会保障机会平等。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加快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由于许多农民劳动强度大,风险高,工作环境恶劣的行业工作,他们很容易成为工伤事故的牺牲品,并可能患上各种职业病,但目前农民工很难得到相应的抚恤与救助。其次,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工和城镇职工,都享有相同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再次,要建立农民工的工资保障制度。

第三,建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当前发展农村经济面临的瓶颈问题是农村金融服务严重滞后,而农村金融发展的桎梏是受现行农村产权制度的制约,最普遍、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宅基地及其上面建造的住宅既无法流转,又不能抵押,制约了农民土地权益的实现,不仅不利于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严重阻碍城镇化进程。农村宅基地的实际使用已经使农民对宅基地的使用权利变成了事实上的长期权利,应该针对这一客观事实,在法律上予以确认,赋予农民对宅基地的永久性用益物权,这对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搞活农村金融,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二)优化政府对农村的财政投入结构,努力提高农业的边际生产力

第一,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资,既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质量。首先要重点加强了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其次,构筑农民再就业培训和社会服务体系各地及有关部门在加强农民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观念转变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成人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和社会各种办学力量,通过政府组织吸收农民参与再就业培训,增强竞争就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再次,要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上学难的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第二,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政府应在坚持国有投资为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包括民间,外资在内的各种资金,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尽快打下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5.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的若干思考 篇五

针对上面所提出的几个根源,我们综合分析认为,缩小城乡之间差距,更好地推进城乡一体化,需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改革制度和政策层面上不适宜的规定

农村金融应得到政策的支持和保护。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农业应得到政策扶植;相应地,农村金融也应得到相关政策支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大幅度增加农民可直接受益的资金投入比重,并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支出项目由一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适当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加大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减免力度;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的专项治理工作,减少乡镇支出,实现城乡统一的税制。改革农村土地征占制度,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一是严格界定各地及部门的征地权力,对农民实行公平补偿,保证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积极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和方法,支持征用土地过程中农民的充分知情权和参与权的法律修改。二是在稳定土地承包的基础上让农民自己拥有对土地永久的使用权,并始终坚持耕地的保护原则,明晰土地使用过程中各经济主体的责权利关系,改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外部环境,搞好农用地分级和价格评估工作,缔造交易中介服务组织,加强土地权交易立法,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规则,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实行全国统一的户籍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坚决取消城乡分割的就业歧视政策,做好城乡劳动力就业的促进工作,营造城乡居民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调整工农业产品的相对价格及交换关系,消除“剪刀差”政策,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福利体系,将农民纳入各种社会福利体系当中,改变城市偏向。

(二)改善体制的不合理现状

打破城乡隔离的不合理现状。国家应赋予农民充分享受自由进城和自由迁移的权利,积极推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切实改进农村公共医疗卫生状况。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合理界定责任,在城乡之间公平分配卫生资源,完善中央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政府对农村卫生的支持力度。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

(三)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行“适度不平衡-协调发展”的战略,这是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途径。从国情和大局出发,从各地区实际存在不平衡格局出发,求得最有利于城乡各地区共同发展的基本目标。

丰富产业类型,优化产业结构,走协调、统筹发展之路。一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快农业的市场化进程,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开发具有优势和出口创汇能力的农产品。二是大力发展乡镇私营企业等非农经济,深化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延长产业链。三是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并通过农业产业化带动非农产业的发展,走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及生产、经济、社会等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道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积极扶持主导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加强中央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合理定位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鼓励农民增加资金积累,以县城所在地为中心,集中力量扶持主导产业的集约经营发展。二是加速城乡资源整合和市场融合,构建城乡互补型的配套产业链,实现循环经济,不光要搞好“体内循环”,还要搞好“体外循环”。

合理调整市场结构,大力提倡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根据本地区资源禀赋及各种优势,努力加强特色产业的开发与发展,以形成本地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积极创造就业环境,促进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同时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结语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统筹城乡发展”列在了作为总要求的“五个统筹”之首,并在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了“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的具体要求。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城乡一体化,才能促使城乡融合,打破目前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毫无疑问,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个社会积极参与进来。本文作者限于学识上的局限,考虑问题难免不会浮于表面,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分析研究还不深入,借鉴性的意见有限。权且当作抛砖引玉,促使更多的人共同进行思考,为我国城乡一体化伟大实践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综上所述,我国今后继续地实施城乡一体化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伴随经济整体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将会迎来一个城市化大的机遇期。与此同时,部分区域目前所进行的实践以及探索,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也必然给

我们实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提供智慧上的帮助,从而更好地去推进这一个伟大的变革。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秋蓉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陈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陈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她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同时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科任老师、同学的宝贵建议,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马竞.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农村经济,1991(1)

[2]刘浩.中国城乡一体化误区及有关公共政策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

[3]杨礼.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1997(5)

[4]毛寿龙.中国地级政府的过去与未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5(2)

[5]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

3[6]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德田园城市[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7]曾万明.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城乡一体化建设[J].农村经济,2005(4),第99页

[8] 张建军.上海城乡一体化过程的实证研究与对策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1.[9]赵丽芬、江勇主编.可持续发展战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

6.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的若干思考 篇六

4月,对于我国、对于实现教育公平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并于当年7月1日起施行。

历经30年推进,针对小学、初中“义务教育”的工作重点、模式以及实现手段都在发生“质”的变化。早在,云南省玉溪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就指出,“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目标,以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融合为核心,……建立覆盖全市的教育业务信息化体系,加快缩小县区、城乡、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促进均衡发展,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教育幸福指数。

“教育云” 助力玉溪教育的均衡化

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来自于单方面的传递,而是需要通过打破传统地域、时空的边界,形成汇聚和分享。从而,让知识在每一次的传授过程中都能够得到累积并释放出新的价值。云模式对资源汇聚、分享以及随时获取的特点,恰恰契合了知识价值传递中的这个特点,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以及让教育资源均衡化有效落地。

玉溪全市要实现数字校园全覆盖,让所有学校都受益于教育信息化,其中教育云平台建设任务是重中之重,玉溪依托华为云计算中心进行统一部署,打造教学、管理、评价“三位一体”的玉溪教育云平台,该平台有九大公共支撑服务、十大应用系统、七大人人通空间,贯穿了课前课中及课后全环节,促进全市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实现“全覆盖、广运用、促均衡”的目标。

据教育部相关领导评价,玉溪市教育云是“互联网+教育”应用模式的创新实践,是国内系统设计比较完整、技术相对先进、资源相当丰富的教育云平台。

图注:教学、管理、评价“三位一体”的玉溪教育云平台,已建成九大公共支撑服务、十大应用系统和七大人人通空间

教育云模式的采用,不仅降低了玉溪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即在过去的3年里,教育云为玉溪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节省了43%的成本;同时教育云的应用,也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颠覆式的创新,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网络课堂等教学创新实现了全面深入的开展。

玉溪“教育云”实现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全学段、线上以及线下全场景教学、师生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全过程管理的三个全覆盖。在教学资源建设上,平台可提供12万多册电子图书,3000余册数字期刊,200多个仿真实验资源,200多本幼儿绘本资源,1万多条优质微课大赛资源,提供省内外2500多个名师视频资源,教师上传教学资源突破4.6万条。截止到年末,玉溪全市教育云平台中,共有2.45万名教师实名注册,占全市教师的92%,活跃度达到了53%,下载资源数达15.2万次。

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的教育资源平台

玉溪“教育云”因具备全学段覆盖、全教学场景覆盖以及全过程管理,实现了:

1、 教育均衡发展:借助“教育云”平台,城市、乡村的学生均能够平等享受教育资源;

2、 教育资源空前丰富:吸纳整合了本市、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教育云”用户提供下载、分享服务;

3、 教育资源形成良性循环:“教育云”平台用户具备原创教育资源上传分享权限,实现了平台资源共建共享、丰富多元;

4、 教与学方式发生变革:依托“教育云”平台,教师逐步从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获取知识、提升素养的引导者和协助者,学生学习的渠道和界面变得空前广阔;

5、教学手段实现因材施教:通过“教育云”平台,教学管理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学生、教师成长档案袋,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辅导。

校园、课堂、家庭,教学末端全程覆盖

针对中小学校内信息化建设,按照全覆盖所有学校和教学点的思路,玉溪市对数字化校园进行规划,统一建设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录播教室、校园网和校园安全监控五大数字化校园子系统。

五大数字化校园子系统

如今,玉溪全市共计695所学校, 100%实现互联网接入,包括8000多间教室,30000余个校园网信息点,都已经接入了华为为玉溪市打造的无线教育城域网中,真正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末端覆盖,直接惠及全市45万师生。并且在部分学校试点电子书包,通过无线超高密覆盖,更好地为资源数据、教学语音、教学视频等业务服务,为下一步电子书包业务全面推进树立了样板。

华为超高密无线校园网很好地支撑了电子书包的教学应用

技术实力为实现“教育均衡”保驾护航

当前,玉溪市正全面升级市级统一建设的“教育云平台”为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与教育教学、校园人文、家校共建有机融合,信息技术应用在学校教学、教研、管理的全面渗透,将教育信息化延伸至社区、乡村的家庭,以建设 “智慧教育”推进教育均衡的落地,并探索和尝试更多的教育创新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与教育教学、校园人文、家校共建有机融合,“智慧教育”推进教育均衡的落地

“经过近几年全市采取的多项措施,各县区基本上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眼下人们更看中优质教育资源是否均衡的问题,这也成为了我市教育发展上更高的努力方向。”玉溪市教育局一位相关领导介绍。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的兴起,教育信息化从应用整合走向融合创新,正处于关键节点。华为在基础架构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玉溪市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在解决方案上,华为通过总结多年建网经验,以实用为原则,并兼顾未来应用需求的增长趋势,提供了架构稳定,网络层次清晰,支持长期平滑演进的整网统一规划。

整个网络架构采用分层架构设计、链路备份、易扩展、网络集中管控、满足业务长远发展需求。针对网络关键技术环节,华为制定了CSS交换网硬件集群,链路&设备冗余,硬件BFD等方案,保障整个玉溪市“三通两平台”的可靠稳定,同时具备IPv6平滑过渡,SDN平滑演进的网络能力。

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是我们更高的努力方向

通过与华为的合作,玉溪市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将会以建设“智慧教育”为目标,确保优质教育随手可得、教育均衡切实落地。

7.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的若干思考 篇七

一、为什么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

至少有两个方面原因,第一,现在农村真正收入比较高的,能力比较强的农民,大部分都已经在城市买房、定居或者落户,成为真正的市民。现在留在农村的是能力比较差的,在城市很难谋得出路的,要么是老人或者小孩,这种情况在中西部地区体现的十分明显。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房地产的问题,农村尽管土地比较多,但是不可交易,是集体产权。住房是我们国家国民最大的财产性收入,城市居民获得了大量的财产性收入,至少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现在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二、如何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要缩小这个差距,根本的出路还是要把大部分的农民转变为市民。现在政府提出要加快推进城镇化,我们现在的城市化速度尽管很快,但是城市化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刚刚过了50%。从国际比较来看,我们的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我们的工业化水平或者经济发展水平,所以我们要加快推进城市化。

另外一个出路就是农业的生产方式要逐渐的从当前的传统小农的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的或者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并且要多样化的生产形式,增加农村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这才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根本出路。

地区差距的确是影响国家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但是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现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甚至外贸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都远远高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很明显,这种地区差距逐渐缩小的趋势应该还会持续下去,但是也要注意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东部地区发展过程中的不足,避免走弯路,走“枉”路。

另外,行业差距的确是影响市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根本原因或者是最主要原因,现在差距目前来看确实还没有缩小的迹象,但是现在我们马上要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其中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改革肯定是改革非常重要的内容,重视发挥如社会保障等制度在再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将来只要收入分配改革一步步推进,由于垄断导致的行业收入差距,缩小的趋势可能会比较明显。

8.对城乡教育差距的思考 篇八

麻城市铁门岗中心学校 杜欣鹏

【内容摘要】教育公平发展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城乡教育的差距却在不断地拉大。党和政府审时度势,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期改变这一不利的局面。但要真正地实现教育公平发展,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教育公平

城乡差距

投入

关注

校际联合

今年“两会”期间,教育公平发展再度成为与会代表关注的热门话题。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教育公平。确保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虽然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如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农村寄宿生进行生活补贴、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等。但由于各种原因,城乡教育的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性地改变。那么,城乡教育差距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怎样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呢?这是新时期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乡教育差距增大这一问题日益显现和突出,成为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城乡教育差距的增大与我国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是极不相符的。因此,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发展是我国当前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导致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乡对教育投入的力度不同。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城市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对教育的投入明显高于农村。所以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育设施,城市学校明显优于农村学校。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差距就会不断增大。如果我们把这当作国家或社会对教育的投入的话,那么,学生个人的家庭投入也会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已逐渐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的方式。但农村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接触网络的机会较少。所以城乡学生在对待新事物,接受新事物方面的能力明显存在差异。而城市家庭对教育投入的力度明显高于农村,如城市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各种补习班或特长培训,课余学习的机会明显多余农村学生。

其次,城乡对家庭教育重视的程度不同。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努力。近年来,大量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不少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留下爷爷奶奶照顾孩子的生活,有的父母甚至将孩子寄宿在亲戚家,这就给学生的教育制造了“真空地带”。因为爷爷奶奶大多溺爱孩子,只知道从生活上照顾他们,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灵交流和家庭教育。另一方面,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而他们所处的社会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一些不良影响,有的学生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的道路。还有,一些家长由于长时间没有机会照顾孩子,感觉内心愧疚,于是用金钱来填补这种愧疚。殊不知,这样做恰恰适得其反,不仅滋长了学生骄奢浪费的习惯,而且也不利

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毋庸置疑,城市学生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所做的工作远远多余农村学生的家长。

最后,城乡对待就业的观念不同。就业形势和就业观念也会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上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不少农村的家长错误地认为,既然大学毕业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工作,早点挣钱。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而学生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就会厌学,甚至逃学,等着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还有,少数学生的家长或亲戚朋友在外打工干出了一些成就,这对学生更是有直接的影响,它使学生错误地认为即便没有文化知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一些家长或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它必定会给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的教育事业带来消极的影响。而在这一方面,城市家长的观念则迥然不同,就业形势的严峻更让他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教育的关注程度更高。除此以外,城乡教师的待遇差距较大,一些优秀的农村教师流向城市,也是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城乡教育差距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必须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这些年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较大,但相对于农村薄弱的基础教育现状来讲还远远不够。笔者认为,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而且更要重视“软件”建设,如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改善教师的工作

和生活条件;促进校本课程的研发等。同时加强对投入资金的监管力度,使这些资金真正用在实处,即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必须最大限度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今年“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出城乡教师实行轮岗,以实现教育公平发展。但笔者认为这一主张目前在我国还不可能实现,或者说要实现有很大的难度。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我想,可以借助网络等方式或手段建立校际联合,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城乡学校之间牵线搭桥,引导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帮助和带动农村学校的发展。

第三,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让全社会都关心和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旦形成了这种社会氛围,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或教育观念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社会氛围的形成,既有利于消除部分农村家长和学生“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认识,也有利于促成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9.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的若干思考 篇九

本市16区全为教育均衡区

本报记者 任敏

昨天,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宣布,北京16个区全部通过国家认定,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今后,北京将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各区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逐渐缩小不同区域间教育水平的差距。

基本均衡指区域内均衡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一共有1302个区(县、市)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完成2015年目标的68%,完成2020年目标的47%,其中545个基本均衡区为当年新增。目前,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所有县级单位均通过认定。

教育部督导办主任何秀超介绍,评估主要是利用师生比等8项指标,分别计算不同的小学、初中差异系数,由此来衡量一个区县内的学校之间是否均衡。目前,评估偏重于硬件是否达标,均衡主要就县级区域内来说,省域内的差距确实有,比如北京的郊区与东城西城等水平不一;江苏的苏南苏北也有差距。

择校严重评估一票否决

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各地在办学体制方面尝试多项创新,通过深化大学区制、委托管理、联盟办学等多种办学体制,以强带弱,资源共享。北京通过推行名校办分校、城乡一体化、一校多址、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优质学校捆绑普通学校等方式,整合区域教育资源。

各地还严格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将优质高中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例如北京市取消“共建”入学方式,规范特长生入学工作,还启用全市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控制跨学区片流动和二次流动。

何秀超表示,在督导评估中,划片虽不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的硬指标中,但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督导关心的内容。推进均衡就是为了让大家免于择校,如果一个地方择校严重、课业负担重或在重大教育事件处理方面有问题,国家会要求其整改,甚至在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中实行一票否决。

本市各区将努力缩小差距

何秀超透露,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家将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定在市域,比如河北廊坊市、山东威海市等,让区域内县级单位缩小差距,慢慢扩大到省域内均衡。

何秀超表示,教育部门将设计优质均衡的指标体系,加入教育管理、素质教育等指标。北京将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同时推进优质均衡。虽然现在无法做到16个区全部标准都一样,但各区都要向优质均衡发展,也要和左右“邻居”比较,逐渐缩小16区间的差距。

相关新闻

全国随迁子女8成进公办校

本报讯(记者 任敏)昨天,教育部发布的《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生达到1295万人,其中58%在东部地区,有八成在公办学校就读。

近年,各级政府逐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升初中和小学的硬件条件。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总投入1.42万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1.36万亿元,均比上年增长。

10.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的若干思考 篇十

摘要 本文分析了网络媒体在农村稀缺的现状与原因和网络媒体在缩小城乡“知沟”差距上的优势,认为对农民进行相关“乡村教育”是体缩小城乡“知沟”差距的必要前提条件,关键词 网络媒体

城乡知沟 乡村教育

当今信息社会,网络媒体的作用与影响力日益增强。一种思维是互联网在城市的普及与在农村的缺位,必然造成城乡“知沟”差距进一步拉大。另一种思维则是互联网在知识与信息上的海量性及几乎不受时空限制的传输特性正是缩小城乡“知沟”差距的利器。这两种思维都缺乏对人的因素的考虑,犯了工具决定论的错误。网络媒体只是一个工具,人的因素才是问题的主因。因而,本文认为网络媒体要起到缩小城乡“知沟”差距并阻止这一差距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进一步扩大的话,则必须加强农民对网络媒体的使用能力提高农民的媒介素养,而做到这一点,先行条件则是要对农民做好相关方面的教育培训,即相关的“乡村教育”要推行起来,因为有效使用网络媒体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及相关技能这一必要前提条件。

一、网络媒体在农村稀缺的现状与原因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12月31日调查表明,我国城市网民大约有9168.6万人,城市网民普及率为16.9%;而同期乡村网民1931.4万人,网民普及率仅为2.6%。乡村网民数量是城市网民数量的1/5,普及率是城市网民普及率的1/6。CNNIC在截至2006年底的数据是:农村家庭拥有的电脑数量为每百户2.7台,远低于城镇电脑拥有量每百户47.2台。CNNIC提供的《2007年中国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为3741万人,其中农村中小学生网民1575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网民达2000万人。从这个报告中可以得知,留在农村的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上网者仅有166万。

CNNIC第20次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6月为止我国网民达到1.62亿,其中城镇网民占到近8成(76.9%),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还只是5.1%。CNNIC2008年的调查显示:53。3%的不上网的农村居民是因为不懂电脑或者网络而不上网。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农村网民规模达到9565万人。

从上述数据来看,农民上网还不是普遍现象,虽然近年来农村网民数量逐渐有较大的增长,但农村网民主要是农村中学生以及农村青年打工者,他们已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农村网民。这从电脑在农村的占有率就很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特征,虽农村网民逐年有较大的增长,但农村居民电脑拥有量增长缓慢,这就说明网络媒体在农村仍缺乏市场。据农业部对全国31个省、市、自

治区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农民上网的平均比例只有O.2%,且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农民的上网率几乎为0。这一反差带来的结果是城镇居民在信息的获取上与农村居民的差距逐步扩大,加上城镇居民的知识占有优势带来的对网络媒体的有效主动利用,必然递进式地增加其信息与知识而进一步扩大城乡“知沟”差距。

网络媒体在农村普及率低的原因:一是实用性不大导致的需求心理不足。我国小农经济的特性决定了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并不需要利用互联网来建立起农产品的“产、供、销”渠道;二是青少年上网成瘾导致不少只对电脑有粗浅感性认识的农村居民认为电脑是坏东西,这也影响了农民的购买欲望;三是二次付费偏贵带来的“买得起,用不起”的购买顾虑同样影响购买欲望;四是使用网络媒体对知识与技能上的要求,又对农民购买电脑设置了一道心理障碍。

可见,解决电脑在农村难以普及的关键则是发展教育与经济,因而,要想网络媒体在农村普及并利用其缩小城乡“知沟”差距,发展相关方面的“乡村教育”则是必须要做好的前提工作。

二、网络媒体在缩小城乡“知沟”差距上的优势

利用大众媒体缩小“知沟”差距的做法早已有之,我国近代报业开启民智的传统其实就是一种努力缩小中西“知沟”差距的做法。相对而言,网络媒体在缩小城乡“知沟”差距方面的功能更为强大更为便利。对于互联网而言,其在这方面的明显优势就是其信息的海量性与互动性,具体而言:一是百度等搜索引擎的强大搜索功能。对于不知晓的知识,输入关键词基本都可以从中得到通俗易懂的回答;二是各类网站的健全性。通过互联网,各行业的基本知识都可以清晰全面地呈现给使用者。而针对不同层次与年龄人的网站,更能让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爱好的使用者能做到各取所需;三是各类博客、时评、论坛、社区等栏目的丰富性,完全可以起到过去政论报刊的作用而开启民智,这对农民如何开拓思维与更新观念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同时,就知识容量及信息容量而言,纸媒体在容量上具有限定性,而电脑则几乎不受限制,是一个无所不包的电子图书馆。

网络媒体除上述优势以外,其互动性则又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其互动性帮助了使用者在寻求这些知识时的便利与能动性。网络既是一个娱乐的平台,同时也是学习的平台。对于农民,只要有学习欲求,通过电脑基本可以弥补乡村信息隔绝的不足,也可以弥补农村书籍资料匮乏和缺乏教师这一问题。正如美国现代化的理论家英格

尔斯对于大众媒介对现代化的积极作用的描述:“大众媒介给人们带来有关现代生活诸多方面的信息;给人们打开了注入新观念的大门„„所有这一切在能够接受外来影响的人那里。将会导致更多的现代性。”网络媒体的出现在信息上使整个世界呈现“地球村”状态,因而利用互联网在帮助农民开启民智以及“睁眼看世界”这些方面具有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技术优势,对改变农民对农村向现代化变迁,皆是一种有力的推动工具。“大众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补偿自然形成的乡村隔绝状态„„大众传播开阔了农民的视野,传播了信息,说服农民接受变迁。”

我们多谈论近代报人利用报纸作为缩小中西“知沟”差距并开启民智的工具,网络媒体综合三大传统媒体的优势以及在知识与信息上的“超市”特征和互动性,应是发挥这一功能的更好媒体。但是,如何利用互联网缩小城乡“知沟”差距,使农民会正确使用互联网会对互联网的信息进行批判接收与理解则是关键,而问题是在我国农村,农民缺乏的就是知识并进而由于知识缺乏导致的无法对互联网的正确使用和利用。因此,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式农民,对农民开启民智缩小城乡“知沟”差距,互联网是一个有效的工具,但对农民进行针对性的乡村教育则是关键前提。

三、对“乡村教育”这一网络媒体在农村普及的关键前提条件分析

网络媒体在缩小城乡“知沟”差距上与其他大众媒体相比具有绝对优势,但其在使用上的复杂性与对知识的高要求则是其在乡村普及的重要障碍,农民要想在互联网上能动地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以及准确理解相关资料,而不导入仅仅寻求娱乐与刺激的偏向,则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与媒介素养。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平台特性,网民需要的信息不是直

接地呈现在网民面前,需要网民自己从这个平台上去搜索并选择,而这个搜索选择就对网民的知识水平、个人修养与爱好提出了_一定的要求。这也是文化水平高者多把互联网当成获取信息与知识的工具而文化水平低者则把其仅当成娱乐的工具的体现,因此,要想互联网在农村普及并达到缩小城乡“知沟”差距的功能,对农民进行相关教育尤为必要,否则,“网络下乡”等良好愿望的措施都可能治标不治里。

解放前,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皆认识到改变农村则必须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三人都认识到对农民进行教育才是改变农村的治本之方。如梁漱溟认为,通过乡农学校对农民进行教育,才能做到乡民自治。晏阳初认为,对农村要搞平民教育,包括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如今,在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要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式农民,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则是根本,农民知识的增长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两个最基础的基石。梁漱溟指出:“总言之,救济乡村便是乡村建设的第一层意义,至于创造新文化,那便是乡村建设的真意义所在。”。梁漱溟还认为在社会改造时期,则应注重社会教育、成人教育、民众教育。这些观点用在今天同样正确,因为新式农村的建设,没有新式农民则是不可能成功的,而没有文化知识做基础则根本不可能成为新式农民。而能发挥这一教育功能从而缩小城乡“知沟”差距的网络技术则是开展这一教育的有力工具。

但如何使“农民科学化”和“科学简单化”,以期把简单化了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农民自己的实际操作,一直是平民教育工作者从事乡村改造事业的第一要素。可见,成熟的技术转化为农民的现实技能,是一个教育难题也是首要问题。对于农民关于网络媒体方面的教育主要包括:一是要使农民具备相关使用技能,包括如何上网如何查找下载资料如何打字以及系统如何安装等基本技能。对于硬件毛病,一个村至少应该有一个能解决基本问题的技术员。二是要对农民进行基础知识的再教育,对网络的正确利用所依附的本体还是知识。但采取何种方式为佳?梁漱溟在他那个时代给出的药方是:要靠外来的力量。主要靠有知识的外来人来充当教育先锋。这些外来人指“有知识、有眼光、有新方法、新的技术的人”。而晏阳初希望让受过平民教育的青年成为乡村建设的主要力量。这些方法在如今也具有可借鉴性。

毕竟,农村的问题最终需要农民自己解决,但在培养农民帮农民科学解决自身问题的过程中,是需要“外来的人”的帮忙。在当今,大学生当村官的普遍做法以及互联网这一有力工具,则是推行“乡村教育”的有利条件。通过“网络下乡”运动,通过加大对农村相关设施的铺设,再就是大学生村官这一“外来人”的因素的具备,加之现在农村青少年开始接触网络的事实,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应该是可以实现的。同时,当今农村生育率降低导致的小学合并使当初很多普九达标的乡村小学教室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这都可以作为农民进行再教育的基地。因此,只要有心并认真去做这一教育工作,利用网络媒体缩小城乡“知沟”差距具有可能性。

帕克(E,B,Parker)、邓恩(D,A,Dunn)联合发表的《资讯科技的社会潜力》(1972年)一文指出:资讯科技有助于降低教育成本,进而提供平等而开放的教育机会。但如果这种资讯无法普及整个社会,那么只有那些早已是“资讯富人”的人可

上一篇:出国申请工作证明下一篇:让人忧心的网络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