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2024-10-19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精选13篇)

1.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篇一

易县中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在分管院长和院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完成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对医院的业务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

2、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开会一次,讨论和审定临床、医技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3、负责组织和实施医疗、护理、院感质量的检查、评价、考核、提出整改措施和反馈情况、检查落实等工作。

4、组织疑难病例、重大或罕见疾病(手术)、纠纷病案的讨论。

5、组织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鉴定工作。

6、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进行严格审核并按规定上报。

7、参加各种医疗文书、技术操作、诊疗水平、“三基”考核、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检查,并进行评价。

8、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全体成员要自觉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医疗业务水平,要熟悉和了解各种质量指标,以及具体的考核标准。

9、每年年终召开总结会议,总结当年工作,制定次年工作计划。

10、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决议、决定提交院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后生效。

易县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负责全院医疗、医技工作的质量监督和管理。

2、负责制定全院医疗、医技工作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3、负责制定和完善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持续改进方案,对各项医疗质量标准、各种诊断治疗技术操作规程和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进行规范。

4、审议医务科制定的有关医疗质量管理具体实施措施。对全院医疗、医技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出指导性的改进要求。

5、制定医院新技术、新方法准入管理制度和规定。

6、负责讨论、决定全院医疗、医技工作中的差错、过失和事故等事件的院内处理意见。

7、负责宣传贯彻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的有关知识,开展对全院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工作。制定全院医、技人员质量教育、培训的要求。并检查其落实情况。

8、负责宣传贯彻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的有关知识,开展对全院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工作。

9、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临床、医技部门的医疗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并提出整改意见。按医疗质量标准规范医疗环节,使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2.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篇二

上海市卫生局医政处张炜处长宣读了《关于成立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的通知》和《关于成立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通知》。

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主任谭申生通报了质控事务管理中心成立以来运行及工作情况, 以及成立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出发点和必要性。接着咨询委员会专家对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如何加强上海市医疗质控管理工作各抒已见, 为推进质控中心的长远发展, 加强质控中心的内涵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议。

3.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篇三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职责

(1)学习、贯彻医疗相关法规,监督检查全院的贯彻执行情况。(主要负责:医务科)

(2)负责医院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的质量控制管理。负责草拟、制定和修改全院医疗质量管理目标、质量考核标准及医院质量控制方案;草拟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规划和计划。(主要负责:医务科)

(3)负责制定和修改各种质量考核标准,组织推行全院医疗标准化工作。(主要负责:医务科)

(4)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主要负责:医务科)

(5)负责审议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主要负责:全体委员)

(6)负责对全院医疗技术、手术分级的管理和授权,负责对全院开展的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的检查、督促和总结。(主要负责:全体委员)

(7)开展全员质量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质量意识,对全院医疗质量实行目标管理。(主要负责:医务科)

(8)开展医院医疗质量学术活动。(主要负责:医务科)

(9)每月召开一次质量会议,总结工作。(7)组织分析医疗质量工作、提出与医疗质量管理有关的奖惩事项的建议,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主要负责:全体委员)

攀钢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4.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篇四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迎接等级医院的评审,我们完善了院、科两级医疗安全管理组织,围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全面加强了医疗安全工作监管,定期召开相关医疗安全的各专业委员会会议。今天,我们召开今年下半年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议程:

1、各位科主任结合乡镇卫生院等级医院的评审准备,简要汇报一下上半年的科室工作,针对科室在等级医院评审准备方面、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方面以及病历质量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作一个交流性的发言。

2、医务科主任李长友作上半年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总结,主要从各科按乡镇卫生院等级医院要求安全开展医疗技术的情况、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处方与病历质量、抗生素合理应用、投诉处理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及建议,布置下季度工作。

3、医院管理委员会成员相继发言,院长衣英强总结: 刚才,各位科主任对本科室上半年的医疗安全工作作了很好的发言,医务科对上半年的医疗安全管理工作作了总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上半年共接受医疗投诉0起,医疗安全管理里工作有所提高,医疗安全方面做得较好,至今没有重大医疗纠纷,也没有较大的经济赔偿,这些成绩,和大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今年,我们在医疗安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结合乡镇卫生院等级医院的评审,加强了病历点评制度,强化了“三基”培训与考核,注重有技术含量的医疗技术的开展,加大了抗感染药物专项整治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医患沟通和投诉接待工作,进一步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安全和安全生产,创建平安、稳定、和谐的医院环境。并对2018年各科室关于医疗安全的相关工作做了布署:

一、医务工作各有关人员在具体工作中一定要有法规意识,要熟练掌握院的有关规章制度,要注重协同配合,共同将医疗安全工作做到位,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强化制度落实,认真执行各项医疗制度,尤其是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落实,巩固基础医疗质量;

三、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工作迫在眉睫,由医务科主任李长友主抓医疗安全工作的开展;

四、继续医院管理年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六、将质控工作常态化,医疗质量督查组定期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质控检查,建立初步的质控体系,尽量做到公正、公平。积极主动地为临床一线服务,查找医疗隐患、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医疗质量;

七、加强对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

八、质量就是稳定,管理就是沟通,希望各科室在工作中要注意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医疗安全贯穿在我们整个的医疗工作之中,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的主题就是“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科主任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医疗质量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承担起管理的职责,从管理的概念上来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科室管理不能是粗放型的,要精细化管理。作为科主任,对科内哪些病人会有风险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危重病人、有基础性疾病的病人、老幼病人、有过敏史的病人等要加倍警惕。要健全预警机制,对存在的问题要敏感,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报告,决不可隐瞒。结合本次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的管理,把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记录人:崔馨元

5.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篇五

工作制度及职责

一、工作制度

(一)成立由分管护理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全面护理工作督导、检查。

(二)负责制定各项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每季度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三)质量管理组织成员每月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单全体护士。

(四)实行护理部、科室护理质控网络管理,科室质控小组每周检查一次,护理部每月检查一次、每季度全面检查,并有相应记录。

(五)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并以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六)科室根据存在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并以质量改进记录表的形式汇报护理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持续质量改进的重点及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二、工作职责

6.病历质量监控与医疗安全意识 篇六

1 病历质量监控关键性的三个阶段

1.1 基础质量监控

加强病案质量的全员教育, 抓好基础质量管理, 凡是参与形成病案的医务人员和病案管理人员都是教育的对象。每位医务人员的病案记录, 都是病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的好与坏, 决定着病案质量的优劣。加强全员培训, 是抓好基础质量的关键。我院将江西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实施细则发给每位医生, 人手一册。除对住院医师、进修医师进行岗前培训外, 还定期举办病历书写规范学习班, 组织病案委员会对全院归档病历进行质量评比, 宣布病历书写优与劣的奖惩办法, 每月总结反馈到院及科, 年终奖优, 随时罚差, 对于屡犯错误者给予通报批评。

1.2 环节质量监控

此项工作由医务科、质控组负责定期抽查, 检查住院病历 (运行病历) 的书写情况, 查24小时应完成的书写内容是否完成了;查三级医师查房是否到位, 查房或会诊是否亮出了学科水平;查诊断治疗是否及时, 对疑难重症、抢救病历是否有抢救记录及会诊讨论记录;查病历书写的各项内容是否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书写了。对查出的问题共同商讨并提出改进办法。只有重视环节质量监控才能确保病历的终末质量。

1.3 终末质量监控

终末质量监控是由病案室病历质控组负责, 对病历已完成病房各级医师签过的首页 (在首页上签字以示负责) 的病案进行普查或抽查。普查评分甲+为95分以上, 甲是93、94分, 甲-是90、91、92分。重点抽查则是按百分制评分, 检查后发现的问题有通知单发给个人, 每月都将各种报表反馈给各临床科室并汇报给院领导及医务科。病案质控每季度研究一次病案中反应出来的问题, 提请院医务科、病案管理委员会讨论, 并提出整改措施。

2 质量监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院、科级领导重视不够

医院天天抓医疗质量, 但有些领导往往忽视了病历质量问题。检查病案质量, 是评价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水平和医疗安全程度。如果该医院、该学科在学术上够高水平, 但由于管理不善, 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差错不断, 事故屡犯, 给患者造成了痛苦、致伤、致残甚至致死, 那就不能说明该医院或学科在医疗上是高水平的。因此, 院领导的重视支持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

2.2 医务人员对病历书写要求掌握不够

培训教育方法单一, 效果不佳, 而且目前医院对病历监控方式、方法不一, 随意性大, 无规范操作。

2.3 评价标准、质控方法有待创新

目前各省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有出入, 多个版本的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并存, 常常让医生们无所适从。

2.4 检查效果不理想

多次检查分析发现有问题屡查屡犯, 一些问题是源头整改不力;一些问题是质控人员落实整改措施有难度致检查效果不理想。

2.4.1 缺病程记录或未在规定时间完成各项记录书写

应特别注意患者入院后, 医生未在规定时间完成各项记录的书写, 或者记录不准确甚至缺记录。一旦发生纠纷, 院方拿不出完整的记录为自己辩护, 那么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

2.4.2 缺某项病历记录内容

如缺手术记录、缺操作记录、缺知情同意书。忽视了患者的知情权, 该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的没有交代, 或者交代得不清, 这一点如果发生在医疗纠纷时, 也往往使自己陷入被动。

2.4.3 医疗辅助检查缺项

各项辅助检查报告单结果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但是往往有医生出于好心, 为了给患者省钱, 把该做的辅助检查项目没做, 但又未给患者及家属讲清楚, 患者住院期间或手术过程出了问题, 导致纠纷发生。还有些检查报告单未随病历一起归档, 导致病历中这些检查报告单缺项。而《条例》开放后, 病历向社会开放, 复印病历资料的越来越多, 做的检查查不到报告单, 患者提出质疑, 如果找不到报告单或解释不清也可致纠纷的发生。

2.5 病历质控人员不足

病历质控人员不足, 素质不一, 水平参差不齐, 人员不稳定, 而且有些病历质控人员对《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理解不足。

3 讨论与对策

3.1 提高法律意识

法律赋予“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举证依据是病案。因此, 要加强医务人员有关部门法律知识的学习。如:举办学习班, 聘请法律专家来院讲解典型案例分析, 提高法律意识, 树立防范纠纷和应诉意识, 努力抓好医疗文件的书写和管理, 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3.2 探索更为科学的评价模式及评价标准

缩小评价标准间的差距至统一, 关注标准所具有的书写行为导向性。

3.3 提高医务人员对病历质量的认识

指导医务人员掌握书写要求, 加深了解评分标准, 采用多种方式培训, 注重培训效果, 换位思考, 提高医务人员对病历质量的认识, 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

3.4 重视质控效果

为了保障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必须加强病案质量的全程监控, 特别是对运行病历的环节质量控制, 把质控的重点放在病案形成过程中, 从病案中进行医疗质量检查, 从病案中看到医疗制度的落实情况, 通过对病案质量的全程监控管理, 达到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

3.5 确保病历质控人员资质

要确保病历质控人员具有一定深度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

参考文献

[1]李佩琴.医疗辅助检查缺陷与医疗纠纷的关系[J].中国病案, 2005, 6 (4) :20.

[2]程晓斌, 朱锡光, 颜伟, 等.医院医疗质量监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 2007, 27 (3) :47-49.

[3]王怡.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后果[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2, 18 (12) :745-746.

7.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篇七

一、目的:为加强我院病案的书写质量管理,建立病案管理机制,并确保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职责:

1、由分管副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医务科(副)科长任副院长主任委员,护理部主任、临床各科主任和护士长、病案室人员任委员,秘书由病案室负责人担任,常务机构设于医务科。

2、全面负责医院门诊、住院病历、病案质量的管理工作,学习贯彻有关

病历书写与管理的规范,制定医院的病案质量评价标准及病案管理规章制度。

3、定期对病案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征询各医疗业务部门对

病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听取病案室关于病案管理及利用情况的汇报。

4、制定病案书写标准,根据有关材料讨论和确定疾病诊断和手术名称的统一命名,促进本院疾病诊断和手术名称书写的规范化、标准化。

5、在各专业科室之间、医务人员与病案管理人员之间发挥桥梁作用,推进相互间的交流与协作,促进病案书写、使用及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6、组织各种形式的病案书写质量检查,评选优秀病案,交流书写和管理经验。

7、定期召开会议,分析、讨论、通报病案质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召开会议,研究存在问题,讲评有关病案质量与管理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8、定期向上一级委员会汇报工作情况。

三、工作制度:

1、每周1次对全院病历进行抽查,并对全院病历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2、每年1次对医院的青年医师进行培训,学习《病历书写规范》。

3、每年至少1次举办优秀病历展览,以督促医师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4、每三个月召开一次会议,秘书于会议召开前二天通知与会人员,分析、讨论、通报病案质量。

5、会议由主任委员担任主持,主任委员因故缺席,由副主任委员代为主持会议,会议议题由(副)主任委员确定。

6、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召开会议,研究相关事宜。

7、会议主持视内容需要可邀请或指定有关人员列席,列席人员无表决权。

8、本会作出决议,必须有半数委员在场,以多数决定通过;同数时,由主任委员裁决。

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

二、职责:

1、分管业务院长任主任委员,医教科(副)科长任副主任委员,医务科相关人员、护理部主任、感管科科长、各临床科主任及输血科人员任委员,输血科主任任秘书。本会常务机构设于医务科。

2、按照卫生部行政部门要求,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江苏省输血科建设规范》,制定临床安全用血的指导意见和措施,推动、促进、完善医院临床输血发展和管理。

3、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并监督运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提倡成分输血,科学合理用血,提高临床输血疗效。

4、审核输血科制定的各项制度及工作流程,履行对临床用血的规章制度监督实施,知导临床用血,针对血液来源、数量、质量进行血液保障安全性评估,调查分析临床用血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5、制订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计划,对医务人员进行临床用血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临床合理用血知识教育培训。

6、执行用血审批制度及统计上报制度。定期向医院质量和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报医院输血工作中的有关事项。

7、督促医务部定期检查配血、输血和储血过程中的规范执行情况。

8、组织专家对重大输血差错、事故进行鉴定,并向医院提交总结性报告和结论通报输血管理工作动态,对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方案,及时整改。

9、监督输血科的日常业务工作,促进输血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10、做好无偿献血、互助献血、临床用血政策的宣传,并配合做好相关事宜。

三、工作制度:

1、经常深入临床科室,提出安全用血指导意见,评估临床输血治疗效果。

2、每三个月召开一次会议,秘书于会议召开前二天通知与会人员。

3、组织分析、评估临床输血治疗效果,特殊输血或不合理输血病例。

4、如需临时召开会议,由秘书及时通知与会人员。

5、会议由主任委员担任主持,主任委员因故缺席,由副主任委员代为主持会议,会议议题由(副)主任委员确定。

6、每年至少组织1次输血知识讲座或新业务新技术学习班。

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医院学术管理工作,提高院内业务建设等重大的科学性、民主性、权威性,进一步推进医、教、研的全面发展,特成立丹徒区人民医院学术委员会。

二、职责:

1、本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业务副院长及医务科科长担任副主任委员、护理部人员、各临床科室负责人及副主任职称(包括副主任)以上专家担任委员,医务科副科长担任秘书,本会常务机构设于医务科。

2、在院长领导下,讨论并研究医院的业务发展规划,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等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审查、研究制定医院的科研计划及专业科室发展规划。

4、审查、研究医院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参与制定医院关于奖励科技成果的规定细则和办法。

5、为医院职称评定委员会提供有关咨询意见。

6、审查并研究医院有关部门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落实情况。

7、为医疗、教学、科研用房和购置大型医疗器械等提供咨询意见和论证意见。

8、评议重要的科研成果、新技术引进、优秀学术论文等的奖励;

9、、受医院或上级委托参加医疗、护理、医技发生的事故和纠纷进行技术鉴定及责任人认定。

三、工作制度:

1、学术委员会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贯彻执行党对医疗卫生的各项方针政策,配合全院医疗卫生工作任务,开展积极有效地学术活动。

2、在开展学术活动中,应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基础理论与临床医疗、预防实践相结合,开展中西医结合,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医学道德,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

3、学术管理委员会的重要决议,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决定,赞成票需达到委员数二分之一以上方能有效。

4、学术管理委员会对审议的事宜,一经形成决议应负责组织实施,如遇重大变更或较特殊情况,院长有否决权。

8.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篇八

组长:游海

组员:赵书华王月杨嫄郑明祥陆峻杨杰邱石富 专职质控员:赵书华

具体职责分工:

赵书华:负责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患者安全目标、知情告知 邱石富:负责患者病情评估、危急重症病人的处理

陆峻:负责医疗风险的防范与与医疗安全

杨杰:负责合理用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基药使用 郑明祥:负责临床路径、单病种、围手术期管理

9.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与实践 篇九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拥有PET-CT、320排CT、1.5T核磁共振,头部、体部γ刀,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等近万台件。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增加,如何做好医院医疗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1]。2010年以来,医院按照总部颁发的《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实施通用要求(试行)》、《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试行)》等法规制度,以安全有效为起点,质量管理为核心,坚持质量控制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原则,在我院全面开展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把技术管理、应用管理覆盖质量控制全过程,建立了一整套医疗装备质量控制工作规章制度,培养了一支技术骨干队伍,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医疗装备质量控制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高效、低耗、安全、效益”目标的实现[2]。

1 当前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质控意识不强,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作为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主体的部分医疗机构缺乏质控管理意识,存在重采购、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重经济效益、轻安全使用的现象[3],忽视医疗设备的计量和质控管理。部分医务人员对于医学计量工作认识不够,法规意识淡薄,错误地认为医学计量工作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在这方面投入人力、财力是一种负担,从而在根源上没有理解医疗设备安全管理的真正意义。

1.2 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医院人员精简,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不足,而从事医疗设备维修计量的人员更加偏少。由于受到种种客观原因的影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频繁流动,导致人才流失[4];有的医院现役干部只有1人,既要负责各科室设备维修,又要进行计量检定、质量检测;个别技术人员不具备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对医疗设备的性能不熟悉,对计量检定和质量检测规程和要求掌握不好,其计量结果缺乏准确性,直接影响诊疗效果。

1.3 安全监管体系作用薄弱,制度不够健全

从医疗设备安全管理系统的体制来看,虽然各级医疗机构都设置了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质控工作,但实际工作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人员调配不及时、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环境较差、档案管理不到位、设备配置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等情况比较普遍;同时,由于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缺乏精细化管理的运行机制,致使医疗设备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性开展受到一定影响[5]。

2 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的做法

2.1 围绕安全发展,加强组织领导

医院党委始终把“安全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立了由院长挂帅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委员会(一号工程),即一把手工程。分管领导和机关职能部门熟悉医疗设备质控工作任务的要求、内容、方法及工作程序,把医疗设备质控工作列入办公会议日程和医疗质量监控体系[6],有计划,有宣传和培训,有检查和考核,机关、临床及医学工程等各类人员及机构职责、分工明确,经费及配套设施设备落实。

2.2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健全法规

依据国家、军队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制定了医院《卫生装备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卫生装备操作使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和《卫生装备(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等30余项规章制度,构建了医院医疗设备质控工作制度化、作业流程标准化、考核培训常态化的系统管理体系。目前医院医疗设备质控工作制度齐全,相关人员熟悉卫生装备管理、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规定以及医学计量法规制度,达到了人人岗位有职责、项项工作有记录、事事操作有遵循、件件工作有考核的标准。

2.3 做好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由于质控工作是技术性和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在人员培训上我们主要采取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相结合———“两手抓”的培训方式进行。专职人员即取得检定员资格的医学工程人员,兼职人员即设备使用的科室指定1名质控联络员,负责本科室设备管理及与医学工程科协调与沟通事宜。培训主要包括:参加军地组织的质控技术培训班,到质控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参观学习,邀请检测设备技术专家来院授课,对检测及计量员进行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水平考核。近2 a先后派出8批23人次参加质控培训、学术交流和参观学习,已有7名同志取得检定员资格。目前,卫生装备使用人员熟悉操作规程,卫生装备检定、检测人员熟悉检定、检测规程、规范,能熟练操作检定、检测设备。

2.4 创新管控手段,实施绩效考核

以军区医院全成本核算试点工作在我院实施为契机,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纳入综合目标管理和科室管理项目。实行月考评、年度考核,将考核成绩与科室效益挂钩,进行量化管理。在年度业务工作会上,对在质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和优异成绩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对管理执行不力、措施不严的给予批评和处罚。实现了医学工程部门质量管理与技术保障职能监督,提高了临床人员的医疗设备质量意识,提升了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提高了医院的综合效益。

2.5 严格全程监管,实现安全保障

坚持以质量检测为手段,积极开展医疗设备质控全程监管。严格执行上级有关采购的规定,通过医疗设备的选型论证严格进行临床需求和装备技术性能的符合性评定、信息查询,从源头上确保产品质量;按要求组织安装、检测、质量验收、记录并归档,从技术规范上确保产品质量;制定大型设备预防维修计划,从维护保养上确保设备安全可靠。特别针对呼吸机、麻醉机、除颤仪等高风险设备坚持下发前、维修后、周期性“三检”管控手段,避免医疗设备带“病”工作。由于对每个环节每台设备严格把控,形成了全方位、多层面、多环节监管的良好局面。医院投入临床使用的医疗设备合格率达到了100%,保证了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医疗诊治的设备应用安全。

2.6 加大投入力度,打牢支撑基础

为全面做好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医院投入专项经费、专用设备,积极构筑保障平台。先后投入40余万元,购买了呼吸机、麻醉机、多功能监护仪等7个类别医疗设备的检测标准器具,投入60余万元对医学工程科办公环境和计量检测室进行装修改造。通过购置检测设备,改善了工作条件,不仅保证了质控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提高了医疗设备的检测效率,有效地增强了检测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结语

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医疗安全的系统工程。随着人们对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认识的不断提高,各级各部门领导对其的高度重视,以及相关管理体系的逐步建立健全,法规、制度、标准的日趋完善,专业队伍的不断扩大,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率必将大幅度提升,以适应医院建设整体发展的新要求。

摘要:目的:做好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保证患者医疗诊治的设备使用安全。方法:从组织、制度、人员、管控、经费等方面论述了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的做法。结果:只有各级领导重视、规章制度健全、专业队伍精干、监管措施严格,才能做好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结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核心内容,应全力做好。

关键词: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

[1]周树仁,彭幼林,高俊生,等.三级计量站开展医疗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的做法与体会[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2):124-125.

[2]杨博,江玉柱,井赛,等.军队卫生装备计量检定与质控检测差异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6):123-124.

[3]王晓虎,高长林.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3):126-132.

[4]王维明.医院医学计量、质控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10):127-128.

[5]师亮,张敏达,李文龙,等.加强医疗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应把握的几个环节[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1):125-126.

10.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篇十

二、负责对全区合作医疗工作的实施以及对合作医疗经费的筹集、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三、负责本区合作医疗报销诊疗项目范围、用药规定等事项的审定。

四、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单位的审定。

五、负责对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的年度考核,考核结果报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

六、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成员要深入到各级医疗机构和村民中了解合作医疗制度的执行情况和群众意见,并及时反馈。

七、每年召开两次以上全体成员会议,听取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合作医疗执行情况的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1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章程 篇十一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医政法规和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为规范委员会的各项管理制度,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委员会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机构之一。负责实施标准化的医疗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监控,制定全程医疗质量监控量化标准和评分标准,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监督质控措施的落实。

第三条 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规范医疗行为,保证规章制定和岗位职责的全面落实;对于发现问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并进行专门调研,制定全面干预措施。

第四条 委员会工作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

第二章 组织架构

第五条 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由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2人,由分管副院长和医务处主任担任;委员若干人,由质控、护理、院感等职能部门及各业务科室代表担任;秘书一人。办公室设在医务处。第六条 委员会下设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由质控科负责人任组长,组员由质控科成员及各业务科室代表组成。负责具体落实委员会各项工作及决议。

第 1 页

共 1 页

第三章 工作制度

第七条 委员会在院长和分管院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完成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对医院的业务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

第八条 委员会每季度开会一次,讨论和审定临床、医技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每年年终召开总结会议,总结当年工作,制定次年工作计划。

第九条 委员会的全体成员要自觉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医疗业务水平,要熟悉和了解各种质量指标,以及具体的考核标准。

第十条 委员会达成的决议、决定需提交院长办公会讨论核准后,方可生效。

第四章 部门职责

第十一条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负责全院医疗、医技工作的质量监督和管理。

2、负责制定全院医疗、医技工作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3、负责制定和完善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持续改进方案,对各项医疗质量标准、各种诊断治疗技术操作规程和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进行规范。

4、审议医务科制定的有关医疗质量管理具体实施措施。对全院医疗、医技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出指导性的改进要求。

5、制定医院新技术、新方法准入管理制度和规定。

6、负责讨论、决定全院医疗、医技工作中的差错、过失和事故等事件的院内处理意见。

7、负责宣传贯彻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的有关知识,开展对全院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工作。制定全院医、技人员质量教育、培训的要求。并检查其落实情况。

第 2 页

共 2 页

8、负责宣传贯彻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的有关知识,开展对全院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工作。

9、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临床、医技部门的医疗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并提出整改意见。按医疗质量标准规范医疗环节,使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第十二条 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负责组织和实施医疗、护理、院感质量的检查、评价、考核、提出整改措施和反馈情况、检查落实等工作。定期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以书面的形式上报质量管理委员会或分管院长。

2、组织疑难病例、重大或罕见疾病(手术)、纠纷病案的讨论。

3、组织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鉴定工作。

4、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进行严格审核并按规定上报。

5、参加各种医疗文书、技术操作、诊疗水平、“三基”考核、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检查,并进行评价。

第五章 检查与奖惩

第十三条 诊疗环节检查内容

1、急诊抢救病人到院后开始处置时间≤5分钟。

2、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3、急诊检查一般项目报告结果时间≤2小时。平诊检查一般项目报告时间≤24小时。

4、新入院病人,2小时内医师应完成检诊、开医嘱、写首次病程记录,疑难、危重病人立即检诊,并报告上级医师。实行值班医师、主治医师、正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三级检诊。

5、住院危重病人抢救必须争分夺秒。

第 3 页

共 3 页

6、落实查房制度,主管医师每日查房最少1次,值班医师每班查房最少1次,特殊情况随时查房,专家或科主任每周查房最少1次,对诊断、治疗方案要逐一审查把关。

7、落实会诊、疑难病例讨论、术前讨论制度。

8、落实疑难病人、抢救病人逐级上报制度。

9、落实知情告知制度。

10、重视医院感染控制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11、实行病历书写实时控制。

12、处方书写规范完整。

13、调剂不出差错。

14、“三基考试”要合格。第十四条 检查办法

1、各科每月进行自查,并提供自查报告至质量管理小组。

2、质量管理小组定期抽查,并以书面的形式上报质量管理委员会或分管院长。第十五条 奖惩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定期通报抽查结果,并张榜公布。对于出现医疗质量管理问题未及时整改及重大医疗质量管理问题科室报院办公会讨论,予以惩处。

第 4 页

12.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篇十二

1、检查和指导各科室质控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及工作制度。落实医疗质量管理目标、计划、效果评价方案及奖惩措施。

2、医疗质量检查考核的结果与科室、个人的效益工资、职称晋升、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与干部选拔及任用结合,实行医疗质量单项否决。

3、按时完成每季度一次的医院医疗质量考核与评价,考核与评价结果由医疗质量管理职能组织以书面形式提交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季度例会。

4、全院“三基”培训计划,护理方面由护理部进行,医疗、医技方面由医务科进行。

5、根据医院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通化县中医院 成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负责医疗组、医技组、药剂组的医疗质量监督考核工作。

6、每半年由院长主持召开一次委员会全体会议,评价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交流质量管理经验,讨论、制定整改计划及措施。遇有特殊情况随时召开,研讨问题,总结工作。

医务科

2011年1月10日

通化县中医院

2011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是现代化医院建设的主题,也是医院生存的根本。更新的服务理念,全方位加强质量管理。我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根据职责和制度开展全院质量管理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1、质量分析会议,会议由于顶龙院长主持,王孝林副院长、李申林副院长、王泽新副书记参加会议并做重要讲话。质管办、院感科、护理部、医务科四个科室主任先后围绕2011年的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重点进行了汇报。此次召开的质量管理总结会议通化县中医院 是对20010年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总结回顾,对2011年质量管理工作计划达成共识,各位院长及职能科室主任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对医院目前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发言。各科室要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在2011年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应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创新管理模式、管理思路,随时关注医改动态,为医院等级评价做好充分的准备。

2、质量目标考核的完成情况.今年,我们根据《吉林省中医医院评价标准》中质量目标控制要求,重新修订了质量目标统计表,严格按照评价标准中二甲医院的要求对质量目标进行控制,将这一工作与争创二甲医院和争先创优活动的开展紧密结合,本质量目标运行情况良好。完成全年12个月质量目标及考核收集、汇总,并进行分析,提出措施,监督改进。

3、认真做好各月份质量考核工作的汇总,刊发工作。今年各侧面质量考核工作结合各季度内部审核要点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各项检查重点,考核工作重点通化县中医院 突出,措施有力。质管办及时汇总各侧面考核结果,并以通知形式在全院公布反馈。2012年,新年伊始,于院长在科主任会上提出十项医疗考核指标,包括住院病人数、科室管理情况、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病历书写、门诊情况、抗生素应用情况、用药收费问题、纠纷发生的次数、表扬信及锦旗数量、举报信数量。医务科重点考核了病历质量、依法执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医技方面的考核重点是依法执业。目前我院临床科室无证人员管理较好,医技科室无证人员书写报告情况较多,医务科对此进行了检查规范。护理侧面的考核重点是基础护理。

4、门诊部考核重点是处方,我院门诊流程不断完善,但至今仍存在很多问题,如个别处方无诊断,同时我院的部分处方还存在诊断与用药不符的现象。

医务科

13.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篇十三

1.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制定和修改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建立质量控制组织网络,确立质量控制方法,确保护理质量的稳定与持续改进。

2.不断完善临床护理工作的各项考核标准,建立科学、有效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3.每季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检查,严格掌握质量标准,正确评价护理工作,认真总结并量化检查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在全院护理骨干会议上进行讲评,督促落实,并向主管副院长书面汇报。

4.负责病人满意度调查、护士长工作满意度调查,对护士长工作绩效进行评估。

5.对护理缺陷、事故进行分析、讨论、鉴定,提交处理意见,并将护理缺陷、事故及投诉讨论结果和改进措施通报全院。

6.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以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医院护理工作奖罚办法。

上一篇:荆棘鸟经典作品阅读感想下一篇:参观科技馆有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