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研究

2024-09-30

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研究(8篇)

1.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研究 篇一

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内涵建设研究

文章提出精品课程的内涵建设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作为精品课程的重要前提,教学理念和内涵建设紧密联系,成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而准确把握精品课程的内涵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保证.

作 者:谭萍 庹清 Tan Ping Tuo Qing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教务处,湖南,吉首,416000刊 名:高等理科教育英文刊名:HIGHER EDUCATION OF SCIENCES年,卷(期):“”(5)分类号:G642.3关键词:课程理念 精品课程 内涵建设

2.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研究 篇二

关键词:士官,技能培训,课程建设,教员培养

优质课程是士官学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案、教员队伍核心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与评价以及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作者结合课程改革制作实际, 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认为优质课程建设和改革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 以培养教员核心能力为前提, 注重成长性

“ 师者人之模范也”。 优质课程建设质量的好坏与教员核心教学能力息息相关。教员教学核心能力主要由军政素质、教学能力、科研学术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要素构成。提升教员核心能力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 军政素质要过硬。军校教员是军人与教师的结合体。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军事素质, 还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为国防教育事业“ 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二是, 教学能力要优良。 应熟知和钻研士官技能培训教学规律和特点, 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培训组织能力、示范演示能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和创新能力。三是, 科研学术能力要突出。课程组要引导成员尤其是年轻教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专修室建设, 能够根据士官培训需求提出科研选题。 鼓励成员研究本课程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发展动态, 撰写相关论文。四是,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高超。 信息化教学是目前我军院校现代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员应着力提高信息获取、处理、评估和应用能力, 熟练运用多媒体软件 ( 课件、仿真训练软件等) 和网络课程等表达教学需求。 在提高自身教学素养的同时提高学员培训质量。

2 以教学内容为关键, 注重先进性

随着我军大量新型装备配备部队, 部队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怎么使用、操作、维修、管理、组训这些现实问题。作为士官培训的主要机构之一,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总结成文就是教学内容, 这些内容既体现先进性, 也解决部队现实难题。符合我军军事院校教学培训服务部队、贴近实战的教学思想。 在构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时, 一是, 要瞄准“ 靶子”。 切实找准部队的急需点, 这样教学内容才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才容易形成教员愿教、学员愿学、部队愿要的良性循环。 二是, 要练好“ 内功”。 对于新装备, 院校教员刚开始也是“ 新人”, 需要通过培训、调研、进厂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并且,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培训需求, 认真梳理各种内容, 总结形成适合院校授课和部队“ 四会”组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最终成果应转化为体现“ 新装备”、“ 新理论”、“ 新技能”的专业课程体系。 达到“ 自己会”和教“ 别人会”的“ 练功”目的。三是, 要适时“ 创新”。结合部队装备使用情况, 学员岗位任职情况, 培训授课情况, 发现问题要及时改革教学内容, 使之更加适合士官培训需求, 提高培训效率和教学效果。

3 以培训方案为依据, 注重规范性

当课程教学内容相对固定后, 要及时制定针对不同培训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 对培训对象、培养目标 ( 军事基础、思想政治、专业技能、组训管理) 、学制及时间分配、课程设置、课外教育训练计划、部队实习、考核与评估等进行规范, 作为院校组织实施培训的纲领性文件或教员授课的依据[1]。 在制定培训方案时, 关键是要“ 瞻前顾后”。 教研室要广泛研讨、仔细分析本课程需要哪些基础知识, 对于通用基础知识要和基础部相关教研室进行沟通, 进行“ 基础性”教学。 对于专业基础知识, 教研室内部要协调对相关课程进行改革, 进行“ 前导性”教学, 以适应新装备教学需求。 在时间和课程训练科目安排上, 要充分考虑学员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和连贯性。 例如, 在学员毕业前的综合演练课程中可以安排科目对训练内容进行回顾与再熟悉, 使之在进入部队后能及时上岗。

4 以改革教学方法手段为重点, 注重目的性

士官培训的核心目标是培养、锻炼和提高士官的岗位任职能力, 因此, 专业课程建设改革的一切培训方法和手段都要紧紧围绕这个培训目标。 一是, 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2]。 思想决定行动, 行动验证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确保正确的教学方向, 推动培训方法手段创新。在教学思想方面, 要充分体现“ 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士官培训注重岗位任职能力, 教员要“ 授人以渔”, 多采用情境式、任务驱动式等实践教学法, 可以有效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设计方面, 要贴近部队, 贴近装备, 贴近岗位, 突出实践性、应用性、针对性和前瞻性。 在培训方法方面, 要根据士官任职特点, 合理使用讲授式、问题式、讨论式、研究式、对比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员思考、分析不同类装备在构造、作用、使用和维修上的异同点, 部分内容应结合岗位工作实践, 采用案例式、情境式、任务驱动式等实践教学方法, 加深理解, 培养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在培训手段方面, 要充分使用剖面模型、教学挂图、电子图册、仿真训练软件、教学录象、网络课程和多媒体课件等, 这些媒体的表现力各有特色, 也各有侧重, 应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选取最佳教学表现媒体。 在培训效果评估方面, 要结合课程的教学特点, 突出反映“ 工学结合、理实一体”、“ 教员主导、学员主体”“、 基于工作过程”、“ 任务驱动”等实战化教学思想。在授课过程中, 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员评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在考核时, 应采取形成性考核与课终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 形成性考核成绩应包含平时作业、上课表现、出勤率、操作素养等要素。 这样, 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员对本门课程的总体掌握情况, 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5 以教学条件建设为支撑, 注重基础性

优越的教学条件是实施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因此, 必须把教学条件建设当做专业课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进行规划和落实。 教学条件建设, 一是, 要紧盯部队装备配备趋势。 在请领新装备的同时, 及时安排教员赴厂进行跟装学习与培训, 到相关机构进行调研。制定装备维修保障条件建设计划表, 明确场地、工具、设备、器材等配套条件建设的数量、要求和标准等细目, 为后续基础条件建设做好准备。 争取在装备配备部队之前, 达到“ 人才等装备”的保障目的。 二是, 及时制作仿真训练软件或模拟训练器等配套教具。培训人员多与装备数量少一直是院校教学存在的突出矛盾。及时制作仿真训练软件或模拟训练器是解决矛盾的主要方法之一。 可以实现“ 先模拟, 后实装”或者“ 边模拟, 边实装”的教学训练要求。既可以提高授课效率, 也可以变相增加学员实装训练时间和技能熟练程度。对一些数量少、易磨损、消耗量大的配件, 可以采取自制、自购或请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配置。三是, 要及时建设网络课程等配套资源。 以全军军事网络教学应用系统为平台, 制作并维护专业培训网络课程。不仅可对内进行教学训练, 也可进行远程教学、交流、讨论, 答疑解难。 可以实现军事院校“ 边教学, 边服务部队”的教学保障功能。

参考文献

[1]陈运涛, 秦际员, 蔡晓红.对加强士官院校教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通用装备保障, 2012 (3) :44.

3.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篇三

[关键词]:系统优化 任务驱动 课程模块

中国分类号:C41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中职学校办学基础能力显著提高、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不断加强。但是,目前一些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同普通教育模式趋同,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脱节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积极探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重要课题,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结构应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过程应体现工学交替的职业教育特点。课程体系建设应坚持以下原则:第一、系统优化原则。教育有其自身规律,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开发,在强调市场需求导向的同时,必须考虑学校专业结构的优化以及自身实践实训条件,能否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第二、实践性原则。实践性课程是职业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了发展学生的实践技能,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素质,并且能体现可操作性。第三、实用性原则。课程要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职业潜能,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开发应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保课程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实用价值。

二、课程设计思路分析

课程体系开发设计首先应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明确课程目标;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课程新技术的发展确定课程内容,以及职业教育课程观、教学观、能力观,以问题关联教学为导向来组织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以完整的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完成课程的实施;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察和评价,来完成对课程的考核。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应该对接岗位职业能力,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

二、课程体系框架结构分析

目前中职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视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的教学,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比较薄弱。根据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的管理体制,结合市场调研和岗位分析情况,科学设计职业教育课程框架体系(如图),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围绕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理论课程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等三个模块进行课程建设。第一、文化基础课程模块服务于职业生涯发展。文化底蕴与修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不竭源泉。第二、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学生就业,强调技能培训,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训实习两个模块是专业课程开发的重点和突破口,需要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工作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科学设计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第三、实践实训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以工作岗位任务为驱动,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本位,重新设计和研发教学环节和内容,建立完善的实施和管理细则。

三、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实路径探索

课程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中职学校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或开发适合本校的课程体系。第一、采取多种途径,开发课程资源。深入开展市场调研,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和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依托学校专业建设,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课程资源,尤其应注重争取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参与课程体系开发,整合跨界专家资源,优化课程开发团队结构,或者引进优质专业课程资源,学习借鉴再创新。开发校本教材,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第二、“理实交融”的课程实施模式建议。工学交替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的内容进行整合,以学生为中心来实施教学。在教学中应积极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和综合使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合一”。第三、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尤其应注重技能考核。将考核评价重点放在考核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上,一是考核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性学习和在实践中学习的状况;二是考核学生利用本课程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問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笔试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注重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竞赛相结合,实现课程考核评价的多元化、全程化、自主化。

【参考文献】

【1】杜连森:谈析“职业带”理论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13.15(旬刊)

【2】叶澜主编: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陈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校本课程研究与学校“三个发展” 篇四

校本课程研究与学校“三个发展”

学校实施的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价值的取向,也制约着教育的活动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部分。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要评估以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它强调以学校为基地(本位),并与外部力量的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这样使真正的课程发生在学校,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

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定位在: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鼓励教师的创造热情,发挥个性特长;关注学校的特色,充分发挥学校作为课程决策中心的作用;关注学生的需要,促进有差异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最根本的,也是最主要的,任何离开学生发展的改革都是没有意义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终极目标。这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灵魂。通过校本课程开发进一步完善“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的办学思路,即以发展科研来发展教师,以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以发展学生来发展学校。

(一)校本课程开发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学校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教师最了解自己的学生,应该有部分的课程决策权。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教师应该有部分权力决定教什么,有资格承担课程开发的一部分权力。校本课程开发实行内部评价,教师能用更长时间、更多方法进行评价以了解影响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教师与效能联系更密切。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将最终使每一个教师走向自己的生活舞台,更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更大的激发自己的创造热情,从而使学校生活和课堂更具活力,更有效率。

从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看,可以将校本课程分为四个层次,即教师个人、教师小组、教师全体以及与校外机构或个人合作,教师在各个层次的开发活动中所处的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专业发展能力受到广泛的重视实属必然。因为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下的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衍生了普遍的趋同、守旧、遵从、应付、逃避等制度化心理和社会行为,剥夺了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本应该具备的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权力,因此应该逐步把课程开发的应有权力还给教师。

也有研究者对校本课程开发可能走向教师本位的课程开发表示担忧,认为,教师虽然是学校课程的具体执行者,但校本课程开发不应当也不可能只局限于教师本位的课程开发,即只是个别教师根据自己狭隘的经验编写的科目教材或资料。教师本位的课程开发被批评为封闭、缺乏交流的开发模式,容易走向兴趣主义,学术性得不到保障,并会造成校内课程不均衡和不连续。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的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它涉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比如学校组织结构的优化、教师在岗培训、教育资源选用和社区参与等多种相关措施。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个决策过程,需要由所有参与者共同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虽然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能力要求很高,但能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关注学生的发展

校本课程直接指向差异,校本课程开发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来源于何处?实际上,校本课程开发的这些性质的直接来源首先应该是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

学校需要有特色,学校培养的学生更需要有特色。并且,即使是在一所有特色的学校,社会对这所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也有不同的要求,学生也有着差异极大的发展性向。目前,创新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主旋律,创新的前提是个性的解放。创新总是与多样性联系在一起的,而多样性正是来源于对个性的尊重。关注个性,关注差异,关注每个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校本课程突出的不是统一性、一致性,而是基于学校现实而展开的,是针对学生的实际而设计的。所以,即使在同一所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终将显示出多样性、丰富性和差异性。

学校应该向全体学生提供各方面发展的机会和可能,所以,学校有责任和义务提供一种全面的、平衡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但是,就人的发展规律来说,学生的发展是有偏向的,即每个学生可能朝某一方面更多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的发展必然要被理解为有差异的发展,而不是平均地发展。一些具有改革意识的学校很早就提出要“面向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实验研究中,实践者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是校本课程设置的起点,进行校本实践活动之前必须对学生需求进行合理的评估。关注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最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理念。

(三)校本课程开发关注学校的特色

从理论和实践来看,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它所具有的复杂性是其他学校所不具备的,在经验上是不能说明的,在理论上是不能充分验证和诠释的。只有在这所学校基础上发展形成起来的“个别化理论”才更 为适切。同时,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具有生成性。任何国家开发的课程计划只有通过学校的参与和实施活动,才能体现或实现,学校应该是课程的决策中心之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明确而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体现学校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这四个方面的条件实际上都是针对学校的改进而提出的要求。要达到如此的条件和要求,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校本课程开发问题。

校本课程从本质上讲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不存在统一模式,不应该搞统一开发。学校和教师应该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但来自学校的研究者也注意到,学校是校本课程的决策中心,并不意味着课程决策和课程编制都要由学校自己来完成。校本课程要体现自主性、多样性,同时也需要课程开发的相互引进、相互交流,在借鉴和完善中发展,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个性特色,而不应是“校自为本”的自我封闭。他们希望能发挥教育科研机构和大学的作用,组织课程专家、重点学校、骨干教师搞联合开发,在此基础上学校再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课程实施中不断调整、充实、完善,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课程,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学校的发展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没有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因而,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就是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特色也是需要教师和学生来完成的,换言之,学生和教师的特长或专长是学校特色的具体表现,学校的特色是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自然结果,如果说,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是终极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追求,那么学校特色的形成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自然追求,或者说是自然结果。

5.中国高等学校建设用地标准研究 篇五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

3.中国自1999年实施教育振兴行动以来,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规模从1998年的341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900 万人,招生规模扩大了近8倍。

4.目前全国已建或在建的大学城达50多个,高校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很多高校陷入了负债窘况。一些高校为了走出困境,将资金运作集中在转让老校区土地上。这对国家而言,既流失大量国有土地资产,又扰乱了土地市场秩序,因此加强高校用地管理势在必行。

5.建国以来,中国高等学校用地指标主要经历了3 个发展阶段。

(一)初立阶段。原高等教育部于1964 年5 月形成了《一般高等学校规划面积定额(修订草稿)》,1979 年开始试行了第一个面积定额标准《一般高等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试行)》,从此高等学校的建设规模和用地规模进入了有据可依的时期。

(二)发展阶段。在经过1984 年的调整补充后,1992年原建设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也就是一般所称的“92指标”。

(三)完善阶段。2006年以来,为适应高等学校发展的新需求,更好地满足高等学校的土地、规划与建设管理要求,国家和地方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国家正在组织修订高等学校的校舍面积指标和用地指标,北京、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等省(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本省(市)高等学校建设用地指标。

6.研究比较分析对象为台湾地区曾经颁布的《大学校地合理面积计算手册》。

7.按照中国现行土地供应方式,将高校用地科学划分为非经营性和经营性两类,高校用地标准旨在对非经营性设施用地给出用地标准。

8.本研究测算确定各类高校用地面积指标,首先是以符合城市规划、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标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等相关规定为前提,合理确定校舍建设强度指标建议值,然后通过校园模拟设计计算得出具体用地面积。

9.参考文献:

6.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 篇六

作者:王桂芹(十„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97

更新时间:2011-10-10

★★★

【字体:小 大】

一、问题的提出与背景分析

1、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现状与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和逐步深入,打破了固有的课程设置模式,变单一的国家课程主导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齐头并进的新格局,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给予了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使得学校从课程的使用者转而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开发者,增强了课程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和地方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可以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打破了传统课程自我封闭的局限,有助于学校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合理配置设施资源,转变服务方式,提高使用效率。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有助于学校拓展校外课程资源,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积极与校外机构合作。此外,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能够充分展示和彰显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基于此,许多学校都加大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得到了空前繁荣,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许多学校因地制宜开发出了既具有学校特色,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积累了经验,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校本课程开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许多学校不问条件具备与否,也盲目加入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列。其二,校本课程开发背离了需要性原则。不问学生需要与否,一厢情愿的开发校本课程,结果是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加重了学生负担。其三,忽视了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许多学校没有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和地方资源,校本课程内容雷同,缺少特色。

2、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公办学校,位于珲春市郊,有着丰厚的矿山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教育传统。一向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在教育教学进程中特别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活动蓬勃开展,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我们确立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课题。2006年12月,此课题被确立为吉林省基础教育科研立项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在新课程改革中,国家建立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同时调整了课程结构,将10%—12%的课时分配给了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这就保证了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能够真正走进课堂,走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促使学校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创建学校特色。该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与教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价值在于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我们认为只有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地方资源的有效整合,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抓住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和问题的关键,具有前瞻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⒉体现多样化发展的需要。综合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是建立在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地方资源状况的基础上,体现了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将使课程更能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更好地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性原则。

⒊发挥地方资源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可以避免千人一面的雷同现象,使课程更具针对性,更能提高地方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地方资源的教育功能与价值。利用地方资源开发的校本课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同时还能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等思想教育蕴含在其中。

⒋加速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地方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宝贵财富,教师对于地方资源的熟悉和了解,是课程开发的基础,更能发挥教师的价值。同时通过课程的开发,满足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需要,为其提供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能够更好地建立课程开发的联合体,建立一支专业的校本课程开发队伍,使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教合一,提高教育的效果。同时吸收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丰富课程资源,兼顾本地社区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还能够探索出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出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经验,更好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工作。

可以说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教育资源的开发、校本课程体系的建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创建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它可以更好的更充分的发挥地方教育资源的价值和功效,培养出更多高规格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我们相信,它的成功经验的推广,必将迎来教育上的又一次革命。

三、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校本课程与资源开发的关系;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内容的整合;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途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的意义和理论意义;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的关系。

1、我校作为课题的实验学校,几年来,一直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原则,多次承担各级研究课题,具备较高素质的研究队伍、丰富的研究经验和较高的科研管理水平,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学校具备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经验。确立本课题之前,学校就着手开发校本课程,到如今,已经初步形成了学校校本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语文积淀系列:《诗词集锦300首》、《成语1000条》、《精品寓言》、《精选格言1000则》、《名著、名篇》、和《文言文集锦》;民间剪纸系列:一年级:昆虫——蝴蝶系列、海洋系列;二年级:瓜果蔬菜;三年级:植物系列;四年级:动物系列;五年级:人物系列;六年级:吉祥文字系列;人文教育系列:包括一年级《文明礼仪篇》;二年级《尊师敬长篇》;三年级《健康成长篇》四年级《遵守公德篇》;五年级《环境保护篇》;六年级《哲理小语篇》。同时,还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教材、体育活动系列教材,为不同爱好、不同特长、不同要求的学生创造学习、成长的空间和平台。如今,我校正在积极开展“书香校园”特色创建工作,大力倡导和开展读书活动,学校领导班子率先成立了“文津书苑”,带头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在师生中掀起读书热潮,让学生在读书中成长,在读书中进步。通过这一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初步形成了学校的特色,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实验坚持的原则

⒈需要性原则。课题研究坚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从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从社区发展的需要出发,明晰学校的培养目标,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⒉目标性原则。本课题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的目标开展研究工作,坚持目标导向,目标指引,依据课题研究的目标适时进行调整,最终实现目标达成。

⒊系统性原则。坚持运用系统理论指导研究工作,实验研究坚持按计划、实施、评估、反馈、总结等环节进行,力争实现系统最优化,过程最优化,目标最大化,提高研究工作的整体效率。

⒋反馈性原则。建立科学的反馈系统,通过及时信息反馈,调整研究方案,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用先进的理论指导课题研究,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验中加强理论学习,规范实验操作,力求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出理论经验,加以推广、应用。

五、研究的方法和途径:、精心研究,确定方向

校本课程开发应该从考察学校层次的环境着手,才能开发出适合本校环境的课程。我们要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实践,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进行横向、纵向比较。而且我们拥有一支学历达标,素质精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软件、硬件设施齐全。学校的“特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为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课程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素材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的课题。、精心策划,细化目标

校本课程目标决定着校本课程的性质。目标一旦确定,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一定的依据。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全课题组成员要综合分析了影响目标设置的各种因素,认真、全面地考虑了特定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方向,既制定了比较笼统的、宽泛的目标,又制定了具体的、细化的目标,并根据目标设置课程纲要。做到课程开发有的放矢。并统一设定了校本活动开发的基本框架:即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准备、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反思六个部分。、科学规划,落实主题

课程组织就是选择和确定校本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我们在分析学校环境和确定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了课程组织。将开发的体育校本课程,剪纸校本课程,语言校本课程定为校本课程的必修课,各位教师要精心组织,认真钻研,既有过程资料记载,同时也要进行简明教材编写。、注重过程,务实研究

校本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于此项内容的研究,我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既定的课程目标及课程组织,并参照其他发达地区相似课题的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1)、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明确目标。学习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业务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为校本课程开发夯实理论基础。

(2)、学校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环境保障,并保证课题研究的时间。在课题研究上,做到定期研究和随时研究相结合,集中研究和教师个人分散研究相结合。

(3)、疏通三条渠道——确保校本课程实施

校本课程要采取多种渠道才能保证其功能性、实效性。我校主要疏通和保证了三条实施渠道。

(一)课堂教学

按上级要求,我校每周安排一节校本课教学,在保证课时的同时,针对我校校本课程的学科属性,选派相关学科教师执教,并对任课老师进行培养、跟踪和指导,并引导自修、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从理念转变、行为研究、过程反思等各方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语言积淀系列校本教材课堂教学还采用定时、定量的方式实施。除校本课外,还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进行,每周积累三条成语、三条名言警句、一幅对联,还组织学生收集精彩片断等,师生的积极性很高,结合学习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创造出一系列的校本课教学和学习方法。

(二)活动促进

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进程中,我校积极为学生创造展示学习收获、展示个性自我、共享快乐时光的机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课程展示活动。如:开展校本课竞赛,诵读竞赛活动,阶段验收活动,校本展演活动。

(三)家校携手

校本课程的实施同样需要学校教育网络合力的支持。在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我校要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使广大学生家长高度认可、鼎力支持。与此同时,在家庭中也能积极配合学生学习,并与学生一起学习,形成了家校合一的学习空间,有效推进了校本课实施进程。、巧用评价,促进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方面的评价,一是学生学业的评价,二是课程本身的评价。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边实施边评价,在评价中逐步完善实施的内容和细节。

(1)、学生学业的评价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业的评价是测量学生在学业方面实现预期行为目标的程度,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是实现校本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2)、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研究。为了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对课程本身进行评价前,我们课题组制定详尽的评价计划,邀请课题组顾问及学校领导共同参加,建立专门的评价小组,并指定一名课题组成员主持评价活动的组织工作,确定了评价的目标。然后,课题组成员采用调查、座谈等评价方法收集各种不同途径的信息,对教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力求做到科学客观,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见,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研究步骤、酝酿准备阶段:(2007 年 3 月至 2007 年 6 月)

学校成立课题研究的组织,进行宣传发动,拟订实验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同时制定有关研究制度。并组织教师进行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培训。、实验研究阶段(2007 年 9月至 2010年 6月)

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展开实验研究,并进行了一定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1)、组织教师总结研究,为实际教学和教材编写提供一些感性材料,并再次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专著,进行文献研究,并通过召开研讨会,再次讨论、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2)、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结合特色及学校实际,精心对校内外的环境进行分析,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并征求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不断完善课程目标。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并依靠各方力量,制定了完善的课程结构,并组织编写了体育校本教材、语言系列校本教材、剪纸校本教材。形成了系列、形成了规模。

(3)、加强兴趣型课程开发过程管理,建立兴趣型课程开发保障系统。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4)、遵循修改、完善后的具体实施方案,课程目标及课程结构,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认真而务实的研究并开展评价。我们要求各位课题研究教师必须在期初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期末写出研究总结,并在认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学校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

(5)、定期组织汇报观摩活动,积累实验资料和阶段成果。、总结验收阶段(2010 年9月至 2010年 12月)

整理、汇总课题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然后再实践、再论证、再修改,并做好课题结题的评估、验收工作,最后总结实验得失,物化实验成果。

七、研究的条件

本课题负责人是学校教学副校长,曾经常年担任语文教学和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具备较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比较先进的管理经验,多次组织承担大型的科研活动,曾经被评为 “全国煤炭系统优秀科研工作者”。

参加研究人员中,薛冰松是珲春市进修学校德育部主任,曾经担任学校校长,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李永利是进修学校的校本教研员,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邹艳霞是珲春市十小的校长,曾主持过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他参加研究的人员均为学校科研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都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和研究能力,形成了一个高素质、强能力的研究团队,成为本课题研究实验的坚强堡垒。

课题研究具备由专家组成的顾问组,形成了课题研究支持力量。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2、定期召开例会、研讨,听取实验教师汇报

3、按时兑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创造条件为实验教师提供各种外出学习机会,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4、实验教师按时写教学反思,积累资料,及时进行研究信息反馈。

7.对加强学校档案建设的措施研究 篇七

一、提高认识, 提高对学校档案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学校档案建设的宣传, 转变思想观念, 提高对学校档案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积极为学校档案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一, 学校相关领导要对档案建设给予高度重视, 作为档案工作人员, 必须将学校档案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如实向学校领导汇报清楚, 以让学校领导能大力支持学校档案建设, 在学校进一步规划和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将学校档案建设纳入其中, 这样就可以提高学校档案建设的工作力度, 同时对学校档案良好工作环境的塑造也有积极的影响。其二, 要加强学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配置好计算机设备和信息采集设备, 同时还要引进能够适合学校档案建设需要的相关信息处理软件, 加大学校网络管理建设, 利用网络系统来支持学校档案建设。

二、统筹兼顾, 加强学校档案的规划化、制度化建设

推进学校档案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一方面, 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必须从学校建设发展的大局出发, 同时还要有远见卓识, 在原有的档案管理规章的基础上, 还要做好学校档案规章的健全完善, 这样才能使学校档案建设能够遵循一定的章程进行, 有法可依、有章可行;另一方面, 学校档案部门还要处理好与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 使学校其他部门也能认真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档案建设规章制度, 积极配合档案部门做好档案建设。要充分发挥学校档案建设功能, 就不能离开档案的规章制度建设。因此, 学校要按照档案建设的相关标准和详细的规范来制定适合学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档案建设规划, 使学校档案建设能健康有序地开展。

三、技术支持, 确保学校档案的绝对安全

尽管学校档案管理技术必须经常性地进行更新, 但是在今天, 对普通的电子数据加以保存所产生的风险要比其他不同的档案更高。电子数据是否可以长时间的保存下去, 这还需要进行检验。因此, 学校档案建设中, 要想确保档案安全, 还要得到技术的大力支持。为了保障学校档案更加安全可靠, 负责学校档案管理的相关人员必须能够拥有科学鉴定档案信息的能力, 还要对档案进行保密处理, 使用通过国家认证的技术、管理系统和网络平台进行严格管理。另外, 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强烈的档案管理的安全思想认识, 防止黑客的肆意攻击, 避免病毒的入侵, 以保障计算机的运行和操作安全, 进而维护学校档案的安全。

四、加强学习, 全面提高学校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

学校档案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学校档案建设的好与坏有着直接的关系。档案人员不仅是档案资源的管理者, 也是档案资源的使用者, 对于学校档案人员来说, 他们不仅要懂现代的学校档案管理技术, 还要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因此, 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还要加强他们的学习, 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同时还要有勇于吃苦的精神, 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学校档案是真实记录学校办校、教学管理的轨迹, 也是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的信息资源, 学校要想更好地发展和壮大, 加强档案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学校档案来了解学校发展的足迹, 使学校能够总结以往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并延续学校好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使学校能够在社会中打造好自身的形象, 以为学校日后的经营和发展提供建设依据。总之, 只有加强学校档案建设, 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 才能使学校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张文霞.加强学校档案建设促进教育科学发展[J].兰台世界, 2012.3

[2].刘向阳.对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问题的探讨[J].广东科技, 2013.2

[3].梁文辉.学校档案管理中服务意识的强化对策探究[J].办公室业务, 2014.2

[4].史建侠.浅谈学校档案管理工作[J].黑龙江史志, 2014.7

[5].孙锡军.关于学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3

8.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研究综述 篇八

关键词:学校文化;内涵;状况;研究综述

学校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主、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使学校成为具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重要场所。笔者通过对十几年来国内期刊中关于学校文化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寻求在理论上、思路上、方法上的借鉴。就学校文化建设问题做些探讨。以期能为人们在寻求学校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时提供一些有益视角。

一、关于学校文化的内涵的研究

学校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其概念内涵的理解与学校和文化都有关,但它又不是一个简单的组合概念,不是学校概念与文化概念的简单相加。因此学校概念与文化概念本身的复杂性使得学校文化的内涵更具有复杂性。首先要将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有一个明确的区分。“校园文化” 一词出现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中国大学校园的学生活动当中,并很快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为学校管理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所广泛运用。后来“学校文化”一词也在一些学者论著中使用。通过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搜索,在论文标题中使用“学校文化“一词的文章从2000年到2002年都是个位数。2003年有 33 篇,2004年76 篇,以后逐年增加。近两年相对稳定。 这也说明中国理论界学术大部分论述者一致认为学校文化的内涵包含狭义的校园文化。同时,二者有质的区别。校园存在空间边界限制,仅限学校范围内,而学校则是一种社会组织。从具体内容来说,校园文化多指在课外由学生自主开展一系列活动,因此也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种学生文化,仅为学校文化组织部分之一。

关于学校文化内涵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的论述。

文化氛围观。 有人认为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中的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

社会有机组成观。有人认为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学校群体成员为主体,是他们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共同创造生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结果。

特殊文化观。美国学者华勒于1932年《教育社会学》 中提出的,他指出 “学校文化形成的来源之一是年轻一代的文化,其二是成人有意安排的文化。前者是由学生群体中的各种习惯传统、价值观念以及受影响而产生的情感心理和表现行为等构成。后者则代表了教师的成人文化,由教师群体的各种习惯传统、规范准则、价值观念和心态行为等组成”, 是 “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

习得价值观。郑金洲在其《教育文化学》 中把“学校文化” 定义为 “学校中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

有人认为“学校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学校全体成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创造和形成并共同遵循的具有独特凝聚力和稳定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 行为准则、 规章制度、校风校貌、 教风学风等内容。”

共同建构观,有人认为学校文化是由教师、学生、家长和行政管理人员长期以来工作和生活所共同建构的组织传统与规则并且内化为人们思考、活动和感知问题的方式。

物质精神总和观。有人认为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综上所述,各种说法本质上都是各位作者在一定的价值观引导下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问题的结果,其反映的观点具有相似性,均认为学校文化都是一种由师生组成的群体性文化;都是经过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行为观和价值观;都是一种复合体,是外显的行为方面和内在的理念方面的有机整合.不同的是各个观点从不同出发点论述,界定的标准不一.这几种定义都从不同方面揭示出学校文化的基本属性,对我们理解和学习学校文化的特质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最终对不同学校的不同文化进行深刻的了解。

二、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研究状况的研究

根据教育改革的进程以及对学校文化建设影响的特点, 将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二十世纪末期,处于素质教育发展阶段,论文总量少,主要是从校园文化建设角度进行论述,对学校文化界定存在模糊性。例如, 有人(1996)认为校园文化广义上为整体学校文化,狭义上相对于课堂文化来讲为课外文化(或称非课堂文化),内容涉及到社会文化,突破了校园空间范围。但从已有文献中看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其次,与之后文章有很大不同的是其将观念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而不是精神文化,从中可以看出时代特点。总体上看此时期文章将学校文化限制在校园空间范围内,视野较狭窄,不过其在内容\措施等方面为之后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

第二阶段即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文化建设逐渐进入高潮时期,特别是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在基础教育改革理念影响下,学校文化建设开始受到高度重视,对其思考更加全面,更深入体现了新时期对人的尊重。 例如,2008年由《中国教育学刊》杂志主办方发起的“全国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创新发展”等论坛体现了时代发展阶段成果与未来趋势,同时,设有“学校文化建设专栏,刊登大量相关文章。随着人类思想日新月异,多学科融合成为一种趋势,学科界限淡化,综合性加强。研究者在已有成果基础上,以更加广阔的视角,更新颖、更具人性化的理论为学校文化建设理论阐释注入新活力,提供新思路。例如,有人(2004)从关注人的价值与文化价值角度提出重建学校文化的设想。也有人(2005)从生态理念普适性和学校文化生态本性来阐述学校文化:也有部分研究者从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成功经验。例如,有人(2011)经过为期三年行动研究初步建构起学校文化体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教育理论不断创新,研究者为我们呈现出广阔而深厚的理论和现实经验。相比之下,实践探索的论文相对较少,并且其中有许多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还有些距离。

参考文献:

[1] 苏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 2003,(7).

[2] 殷磊,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5,(3).

[3] 王瑞森,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07.

[4] 郑金洲,教 育 文 化 学 [M]北 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 臧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基本理念,目标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5).

[6] 谢翌、马云鹏,重建学校文化:优质学校建构的主要任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3) .

[7] 蒋建华,校长在学校发展与创新过程中的文化引领[J]中国教育学刊,2008,(4).

上一篇:快乐的面对生活为优秀作文下一篇:生态建设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