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模拟试题

2024-08-12

农业生态学模拟试题(通用8篇)

1.农业生态学模拟试题 篇一

SALSA--农业生产生态可持续性评估的模拟工具

农业生产系统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估亟需一些有效工具.本文所描述的SALSA(可持续农业系统分析,Systems Analysis forSustainable Agriculture)是一种环境系统分析工具.它由各种物流模型构成,并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阐释模拟结果.SALSA的一个示范性应用案例就是3种不同的生猪养殖情景在各自能源投入以及对全球变暖、富营养化和酸化作用方面的`环境影响的比较分析.其中综合了不含大豆粉的低蛋白食料、改良后的肥料管理技术、低氮损失的情景是全部影响分类研究中的最佳选择.SALSA模型的优势在于它捕捉不同管理选择的后果的能力,这些管理选择对一个农场的一些过程有某种影响.这也使得文中描述的复杂研究成为可能.

作 者:Ingrid Strid Eriksson Helena Elmquist Thomas Nybrant 作者单位:瑞典农业大学刊 名:Ambio-人类环境杂志英文刊名:AMBIO-A JOURN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年,卷(期):34(4)分类号:F3关键词:

2.农业生态学模拟试题 篇二

一、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融合的影响因素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两大产业的融合是农业生态旅游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农业新产品、新业态以及新的农业增长方式。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两大产业的有效融合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农业的生态化、特色化、规模化、产业文化及生态旅游 “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等(见图1)。

1.农业生态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础是生态农业系统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合理性,对生态农业升级转变为农业生态旅游业产生基础性影响。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而打造的生态农业应体现农业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协调发展的地域特点,即地域生态农业的生态化和乡村自然环境的生态化。它根植于符合自然生态的生态农业和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在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时应选择生态效益型农业的道路,注意保持农业生态环境和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注重生态农业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结合, 这样才能为生态农业升级转变为农业生态旅游业提供良好的基础,才能为实现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产业链的有效融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2.农业特色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是把生态农业与农业的生态性、农村优美的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吸引游客到农村进行农业的休闲观光、健身度假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因此,生态农业要升级转变为农业生态旅游业,应突出农业生态旅游区的特色,包括生态农产品特色、农业生态经营模式特色、田园景观特色、生态旅游景区乡村文化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区是否有特色,能否吸引游客来观赏、品尝、体验、健身、度假、购物等,是影响生态农业升级转变为农业生态旅游业、实现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融合的重要因素。

3.生态农业规模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业作为生态旅游的一种类型,必须具备旅游业应该具有的条件,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生态农业景观资源的规模化。因此,依托生态农业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就要集中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要素,使生态农业旅游景观集中连片,形成生态农业景观规模效应和亮点,提高农业生态旅游区的知名度。生态农业规模化包括生态农业产业规模化、田园景观规模化、接待设施(吃、住)适度规模化等。有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规模化是吸引游客眼球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在进行生态农业产业规划与发展时,应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的规模,并使其产业布局集中连片。如:双流县黄龙溪镇在打造农业生态旅游名镇时,就建立了集油菜花观赏园、草莓采摘园、蔬菜采摘园、红提采摘园、枇杷采摘园等为一体的规模化特色生态农业园,并打造了生态农业资源集中的规模化田园景观区,游客在每个季节都可以享受不同的生态田园乐趣。同时,使所打造的生态田园景观节点与农业生态旅游区的餐馆、住宿相匹配。

4.农业产业文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产业文化的挖掘与表达是生态农业被赋予旅游功能的重要方面。我国有一句古话叫 “十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区生态农业产业文化的挖掘与表达,能给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中,生态农业是基础,产业文化是灵魂。生态农业与其产业文化相融合,才能体现农业生态旅游的特色。农业产业文化主要包括耕作制度、劳动工具、劳动产品、生活习俗文化等。加强农业产业文化开发可以使游客从农具的历史演变中清晰地看到人类农耕文化一点一滴的进步,可以看到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程。因此,我们在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时应高度重视农业产业文化的开发。

5.“六要素”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的落脚点一般是在乡村,游客来到乡村进行农业生态旅游既需要有吃、有住,进得来、出得去,又需要有物可购、有处去乐。因此, 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必然涉及到餐饮、住宿、旅游交通、 旅游景观、 旅游商品、 旅游娱乐 项目 (吃、住、 行、 游、 购、 娱) 等 “六要素” 建设, 其中:农业生态旅游景观是一个半自然半人工的农业生态系统,它既包含生态农业田园景观,又包含农耕文化景观。农耕文化景观是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的精髓,要使游客在农业生态旅游过程中体会到农耕文化带来的享受,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时要注意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态农业及其农耕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旅游景观,将生态农业景观与农村自然景观、乡村文化景观融为一体, 提升农业生态旅游的文化品味性。

二、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构成与建设

生态农业要升级转变为农业生态旅游业,涉及其产业链的很多环节,明确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产业链的构成,并进一步加强其产业链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主要由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营销模式开发三大环节构成。其中: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包括生态农业园区开发和生态旅游景观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包括农耕文化的开发和旅游互动项目的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营销模式的开发包括传统营销模式的开发和创意营销模式的开发(见图2)。

1.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农业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处于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前端,是构成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基础,主要包括:1生态农业园区开发。以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为目的的生态农业园区开发是将特色农产品生产园区与优美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满足游客回归自然、感受农耕文化的需求。要使农业生态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努力打造生态农业园区的产品特色,打造差异化发展模式。〔2〕2生态旅游景观开发。依托生态农业园区进行生态旅游景观开发,不仅能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场所,更能提高生态农业园区的经济效益,实现生态农业园区的生态与经济结合,生产与旅游共同发展。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生态农业园区景观开发中应体现田园风光美、旅游区工程设施美、人文景观美、生态和谐美和旅游生活美等五方面。

2.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

在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中,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处于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可以传承农耕文化,可以丰富旅客参与旅游活动的内容,可以帮助设计和提升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形象。一般来说,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包括两方面:一是农业互动性项目的开发;二是农耕文化的开发。农业互动性项目的开发主要包括依托林果资源,进行赏花、摘果活动项目的开发;依托花木资源,进行观赏、休闲活动的开发;依托塘堰资源,进行垂钓、游船等水上休闲活动项目的开发;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进行农业科普活动项目的开发;依托农村环境、田园风光、农家生活等,进行农村休闲、度假旅游等项目的开发。〔3〕农耕文化是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的灵魂,是吸引旅游的重要资源。农耕文化资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形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另一类是无形农耕文化旅游资源。有形农耕文化旅游资源是指有着具体形态的物质实体,如生态农业耕作方式、种植模式、设施化以及各种生产工具、交通工具、生活用具和民居等各种有形物体;无形农耕文化旅游资源是指不具有物质形态的各种文化要素,如农村风俗习惯、乡村礼仪和人文文化等。

3.旅游营销模式开发

虽然我国农业生态旅游营销模式的开发处于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终端,但它又是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循环发展的前端。过去,各农业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营销主要是通过旅行社的图片、旅游交易会、新闻媒介等传统营销手段将农业生态旅游目的地推向市场。为了吸引游客对农业生态旅游的注意力,今后应在采用传统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加强 “微营销”、节庆营销、影视营销、演艺营销等创意营销模式的推广应用。

三、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关键

相对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市景观旅游而言,我国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农业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还是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营销模式等的开发都处于较粗放的经营状态。因此,在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产业链建设中最重要的举措是要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旅游企业产业联盟建设。

1.加强农业生态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新型经营体系建设

适应市场对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促进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产业链的有效融合,应积极构建 “以政府为主导,农民合作社为主体,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个人和其他法人等参与”的新型经营体系,加强农民合作社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个人、其他法人等经营主体的培育(见图3)。

(1)政府主导。由于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具有产业关联度大、产业开发强度大、产业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受自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在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才能确保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有效融合,并实现两大产业在有效互动中得到持续、良性发展。在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做好本地区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规划;二是整合项目资金,支持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三是通过政府导向,激活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业;四是搭建平台,为各经营主体提供服务。

(2)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是从事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农民按照合作社的原则,自愿联合组建的,以发展生态农业、提供农业生态旅游服务为主的互助性经济联合组织,包括生态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业生态旅游合作社。实践证明,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社,是加强我国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组织保障。农民合作社在带领社员进行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中可以代表广大社员的利益与市场谈判,从而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可以聚集资源,解决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中要素不足的矛盾。

(3)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个人和其他法人。生态农业要升级转变为农业生态旅游业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仅靠政府和农民合作社的投入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进行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中,应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个人和其他法人等主体积极参与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

2.建立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战略联盟

目前,我国依托生态农业进行的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缺乏整体规划和宏观指导,导致一些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景点无序开发、布局不尽合理,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较低。〔4〕因此,应建立集专业性、学术性和经营主体为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战略联盟。

(1)建立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战略联盟的动因。 第一,建立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战略联盟是提高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需要。联盟是我国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优化旅游服务结构,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重要手段。与自然景观旅游、人文景观旅游和城市景观旅游等其它旅游产业所需的旅游服务需求一样,农业生态旅游需要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农业生态旅游景区的信息与咨询、旅游交通、住宿、游览、购物等。由于我国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还处于较粗放的经营阶段,经营者的人、财、物资源较缺乏、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较弱,通过构建战略联盟,可以提高农业生态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增加或稳定客源,提高旅游企业的规模效益。 第二,构建农业生态旅游业战略联盟是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上各项业务相互促进的内在要求。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及其旅游服务企业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内在机制。如果农业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增加,意味着旅游区需要投入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服务项目及交通设施等都会增加,单靠其产业链某一主体进行投入都是难以做到的。如果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采取战略联盟的方式,就可以实现资源整合,业务互动,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农业生态旅游的产业形象。

(2)建立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战略联盟的基本条件。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战略联盟的构建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联合专业性、学术性机构及各农业生态旅游经营主体建立战略联盟,其中由信誉度高、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经营业绩好的农业生态旅游经营企业担任发起人,并作为战略联盟的核心企业。第二,战略联盟的各农业生态旅游企业要有较强的合作意愿。一般来说,能否给参加农业生态旅游业战略联盟的企业带来资源互补、竞争力增强、经济效益提高等是其合作的主要动机。因此,强烈的合作愿望是战略联盟诞生的关键条件。第三,战略联盟的各企业要有良好的信誉度和经营作风。参加战略联盟的农业生态旅游经营企业的信誉度和经营作风是成员之间信任和合作的基础,各成员在联盟内自觉遵守章程、信守承诺是战略联盟构建和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3)建立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战略联盟的方式和主要任务。根据农业生态旅游业的产业特点,其战略联盟的构建方式可有三种:一是纵向联盟,即由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上下游中具有不同业务性质的主体组成联盟,如生态农业园区经营主体、农业生态旅游园区的农家乐或旅店或旅游项目经营主体、旅行社等组成联盟。第二,横向联盟, 即由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上的某一环节相同业务性质的经营主体组成联盟,如生态农业观光园经营主体之间或提供生态农业观光餐饮服务主体之间组成的联盟。第三,混合联盟,即由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上具有不同业务性质或相同业务性质的多个经营主体构成的联盟。无论采取哪种联盟方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联盟内旅游资源的整合、扩大旅游业经营规模,增加旅游收入。至于选择哪种方式,要根据各地区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和需要而定。战略联盟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应联合相关专家制定本地区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产业发展规划,探索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科学运营、健康发展规律,提高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管 理水平和运营水平;制定农业生态旅游的行业标准,统一人员培训,组织行业交流活动,开展旅游营销宣传,统一打造农业生态旅游品牌等。

参考文献

〔1〕廖军华.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1,(13).

〔2〕贾翔.农业生态旅游差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3,(03).

〔3〕彭西.多功能性视角下的农业生态旅游及其时代意义[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0.

3.品牌农业+生态农业 篇三

2000年,只有18岁的岳纲亮进入淇县宏运化工厂,任职为供应科长。经过十年的摸爬滚打,在事业正风光时,他将目标转向了农业行业,成立了任淇县联发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几年来,岳纲亮多次被市、县政府评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市、县劳动模范。个人事迹多次被大学生村官报、河南省电视台、河南日报等中央、省、市多家媒体报道。

淇县联发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7月,位于淇县北阳镇新庄村,注册资金1000万元,社员363户,流转土地3500亩。合作社拥有占地630亩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一个,园区内有年出栏1万头标准化养猪场1个、日光大棚10个、小拱棚140亩、露天蔬菜240亩、良种培育基地190亩,蔬菜年产量达到4000余吨;拥有占地2870亩的绿化苗木基地一个,是一家集畜牧养殖、特色蔬菜种植、绿化苗木培育、良种繁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合作社。2013年,被鹤壁市政府列入鹤壁市现代农业三年推进计划中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先后荣获省级种植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省林业示范合作社、省农业示范合作社、省供销社系统“五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先进示范社等多项荣誉称号。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以来,在市、县、乡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坚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发展模式。以社员增收、土地增效为目标,以发展“猪一沼一菜”为重点,以发展品牌农业、有机农业为核心,逐步建设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合作社组建了高标准的农产品检测室,配备了专业人才,并与河南农大、河南科技大学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成功引进多个适应市场的新品种,注册了“鹤和”商标品牌,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及ISO9001、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正在进行。同时,为了延伸产业链条,围绕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开发,合作社规划的3000立方米的大型冷库已完成规划,2400平方米蔬菜分拣包装车间也将开工建设。

2013年,合作社积极响应鹤壁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号召,投资2700余万元,以每亩不低于1100元的价格在京珠高速公路沿线淇县北阳镇段流转土地2870亩,种植了大叶女贞、速生法桐、速生白蜡、垂柳等各类绿化苗木50余万株,成活率达到90%以上。基地建成后,年可出圃优质绿化苗木30余万株,年收益可达900余万元,可带动周边3000余户农民种植绿化苗木。

合作社因地制宜地,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发展林下种植,以短养长,不但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而且有效地改善了林地小气侯,促进了林木健康生长,提高了林地生产率,并有效地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基地林下已种植芦笋300亩、白芷200亩,防风200亩。蔬菜600亩,目前长势良好。近日,合作社还将继续在林间种植中药材,种子已经到位,正在整理土地。合作社林下经济的发展可带动当地1000多户参与,户增收入每年达1000多元,并为当地农民创造2000多个就业机会,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6年5月,在国家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考核组进驻淇县,针对淇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进行考核的同时,岳纲亮开始学会如何使用一亩田拓展销售渠道。在以往,岳纲亮只能通过自己积累的人脉主动出击,销售合作社的农产品。但当他开始熟悉使用一亩田平台,并通过了实名认证和企业认证后,他的实力也得到采购商的认可,每天都有五六个优质采购商与他取得联系。

截止到目前,一亩田已经为岳纲亮带来了很多采购订单。他相信,生意是靠诚信和热情点滴积累起来的,非常感谢一亩田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平台。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岳纲亮认为,对于合作社来说就是建设美丽家园,发展休闲农业。下步,他将结合合作社实际,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生态文化传承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采用节肥、节药、节水、节能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利用3000亩的“天然氧吧”,投资3900万元,聘请河南省工程咨询公司高标准规划建设USR沼气池1200立方米,沼渣储存池1800立方米;智能化水肥调节灌溉中心294平方米,育苗联栋温室5280平方米,池塘2万平方米;鸡粪和秸秆发酵棚、鸡粪加工车间及仓库等共1500平方米;林下蚯蚓300亩,蛋白饲料加工车间、蚓粪加工车间、管理及仓库等共1350平方米。配套主要生产设备42台套,以及供水、供电、办公生活等辅助生产设备设施。在此基础上拉长产业链条,给产业赋予文化的内涵,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养殖、种植和休闲旅游协调的综合发展格局。总之,就是把合作社建设成“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典范,是让农村人乐享其中,让城市人心驰神往的所在。

“合作社的成立与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真诚期望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多到合作社进行调研和参观,多在现代农业发展上给予更多帮助和指导。”岳纲亮希望今后可以有更多人支持合作社的发展。

4.农业生态学 篇四

经典生态学: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群落,景观,生物圈

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 , 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 , 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和各组分间的能量、物质、信息流的方式和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

营养级:食物链上能量和物质被暂时储存和停留的位置亦即每一种生物所处的位置(环节)称为营养级。

生态金字塔:能量通过营养级逐级减少,如果把通过各营养级的能流量,由低到高画成图,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称为能量锥体或金字塔。

生态效率: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关系。林德曼定律(十分之一定律):能量沿营养级的移动时,逐级变小,后一营养级只能是前一营养级能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球上的各种化学元素和营养物质在自然动力和生物动力的作用下,在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内,乃至整个生物图里,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流动和循环的过程,就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简称生物地化循环。

地质大循环:指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生物有机体再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经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后,再被生物利用的过程。

系统构成的条件:①由一些要素组成;②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③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产生跟各个组成成分不同的新功能,即整体功能。

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组分的整体性,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初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②是一个有生命的开放式的功能系统;③一个生态系统占据一定的空间并随时间发生演变;④生态系统内部保持有一定的平衡关系。生态系统的功能: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①生物组分(经人工驯化的农业生物,最重要的调节者与主体消费者——人类)②环境组分(自然环境组分,人工环境组分)。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组分结构,时空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①能量流——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包括太阳能、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②物质流。③信息流。④价值流。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1.生物构成方面: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经人工驯化培育的农业生物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特定环境下经生物种群间、生物与环境间长期相互适应形成的自然生物群落②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结构单一,物种多样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

2.环境条件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受到人类的调控与改造,以便农业生物能够更加高效地转化出人类所需的各种农副产品 3.结构与功能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既包含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组分又包含了社会经济因素的组分。

4.稳定机制方面自然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建立了复杂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形成了自然的自我调节稳定机制,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发展农业生态系统因生物种类减少,食物链结构变短,自然调节的稳定机制被削弱,生物小循环:指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多层次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生物放大作用(食物链浓集效应):某些物质当他们沿食物链移动时,既不被呼吸消耗,又不容易被排泄,而是浓集在有机体的组织中的现象。

种群: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总和

生态密度:指单位栖息生物实际占有空间内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生态出生率(实际出生率):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量,它受生殖季节、一年生殖次数、一次产仔数量、妊娠期长短和孵化期长短、以及环境条件、营养状况和种群密度等因素影响。

生态对策: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对某一些特定的生态压力所采取的生活史或行为模式。

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密度改变时,就必定会对相邻个体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群落: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环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群落最小面积(表现面积):指能够包括群落中绝大多数的生物种类和表现出该群落一般结构特征的最小面积。

物种多样性: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层片:是群落的结构单元,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一致性和一定小环境的种类组合。生态位: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一个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增加的现象称边缘交应。

生物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

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的现象。

趋异适应: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差异,长期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不同个体群之间在形态、生理等方面产生的相应生态变异。

生态型: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生活型: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具有类似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物种类群。

贝格曼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下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稳定性:生态系统与其组成成分(种群或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干扰所带来的影响和破坏能够自我调控、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使其内部稳定的能力。

系统的功能组分冗余:在一个系统中,具有同一功能的组分数量超过必须的数量,处于备用状态,这称为系统的功能组分冗余。系统的反馈作用:系统的运行结果作为控制信息(反馈信息),回到系统调控中心,对系统未来动态产生影响,这种作用过程称系统的反馈作用。

生态系统的三种结构: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农业生态系统

食物网的类型: 草牧食物链,腐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混合食物链。地质大循环的特点:时间长、范围广,是闭合式循环。生物小循环的特点: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式的循环。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竞争排斥原理:对环境资源要求很相似的两个物种,由于对食物或生活资源而竞争,使两个物种不能长期共存,最后竞争力弱的物种部分灭亡或被取代。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太阳能,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三种类型的循环:水循环、气相型循环、沉积型循环。

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土壤植物动物土壤的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该模式包括三个主要养分库,即植物库、家畜库和土壤有效养分库。

次级种群参数:性比、年龄分布、种群增长率、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

种群的年龄结构:年龄锥体有三种类型:下降、稳定和增长型。

种群增长模型: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Nt+1=N0λt,如果λ>1,则种群上升;λ=1,种群稳定;λ<1,种群下降;λ=0,雌体无繁殖,种群在一代,中灭亡。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①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②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③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④减速期,个体数超过 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⑤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种群间相互关系:①正相互作用;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②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和寄生。决定群落的外貌因素:①植物的生活型②组成物种③植物的季相④植物的生活期。任何一个生物群落的形成,一般都具有这样几个过程:迁移、定居、竞争、反应。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根据起始基质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光的生态作用体现在光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影响生物分布的三个条件:光,温度,水。

系统的自我稳定性下降。

5.生产力特点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较高的光能利用率。

6.开放程度方面两者均是开放性的系统,但农业生态系统要高于自然生态系统。

7.能流特征方面因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输入与输出的开放系统,系统内自我维持的能量很少。

8.养分循环方面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与输入率,养分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9.服从规律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同时受到自然与社会经济规律即双重规律的支配。

10.运行的“目标”方面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目标”是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生物利用,并使生物现存量达到最大;农业生态系统运行“目标”是使农业生产在有限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制约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各个营养级逐级减少的原因:

①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利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总有一部分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利用;②各营养级的同化率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总有一部分变成排泄物而留于环境中,为分解者生物所利用;③各营养级生物要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总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变成热能而耗散掉,这一点很重要。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第一条路径(主路径):能量沿食物链各营养级流动,每一营养级均将上一级转化而来的部分能量固定,但最终随着生物体的衰老死亡,分解归还于环境;第二条路径:各个营养级中的部分已死亡的生物有机体进入到腐食食物链,变为CO2、H2O等,能量以热量形式散发;第三条路径:呼吸作用,维持生命代谢。

能量流动的途径特点:①能流是单向流动②能流是能量不断递减的过程③能量流动的途径和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效率的特点:大型动物的生长率低于小型动物。老年动物的生长率低于幼年动物。肉食动物的同化效率高于植食动物。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食动物比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食动物能利用较多的初级生产量。恒温动物的同化效率很高,但生长效率极低。变温动物的同化效率比较低,但生长效率极高。变温动物的总能量转化效率要比恒温动物高的多。变温动物是生态系统中更有效的“生产者”。

能流分析的步骤:①确定系统的边界②确定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③确定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实物能量流动或输入输出量④将实物量转化为能量⑤绘制能流图⑥能流分析:包括输入能量的结构分析、输出能量的结构分析、能量转化效率分析、综合分析与评价。

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的调控途径:①扩源:扩大绿色植被面积②强库:一是从生物体本身对能量的贮存能力和转化效率考虑;二是从外界生存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考虑,加强辅助能的投入③截流:通过各种渠道将能量尽可能地截留在农业生态系统之内,扩大流通量,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④减耗:降低消耗,节约能源。

生态系统内能流与物流的关系:①都增循“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的原则;②能流是物流的动力,物流是能流的载体;③能流是单向流动,只能利用一次;而物流是往复循环,可重复利用;④物质在流动过程中只会改变形态而不会消失,可在系统内永恒循环;⑤而能流会在转化过程中逐渐衰变,最终转变为低效热能,离开生态系统。

养分循环特点:有较高的养分输入率和输出率;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养分保持能力弱,流失率较高;养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

养分循环的调节:①调节的基本原则:合理输入;建立养分再生机制;强调养分保蓄,供求同步;充实有机质库;提高投入效率;系统的整体优化。②调节的具体途径:合理安排归还率较高的作物及类型;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用养结合)。农林牧相结合,发展沼气,解决生活能源问题,促使秸秆还田。农产品就地加工,提高物质的归还率。

种群的特征;①数量特征;种群参数变化是种群动态的重要体现。②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③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

生态对策的特征:r-对策: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但增殖率(r)高,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种栖息环境,种群数量常出现大起大落的突发性波动,如农田中的昆虫、杂草等。k-对策:个体较大,寿命长,存活率高,适应于稳定的栖息生境,扩散能力弱,但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种群密度较稳定,常保持在 k 水平,如乔木、大型肉食动物。利用r 型生物加速物质的循环利用,利用k 型生物稳定环境。

种群间相互关系在农业生产中应用:①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作;②稻田养鱼、养鸭、养萍等;③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相利用。

群落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外貌;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形成群落环境;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一定的动态特征;一定的分布范围;群落的边界特特征。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①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②亚优势种: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在复层群落中,它通常位于下层。③伴生种:伴生种为群落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④偶见种或稀见种:偶见种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多半是由于种群本身数量稀少的缘故。

群落的结构要素:①生活型: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植物的生活型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②生长型: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分成的不同类群。生长型反映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相同的环境条件具有相似的生长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①因子的多样性和对生物起作用的综合性(生态因子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②主导因子作用(生态因子的非等价);③直接和间接作用(直接因子:直接对生物发生影响的生态因子,间接因子: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对生物发生影响生态因子);④阶段性作用(生物发育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⑤不可替代性和相互补偿性(生态因子间不可替代,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偿)。

自然调控的方式:①程序调控;②随动调控;③最优调控;④稳态调控。

5.农业生态学 篇五

课程论文

“桑基鱼塘”模式

姓学专

名 : 号 : 业 :

*** ******* ********** ***********

********** 考试日期 : 成绩 :

批阅老师 :

“桑基鱼塘”模式

[摘要] “桑基鱼塘”模式基塘式水陆结合模式以我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为典型代表.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常闹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可减轻水患.这种塘基的修筑可谓一举两得,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在基上种果树、蔬菜、甘蔗,分别称为果基鱼塘、菜基鱼塘和蔗基鱼塘.[关键词] 桑基鱼塘 生态农业 耕作系统 三种模式 珠三角

1.桑基鱼塘的出现及其历史演变

桑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特定的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生态条件下的产物, 是珠江三角洲人继承古人“天人相参”的思想, 根据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物制宜的“三宜”原则, 应对自然的举措。它是一种通过水陆相互作用, 通过多样化的循环和功能交换, 使资源得到合理、充分利用, 从而产生较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人工农业生态系统。它由陆地子系统、淡水子系统和养蚕子系统等三个子系统组成。基面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 就是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循环。桑基鱼塘的生产形式, 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演变、发展、完善的过程。

有塘必有基, 基塘系统的端倪也当在此时。当地居民将低洼易生水患的土地深挖, “取泥覆四周为基, 中凹下为塘”。基种农作物, 塘中养鱼。基塘互动, 形成“基塘系统”。在这个系统中, 水体与陆地之间进行复杂多样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 水体资源和陆地资源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密不可分。在鱼塘基面上, 或种果树, 或种甘蔗, 或种花卉, 或种桑树。于是出现了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蔗基鱼塘、花基鱼塘等不同形式。

基塘生产形式在明中叶的出现, 并非偶然。它是宋元以来治理地势低洼, 水潦频仍地区经验的产物, 是对唐宋江南治理低洼沼泽地经验的发展与创新, 是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优化运用自然资源的有效措施。明中叶以后人口迅速增殖、已出现富裕劳力的社会因素恰与高密集劳力的基塘生产形式相适应。

2.桑基鱼塘三个子系统的循环过程

桑基鱼塘的形式, 是经过反复实践, 不断改进, 逐步完善的。后来将基堤的面积和池塘水面的比例确定为“ 基七塘三” 或“ 基六塘四”, 基堤之上种蚕桑并同时养蚕、缫丝, 这是取得高产值的最优形式。桑基鱼塘由水体、陆地和蚕丝三个子系统组成。桑基鱼塘中的塘基陆地子系统, 只具有作物的初级生产品, 即桑叶;鱼塘淡水子系统则具有初级生产品即浮游植物, 还有次级生产品即鱼;蚕丝子系统, 即养蚕产丝。蚕丝子系统充当前两个子系统的联系环节。例如基面种的桑叶, 用来喂蚕;蚕丝子系统的产品除丝货外, 其初级产品蚕沙(屎)和蚕蛹可投入鱼塘中喂池中的浮游生物和鱼;鱼屎、水生物的代谢产物及其死亡后的残体等有机物, 有的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无机养分, 供浮游生物生长需要, 有的沉淀成塘泥, 塘泥在冬季戽泥

而回到基面, 以肥桑树。物质和能量通过桑叶、蚕沙和蚕蛹、塘泥进行反复交换, 把三个子系统联结成一个完整的农业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间互相依存, 互相促进, 彼此不断循环往复,从而保持了生态平衡。

在桑基鱼塘系统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过程中, 因呼吸作用和生命活动过程中所损失的能量和消耗的物质, 可从光合作用以及系统外输入的有机物中得到不断补充, 因此, 系统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从一个生物传达到另一个,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可保持平衡, 又可通过改进人力资源的投入而取得持续的发展。

桑基鱼塘中的各个子系统, 同时形成更复杂的结构和层次。例如, 水体子系统的层次较多, 食物链较长, 能量和物质的投入、输出也比较复杂。按照鱼类的特性, 鱼塘一般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适合喂养鳙、鲢, 中层喂养鲩鱼, 底层则主要喂养鲮、鲤鱼。鳙鱼以食浮生动物为主, 鲢鱼则以食浮生植物为主。食剩的饲料、蚕沙、浮游生物尸骸等有机物质下沉底层, 一部分成为鲮、鲤鱼和底栖动物的饲料,一部分经微生物分解而充当浮游生物的食料和养分。鲩鱼吃蚕沙和青饲料为主, 它排放的粪便, 既可促进浮游生物的繁衍, 又可供杂食性鱼类饲料。就水体子系统本身而言, 也是环环相扣, 互相促进, 循环往复。至于蚕丝子系统,除作为陆地和水体两个子系统的联系环节外,其产品蚕茧可制成高价的丝货, 由此演绎出农、牧、渔、副相结合的经济整体。在制造丝货的过程中, 众多的经济部门被带动, 诸如蚕桑业、养蚕业、缫丝业、丝织业、制糖业、花卉业、果木业、鱼花(苗)业等行业, 并由此而引发商业、运输业的勃兴, 以出口为导向的贸—工—农经济体系因而形成。珠江三角洲的果基鱼塘、蔗基鱼塘、花基鱼塘等, 都属于基塘系统, 而在基塘系统中最具创意, 最具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是桑基鱼塘。桑基鱼塘这一集约化、专业化、多样化的农业经营, 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开辟的经济与环境、资源、社会协调发展的途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统一目标, 并取得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创举。

3.“桑基鱼塘”三种模式 3.1 “桑基鱼塘”模式

基塘式水陆结合模式以我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为典型代表。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常闹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可减轻水患。这种塘基的修筑可谓一举两得,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在基上种果树、蔬菜、甘蔗,分别称为果基鱼塘、菜基鱼塘和蔗基鱼塘。后来由于国际贸易对丝绸需求的扩大,种桑养蚕的获利大大超过了水果的收益,果基鱼塘的生产方式逐渐演变为鱼塘里养鱼、塘基上种桑树的桑基鱼塘。桑基鱼塘基上的桑树是生产者,蚕以桑叶为食,是第一级消费者,生产丝、茧、蛹,排出蚕粪。塘里的鱼是第二级消费者,为充分利用各种饲料和立体空间,施行不同鱼种分层放养,上层鱼吃剩的残余物及粪便成为下层鱼的饲料,鱼类的排泄物和其他动植物的残骸又被微生物分解为含氮、磷、钾的简单物质,混人塘泥。这种塘泥肥力高、肥效长,又有抗旱和防止杂草滋生的作

用,是施用于桑基的好肥料,从而进入新的循环。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水陆相互联系、动植物相互作用、物质循环和能量层层利用的农业生态系统,形成“桑茂、蚕壮、鱼肥大,鱼肥、泥好、桑茂盛”的有机联系。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洼地水涝之敝,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低洼地积水内涝的问题,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3.2 “台田一鱼塘”模式

台田一鱼塘系统是水陆复合人工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进行规划、实施和建设的。黄淮海平原低湿地区,地势低平,渍涝严重,科技工作者“因洼制宜”摸索出了低湿地的治理模式,即台田—鱼塘模式。以辛店洼为例,该地地势、低平、地下水位较高、挖沟困难、排水更困难,可变挖沟为挖鱼塘,筑台田,变排水为蓄水。台田地势增高,地下水位降低,摆脱了-渍涝危害,为农林果牧的发展提供了较优越的生产条件;台田坡地和台地上的盐分、养分和有机物质通过地表径流对鱼塘水质产生影响;台田种植的稂食、饲草等是鱼类饵料来源;鱼塘底泥也可作为有机肥料肥田;蓄水而成的鱼塘,可以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这样就构成了台田—鱼塘互相促进,物质、能量良性循环利用的立体开发模式。

台田一鱼塘模式可细分为以鱼为中心的鱼一果一粮、鱼一暴—棉、鱼一果一菜、鱼一果一草(饲料)等四种立体种养模式。台田一鱼塘系统包括鱼塘和台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两个子系统,子系统各有自己的物种结构。从鱼塘物种结构来看,表层养鸭,上层养白鲢和鳙鱼,中层养草鱼,底层养鲤鱼、鲫鱼。草鱼吃草,其粪便可作水体中浮动植物的养料,并增加水体中絮凝物,成为鲢鱼、鳙鱼的饲料。鸭子在水面活动,排泄物落入水体,不断提供碳、氮和磷源,提高鱼塘鱼类天然饵料生物的产量。从台田物种结构来看,果一粮间作:粮食作物包括小麦、玉米、甘薯、大豆、花生、绿豆等,果树为苹果;果一棉问作:苹果树行间种植棉花;果一菜间作:苹果一蔬菜(韭菜、白菜、茄子、番茄、扁豆、青椒、黄瓜、西葫芦、冬瓜、蒜、大葱、萝卜、胡萝卜等)间作和葡萄一蔬菜间作。

这种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有利于加强区域的水土保持,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又能促进当地当前和中远期受益的多种农副产品,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辛店洼试验区经过多年建设,已经成为黄淮海平原低湿涝洼地新型农业生态区建设典型。鱼塘建设成鱼苗鱼种人工繁育场、成鱼饲养场、河蟹饲养场、水生经济植物开发区过水河道养鱼场;台田建设成果园、农田,实现了当年开发、当年见效的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辛店洼低湿地的治理和开发遵循客观规律,促进了人地关系的协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3.3 “山区农业”模式

在地形变化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山区,人们充分利用这种“立体气候”资源,依据不同物种的生活习性和空间的多层次性,实行多种生物结构有机结合,合理布局农、林、牧、副、渔业,这种农业模式就是“山区农业”模式。

江西省赣江流域中部的泰和县千烟州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过去这里只开垦了沟谷、河滩上的土地,重点进行粮食生产,农业生产单

一、落后。从

1983年开始,这一地区进行了综合开发和治理,逐步建立了高效的立体农业生态体系,因地制宜、挖掘自然资源潜力,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从过去的以粮食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林果为主,建立立体的农业生产体系,从而充分发挥地区农业资源优势。从丘上到丘下,农业布局大体为用材林(同叶林或针阎混交林)一经济林或毛竹(劝林地可问种人工牧草)一果园或人工草地一农田一鱼塘。千烟洲这种“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这种农业既可以促进中、远期才能受益的林果生产,又可带动当前即可受益的农、牧、渔业的发展.达到致富的目的。千烟洲仅开发6年时间,就使农业用地占开发区总面积的比重从ll%增至86%,人均总收入从180多元增至1 500多元,农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

千烟州这种山区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加强区域的水土保持,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又能促进当地当前和中远期受益的多种农副产品,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经济效益显著;实现脱贫致富,利于社会安定团结,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使山区农业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其缺陷是:分散的农户较难广泛推广多层次综合性立体农业生产,实行立体农业机械化有一定困难,需要的农业投入量较大等。

参考文献:

[1] 叶显恩, 周兆晴.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的典范.珠江经济.2008年 07期 [2] 吴泽英.桑基鱼塘网格.广东园林.2008年 02期

[3] 张健.南方蚕区蚕桑产业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桑基鱼塘.蚕业科学.2010年 03期 [4] 王苇.三种基塘农业模式.地理教育.2008年 01期

6.农业生态学模拟试题 篇六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群集分布

D.成丛分布

17.生物个体大、寿命长、存活率高,要求稳定的栖息环境,则其生态对策是 ( )

A.对策

B.K对策

C.S对策

D.r对策

18.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和E五级,按饶基耶尔频度定律,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一致的群落中,属于五级频度的种类的物种数的关系是 ( )

A.A>BD>E

B.A>B>C>D

C.A>BE

D.A>B

19.鸟类试图把所有的雏鸟喂活。一旦出现食物短缺,亲鸟会集中喂养部分雏鸟,而放弃对另一部分雏鸟的喂养。亲鸟的这种育雏方式体现了生物的 ( )

A.生殖对策灵活性

B.生殖对策延续性

C.生殖对策竞争性

D.生殖对策季节性

20.生态学根据生物类型可分为 ( )

A.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

B.分子生态学、细胞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

C.陆地生态学、水域生态学等

D.森林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山地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

二、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1.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这一法则称为____。

22.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称为____。

23.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像有机体与种群那样,这种群落性质观点是____ 。

24.根据数量稳定性、自然更新性以及人为再回收性等方面的差异,自然资源可分为___和可枯竭的自然资源两大类。

25.世界植被水平分布一般规律是北半球自北向南依次出现寒带的苔原、寒温带的针叶林、温带的夏绿阔叶林、亚热带的____以及热带的雨林。

26.高纬度地区恒温动物的身体住往比生活在低纬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这就是____。

27.生态系统的两大部分是____和非生物环境(非生命部分)。

28.某些生物种群的个体、配偶或家族,常将它们的活动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并加以保护,这种现象称为 ____ 。

29.植被类型的地带性分布包括水平地带性分布和____。

30.坡向主要影响光照强度和____ ,使不同坡向的水热状况有较大差异。

31.生态学金字塔有能量金字塔、____和数量金字塔三种类型。

3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大气圈、水圈和____。

33.建群种生活型相近而且群落外貌相似的植被型联合为____。

34.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生存因子、____。

35.在光照不足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刚好与植物的呼吸消耗相平衡之处,称为光____。

36.饶基耶尔划分生活型的最重要依据是____。

37.可持续发展遵守的三个原则是: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____

38.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叫____。

39.植被随海拔的升高依次成带状分布。这种植被大致与山体的等高线平行,并有一定的垂直厚度,称为植被分布的____ 。

40.成群分布的原因是种子传播方式以母株为扩散中心、动物的群居性和社会行为及___

三、判断题:4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41.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般比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长。 ( )

42.广适性生物是食性广的物种,狭适性生物是食性窄的物种。 ( )

43.在温暖季节里,干燥风带来热而干燥的空气,受这种风的影响后,植物体内水分平衡受破坏。 ( )

44.植物根系深入土壤,利于一部分微生物和穴居动物进入土壤的深层。 ( )

45.次生演替的结果是群落复生。 ( )

46.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结构单位,即指其形态结构。 ( )

47.负相互作用是有害的。 ( )

48.世界植被的水平分布的经度地带性规律,与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和大地形的影响无关。( )

49.温室效应魄加剧将导致大气中CO2浓度降低。 ( )

50.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能量游动过程中有90%的能量损失了,这就是营养级不能超过4级的原因。 ( )

四、简答题:51~5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简述二氧化碳使气候变暖的原理。

52.简述生态系统的动态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53.简述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后果。

五、论述题:54题。20分。

7.农业生态学模拟试题 篇七

国内方面,政府和学术界都对生态转型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和建议。党的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即到2020 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例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在党的十八大上,又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国内学术界,关于产业生态转型的研究者既有知名学者,也有众多青年学子,研究的视域和角度各有不同,主要集中在工业转型,其中又有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 1) 发展生态工业是从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向以高技术含量为主的工业体系演变的过程,最终可以实现产业生态转型[1]; 2) 结合矿产资源、产业结构、资源能源消耗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生态转型进行了研究[2]。实证分析: 1)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个别省的现况,提出资源型产业的生态转型[3]; 2) 对比了产业生态化路径,结合某一省在资源型产业的生态化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认为应该以产业生态园和循环产业集群为基础的路径,实现生态化的转型,以保证跨越式绿色发展[4]。

由此可知,国外的视角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提出的产业生态转型,而国内对于产业生态转型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微观层面,并且对生态环境与经济的互动提及较少,研究视野主要是工业方面,对农业生态转型的研究很少。更重要的是,对于生态经济效率这一结合生态与经济的二维测度,国内研究缺少对其和产业生态转型之间关系的研究。所以,笔者引入生态经济效率的理论体系,探索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内在关系,分析生态经济效率作为农业生态转型衡量标准的可行性,构建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的农业生态转型模式,提出基于三维视角的产业生态转型对策。

1 生态经济效率作为农业生态转型衡量标准的可行性

1. 1 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在根本目的上的一致性

生态经济效率和农业生态转型都是人类探索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的产物。生态经济效率的提出与农业生态转型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发展潮流的时间也很吻合,根本目的都在于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效率主要针对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中的经济与环境两个方面,在最优的经济目标和最优的环境目标之间建立一种最佳的联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而不涉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与农业生态转型特别是我国现在的农业生态转型,即创造新的人工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的生态化过程这一经济、环境二维定位一致。另外,生态经济效率主要针对区域和国家层面,这与农业生态转型针对产业和国家也是大致相同的。

1.2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在具体目标上的一致性

生态经济效率和农业生态转型的目标都是要求发展经济,都要求在提高人们福利或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具体来说,生态经济效率的主要目标有三个: 一是降低资源消耗,即使能源、原料、水和土地利用最小化,增强可循环性和耐用性,使物质闭路循环; 二是减少对自然界的影响,即使废物、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和有毒物质的扩散最小化,促进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 三是提高产品或服务价值,即重在通过产品功能性、灵活性和模块化的改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提供额外的服务和关注,以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功能性需要,从而尽可能降低物质和资源使用量。生态经济效率的目标与农业生态转型的目标( 从传统农业模式向生态农业模式转型和从传统线性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型) 基本是一致的,尤其是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按照3R( Reduce、Reuse、Recycle) 操作原则从源头开始全过程、多层次、多途径地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污染和排放,使资源能源得到合理、高效和持久的利用,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彻底改变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特征的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模式。

1. 3 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在内涵上的一致性

生态经济效率不仅有兼顾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两方面之意,而且含有企业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来提高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之意。它以“以少生多”和提高资源生产率的理念为基础,鼓励企业创新,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所谓“以少生多”,就是以消耗更少的资源,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它所关注的是资源生产率而不是劳动生产率。而农业生态转型尊重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之所以要生态转型,主要是顺应人类经济发展的潮流,即从人造资本为经济发展限制因素进入到剩余自然资本是限制因素的时代。显然,生态经济效率和农业生态转型的核心内涵都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即高资源生产率。

2 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的农业生态转型模式

农业生态转型不仅需要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还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在转型过程中会经历不同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征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使整个过程体现出渐进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探讨农业生态转型的各种过渡形态或者模式。为了探讨农业生态转型的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模式的关系,笔者将生态经济效率分解为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两个维度,构建了在二维平面 “经济效率( e) —生态效率( p) ”图像,利用公式表示了生态经济效率的度量。曲线E表示生态效率的走势,曲线离原点越远,生态效率值E就越高。见图1。

由图1 可见: 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值的直线将区域分成A、B、C、D四个区域,不同的区域代表了农业生态转型的发展模式。A区域代表农业传统发展模式,表明农业生产过程中无害化、减量化水平较低,生态效率较低,资源消耗与废物排放的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长速度,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了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资源短缺危机的日益突出。处于这个区域的阶段,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治理存在问题,污染也比较严重; 另一方面,资源利用率和经济发展也属于低水平。这种模式一般是比较初级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生态转型的主要对象。首先,这些地区和企业没有意识到进行农业生态转型的重要性,还是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再者,由于产业发展模式比较初级,这些地区和企业获取的经济利润也是有限的,没有条件引入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而这一点,又从另一方面导致了产业生产的原始化。

B区域反映企业资源利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无害化水平提高,生态效率高,但经济效率低。这种发展阶段或者生态转型模式一般不会出现。企业进行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所以经济效率作为企业追求的重点,效率低下的情况比较少见。而生态效率水平高是指污染水平很低且资源利用率很高,对于企业而言,不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改善污染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再者,资源利用率与经济效率成正相关,资源利用率高意味着经济效率也高,这种生态效率即资源效率高而经济效率低下的模式显然与常理相悖。

C区域表示一方面经济发展迅速;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治理存在问题,污染也比较严重。处于这种模式的地区,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自然资源的合理开采与科学利用有所忽略,在生产过程中对污染物的排放、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也做得不够。造成这种模式的原因一般是企业没有从宏观上意识到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的整体重要性,过于强调经济效率,忽视了生态效率。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如果想提高生态效率,需要从宏观上意识到生态效率的重要性,再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污染进行处理,从而提高生态效率。

D区域代表农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农业生态转型的最终目的。处于这个发展水平的地区,一方面经济发展迅速;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都不错,对于各项污染的控制也比较得力。这是由于处于这种模式的地区通过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科技,既着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采与科学综合利用; 又能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农业生态转型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模式一般是从宏观上意识到了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的整体重要性,这是产业生态转型的高端模式。在这种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都高的基础上,如果想进一步提高生态经济效率,需要科学创新,研发新技术和方法。

A→C →D是一般企业的发展模式,即当环境污染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家积极开展对工业污染源排污的控制,企业由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向环境无害化发展,即为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当务之急是先提高经济效率,提高废物再生资源化水平。A→C→D发展模式的变换也反映了我国众多企业生态效率的发展轨迹。

A→B→D是罕有的农业发展模式。一般农业企业或农户不会把生态效率的提高作为第一要务,而是专注于经济效率,所以这种模式一般不会出现。

A→D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轨迹,是穿越高山的曲线,该轨迹要求生产过程中通过资源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减少资源投入和环境污染负荷的排放,促使企业生态效率的不断提高。该模式直接跨越了生态与经济的瓶颈,达到双赢,是当前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捷径。

3 基于三维视角的产业生态转型对策

从农业生态转型模式可以看出,由于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的高低不同,呈现出来的资源利用率以及污染程度也各不相同。笔者参考以往学者提出的各种对策,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维视角提出相应的对策,试图从根本上解决不同产业生态转型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 1 微观角度

从微观角度,农业生态转型主要建设方向是生态设计,即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工艺开发、绿色装备制造和企业环境管理。其中,绿色产品设计使农业企业从认识原料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始,重新审视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延长产品寿命,特别是减少废物和增强循环的目的; 企业环境管理主要着眼于产业共生体各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包括对企业员工的环境安全和健康知识培训,对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所进行的管理。

另外,要实现农业生态转型,必须涉及到工艺流程的优化,生产技术的改进,才能实现企业内部或产业内的多种关联衔接,取得农业生态转型的效益。为此,应该着重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企业需要加大对于农业生态转型相关的治污技术、末端产生物回收利用等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以使得在市场竞争中能赢得环保高地。二是政府要为企业打造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平台,提供原创技术支撑。农业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信息、先进工艺和制造技术在资源节约领域的应用,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重点突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产业化联合机制攻关项目,特别是加快推广节约技术。

3. 2 中观角度

从中观角度,农业生态转型必须依赖于产业共生体系。产业共生是指把不同经济部门的企业集聚在一起,使各企业之间通过物质、能量、水、副产品的交换以及土地、物流、知识信息等的共享来提高各企业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实现区域企业整体综合效益(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的最大化。从产业共生的概念来看,企业之间的关系不仅包括废物资源的交换利用,而且包括产品等其他实物资源和服务的供需合作,甚至包括信息等非实物资源的共享。产业共生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是有效的统一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的途径,有利于产业的生态转型。

根据当下开发区域和产业集中地区的特征,农业生态转型应作好全面部署规划,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相关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造,应发挥市场的作用,依照产业生态化的原则,以产业园区的龙头企业为依附,引进与之配套的原料物流企业、信息服务企业、末端产物承接消化企业等,完善整个园区的产业生态系统,优化园区的环境,从而建立园区内利益共享机制和共生企业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这样才能实现生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3. 3 宏观角度

从宏观角度,农业生态转型是按产业生态学原理在观念、管理和技术三个层次上大力推进,从传统产业模式、污染控制模式向生态产业模式转型。实现农业生态转型发展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需要各级政府整体谋划,综合协调,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应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各自的职责,落实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以及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共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合力; 应建立健全决策的相应机制,进一步完善咨询制度,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扩大政务公开范围,使行政行为公开透明,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参与、监督等的权力。

参考文献

[1]谭雪兰,李诚固,刘西锋.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化对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6):377-380.

[2]鞠松涛,叶永恒,王宏伟,等.资源型矿业城市的生态化转型研究[J].资源·产业,2005,7(1):14-18.

[3]谢忠秋,陈晓雪,黄瑞玲,等.江苏城市转型与产业转型协调发展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3(6):244-251.

8.农业生态学模拟试题 篇八

国家能源局所推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与光伏扶贫政策,让光伏农业搭上加速前进的快车。专家认为,如果大规模推广,光伏农业五年内将达到人民币万亿元的庞大市场规模,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强劲动力。

金从土地生,农户增收快

光伏与农业结合的最大优势是,通过对农业空间的立体利用,克服了光伏发电行业的用地制约。光伏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就是不能改变土地的使用属性,即土地原来是农业用地,仍主要用于农业。光伏农业电站在设计过程中,就必须根据土地属性及特点,在不改变使用性质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利用农业设施发电,进而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附加值。

在光伏与农业结合的各类项目中,光伏农业大棚的应用最为广泛。它结合了太阳能发电、智能温控、现代化高科技种植等技术。太阳能系统所发电力可供智能控温与灌溉、补光等功能使用,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剩余电量还可回售给电网公司,创造额外收益。立体式的开发让土地资源得到了最合理的利用,所创造的财富让农户享受到农业现代化所带来的福利,真正做到了“金从土地生”。

绿色无污染,节能又减排

作为光伏农业大棚大家庭一员的“太阳能加温大棚”项目,将太阳能加温系统与农业设施大棚有机结合,实现农村能源与农业生产无缝对接,改变了以往农业设施大棚冬季依赖煤、电等常规能源加温的模式。通过太阳能系统加温,可提高大棚温度4-5℃,每个大棚1个取暖期可节约标准煤近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2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约0.2吨。

光伏大棚提供充足热能,

减少煤炭消耗

煤炭消耗量的减少、污染排放量的降低,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光伏与农业结合所产生的巨大效力,试点的成功经验将会向更广阔的范围普及,从而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这不仅是对农业本身的积极改变,更是转变思想,利用光伏技术为生态环境所做的可贵努力。光伏农业的普及必将会影响更多相关行业的光伏推广,形成多行业合力为环保做出贡献的局面。

薄膜来助力,推进新生态

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让光伏农业的发展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其中,汉能轻质化薄膜发电组件,因其充分满足大棚的承载条件和自身良好的透光性,勇当先锋,为许多农业项目带去了阳光的力量。汉能在山西、四川和安徽建设的光伏农业项目就是三个典型的案例。

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曾是历史上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现如今因交通、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汉能为永宁县带来的总装机43kW、占地面积达5亩的轻质光伏组件,将有效地缓解农业用电的迫切需求。在并网后通过余电上网获得国家补贴,还能获得收益。一“省”一“挣”,省的是农业资金;挣的是科技之光沐浴后,古城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就在前不久,汉能将农业种植与光伏发电相结合的新型温室大棚项目带到了安徽省安庆市的独秀山旅游区,建立起首个汉能光伏农业示范基地。这一行动是汉能积极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化、打造特色型光伏生态农业的关键一步,同时也是安庆市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改变传统农业落后局面,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重大举措。

上一篇:关于恭喜宝宝满月祝福(60句)下一篇:在供电所长培训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