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历史与未来(精选8篇)
1.管理会计的历史与未来 篇一
【内容提要】中国行政管理教育经过十几年的恢复发展之后,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为此,我们需要对中国行政管理教育过去的发展历程、现今的实际状况和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清晰而深刻的认知。文章正是适应这一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互联网调查方式,收集到这方面诸多最新资料,对中国行政管理教育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但较为系统的分析,以期有助于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向多模式、高层次、专业化和现代化等方向顺利发展。
【关 键 词】行政管理/公共管理/教育/教育发展/中国
【 正 文】
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经过50-70年代的历史曲折之后,终于在80年代获得恢复和重建。在过去的20年间,它的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程紧密相关。如今中国又要进入改革开放的一个新阶段,行政管理教育也正迫切地需要一个更大的发展。要实现这一任务,我们就需要对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以弄清其来龙去脉,理清其未来发展的思路。
为此,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了42所普通高等学校(注:具体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学院、苏州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湖北大学、青岛大学、贵州大学、汕头大学、南昌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青海民族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上海大学、湘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中国纺织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武汉冶金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西大学等。资料截止时间为2000年5月。)和一些专门行政学院的相关资料,尤其是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获取了有关普通高等学校的大量最新资料。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专门的行政学院主要从事的是公务员在职培训教育,而普通高校的行政管理教育往往更为规范和系统,更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虽然有时会涉及有关行政学院的教育问题,但主要探讨的则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和硕士层级的行政管理教育问题。
一、历史的回顾
中国自战国时代起就有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的古训,它强调要肩负国家管理大任需从个性修养开始,并从治理好一个家庭入手。后来(隋唐至清末期间)由于科举考试在中国很是盛行,中国便更重视“治国平天下”(国家管理)方面的教育,甚至各种教育都以此为核心。应当说,中国古代传统的国家管理教育确实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但它们毕竟都是为以“家天下”为特征的封建皇权服务的,崇尚集权专制、追求特权地位,因而必然与崇尚民主、公正、自由等精神的现代行政管理教育相去甚远。
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行政管理教育基本上是从本世纪30年代才开始的。30年代,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高等院校就开始设立行政学课程(黄达强、刘怡昌,1988年,第17页)。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曾在革命根据地延安建立过行政学院,应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需要开设过行政学课程。但是总体上看,当时的行政学教育仅仅处于初始阶段(郭济,2000年,第3页)。
建国以后,我国的许多院校,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都曾有行政学方面的研究和教育。然而从1952年院校及学科调整以后的20多年间,严重的意识形态偏见致使行政学和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一样未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被保留下来(注:60年代个别院校也曾经给予政治学等学科院系以短暂的恢复。如北京大学曾于1960-1963年间,恢复了政治学系,旋即被并入1964年新组建的国际政治系,成为下属的一个教研室。参见“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系况概览·历史沿革”,http://。中山大学曾在60年代初在哲学系设政治学专业。参见http://。)。这20多年的空白对我国的行政学及其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直至1979年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邓小平,1994年,第180-181页),这些学科包括行政学在内才得以重见天日,逐渐获得恢复和发展。行政管理教育从此经历了酝酿、恢复、壮大以及现今的转型等四个阶段。
1.酝酿阶段(1982-1985)
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行政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行政改革便被提上议事日程,1982年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后的首次政府机构改革;同时加强对行政学的研究和教育也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开始酝酿开展行政管理教育。
酝酿阶段的特点主要有两个:其一,先培训骨干教师,再推广行政学研究和教育。1982年中国政治学会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了全国行政学讲习班,1983年又在济南举办了政治学和行政学讲座(刘怡昌等,1996年,第3页)。这两次骨干教师的培训对于我国行政学研究和教育的恢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此,许多高等学校相继开设了行政学方面的专门课程。例如北京大学于1984年就开始向本科生讲授行政管理学课程(鲍静、左然,1996年,第27页)。
其二,以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推动国内行政学研究和教育的开展。1983年,中国劳动人事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承办了“联合国:文官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由中国和20多个国家的学者和政府官员参加。这次会议对我国后来公务员制度和行政管理专业教育起到了很大的启蒙影响作用。198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和原劳动人事部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了全国“行政科学研讨会”,会议论证了开展行政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重要性,建议成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筹建国家行政学院(刘怡昌等人,1996年,第3页)。此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便开始了筹备过程,旨在推动行政学研究和教育交流的《中国行政管理》杂志于1985年7月得以创刊。这些活动对全国恢复和重建行政学研究和教育起到了更为直接的推动作用。
2.恢复阶段(1986-1992)
经过几年的准备后,从1986年开始,我国行政学的专业化教育终于得以恢复和重建,其间有两大特点:
其一,主要在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的行政学类系所中恢复了本专科层次的行政管理教育,而后逐步兴办了行政学硕士教育。早在1985年,湖北大学就创建了专门的行政管理系,但并未开招本科生。1986年,国家教委首先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批准了武汉大学和郑州大学兴办行政管理四年制本科专业。同年,武汉大学还在已有的政治学硕士点中开招行政管理方向硕士生。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两校的政治学系得以恢复,中国人民大学的行政管理研究所也得以创建。1987年,南京大学开招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中山大学恢复行政管理专业的招生。苏州大学则先行建立起行政管理专科专业,并于第2年开始招生。198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系得以恢复,并定名为“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在原来政治学专业的基础上,另开设行政管理专业。中山大学也正式恢复原来的政治学系,并改称“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研究所首次正式开招行政学专业硕士生。同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在北京成立。1990年后,一些学校(如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等)的政治学系学习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模式,纷纷改名为政治学与行政学(或政治与行政管理)系。这些院系名称的变化本身就表明这一时期行政管理专业得以逐步恢复或重建,并在政治学学科教育中占有二级学科教育的独立地位。
其二,初步建立起中国的行政管理教育体系。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确定了将在我国建立公务员制度。这无疑给中国刚刚恢复重建的行政管理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1989年政治**的冲击,原定公务员制度的推行计划被推迟,从而使得1990-1992年间的行政管理学教育受到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是发展速度明显放慢。然而无论如何,经过6年多的发展,到了1992年时,中国的行政管理教育已经初成体系。不仅如前所述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三个纵向的教育层次,而且形成了普通高等教育与各类成人教育(函授、自学考试、夜大、刊授、电大等)共存的行政管理学专业横向教育体系,还有一批专门的地方行政学院得以组建。如广东(1985)、北京(注:北京行政学院最早建于1949年,时称“北京市行政干部学校”,“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86年得以恢复,更名为“北京市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中心”,1993年正式定为现名。)和上海(1986)、河北(1987)、浙江和沈阳(1988)、深圳和吉林(1989)、黑龙江(1990)、安徽和青海(1991)、江苏(1992)等省市先后组建地方行政学院,开展新时期的公务员培训和一些成人类的学历教育(详见鲍静、左然,1996年,第9-25页)。
3.壮大阶段(1993-1999)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中共“十四大”确定中国要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都要求中国必须进行政府职能的重大调整,继续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并尽快建立已被拖延几年的公务员制度。1993年3月的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进行改革开放后第三次较大规模的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同年8月14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这些都为中国行政管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从此,中国行政管理教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壮大阶段。
首先,这一时期又有一些学校加入到行政管理教育大潮中来。如1993年的苏州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等,1994年的华东理工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1995年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1996-1997的中国对外贸易大学、南昌大学(注:其中仅南昌大学将政治学专业调整为行政管理专业,其他学校直接拥有(见《中国高等教育》1997-5,第50-55页。)等纷纷拥有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办学权。清华大学从1998年起则直接获准兴办行政管理硕士教育。
其次,一批较早开展行政管理教育的学校对本身的行政管理教育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完善。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对人才培养(如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崭新需要,为了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和办学资源的共享,也为了提高培养质量,它们大多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教育改革和提高工作:(1)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系和专业设置,实行院系合并,组建了不少多学科共存的学院性教育机构(详见后面的分析)。(2)改变了过去仅仅重视培养数量的数量型模式,奉行注重人才质量的质量型教育模式。在80年代末,先期兴办行政管理教育的院校往往招生数量较大,本科年招生数量多达60名,加上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年招生数量就更为可观。但是由于机构改革,政府人员精简的影响,毕业生难分配,所以这些老学校不得不减少各类行政管理教育的招生数量,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造,以培养高质量的行政管理人才。(3)这些学校还利用已有的优势,纷纷重视高层次的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重视开展硕士及硕士以上层面的各类教育。如武汉大学、郑州大学、苏州大学、北京行政学院等在这一时期先后获得硕士学位的授予权。90年代后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率先获得中国行政管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第三,专门的行政学院得以继续壮大。1994年9月21日,经过多年精心筹备的国家行政学院终于正式成立。1993年以后又有一些省、自治区先后成立地方行政学院。同时,一些地市级行政学院也纷纷建立,这就基本形成了我国庞大的公务员培训网络。
4.转型阶段(1999-)
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教育正面临市场经济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以及全球化经济等新时代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巨大挑战,同时也面临向多学科模式转型和开展MpA(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等一系列难得的全新机遇。从此,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开始步入转型和发展的新阶段(详见后面的分析)。为了应付这些挑战,抓住发展良机,有必要对中国行政管理教育的现实状况进行专门的考查。
二、现状的调查
对于目前到底有多少家普通高等学校拥有行政管理专业的教育权,我国有关部门缺乏统计数据。我们近期通过网上和其他调查方法所做的不完全调查证实,目前全国从事行政管理专业本科以上教育的普通高校至少为40多家。目前,全国已有副省级以上地方行政学院46所(郭济,2000年,第5页)。其中普通高校行政管理教育主体的机构建制、教师状况、学生状况和课程设置状况如下:
1.教学机构的建制
我们所了解到的42所高等院校普遍拥有至少本科层级的行政管理专业办学权。通过网上调查到其中近39家院校在院系建制方面的最新状况。结果显示如下几个特征:
(1)从学校类别来看,综合性大学要多于专门性院校。前者(27所)几乎是后者(15所)的2倍。不过后者能兴办行政管理教育本身,既说明他们正在向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
(2)在学校内部,学院数大大多于系所数。前者几乎是后者的3倍(参见表1)。这突出地反映了我国1993年以后院系合并浪潮对行政管理教育的影响很大。在31家学院当中,数量和比例居第一位的为管理类学院(含行政学院)。这虽然说明管理学取向的行政管理教育已经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并不等于说,法学或政治学类学院的影响已经很小。实际上我们将政法类和文法类合起来所占的数量和比例与管理类一样大,何况管理类还有至少4家政治学取向很强的学院,因为它们原本就主要靠政治学发展起来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人文类与文法类加起来的比例竟然高达29%,与政法类旗鼓相当。这说明我们已有一些行政管理教育正在受到人文科学更多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学院兴办行政管理教育的比例太小,经济学取向的行政管理教育是非常稀缺的。这在后面论及的课程体系分析中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证明。此外,由研究所直接兴办行政管理教育的主体也很少。
(3)在系一级的建制上,政治学取向的直接教育主体占居明显的主导地位。如果说从学科众多的学院建制中还不太容易看清我国目前行政管理教育的学科取向的话,通过对独立的系所和学院主要承担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系级组织的分类分析,就可以看得比较清楚。表2显示,单纯的政治学系(含国际政治系)所占比例并不高,但是如果把政治学色彩浓厚的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和单纯的行政学系也加进来,那么其数量就有23家,比例高达54.7%,而公共管理学与管理学两类加起来的数量仅仅11家,占26.2%,其他(含国际文化和人文社科)类的就更少了。
表1 39所高校举办行管教育的院系类别
分类学校(31个,占73.8%)系所(11个,占26.2%)总计
小类 管理类政法类文法类人文类经济类系所
数量138451101
42比例% 41.925.812.916.13.290.99.1100%
备注 经济管理 政法、法学 文法学院 文学院 仅为经济学院
行政管理
注:本表主要根据互联网上各高校行政管理教育院系设置的最新资料统计而成;39所高校不含前述42所高校中的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中国纺织大学和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同时浙江大学有3家办学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有2家办学单位,因而这里的总数仍为42。
表2 39所高校从事行政管理学教育的具体主体类型
分类政治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行政学 公共管理 管理学 国际文化 人文社科 总计
数量49106526
42比例%9.521.423.814.311.94.814.3100
包含类型 含国际政治体育管理、公共政策国际关系 社科教育
注:同表1
表3 7所普通高等学校行政管理教育院系目前的师资力量情况(人)
类别专业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博士硕士全职
数量教师教授 副教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兼职 兼职
高校院系教授 之比
北京大学政治学 33111681.8618.21545.51339.4与行政管理系
中国人民大学197878.9210.5315.8
行政管理学系16 1∶0.84
南京大学政治3981866.7923.1与行政管理学系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39149591128.2615.417 1∶0.44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 541731.53564.8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50617462244
北京师范大学法政所 34915 70.61029.41029.48 1∶0.24
注:本表全部根据7所高校网上资料统计而成;表格空白处均为情况不详。
2.教师队伍
据统计,我国从事行政学教学和研究的人员有1000多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的有近千人,高级职称的人数为200多人(郭济,2000年)。不过,至今仍然没有有关专门从事行政学教育的教师的具体统计分析。我们通过网上调查获得7所院校现从事行政管理教育的教师(注:由于很难搜集有关直接从事行政管理专业课教学的教师的资料,所以这里的数据涉及的是这些兴办行政管理教育的院系的专业教师,其中自然包括一些并非直接从事行政管理专业课教学的教师的数据。)的部分资料(见表3)。表中关于各教学单位职称结构方向的资料较全,而学历结构方面的资料不全,专业背景方面的资料完全没有。各高校教师其他方面的资料更是缺乏。这里我们仅就这些办学单位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兼职状况加以分析。
(1)关于职称结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些高校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专业教师中的比重已经达到30%以上。同时讲师职称所占的比例大多为50%以下。其中,发展较早的院系的副高职以上教师比例通常超过50%,最高者为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达81.8%。这些院校已经逐渐改变过去流行的正金字塔形结构模式(职称越高,比例越低),而呈现倒金字塔形结构(职称越高,比例越高);发展较晚的院系副高职以上的比例则一般低于50%。
(2)关于学历结构。我们仅搜集到7所院系中5所院系的资料。5所院系中有1所(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的资料未分博士与硕士,有4所的资料明确显示博士学历状况。这4所院系的博士占专业教师的比例处于15.4-45.5%之间。它说明这些院系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都还不高,都有待大大提高。
(3)关于外聘兼职教师状况。我们得到了其中3所院系的资料。其中从数量上看,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的数量最多,达16个。从外聘兼职教师的背景来看,人民大学也很有特色,其中绝大部分为政府官员。其他院系一般以教师及研究人员为主。例如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的兼职教授达17名,其中全属教学及研究型。
从总体上看,各院系教师在职称结构方面正在趋于合理,但在学历结构方面则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教师结构方面还要打破传统的只有全职教师的模式,走广泛外联的道路,扩大兼职或客座教授的比例。
3.学生状况
关于本科生状况。因为院系建制较为流行,许多院系对于学生状况的网上介绍往往不分专业,所以我们很难了解到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数量的最新情况。有幸的是,我们通过中国高校就业网了解到2000年14所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数。今年毕业生数最多的是东北大学(62人),最少的为南开大学(11人),平均每校毕业生数为33人(注:资料源自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http://,2000年4月12日。)。这个数字显然大大低于国家教委(1999年)规定的一般为60人的标准。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近几年行政管理专业不像刚恢复时那样易于招生和分配所致。通过这一数据我们可以推知该专业各高校年招生数应该在35名左右(毕业数通常会少于招生数),若以40所院校推算,全国年招生数应该能达到1400名左右,年在校人数应在56OO名左右。至于这些本科生毕业以后的去向,我们缺乏统计数据,但据我们的一般了解,他们通常去机关、企业和高校的比例大体各占1/3左右。
表4 国家教委规定的行政管理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在11所高校的开设情况统计
学科课程开设的 占调查学课程课程相近数
学校数 校的比率(%)一致数
行 行政学原理11100110
行政组织学763.661∶组织与管理
市政学981.890
政 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论436.440
行政案例分析545.550
领导科学654.533∶行政领导学
学 公共政策11100110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090.946∶人事管理学
行政公文写作1090.991∶秘书学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其应用 654.560
管 政府公共关系学763.607∶公共关系学
理 管理学原理1090.991∶现代管理方法
学 信息管理概论218.220
管理心理学763.643∶组织行为学
政 政治学原理11100110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763.643∶中国政治制度;中国政府与政治
治 比较政治制度1090.9100
政府经济学545.550
学 地方政府学436.440
政治学和行政学文献选读 218.220
法 法学导论763.643∶法学基础理论
学 行政法学981.890
社 社会调查与统计654.551∶统计学
会 社会学概论763.661∶政治社会学
学
注:11所高校分别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郑州大学、苏州大学等;资料大多来自于它们的网上资料。
关于硕士生的状况。我们也很难查到现成的统计资料。不过据我们的了解,北大、清华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计划类脱产硕士生年招生量能达到10名左右,其他一些院校一般年招生数为5名左右,平均每所院校年招生量应该为7名左右。目前全国行政学硕士点的数量为21家(参见徐中奇等,2000年)。依此计算,我国行政管理专业计划内硕士生的年招生量估计应在150名左右,年在校生应该在400名左右。若再加上计划外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总数应该大大高于这一数字。
4.课程的设置
关于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因为国家教委有统一的专业规范,所以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尤其在公共必修课方面更是如此。在专业课程方面,主干课程差距不大,但在非主干课程或选修课程方面差距较大。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曾对能搜集到资料的11所院系开设国家教委规定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25门主干课程的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4)。其中有3门(行政学原理、公共政策和政治学原理)开课普及率为100%,有15门普及率为50-91%,6门普及率为50%以下。也就是说有18门课(占24门主干课程的75%)在大多数院系都得以开设。这说明行政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共同性确实较大。其次,各高校都没有完全遵循国家规定的主干课程体系,都表现了一定的自主性。当然,其中也反映出一些高校对一些重要课程的认识有偏颇。比如像政府经济学、行政案例分析、地方政府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文献选读、信息管理概论和国家公务员概论等课程应该说都很重要,而且其中一些课程还会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大多数院系对它们的重要性一直认识不足,致使它们在这些院校中的普及率均没有超过50%。再者,一些课程虽然普及率较高,但是实际课程仍然是传统型的,如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普及率虽然达到90.9%,但其中名称完全一致的仅占40%,60%的院系开设的则是传统的人事管理学;政府公共关系的普及率能达到63.6%,但开设的全是笼统的公共关系学。此外,分析还发现课程设置具有强烈的政治学取向性。就我国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总体课程体系来看,尽管的确有一些院校力图根据自己的特点走各不相同的取向道路,如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系兴办的历来是行政法取向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但是由于过去行政管理学归属政治学,许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是从政治学学科中发展而来的,因而大都明显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学取向性。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政治学类的课程比重过大,经济类、管理类和一些方法性技术类课程都很少。这在我国规定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24门主干课程(表4)要求上也能看得非常清楚。
关于行政管理硕士专业课程体系,全国并没有像本科教育那样的统一规范,各个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状况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总之,我国行政管理本科与硕士课程的设置总体上是以政治学取向为主,其中纯管理类、经济学类、定量分析方法类课程在两个层次上的比例都较低;培养偏重学术性,而对应用性重视不足,其突出的表现是不重视案例教学,不重视实践环节等;很少有学校在课程体系中设置行政伦理方面的内容;硕士课程与本科课程差距不大,等等(另参见王乐夫等人,1998)。
三、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行政管理教育恢复重建10几年后,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千年和新的世纪,我们更迎来了一个以经济的网络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同时我们自身正面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并持续、快速和稳定地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为此,我们的政府管理必须适应新时代特征和任务的需要,向高效、民主和廉洁等方向发展。这自然为中国行政管理教育既提出了许多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它提供了一些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1.严峻的挑战
首先,挑战来自于我们本身经济社会转型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在这一阶段,向市场经济过渡和向更高水平的社会发展的任务都更加艰巨,尤其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积聚效应更加突出。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各类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公共管理职能,来化解社会冲突,保障社会平稳、协调、有序地转型和发展。这一时期,我们还面临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政治民主化、行政程序民主等重大历史课题。完成这些任务,不仅需要我们的公共管理人员掌握和具备更多的现代经济、政治及文化知识与理念,而且需要他们要有更强烈的时代紧迫感、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否则,他们就根本不能跟上这个世界飞速发展和变化的节拍,也不能适应我们中国社会转型和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无疑这就从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上对我国现有的行政管理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
其次,挑战直接来自新时期中国政府机构职能转换和机构改革本身。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都明确指出,中国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专业化队伍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对政府管理工作及政府工作人员的内涵在认识上的新突破。建设这样一支队伍既是我国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新的机构建立之后,政府职能是否能真正转变,“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能否真正建立并持久下去的重要组织保证。
第三,这种挑战也来自于新时代经济及社会的一些新特征。具体表现:①信息技术的革命和发展不仅促成了网络经济的出现,还促成了网络政府、电子民主、电子政府等一系列新概念的出现。为此,政府管理的方法与程序都要进行巨大的变革。为这种现实需要服务的行政管理教育或公共管理教育都必须迅速转换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加以改革和创新。否则,我们的行政管理教育就不能培养出迅速适应网络时代政府管理需要的全新公共管理人才来。②知识经济的发展,为政府对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公务员队伍本身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身在政府的公务员本身更应该是知识素养高、各方面素质优良的公共管理者。这决定了我国的行政管理教育必须主要为公务员队伍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③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即将加入WTO对我们的政府公共管理及公共管理教育也有相当大的冲击。它要求我们的各级政府官员在未来的管理中都必须有国际眼光,熟悉国际游戏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要求我们对这方面的公共管理教育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难得的机遇
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原本发展历史就不长的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势必更显得力不从心和困难重重。但是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这些新时代的特征和需要既是对我们传统的行政管理教育的严峻挑战,同时也会给它的充分、快速和健康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和强大推动力。也就是说,它们无疑为中国行政管理教育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多模式发展。就行政管理教育的模式来看,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出诸多划分。在此我们只是主要涉及学科取向模式的问题。如前所述,无论是从过去的学科归属,还是从现有的系所建制、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反映出,中国现有行政管理教育模式的最大问题就是模式单一,其表现是突出的政治学取向性。尽管依托政治学发展行政管理学教育的确有一些优势,而且这种取向模式还可以继续发展下去,但单纯或主要是这种取向将会很成问题。因为行政管理本身是一种必须由多学科(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等)高度复合支撑的交叉领域,因而行政管理教育应体现出多学科取向以及与它们的复合取向的共存性。就目前来说,我们面临的最大机遇是借国家学科调整的东风,尽快实现行政管理教育的多模式发展。除了继续办好已有的政治学取向模式外,还应该发展管理学取向模式(罗自刚,1998年)、经济学取向模式,以及公共管理学科取向模式(陈振明,1999年)等等。
此外,在教育模式上,我国还要注意学习国外大学学院型与专门培训机构型、理论知识型与实际应用型、学历型与公职资格型等多种教育模式并存的经验(薛澜、彭宗超,2000年)。各类教学主体均可以参照他国他校的成功经验并根据自己的优势走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②高层次专业化发展。面对上述诸多崭新的挑战,行政管理教育必然要向高层次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这种高层次专业化除了要重视扩大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管理硕士学位教育和博士学位教育外,目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必须注重以在职公共管理人员为主体的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教育。政府公务员以前的专业背景往往复杂多样,进入公共管理部门后就需要进行这方面的统合训拣。特别是目前中国公务员队伍庞大但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很难适应上述未来发展的需要。1997年底,全国公务员总数达530.7万人,中专及其以下学历的为297.9万人,占总数的56.1%,具有大专学历的为232.7万人,占总数的43.9%,其中大专学历的178.2万人,占总数的33.58%,具有本科学历的52.65万人,占总数的9.92%,具有硕士学历的仅1.88万人,占总数的 0.35%(季明明,1999年)。为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决定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硕士学业学位的教育。这对于我国公共管理教育无疑又是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
③现代化发展。信息革命所导致的网络社会的出现能给我国行政管理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行政管理教育中可以更多地采用多媒体、远程教学等现代化手段。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体制转型与社会发展的最新进程,更能促使传统行政管理学理论范式与方法体系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进而带动整个中国行政管理教育的现代化和跨越式发展。
面对挑战与机遇,我们必须实现公共管理理论研究与专业教育有机的结合,必须根据现实及未来需要在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同时更要特别关注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提高师资的学历水平,优化他们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等。只有这样,中国的行政管理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历史的飞跃。我们相信,只要认真总结国内外尤其是我们自身行政管理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面对挑战,把握好机遇,勇于改革和创新,我们就一定能拥有行政管理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刘怡昌、许又惠、徐理明主编。行政科学发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
[2]郭济.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建设及其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0,(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8-184。
[4]鲍静、左然总策划.中国行政科学研究和教学机构通览[R].北京: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络部,1996。
[5]黄达强、刘怡昌主编.行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6]1996/1997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置或备案的普通学校本科专业名单[J],中国高等教育,1997,(5)。
[7]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1999年颁布)[E],第二章第5条第1款。
[8]徐中奇.为中国行政学长远发展培养复合型行政学硕士[J].中国行政管理,2000,(3)。徐中奇、吴瑞坚.报考行政管理学硕士研究生问答[J].中国行政管理,2000,(6).[9]罗自刚.对行政学学科归属问题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4)。
[10]陈振明.从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J].政治学研究,1999,(1)。
[11]季明明.国家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一个途径——论我国建设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中国行政管理,1999,(3)。
[12]王乐夫、郭小聪、马骏.中西方公共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兼谈中国公共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突破点[J].中国行政管理,1998,(7)。
[13]各高校的网上资料等。
2.管理会计的历史与未来 篇二
一、从西泡子到国家湿地公园
卧龙湖原名西泡子, 形成于中生代晚期白垩纪, 距今有300万年历史, 以东、西马莲河为主要水源, 属半人工半天然湿地。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是以保护水禽栖息地和水生物资源为目的的湖泊型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范围达112平方公里, 东西长9公里, 南北宽13公里, 是包括水面、沼泽、塘、湿草地、滩涂组成的内陆型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区域。作为辽北重要的生态屏障, 卧龙湖湿地的功能效益尤为重要, 作用非常巨大。十二五期间卧龙湖保护利用建设全面开启, 将建设东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淡水型国家湿地公园”, 辽宁省内最大的湿地科普公园。2012年卧龙湖被列为国家级湿地湖泊保护区。
康平县委、县政府高起点编制生态发展规划:2011年, 沈阳市环保局完成的《卧龙湖地区生态保护规划大纲》通过评审。2012年, 《沈阳市康平县卧龙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标。康平县委、县政府高水平管理生态环境:康平县2013年投入10.4亿元, 专项用于卧龙湖生态区保护建设项目, 以此带动并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步入更高层次。康平县委、县政府高投入建设生态项目:投资5517万元, 在湖心岛实施150多公顷生物多样性工程;投资3000万元, 实施卧龙湖森林公园建设工程;投资115万元, 实施卧龙湖渔业生态资源养殖项目。
二、历史文化遗产铸就非凡神韵
卧龙湖周围星星点点, 或远或近, 或大或小分布着16个乡镇。这些乡镇保留了为数众多的先民遗迹遗址, 先人的活动增加了卧龙湖的神韵。湖畔北有辽金时期元州故址、南有龙背山汉墓群、东有珍珠山青铜遗址、西有清博旗诚慎亲王那尔苏陵园、东南为辽代棋州城古城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已发现约20处, 分布在沙金台、二牛所口、海州窝铺、北四家子、两家子、胜利乡等。遗址中出土的有先民的生活用具有钵、盘、罐等;生产用具有石斧、石铲等;狩猎工具有石簇、刮削器等;碾米工具有石磨盘、石磨棒等。青铜时代的遗址有71处, 遍布全县各地,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顺山屯遗址, 早在1984年就被定为铁岭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遗址153处, 多数发现于1980年前后, 大量的文物随之出土。辽代棋州城遗址, 位于康平县郝官屯乡小塔子村东, 初期为辽代东京道所属的一个州[1]。小塔子古塔, 明代称”乌峰塔, ”清代称“包塔”, 位于原棋州城内, 东濒临辽河。据塔建筑风格, 及辽代棋州城址推断, 应为辽代佛塔。塔为青砖建筑, 8面13级, 围近31米, 高约30米。塔身各面设佛龛, 内部有砖雕卧佛。1988年升格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龙湖周围分布众多辽代头下州城遗址, 《辽史地理志》载:“头下军州, 皆诸王, 外戚, 从征俘掠, 或置生口, 各集团建州县以居之。”辽代契丹贵族统治者奴役外俘的塞堡称“头下”或“投下”州城。这些遗址现保存较好的有:北小城子遗址、三家子遗址、南小城子遗址、城子沟遗址、泡子沿小城子遗址等。幸运的是这些遗址早在1980年就被康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并投入适量的资金加以保护。
明清时期古文化遗址12处。清朝诚慎亲王那尔苏陵园位于康平县柳树乡, 那而苏为僧格林沁长孙, 相传那而苏与慈禧关系暧昧, 其父带他祭祖时令其吞金而死[2]607。1990年, 那尔苏陵园被康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奠定了辽北康平磅礴大气的民俗, 同时也令康平卧龙湖的开发与发展在寻根朔源中不断积累充实。
三、“卧龙湖旅游”打造康平新名片
经过多年的治理, 如今卧龙湖平均水深2.5米, 库容0.96亿立方米, 达到历史最好时期。康平县委、县政府切实打造卧龙湖绿色生态品牌, 提升了康平旅游文化品位, 形成“春观鸟、夏赏荷、秋采摘、冬捕鱼”的旅游精品系列活动。同时将辽金人文旅游与卧龙湖生态旅游有机融合, 形成旅游业大发展态势, 康平县“卧龙湖”旅游文化已成为康平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生态旅游文化。卧龙湖占地112平方公里, 是杭州西湖的12倍, 对于抵御科尔沁沙地侵袭辽宁中部城市群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有利于改善沙化地区的干旱气候、补充地下水、防洪抗旱等。
自然旅游文化。卧龙湖风景如画, 四季宜人。春有碧水边天;夏有蝉鸣鸟叫;秋有蟹肥鱼美;冬有寒冰映日。与万顷金沙滩遥相呼应, 是北方少有的塞外平湖风光。
历史旅游文化。湖畔北有辽金时期元州故址、南有龙背山汉墓群、东有珍珠山青铜遗址、西有清博旗诚慎亲王那尔苏陵园。
节庆旅游文化。彰显契丹辽代文化的首届“康平卧龙湖大辽文化冬捕节”于2013年1月18日正式拉开帷幕。观鸟节于201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卧龙湖每年夏季举办一年一度的旅游节, 期间举办康平羊汤节, 品羊汤尝鲜鱼, 赏湖景观演出。
特产旅游文化。“康平羊汤”、“康平花生”、“康平寒富苹果”“康平塑编”等国家地理标志申报工作已报国家工商总局审批, 辽河酒厂恢复生产, 地产品牌得以传承。
四、国家级湿地保护恩泽后世
卧龙湖是典型的浅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 具有相对独立的完整性。保护好湖泊湿地生态系统, 使其发挥调蓄洪水、提供水源、能源生产、环境净化、调节小气候、景观、娱乐、水产等生态功能, 是康平本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不致恶化的重要保障。卧龙湖国家级湿地保护区的保护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区位极为重要。
卧龙湖湿地保护区位于辽宁康平县境内, 科尔沁沙地南缘, 处于半湿润与半干旱气候、森林与草原植被过渡带, 属典型农牧交错区, 生态区位极为重要, 为我国一级生态敏感带。湿地保护区的建设, 对调节辽北气候、补充地下水、维护该地区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是阻止科尔沁沙地向南扩张的重要屏障。
2. 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站和繁殖地。
卧龙湖湿地位于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 是亚洲东部鸟类迁徙的重要停歇站和繁殖地, 每年都有大批候鸟在此停歇, 卧龙湖湿地不仅仅是候鸟迁徙的停靠站, 而且是众多鸟类的繁殖地, 如草鹭、凤头麦鸡、黑翅长脚鹬、斑嘴鸭等, 都在卧龙湖繁殖鸟类中属优势种群。近年来, 卧龙湖湿地白鹤种群的数量尤其庞大, 据观测, 2008年10月观测白鹤数量达2700余只, 2009年4月末单日观测白鹤数量达2900余只。保护卧龙湖湿地是保护亚洲东部候鸟迁徙的主要停歇地和繁殖地, 对维护候鸟迁徙路线通畅具有重要意义。
3. 生物多样性和野生物种丰富。
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比较完整, 生物多样性丰富, 是辽宁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和野生物种集中地, 是具有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地区之一。卧龙湖湖面加上滩涂面积12万亩, 辐射面积达到了1500多平方公里, 被形象地比喻为“沈阳之肾”。湖区生物种群达到550多种, 有水生植物48种、浮游植物154种、鱼类39种、鸟类141种,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9种[3]379。
4. 科研价值不可估量。
卧龙湖是我国北方沙地边缘保存较好的一个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卧龙湖是进行湖泊沉积研究、气候变化研究、植被变化研究、生物多样性研究、珍稀濒危鸟类研究、生物资源开发应用研究等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 也是进行环境教育和科学普及的一个实习基地。
保护和恢复卧龙湖珍贵的湿地, 加强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不仅是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湿地生态功能的需要, 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保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随着卧龙湖生态区“一年开好局、三年见成效、五年出形象、十年大跨越”总体目标的大力实施, 一个湖美鱼肥、鸥鸟翔集, 以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为新妆的崭新卧龙湖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中国通史·辽夏金地名表》载:“棋州, 辽宁康平东南”.
[2]选自《康平县志》.
3.阅读的历史与未来 篇三
回首过去,回溯书籍本身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书籍的诞生过程、种类的丰富、内容的变迁。历史长河中的阅读文化,在其他社会建制和科学发明的冲刷下日臻成熟。眺望未来,图书数字化已经拉开序幕,以谷歌图书项目为代表的网络图书馆,正在悄然推动阅读革命的到来。
阅读的过去——书的历史
历史学家艾柯在《别想摆脱书》中谈到,书已经是尽善尽美的发明,“书籍犹如轮子,一经发明和创造出来,无论对其做出怎样细微的修改,都无法改变其特性。书多方证明了自身,我们看不出还有什么比书更适于实现书的用途……”法国思想家蒙田也认为,书是他在生命旅行中找到的最好食粮。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书本身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也是很值得探讨的。到底什么才是书?最早的书是什么样子呢?
最早的书籍
书诞生于书写,书的存在有一个决定性条件:要有一种方便的载体——一个文本可以按照无限变化的模式来复制和传播。一般认为狭义的书并不包括泥板、龟甲、青铜器物上的文字,因为它们无法达到方便携带、便于复制和传播等要求。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写在丝织品上的
“书”——帛书,帛书比竹木简书轻便,且易于书写,但丝织品价格昂贵,比竹简的数量少很多,传播范围很有限。从书所具有的复制和传播意义上来讲,我们认为最早的书是中国的竹简。出现于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的竹简(现在已确切发现战国时期书简,有猜测春秋末期也已存在书简,还待考证),主要是用竹子和木头制作,用毛笔书写而成。东汉的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后,纸书逐渐开始普及,由于其轻便、易于书写、价格便宜,所以深受人们欢迎。直到晋朝,纸书才完全取代了竹简和帛书成为最主要的书籍载体,当时也出现了中国第一本纸书——《三国志》。
在西方,最早使用的便携书写载体是莎草纸,用生长在尼罗河谷的纸莎草制成,是古代使用最广的文字载体。公元前30世纪在埃及出现后,流传到了希腊和罗马。因为它难以折叠,不能正反面书写,最初的文本都是采用卷轴的形式。在公元纪年之初,文本的形式变了,它从卷轴变成了册籍(即装订成册的纸页),也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样子,翻阅起来更容易,收藏携带也方便,而且可以两面书写。之后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尤其是古腾堡的印刷术革新,书才以一种为普通大众所接受的方式传播开来。
“郭店楚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原装书(这里指较完整成卷,以楚简本来的完整样貌出现),并不是散落出现,而且不是后代的模仿本。1993年10月,郭店楚简出土于湖北沙洋县纪山镇郭店一号楚墓。楚简共804枚,其中有字简726枚,简上字数13000余个。经古文字专家研究整理得知,郭店楚简全部为先秦时期的18篇典籍,其内容为儒家和道家两派著作。道家著作有《老子》(甲、乙、丙)三篇和《太一生水》,儒家著作有《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语丛》(四篇)。这本最早的书有幸躲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深埋地下,为我们研究先秦诸子思想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和埃及出土的大量的基督教文书相媲美。
现在比较常见的横版排版印刷书,最早可追溯到翻译家严复的《英文汉诂》一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 5月首版。该书是精装本, 大致也是我国第一本介绍英文语法的书, 还印着严复的英文名字: Julin KhedauYen-Fuh, 即“又陵、几道严复”。
书籍内容的变迁
书籍自诞生起就是属于社会的,书籍与政治、经济都有密切关系,政治、经济又通过文化对书籍产生影响。从中国历史来看,先秦的书籍主要是受史官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可以说,没有史官文化,就没有最早的书籍。史官文化存在于三代(夏商周),昌盛于西周,平王东迁以后,渐趋衰落。史官文化下产生的官书制度,铸就了先秦书籍的全部特征,与汉以后书籍迥然不同。
汉代以后的书籍的发展,与宗教以及国家的儒化教育息息相关。隋唐五代是雕版印刷的早期阶段,唐代的雕版印刷品主要是一些宗教
典籍、日常读物、生活用品,如佛经、佛像、历书、语言文字工具书以及票据等,还有图文并茂的插图本。五代十国时期,印刷业出现了新的突破,由政府刊刻的儒家《九经》成为印刷业的一个创举,因为印刷的范围从此大大拓宽,更进一步被用于刊印圣贤之书。
雕版印刷的普及,为两宋的印刷黄金时代奠定了基础。两宋时期,雕版印刷技术更趋成熟,北宋时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到了元代王祯完善活字印刷,制造了转轮贮字盘,加快了捡字速度。除了有单色印刷外,更有复色印刷,在印刷品装订与装帧方面也有新的突破。 宋朝印刷品内容扩及儒、释、道及诸子百家等几乎所有领域,文史、哲学、地理、诗文、小说、戏剧、星象及音乐之类的刊本,应有尽有。特别是出版了更多的科技和医学著作。
明清两代的印刷,不但在数量、题材及产地分布上超过前代,而且印刷品的艺术性也非前代可比,在技术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书籍装订方面,包背装和线装成为主流。明清时期出版了题材广泛的通俗读物,尤其是插图本戏曲、小说、画册。此外,经史子集、释道、科学技术、地方志、谱牒、丛书、类书、西洋著作及各种用少数民族文字编成的作品,甚至天主教读物都不断出版。清代末年,西方印刷技术和设备输入中国,逐渐取代雕版技艺,一些图像著作都改用石印。但木刻雕版的技艺依然延续到现在。从一些清代宫廷刻印的版画中,可以看出这时的印刷技艺已受到西方技法和内容的影响。
在西方,随着基督教的传播,书在公元2世纪到4世纪走向了普及。书能够渐渐走下神坛主要也和羊皮纸的使用有关,羊皮纸的使用持续了1000多年。到了13世纪大学兴起时,人们的阅读需求猛增,孕育了图书行业的新生。中世纪,欧洲及中东的阅读创意不断演进,默读和礼拜诵读兴起,阅读成为大众教育的核心内容。当时,书籍贸易急剧增长,读者群体空前壮大,阅读内容日新月异,单页时报、新型报纸以及公共读物相继兴起,印刷字体的不断演进对文本的易读性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即便如此,直到15世纪中期,书依然是一件稀罕之物。18、19世纪,教育领域掀起了大规模的改革,全社会致力于普及文化,书籍贸易再度焕发活力,公共图书馆从无到有,室内照明得以改进,阅读材料开始有了性别差异,公共广告、教会等对阅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nlc202309020734
对阅读有影响的发明
活字印刷
公元1040年前后,毕升发明制造了已知的最早的活字。毕升是一位优秀的刻字工人,在长期的刻字实践中总结出了活字印刷术,其原理与现代印刷术几乎完全相同,分三个步骤:先是制活字,其次是排版,最后是印刷。 活字印刷术在毕升之后不断发展,在活字材料、捡字方法方面都在不断改进。元代著名农学家王
祯创造了木活字印刷术,并于1293年用此法试印了他本人的著作《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印了100部,印刷速度大大提高。 活字印刷术通过维吾尔人传入高加索,再传到小亚细亚和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以及欧洲。公元1450年以后,欧洲才开始了活字印刷的历史。
中国是造纸、印刷术乃至制墨技术的起源国家,关于最后一点论述较少,其实印度和西欧的制墨技术都得自于中国,不过后期进行了大规模改良。虽然活字印刷在国际上声名显赫,但民国之前,在成千上万印刷的畅销图书(尤其是古籍)领域,一直是雕版印刷的天下。活字印刷便于拆卸的特点,只在家谱印刷上享有优势,由于宁化客家人对先民的尊崇,至今仍活态保存这一古老的技艺。
现代印刷术
约翰内斯·古腾堡1400年出生于德国,是现代印刷术的发明者。他不仅使用铅、锡、锑来制作活字,而且还制作了铸字的模具,所以他制作的活字比当时中国和朝鲜的活字更加精细,使用的工具和操作方法也更先进。他还创造了压力印刷机,研制了专用于印刷的脂肪性油墨。现代印刷术掀起了一场信息革命,我们谁也不知道《圣经》出自何人之手,但却知道其出版发行者的名字:古腾堡。此前中国人的活字印刷术已用了几百年,但却是古腾堡第一个将现代印刷术发扬光大,这项创新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知识,从而催生了“启蒙时代”。
古腾堡是一流的发明家,但却是一个倒霉的商人。他的印刷术改变了世界,但这并没有让他发财,而且在一场状告自己出资人的官司中,他连这项技术的发明权也丢掉了。古腾堡的发明对某些长期的社会经济现象也产生了影响,例如抄写工作室走向衰微、布和羊皮纸的价格变化以及当时书业运输的发展。
现代印刷术影响了“启蒙运动”,反过来“启蒙运动”也在改变阅读史。“历史书”通常是被那些在文化和政治上处于统治地位的人控制,甚至会成为他们维护地位的工具。现代印刷术在欧洲广泛传播后,一直与激进思想的传播和政治觉悟的提高密切相关。启蒙运动兴起后,印刷机促使阅读社团、辩论社和讨论小组纷纷涌现。由于印刷工人需要较高文化水平,印刷业在18世纪就成功地进行了薪资谈判。统治者和庶民都意识到出版是传播自己声音的有效途径,因此着力利用这条途径,推进出版业不断发展,使其进入又一个繁荣时期。
电子书
俯视当下,影响阅读文化的最大“发明”,莫过于电子书。无论我们身居何处,片刻之间,就能买到电子文本,价格更便宜,不耗费纸张,也不占用空间。Kindle阅读器的无线系统会记住当前所读的页面,哪怕我们换一台阅读器终端也能继续阅读。根据光线和视力情况,
我们可以改变字体大小,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整字体。都市的生活带给我们压力,我们也给屏幕施加压力来翻页阅读。躺在床上,我们不必像阅读笨重的纸质书那样,必须用双手才能让它保持打开状态。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在屏幕上或在纸上阅读整本书籍的方式是一样的——至少眼部压力、翻页次数是一样的。屏幕阅读的真正问题是屏幕越俎代庖,呈现给我们太多的东西。即使在最像纸质书籍的电子书设备——亚马逊的电子阅读器上,读者仍能迅速查到单词定义。但是这种便利本身加大了下列事件发生的次数:比如读到句子一半被打断的概率是纸制书的6倍。在Kindle Fire电子浏览器上,读者也容易受到网络的干扰。而对于另一些阅读者来说,电子书还模糊了版本辨识度,无法闻到书香,无法用手指的触感感受书,这些都是不可容忍的。
另外,电子书使书籍版本失去了意义,它随时可以诞生新的版本,每一位读者也成为潜在的修订者和再出版人,他甚至可以将书重新改头换面,可以重新设计封面,分拆组合章节,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甚至可以改动原著的文字,改动故事的情节。这样图书的身份、作者的身份、出版商的身份,以致“原版”的意义都将重新回到前古腾堡时代,将变得模糊不清。
无论怎样,电子书的发展是不可遏制的,它在传播知识方面可以起到很大作用;而纸质书也不会消亡,只要有喜欢传统阅读方式的读书人存在,就会一直延续这样的传统。未来会有更加多元与开放的阅读环境,促进知识的“大众化”。
阅读的未来——网络图书馆
通过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介进行阅读,已经在年轻人群中非常普及。数字化时代的图书,已经不仅仅是由印刷好的纸张装订而成,未来的图书将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出来呢?也许我们可以通过谷歌图书项目窥一斑而见全豹。
从谷歌图书项目看未来
早在2004年,谷歌就开始与图书馆和出版商合作进行图书扫描,开启了谷歌的图书项目。该项目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谷歌合作伙伴计划,谷歌通过与出版商的合作将出版商提供的图书扫描添加到图书搜索数据库中。读者可以通过点击谷歌首页的“Books”进入,或者通过出版商与图书销售商网站的“预览”
功能来看内容。第二部分是谷歌与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和牛津大学等多家大型藏书机构合作,扫描了大部分已过版权保护期的旧书。谷歌已扫描约700万种图书,其中约100万种书可以免费预览全部内容,还有约100万种书是公版书,另外500万种是绝版且无法购买的图书馆藏书。最后一部分是被称为“谷歌书店”的项目,标志着谷歌开始进军商业电子书销售领域。
谷歌公司还开发了一种非常先进的红外照相机技术,可以探测放在扫描仪里的书籍页面的三维形状及角度。通过将探测信息传递给光学字符识别软件,进行变形失真调整后,该软件便能更精确地识别文字。这样,既不会损坏书籍的装订,也没有扫描玻璃板效率不高的烦恼。
nlc202309020734
图书数字化的弊端
企业的目标是为股东赚钱,如果允许将图书馆馆藏商业化,我们就无法避开一个基本矛盾——开放性与商业剥削。另外也会使信息渠道控制权日益集中,成为一种新形式的垄断,违背了“人人享有知识”的准则。谷歌图书项目理论上可能将所有印刷书上传网络,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谷歌图书的藏书量有限,并不代表全体。欧洲对此还展开了维护欧洲文化的抗争,甚至组建欧洲数字图书馆,中国也发生了对谷歌侵权的诉讼。电子化中也会遇到漏书、跳页、图片模糊等问题而无法重现完整的文本,而且书的气味、质感是无法在屏幕上体现出来的。从教育和学术进步的角度考虑,有学者担心人们因此受鼓励以这种支离破碎的方式使用图书,从而造成阅读的支离破碎化。
网络图书馆的启迪
网络图书馆催生了一种新的写作商业模式,通过在网上发布作品,作家可以在网络时代生存下来,商业平台可以通过广告等扩大收益。开放免费书籍资料供网民阅读,对知识的传播贡献良多。在网络图书馆中我们也可以更容易地阅读绝版图书,使绝版书籍获得新的生命。
未来的图书馆如何发展,我们能做哪些准备?“出版”一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的定义是“为了被人接受或使用而广泛传播或分配”,也就是“大众化”,一种14世纪以来被人们从广义上理解的综合行为。这让我们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出版的原始意义,所以我们既要收集实物的出版物,也要对数字化的信息进行收集归档和保存。网络图书馆项目无疑会对图书世界产生深远影响,而未来会怎样发展,现在还无法明晰,我们依然要疾呼支持图书馆,支持纸制图书,为未来保存历史,积累能量。
从整个阅读历史的发展中,我们看见科技给了人类思想以更大的展现天地,同时,阅读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相伴终生的行为。作为不同民族文化沟通的桥,无论何种阅读媒介,本质上都给人类提供了了解其他文化的机会,通过阅读,人类在与世界沟通,在创造历史。正如茨威格对书的礼赞:“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世界。”
【责任编辑】张小萌
4月23日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每到这一天,当地的妇女就会将一本书赠送给丈夫或男朋友,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阅读已经伴随人类走过几千年,我们每个人都在阅读自身及周边的世界。阅读,几乎如呼吸一般,已成为人类的基本功能。
4.历史与未来作文 篇四
为什么我这么懂历史呢?原来啊,妈妈送我了很多历史书,我试看了第一本《远古时期》,觉得非常不错,一下子就看完了。妈妈觉得我看得太快了,就说:“每天只能看一本,看完就重看。”于是我就天天看,把书背得滚瓜烂熟。
有一次,我正在讲《努尔哈赤十三副遗甲起兵》的故事。这时,妈妈似乎得了健忘症,又说:“是努尔哈赤三十副遗甲起兵吗?”我说:“是努尔哈赤十三副遗甲起兵!”“哦!原来是这样啊,努尔哈赤二十三副遗甲起兵!”唉,妈妈真是个历史盲啊!她经常颠三倒四,把历史都撰改了,经常惹得我捧腹大笑。
还有一次,在钓鱼的.时候,我滔滔不绝地给妈妈讲起历史故事来。从秦朝的沙丘密谋到明朝的北京保卫战,从汉朝的鸟尽弓藏到宋朝的李纲守东京,妈妈听得津津有味,似乎连池塘里的鱼儿都听得聚精会神,忘记了鱼钩上的美食。结果故事分享了一大堆,鱼儿是一条也没上钩。
5.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历史与未来 篇五
1.1 CAD技术概论
1.1.1 CAD技术的基本概念
CAD技术是计算机系统在工程和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中,为设计人员提供快速、有 效的工具和手段,加快和优化设计过程以达到最佳设计效果的一种技术
1.1.2 CAD、CAE、CAM与CIMS CAD/CAM: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CAE: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CIMS: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有20余年历史的CAD/CAM/CAE技术的自然产物 CAD/CAE/CAM 技术以计算机及周边设备和系统软件为基础,它包括二维绘图设计、三维几何造型设计、有限元分析(FEA)及优化设计、数控加工编程(NCP)、仿真模拟及产品数据管理(PDM)等内容。是一种设计人员借助于计算审进行设计的方法。
CAE主要指用计算机对工程和产品进行性能与安全可靠性分析,对其未来的工作状态和运行行为进行模拟,及早发现设计缺陷,并证实未来工程、产品功能和性能的可用性与可靠性。CAE软件是迅速发展中的计算力学、计算数学、相关的工程科学、工程管理学与现代计算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知识密集型信息产品。
1.1.3 CAD/CAM系统的分类
按应用领域划分
机械CAD/CAM、建筑CAD、电子CAD/CAM、工业设计CAD/CAM、地图CAD、纹织CAD/CAM等
按CAD/CAM系统所用计算机的类型划分
分为大型机CAD/CAM系统、小型机CAD/CAM系统、工作站CAD/CAM系统和微机CAD/CAM系统
现代企业在CAD/CAM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与CAPP、PDM、MIS等系统的集成问题
因此,企业应根据其自身的发展来确定CAD/CAM系统的建设
1.2 CAD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是用于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和图形输入输出设 1 备来帮助人们进行工程和产品设计的技术,它是随着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图形设备以及软件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在CAD技术的发展历程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准备和诞生时期(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195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WHIRLWIND 1(旋风1)计算机的一个配件--图形显示器。1958年,美国Calcomp公司研制出由数字记录仪发展成的滚筒式绘图机,美国GerBer公司把数控机床发展成平板式绘图机。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由电子管组成,用机器语言编程,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图形设备仅仅具有输出功能,CAD技术处于酝酿和准备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WHIRLWIND计算机上开发了SAGE战术防空系统,第一次使用了具有指挥功能和控制功能的阴极射线管CRT(Cathode Ray Tube),操作者可以用光笔在屏幕上确定目标。它预示着交互式图形生成技术的诞生,为CAD技术的发展作了必要的准备。
2)蓬勃发展和进入应用时期(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Ivan Sutherland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利用光笔的交互式图形系统SKETCHPAD。但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计算机及图形设备价格昂贵,技术复杂,只有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才能使用这一技术。作为CAD技术的基础,计算机图形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了商品化的CAD设备,CAD技术开始进入了发展和应用阶段。
3)广泛应用时期(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推出了以小型机为平台的CAD系统。同时,图形软件和CAD应用支撑软件也不断充实提高。图形设备,如光栅扫描显示器、图形输入板、绘图仪等相继推出和完善。于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面向中小企业的CAD商品化系统。
4)突飞猛进时期(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作站和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等的出现使CAD系统的性能大大提高了一步。与此同时,图形软件更趋成熟,二维、三维图形处理技术,真实感图形技术以及有限元分析,优化,模拟仿真,动态景观,科学计算可视化等方面都已进入实用阶段。包括CAD/CAE/CAM一体化的综合软件包使CAD技术又上了一个层次。
5)日趋成熟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
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CAD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完善;系统智能化成为又一个技术热点;集成化成为CAD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科学计算可视化、虚拟设计、虚拟制造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CAD技术发展的新趋向。CAD技术的发展趋势:
1)标准化
除了CAD支撑软件逐步实现ISO标准和工业标准外,面向应用的标准构件(零 2 部件库)、标准化方法也已成为CAD系统中的必备内容,且向着合理化工程设计的应用方向发展。2)开放性
CAD系统目前广泛建立在开放式操作系统窗口95/98/NT和UNIX平台上,在Java LINUX平台上也有CAD产品,此外CAD系统都为最终用户提供二次开发环境,甚至这类环境可开发其内核源码,使用户可定制自已的CAD系统。
3)集成化
CAD技术的集成化体现在三个层次上:其一是广义CAD功能经过多种集成形式成为企业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企业信息化进程;其二,是将CAD技术能采用的算法,甚至功能模块或系统,做成专用芯片,以提高CAD系统的效率;其三是CAD基于网络计算环境实现异地、异构系统在企业间的集成。应运而生的虚拟设计、虚拟制造、虚拟企业就是该集成层次上的应用。4)智能化
设计是一个含有高度智能的人类创造性活动领域,智能CAD是CAD发展的必然方向。从人类认识和思维的模型来看,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对模拟人类的思维活动(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多种形式)往往是束手无策的。因此,智能CAD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现有的智能技术与CAD技术相结合,更要深入研究人类设计的思维模型,并用信息技术来表达和模拟它。这样不仅会产生高效的CAD系统,而且必将为人工智能领域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CAD的这个发展趋势,将对信息科学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1.3 CAD技术的现状
微机平台为普及CAD/CAM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运行于Windows操作系统之上
在我国CAD市场上,已形成了国外大型高端软件、国外普及型、国外与国产二维CAD软件平台等多品种、多层次的产品共存的局面
国内在二维CAD软件方面,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以AutoCAD为平台的二次开发应用软件;另一个是自主平台的CAD软件
1.4 常用的CAD软件
以产品结构设计为主的CAD软件 以工业造型设计为主的CAD软件
溜冰鞋的工业造型设计过程
1.5 CAD的硬件环境
1.5.1 交互设备(Interactive Device)
鼠标(Mouse) 书写板(Tablet)
数字化仪(Digitizer)
空间球(Space ball)
1.5.2 图形输出设备 打印机
激光打印机
喷墨打印机 绘图仪
1.6 CAD技术的发展热点与未来趋势
1.6.1 三维超变量化技术
变量化技术的主要特点:在约束定义方面做了根本性的改变 1.6.2基于知识工程的CAD技术
基于知识的工程(Knowledge Based Engineering,KBE),也称为知识驱动(Knowledge Driven),其实质是知识捕捉(Knowledge Capture)与知识重用(Knowledge Reuse)
习题
1.如何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含义? 2.如何理解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含义?
3.就某一具体的生产企业,简述其CIMS系统应包括的功能。4.一般而论,应如何对CAD系统进行分类?分为哪些类型? 5.常用的CAD系统外围设备有哪些?
6.管理会计的历史与未来 篇六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和金融风险的出现,中国的金融业开始实行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体制。然而,也就在这一期间,随着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世界发达国家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日益显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金融业对分业经营体制的反思和对金融综合经营的探索。为适应国际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这标志着中国对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实践正式启动。
受国际金融综合经营潮流的推动和国内金融分业经营政策松动的影响,中国保险业对综合经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中国再保险、中华联合和阳光保险等保险公司为了更好地实现金融创新,相继组建成立了保险控股(或集团)公司,推广综合经营战略。许多中小型保险公司也在跃跃欲试,积极准备跨入保险集团的行列。研究表明④,2006年在中国的保险公司中,保险集团的资产规模、保费收入和所有者权益分别为16 936.79、4 418.76和730.58亿元,占比分别为87.24%、83.01%、71.96%;保险集团的利润总额为81.58亿元,为保险业利润总额的2.65倍。综合经营已经成为中国保险市场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
显然,综合经营对包括保险业在内的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必将成为中国保险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市场环境与制度背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冷静客观地看待金融综合经营的利弊和保险公司集团化经营的优劣,正确地选择适合各保险公司自身的发展模式,明智地确定自身的发展战略,不仅关系到能否有效地避免盲目随波逐流所可能导致的风险加剧和效率降低,而且关系到每个保险公司乃至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综合经营制度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总结国际金融综合经营演进历史及其典型模式的形成原因、特点和影响,将有助于客观地认识国际金融综合经营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中国保险公司发展模式的选择带来有益的启示。中国虽然在金融综合经营的道路上刚处于起步阶段,但中国金融经营制度的发展却有着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十分不同的特点,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有助于保险公司正确认识自身所处的外部大环境和发展趋势,以便于明智地根据自身具备的内在条件来选择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基于上述考虑,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总结金融综合经营的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为探讨金融综合经营背景下,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选择提供思路。
一、国际金融综合经营发展的经验
发达国家的金融综合经营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起来的,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营模式,并逐渐显现出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的影响。
(一)国际金融综合经营演进的典型模式
世界各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在动因、路径和影响等许多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共性和区别。从发展路径和演进模式看,大都经历了两种不同的路径,可归纳为四种典型的模式。一种是世界大部分国家已经或正在经历着的从混业经营制度发展成为分业经营制度最终又进入综合经营制度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轨迹中,按照制度变迁的驱动力和监管模式的不同,可以将金融综合经营的演进模式分为政府推动型模式、严格监管制度下的市场推动型模式和宽松监管制度下的市场推动型模式。另一种是建立于19世纪中叶,且一直发展至今的全能银行模式,主要存在于德国、瑞士等欧洲大陆国家中。
1.宽松监管制度下的市场推动型模式
宽松监管制度下的市场推动型模式是指由于金融市场的监管强度比较低,金融市场内部创
新比较活跃,市场创新推动了金融综合经营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推动了金融监管机构为适应市场需要和控制市场风险而进行制度变革。这种模式最典型的国家是英国,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综合经营浪潮就源自于英国。英国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一贯推崇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崇尚行业自律。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虽然实行的是金融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但金融监管并不十分严格。在这种宽松的监管环境下,英国的金融创新活动非常活跃。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新业务的不断展开,不同金融部门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同时,外国金融机构大量涌入英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导致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以“道义”为主的监管关系被打破,分业经营已成为阻碍金融创新和发展的桎梏。为了适应市场需要,英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建立了金融综合经营的制度。
2.严格监管制度下的市场推动型模式
严格监管制度下的市场推动型模式是指由于严格的金融监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市场的创新活动,金融企业只得通过不断利用监管漏洞开发市场资源而实现金融创新,当市场中规避监管的行为已经形成一种合力时,监管机构方才被迫为适应市场需要而进行改革。美国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国家。美国金融综合经营的演进经历了明显的从混业转变为分业,再从分业发展为综合经营过程。作为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的中心,美国在金融分业经营时期,实行的金融监管比其他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要严格许多。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企业实力的逐步增强,金融市场日益完善,金融创新活动越来越活跃。同时,受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英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先后推行金融综合经营制度的影响,美国金融企业突破分业经营的内在动力越来越强烈。因此,尽管监管严格,但是规避分业监管的金融创新活动越来越多。为适应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需要,美国政府最终放松了对金融分业经营的限制,金融综合经营得以发展。
3.政府推动型模式
政府推动型模式指金融综合经营的演进是在政府主导下,为了实现赶超或者为了摆脱经济困境而进行的。日本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政府为战时融资的需要,鼓励金融机构形成大财阀为战时经济服务,形成了金融混业经营时期;二战后,为了遏制代表军国主义的大财阀的再次形成,则移植了美国的金融分业经营制度;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金融体系发展举步维艰。为了摆脱困境,并适应国际上金融综合经营发展的趋势,日本政府决心对金融体系进行改革,并于1992年到1998年间修改了一系列法案,在政府的推动下,金融业走向了银行、保险和证券之间的大融合。
4.全能银行模式
全能银行模式指金融综合经营的演进遵循特有的以全能银行制度为主导的制度沿袭型的发展路径。德国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国家。德国的全能银行制度产生于19世纪50年代,是一种业务广泛的综合经营模式。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银行业遭到严重破坏,曾被迫实施美国式的金融分业经营制度,但是持续时间并不长。随着战后西德地区经济的强劲复苏,在20世纪50年代,那些曾经被拆分的金融企业又重新合并成全能银行,继续着金融综合经营的道路。
5.模式比较
上述四种模式不仅表现在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路径不同,而且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首先,不同模式下的金融机构的规模和种类不同。在严格监管市场推动型模式下,由于长期采取分业经营体制和严格的监管体系,使得银行的规模相对较小。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数据,在1995年世界l 000家大银行的排名中,美国上榜163家,欧盟上榜339家,日本上榜121家。尽管美国银行总资产在20世纪的90年代仅次于日本,但是由于其拥有数目较多的商业银行,其银行的平均资产仅为德国商业银行平均资产的10%,为英国的0.2%。①然而,美国在1999年实行金融综合经营后,随着银行可经营范围的扩大,规模和盈利能力大幅度上升。到2005年,世界l 000家大银行的排名中,美国上榜197家,欧盟上榜286家,日本上榜101家②。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在金融综合经营后通过自身的发展以及并购等商业手段使得银行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其平均资产规模仍然低于欧盟和日本银行的水平。从金融机构的种类看,采用市场推动型模式国家金融机构种类多于其他模式。例如在美国和英国等国家,除了银行外,还有大量包括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信用社、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与灾害保险公司、退休养老基金、投资公司、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共同基金、对冲基金、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超级市场”单位信托公司等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而政府推动型模式和全能银行制度的国家非银行机构的种类就相对比较少。
其次,不同模式的金融创新能力不同。在市场推动型模式下,由于金融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实力和规模较大,因此,金融综合经营的推动力主要源于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许多新的金融组织都是由于金融创新的发展而形成的;政府推动型模式由于政府的主导地位影响了市场创新能力的发挥;而全能银行制度模式则由于过高的垄断地位使得其金融创新能力比较低。
最后,不同模式下的金融市场的成熟度不同。政府推动型模式下的金融市场的成熟程度相比较其他模式而言较低,对外开放的程度也比较低,这是由于长期的政府管制和改革不彻底造成的。如日本的银行业由于受政府的过度保护和改革的不彻底性,使得银行业垄断严重,经营绩效不佳。
(二)国际金融综合经营演进历史的经验
总结国际金融综合经营演进的历史,对比各种演进模式,以下经验值得借鉴:
1.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是推动金融综合经营的直接动力
首先,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模糊了传统金融部门间的界限。不同金融部门之间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不断加强合作,具有不同金融部门性质的产品也不断被创新出来,从而产生了金融综合经营的内在要求。其次,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制度的变革。现代金融控股公司就是金融组织制度创新的产物,而“统一监管”、“功能监管”等新的监管机制则是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
2.金融综合经营的演进模式决定了金融综合经营中主流的企业组织形式
全能银行与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企业实行综合经营所采取两种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全能银行是一个金融集团(法人)可以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业务,综合经营程度非常高,它是德国、法国等“制度沿袭”型金融综合经营演进模式中的主流企业组织形式。金融控股公司则是以一个金融企业为控股母公司,全资拥有或控股、参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以实现多元化经营的金融集团,它是市场推动型和政府推动型演进模式中的主流企业组织形式。这是因为,市场推动型和政府推动型金融综合经营演进模式都经历了从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过渡的发展“路径”,而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比较适合从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过渡的公司组织形式。在金融控股公司中,一方面,具有独立经营法人地位的不同的各个子公司之间容易建立金融防火墙机制,另一方面,虽然金融集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是金融综合经营,但就各个独立经营的子公司而言,仍然是单业经营,因而能够适应金融分业监管经营时期的监管。
3.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必然带来监管体制的变革
随着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当“分业监管”、“专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变化需要的时候,不同综合经营演进模式的国家都适时地转变了监管方式,金融功能型监管和统一监管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如美国在1999年后选择了功能监管的金融监管方式,英国于1997年成立了金融服务监管局,对金融业进行统一监管。
二、中国金融综合经营发展的经验
1978年以前,中国的金融体制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了“大一统”的模式:银行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保险公司也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证券业则完全空白。1979年至1983年期间,为了适应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转变的需要,金融领域展开了一系列改革,初步形成了以四大国有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为主的金融系统。在随后短短的25年时间里,也经历了从混业经营转变为分业经营,然后又发展综合经营的过程。
(一)中国金融综合经营演进的历程
中国金融综合经营演进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4年到1992年,是金融混业经营阶段。此时,中国的金融体系刚建立不久,市场化水平低,金融市场竞争不足,金融机构经营效率低。因此建立金融市场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当时的理论界提出,需要在专业化的银行中实行业务交叉,同时扩大银行的信用种类和方式。这些政策建议为我国金融业进行混业经营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一时期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等综合性银行相继成立。同时,银行开始经营证券业务。逐渐形成了金融业的混业经营。
第二阶段,从1993年到1998年,是金融分业经营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高速的通货膨胀,对我国的经济平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理论界开始反省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并在“我国金融体系需要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这一问题上形成了高度的统一。这一切都促使政府下决心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1993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金融分业经营的方针。1995年,又相继颁布了《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金融分业经营的格局。随后,证监会和保监会相继成立,分业监管格局也正式成立。
第三阶段,从1999年至今,是金融综合经营的探索阶段。1999年美国国会批准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和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两大历史事件,开启了理论界对金融综合经营的讨论。在实践中,为了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体系的对外开放,中国政府和各级监管机构也对分业经营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当前,中国金融综合经营的试点已经展开,不同金融部门的业务合作逐步扩大,同时,一批有实力的金融控股公司也开始茁壮成长起来。
(二)中国金融综合经营演进的特点和经验
从中国金融综合经营演进的历程可以看出,相对于国际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历史而言,虽然中国目前的金融综合经营还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但却表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有其独特的经验和教训。
1.顺应国际趋势、借鉴成功经验缩短了中国金融综合经营演进的历程
快速变革和发展是中国金融综合经营演进的一大突出特点。中国之所以能够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美、英等发达国家近100年的发展道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在金融业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能够立足国内,放眼世界,顺应国际趋势,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从而充分地发挥了后发优势。例如,中国在从金融混业经营体制发展为分业经营体制的阶段中,就充分吸取了当时美国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的经验,在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比较快地建立了相对成熟的金融分业经营体制和相对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2.政府推动和理论引导的作用至关重要
纵观中国金融经营演进的历史进程,在每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总是理论探讨先行,政府政策随后,共同推动着金融制度的变革。例如,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关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用经济办法指导金融业发展的理论大讨论以及随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奠定了当年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基础;而近年来理论界对于金融综合经营的研究和政府关于稳步推进金融业综
合经营试点政策的出台,则有力地推动了当前中国金融业对综合经营的实践。
3.过度监管和监管不足导致金融资源浪费
虽然不可否认在中国金融综合经营演进中政府力量的推动作用,但也要客观地看到,在此过程中过度监管和监管不足往往导致金融综合经营演进过程中“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现象,造成了本就稀缺的金融资源的浪费。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的混业经营中,由于缺乏对金融混业经营的有效引导和监督,银行、保险资金广泛投入各种房地产、有价证券、信托等领域,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最终导致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而如今实行的以“分业监管”为基础的“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由于各监管机构利益不一致而容易产生的“本位主义”,加大了金融企业综合经营的制度成本,阻碍了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
4.盲目效仿影响金融企业正确选择自身发展战略
在中国金融综合经营的演进中,由于金融企业对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定位不明确,普遍存在着盲目“效仿”、“跟风”的现象。在混业经营阶段,几乎所有的金融企业无一例外地都投资于房地产、股票、国债和信托,最终都背上了沉重的不良资产包袱;如今发展金融综合经营,“跟政策风”、“跟市场风”又导致“集团化”、“多元化”一时间成为许多金融企业的发展战略。
三、金融综合经营历史经验对保险综合经营未来发展的重要启示
从历史纵深的视角考察并总结国际、国内金融综合经营的演进历程和经验,无疑将对于目前纷纷选择综合经营战略和集团化经营模式的保险公司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一)金融综合经营是大势所趋,保险企业应顺应历史趋势、把握契机以赢得发展机遇当前发达国家的金融综合经营已经逐渐步入高潮阶段,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引入、国内金融监管法律及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金融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和市场化经营水平的逐渐提高也为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以预见,金融综合经营必成趋势。金融综合经营演进的历史表明,顺应历史趋势,把握机遇能够缩短发展历程,实现快速发展。因此,已经开展或确实具备条件开展综合经营的保险公司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当的综合经营形式和战略步骤,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二)根据自身特点确定综合经营的发展目标和模式,杜绝盲目跟风是保险综合经营成功的关键
金融综合经营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带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风险分散效应,也可能产生规模不经济、范围不经济和风险传递效应,最终将产生哪一种效应则取决于从事综合经营的企业自身的条件。历史经验表明,在任何国家,在金融综合经营演进的任何阶段,没有发生也不可能发生所有的企业都采取同一经营模式的现象。即使在综合经营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的金融市场中,也仍然会有十分成功的始终坚持专业化经营的金融企业,也仍然会有具有不同规模、不同经营范围和不同经营模式的各种形式的综合经营企业。因此,保险公司在综合经营的未来发展中应该明确认识保险综合经营的根本目标是寻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要冷静地他析自身的突出优势和内在条件的基础上,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准则来选择是否综合经营以及综合经营的规模和范围,抑制盲目跟风的冲动。
(三)保险控股公司是适合中国当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的综合经营组织形式
对国际金融综合经营演进模式的考察表明,金融控股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适宜于从金融分业经营向金融综合经营转变的演进路径。目前,中国平安集团、中信控股等一些公司基本已经发展成为具有较为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有效的内部风险管控体系的现代金融控股集团公司,这些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将为未来保险综合经营提供范本。
(四)尊重现实、鼓励创新并适时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是保险监管的明智之举。
中国保险业金融综合经营的探索已经正式启动,对监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的保险监管仍然建立在分业经营制度基础之上,事后监管、整顿性监管还是主要的工作方式,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尚未纳入法律轨道,缺乏与银行监管等监管机构的合作与协调。这些问题都大大地增加了保险综合经营的制度成本。钦定综合经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是金融创新的结果,监管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维持金融握手秩序的稳定,但绝不应该成为制约金融体系创新活力的桎梏。只有尊重金融发展的实践,适时调整监管理念和方式,才能够有效地控制金融综合经营所可能产生的风险,降低金融综合经营的制度成本,避免金融资源的浪费。
(五)寻求政策支持是保险综合经营突破制度障碍、谋求发展的重要保障
7.管理会计的历史与未来 篇七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学徒制, 学选制在一定程度上已反映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些基本的规律。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以来, 一系列的工商农实业学堂初步发展, 特别是维新运动后期, 在一些爱国志士的领导下, 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 职业技术教育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尽管在文革期间职业技术教育一度被迫中断,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 八十年代初, 我国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职业大学, 从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试办一批职业大学和专科学校, 到1984年我国已有60多所职业大学, 这是新中国最早明确成立的高等职业学校。二十一世纪以来, 职业技术教育更是飞速发展。以2005年为例, 高职院校占全国高校数的60.9%;高职院校招生人数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53.1%, 占在校学生人数的45.7%。迄今为止,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格局已经初步构建, 教育体系日趋完善, 特征日益明显, 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认同。
二、国外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概况
国外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一般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由于第三次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并且受到当时非常流行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 因此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发展教育事业, 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终身学习观念逐渐普及, 教育民主化日趋加深, 以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向大众化、职业性、实用性方向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 各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 也促使了一批有着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特色, 以及丰富职业技术教育实践经验的机构不断产生与发展。因此从世界各国来看,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主要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 生产方式的转型, 以及新的管理制度的引进等, 促使生产一线需要大批既懂理论又具有较高实践技能水平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而长期以来世界各国传统大学重学术科研, 学制过长, 专业结构单一, 要培养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 原有的大学无论在规模还是教育结构类型方面都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些都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外部动力。
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和一些高端技术企业所需要的高质量劳动力, 而且它是各类型的教育中能够最迅速、最有效、最便捷地反映出社会的经济结构变化的一种教育类型。
国外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些共同特征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政府干预和推动, 一些主要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飞速发展, 主要是由于政府的重视和通过立法等手段给予支持的结果;富有适合自身的特色, 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 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途径, 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以立法来规范职业技术教育的秩序, 保障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注重创新意识, 将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结合考虑, 找出适应社会经济需要和市场需求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模式。
三、国外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启示
首先, 各国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 重视程度主要体现在对其经费的投入力度上, 这使得职业技术教育有充足的办学资源可以利用, 得以发展。
其次,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通过立法和出台相关的法规政策, 能够有效地调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秩序和制度的完善, 使得职业技术教育走上一条健康、稳定、持续、快速、良性发展的道路。
再次, 尤为注重社会经济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 把握住发展的潮流方向, 注重企业的实际需要, 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管理, 优化资源的配置, 打破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办学模式, 积极探索创新,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找出一条最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
第四, 职业技术教育有着较强的实用性、职业性和实践性, 它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出一批实用的生产技术人员, 因此它的培养模式、培养方式要多样化, 要不断拓展职业技术教育在层次上的延伸度, 尽可能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 丰富其发展的类型。
最后, 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力量的发展目标是要建立一支以双师型师资为主体的拥有丰富教育及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以更有利于培养出高技术人才, 更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体系的完善, 更有利于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质量劳动力。
四、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在其实践过程中与其他的教育活动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 也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色。只有正确把握这些特色才能更好地树立科学的职业技术教育观, 妥善地处理好职业技术教育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
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
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基本内涵一致, 是指:“为谋取或保持职业而准备、养成或增进从业者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教育和训练。其对象不仅包括技能性的, 还包括技术性的。”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职业教育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 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一种教育模式和方法, 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范畴相互交叠产生的一个范畴。它具有三层含义:首先, 它是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各类高级专业人才和具有高技术水平的高质量劳动力和发展科学研究实业的任务, 基本上是指完成基础教育后继续深造的学习与教育行为, 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其次, 它是职业教育。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 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作了明确的论述, 指出其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从这个本质特征来看, 它是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的。最后, 它是技术教育。人类在生产活动中, 一般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能型和技术型四种人才, 其中技术型人才是指通过其劳动, 将工程型人才设计的图纸等变成有型的物质产品或者是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法, 如工艺工程师和工厂技术员等。不同的教育机构担负培养不同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专门性和技术性等特点, 保证了它培养的人才是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的, 担负着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任, 所以我们说它又是技术教育。
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表现出来的显著特点有以下六个方面:
首先,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教高[2000]2号文件) 的规定:“高职高专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首先体现在它所培养的人才的目标上。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 它所培养的是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 是能够直接在一线工作生产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 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所培养的是不但要懂得一线的生产技术, 而且要懂一线的管理和组织, 还要懂产品的营销知识、技巧的全面型人才, 是既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 又具备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更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复合型的人才。
再次, 我国的高职教育的专业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要, 二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三是符合人才培养的规格。主要是按照职业分类来设置的, 这是专业设置职业型的特点, 是不同于一般的高等教育的传统。按照学科体系来分类的模式, 它是根据其自身特点探索的新的专业设置的途径。
第四, 课程是针对职业岗位的需要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 社会经济, 以及企业的发展需求来设置的, 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
第五, 其教学目的决定了高职教学环节必须与社会生产的实践相结合, 符合企业的需要, 以实际任务的工作为驱动, 以应用为目的, 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关联到职业的实践上来。
最后, 高职教育优秀的教师队伍必须是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 需要能讲授、会实践、懂理论、会操作的教师。
这些特点反映了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 (包括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 的典型的特质。换句话说,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所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个人才培养的定位决定了其具有富于特色的性质和要求, 因此我们在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时候要牢牢把握这一特质, 围绕这一特色构建其它特色。
五、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措施
1. 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职业技术教育在法律上被确认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决策者和社会的潜意识, 职业技术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如:
(1) 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人才具体的目标仍然不明确, 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企业对于高技术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 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经济等方面的支援力度仍然十分有限, 加上职业技术教育自身的科学协调发展能力水平仍然较低, 导致办学资源短缺, 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3) 政府政策的引导支持体制, 高职教育机构的管理体制, 劳动准入制度的封闭性和不完善, 使得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之路十分崎岖坎坷。
2.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措施
探索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解决各种现存的问题, 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 优化职业技术教育结构的体系, 统筹兼顾, 这是实现职业技术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要把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连为一体, 既重视学校教育, 又重视非正规培训、职业资格与学历并重。
其次, 注重地方特色, 实事求是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这是实现职业技术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立足于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 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成为促使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 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 满足本地区经济的循环发展。
最后, 放眼未来,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广泛筹资, 拓宽发展道路, 校企合作, 产学结合, 这是提升职业技术教育竞争力的关键途径。
总之,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对于整个高等教育及我国整体教育的发展, 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极其突出的作用, 但是现存的问题很多, 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创新思维, 解放思想, 立足现实, 与时俱进, 探索一个具有各地办学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模式, 这是实现职业技术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2]靳希斌.教育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3]国外职业教育模式的启迪[J].科学时报·大学周刊, 2006, (288) .
[4]李平, 任君庆.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式与策略[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4.4.
[5]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0-2005年.
[6]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教高[2000]2号.
8.古典摄影工艺的历史与未来 篇八
[关键词]古典摄影;湿版摄影;工艺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he photography technique has entered a mature and universal stage. photography artists are still attracted to classical photography, in which the wetplate photography is more attracting the artists’ study and pursuit for its unique and enduring charm in nowadays. The wetplate photography is the strong extension of the visual culture, which embodies the sense of ritual of photography, strengthens our understanding of photography, and its uncertainty and personalized bring surprise and mysterious artistic creation experience to photography artists.
[K e y w o r d s]T h e c l a s s i c a l photography;The wet-plate photography; Technique
一、古典摄影工艺的历史溯源
19世纪20年代,法国科学家约瑟夫·尼瑟福·尼埃普斯将感光材料放入暗箱,通过白色沥青的光硬化方式,在1826年前后完成了最早的现在尚存的永久影像,但是并不具有实用性(图1)。1827年,达盖尔与涅普斯在巴黎相会并交流了对摄影术的研究。1829年,两人签订了一项为期10年的合同,共同研究摄影术。但直到1833年涅普斯去世,他们的研究没有大的突破。183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达盖尔发现放在化学药品柜中的干版上出现了已经曝光的影像,经反复实验,证明汞的蒸气可以使曝光的干版显影。两年之后,达盖尔在用热盐水清洗干版时,发现盐水可以定影。此后又经过两年实验,达盖尔摄影法终于完成。其基本思路是:让一块表面上有碘化银的铜板曝光,然后蒸以水银蒸气,并用普通食盐溶液定影,就能形成长期保存的清晰完美、颗粒细腻的正像。1839年8月19日,法国物理学家D.-F.-J.阿拉戈在法国科学院作了关于达盖尔法摄影术的讲解,这一天就被认为是摄影术发明的日子。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古典摄影工艺的源头(图2)。
与此同时,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在1834年就发现了卤化银的感光性能和碘化钾、浓盐水对影响的定影作用,并用自己的方法得到了一些可以保存的树叶和羽毛之类的纸质片基照片。可惜这种保存影像的技术并不稳定(图3)。1835年他又发明了碘化银纸照相法(又称负性相纸照相法),他用定制的木质小相机,在感光纸上拍下窗格及窗外的田野景色。这张世界上最古老的负片,仍完好地保存在伦敦科学博物馆内。1840年,他对碘化银纸照相法进行改进,并于次年获专利权。碘化银纸照相法的原理是在优质纸的一面涂上硝酸银溶液,干燥后用碘化钾溶液处理,获得碘化银相纸。这种照相法虽然获得的照片不如达盖尔照相法获得的照片细腻,但曝光时间比达盖尔照相法短得多,并可通过接触印相制作出多幅照片,而达盖尔法只能获得一张在铜版上的正像。因此,184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批准了他的专利权证书。他所发明的“卡罗式摄影法”,后来人们都习惯叫它“塔尔博特式摄影法”。和当时似乎已经相当成熟其实是走道尽头的达盖尔银版法相比,塔尔博特的从负片到正片的摄影法,预示了摄影技术的新的走向。
英国摄影家、雕塑家阿彻在1947年开始接触卡罗式摄影法之后,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了火棉胶湿版摄影技术,即在玻璃片上用盐化的火棉胶制作玻璃板负片,结合了达盖尔摄影法和卡罗式摄影法的优点,可以在玻璃上获得永久的负像或者正像,能用相纸反复印制,且感光度大大提高,成像清晰,基本无颗粒,成本低廉。这一年3月号的英国《克密斯特》杂志介绍了阿彻的“火棉胶摄影法”,由于阿彻没有就湿版法申请专利,从1851年到1870年的20年间,湿版法在各国迅速风靡,很快便取代了以前所有的感光材料,在市场上得到极大的推广,几乎成了英美及欧洲大陆的主要摄影方法,摄影由此走向了民间,从此迎来了“摄影的黄金时代”。
然而几乎在与湿版应用的同时,许多人也在试验寻找其它卤化银的载体。人们期望一种涂布能“干”用的材料,可以在商店里买到,并可以随时装入照相机的摄影术出现。1865年,柯罗叮溴化银干版被研发出。感光版制成后不必马上装入相机中拍摄,曝光后也不必马上冲洗加工,但乳剂层干燥后感光度下跌,曝光时间要数倍于湿板,应用受限十分明显。随后的1868年,哈里森提出使用胶棉明胶来替代胶棉乳剂的设想(图4、5)。
nlc202309090752
这个想法实现的如此之快,连哈里森本人都没有想到。1871年,英国医生马多克斯在《英国摄影》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糊状的明胶为材料的溴化银乳剂,趁热涂在玻璃上。干燥时,不会像火棉胶那样发生结晶。而且不像先前试验过的许多其它载体那样会使卤化银发生感光度减少现象,相反,似乎还有增进感光的作用,且有易于显影液和定影液渗透,适应冲洗加工的优良性能。到了19世纪70年代中期,明胶卤化银的印相纸的商品化,使得摄影者已经不必自己动手配制和涂布乳剂,可以只管专门去照相了。这意味着,照相术将结束它的孩提时代,步人工业化发展的成熟时代。
二、古典摄影工艺的当下探索
现在看来,古典摄影工艺在今天的复兴,其实主要还是集中在湿版工艺上。为什么是“湿版”?回首历史,湿版火棉胶工艺诞生于19世纪50年代,兼具了达盖尔摄影法的细腻和卡罗氏摄影法的可复制性。今天人们重新将视线投向了湿版工艺,也许正是因为湿版介于银版法和干版法之间,既不会因为工艺的过分复杂让人望而却步,也不会因为工艺的相对简单而失去神秘性——当然,从深层观察,这样的“复兴”不是简单的工艺“复兴”,而是在跨越因时间隔绝造成的技艺门槛之后,探寻更多的视觉呈现形式,挖掘古典摄影工艺新的潜力。而湿版,从夹缝中傲视群雄,也是有其理由的。
骆丹在一次访谈中就选择湿版工艺的理由这样说道:这种感觉是因为工艺导致的,因为必须要那么长时间曝光——对于被摄者来说,他需要丢掉很多东西,在一个耐心等待的过程中重新思考这个世界。而对于拍摄者来说,则很像一个仪式,有一种庄严的仪式感。归根结底,古典摄影工艺尤其是湿版工艺就是一个“很长时间的仪式感的东西,他会把这个人从具体的状态里面抽离出来,因为恰恰是这个工艺带来的,后来真正到干版以后,这种仪式感的东西慢慢就没有了,因为变得随意了,它可以随意了”(骆丹)。
而且这一工艺的拓展空间也很大——在2010年的某个夜晚,骆丹在云南怒江拍摄《素歌》,他住的山村小屋停电了,黑暗中他拿着小电筒观看白天拍摄的玻璃底片,电筒的光照亮了玻璃上的银粒子。那些没有被银粒子覆盖的暗部,是完全透明的玻璃,它们沉入了黑暗的虚空。电筒的光穿透了玻璃,影像摆脱了平面的二维空间,在另一个空间维度上生成了一个幻影。这类似于用放大机把底片投影在相纸上。光、底片、投影通常存在于暗室,它们是制作一张影像的过程。当电筒光照亮玻璃底片的那一瞬间,他看到了影像的另外一种呈现方式,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确定了一种新的作品的展览形式——将拍摄的底片放大在涂布了火棉胶的亚克力上。这一次,他把火棉胶当成一种感光材料,把湿版拍摄现场曝光制作的过程改为在工作室完成,这种方式也可以随意控制作品的尺幅。作品是以在黑暗中悬浮的方式呈现的,是由银粒子堆积而成的影像。为了让影像和周围黑暗的空间更为和谐,他在曝光的时候把影像周围做了椭圆形的遮挡和虚化。最终的效果让他联想到曾经在高原纯净的夜空里看到的银河。纯净的、古老的银粒子通过某种方式堆积形成影像,再通过反射发出光芒——这个过程本身就很有穿越感。
世界上有许多一生钟情于湿版工艺的“痴情者”,比如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波士顿艺术家、摄影家和教师大卫·普利夫提选择了多种早期的摄影技术完成他的艺术品。他曾经这样说:“使用传统的湿版火棉胶拍摄技术,可以让被摄者的曝光从30秒直至2分钟。这样一种合作的过程,我找到了一种可以控制的力量,仿佛是一种时间的承诺让被摄者呈现出最终的影像。”之所以选择这一工艺,摄影家有其自己的见解:“我的兴趣在于难以捉摸的、并非完美状态的记忆。循着这一方向我凭借欲望的驱使探索生活的本原,尤其是让我成型的事物,人际关系,家庭纽带,失落和死亡等等。”
而在中国,国际湿版摄影协会(TCCA)亚洲分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摄影系古典摄影工艺合作伙伴,也是在2004年发起创办专注古典摄影工艺的同路人摄影网的李长江,曾专注于一个古典影像和装置艺术的创作《士与土》,主题就是为当年的抗战老兵留下一份独特的记忆。尽管这个项目至今完成不足三成,但是其震撼力已经可见一斑。正如策展人潘杰所说:最古老庄严的影像记录方式——火棉胶玻璃湿版摄影术,为勇士和“土地”拍摄肖像,为影像人类学留存宝贵“文本”,为华夏留存一份赤子之心。
国际湿版摄影协会主席奎恩·雅各布森在评述李长江《士与土》湿版肖像摄影系列作品时这样说道:首先,这个创意非常有意义。Gray(李长江)拍摄了那些参加抗日战争的老兵,这些老兵年逾90岁。使用湿版摄影这种方式,不仅赋予了历史的元素,而且也给Gray的作品拍摄理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认为这是最具吸引力的部分。拍摄那些仍然在世的士兵,他们是保卫家园的一份子;收集、拍摄勇士在那里死去的土,这些土同时也是他们奋起保卫的那片土地上的土,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观念。我认为照片非常漂亮,令人陶醉,特别是只有一只眼睛的老者的那幅,你可以看到这块玻璃板由湿变干,黑暗从四周向中间包围,就像是图片正在逐渐地将自己关闭,这其中或许意味着时间,或许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图6、7、8、9、10、11)
三、古典摄影工艺的价值与思考
“湿版摄影术”作为摄影初创时期最古老的工艺之一,持续时间比较短暂,并且很快被一些新的工艺形式取代。但是它以其独创性和率先达到的高度,使得这一独特的摄影古典工艺直至今日依旧散发着迷人魅力。势必今日,作为专业的摄影工作者已经开始反思它所具有的当代价值,而一般的业余摄影爱好者也从中发现了可供借鉴的生命活力。
而且,湿版的中国呈现,是有其历史和现实价值的。中国摄影的历史是从干版开始的,湿版的补课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种具有“仪式感”的工艺,可以强化我们对摄影的认知,也是摄影视觉文化的强有力的延伸。这是一种真正价值意义上的正能量,远比歌功颂德、风花雪月的粉饰太平的所谓的“正能量”强不知多少倍!
nlc202309090752
一百多年过去了,在电子及数码影像如“洪水猛兽”地冲击下,湿版火棉胶摄影术的独特艺术性弥足珍贵,尤其凸显在摄影艺术中崇高不朽的地位。在中国,湿版摄影艺术的“承上”者,以其独俱慧眼的目光,传承了当年阿彻的精神魔力,如朝圣者的“顶礼膜拜”,化历史漫漫长路为时光隧道的瞬间触摸,通过仪式般的一步一步摸索,精确地还原了历史曾经有过的辉煌,让人如梦幻般地感受到了湿版摄影艺术不可抗拒的活力。
当然,关于湿版等古典工艺在中国,也有各种不同的看法,著名摄影批评家鲍昆曾撰文指出唯工艺论的偏颇之处。他在文章中写到:“……使用一百多年前的技术,除了制造了一种古旧的效果,并未用这种古老的技术与现实生发出新的语义关系。一些人觉得使用了大家不太使用的冷门技术,做出了一些奇怪的效果就当代了,这是非常可笑的认识。湿版工艺,作为一种技术文化是需要我们掌握和继承的,但它应该属于院校的教育内容,而且意义在于让我们的学生传承一种文化精神,而不是把它作为什么唬人的窍门来忽悠。它只是一门早就定型甚至可以说是早就死亡的技术。我们的摄影师们没有面对生活和处理题材的能力,所以总是期望用一种技术来打造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但是,现在泛滥的湿版技术、PS技术,它们都是可以消费的通用型技术,没有任何别人无法超越的障碍。”
就此,毛卫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实对于中国摄影师来说古典摄影是一个古老的“新生事物”,在一个个技术难点被突破,越来越完善的制作方式不断涌现的时候,人们开始面对一个新课题:古典摄影的媒材语言在今天价值何在?掌握古典摄影技法是为了特例独行、剑走偏锋还是题材缺失下的另一种逃避?摄影的媒材语言到底是独立成章凌驾于内容之上还是服从于表现成为深化主题的利器?其实古典摄影作为一种手段,我们应该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尤其是在今天的艺术环境下它的审美方式如何能与今天的题材相结合?这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思考。
而思考的结果,固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但是在整体上,还是从个性化的角度,肯定了这一古典工艺所具有的独特价值。这里不妨节录一些名家的说法——
丹·埃斯塔布鲁克:我喜欢这些古老的工艺,包括所有的缺点和出现的失败。我看中那些缺点、问题以及纯手工的印相技巧……通过这种工作方式,我可以创作属于自己的“影像乌托邦”,在这种高度私人化的影像作品中,隐藏着属于我自己的秘密和故事。
贾斯·贝克尔:我喜欢用手工的方式去创造一幅图像,这个过程有一种肯定生命自由的感觉。这里没有任何边界的限制,它允许用足够多的想象力去改变媒介……不可预测的化学反应可以带来麻烦,但也有可能带来惊喜。
S·盖尔·史蒂文斯:所有古典工艺都有价值,至少它们具有历史积淀。我们已经进入如此快速发展的社会,我们需要缓慢而有条不紊的工艺。我们现在对图像的呈现往往没有足够的考虑,我们需要慢下来……随着数字化摄影的到来,很多时候是拍摄数量代替了拍摄质量。快餐、快拍等于品质的下降。
洛里斯·梅迪奇:我认为照片不仅是影像,它更是某种可触感之物——一幅图像和一个物体。这正是传统手工印相工艺在我的摄影作品中所发挥的作用。作为摄影呈现的一种方法,传统手工印相工艺为呈现方式提供了很多有趣的可能性。
也许,艺术摄影领域不但没有受到数字摄影的巨大冲击而消失,反而因为数字摄影的各种优势让艺术家回归制作流程复杂、充满不确定性、个性化的古典摄影工艺。古典摄影工艺本身的手工性、多元化、个性化、试验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湿版工艺的长时间曝光,往往都是面对静物——即便是人,也是当作静物来处理的。下面的话题便是:现代人类似乎很少有静下心来观照世间万物的闲情逸致——时间已经成为永远的现在时,从而变成一种凝固的空间性。这就是现代人感到焦虑、不安与烦躁的深层原因:时间的纵深感没有了,心理的归趋和稳定感也就没有了。而能挽救这一切的,也许只是现代人的记忆——人类尽管可能一无所有,但至少还拥有记忆,在记忆中尚能维持自己的自足性和统一性的幻觉。所以,静物的观照让摄影家能够自足完成的影像正是具有这样一种最为切实的功能。由于物的静止,而静止让一切不管是原本简单的静物,还是被凝固而且常常和摄影家对视的生物缺乏了指向性,反而具有更多的神秘因素。摄影家镜头中这样一个最后的神话,更多的就成为与记忆相关的神话了。同时,摄影中特殊的材料和物质元素的运用也让“物的观照”奠定了更为深厚的物质基础。尽管数码媒体让摄影从“真实的象征”这个位置上摆脱出来,但是对以往的传统艺术和实验艺术来说,物的观照依然是摄影人探索和难以想象的未知深度的出发点。湿版工艺构造的正是一种从精神状态到物质呈现融为一体的“视觉触摸”。
于是在这样的过程中,生命的常态被古典的工艺物质凝固在方寸之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记忆也就变成了可以凝视的哲学理念;有时候,那些暗藏在历史层面上的微光,闪闪烁烁跳跃出无可言说的华丽背后的悲凉;华丽是属于过去的,悲凉是置放在当代的,每一次的拍摄就像是一次顶礼膜拜的宗教仪式,口中念念有词的咒语让一切相形失色。更有甚者,可以通过这一独特的工艺,将层层叠叠的记忆密语散落在平面的空间,你无法从中拾取任何一点可以珍藏的、却又难以割舍的往事浮尘,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生活琐碎,那些在自然中生生不息的万千姿态,只因为一个理由让摄影家动容:物的观照中的灵魂出窍!其实最重要的是,在个人感受的层面,物的观照远离了客体的事件和动作,让人更意识到自己的“注视”,仿佛对镜反观——记忆之舟,因其独特的“注视”基因,暂时也有了可以停泊的理由。
参考文献:
[1][法]昆汀·巴耶克.摄影术的诞生[M].刘征译,陈卫星译审.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
[2][美]内奥米·罗森布拉姆.世界摄影史[M].包甦,田彩霞,吴晓凌译.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3.
[3][法]拉鲁斯出版社.世界摄影大辞典[M].王宁等译.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
[4]林路.摄影思想史(修订版)[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
[5]孔耐.古典拍摄技术的言语特征[J].中国摄影家,2015(4).
【管理会计的历史与未来】推荐阅读:
企业管理中的财务与会计探析10-12
会计与财务管理哪个好11-11
读《管理的未来》有感09-15
会计与统计核算的论文08-01
财务会计的造假与打假08-11
《会计与金融的道德问题》读书笔记07-01
管理会计信息的案例11-02
论管理会计原则的论文09-02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建议分析07-13
当代会计理论的困境与范式改革论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