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作业一答案(通用4篇)
1.审计学作业一答案 篇一
《审计学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 审计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审计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审计准则是(政府审计准则)。2.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的核心部分是(独立审计准则)。3.国际审计准则一般不包括(后续审计准则)。
4.颁布质量控制准则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
5.在独立审计准则体系中,(执业规范指南)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不具有强制性。6.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独立审计准则)。7.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核心部分是(独立审计准则)。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的有(ABCD)。
A.独立审计准则 B.职业道德准则 C.审计质量准则 D.后续教育准则 2.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包括(ABD)
A.独立审计基本准则 B.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和独立审计实务公告 D.执业规范指南 3.独立审计实务公告主要用于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BCD)业务
B.特殊行业审计 C.特殊性质审计 D.特殊目的审计 4.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的制定依据有(BD)。
B.《独立审计基本准则》 D.《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实务公告》 5.独立审计实务公告主要用于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BCD)业务。
B.特殊行业审计 C.特殊性质审计 D.特殊目的审计 6.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为(ABC)。
A.机构独立 B.人员独立 C.工作独立;
三、判断题:
1.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的核心部分是独立审计准则,它包括一般准则、外勤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三个部分。(×)2.注册会计师在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一般应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3.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客观依据,并且是通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程序体现出来的。(√)4.监控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其全面质量控制政策的执行情况及其结果适时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 审计目标、风险与重要性
一、论述与问答题:
1.什么是审计的总目标?它与审计的具体目标存在什么关系?
答:审计的总目标是根据我国的审计准则的规定,会计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它们的关系是:审计的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它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审计具体目标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在审计的具体目标中,一般审计目标适应于所有项目的审计。项目审计目标只是适应于某一特定项目的审计。只有了解一般的项目审计目标,才能据以确定项目审计目标。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就可以对管理当局的任何认定是否正确下结论,再把对每个认定 1 的结论结合起来,审计人员就可以对整个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意见了。
2.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分哪几类? 答:被审计当局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分为五类:
(1)存在与发生;(2)完整性;(3)权利和义务;(4)估价与分难;(5)表达与披露。
3.如何掌握重要性的运用? 答:(1)要掌握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要求:
①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②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2)金额和性质的考虑。
①审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 ②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③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
④小金额错报或漏报的累计,可能会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审计人员对此应当予以关注。
4.试述审计风险的含义及组成要素。
答: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遗漏,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审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有时会给利用审计报告的有关使用者造成损失,导致审计人员需要对这一后果承担责任。这种审计意见偏离客观事实,并导致审计责任的可能性就构成了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的要素有三大类: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5.什么是审计计划?有何作用?
答:审计计划是指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审计计划包括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
(1)通过制定和实施审计计划,有利于审计工作按步骤进行,可以保持合理的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有利于对审计工作实行监督和检查。(3)有利于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协调工作,避免误解。
第三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一、问答题:
1.内部控制的概念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答:内部控制概念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前,40年代末至70年代,80年代至90年代,90年代之后。
在20世纪40年代前,人们习惯用内部牵制这一概念,即发、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们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一般来说,内部牵制机制的执行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1)实物牵制。例如保险柜的钥匙交给两个以上的工作人员持有。非同时使用这两把以上的钥匙,保险柜就打不开。(2)机械牵制。(3)体制牵制。采用双重控制预防错误和舞弊的发生。(4)簿记牵制。
20世纪末至70年代,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对内部控制首次作了权威性定义:一些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会计审计界研究的重点逐步从一般含义向服从具体内容深化。1988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财务报表审计中内部控制结构的考虑》,具体包括三个要素: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会计制度(Accounting System)、控制程序(Control Procedures)。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进入了下一个新阶段。1992年,美国的“发起 组织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简称COSO)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一个企业的董事长、管理层的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2.内部控制划分为哪些要素?其中了解内部控制要素有哪些?
答:内部控制评审通常包括了解、测试和评价三个步骤。了解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会计信息和沟通系统、控制活动以及监控情况。记录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即内部控制调查表、文字叙述以及流程图。
3.指出组成控制环境的因素
答:控制环境,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和程序效率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具体包括:管理哲学和经营作风、组织结构、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的职能、人事政策和程序、确定职权和责任的方法、内部审计组织及外部影响等。
4.内部调查表有哪些优点及缺点?
答:调查表能对所调查研究的对象提供一个简括的说明,有利于初级审计人员和缺乏审计经验的审计人员利用该表对内部控制进行调查和评价。可以节省审计时间,加快审计工作的进度。
内部控制调查研究表也有其缺陷,表现在:调查表内容固定设计,很难完全适合不同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状况,往往会产生一些不适用的情况,这样就不利于得出正确的答案。由于利用调查表一般是按项目考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因此往往不能提供一个完整的看法。
第四章 审计方法
一、填空题:
1.(审计法)是指审查和阅读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来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2.肯定式函证,又称(积极的函证方式),这种函证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求收信人对于询证函中的事项给予回函答复。
3.无论是独立审计,还是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审计程序一般都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终结)三个阶段。
二、论述题:
1.简述审计方法体系。
答:现代审计已经超出了传统的事后查账技术,发展到广泛运用审计调查、审计分析、制度基础审计、统计抽样审计和电算化审计及现代化管理等技术方法,从而日趋多样化和系统化,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方法体系。审计的方法体系由审计检查方法、审计实物证实方法、审计分析方法、审计抽样方法、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以及审计管理方法等构成。
2.简述顺查法和逆查法的特征及优缺点。
答:顺查法又称正查法,是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顺查法的审计程序与会计核算程序基本一致,首先审查原始凭证,以查明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合规;其次审查记账凭证并与原始凭证核对,以查明会计分录是否正确,数据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与原始凭证相符合;再次审查会计账簿(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等)并进行账证、账账核对,以查明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等记录是否正确无误,账账之间是否相符,与记账凭证是否相符;最后审查和分析会计报表并进行表账、表表核对,以查明会计报表的各个项目是否正确、完整、合规,与账簿记录是否相符,表表之间是否相符。此外,还应抽查盘点实物资产和核对债权债务,以验证财物是否完整,债权债务是否正确。顺查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审计工作细致、全面,不容易发生遗漏,容易查出错误和舞弊,审计结果比较可靠。其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审计成本高,审计重点不突 出,审计效率低。
3.简述抽查法和详查法的特征及优缺点
答:抽查法是指在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中,按照一定抽样方式抽取部分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作为样本进行审计,并根据样本审计结果来推断总体正确性的一种方法。抽查法一般可分为三种:任意抽样法、判断抽样法和统计抽样法。任意抽样法是指在被审计经济活动的总体中,任意抽取一部分作为样本进行审查。这种方法虽然简便,但对于抽取哪些样本,样本量多大等无章可循,极具盲目性和偶然性,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审计风险很大。
详查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经济活动和全部会计资料(包括凭证、账簿和报表等)进行全面、详细地审查。详查法的优点是容易查出各种错误和舞弊,审计风险较小,审计结果比较正确。缺点是工作量较大,审计成本较高,审计效率低。在实际工作中,除对有严重问题的、非彻底检查不可的专案审计以及经济活动很少的小型企事业单位采用此法之外,一般不采用此法。
4.简述调节法和调整法适用的范围
答:调整法是指根据审计结果,更正查账中已经核实的错误或作假账项的一种检查方法,通常也称调账法。当审计工作结束时,审计人员应该核实查账结果,对所查出并已落实的各种错误,包括科目处理错误、漏账、重账错误、计算错误、转账错误以及弄虚作假的账项等,根据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编制“账项调整汇总表”交由被审单位的财会人员进行调账处理,并据以作出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
调节法是指在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整有关资料,从而求得需要证实的资料的方法。在审计过程中,如对银行存款实存数的审查,通常运用调节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企业单位与开户银行双方所发生的“未达账项”进行增减调节,以便根据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来验证银行存款账户的余额是否正确。又如,为了证实财产物资账实是否相符,也可以运用调节法。当盘存日与书面资料结存日不同时,结合实物盘点,将盘存日期与结存日期之间新发生的出入数量用来对结存日期有关的财产物资的结存数进行调节,以验证或推算结存日期有关财产物资的应结存数。其计算公式为:结存日(书面资料日期)数量=盘存日盘点数量+结存日至盘存日发出数量-结存日至盘存日收入数量。
第五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审计证据中,作为审计证据主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基本证据的是(书面证据)。2.实物证据与下列(估价)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无关。
3.下列关于口头证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口头证据比书面证据更易获取,更为及时,而越及时的证据越可靠,故而口头证据一般比书面证据更可靠)。
4.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的作用不包括(可以适当减少注册会计师应实施的审计程序)。5.下列证据中不属于环境证据的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6.下列审计证据中证明力最强的是(银行对账单)。
二、思考题:
1.什么是审计证据?
答: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了得出审计结论,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所获取的各种凭据,是审计人员用以证实审计事项,据以形成审计意见或建议的一切资料。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所获取的,与审计依据或者审计结论相关的证据,但它又与审计依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审计评价判断 的依据,包括法律的和非法律的依据。
2.试说明审计证据的类型及特性。
答:审计证据按其表现形式分为以下四大类:
(1)实物证据。实物证据是指通过实际观察或清点所取得的、用以确定某些实物资产是否确实存在的证据。
(2)书面证据书面证据是指审计人员所获取的以文字记载的内容来证明被审事项的书面资料。(3)口头证据。口头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提问得到口头答复所形成的证据。(4)环境证据环境证据是指对审计事项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中第4条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职业判断,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这里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正是审计证据的两大特性。
3.什么是审计工作底稿?有何作用?
答: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等作出的工作记录。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审计业务中普遍使用的专业工具。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审计工作底稿是连结整个审计工作的纽带;
(2)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3)审计工作底稿便于佐证和解释审计报告;
(4)审计工作底稿是解脱或减轻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评价或考核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与工作业绩的依据。(5)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质量控制和监督的主要依据。(6)审计工作底稿对未来的审计业务具有参考备查价值。
4.试述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
答:为了保证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工作的质量,就目前而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三级复核制度是切实可行的。所谓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制度,就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制定的以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项目经理为复核人,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的一种复核制度。这一复核制度目前已在我国众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实行,对提高审计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项目经理(或者项目负责人)复核是三级复核制度中的第一级复核,称为详细复核。它要求项目经理对下属审计人员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逐张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审计人员及时修改完善。部门经理(或注册会计师)复核是三级复核制度中的第二级复核,称为一般复核。它是在项目经理完成了详细复核之后,再对审计工作底稿中重要会计账项的审计、重要审计程序的执行以及审计调整事项等进行复核。部门经理复核既是对项目经理复核的一种再监督,也是对重要审计事项的重点把关。主任会计师(所长或指定代理人)复核是三级复核中的最后一级复核,又称为重点复核。它是对审计过程中的重大会计审计问题、重大审计调整事项及重要的审计工作底稿所进行的复核。主任会计师复核既是对前面二级复核的再监督,也是对整个审计工作的计划、进度、质量的重点把握。
第六章 收入循环审计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应收账款审计最重要的方法是(函证法)。
2.下列不属于收入循环主要业务活动的是(验收商品)。3.分析应收账款账龄是为了了解(可收回性)。
4.应收账款的函证时间最好安排在被审计的(与资产负债表日临近的时间)。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符合下列(ABC)情况时,审计人员可以采用否定式函证方式对应收帐款进行函证。A.预计差额率较低 B.债务人欠款金额很小 C.债务人能认真对待询证函 2.在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中,运用分析性复核审计方法时,常用的比较分析有(BCD)。
B.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 C.计算重要客户的销售额及其产品毛利率 D.比较本期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3.坏账准备的审计目标包括(ABCD)
A.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比例是否恰当 B.确定坏账准备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C.确定坏账准备期末余额是否正确 D.确定坏账准备的披露是否恰当。4.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应收账款进行函证,主要目的是为(AD)。
A.证实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 D.证实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正确性。5.一般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选择(ABCD)作为应收账款的函证对象。
A.大额或账龄较长的项目 B.与债务人发生纠纷的项目 C.关联方项目 D.主要客户项目。6.对销售发票的符合性测试,审计人员应注意检查(ABCD)。
A.编号是否连续、完整 B.审批手续、签章手续是否齐全 C.金额计算是否正确 D.大小写是否一致 7.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目标有(ABCD)。
A.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内容、数额是否合法、正确、完整 B.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C.确定对销货退回、销货折扣与折让的处理是否适当 D.确定主营业务收入在会计报表中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论述题:
1.简述收入循环内部控制。
答:良好的收入循环内部控制,能确保主营业收入及时、正确地入账,防止贪污、挪用货款以及少计收入偷漏税金等行为,防止或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等。收入循环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
(1)明确的职责分工体系将收入循环过程中各项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执行,建立岗位责任制,使各项工作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牵制,以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2)企业应对主要产品销售业务,特别是大宗销售业务,实行合同订货制度。对于已签订的合同或订单,应由专人负责登记和控制,并且及时组织生产,保证按时供货;
(3)严格的审批制度企业应对主要产品销售业务,特别是大宗销售业务,实行合同订货制度。对于已签订的合同或订单,应由专人负责登记和控制,并且及时组织生产,保证按时供货;收入循环业务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对销售价格、发运货物、付款条件、结算方式、赊销限额、销售退回与折让、坏账准备计提、坏账注销等都应有适当的授权批准手续;
(4)严格的结算制度企业各项销售业务发生后,按规定取得收款的各种凭证,如支票、汇票等,均应有严格的登记制度,财会部门应严格按照手续办理结算,及时入账;
(5)合理的收入核算制度货物发运之后,应及时开具销售发票作为收款的依据,并根据审核后的销售业务凭证及时登记入账,同时以适当的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体系来正确反映收入循环的各项业务;(6)完善的收款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应收账款的对账和货款催账制度,抓紧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减少货款的长期拖欠或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
(7)充分、完整的凭证和记录,为了确保收入业务的正常进行,企业必须建立充分完整的凭证和记录制度,并对凭证预先编号,防止散失,保证每笔业务发生后都能及时正确地入账,防止资产流失和各种舞弊行为,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2.简述主营业务收入实质性测试程序。答:(1)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审计人员应首先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复核其加计数,并与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和报表数核对相符。
(2)进行分析性复核对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分析性复核,目的是从总体上确认收入的合理性、真实:根据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编制主营业务收入分析表,将本期与前期的主营业务收入相比较,如果变动较大,则分析销售结构和价格变动是否正常,若不正常,还要分析其他可能的原因。比较本年不同月份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并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以查实企业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现象。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同类产品毛利率的变化情况,注意收入与成本是否配比,并查清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原因。计算重要客户的销售额及其产品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有无异常变化。
3.简述应收账款实质性测试程序。答:(1)核对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应首先核对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并记入审计工作底稿和作必要的调整。
(2)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审计人员应当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且与坏账准备账户报表数核对相符。在此基础上,对表中所列项目进行总体性分析并实施必要的抽查,注意表中是否存在异常项目,如贷方余额、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等。
(3)编制并分析应收账款账龄表应收账款的账龄,是指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从销售实现、产生应收账款之日起,至资产负债表日止所经历的时间。在编制该表时,可以选择重要的客户及其余额列示,不重要的或金额较小的,可以汇总列示。审计人员通过该表的分析,不但可以了解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而且还可以确定函证对象。
(4)函证应收账款函证是应收账款审计中最重要的一项审计程序。函证的目的是为了证实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防止或发现被审计单位及有关人员在销售业务中发生的差错或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
4.简述营业费用的实质性测试。答:(1)获取或编制营业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数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及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检查其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是否划清了营业费用和其他费用的界限。(2)检查营业费用各项目的开支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开支内容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产品销售等活动有关,计算是否正确。
(3)将本期营业费用与上期营业费用进行比较,并将本期各月的营业费用进行比较,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并作适当处理。
(4)选择重要或异常的营业费用,检查其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必要时,对营业费用实施截止测试,检查有无跨期入账的现象,对于重大跨期项目应建议作必要调整。(5)核对营业费用有关项目金额与累计折旧、应付工资、预提费用等项目相关金额的勾稽关系,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并作适当处理。
(6)检查营业费用的结转是否正确、合规,查明有无多转、少转或不转营业费用、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7)检查营业费用是否已在利润表上恰当披露。
第七章 支出循环审计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健全的请购业务内部控制,一切请购业务均应填写(请购单),并经有关人员签章批准。2.审计人员在查找末入账的应付账款时,主要应审查(购货发票)。3.如果应付账款所属明细科目出现借方余额,审计人员应提请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表的(预付账款)项目列示。
4.在审查固定资产增加时,对于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审计人员应审查其是否(按捐赠单位账面净值入账)。5.对应付账款函证通常采用(肯定式函证)。
二、多项选择题:
1.支出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有(ABD)。
A.卖方发票 B.请购单 D.卖方对账单 2.应付账款一般不需要函证,但出现(BCD)时,审计人员应实施函证程序
B.控制风险较高 C.某应付账款的明细账户金额较大 D.被审计单位处于经济困难阶段。3.审查折旧的计提和分配应注意(ABCD)。
A.计算复核本期折旧费用的计提是否正确 B.检查折旧费用的分配是否合理; C.注意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时,有关折旧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 D.是否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4.固定资产审计的目标主要有(ABCD)。
A.固定资产是否存在 B.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C.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恰当 D.固定资产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
三、论述题:
1.支出循环内部控制测试
答:审计人员应把审计重点放在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上,这就会大大减少报表项目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1)了解和描述支出循环内部控制;(2)初步评价支出循环的内部控制;
(3)支出循环的符合性测试,包括请购控制的符合性测试,订货控制的符合性测试,验收控制的符合性测试,储存控制的符合性测试,会计记录控制的符合性测试,付款控制的符合性测试,退货控制的符合性测试。(4)进一步评价支出循环内部控制。
完成符合性测试后,审计人员应对支出循环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进一步评价。如果被审计单位没有必要的控制,或者现有的控制不足以防止或发现错报或漏报,那么审计人员就应该考虑控制缺陷对实质性测试的影响,比如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
2.固定资产实质性测试程序 答:(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2)分析性复核;(3)审查固定资产的增加;
(4)验证固定资产的所有权;(5)审计固定资产的减少;(6)审查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7)审查固定资产的租赁;(8)调查未使用和不需用固定资产;(9)检查涉及固定资产购置的资本性支出;(10)验明固定资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3.无形资产实质性测试程序
由于无形资产种类较多,性质各异,因此很难编制适用于各种无形资产实质性测试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在对无形资产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1)获取或编制无形资产明细表;(2)检查无形资产的存在和所有权归属;(3)审查无形资产的增减及计价;(4)审查无形资产的摊销;(5)审查无形资产减值的计提;(6)确定无形资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第八章 生产循环审计
一、判断题: 1.存款明细账是反映各种存款增减变动情况和期末库存数量及相关成本信息的会计记录(√)2.成本管理控制是对成本费用支出业务进行计划、控制和考核的内部控制。(√)3.成本会计控制包括直接材料成本控制,直接人工成本控制、制造费用控制等。(√)4.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耗用或销售而储存或持有的各种具有实物形态的流动资产。(√)
二、问答与论述题:
1.生产循环主要有哪些业务活动?
答:生产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有:计划并组织生产、领用材料、生产加工产品、记录生产耗费、核算生产成本、储存产成品、发出产成品等。这些业务活动涉及生产管理(计划、控制)部门、仓储部门、生产部门、人事部门、劳资部门、销售部门、运输部门、会计部门等。
如计划并组织生产生产,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顾客订单、销售预测和存货的需求分析及生产发展趋势来制定生产计划,确定生产哪些产品及其生产量,确定需要何种材料、需要多少及何处需要。领用及保管原材料领用物料是典型生产程序执行步骤的第一步。通常生产通知单可作为从仓库领取原材料的核准单,但不论以何种形式来核准材料的移动,核准程序是必不可少的。产品的生产加工、转移和记录生产部门在收到生产任务通知书(单)并据以领取原材料后,便将生产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一生产班组或每一生产工人,并将领取的原材料分交给生产班组或生产工人,使其据以进行生产,完成生产任务。产品成本的核算与分析,在工业制造企业中,完善的成本会计制度是正确核算产品成本和对在产品进行有效控制的保障。检验并储存产成品,在生产通知单上的工作全部完成后,转移已完工产品到产成品库前,应对产成品做最后检验。产成品的发出,根据销售部门传递过来的销售通知单或提货单,保管部门应根据该单据的内容(品种、规格、数量)点数发出产成品,同时填制产成品出库单,进行发出存货的记录。
2.存货的实物流转程序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答:实物流转程序控制的主要控制点:
(1)生产环节中各种职务必要的分离控制;(2)产品制造控制;(3)实物管理控制;(4)实物收发控制;(5)实物盘点控制;(6)生产进度控制;(7)产品质量控制。
3.简述存货项目及相关账户的实质性测试的程序 答:存货项目相关账户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1)起进行物资采购的审计;(2)进行原材料的审计;(3)库存商品的审计;(4)包装物的审计;(5)进行低值易耗品的审计;(6)进行委托加工物资的审计;(7)进行委托代销商品的审计;(8)进行受托代销商品的审计。
第九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一、判断题:
1.筹资与投资循环具有业务较少、金额较大、约束力较强的特点。(√)2.筹资与投资循环活动必须遵循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3.短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4.对于实体资本的增减变动,审计人员应查明其原因,查阅是否与董事会记录、补充合同或协议以及有关法律文件的规定相一致。(√)
二、论述题:
1.简述投资内部控制及测试。
答:由于企业债务性筹资所涉及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的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基本类似,因此其控制测试的程序也类似。(1)了解投资内部控制。
(2)测试投资内部控制:如进行简易抽查,检查盘点报告,观察职责分工情况,检查有价证券的保管制度,分析企业投资业务管理报告。(3)评价投资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在完成上述几个步骤后,就取得了有关投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的证据,并且在审计工作底稿中标明了内部控制的强弱点,据此就可以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确定对企业投资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进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性质和范围。
2.简述股本实质性测试程序。
答:股本是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公司章程、合同和投资协议的规定向股东募集的资本,代表股东对公司净资产的所有权。
(1)审阅公司章程、实施细则和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记录;
(2)检查出资方式和出资比例;(3)索取或编制股本明细表;(4)审查股票发行、收回;(5)函证发行在外的股票;(6)审查股票发行费用的会计处理;(7)确定股本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3.简述长期投资实质性测试程序。答:(1)核实长期投资的实有数;(2)审查长期投资业务的合规性及合法性;
(3)审查长期投资计价的正确性;(4)审查企业长期投资核算的正确性;(5)审查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相互划转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6)检查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7)审查长期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第十章 货币资金业务审计
一、问答题:
1.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般而言,一个良好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职务分工控;(2)授权批准控制;(3)货币资金支付程序控制;(4)凭证和记录控制;(5)货币资金保管控制;(6)票据及印章管理控制。
2.库存现金的盘点要注意哪些问题?
(1)盘点库存现金应采取突击方式进行,以防止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影响盘点结果的真实性。(2)为了不影响被审单位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盘点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上班前或下午下班后。(3)盘点时,必须有出纳人员、会计部门负责人和审计人员同时在场。
(4)如果库存现金多处存放,应采取同时盘点的方法进行,人手不够时,也可先封存现金,再逐一盘点。
3.银行存款余额的函证有何作用?
答: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项目中包含的银行存款余额是否存在,是货币资金审计中的重要内容,向开户银行询证是确定银行存款是否存在的重要审计程序之一。通过询证既可以获得企业银行存款存在的证据,又可以获得被审计单位是否拥有该资产所有权的证据,同时还可能发现企业未入账的银行负债。
第十一章 审计终结和审计报告
一、论述题:
1.试述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的主要内容 答:注册会计师评价审计结果,主要是为了确定将要发表的审计意见的类型以及在整个审计工作中是否遵循了审计准则。为此,注册会计师必须按顺序完成下面四个步骤的工作:对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进行最终评价;对会计报表进行技术性复核;对会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起草审计报告;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最终复核。
2.试述审计报告的意见段应说明的内容 答:审计报告的意见段应说明以下内容:
(1)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
(2)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的反映了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和所审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资金变动情况
3.试述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条件
答:注册会计师或审计人员经过审计后,认为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同时符合下述情况时,应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注册会计师或审计人员已经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计划和实施了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3)不存在应当调整或披露而被审计单位未予调整或披露的重要事项。
4.试述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在什么情况下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答:注册会计师或审计人员经过审计后,认为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反映就其整体而言是公允的、恰当的,但还存在看下述情况之一时,应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个别重要财务会计事项的处理或个别重要会计报表项目的编制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被审计单位拒绝进行调整,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2)因审计范围受到重要的局部限制,无法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取得应有的审计证据,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3)个别重要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不符合一贯性原则,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第十二章 其他鉴证业务
一、问答与论述题:
1.试说明验资报告的主要内容。
答:验资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八个基本要素:
(1)标题;(2)收件人;(3)范围段;(4)意见段;(5)说明段;(6)附件;(7)会计师事务所地址;(8)报告日期。
2.论内部控制的鉴证过程。
答: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内部控制鉴证时应根据鉴证计划,实施以下工作步骤:
(1)了解内部控制的设计;(2)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3)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3.试论分部报告的确定。
答:企业应当以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为基础确定报告分部。
报告分部是指符合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定义,按要求应当予以报告的分部。符合下列标准的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方可作为报告分部披露其相关的会计信息。
(1)重要性标准——10%,一个分部是否作为报告分部,取决于其是否有重要性,一般情况下,判断其重要性主要依据其是否达到下列各项目中至少一项标准;
(2)报告分部75%的标准,企业的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符合上述三项10%的标准确认为报告分部后,确定为报告分部的各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对外营业收入合计额应达到合并总收入(或企业总收入)的75%的比例;
(3)报告分部的数量不超过10个,作为报告分部的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不得超过10个,因为如果将过多的分部作为报告分部,对其会计信息予以披露,则将导致披露的信息过多,使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流于琐碎,反而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使用。
2.审计学随堂作业单选答案 篇二
第一章
1.事务所申报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时,按有关规定,其注册资本风险基金及事业发展基金总额不少于(A)万元。
A.300B.200C.100D.50
2.注册会计师审计同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相互(A)。
A.独立B.制约C.控制D.影响
1.(C)是注册会计师最初的业务范围。
A.资产负债表审计B.会计报表审计
C.查错防弊审计D.代理记账工作
1.(C)是国家批准成立的依法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单位,实行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依法纳税。
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B.会计师事务所
C.信息咨询公司D.国家审计署
2.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是由(C)发起设立的。
A.合伙人B.个人独资C.注册会计师D.企业
第二章
1.下列情况中,审计人员可以承办客户委托的审计业务而无须回避的是(D)。
A.审计人员本人拥有客户的股票B.审计人员的父母拥有客户的股票
C.审计人员的父母拥有客户的股票D审计人员的一位亲密朋友拥有客户的股票
1.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发现其无法胜任此项工作,其应当(C)。
A.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B.出具拒绝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
C.请求会计师事务所改派其他审计人员D.依赖客户职员的才能1.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不遵循保密性原则,这些特殊情况不包括(C)。
A.当法庭传唤克呼吁审计人员时
B.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或证券监督委员会来检查工作时
C.后任注册会计师需要了解客户情况而直接向前任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索要有关资料 D.当另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根据注册会计师协会指示,来检查这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质量时
2.下列哪一种收费方式违背了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A)。
A.根据审定后财务报表能向银行贷到多少款项来确定审计收费
B.不是按照审计委托书中的工作时间,而是按照注册会计师及有关专家的工作性质及服务的种类来收费
C.根据破产清理结果的多寡来确定收费
D.根据前任注册会计师的收费标准来收取费用
1.甲会计师事务所审核乙公司财务报表时,乙公司的董事会认为公司的存货管理方面存在弱点,因此请事务所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请问,事务所提供下列那种服务会有损其独立性?(B)
A.指出由于现行收发料制度的不合理,造成存货管理出现问题
B.监督购买、验收、储存和发货等业务的进行
C.研讨和评估存货管理问题,并建议各种解决方法
D.设计解决问题的时间进度表,由乙公司董事会指派人员按表实施监督
第三章
1.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是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产生的(A)因素。
A.社会B.技术C.经济D.风险
2.(B)是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产生的法律因素。
A.内部控制审计模式的内在局限B.社会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及法院的判例示范
C.审计风险的增加D.某些审计人员职业素质低下
1.技术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没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独立审计准则》等专业规定的要求开展业务,从而因技术失误造成业务结果的失真和不实,为此而承担行政法律责任。技术责任主要包含(C)。
A.违约和故意B.违约和过失C.故意和过失D.违约和欺诈2.(D)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过程中,虽然执行了行业规定的各种程序,但由于粗心、过失而使得审计工作质量不高,从而使最后的报告结论有所差错,给报告使用人带来损失而应承担的责任。
A.民事责任B.技术责任C.行政责任D.质量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的规定说明注册会计师承担的责任,主要是(B)。
A.违约责任B.连带责任C.过错责任D.无过错责任
2.注册会计师对于委托单位的责任最常发生的案例,就是(B)。
A.未查出财务报表违反一般公认会计准则
B.未能查出委托单位职工盗用公款之类的舞弊事件
C.未查出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具有潜在的威胁
D.未查出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
3.与注册会计师业务有关的(C),不仅包括股东,而且扩展到使用审计结果的所有债权人、雇员、政府机关和一般公众。
A.责任相关人B.结果使用人C.利害关系人D.专业人员
4.在美国的习惯法下,享受客户相等地位的第三者是(A)。
A.直接受益人B.应预见的第三者C.可预见的第三者D.所有受益人
5.(D)行为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
A.一般过失B.重大过失C.违反合同条款D.欺诈
6.注册会计师在职业过程中缺乏 “合理关注”,则被认定是(A)。
A.一般过失B.重大过失C.违反合同条款D.欺诈1.注册会计师如果因工作上的过失或故意欺诈,造成了对有关方利益损害时,可能导致承担三种责任,(A)是最重的一种法律责任。
A.刑事责任B.民事责任C.行政责任D.其他责任
2.(D)是由于其代表人、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成员违反法律,不履行其应尽的义务,因过失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
A.注册会计师的故意犯罪B.事务所的故意犯罪
C.注册会计师的过失犯罪D.事务所的过失犯罪
3.下列注册会计师可以用于辩护的理由中(C)不适用于第三者的指控。
A.没有义务B.没有疏忽C.分担过失D.缺少因果关系
4.下列(C)情形下,注册会计师必须负刑事责任。
A.拒绝将审计工作底稿交给委托人B.执行审计时疏忽大意
C.故意遗漏在财务报表上必须说明的重大事实
D.故意违背和委托人之间的契约
第五章
1.注册会计师在办理审计业务过程中 , 如发现管理当局认定并可供使用的企业损益表中有未曾发生的虚构的销售收入列入本期收入中,这就说明管理当局违反了(D)的认定要求。
A.表达与批露B.完整性C.权利和义务D.存在或发生
1.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以管理当局在财务报表上的五大类认定为出发点,其中“所有权”这一具体审计目标就是由管理当局关于(C)的认定推论得出的。
A.表达与批露B.完整性C.权利和义务D.存在或
1.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是在审计过程中的(A)阶段进行的。
A.计划B.实施C.完成1.保证财务报表的质量是(B)的责任。
A.注册会计师B.被审计单位C.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D.会计师事务所
2.(D)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
A.审计证据B.审计工作底稿C.审计方案D.审计计划
1.在计划某项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应分哪些层次来评价重要性 ?(C)。
A.总账层和明细账层B.资产负债表层和损益表层
C.会计报表层和账户余额层D.记账凭证层和原始凭证层
第六章
1.如果同一期间不同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审计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取其(B)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A.最高者B.最低者C.平均数D.加权平均数
1.在特定审计风险水平下,检查风险同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之间的关系是(B)。
A.同向变动关系B.反向变动关系
C.有时同向变动,有时反向变动D.没有确切的关系
第七章
1.银行业没有的循环是(D)。
A.贷放款循环B.活期业务循环C.投资与理财循环D.生产循环
2.(C)是用符号和图形来表示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和文件凭证在组织机构内部有序流动的文件。
A.调查表B.文字表述C.流程图D.核对表
第八章
1.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D)。
A.统计抽样B.非统计抽样C.变量抽样D.属性抽样
1.是选用统计抽样技术还是非统计抽样技术,主要取决于审计人员对(C)的考虑。
A.样本规模B.个人经验C.成本效果方面D.个人的判断能力
2.某账户余额实际并不存在重要错报,而样本却支持得出该账户余额存在重要错报的结论的风险是(D)。
A.信赖不足风险B.信赖过度风险C.误受风险D.误拒风险
3.从 6000 张凭证中选出 200 张进行审计,采用系统抽样法,则抽样间隔为(B)。
A.20B.30C.40D.50
4.在审计实务中,经常存在同时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情况,此情况下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C)。
A.属性抽样B.变量抽样C.双重目的抽样D.非统计抽样
第九章
1.在使用审计通用软件时,注册会计师最不可能使用的是(A)。
A.对客户的数据采用分析性复核程序B.接触存储在客户 EDP 程序中的信息
C.鉴别客户 EDP 控制程序中的弱点D.测试客户计算机的正确性
1.当计算机程序被用于某项特定的会计处理时,EDP 的内部控制程序将其分为二种类型控制,即一般控制与(C)。
A.管理控制B.特定控制C.应用控制D.授权控制
1.当利用计算机来搜集证据时,注册会计师并不需要精通客户的程序语言。但是,他必须理解(A)。
A.审计特定目标B.程序技术C.数据库知识D.人工测试技术
1.负责销货明细账和负责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人员不得经手现金,就构成一项(A)
A.相互牵制B.相互促进C.相互审查D.相互核对
2.采用委托其他单位代销产品方式,如果被审计单位的产品并未销售,而编制假代销清单 , 造成的结果是(C)。
A.虚增成本B.虚减成本C.虚增收入D.虚减收入
第十章
1.实施产品销售收入的截止测试,主要是为了防止和纠正产品销售收入账户内可能包括的(A)行为。
A.不属于本期的产品销售收入B.未经认可的大额销售
C.销售折让、退回D.外币结算的销售收入
2.企业的应收账款是在销售业务中产生的,因此,应收账款的审计应结合(D)来进行。
A.“销售成本”账户B.“销售收入”账户
C.“坏账准备”账户D.销售业务
3.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询证函应由(B)寄发。
A.被审计单位会计人员B.注册会计师
C.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D.注册会计师以外的专人
第十一章
1.对预付账款的审计,根据其性质可参考(C)审计来进行。
A.应收票据B.应收账款C.应付账款D.其他应收款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是(D)。
A.处置制度B.定期盘点制度
C.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区分制度D.保险制度
1.在审计应付票据时,不予审计的凭证和账簿是(D)。
A.银行对账单B.财务费用明细账C.请购单D.支票
2.测试应付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应包括的工作是(A)。
A.函证应付账款
B.抽样检查应付账款帐户的过账
C.审查所选各明细账户各笔过账所附的原始凭证
D.审查现金折扣审查现金折扣
3.对预付账款的审计,根据其性质可参考(C)审计来进行。
A.应收票据B.应收账款C.应付账款D.其他应收款第十二章
1.费用审计中,常运用(B)。
A.符合性测试B.分析性复核C.调查了解D.审计抽样第十三章
1.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审计中不包括对(D)的审计。
A.营业税B.消费税C.资源税D.印花税
2.在企业中,应付工资明细表的编制人和实际发放工资的人员应是(D)。
A.出纳B.会计C.同一人D.不同的人
1.(C)不属于实现收到的现金收入全部登记入账的内部控制措施。
A.现金收支与现金记账的岗位相分离
B.每日及时记录现金收入
C.现金日记账与总账的登记分开
D.现金收入记录的内部复核
2.为确认现金收入的存在与发生,注册会计师常用的审计程序是(A)。
A.检查现金收入日记账,总账和应收账款明细账的大额项目和异常项目
B.现金收入的截止测试C.盘点库存现金D.抽查银行对帐单
1.会计人员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内容只包括(C)。
A.记账错误B.应予纠正的差错C.未达帐项D.记账错误和未达帐项
2.注册会计师核实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采用(D)或派人到开户银行取得决算日企业在银行存款数额的证明。
A.盘点B.审阅C.核对D.函证
3.库存现金清查盘点时(C)必须自始至终都在现场。
A.内部审计人员B.现金总账记账人员
C.现金出纳人员D.单位领导人
第十四章
1.下列哪项不包括在投资内部控制制度中(C)。
A.合理的职责分工B.详尽的会计核算制度
C.明晰的披露形式D.完善的定期盘点
1.注册会计师直接向债权人及债券的承销人或包销人进行函证 , 是为了确定应付债券帐户期末余额的(A)。
A.真实性B.正确性C.合法性D.合理性
2.审计短期借款业务实不应包括的凭证和账簿是(D)。
A.短期借款明细账和总账B.财务费用明细账和总账
C.银行对帐单D.在建工程明细账和总账
3.注册会计师对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审查一般采用(B)方法。
A.盘点法B.详查法C.抽查法D.抽样法
4.《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A)万元。
A.1000B.2000C.500D.100
1.注册会计师计入“审计差异调整表??调整分录汇总表”的审计差异,通常是(C)确定的。
A.根据在实质性测试中发现的所有差异
B.依据在实质性测试中发现的差异并结合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慎重
C.在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讨论后D.依据被审计单位的意愿
2.某位注册会计师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在意见段中使用了“除上述问题待定以外”的术语,这种审计报告是()。
A.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B.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C.反对意见审计报告D.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1.某位注册会计师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在意见段中使用了“由于上述问题造成的重大影响”的术语,这种审计报告是(C)。
A.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B.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C.反对意见审计报告D.完善的定期盘点
2.注册会计师对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审查一般采用(D)方法。
A.盘点法B.详查法C.抽查法D.抽样法
3.《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D)万元。
A.1000B.2000C.500D.100
第十六章
1.如果投资者以货币资金出资,注册会计师应以(B)作为验资依据。
A.被审验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收款凭证和银行存款调节表
B.被审验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收款凭证和银行对帐单
C.被审验单位开户银行存款收款凭证和银行对帐单
D.被审验单位开户银行存款收款凭证和银行转账凭证
2.变更验资的审验范围主要包括(C)。
A.实收资本B.实收资本以及相关的资产、负债等
C.实收资本以及相关的资产、负债,也可能包括所有者权益项目以及相关的资产负债等
D.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1.(C)是注册会计师整个验资业务的关键性阶段和实质性阶段。
A.验资计划阶段B.验资报告阶段C.验资实施阶段D.收费
2.取证的关键问题是保证证据的(D)。
A.真实性B.合法性C.可靠性D.真实性和合法性
3.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方投资者的投资比例不得低于(A)。
A.25%B.20%C.50%D.15%
4.对于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股份总额的(C)。
3.审计学作业一答案 篇三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60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审计人员在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时,如果采用逆查法,一般是从()开始审查。A.会计凭证 B.会计账簿 C.会计报表 D.会计资料
2.注册会计师应审验有限责任公司的全体股东首次出资额是否不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
A.35% B.15% C.20% D.25%
3.()是通过观察法不能取证时,可以使用的一种方法。A.审阅法 B.鉴定法 C.盘存法 D.调节法
4.下列各项中,属于内部控制中控制活动要素的是: A.人事政策 B.组织结构设置 C.风险评估 D.凭证与记录控制
5.审计人员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标准是: A.审计证据 B.审计标准 C.审计准则
D.审计质量控制标准
6.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后,如果审计人员认为某项交易不存在重大错报,而实际上该项交易存在重大错报,这种风险是()。
A.抽样风险 B.检查风险 C.非抽样风险 D.重大错报风险
7.以实物出资的,注册会计师不需实施的程序为()A.观察、检查实物 B.审验实物权属转移情况
C.按照国家规定在评估的基础上审验其价值 D.审验实物出资比例是否符合规定 8.下列工作中,属于审计报告阶段的是: A.对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 B.对账户余额进行实质性测试
C.对会计报表总体合理性进行分析性复核 D.审核期初余额
9.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下列行为中,不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是()。A.承接了自己代记账客户的财务报表的审计 B.按审计业务工作量的大小进行收费
C.以注册会计师个人名义承接财务报表的审计业务 D.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广告宣传
10.在判断审计工作质量方面,()是最权威的标准。A.独立审计准则 B.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C.职业道德准则 D.后续教育准则
11.如果审计人员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属于高水平,则拟实施的总体方案倾向于()。
A.风险应对方案 B.控制测试方案 C.实质性方案 D.综合性方案
12.验资报告的日期是指注册会计师()的日期。A.完成审验工作的日期 B.写出验资报告 C.报送验资报告 D.同客户签订约定书
13.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将重大错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B.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重大错报风险
C.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以消除检查风险
D.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得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便在完成审计工作时,能够以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意见 14.()审计的基本职能。
A.经济监察 B.经济评价 C.经济监督 D.经济鉴证
15.实施审计准则,可以赢得社会公众对()的信任。A.审计意见 B.审计证据 C.审计工作底稿 D.审计人员
16.财务审计项目中,“完整性”审计目标指的是: A.各项业务记录于会计的正确的会计期间 B.实际存在或发生的金额均已记录或列报
C.记录或列报的金额经过正确的计量、计算和分摊 D.各项记录或列报经过恰当的分类和描述 17.下列事项属于间接或有事项()A.未决诉讼 B.未决索赔 C.税务纠纷 D.商业票据贴现
18.审计总目标是围绕()而界定的。A.国家审计 B.效益审计 C.财务审计 D.财务报表审计
19.对审计目标的确定有最直接影响的是: A.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的要求 B.审计环境 C.审计目的 D.审计对象
20.如果被审计单位的投资证券是委托某些专门机构代为保管的,为证实这些投资证券的真实存在,注册会计师应()。
A.实地盘点投资证券 B.向代保管机构发函询证 C.获取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 D.逐笔检查被审计单位相关会计记录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综合类验资工作底稿通常包括()A.验资报告 B.验资计划
C.被审验单位基本情况表 D.货币出资审验程序表 E.验资事项声明书
2.期初余额审计的目标是()
A.证实期初余额不存在对本期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错报
B.证实上期期末余额已正确结转至本期,或在适当的情况下已作出重新表述
C.证实被审计单位一贯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或对会计政策的变更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和恰当的列报
D.确认前任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是否恰当
E.确认被审计单位是否依照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进行了恰当的会计调整。3.下列有关审计准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 B.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C.审计准则是作出审计决定的依据 D.审计准则是评价审计质量的依据 E.审计准则是确定和解脱审计责任的依据 4.国家审计的审计程序包括的阶段有: A.制定审计项目计划阶段 B.审计准备阶段 C.审计实施阶段 D.审计终结阶段 E.审计审查阶段
5.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阅业务中实施的主要程序有()A.询问 B.控制测试 C.函询 D.分析程序 E.重新执行
6.下列有关审计独立性的说法中,体现审计工作上的独立性的有: A.审计机关必须是独立的专职机构
B.审计人员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
C.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中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D.审计人员依法办理审计事项时,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不得干涉 E.审计人员如与被审计单位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 7.下列事项属于直接或有事项()A.未决诉讼 B.未决索赔 C.税务纠纷 D.产品质量保证 E.应收账款
8.下列有关顺查法的提法中,正确的有:
A.审计取证的顺序与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形成过程相一致
B.审计人员沿着原始凭证一记账凭证一会计账簿一财务报表的顺序进行审查 C.方法简单、易于掌握
D.审计过程全面细致,不容易遗漏错弊事项
E.适用于业务规模较大、内部控制较为健全的被审计单位 9.审计报告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有:()A.整理、评价审计证据 B.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C.形成审计意见 D.撰写审计报告
10.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是指()A.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复核 B.项目经理的复核 C.部门经理的复核
D.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的复核 E.证券监管部门的复核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有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时,应对其审计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修改或追加审计程序。
A.错误 B.正确
2.与财务报表审计相比,财务报表审阅的检查风险与鉴证风险较低。A.错误 B.正确
3.控制测试是指审计人员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A.错误 B.正确
4.民间审计组织是指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和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民间审计组织不象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那样,直接隶属于某个机构或部门,而是以法人形式出现,在组织上具有经济主体和监督主体的特征,不直接隶属于哪个部门或机构,与委托者以契约形式表现其相互关系。
A.错误 B.正确
5.注册会计师在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中,对管理层采用假设的合理性以及对预测性财务信息的编制和列报提供合理保证。
A.错误 B.正确
6.审计依据包含审计准则。A.错误 B.正确
7.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就是不发表审计意见。A.错误 B.正确
8.凡是会计报表审计,都需要对期初余额进行严格审计。A.错误 B.正确
9.如果注册会计师无法取得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则可视情况发表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A.错误 B.正确 10.对于客户委托金融机构代管的投资债券,注册会计师如无法进行实地盘点,则须向代管机构进行函证。
A.错误 B.正确
11.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在实务中,通常分别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将二者相乘得到重大错报风险。
A.错误 B.正确
12.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审计人员只能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合理保证。A.错误 B.正确
13.当被审计单位对存货实地盘点时,审计人员应当指挥盘点工作的进行,并作为盘点小组成员进行盘点。
A.错误 B.正确
14.询证函一般以被审计单位的名义签发,但须注明回函时要回至会计师事务所,并写明地址,以保证所复函件能寄回到审计人员手中,切忌将函件寄回被审计单位,以避免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借机更改数字或截留。
A.错误 B.正确
15.确定重要性水平是在审计实施阶段中进行 A.错误 B.正确
16.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时必须与客户保持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A.错误 B.正确
17.对于资产负债日至审计报告日被审计单位未调整或未披露的期后事项,审计人员可不予关注。
A.错误 B.正确
18.审计的分类就是按照审计主体和审计内容所作的类别划分。A.错误 B.正确
19.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之前,要与被审计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A.错误 B.正确
4.审计学作业一答案 篇四
事项(1)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且该风险属于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主要涉及到得财务报表项目为营业收入的发生认定及管理费用的发生认定。理由:
①2007年该行业平均销售增长率为12%而甲公司计划要求增长率为20%(超同行业增长率67%),甲公司是否可能达到这种超增长率?面对此问题注册会计师应该保持高度的职业怀疑态度。
②结合工作底稿中的事项(4),甲公司在2007年4月份将主要产品C销售量下调了8%至10%,尽管在2007年8月推出了D产品(C产品的改良型号),市场表现良好,但是D产品没有在当年大幅生产。且由于其实C产品的改良型号可能进一步压缩8月后C产品的销售量,在这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甲公司能否达到20%的增长率?这使审计人员更加怀疑是否有多级主营业务收入的可能性。
③制定的年薪制成为管理层虚构收入的动机及压力,因为只有达到目标才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管理人员很可能由于利益的驱使人为的虚增营业收入。以此来获得更高的报酬,导致财务报表项目中营业收入及管理费用两项交易事项可能存在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事项(2)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且该风险属于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理由:
①会计工作是一个需要相当工作经验及连续性的工作。2007年9月在甲公司服务了超过6年的财务总监的离职可能影响到企业整体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及相关性,从而使得整体层次的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
②除会计主管任职超过4年外,其余人员的平均服务期少于2年,这样表示甲公司可能表示运用了过多的专业胜任能力较弱的会计人员,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固有局限性专业胜任能力较弱的人员可能会由于自身因素使得整个流程出现错报。由于单独或者汇总的错报从而影响整体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
事项(3)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且该风险属于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主要涉及到得财务报表项目为存货的存在认定及营业成本的发生认定。
理由:D产品所耗高档金属材料比C产品略有上升,使得D产品的原材料成本比C产品上升了3%,且会计人员大多数为不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新成员。多项变动可能使得两种产品的成本发生多计情况,从而导致主营业务成本多计。可能导致甲公司在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及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使用恰当的实质性程序进行判断。
事项(4)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且该风险属于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主要涉及到得财务报表项目为存货的计价和分摊认定及资产减值损失的完整性认定。
理由:
2008年1月的降价10%之后使得C产品的毛利率为-2.11%{1-(1-8.1%)/
【审计学作业一答案】推荐阅读:
电大审计网上作业答案06-25
审计学案例题答案10-19
《审计学》课后练习答案11-12
审计文件材料立卷归档作业规程11-05
审计学B卷(答案)08-03
采矿学作业题及答案08-27
寒假学与练作业答案10-22
六年级2014年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11-15
地方政府学平时作业一10-03
物流管理作业一答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