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道士塔》赏析

2024-09-08

余秋雨《道士塔》赏析(精选10篇)

1.余秋雨《道士塔》赏析 篇一

浅谈余秋雨《道士塔》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道士塔》在他的代表性作品集《文化苦旅》中属于第一开篇,这篇散文自发表后的十余年内,反响很大,存在各种不同的争议,有肯定,有否定,有赞扬,有批评,不一而足。有人认为这篇散文存在虚构、戏剧化成分,因而不好;有人认为这篇散文对王道士的“罪行”戏剧化不公,等等,这些都是可以争论的,但基本的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篇散文写出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悲剧,不仅仅是王道士个人而已,而且写出了一个国家的政府和各级官吏在沉沦、庸俗的境地中,更加加剧了文化的浩劫和灾难;同时也映照出外国文化学者对文明的追索和渴求,两种不同的文明对文化的关注及重视、保存及研究的对比(所幸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新时期,默默继承和传递敦煌学的当代学人们,终于通过自身的努力,挽回了“敦煌学也在中国”的尊严)。这篇散文不仅写出了余秋雨内心个人的文化忧患意识,也写出了一个民族前后两个不同时期的文化传承意识,亦一定程度涉及了东西方文明的对比(不管当时是有意还是无意!)。这篇文字不仅体现了余秋雨一开笔入手即抓住了文化传承的重要命题,也侧面抓住了文明的对比,而且以其后面完成的文化传承和文明思考一对照,反使这篇文字的重要性昭然可见[1]*;它不仅写出了前后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比照,也写出了当代学人对中华文化、文明强烈的文化忧患意识。这些我都不提了,我只着重提余秋雨在其中引用到的一首诗作;因为这首诗为他的这篇散文增添了不同寻常的份量,震撼过许多读者的心灵,而且这首诗作的内涵,也为他这篇散文增色不少,提供了一定的意蕴;甚至说不定,也为他当时写作此文提供了若干灵感。起码这首诗作的引用,为他恰到好处地表达他的情感提供了恰到好处的方式和手段。

应该确切地说,余秋雨在《道士塔》一文中引用了两个青年诗人的作品。——其中第一个,在第一节结尾,余秋雨写道:“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因这位诗人不详,无从查究,不提。我只侧重说第二个,也就是我九年来一直悬念和经过漫长的搜寻之后才终于得知的该诗的作者及其全文,也就是余秋雨在文中第三节具体引用到一部分的那一首诗。

为了表达更加清晰,我得具体引述。余秋雨在文中第三节写到斯坦因车队要运走敦煌的经卷时写道:

“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出来辩驳为时已晚,我心头只是浮现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几行诗句,那是他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这首诗在余秋雨的这篇散文中很显眼,给人的印象也很深刻,它的引用寓意强硬的阻拦,即武的阻拦,为文章平添了一股英雄气概,极大地感染了读者。但是,余秋雨文中或文末没有任何说明和注释,绝大多数读者根本不知道这诗是谁写的,是哪一个“当代中国青年”写的?许多读者对这首诗产生了印象,甚至是深刻的印象,可是却不知道原诗的作者是谁,题目又叫作什么。除了文中所引的诗句之外,我们对其它的情况一概不知。没有任何踪迹可寻,想要查知却又无从入手,情况显得扑朔迷离。

我个人就是经历了九年之多的寻找——从1993年冬,到秋,才最终找到了原诗的`全文和作者的。这一发现可以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但是,这一疑问的解决,却用了九年时间!

先具体端出原诗吧:这首诗的原名叫做《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致额尔金勋爵》,作者是中国当代青年诗人晓桦(他当时是军旅诗人),全诗内容如下:

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

——致额尔金勋爵

晓桦

我佩服你

——额尔金勋爵

你敢于发布这样的命令

把古老东方的京都

投进熊熊大火

在每片焦土里埋下你的名字

和野草岁岁生长

我不佩服你

——额尔金勋爵

你根本没有敌手

没有敌手却建立功勋的英雄

比拼杀中倒下的战败者还耻辱

焚烧一座没有抵抗的园林

践踏一片不会说话的土地

那是小孩子的手都能胜任的

何用军人的膂力

但你毕竟以你的壮举

给你的后裔们留下

足以在餐桌上大嚼永远的威名

给你民族发黄的编年史

嵌上火光闪闪的骄傲的一页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我更希望

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

当然我决不会用原子武器

对你那单发的火枪

像你用重炮摧毁冷兵器

我希望你是

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人

你会满意的

你的对手不再是猛勇而愚蠢的僧格林沁

在此

我谨向世界提醒一句

从我们这一代起

中国将不再给任何国度的军人

提供创造荣誉建立功勋的机会

2.余秋雨《道士塔》读后感 篇二

如果只是阅读这篇文章,内心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愤慨之情,原因很简单,敦煌文物竟被一个小道士卖给外国人。可是在没了解清楚事情之前光看文章就跟着文章中的观念跑了,实在是无主见,容易被左右。让我们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话要从“历史罪人”王圆箓说起。他祖籍湖北麻城县。出生在陕西,因家乡连年灾荒,生活所迫,出外谋生,流落于酒泉。在此期间入道修行,人们称他为王道士。后云游敦煌,登三危山,发现莫高圣境,感慨万千,急呼“西方极乐世界,乃在斯乎”。所以他长期居留于此地,奉献了他的后半生。他原本可以在莫高窟终老,如果不是墙上偶然裂开的一缝,他的一生可以简单许多。墙上开裂的一缝使他看到了财路。文物在他眼里便是外国人手中的钱。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有人说王道士无奈之下变卖经文宝物并非为他盖豪宅,而是为了修缮窟区及下寺和维持他们平素的生计,当时他是住持,这是他不得已的就地取材。

那为什么他要卖文物?

发现藏经洞后,王道士忙报敦煌县城的官绅人士,再报酒泉的官府达人,均未能引起大的关注,故他不得已又把藏经洞封闭起来。直到19英籍匈牙利犹太人斯坦因、法国远征考察队的伯希和闯入莫高窟区,用银钱几番诱使王道士动心出卖大批文物,从此敦煌招来大灾难。

各级领导都不管就罢了,朝廷不也是昏庸无能的吗?丧权辱国的条约签的多了,难道还怕卖点文物?

于是外国人就来了。拿走了敦煌经卷文物。

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中说:“他将全部的心智都投入到这个已经倾颓的庙宇的修复工程中,力图使它恢复他心目中这个大殿的辉煌……他将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缮庙宇之上,个人从未花费过这里面的一分一银。”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西域考古图记》等),当时西方人来到中国带走文物的时候,是持有当地官方开据的许可证的,并且一路受到了官兵的保护,王圆箓本身并没有能力拒绝他们。

我们想一想,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敦煌文物不被卖给外国人会怎么样。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中国官员也不是都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了。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

这么看来,给了外国人反倒是成了保护文物的绝佳方法了!你不保护你国家的文物,那我就夺来替你保护展出。而在王道士卖完经卷整修莫高窟的几十年后,一群拿着铁锹的红卫兵站在了莫高窟前。要不是有周总理的大手护着,谁是历史罪人就要重新定论了。

3.余秋雨《道士塔》赏析 篇三

《山居笔记》:第一阶段的记述是《文化苦旅》,等到走完写完,发觉还有不少超越具体遗迹的整体性难题需要继续探访,对于政治功业和文化情结的互相觊觎和生死与共;对于文化灵魂的流放、毁灭和复苏;对于商业文明与中华文化的狭路相逢和擦肩而过;对于千年科举留给社会历史的功绩和留给群体人格的祸害;对于稀有人格在中华文化中断绝的必然和祭奠的必要;对于君子和小人这条重要界线的无处不在和难于划分。

《霜冷长河》: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千年一叹》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行者无疆》: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行者无疆》此书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全书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笔触比《文化苦旅》更优娴、比《山居笔记》更开阔、比《千年一叹》更从容。《行者无疆》记录了这一不同凡响旅程的全部感受。15年来,余秋雨开始以长途旅行方式实地考察文化,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作为考察中华文明的记录,以《千年一叹》作为考察伊斯兰文明的记录,以《行者无疆》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至此,意味着余秋雨对曾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整体影响的三大文明关注的完满。

《晨雨初听》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蠢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借我一生》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

余秋雨先生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共分六册。首批推出有关中国的两本《寻觅中华》和《摩挲大地》。

《我等不到了》以平静的语调叙述了家族的历史,曾祖父、曾外祖父从浙江慈溪出发,闯荡上海滩,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姨妈、叔叔、“我”以及妻子马兰,众多家族人物的一生,在近一个世纪历史的光影中沉浮。余秋雨介绍说,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一部深入灵魂的“中国读本”。《文化苦旅》的苦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最苦的应该是那篇《道士塔》。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我觉得荒唐,第二次再读我感到可笑,但无论如何我也笑不出来,读第三遍的时候读出了一种苦,那是一种黄连泡胆汁的苦。这时候我明白了余秋雨为什么为这本书取名《文化苦旅》,因为他以一个文人的文化良知感到了文明被践踏的苦。《千年一叹》的叹

4.《道士塔》教案 篇四

主备人:莫小妍 授课人:黄飞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解敦煌文化、敦煌文化流失的背景史实、明确其悲剧性。

2、能力目标: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内在联系。

3、情感价值: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体会作者悲怆苍凉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

二、介绍余秋雨

三、研析课文

1、整体把握

本文共四节,请大家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想想各节之间的联系。

明确: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了王圆录和莫高窟的关系。

第二部分,叙述了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

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

第四部分,写中国敦煌研究家们的辛勤工作,表达对敦煌历史的忧思,同时给世人以警醒。

2、内在情感

我们可以看到课文每一部分都是上一部分的内在延伸,思想内容上在逐步深化。但这仅仅只是概括了每部分的内容,我们要的是读懂文字背后的内涵。其实每一节都在揭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每部分都有作者想要突出的本质内容,而作者的情感也是随之而动的。这才是我们所要把握的重点。

(1)、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了王圆录和莫高窟的关系。那他们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的?(其实就是一个民族和一段历史的关系。在课文中有作者的原话“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一个湖北麻城的农民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最灿烂的文化,而他只是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这一叙述表达作者无比沉痛的心情。)

(2)、第二部分,叙述了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看出这段文字作者想要突出的是什么呢?(作者特别写出了王道士对敦煌文物的破坏性行为以及自己心中的历史沉重感,所以他要突出的是愚昧和痛心。这“愚昧”显然不只是王道士的愚昧,如果是也不会如此痛心,我们从作者的叙述中知道是为那个民族的愚昧,那段历史的愚昧而痛心!)

(3)、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突出屈辱和悔恨。这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这段文字读来都让人心痛,粉刷价值连城的壁画都让人觉得荒谬了,更不用说为了几个银钱大卖宝物。其中对王道士品位的描写和王道士送客的描写十分精彩,冷静而客观,沉郁而无奈。作者的情感也被推向了一个高潮,终于怒吼出了:我好恨!这种“恨”,不是对劫掠者的恨,而是对被劫掠者的恨;是民族的悔恨,是历史的悔恨。作者的心是及其苍凉悲怆的。)

(4)、第四部分,写中国敦煌研究家们的辛勤工作,表达对敦煌历史的忧思,同时给世人以警醒。(这是作者在“恨”之余给读者广阔的思考余地。虽然国际学术讨论会给出了一个光明的结论,但中国专家们没有太大激动,只是默默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我们的敦煌学者忍辱负重几十年并不是为了一个“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的结论,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属于自己的土壤中才能真正焕发出它的光彩。所以光明背后仍是伤感与痛楚,耻辱与愤懑,作者只能用惜墨如金的一笔给人以无限思考。)

小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注重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注意一些关于作者情感态度的语句的表达,只有用心去读去理解才能引起共鸣,才能深刻理解到文字背后的内涵。

四、反思

了解了敦煌文化、敦煌文化流失的史实,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注意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起悲剧性,思考造成这出悲剧的原因。

2、了解重要语句所蕴涵的意义,并注意对词语感情色彩的品味。

【教学过程】 —、思考谁之罪?

敦煌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却横遭抢劫大量流失。这场悲剧成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痛,在痛之余我们也在思考,是谁酿成了这出悲剧?请大家展开讨论。

﹙一﹚走进千古罪人——王道士

1、我们先来看看王道士的所作所为,请大家在课文当中找到他的罪状 粉刷墙壁(第二节第三段)、砸碎塑像(第二节第4段)出卖文物(第三节6-11段)、报送官员(第三节前部分)

2、对于这样的道士你做何评价?

(愚昧、贪婪、无知、麻木、小丑、罪人„„)

3、对他,余秋雨先生是怎样评价的?找同学起来读一读。A、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B、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默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承担起这笔文化重债,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C、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向前的小丑。

请大家认真品味这几句话,多读几遍,重点理解最后一句话,思考为什么说他只是一个小丑? 明确:对于整个悲剧,王道士是偶然也是必然。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王道士不懂得文物的价值,更不明白什么是爱国,他的行为于国于民罪不可赦,但比起卖国求荣的统治者不过是“小

巫见大巫”。所以他只是那个时代的怪胎,是那个时代给他提供了祸及千古且千载难逢的“机遇”,他成了错步上前的小丑。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我们去向谁声讨呢?

(二)、直面罪魁祸首——统治阶级(满清官员)

对王道士罪行的声讨与审判没有消解作者的愤怒,减轻作者的沉痛。即使没有王道士,国宝的流失也是必然。统治阶级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对祖先遗留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仅看不牢守不住,反而大量糟蹋,以致于列强有机可乘,这才是酿成这出悲剧的根本原因。

二、品味精彩语句、语段

本文有较强的技术感染力,得力于两点:一是诗化的语言,二的传神的细节。诵读、品味。

1.“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品味:夕阳、朔风、破落的塔群,如画如诗,渲染出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把读者引入到那个可悲的时代,去追溯那一段可悲的历史。

2.“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品味:外国掠夺者掠走大量珍贵文物,老弱的民族被野蛮地宰割。

3.“王道士起得很早——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品味:王道士把这巨大辉煌的文物宝库当作了自己的农家小院,愚昧无知的王道士,“认真”地毁坏珍贵文物,令人扼腕痛惜。

4.“当几面洞壁全部刷白——再作下一步筹划。”

品味:可悲!可叹!可恨!看似轻松的描述中寓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

5.“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依然一片惨白。”

品味:时空错位,作者竟闯入这历史悲剧的舞台,想拦止住王道士手中的刷把和铁锤,甚至想向他跑求。表达了作者极度痛惜之情。

6.“中国是穷——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物。”

品味:有这样腐朽的政府,有这样腐败的官员,敦煌文物的遭遇可想而知。作者痛恨、痛惜、痛心之情可见。

7.“王道士频频点头——两道深深的车辙。”

品味:这两道深深的车辙,明明是两道深深的历史伤痕!

8.“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品味:反语,这是作者对当时政府极端失望后的激愤之辞。

9.“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品味:这话从外国学者口中说出,回击了前文外国掠夺者说中国人无法研究敦煌文物的借口,同时也证明中国人在屈辱中奋起,中国学者“越是屈辱越是加紧研究”,中国人有能力,也有决心研究和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三、布置作业

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有很多的感触,下面请大家翻开我们《学习的艺术》的课前导航,认真阅读后再结合我们所学的课文写一篇400字左右的随感。(《谁是敦煌的罪人》《学者还是强盗》《主权回归与文物回归》《敦煌再辉煌》„„标题仅供参考)

四、反思

5.读《道士塔》有感 篇五

很少读余秋雨的散文。可是,一部《文化苦旅》却让我喜欢上了他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的余秋雨,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记录了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它不甘甜,因为里面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至今时时萦绕心间的滋味。

“我好恨!”这是在读过《道士塔》之后,我同作者一样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夫声呐喊。然而,却仍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那份难言的痛楚。试想:世界园林之瑰宝——圆明园的毁灭还是缘自西方列强的武力掠夺,可是莫高窟无价珍宝的流失却是缘自无知道士的拱手相送。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鲁迅的一句名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真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悲剧啊!

请读一读下面这段文字: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二十四大箱经卷、三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十大车、六千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三百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五大箱、六百多卷经卷;„„”

当几十年之后,新中国的敦煌文化研究者们拿着从外国拍回的胶片研究时,请想一想:他们心中会是怎样的感受?

因此历史虽然不可更改,但我真的好恨!„„

6.《道士塔》阅读笔记 篇六

文化是不可复制的,但是精神却可以源源流淌,当我们在历史的废墟中,捡拾曾经的影子时,结果只有贝壳,有黄金,还有愤怒和垃圾。

这一篇讲述的是,一个道士默然中无知的卖掉了历史瑰宝的故事,当他打开那座装满古物的洞穴时,其实就是打开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源泉,可惜的是,先人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只能在官场中送来送去,最后却白白送给了异族。我知道,尽管这个文化,会继续流淌在世界民族的文化长廊里,但是很可惜,这无疑是一种强盗,而那个时代,特别是这个看管的家伙,完全把这种强盗当作了一种荣幸,这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愤怒。

文化上的无知,正是民族衰败的真正原因所在!

你可以搬走文化的册本,但是你却无法搬走历史的沉吟,而这一点往往被遗忘。

7.读《道士塔》有感 篇七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于是眼前浮现了一幅幅绚丽的油画――橘色的背景,太阳惨淡,一条并不清澈的河流过了举世闻名的莫高窟,缠缠绵绵地向前,河岸旁的空地上有几座高高低低灰白色的僧人圆寂塔。其中一座的主人,叫做王圆。

守护莫高窟的僧人很多,可被人们记住的,只有他。因为他的昧,他的罪。

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呵,被他一点一点的摧毁,荡然无存;被他大堆大堆送出,至今仍是耻辱。

令人直至今天也还震惊的壁画,被他一刷一刷刷得洁白无暇,那婀娜多姿的雕像被“委屈”地打碎,空出的位置重新立了怪像。他错了么?没有啊,他只是在整理自己的宅院,那是他自己的,他自己的……他只不过是嫌弃那太过花里胡哨、昏暗的壁画,然后将它刷白。他只是想要住得更好而已,他错了么?错了么?他只是毁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可以么?

余秋雨教授是想对他说:“请等一等,等一等……”想跪下求他停下的,心中却只剩下惨白。

王道士家的墙裂了缝,然后他开启了一个“吞吐中国的荣耀与耻辱”的洞,洞里满是千金难得的文献资料。但那时,只是一卷卷破烂不堪的废纸罢了,放着还占地方。外国人抱着哪怕倾家荡产也要观摩那珍贵文化的决心来到了莫高窟。他们来了,来了,得到了想要的,却只得无奈地耸耸肩――太过容易了,不是么?简单得令人扫兴。王道士把一车一车的文献送了出去,心头也越来越喜滋滋的,兜里的银元越来越重,生活也奔向了小康……

“王道士,莫非你以为那中国最灿烂的文化只值几个银元?不以卷计以车计?”

“呵?只是一堆再无法利用的废纸啊……竟还可以换到钱,我觉得很好啊。”

王道士是真的成了罪人,他让现在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心在泣血啊,因为他的昧,他的罪。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被大量官员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可放在伦敦博物馆里!’”余秋雨教授恨王道士,可他更狠的的是二十世纪初的官员,那些贪婪、永不知满足、自私的中国官员,恨他们对莫高窟的轻视,恨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漠然,恨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糟践!

官员们极尽奢侈,却没有运费,无法运送。没有么?没有么!

8.道士塔读书心得 篇八

文章中的王道士十分愚蠢,他认为敦煌壁画“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于是就把几面壁画用石灰刷白;他又认为“几面洞墙全部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浅浅的笑容有点尴尬。”他想起了自已道士的身份,于是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塑雕委曲一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无价的莫高窟文化就轻易地被破坏了。

5月26日清晨,王道是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发现了满满实实一洞窟的古物,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窟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王道士趁着去县城,捡了几个经卷给县长看。不久,甘肃的金石学家叶炽冒也知道了这件事,他建议把这些文物运到省城保管,但是官僚们因为运费太贵,也犹豫了,他们其实不是穷,只是舍不得花这几个小钱来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这点路费与他们生活中吃喝玩乐所消耗的相比,只是九牛一毛罢了;中国官员也不是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推测着书写年代了,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与中国人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他们不远万里,风餐露宿,甚至愿意变卖掉自己全部家当,也要来莫高窟带走一两件文物回去,他们这种对文化的热爱,是我们中国人远不能及的。

文章中记载“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经文。”“法国人帕西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10大车,6000多卷写本的经书”“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去了300多件写本和两座唐塑”读到这些,我不禁痛心,中国的文物就这样流入了其他国家,这是要怪王道士的愚蠢,还是要怪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9.道士塔读书笔记 篇九

我自认为自己微不足道,不知道该如何保护她们的,但是如果一位散文大家也发出同样的千年一叹,想了一番办法,却“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左思右想,最后只能跪倒在沙漠里,大哭一场。”我们是不是该对千年以前的莫高窟的文化引起重视呢?

也许这位散文大家在文章最后的臆想给自己带来了太多的感慨与无奈,让自己“像一匹受伤的狼在黑夜里嚎叫”。但是也许此刻的他也许在凛冽的塑风中彷徨,迷茫着。紧接着他在这细沙所铺成的沙漠之中大声地疾呼,呐喊出了千年的中华文明的心声:救救我们!保护好我们,这是每一个中华子孙的使命啊!

这是一个多么悲怆的心声啊!面对莫高窟的千年之殇,中华文明的伤痕累累,无论是当时的清朝文人还是现在的散文大家余秋雨先生以及身处在现在这个太平盛世的我们都是这么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或许身处现在的我们没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国家的瑰宝被他国人偷窃、倒卖,辗转到他国的博物馆里,但是在我们出国旅游在别人国家的博物馆欣赏,感叹自己国家的辉煌文明时,这是否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我想,藏经洞与甲骨文一样,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这是《道士塔》里的一段话,我对它的解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有一些糟粕,但其中的精华却也是我们值得传承与发扬的。可是现在这些千年前的经书,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却不在自己的国家了,想要提高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力也就没有了依托了,又何来承接呢?

10.读《道士塔》有感 篇十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求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而其中的《道士塔》是我感想最多的一篇,它是通过古老的物象,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

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让世人遗忘的角落,那里默默地耸立着中国的璀璨文明,几百年来饱经沧桑,却精彩不减。在那里有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佛教艺术胜地,山清水秀,那就神秘的甘肃敦煌。

在甘肃敦煌,矗立着集中华文明于一身的莫高窟,在莫高窟的大门外,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群破落、悲凉。在道士塔中曾经住着一位姓王的道士,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王圆寂是一名道士,却曾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一箱箱敦煌文物运走。当各国艺术家都在创作他们的举世杰作时,古老的敦煌文化正在王道士的手上一步步走向深渊。

他,一个道士,因为看不惯雕像、壁画,就找人将雕像砸碎,将古老的文化变成几个怪模怪样的天师灵官;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都涂成一片惨白。我们完全可以将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但是他太卑微,太愚昧,对他发泄不满及愤怒也只是对牛弹琴,毫无用处。

虽然“藏经阁”是王道士发现的,但他却没有将这宝贵的文化遗产留下来,外国人的一点钱、商品就能换回几大卷在现在可以算得上无价之宝的经书。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像的低价换取了300万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了5大箱、600多卷经卷„„”这是在文中写到的,令人惊讶的不仅是用那样低廉的价钱换走了一大批的经卷,更让人绝望的是中国文官们的滔滔奏折中竟没有提“敦煌”一个字,甚至那些各国的冒险家没有任何手续、任何关卡地就来到中国。

这是一个巨大民族的悲剧。而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在那些朔风凛冽的夜晚,一个古老的伤口在滴血。

但如果单凭王道士的迂腐,还不足造成墩煌毁坏性的损坏,可恨的是中国官员门对文物毫不重视,贪婪的他们一步步把文物吞没了,享受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一切的一切,在他们眼中,就只有钱,钱对于他们来说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但他们不知道,再多的钱也买不会这些文物,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他们的罪过。

看看莫高窟留下的古代造型艺术杰作和浩如烟海的经书,就知道敦煌文化是人类罕有的艺术宝库。可是,这一切几乎都在王道士和中国官员们的手中完结了。他们太卑微,太渺小,对他们再愤怒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那无知的躯体无法扛起中华民族的尊严,无法付起那笔沉重的文化债!

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地上地下保存着极其丰厚的文物古迹。保护好这些文物古迹是当代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使命。正因如此,从国家到地方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和措施,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

瞩目的成就。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今文物界流行一种“保存现状”、“原封不动”的文物保护观念,尤其是这一观念成为古建筑、古遗址等文物古迹维修保护的紧箍咒,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使一些不应损毁的文物古迹遭到破坏甚至消亡,给文物保护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担负起保护中华璀璨文物的历史重责,不要让道士塔的悲剧在我们这代人的身上重演。我们要传承中华文化,将中华文明洒向世界各地,让文明重现古代的精彩。

上一篇:什么是梦想作文800字下一篇:【热门】正规借款合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