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怀戚代表作

2024-07-11

莫怀戚代表作(共4篇)

1.莫怀戚代表作 篇一

散步分析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一家人,祖孙三代,和和美美,相亲相爱,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作者表达了关于家庭伦理的理想。

最突出的一点是,“我”的敬老。试作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如果把母亲冷落在家里,散步就带老婆孩子,那会怎么样呢?不少人往往是这样做的,在他们看来,没有老人的拖累,更自在,更开心。殊不知,老人在家多么孤独、凄凉、寒心。不劝母亲一起散步,似乎也没有良心的谴责。“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既然如此,好像也有理由不去招呼了。作此假设,更可以感知“我”对母亲的孝敬。

第二个假设,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如果“我”依从儿子,那会怎么样?儿子如愿,自然兴高采烈,久而久之,就会变得骄纵。母亲呢,老年人有涵养,自然不至于老大的不高兴,但是,心里总不大畅快。年纪大了,自己说话还不及小孙孙。走小路也有理由,小路有意思,“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散步就是看景的,走小路实在也算不得错。而“我”唯母命是从,没有把儿子当小太阳宠着,更可以感知“我”对母亲的孝敬。

孝敬,出于良心。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我”的善良。这一家人如此和美,敬老,是一个决定的因素。

二、问题研究

1.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大词小用确有好几处。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一处在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

2.作者的意思是什么呢?

探究这个问题,要学会一种思想方法,就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行为到原则。

“我”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两头。两头都顾到,当然没有矛盾。有时,无法兼顾两头,就像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无法“两全”,只能顾一头,那么顾哪一头呢?“决定委屈儿子”,就是顾老的一头。因为伴同儿子的时间还长,言下之意,父母风烛残年,想孝敬,时间也不可多得。这里有一个家庭伦理道德的准则: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

实行这个原则,家庭就和美了。奶奶疼孙孙,总是谦让的,即使自己行走不便,也宠着孙儿的。孙儿呢,见爸爸为人孝敬,自己也听话,你瞧他,不哭也不闹。这一家多么和睦。孩子长大了,爸爸年老了,就会像当年爸爸孝敬奶奶一样孝敬父母。好的家风就会代代相传。

再往深一层想,试看人性,疼爱老婆孩子是自然而然的,容易做到的,孝敬老人,就不容易做到。天下不乏不孝之子,造成诸多家庭矛盾。作者有感于此,借散步这个题材,宣扬一个伦理原则。照这个原则办事,一个家庭总是比较和美的。

再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妻子的贤良,也是重要因素,“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她对婆婆没有不孝顺的表现,当“我决定委屈儿子”,妻子丝毫没有争执。一般说,婆媳关系更为要紧。这篇短文在妻子身上着墨不多,但是隐隐地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意思,为人妻,为人儿媳,理当如此。

3.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

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中年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4.这篇短文语言很精美,从哪些方面去学它的语言呢?

学习课文的语言,可以把注意力专门放在词句上。精美的语句反复揣摩,揣摩作者怎样遣词造句,悟出一点道理来,今后自己作文,就会灵活运用。

第一段有一句:“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正因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话是不会这样说的。由此可以明白,表现什么情态,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比况得多妙!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这种妙思来自何处呢?就是写甲与乙二者时,说了由甲到乙,再由乙到甲,便可以构造出这样的妙句。

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成分。例如: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子。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练习说明

一 朗读全文。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本题在标题上做文章,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也是揣摩标题艺术。第一问,可以回答“好”,也可以回答“不好”,只要言之成理。另拟标题,可以各显神通,拟好后,交流一下,相互评判,鼓励创意。

二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本题要求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重点应放在“整个世界”四个字上,兼及其他。

答案参见“问题研究”之三。

三 下面这篇短文也是讲三代人的故事。与课文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三代》一文略)

《三代》与《散步》主题相近,又有差异,情节则差别较大。本题作比较阅读,培养鉴赏能力。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感动”这种情感更是个性化的,说《散步》更感动人,可以;说《三代》更感动人,也可以,能言之成理就好。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两篇短文的主旨,《三代》说的是,宁可自己受伤,也要保护一老一小;《散步》说的是,孝顺第一。衡量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也要从社会价值上去考虑。

教学建议

一、抓住两处关键,引导研讨

寓意深刻而文辞冲淡的文章,阅读能力的高下表现在理解的深度。只见表层,不见深层,是肤浅;由表及里,方为深刻。本文关键有两处。一处在面对“分歧”时作出的决定,一处在篇末所说的“整个世界”。尤其是第一处,要引导研讨。“我”为什么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儿子,推而广之,“我”处事的“原则”是什么。悟出一个“孝”字,才算理解了课文,于人文素养也大有益处。

二、要引导揣摩语言,学习语言

特别要品味对称的句子,要研究遣词造句,这样的句子是怎样写出来的。例如写“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接着写背的重量,从母亲的体重到儿子的体重,连起来说,就可以造出对称的句子。一个是不算重,一个是轻。扩展一下,说为什么不算重,为什么轻,一个瘦,一个是幼小,再扩展一下,说到身材,一个是高大,一个是很胖。这样就能说出两相对称的句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很轻。”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增强语感,才能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设计

1.朗读。

朗读能力包括接到文稿立即朗读的能力,这一次要试试这种能力。

2.跳读四遍。

第一遍注意“我”这个人怎么样。

第二遍注意妻子性情怎么样。

第三遍注意母亲性情怎么样。

第四遍注意儿子性情怎么样。

提示:不但要注意有形的,而且要注意无形的。例如,“我”说“走大路”,委屈了儿子,没有写儿子的反应,应该加以想像,也没有写妻子的反应,也应该加以想像。

3.谈谈整体感受。

既要展开,又要聚焦,聚焦于“我”的孝敬上面。

4.内容研讨。

研讨方法:质疑;提问;合作探究。

(1)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引导法:先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再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2)作者的意思是什么?

引导法:抓关键因素;学习从个别提升到一般的抽象。

(3)为什么把背母亲、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5.语言学习。

(1)用圈点法圈出精美的句子。

(2)揣摩对称的美。

6.语言运用。

(1)_________________信服地点点头。

(2)一切都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得其所。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波粼粼。

7.比较阅读:《散步》与《三代》。

有关资料

一、《散步》的写作契机(莫怀戚)

《散步》写于1985年;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情色彩,因我不善诗作,它就成了散文。所以说体裁这东西,往往非作者的刻意选取,实在只是一种自然结果。

这篇文章写作的契机,现在回想,应该是两个。

第一个就是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确如文中所说:初春,南方的原野,哄了一阵才将母亲带上路……当时我儿子正上幼儿园,他叫“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也是真的。但是当时我们的笑,是为小家伙的出语机灵而兴奋,像所有年轻的父母一样,以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或者至少也有过人之处──你看他小小年纪便懂得归纳,将来岂不是个哲学家?

第二个契机则较有理性色彩。我与来西南政法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我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悌”的看法──他将其拆开,反对“悌”(他说弟弟没有必要高看兄长),而对“孝”,却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云云。他还同我一起看过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说这种“由政府出面召集,全国像一家人在过年的事,在美国是不可想像的”。

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我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

选材时,我最终确定第一个契机为文章的外延,或曰思想感情之载体,是这样考虑的:

(一)这是一次真实的散步,有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细节),这样,想像加工的部分便有了依托,较之纯粹的虚构更有实感;

(二)刚好三代人,主体“我”和“我的妻”,客体“儿子”、“母亲”齐全,便于“导演”;

(三)说“导演”,是因为近年的散文写作倾向之一,是情节化(也有称细节化的),总之寓理于事之风长,单纯说理之风消;可读性越来越被强调。

切入角度:强化“生命”,淡化伦理,一是因为伦理说得已经太多,出新很难,二是“生命之说”不但本质,而且人性与动物性的参照也出来了──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

所以成熟的生命,即所谓中青年人吧,其责任的沉重可想而知,其社会性,或曰伦理性质,也暗暗渗透了出来。

而沉重的责任,自需背负,所以我在文中设计了──背:背小的,背老的;将整个世界背起来,中青年人责无旁贷。

而且为了突出“责任感”,特意改造出歧路之争,由我裁决,不能两全这个重要细节。事实是有歧路,无争执──祖母宠孙子,一下子就依了他。但不加改造,无以产生表现力。

而且那次也只背了儿子,并未背母亲,但这之前是背过母亲的。譬如1981年我们陪母亲游都江堰,离堰水,景象略险,我便背着母亲慢慢。那时母亲尚不很老,似觉过意不去,我说你在我背上我还稳当些。这倒是实情,所以母亲说:“那么,倒是我在保护你?”。

所以说,如果从未既背过小,也背过老,也难想到背负这一幕。

所以综观此文之作,也不过暗合了一条文艺理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是而已,也无甚特别的技法。

(选自《语文学习》1995年第3期)

二、《散步》的人性美

1.《散步》探美三题(节录)(夏雨舟)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读完这篇文章,有如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礼。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散步》一文的线条比较明晰:(1)“我”劝母亲散步;(2)全家一起散步;(3)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4)“我”决定委屈儿子;(5)母亲却依从了孙子;(6)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如此简单的事情,作者何以将它写得饶有兴味,发人深思呢?细味之,不外乎采用了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写法,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

文章开篇写“我们”一家去散步,母亲本不愿意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了觉得很累。”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于是,母亲信服地点点头。

本不愿出来的母亲何以又答应了呢?作者这样写的:“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

一个“慈母”,一个“孝子”,一个真诚的理解,一个绝对的信任,这种良性的因果循环正反映了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

在散步遇到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时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当然取决“我”了,此时,作者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拆散一家人又于心不忍。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原因是“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这个选择应该说是入情入理,体现了“我”爱幼更尊老的情感。

当“我”作出“走大路”的决定后,结果竟出人意料:“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忽然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如果说“我”的决定易于理解的话,那么母亲的改变则有悖常情了。但正是这不合情理的地方,人的真诚善良却得到了充分的光照,这一家三代人的温和、谦让与体贴都融进了这深深的爱之中。这不正是以血缘构成的家庭最稳定、最能持久也是最为宝贵的东西吗?

“有意思”的小路的确不平顺,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只好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这一“背”实际上是背起生活的重担,架起了两代人之间的桥梁,含蓄地影射了“我”这一辈人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重大使命。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9期)

2.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贺晓溪)

《散步》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它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反映了我国文明家庭建设的可喜成就。

文章在选材上颇有特色。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辉映太阳的光辉”的道理,精心选材,以小见大。文章只是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就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发扬光大。

在这个三代人的家庭里,“我”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每当家庭出现分歧的时刻,“我”总是主动地站出来,消除分歧,维护团结,增进亲情。“我”家要到田野上散步,可是母亲不想去。原因是母亲老了,身体不好,好不容易才熬过了一个严冬,走远一点就觉得累。母亲的想法并非毫无道理,但是“我”不是消极的表示顺从,而是积极地提出建议。“我”劝说母亲,正因为年老体弱,“才应该多走走”。“我”的话渗透着辩证思想,饱含着对母亲的深切的爱,有利于母亲身体素质的增强,有利于家庭温馨氛围的营造。母亲听了“我”的话,不是固执己见,而是从善如流。儿子敬爱母亲,母亲尊重儿子,家庭出现了融洽、祥和的气氛。

家庭犹如一口池塘,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波浪起伏。在散步的过程中,这个三代之家就像平静的水面涌起了波澜。在岔路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难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决定舍鱼而取熊掌。“我”认为,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于是“我”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的美德。

就在“我”作出了“走大路”的决定的时刻,母亲忽然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疼爱孙儿,了解孙儿的心思,知道孙儿喜欢小路旁边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小路尽头水波粼粼的鱼塘,于是决定自己克服困难,满足孙儿的心愿。母亲改走小路的决定,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幼”的传统美德。

小路不好走,母亲对“我”说:“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到了一处难走的地方,“我”蹲下身子,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他们怕摔伤了自己所背的亲人,因此走得很慢,很稳,很仔细。他们的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9期)

三、景物描写的诗意美(夏雨舟)

《散步》一文对景物描写着墨不多,仅有两处,两段文字加起来也不过七十余字,可在这轻描淡写之中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为常见的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

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冬去春来,“大块小块的新绿”有浓有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了水泡”。

这“新绿”,这“嫩芽”,这“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

第二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是啊,尽管“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母亲也总算“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春天来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是该抖抖精神,抖去冬日的慵懒;也得活动活动筋骨,用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两段景物,看似简短,实则蕴含着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摘自《〈散步〉探美三题》,载《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9期)

四、《散步》的语言美

《散步》的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如同橄榄一般,越嚼越觉得有滋味。下面从三个方面作具体分析。

(一)情趣盎然。“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二)含义丰富。“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一句表现了妻子的贤惠。“在外面”这个限制语用得好,令人想到“在家里”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很可能“我总是听她的”。“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含义深刻。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谱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篇章。

(三)意在言外。“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段话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她的眼睛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出处同“二”第二则)

《散步》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阅读这种语言的感受像是背着花篮和作者一同散步,一边交谈,在不经意间往花篮里采摘几朵并不名贵却很雅致的花朵。

纵观整个行文,无生僻华丽的词语,更无令人费解的句子,除文末有几分含蓄外,其余则明白如话。但通俗而不庸俗,明了而不直露。

句式的整齐与错杂,音韵的铿锵与连绵,语意的对举与反衬,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无丝毫的刻意雕琢。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哲理。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儿子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三个句子看来熟悉的字眼很多:无非就是“我的话”“她的话”,“前面”“后面”,“妈妈”“儿子”,读来却能撩起几多思绪,几多羡慕:慈母与孝子爱的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羡慕之余却又悟出:生命原本这样,代代相因,生生不息。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一个“平顺”,一个“有意思”,这分明是描摹母亲和儿子的口吻,加之运用顶真辞格,读时格外真切,琅琅上口,富有韵感。

“我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一“老”一“小”,一个看为“强壮”,一个视为“高大”,这种回环复沓的句式和遣词的变化既使句子饶有趣味,又很好地表现了“我”复杂的心理。

“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我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此种对举在文中是常见的,它构成了句式的对称美,同时也为文章的内容服务,作者站在人生的中点上,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也处在生命之链的关节上,这里既有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作者挚爱生活,品尝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

(出处同“二”第一则)

2.莫怀戚代表作 篇二

语文界有识之士认识到这种危害,发起对这种现象进行纠偏的活动由来已久。2009年9月25日在福建泉州召开的“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的会议说就有如是说法:“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文本理解的价值在于教师和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展开积极的对话,最终实现对文本建设性的体验,实现文本育人的终极价值。文本解读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历史性、现实性、生成性、个性等特性。②”

的确,既然要实施“新课标”那个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目标,就得让文本解读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生成性、个性”等特性;因为,惟其学生投入了,才是他们感兴趣的,也才能够真正提出他们学而有迷惑的所在。简言之,课堂上“生成性”具备了,其它的几个特性就有了,课就能够上得“活”了。即,我们要重视学生在语文课上的随堂问题的“生成”,就不能只是为让课堂有些热闹才组织活动,也不能像赶集似的、蜻蜓点水式的、浮光掠影样的搞“迁移”,倒是有必要重视对“课堂教学原文本”的研深和学透。或者说,着重解决了对教学文本所生成的问题,照样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因此,笔者认为,紧扣住文本的教学,是借助“文本深层理解”这个重要抓手学习语文的又一法宝。

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莫怀戚的散文《散步》为例子,来谈谈解决过教师“预设”后的第二堂的“生成”式课的解读方法。

一、发挥“读者主体”作用来学习语文,最该重视把“生成”的问题放回到“文本”中去解决,体现“文本主体”理念。

学习《散步》第1课时,笔者引领学生研究了“双向环流的浓浓亲情、几处景物描写及作用、末段中年人的责任重大(即相当于中心思想)”三大块内容。为了搞研究文本的试验,在第2课时,笔者就让学生再读课文后自由发问“生成”的疑惑,来组织学习活动,通过解决问题来积累文本研读的经验。生1提问,“首段中散步的四口人——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小间隔用的做啥是逗号却不是顿号”;生2说,“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天”的“熬”改用“活”,似乎更好些;生3说,“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冒着水泡”会让人感到冷而少生机,与文意有矛盾……对这些由学生课堂随机发难的问题,笔者要求他们从教材的文本当中去找答案,有些他们互相交流就有了了解,余留的笔者作了点拨。不局限于本句,能够去钩连上下文,对它们这些问题完全可以从文本本身中去求得解答。1答,老母是老人,儿子是小孩,后来过坎坷小路,分别由“我”与妻子“慢慢地、稳稳地”背走过去;再则,老人语言与行动都慢些,就用较长停顿的逗号来代替顿号,显示出缓慢的语气和处世风格。文中“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的逗号用法与该处相同。2答,用“熬”写出了受煎熬的程度,这是字面理解,而前文的交代也表明,“老母挺过严冬与抵抗疾病”确实都很艰难;倘用“活”只表明还在人世,就没那么多丰富的信息。3答,扣住“南方的春天”去理解就成,冬天水结冰,到春暖了,才开始融化,“咕咕地冒着水泡”,恰恰表明“温暖”,并非“寒冷”。

可以这么认为,课堂生成的问题,基本应该从文本本身的内容去解读出有用的信息。这是主渠道。任何脱离了上述那种“读者主体”联系“文本主体”的教学,都只是做热闹的表面功夫罢了。但是,如果从学生层面迸发出来的问题多到课堂上来不及讲,那么可以让他们课后去钻研或请教他人解决,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研究肯定是层次更深的。这种学法,对学生锻炼钻研能力和培养阅读能力,都极为有大用场。文本要义能够详解了,称作真正学懂课文了,应该恰如其分。或者说,学生凭什么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中心思想等有精确的理解,自然就是“披文以入情”,因为文本是他们进入文心、理解深义的必要抓手。舍弃文本,夸大地去谈“亲情啊,孝顺那”,都是不着边际的学习漫谈。这样来看,对文本深挖深掘,学生基本能够轻松搞定课堂生成的多数问题。

二、发挥“读者主体”作用来学习语文,还可以去联系“作者主体”,解决课堂中那些只是从文本表层解释不清楚的义项,从而更深入地解读课堂生成的疑难问题。

孙绍振教授认为“联系作者主体,也是瞄准文本主体”,是对“文本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和调节”的深入解读③。用来解决《散步》中纯文本不能回答的问题,也可以是这样。生1说,“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的隐含意思是“母亲活不长了”,是在诅咒母亲;生2说,“我”爱老母胜过爱儿子;生3说,结尾“我”背老母或妻子背儿子,各自一组就显出责任重大了,可以删去一组……对这类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要联系作者的心灵世界、创作意图等方面去加以考虑,疑惑就会迎刃而解。答1,为了让老母多活几年,“我”才“强请她出来散步锻炼”,是“孝顺”;何况作者正意反说,“隐去”触目惊心的“我决定陪母亲走大路,因为我伴同她的时日不多了”中的“加点”字句,也正是“孝顺”老人的品质的表现。答2,“我”力气大就背老母,妻子力薄就背小小的儿子,是在写“我”不仅对老母尽孝,也是对全家的合理安排妥当,负起关爱的总责任,老少都爱,无所谓有爱得轻重的分别。答3,单独一组是也能够体现“责任重大”,但只是或“中老”或“中轻”,而按“两组”的组合来写,则体现了“中年人”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的“责任的无比巨大”,只要每个社会细胞——家庭都运转正常,“整个世界(即社会)”就和谐幸福了;这可能是作者有意识来反映“‘中年人’担当家庭老少两头职责的艰辛”这个主题。

联系作者的相关信息来研究“文本”,能够对人物的性格品质有更深刻和更圆型的了解。毋庸置疑,“作者”这一块是得再三品读的。可以说,读通了“文本”,又读懂了“作者”在文本中表现的方方面面,对“文本”的理解,合起来就“十有八九”了。

三、发挥“读者主体”作用来学习语文,还可以去联系“世界主体”,解决纯“文本”与联系“作者”还不能够拿下的课堂“生成”的问题,是对文本的更为深度的解读。

众所周知,作者创作作品,说穿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即写进作品中的材料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主题也是有意识地融入作者的感情倾向的。一般地,在实在解决不了学生提出的课堂生成的问题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去研究作者文本赖以创作的那个“世界”。

这大致应该也是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到立体的、三维度的文本意义的方法。譬如,有学生对文本中的“我”要求老母去散步时那“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加点的“信服”,认为“我”应该听老母的话,文中却是“年老”的听“我”这个“中年人”的,难以理解。我们当然可以认为,“我”的话讲得有道理,老母才“相信加信任”的;但是,我们想象这一家人在本次散步前的生活中,“我”的行事高效、语言温和、态度诚恳、勇敢担当都是让体弱年老的母亲“放心相信”的,也是“佩服”的,所以,这回也自然就“信服”了。注重“‘文本’创作出来的那个‘世界’”的解读,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这样的理解,可以说,纯粹研究文本是无解的,做不到的;研读这类文本“世界”,可以看成是对研究“文本”的有益补充。可以偶尔为之。

下面再来作个盘点。《散步》曾被新课改前的“浙教版”选中做教材,又被教改后的“苏教版”与“人教版”选中做教材,绝对不是偶然的巧合,大致是由于它的文质兼美本质决定的。

美国人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构成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世界、作家、作品、读者”,萨特的美学批评理论核心为“艺术创作、艺术接受、艺术功能”,弗洛伊德看重“作家、作品、读者的三角关系”,不过,在我看来,对“作家、作品、读者”而言,“读者”总是属于“最下位”的,如果在“作家”前加上“世界”,那么更是纷繁复杂,教学起来更觉得无从着手,为简化程序,提高阅读效率,作为“读者”的学习、“接受”和教育,最适合第一重文本,第二重联系作者,不得已时,第三才去涉及了解“(世界)这个社会”。或者说,读者“生成”的问题是由文本生成的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是解决“文本”本身,有些问题还不能解决,再去联系“作者”来研究,这已经是对“文本”的深层次进入了,联系“社会(世界)”的少数个把问题,只需要点到即止。“文本、作者、世界”三者的研时比例大致是70﹪、25﹪和5﹪。倘若有人认为“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可以组成一个循环圈,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布局,“读者”与“世界”也是可以有“第一位次”的接触的,那么,我们认为这没错,但是,也决不是诸如我们“读者”的孝敬奶奶类情事就与本课的作者“文本”有关联,只有那些与“中年人”相关的有“三代人”参与的事件,才能够反映“中年人责任重大”那种主题。比如,课末的《三代》或者写我们父亲打工培养我们又负担已经丧失劳动力的我们的爷爷之类的文章,才是对《散步》一文的准确助读,是从“‘文本’世界”层面的深入把握。即,对文本中“世界”的把握,还应该是对从作品的“类似人事”与“相同主题”拓展开去的事件的研究,仅仅限制于此,不然,就是在那里白白地“迁移”。

以上所述的文本解读,是基于“生成”的解读,是重视学生主体参与的,学生是有兴致介入的,课堂效率是较高的,是能够培养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因为这些问题是从中学生视界出发的、现时的他们渴望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是适应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学习,也是与传统教学重视对语言本身的感悟进而养成语感的观念一脉相承的,即便是对“世界”层面进行研究,也还是忠于“文本”的解读。立足于文本语言本身,玩味语言,又识得主人公心灵世界,带眼对“文本”产生的“世界”加以关注,等等,正是语文生生不息的艺术魅力所在。

教学“生成”文本解读途径和方法千千万,笔者以实践为基础的简单探索或许适合于自己的学生,倘对他人也略有裨益,则笔者当然高兴,只希望自己能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加地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①《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11期《生成的灵魂在于机智处理》周仁良

3.散步莫怀戚教案 篇三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会通过语音、语调、语速、重音的变化表达情感;

二、概括文章内容,品味欣赏精美隽永语言;

三、体会亲情之美,培养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散步本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出来散步,却并不多见。你和全家人一同散步过么?能否说说全家人一同散步的故事?(几个人一起?在哪散步?开心么?)

鼓励学生大胆、主动的表达。

师:听了大家刚才说的的散步故事,在孩子们看来确实很有意思。那么,在成年人看来,散步是否也很有意思呢?让我们一起同当代作家莫怀戚一起散步去!

二、诵读

(一)自由读。

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注意把握好停顿、重音、语速、语调。

(二)分角色读。

数名学生依次有感情地朗读1-8段。读完后师生共同评价字音、停顿、语调等是否恰当地表达了情感。

(三)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可以了解到:

1.一家人有哪几个?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散步?

明确:一家四口。母亲、我、妻子、儿子。在南方初春的田野散步。

2.你可以感受到一家人去散步时怎样的心情?说说你是从那些文字感受到的。

明确:一家人散步很高兴,从“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以及描绘春景生机勃勃的景象可以感受到一家人高兴的心情。一家人去散步心情很愉快。从文中的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可以体会到。

景物描写如: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细节描写如: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忽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可见一家人和谐相处,在春意盎然的田野散步,其乐融融。

三、解读

(一)读分歧

1.一家人在一起,总会有一些矛盾、分歧。“我”一家四口也会有。这次散步有什么分歧?

明确: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分歧的解决由谁决定?为什么?

明确:分歧的解决由我决定,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3.分歧最终怎样解决的?为什么采取这样的办法?

明确:最后,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但母亲又改变主意了,说走小路。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母亲改变主意,是因为关爱孙子,宁愿委屈自己也要让孙子开心。

4.通过这个分歧的解决,你发现这一家四口人各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如:我――沉着果断

妻子――贤惠

母亲――慈爱,疼爱孙子,信赖儿子

孩子――乖巧、聪明活泼

(二)鲜花送给谁

我们常把鲜花送给最可敬的人。这里只有一束鲜花,如果是你,你会把这束鲜花送给这家人里的哪一个?你送鲜花给他时,能否说出送她鲜花的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

师集中学生的意见。一般学生都集中在把鲜花送给母亲或“我”。因此教师适时把学生分为两组。

有哪些同学要把鲜花送给母亲?请你来说说送母亲鲜花的理由。

有哪些同学要把鲜花送给“我”?请你来说说送“我”鲜花的理由。

归纳学生的理由:

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宁愿委屈自己,顺从孙子的心愿;母亲能听从儿子的劝告来散步等,可见母亲很善良、无私、关爱家人。而且培养出了这样懂事、负责任的儿子――“我”,所以把鲜花送给母亲。

“我”作为一家之主,能带着一家人出来散步,能正确决策,选择母亲想走的大路,而且到了一处,就主动蹲下来,背起母亲,可见“我”既是一位严格的父亲,是一家之主,又是一位孝子,团结妻子一同承担了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所以鲜花应当送给“我”。

其实,文中的“我”的妻子也有可敬之处――能顾全大局,能理解、信赖、支持丈夫(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能和丈夫齐心协力,共同承担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却是一位贤妻。

四、美读

(一)不知大家是否发现,这一家四口如此和睦相处的秘诀是什么?他们虽然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不同,有过矛盾、分歧,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正是这个共同点使分歧顺利解决,你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共同点?

明确:这个共同点就是每个家庭成员都怀有对家人真诚的――关爱。

(二)你从哪些文字体会到他们之间真诚的关爱?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文字,说说你的体会。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如:第三段“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品析:

两个“太迟”,看似重复、嗦,其实是有用意的,正因为春天来得太迟,才会有一些老人挺不住,才会有春来后的庆幸“我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个“又”字,包含了欣喜;一个“熬”字,只有在“煎熬”“熬药”中用到,一般是指在漫长的痛苦中挣扎才用“熬”字,可见母亲在冬天多么难受,终于盼到春天了,又多么欣喜!看似平常的一段话,其实蕴含了儿子对母亲、对老年人很真挚很深沉的关爱之情。因此这四句话,前两句读春天太迟读得较为沉重、缓慢,最后两句读出春天来了,母亲熬过来了的欣喜,要读得轻快、昂扬。

(三)齐读最后一段,边读边想像、思考:

1.“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为什么“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明确:我和妻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都是尽力想让背上的母亲、儿子更稳当、更舒适。

2 .如何理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问题分解:

(1)“我”背上的是谁?妻子背上的是谁?仅指这两个人的躯体么?

明确:我背上的是母亲,妻子背上的是儿子。不只是两个人的躯体,而是说我和妻子承担了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

(2)为何说这两样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就是中年人的神圣使命。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幸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他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就是照顾好自己的家,赡养好自己的老人,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就是中年人的整个世界。这一点就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也就是中国人做得最好。有培根的名言为证: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五、拓展延伸

我们通过这一篇《散步》,感受到家庭之美,亲情之美,同时,也感受到中年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感,使命感。作为中学生的你,是否感受到你肩上的责任?

4.莫怀戚二十年后说《散步》 篇四

去年9月,在重庆举办的一次作文大赛上,有人问我:你那个《散步》,是写尊老呢,还是爱幼?或者既尊老又爱幼?我认真回答:看起来当然是既尊老又爱幼,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

感谢这当面的一问——这给了我一个机会,可以面对“当局”发言。我后来在好几个场合诠释了这次问答。

我说写生命,不是故作高深。先说说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吧。文章写于1985年。我父亲刚去世。照料了他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掉了生活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我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母亲处在丧偶综合征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

那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而与陪伴相伴的,就是对“生命”这个命题的感受和思考。所以,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人类,在造物主的眼里,也不过是一个物种而已,与其他物种的性质并无两样。但与其他物种有一点不同,就是人类的强壮的生命,没有资格独享强壮——它(我在这里说的是生命,不是人)必须对它的两端的弱势负责,即强壮当对幼小和衰老负起责任来。

动物只对一端负责,即幼子,而人类还对老人负责。这就是人与动物的不同。对幼子负责,属于遗传本能,而对老人负责,就是文化了,与本能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你说,这不就是孝道吗?多老的话题。我说,不是孝道,是责任。我对孝道之说是很反感的。封建社会的提倡孝道,醉翁之意不在酒。统治者要的,并不是各家的青壮年照顾好各家的老人,他要的是“向上尽心”这种普遍心态,最终落实到爱皇帝,即忠。所以孝是假,忠是真。

而且孝心的内核,是报恩,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我不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是父母自己的需要,才有了孩子,孩子并不欠谁的,何报之有? 所以有时候别人见我们在照顾母亲,便称赞:啊,真是好孝心。我总是笑着摇头,在心里说不是孝心,是母子感情加上责任。

对这种责任的强调,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特点。有位加拿大的汉学家,十多年前即开始关注我们的春节晚会,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只有你们中国人敢于把老人这个包袱背在背上,这是你们的底气,也是你们的心灵最健全之处。

旁观者清,我相信他说的很真诚。所以,新加坡教育部选华文教材时,也将《散步》选了进去——这是1996年的事。

这说明,全世界都注意到了中华文化这个特点。

其实,说尊老爱幼也罢,说人类的生命规则也罢,并无多大不同。说法本身并不要紧,关键是你如何行动。从人们的问话里我明白,教师们并没有从“人类生命规则”这个角度去理解这篇文章。但是,尽管与作者的角度并不完全重合,却亳不影响大家对它的评价。十几年了,年年选;现在各地自选教材,几乎全国都选,就是证明。

与中华文化对比鲜明的,是西方文化:发源于希腊,成型于欧洲,在美国达到极致。“孩子的天堂,青壮的战场,老人的坟场”,对美国社会的此种描绘,已成共识。不错,美国很强大,但我不欣赏这种秩序。这种秩序其实是仿生——仿动物的,文化含量很稀薄。而且,就人类社会而言,这秩序差一种起支撑作用的因素,那就是协调。

协调,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显著特点。这特点也是一种弱点,就是不适于竞争。但是,怎么说呢?我相信人类最终要走向的,恰恰正是协调,而不是输赢。

声明:这篇文章不应该影响教师对《散步》的教学。任何作者都无权规定读者对其作品的理解。这样我才好放开来说一说。

上一篇:送给恋人甜蜜的话下一篇:总支谈话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