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教学大纲(精选8篇)
1.论语解读教学大纲 篇一
解读《论语》作文450字
在上了初中后,我们接触了《论语》。这本书的作者是孔子,字仲尼,春秋鲁国人,他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另外他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不过,我觉得《论语》并不好学,因为它是文言文,不是很好理解,但是它能告诉我们许多深刻的哲理。
其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论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常温习已学的.知识,就可以从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也就可以凭此当老师了。
复习时一种最基本p最简单的学习方法。这个方法非常简单:每天把老师上课的知识点归纳出来,将自己不清楚的地方画出来,向家长p同学或老师请教,在将这个不懂的知识点做上笔记,隔几天复习一次,直到记下来为止。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吗?
另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也让我明白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句论语反映出一个现象,现在的孩子都非常自私,自己不想吃的东西给父母吃,自己的很多事也让父母做,根本不体谅父母的辛苦,也不帮父母承担一点家务。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只想着自己,也要替他人着想,这才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我希望我能接触更多的《论语》,让我明白更多的人生哲理。
2.论语解读教学大纲 篇二
曾皙认为:“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这幅田园牧歌般的春游图令人产生心灵愉悦、洒脱飘逸的感受, 并引起了孔子的共鸣, 他喟然而叹, 表示赞许。纵观全文并结合孔子的政治理想, 笔者认为孔子赞赏曾皙观点的原因有如下两点。
第一, 孔子主张“为国以礼”, 曾皙的观点符合古礼的要求。
(1) 为国以礼
所谓“为国以礼”, 就是用礼乐治理国家。礼, 指周礼;乐, 指《韶》乐。
人生理想总是包含着政治上的追求和道德上的修养两个方面。儒家的人生理想包括能更好地治理好国家。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谈的理想虽然不同, 但都侧重于政治方面。子路面对被武力和饥馑威胁的千乘之国, 仍有把握三年内管理好。但子路所说“可使有勇有方”, 是以武力治国, 而不是以礼乐治国, 所以孔子没有认可子路的观点。冉有的回答则将国家范围缩小为五六十里或者六七十里的小国, “盖冉有之资, 本自谦退, 又因子路见哂, 故其词益逊如此”, 仍未符合孔子礼治的观念, 所以未被孔子认可。礼乐本就是公西华所长, 他说愿意学习, 成为小相, 这也是谦逊之词, 并未进一步从礼治角度谈论政治, 所以孔子也不赞赏其观点。以上三个弟子皆从政治视角切入谈论人生理想, 而曾点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直说自己的政治理想, 而是从礼治角度出发, 将政治和道德融为一炉。这既可理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 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
为什么孔子如此追求道德上的修养, 如此倡导为国以礼呢?因为孔子面临的时代就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周王室已经无法恢复权力和威信, 整个统治已经名存实亡。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 “信而好古”的孔子对于现状感到痛心疾首。夫子说:“凡为国者, 必以礼让为先, 则上下雍睦, 示民不争, 而后国可治也。”
因此孔子主张“礼治”, 即倡导“为国以礼”。
(2) 古礼风俗
曾皙谈到“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据皇侃《论语义疏》:“已加冠, 成人者也。五六者, 趣举其数也。童子, 未冠之称也。又有未冠者六七人也。或云:冠者五六, 五六三十人也。童子六七, 六七四十二人也。四十二就三十合为七十二人也。孔子升堂者, 七十二人也。享受田园牧歌般的春游图的游人数目很巧合地与孔子登堂入室的七十二门生相匹配。当然, 曾皙或许无意为之。但我们仍可将“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与孔子七十二门生联系起来。
其次曾皙谈到:“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王充在《论衡·明雩》篇中对“雩祭”有详细解说:鲁设雩祭于沂水之上。浴乎沂, 涉沂水也, 象龙之从水中出也。风乎舞雩, 风, 歌也。咏而馈, 咏歌馈祭也, 歌咏而祭也。这里所表现的正是鲁国在二月春社中的祈雨仪式。在特定时节和场地, 有专职人员以歌舞娱神, 用祭品敬神, 仪式庄严隆重。孔子对上古礼俗非常重视, 一心恢复周礼。但在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 理想难以实现, 而曾点描绘的舞雩求雨、祓禊沐浴、踏青游春的场景, 不是悠闲的玩乐, 正是上古风俗的再现。
七十二弟子一同在达到礼治的和谐社会中施行上古风俗之礼, 完全符合孔子政治上的理想寄托和道德上的修养追求。因此孔子发出“吾与点也”之叹。
第二, 曾皙的观点描绘了礼治后的太平盛世图景。
既然孔子主张“为国以礼”, 那么, 礼治后的社会究竟是怎样的呢?此时, 曾皙的回答“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完美地描绘了礼治后的太平盛世图景。
孔子曾说自己的志向是“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在太平之世, 人们安居乐业, 道德教化深入人心。百姓们在生活中及时行乐, 放松心灵。整个社会都如同尧舜圣明时期, 天下大同。这才是儒家礼乐治国的最高境界——儒家学子功成身退, 成为享受盛国的一员。
正如朱熹对曾皙的评价“其胸次悠然, 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 各得其所之妙, 隐然自见于言外”, “曾皙的潇洒乐轶, 近乎浪漫的回答不似前三个人志在兵农礼乐, 喜载歌咏于天之时, 地之胜, 人之和中, 直与天地万物上下悠然同流”。“视三子规规于事为之末者, 气象不侔矣”, 因此夫子欣喜而叹, 深深赞赏曾皙观点。
曾皙的回答无论在孔子的政治思想理念上, 还是在孔子对礼治后的太平盛世图景的构想上, 都与孔子不谋而合, 所以孔子无比赞赏曾皙的观点。《论语·先进篇·侍坐章》反映了儒家“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和对美好的礼治社会的追慕,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着实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摘要:《论语先进篇侍坐章》记述的是孔子及其学生子路、冉有、公西华和曾皙谈论人生理想的主题会。面对四位弟子的回答, 孔子发出“吾与点也”之叹。孔子如此赞赏曾皙的看法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孔子主张“为国以礼”, 曾皙的观点符合古礼的要求。其二是曾皙的观点描绘了礼治后的太平盛世图景。这反映了儒家“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和对美好的礼治社会的追慕。
关键词:侍坐章,孔子,曾皙,为国以礼,礼治社会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10.
[2]张文萍.<论语侍坐章>疑点辨析[J].作家杂志, 2009 (05) .
[3]韦明辉.论语智慧新解[M].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8.
[4]张居正.张居正讲解<论语>[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9.
[5]许双子.解读<论语>中的“礼”[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3 (6) .
[6]牛泽群.论语札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3.
[7]章太炎.国故论衡[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8]樊露露, 刘砚群.退隐回归大同自由——<论语侍坐章>的文化解读[J].现代语文, 2008, (08) .
[9]李元强, 卢晋.论语鉴赏辞典[M].武汉:长江出版社, 2009.
3.李零解读《论语》(三) 篇三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解释对文本有再创造,这一章是很好的例子。
历史上,讲华夷之辨,大家经常引这段话,使它大出其名。但这段话该怎么讲,历来有争论。
前人的解释,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一是诸夏不如夷狄。
它是说,你看,就连人家夷狄都有君,不像咱们诸夏反而无君目无君长,这也太不像话了吧。推其意,主要是嫌诸夏不争气。
二是夷狄不如诸夏。
它又分两种:
1.就算夷狄有君,也比不上诸夏无君,因为他们太野蛮,不懂什么叫礼仪,有君无礼,还不如有礼无君。这是看不起。
2.如果夷狄有君,竟敢对诸夏发号施令,那还不如咱们无君。这是赌气。
这三种解释,我看,第二类的第一种可能最符合原文。但历史上,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需要,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解释。
钱穆说,晋室南渡,北方五胡乱华,汉族门第鼎盛,蔑视王室,多主前说;宋承晚唐五代藩镇割据的乱局,非倡尊王不能自保,而夷患亦可虞,多主后说。
我们看史书,古人对这句话,经常是各取所需,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比如《魏书·司马叡传》引之,就是拿它批评中国的君弱臣强,但它的《宕昌羌传》引之,又骂“宕昌王虽为边方之主,乃不如中国一吏”。这些解释,不管说谁不如谁,都是诸夏本位,对外国或外族看不起,即使大骂中国,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相反的立场有没有?也有。这就是非汉族的读者。
如宋人笔记里说,金人南下,打到曲阜,他们在孔庙里指着孔子像骂,原来你就是那个骂我们是“夷狄之有君”的家伙呀。还有满族人,他们的立场和汉族也不一样。比如雍正皇帝说,明之天下是亡于流寇之手,乃中国人自取灭亡,怪不得谁。满人以外国之君入承大统,中国人何必还讲华夷之分。春秋时虽百里之国,当大夫的都不能随便辱骂国君,更何况我朝奉天承运,造此大一统太平盛世。他说,“圣人之在诸夏,犹谓夷狄之有君”,你们怎么可以有这种无父无君之论呢。人家韩愈都说了,“中国而夷狄也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因为身份相似,他们特别认同元,说“有元之混一区宇,有国百年,幅员极广”。(《大义觉迷录》)
宋元明清,中国挨打,教训很深刻,有些汉族知识分子,也开始对华夏优越论持批判态度。如明谢肇淛就说,“夷狄之不及中国者,惟礼乐文物稍朴陋耳。至于赋役之简,刑法之宽,虚文之省,礼意之真,俗淳而不诈,官要而不繁,民质而不偷,事少而易办,仕宦者无朋党烦嚣之风,无讦害挤陷之巧,农商者无追呼科派之扰,无征榷诈骗之困。盖当中国之盛时,其繁文多而实意少,已自不及其宁静,而况衰乱战争之日,暴君虐政之朝乎?故老聃之入流沙,管宁之居辽东,皆其时势使然。夫子所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者,其浮海居夷,非浪言也。”(《五杂俎》卷四)
华夷之辨,太敏感,连古书版本都受影响。如皇侃《论语集解义疏》,这段话下,皇疏原文本来是:“此章重中国,贱蛮夷也。诸夏,中国也。亡,无也。言夷狄虽有君主,而不及中国无君也。故孙绰云:诸夏有时无君,道不都丧,夷狄强者为师,理同禽兽也。释惠琳曰:有君无礼,不如有礼无君也。刺时季氏有君无礼也。”《四库全书》本把这段话改成另一个样子:“此章为下潜〔僭〕上者发也。诸夏,中国也。亡,无也。言中国所以尊于夷狄者,以其名分定而上下不乱也。周室既衰,诸侯放恣,礼乐征伐之权不复出自天子,反不如夷狄之国尚有尊长统属,不至如我中国之无君也。”《四库》本为什么要把皇疏改成这个样子,原因很简单,原本有“重中国,贱夷狄”“理同禽兽”等语,都触犯当时忌讳。清初禁书之令甚严,不能不加改篡。
这一章的“夷狄之有君”指谁,学者也有猜测,有人认为,可能是与孔子同时的楚庄王或吴王夫差,皆不失为有道之君。杨树达曾说:“《春秋》之义,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中国而为夷狄,则夷狄之。……盖孔子于夷夏之界,不以血统种族及地理与其他条件为准,而以行为为准,其生在二千数百年以前,恍若豫知数千年后有希特勒、东条英机等败类将持其民族优越论以祸天下而豫为之防者,此等见解何等卓越!此等智慧何等深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反对大民族主义’之语,乃真能体现孔子此种伟大之精神者也。而释《论语》者,乃或谓夷狄虽有君,不如诸夏之亡君,以褊狭之见,读孔子之书,谬矣。”杨氏爱孔子而美化之,以至于此,又是一种标本。
与仁为邻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智?”
“里仁”,就是“处仁”。里,本来是古代的面积单位,即长宽各三百步。古代计里画方,安置居民,很有传统,里是居民組织的基本单位。里的面积大小和人口多少没有一定,但一般比较小。现在有些小地名,仍以里为名。“择”,古书引用或作“宅”,作“宅”更好。
前人注释此章,一般都是照字面理解,认为孔子强调的是,跟什么人做邻居,一定要慎重,不选仁人,不行。
我们现在买房子,要看地点、交通、景色,周围的环境怎么样,学校、商店、饭馆、医院怎么分布。如果在美国,还有一条最重要,就是邻居,富人和穷人,什么人和什么人住一块儿,绝对不能忽略。
孔子卜宅,也很看重邻居。如果旧注不误,他是想跟仁人住一块儿。这种想法很有意思。我也想过,如果能跟自己要好的朋友住一块儿,多好。孔子的理想社区,全是仁人,还是有一两个就够了,不知道,反正为富不仁的人,绝对不接纳。有钱可以,必须捐出来。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他当校长兼教授,周围是莘莘学子,慕名者自远方来,他们买房赁屋,越聚越多,好像大学城,把曲阜阙里搞得和个君子国似的,多好。孔子说,不跟仁人住一块儿,太傻。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这句也是讲处仁,但不是择邻,而是自处。
nlc202309020725
前两句,是讲不仁者。“约”,孔注训“困”。孔子认为,仁者都很安分,穷也好,富也好,都安之若素。不仁者是穷了不行,富了也不行。
后两句,是讲仁者和智者。我们要注意,这里的仁者,特点在一个“安”字。安仁是安于仁,强调其静。孔子常以仁、智(知)并举,两者有什么不同?仁是体,智是用;仁主静,智主动。前者像山,后者像水。这是两者的不同。参看《雍也》6.23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仁者安仁”,对比上文可知,其实就是安贫,不但要做好精神准备,长期饿肚子,还要快快乐乐饿肚子。
“知者利仁”,什么意思?不太清楚,大概是越来越聪明,把仁的伟大意义都发挥出来了。
总之,仁者不动如山,安于仁;知者长流似水,利于仁。孔子说的境界,没准是饿着肚子而文思泉涌吧。
君子弃仁,不能成名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富人常以他们的富裕、文明和秩序给穷人做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他们却一直不明白,穷人爱钱,爱他们拥有的一切,为什么却不爱有钱人。因为除了榜样,他们什么也不给,就连“以其道得之”的“道”,也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孔子说的君子,和小人不一样,小人恨贫贱,不安于贫贱,除了“彼可取而代之”,不知还有什么“道”。孔子说,道就是仁。君子所安,只是仁,要安仁守素。不合于仁,虽富贵不处;合于仁,虽贫贱不去。这个立场叫仁。没有仁,君子就无法成名;有了仁,才有名。
孙钦善认为,第二次出现的“不以其道得之”,“不”字是衍文。
“终食”,是一顿饭的工夫,形容时间很短。“造次”,是急急忙忙。“颠沛”,是困顿挫折。
孔子的意思是,不管怎么忙忙叨叨,怎么焦头烂额,都不可离开仁,哪怕一时一刻。离开仁,君子就没法出名了。
如何劝父母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几”,稍微。“不违”,是绝对服从。现代社会,只有军队,对首长的命令才绝对服从,但孔子不一样,他讲“不违”,一是对父母,二是对老师,国君都未必有这种资格。郭店楚简《语丛三》告诉我们,人对父母和君主都要服从,就像军人要服从三军之旗和三军之帅,但君不如亲,君可去,亲不可去,君臣关系不好,可以不以君臣相待;臣不悦君,可离而去之;君以不义加诸臣,臣可拒而不受。当时是孝大于忠,不像宋以来,可以舍孝取忠。
“劳”是操心。古人说:“事亲有隐无犯,事君有犯无隐。”(《礼记·檀弓》)。国君,可以毫无保留,犯颜直谏;三谏不从,就哭;哭也不行,就溜。父母,不一样,只能曲里拐弯,委婉劝说。
这里讲孝子劝父母,真是难拿。不但言辞要恳切而委婉,绝对不能直戳戳,不留情面,说父母哪儿对哪儿错,还要看他们的脸色,只要父母不接受,就要恭敬如初,绝对服从,事事为父母操心,丝毫没有怨言。
子游对自由的高见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君和友,是社会关系,社会就是社会,不能当自己家。如果用对家里人的态度处理,非把这些关系搞坏。现代社会,尤其不能如此。
子游讲的道理很对,跟领导套近乎,走动太多,领导烦,自讨没趣;就是朋友,天天往一块儿凑,也招人讨厌,日久天长,反而疏远。我们中国,人口密度大,法律约束、道德约束少,小人堆,是非窝,凑一块儿就掐,何苦!大家还是保持距离,少接触好。
人和人的关系不能太密切,来往不能太频繁。这条我喜欢。
我们对自由的理解是“秃子打伞,无法无天”,特点是不管别人的存在,别人的感受怎么样。西方对自由的理解是“一人一个笼子”,自由就是给人和人的关系划定界限,划定范围,彼此要有距离感。他们的道德,未必都好,但对我们,正好是解毒剂。
人是最凶猛的动物。老乡说,马见马亲,人见人咬。我的看法是,可来往来往,不可来往就躲着点儿,抬头不见,低头也不见,世界就安生了。
公冶长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女儿是最高奖赏。谁肯把亲生闺女嫁给劳改犯?孔子。
公冶长,孔门弟子,生卒年不详。“公冶”是复姓,即两个字的家族名,严格讲,其实是氏,而不是姓。他可能是以官为氏。战国工官,常以“公”字表示官营,并称负责铸造铜器或铁器的官员为“冶师”或“冶”。司马迁说他名长,字子长,名、字相同,有点儿怪。《孔子家语》略有不同,是名苌,字子长。其名,范宁引《家语》讹为芝,《释文》则字子张。他的名到底是什么,有很多不同记载,但对比下面几章,这里的“公冶长”是以字称,没问题。他的字应该是子长,这里省掉子。
“妻”音qì,是动词,指孔子嫁女于公冶长。公冶长蹲大狱,他怎么结婚?古代士的婚礼有所谓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礼记·内则》说,“聘则为妻”,聘是下聘礼,只到第四步,就可以叫妻。我估计,他只是订婚,还没完婚。孔子把女儿嫁给公冶长,了不起。当然,公冶长是他的学生,孔子知道他没罪。
孔门弟子,有很多是复姓,如《论语》提到的漆雕启字子开、公西赤字子华、巫马施字子期、端木赐字子贡、澹台灭明字子羽、司马耕字子牛、南宫适字子容,都是复姓。《论语》中的对话,弟子称师长,多称字,或尊称某子,孔子称弟子,则直呼其名。这里的“子谓公冶长”和下文的“子谓南容”“子谓子贱”“子谓子贡”“子谓子产”一样,都是称字,但不同点是,他的字前不带“子”,加了复姓。下文和后面的“漆雕开”“巫马期”“公西华”“司马牛”都这么叫。
“缧绁”,音léixiè,捆犯人的绳子。“绁”,今本作絏,古本作绁,絏是唐代避唐太宗李世民讳造的新字。“缧绁之中”,指关在牢狱之中。
“子”,古代的子有所谓女子子,女子子是女儿。孔子的女儿叫什么,不知道。
公冶长为什么被抓?孔子为什么说他无辜?不知道。反正孔子喜欢他,不然不会把女儿嫁给他。
中国的师生关系是仿父子关系,老师欣赏学生,会把女儿嫁给他,这是咱们的老传统。
老师选优秀学生当乘龙快婿,或许是好事。但如果不问学生愿意不愿意,女儿愿意不愿意,就成了包办婚姻。
4.论语解读教学大纲 篇四
2010-01-26 16:33:02 来源: 评论:0 点击:147
【题解】
本篇取“八佾舞于庭”句中“八佾”两字为篇名。
上篇谈为政,为政以德,本篇谈为礼,为政以礼,礼是德的表现形式。本篇重点谈“礼”,天子之礼、诸侯之礼、庶人之礼、祭祀之礼、谦让之礼、君臣之礼以及仁内礼外、礼之源流考证乃至于管仲之无礼。围绕“礼”字,大约谈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指责非礼僭越之行为;
二、论述礼与乐的关系;
三、礼之俭奢以及礼之内外的关系;
四、礼乃是人类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号召人们应学礼,遵礼并循礼而行。
【原文】
3.1孔子谓季氏①,“八佾舞于庭②,是可忍也③,孰不可忍也④?”
【注释】
① 季氏:季孙氏,这里指季平子,鲁国大夫。② 佾(yì):古代舞蹈奏乐的行列。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行。周礼规定,天子祭祖庙的乐舞用八佾,每佾为八人,共六十四人;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季平子是大夫,却用八佾祭家庙,为越礼行为。③是:代词,这。忍:容忍。④ 孰(shú):什么,疑问代词。
【语译】
孔子谈到季孙氏时,说:“他竟然在自己的家庙中僭用天子祭祖庙的仪仗规模,用八佾乐舞,这样的事能容忍,那还有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八佾舞于庭”的违礼行为的指责。
等级,任何社会都是存在的。宗法社会乃至于现在的西方,希望建立一个没有等级的社会,这是不可能的。平等,是指人格上的平等,在等级制下的人格平等,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理想,许多人均将制度上的等级和人格上的平等两个概念混淆了。所以孔子当年看见鲁国专权的大夫季孙氏,目无天子,目无国君,居然跳起天子规格的“八佾”舞,十分气愤,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样僭礼的事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事不能容忍呢?孔子强调的就是一种有等级的礼制,在等级管理上是不平等的,在人格上应该平等,人格平等的问题见另章。
【原文】
3.2三家者以《雍》彻①。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②‟,奚取于三家之堂③?”
【注释】
① 三家:孟孙、叔孙、季孙,鲁国的三大夫,鲁桓公的后代,史称“三桓”,实际掌控着鲁国的政权。雍:《诗经?周颂》里的一篇。是周天子祭祀宗庙后,撤去祭品时所唱的乐歌。彻:通“撤”,撤除。② 相(xiàng)维辟公,天子穆穆: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主祭。这两句是《雍》篇中的诗句。相:助祭的人。维:语气词,无意义。辟公:诸侯。穆穆:态度庄严肃穆。③ 奚(xī):怎么,为什么。堂:三家的家庙。
【语译】
孟孙、叔孙、季孙三家,每当祭祀结束时都要唱《雍》这首乐歌。孔子说:“((《雍》诗分明是说)„王公诸侯济济一堂助祭,天子庄严静穆地主祭。‟此歌怎么能适用于(你)三家庙堂的祭祀呢?”
【解读】
本章孔子对三家违礼行为的指责。
本章与3.1和3.6意思相近,请参看。
【原文】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语译】
孔子说:“人如果丧失了仁心,礼制又怎么能起到规范他的作用呢?人如果丧失了仁心,音乐的薰陶对他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解读】
本章孔子谈“仁”与“礼”的内外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也是做人的核心,是人应具有的本质。“礼”是人外在的行为规范,音乐也是人内心和谐的情感流泄于外的表现形式;人假若去掉内心本质的内容,礼仪无论多么规范,音乐无论多么雅正,均无济于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孔子学说要求最高的境界是“中庸”,“执两用中”,若达不到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而适中的话,那么就偏重内容。
【原文】
3.4 林放问礼之本①。子曰:“大哉问②!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③,宁戚④。”
【注释】
① 林放:鲁国人。② 与其易也:与其在仪式上办得周到。易:把事情办得周详完备。③ 戚:内心悲痛。
【语译】
林放问礼的要义,孔子说:“好大而有意义的问题呀!礼节仪式与其奢侈,宁可节俭;与其过分周到,宁可在内心保持悲戚。”
【解读】
本章孔子谈礼的根本。
依朱熹注:“礼贵得中,奢、易则过于文,俭、戚则不及而质,二者皆未合礼。”礼的根本是:适宜、恰当、和谐。“礼之用,和为贵。”达到文质彬彬,文质统一,符合“时中”、“执两用中”的标准十分困难。怎么办?孔子只好将其标准降低:与其奢、易过于文,不若俭、戚不及而质;与其“文胜质”而华丽,不如“质胜文”而朴野。强调礼之实质,重内容而轻形式。这是孔子关于“礼”的一个重要观点。
“执两用中”而不能,则求其“质胜文”。孔子采用了一个并列式双重选择复句,连用两个“与其……,宁……”,既是平列对比,又是两两选一,句式工稳严整,两两相对,和谐自然,用于这种与其过而文,不如不及而质的选择,十分贴切恰当。
【原文】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①,不如诸夏之亡也②。”
【注释】
①夷狄:古时对边疆民族的贬称,东方的称夷,北方的称狄。这里是泛指。②不如:不及。诸夏:华夏民族居住在中原一带的各诸侯国。亡(wú):通“无”。
【语译】
孔子说:“夷狄之邦有君王,还不如华夏诸邦没有君主好啊!”
【解读】
这一章从文义上看,是赞美中原地区文化的先进。据说,后来女真人打到山东时,曾对着孔子的像斥责他说了这句话,而孔子也确实有“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但是,就这段话来说,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这是孔子对当时周天子势力衰微所表达的感慨。既然文明程度不高的“夷狄”尚且知道要有君主,文化一向发达的中原地区反而无视天子,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原文】
3.6季氏旅于泰山①。子谓冉有曰②:“女弗能救与③?”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④?”
【注释】
①季氏:季孙氏,鲁国的大夫。旅:祭山。按礼制只有天子、诸侯才有资格去祭祀泰山。②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孔子的学生,小孔子29岁。当时为季氏家臣。③女:通“汝”,你。弗:不。救:纠正,劝阻。与:通“欤”,表疑问的语气词。④曾:竟,难道,副词。林放:鲁国人。
【语译】
季孙氏将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这件事你不能匡救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叹息道:“唉!难道说这泰山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
【解读】
孔子多次批评季氏,认为他们专权、违制、僭礼。
第一次批评他们不合“舞乐之礼”,“八佾舞于庭”。
第二次批评他们不合“宗庙之礼”,即“祭祖之礼”,“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本章(第三次)批评不合“郊社之礼”,即“祀天的郊礼和祭地的社礼”。礼制规定,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天地的资格,季氏仅仅是鲁国的大夫,竟去祭祀泰山。
第四次批评是“褅祭之礼(见3.10节),”这一种祭祀分四季举行,系天子之祭,是一种极为隆重的大祭之礼。
鲁国在以季氏为首的三家撺掇下也沿用此例,由舞乐、祭祖、祭山到“褅祭”,他们的违礼行为一次比一次升级,一次比一次放肆。
孔子第一次批评用语使用了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兼反问的语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可遥想当年老夫子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怒不可遏、愤懑之极的情景。
第二次祭祖违礼时则用了一个反问句,“奚取於三家之堂?”语气比第一次缓和多了。
第三次使用的是一个感叹句,“呜呼!”一个反问句。“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林放尚知问“礼之本”。感叹其无可奈何。第二次的反问句用“奚”,指责语气明显。第三次用“曾……乎”,则是一般性的反问,问问而已,似是仰天长叹,与第二次相同,均是反问,但语气轻重有别。
第四次批评,孔子既不感叹,也不指责了,只是说从“褅祭”到“裸祭”,向受祭者献酒时,一再违礼,我就不想看了,持沉默的态度。违礼程度愈重,批评愈轻,叹息越重,直至沉默,沉默则是最高的轻蔑了。从怒斥到反问,由反问到感叹,由感叹到沉默,感叹其僭礼,沉默无力救其既颓,可以想见,当年孔子痛心疾首之状,也可见孔子无一时一刻不关注礼制的建立和维护礼制所作的努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孔子的一贯风范。
【原文】
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①!揖让而升②,下而饮③。其争也君子。”
【注释】
①必也射乎:一定是比赛射箭。射:射箭比赛。这里指的是最高一级的大射,是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贵族阶层用来挑选人材的仪式。②揖让而升:互相作揖然后升堂。揖让:拱手表示敬意,古时的一种礼节。升:升堂,古时射礼在堂上举行。③下而饮:(射完)走下堂然后饮酒。
【语译】
孔子说:“君子无可争之事。(如果说有所争,)那必是指比赛射箭吧!彼此躬身作揖致礼后升堂竞射。(竞射结束)下堂后又(互相祝贺)举杯畅饮。这种„争‟才是君子之争啊!”
【解读】
本章谈“君子之争”。
一般人对儒家文化有一种错误的理解,认为儒家文化只讲究“修己”、“克己”、“修身”、“正心”,“诚意”,对人的个性发展是一种严重的障碍,扼杀个性发展,强调“为人”,而不强调“为己”,其理论根据之一就是孔子说的“君子无所争”,这是一种误会。孔子开篇说“君子无所争”,结尾又说“其争也君子”,表面看,似乎前后矛盾,其实不然。这里是说“君子之争”与“小人之争”不同。君子之争,争在自己,就象射箭,作揖谦让登台执弓,然后,开弓发箭,射完后下来握手致意,又互相敬酒。谦谦君子,彬彬有礼,其争也温文尔雅,因为射箭这件事表现了“仁者”的君子之风,“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礼记?射义篇》)其争也君子“求正于自己,自己立正了,射不中的,也不去埋怨他人”。真是君子之争。
儒家文化强调竞争,反对不择手段的竞争,也反对好好先生,认为“乡愿,德之贼也”。清人程树德《论语集释》引《松阳讲义》中的一段话,对真正不争的好好先生的批评,正好说明儒家这一观点:
世间有一等人,惟知隐默自守,不与人争,而是非可否亦置不论。此朱子所谓谨厚之士,非君子也。有一等人,惟知阉然媚世,将是非可否故意含糊,自谓无争。此夫子所谓乡愿,非君子也。又有一等人,激为高论,托于万物一体,谓在己在人,初无有异,无所容争。此是老庄之论,亦非君子也。是皆不可不辨。
此段读来,意味深长,耐人咀嚼。
【原文】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①,美目盼兮②,素以为绚兮③。‟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④。”曰:“礼后乎⑤?”子曰:“起予者商也⑥!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①巧笑倩(qiàn)兮:形容女子笑时美丽的容貌。倩:美丽。② 美目盼兮:形容女子眼睛美丽明亮。盼:眼睛黑白分明。③素以为绚兮:洁白的底子上绘上画。形容女子美丽娇嫩的面颊化妆后更加艳丽。素:白底。绚:色彩华丽。这三句诗赞美一个女子的容貌。前两句出于《诗经?卫风?硕人》,后一句可能是逸诗。④绘事后素:先有白底,后用色彩绘画。后:后于,省略介词“于”。素:白底。⑤礼后乎:礼在后面吗?是什么在后边?原文没说出。应是指“仁”。⑥起予者商也:启发我思想的是商呀!起:启发。予:我。商:子夏,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弟子,小孔子44岁。
【语译】
子夏问孔子:“(《诗经》说)„动人的微笑多么美,漂亮的眼睛秋波漾,素色的粉底妆扮得更绚丽啊!‟,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是说先有素白的粉底,然后好描绘图画。”子夏就说:“这么说,礼仪也同样在仁之后吧?”孔子说:“启发我的是你卜商啊!现在可以和你谈《诗》了。”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子夏的“巧笑美目”,“素以为绚”的解答。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大意是“十指嫩得像茅草芽儿,皮肤细腻如凝冻的膏脂,粉白的颈项像蝤蛴,牙齿整齐如瓠子儿,蝉样方正的额儿,弯长的蛾眉,两个酒窝深深笑得美妙,眼儿黑白分明漂亮十分!”
这是一首描绘女子漂亮外貌的诗,从手、皮肤、脖颈、牙齿、脸形、眉毛、笑容、眼睛多方位予以描绘,前面均是外貌的静态描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三句是动态描写,浅浅酒窝,笑语盈盈,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顾盼生姿,流连多情,犹如白色的底子上绘着花卉,显出一种朴素而又高雅的美,真是十分漂亮动人啊!描绘十分传神。子夏读到这里禁不住向孔子问道,“何谓也?”也就是说为什么描绘得这样传神呢?孔子到底是孔子,不放过一切机会向他的学生传授他的道德学业。他不从正面去回答,而是巧妙地从绘画理论上给予阐述,绘事后于素,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再绘画,意思是人应先有内心纯洁的修养,表现在外的才有真正的美丽。真正的美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美,孔子将其上升到哲学高度在讨论。子夏到底是子夏,不愧为孔门高足,勤于学业,深思熟虑,由人的内质和外美,以及绘画艺术的内白色而外花卉,很快推及联想而到“仁”与“礼”的先后和内外的关系,“礼后乎”。“人而不仁,如礼何”,谈的是仁内礼外,“礼”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外在行为规范。“仁者人也”,“仁”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的本质,所以应是“仁”先“礼”后,“仁”内“礼”外,孔子听到这里,给子夏一个高级别的表扬,“启发我的啊,是卜商你啊,并且可以与你讨论《诗经》啊!”
孔子认为“始可言《诗》”的学生有两个,一个是子贡(见1.15),一个是子夏。朱熹注引谢氏曰:“子贡因论学而知诗,子夏因论诗而知学”。子贡因与孔子讨论道德学业而始可与言诗,子夏因与孔子讨论《诗经》而获得学业上的长进。另外,二人同样具有“问一而知二”的联想推导能力,孔子对子夏给了一个高级别的表扬,“起予者商也。”对子贡却只给了一个“告诸往而知来者”的一般性的表扬,皆是因二人性格不同而给予的不同程度的鼓励。子夏深思沉静宽厚,子贡聪明伶俐,巧嘴利舌,善于品评人物,臧否是非;子夏性格内向,子贡外向,因此在表扬程度上也有轻重之别。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范事例。【原文】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①;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②。文献不足故也③。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①杞(qǐ)不足征:杞,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相传是夏禹的后代。不足征,杞现存的史料比足以证明。②宋:国名,在今河南商丘一带,是商汤的后代。战国时被齐、魏、楚三国共灭。③文献不足故也:这是历史文字资料和贤者不够的缘故。文:文献典籍。献:贤人。
【语译】
孔子说:“夏代的礼仪我能讲述,但(它的后代)杞国却不能找到足以证明的资料。商代的礼我也能讲,但(它的后代)宋国却不能找到足以证明的资料。这是由于历史文献不充足的缘故。如果充足,则我可以证明了。”
【解读】
本章孔子谈对礼制的因革损益变化的求证。
多有人批评孔子维护礼制,僵化而不思改变,其实不妥。仅从这一章即可看出,礼制是因朝代更替,人事变迁,而不断因革损益变化的,孔子也十分明白,他在这一章谈到的夏礼、殷礼“能言”而不能求证,也可证明孔子对礼制的增益变化这一事实的认同。可参看2.23章解读。
【原文】
3.10子曰:“褅自既灌而往者①,吾不欲观之矣。”
【注释】
①褅(dì)自既灌而往者:禘祭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后。禘,古代天子每五年隆重地祭祀祖先之礼称禘,灌,以酒洒地曰灌。而往者,指此以后的礼节。
【语译】
孔子说:“对于行禘祭的仪式,在开祭献酒以后,我就不想看了。”
【解读】
本章谈禘祭的违礼行为。
参见3.6章。
【原文】
3.11或问禘之说①。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②!”指其掌。
【注释】
①禘:见3.10章注。②示:即置,放。斯:这儿,指手掌。
【语译】
有人问及禘祭的道理。孔子回答说:“不知道啊。知道那些道理的人平治天下,会像把东西明示在这里一样容易。”他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不答禘祭之问。
有人问“褅祭”的理论,孔子不回答,可做两点说明:
第一点,在我国古代,“唯祀与戎,国之大事”。祀以郊社祭天地之礼和褅尝祭祖先之礼为大。天地是人生之本,祖先是生命之本,祭祀天地祖先,同是不忘本,不忘己之所从来,是一种致诚的表现。所以用极大的虔诚来履行祭祀,犹如有鬼神在上下左右监察一样,若有为非作恶的念头,就要受到惩罚,因而自觉律己。古代政教合一,天人合一,所以通过祭祀天地、祖先,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如此,则可以达到治国的目的。
第二点,孔子采用的是不屑之教,读前面孔子对于季氏的四次批评(请结合3.1、3.2、3.6、3.10),孔子由痛恨怒斥到感叹沉默,可见孔子对违礼之人的愤怒。这里有人又问“褅祭”理论,孔子余恨未消,继续沉默,不屑讲也不愿讲。但孔子毕竟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篇》)的精神,虽不愿意,但不能一点儿也不讲,于是云天雾罩般的说一些很难听懂的话,一边说,一边摆弄手掌,不屑之教中不乏“诲人不倦”的殷殷深情。
【原文】
3.12祭如在①,祭神如神在②。子曰:“吾不与祭③,如不祭。”
【注释】
①祭如在:祭祀祖先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祭祀祖先。②祭神:祭祀神。③与(yù):参与。
【语译】
祭祀祖先时,就像祖先在面前;祭祀神灵时,就象神灵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能参与祭祀,那就如同不曾祭祀。”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对神灵虔诚的态度。
祭祀祖先天地神灵,在今天看来似是一项迷信活动,古人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必须的一种仪式,它是“仁、孝、诚、敬”的综合表现。祭祀祖先是“亲亲”的扩大,是“孝”的延续,“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仁”的根本,“仁”又是治国的根本,“诚”是实行“仁”的重要方法,“敬”则是仁、孝、诚的表现形式。《礼记?中庸》中说“明乎郊社之礼,褅尝之义,治国其如示之掌”,意思是“明白郊社祭祀上帝和后土的礼,通晓宗庙祭祀祖宗的道理,那么治理国家就好象运于股掌之中一样容易了”,鉴于此,祭祀时,必须做到“诚”。朱熹注引范氏说:“有其诚则有其神,无其诚则无其神。”诚能感天地动鬼神,“诚”主于内,“敬”显于外,内心真诚,外表庄重恭敬,并要亲自参与其中。孔子说祭祀祖先神灵,好象祖先神灵出现在眼前一样,这便是“仁、孝、诚、敬”的综合体现。
【原文】
3.13王孙贾问曰①:“与其媚于奥②,宁媚于灶③。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注释】
①王孙贾:卫国大夫。②媚:讨好,巴结。奥:房子的西南角,古人认为那里有神。③灶:做饭的灶。古人认为奥神比灶神尊贵,但灶神可以“上天言善事”,有实权。“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可能是当时的俗语,意思是与其巴结地位高的人,不如巴结地位低但有实权的人。
【语译】
王孙贾问道:“„民间所谓与其祈祷西南角的奥神,不如祈祷灶神‟。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那么样说)不正确!如果得罪了上天,到哪儿祈祷也没用。”
【解读】
本章孔子谈舍近求远还不如抓住事物的根本。
孔子强调中庸,凡事“时中”、“执两用中”。奥神尊贵,灶神实用;奥神远,灶神近。孔子通常的观点应该是与此二位神氏等距离交往,以道事之,保持独立的人格,不偏倚。王孙贾却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提出与其讨好奥神,不如讨好灶神。孔子采取以偏治偏、釜底抽薪的方法,批驳他说:“得罪了上天,连祈祷的地方也没有”,意思是你想谄媚投机取巧,不以道事君待人,连根本都没有了。孔子所说的“天”即“道”。
另外,他俩谈话艺术都很高妙,打哑谜,均采取比喻说法。比喻所指的内容历来分歧较多,我们不去讨论。王孙贾暗示孔子,应讨好有势力的人,孔子也用同样的方法回答他,任何有势力的人都无法逃脱大道的制约,还是以道事君,忠道不盲目忠君,更不要谄媚趋附。
【原文】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①,郁郁乎文哉②!吾从周③。”
【注释】
①周监于二代: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借鉴于夏朝、商朝制定的。监:同“鉴”。二代:夏商二代。②郁郁:丰富,繁盛。文:礼乐制度。③从:顺从,赞同。
【语译】
孔子说:“周代借鉴了夏商两代的文明成果,它的(典章制度)表现出无比丰富华美的文采啊!我追随周代。”
【解读】
梦周,复周,用周,从周,“周”或指周代,或曰周公,是孔子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感情之结。孔子自己在《阳货篇》中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中庸》引孔子的话说:“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用周礼,学周礼,从周礼,《礼记》“坊记”“檀弓”篇中也有记载,如殷商封棺吊于旷,周朝反哭吊于家,孔子以为吊唁问候慰丧于家,显得质朴率真,或者相比吊唁于旷野更简略一些,更人性化一些,孔子则从周礼。
原文这样记载:
殷既封而吊,周反哭而吊,孔子曰:“殷已悫,吾从周。”(《礼记?檀弓下》)
殷人吊于圹,周人吊于家,示民不背也。子云:“死,民之卒事也,吾从周。”(《礼记?坊记》)
周代对夏、商二代礼仪有所损益增补删削,显得更加详瞻周备。《汉书?礼乐志》记载: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即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事之为制,曲为之防,故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孔子美之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周之情结,周之思念,深深的嵌入孔子的脑海,届尽暮年,日渐衰微,精力不济,梦中不复梦见周公,孔子则感慨万千。“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原文】
3.15子入太庙①,每事问。或问:“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②?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①太庙:祭祀开国君主(太祖)的庙。周公旦是鲁国最初受封的君主,这里的太庙指周公庙。②鄹(zòu)人之子:鄹,鲁国的地名,在今山东曲阜东南。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在鄹作过大夫。鄹人之子,即孔子。
【语译】
孔子曾到过太庙,并且每件事都要发问。有人问道:“谁说鄹地之人的儿子明礼?他进入太庙后每样事都要问。”孔子听到后,说:“这就是礼呀!”
【解读】
本章表现孔子求实好学谦虚的美德。
孔子是一位博学而深通礼仪的人,在年轻时就颇有名声,入祖庙,每事问,不免引起一般人的疑惑,故而发问,孔子回答说这正是知礼的表现。孔子“每事问”,有人疑惑,孔子答“是礼也”,更让人疑惑。这需做如下说明:
一是表现他求实的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二是表现他学、问、思结合的一贯学习方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子张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三是谦虚敬谨唯恐不及或失之。朱熹注:“孔子自小以知礼闻,故或人因此而讥之,孔子言是礼者,敬谨之至,乃所以礼也。”多学、深思、多问是敬诚,恭谨的表现,敬诚恭谨也是“礼”的表现。
也有人说孔子是明知故问,以此警示违礼之人。
【原文】
3.16 子曰:“射不主皮①,为力不同科②,古之道也。”
【注释】
①射:射箭。这里是演习礼乐的射箭,而不是军中练习武艺的射箭。皮:用皮革做成的箭靶。主皮:指穿透箭靶子。②为(wèi):因为。同科:同等。
【语译】
孔子说:“(演示)射艺时,不以穿透皮靶为主要(评判标准,关键在中的)。因为各人的气力不同。这是古人奉行的原则。”
【解读】
射艺主要是陶冶情操,人的力量有大小,是天生的差距,所以射艺不以力为评判标准。表明孔子尚智不尚力尚德不尚勇的观点。
关于“射不主皮”,杨伯峻《论语译注》讲的颇为精妙,引录如下:
“皮”代表箭靶子。古代箭靶子叫“侯”,有用布做的,也有用皮做的。当中画着各种猛兽或者别的东西,最中心的叫做“正”或者“鹄”。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射应该是演习礼乐的射,而不是军中的武射,因此以中不中为主,不以穿破皮侯与否为主。
【原文】
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①。子曰:“赐也②!尔爱其羊③,我爱其礼。”
【注释】
①去:去掉,除去。告(ɡù)朔:“朔”每月初一,“告朔”指诸侯王每月初一到祖庙做祭祀活动。饩(xì)羊: 祭祀用的活羊。②赐:子贡的名。③尔:你。爱:爱惜。
【语译】
子贡主张免去告朔时用的活羊。孔子说:“赐啊!你爱的是那只羊,而我爱的则是那个周礼啊!”
【解读】
本章谈孔子对周朝“告朔”礼的维护。
告(ɡù)朔,古代的一种制度。每年秋冬之际,周天子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藏于祖庙。每月初一,诸侯到祖庙杀一只羊祭祀,然后回到朝廷听政,这叫告朔。到子贡时,鲁国国君不亲临祖庙祭祀,也不听政,仅杀只羊做样子。所以子贡认为不必虚设这样一个形式,主张废除。子贡从节约的角度出发,想省下用于礼仪的活羊。孔子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节约并不是主要的,关键在于不要废礼。按照古代的传统观念,接受历史意味着尊奉王室的统治权,所以告朔礼的意义重大。鲁国虽然不举行礼仪活动,但没有全部废除用于仪式的祭品,还有一点礼的残存形式,如果去掉了牲羊,那就什么痕迹都没有了。
【原文】
3.18子曰:“事君尽礼①,人以为谄也②。”
【注释】
①尽礼:完全按礼制做。②以为:认为。谄(chǎn):献媚。
【语译】
孔子说:“侍奉君主完全按礼的规则去做,别人会以为那是谄媚哟!”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依礼而行以及别人对他的误会。
“事君以礼”,一切以礼为准则,行为端正,内心不逢迎阿谀,外表不胁肩谄媚,让别人去议论。
《论语集释》引“论语俟质”:
如众拜上而子独拜下,又如„乡党‟所记,闻君命,入公门,及过位鞠躬如,色勃如,足躩如,虽未见君而己敬畏,升堂见君则鞠躬屏气,皆是人不能然而或仅为谄也。
张居正说:
君子尽礼,小人以为谄,小人谄媚,亦自以为尽礼。心术之邪正,迥然不同。(《张居正讲评论语皇家读本》)【原文】
3.19定公问①:“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
①定公:姓姬,名宋,鲁国国君,鲁昭公的弟弟,继昭公之位,在位十五年(公元前509年—公元前495年)。
【语译】
鲁定公问道:“君主任用臣子,臣子侍奉君主,该怎样做?”孔子说:“君主使用臣子要按礼的要求办,臣子侍奉君主要尽忠德。”
【解读】
本章孔子谈君臣的关系,要求君礼忠臣。
君臣关系或曰上下级关系,历来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又棘手的问题。孔子从正面强调“君礼臣忠”,孟子从正反两方面强调:“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朱熹注引吕氏则从心理学角度说:“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礼之不至;事君不患其无礼,患忠之不足。”朱熹又从“两尽其道”角度说:“此岂孟子教人臣如此哉?正以警其君之不以礼遇臣下尔。为君当知为君之道,不可不使臣以礼;为臣当尽为臣之道,不可不事君以忠。君臣上下两尽其道,天下其有不治者哉?乃知圣人之言,本末两尽。”
这样理解,颇符合孔子原典精神,也符合孔子“执两用中”的思想。从汉儒起,强调中央集权制,重视皇权,由“君礼臣忠”向皇权一边演化,一边倾斜,发展为“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天王圣明,臣罪当诛”,这就不符合孔子“用中”,“叩其两端而竭焉”的中庸思想了,这是其一。其二,即便是“忠君”,也有一个“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荀子?子道篇》),“义以为质”的问题。孔子一向反对愚忠愚孝,要求任何事情都要问个缘由或讲出道理,反对制度上和情感上的盲目服从盲目信仰。其三,任何好的理论,若将其扭向一边,或向前跨进半步就成了谬误,朱熹的“两尽其道”的理论的确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另外,君可有三使:礼、利、权。君使臣以礼,君使臣以利,君使臣以权。以礼使之,礼尽臣忠;以利使之,利尽国危;以权使之,权尽君危。
【原文】
3.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①,哀而不伤②。”
【注释】
①《关雎》:《诗经?周南》的第一篇,描写男子追求女子时忧愁及想象的结婚的喜悦。淫:过度,过分。②哀而不伤:忧愁而不悲伤。
【语译】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所表现的欢乐而不淫邪,哀婉而不忧伤。”
【解读】
本章谈快乐和悲伤的度。
儒家是入世哲学,讲究快乐。第一,讲究学习的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篇》)。第二,即便是贫扼困窘,仍讲究生活的快乐,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篇》)。第三,讲究道德修养的快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篇》)。但有一点需注意,快乐不能过度,“乐而不淫,”是说快乐而不能过度,不能放荡。
“而不”是一个很有趣的句式,他是孔子中庸思想表述的语言形式之一,“而不”强调的内容即适度、适宜、恰当,如“威而不猛”,“哀而不伤”。与孔子回答林放“礼之本”的意思一样,“丧,与其易也,宁戚,”丧事与其大事铺排,周详完备,还不如悲伤,但悲伤也不能过分,“而不”句式还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有一段文字“而不”一词反复出现,颇为有趣,现辑录如下:
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所录仅供参考,不另解释。
【原文】
3.21哀公问社于宰我①。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②,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③。”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④,既往不咎⑤。”
【注释】
①“社”:土地神。这里指的是神主,即用木制成的土地神之牌位。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小孔子29岁。②夏后氏:夏朝的君主。③战栗:害怕而发抖。④遂:已经结束。⑤既:已经。咎:责备。
【语译】
鲁哀公向宰我询问关于(用何木材制造)土地神主之事。宰我回答说:“夏后氏用松木做,商代人用柏木做,周代人用栗木做,其意是说,要让百姓恐惧颤栗。”孔子听到后,说:“已成的事不去评说,已做过的事不去劝谏,已过去的事不去责备。”
【解读】
本章谈对已经过去了的事的处理办法。
夏、商、周三代社主用不同的树木,与他们各自的风俗有关,而宰我却用不恰当的解释来回答哀公的询问,尤其是“使民战栗”一句,极易挑动哀公的杀伐之心。孔子听说后,批评宰我:“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三句话极有层次感,从时间上看,“成事”、“遂事”、“既往”,由近及远,由现在推向过去;从用词角度看:“说”,评说,议论,“谏”,劝谏,劝阻,“咎”,追究,责备,由轻到重,语气逐层加深,层次清晰,事情已经过去,应该展望未来,不去纠缠历史旧账,一切向前看,表现孔子通权达变的特点。
【原文】
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①!”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②,官事不摄③,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④,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⑤,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
①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有名的政治家,为齐桓公的宰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五霸之一。器:指器物,古时对人材有“大器”、“小器”之分,成大材者为“大器”,只能作小材者为“小器”。②三归:三征,三敛,即三种赋税,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孟子?尽心下》),是齐桓公赐赏给管仲的一种经济特权,即三种赋税均不上缴国库直接收归管氏所有(据吴郁芳先生《管氏“三归”与古代经济特区》,见《齐鲁学刊》1990年第2期)。③官事不摄:他手下的官员(都是专职的)从不兼职。摄:兼任。④邦君树塞门:诸侯国国君在大门口树立照壁。树:树立,动词。塞门:大门口建的短墙,挡住外边的视线。类似后来的照壁、屏风。⑤反坫(diàn):反爵之坫,用土筑成的放酒杯的台子。筑在堂上东西两个柱子之间,国君招待别国国君,喝完酒把空酒杯放在坫上。
【语译】
孔子说:“管仲只是“小器”呀!”有人问道:“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享受三归的赋税特权,其家臣各管一事而不兼职,哪里谈得上“俭”呢?”“那么,管仲明礼吗?”孔子说:“国君门前建有“塞门”,管仲也在门前建起“塞门”。国君(迎宾堂前)筑有“反爵之坫”,管仲也筑有这样的“反爵之坫”。如果说管氏明礼,那还有谁不明礼呢?”
【解读】
本章是孔子针对管仲违礼行为的批评。
管仲任齐国卿相,辅佐齐桓公“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史记?管晏列传》)。因此使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中孔子三次谈到管仲,有否定,有肯定。14.16—14.17章是正面肯定,这一章是否定,总论是“器小”,即“局量褊浅,规模卑狭”(朱子语)。追溯原因有三:一是,少年贫寒,出身微贱,“尝与鲍叔牙贾,分财利多自与”,养成贪婪的习惯。二是,不自信,唯恐威信不高,群臣国民不服;所以不能“正身修德”以王道治天下,难以达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大器境界。其三,正因其器小,故而壮其声势,大其声威。一方面在财用上奢侈,有“三归”之特权;另一方面政务上,“官事不摄”,没有兼职,机构复杂,财力人力均事铺排奢侈,这两项均有违“俭”德。“进退有度,尊卑有分,谓之礼。”可管氏却与邦君一样,“亦树寒门”,“亦有反坫”,又没有尊卑上下君臣之分。因此,孔子批评他“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以上二项属违礼。概括起来说,“器小”原因有三条,表现有四点,违俭德有二点,违“礼节”有两点。孔子批评时均采用是反问句,“焉得俭?”“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特别是后一句的批评,接近对季氏违礼“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批评。但管氏毕竟不是季氏,批评的程度也缓和多了,口气也缓和多了,说明孔子对管仲的肯定多于否定。参见(14.16﹑14.17章)
【原文】
3.23子语鲁大师乐①,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②;从之③,纯如也④,皦如也⑤,绎如也⑥,以成。”
【注释】
①语(yù):谈论,告诉。大(tài)师:主管音乐的官员。②翕(xī):收合。如:形容词词尾。③从(zòng):放纵,展开。④纯:和谐。⑤皦(jiǎo):分明,清晰。⑥绎(yì):连续不断。
【语译】
孔子同鲁国乐官谈论奏乐之道,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始奏之时,表现为收合紧缩;展开之时,音律和谐悦耳,节奏明晰,连绵不断,最后告成。”
【解读】
本章是孔子论音乐的专章。从开始演奏,到中间的过程,直至结束,孔子均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朱熹注引谢氏说:
五音六律不具,不足以为乐。翕如,言其合也。五音合矣,清浊高下,如五味之相济而后和,故曰纯如,合而和矣,欲其无相夺伦,故曰皦如,然岂宫自宫而商自商乎?不相反而相连,如贯珠可也,故曰绎如也,以成。
这一章既是对音乐“翕如”、“纯如”、“皦如”、“绎如”全过程的描绘,又可以说是孔子“和”与“中”的哲学思想的形象体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音声未发,各种情感积于内,叫做“中”,发而皆合节拍音律,叫做“和”。“和”与“中”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礼之用,和为贵”,引申仿造一下可以说“乐之用,和为贵”,这一章正是孔子“中”“和”哲学思想的形象体现。
【原文】
3.24仪封人请见①,曰:“君子之至于斯也②,吾未尝不得见也③。”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④?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⑤。”
【注释】
①仪:卫国的地名。封人:管理疆界的官吏。②斯:这里,指代“仪”这个地方。③未尝不得见也:从来没有不会见的。④丧(sàng):指失去官职。⑤木铎:指木舌铜铃。古代宣布政令时摇铃召集众人。这里比喻孔子会成为宣传大道的代言人。
【语译】
卫国仪城管理疆界的官请求会见孔子,说:“凡是君子来这儿,我没有不会见的。”随从孔子的弟子们就带他去见孔子。出来后说:“你们诸位何必担心失去官位呢?天下无道已经很长久了,天意将把孔老夫子作为(号令天下)的警世木铎啊!”
【解读】
本章记载仪封人的话,意在说明孔子乃传道之人。
木铎,金口木舌,手摇振铃。前人有两说:一说,得位而宣号令于天下。何晏《论语集解》说:“木铎,施政教时所振也,言天将命孔子制作法度以号令于天下。”二说,失位而布道于天下。朱熹《论语集注》说:“木铎所以徇于道路,言天使夫子失位,周流四方以行其教,如木铎之徇于道路也。”
仪封人所说:“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从句式所使用的时间角度看,仪封人用的未来时。“将”,即将要,属于未发生之事。孔子当时适卫抵仪邑,并不在位,已然徇于道路,周流四方,何必要用“将”?所以此处木铎所指,当是得位而宣号令于天下,而不是失位而布道于天下。
另外,仪封人是一个颇耐回味的人,他是一个既自信自知又能知人知天之人。先看自信,孔子到仪邑,仪封人请求会见孔子,肯定遭到了孔子的拒绝,否则不会有“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这个“君子”一定是指有德之人,而不是有位之君子。君子到我的领地,我的官职虽小,但我一定会见到,未曾吃过闭门羹。弦外之音,你们孔子既然是有德君子,当然应该见我,为什么拒而不见?仪封人的话说得十分自信,落地有声,不卑不亢,自信必定十分自知,所以仪封人是一个既自信又自知的人。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既能知人又能知天之人。孔子在弟子们的牵引撺掇之下,见了面,而且应该是进行了很长时间的亲切而又友好的谈话,会晤结束,辞别时对孔门弟子们说了几句既是宽慰,又是鼓励;既是对于时局的分析,也是对孔子未来的预测。朱熹说:“盖贤而隐于下位者也。……言乱极当治,天必将使夫子得位设教。”《四书发明》说:“封人一见夫子,能知圣道之不终穷,世道之不终乱,天意之不终忘斯世,可谓智足以知圣人且知天矣。”
【原文】
3.25子谓《韶》①:“尽美矣②,又尽善也③。”谓《武》④:“尽美矣,未尽善也⑤。”
【注释】
①韶:传说舜时乐曲名。②美:指音乐曲调的优美。③尽善矣:音乐的思想内容也好极了。善:指音乐的思想内容好。孔子认为舜由尧„禅让‟得到帝位,因而它的乐曲“尽善”矣。④武:传说周武王进军的乐曲名。⑤未尽善也:内容却不是最好的。孔子认为武王是用武力讨伐纣王得到的帝位,因而“未尽善也”。
【语译】
孔子评论《韶》乐说:“曲调无比优美,(内容)也好到了极点。”评论《武》乐说:“曲调非常优美,但内容还未达最高境界。”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对《韶》乐《武》乐的评价。
我们从3.23可以看出音乐可以表现哲学,这一节音乐可以表现政治。韶,虞舜所制的音乐;武,即武王所制的音乐。从政治角度讲,虞舜因“揖逊而有天下”,武王“以征伐而得天下”,虞舜以德服天下,造福于民;武王以力服天下,亦造福于民。“其功一也”,其德却相反。孔子虽然称赞他们都是圣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但毕竟不太赞成武王之力征,所以对他们音乐的评价也不同:前者尽美尽善,后者却尽美不尽善,推想其音乐表现形态,前者中正纯和,后者纯美却含杀伐之音。
【原文】
3.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语译】
孔子说:“身在高位却不能宽以待人,施行礼节却不庄重,遭逢丧事却不悲哀,这样我能看出什么可肯定的地方呢?”
【解读】
本章孔子谈“宽”“敬”“哀”。
“宽”“敬”“哀”在孔子思想中,是一组管理以及包括个人修养的哲学概念。宽在论语中出现成4次,宽的含义有“寡欲为宽”、“改过为宽”、“有容为宽”、“不争为宽”,他的运用有“待人以宽”、“为政以宽”。“敬”的含义也十分丰富。“祭哀”是“仁、孝、诚、敬”诸多美德的综合体现。宽容、恭敬、祭哀是一个人修身必不可少的三项内容,因此,孔子说:“我用什么去观看评判他呢?”
明代张居正在对此三项内容作了详细具体而又有深度的分析,抄掇如下以供参考:
5.论语解读教学大纲 篇五
【题解】
《论语》的篇名,取首句中不易重复的头两字或三字作为篇名,与内容一般不相关联。本篇取“学而时习之”句中的“学而”两字作为篇名。以下各篇均同。
“学而”篇,主要内容是谈学习,侧重谈的是学习的对象,或者说谈的是学习的具体内容,如:孝悌,忠信,仁爱,贫乐,富礼,温、良、恭、俭、让,以及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的行为规范等内容,均为学习的对象。宋?朱熹也说:“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
【原文】
1.1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④,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⑥?” 【注释】
①子:指有学问有道德的男子,或称“夫子”,相当于“先生”。《论语》中一般指孔子,有时也指有子、曾子、闵子、冉子等。曰:即“说”。②时习:时,指“时中”,意即恰当的时候进行温习。③亦:语助词。说:通“悦”,高兴、快乐。④朋:“同门曰朋。”即指同学,泛指朋友。自:从。⑤人不知:指自己有学问有道德,别人不知道或不了解。愠:幽怨,未曾发泄的怨气。⑥君子:君子在《论语》中有三种含义:有德者,有位者,有德又有位者。此指有德者。
【语译】
孔子说:“学习,在恰当的时候温习,不也是很愉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生闷气,不也是一个很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吗?”
【解读】
本章孔子谈“学”“问”“行”,学则学仁,问则辅仁,行则安仁,以及快乐的人生态度。
第一句谈“学”,即“学习”。在儒家文化中,“学”有两重含义:第一,是品德的修养,即仁、义、礼、信、孝、悌、忠、敬、温、良、恭、俭、让等品德的修养,“仁”又是各种美德的总和,仁者人也,品德的修养即学仁,学仁即学做人。第二,是技能和文献知识的学习,学六艺,六艺有两种,一种是高级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初级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初级六艺称为技能性知识,形而下之学;高级六艺则是文献知识,形而上之学。“习”即温习,进德修业方面的知识,在恰当的时间内温习或演练,“温故而知新”,快乐由此而产生。学的第一个含义为“进德”,第二个含义为“修业”,但以进德学仁为主。
第二句谈“问”,即“学问”。朋友从远方来,不是来玩,而是来切磋学问,互相请教。曾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讨论学问,辅助成就仁德,不也是很快乐吗?孔门的“问”与孔门的“学”一样,包括“进德”、“修业”两个方面。第三句谈“行”,即社会实践。进德修业后,学问大有提高,应该出来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效力尽忠。然而别人却不了解你,怎么办?发脾气,生怨气吗?不对,应该是“不愠”。即不发脾气,不生怨气。首先要做到的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仁者安仁”,用仁德来修己安身,廓然大度,不愠不躁。“人不知而不愠”,是一种十分高尚的道德修养境界,也是“学”、“问”应修炼达到的境界,这也是君子的标准之一。还有一种情况,是人已知其才,知其贤,而仍蔽贤,抑才,你却依然不愠不怒,境界则更为高远。
这三句话,均涉及到一个“乐”字,佛教强调苦修,离苦而得乐,儒家自始至终强调“快乐”。如“贫而乐”,孔子自喻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吃粗食,喝淡水,弯着胳膊当枕头。面对苍天,仰依大地,其乐无穷。孔子赞扬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盒饭,一瓢水,居住陋巷,一般人都忍受不了这样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其乐。孔子和他弟子对生活的态度讲究“乐”,对学习也讲求“快乐而有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本章三句,第一句谈学习之乐,即学仁之乐。第二句谈问难之乐,即辅仁之乐。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自寻其乐,是一种修道悟道的快乐,即安仁之乐。君子之乐,是修养极高的快乐。
这三句话谈的是“学”、“问”、“行”。“学”“问”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前两句概括起来说,谈的是“知”,第三句谈的是“行”。儒家文化强调先知后行,知为行用,学习应该经世致用,知为社会服务,不应该为知识而知识,为学习而学习,应考虑学以致用。另外,第①句谈学仁,第②句谈辅仁,第③句谈安仁。
三句话,三个“不亦……乎”连用,句式并列,层次清楚,思路通达,语意贯畅,义脉内注,联系紧密。
【原文】
1.2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②,鲜矣;不好犯上③,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④。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⑤!”
【注释】
①有子:姓有,名若,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33岁。相貌有些像孔子。孔子去世后,孔门弟子曾尊其为师,也称其为“子”。②孝弟:孝,尽心敬养父母;弟,通“悌”,指弟弟要顺从兄长。犯:冒犯,违反。③上:指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如父、兄或君王、官长等。鲜:少。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即“未有之也”,意思是没有这种情况。④务:专心致力于某事。本:根本的、基础的东西。文中三个“本”字均指“孝”“悌”。立:确立,树立。道 :指仁道。⑤仁:爱人,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德目,表示人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或人际关系的一种道德。与:通“欤”,语气词。
【语译】
有子说:“一个人若已具备孝悌之德,那他犯上的情况就会稀少;不去犯上却喜欢作乱的人,那更是不会有的。君子在根本上下功夫,根本确立了,道也就产生了。„孝‟德与„悌‟德,乃是仁道的根本啊!”
【解读】
本章谈孝悌是仁的根本。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儒家文化道德修养的核心境界。“仁”即爱人,敬养父母即表现为“孝”,亲爱兄弟即表现为“悌”,友爱朋友即表现为“信”,关爱子女即表现为“慈”,效力祖国,恪尽职守,表现为“忠”,夫妇爱恋表现为“义”。以仁德为核心,对待不同的人或事所表现的仁爱则不同,他们分别是“孝”“悌”“忠”“信”“慈”“义”……。诸多美德中“仁”是核心,“仁”是治国的根本,而“孝”又是“仁”的基础。“百善孝为先”,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都不爱的人,希望他忠君、爱国、恪尽职守,似乎不太可能。因此,治国者自身当从孝做起,选拔人才,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交朋友观察他是否孝顺,若为不孝子孙,你千万远离于他。“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矣。”孝必须经过教育而后形成。孝在生活工作中,表现在多方面。《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中谈到五种“非孝”的情况,可资参考:
故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
居处,事君,为官,交友,作战,五者不达要求,均为“非孝”的表现,可见“孝”的重要性。
全章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一句“其为人也孝弟”;第二句,“而好犯上者,鲜矣”;第三句:“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层层推进,步步紧逼,环环相扣,顺推致极。
第二层,对第一层递进式的阐释作了一个归纳,“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即“孝悌”,“孝悌”确立了,社会道德规范也就确定了。由“务本”到“立本”,由“本立”到“道生”,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条理清晰。
第三层,全章结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将“孝悌”与“仁德”紧密地联系,双股夹写,两股合一,丝丝入扣,强调“孝悌”乃“为仁之本”。“仁”乃治国之本,孝悌也者,修身之本,治国之本,不可殆忽,不可轻视。
【原文】
1.3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②。”
【注释】
①巧言令色:巧言,动听的假话;令色,伪善的面孔。②鲜:少。
【语译】
孔子说:“善讲动听的虚言,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少有仁德啊。”
【解读】
仅此七字,说尽天下阿谀逢迎之态。“巧言”“令色”两两相对,结构并列。花言巧语,说得好听,胁肩谄笑,表情动人;说好听的话给你听,做好看的脸色给你看,他们的内心如何呢?“鲜矣仁”,包藏祸心,口蜜腹剑。“鲜矣仁”,是一个主谓倒装句,强调的是“仁鲜矣”。“仁者爱人”,从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来看,重在主动理解,真诚宽容;重在倾心关注,力行扶助;重在见贤思齐,举贤进能。仁者这番“爱人”的功夫,是那些巧饰外表专求取悦的人根本办不到的。
【原文】
1.4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④?传不习乎?⑤”
【注释】
①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是孔子最小的学生之一,小孔子46岁。他注重内求,处事谨慎。②三:确数,即三个方面。省:自我反省。三省:即从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反省。吾身:自身。③为:介词,替、给。忠:尽心竭力。④信:信实、诚信。⑤传:传授。
【语译】
曾子说:“我每天要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尽心竭力了吗?和朋友交往,信守诺言了吗?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我温习了吗?
【解读】
本章记载曾子的内省之功。
曾子的三个问句,用“不 …… 乎”句式,使义脉内通,问而不答。今天读来也似问给后人回答,蔼然亚圣之风,谆谆教诲,如在耳畔,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这是孔门弟子每天正心修身的课程,三省的“三”字是实数,即从三个方面反省。
首先是“忠”。“忠”是尽心竭力以爱人,忠表现在多方面,对自己要求,“居之不倦,行之以忠”,表现为敬业之忠;“臣事君以忠”,对上级,对领导,对君王尽心竭力,表现为忠君之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从道不从君,表现为忠道之忠。另有“大忠”、“次忠”、“下忠”之分。曾子每日慎独静坐反思,所虑之“忠”,属忠人之“忠”。
第二是“信”。“信”即仁爱之心表现在对朋友的友爱。友爱的基础即讲信用,“信”是维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軏,小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信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忠”“信”是儒家道德条目中重要的两条,内忠外信是进德之本。
第三条是“习”,是修业之本,“习”即温习,在实践中操作,履行所学到的知识,所谓“身体力行”,“躬行履践”,皆是“习”的范围。进德修业是孔门弟子旦夕不忘的大事,尤其是孔门高足曾参更是如此。
【原文】
1.5子曰:“道千乘之国①,敬事而信②,节用而爱人③,使民以时④。”
【注释】
① 道:通“导”,引导,管理,治理。乘(shèng):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周制天子土地方圆千里,兵车万乘;诸侯土地方圆百里,兵车千乘。“千乘”,借代的修辞手法,指代诸侯国。②敬:敬业、努力、认真。③ 用:财用。④ 以时:根据一定的时节。“使民以时”的意思是役使劳力时,不影响农业生产。
【语译】
孔子说:“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诸侯国,临事要敬业、守信,要坚持节制财用,热爱民众,动用民力而不违农时。”
【解读】
本章说的是正心、修身、进德、修业,学而优则仕之后,治国平天下时的五大要领,“敬”、“信”、“节”、“爱”、“时”。
①敬业精神。“敬事”是指工作态度,对工作严肃认真,兢兢业业,尽心竭力,每日都要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讲究信用。“信”是为人、存身、立民的根本,“民无信不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说:“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为官一方,必须讲信誉,上不信则下生疑,下生疑则事不成。曾子的“三省”是有关个人进德修业的要求,是“修身”的科目,这里孔子说的则是为官后“治国平天下”,是对“修身”的实施与运用。
③节省财政开支。君子治理国家,注重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诸葛亮曾劝诫他的儿子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澹泊无以明志。”《易经》上说“君子以俭德辟难”,讲的都是“节用”的问题。
④体恤爱护百姓。施行仁政,不以暴施强,不行苛政。“爱人”即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即“仁”。“仁”包含的内容极多,以后将在各章中逐次谈到。
⑤“使民以时”。孟子的理解是:“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孔子思想作了具体的发挥。
至今为止,凡为官一任,均需注意此五大要领。
“道千乘之国”一句总起,后三句分述,文辞简洁,章法严谨。
【原文】
1.6子曰:“弟子入则孝①,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②。”
【注释】
① 弟子:泛指为人弟与子者,此指年纪幼小的人。② 文:指古代文献。
【语译】
孔子说:“弟子在家要行孝道,出外要行悌道,要言行谨慎而讲诚信,广泛地关爱民众,而与仁德相亲近。实行这些,如果还有余,就可用来学习文献知识。”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的教学观。先“德”而后“文”,德有“孝”、“悌”、“谨”、“信”、“爱”、“仁”。
“入”“出”互文见义,意即不论是“出”,还是“入”,都要讲究“孝”“悌”。前两句总领,“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三句紧随,一气呵成,鱼贯而下,语势自然。孝、悌、谨、信、爱、仁,孔子从六个方面告诫弟子。以“孝悌”为根本,“谨”“信”“爱”为行为规范,以“仁”为核心,以“仁”为奋斗目标。学习应是广义的,不是死啃书本,首先是学做人,其次才是“学文”。孔子教育学生,要求做人在前、读书在后;进德在前,修业在后。这段话表现了孔子为“学”的基本思想。
【原文】
1.7子夏曰①:“贤贤易色②;事父母③,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①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约生于公元前507年,卒年不详。孔子的学生,小孔子44岁。子夏家境清寒,但他是一个讲究气节的人,具有临难不苟,临危不惧的气概。② 贤贤:前一“贤”字作动词,尊重的意思;后一“贤”字作名词,指有才德的贤人;“贤贤”意思是尊重有才德的贤能之人。易:变易,改变。色:即脸色。“易色”即改变平日随意的脸色,使之显得庄严肃穆。③ 事:作动词,侍奉的意思。
【语译】
子夏说:“崇尚贤德,侍奉父母能竭尽全力,侍奉君主能身体力行,和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即使说他从未学习过相关知识,但我也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解读】
本章亦是孔子德先而文后的教学观,德有“敬”、“孝”、“忠”、“信”。
一个人面世做人,不可不慎,前四句并列,一气呵成。子夏谈的是对待四种人应掌握的尺度和标准,①贤德之人,②父母,③君主,④朋友。对贤德之人,要恭敬虔诚,面部表情要庄严肃穆,不要嘻皮笑脸,吊儿郎当。对父母,应尽孝道,讲究尽心,心到即可。对君主讲究尽心竭力,“能致其身”,事君以忠。对朋友讲究“言而有信”。恭敬、尽孝、尽忠、守信,对四种不同的人都要真诚、恳切,不可造次,不可虚伪。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强调修德是第一位老师,做人是第一要事,人做好了,即使是没有读书,我也认为他有学问了。
【原文】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①,学则不固②。主忠信③,无友不如己者④。过,则勿惮改⑤。”
【注释】
①重:稳重、庄重。威:威严。②固:闭塞不通。③忠信:忠诚,讲信用。主忠信:以忠诚信实为根本,主,意动用法,“以……为根本”。④友:意动用法,是“以……为友”。“无友不如己者”是说不要与忠信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⑤过:作动词,犯过失。惮:害怕。
【语译】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则不牢固。要以忠信为根本。不要与那些在品德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过错,不要怕改正。”
【解读】
本章孔子谈君子的庄重威严以及学习、交友、改过等话题。
本章三句话,采用的是否定顺推的逻辑推理,“不重”即不自重、不自尊。“不威”即没有威望。
第①句“不固”指学问的根基不牢。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一因二果,孔子用否定句强调“自重”的重要性。若用肯定句从正面肯定,加以顺推,应为“君子重,则威,学则固。”第一句写尊重自己。
第②句写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则要做到“为人谋而忠”,“与人交而信”,即“主忠信”。忠信到底应如何落实呢?要慎交友,不要与那些不讲忠信,在德行方面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不能愚忠妄信,把“忠信”落实到具体的对人的识别上去。
第③句谈的是改过的问题。“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自己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因为“过而不改,是谓过也”,错上加错。
因此,三句话综合起来①②句并列关系,③句是前两句的顺推结果。由严格律己推衍到识人知人;由识人知人,往复到反观自己。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知错即改,不断地完善自我,升华自我,体现出人的价值所在。
另外,“君子”有仁君子,智君子,勇君子之分,本章的“君子”当是指不重,不威,不固,不知改过,亢进轻躁的勇君子。对这类勇君子,孔子告诫其交友当慎,尤其是不要与忠信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原文】
1.9曾子曰:“慎终追远①,民德归厚矣。”
【注释】
① 终:父母之死。慎终:慎重对待丧礼。追远:指祭祀祖先。
【语译】
曾子说:“谨慎送终,追祭远逝的亲人,民众之德就将归于纯厚。”
【解读】
本章孔子谈“慎始善终”以及善终的作用。
“慎终”,就是慎重对待死者的后事,它是一个很难达到的境界。《诗经?大雅?荡》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不:没有不;鲜克:很少能够。凡事开头容易,坚持到最后则很难。唐?魏征说:“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谈的也是始繁终寡。孟子在《万章篇下》中说得形象而又具体:“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所谓集大成,很重要的一条便是善始善终。善始者智者之事,能善始慎终者,乃圣人之事。
从孝道角度讲,“养生”是善始,“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是善终。善始之礼易,善终之礼难。善始而敬终,民风则归朴;慎终而追远,民德则归厚。
周天子曾经责怪负责外交的官员“数典忘祖”,春秋为谋图争霸,连先王的祭庙也不放过,也要划为军事攻伐的目标,鲁国就常发生这种事。曾子从为人子的角度出发谈“慎终追远”,又从治民风的角度谈“民德”,将个人行为,个人观念与社会国家的安定有序结合起来,发人深思。
【原文】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①:“夫子至于是邦也②,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③?”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① 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他有很强的求知欲。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生于鲁昭公22年,卒年不详,他是孔子的学生,小孔子31岁。夫子:对人的敬称,② 邦:指诸侯国家。③ 抑:表选择关系的连词,相当于“还是”、“或是”。
【语译】
子禽问子贡说:“我们的先生每到一个邦国,一定要与闻该国的政事。这是他求访得到的呢,还是人家主动提供的呢?”子贡说:“先生以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等美德得到的。即便是先生求得的,也与常人的方法完全不同。”
【解读】
本章子贡谈孔子闻政之德。
子禽在《论语》中共出现三次问话,一次问孔子的儿子,两次问子贡。问子贡的话均有些对孔子不恭,因此有人怀疑子禽不是孔子的弟子,而是子贡的弟子,证据也不充足。子贡是孔门的高足之一,先从政,后经商,他思维敏捷,言辞生动,情感充沛,极有辩才,曾以三寸不烂之舌退敌国百万大师。他善于品评人物,臧否是非,扬善不隐恶。子贡对孔子极为崇拜,孔子去世后,他竟然一人独居墓侧石屋,守孝六年!
子禽向子贡问有关孔子“闻政”的途径,子贡乘势盛赞孔子,回答了孔子闻政的“五字真经”,即五大美德:温、良、恭、俭、让。孔颖达解释说:“敦厚润泽谓之温,行不犯物谓之良,和从不逆谓之恭,去奢从约谓之俭,先人后己谓之让。”(《十三经注疏?学而第一》)
五个字,字字皆“礼”。孔子恪守礼制,他终其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便是推行仁道,践履周礼。事实上温、良、恭、俭、让不仅是孔子为礼的五大美德,更应该是当今为政者的五大美德:政策出台要平和,动机要善良,执行要谦恭,临事要节俭,遇冲突要谦让。
【原文】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①,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②,可谓孝矣。”
【注释】
① 其:他的,指代儿子。没:通“殁”,死。行:行为,指所作所为。② 道:此指父亲在世时所奉行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矣:语气词,犹“了”。
【语译】
孔子说:“看一个人,在他父亲活着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气;当父亲去世后,要考察他的所作所为。如果三年未改变父亲的思想原则,那就可算是孝子了。”
【解读】
本章孔子谈子承父志的孝道。
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多有分歧,关键在于对“志”的理解。这个“志”可表示意志、思想、言论、事业等,“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谈的是思想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即心所想、口所言与行所为是否一致,养生送死是否一致。三年守孝期对于父亲的思念不变,孝道不改,坚持履行父亲未尽的职责,继续完成父亲未尽的事业,这就是“孝”。
另外“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有一个前提,即父亲的“道”首先应该是正确的,不正确朝死夕改可矣。孔子在《里仁篇》中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天下没有什么绝对标准,绝对的对或绝对的错,“义”是惟一的标准。所以荀子也说“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并非愚忠愚孝。孝悌为仁之根本,关于“孝”,可参看1.2的解读。
【原文】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①。先王之道,斯为美②,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③,亦不可行也。”
【注释】
①和:和谐,中和。② 斯:“析也”,与《诗》的“斧以斯之”之“斯”义同此。③ 节:限制,调节。
【语译】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为最宝贵;先王之治道,以„礼‟区分为最美好。但无论大事小事,都按礼制来办,则很难行得通。若为和而和,而不用礼仪去节制,也是很难行得通的。”
【解读】
本章有子谈的是“礼”与“和”相辅相成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
“礼”即君臣上下、尊卑长幼、高低贵贱的等级区别,意即“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得其宜(《荀子?荣辱篇》)。”礼的核心是等级,在等级社会意欲取消等级或等级管理是不可能的。
“和”是君臣上下、尊卑长幼、高低贵贱的和睦融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平等,地位不平等。人格可以平等,“和”的核心是人格平等。
因此,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强调礼仪等级制的同时要用和谐和睦来限制它、约束它。“先王之道,斯为美”,“斯”即“分”,“分”即分别、区别,即等级。“先王”,孔子多指尧、舜、禹以及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他们建立了一系列的等级管理的礼制系统,这一系统实行起来,也是非常美好的,“斯为美”。凡事需有“度”,“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大大小小的事情均按“斯”、按“分”、按“礼”、按“等级”、按“对立”操作,那实行起来,一定有行不通的地方,不能越“度”。这个“度”就是“和”,“和”即适合、恰当、统一、融洽,恰到好处,符合中庸之道。“和”即强调人格平等,“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假若一味地追求“和”的境界,也容易流入“一团和气”,“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意思是为了求得“和”而超出“和”的“度”也不行,“和”也有个“度”,这个度,即“礼”。“和”因此必须以礼来调节、调整,讲“礼”也要恰如其分,即礼之用。凡事得有分寸,真理向前推进半步就成谬误。有子从“礼”与“和”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角度阐述了“礼”与“和”在运用时的中庸之道,“礼”的分寸,“和”的节度。《礼记?乐记》中的“礼胜则离”,说的也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
有子的这段话,是一段对仗工整、形式完美的对偶句。前一节是两个工整的“…之…为… ”的对仗结构,分别指出“礼”与“和”相互制约的重要性;后一节则对举了两种“不行,”指出了“礼”与“和”的偏颇与不足。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意群。从句式的关系角度看,它可以是一个并列句式:“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第一句谈“和”,第二句谈“斯”,它实际上是一个双起双承的句式。双承又分顺位承接式和错位承接式。顺位承接式应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句承接“和为贵”,“小大由之”句接“斯为美”。有子没有采用并列错位式,而是采用了错位承接式:“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语势连贯,首尾承接,遥相呼应。
【原文】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①,言可复也②;恭近于礼,远耻辱也③。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④。”
【注释】
①近:接近、靠近。②复:重复。③远:使动用法,使……远离,即避免的意思。④宗:归仰,尊崇
【语译】
有子说:“诚信接近于义,其言可以重复;恭敬接近于礼,可以远离耻辱。因此不失去亲朋好友,这些亲朋好友也可以作为自己的依靠。”
【解读】
本章有子谈“信”、“恭”必须符合“礼”、“仪”。
有子谈与人交际的道理时,首先谈的是“守信”和“谦恭”两种道德规范具体实施的尺度、标准以及效果。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有大信小信之分,符合道义礼节,符合社会群体利益的是大信;反之是小信,若是小人之信,则言不必实行,也无法履行,言不可复也。“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意思是过分地拘泥于小信,而不去注意“礼”、“义”是非,那么便是对“信”的残害。
“恭近于礼”意即“恭而有礼”,谦恭必须符合“礼”、“义”。“礼”、“义”要有度,过犹不及。合乎礼义地去讲求恭从,不忤逆,不叛离,这样自己才能远离耻辱。做到“信近于义,恭近于礼”,践行,远辱,消除了“近忧”,还要摒除“远虑”。亲近自己的父母兄弟,老有所终,远有所凭。前两句与后一句相比,一近,谈现实;一远,望未来,条理十分清楚。
朱熹点评这段话时写道:“此言人之言语交际,皆当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不然则因仍苟且之间,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
【原文】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①,可谓好学也已②。”
【注释】
① 就:靠近。正:纠正。② 已:同“矣”。
【语译】
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过饱,居不追求安逸,勤敏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语,主动向有道之人请教以正己之非。这可以称是好学的了。”
【解读】
本章孔子谈“君子”对生活、工作两个方面的要求。生活包括饮食起居,工作包括办事说话。饮食起居尚俭,不主张奢侈。孔子赞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讲的也是“君子食无求饱。”安:安逸、舒适。工作应该是多做少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多闻阙疑,慎行其余。”学无止境,做到了尚俭、敏事、慎言,还应该学习,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见贤思齐,随时纠正自己的缺点,这才可以算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原文】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①,富而无骄,何如②?”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③,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④。‟其斯之谓与⑤?”子曰:“赐也⑥,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⑦。”
【注释】
①而:表转折的连词,“却”的意思。谄(chǎn):巴结奉承。②何如:怎么样。③未若:不如,赶不上。贫而乐:虽贫穷却也快乐。而:表转折,“却”的意思。④如切如磋(cuō),如琢如磨:引自《诗经?卫风?淇奥》。切,用刀加工,指平面加工;磋:用磋锉平,指粗打磨;琢,用刀雕刻,指凹面加工;磨:用物磨光,指细打磨。切磋琢磨是对璞玉或象牙加工的全过程,引来说明老师对我雕琢加工教育的全过程。⑤其斯之谓与:其,远指代词,“那”的意思,指所引的诗。斯,近指代词,“这”的意思,指现场所讲的话。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全句可译为:那说的就是这件事吧!
⑥赐:即端木赐,小孔子31岁,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对弟子一般是称名不称姓。⑦诸:“之乎”的合音,“乎”即“于”,诸,即“之于”。此句是孔子对子贡的赞扬,称赞子贡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语译】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傲慢,怎么样?”孔子说:“可以啊,但比不上贫困却快乐,富有却喜好礼议。”子贡说:“《诗?卫风?淇奥》说像切磋加工象骨、琢磨加工玉石一样,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啊,可以开始和你谈《诗》了,告诉你过去的事情,你就能推导出未来的事情。”
【解读】
本章孔子和子贡探讨对待贫富的态度。
子贡悟性极高,颖悟敏慧,能言善辩,也善经商。这句话大约问于他经商有所成就时,他向孔子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达到这种境界怎么样?
孔子自己认为:“富而无骄易,贫而无怨难。”“谄”是谄媚巴结、讨好,“怨”是埋怨、怨天尤人。“谄”也好,“怨”也罢,均是对“贫”“富”的态度。是一种自律的状态,表现出一种在物质方面被动的自律。富不骄虽不容易,相对贫而无“怨”“谄”说要容易一些,要同时做到“富不骄,贫不谄、怨”,的确不易。
子贡做到了,照理讲,孔子应给予极高的表扬,充分的肯定,然而孔子却只许了一个“可也”,连表肯定的语气词在内,也才两个字,可见其用词简洁。接着向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儒家文化始终强调保持精神上的快乐,孔子自喻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孔子赞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篇》)。”都是在说“乐”,这一层次脱离了精神方面的桎梏,进入了一种主动的自然的无为的状态。子贡听到老师的表扬,又对他提出新的境界要求,喜不自胜,浮想联翩,脱口而出《诗经?卫风?淇奥》两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子贡引《诗》以说明老师对他切琢、打磨、循循善诱的过程,也表白自己能听其教诲,进一步磨炼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决心。
老师见弟子如此聪颖敏捷,欣慰非常,情不自禁亲切地呼唤出子贡的名字“赐也”。老师对学生直呼其名,符合上对下称名不称字的礼节。在这个语境中更重要的是表现先生对弟子的一种亲切而赞许的口吻。接着又对子贡做了一个更高一些的肯定,“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两句话应注意两个地方,一个“始”,也仅仅是“始”,一个是句末用“已矣”一语气词,这个词也表现的是“仅仅如此而已”的语气。可见孔子对学生的表扬,极注意语言的分寸。意思是,你子贡我可以与你讨论《诗经》的问题,因为你具有联想能力了,告诉你以往的一件事,你可以推导出未来的另外一件事,“闻一以知二”。这一段对话表现三重境界:第一重、“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第二重、“贫而乐,富而好礼”;第三重、“联想境界”。孔子在这里也展示出了他高超的教育艺术。
对孔子的教学艺术可以归纳为四点:①鼓励性词语贴切准确,不空泛、不油滑、也不廉价。②循循然善诱人,步步深入,“不愤不启”,举一反三。③教有法、无定法,一重境界和二重境界谈的是对待“贫”“富”的态度,第三重境界突然扯到读“诗”的问题,表面看毫不关联,细加推敲又环环相生、丝丝入扣。难怪孔门高足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④和谐轻松愉快的教育方法。
师生之间一问一答,一来一往,亲切自然,先生无师长之尊,学生无弟子之卑,关系平等,融洽和谐,弟子是真聪明,先生是真渊博。难怪叔孙武叔贬毁孔子,子贡当面予以驳斥,并由衷的赞扬孔子:“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原文】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注释】
① 患:担心、忧愁。“不己知”即“不知己”的倒装,意思是不了解自己。
【语译】
孔子说:“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解读】
本章孔子谈“自知”和“知人”。
人生有两件大事,最容易使人犯糊涂:一是“自知”,二是“知人”。老子《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别人不知道你,不了解你,没关系,你努力做到“自知”,努力做到“知人”,便可“明”,可“智”。孔门弟子中子贡才能出众,在从政、经商方面有丰富的阅历,始终以孔门弟子自豪,从无僭越之举,狂妄之色,深得后人景仰。不仅如此,他还算得上是一个“知人”者,他扬善不隐恶,善于品评人物,曾对孔门弟子中的十多人逐一进行品评,孔子对他所作的品评也十分赞赏。
6.论语教学设计 篇六
哨子河中学 曹
雪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常用文言实词,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2、能力目标: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解,翻译课文前四则,理解并背诵。
3、情感目标: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身修养。
重点:
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2、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解,翻译课文前四则,理解并背诵。
难点:
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身修养
学情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最后一课,是学生接触古代经典文化的开始,从教材内容上看,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理解尚且存在较大难度,而且学习兴趣较低。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要降低难度。
导语设计: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他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一部光辉巨著,他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既使在今天他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那么,对于《论语》和孔子,你们有了解多少呢? 老师板书课题 同学们畅所欲言 教师补充拓展延伸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是研究儒家学说最重要的文献。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简介“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加深同学们对孔子的了解,从而产生钦佩之情。
范读课文前四句,注意字音,节奏划分 自由朗读
提问学生读
师生纠错
自主学习,结合课下注解,工具书,翻译 教师明确: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补充说明
古代关于年龄的称谓
襁褓—— 不满周岁 总角、孩提——幼年泛称。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幼学——10岁
豆蔻年华,13岁(女)束发——15岁左右
及笄:指女子15岁。弱冠——20岁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半百(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九十耄耋
期颐(jīyí)之年——100岁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这样的人就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合作探究
1、这三句话分别讲的是什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三个问题能否互换位置?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就这点,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师生共同明确。课堂巩固
1、给加点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不亦说乎():
2、下列加点词与“可以为师矣”中的“以”字用法相同一项: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可以一战 C-可以调素琴
d-皆以美于徐公
3、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她同样受益匪浅,请写出这四章论语中的成语。类文拓展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qī)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yoù)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孔子喟(kuì)然而叹之曰:“呜呼!恶(wù)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
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
2、从最后一句话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选文和课文有什么异同之处? 自我总结
布置作业 背诵前四句,预习剩下几句 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方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习乐趣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态度”
“ 为人谋/而不忠乎?
(他人)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朋友)
传/不习乎? ”
(自己)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学习领会阶段
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天命,安心立命阶段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阶段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论语解读教学大纲 篇七
问题:请从人际传播与社会关系角度, 评价一下孔子在交往中的表现:
“孔子于乡党, 恂 (xún) 恂如也, 似不能言者。 其在宗庙、朝廷, 便便言, 唯谨尔。 朝, 与下大夫言, 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 訚 (yín) 訚如也。 君在, 踧踖 (cùjí) 如也, 与与如也。 君召使摈 (bìn) , 色勃如也;足躩 (jué) 如也。 揖所与立, 左右手, 衣前后, 襜 (chān) 如也。 趋进, 翼如也。 宾退, 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
———《论语·乡党》
该题不要求学生对每个字做解释, 而且还提供了生僻字的拼音。 然而, 选中该题的6 人中, 没有一个学生能够批评性地评价孔子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 有的甚至不理解《论语》中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论语》是中国古代基本经典“四书”之首, 仅1 万字, 高校文科生应该必读, 而且要养成一定的批判意识。看来, 现在连我们最优秀的学生都不知道自己的文化传统了。
有鉴于此, 本文以《论语》中记载的关于孔子的言行开始, 从传播学角度批判地考察一下孔子的传播思想。
从《乡党》篇窥探人际交往中孔子对礼制的遵从
西周初年, 周公制礼作乐, 中国进入了礼乐文明时代。 孔子少即习礼, 以通礼而名于世。 在朝代变更的历史背景下, 他固守旧的礼制, 认为春秋时代的乱局, 在于礼坏乐崩, 因此提倡“克己复礼”, 力图恢复西周的礼仪制度。[1]鉴于这一历史背景, 孔子的传播思想是向后看的、保守的, 因此他在这方面对后人的影响, 我们应该持一定的批判立场。
《论语·乡党》记载了孔子在不同场合与人交往的表现, 翻译成现代文字大体如下:
孔子在乡里遇到长老, 恭敬得好像不善言谈。 在朝廷宗庙, 说话明白流畅, 只是比较谨慎。 在朝堂上, 和下大夫说话, 温和快乐, 侃侃而谈;和上大夫说话, 正直恭敬。 国君在时, 敬畏不安, 小心翼翼。 国君召见他接待外宾, 他的面色变得庄重起来, 脚步也快起来。 他向两旁的人作揖, 衣服前后摆动, 却整齐不乱。宾客走后, 必定向君主回报说:“客人已经不回头张望了。 ”[2]
人际传播中双方或各方显示或暗示的身份和地位, 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人际传播的内容和方向。 美国传播学者迈克尔·罗洛夫指出, 人际传播的“第一个特征是, 人际传播发生于有关系存在的环境里……我们知道某人所以与他人发生关系, 是因为他们极有可能彼此交流。 而他们进行交流的方式是由关系的约束所决定的……关系还受到彼此怎样看待对方的约束。 有些关系被人们认为着重于彼此扮演的角色, 关系双方的相互行为既基于本人扮演的角色, 也基于对方扮演的角色”[3]。 当代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 (Martin Buber, 1878-1965) 则写道:“人生存的基本事实是彼此关联着的人。 人无法逃避与他人发生关系。 我与你相遇, 我和你彼此关联, 即使我们的交往是一场相互斗争。 即使在彼此的关联中, 我已不完全是我, 你也不完全是你。 但只有在生动的关联中, 才能直接认识人所特有的本性。 ”[4]
基于以上对人际传播和社会关系的分析, 不难理解孔子在“乡党篇”中的言语和行动。 在不同的人际传播语境中, 在和不同的人交往中, 他都谨记自己在其中特定的社会角色———在乡里恭敬地对待长老, 在朝廷说话谨慎, 和下大夫侃侃而谈, 国君在时则表现出应有的敬畏。 这反映了孔子谨记礼制、等级和尊卑, 很有分寸地进行交流活动。 正如吴予敏所言:孔子是一位杰出的演员, 他的才能就是在每个社交场合, 都能明确自己的名分, 进入角色。 所以他“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处处显得那么得体。 他对于任何非礼逾矩的言行都是厌恶的、恐惧的。[5]这段话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孔子竭力维护礼制和等级的形象。
孔子这样做, 虽然是为了遵守“礼”的规范, 但是也有很强的实用性。 于是, 后世的人们便以孔子为榜样, 交际中如何“做人”成为必修课。 “礼”体现的是一种不平等的人际社会关系, 并在无形中化为不平等的文化符号和传播符号, 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和现实生活中。 这种现象现在仍然到处可见, 无论是会议、宴请的席位排序, 还是报纸、电视的头版头条安排, 都严格考虑当事人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 其实, 至少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们党报上中央领导人的活动报道, 并不完全按照职务编排版面。 毛泽东的一些不重要的外事活动消息, 经常安排在头版不起眼的位置, 甚至安排在二版, 标题字号与普通新闻相同。 而有的副总理主持的国务院会议消息, 因为有指导工作的意义而被安排在头条。 显然, 现在我们的党报对自身的光荣传统有些忘却了, 却把孔子强调等级意识的那套东西学了去。
批判孔子过分地遵循礼仪, 不是完全否定社会角色要与人际传播相适应。 正如王怡红所言, 当一个人以学生、教师、领导、顾客等角色出现在传播关系中时, 他并非是完整意义上的人, 只不过是在进行某种社会角色的交换。比如, 你要是一个学生, 就要遵守学校的纪律, 不逾学习的规范……以这种社会要求定位的关系, 人无可逃遁地被固定在角色的框架中。 除了角色, 在个性化的人际交往中, 这个人是找不到自己的。社会可以理所当然地将这个人囚禁在各种角色里面……一言以蔽之, 角色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传播活动, 与真正人的自我及其个性的表现关系不大。[6]但孔子的表现, 等级意识过分强烈, 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 显然不该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倡导的。
从《论语》中与传播有关的词句和段落看孔子的传播思想
《论语·乡党》 描述了孔子在人际传播中身体力行, 竭力履行自己在不同场合的社会角色, 这也多少折射出了他的一些传播思想。 实际上, 《论语》的各篇中, 使用了“言”“视”“听”“学”“思”“闻”“见”“知”等很多与信息传播相关的字词, 这些字词少则出现过50 多次, 多则出现过100 多次。 以下对含这些字词的篇章做一简单梳理, 探析其中蕴含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思想。
《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耳熟能详。其实, 《论语》涉及“学”的地方很多, 如“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笃信好学”“下学而上达”“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不学《礼》, 无以立”等等。 在儒家文化中, “学”有两层含义:一是品德的修养, 即仁、义、礼、信、孝、悌等;二是六艺的学习, 《诗》《书》《礼》《乐》《易》《春秋》。 可见, 孔子要求“学”的, 是符合礼的信息和内容。 “学”本来是个体接收信息的方式之一, 孔子把它作为提升内在道德和修养的手段, 使得“学”有了很强的伦理功能。
此外, 孔子对作为动词的“言”这种人际传播方式小心翼翼。 “君子欲讷于言”“仁者, 其言也讱”“敏于事而慎于言”“慎言其余, 慎行其余”“邦无道, 危行言孙”“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等等, 都是要求说话要谨慎, 要谨言慎行;“古者言之不出, 耻躬之不逮也”, 不要轻易把话说出口;“群居终日, 言不及义”, 言谈要符合道义。 孔子很少谈论利益, 赞许仁爱;“法语之言, 改之为贵”, 要按合乎礼法规则的正言来规劝, 来检查改正自身行为;涉及怎么言的有“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 无所苟而已矣”, 说出来的话, 要可行, 对待说过的话, 要认真;“言必信, 行必果”, 说话要可信, 行动要果断;“ 言忠信, 行笃敬”, 说话忠诚, 行为敦厚。
孔子要求在人际交往中言语行为和谈话内容要谨慎, 要符合伦理, 不能违背礼法规则。 这一要求有一些可取之处, 但这又有些苛刻, 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眼界。 不过, 他要求言论诚实可信, 至今也是应该遵循的。
除了“言”之外, “闻”“见”等传播行为, 也在《论语》中反复出现。 子张求教加官进禄的方法, 孔子说“ 多闻阙疑, 多见阙殆。 言寡尤, 行寡悔, 禄在其中矣”, 他要求“多闻, 多见”, 但是对有疑惑和危险的方面要有所回避。“多闻, 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 知之次也”, 讲的是多闻、 多见对自己有利的好的内容, 以“善者”作为衡量标准。 此外, 还有“闻道”“闻义”“闻一知十”等。 不同的人际传播情形中, 孔子对“闻”严加限制, 仍然以伦理为限。 他要求懂得“闻”的技巧, 闻道、闻义、闻善, 懂得趋利避害。 这种带有强烈功利目的的趋利避害, 一定情形下是传播活动中的一种本能反应, 但在孔子那里已经形成了一种人为的主观标准, 这就将传播的这种本能变成了一种抑制行为。
至于与人际传播相关的“知”“视”“听”等词, 在孔子看来, 必须做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对信息要有所取舍, 不要去看去听“非礼”的内容;“听其言, 观其行”, 与人交往中, 不仅要听他说什么, 还要观察他的行动是否言行一致, 正所谓“察言观色”。 “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要了解一个人, 应先考察他言行的动机, 观察他所走的道路。 知则是“温故而知新”, “新”从“故”中来;知什么呢? “知礼、知乐、知仁、知德、知天命”等。 显然, 孔子坚持以“礼”来维持传播秩序, 在他那里完全找不到思想自由的踪影。
“思”是一种自我传播, 关于如何 “思”, 孔子提出君子要有九思:“视思明, 听思聪, 色思温, 貌思恭, 言思忠, 事思敬, 疑思问, 忿思难, 见得思义。 ”孔子的思, 尚不是现在的思, 含义更广而深, 即修身, 也见于“三思而后行”“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思的标准, 仍然离不开恭、忠、敬、义等伦理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际传播思想, 主要是利用伦理规范教化社会人心, 这种观念一直统驭着中国人的人际传播和交往行为, 导致人际传播带有浓重的社会伦理旨趣。 正如人际传播的研究者王怡红指出的: 古代社会利用人际传播建立和表达伦理规范, 用伦理规范的交往取代人际交往。[7]
《论语》中的“礼”和“孝”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孔子传播思想中关于人际关系的论述, 均要求言者及听者对传播内容按照伦理规范的固定程序进行。 这样一来, 交往者首先面临的不是发出和接收的讯息, 而是伦理规范的问题。 传播者必须考虑“说什么”和“怎么说”, 听者亦然。 伦理规范就是要使交往者总是处于是否应该和是否被允许的限定之中, 或干脆完全支配人与人的交往。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这几句话, 典型地显现出孔子将人的交往封闭在社会伦理的戒律之中。
在社会学家费孝通看来:“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 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 使人服膺。 人服礼是主动的。 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 礼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 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 礼是合式的路子, 是经过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8]
与其说孔子要求在人际传播中主动地顺从和倡导传统, 倒不如说这是他的无意识行为。 因为在漫长的无声无息的教化和浸润过程中, 对礼的恪守, 已经潜移默化, 成为深入脑海的一种不自觉的意识, 并通过言语和行动在人际传播中悄无声息地流露出来。
作为一种关系规范, “礼” 要求人们把注重外表的礼仪改为发自内心的尊敬之义, 教人注重终生修其身, 使自己无论内心活动还是外在行为都合乎礼。“礼”指明了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处于传播关系的某种交叉点上, 担任着某种具体的社会角色; 没有“礼”, 人在社会中就不能自立。 这种人际传播规范, 最终将道德教条地提升为社会法则, 凝固成人们交往传播的行为模式和内在要求, 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一大特色。[9]然而, 正是这种所谓的思想文化, 使得“礼”内化为人们交往中无形的行为规则, 并在人们的言行中得以展现。 由此, “礼”对人们思想的统治和言行的约束可见一斑。
以上考察的是社会层面、 个人修养层面孔子关于人际传播的思想。 在家族系统的传播中, 他看重父权, 关于传播的内容, 带有强烈的孝悌观念和浓厚的尊卑长幼意识。
“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 (《论语·学而》) 在家要孝顺父母, 在外要顺从师长。 对顺从的强调, 是维护宗法和父权的需要。 “父在, 观其志;父没, 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 (《论语·学而》) 这是维护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 对此, 鲁迅先生曾指出, 只要思想稍微开明的家长, 都会希望子女长大成人之后能更聪明更强大更幸福, 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 能比自己这一辈人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事实上, 按理说做父母的总是希望孩子能超越自己, 超越过去。 “超越便需改变, 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 应该改变,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 是退婴的病根。 ”[10]128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孔子主张的这种家族内部的人际传播秩序, 目的在于明晰父子、长幼、贵贱之序, 确立长辈的权威。 而在今天, 多数青年人则勇敢奋力地呼唤着、 追求着并践行着社会民主和自由平等, 若从这个角度看, 孔子的这种传播思想是相当守旧的, 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精神的。 鲁迅先生一再呼吁思想觉醒略微开明的父母们, 勇敢地去清算过往束缚人们思想和自由的不合时宜的陈旧想法和传统道德。 唯有如此, 子女们才能在未来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新路子和新天地;也唯有如此, 父母们才能真正去解放自己的孩子, 使他们成为有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的人。 为此, 鲁迅先生规劝父母们:“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 肩住了黑暗的闸门, 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 合理的做人。 ”[10]133
无限期延长父对子的观念影响, 进而形成亲子间信息传达的秩序, 造就了永恒的上下尊卑关系。 孔子的孝悌观, 为后来父权扩展为治权、治权带有父权色彩做了理论准备。 由于有了高度理论化的伦理范畴, 就可以依傍孝悌, 以及忠、义等来规范社会各分子间的关系……在“国”的圈层里, 信息的传播是一种放大了的“家”的圈层, 因而人际关系被规定为孔子说的“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这八个字。 这种以父权为基础的治权高高在上的思想和做派, 今天仍然随处可以看到。 与当代社会的自由平等、以人为本等观念比较, 这种守旧思想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应以理性的批判对待。
“社会主义比起孔夫子的 ‘经书 ’来, 不知道要好过多少倍”
人是群居动物, 每个人都生活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中。 尤其在传统中国, 人更需要通过角色关系来定义自我, “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 儒家所讲的“伦”, 指的正是个体行动者之间的“等差秩序”, 既包括个体之间等级区分的种类, 如尊卑长幼、亲疏远近等;也涵盖了个体间应建立的关系种类, 诸如君臣、父子、夫妇、朋友等。 中国古代的人际传播往往被儒家哲学转化成伦理形式, 在个体之间形成差序性的伦理关系。 不同个体的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差序性社会关系, 对人际传播的范围影响颇大。[11]
由此可见, 孔子的传播思想, 是以伦理、宗法、礼制和等级来约束传播行为, 压抑了人们的思想和个性。 孔子不是培养选择中判断, 而是遏制自我的觉醒, 要求自我审查。 恩格斯说:“规定的自我检查制度, 要比旧的官方检查制度坏一千倍。 ”[12]因为这种自我检查自觉扼杀自己的思想, 实质上是野蛮。 孔子规定的“礼”, 作为社会伦理规范, 也作为社会立场, 对人与人的交往行为具有极大的约束力, 同时也是一套维护统治秩序的习惯法规。 它具体表现为对上下等级、尊卑长幼交往秩序的严格规定。[7]一定程度上说, 这种狭隘的等级尊卑意识, 无声无息地控制着民众的思维, 禁锢了人性。 因此, 孔子的传播思想是有局限性的, 需要正视。
诚然, 《论语》中表达的孔子人际传播的思想, 是中国古代关于人际传播较早的文献记载, 对于研究现代人际传播是重要的参照系。 孔子的传播思想中, 有一些具体的论述至今仍然是有借鉴意义的, 但其整体的保守性质和束缚人的消极一面, 不该一味地赞美。 毛泽东20 世纪50 年代在评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中赞扬了孔子办教育, 但对他是有批判的, 毛泽东写道:“社会主义比起孔夫子的 ‘经书’来, 不知道要好过多少倍。 ”我们也应持这样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强光中.全球史观下的孔子学说[M].南方出版社, 2011:55-56.
[2]安德义.论语解读[M].中华书局, 2007:281-282.
[3]迈克尔·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M].王江龙,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22.
[4]马丁·布伯.对人的问题的展望//[M].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 (上卷) .商务印书馆, 1997:183-185.
[5]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154.
[6]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M].人民出版社, 2003:35-37.
[7]王怡红.论中国社会人际传播的价值选择[J].现代传播, 1996 (6) :50.
[8]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M].商务印书馆, 2011:55.
[9]胡河宁, 等.中国古代人际传播思想中的关系假设[J].安徽史学, 2006 (3) :9.
[10]鲁迅.坟[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11]陈钢.试论人际传播在“差序格局”中的嵌入[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9 (5) :11.
8.对《论语》中孔子音乐思想的解读 篇八
关键词:《论语》 孔子 音乐美学 仁
一、有关孔子的总体概述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社会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孔子的祖先原先是宋国的贵族阶级,不幸的是幼年丧父,家道中落,曾经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小官,步入中年以后曾经担任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和大司寇等官职,因为对执政者的不满,所以辞官到列国周游宣扬自己的思想主张,晚年专心进行讲学,其思想主要见于弟子重后人整理编纂的《论语》中,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对《论语》中孔子音乐思想的解读
在《论语》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我们下面就从四个主要的方面进行探讨,对孔子的音乐思想做深入的分析和了解:
(一)以“仁”为核心的孔子音乐精神
“仁”是孔子一切思想文化的核心所在。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了关于“仁”的思想,孔子所提倡的“仁”,有着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双重含义。孔子有言:要想做到“仁”,首先就需要做到自我修养的提高,要有诚实、庄重、勤奋、勇敢和智慧等美德,“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优秀品质,是一切完美人格的体现。孔子把“乐”的活动作为陶冶一个人心性和培养人具备“仁”的品质的最好途径。在《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所以孔子非常重视诗、乐、文在道德培养和人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是君子的必须课程。《论语》中对于君子的人性是这样描写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成于艺”。孔子有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把一切的艺术形式看成是人的最后完善,对于音乐的作用给予极高的评价,坚持认为一个人修养的全面发展不能缺少音乐的陶冶,人在有了多方面的修养以后,在加上音乐的陶冶才可以实现人性的完美发展。春秋战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混乱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提出了“仁“的精神音乐文化,试图通过运用“泛爱众”的情感包装来弘扬“仁“的精神思想,来实现自己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社会制度。有关”仁“的音乐思想的提出,使孔子的音乐思想超越了西周礼乐思想的界限,具有了新的人文思想价值。
(二)以“尽善尽美”为标准的孔子音乐评价体系
对于音乐思想的研究,孔子有着高超的造诣,在《论语·泰伯》中有着这样的记载:“子日: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在《论语·述而》中有这样的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表达了孔子对于高超音乐技艺的赞叹之情。孔子对于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后,在《论语》中有这样的话语:“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对于音乐作品,孔子一方面重视音乐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很重视音乐的形式问题,主张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的有机统一。在《论语·雍也》中有这样的记载:“子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以孔子把音乐作品的内容称之为“质”,把音乐的形式称之为“文”。孔子认为质如果超过了文,那么就会显得粗野,文如果超过了质,那么就显得空虚,文和质应该完美结合那样才是最为理想的。在音乐美学的发展思想上,孔子最先提出了有关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区分,提出了两者完美统一的主张,并且将“善”作为对音乐艺术作品进行评价的最基本的标准,强调了音乐在人类思想进步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有关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标准,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三)以“和”为态度的孔子音乐审美情感
孔子对于音乐的审美主要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一方面讲究对于前人音乐和谐理论的继承和总结,另一方面则是在哲学上主张“和而不同”,伦理学上主张“礼之用,和为贵”、“中和且平”,和品评人物时的“过犹不及”思想都是相一致的。所以在生活的实践中,孔子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要求是讲究“和”的,这是符合其“中庸”的哲学思想准则的,具有“中和”的性质。所讲的“中和”就是要协调好个体和社会,个体和自然,个体的心与声,个体的情和理之间的和谐关系。孔子认为音乐艺术应该可以反映人们真实的痛苦和情感,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标准要求。主张用道德准则来对生理欲望进行制约,那么在快乐之中就不会失去理智,不会因为过度追求欲望而忘记了道德的标准,这一点在音乐审美的主张上也有明显的体现,在《论语·八佾》中有这样的记载:“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主张音乐审美的内在情感体验和外表表现形式应该在一种“中和”的状态。
(四)兴观群怨的孔子音乐社会作用思想
在《论语·阳货》中,孔子有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吟唱的歌曲都为人乐歌诗,所以这一段话蕴含了孔子对于音乐对社会作用的概述,这也是孔子在长期的生活和对音乐的认识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对于“观”的解释,郑玄解释为“观风俗之盛衰”,意思就是通过音乐作品对生活中的体验来了解政治的得失。孔子认为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加深对于生活的认识,在《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这里反映的是孔子在鲁国任职大夫时候的音乐行为,对于鲁国的政治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群”的解释,孔子非常注重通过音乐活动来加强群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在《论语·述而》中有这样的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意思也就是说通过展开音乐合唱这样的方式来起到了情感交流和沟通的社会效果。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言:“不学诗,无以言”,这也就是说交流者之间必须有共同具备的“话语”的这一音乐理念,这也是由西周以来的礼宾宴饮中“歌诗必类”的音乐风俗所决定的。有关“怨”的意思就是在社会音乐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好恶。在《论语·阳货》中,孔子有言:“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也”,鲜明的情感态度与言辞之间,通过音乐活动就可以表达出自己对于社会的不满。
三、结语
对于春秋以前的音乐美学思想,孔子对其进行了总结概括,形成了儒家学派的音乐美学思想理论。孔子在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的同时,也强调音乐的政治和教育作用,形成了“礼”和“乐”并重的地位,从多个角度对音乐作品进行了分析,为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在《论语》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对孔子音乐思想进行研究,有助于先进文化的建设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珊珊 孔子的礼乐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意义[J].大舞台,2011,02
[2]胡郁青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简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孙来法 试析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与艺术素质教育[J].艺术研究,2007,01
[4]李道琳 孔子音乐思想的美学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论语解读教学大纲】推荐阅读:
论语教学反思07-10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10-15
初一《〈论语〉》教学设计10-05
论语12章教学实录10-13
论语教学设计模版11-12
论语之“交友有道”教学设计08-02
论语为证篇教学设计10-22
《背影》教学解读08-04
考试大纲解读08-04
论语启示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