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报告

2024-09-16

医疗机构报告(通用8篇)

1.医疗机构报告 篇一

医疗机构执业情况报告

××××中心医院执业情况报告

省卫生厅:

我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临近期满,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校验办法》,特向贵厅申请医疗机构执业校验。现将我院三年来的执业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院基本建设情况汇报

我院是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占地面积 m,现有在职职工 人,开放病床 张,其中建筑面积 m,卫技人员 人,护士 人,每床位配备卫技人员为,每床位配备护士数为 ,每床建筑面积 m,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 m

22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 m,学科设置、人员配备均达到相应医院的基本标准。基本设备配备齐全,其中有 核磁共振、美国 螺旋CT、C臂、美国 彩 超、日本 胃镜等现代化医疗设备150多台(套)。

根据《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和《医院工作人员职责》,我院结合实际建立和健全了医院工作制度及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并编印成册下发到各科室以学习和贯彻。医院领导及职能部门经常组织人员深入科室了解工作人员对制度职责的知晓情况,通过提问、1 笔试和在实际工作中的督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二、依法行医,规范医疗执业行为

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按规定办理及定期核查执业许可证、医务人员执业证等各种执业证书,规范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医护人员合法执业。对所有的临床、医技人员按照有关的规定办理资格认定、执业注册工作,对新进的医生、护士实行规范的轮转培训,在考取执业资格并注册后才准予独立上岗。不聘用非专业人员从事医疗业务工作,不安排未取得相应执业证书的医护人员单独从事诊疗、护理工作。从事放射、消毒供应、产科、高压氧等岗位人员有岗位培训合格证。无对外承包、无证上岗、非法行医等行为,刊登广告按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批,没有发布过虚假医疗广告。使用的设备、药品、试剂、医用卫生材料符合要求,无过期或劣质物品。

我院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做好传染病监控、疫情报告工作。严格按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完成指令性任务。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培训,以及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三、加强医院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有健全的科学管理体系,院领导职责分工明确,管理到位。并实行目标管理,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结合本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及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以及医院工作方案;医院领导对计划及工作方案进行分解,布置落实到科室,定期做好执行计划的协 2 调、检查、考核与评价工作。

信息科对医疗、病案统计、财务、人事、药库和图书情报等信息实现计算机化或网络化管理。病案按国际疾病分类工CD10编码,出院病历及时归档,规范整理及保存,杜绝丢失、损坏等现象。各种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并及时得到分析、反馈与利用。

财务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政策,落实各项财经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在职人员岗位责任制,各项经济指标符合综合目标管理要求,加强财经纪律,无违反财经制度及经济案件发生。各项收费工作确保规范化,有完善的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和药品、主要一次性医用耗材的价格以及各种检查项目、医疗服务收费的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诊疗服务中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继续实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和医疗收费查询制度,要求医务人员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有关收费内容的咨询,让病患者明明 白白消费。

有健全的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相关制度,工作人员有明确的职责,医院设备购置严格按规定程序由科室申请并作出可研报告,经设备委员会讨论通过,院领导会决定才进行购置。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均经论证和集体讨论后,报自治区卫生厅审批;医疗设备有定期保养维护计划,专人保管和负责维护,无丢失及人为损坏现象。进一步规范建筑管理,优化就医环境,对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手术室、供应室、急诊科等门的建筑布局及人物流合理,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3 要求。

重视安全管理,安全重点部门工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贵重材料及医疗器械仓库防火、防盗设施完善。易发生危险的部门及设备,如高压力系统、高压氧舱、氧气供应室、危险品仓库、同位素室、配电室、手术室、细菌室等,有相应的特殊管理措施,工作状态良好。消防安全制度健全,有完善的保障措施,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责任到人。医院的消防设施齐全,性能完好,确保在紧急状态下能正常使用;紧急疏散通道通畅,指示标志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经常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做好消防安全责任考评,考评成绩直接与经济挂钩。

对毒麻药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国务院颁布的((麻醉药品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实行“五专”“三铁一器”,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及实施办法,本院无毒麻药品丢失现象。污水污物排放符合有关规定,制度健全。大型放射设备的X线装置及放射性物质经市疾控中心和自治区疾控中心检测,辐射强度在国家允许的安全范围内,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并定期参加安全防护学习班学习和进行健康检查;核医学科对放射性物质有专人专柜保管,污物处理规范,无放射物质泄漏现象。

安全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制度管人、制度约束人的管理体系,并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提高。全院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

四、狠抓医疗质量,提高医疗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医疗管理组织,制订周密的工作计划和医疗业务建设规划,并修订了与医院工作方案相配套的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实施细则,明确管理目标和保障措施,严明各项制度并认真落实。分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了检查、监督、指导及协调职能,保证了医疗工作能按目标计划进行。严格贯彻各项医疗规章制度,认真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首诊负责制、总查房、疑难及死亡病例讨论、术前讨论、医嘱制度、知情同意制度和告知义务的履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等医疗工作制度,根据专业发展计划和业务工作计划,努力完成各项医疗业务工作指标,积极开展科研和新技术应用,不断提高诊治质量。

加强质控组织建设,加强质控科工作,增加了由临床科和相关职能科专家组成的内科、外科、门急诊医技和护理共4个质控专家组,配合质控科开展质控督查工作。同时各临床科成立了由主任、护长和医护人员组成的科室质控小组,形成院科二级质控管理网络。重视医疗环节质量,定期对住院病历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等制度的执行情况。门急诊处方、病历质量平时每周抽检一次,重点检查书写规范化、处方的合理用药等,并进行及时反馈。通过督查,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使医疗质量得到持续的改进提高。

开展了临床单病种监控,制定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完善内部质 5 量管理约束机制。目前开展的病种范围以卫生厅医疗信息公示的8个病种为主,临床各专科开展前3位单病种质量控制,监控结果及时分析,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按要求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严格执行各种医疗操作规程,加强医疗缺陷管理,制定了《医疗差错、事故防范预案》、医疗风险管理、事故处理预案》及相关制度。有计划地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有专人负责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重点抓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的落实,从源头上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重视临床用药的管理工作。为了进一步控制药品比例的增长和临床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我院成立了“药品使用情况动态监控小组”,制定“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工作方案”,建立“新药引进评审专家库”;成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小组,配合药事委员会开展合理使用抗 生素监控工作,每季度对全院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通过分析提出临床 经验用药意见,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理论依据。并从多个渠道加强临床用药的管理。门诊处方检查做到每周进行一次,重点对100元以上和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监测。药剂科每月对金额排名前50位的西药和前10位中成药以及单品种使用金额波动大于30%的药品进行动态监控,发现有不正常的用药情况,立即进行调查处理,有效地控制了药费比例增长和控制抗生素的滥用现象,促 6 进合理安全用药。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我院成立医疗感染管理委员会,与院感科配合工作,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院感人员均接受过上岗培训。各临床科成立有院感监控小组,各级感控组织定期开展工作,加强对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新生儿科、口腔科、内镜室、治疗室和换药室等特殊区域的监控管理,确保院内感染从源头上得到控制。全院无大宗或暴发院感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我院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行医,规范执业,执业活动符合执业校验标准。但是,由于医院各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的工作肯定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在此我们恳请自治区卫生厅医疗机构校验专家组到我院进行现场检查指导,让我们能不断加以完善,促使我院执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人民医院 ××年××月××日

2.医疗机构报告 篇二

1 目的

为提高医疗器械上市后的安全性,保障用械安全,对北京市17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2015年中频电疗仪使用情况调查,初步了解北京市中频电疗仪在使用环节的风险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风险控制建议,更加科学、全面地提高中频电疗仪安全性。

2 方法与内容

2.1 方法

本次调研以调查问卷形式普查北京市17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2.2 内容

调查主要涉及医院基本情况、持有医疗器械情况、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情况、中频电疗仪维修维护情况和临床使用情况共5个方面内容。

3 结果

3.1 持有医疗器械情况

3.1.1 调研表收集情况

2015年4月17日向北京市17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放中频电疗仪使用情况调查表,截至2015年7月31日,问卷回收率为100%,共收集172家,每家5个方面,共860份调查表。

3.1.2 中频电疗仪持有情况

66家三级医疗机构中46家单位持共有46台中频电疗仪,持有率为69.70%;106家二级医疗机构家中68家单位共有283台中频电疗仪,持有率为64.15%;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总持有率为66.28%,共689台中频电疗仪。

3.1.3 中频电疗仪生产企业所属地

北京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持有北京市生产企业产品629台,所占比率为91.29%,北京市生产企业产品安全性的提高对于产品使用安全性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3.1.4 中频电疗仪持有年限情况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用中频电疗仪持有年限在5年以内,共502台,所占比率72.86%;5~10年,共135台,所占比率19.59%;10年以上中频电疗仪共52台,所占比率7.55%。初步调查结果见表1。

3.1.5 中频电疗仪在医疗机构科室分布情况

中频电疗仪在医疗机构使用科室中康复科[4]172台,所占比率为24.96%;理疗科141台,所占比率为20.46%;针灸科和内科分别76台,所占比率都为11.03%;包括皮肤科、内分泌科、眼科及耳鼻喉科等其他科室94台,所占比率为13.65%。

3.1.6 近1年维修次数及原因

中频电疗仪在医疗机构使用科室中近1年主动维修、维护次数为42例。其中连接线断裂为17例,所占比率为40.48%;更换电极板为11例,所占比率为26.19%;开关损坏、无输出、主板故障各位3例,所占比例都为7.14%。

3.1.7 电极板使用情况

(1)电极板是否为厂家配备:中频电疗仪产品说明书中明确建议使用原厂配备电极板。本次调查中,三级医疗机构406台产品中有6台、二级医疗机构283台产品中7台未使用原厂配备电极板,总体未使用所占比率为1.89%。

(2)电极板现已使用时间:调查表收到38家三级医疗机构反馈,其中正在使用电极板最长使用时间为8000 h,平均使用时间为1534 h;收到56家二级医疗机构反馈,其中正在使用电极板最长使用时间为19000 h,平均使用时间2464 h,总体平均使用时间为1999 h。具体情况见表2。

3.2 相关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情况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5]。

3.2.1 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例数

调查北京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近1年主动发现的中频电疗仪相关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数量62例,其中10家三级医疗机构主动收集33例,20家二级医疗机构主动收集29例。

3.2.2 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表现

近1年,医疗机构主动收集62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指示灯亮但无输出(不工作)12例,所占比率19.34%;电灼伤(烫伤)及工作中其中一组输出停止各10例,所占比率各为16.13%等。具体表现见表3。

3.2.3 事件原因初步分析

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事件原因初步分析主要原因为病人特殊体质、连接线断裂、机器零件故障、机器主板故障、电极板老化等原因。具体情况见表4。

3.3 产品日常维护情况

医疗器械的日常维修、维护与保养在提高医疗器械的使用率,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3.3.1 院内负责管理与维修情况

院内有无专门部门负责管理与日常维护,是否设有专人负责管理与日常维护,其相关人员类别情况调查如下:

(1)院内负责管理与维修部门情况:三级医疗机构有2家,二级医疗机构有5家院内无专门部门负责管理与日常维护中频电疗仪,所占比率为6.14%;其他107家中,69家由医工、器械等部门管理,所占比率为60.53%;38家由临床科室负责管理,所占比率为33.33%。

(2)负责管理与日常维护人员类别情况:院内负责管理与日常维护中频电疗仪人员中设备管理人员所占比率最多为39.68%;其次为护理人员,所占比率为25.40%;临床医生占23.01%。

3.3.2 中频电疗仪定期检修与维护情况

(1)中频电疗仪定期检修与维护情况: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有23.68%的医疗机构未定期检修与维护中频电疗仪,有厂家专业人员参与检修与维护的共47家,所占比率为41.23%。

(2)中频电疗仪定期检修与维护频次情况:院内中频电疗仪的检修与维护频次中每个月1次到半年1次,及发生问题时才进行检修与维护两种情况所占比率最大,都为32.41%。具体情况见表5。

3.3.3 院内是否有中频电疗仪检验标准

40.95%的医疗机构以中频电疗仪出现故障为检验标准,30.48%的医疗机构无检验标准,13.33%的医疗机构有本院相关参数及详细标准。

检修与维护的内容:检修与维护内容按所占比率多少依次为机体、连接线检查、供电电源检查、漏电流检测、熔断器是否符合说明书中规格要求等。

3.3.4 电极板检测、维护及更换情况

电极板是中频电疗仪重要配件,其安全性关系到中频电疗仪的使用安全,因此应及时检测与维护。

(1)电极板检测与维护频次情况:41.28%的医疗机构在电极板发生问题时才进行检修与维护,2.75%的医疗机构电极板检测与维护频次超过1次/年。具体情况见表6。

(2)检修与维护的内容:院内电极板相关检修与维护内容依次为电极板与导线的连接,外观检查,阻抗检测,使用时间记录等。

(3)院内是否有电极板更换标准:68.80%的医疗机构以电极板出现故障为更换标准,15.60%和8.26%的医疗机构以电极板阻值及使用时间为更换标准,但每个医疗机构更换标准数值各不相同。具体情况见表7。

(4)连接线的检查与更换情况:78.90%的医疗机构做连接线的外观检查,74.31%的医疗机构做连接线通路检测。

3.4 临床使用情况

(1)中频电疗仪使用前运行检查情况:北京市114家持有中频电疗仪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96.49%进行使用前运行检查,只有4家未做运行检查。

(2)操作人员资质及培训情况:北京市三级医疗机构操作人员占比最多为的专业康复理疗师,二级医疗机构操作人员占比最多的为固定的护理人员,总体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专业康复治疗师所占比率为22.22%。具体情况见表8。

(3)人员资质情况:北京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有82.24%的操作人员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证书,无相关资质的人员约占6.54%。

(4)培训与指导情况:62.04%及50.00%的医疗机构经过生产、销售厂家培训过,37.96%的医疗机构经过医院或科室统一培训。具体情况见表9。

(5)院内操作流程规范(制度)情况:8.41%的医疗机构无院内操作流程规范(制度),有操作流程规范(制度)的医疗机构制定其依据标准依次为:厂家相关说明书、康复理疗相关书籍、院内规定及康复护理学。

(6)电极板放置情况:除使用自粘型及海绵电极以外的医疗机构,对电极板放置情况做了相应调查。12.50%的医疗机构将电极板直接接触皮肤;其余医疗机构电极板与皮肤间介质使用最多的为湿的棉布垫,占68.54%;其次为浸湿的无纺布,占21.35%;纯棉布套,占11.24%;湿巾,占7.87%。

(7)电极板消毒用品情况:60%的医疗机构使用酒精作为电极板的消毒用品,22.86%的医疗机构使用说明书建议产品作为电极板消毒用品。具体情况见表10。

4 结论及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器械持有及使用,日常维护及临床使用等方面可能导致中频电疗仪相关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提高中频电疗仪的使用安全性[6,7,8,9,10]。

4.1 器械持有及电极板使用方面

部分设备使用年限过长:5~10年,共135台,所占比率19.59%;10年以上中频电疗仪共52台,所占比率7.55%。

设备容易出现的问题:使用科室中近1年主动维修、维护次数为42例,其原因主要为连接线断裂,为17例,所占比率为40.48%;更换电极板,为11例,所占比率为26.19%;开关损坏、无输出、主板故障各为3例,所占比例都为7.14%。

电极板平均使用时间过长:正在使用电极板最长使用时间为19000 h,总体平均使用时间为1999 h。中频电疗仪产品说明书中明确建议使用原厂配备电极板,本次调查中,13台未使用原厂配备电极板,总体未使用所占比率为1.89%。

建议医疗机构对持有年限在5年以上的中频电疗仪,加强主动修护、维修次数,着重关注连接线断裂、更换电极板、开关损坏、无输出、主板故障等问题。电极板更换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中建议标准,如进行电极板更换,建议使用符合标准的原厂配备电极板。

4.2 产品日常维护方面

部分医疗机构未能对器械进行定期检修与维护:无专门部门负责管理与日常维护中频电疗仪,所占比率为6.14%;32.41%的医疗机构在发生问题时才进行检修与维护。

电极板检测、维护及更换方面有待加强:41.28%的医疗机构在电极板发生问题时才进行检修与维护,2.75%的医疗机构电极板检测与维护频次超过1次/年。

建议医疗机构明确指定专门部分负责管理与日常维护中频电疗仪,并由专人负责。定期检修与维护中频电疗仪,根据企业产品标准、产品说明书,康复理疗学相关书籍等,制定院内中频电疗仪定期检修与维护标准及内容,并遵照执行。定期进行如机体、连接线检查,供电电源检查,漏电流检测,熔断器是否符合说明书中规格要求等项目检查,并保持相关记录。与中频电疗仪生产企业积极沟通,增加厂家专业人员参与检修与维护的比例。定期对电极板进行如电极板与导线的连接,外观检查,阻抗检测,使用时间记录等项目的检查,对照相关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建议更换电极板的标准,及时更换记录[11,12,13,14,15,16]。

4.3 临床使用方面

操作人员资质及培训方面:北京市三级医疗机构操作人员占比最多为的专业康复理疗师,二级医疗机构操作人员占比最多的为固定的护理人员,总体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专业康复治疗师所占比率为22.22%。北京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有82.24%的操作人员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证书,无相关资质的人员约占6.54%。62.04%及50%的医疗机构经过生产、销售厂家培训过,37.96%的医疗机构经过医院或科室统一培训。

院内操作流程规范(制度)方面:8.41%的医疗机构无院内操作流程规范(制度),有操作流程规范(制度)的医疗机构制定其依据标准依次为:厂家相关说明书、康复理疗相关书籍、院内规定及康复护理学。

电极板消毒方面:60%的医疗机构使用酒精作为电极板的消毒用品,22.86%的医疗机构使用说明书建议产品作为电极板消毒用品。

3.医疗机构报告 篇三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7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75-01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内容之一,杜绝传染病疫情的迟报、瞒报、漏报发生是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虽不断有新发或社会关注度高的传染病出现,但总的来说,传染病防控在部分医疗机构重视程度逐年降低。现将诸城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状况报告如下:

1 现况

诸城市现辖19所镇(街)卫生院、8所市直医疗机构。各镇街卫生院、市直各医疗机构均设置了疫情报告员,负责本单位及辖区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及每月自查核对工作;各镇街卫生院、市直各医疗机构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全覆盖;建立健全了疫情报告的组织体系和疫情管理各项制度。近3年未发现传染病疫情漏报现象。

2 存在问题

①人员缺乏:各医疗单位传染病疫情管理人员都为兼职,在从事传染病疫情管理的同时,还承担着本单位其他工作,如预防接种、卫生执法等。②年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少数管理员为非专业人员:部分单位疫情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绝大多数为中专和专科学历,在接受相关法律法规、疫情报告管理规定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且少数人员为非医疗专业。③疫情管理人员更换频繁:少数单位因工作调整等各种原因更换疫情管理人员,新任人员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不熟悉。④少数临床医师对传染病疫情管理要求不了解,报告意识不足,对法定传染病尤其是丙类传染病中的“其他感染性腹泻”诊断意识不高,埋下发生迟报漏报的隐患。⑤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在少数单位未得到落实。

3 对策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市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措施如下:

3.1 完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各项制度 根据传染病防控属地管理原则,各单位成立了有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的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疫情管理员审核上报,确保了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有序开展。

3.2 强化督导检查,纳入年度考核 各单位疫情管理员对本单位相关科室报告情况进行自查核对,市疾控中心对各医疗单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存在零缺报单位进行月督导;各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纳入对各单位年度考核,并加大所占比重。

3.3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报告意识 每年根据传染病发病流行特征,及时组织举办各类传染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和传染病疫情报告技术培训班,对各级各类医疗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参训人员作为师资力量对本单位人员进行培训,并将培训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年度考核指标之一。

3.4 严格落实疫情管理各项制度 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严格按相关制度要求有序开展,对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的要求,明確相关责任人职责,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奖惩。

4.医疗机构自查报告 篇四

一、中药制剂现状调查

迄今为止,我市医疗机构没有中药制剂的申报、开发、生产,其主要原因如下:

1.长期以来,我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少、基础条件差且极不配套,无法提供中药制剂配套用房。

2.由于我市医疗机构发展长期滞后,业务徘徊难进,医疗机构自身生存困难,职工待遇低,一直无力发展中药制剂。

3.我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长期缺乏,近年来通过招考、招聘等多种形式积极引进药学、中药学类人才,但中药制剂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一直严重缺失,无法达到组建制剂室、药检室和质量管理组织人员要求。

4.中药制剂在申报审批时必须积累多方面的资料和大量的临床申报材料,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申报和开发程序复杂、周期长、成本高,我市医疗机构目前无力进行申报、开发、生产。

5.尽管各种医疗保险深入开展,但中医药特色的服务项目和药品报销种类少、报销范围窄、报销比例低,老百姓不愿、医生也不敢使用。

二、中药制剂发展措施

1.认真组织学习《关于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的意见》等相关文件,领会精神,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2.组织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实施方案,拟定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发展规划。

3.积极做好中医经典名方、名老中医经验方、专科专病的口服和外用中药的临床资料收集整理,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申报、开发、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注重以名老中医长期临床实践的验方为基础,与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的传承相结合。

4.在市中医院住院部和门诊综合大楼项目中及早进行中药制剂室的规划,并保证标准、规范、配套、科学设置。

5.利用市中医院纳入国家县级中医院建设项目单位的契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增添中药制剂所需设施、设备、仪器。

5.医疗机构设置选址报告 篇五

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卫生院:

本人符合申办医疗机构设置的条件,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卫生法律的规定以及《武威市医疗机构设置条件》的要求,现已选好执业地址,选址情况报告如下:

拟设置医疗机构名称: 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卫生院 ; 拟设置医疗机构地点: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

一、机构选址的依据: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卫生法律的规定以及《喀什地区医疗机构设置条件》的要求,符合收成乡区域卫生规划。

二、选址与所在地区的环境和公用设施情况:

距离本地址500米内无国有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米内无卫生院,100米内无社区卫生服务站。本诊所设置后可以作为民营医疗机构,为周边居民提供基本的诊疗服务。

三、选址与周围托幼机构、中小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布局的关系: 相邻25米内无托幼机构、中小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符合卫生要求

四、选址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19796.8平方米,使用面积1820平方米,可满足开展正常诊疗工作的需要。报告单位(签章): 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卫生院

6.医疗机构年检自查报告 篇六

时间过得真快啊,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看这段时间的工作,有着一些问题,将成绩与不足汇集成一份自查报告吧。我们该怎么去写自查报告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疗机构年检自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医疗机构年检自查报告1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保障新农合基金安全,推动新农合精细化管理,促进卫生系统行评工作,根据《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服务行为检查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区卫生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服务行为检查活动的通知》(点卫发55号)文件,对我区的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服务行为检查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各医疗机构进行了自查,区卫生局组织专班,于9月5日至9日对辖区各级医疗机构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区人民医院、各乡镇卫生院高度重视新农合工作,强化内部管理,严格执行新农合政策,全力服务参合群众,确保了新农合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确保了参合群众受益水平提高,确保了新农合基金安全。主要表现如下:

(一)内控机制基本建立

各乡镇卫生院均建立了新农合层级管理体系,职责分工明确;强化基础管理,完善规章制度,严格考核奖惩,确保了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

(二)住院费用稳中有降

推行住院按床日付费改革后,各乡镇卫生院强化费用控制,强化医疗服务,实现了费用有下降,服务不打折的良好成效。20xx年1-8月,联棚乡卫生院住院例均费用为1200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72元,下降幅度为18.48%。

(三)门诊总额预付成效显著

实行门诊总额预付支付方式改革后,各乡镇卫生院均加强了门诊统筹管理,制定了管理方案,并加强日常管理,严格监管考核,确保了参合群众受益、门诊基金安全。桥边镇卫生院强化系统监管、季度考核、入户稽查,1-8月共核减村卫生室违规补助资金4140.80元,有效遏制了虚构诊疗套取基金的现象,确保了门诊总额预付基金使用安全有效。

二、存在的问题

(一)区人民医院

一是内部新农合管理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由于区人民医院纳入宜昌市中心医院的一体化管理,区人民医院没有独立完善的新农合层级管理组织,医保办的新农合管理职能有待进一步强化,内部管控与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是入院标准执行不严。区人民医院在执行“社区首诊”、“逐级转诊”制度上存在先入院、后转诊的现象;入院标准掌握不严,存在门诊转住院、小病大治现象。

三是合理用药有待加强。区人民医院使用的是三级医院的药品目录,整体药品价格偏高,抗菌药物使用没有严格执行分级使用管理规定。

四是合理检查有待规范。区人民医院加强了彩超、CT等大型检查的管理,检查的针对性、合理性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与主要疾病无关的非常规要求的检查、对诊断治疗意义不大的不必要的检查等过度检查行为。

(二)乡镇卫生院

各乡镇卫生院的新农合门诊管理基本规范,基药政策落实,补偿及时到位,无虚构医疗服务套取基金现象,参合群众满意度较高,社会反响良好。

各乡镇卫生院在新农合住院管理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个别卫生院的急危重病人比例过高。1-8月,土城卫生院按急危重管理的病人比例达28.78%,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

二是乡镇卫生院整体服务能力不足。由于人才、设备、技术、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呈下降态势,一些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不能在基层医疗机构治疗,病人外流比例呈升高态势,影响了参合农民受益水平和新农合基金安全。

三是部分乡镇卫生院例均费用偏高。与去年同期相比,艾家镇卫生院、联棚乡卫生院例均费用明显下降,新农合按床日付费改革成效比较显著。土城乡卫生院例均费用达1583元,相对较高。

四是合理检查还需规范。一些检查与主要疾病无关,一些检查(如血糖)过于频繁重复。

(三)村卫生室

一是基药政策执行不到位。非基药在村卫生室仍然存在,由于不能纳入补偿,影响了参合农民受益。

二是部分村卫生室中药未纳入报销。

三是部分乡镇门诊总额预付基金使用率偏低。1-8月艾家镇的基金使用率为72.93%,联棚乡的基金使用率为70.25%,基金沉淀过多,参合农民受益率较低。

四是虚构医疗服务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部分村卫生室未执行小票签字制度,随意乱收费;少补多报、虚构人次等套取基金现象难于从根本上杜绝。

三、整改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区人民医院要正确处理医院发展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切实加强新农合管理职责,理顺关系,建立完善内控机制,将控费责任落实到科室、落实到医生。各乡镇卫生院要进一步落实院长负总责,分管院长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将管理职责落实到科室,延伸到村卫生室,并严格责任追究制。

(二)建章立制,规范行为。

区人民医院、各乡镇卫生院要从制度建设入手,推行精细化管理,规范新农合服务行为,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区人民医院要建立符合江南院区实际、突出区人民医院职责的相关管理制度,从入(出)院标准、规范诊疗、合理控费等方面加强制度管理,把例均费用、平均床日费用、药品构成比、大型检查阳性率、实际补偿比、目录外药品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纳入考核内容。各乡镇卫生院要建立与支付方式改革相适应的各项制度,确保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三)强化监管,严肃纪律。

新农合基金是参合群众的救命钱,严禁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违规骗取、套取、挪用、挤占。区合管办要履行经办监管职责,认真审核相关补偿资料,加强网上监管、现场督查、电话随访、入户核查,对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予以核减费用、通报批评等处理,对问题突出、情节严重、社会反响强烈的违规违纪案例要上报区卫生局处理。各乡镇卫生院要加强所辖村卫生室的动态监管,实行日常监管、季度考核,进一步规范诊疗报销行为,确保医疗服务不打折,农民受益水平不降低。

医疗机构年检自查报告2

为贯彻落实市人社局《关于对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检查考核的通知》文件精神,根据市医保处关于对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年度检查考核的要求,我院高度重视,认真布置,落实到位。由分管业务院长牵头,医务科具体负责,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一次专项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完善医保管理责任体系

接到通知后,我院立即成立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的自查领导小组,对照评价指标,认真查找不足,积极整改。我院历来高度重视医疗保险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国家、省、市的有关医保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医保相关政策,成立了由业务院长分管负责,由医务科和护理部兼职的医保领导小组,健全管理制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定期对医师进行医保培训。医保工作年初有计划,并定期总结医保工作,分析参保患者的医疗及费用情况。

二、严格管理,实现就医管理规范标准

近年来,在市人社局及医保处的正确领导及指导下,我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设置“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栏”和“投诉箱”,及时下发基本医疗保险宣传资料,公布咨询与投诉电话,热心为参保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妥善处理参保患者的投诉。简化流程,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保职工就诊住院时严格进行身份识别,杜绝冒名就诊和冒名住院现象,制止挂床住院。严格掌握病人入、出院指征,严禁出现“小病大养、挂床”等违规行为。对门诊处方严格执行医保药量规定,门诊用药一次处方量为7日量,慢性病最多为15日量。住院患者出院带药最多不超过7日量。贯彻因病施治原则,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无伪造、更改病历现象。积极配合医保处对诊疗过程及医疗费用进行监督、审核并及时提供需要查阅的病历及有关资料。严格执行有关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无自立项目收费或抬高收费标准。

加强医疗保险政策宣传,以科室为单位经常性组织学习市医保处印发的《医疗保险政策法规选编》、《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等文件,使每位医护人员更加熟悉目录,成为医保政策的宣传者、讲解者、执行者。

三、加强监管,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安全

一是抓好制度落实,严格操作规程。我们继续强化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和诊疗护理操作规程的落实,重点抓了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手术安全核对制度、病历书写及处方评审制度,保证医疗安全。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服务示范病房”创建活动,抓好基础和分级护理,提高综合护理服务水平。

二是在强化核心制度落实的基础上,注重医疗质量的提高和持续改进。逐步建立健全了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院、全程质量控制,实施检查、抽查考评制度,结果公开,奖优罚劣,使我院医疗工作做到了正规、有序到位。

三是医务人员熟记核心医疗制度,并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积极学习先进的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服好务,同时加强人文知识和礼仪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增强自身的沟通技巧。

四是把医疗文书当作控制医疗质量和防范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对住院病历进行评分,科主任审核初评,医院质控再次审核。同时积极开展病历质量检查和评比活动,病历质量和运行得到了有效监控,医疗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五是强化安全意识,医患关系日趋和谐。我院不断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质量责任意识,规范医疗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医患沟通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病人的交流,耐心细致地向病人交待或解释病情。慎于术前,精于术中,严于术后。

六是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病人就医。通过调整科室布局,简化就医环节,缩短病人等候时间。门诊大厅设立导医咨询台,配备轮椅等服务设施,为病人提供信息指导和就医服务,及时解决病人就诊时遇到的各种困难。规范服务用语,加强护理礼仪的培训,对患者护理服务热心,护理细心,操作精心,解答耐心,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得到患者的好评。

四、加强住院管理,规范住院程序及收费管理

为了加强医疗保险工作规范化管理,使医疗保险各项政策规定得到全面落实,根据市医保处的要求,我院在医保病人住院48小时内上报住院申报表并做到入院收证、出院发证登记。同时,按规定的时间、种类、数量报送结算报表,参保人员各项医疗费用真实、准确,费用明细与病历、医嘱相符。

经治医师均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强化病历质量管理,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规范临床用药,经治医师要根据临床需要和医保政策规定,自觉使用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品目录》内的药品,目录内药品备药率在60%以上。因病情确需使用《药品目录》外的自费药品以及需自负部分费用的医用材料和有关自费项目,经治医师要向参保人讲明理由,并填写了“知情同意书”,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签字后附在住院病历上,目录外服务项目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控制在5%以下。

我院严格执行省、市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公开药品价格、检查收费标准,及时向患者提供费用清单,严格执行协议相关规定,让参保人明明白白消费。

五、加强系统维护,保障系统运行安全

我院加强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及时排除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障碍,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根据市医保处的要求,由熟悉计算机技术的专门管理人员负责,要求医保专用计算机严格按规定专机专用,遇有问题及时与医疗保险处联系,不能因程序发生问题而导致医疗费用不能结算问题的发生,保证参保人及时、快速的结算。同时,保证信息数据和资料真实、完整、准确、及时,杜绝随意撤销参保人员住院登记信息。

总之,我院通过严格对照市人社局《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评价参考指标》等要求认真自查,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圆满完成了对参保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的设置和要求,争取这次考核达到A级的等级。

我们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出发点,努力做到建章立制规范化,服务理念人性化,医疗质量标准化,纠正行风自觉化,积极为参保人提供优质、高效、价廉的医疗服务和温馨的就医环境,受到了广大参保人员的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人社局及医保处领导的大力支持,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项服务设施,使医保工作真正成为参保人员可靠保障。

医疗机构年检自查报告3

本年度的医保工作在县社保局(医保管理中心)的监督指导下,在院领导领导班子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医院医保管理小组成员和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医保工作和各种医保规章制度都日趋完善成熟,并已全面步入正规化、系统化的管理轨道,根据《安吉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医疗考核办法》的规定和一年来的不懈努力,院组织医保管理小组对20xx年度的基本医院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汇报如下:

一、医疗保险基础管理:

1、本院有分管领导和相关人员组成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组织,并有专人具体负责基本医疗保险日常管理工作。

2、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相关医保管理资料具全,并按规范管理存档。

3、医保管理小组定期组织人员分析医保享受人员各种医疗费用使用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在不定期的医保管理情况抽查中如有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并立即改正。

4、医保管理小组人员积极配合县医保中心对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费用的监督、审核、及时提供需要查阅的医疗档案和有关资料。

二、医疗保险业务管理:

1、严格执行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医保用药审批制度。

2、基本达到按基本医疗保险目录所要求的药品备药率。

3、抽查门诊处方、出院病历、检查配药情况都按规定执行。

4、严格执行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规定。

5、严格执行基本医疗保险服务设施管理规定。

三、医疗保险费用控制:

1、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和医疗保险限额规定。

2、本年度门诊人均费用略高于医保病人药品比例控制的范畴。

3、参保人员个人自费费用占医疗总费用的比例控制在20%以内。

4、每月医保费用报表按时送审、费用结算及时。

四、医疗保险服务管理:

1、本院设有就医流程图,设施完整,方便参保人员就医。

2、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收费实行明码标价,并提供费用明细清单。

3、对就诊人员进行身份验证,杜绝冒名就诊和冒名住院等现象。

4、对就诊人员要求需用目录外药品、诊疗项目事先都证求参保人员同意。

5、对就诊人员要求处方外配药的,医生开出外配处方,加盖外配章后由病人自主选择购药。

6、严格掌握医保病人的入、出院标准,医保办抽查10例门诊就诊人员,10例均符合填写门诊就诊记录的要求。

7、经药品监督部门检查无药品质量问题。

五、医疗保险信息管理:

1、本院信息管理系统能满足医保工作的需要,今年医院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了较大的投入。

2、日常维护系统较完善,新政策出台或调整政策及时修改,能及时报告并积极排除医保信息系统故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对医保窗口工作人员加强医保政策学习,并强化操作技能。

4、本院信息系统医保数据安全完整。

5、与医保中心联网的前置机定时实施查毒杀毒。

六、医疗保险政策宣传:

1、本院定期积极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保政策,及时传达和贯彻有关医保规定,并随时抽查医务人员对医保管理各项政策的掌握、理解程度。

2、采取各种形式宣传教育,如设置宣传栏、责任医生下乡宣传,印发就医手册、发放宣传资料等。

7.医疗机构报告 篇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根据不同的行政级别和传染病报告质量的不同进行抽样。每年抽查1/4以上的市及被抽查市的县 (区、市) 1~2个。市级调查单位:所在市的1家市级 (包括所在市的省级医院) 综合医院和1家市级 (包括所在市的省级医院) 专科医院;县级调查单位: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2家和乡镇卫生院 (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家。

1.2 调查方法

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每年统一制定并下发的《广西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调查工作方案》的要求, 现场随机抽查当年1月份至现场调查前1个月医疗机构的内科、儿科和感染科等与诊疗传染病有关的科室门诊部和住院部登记的法定传染报告信息, 比较分析医疗机构诊断登记的传染病病例和同期该机构网络直报的病例, 若医疗机构诊断登记的病例进行网络直报, 计为报告, 否则计为漏报。及时报告率:比较分析医疗机构现场登记病例的诊断日期与大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该病例报告卡的生成日期, 甲类及采取甲类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要求两者间隔在2小时及以内, 乙、丙类传染病两者间隔在24小时及以内计为及时。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的关键字段信息, 包括病例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详细地址、疾病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病例分类、死亡日期、填卡日期、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填写无缺失计为完整。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上述关键字段填写完整且诊断日期与填卡日期无涂改, 其填写与门诊日志或出入院登记簿信息完全一致, 其他内容填写无逻辑错误视为准确。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纸质报告卡内容与网络报告电子卡内容均符合, 视为一致。上述关键字段若有任何一项不符合, 可认为不一致。

1.3 质量控制

每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定现场调查实施方案, 抽样方法和调查技术路线经专家反复论证。调查组人员抽调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级疾病预防控中心业务技术骨干组成, 进行统一培训。调查期间各调查小组长负责现场调查数据的质量检查, 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更正。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3建立统一的录入数据库,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报告质量的评价方法参照《全国法定传染报漏报调查方案》。

2 结果

2.1 传染病报告率调查

累计调查医疗机构194家, 其中省级7家, 市级51家, 县级72家, 乡镇级64家。调查乙、丙类传染病共27种3 977例, 漏报183例, 年均漏报率为4.40%。不同年份间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6.122, P>0.05) , 见表1。漏报前3种疾病依次为戊型肝炎 (56.25%)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13.33%) 和风疹 (11.32%) 。其中乙类传染病调查20种, 漏报率为4.28% (90/2 055) ;丙类传染病调查7种, 漏报率为4.84% (93/1 922) , 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477, P>0.05) 。

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情况:省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9.47% (18/190) , 市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4.49% (64/1 425) , 县级医疗机构漏报率为4.50% (83/1 846) 、乡镇级医疗机构漏报率为3.49% (18/516) , 医疗机构级别越高, 漏报率越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8.82, P<0.05) 。在医疗机构内部, 门诊部漏报率为4.90% (134/2 735) , 住院部为3.95% (49/1 242) , 门诊部和住院部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77, P>0.05) 。

2.2 及时报告率调查

2.2.1 不同年份及时报告率调查:

抽查病例3 807例, 及时报告3 421例, 年均及时报告率为89.86%, 及时报告率逐年提高, 不同年份及时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87.57, P<0.05) , 见表2。

2.2.2 各级医疗机构及时报告率调查:

省级医疗机构传染病及时报告率最高 (97.09%) , 最低为县级医疗机构 (87.48%) , 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及时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60, P<0.05) 。

2.3 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质量调查

2.3.1 总调查情况:

调查传染病报告卡3 079张, 报告卡填写完整2 937张, 填写准确2 382张, 录入一致2 778张, 年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和录入一致率分别为95.39%、77.36%和90.23%。报告卡填写完整率最高为2015年, 最低为2014年, 不同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3.074, P<0.01) ;报告卡填写准确率最高为2012年, 最低为2014年, 不同年份报告卡填写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8.256, P<0.01) ;录入一致率最高为2015年, 最低为2013年, 不同年份报告卡录入一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7.082, P<0.01) , 见表3。

2.3.2 各级医疗机构报告卡填报质量情况:

报告卡填写完整率, 从高至低依次为分省级、县级、市级和乡镇级医疗机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476, P>0.05) ;报告卡填写准确率, 从高至低依次为县级、市级、乡镇级和省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769, P<0.01) ;报告卡录入的一致率, 从高至低依次为省级、市级、县级和乡镇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5.168, P>0.05) , 见表4。

3 讨论

近年来,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各级疾控中心不断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督导, 每年都开展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调查, 故传染病报告质量逐年提高, 漏报率呈逐年下降, 年平均漏报率为4.82%, 比2008年的漏报率 (15.99%) [1]下降了69.67%, 低于2009年全国漏报率 (5.47%) [2], 高于江苏省2010年的漏报率 (2.05%) [3]和福建省2011年漏报率 (0.33%) [4]。报告卡填写质量高于2011年全国平均水平[5]。说明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与经济发达的省份比较仍有一定差距。

调查发现,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漏报率存在差异, 医疗机构级别越高, 漏报率越高, 与福建省泉州市的调查结果相似[6], 这可能与传染病管理为属地管理, 省级医疗机构由区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 难度大、力度不够有关;医院级别越高, 诊疗技术也高, 就诊的病人多, 传染病报告工作不易做细以及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不到位等诸多因素有关;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和一致率均存在差异, 提示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工作不均衡。这与部分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未落到实处, 部分临床医生法制意识淡薄、对传染病报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和人员变动频繁等因素有关。说明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知识培训还有待加强。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是中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石, 是传染病暴发早期预测预警、风险评估等科研工作的基础, 其质量的提高将使中国传染病防控工作更为科学规范有序成为可能[7]。针对以上现状, 建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加大对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的质量如何, 关键是看医疗机构负责人对疫情报告工作的重视程度如何, 其次是看疫情责任报告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如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树立医防结合的理念, 重视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加强疫情报告的规范化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有行之有效的管理班子, 完善管理模式和手段, 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从而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 使网络直报系统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付志智, 吕炜, 吴秀玲, 等.广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状况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 2009, 15 (3) :137-139.

[2]刘世炜, 王丽萍, 王晓风, 等.2009年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与报告质量现状评估[J].疾病监测, 2011, 26 (5) :392-397.

[3]李媛, 刘文东, 艾静, 等.2010年江苏省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评价[J].江苏预防医学, 2011, 22 (4) :36-41.

[4]陈彩粼, 张莹诊, 黄文龙, 等.2011年福建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 2012, 18 (11) :801-803.

[5]姬一兵, 郭岩, 郭青, 等.2011年中国6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质量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 (20) :4266-4268.

[6]黄亚兰, 龚苍涛, 王晓云, 等.泉州市2005-2010年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调查情况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1, 12 (9) :800-801.

8.参加武汉市医疗保险调研报告 篇八

关键词:武汉市医疗保险;利弊;测算;参保方案

根据《武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2001年10月31日武汉市人民政府第126号令公布, 2005年6月20日《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武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决定》修订)的规定,武汉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镇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和退休人员都应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对医疗制度的重大改革,医疗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降低了医疗费用,减少了浪费。

现行的武汉市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到底是如何规定的?按属地参加武汉市基本医疗保险会给职工带来什么影响?为此,作者对武汉市医疗保险政策及参保事宜作了深入调研,现就有关调研情况与各位共同探讨。

一、武汉市医疗保险有关规定

武汉市医疗保险主干政策为《武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126号),在此文件的基础上,就用药范围、定点医院、大病医疗、公务员医疗等分别制定了相关配套政策,再加上若干实际操作规定,形成了武汉市医疗保险政策体系。与参保单位有关的主要规定如下:

(一)参保人员范围

参保人员仅限于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

离休人员、老红军、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供养的直系亲属仍按原资金渠道解决。

(二)参保缴费有关规定

在职人员逐月缴纳,退休人员一次缴纳。

人员类别

缴费基数的确定

险种名称

单位缴费比例

个人缴费比例

在职人员

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超过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以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

基本医疗保险

8%

2%

本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工资总额

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

9%

--

退休人员

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

基本医疗保险

50%,一次性缴纳

--

--

大额医疗保险

--

7元/月

本单位上年度退休人员退休费总额

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

9%

--

(三)保险待遇有关规定

1.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规定

(1)门诊费用从个人账户解决。

(2)住院费用赔付问题。诊疗医疗机构必须遵循《武汉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名单》,报销项目及范围都必须遵循《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医疗费用在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下的由个人自付,社区、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住院的起付标准分别为200、400、600、800元。

(3)异地医疗费用有关规定。职工长驻外地和退休人员易地安置的,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会同用人单位指定当地的医疗机构就医,其医疗费用上述有关规定审核报销;职工因公外出、探亲假期间外出或法定假期间外出,其在门诊紧急抢救和在门诊治疗重症疾病,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乙类药品的医疗费用,应当先由个人自付20%,余额再按有关规则处理。

2.大额医疗保险待遇的规定

大额医疗保险(住院)

医疗费用段

大额赔付

个人自付

10万元-20万元

96%

4%

20万元-30万元

98%

2%

3.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待遇的规定

个人账户

人员

类别

年龄

计入个人账户资金

基数

划入比例

在职员工

35岁(含)以下

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1.4%

35-45岁(含)

2.1%

46岁以上(含)

2.9%

退休人员

--

本人上年度月平均退休费

3.6%

二、参加医疗保险经费测算及比较分析

(一)近三年此单位医疗费用支出情况

最近三年此单位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医疗费用(含医疗包干费)支出情况下:

费用

类别

2011年医疗

费用(万元)

2012年医疗

费用(万元)

2013年医疗费用

(万元)

在职与退休职工

574

628

824

考虑到2013年特大疾病人数较多的特殊情况,用近三年医疗费用的算术平均值(675万元)作为此单位医疗费用正常支出较为合理。

(二)基本医疗保险经费测算及分析

1.参保费用测算

(1)退休职工需一次性缴纳575万元。退休人员参保费用由单位负担,以武汉市上年度全市平均工资作为基数,按50%的比例一次性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2012年武汉市全市平均工资为48942元,据此测算,局机关235名退休职工,需一次性缴纳575万元。

(2)在职职工每年需缴纳420万元。经测算,单位每年需为在职职工缴纳337万元,职工个人每年需缴纳83万元,共计420万元。

以上共计995万元。

2.医疗待遇评估

(1)每年划入个人账户201万元(在职人员143万元,退休人员58万元)。基本医疗保险费每年按下列比例划入个人账户:在职人员年龄在35岁(含35岁)以下,35岁至45岁(含45岁),45岁以上的,分别按本人缴费基数的3.1%(约3785元)、3.4%(约4151元)、3.7%(约4517元)划入;退休人员年龄在70岁(含70岁)以下,70岁以上的,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退休费为基数,分别按4.8%(约2386元)、5.1%(约2535元)划入。在职职工划入个人账户的金额高于现行定额标准,退休职工划入个人账户的金额低于现行定额标准。

(2)住院费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超过起付标准(社区、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住院的起付标准分别为200、400、600、800元)10万元以内的部分由统筹基金按下列比例报销:

社区及一级医疗机构,在职人员报销92%,退休人员报销93.6%;

二级医疗机构,在职人员报销89%,退休人员报销91.2%;

三级医疗机构,在职人员报销86%,退休人员报销88.8%。

可看出,在非重大疾病住院的情况下,基本医疗保险实际报销比例要高于此单位现行办法(在三级医疗机构接近持平)。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再辅以大病医疗保险,基本上可以解决30万元以内的医疗问题。

综上,我们认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对一般职工影响有限,但对患重大疾病的职工影响较为明显。

(三)国家公务员医疗保险经费测算及分析

1.参保费用测算

经测算,单位每年需为在职职工缴纳423万元,为退休人员缴纳105万元,共计528万元。

2.医疗待遇评估

(1)划入个人账户金额140万元(其中在职职工98万元,退休人员42万元)。职工年龄在35岁(含35岁)以下,35岁至45岁(含45岁),46岁以上的,分别按本人上年度月均工资的1.4%(每年1912元)、 2.1%(每年2868元)、2.9%(每年3961元)划入;退休人员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退休费为基数,按3.6%(每年1789元)划入。

(2)补助门诊、购药等费用45万元。在一个保险年度内,享受医疗补助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定点零售药店购药,通过市社会保障五保合一电子政务系统记载的符合我市基本医疗保险“三个目录”的医疗费用超过1200元的,其超过部分的补助比例,工作人员为60%、退休人员为70%,补助最高限额为3000元。

nlc202309021417

退休人员按50%的概率、在职人员按10%的概率计算,统筹基金可能为此支付45万元。

(3)补助住院、门诊抢救等。受医疗补助人员住院、门诊紧急抢救和门诊治疗部分重症疾病、慢性疾病,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圍内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对工作人员补助比例为70%、退休人员补助比例为75%。在基本医疗保险中,个人负担比例约为10%-15%左右,公务员住院医疗补助相当于提高报销比例7-10个百分点。

公务员医疗保险缴交基数为本单位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对于职工整体收入比较高的单位,在职职工工资总额比较大,缴费比较多,但医疗待遇提高程度并不明显。当然,如果能争取财政支持,则可以考虑。

三、参加医疗保险的利弊分析

(一)有利的方面

(1)参保投入产出效果比较明显。

(2)职工可获得可靠的医疗保障。

(3)医疗资源浪费将得到有效控制。

(4)单位医疗费用支出将更为稳定。

此外,职工医疗结算时面对的是医保管理部门而不是本单位,可消除以前医疗报销审核产生的种种矛盾,利于单位稳定。

(二)不利的方面

(1)职工看病、用药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重大疾病保障水平会一定程度下降。

(3)来自退休职工的阻力可能会比较大。

四、参加医疗保险可供选择的方案

根据上述测算和分析,提出以下三个方案供参考:

方案一: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保险

参保第一年约需1000万元,从第二年起每年约需425万元。此方案投入产出比较高,但保障水平有限。此方案对门诊费用比较多的职工和年住院医疗支出超过30万元的职工影响比较大。

方案二: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保险+单位补助

参保第一年约需1000万元,从第二年起每年约需425万元。单位补助总额可根据实际情况另定。

此方案的设想是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另外拿出一笔钱来,对患特别重大疾病的职工进行补助。此方案可作为此单位分类改革正式运行前的过渡措施。

方案三: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

参保第一年约需1533万元,从第二年起每年约需953万元。

此方案保障水平较高,投入产出比较低。但如果能确定参保费用由财政负担,则此方案为首选方案。

综上,我们认为,参加所在地区医疗保险,虽然是大势所趋,并且整体上也是可行的。但是,医疗费改革涉及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对退休职工、体弱多病和患重大疾病的职工影响比较大,在目前的条件下参保,阻力不小,建议谨慎决策。在参保之前,可进一步加强医疗费用管理,特别是加强大额医疗费用的审查,以控制医疗支出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上一篇:假如再有一次机会下一篇:水泥销售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