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考政治总复习(通用8篇)
1.河北中考政治总复习 篇一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整理
1.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2.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的权利,以及依法继承权等)
3.公民应依法自觉纳税。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具有强制性,不按章纳税是违法行为。(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5.公民依法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
6.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7.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8.我国法律鼓励、支持公民同违法犯罪组成。(揭发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手段,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要用法律武器,依靠执法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9.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广泛的、真实的,其原则是――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0.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是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权利和义务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中考政治总复习提纲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一)党的地位
1、党的地位: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是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源于她的先进性(表现)
这是因为(1)三个代表: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党的奋斗目标:是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3)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二)基本路线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为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怎样理解发展是硬道理)?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②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根本任务。③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④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⑤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⑥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离不开发展;⑦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发展。 ⑧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6.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的必要性)
①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体制上的种.种弊端,②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经济组织失去了应有的活力,③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怎样理解改革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改革的意义。)
通过改革,⑴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⑵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⑶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8.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9.为什么要进行对外开放?
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②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③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10、我国对外开放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基本途径。具体措施有: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国外承包工程、办企业等。
11、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对待改革开放?
①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②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三)共同理想
12.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13.三步走:①、1990年温饱 ②、总体小康全面小康 ③、2050年实现现代化
14.总体小康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
15.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①艰苦奋斗是通向理想的必经之路,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现共同理想决定的。
16、提倡艰苦奋斗,并不是提倡过苦日子,当苦行僧。而是反对铺张浪费和贪图享受。我们只有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做起,自觉磨砺自己,才能逐步把自己造就成能担负众人的人。
(四)我国的经济制度
1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8.、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国的性质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即(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19、我国的各种经济成分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20、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①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②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③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④是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个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21、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①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2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3、我国如何对待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24、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2)它对于增加税收、活跃市场、拓宽就业门路、方便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25、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什么?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6、我国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是什么?
分配原则:确立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7、实行这样分配制度有什么意义?
意义:(1)改变了以往的“大锅饭”做法,有利于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⑶使一切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和知识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五)民主政治制度
2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原因:(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民不可能都去直接管理国家,只能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去管理国家事务。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形式,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29、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30、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国务院为什么向人民代表大会作报告)?
(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⑶并授予它们分别行使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政府、法院、检察院必须对同级的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它监督。(4)它们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根本目标都是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
31、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关系:(1)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2)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⑶人大代表接受人民监督,人民有权罢免自己不满意的代表。(4)人大代表只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32、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
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3、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1)妥善地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主权利,使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4、青少年应如何处理好民族关系?
(1)应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2)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做到一言一行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各民族同学平等相处,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六)成果发展
35、共和国巨变的表现:(1)百姓生活发生了大变化。人们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已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36、共和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1)党的正确领导(2)坚持改革开放(3)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4)人们的辛勤劳动(5)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7)坚持科学发展观(8)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9)坚持社会主义制度(10)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37、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38、举例说明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以及先进人物代表。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A、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C、西部大开发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B、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C、神舟七号和嫦娥一号发射成功D、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免除农业税B、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C、实行廉租房制度D、关注下岗职工再就业
先进人物代表:郑培民、孔繁森、任长霞、王启民、许振超等
二、中国与科教创新
39、科技的作用
(1)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和名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技,也就输掉了未来。(2)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3)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4)科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资和精神财富。
40、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的表现:
(1)蓬勃兴起的信息技术(2)迅速崛起的生命科学(21世纪高科技的主流)(3)突飞猛进的空间科学(现代科技中最快的尖端技术之一)
41、科技成果
(1)嫦娥二号奔月成功(2)神舟七号发射成功(3)天河一号计算机居世界前列(4)蛟龙号潜水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2、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怎样理解科技创新?):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的本质就是创新。②要想真正地缩小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是靠创新。③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④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
43、好奇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
答:〈1〉好奇心是科学家们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2〉好奇心也需要正确把握,要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否则也会对人们的成长造成消极影响。
44、怎样由好奇走向成功?
答:〈1〉要把好奇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2〉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
45、怎样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1)善于观察;(2)展开想象;(3)求异思维;(4)积累知识(5)勇于实践。
46、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把教育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1)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是人才;(2)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3)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47、 怎样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制约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大力发展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3)大力发展教育,才能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4)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48、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大力发展科技,提高我国的国际科技竞争力;(3)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我国国民素质,把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
49、怎样有好奇心到创新?(好奇心与创新的关系)
(1)好奇心是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2)好奇心需要正确把握。(3)只有好奇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知趣,多加观察,锲而不舍,才能有所发现和创造,从而走向成功。
50、中学生怎样成为创新性人才?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学习生活中,就要从转变学习方式做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行创造性学习。(2)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开发自身潜能,为创新奠定知识基础。(3)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4)勇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5)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的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6)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积极参加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7)让创新思维闪光,培养好奇心,善于观察,展开想象,求异思维。(8)树立远大理想,担负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51、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出几个点子。
(1)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2)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3)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和引进。(4)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5)重视科技,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科技创新。
三、中国与世界 毕业选择
52、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①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伯、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③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
53、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1)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大国。
(2)作用:①经济方面,我国是世界商品的销售市场,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②政治方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54、中国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①世界格局多极化为我们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提供了可能。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来发展自己。③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为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④我国现代化建设项目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挑战: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的威胁依然存在。②经济全球化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控制国际经济组织,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③我国科技和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55、怎样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①要清醒认识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集中精力,加快经济发展。②切实提高抓住机遇的本领,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能力。③青年人应勇于担当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
56、怎样走向世界?
(1)树立全球观念和国家观念,提高自身素质。(2)走向世界,就要用世界的眼光看待问题。(3)走向世界,需要具有平等参与意识。(4)走向世界,还要善于学习。
57、如何择业?
(1)树立正确的正确的职业观念,即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2)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恰当定位。(3)正视竞争,敢于竞争。(4)自主创业是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创业就是最大的就业。
58、青少年应怎样成为有用的人?
①成才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和不懈追求。②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③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④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⑤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
59、青少年应怎样不懈追求,去实现人生意义?
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不断进步。②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争取有所创造、有所发明。③不断为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④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⑤从现在做起,抓住现在每一步。⑥从平凡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坚持做好每个细节。
2.河北中考政治总复习 篇二
策略一:把握命题脉搏,做到心中有数
《物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是中考的蓝本和依据 , 不仅规定了考试形式、性质、功能,而且规定了考试的内容、难度和题型。教师要认真研读、细化解读课标和考纲,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板块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分析重点、难点、热点、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该在哪里设置典型性例题和针对性练习,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围绕课标和考纲, 准确把握中考的方向, 避免盲目对知识点的加深与拓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策略二:合理制订复习计划,安排复习进度
第一阶段: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分章节拉网式双基复习,梳理知识,夯实基础。中考试题立足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忽视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原理的教学,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根基我们要遵“纲”循“本”,吃透课本,全面复习,打好基础。一要画出知识结构树,了解课本知识的概要;二要精读课本,重温课后的练习,明确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学懂弄通;三要从复杂的知识体系中抽出精髓即知识框架。
第二阶段:专题突破,强化训练
以“专题”为主线实现知识的迁移,按电学、力学、热学、光学版块,作图专题、实验探究专题、计算专题、社会热点、信息综合开放等专题复习。例如电学专题知识可概括为:一条主线(电路);两种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六个电学物理量 (电荷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三种电路状态(通路短路、断路);两个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五种电学仪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能表、试电笔 );两个实验 (电阻的测量、电功率的测量); 三个重要公式 (I=U/R W=UIP=W/t=UI)。以专题为单位 ,打破章节的限制 ,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复习具有系统性,使前后所学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物理中考把物理学科中的“科学探究”放在重要的位置,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处理实验数据和解决问题、排除故障等科学探究能力。复习中我们要注重实验专题,充分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突出实验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第三阶段:模拟训练,提高技巧
通过仿真模拟、限时演练进行适应性训练。利用课堂创设考试情境,让学生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快速理出思路,激活思维,检验学生在紧张状态下的思维水平,同时要求答题严密讲求规范、恰到好处。这是为适应中考的试题结构、答题技巧和心理调控做充分准备。要注重以“训练为主线, 思维为核心”,把每一次模拟训练当成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提高能力的一次好机会,勤于总结,寻找规律。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中考所需能力,有效地把握考点,体会难度,熟悉题型,了解答案的标准形式及给分方法,在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复习效率。
第四阶段:回归课本,整理错题
后期冲刺阶段复习的核心任务是补缺—查漏—补缺。在教学中 要“抓标务 本”回归课 本 ,引导学生 自主建立 知识网络,加强对知识纵横联系的认识,增强迁移应用的能力。让学生重温“错误”,归纳易犯的错题,定期翻阅错题,回想错误的原因,并对各种错题及错误原因进行分类整理,从错误中走出来,把基础夯得扎扎实实,这样在考试时才能做到不丢基础分。
策略三:精选典例,培养思维能力
明确复习教学的目标,精选习题教学的内容,优化习题教学的方式,“选好题,练精题,讲典题”。“选题”要有典型性,达到复习内容习题化,知识巩固具体化。以各地中考题为载体,结合学生的实际,去粗取精,取我所需,为我所用,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有效性,做到基础化、容易化和模型化。“练题”要力求习题具有趣味性、多样性、对比性、操作性、层次性和开放性,避免搞“题海战术”,提高训练效度。“讲题”具有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拓宽思路、揭示规律、提高能力的功能。要立足学生实际,解读试题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点、易忘点和关键点,切中学生薄弱点,为学生解惑释疑,充分利用“多题一解”“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联”等“借题发挥”以延伸和拓展。拓宽学生思路 ,总结规律 ,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物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策略四:设置开放性学习内容,培养创新意识
适度设置一些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试题, 开放性试题可以是条件开放,也可以是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放开手脚解决物理问题,学以致用。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中不能就题论题、浅尝辄止,做到关注自己、关注周围、关注生活、关注新闻热点、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对相关物理现象和事物都要进行全面透彻分析,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发表个人见解, 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够在答题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示。学生思维不受限制,思路放得开,会出现许多出彩的答案,培养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挖掘潜能,将对推进素质教育起积极作用。
策略五:关注弱点,在反思中成长
上完一节复习课后,教师要注意自我反思,要反思自己对课标理念的体现是否充分到位? 课堂是否激起学生的共鸣? 布置的作业量、难度、梯度是否合适? 有没有实现“温故知新”的目标?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某些典型错解? 下一步该采取什么教学对策? 这样教与学的针对性都强,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对这些问题作深刻剖析推敲,在反思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优化课堂,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准确地找出学生知识的盲点、学科独特的思维方法的不足等薄弱点,教师要善待这些薄弱点,巧妙加以引导和利用,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加深理解。例如:音调与响度;反射与折射;物距与像距;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漂浮与悬浮;压力与重力;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压强与压力;功和功率;功率和效率;额定电功率与实际电功率内能与热量,等等。
策略六:注重细节,树立信心
重视细节,是发挥水平的关键。总结中考非知识因素的失分,主要有以下几个不容忽视的细节:答题不规范,审题不慎写错字,单位换算,数学运算出错。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灵活答题,过程清晰,稳中求快。审题要做到不漏掉题,不看错题要审准题,要看全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审题中还要灵活运用知识,发现和寻找简捷的解题方法,对题目的书写要清晰、规范解题要稳、准、快。在平时的练习、修正错误中把握自我,坚定意志,调整心态,形成必胜信心。
3.浅析中考数学总复习 篇三
[关键词]论文;数学;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2-0079-02
如何适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怎样控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总复习中应注意且较难把握的问题。本人认为,数学总复习既要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沿纵向加深对概念、公式、方法等的理解,也要横向加强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课本知识的再认识,最大限度地挖掘课本所蕴含的智能价值,从而通过复习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解题能力的目的。本人通过连续十几年的毕业班数学教学实践,对中考数学总复习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紧扣《大纲》,抓好双基
教学大纲是中考范围的指导南针,它给了“双基”要求的尺度,总复习应充分利用它。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提出了四个层次要求:①要求“了解”的只需让学生对知识涵义有感性认识;②要求“理解”的要达到理性认识,做到“要知其所以然”;③要求“掌握”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形成技能,并加以巩固加深,对其所涉及到的各种类型的习题能准确地解答;④要求“灵活运用”的要能综合运用知识,并达到灵活的程度,从而形成解题技能与技巧。因此,在总复习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各知识掌握程度的尺度。
教材是大纲的具体体现,在总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紧扣大纲要求,抓好“双基”。教材中有“小结与复习”。它是对每章节的知识要点概括,并指出了难点、重点和要求,中考复习中要充分利用,引导学生掌握本章的知识系统和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对复习材料中已删去的旧教材内容应引导学生及时地淘汰。如:点的轨迹、射影定理、反证法、无理方程等内容,这样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强对“双基”的掌握。
二、注重公式、概念的逆用和变式的深化认识
数学概念、公式以及很多知识都具有双向性,复习中要加强正反对比,除了要求学生能正面使用公式和数学知识外,还应培养学生注意公式、知识点的变式和逆用,从而加深对它们的理解,也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1.注意正、反两个概念复习
为了强化逆向思维,在复习概念时,应有意识地编排顺、逆双向配对练习,以便准确地掌握数学概念。
如以下顺问题与逆问题:①5的绝对对值是( );( )绝对值是5;②3的平方是( );9是( )的平方;③计算(xy);把x2xY+Y分解因式;④若+=90€埃颉∮搿。?);若、互为余角,则+=( )。
2.注意公式变式和逆向思维
利用公式变式可以巧妙且简捷地解决一些看似较难的数学问题。
如两数和或差公式变形:(a+b)=(ab)+4ab,a+b=(a€眀)+2ab。
例:已知y/x+x/y=3/2,求(y/x)2+(x/y)2的值。
解:(y/x)+(x/y)=(y/x+x/y)22 =(3/2)22=1/4
又如:“整式乘除”中有些题目若不用公式的逆用,势必感到束手无策,而逆用数学公式、法则,往往可以做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例①3·(1/3)②(2+3)·(23)
考虑积的乘方公式(ab)=ab的逆用ab=(ab)
解①3·(1/3)=3·3·(1/3)=3[3·(1/3)]=3
②(2+)·(2)=(2+)·(2)·(2)=[(2+3)(23)]·(23)=(23)
三、注重选题,加强知识沟通
复习是将已学过的知识条理化、规律化,使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一定高度。因而复习效率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复习选例恰切,故复习中选择例题显得很重要,教师要加以重视。
1.有利抓好双基,加强综合沟通
初中数学知识面广,数学基本概念、法则、定理、性质和公式分布分散,要加强知识点的联系,就应该选择覆盖知识点广的例题,使每道例题尽可能包含若干个知识点,而不是仅局限于某一知识点。如在复习“函数及图象”时,本人在理解函数有关解题基本方法后编出如下例题:
例:已知函数,y=kx4x+k(2x+1)9,求
①当k取何值时,此函数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
②当k取何值时,方程kx4x+k(2x+1)9=0没有实数根;
③当k取何值时,此函数图象在x轴的下方。
解:此函数可整理为:y=kx+(2k4)x+k9
=(2k4)4k(k9)=20k+16
①当>0时,函数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
解20k+16>0,得k>4/5
但k≠0
所以当k>4/5,且k≠0时,函数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
②<0,20k+16<0,所以k<4/5时,方程
kx4x+k(2x+1)9=0没有实数根。
③k<0
时,函数图象在x轴的下方
得
所以,当k<4/5时,函数图象在x轴的下方。
通过这一例题,就把函数知识与方程、不等式与根的判别式等知识点综合沟通。
2.选例题要有利纵横比较
复习中只有通过前后知识之间的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才能使学生加强各部分知识理解,才能使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融汇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设m、n是两圆的半径,且m≠n,两圆心距为3,若方程x2mx+n+3m3n=0有相等的实根,①求证两圆相切;②求m与n的函数关系式,③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②中的函数图象。(解略)。通过此例题的教学与练习,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比较,提高了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
四、注重挖掘,强化功能
1.深化课本例题、习题的功能
中考注重“双基”的应用,而课本的习题、例题是这些知识点应用的最好体现。所以在复习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课本例题、习题的引申扩充,挖掘问题的内涵与外延,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以挖掘和深化:
①寻找其它解法;②改变题目形式(如把选择题改为填空题或解答题);③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④对结论进一步引申;⑤增减条件探索结论;⑥类比编题等。
教师引导学生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灵活变换,逐类旁通,可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开放性思维,提高学生解题技能与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强化综合训练,提高应考能力
综合训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可行性,既要注意整体知识面,又要兼顾每题的知识面。本人长期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对每年的中考试题都进行了分析,大型的综合题一般涉及到好几个知识点。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解决如下几类综合题:①代数题运用几何知识;②几何题运用代数知识;③代数、几何知识交叉运用;④方程与函数综合;⑤方程与三角综合;⑥代数、几何、三角综合;⑦结论不确定题。综合题考查知识点多,解法灵活,解程较长,难度大,又没有固定解题模式可循。因此,在总复习中应力求多分析、多引导、精讲解、适度练习,注重解题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应考能力。
总之,在中考数学总复习中,教师要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紧扣大纲,抓好双基,注重选择例题,挖掘深化课本功能,引导学生纵向加深对概念、公式、方法等理解,横向加强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地复习,会有效地提高中考总复习的教学效果。
以上所述,有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和同仁们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2]《数学教学大纲》
4.中考政治总复习资料一-政治试题 篇四
第一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1、生产力的含义: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生产力。它的基本因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
2、生产关系的含义
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生产关系。
3、原始社会其它相关知识(理解)
①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和最低级阶段;②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
4、文字出现的意义(理解)
①有利于生产经验和社会知识的继承、积累和传播;②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出现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必要前提
5、几种现象出现先后顺序:
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阶级斗争――国家
6、第一次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时间、标志和影响(理解)
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①含义: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的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②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③影响: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狂飙式的发展,不仅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创造出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社会财富,还使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7、第二次科技革命:
①时间:19世纪最后几十年。 ②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③影响: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并导致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
8、 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
①时间:20世纪40年代开始。
②标志: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运用。
③影响:新科技革命使生产劳动从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使劳动对象发生重大变革,极大地扩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
更为广阔的天地。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的调整,以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新的科技革的兴起及影响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本题可作回答“为什么说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9、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在资本主义企业里,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自己所得到的工资。除去工资,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叫剩余价值。资本家就是靠无偿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发财致富的。资本主义剥削带有隐蔽性。
10、资产阶级的本性 、目的、动机:
①惟利是图是资产阶级的本性。②最大限度的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
11、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事实(理解)
①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共存和斗争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事实;②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和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建立各种关系,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先进生产力和文明成果,发展自己。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要对资本主义世界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保护高度警惕,严防他们的一切颠覆活动。
第二课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1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识记)
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②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极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③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
13、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4、“三个代表”的内容和意义、本质
①内容: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③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5、(运用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初三课本的哪些知识?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发展是硬道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重要目标和保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必须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6、新中国的巨大成就(运用)
①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②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③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
社会主义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7、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运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18、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河北中考政治总复习 篇五
我国的民主政治
一、知识梳理
考点1:我们共有一个家
1、我们为什么要热爱祖国?
答:(1)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2)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3)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2、我们应该怎样热爱祖国?
(1)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2)我们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就要维护民族团结。
(3)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品德。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与传统。
(3)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是我们每个人对祖国应尽的义务。(4)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5、我们怎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应怎样与祖国共命运)
(1)我们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2)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心变成报国之行。(3)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更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6、你是如何看待台湾问题的?
答:(1)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心声。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大陆对台政策的基本方针。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考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答: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13亿人民不可能都去直接管理国家,只能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去管理国家事务。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讨论并决定国家和地方重大失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它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由他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④亿万中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它有力的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2、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什么意义?
亿万中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它有力的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3、为了更好的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小主人,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应有的情感;在生活中尊重人大代表,积极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尽到小主人的责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尽一份力量,是我们应有的行动。考点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答: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平等相待,团结和睦,共同发展,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全国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是建国50多年来我国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今后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人要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奋斗。
2、如何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根据本地实际,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妥善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主权力,使少数民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力的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3.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答:我们青少年生活在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里,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应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做到一言一行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时期,各民族同学平等相处,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二、典型例题解析
例1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曾写过《望大陆》一诗:“葬我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这首诗说明() A.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B.台湾与祖国大陆至今不能统一 C.海峡两岸人民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 D.祖国的统一茫茫无期
解析:本题考查台湾的统一是祖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台湾的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此类题目主旨一定要把握明确:我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共同心愿,分裂是不得人心的。 答案:AC
例2(2010四川广安中考)2010年3月5——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和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通过了其他一些重要报告、决议。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C.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D.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解析: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和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通过了其他一些重要报告、决议,表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A项与题干无关;材料中没有表现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故C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有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答案:B 例3 以下选项中能直接体现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有„„()
①全国各族人民开展多种活动欢庆春节的到来
②全国人大举行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立法听证会
③中共中央征求党外人士对“十一五”规划建议的意见
④在今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提出议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①与材料无关。答案:D 例4 材料一:2010年3月5——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这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2891名代表决定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等7项决议草案。
材料二:在巍峨挺拔的太行山上,有一位普通的农民、杰出的中华女性,她就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现今唯一的一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几十年来,她除了连续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外,还兼任省、市、县、乡各级人大代表。她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深知群众在想什么、干什么,她也非常珍惜履行代表职务的机会。每次参加代表大会前,她都要走访群众,收集第一手材料,讨论发言时,也敢于替山区群众说话。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上述材料以后,可以得出哪些重要结论?
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概括出材料大意。材料一主要体现了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的地位、职权及作用;材料二选取模范代表的典型事例,主要说明了人大代表的职责以及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然后,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发散思维,找准材料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
答案: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⑦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的权力。
三、链接中考
1.(2010山东威海中考)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22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通过14 件;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4个工作报告:决定批准我国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协定以及加入的国际公约7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人大常委作为民族自治机关,享有自治权
③其他国家机关对权力机关负责,受其监督
④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和决定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2.(2010山东烟台中考)2010年5月19日,为期3天的历史上首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在京结束。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口援疆工作,切实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这说明()
A.我国正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
B.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共同发展,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C.搞好民族团结是每个人的责任
D.新疆经济要与全国其他省份经济同步发展 答案:B 3.(2010山东潍坊中考)材料一 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中唱道:“……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我们的妈妈叫中国叫中国……”
材料二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随着全国l 9个省市代表团相继赴新疆考察调研,标志着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发展建设的大幕开启。5年后,新疆全区人均GDP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道理?(4分)(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搞好对口支援、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现实意义。(1 2分)答案:(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平等相处、共同发展,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4分)(2)①有利于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有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维护祖国统一。
④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
⑤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⑥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每个要点4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1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观点也可酌情给分)
四、巩固练习
1.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是人类最早的文化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在悠久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突出表现在()
①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江山如画
②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③中华民族谱就了璀璨夺目的艺术画卷
④我国古代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胡锦涛“八荣八耻”荣辱观首位的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它集中体现了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热爱科学
C.艰苦奋斗
D.爱国主义
3.“太阳、月亮有着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拥有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这句歌词体现的道理是()
①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③我国各族人民都能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④我国全体公民都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农民申纪兰,是全国唯一的一届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当记者问及她五十年来当代表的感受时,她深有感触地说:“1954年上北京的时候,我感到光荣。今天我上北京时,感到的不仅是光荣,更多的是责任。”申纪兰由“荣誉意识”到“责任意识”的转变,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①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意识日益提高
②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
③人民代表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据统计,中国55个少数民族现有人口1亿多,占总人口的8.41%。在历届人大、政协中,少数民族代表和委员所占的百分比,都大大超过少数民族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如在九届人大代表和九届政协委员中,共有少数民族代表128名,委员257名,分别占代表总数的14.37%和委员总数的11.7%。这段话说明()A.全体公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B.少数民族享有参加国家管理的权利
C.少数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直接参与管理国家 D.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行扶助政策
6.针对有关部门准备引进大量“洋花洋草”美化城市的做法,某中学思想品德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调查了解后认为,用大量“洋花洋草”美化城市既浪费钱财,又有可能导致花粉污染,威胁市民的健康,他们建议有关部门改变这种做法。请你告诉他们可以通过哪些合法方式来反映意见()
①.张贴大字报,号召市民进行抵制 ②.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 ③.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意见
④.向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妥善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
②使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人
③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主权利
④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据统计,建国50多年来,中央对西藏建设的投资和财政补贴累计500亿元。中央、国家机关和15个发达省、市援助西藏的建设项目、物资和资金达70多亿元。50多年来,雪域高原的生产力得到了跨越式发展。西藏的变迁()
①展示了我国高科技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②体现了共同富裕原则
③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反映了我国平等、互助、团结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9.据《人民日报》报道,云南省全面部署“兴边富民工程”,决定用3年的时间筹集200亿元,为边境民族地区特别是7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地区办好30件实事,确保他们在“十一五”期间能够全部摆脱贫困。这说明()
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②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只能靠全国各地的无私援助
③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④我国各民族之间经济上的差别已不存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2010山东滨州中考)2009年7月5日20时左右,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一起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造成1700多人受伤,197人死亡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事件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依法平息事态和处置了事件。公安部门迅速抓捕了1400多名打砸抢烧犯罪嫌疑人,一批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1)这起事件的实质是什么?(2分)
(2)这起事件为什么被迅速挫败?(2分)
(3)对犯罪嫌疑人的处置说明了什么?(4分)
(4)如何才能更好地巩固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大好的民族团结局面?(4分)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1.B
2.D 3.A
4.C
5.B
6.C 7.D
8.A
9.C 10.(1)实质是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谋求新疆独立。(2分)
(2)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之间共同携手,创造了不朽的业绩,接下了深厚的友谊,“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这起事件违背了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不得人心;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各族人民的团结支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等(2分)
(3)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合法财产权不受非法侵犯,侵犯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等。(4分)
6.河北中考政治总复习 篇六
第四单元: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文化方面体现的教材中的观点和原理有哪些?
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人们的指导思想。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为建设我国的文化提合理化建议。(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答: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承和借鉴一切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3、民族精神:
(1)定义: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体现的格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答: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少年基本素质的需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积极参与、服务、奉献社会的需要。
(4)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合理化建议:)
答:国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和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学校: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精神宣传活动。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主题教育,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观看革命影视片;开展主题班会;请革命先辈作报告;举办爱国主义歌曲比赛;国旗下讲话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加大对校园不良风气的教育力度。
个人:青少年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的教育。青少年要积极参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少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多的是落实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思想道德: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思想道德建设(中心环节);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答:对待民族文化:我们应当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包括优良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并使之发扬广大;我们也要注意抵制和抛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推陈出新。
7.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策略 篇七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时间大约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建构科学的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力争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是摆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艰巨任务。笔者认为要提高复习课效率,使学生在复习中巩固知识的同时增长能力,应改变传统的复习模式,优化复习策略。下面,笔者就初中生物中考的总复习策略,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抓基础
初中生物毕业升学考试难度不大,试题中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的比例约为7:2:1,也就是说有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比例在70%左右。从近几年的试题来看,不少题目、内容都直接或间接来自课本,注重基础考查一直是考试重点所在。这一点,对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在整体复习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将课本知识一味地重复,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笔者认为将4本书的内容重新整合,将其系统化、条理化、清晰化,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初中生物课本的内容可以整合为十个专题。专题一:科学探究;专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专题三:生物与环境;专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专题五:生物圈中的人;专题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专题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专题八:生物的多样性;专题九:生物技术;专题十:健康地生活。将这些内容整合以后,再根据每一专题的特点进行更进一步分析、整理,学生掌握起来就更容易,也就更有自信心。
二、多巩固
每一个知识点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也不可能孤立地复习。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将已经学习过的与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有密切联系的知识适时重复,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细胞的结构是生物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而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也是生物学最基础的知识。在复习“细胞结构”时,因为细胞结构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就需要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提出,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到了能力要求方面,显微镜的使用又是建立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制作”上的,就需要再巩固植物细胞的结构,同时区分动植物细胞的不同。
任何知识的认知和记忆都不能一蹴而就,都需要适当地重复,才能加深印象,才利于掌握。所以,对重点的、难于理解的知识适时重复、不断巩固,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讲练结合
单纯地讲解、分析,只能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并不能真正使其掌握、应用该知识。所以,在有了前面的基础后,针对一些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就要用一些典型的题目来练习,以加强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针对显微镜下我们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物像,经常会设置一些问题。1.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怎样的镜头组合?学生知道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那么放大倍数越大,所看到的物像就越大,在视野不变的情况下,所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反之,放大倍数越小,所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由此倒推亦然。2.看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左(或右),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如何移动装片?显微镜下物像是倒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往左(或右)移动,与其所在位置的方向一致。经过这样的典型题目的练习,学生只要掌握规律,答题就不会太困难了。
新课程体系下,对学生的评价更注重能力的考查,重在发现存在的问题,重在查漏补缺。因此,“题海”战术在初中生物会考复习中并不适用,既不科学,时间也不允许。
四、身临其境
8.中考英语总复习策略 篇八
一、补全对话
该题型得分率较低主要有于以下几个原因: 1.学生口头交际语背得太少,有些学生连Hows it going? Whats the matter? What happened? Hows your new school?等基本交际语都写不对。2.学生在根据上下文推测空格处所要填的内容方面有困难。40%的学生补全对话的5个空格只填2~3个,剩下的2~3个空格通常都为空白。3.学生写出的句子语法错误较多。
针对第一个原因,教师一方面可要求学生每天背诵并默写1~2 个口头交际语。在背诵过程中,要提醒学生不要马虎大意,切不可将Whats the matter?写成Whats matter?也不可将What happened?写成Whats happened? 另一方面,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尽量整节课用英语来讲授,增加英语口头语的输入。当对学生提问时,要求学生用完整的符合英语语法的句子回答问题。还有,教师可以把每周四设定为英语日,在这一天,全班学生必须用英语与同学对话,为学生营造一个英语世界。这项规定刚开始实施时可能会有较大难度,但只要教师以身作则,将它当成一项硬性要求来坚持,一两个月后,必能带给学生巨大的好处。
针对第二个原因,首先,指导学生通读对话,并就此推测双方的身份、谈话内容和双方的关系。其次,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标点符号初步确定并用铅笔书写答案。例如A:__________________? In a hotel? B:We camped in the mountains. 从空格后的in a hotel? 和回答We camped in the mountains.可得知,空格处应该询问地点,应该填写Where 开头的特殊疑问句。又因为后文的In a hotel?和动词过去式camped存在,所以正确答案是Where did you live/stay? 不少学生答案为Where did you go/camp? 或Where do you live/stay?都是因为忽视了上下文的语境。
针对第三个原因,教师应指导学生仔细检查句子的语法是否正确,并最终确定答案。检查时要注意所写的句子时态是否使用恰当,是否符合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和语音习惯,切不可写出Where are they come from? What do you doing just now ?等错句。也不能将发表观点看法的Hows your new school?与提建议的What about your new school?混为一谈。
二、书面表达
第一,基础。从英语句子的五种基本结构开始强化训练,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写出有头有尾的完整的句子。
第二,背诵。每周列出3-5条常用谚语或好词好句,要求学生小组合作,相互监督,一起背诵,并小组合作探讨每个句子用在哪种话题作文中最恰当。
第三,当堂写作。当堂写作前,允许学生用10分钟的时间小组合作审题,弄清作文的人称、时态、体裁等,也可列出作文的提纲,再用20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写作任务。
第四,相互修改。修改作文能促进学生更快的进步和成长。当局者迷,有时学生自己难以发现自己在语法、人称、单词拼写、表达中文化这些错误,作文的结构段落不够分明,通过小组合作修改,让学生给他人诊病、请他人诊病,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一起飞速成长。
三、听力
第一,多积累听力常用词汇。听力题会涉及推测人物关系,推测对话地点,计算时间,统计数量等。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将听力中常用的词汇烂熟于心。例如: 通过Would you like to see the menu?中的“menu”可推测对话地点在餐馆,对话双方关系为顾客和服务员。Order,book a room, clerk, flat, menu ,half an hour ,half price ,test paper, go hiking这些词若出现在笔试题中可能并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困扰,可若出现在听力中,由于语速、连读、爆破等原因,就很有可能导致学生们丢分。
第二,突击日常听力训练。课堂上英语输入太少,课后基本无英语交流,这严重弱化了学生听力的能力。若在临近中考最后两个月每天早读和下午班务处理时间各听15分钟,则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河北中考政治总复习】推荐阅读:
中考政治重要名词解释_中考政治总复习10-27
宿迁政治中考第一轮总复习教案10-17
河北中考历史08-24
河北历年中考物理试卷08-30
河北中考分数线09-30
河北中考物理试卷分析10-12
河北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07-11
2011年河北中考数学试题点评09-30
地理中考总复习10-26
中考物理总复习公式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