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15篇)
1.小学综合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篇一
小学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5年3月
小学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总体工作计划的安排和教科室工作计划的安排,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实践课改理念,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主线,结合本校特点,加强教学研究,弘扬长小精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学生成功奠基,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我组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让所有综合组教师体验到“副课” 也能“有为有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审美观点及操作能力的发展,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与时俱进,争创本教研组的特色。
二、综合学科生源及学情分析:
各年级学生来源主要是本校学生,少数学生从周边村小转进,少数学生及家长只重视语数外主课,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陈旧观念,但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
三、工作目标与任务:
1.端正教学思想,改变教育观念,上好每门课程,教好每一节课。
2.科任教师认真研读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与教材,联系学生实际,探索教法,编写好教案,积极参加“课内比教学”的教研活动。
3.按照地方实际情况拓展教案,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教学要体现开放性,鼓励创造性,强调实用性。
5.每门课程的教学要落实养成教育,把养成教育贯穿到每一节课。
二、工作重点及要求:
1.认真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牢牢把握高效课堂的落实情况。
2.加强组内教研,全面推行五类课的落实情况,使组内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得以提高。认真执行学校的上课、说课及评课制度,并通过听评课使本组教师在教学能力上有所提高。
3、在课堂教学中,以新的课程改革精神为指针。改进教学方式,使本教研组的课具有自己的特点。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4.加强教科研方面工作力度。
5.体育组作好各项日常工作,积极训练,一二年级学生两个月学会广播体操和校园集体舞。
6.音乐组要积极组织特长学生参加兴趣活动小组,力争编排一到两个高水平的节目,为迎接每的“六一”儿童节庆典活动做好准备。
7.美术组在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着重培养特长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力争取得好成绩。
8.地方教材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动手、动脑的的实践操作能力,多为有创作兴趣的学生提供帮助,培养他们的制作技巧,积极参加每的科技创新大赛和手工制作比赛。
9.信息技术学科搞好正常教学外,让学生多上机,多动脑,体现学科特色,充分利用好教学软件,提高学生兴趣。并着重特长生的培养,积极参加各种比赛。
10.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团结协作、形成凝聚力是教研组建设的前提。教研组的建设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学科活动,首先是要靠教研组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只有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拧成一股绳,才能共同进取,搞好教研组的建设。
11.正常开展每周五的综合教研活动,固定每学期活动次数;平时遇有问题就及时碰头、相互讨论、及时解决。教研活动专时专用,保质保量、内容丰富:每次都有专人负责主讲及开设教研公开课,组织大家学习理论知识,收集交流教改信息。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切实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运用,同时充分运用网络优势,提倡组内教师上网学习。多学习、多研究、多探讨,不断学习,努力改进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具生命力。
三、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 各科任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本学科新课程标准,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2.自我检查反省,明白自己知识技能的工匠薄弱点,努力学习改进。
3.研读本学科系列教科书,在网上查阅各学科优质教案及课堂实录,汲取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了解本学科各年级知识点的纵向发展联系及向其他科目横向渗透情况,并写出学习笔记及心得体会。
4.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经常相互听课,评课,汲取新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实施办法:
1.学期初订好双学计划,切实按计划开展自修和教学活动。
2.自学过程中,要认真写好读书笔记及心得,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水平的学习和提高。
3、认真组织本组成员积极参加“课内比教学”活动,全面推行展示课。
3.落实月常规检查制度,重查课堂教学、方法及教案、案例、反思和校本教研网上文章上传情况。
4.在教导处指导下,开展好教研活动。
五、活动安排
三月:
1、学习学校制定的工作计划
2、制定个人教学授计划
3、加强集体备课、个人备课的力度,认真上好每节课
四月:
1、收集相关教学资料和经验、互相听课。
2、进行一次学生知识检测。
五月:
1、进行一次学生知识检测。
六月:
1、做好期末复习工作,迎接考试。
2.小学综合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篇二
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 了解当前中小学校开展日常校本教研工作情况, 以此为基础, 总结分析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教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为有关部门提供校本教研工作方面的反馈意见。
二、制作调查工具
校本教研是指以中小学为基地, 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课题为研究对象, 以基层学校领导和教师为研究主体, 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 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应用性实践研究, 以促成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为终极目的的教学研究[1]。据此概念, 我们从校本教研活动结构及常见实施过程中, 提炼出八个相关问题设计在对应问卷试题中。这八个问卷试题是:校本教研的意义、构成校本教研概念的基本要素、校本教研活动效果、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及内容、校本教研活动制度、教研工作面临的困难、影响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因素、校本教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每个标题的内容, 分别设计了2~10个供选问题。
三、调查对象的选择及统计方法
调查对象选择了中小学一线教师和进修学校中小学部学科教研员两个群体。调查中我们随机抽查了4所城区中小学, 8所农村中小学。抽样调查样本人数设计为120人 (发放问卷120份, 实际回收问卷119份。其中, 中小学一线教师107人, 实际收回问卷106人;进修学校教研员13人) 。被调查的学校及教师, 在各群体内全部采取到校后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中, 严格要求回答者独立完成问卷, 在单独回收各个群体问卷后进行分类统计工作。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1. 对校本教研概念及其工作意义的基本认识, 不同群体差距明显
从问卷统计数据看, 一线教师中有62.26%的人认同校本教研“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8.68%的人认同校本教研工作是“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措施”。但是, 仍有17.92%的人认为校本教研“增加了全体师生的负担, 没有多大益处”。在教研员群体中, 所有人都认同校本教研工作“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84.62%的人认同“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措施”。所有教研员完全认同校本教研概念的基本要素 (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实践探索、自我反思) , 而一线教师认同率仅为88.68%。这些情况表明, 两个群体对校本教研工作的基本理论学习, 以及对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意义的理解还存在差异。由于工作性质原因, 教研员对于基础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明显好于教师群体。
2.对校本教研活动终极目的的理解, 不同群体态度不同
对校本教研活动的终极目的的不同理解, 反映出不同群体对待日常校本教研活动的实际感受和对待校本教研工作的价值取向。问卷中只有53.77%的一线教师选择校本教研“活动终级目标指向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有40.57%的一线教师和53.85%的教研员认为“活动终级目标指向形成教师个人教学特色”, 有27.36%的教师和61.54%教研员认为校本教研“活动终级目标指向全面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成绩”。有9.43%的教师和15.38%的教研员认为“教研活动终级目标指向教师每人都要有教研专题”。这些现象说明, 以往的校本理论培训工作还存在不够系统科学的情况。
3.在教研活动形式和内容的选择上, 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从对本题下设的10项选择统计结果看, 教师们最喜欢的教研形式和内容, 最多的是“参加教师教研成果展示活动” (43.40%) , 其次是“与教学风格突出的教师深度对话交流” (33.96%) , 喜欢“集体备、上、说、评课活动”的教师只有32.08%, 喜欢“与有关专家一起探讨自己教学问题”的也很少 (27.36%) 。其余各项 (基础理论学习、课题研究、听学术专题讲座、与业务领导单独进行课例讨论、参与校内校外有奖赛课活动、参与外地的教学研讨活动) 选择率大多在20%左右。喜欢“参与校内校外有奖赛课活动”的只有极少数教师 (5.66%) 。值得注意的是, 学校主管业务领导应该是校本教研工作的“校内专家”, 但是问卷中“喜欢与业务领导单独进行课例讨论”的教师非常少, 只有9.43%。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某些业务领导在指导校本教研工作中的职业魅力不够, 故而群众威信普遍不高。
教研员群体在“集体备、上、说、评课活动”、“参与外地的教学研讨活动”、“与教学风格突出的教师深度对话交流”三项选择比例最高, 分别是76.92%、69.23%、84.62%。选择“参与校内校外有奖赛课活动”的最少 (15.38%) 。其余选项比例大都在30%~40%左右。
此项统计结果表明, 不同教师 (包括教研员) 在参与教研活动中的个性化需求不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多年来被教研员普遍认同和操作的“集体备、上、说、评课活动”、“参与外地的教学研讨活动”、“与教学风格突出的教师深度对话交流”三项主流的教研活动形式, 对大多数一线教师来说却并不喜欢。
4.在校本教研制度中, 最关注教研质量相关要求
建立与新课程适切的教研管理制度, 是使校本教研工作科学有序进行的重要条件[2]。两个群体对“完成教学研究任务的质量要求”选择比率都比较高, 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的选择比例分别为75.53%、92.31%。这一统计结果同时也表明, 在教研活动制度中, 详细界定校本教研活动的具体内容及其教师完成教研任务的质量标准, 是引导教师认真参加每次教研活动的非常重要的驱动力。在两个群体中, 关心理论学习制度的教师却仅为25.47%, 教研员也只有23.08%, 显现出两个群体对理论学习过程普遍具有的漠视态度, 这与课改专家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最重视理论学习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严重相悖[3]。问卷中只有1.89%的教师关心“惩罚性工作评价的内容及强度”和“奖励活动的形式及内容”, 而教研员群体对这两项都没有选择。说明多数学校的校本教研制度中, 关于惩罚和奖励的内容还没有设定到让教师们普遍重视的程度。
5. 在校本教研的困难中, 主要是缺少相关专家指导
回答在校本教研中面临的主要困难问卷时, 教研员群体没有人选择关于时间的问题, 76.92%的人选择了“缺少相关专家指导”, 61.54%的人选择了“专业资料稀少”, 并有30.77%的教研员认为一线教师“缺少外派学习机会”。在对一线教师群体问卷统计中, 有50.94%的人认为主要困难是“缺少相关专家指导”, 44.34%的人认为“缺少外派学习机会”, 只有38.68%的人认为“用于校本教研的时间不够”, 30.19%的人认为“专业资料稀少”。可见, 认为当前教师们从事校本研究的时间不足、专业资料过少等观点是缺乏客观依据的。
6. 影响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积极性的要素中, 主动研究意识最重要
“人的意识能够调节、控制人的行动, 从而使人的活动带有目的性”[4]。在回答“影响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积极性的要素”中, 84.62%的教研员和54.72%的一线教师选择了“教师自身是否具有主动的常态化的研究意识”。只有53.85%的教研员和12.26%的一线教师选择了“学校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仅有3.77%的一线教师和15.38%的教研员选择“校本教研制度中的奖惩规定内容”, 这在所有的八个选项中比例最低。其他几项相关影响要素 (学校提供的相关研究条件、学校领导的引领水平、学校方面是否按照教师的综合素质差异进行差别化要求、聘请专业人士的指导质量与频率、学校内部是否形成了和谐向上的干群关系) 中, 两个群体的选择比例大都在15%~30%之间。
此项调查说明, 教师具有主动的常态化研究意识是影响校本教研工作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其他七项影响因素之所以不被广大教师所重视, 或者是因为学校没有开展与之相关的具体工作, 或者即使开展了相关工作但是由于工作不力而对广大教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7. 当前校本教研存在的突出问题中, “应试”和“应检”问题严重
自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 教育有关部门都在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重视和领导, 以往各自为战、活动水平不一的校本教研工作有了规范统一的过程指导与管理,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伴随全县性的统一监测评价、每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检查、省市县三级督导评估检查等项工作的交叉强化进行, 致使基层学校常态化和个性化的校本教研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此, 各群体内在对“普遍的应付工作任务的心理, 整个教研工作围绕考试和检查为中心”的选择比率都比较高 (教研员84.62%、一线教师67.92%) 。教研员在“同事之间平时很少相互深入探讨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参加的教研活动的计划性和针对性较差”、“学校领导对校本教研工作抓得不实 (如教研目标、制度、方法、评价等) ”三个选项选择比例, 分别为46.15%、38.46%、53.85%, 而一线教师对这三项的选择, 分别为34.91%、10.38%、29.25%。这些数据说明, 当前校本教研工作的现状还不容乐观。
五、结论与建议
校本教研工作的本质是对当下教学工作能够进行批判性的辩证思考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有关部门需要认真地对现行教研活动组织形式、内容选择、参与对象、教研方法、教研活动制度及评价过程等方面, 进行深刻的反思省察, 发扬成绩, 不断改正缺点与不足。要在尊重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勇于探索;在体现公平的基础上, 关照教师工作个性差异;在追求学校科学发展的过程中, 注意以人为本。只有这样, 才能使全体教师以积极饱满的态度, 主动参与到常态化的日常教研活动之中去, 而不致于使校本教研工作成为教师有苦难言的负担。
摘要:校本教研的本质是对当下教学工作进行批判性的辩证思考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我们需要认真地对现行教研活动组织形式、内容选择、参与对象、教研方法、教研制度及评价过程等方面, 进行深刻的反思省察, 了解当前中小学校开展日常校本教研工作情况。我们从校本教研活动结构及其常见实施过程中提炼出八个相关的主要问题, 将其设计在问卷试题之中进行调查。
关键词:中小学校,校本教研,抽样调查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教研: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北京:中国教育报, 2003-05-25 (4) .
[2]郑立平等.推进教研:制度建设亟需解决.北京:中国教育报, 2004-07-27- (7) .
[3]李建平等.新课改推动教师走校本教研之路.北京:中国教育报, 2003-03-01 (3) .
3.浅析农村小学教研的工作 篇三
一、要善于从教学中去发现问题,使教研有内容可研
综观以前的教育教学,教材教法相对陈旧,而课改后新教材的出现,已往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教材,这就只有从教学中去发现问题。有了问题,让问题显露出来,教研内容得到了落实。
比如,我们以往教学设计中,设问频频,一问到底,而今天新教材教学中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提出问题、自主发现问题,给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给他们充足的发现时间。这样,我们的教学设计该怎样设计?怎样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发现问题?如何做好被问与提问的转换?这些内容都是可研的。
二、要有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
问题出来了,要求我们教师不要绕道走屈服于它无所作为,而应该正视存在的问题,想办法千方百计地去解决它。这就更需要广大教师有勇于探索、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就如前面提到的教学设计,如果是逃避或执行老教法,不仅不能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会与课改精神背道而驰。所谓万事开头难,只要在教学设计中遵循教育新观念,试着去做,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逐步放开教学,让学生体会发现问题的乐趣,学会发现问题坚持下去持之以恒,这样便可以逐步找到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并会让教育新观念融于其中,这样才能真正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三、掌握研讨时机,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地展开研讨,可开展联合研讨
广大农村小学普遍规模较小,人员也较少,经费相对薄弱,因此,必须找准时机,因地制宜的对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展开研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众多的问题中,普遍小问题居多,因此,必须找准时机解决小问题,面对诸多的小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课间十分钟或其他课余时间来研讨解决,对于那些有共性的问题就有必要通过集体教研来解决。这里要求我们每个教师都了解这个问题各方面的情况,在活动前把这一问题的有关现象弄清楚,也就是教研前做好准备,做好调查,而很多具有共性的问题存在于这所学校,联合研讨的办法来开展教研工作了,这里前面谈到的准备工作更应做好,协调一致,以提高教研效果,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不是局限于上两堂课的教研。
四、应将教研所得的结论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通过教学研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出了结果,必须不断的让教研结论与教学相结合,这样便可检验教研结论的实用效果是否能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因为,目前农村小学教研应立足于教学方法与教育观念的转变,以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达到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的要求。
五、农村小学教研选题易小不易大,力求实效,快速解决问题
广大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负担重,在教研选题中必须注重选题的适用性,应该紧扣、密切联系我们的教学活动,而不应该去选择那些大而空,不符合实际的题目,例如:一个乡中心校小学确定一个教研课题《如何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不是显得太空太大呢?另外,农村小学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耗于一个时间长、内容广的课题,选题必须力求实效,争取利用仅有的人力、物力快速的解决能服务于学校实际问题的教研课题,也就是我们常谈到的量体裁衣,速战速决。
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目前,国家的远程教育工程已经遍布广大农村小学,其中的教学资源丰富,只要我们加以充分运用,不让其成为摆设,那么,新课程改革中新理念、新思想、教学新方法自然会融入我们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最后,農村小学的教研是促进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提高的最直接的手段,我们必须落实、加强和抓好农村小学的教研工作,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全面配合课改,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4.小学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四
在当今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教学资源与手段进一步得到完善与发展,每堂课的学习都安排有许多具体教学任务,并将每种活动均细化为若干小课题。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在教学中的安排往往是让学生自行组织活动小组、并自选命题,从而进一步有效开展活动,最终教师指导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公布与交流。如此优化了综合性学习的过程,虽然立意较好,但是却不免过于理想化了。
实际上,除了少部分学生依靠家长的指导的确做得很好,但大多数学生依然没有得益于此,反倒影响了语文综合学习的质量。故此在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应当先从选题入手,促进学生产生参与积极性。那么,如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当中便在选题之初用不同主题的小课题向学生提问,这些课题大家更喜欢选择什么进行研究?为什么?往往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便能与学生共同探讨出选题的基本方针与思路。首先就是必须要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动力的题目;其次便是要另辟蹊径,选择别人未曾关注到的题目。同时,也要贴近生活实际,更要尊重科学性原则。
二.指导学生进行方案制定
通过对选题的.深入讨论,与学生进行适当沟通,教师应当起到为学生引导并解答疑惑的作用,当满足学生兴趣与教学标准的选题出炉之后,教师应作及时整理,将思路相同或相近的课题整合为一场,并建立相应课题小组,为学生开辟讨论与畅谈的平台。而对于没能够确立选题或选题不合理的小组应按照其兴趣分别汇入相应课题小组中。如此一来,小组按照学生本身的兴趣所在而规划,研究课题也能无形中让学生产生充分的劲头,这样,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掌握,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到对知识点的学习中。接下来,制定活动方案也需紧随其后,笔者在进行课题小组活动规划上,出于引导目的,为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研究这个课题应从哪个切入点下手?要做那几件事情来完成课题的研究?
以这三个问题进行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学生不但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更能对接下来的研究作出系统规划。这三点,包含了课题研究中的研究目的、内容以及过程与分工三点要素,是主导研究课题成功的重要先决条件。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活动的制定,再以班级为范围进行讨论、交流,在此过程中完成计划的进一步完善。在这过程中出示活动计划的范本,供有困难的小组借鉴,是一项保底的工作。
三.指导学生进行信息收集并加工整理
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活动计划的归纳,便可让学生自主实践进行活动。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实践并非自由活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虽然已经变为学生,但是教师的引导与辅助同样必不可少,只有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之后,才有可能实现其自主实践的可能。如果对课题的调查、观察、设计问题等统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直接让学生进行活动实践,那么往往会导致过度追求物化成果,而将活动流于表面。笔者在进行学生信息收集指导时,为学生小组合作任务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讨论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观察的方法,确定访问的对象和访问的内容,理出查阅资料的要点和方式……之后通过进行班内交流,达到思想上的碰撞,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学生对于信息收集的方法与方式上也更能够切实可行、简洁务实。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与积累,学生所积攒的理论知识也更为宽阔,在此之后,加以加工、整理,并进行课题报告的书写,不但让学生进一步加强了对既有知识的巩固,更训练了其概括能力、总结能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想化目的也最终达成。
5.学年小学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总体工作计划的安排和教科室工作计划的安排,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实践课改理念,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主线,结合本校特点,加强教学研究,弘扬长小精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学生成功奠基,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我组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让所有综合组教师体验到“副课”也能“有为有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审美观点及操作能力的发展,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与时俱进,争创本教研组的特色。
二、综合学科生源及学情分析:
各年级学生来源主要是本校学生,少数学生从周边村小转进,少数学生及家长只重视语数外主课,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陈旧观念,但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
三、工作目标与任务:
1.端正教学思想,改变教育观念,上好每门课程,教好每一节课。
2.科任教师认真研读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与教材,联系学生实际,探索教法,编写好教案,积极参加“课内比教学”的教研活动。
3.按照地方实际情况拓展教案,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教学要体现开放性,鼓励创造性,强调实用性。
5.每门课程的教学要落实养成教育,把养成教育贯穿到每一节课。
二、工作重点及要求:
1.认真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牢牢把握高效课堂的落实情况。
2.加强组内教研,全面推行五类课的落实情况(新进教师的摸底课、教管干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讨课),使组内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得以提高。认真执行学校的上课、说课及评课制度,并通过听评课使本组教师在教学能力上有所提高。在课堂教学中,以新的课程改革精神为指针。改进教学方式,使本教研组的课具有自己的特点。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3.公开课:讲课者交授课教案、说课及二次教案,教研组整理活动记录,听课教师要认真评课,对授课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授课者要客观地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授课内容做好记录。
4.加强教科研方面工作力度,每月两篇反思和一篇叙事上传到自己的工作博客中,每月在校本教研网上上传一篇文章。
5.体育组作好各项日常工作,积极训练,一二年级学生两个月学会广播体操和校园集体舞,其他年级学生为学校举办的全县乒乓球大赛扎实筹建,选拔优秀选手参赛。
6.音乐组要积极组织特长学生参加兴趣活动小组,力争编排一到两个高水平的节目,为迎接每年度的“六一”儿童节庆典活动做好准备。
7.美术组在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着重培养特长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力争取得好成绩。
8.地方教材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动手、动脑的的实践操作能力,多为有创作兴趣的学生提供帮助,培养他们的制作技巧,积极参加每年度的科技创新大赛和手工制作比赛。
9.信息技术学科搞好正常教学外,让学生多上机,多动脑,体现学科特色,充分利用好教学软件,提高学生兴趣。并着重特长生的培养,积极参加各种比赛。
10.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团结协作、形成凝聚力是教研组建设的前提。教研组的建设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学科活动,首先是要靠教研组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只有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拧成一股绳,才能共同进取,搞好教研组的建设。
11.正常开展每周五的综合教研活动,固定每学期活动次数;平时遇有问题就及时碰头、相互讨论、及时解决。教研活动专时专用,保质保量、内容丰富:每次都有专人负责主讲及开设教研公开课,组织大家学习理论知识,收集交流教改信息。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切实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运用,同时充分运用网络优势,提倡组内教师上网学习。多学习、多研究、多探讨,不断学习,努力改进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具生命力。
三、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各科任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本学科新课程标准,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2.自我检查反省,明白自己知识技能的工匠薄弱点,努力学习改进。
3.研读本学科系列教科书,在网上查阅各学科优质教案及课堂实录,汲取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了解本学科各年级知识点的纵向发展联系及向其他科目横向渗透情况,并写出一万字的学习笔记及心得体会。
4.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经常相互听课,评课,汲取新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实施办法:
1.期初订好双学计划,切实按计划开展自修和教学活动。
2.自学过程中,要认真写好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及心得,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水平的学习和提高。
3、认真组织本组成员积极参加“课内比教学”活动,全面推行四类展示课。
3.落实月常规检查制度,重查课堂教学、方法及教案、案例、反思和校本教研网上文章上传情况。
6.小学综合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六
第二学期小学综合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综合教研组,将继续进一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遵照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理念,提倡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以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加强教学研究。
二、目标和任务
1、以学科转变为契机,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2、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思维。
3、拓展教学范围,把课从课内象课外延伸,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参与的机会,使之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才能。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适应课程改革
随着课程的改革,科学教师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个人的教学素养。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跟上教改的步伐。
(二)突出重点,狠抓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是科学教学的工作重点。本学期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利用周六业务学习等机会,观看优秀的录象课借鉴一些好课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
2、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好机会,为此教师实验教学中必须要做到:精心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精心设计实验;精心做好实验中的指导;精心组织研讨、总结,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教研结合,抓好教研组建设
1、继续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使每个教师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2、通过开课活动提高教师驾御教材的能力,迎接学校的评课活动。
3、加强课堂教学的反思,认真撰写教学后记、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的对策。
4、加强课题研究,以研促教。随着教学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要加强课题研究,做到“以研促教”,用教学研究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
在新的一学期内,我们将积极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把握好过度时期的教学方向,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研究,为提高科学教学质量而努力。
具体安排如下:
二月份:
1、制订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课时安排。
2、全部进行电脑备课。
3、科学教研组活动。
三月份:
1、科学课题组活动。
2、交流新学期工作计划。
四月份:
1、综合教研组活动。
2、上好课题研究课,做好评课工作。五月份:
课题组活动。
六月份:
1、总结学期工作,作好资料台帐整理工作。
7.小学综合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篇七
一、组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 保证活动课程有序实施
教研组是学校保证学科教学有序推进的最基础的教学团队, 没有教研组, 学科教学就会缺少主心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像其他学科那么单一, 课程涉及面广, 与多种学科相关;课程实施中, 活动时间与空间多变, 活动可以在一节课里完成, 也可以在一个学期里完成, 甚至更久;活动可以在校园里进行, 也可以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进行。所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必须发挥教研组的核心作用, 由教研组的统一部署和协调管理。
2003年9月, 我校在全市实施新课程的初始阶段, 就在全市率先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在市教研室指导下, 学校决定把原来信息技术教学、音乐、美术、劳技等学科教研组进行改造和重建, 组成了包括信息技术、劳技、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不久, 市教育局教研室在我校举行了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活动, 教研组向全市各校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老师介绍了教研组的工作情况和取得的初步成果。
鉴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我们把教研组的工作计划牢牢地定位在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总体规划上, 具体由以下两个部分构成。
(一) 教研组成员经过努力能达标的工作计划 (教研组常规工作计划)
教研组常规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活动课程中提出的信息技术教学, 劳技教学, 与音乐、美术教学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等。这些活动计划, 都是教研组所能直接管到的, 也较易操作。计划的制订既要按照国家指导纲要的意见, 又要充分结合学校特色, 利用学校、家庭、社区 (社会) 的各种活动资源, 并拟定一批研究性学习课题、社会调查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教研组成员要指导学生去具体实施, 最后帮助学生完成活动评估。8年来, 我们在学生广泛实践的基础上, 已整理出150余项课题, 有些已经把成果转化改造成为校本课程。
(二) 由教研组提议校领导课程小组部署制订的工作计划 (学校层面的工作计划)
由于活动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有些活动光靠教研组是无法完成的。对此, 我们采用的办法是:由教研组提议, 请校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按照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的核心内容, 制订全校性的工作计划。在计划的制订过程中, 教研组主动配合学校各部门 (教务处、德育处、团委、学生会等) 、各学科教研组完成各项工作。
二、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除了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外, 还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以及学校各部门、各教研组的支持和配合。
(一) 课程管理
1. 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课程的实施
这种管理既能直接或间接体现学校校长的办学意志, 又能很好地理顺学校各处、室, 各层面相互之间的关系, 能把学校的办学意志顺畅地贯彻到各处室、各教研组、各年级组、各备课组, 直到每个师生。实践证明, 由“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来统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实施, 不失为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管理办法, 也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课程管理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需求, 并对学生参与活动的需求和过程作必要的跟踪, 其目的正是为了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提高活动的成效。因此, 教师要有勇气和自信去面对学生, 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 并随时根据反思的结果调整指导计划、指导的方式和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充分体现学校教学特色和区域特色。所以, 教师要能结合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运用多种手段, 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并实施多元化、发展性的学生评价策略。
为了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学校要营造一个让教师积极学习和研究的氛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没有固定的技术模式和操作程序, 没有现成的最好的模板, 它需要教师、校外专家、教育的行政主管部门乃至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多方协作、彼此学习和共同研究与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不是对个别教师或者少数教师所提出的教学要求 (尽管个别或少数教师会“先行一步”) , 它需要的是教师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为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我校为每个年级制订了每学年的课程计划, 并为学生所取得的活动成果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学校规定每年4月份一个月为学生研究成果汇报、交流活动月。为丰富活动月活动内容, 从中穿插相关专题讲座。
(二) 学生管理
根据国家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结合学校这几年来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 我们教研组提出了让学生和教师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基本要求:要求每个学生参加3个“1”, 学会“2+1”。
3个“1”是指每个学生每个学年都要听1次专题讲座, 参加1个课题研究, 参加1项社会实践活动;“2+1”是指每个学生要学会2项体育技能, 学会1项乐器演奏。学习要有计划, 最终还要有评价。3个“1”和“2+1”要求的提出, 有力地推进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当前,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把学生综合素质列入中考成绩总分的一部分。我校由于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把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都如实地记录在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手册中, 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分有据可查, 所以这些管理办法也颇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三) 教师管理
学校明确每个教师通过培训必须达到“一主一副一课题”的目标:“一主”是指教师具有的专业课知识和能力;“一副”是指教师应具有的非专业课知识和教学能力;“一课题”是指要求教师每年指导学生完成一个课题。学校还把这一培训要求列入教师考核内容之一。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使全校教师很快具备了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 课程的有效实施也就有了保证。此外, 培训内容还包括课程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规划设计能力、探究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等。由于学校对教师培训的措施落实, 考核考量得当, 保证了教师的培训质量, 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些工作由教研组拟定计划, 上报学校后由学校安排时间进行。
三、以教学科研引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8.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工作创新思考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工作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性阶段,这一阶段教学效果的好坏将对未来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教学中,数学是重要的学科,通过数学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更加快速敏捷的思考问题,强化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能够使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得到创新,从而促使教学效果得到顺利提升。
一、学校校本教研的意义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对于学校而言,教学就是其中心以及核心工作,这一情况也就决定了校本教研的作用和地位,校本教研有助于新课程的创新开展,能够促使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强化数学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实现学校的积极、健康发展。当前很多学校都将校本开发、管理等工作作为自己的工作,[1]彼此间缺乏联系,整体性不强,认识上不到位,使得校本无序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于小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应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对学校进行积极指导和引导,使学校认识到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将校本教研作为中心环节,将校本教研与校本的开发、管理、培训等相结合,强调学校中校本教研的重要作用。
二、小学数学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创新方法
1、建设高素质水平的教师队伍
教育工作需要由教师推行,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建设高素质水平的教师队伍,教研员需要承担这一工作。
选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将事业心强、又热爱教学的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并给予他们锻炼的时间和机会,使其积极参与到县市活动中,更好地为教学改革作出贡献。
积极培养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青年教师的培养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年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教研员的职责:带动学科骨干引领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磨练自己各项教育教学技能。成为充满教学智慧,洋溢教学热情,挥洒教学魅力,“享受教育”的现代型教师。同时为青年教师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营造氛围,搭建平台。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与师德修养,现代化教育理论水平,专业水平,课程整合能力,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能力,让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学校要本着注重能力、讲求实效、更新观念、形成特色的原则,不仅在工作中关心青年教师,更要在生活中关心他们,调动他们的热情,释放他们的活力,让他们始终成为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前沿、最具活跃的群体。促使他们逐步形成学科教育教学的个人风格和特色,使他们在各方面尽快适应新形势下教学工作需要。
2、对教研内容进行优化
坚持科研为龙头,将课题实施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要把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教材教法研究中的问题等方面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并引导教师自觉地将日常教学工作有教育意义的“小问题”转化为“小课题”,做到“研究内容来源于教学,研究过程植根于教学,研究成果服务于教学”。同时在研讨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预设问题的研究,还要努力寻求解决课堂教学中生成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小学数学校本教研中,为了实现良好的校本教研效果,就需要教研员明确研究的课题,充分发挥整个教研工作的辐射作用,确定统一的核心数学课题,使得科研水平得到提升。因此,教研人员需要每年共同探究确定核心的数学课题,对所有学校的教研活动进行统领,学校的教研组依据这一核心课题制定子课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创新学校的备课内容以及形式,这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教研人员需要加强研究,使得以往学校数学备课的形式发生变化,指导教师制定备课记录卡,比如课题内容、课时、教学的目标、重难点、过程、方法、反思、备课组长的审查意见、教研组长的审阅等,[2]明确备课中心的发言人。并组织学校教师进行集中备课,使所有教师都能够参与到教学研究中,能够为今后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3、积极推进制度建设
教研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积极改革校本教研的运行机制,将理论思想作为指导,实现思想认识上的提升。应要求学校通过各种措施强化教师的校本教研意识,提升教师的认识与理论。联系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讲座,提高教师对于校本教研的认识,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有效地落实校本教研。
教研员,应深入课堂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分析,定期收集学校、教师反馈的意见,并建立专门的文件夹进行储存,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探讨。找到自己和大家共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对问题进行督导,强化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
4、深入学校发挥教研员作用
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学中教师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长期处于教学第一线会形成自己的教学惯势,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他们都是将简单直接的理论教给学生,并且已经满足当前的教学成绩,[3]对于实践理论研究不足。相比于教师,教研员的教学理论以及科研操作中都有一定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中有一线的经验,对于学生比较了解,作为教研员应经常深入学校,了解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与教师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使教研员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结束语:
校本教研是为了更好地优化学校教育,促使教学质量的提升。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教学研究成果。让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能够很好的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帮助教师实现高效的教学水平。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有助于學生创新思维以及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教研员要高度重视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实现教师与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乐平. “阅读·思考·交流·发展”主题校本教研新范式——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寻求[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1,05:9-11.
9.小学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013春 篇九
安鹿小学王敏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综合教研组将以学校总体思路为指导思想,认真解读、贯彻、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工作思路,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发挥教研组的职能,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进一步改进教研方式和教学水平,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全面扎实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有研究、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总体目标
1、工作目标:建设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优秀教师团队,有效发挥综合组的优势,努力为校园建设贡献力量。
2、培养目标:注重学生习惯培养,在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注重教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的研究,使学生乐学善学,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三、具体目标
1、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教研功能,提高学科教师的教研能力和业务水平。扎实推进“课内比教学”活动。
2、在学校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发挥各学科特点,有个性有特色地开展工作,争创亮点。
3、抓好团队精神文明建设,把教研组建设成为规范化、个性化的教研组。
四、主要工作
(一)教研方面
具体体现在两手抓:
一、严抓学科教研(“课内比教学”)活动,明确教研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通过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学期通过共同听课评课,相互学习促进。
二、抓好常规课堂教学管理,规范课堂教学,做到好课堂从基础抓起。养成良好的课堂教学习惯,以良好的状态随时迎检查。通过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常规工作
1、严抓备课质量和课堂教学质量。
2、突出教研组的教研功能,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3、做好成果预设,从学期开始就着手进行准备,把工作做到前头,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更优质的成果质量。
4、继续做好学生习惯培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
五、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教研组计划,教师拟定好教学计划。
2、筹备各科资源建设。
三月份、四月份:
1、各科教师进行本科目的教学研究。
2、着手落实“课内比教学” 活动安排。
3、加强各科课件资源库建设。
4、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
五月份:
1、协助学校顺利完成各项活动。
2、完成非统考科目的测试工作。
3、英语学科的期末复习计划。
六月份:
1、整理上交“课内比教学”的相关资料。
2、完成非统考科目的检测成绩登记上报。
3、完成非统考科目的学科教学总结并上交。
10.小学综合教研组计划总结 篇十
刘永强
一、教研组基本情况
涵盖学科: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自然)、安全教育、体育,音乐,美术,地方教材,英语。
本组成员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大部分教师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水平较高,历年来成绩显著。都能认真学习和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组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综合科教学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的要点,综观小学教育教学理论,根据对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提出的全面要求,按照新大纲的指导内容,紧跟教育改革步伐,以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信息技术教育为核心,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电化教育设施,运用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意识,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落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工作目标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扎实有效地上好每一节课。
2、进一步加强本组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为全面提升我组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与工作的能力,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的师资队伍,将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做到人人会做课件并会使用。
3、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
①教师和教科书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针对书后每一章节所学内容,学生自愿结合,互帮互学,参与实施,完成活动内容; ②结合所学知识,可与父母建构“知识窗”,以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善于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
4、有意识地适当、适度培训学生的参赛能力。
5、进一步树立科研兴校的观念,切实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科研工作要立足学校教学,让课题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产生于教学,又服务于教学。
6、充分发挥综合组的优势,开展特色教育教学活动。
四、具体措施
1、继续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新理念,加深理解,要求每位教师至少有一篇关于新教材新教法的论文或教学体会。
2、以教学为主,教师把每堂课都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不断地搞高教学和教研的能力。
3、加强实验教学,以实验教学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突破口,同时把实验教学作为本组的研究课题。
4、加强竞赛培训教学的研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参赛水平,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5、搞好教学协作和一帮一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互相听课、评课。
6、加强教学环节的监督和检查,认真搞好教学工作,努力完成教导处下达的教学指标。
7、认真组织期末考试和进行考试的质量分析、总结经验、制定改进措施。
五、教研活动进度安排(学校)
迪秀小学综合科2016-2017上期
教研组工作计划
刘永强
迪秀小学综合科2016-2017上期
教研组工作总结
刘永强
迪秀小学综合科2016-2017上期教研工作总结
刘永强
根据学校的学期工作计划,结合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开学初,我们把工作定位在:一提二研三落实上,也就是说要提高自身的业务和理论水平;二研是:课堂教学研究和学生培养研究上;三落实是落实常规教学工作,落实教学效果;落实特长发展。围绕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思想表现
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严格遵守各项教育教学法规,课无被无故挤占、挪用。学期中组织学习了部分关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文章,明确了我综合各学科在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各教师能及时更新观念,关心学生全面发展。
二、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
在教学中做到备详案,精心设计,以发挥学生主体学习,加强活动为主的教案,能主动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学生普遍喜欢上综合类学科。
三、温馨的合作氛围
良好的合作氛围建立在老师们良好的师德修养基础上。在教研组中我们互相支持、密切合作,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一切都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
四、严谨的教研之风
教研组的主要任务是教研,除了平时学科教学中的教研外,我们还能主动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教研风气。
1、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实验(1)利用业务学习时间或空余时间,间周组织科学教师学习《课程标准》,提高科学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转变教学观念,以适应新时代教学的要求。
(2)以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标准来衡量课堂教学,改进学科评价方式,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尝试以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建构多元化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更新课堂教学与评价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各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深化课题研究工作。各教师确定个人教研专题,并根据课题进行教改实践,积极开展组内教师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活动,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新教师能积极上进,虚心请教,一节研究课或公开课的准备往往要在组内经过多次商讨,大家一起听课评课改课,能从正面提出优点,也从不回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服务于教育科研。
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能力的高低,决定一个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都意识到了唯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方法,才能不负于教师的职责,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4、开展教学研究,强化常规教学。
常规工作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因此我组一直重视看似平常的常规工作,在备课方面更加重视课前准备,在美术作业评改方面更重视交流。备课组工作基本保证按时进行,时间有时会有些随意性,但很重实效;常规检查按时进行;教学反思按月上传,但个别老师没上传;作业在检查的同时进行规范和交流。常规工作进行得很好,尤其是体育老师克服了许多困难。
5、加强特长培养,突出学科特色:
加强学生特长的培养,认真上好特长课,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和参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6、配合学校开展工作:
综合教研组人员多,学科多。承担着小学部语数外之6
余的全部课程,平均每个老师每周15课时,工作任务是很繁重的,许多工作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来完成。只要是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都会努力去做,都要尽力做到最好。综合教研组的老师们一直学部的工作视为己任,无论份内份外,只要是需要,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11.小学综合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篇十一
关键词:教研员;校本教研;综合实践活动
就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来说,不仅是课程教育改革条件下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对高校现阶段教学实践活动质量进行有效改革的必然途径。那么作为教研员来说,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究竟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助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研呢?
一、调查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就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来说,教研员在其中不仅扮演着重要的实施角色,同时还发挥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在具体教研工作开展过程中,教研员需要做的工作很烦琐,但是为了保证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前提和基础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统计,以保证“对症下药”,其中“具体的情况”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总体情况,二是教师在时间活动中角色扮演的具体情况,三是综合实践活动最终实施的效果和呈现出的最终质量。教研员在校本教研工作开展之前,首先需要将这几方面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理,从而为接下来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策略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综合听取多方意见
除了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情况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之外,教研员在推进校本教研工作的过程中,还应综合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同的角度,對同一事物总会有不同的见解,比如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可能是从实践活动参与者的角度来观察的,如果是任课教师的话,就会提出活动引导者、组织者角度的建议。这样一来,教研员在制订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具体策略的过程中,就能对活动的整体效果进行到位的把握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教研员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研工作开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教研员在工作过程中发挥助推作用时应提前做好有效的准备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奠定有效的基础。除此之外,教研员还应学会去综合各方面的资源,对教研工作开展的过程进行有效的保驾护航,从而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研工作开展的最终质量。
参考文献:
杨春艳.校本教研中教研员的新角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12.小学综合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篇十二
一、活动宗旨
怎样才能吸引各界人士对学校体育的关注?如何更有效地唤醒广大体育教师的教研热情, 从而改进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开展全市体育教研活动, 以提高教研实效?这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认识到, 把目光转向基层学校, 寻找典型, 现场研讨, 这是行之有效的研讨形式。这种形式必将增强体育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我们的宗旨是:“规范常规管理, 注重实证调研, 加强师资培训, 提升课堂内涵, 提高学生体质, 促进学校发展。”
二、活动概况
整个活动分为四个部分:现场启动仪式、学校经验介绍、特色活动现场展示、教研活动研讨。浓厚的学校体育研讨氛围, 特色学校的体育梦想, 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教研员和体育教师们在此次研讨活动中, 怀揣着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决心, 与有着同样梦想的天台岗小学体育团队一起, 为学生的体质健康出谋划策。体育教研员这支队伍, 是体育学科教师的领头羊, 他们充分认识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 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 认真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学习贯彻国办发[2012]53号文件, 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为进一步深化我市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积极献计献策。研讨会直击学校、直击课堂, 通过倡议启动、展示现场、论坛研讨、经验分享, 为教研员、教师、教研组、学校、区县进修学院搭建了平台, 提升了教师和教研员的教学能力和观课评课水平;通过特色学校展示活动交流, 以点带面, 促进了区域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
三、规范常规管理, 特色活动呈现
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开展了全市倡议启动仪式, 紧紧围绕着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教研思路, 通过特色学校系列展示活动的呈现, 让与会者感受到了一种常态的、有序的学校体育工作, 有效促进了教研工作会质量的提升, 激发了教研员、教师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潜能, 形成了观摩、学习、思考、研究、讨论的良好氛围, 让与会者收获颇丰。
瞬间一:天台岗小学江洋校长分享学校体育团队的梦想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 天台岗小学以“六个宝贝、六种素养”为培养目标, 充分关注“阳光宝贝”行为评价对“全员体育”的推动作用;突出体育课程在校本化“台阶课程”中的合理规划, 做到常规体育活动“天天见、月月有、期期赛”, 校园特色体育活动“重特色、齐参与、全覆盖”, 学校体育传统优势项目“打基础、建梯队、抓集训”。在体育教研团队的培养上, 以“科研、教研、培训、评价”熔炼团队精神, 以“学科协同、专家督学、家长访课”提升团队能力。在多校区均衡发展策略上, 天台岗小学突出“课程资源中心”的建设思路, 把每个校区建设成特色校区, 形成“优质课程资源共享”的“新型学区”。其中, 天台岗小学的上海城校区就是“校园体育馆”特色校园, 以丰富、优质的体育课程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了不断改善, 学校的篮球项目成绩优异, 被评为南岸区体育特色学校。
瞬间二:活力四射、精彩万分的篮球特色大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悦动校园”篮球特色大课间活动既常态又精致。学生人手一个篮球, 列队有序进入操场, 14位体育教师各显其能, 轮流上台唱歌、领操、加油, 和学生一起参与篮球活动, 一次次将活动推向高潮。沸腾的校园, 让人感受到朝气与活力。精彩活跃的气氛使到会的领导和教研员们兴奋不已, 他们纷纷拿起摄像机、照相机, 尽情地为孩子们记录下了这快乐的瞬间。
瞬间三:两堂教学研讨课 (《快速阻力跑》和《篮球训练课》)
陈明建老师精彩的教学设计和新颖的教学器材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让与会来宾眼前一亮, 深深被阻力伞给吸引住了。殷洲老师执教的篮球训练课, 孩子们娴熟的球技充分展示了学校篮球校本教材的普及与提高。教师们深知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阵地, 同时也是体育教师团队协作的重要呈现。
四、研讨互动碰创, 研究成果斐然
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应该抓好课堂教学。作为教研员应该熟悉课标, 熟悉教材, 才能有效地指导一线教师搞好教学。
在课堂教学展示及研讨中, 天台岗小学的陈明建老师和殷洲老师分别为本次活动呈现了体育与健康《快速阻力跑》教学课和校本课程《篮球训练》教学。来自九龙坡、永川、武隆等区县的教研员及重庆一中、人民小学、巴蜀小学等直属中小学的教研组长分别结合上午的两节课进行了交流研讨。教研员们踊跃发言, 各抒己见, 针对性强, 讨论热烈。从对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到学生有创意地学, 从教学器材的自主开发到器材的创新运用, 以及快速跑动作技能是否构成正相关等问题, 与会者饶有兴趣地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热烈的争辩。在研讨中, 两位教师课前精心的设计和钻研, 给与会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明建老师自主开发的“阻力伞”教学器材很有新意, 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实现了“台阶课堂”快乐有成的目标。殷洲老师的篮球训练课充分把握篮球运动的特点, 在训练中既重视基本技能、体能的训练, 又关注技战术、对抗实战的实际, 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合作, 课堂成为了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两位教师结合学校的“台阶课堂”教学思路, 充分体现了“快乐向上、最佳发展、体验成功”的教学内涵。
针对小学课堂教学实际, 赵小刚主任以“玩”、“量”、“新”、“范”的思路作了专业引领。这样的平台给做课教师以深深的引导, 给现场观摩的教师以认真的思考, 给教研员如何有效评课指导提供了有价值的素材。
市教委体卫艺处夏蒂处长提出要求。他指出:体育教研员队伍是一支专业强、业务精、能吃苦、能战斗的队伍;体育教研工作要转变观念, 注重实证研究, 在工作中要沉下来, 深入思考, 认真钻研。工作重点要放在如何抓好常态课的教学上, 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 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切实处理好改革与创新、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13.小学综合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十三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自身的压力,并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因此,我们教研组十分重视教师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培养的问题。我们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完善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研组建设的首要目标。
1、加强业务学习力度。制定业务学习制度和计划,鼓励教师进修深造。本学期教研组活动12次。要求自学研讨,并经常交流心得,形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好风气。
2、注重青年教师培养。教研组中各科老教师都能带好组内的青年教师,从基础做起,严格要求,在课改的洪流中不断进步。全组青年教师都圆满地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获得比较满意的成绩。
3、关注教育科研新动态,注意收集新信息,虚心向兄弟学校求教学习。我们的途径:一是争取一切外出学习机会,我们在这一学期中多次参加了市、片听课学习。二是发动教师与兄弟学校建立联络网,虚心求教,互相交流信息,三是通过网上下载和订阅期刊杂志了解教育界新动态,以促进我们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四是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专业培训。
4、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我们教研组人员多,学科杂,办公地点分散,老师承担教学任务均很重,但我们努力创造一些机会、增进老师之间的交流、了解,密切联系,并在工作上互相帮助,增进老师之间合作精神,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使每一个人倍感集体的温暖和同事的友爱。因此组内风气较好,对领导和教务处的指示和要求,及时上传下达。集中精力围绕教学教改努力地做好各项工作,教研组内具有一种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小学综合教研组期末工作总结
二、常规教学方面:
1、认真落实常规教学各项任务
全组教师认真学习、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各项制度要求,落实在实处。在常规教学检查中大部分老师的教案规范,备课充分,课前分析细、课后小结实。全组教师听课任务均达到学校要求。
2、教科研硕果累累
本学期开设了多个兴趣特长课,尤其是音乐和体育特长课丰富多彩,成功的开设了校管乐队、校乒乓球队、校田径队及书法美术兴趣班,取得良好的成绩,在校内外各种类型活动中 ,受到了家长和校领导的充分认可,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时间,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三、为江小增光添彩
本学期我们参加了诸暨市体育节,田径队与墨城完小合作取得了团体总分第六名,女子乒乓球队获得了诸暨市团体第三名。我们还成功的举办了学校第三届体育节。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为江小挣得了光彩。在学校各项活动中有我们劳作的身影,有我们辛勤的汗水。我们教研组可以自豪的说:在学校这架大飞机中综合教研组是展翅翱翔的大机翼。
四、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先进的教育理念。
2、努力克服学科杂,人员分散的困难,进一步加强和丰富教研组的教学、教研活动,使本组教师的水平进一步提升。
3、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要下功夫,要将经验写成心得,要有文章发表。
14.小学综合实践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十四
一、加强理论学习
本学期教研组继续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理论,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和张建芳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实施指导》,同时我们还要求组员特别关注中国综合实践活动网,要求从网上不断学习新的最前沿的理论知识。
二、积极参加培训
学校每月都举行培训活动,除了要求组员认真参加培训活动以外,还要求老师写出学习感受,将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教学活动相结合,不断进行反思,取长补短,为自己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组织好校内研讨
根据开学初的学校工作计划,我们首先进行了教师的指导方案交流,然后由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组织展开活动。在视导时进行集体研讨活动。最后进行了各班的活动展示以及材料展示。这样做,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可以说这些课的质量都较高,受到了参加活动的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对全体组员也起到了很好的培训作用。
四、组织好每一个活动
在学期计划中我们将研究成熟的《传统老游戏》作为了各年级所共有的活动固定下来,还增加了小课题的研究《走进纸的世界》,《走进秋天》,《身边的垃圾》,另外结合“劳动与技术”领域的相关活动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各班自主生成制订的活动主题,如:折纸、纸盒小制作。这样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常态化。
五、养成收集、整理资料的好习惯
15.从教研工作特点看教研员专业发展 篇十五
教研员专业发展的方向之所以在理论与实践上难以确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干什么”,即对教研工作定位不清。因此,认清教研工作的特点可以为选择教研员专业发展的方向提供依据。
教研工作的中介性——教研员需理论结合实践
如果承认教研工作具有研究的特点,或说成研究成分很浓,则会发现,教研工作的研究内容介于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之间,即中介性特点。根据教研工作的中介性特点,一方面,教研工作可以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方面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中介性特点使得教研工作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只能达到 “一定”程度,不能“深入”,因为这种“深入”的条件是不存在的,“深入”研究不属于教研工作的研究范畴。由于教研工作的中介性特点,使得教研员专业发展的方向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间型发展方向。
教研工作的频繁性——教研员需加强组织和领导力
人们对教研工作已形成一种习惯认识,即教研活动开展要频繁,教研员要经常露面,与中小学教师接触,否则会有不作为的嫌疑。暂不论这种认识是否合理,从中反映的是,现实的教研工作具有频繁性。频繁性可以产生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教研员对中小学教学情况较了解。当然,这种了解是教研视角的了解,与行政或管理视角的了解有所区别。教研工作中的听课、调研、教研活动等,对中小学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教研工作也会干扰中小学教学工作,起到负面作用。频繁性容易导致模式化、肤浅化,低水平的机械劳动、简单劳动、循环劳动不断出现。教研员因听课疲于奔命,就是这种弊端的典型表现。为此,教研工作要对教研活动重新认识,解决诸如教研工作的基础是什么,教研活动是教研工作的常规工作吗,教研工作的方式有哪些,如何处理教研工作与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关系等问题。由于教研工作的频繁性特点,教研员专业发展可以在教师群体资源的组织和开发中,选择组织型或领导型发展方向。
教研工作的多变性——教研员需立足于现实问题,不断积累
教研工作虽然强调计划性,但现实中仍表现出临时设计、临时开展的特点。原因在于,教研工作要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而教学问题不是固定的,具有多变、即时的特点。越是面向具体的教学问题,教研工作的多变性特点越突出,教研室也有了“救火队”之称。教研工作的多变性特点,使得教研工作能解一时之急,也会出现所谓“立竿见影”之效,但往往缺少整体规划,没有后劲,工作易受外来因素干扰。由于教研工作的多变性特点,教研员专业发展要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但需避免事无巨细,包办代替,可选择积累型发展方向。
教研工作的选择性——教研员需立足教研,长于分析
【小学综合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小学综合教学教研工作总结10-28
信庄小学综合教研组工作总结08-31
小学体音美综合组教研计划09-03
沙窝小学教学点综合教研工作计划07-0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总结09-02
综合时间教研工作计划09-15
中学文科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09-18
学年第二学期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10-25
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教研组工作总结10-04
2018年下学期综合组教研计划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