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教育督政工作汇报

2024-11-27

乡教育督政工作汇报(共7篇)

1.乡教育督政工作汇报 篇一

河西中学督政评估工作汇报材料

2010年,我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通过了省级“两基”验收,为了更好地巩固“两基”成果,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几年来,我校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根据上级统一布署,结合黑龙江教育督导评估标准,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统筹安排,合理分工,责任到人,不断地充实、完善。现将我校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穆棱市河西中学地处穆棱河西畔,始建于1965年,是一所乡级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占地180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15平方米,学生活动场地12600平方米,拥有一个200米的环形跑道运动场及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现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201人,教职工42人。其中高级老师5人,中级老师22人,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0岁。

二、巩固提高情况

1、师资队伍我校有一支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富有创造力的干部队伍和一支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又与时俱进的中青年教师队伍。学校教师不断学习,业务水平逐步提高.全校42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我们恪守优良师资是最大财富的理念,开创各种途径培训优秀教师。几年来,我校有金阳、赵淑玲、谭钰、程立红等多名教师参加穆棱市“一赛五评”教研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名教师的科研成果获奖。教师们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平等相处,合作学习,教学相长,使课堂成为学生愉快学习,创新发展的乐园。

2、近年来,在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下,在原有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语音室、微机室等的基础上,又新建了心理咨询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卫星接收室、光盘播放室等功能室,购置了部分理化生、音体美等教学器材,计算机配置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2009年 8月,又投资修建了楼内上下水、室内水房、储物间,学校环境卫生得到全面改善。在教学楼内的走廊及墙壁上悬挂与教育有关的宣传板和学生的优秀作品,创设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3、学校管理

(1)健全机制,全面提高班子成员自身素质

学校领导首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处处以身作则,努力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到有主见,增学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时刻牢记学校无小责,职工无小事,时时事事为职工,时时处处为学校。我们精心谋划,周密思考,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文化的管理制度,形成了校长负责、党支部监督、民主与法制的管理体制。

(2)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师生安全

学校高度重视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制定了安全章程、学生在校安全守则、教师值岗制度等,给每位教师确定岗位,明确职责,签定安全责任状。通过安全教育月、安全讲座报告会、观看安全教育纪录片等形式,对师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教育,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做到了警钟长鸣。(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为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我们在教师队伍中大力倡导教师工作中的“三大纪律”、“十大标准”和“十六条规定”,并征集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忌事忌语在校园内公开展示,让每位教师在行动上有明确的标准,时刻提醒自己,鞭策自己,使自己的言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加强监督力度,我们实行了教师多元评价制度,即学生评、家长评、年终考评。同时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促进教师思想意识的提高。(4)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我们以“办规范加特色学校、建优化加特点队伍、育合格加特长学生”为办学宗旨,把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科研兴校特色化,教师队伍优质化,学生培养个性化”作为办学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在德育方面,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办学思想,深入推进养成教育、“我能行”成才教育、“爱心教育净化心灵”、“古诗词诵读”、“文化校园建设”等多项教育工程的开展。我们叫响了“养成良好习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的口号植根于每一位教师和每一名学生的心中。此外,我校还大力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观念。通过开展异彩纷呈的德育系列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6)在教学方面,学校紧紧依托校本教研,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我们坚持以课例为载体,倡导同伴互助,力求整体提高,先后开展了以教师自我诊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为目的的自录课;由教导处人员、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年级教研组长组成“会诊”小组,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集中把脉的会诊课;市级以上获奖教师的示范引领展示课;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的主题研讨课。这些课型的创设帮助老师们在学习中感悟,在实践中反思,在探索中提高。同时,学校积极推进“培青工程”和“名师工程”的开展,加强对教师的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导,做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为教师的发展搭建了平台。

三、特色活动

1、开展校园广播,为丰富我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的能力特开展了校园广播活动。学校先从各班级选出12名口才好的学生,分别担任广播员和小编辑,负责收集编写广播的内容。小广播主要分为4栏目,一是百首红歌欣赏,二是好人好事,三是佳作欣赏,四是校园点歌。学生隔周进行广播,一周收集准备材料。通过近两年来的广播运行,学生反馈良好。

2、爱心救助

建立健全我校的特殊群体档案把我校的贫困生、单亲生、留守生、学困生的具体详细的信息登记在表册上,我校的党员、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帮扶。我校每名党员和教师分别帮扶一名特殊学生,无论从学习上、物质上、精神上都可以。年初定标年末对标,经过一年来的运行效果明显

四、取得的成绩

学校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力求让河西乡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近几年来,在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被授予“黑龙江省督导工作标准化学校”、“牡丹江市教育先进单位”、“穆棱市教育文明单位”、“先进党组织”等称号,去年在市教育系统运动会中,我校获“乡镇中学组第三名”,在穆棱市教育局、文体局、宣传部等单位举办的“爱我祖国、爱我母语”知识大赛中,我校获得了集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学校多次成为市级 “十五”、“十一五”等几个科研课题重点实验基地,有《优化教学过程》、《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等课题通过结题鉴定,去年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我校申报了科研课题《农村初中生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研究》,随着课题实施的深入,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达到同级学校教学研究先进水平,得到了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

五、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存在的问题

(1)学校资金严重不足。

(2)师资力量不均衡。某些学科专业教师相对缺乏。

(3)教师教学经验多,创新少,借鉴模仿多,还未形成个人特色。(4)学校开展的活动多,但缺乏系统地梳理和理论的提升。

2、整改措施:(1)多方面筹措资金。

(2)继续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尤其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学科,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学校领导将长期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积极稳妥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今后,我校全体教职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将继续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河西中学

2.乡教育督政工作汇报 篇二

一、民族山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现状

1. 电教设备严重不足

南箐乡中心校地处凉山彝族自治州南部, 全校1-6年级学生836人 (其中彝族学生813人) , 全校用于教学的计算机仅2台, 电视机1台, 投影仪1台, 其他远程教育辅助设备1套。配有远程教室1间, 与互联网和中国教育卫星网连接。附近各乡镇中心校远程教育设备与此相差无几, 各村小电教设备基本为零。如此就根本谈不上“校校通”、“班班通”了。

2. 现代化教育观念落后, 专业人才缺失

一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学校对教师运用远程教育教学没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同时不能及时有效地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过关, 教师严重缺乏推进教育公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利用现代化远程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他们把自己装在“一张讲台、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传统式教学“套子”里, 没有勇气去大胆尝试“新鲜事物”。他们认为:远程教育工程是一种形式, 一种过程, 搞不搞没有什么, 用不用也无所谓;存在惰性心理, 用传统教学方法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 用远程教育资源尽管好, 但需要学习, 并且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工夫, 很费事, 所以不愿意用;看到学校安装了卫星接收天线, 接收了教学资源, 就片面地认为远程教育就是接收卫星数字教学资源, 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 用不用也不会对教育教学带来多大影响。以上种种错误认识, 严重制约着我校远程教育工作的发展。如:南箐乡中心校现有教师36名, 一半以上的教师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都不会, 特别是老教师连计算机开关机都不会, 如此就谈不上制作课件、开展远程教育教学了。

3. 缺乏双语教学资源, 少数民族学生无法适应现代化教学模式

由于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基本上实行的是“双语”教学, 学生在入学前基本上不懂汉语, 大多数学生要上三年级后才基本会说汉语。加之学校缺乏制作“双语”教学课件人才, 多媒体“双语”教学无法开展, 学校在开展远程网络化教育教学时缺乏教学互动, 使少数民族学生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模式。

4. 远程教育资源整合不足

教学要以教材为主线, 而远程教育资源是对教材的辅助, 只有与教材匹配, 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需要,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 很多教学资源与教材不匹配, 能在课堂上直接使用的很少, 许多资源要经过较大的修改才能在课堂上使用, 增加了资源应用的难度, 严重缺乏民族地区能直接使用的资源平台和优秀资源。

二、加强民族山区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对策

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形态, 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上的网络教育。它是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结合民族山区现代远程教育运用现状, 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 加大民族山区现代化远程教育投入

采取社会筹集、政府投入等形式, 基本做到每班日均能上两节远程课。

2. 城乡结对共建

一是通过网络平台交流教案课件、优秀课例视频、试卷习题、教学素材等各种资源, 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特别是校本教学资源的共享, 相互交流重要活动安排、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作业练习等, 向对方开放教学管理平台, 共同研讨交流教学管理工作;向对方开放网上电子备课系统, 通过网络平台相互参与到对方的备课活动中, 构建网上一体化备课格局;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在网上相互听课、评课, 在网上共同组织集体教研活动;向对方开放校本教研和新课改研究工作, 利用网络平台, 共同研讨交流开展校本教研、推进新课改的策略、方法、路径等, 相互交流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成果;利用网络平台共同组织校本培训, 通过网络直播或录像供对方学校学习观摩,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二是通过网络平台交流德育工作规划、计划、德育工作思路、措施、重要德育活动图片、音视频资料、优秀主题班会、典型德育活动案例等。三是组织教师充分利用QQ、电话等方式, 与对方学校教师进行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反思、教学心得等各方面的交流。组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学能手教师结对, 通过网络渠道,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经常性指导,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四是充分利用城乡结对帮扶, 增加民族山区远程教育设备投入。

3. 加大民族山区教师培训力度

一是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使民族山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全体教师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充分认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是是现代教育趋势的需要, 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它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强烈愿望,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使民族山区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二是通过继续教育, 及时有效地组织教师开展计算机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实行人人过关, 提升教师危机感。三是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加强民族山区教师作风建设, 强化教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是深入开展课件设计比赛、多媒体讲课比赛等活动, 不断提升民族山区教师的教育教学本领。五是开展多媒体“双语”教学课件制作培训, 提高民族山区远程教育应用的可操作性。

3.督政督学校级汇报材料 篇三

一.基本情况:

**中心小学始建于1984年,前身为**初中,2010年学校布局调整,原板桥初中并入县城乐蟠初中,板桥中心小学迁入原板桥初中校址办学,服务半径5公里,覆盖人口20083人。下辖六年制小学2所,教学点6所,在校小学生734名;公办独立幼儿园3所,校中幼儿园3所,校中幼儿班3个,民办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304名;教职工80人。

二、指标完成情况

(一)办学条件:小学生均用地面积70.7㎡,生均建筑面积 10.2㎡;幼儿园生均用地面积 32.2㎡,生均建筑面积12.8㎡.(二)教育装备:小学生均图书 37 册,生机比 10:1 ;幼儿园生均图书2.7 册。

(三)教师配置:小学师生比 1:9.2,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幼儿园师生比1:15,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四)教育完成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毕业率100%,学年内辍学率为0。

二.主要工作

(一)、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各校均衡发展。

1、近年来先后争取资金300多万元,2011年维修改造了板桥中心小学;2012年维修改造了板桥中心幼儿园;2013年,新建了太白坳幼儿园,改造了太白坳小学;对原定祥初中校舍进行了彻底改造,十月份已交付定祥小学使用,实现了定祥小学的整体搬迁;在5个教学点建起了小伙房,本期已开始向学生供应营养餐。

2、为三所六年制小学建起了微机教室和科学实验室,接通了宽带网和远程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站,中心小学建起了多媒体教室及电子白板教室,教学点实现了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3、村村建起了幼儿园,学前教育基本满足了群众需要。

4、协调雷西高速第八项目部为锦坪教学点捐赠电脑3台、办公桌2套、学生课桌椅20套和书包学习用品20套;协调合水鼎城商砼公司向定祥小学师生捐赠10台电脑和2台打印机、275份书包和文具盒等价值近十万元的办公学习用品,极大地改善了这两所学校的办学条件。

(二)、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育质量

各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运作平台,实施了“三三六”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全县小学素质测试中,板桥乡教学成绩一直稳步攀升,2012年荣获县局颁发的教学质量进步奖。

1、以教改促教研,以发展求质量

我们认真落实《板桥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建立教师发展层次和梯级培养计划,设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制定教师发展、培训的短长期计划,鼓励骨干教师打造自己的教学特色,并为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创造条件。三年来先后选派教师参加省、市、县三级培训90余人次、参加的网培已有百余人次。并与西峰区东方红小学、实验小学还有环县曲子镇的习仲勋小学进行了校际交流。

2、充分挖掘各校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资源,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发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教科研活动中的示范和引领的作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使全体参与者和学生共同受益,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3、举行教学业务能力比赛,为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搭建平台。通过优质课竞赛、教师技能竞赛、骨干教师的评选等三项活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中心小学的彭海波在全县的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彭江红在全县班主任工作论坛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出现了2名县级学科带头人,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选拔骨干教师、推动教改进程、检验课改效果、推动各校的课堂教学全面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培养和倡导敬业奉献精神,倡导团队精神。倡导全体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加强自主发展。鼓励教师克制利益驱动,坚持在职学习,支持教师的

专业化发展。在校内树立先进典型、师德标兵,通过橱窗广泛宣传,大胆推出名师,塑造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每年教师节,乡党委、政府都要表彰奖励一部分先进集体、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和模范班主任等。

(三)、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效能。

各校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建立健全学校管理网络,明确职责,形成了有效地民主决策和管理机制。实行分级管理和分组管理,每位领导都要深入管理一线,包级、包组,责任明确,效果显著。定期召开教代会,民主生活会,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共谋学校发展大计,共同修定制度、章程,共同参与决策管理。先后讨论修订并通过了《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教职工聘任方案》、《教职工量化考核细则》、《教学质量奖惩办法》等学校管理制度;修订和完善了《文明学生、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选办法》、《生活困难学生补助条件》等一系列学生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管理行为,落实了对教师、班主任、班级的考核、评价、奖惩机制,奠定了有章可循、按律而行的民主化管理基石。

(四)、依托三项活动、强化德育教育

各校坚持德育为首,高度重视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激励、突出榜样。把思想教育“渗透于活动,溶解于课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各校学生

德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不仅充分利用晨会、思品课、周会、文体活动等进行宣传教育,还立足各校实际,开展了以下三项特色活动:

(1)、每月一事,事事砥砺品行

按照“主题”和“时令”同步的原则,开展了“每月一事”主题教育。学生每月通过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在活动中感知,从活动中受益,把自己在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手抄小报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素质,形成有益一生的素养。最终达到在小事中学会做人,砥砺品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2)、快乐课间,处处增长才艺

各校在稳步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开始尝试实践“快乐课间”课间活动。

(3)、阳光体育,展现生命活力

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师生体育锻炼。近年来,各校开始实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旨在增强师生体质、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融洽师生关系。这项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学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大课间期间,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一同娱乐:高年级组打篮球、打排球等;中年级组打沙包、跳长绳、打乒乓球等;低年级组踢毽子、跳短绳、滚铁环等。

(五)、拓展教育空间、打造校园文化

1、抓好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诵读经典,我们可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对话圣贤,我们能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近年来,各校创造性地开展了读书活动,使学生在晨诵、午读及暮省时间充分汲取古诗文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并把古诗吟诵、阅读名著与语文教学有效地结合了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2、整治校园环境,建设文化校园

优雅洁净的校园,多彩多姿的绿化,富于激励的《弟子规》标语,各具特色的教室布置,虽细微却广博。各校尽全力打造校园文化、班级特色,融励志教育、素质教育于其中,让每个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收着校园文化的沐浴。

(六)、注重过程管理,创建平安校园。

一是成立了由乡党委、政府牵头,乡直各部门、各行政村与学校全面参与的《板桥乡学校安全治理管理联防领导小组》,形成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与校内“平安校园”创建同步进行的良好格局;二是落实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工作模式,每学年开学各校校长和教职工、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学校和住校学生家长、寄宿在学校周边的学生家长及房东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各责任人的

安全责任,强化了各责任人的责任意识;三是加强了人防物防技防力度,各校配备了橡皮棍、钢叉、灭火器等安保器材,配备了专兼职保安,各校一到上课时间就紧锁学校大门,建立了来客登记的管理办法,中心小学安装了4个摄像头,公路沿线的学校安装了减速带,各校放学时教师组织学生排队有序走出校园并护送到指定位置;四是加强了对学生饮食安全管理,学校办理了餐饮服务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办理了健康证,灶房安装了电子灭蝇灯,学生营养餐办公室安装了紫外线杀菌灯,建立了食品留样制度和食品采购索证登记台账,教育学生养成饭前洗手的良好饮食习惯;五是注重过程管理,学校做到了“六抓”:一抓教师安全队伍:在课间、饭空及下午放学,多名教师共同负责的安全工作机制,实行无缝对接制度。二抓学生干部队伍:在班级设立安全委员,实行学生自治。三抓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学校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促使学生活动有序、文明、安全。四抓安全档案管理:建立安全档案管理制度,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留下的安全资料分类存档,使安全工作有迹可循。五抓安全检查:建立了安全检查制度和隐患报告制度,要求各责任人每日上报《校园安全日查记录表》,每周上报《校舍设施安全表》,每月上报《学校安全情况月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六抓隐患整治:要求对各项安全隐患建立台帐,明确

责任人、整改时限,逐项落实整改,安全领导小组及时督促、定期检查。

(七)、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中心小学先后两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读书活动示范学校”、“绿色学校”;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家长示范学校”、“先进集体”、“支援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教育质量进步奖”;在全县英语优等生竞赛活动中荣获团体第二名;先后有6名学生在国家、省市级作文竞赛中获奖,有两位老师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

2.把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3.不断总结教育科研成果,形成一套具有指导性的成熟的理论体系指导课堂教学。

4.所有教学设备使用率争取达到100%。

4.乡教育管理工作汇报[推荐] 篇四

按照县人大办公室关于对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要求,现就我乡教育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城南40公里处,现设有*个行政村,村民小组**个,总户数***户,总人数****人。全乡共有***所小学,教师***人,在校生**人,其中中心校住校学生***人。

二、工作措施

(一)坚持优先发展战略,教育工作地位凸显。****乡历届乡党委、政府都把加强教育工作,提升教育质量作为全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特别是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坚持“生态立乡、产业富乡、科教兴乡”的发展理念,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主要领导联系学校、分管领导主抓的制度不改变,坚持教育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教育发展水平,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二)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面对财政底子薄、债务多的现实,乡党委、政府优先考虑发展教育事业,想办法、筹资金,多方安排教育经费,有力地保障了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自2008年以来,乡政府多方争取资金近***余万元,修

建了***小学,修建开放式围墙300多米,粉刷围墙300米,靓化校园。积极协调向上争取危旧校舍改建项目,维修学生餐厅700多平方米。2011年协调争取资金20余万元,为学校教室和学生宿舍架设暖气。二是争取社会援助力量,向社会各界求助,支援学校建设。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二万余元,更换了旧桌椅板凳200套,配备了教学电脑3台件,添置了图书资料2000多册,改善了多媒体教室,基本实现了“两基”标准要求。全乡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有力地保障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三)强化师生安全管理,教育环境得到净化。一是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门卫制度、值班巡逻制度、领导带班、老师值周等安全管理制度。二是认真开展学校周边环境及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由综治办、派出所牵头,不定期的进行交通安全检查,严禁机动车辆超载超速,制止非客运机动车辆承载学生。及时排查化解群众之间矛盾纠纷,防止因小纠纷引起一系列的报复行为发生;全乡范围内精神病、性格偏激、心理不健康等人的情况进行排查,并加以疏导,有效预防了此类人员过激行为伤害学生。三是开展了学校内部隐患排查。加强学校假期值班工作,完善防盗、防火措施,禁止假期闲杂人员进入学校。经常性的对学校食品安全卫生工作进行督查,对学校食堂、校外餐饮业、小卖部、摊点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对不合格、过期和不卫生的食品予以封存销毁,加强规范管理,确保学生就餐安全卫生。四是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安全知识,特别对学生校外交通安全进行了教育,要求提高安全保护意识,防止交通事故发生;各村组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教育,特别是对部分家长用摩托车、拖拉机承载学生上学、家庭安全隐患等问题加强了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在放学和假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全乡未发生涉校安全事故。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是财政经费短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二是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不稳定,三是我乡地域狭长,居住分散,除中心小学高年级部分学生住校外,大部分学生为走读,学生管理难度较大,特别是上下学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较大。

5.乡关于教育工作情况的汇报 篇五

乡关于教育工作情况的汇报

乡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40个行政村。本乡现有学校7所,其中小学5所,中学1所,私立学校1所。小学在校生1040人,中学在校生878人。幼儿园9所,在校生557人。

一 “两基”巩固提高工作

办学条件

小学生均建筑面积7平方米,中学生均建筑面积平方米.中学按省定一类标准配备了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卫星接收室,光盘播放室等功能室,并按省定标准配备了教学仪器,音体美等器材,达到省定一类标准。中学藏书22413册,生均达32册。小学

在配备有关功能室的基础上,北寺联小和王常完小的教学仪器设备达到省定一类标准。小学藏书25132册,生均23册。

师资水平

全乡小学教师78人,其中中师毕业35人,专科41人,本科2人,正在进修专科的12人,进修专科的10人.学历达标率为100%.高级职称7人,一级职称53人,二级职称3人.初中教师62人,本科2人,专科56人,中师4人,正在进修本科的13人,学历达标率为94%。全乡校长接受岗位培训率为100%。幼儿教师43人,其中专科14人,学历合格率为100%。

普及程度

三年中,小学适龄儿童总数分别为1100人、1048人、1040人,在校生分别为1100人、1048人、104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分别为812人、777人、885人,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在校生分别为805人、768人、878人,入学率分别为%、98%、%。初中三年保留率分别为%、%、%,17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分别为97%、%、%。三年中学前一年入园率分别为80%、81%、78%,学前三年入园率分别为80%、82%,75%.教育经费

三年来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各占元、元、元,小学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2091元、2626元、3205元,中学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1806元、2266元、2829元。

教育质量

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三年中小学毕业年级学科合格率小学为%、%、%,初中分别为%、%、%,学生体育合格率小学为%、%、%,初中为97%、%、98%。升入枣中81人,创历史新高,名列全县第一。

扫盲后巩固提高工作

全乡非文盲人数为12385人,非文

盲率为100%,为做好脱盲人员的巩固提高,开设农民成人技术学校40所,投资万元举办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乡村培训提高班54期,参加人数为2100人,发展具有特色经济的示范户118户。

二 主要做法

提高认识、加强重视,强化政府职能。

多年来,乡党委乡政府一直把教育工作列入党委工作日程,长期采集教育信息,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解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每年初,根据学校发展的状况,确定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发展思路,使我乡的教育工作目标明确,任务清楚,发展快速。

1、建立了“两基”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两基工作的领导,我们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主管教育副乡长为副组长、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两基”工作领导小组。

2、实行了目标责任制

由乡长挂帅,主管教育的副乡长主

抓,中心校抓落实,中学、校区抓规范化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3、各部门联合行动,形成了巨大合力

乡党委、乡政府、乡财政、乡中心校、村委会既统一指挥协调联动,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拧成一股绳,使“两基”工作顺利开展。

4.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以来累计投入资金万元,新建中学教学楼1座,拆除危旧校舍1696平方米,新建、改建校舍平方米,维修校舍1440平方米,新建围墙185米,硬化地面、道路3250平方米。购置办公桌椅135套,床200个,购置教学仪器设备158种2768件。

5.每学期开学,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时间进学校,进教室,进教师的生活区,了解教师的到岗、精神风貌及生活状况,查访两免一补情况,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党的温暖送到了师生的心里,为教育的长

足发展排忧解难,极大的调动了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

6.强化学校班子建设,规范学校用人制度.每年乡党委组织考察小组,对全乡中小学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认真细致的考核,采取学校领导汇报一学年的工作,考察小组提问质疑,乡村以上领导提出建议和意见;全体教师无记名投票;现场查看;与教师和全体学生代表座谈等多种方式了解班子的工作状况。对于连续滞后的班子做出惩戒和调整。、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我们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重视音、体、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开足开全课时,并强化了以实验教学为主的全方位过程管理。在实验教学管理上,配备了理、化、生专职实验员,实现了专人管理,建立健全了实验教学的档案资料,做到了有帐目、有制度、有登记、有记录,实验室配齐了供电、供水、通风换气、遮光、防腐、防危、防火、防盗等

设施,按课程标准开足开全了实验课程,同时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确保了每个在职教师能规范的进行实验操作,高质量地进行教学。为了实现管理目标,我们落实了中心校定期检查考核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了实验教学的开展。

以改革促发展,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改革,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强化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师德标准和县教师形象工程要求,制定出了科学化、规范化,易操作的可行性细则,将全乡师德工作纳入教学工作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并充分利用身边的模范人物,多次组织教师到林秀贞展览馆学习林秀贞的模范事迹,每年教师节都邀请林秀贞做事迹报告,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了教师的师德水平,强化了教师的奉献意识,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了教学中比贡献,班级工作中比爱心,活动

课上比创新的大好局面。

2.多次组织校长和骨干教师先后到武邑、衡中、石家庄等名校学习取经,通过深入课堂,体验生活等方式,学习名校的管理机制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回来后写出心得,全乡交流,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同时立足于本乡的实际,多年开展了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活动,通过观摩课,优质课、汇报课等方式,为教师的交流搭建平台,通过活动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3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乡党委政府结合出台了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的进修,鼓励学校和个人承担课题。措施的出台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和学校的科研积极性,目前有22名教师在参加专升本的在职进修,24名教师在参加专科学历教育,仅就申报承担了1项市级课题,2项县级课题,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5篇。

多管齐下,狠抓控辍保学 管理治辍

为了把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控辍保学措施。一是实行三制,即层层实行控制流失目标责任制,中心校领导包学校,学校领导包教师,教师包学生;实行月报制度,学校每月定期向中心校报告学生数;实行专项督查通报制度,即中心校对于控流失控的单位,实行专项督查,限期控辍。二是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控制学生流失的评估、激励、约束机制,把控流工作纳入学校、校长、班级和教师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并作为评优、评模、晋职晋级的重要考核指标。通过以上举措,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育干部和教师自觉控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群控群保,人人有责的控流机制。帮扶制辍

针对贫困生辍学现象,我们多年来实施了贫困生资助计划。一是开展“一帮一”的帮扶活动,即号召广大教育干部每人资助一名贫困生;二是坚决落实杂费 的减免制度;三是积极开展集资捐资活动,多方筹措资金,从经济上帮助贫困生;四是学校每年从办公经费中抽出部分资金作为特困生的帮扶资金。积极转化特困生,从我乡来看,学生因学习困难而辍学的占了较大比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多次在全乡范围开展了“人人能成才”的教育活动,通过演讲、辩论等形式,树立学生的成才意识,二是积极推挤素质教育,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提高学习兴趣,三是通过学习小组,课外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才华的展示提供生存空间。依法制辍

教育帮扶不是万能的,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基础上,我们始终依法治教,不失时机的加大执法力度,充分发挥教育行政执法办公室的职能,根据《河北省教育委员会关于依法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的规定》,严格执行了义务教育阶段法律文书制度,通过法律手段使学生重新返回了校园。

三 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部分学校的教学设备落后,器材短缺,特别是音体美劳技器材急需进一步更新。部分学生的课桌凳由于使用的年代较长,需要更换。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不够合理,有待于调整。学校的后勤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新课程理念急需进一步探索研究。新课程下的评价体系有待探索和完善。

四 今后的打算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鼓励教师敬业奉献,真正把课堂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师认清形势,不断努力,争做教书的行家,育人的楷模。加大教改力度,用改革的精神办教育。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贯彻至每个教师的心灵深处,以改革促质量,以改革求发展。强化学校教育教学督查力度,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常抓不懈,齐抓共管.狠抓新课程和远程教育项目的培训和学习,力争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广泛开展课外兴趣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生存意志。

6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开创培训、致富的新路子,使我乡教育尽快赶上先进地区,为王常乡的开发、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6.乡教育督政工作汇报 篇六

近年来,根据国家、省、市、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瓦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我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但也还存在诸多困难和不足,现就瓦渡教育情况向与会的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瓦渡乡位于隆阳区东部,距保山城38公里,国土总面积227平方公里,属高寒贫困山区,现有小学10所,中学1所,民办幼儿园1所,乡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小学在校学生2059人(寄宿生2059人),教职工120人(其中职工4人),校舍总面积17310平方米(其中,A级完好房14357平方米,C级房770平方米,D级危房2183平方米)。幼儿园校舍建筑面积476平方米,在园幼儿370人,教职工25人。

二、取得的成绩

(一)大力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育人环境,全面实施集中办学。

实施集中办学,是贫困山区快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2005年前,瓦渡乡共有54个小学教学点。2005年1月17日,隆阳区“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现场会在瓦渡乡浪坝小学的召开,通过不懈努力,已于2010年9月全面实施了集中办学,形成一村一所“大学校”的“10+3”办学格局。2012年3月12日,在试点工作成功的基础上,我校将全乡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进一步集中到中心小学,成功实施了第二步集中办学。

(二)抓住校安工程建设机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近年,在国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薄弱学校投入力度日益加大的前提下,中心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协调建设用地,积极争取校安工程建设项目。除平林子小学以外,其他9所小学都有框架和砖混结构的教室和宿舍,平林子小学教学楼项目也正在争取中。

(三)不断开展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工作,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素质、锻炼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乡的课题研究工作一直走在全区前列,我们在保持这一传统,同时更注意充实课题研究的内涵,使其不至于沦为简单的“材料堆积工程”。省级规划课题《山区学校校点收缩前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对比实验》已顺利结题。2011年1月5日,省级重点课题《贫困山区小学课改中存在的困难、成因及对策研究》也已经开题,省教科院研究员、民族研究室主任陶天麟教授亲临现场指导并对课题开题进行了专家评议。结合我乡实际,该课题下设六个子课题进行研究,研究活动稳步有序进行。同时,结合区教育局生态课堂建设及我乡致力于高效课堂模式探索实际,积极向区教育局申报课题进行研究。

我乡的“乡——片——校”教研网络机制已日趋成熟,中心教研组及各完小教研组在教育研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结合第二步集中办学的步伐,对下一步以各年级组为主的校本教研模式有了新的思考与计划。

(四)不惜一切代价,为教师创造培训和学习的环境。我乡在教育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各方面的努力培养,并结合上级相关要求组织了各种培训活动,做好了乡级骨干教师的考核认定工作,并择优推选参加市区级骨干教师、市区级学科带头人的评选。

派出去学习的教师,返校后上好一堂示范课、写出交流材料,带动全乡教师共同发展,同时,我校15名教师向保山市实验小学的15位教育精英“拜师学艺”,实行一帮一的教学指导;对我乡的所有骨干教师,认真落实了结对帮扶制度,最终将实现瓦渡教师“人人都是骨干,人人都是精英”的目标。

(五)寄宿制学生管理工作有条不紊。

实施集中办学,全乡2059名学生均为寄宿制学生,我们一直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办学,大力开展勤工俭学工作,实行“家长会轮流接送制”、“夜间巡视制度”、“宿舍成线管理制”、“大带小、强带弱的帮扶制”、“教辅人员责任制”、“兴趣活动”等制度,结合国家营养改善计划,中心小学食堂实行配餐制,寄宿制学生的衣、食、住、行、学都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六)德育工作

以“三红”主题教育、“三生教育”和“10534”工程为载体,以少先队活动为主要抓手,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德育教育。

1.“三红”主题教育。即“红歌·红旗·红校园”主题活动,以班级以班级为单位,以唱红歌(传统革命歌曲)、观看红色经典影视片、编排红色革命剧作为主要内容,以班级间评比流动红旗为主要手段,营造红色校园文化,重温红色革命史,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红色教育。

2.三生教育。除认真上好三生教育课程,完成上级布置的相关任务外,举办了主题为“红旗在我心中”的三生教育演讲比赛和主题为“红歌感言”的学生征文活动,结合区教育局安排,认真布置安排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教育。

3.10534德育工程。其具体内容为:“10”即十个主题教育月活动(3月为“感恩月”,4月为“礼仪月”,5月为“慈善月”,6月为“诚信月”,7月—8月为“社会实践月”,9月为“爱国教育月”,10月为“网络教育月”。11月为“科普教育月”,12月为“家校互动月”,1—2月为“中国文化月”;“5”即五个类别的星级德育示范学校(☆级“平安校园”,☆☆级“礼仪校园”,☆☆☆级“人文校园”,☆☆☆☆级“绿色校园”,☆☆☆☆☆级“和谐校园”);“3”即提高学生的“三力”(道德鉴别力、品德实践力、美德示范力);“4”即控制“四率”(普通违纪率、未成年人犯罪率、提高巩固率、德育合格率)。通过开展德育系列活动,以各种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为契机,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七)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让100%的学生享受最优质的山区教育”是我校教育发展的目的,这就要为学生创造优美的教育环境。一年来,全乡特别是中心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因地制宜,集中全乡美术教师,在中心学校墙壁、宿舍等地进行绘画,即美化了校园,又节省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二是节约资金购买稀有树种和各村委会捐赠校树到中心学校相结合,全年共种植树木300余株。

三、存在困难和不足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瓦渡教育人不懈努力下,瓦渡教育在发展中留下了一个个艰辛的脚印,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在管理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不足: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中心小学寄宿生达1341人,学生宿舍十分拥挤,一张高低床必须睡3名学生才勉强可以容纳,其他小学还有想到中心小学就读的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就无法接受;教师宿舍也非常不足,2个教师同住一格宿舍的现象比较突出;教室十分拥挤,仍存在大班教学的现象(最多一班达61人);中心小学校园空旷,大门围墙没有标准化建设,师生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二是由于资金短缺,电脑、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设备还是一片空白,实验仪器和图书也没有达到配备标准。

三是寄宿制学生的“衣、食、住、行”和管理工作需要大部分的教师,我校120名教职工与编制的138人相差18人,即使满足138人也难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导致现在的教师工作量大,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四是职工较少,大量向社会招用食堂工作人员就增加了学生就餐成本,从而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同时,食堂大宗物品统一采购,一次送来的物品较多,存储室和加工间严重不足,全乡还没有标准化建设的食堂。

五是生活用水难以保障。自来水管径太小,正在建设的100立方米的蓄水池还远远不够,考虑到枯水季节的储水量,还需建设200多立方米的蓄水池才可以基本保证师生的生活用水。

六是学生往返困难。目前,各完小都实行家长步行轮流接送学生,但中心小学就读的大部分学生离家较远,多数家长只好用摩托车接送,这就存在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能有校车是我们广大教师和家长梦寐以求的愿望。即使有一辆校车,解决一条线路或两条线路,也会为部分家长及教师减轻负担,为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7.乡教育督政工作汇报 篇七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用信息化建设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根据中央、省、市委和县委的精神,我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管、学、用”的工作方针,与农村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相结合,从“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基本情况

我乡总面积40.8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3.5万人。全乡共有党员1029名,其中农村党员762名。远程教育接收站29个,所有站点全部开通投入使用,每个站点有专门经过技术培训合格的管理人员。从今年1月份以来共培训20余期,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00余人次。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站点管理,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1、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原则,落实领导责任制。实行党委“一把手”负责制,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和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工作目标考核制度,明确职责和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各站点规章制度,使各站点管理规范化、运行正常化。同时将远程教育本网网-www.wmxz.cn工作同经济社会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从而推动我乡远程教育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2、认真抓好队伍建设。一是注重加强对政治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知识等方面的学习,特别是对远程教育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的学习;二是采取外出培训学习、集中学习和个人自主学习等方式,提高我乡远程教育队伍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保证远程教育的正常开展,建立了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知识过硬、战斗力强、爱岗敬业、团结向上、充满活力的远程教育干部队伍。

3、落实好站点运行经费。全乡财政共投入 万元,用于乡、村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建设,对没有办公场所的村,乡党委决定每年补助500元用于租赁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场所。由于资金到位,各项工作任务得以较快推进行,如期完成了远程站点的建设工作。

(二)结合实际需求,切实抓好培训工作。我乡主要采取“因需施教,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的教学组织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

1、制定好实用的教学培训计划,保证培训工作正常开展。根据不同站点和干部群众的不同需求,按照县远教办培训工作安排意见提出的教学目标任务,科学地制定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学习培训计划。

2、抓好培训管理,确保培训计划的落实。把农业科技知识、农村适用技术学习培训与典型引路、协会引导等结合起来,对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和农民群众进行培训,充分调动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满足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把远程教育站点与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精神文明活动室、计生站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一站多用”的作用,使之成为党员干部培训的学习基地和农民群众学科技、学文化、学知识“多位一体”的综合教学点,发挥了远程教育各站点的综合利用效益。村级站点每月组织培训2次以上,形成“学习形式随着村情走、学习内容紧跟项目走、学习需求紧跟群众走、学习效果紧赶发展走”的培训管理模式。

(三)搞好跟踪服务,加强督促指导。一是搞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的.跟踪服务工作,做好故障信息反馈;二是搞好培训后的跟踪服务,做好教学培训后的反馈工作;三是搞好协调服务,做好教学资源的整合工作,从而发挥各相关部门的作用。

三、存在不足和建议

1、资源没得到充分共享。建议是否可以利用局域网或域的形式来共享资源和上传下达文件。

2、管理人员的技术跟不上。建议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多组织与兄弟乡镇交流学习活动,保持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上级多到点上指导。

3、站点的硬件设施达不到要求,放置设备的空间太小,而且很简陋。建议向上级争取资金,多方协调,让远教成为群众的满意工程。

四、下步工作打算

目前,我乡的教程教育工作起好了步,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进一步提高和巩固。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不仅意义重大,也是各方面工作的迫切需要。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领导,加强管理,加强研究,力争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真正从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得到实惠,进而达到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目的。

一是加强协调。积极与各部门协调,与各站点配合,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整体合力。

二是加强督查。将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的进度和质量纳入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定期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及时通报,确保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和技术服务队伍。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对农村党员干部参加远程教育提出硬性要求,集中进行学习;二是对农民群众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培养学习兴趣,以学习促提高。通过学习讨论,让学习取得良好效果。

上一篇:2020年《西游记》读后感500字下一篇:乡镇财政(农税)所职能转变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