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任务

2024-10-12

创新任务(共9篇)

1.创新任务 篇一

计算机创新小组寒假任务

1.使用C++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器;(具体要求看附件)

2.使用C++编写一个使用几个常用的排序算法来进行排序的小程序,(直接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起泡排序)(具体要求看附件)

3.自己搜索一些关于我们相关机器人竞赛项目的资料制作成PPT(每人选中一个项目即可)如果感兴趣的尝试自己搭建比赛平台

目前我们学校参加的项目有:

RoboCup仿真组(3D)

RoboCup仿真组(2D

家庭机器人仿真-指令语言项目

家庭机器人仿真-自然语言项目

舞蹈机器人大学组(常规双足人形)

微软(MS)轮式微型机器人5:5仿真赛

微软(MS)机器人武术擂台仿真赛、FIRA仿真组(5:5)

水中机器人2D仿真水球(5:5)、水中机器人2D仿真抢球大作战、水中机器人2D仿真花样游泳、水中机器人2D仿真水球斯诺克、水中机器人2D仿真协作过孔、

2.创新任务 篇二

1. 传统绩效考核在现实工作中面临困境。

传统绩效管理往往注重考察最终的结果如何,而忽视绩效产生的过程。工作结果的重要性不可置否,它是对工作目标实现与否的检测。但不注重过程管控,往往最终目标任务的实现也难以保证。在开展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存在考核不到位的现象。一些任务、一些岗位因没有具体量化指标而难以考核,致使考核成为过场。由此,公司乃至部门年度目标的实现,也就很难把握。

2. 目标任务制考核有利于全员绩效管理的推行。

目标任务制考核将企业目标从公司领导到基层员工,逐级分解,逐级签订绩效合约。合约明确公司的年度奋斗目标和岗位指标,做到公司管理的全员参与。公司经营效益的好坏与每一个人的绩效高低息息相关。员工个人绩效的测量通过绩效合约来进行。个人薪酬和职业发展也与公司年度目标的实现程度、个人绩效的实现程度相挂钩,促进了全员绩效管理的推行。

3. 量化考核确保关键绩效指标及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

通过逐级任务的分解和层层绩效合约的签订,不仅将公司全年的目标具体化,事实上也实现了公司总体责任的分解,每一名员工都是目标的主体,每一名员工都是责任的承担者,强化了员工的责任感,细化的分工和附带的责任使得公司年度各项关键绩效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的实现成为可能。

4. 量化考核推动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量化考核将员工的工作量明确化,具有可对比性,在部门内形成了有序竞争和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根据绩效的高低,产生了工作激励的差异性,增强了员工改善工作的动力,使得基于个体绩效之上的公司整体绩效也得以提升,公司的总体目标得以实现,整体效益得以提高。可以说,量化考核促进了公司和员工的双重发展。

二、管理机关目标任务制考核的内涵及特征

1. 逐级分解目标任务。

公司将年度考核指标分解给各部门,各部门根据员工岗位职责将目标任务进一步分解给部门员工,做到公司年度目标在公司内部和部门内部的双重分解。

2. 层层签订绩效合约。

为保证目标任务的实现,公司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签订绩效合约,分管领导与部门负责人签订绩效合约,部门负责人与部门员工签订绩效合约,并将绩效合约履行情况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3. 逐级实施量化考核。

为保证各项工作任务有效贯彻落实,对部门和员工实施逐级量化考核。公司领导对部门目标进行季度量化考核,机关部门对基层单位实施季度量化考核;分管领导对部门负责人进行月度和年度量化考核,部门负责人对部门员工进行月度和年度量化考核。

4. 强化考核结果应用。

管理机关部门季度考核和员工月度考核结果均与员工月度绩效薪酬挂钩;员工年度绩效考核结果还与人才选拔、升迁竞聘、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技能鉴定、教育培训等挂钩。

三、管理机关目标任务制考核的主要做法

1. 成立管理机构———绩效管理委员会。

公司设立绩效管理委员会,下设绩效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负责绩效考核的日常管理工作。绩效管理委员会分解落实上级单位下达的年度业绩考核指标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并组织实施,制订公司级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并组织开展相关绩效考核工作。

2. 年度目标任务逐级分解。

绩效管理办公室按照《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责任书》以及年度同业对标指标,对公司年度目标任务进行逐级分解并下达到各部门。各部门根据目标任务,结合部门管理职责,与分管领导签订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任务书,签订内容包含现状分析、工作目标、工作计划、计划管理措施、支持需求等。部门根据岗位责任体系进一步分解指标,与员工签订年度绩效合约,含年度关键业绩指标、重点工作任务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标三部分。

3. 构建考核指标体系。

根据目标任务制的考核内容,逐级分解、提炼指标,并建立管理机关部门、员工指标体系库。指标的提炼含关键业绩指标、重点工作任务指标、综合评价指标三个方面。关键业绩指标通过业绩考核指标和同业对标指标,按照明确、可测、可达,并具有时限性、相关性的原则进行提炼。重点工作任务指标由上级下达和本单位本年度重点工作组成,依据二十四节气表提炼而成。管理机关各类人员关键业绩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指标体系由部门指标按照岗位职责分解而成。

4. 制定量化考核标准。

依据管理机关部门和员工指标体系库,建立“管理机关部门”和“管理机关员工”两级量化考核评价标准。绩效管理办公室制定管理机关部门量化考核标准,管理机关部门制定管理机关员工量化考核标准,各项考核标准按照定量、简单直观、突出重点、易于操作的原则进行设定。

5. 实施量化考核。

量化考核包括对管理机关部门量化考核和管理机关员工量化考核两个层级。管理机关部门量化考核采取季度监控、季度分析的办法进行。每个季度由各部门对所负责的公司指标以及部门的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和重点工作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由绩效管理办公室汇总报公司领导,由公司领导对部门季度关键业绩完成情况及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评打分,考评结果经公司绩效管理委员会审议后挂绩效管理网站公布。

管理机关部门员工量化考核分为月度和年度。月度考核根据月度重点工作任务、年度关键业绩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年度考核分为月度考核成绩和年终考核成绩两项,按考核比例计分。年度考核由员工直接绩效经理人依据员工年初签订的绩效合约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6. 考核结果反馈。

对管理机关部门、员工各层级各层面的考核结果都进行反馈、面谈。管理机关部门季度绩效考核结果通过公司绩效管理网站进行反馈、监控。管理机关员工实行绩效经理人制度,员工的直接绩效经理人为该员工的绩效监控人,绩效监控人对员工的关键业绩指标与目标值的差异、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监控。在员工的各层级考核中,绩效经理人及时反馈考核结果,组织开展绩效面谈,及时与职工沟通与分析,肯定成绩、指出问题、交流意见,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出绩效改进计划。

四、管理机关目标任务制考核的实施效果

1. 建立了绩效合约机制。

公司与部门签订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任务书,公司正职领导与副职领导签订绩效合约,分管领导与部门负责人签订绩效合约,部门负责人与员工签订绩效合约。层层签订绩效合约,保证了考核责任的有效落实。

2. 统一了考核分类和考核标准。

统一分层分类。纵向分为企业、部门、岗位三位一体,包括单位负责人、部门负责人、部门一般管理人员三类人员。横向统一考核标准,针对各类人员,分门别类、富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绩效指标和评价标准。

3.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显著提升。

企业指标的层层分解,压力的层层传递,通过指标量化、考评标准的量化,各岗位每月日常工作及专业工作一目了然。绩效经理人按照考核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排名,形成一种危机意识。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与薪资兑现、评先评优、职业生涯的发展密切挂钩,增强员工的紧迫感,员工的工作热情显著提高。

4. 公司年度关键业绩指标、重点工作任务指标达标率显著提升。

3.融入中心任务 创新党建工作 篇三

一、坚持与时俱进 创新党建工作理念

树立继承创新的理念。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继承的体现和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前提下发展,是促进党建工作常抓常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效途径。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继承,才能进行卓有成效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党建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本原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着力做好继承和创新这篇文章。对在党建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企业需要、党员欢迎、职工拥护”的党建工作方式方法要坚持下去,不断赋予新的内容。

树立虚实结合的理念。坚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务虚不能虚务,是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方法。党建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发挥服务和保证作用,其本质要求是“务实”的,但其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人的思想来实现,因而又是一项“务虚”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虚”功“实”做的理念,正确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要以虚促实又要以实带虚,通过虚功实做,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中心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和思想保障。

二、提高实效性 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落实责任机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抓好《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好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树立“抓好党建是称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观念,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建立目标机制。根据党组织建设的任务,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地確定党建工作目标;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奖惩,使党建工作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形成党建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实现党建工作目标与中心工作目标有机统一。

完善组织机制。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在新建组织机构的同时建立党组织,调整组织机构的同时调整党组织设置,配备管理人员的同时配备党务工作者,确保镇平县电业局的业务延伸到那里,党的组织就建到那里,党的作用就发挥到那里,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选拔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领导水平强的同志从事党务工作。总结党建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根据党员队伍的特点和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三、增强工作活力 创新党建工作方法

推进上下联动,整合党建资源。党建工作的主要对象为全体党员,工作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党员全员参与、上下联动。党委负总责。党委书记要真正把党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要亲自抓、负总责,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企业科学发展。支部抓实施。党支部是党建工作的主要责任者、组织者和策划者,也是党建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按照党的章程和党委工作要求,把党支部工作与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各项活动,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保证党委各项意图在支部得到贯彻落实。党员齐参与。广泛动员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建工作,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党建工作合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拓宽党建领域,强化服务功能。保持党同员工群众的密切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员工的根本利益是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核心,也是我们党先进性的生动体现。服务党员。镇平县电业局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结合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为党员提供学习教育的机会和实现价值的舞台,促进党员全面发展,激发党员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内在动力。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服务员工。树立党组织服务员工理念,始终关注员工所思、所想、所忧,努力解决员工群众反映的各种现实问题。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健全员工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畅通利益诉求渠道。服务中心。围绕中心抓党建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要坚持融入中心,以促进中心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中心工作取得的成效来检验党建工作,克服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现象,做到中心工作想什么,党建工作也要想什么,中心工作做什么,党建工作也要做什么,实现与中心工作“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任务上同担”。

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党建效能。当今时代,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党组织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发挥信息化平台资源丰富、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等优势,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推行电子党务。电子党务是党建工作顺应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等手段,有效整合党建信息资源,提高党建效率性、参与性、民主性的一种新型党建模式。党组织要顺应时代潮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电子党务工作,实现党务工作信息化,提高党建效能。建立党建网站。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有效整合党建信息资源,建立党建网站,把党建网站的内容从展示、宣传向多功能、全方位发展,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互动性、参与性、民主性。创新党建手段。充分利用电子党务、党建网站这些平台,不断创新党建手段,通过建立网上党校、探索运用在线学习、“红色”短信、手机报等手段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与管理。大力宣传运用好中央共产党员网、党员电视栏目、共产党员手机报三个平台开展党员教育,大力推进党员教育上电视、上手机、上互联网。

4.创新任务 篇四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

杜玉波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要求,关系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关系高等教育强国梦和中国梦实现。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随之进入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阶段。近年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三年多来,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启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开展了试点学院综合改革等,取得了积极进展、积累了有益经验。但也必须看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不够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高校根据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的主动性不强,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好办法不多,集聚社会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活力不够,特别是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还不完善等。为此,必须下决心向机制开刀,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质量,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思路应当包括:

第一,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是基本前提。只有以现代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适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化”同步发展新要求的人才。要引导高校摒弃唯考试评价、唯分数论的观念,真正树立起纲要提出的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理念;摒弃拼规模、比数量的观念,真正树立起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所有的政策设计都应把握这样的导向。

第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主要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选拔录取到培养过程再到社会评价都需要改革,但对高校来说主要是培养过程的改革,而其中教育教学改革是核心。具体说,要在“四个推动”上下功夫。一是推动形成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层次结构;二是推动建立教学内容的更新

机制,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材质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三是推动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创新教学管理制度,能够向不同的学生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四是推动教学团队发展机制创新,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三,创新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是迫切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类型是多样的,但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下大气力创新多层次的“三型”人才培养机制的任务极为迫切。这就要求高校突破传统学术型基础型的培养模式,改变“三重三轻”的现状,做到“四个更加注重”:即,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在专业设置上更加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科学知识、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融合,在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社会合作上更加注重用人单位的参与,培养具有较强岗位适应能力的面向地方、面向行业企业的高素质人才。

第四,提升实践能力是重要突破口。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中,实践能力培养是目前非常薄弱的环节。我在学习《邓小平年谱》时看到,小平同志1985年评价云南边防前线作战部队时曾说过:“听过枪响和没有听过枪响的部队大不一样。没有打过仗的经过训练可以打仗,打过仗的经过训练更能打仗。”要下大力气落实好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动高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加强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建立完善学生实习实践的相关制度。

归纳起来,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思路就是:在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引下,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高校人才培养的潜力和活力,特别是通过创新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机制,着力突破实践能力这个薄弱环节。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做的工作很多,我认为,目前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特别是主动适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针对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选准突破口,在与之

密切相关的法学、新闻传播学、农林、医学等学科专业领域,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形成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良好局面。

在法学教育方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迫切需要大批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高素质法律人才。目前有631所普通本科高校设有法学类专业,在校本科生近31.25万人。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不够深入,能在国际舞台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领土、发展和安全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迫切需要大批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目前新闻传播相关专业有专业布点1080个,在校本科生达到23万人。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不够深入,对外宣传人才短缺,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好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在农林教育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农林人才。目前,高校开设的农林类专业有27种,专业布点824个,在校本科生达24.4万人。但基层人才培养能力不足,能够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应用型复合型农林人才相对短缺。在医学教育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目前有167所普通本科高校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37万人。但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严重缺乏,面向乡村、服务基层的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因此,我们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要求,以实施“卓越计划”为抓手,着力创新高等法学、新闻传播学、农林、医学领域人才培养机制。这些改革的思路可以归纳为“必须三个坚持”:

一是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统领高等法学教育,增强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高等新闻传播教育,引导学生始终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秉持新闻职业操守,履行新闻工作社会责任。要培养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服务群众的前沿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的农林、医学人才。

二是必须坚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要紧紧扭住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基本要求,推动高校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开发优

质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共建实践平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培养与需求的对接。

三是必须坚持制度建设重要保障。要抓住培养标准制定、教师与从业人员互聘、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等重要环节,建立系统完善的制度。高校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共同建立并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协同机制、教师队伍协同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管理协同机制,实现协同育人、合作共赢。

2014年,要在这四个学科专业领域实实在在地干成几件事,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一是以推进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为重点,把高等法学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引向深入。会同中央政法委等部门选聘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到高校兼职或挂职任教,选聘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兼职。建设若干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涉外法律人才、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二是以推进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为重点,把高等新闻传播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引向深入。推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管理机构、精品课程、骨干团队、实践基地、研究智库。建设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继续选聘优秀编辑记者到高校兼职或挂职任教,从相关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选派骨干教师到新闻单位兼职或挂职。三是以召开全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为契机,把高等农林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引向深入。会同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启动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遴选一批高校开展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开展国家农林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设立“双师型”教师岗位,深化面向农林基层的教育教学改革。四是以推进“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为重点,把高等医学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引向深入。会同卫计委推进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重点推进“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加“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或“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合格医生培养制度。深化面向基层的医学教育改革,培养能在乡镇卫生院从事全科医疗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

在做好以上四个学科专业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同时,还要围绕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这个核心,继续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耕细作已经启动实施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有关计划。总结“拔尖计划”实施四年来的做法和经验,探索完善“一制三化”的拔尖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与中科院优势互补,继续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探索完善校所协同、教学与科研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推进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继续实施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开展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

二是基本建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要按照基本建立适应大众化阶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目标要求,颁布实施“国标”,制定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颁布实施“行标”,推动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颁布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颁布实施“校标”,推动高校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三是优化本科专业结构。重点完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公共服务与管理网络平台,促进形成专业设置宏观监管和动态调整机制。突出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导向,推动高校办好一批优势特色专业,加强社会紧缺的集成电路、服务外包等专业人才培养。

四是继续实施好“本科教学工程”。改革项目管理方式,允许高校跨项目统筹使用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经费,鼓励高校把钱用在支持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上,系统推进本科教学改革。五是深入推进试点学院等改革试点项目。引导高校把试点学院的“三改革一完善”也就是“改革人才招录与选拔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遴选、考核和评价制度、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的重点任务更加聚焦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上。进一步完善试点转示范机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试点院校之间的交流研讨平台,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5.创新任务 篇五

该厂结合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内部改革、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等事关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的实际,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重点,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和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该厂将工厂管理的“硬件”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软件”相结合。党委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热点、难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围绕管理工作上台阶、经营开发任务的完成、改革举措的实施、工作方针的实现,做好舆论引导、思想教育、答疑解惑、鼓舞士气的工作。

2009年,该厂下属的华威公司面临增资扩股的改革。为做好改制期间职工的稳定工作,该厂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讲清形势,解决问题,并特别准备了《致华威公司全体党员的一封信》,在全厂下发了《关于做好西安航天华威化工生物工程公司增资扩股期间思想政治工作和维护稳定工作的决定》,确保了华威公司队伍稳定,顺利改制。下半年,某重点型号出现的质量问题,引起全厂上下的高度重视。该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工艺薄弱环节和特种工艺梳理工作。其间,该厂党委组织人员深入各单位,了解梳理工作的进展、效果、难点和各单位的亮点与经验,并在厂局域网内开设专栏,进行系列报道,鼓舞了干部职工的干劲,增进了单位之间的交流与互助。

同时,厂党委领导还每周坚持与行政领导在全厂进行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疏导职工出现的思想问题。厂党委一系列深入扎实的工作,使许多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得以解决,有力地推动了中心工作的顺利完成。

特色活动与企业文化相结合该厂将党建特色活动与塑造企业文化内力相结合。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和复杂多变的科研生产形势,该厂党委十分注重创新党建特色活动,以增强党建和企业文化工作活力,营造快乐工作的氛围。

开展“保增长、保成功、求发展、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地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基层支部纷纷以在全面完成生产任务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目标,先后开展了形式多样、有声有色的主题活动,“设岗评星”、“一个党员一面旗”、“我是党员我带头”、“大干一百天,用成功报效祖国”等活动,把党委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覆盖到了生产一线,在干部职工中形成了“学先进、做先进、讲安全、比效率”的良好氛围,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确保了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为了推动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近年来厂党委一直倡导诚信、学习、创新、包容、责任、和谐等理念,密切结合工厂、职工的实际情况,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为工厂的和谐发展发挥出软实力的贡献。

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情系灾区捐款”活动的开展,使爱的赞歌在厂里传唱。短短两天募集善款30余万元。该厂“真情无限”救急帮困活动启动后,党政工团联合向全厂职工发出了募捐倡议书,厂党委专门制定下发了《救急帮困基金管理办法》,使之成为一项常态活动。两年来,已有数十位困难职工和家属获得帮助,感受到工厂大家庭的温暖。

同时,以爱心日、航天日等为内容的“九个一”主题活动的开展,充分激发出广大干部职工爱党、爱国、爱航天、爱企业的良好精神风貌。

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活动与管理融为一体,促进管理,保障中心,使党员品牌叫得响,形象立得住,“亮点”看得见,效果有口碑。不断创新的形式和主题,使企业文化活动不断增强凝聚力,在提升党建特色活动品牌形象的同时,也逐渐塑造着“一流队伍、一流技术、一流产品、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服务”的文化品牌,增强着企业的文化内力。

党建与创新相结合7103厂还注重将党建工作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厂党委通过支部书记培训、中层干部培训、骨干培训班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党建和企业管理新观念、新认识、新方法、新要求的培训,找准党建工作的创新点和切入点,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闪光点”。

该厂党委班子成员与分管支部“结对子”,对口协助,上下互动,推动党建与管理方法借鉴、优势互补和工作融合。

作为围绕中心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要求,该厂党委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精心设计载体,实施目标激励,激发各级组织和干部职工争先创优的热情,开展创建“四好”班子、“两优一先”等活动,实行单位自检、党委季度考核、经验交流、命名表彰制度。为更好地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创新大赛的举办,组织开展了“两抓三提高”,“四个发展,一个争创”,“三联系一蹲点”等特色活动,创建优秀领导班子,创建过硬党员队伍,创先进管理水平,创优异经济技术指标。

该厂党委坚持培养选树典型,抓点树标,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2009年,该厂党委在全厂深入开展向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的25车间机加一组学习的活动,掀起“争创创新型团队、争做学习型班组、争当知识型职工”的高潮;正在开展的“感动7103厂”特别人物评选活动,发现工厂内的感人事迹,评选职工榜样,通过对先进人物事迹的传播,树立起榜样的力量。一大批在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技术创新、敬业奉献、和谐创建等方面的先进典型被挖掘出来,让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6.淮南市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任务书 篇六

试点企业名称:

法定代表人:

科技专员:

联系电话(手机):

电子邮件:

淮南市科学技术局制

二〇一〇年十月

填 表 说 明

一、本《任务书》根据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包括试点工作总体目标、试点工作主要任务、计划进度和阶段目标、保障措施等四部分。

二、企业填写时要按照正式印发的试点工作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及任务填写,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要把试点方案全文录上。如果工作目标及任务数据有调整的,应征得市科技局同意。为了接受社会监督,市科技局将对试点目标、主要任务等内容在网上公开,对不予公开的部分已在表中加*标注。

三、本《任务书》是创新型企业试点结束后评价认定创新型企业的重要依据。

企业应根据试点工作方案,指定科技专员填写。2010年底统计数据为试点前的基数,试点的第一年为2011,第二年为2012,依此类推。

四、本《任务书》涉及的文字和数据应真实、明确、具体、完整,经企业法定

代表人确认准确无误后,在任务书上签字并加盖单位盖章。甲方为市科技局,乙方为试点企业,丙方为所在县区科技局。

五、本《任务书》一式4份,文本统一按A4纸双面印刷,正文用4号宋体字

打印,标题用4号黑体字打印。

六、请各试点企业将填写的任务书(含电子版)于11月22日前报送所在县区

科技局,由县区科技局审核后报市科技局。

一、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

(可按2年或3年试点期安排,但必须明确是2年还是3年,下同)

试点工作时间: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或2013年12月

试点工作总体目标:通过2年或3年试点,本公司。

试点工作具体目标:

1、2011年、2012、2013年企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亿元、亿

元、亿元;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

2、到2012年底或2013年底,企业研发人员总数达到人,其中

重点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人。2011年-2012年或2013年申请专利

(包括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等知识产权)项,其中发明专利项;到2012年底或2013年底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项。

3、到2012年或2013年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

收入的比例达到%。

4、2012年或2013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万元/人·年。

5、创新组织与管理:企业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研发支撑体系建设、创新管理与制度建设、品牌塑造、创新文化建设以及获得重大科技奖励、主持和参与制定标准等。

二、试点工作主要任务

1、确立创新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明确技术创新的重点

领域、发展方向及合理的技术路线。

2、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提高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积

极承担国家、省、市科技创新项目,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研究开发成果进行科学普及。

3、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增强技术开发和工程配套能力,积极参与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并创造条件对外开放。

4、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强管理人员科技培训、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及职工技能培训。

5、打造自主创新品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自主品牌战略,做好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建立专业性专利技术信息库,主持制定或参与制定行业、国家、国际技术标准。

6、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实行创新要素参与分配制度,鼓励职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7、推进管理创新和创新文化建设,探索和创新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注重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和谐奋进的创新文化氛围。

根据试点目标,企业可在上述内容中选择4-5项作为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

三、计划进度*

企业根据试点期自主设定起止时间、工作进度、阶段目标。设定的阶段目标与本任务书第一条设定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应一致。

四、保障措施

为保证完成试点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公司采取下列主要措施:

1、组织保障:。

2、人才保障:。

3、经费保障:。

4、机制保障:。

五、其它事项

1、乙方于每年12月30日前向甲方报送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报告,遇有企业产权、人事、财务等重大变动和重大技术创新情况及时报告。丙方受甲方委托,对试点期间任务书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试点工作完成时,乙方向甲方提出评价验收申请,甲方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价验收。

2、本《任务书》一式4份,甲方2份,乙方1份,丙方1份,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

经办人:

日期:

乙方:

经办人:

日期:

丙方:

负责人:

7.创新任务 篇七

一、呵护学生的“天马行空”

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决定了他们对一切知识的好奇, 特别是从小孩子的独特视角来看待那些历史事件。对待这些问题, 历史教师要有宽容之心, 允许并努力呵护中学生思想上的“天马行空”, 真正将课堂打造成民主平等的天地。有学者指出:历史是个小姑娘, 人们想怎么打扮都可以。这话虽然说的有些偏颇, 但也有其道理。事实上, 历史事件都是事件的经历者或后来人写的, 因为角度不同,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描述。即使是倡导“史笔如铁”的史家, 也无法做法完全还原历史, 更不用说中国史家历来就有“春秋笔法”, 历史到底是什么样的是值得探讨的。因此, 在历史课教学中, 用更加宽容的心态看待学生们对历史事件的质疑, 而不是去压制。如在学习“贞观之治”一课时, 讲到李世民在治国取得的成就, 贞观之治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有学生提出:李世民也不是好人, 他杀了自己的亲哥哥和亲弟弟, 还将他父亲囚禁起来, 太可怕了。针对学生的这种疑问, 笔者更多是从他作为皇帝的身份去讲述他所取得的功绩, 但对李世民的弑兄杀弟的事实没有否认, 只是在历史的背景中去讲述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们在这种肯定中, 既知道了历史真相, 也为自己的大胆陈述得到教师的肯定而高兴。教师在课堂上积极保护学生敢于创造的积极性, 加上正确的引导, 可以让中学生从小养成不人云亦云的思想自由, 使天马行空的思想创新之花在中学生小小的心灵中种下种子, 成为他们自由成长的催化剂。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人格的培养, 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时刻注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人的主动参与, 积极探索, 敢于破旧, 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是创新的基础。历史教师要以自己的创新个性为基础, 引导学生, 影响学生, 逐步养成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方面, 要在历史课讲解中, 时刻渗透自己的创新之处。可以想象, 如果教师喜欢质疑, 善于质疑, 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更加喜欢质疑, 逐步养成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如果教师能够用发展的、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那学生自然也不会过于孤立地看问题, 而是会与历史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相联系, 更加全面地看问题。因此, 教师要勇于用自己质疑、求证的求学精神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另一方面, 教师要努力在历史教学中创新教学手段。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勇于探索新颖成功的教学模式, 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为学生营造可以发展个性的积极、主动、合作的学习氛围。如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起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但这些人物总是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如何去评价这些人物, 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要善于去发挖掘他们的亮点,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精神、王安石的变法图强中的一往无前, 孙中山先生对中国革命探索中的百折不挠,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另僻蹊径。也要善于去正确看待失败历史人物, 而不是完全遵循“盖棺定论”。如理性客观看待王安石的失败, 从其性格上看其变法失败的必然, 等等, 创新意识、创新人格的培养就是要秉承不相信唯一正确的解释, 不盲从权威的仲裁, 坚持自己的主张。通过这样有意识的引导, 使中学生在长期的历史课程学习中, 逐步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

三、鼓励学生的个性展示

与科学课的五彩斑澜、富有趣味不同, 历史课对于中学生来说, 终究是比较枯燥的, 由于是对很久以前的事情进行描述, 中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以让他们将一个个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理解。如此一来, 即使是学生积极参与, 发表意见, 依然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参与到讨论中来。因此, 有必要将部分课内课时转化为课外课, 通过开展课外活动, 让学生在他们喜欢的活动形式中长见识, 形成个性。开展课外课, 要充分借助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 通过有趣、有效的科学编排, 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历史课的有趣之处, 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进而有兴趣去学历史。如坚持开展历史人物表演课, 以“历史上的今天”为题, 由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搜集历史上的今天所发生的故事, 再讲给全班同学听。举行历史人物辩论会, 根据学生在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上不同的立场, 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 进行辩论。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想法, 更会让学生在竞争心理的推动下, 主动去学习历史知识。事实证明, 通过精心组织历史课外课, 用更加丰富的课外活动, 可以让学生在好奇心与好胜心的引导下, 乐于学历史、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堂上的主人翁精神也会大大增强, 从此变得爱上历史课。更难能可贵的是, 有趣的历史课外课, 给学生创造了内涵更加丰富、更加自由的天地, 为学生的创新人格形成与展示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有利于逐步养成学生的个性。

创新人格的培养, 是我们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将创新人格培养融入到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去, 可以让历史课不再是单调、枯燥的代表。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历史故事和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 加上中学生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强烈的个性展示, 可以促进他们创新意识的形成, 进而促进中学生创新人格的养成, 为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当今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创新人格培养, 可以让历史教学课堂更加活泼, 学生更有兴趣学, 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路, 为他们的成才打下基础。本文围绕中学历史教学课堂的方方面面, 探讨创新人格培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与途径。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创新人格,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洁玉.加强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J].读写算 (教研版) , 2013, (2) .

[2]李洁玉.加强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J].读写算 (教研版) , 2013, (2) .

8.创新任务 篇八

【 关键词 】数学 创新能力 意识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3.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体现。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以为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每次总结,都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它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三、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

1.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

学生早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2.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

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9.创新任务 篇九

项目下达单位(甲方):西南科技大学工程技术中心项目负责人(乙方): 李梦思项目所属学院(丙方):法学院项目指导教师(丁方): 刘永强

一、项目名称、编号、卡号

项目名称:商业保险中酒驾免责条款的正当性研究与分析

项目编号:CX12-087

农行卡号:***5111

二、研究期限

本项目自 2012年11月立项,至2013年11 月完成,为期 1 年。

三、预期成果

√A、研究报告或调研报告(必选);√B、公开发表研究论文一篇;C、申请专利项;

C、设计图纸及说明书;D、软件套; E、样品、实物;F、其它

四、项目经费

学校资助 1000元,大写壹仟元。

五、合同内容

为保证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的顺利进行,经四方协商,订立如下合同:

1、甲方负责项目的经费管理、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等工作,为乙方项目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咨询。

2、乙方应严格掌握经费开支,专款专用。经费总额包含本项目涉及的所有费用,如用于购买项目所需的原材料、元器件、论文版面费等。

3、乙方应在甲方规定时间内提交项目进展报告(每年5月第1周)、结题申请表(每年10月第1周)、研究报告或调研报告、研究论文、其它成果以及相关支撑材料。项目成果如发表论文、获奖等,应标明源自西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及项目编号,未注明的不予列入结题验收材料。

4、乙方因某种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而使项目无法按计划进行,应向甲方提交详实的变更、延期或中止申请。经指导教师签字、所在学院(部)签署意见,交甲方审核备案。

5、丁方应精心安排,认真指导,定期组织乙方进行项目研讨。

6、丙方应协助甲方监督、管理,为乙方提供必要场地、仪器设备等研究条件,支持乙方完成项目。

7、对于提供虚假成果(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等),或在经费使用中弄虚作假等,一经查实,将停止经费资助,取消项目,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于未按期完成并提交相关材料的项目,将终止项目并收回剩余资金,对乙方学生提出批评教育,丁方指导教师在一年内不得指导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

8、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项目通过验收后,合同随即停止。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丙、丁四方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丙方丁方

签章 :负责人签名:学院负责人签章:导师签名:

上一篇:雪夜访戴阅读练习及答案下一篇:自信的来源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