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读书报告参考书目范文

2024-08-31

马原读书报告参考书目范文(共3篇)

1.马原读书报告参考书目范文 篇一

浅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怀着对马克思深深地敬佩之情,我手捧《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津津有味的品读起来,以祈求能在和世纪伟人的贴心交流中体验一个伟人的深刻思想,启发自己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第一遍浏览完整篇文章,我大略的理解了文章的思路结构,可是对于其中的深刻思想却是似懂非懂。我没有灰心,因为我深知,想要深刻体会一个伟人的思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我一遍又一遍的诵读文章,并上网搜索相关的背景知识辅助理解。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对于文章中的深刻思想有了一丝自己的理解

纵观全文,序言思想深刻,内容充实,思路清晰,结构明朗。整篇文章的内容结构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和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计划。第二部分是叙述研究经济问题的动机和原因。该部分指明了“最初动因”,并且也是正确批判“法兰西思潮”的需要。第三部分是经典式地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实质,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体系的完整纲要。该部分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展示了社会系统的复杂结构;概括和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划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的标准;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揭示了社会革命的客观根源;指出了社会变革的种类和条件;概括了社会历史演进的基本形态,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性,论证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第四部分是简短地叙述了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进行研究和创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具体过程。第五部分是指出进行科学研究应持有的态度:必须杜绝一切犹豫和怯懦,而应该勇敢、坚定。整遍文章段段相连,环环相扣,其间的思想更是让人拍案叫绝!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常言道,书犹药也,善读者可医愚。确实如此,品读数遍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我在深深感叹马克思穿越千年的深刻思想的同时,也获得了不少启发,初步理解了政治经济学的内涵。

通读全文,我将全文的精华思想概括如下:首先,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基础之上竖立着法律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其次,关于社会变革演进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社会革命,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上述深刻思想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作为千古一遇的伟大思想家,马克思可谓是名副其实。对于上述深刻的思想,我在此就不做论述了。

读完全文,我在敬佩马克思深邃的思想之余,还深深地折服他那种务实求真,踏实钻研的科学精神。马克思说:“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么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这是一种很难得的求真诚实精神,足以让人尊敬。其实,熟读序言,我们知道马克思进行了15年的各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研究了大量的经济文献,其间遇到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马克思自己说:“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他还说:“ 这一切决定我再从头开始,批判地仔细钻研新的材料。这些研究一部分自然要涉及到似乎完全属于本题之外的学科,在这方面不得不多少费些时间。”对于自己不懂的知识,马克思会不惜花时间去研究,只为“自己弄清问题”。这是一种多么务实求真的钻研态度啊!真正做学问的人会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否定再否定,而急功近利的人们却汲汲于发了多少论文等形式主义。现下经济社会,物欲横流,纸醉金迷,世风浮躁,各类学术造假层出不穷,真正能踏实专注地搞学问的大师级人物屈指可数。在当今的浮躁社会,我们呼唤马克思,需要马克思的求真务实的研究精神。

想想自己平时的学习态度,我不禁一阵汗颜。马克思在写《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所遇到的艰难不可计数,像“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因基佐先生下令驱逐移居布鲁塞尔”,“《雇佣劳动》一书的印刷由于二月革命和我因此被迫离开比利时而中断”,“所能够支配的时间特别受到限制的”等等,可是他都一一的战胜了。像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麻烦就半途而废,这跟马克思相比,简直让我惭愧不已。从今以后,我要以马克思为榜样,务实专注的学习,遇到问题踏实研究,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读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在此,我将做出一个决定,一定要抽出时间来认真品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全文!最后,我想用马克思的一句话共勉:“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2.马原读书报告 篇二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自动化 连森炎 12350035 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讨论方面,我们伟大的毛泽东同志写了这么一篇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著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它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核心的,根本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文章批判了在认识论问题上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错误,论述了只有社会实践,只有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才是认识的根源。随后文章具体分析了人的认识活动过程。它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是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第二阶段是由精神到物质,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前一阶段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后一阶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紧接着文章论述了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即由精神变物质、由思想到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阐明了认识过程的无限性,即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它的基本原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1978年《光明日报》上刊登的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指出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宋明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为了领略儒家“格物致知”的说教,与朋友相约坐在书斋亭前去“格竹”,一连“格”了三天,非但没有“格”出什么“道理”来,反倒“格”出了一场大病。所谓“书斋哲学”、“坐而论道”,都脱离了实践却期待认识上的飞跃,便如纸上谈兵一般不切实际。毛泽东在1962年说:“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建议,从有较少的经验到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飞跃,就是突变,就是事物性质的变化。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来源于实践,而认识的深化离不开进一步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即“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它不但肯定了存在对思想的决定作用,同时还肯定了思想对存在的巨大的反作用,体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人的正确思想,也可以说人的理性认识,它从实践中来,也将付诸到实践中去。实践与认识往复循环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互渗透,辩证地对立统一的过程。理性认识与具体实践的相结合,不是松垮的单方面的结合,而是有机的,彼此渗透的结合。认识的目的、功能以及实践的本质决定了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所以说,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实践,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地紧贴人生轨道去探索,去求知,去谋求自身的发展。

3.马原读书报告参考书目范文 篇三

1,写作背景

1845年春,欧洲革命形势逐渐临近,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同一些工人组织建立了联系,他们的理论已经获得一些知识分子的拥护。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必须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使无产阶级相信这种理论是正确的。正在这时,费尔巴哈根据自己的人本主义理论公开宣称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同年,鲍威尔和施蒂纳也发表文章,指责马克思和恩格斯。于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决定立即动笔,以对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进行总批判的形式来作出回答。

2,基本内容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伦理思想。本书既是一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宏伟巨著,又是一部批判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社会主义者”的论战性著作。正面阐述和理论批判相结合,在对唯物史观的阐述中贯穿着对唯心史观的批判,同时在对反面观点的批判中也正面发挥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第 1卷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哲学观点。其中第 1章《费尔巴哈》,详尽地阐述了唯物史观,是全书最重要的部分。

【心得评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分两卷,我阅读的为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的内容,关于这部分内容,我从唯物史观,哲学批判,地位及意义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浅显粗略的总结个评论。

1,唯物史观

(1)为了阐发唯物史观,书中首先论述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提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这是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而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生活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著作揭示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并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它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规律的根本内容,并以此为据,依次分析了原始部落所有制、奴隶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相继更迭,把社会发展看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说明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及其物质生活条件。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社会历史观,是与从某种观念、范畴出发的唯心史观根本对立的。确定有生命的、生活着的个人的存在,是坚持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原则。生产劳动是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最主要之处,人类生存取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并将人类活动区分为生产和交往,劳动力的发挥以物质生产力为前提和基础。

(2)著作还进一步研究了社会政治结构同生产的相互联系,阐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指出,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借以运动的形式,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但是,对于全部社会政治结构和观念的意识形态来说,却构成决定它们性质的经济基础,而社会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则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

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国家和法对所有制的依赖关系,揭露了国家的阶 级实质,提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者为 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他们还阐述了社会意识对 物质生产过程的依赖关系,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

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不是意识决定生 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同时还揭示了社会意识的阶级性,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 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3)著作还对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了一个概括性的论述:“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这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前对唯物史观的最完整的表述。

2,哲学批判

(1)德国哲学

书中开篇提到德国的思想领域进行了一次空前的变革——从施特 劳斯开始的黑格尔体系的解体,即“绝对精神的解体”。黑格尔思想体系可分为 两派。老年黑格尔派认为,任何事物只要把它归入黑格尔的某种逻辑范畴,就都 可以被理解。而青年黑格尔派则认为观念、思想、概念,即被他们变成某种独立 意识的一切产物,是人们的真正枷锁。所以可以看出,青年黑格尔派要将意识的 这些幻想作为斗争对象。他们要求人们以批判的意识来代替现在的意识。实际上,归根到底是在要求用另一种方式解释现存的东西。也就是说,通过另外 的解释,承认现存的东西。可见,他们的解释必然是狭隘的。

马克思对德国哲学家进行了批判—— “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 出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联系的问题,关于他们所做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物质环 境之间的问题”。其实,这是由他们根本的唯心主义立场所决定的,这也注定他 们的思想是自我意识或形而上学的。

(2)费尔巴哈

全书第一卷第一章批判了费尔巴哈,他的观点是:人们是相互需要的,并且过去一直是相互需要的。他希 望加强对这一事实的理解。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到,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 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实施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 任务却在于推翻现存的东西。

费尔巴哈虽然承认现存的东西又想了解现存的东西,但终没能了 解。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一方面局限于对这一世界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有局 限于对这一世界单纯的感觉。费尔巴哈谈到的是“人自身”,而不是“现实的历 史的人”。对于历史,当费尔巴哈是个 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但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又不是 一个唯物主义者了。

3,历史地位和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它进一步发展了《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天才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完成了自《神圣家族》开始的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

【结语】

以上是我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一些读后总结。老实说,关于这部分,我并没有完全读透,在我看来,这部著作确实很深奥,很有思想。总的来说第一卷第一章就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以,并且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彻底批判以往一切错误的唯心史观。对于现代

上一篇:会计年度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蚂蚁团结友爱的故事作文:放学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