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科学发展观

2024-08-21

申论科学发展观(共9篇)

1.申论科学发展观 篇一

申论范文: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公民的科学素养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一些公民未经辨别仍会相信非科学的“养生理论”;某些科研人员为追求经济利益,成为伪科学、甚至邪教的俘虏;高校学术造假门、抄袭门也频频被媒体曝光。这表明,国家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地同时,也要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

弘扬科学精神是我们面对任何事情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科学精神就是求知和探索精神,是人们从事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原动力。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科学精神是科学认识活动中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基于科学本质而产生的内在理念和精神气质。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学术界出现的编造事实伪造实验数据、还是剽窃他人论文进行学术造假,都是严重背离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阻碍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必须坚持弘扬科学精神来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提升科学素养是当今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科学素质是公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先进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新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根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必须不断加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无论是无中生有的“水变油”,夸大其词的“基因皇后”,还是肆意炒作的“纳米”、遍地开花的“国内首创”,这些与科学精神相悖的不正常现象被炒的沸沸扬扬,都是由于公众缺乏科学修养和理性的判断,因此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必须成为国家的重中之重。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是我国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弘扬科学精神是崇尚科学、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根本途径;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是社会进步,弘扬科学精神的推动力。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社会建设中,要弘扬科学精神,打击各种伪科学和封建迷信,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普及科学常识,增强其理性判断能力。国家应加强有关“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的宣传工作,使得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举办各种普及科学常识的讲座和活动,使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被大众所掌握;调整学术浮躁的不良风气,严厉打击各种弄虚作假,以经济或者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学术研究和发明,以鼓励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总之,在“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已经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共识和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有关政府及相关单位不仅要大力弘扬和倡导科学精神,而且要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

2.申论科学发展观 篇二

1 软科学研究的历史沿革

软科学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是民主和科学决策的整个科学知识体系, 是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未来学、统计学、信息学、控制论及数理统计学等一系列学科的综合。软科学一产生就以它的高效益性和研究成果的战略性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软科学是以决策研究为核心的、高度综合的新兴交叉科学, 它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优势, 解决人们最为烦恼、也最为重要的决策问题。软科学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最早由国外提出, 并在西方国家得到较快发展。它经历了个体研究、集体研究和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广泛渗透等阶段, 经历了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步传播、发展的过程。

关于软科学的定义及其内涵与外延, 国际上至今还没有统一明确的概念界定。软科学在国外不仅未得到普遍承认, 而且对软科学的定义也未达成一致的共识。

据考证, 软科学一词最早源于1964年英国《科学的科学》一书的主编序中。1971年, 日本出版了《科学技术白皮书》, 并将软科学概念定义为:“软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它以阐明现代社会复杂的政策课题为目的, 应用信息科学、行为科学、系统工程、社会工程、经营工程等正在急速发展的、与决策科学化有关的各个领域的理论或方法, 依靠自然科学的方法, 对包括人和社会现象在内的广泛对象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工作。”西欧的软科学研究较日本早, 而且规模也很大, 然而对软科学一词的使用并不太普遍。美国的软科学研究发展最快、规模最大, 研究质量亦属上乘, 却不使用软科学这一概念, 而用“政策科学”, 其定义为:“政策科学是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解决那些结构和关系都很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工具。”

近30年来, 软科学在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 美国的兰德公司、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以及日本的野村综合研究所、系统开发研究所等都成为颇负盛名的软科学研究机构。同时, 软科学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 也使它的学术地位和社会效用得到了国际承认。

如上所述, 虽然软科学是从国外传入我国的, 但决策研究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 这就是中国人民熟知的智囊、谋士、幕僚等。智囊系中国古称, 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幕僚是中国历史上另一种准制度化的智囊形式, 起源于秦汉时期。众所周知, 《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就是诸葛亮在综合分析天文、气象、军事、心理学基础上的一项决策, 是最为朴素的软科学研究。中国的现代智囊即决策研究和政策咨询。

追根溯源, 软科学这一术语是借现代计算机科学中软件的概念, 如果将一般的科学看成是“硬”科学的话, 那么软科学就相当于科学中的软件。因此, 我国学者一般将软科学定义为:“软科学是以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为宗旨,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数学和哲学等多学科交叉与综合的一门学科。软科学研究是以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组织和管理问题, 促进经济、科技、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以辅助各级领导决策为根本目的, 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提供的方法和手段, 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而进行的一种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研究活动。”软科学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管理、体制改革、科技法制、软科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以及技术经济分析、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等内容。

我国开展软科学研究由来已久。20世纪50年代马寅初的人口论、20世纪60年代华罗庚的优选法以及目前各行各业开展的发展规划、产品市场预测、咨询服务等都是软科学研究。我们现在所从事的软科学研究是利用现代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的许多原理和方法, 采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运算和测试手段, 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 对极其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综合研究, 为决策部门提供可供选择的最佳方案。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的软科学研究得到了较快发展。党的十三大提出“大力发展软科学”及“建立和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程序”;党的十四大把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为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 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这些重要部署使我国软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1986年软科学座谈会及1994年全国软科学工作会议的召开, 促使我国软科学事业蓬勃发展, 取得了一批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并应用到决策领域。同时, 还把软科学研究同体制改革结合起来, 作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桥梁。

自然科学的发展为软科学研究提供了手段和条件, 使软科学具有了物质基础, 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行又为软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使软科学研究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20世纪80年代, 软科学研究由定性向定量发展, 并实现了两者的结合, 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也得到快速发展。为此, 科学家断言:21世纪是软科学、交叉科学的时代。

2 软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及目的

如前所述, 软科学以决策科学为核心而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方法, 在应用中不断完善自身, 并以此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

从哲学的高度考察, 软科学研究的对象与人的社会对象在总的方向上是一致的。因此, 关于经济、政治、科技、文教、社会、军事等领域及其协调发展中的战略、规划、政策、体制、管理等决策的理论和应用问题, 都是软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软科学研究的任务与其研究对象密切相关。从理论上说, 就是探索、认识和总结决策过程及其发展规律。具体地说, 就是为各类决策提供优化方案和科学论证, 为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预测和规划, 从而减少因决策失误引起的不必要损失, 为人类造福。

软科学研究的目的很明确, 就是为了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归根结底, 软科学研究就是把科学引入决策过程, 运用现代决策理论,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采用民主和科学的方法, 把决策变成集思广益的、有依据的、有制度保证的过程, 从而大大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同时, 软科学也是一门技术, 也同其他技术研究一样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有: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 科技、经济体制改革有关的内容, 科技政策、法规、条例, 重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技术经济分析与论证, 科学管理、人才培养和使用软科学研究的理论方法等。对地方来讲, 主要任务是应用研究。在应用研究中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有决策系统、生产系统和管理系统等。

为决策系统服务的软科学研究是围绕制订战略、拟定规划、确定政策、使用干部等这些领导职责来进行的。它的使用价值主要表现为社会效益。为生产系统服务的软科学研究, 是指直接服务于生产的软科学研究项目。它的研究是围绕企业管理和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节约投资、避免风险等进行的,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为管理系统服务的软科学研究是围绕提高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来进行的, 目的是使管理措施更符合实际, 符合客观规律, 能够指导和推动科研与生产的发展。

3 对发展软科学研究工作的建议

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重在突出实践特色, 努力在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以及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取得实效。

目前, 我国软科学研究成果虽然已开始进入决策系统, 但还没有形成规模。追溯软科学发展的历程, 对照科学发展观理论, 结合软科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与目的, 针对我国软科学研究的发展现状, 提出几点软科学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各级领导要重视和支持软科学研究工作。大力宣传软科学研究, 使全社会真正认识到:软科学研究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位变革力量。在此基础上, 对软科学研究工作给予必要的政策优惠和支持;为软科学研究人员提供研究经费、设施手段、活动场所等必要条件, 同时, 对其理论见解要予以保护和鼓励, 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与思维创造力。

2) 打破部门所有制界限, 全社会通力协作,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摒弃那些在数据调查中以“保密”为由而互相封锁的做法, 使数据资源从束之高阁走向社会, 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

3) 消除自然科学工作者与社会科学工作者之间的界限, 加强相互沟通、尊重与协作, 紧密配合, 统筹协调, 合作研究, 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对开题、研究、鉴定验收、采纳应用、跟踪反馈等全过程实行系统管理, 以促进软科学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5) 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软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从事软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 一要具有开拓精神, 敢于创新, 无私无畏;二要实事求是, 勇于实践;三要有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以及不断学习的进取精神。

6) 开展多层次研究, 吸引多渠道投资。一是领导重视, 统筹兼顾, 发布项目指南;二是纳入省或部门发展计划, 予以资金支持;三是针对企业和单位实际需要, 自行选题, 自筹资金, 开展研究。

7) 形成决策部门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氛围, 使软科学研究成果尽快从研究系统进入决策系统。

8) 端正学术研究风气。软科学研究既不能是学究式的闭门造车, 也不应是决策部门的秘书班子和工具, 而应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 不讲求本地区、本部门的利害得失, 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谨正派的学风, 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办事, 用自己的软科学研究成果造福于国家和人民。

3.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意蕴 篇三

摘 要: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科学发展观中“科学”一词意蕴丰富,其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内涵:其一意蕴着规律性知识体系和价值性知识体系之义;其二意蕴着合理方法和理性思维之义;其三意蕴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在融合之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学;知识体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10-02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显然,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意蕴,对于准确把握和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科学发展观中“科学”一词意蕴着规律性知识体系和价值性知识体系之义

众所周知,当代汉语的“科学”一词原本是外来词汇,译自英文或法文的science,1897年,康有为在其《日本书目志》中从日文中引进了这个词。然而什么是“科学”,一直存在着多种不同见解和观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种研究活动;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科学是一种文化;科学是一种游戏活动;等等。显然,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意蕴,必须从整个词组出发,而不能只局限和拘泥于对科学一词本身的理解。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从词组构成来说其含义依循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念,也就是说,发展必须“科学”而不能“非科学”更不能是“反科学”。因此,如果将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仅仅理解为一种探求自然规律的研究活动,或者一种与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处于互动关系的社会建制形式,其内涵都过于狭窄而显得不够恰当,如果将其理解为一种文化模式或者游戏活动则仅论及科学自身的某种性质,那么就完全没有将科学作为发展的限定词来理解。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依赖和遵循科学所提供我们的知识去进行,这里的科学知识不仅指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知识体系,也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德文“wissenschaft”或者与拉丁文的“scientia”内涵相当。实际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本身是紧密联系和相互结合的,对自然规律的探索研究必然要落实到人文社会当中,二者绝不能孤立地割裂开来。这一点,其实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分离只是一种受历史制约的暂时现象,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举例言之,关于“环境科学”的问题就需要涉及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人文社科在内的建筑学、生物学与农学、自然史、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经济学等相关领域。

在此理解上我们认为,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意蕴着规律性知识体系之义,是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在内的事物和现象的规律性探索,正如《辞海》所指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2]自然科学知识体系所形成的是规律性知识体系,是对包括人在内的客观世界运行规律的追寻和揭示,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也会随着方法、手段和认识能力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同时我们又认为,“科学”还意蕴着价值性知识体系之义,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主要以价值性知识体系为核心,围绕人的生存和发展,体现人类所独有的价值认知,其核心内涵包括人的价值和权益、社会制度建设、人类文明等等。因此,科学发展观中“科学”第一层意蕴在于发展必须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以及满足人类社会的正当合理价值要求,必须立足于规律性知识体系和价值性知识体系的二者结合,才能获得准确、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二、科学发展观中“科学”一词意蕴着合理方法和理性思维之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原理和规律,凡是符合事物内在原理和规律的行动都能推动事物发展,反之则会造成干扰、后退甚至灭亡,人类社会发展当中也蕴含着“逻各斯”或者说“道”的指向,也即发展必须符合“理性”的理念和方法,种种无视理性要求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法可能会将发展带入歧途甚至招致毁灭,这里所谓的理性既包含着事物自身发展的客观理性也包含着人类认识的主观理性,是二者的结合和统一。

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解决“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这必须而且只能依靠“科学”所能提供的规律性知识体系和价值性知识体系做出正确的回答。在此前提和基础上,还必须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对此,科学发展就是要求发展要遵循“既合乎客观理性又合乎主观理性”的“科学方法”。科学发展观正确地指出了发展要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道路,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而言,“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以说,这一有关发展道路和方法的精辟论述中深刻地蕴含着社会理性、历史理性和认识理性三者高度统一。

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类运用理性通过实践活动从而创造自身历史的过程,能否进行理性思维,是否善于理性思维,是大至文明小至个人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理性是现代社会的首要特征,现代化实质就是一个理性化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的各个领域不断展开和发展的过程。因此,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理所当然地意蕴着应用理性思维去推动社会发展的内涵。

三、科学发展观中“科学”一词意蕴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在融合之义

科学发展观中“科学”不仅包含知识性体系和理性之义,更重要的还有其精神性内涵,而且它不仅仅是狭义的(自然)科学精神,还包括人文精神在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原本同根同源,两种精神的沟通与融合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和正确途径,其中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原则和展开过程,人文精神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发展观要求将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与为人民谋福祉的根本方向结合起来,必然要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的内在融合。

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在于“求真”,实事求是地探索事物内在规律,以及实事求是地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都是从中国现实出发得出的实事求是的结论。从中国实际出发的中国改革发展不但要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还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还要照顾到历史和文化。只有尊重客观事物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才能因势利导,游刃有余。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关键在于“求善”和“求美”,其核心是“人”,关注人的尊严、人的幸福、人的发展、人的价值。科学发展观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价值判断标准,充分地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还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争取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只有将“求善”和“求美”的人文精神贯彻到中国改革发展实际当中才能确保发展过程中人民的主体地位,也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更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贯彻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在融合。首先,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有的理性精神,即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发展的本质特征就是“扬弃”,在社会领域表现为批判性创新。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而言,只有坚持批判性创新,将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才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改革实质在于创新,创新的前提必须要对旧有体制和机制的怀疑和批判。所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敢于善于批判,有勇气和智慧发现自身不足并予以改正。同时对批判和创新的推崇,也要求科学发展观当中包含着必要的包容精神。科学发展观不是僵化和教条的理论,更不是可以直接应用的政策法规,其本身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当中,因此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在于正确把握其中的批判、创新和包容的精神内涵,重视其中所包含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式,以此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思想原动力。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既意蕴包括规律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在内的整体知识体系之义,还意蕴合理方法和理性思维之义,又意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在融合之义。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人的福祉和社会进步的实践发展观,要真正和彻底地贯彻和落实,就要把生产力发展与人类的价值需求统一起来,把“求真”和“求善”、“求美”结合起来。否则,如果不实事求是、盲目发展,就一定会出乱子,如果只顾经济发展,不考虑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不尊重处于共生社会中的人的权利也会多走弯路。如此而言,科学发展观归根到底要求在促进人们物质财富提升的同时,还要把维护共生社会中人的正当权益、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追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7.

4.申论科学发展观 篇四

一、确定主题再答题。

“万变不离其宗”申论试题怎么变,主题先行的答题方法始终变不了,主题确立正确了,就没有大的偏差了。但挖掘材料不等同于抄材料,以材料为根本并加上自己的思想才能获得高分。

二、按分踩点,多观点。

阅读完材料即确定了主题后,不能被材料中的观点限制住自己的思维,而应该尽可能地根据题目分值(按分踩点)尽可能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写出观点,在符合题目字数要求的前提下,观点“多多益善”。

三、立场坚定,价值明确。

这在申论考试不是写檄文,嬉笑怒骂不可取。申论考试主要考查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符合主流价值观和具有与时俱进的观点还是必不可少的。

5.申论科学发展观 篇五

时间:2011年09月16日 09时00分来源:《求是》作者:中共浙江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我要评论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我们通过加强学习实践,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切实增强领导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以学促思,深刻认识当前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通过加强学习,结合省情实际,在充分调研、摸清实情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但遇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早发多发。“十二五”时期浙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处于人均生产总值由7000美元向1万美元迈进,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时期,社会问题和矛盾新老掺杂、关联渗透、碰头叠加,错综性、敏感性、复杂性增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刻不容缓。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带来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带来社会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动,容易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比如,解决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均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解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征地拆迁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适应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法规制度体系;适应社会利益多元化、社会需求和价值追求差异大的变化,建立健全利益平衡与协调机制、通畅利益诉求表达渠道;针对各种风险与矛盾交织并存,突发事件易发多发的新情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适应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实际,用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等等。通过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创新活力,为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凝聚强大力量。

二、以学增智,准确把握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工作要求

通过加强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和经验,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的方法、体系和机制。

坚持科学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全面进步,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牢牢把握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科学发展规律,理清社会管理工作思路,完善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体现群众性。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各项工作,着力在倾听民意、关注民生、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上下功夫,切实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提高服务能力,在服务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发挥能动性。树立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在规范社会关系、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社会管理的能动作用。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又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管理良性互动,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有机结合。注重规范性。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坚持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的有机结合,改变事后应对的被动局面,形成一套长效机制,着力规范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管理事项的程序和行为,健全完善依法、常态、有序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努力做到社会管理“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强化基础性。树立重心下移、夯实基础的理念,注重抓好基层、打牢基础,以构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为切入点,着力在建立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大力推广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做法,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力求实效性。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在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同时,运用法律规范、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运用平等对话、互动沟通、民主协商、统筹协调等方式,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努力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宣传思想教育受众面宽、覆盖面广、实效性强。

三、以学致用,切实抓好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点工作

通过加强学习,找准抓住最急迫、最关键的重点问题,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务求实效。

抓住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这个焦点,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创新信访工作方式方法,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大接访机制,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活动,实现由堵到疏、由被动待访向主动下访、由信访上行到基层化解的根本性转变。有效调处社会矛盾纠纷,推进“和谐促进工程”建设,发展专业调解组织,引导人民调解组织、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及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的调处,着力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主体多元、系统衔接、手段多样的大调解工作体系。

抓住基层基础这个重点,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建立健全党委政府主导、职能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组织领导体制,完善联动协调、研判、解难、限时办结等工作机制。完善社会稳定评估机制,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整合公安、政法、居民及城市管理信息化系统,建立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动态管理。探索村级民主自治、民主监督新路子,在全省农村普遍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和“便民服务中心”,巩固城市社区管理成果,完善协商议事制度,健全社会事务服务机构。

抓住虚拟社会管理这个热点,积极主动地引导网络舆论。统筹管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互联网综合管理格局。倡导网络文明,净化网络环境,建设网络主流文化阵地。加强舆论引导,健全预防性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利用网络渠道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群众关切,做好澄清事实、释疑解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增强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网上舆论应对能力。维护网络安全,推进网络社会治安管控机制建设,保障信息网络健康有序发展。

抓住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这个难点,加强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专门机构和工作体制,积极回应流动人口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就学、居住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和期盼。建设实有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及时有效掌握实有人口基本状况、流动情况。完善特殊人群服务和管理政策,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加强对社会闲散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完善高危流动人口排查、服务管控工作机制。

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落脚点,强化社会公共服务。启动“惠民富民”十大工程,实施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优化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巩固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成果,积极构建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完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提高

6.区域协调发展 (申论热点) 篇六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发挥优势、落实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科技教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抓紧制定后续政策,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积极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重点是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搞好重要行业、企业的重组改造,推动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快棚户区改造。中部地区,重点是继续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建设,加强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东部地区,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上走在前面。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开发开放。

7.申论科学发展观 篇七

一、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而这些基本要求都有着各自的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检察机关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内容, 它的科学发展应该包括如下内容:明确的指导思想、健全的工作机制、优秀的工作人员、充实的预防内容、适当的预防方法、创新的预防举措等等。预防工作实现科学发展的目的, 是要把职务犯罪降低到最低限度, 从而取得最佳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 因此, 强调预防工作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 预防工作的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科学发展, 将推进和完善惩防腐败体系目标尽早实现,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科学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必须强调数量和质量的有机统一, 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保持预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再次,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科学发展是树立检察机关威信、维护检察机关良好形象的客观要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反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组成部分, 检察机关在其中的确发挥了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等作用, 如果预防工作不能够科学发展, 检察机关的威信和形象必然受到影响, 也有负党和人民的厚望与重托。

二、实现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从预防工作的实际出发, 认真研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预防工作的正确思路, 转化为促进预防工作发展的有效举措, 转化为推动预防工作发展的实际能力, 以保证预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实现“三个转变”

全国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会议指出:在探索建立职务犯罪工作机制过程中, 要实现三个转变, 即从分散状态到集中管理的转变;初级形式的预防到系统全面预防的转变;从检察机关的部门预防向与社会预防相结合的转变。

1.从分散状态到集中管理的转变。笔者所在检察院已经成立职务犯罪预防专门机构, 即由职务犯罪预防科统一组织、管理、协调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这样既有利于业务部门的集中力量办案, 也有利于对预防犯罪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加强管理指导, 切实加强工作, 使建立预防机制有坚实的组织保障。

2.从初级形式的预防到系统全面预防的转变。要坚持系统抓、抓系统, 加强与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联系和沟通, 通过调查研究, 提出对策、检察建议等方式, 健全和强化相关单位、企业内部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 推动有关行业和部门逐步建立起坚强防线。

3.从检察机关的部门向与社会预防相结合的转变。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纳入党和国家的反腐败总体格局中, 基层检察院要经常向当地党委汇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困难;要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熟悉职务犯罪发案特点和规律的优势, 积极谋划预防职务犯罪的思路和对策, 并使之上升为党委的预防决策, 为党委开展反腐败的斗争当好参谋、助手。

(二) 开展社会化大预防

预防职务犯罪的目的在于消除职务犯罪赖以生存的机会和条件, 对象十分复杂, 涉及面十分广泛。因此,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工程, 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全社会的力量, 才能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由此可见, 检察机关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走社会化的道路, 只有与社会的预防结合才有生命力。预防职务犯罪、反腐倡廉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既涉及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方方面面, 又涉及社会经济管理和各方面的业务建设, 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 形成社会化大预防的格局。同时, 检察机关作为牵头部门还要督促、协助各单位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宣传、教育和咨询活动, 协助对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行业和领域开展专项预防和重点预防, 检查、通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 积极指导和推动各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范化、专门化建设, 努力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结构严密、制约有效的防范运行机制。各单位也要依靠自身力量, 积极主动地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三) 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务犯罪原因、特点和规律的专题研究

笔者所在检察院几年来按照中央关于反腐败斗争的统一部署, 依法行使检察权, 一方面加大查办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的力度, 另一方面逐步加强了预防犯罪工作。作为基层检察院, 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犯罪分子思想演变、堕落的轨迹, 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对体制、机制、制度以及管理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有比较深切的感受;对职务犯罪的特点和规律, 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这是靠近基层、靠近群众的优势。充分利用好、发挥好这些优势, 加强对新形式下职务犯罪发案特点、规律和预防对策的研究, 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为领导机关完善决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要积极发挥辖区内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的调查研究, 通过调研活动, 提高单位对职务犯罪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的认识和及时发现预防职务犯罪的预警能力, 对如何作好本单位的预防工作进行思考, 为预防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思想基础。

(四) 实行惩防一体化

8.申论科学发展观 篇八

一、着重把握机制创新的“第一动力”,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引领科学发展

思想解放程度有多高,发展空间就有多大。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精心谋划科学发展之策,凝聚科学发展之力,拓宽科学发展之路,以全面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引领科学发展。

一是创新服务科学发展的思路,大力提高服务水平。围绕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人民法院服务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为区委当好参谋;坚持重大部署、重点工作和重要问题及时向区委汇报,依靠区委的领导,依靠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有效解决法院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法院工作营造更加宽松、更加良好的环境;积极作为,开拓创新,以有为促有位,以干事促发展。

二是创新推动自身科学发展的方法,大力提高司法能力。按照“个人有特长、庭室有特点、全院有特色”的要求,调动全院的力量,集纳全院的智慧,全方面抓好创新。以创新推动工作落实,以创新促进工作发展,努力在全院开创一种亮点纷呈、创新作为、开拓进取的新局面。

三是创新法制宣传的形式,大力提高司法形象。弘扬时代主旋律,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公平正义基本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独特的法院文化,增强司法公信力。认真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宣传解惑释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分清是非、辨别真假、消除误解,架起法院与社会各界沟通的桥梁。

二、紧紧把握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以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科学发展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人民法院的第一责任,法院要充分发挥司法的打击、保护、调节功能,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把“严打”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坚决打击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的刑事犯罪;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重大案件报告制度、社会风险预警研判制度,提前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二是切实促进社会和谐。对于民事、商事纠纷案件,坚持调解优先的工作方法,加大调解工作力度,做到“判前多想一想,判中多讲一讲,判后多访一访”;妥善处理行政案件,多采用行政协调方法化解争议和纠纷,做到既监督和支持依法行政,又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切实解决信访难题。继续落实信访工作组织领导、信访流程运行、信访预防预警、信访司法救助、信访工作联动、信访考核奖惩六大机制,坚持院长公开接访,定期研究,推动息诉罢访。

三、全面把握审判工作的“第一要义”,以优质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服务科学发展

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司法公正,审判执行好各类案件,是人民法院的基本任务和职责。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稳定为前提、以和谐为目标,认真审理好各类案件。

一是高度重视案件质量。公正是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法官办理案件的首要价值选择。要坚持严格依法办事,高度重视案件质量,做到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准确,裁判处理公正,审判程序合法,法律文书规范,激励法官不断提高办案质量。

二是高度重视办案效率。增强效率意识,在程序合法的前提下,推行审限内提速,缩短办案周期;完善繁简分流制度,实行普通程序简易审、简易程序再简化;强化效率管理,实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大力增速提效;杜绝超审限和隐性超审限案件。

三是高度重视办案效果。坚持把化解矛盾作为重要的目标追求,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审判执行工作的始终,努力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加强调解工作,坚持注重调解、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既要解开事结、法结,又要解开心结、情结,全部案件都要做到胜败皆明,尽可能追求胜败皆服;延伸扩大办案效果,努力追求办案效果的最大化。

四、牢牢把握保障民生的“第一追求”,以亲民爱民作风落实科学发展

人民法院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把群众的诉求作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重点,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评判工作成效的标准,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一是大力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坚持克服冷、横、硬、烦的工作态度和敷衍应付、粗枝大叶的工作作风;开展“问情于民、问难于民、问计于民”活动,征求意见、查找不足,不断提高运用群众语言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二是积极提供便民服务。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引导群众采取理性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进一步加强便民诉讼措施,为当事人诉讼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依法维护弱势群众的合法权益,在诉讼指导、法律释明、司法救助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司法人文关怀,真正体现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是着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社会生活各方面带来的影响,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发生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保险费,解除劳动合同等案件,要积极稳妥处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有效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执行难”问题,避免出现矛盾激化现象。

五、深刻把握队伍建设的“第一要素”,以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推动科学发展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法院队伍,是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的重要保障。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把加强班子、队伍建设作为永恒主题,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一是鼓足干劲,奋发有为。第一,要树立“争”的意识、“创”的干劲,登高望远求发展。要有一种机遇稍纵即逝、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要有一种事在人为、干事有我、奋发有为的责任感,提升“精气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发展欲望。第二,领导干部要喊响“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口号,带头拼搏实干。既要把握方向,掌握大局,又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抓好落实;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落实民主集中制,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班子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努力营造识大体、顾大局、互相欣赏、互相配合的良好氛围,以自己的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影响、感召干警。

二是加强教育,提升素质。强化政治教育,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群众路线、调查研究,坚持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抓好业务培训,继续加强在职教育,鼓励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大力加强干警驾驭庭审的能力、引导举证质证认证的能力、发现客观真实的能力、释理明法的能力、应用法律精神原则解决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和裁判文书写作的能力。

三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现有制度进行补充、修订、完善,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案、管权的体系;注重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把制度的规范、约束功能和人文关怀紧密结合起来,让制度成为一种“信条”,让管理成为一种“关爱”;严格法院日常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制度规定,确保法院各项工作按制度规范运转。

四是严守“五条禁令”,抓好廉政建设。最高法院发布的“五条禁令”,条条都是“高压线”,条条都是“护身符”。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必须切实负起办好案子、带好队伍的职责,真正明白“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真正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干警;强化警示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强化监督制约,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管理监督,形成全方位、全时制的监督管理机制,对违纪事项一查到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五是以人为本,关心干警。把干警的利益放在首位。想干警之所想,时时刻刻掌握队伍的思想状况,解决好干警的现实思想问题;帮干警之所需,干警有什么需要,要第一手掌握,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满足干警的合理需求;解干警之所难,特别是近年干警數量增加较多,一些干警家在外地,要个别情况个别对待,真正关心、体贴、爱护有困难的干警,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作者系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院长

9.申论:大力发展农村青年党员 篇九

大力发展农村青年党员

(2011-6-21)

近年来,农村青年党员数量出现严重滑坡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农民党员工作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二是部分青年农民对党存在模糊认识,入党积极性不高;三是农村劳务输出过盛,青年农民大都外出打工,没有固定的地点,培养教育难度增加。

为培养优秀农村青年党员,增加农村党组织的后劲和活力,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氛围。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营造浓厚的氛围,让党的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组织生活纪律,强化教育引导,重温《党章》,重温入党誓词,加强现有农村党员管理,切实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树立起党员良好形象。

二要切实提高认识,健全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镇村两级党组织负责人职责,建立发展党员预警和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大力支持农村青年、群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有意义活动,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帮助和协调;对忽视党建工作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采取批评教育、限期改正、组织调整的手段。

上一篇:**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总结下一篇:高等数学上易错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