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语言教学初探

2024-07-23

初中数学语言教学初探(精选9篇)

1.初中数学语言教学初探 篇一

七年级数学双语教学中语言障碍问题初探

一、实施双语教学的重大意义

教育能改变和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教育也能改变和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

在新疆两千万人口中,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有一千万。这一千万人的命运、一千万人的幸福系于新疆的民族教育,确切的说是系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大力推进双语教学是发展新疆、建设新疆、提高新疆教育质量尤其是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需要,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举措,也是缩小各民族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实现“民汉兼通”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城乡、民族、区域间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强化基础教育的功能,推动少数民族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03年我校“双语”教学工作开始以来,我一直在潜心钻研初中数学的双语教学,我认为语言障碍问题是刚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的最大的困难之一,也是每个双语老师都必须面临的挑战。

二、问题的提出。

本校的双语学生基本来自于三个牧区,他们上小学时用母语授课,汉语水平,表达能力非常薄弱,进入初中进行双语教学时,七年级学生普遍存在汉语水平低,理解数学概念,定义的能力较差,常常影响教学成绩和教学进度,所以在考试时学生学习成绩较低,部分学生就出现了放弃学习的现象,这样学生和老师的压力就更大了。

教学中我还发现,一节课若用汉语讲一遍,再用哈语解释一遍,那么教学任务常常就完不成。

另外双语班学生和汉语班学生用的教材都是一样的,但每次考试评价的结果却相差很大。主要原因不是双语班学生不聪明或者不用功,而是他们的汉语水平低,対题意不理解,所以提高双语班学生的汉语水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未来数学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

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双语教学经验以七年级双语教学为例就数学双语教学中如何解决学生语言障碍,提高汉语理解能力问题谈些自己粗浅的体会。

三、解决方法

(一)、开设数学早读课并充分利用是提高学生理解数学公式概念的重要途径。

中学数学学科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要学习的概念多,而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教学的基础,对它的理解和掌握是学习数学的第一步。一个刚从牧区上来学生在面对完全的汉语教材时别说理解就是完整流利的读出来都是很困难的事。很多双语班学生数学学不好,其根源往往是由于数学概念模糊不清而造成的。如何教给学生明确、科学的数学概念,这是双语数学教师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任何一个概念其基本的载体就是语言。学生对概念的学习,第一步就是感知和理解语言。所以,要让双语班的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只能首先从语言上下功夫。

大部分的学校是不开设数学早读午读课的,但我觉得这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组织学生读一读每节课的概念,使其能在熟读的情况下逐步理解。

(二)、课前默写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中学数学章与章、节与节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之前学习的知识是否扎实直接关系到后面课程的学习,而课前默写就是温故而知新的最佳途径。对于双语班学生来说课前默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三)、“说数学”让双语数学不再难。

“说数学”其实就是课堂上的口头交流,包括个人发言、数学对话、分组讨论等,在进行这些活动时,我对学生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用汉语来表达。

这样的要求不仅创造了一种语言环境,也使得那些害怕发音错误而不敢说汉语学生迫于教师的压力而开口。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问题不能一个接一个,像连珠炮似的,学生根本没有理解的时间,再加上问题又多是一些“简单化、封闭式”的问题,“是不是”、“对不对”,学生的回答整齐划一,热闹非凡,但是这样不仅学习效果不好,也无助于学生提高其汉语水平。

(四)、“写数学”

“写数学”即书面翻译。针对双语班学生汉语水平低的问题,进行数学文字与汉语文字表达书面互译训练。

例如训练学生将2a+b用文字表述为:a的2倍与b的和是多少? 这看似很简单,但对于双语班学生来说能否熟练的做到将数学文字与汉语文字互译,关系到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培养阅读能力,以提高学生理解应用题的能力

数学阅读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环节之一,常常被教师与学生忽视。阅读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数学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课型,讲授不同的阅读方法,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更好地主动地去阅读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目前还没有编写出适合双语班的数学教材,所以双语班的教材与汉语班一样。教材上的应用题文字叙述长,很多汉字很陌生,连题目都不“敢”去看了,更不用说去做题了。我觉得要想提高双语班学生对应用题的阅读和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励他们进行大量的阅读。

(六)、备课就是要备学生

上双语班的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致使听课效果也存在差异。所以如何让大部分学生听懂、理解并吸收成为了双语教师备课时的头等难题。

面对刚从牧区上来就要直接开始拿起完全的汉语教材学习的学生,教师在备课中更要重视“备学生”。备好学生的前提就是要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这儿的“了解”含有双重含义:一是对学生学习与生活现状的熟悉,二是对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成长方式与目标的熟悉。

(七)、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指导

课堂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课本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进行训练。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双语班学生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

预习的方法。预习,即在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通过查字典等方法将不认识或陌生的字提前学会。这样就不会造成用汉语讲一遍学生不太明白,还得再用母语解释一遍所带来的教学任务完不成的问题。

2、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的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的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八)、学会激励

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是以物质利益为诱导,也不是以精神理想为刺激,而是指师生之间的以感情联系为手段的交流方式。激励始于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不知学生之所需,不急学生之所急,激励只能是无的放矢。

中学双语班的学生由于已经进入青春期,很注重自己形象,因此在学习汉语时会出现不愿意当众说的情况。此时,教师的激励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真诚激励才会真正激发学生的发展。很多教师在表扬学生进步时,是真诚的,是自发的,说话的时候会脸带微笑,学生听了感到是一种关怀,感受的是一种温暖。这种激励,内容典型,细节具体,让受表彰学生周围同学也受之感染,甚至为之震撼。以上是我在这几年的双语数学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摸索出的一些简单可行且有效的几个解决方法,总结出来与各位同仁共勉。

参评稿件

七年级数学双语教学中语言障碍问题初探

姓 名 : 阿依古丽。阿 工作单位 : 玛纳斯县三中 学 科: 初中数学 联系方式 : ***

2.初中数学语言教学初探 篇二

一、充分认识数学语言教学的重要意义

由于数学语言表达系统所用的方式与初中学生通常的语言习惯不一致,这就使得较大一部分学生不能自发地将自然语言形态切换到数学语言的形式上,语言理解上的困难就成了学数学的最大绊脚石。不少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实质上就是不同数学语言形态的互译。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左脑管语言、计算与逻辑思维;右脑管形象思维、想象、直感和情感。图像语言形态是形象思维的载体,而数学符号语言与自然语言一样,是借助于形象的象形文字。因而要熟练地掌握符号语言和图像语言,就要在左、右脑协同操作上下功夫。具有娴熟的数学语言基础,才会形成流畅完美的数学思维。在数学语言的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口头表达语言训练开始,逐步过渡到书面语言文字的逻辑表达训练,最终达到条理井然、层次分明、用语准确规范、书写符合规格。这不仅是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要求,更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根本保证。

二、注重数学语言学习的过程

数学概念和数学符号的形成一般包括逻辑过程、心理过程和教学过程三个环节。逻辑过程能够揭示概念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便于对数学结构从整体上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认识。心理过程是指学生从学习数学语言到掌握数学语言的过程,这种过程往往是因人而异。数学符号和规则从现实世界得到其意义,又在更大的范围内作用于现实。学生只有在理解数学语言的来龙去脉及意义,而且熟练地掌握他们的各种用法,从而得到理性的认识之后,在数学学习中才能灵活地对它们进行各种等价叙述,并在一个抽象的符号系统中正确应用,从而达到对数学符号语言学习的最高水平。教学过程则是教师具体对某个数学符号进行讲解、分析、举例、考查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驾驭数学语言。

1. 善于推敲叙述语言的关键词句。

叙述语言是介绍数学概念的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其中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都有确切的意义,须仔细推敲,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例如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中的关键词句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等。教学时要着重说明平行线是反映直线之间的相互位置,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直线是平行线;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可让学生观察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也不相交;通过延长直线使学生理解“不相交”的正确含义。这样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推敲、变更、删简,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2. 深入探究符号语言的数学意义。

数学符号语言,由于其高度的集约性、抽象性、内涵的丰富性, 往往难以读懂。这要求学生对符号语言具有相当的理解能力, 善于将简约的符号语言译成一般的数学语言, 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转化与处理。在引进一个新的数学符号时, 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各种有代表性的具体模型, 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再根据定义, 离开具体的模型对符号的实质进行理性分析, 使学生在抽象的水平上真正掌握概念。

3.合理破译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

图形语言是一种视觉语言, 通过图形给出某些条件, 其特点是直观, 便于观察与联想, 观察题设图形的形状、位置与范围, 联想相关的数量或方程, 这是“破译”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的基本思想。

三、增添课堂语言的趣味性、通俗性

数学语言中的术语, 往往是抽象、难懂的, 有时候只从数学的内容中作解释, 并不能增加这些术语或概念在学生意识中的清晰度。数学语言中所蕴涵的思想, 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有密切联系, 用生活中的例子作类比, 会变抽象为形象, 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可以借助于镜子中的人像与镜子前的人之间的关系解释对应一词;用“朋友”关系、“同学”关系说明“互为”一词所表达的依存关系等。当然这样的例子, 要在挖掘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选择, 应避免随心所欲的滥用。

3.初中数学教学语言艺术初探 篇三

探究运用数学教学语言艺术的具体措施,

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 数学教学 语言艺术 探析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6)17 0042

将数学教学语言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去不仅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为形象具体,而且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但是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几乎已经成为初中教学的常态,教师对公式、理论的刻板讲解,对教科书知识的简单重复与套用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数学教学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更是无从体现.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数学教师应探讨运用数学教学语言艺术的措施,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运用和蔼、通俗的语言

为了将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更好地融入初中数学课堂中去,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素养,提高教学实效.这就需要教师在语言方面抓住两个关键点:(1)更为和蔼亲切;(2)更为通俗易懂.从数学教学语言艺术的本质来看,在初中数学课堂运用数学教学语言艺术就是利用激励的话语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帮助学生树立强大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和蔼亲切正是这一切实现的基础所在.从数学教学的内容来看,由于其中涉及大量抽象的概念以及生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教师只有运用更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对知识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才能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但是,这就为教师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与技巧提出较大的挑战.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身心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并将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与时代信息相关的数学教学语言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去,让呆板的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合理、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

数学教学中涉及很多的定理与定义,但是由于很多初中生还未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未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他们在学习这些定理和定义时,往往较为吃力.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时,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相关的定义、定理进行理解,并运用较为科学、准确的专业术语,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在必要时,教师还可以运用恰当的体态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表现.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运用手势、面部表情和眼神等来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客观来说,教师的体态语言是直接语言交流的有力补充,且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领悟.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眼神的交流.目光注视在教学中是一项很重要且必要的活动.在注视中,教师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在注视中,教师也可以传达很多的情感,或鼓励,或信赖,或批评.学生能从教师的眼神中接收到信息,获得启发与教育.比如,在课堂秩序较为混乱时,学生在教师无声的注视下很容易明白教师的意图,从而快速安静下来.而手势也是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体态语言.比如,教师在讲授“两线垂直”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做出三个动作:伸直双臂与地面形成平行关系;弯腰呈90度;一臂平直,小臂竖直.学生观察教师的手势动作,从中受到启发,直观地感受到“垂直”的概念.

三、运用富有逻辑性和严谨性的课堂教学语言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谨性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数学教学语言时,需要更加注重语言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由于初中生大多还缺乏较强的自制力,而课堂作为其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场所,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抓住课堂教学的实质与根本目的,在调节课堂气氛的同时,注重数学语言运用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学有所获.比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形是三条线段顺次连接组成的图形”这一概念时,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教师需要对“线段”“顺次连接”“组成”这三个关键点进行着重的讲解,帮助学生准确地认识概念.

当然,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需要广泛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需要在情感上对学生进行引导,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教师的鼓励与认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课堂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及时、客观的评价,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以及教师对自己的期许,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对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对教学进行不断总结、不断探索,立足于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探究出一门适合自己的语言艺术,让学生从数学教学语言中受到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 参 考 文 献 ]

[1]王书燕.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1,07:143-144.

[2]袁文娟.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4:153.

[3]皮瑜.初中数学教学中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及其应用分析[J].教师,2011,28:72.

[4]王飞.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0:127.

4.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初探 篇四

【内容提要】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一般都存在着很大差异,课堂教学中充分贯彻“分类推进,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即人人数学观,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遵循这一教学新理念,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一些探索。

一、初中学生群体中,个体差异尤为明显。

1、智力差异。每个学生因为遗传和家庭环境的不同,智力的差异明显。

2、学习基础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小学的数学学习状况不一样,两极分化相当严重。

3、学习品质差异。有的学生学习数学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学得轻松愉快;而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入门,学得十分艰难,部分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

二、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

1、学生分层原则。

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我在教学中一般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内容、要求、训练上区别对待。

A层: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B层: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一般.C层: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都比较差。

2、分层教学的目标、策略。

A层数学基础扎实,数学思维能力比较强,作为数学尖子培养。对A层学生突出一个“导”字,在教学中以引导独立思考和导学为主。要求他们除完成课本习题外,尽量多看些有关解题和数学竞赛的数学课外书,鼓励他们提数学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

B层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其中一部分向A层转化。对B层学生突出一个“激”字,多鼓励、多提问、多辅导,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C层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教学为主,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力争使部分学生向B层转化。对C层学生突出一个“帮”字,多耐心辅导、多教育,提高他们听数学课的兴趣,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争取合格以上成绩。

3、动态管理原则。学生所在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实施动态管理,即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对学生所在层次随时进行调整,以形成竞争机制,激励学生不断追求进步,抑制学生中极易出现的“退步无所谓”心理。

三、做好教材的分析研究及结合学生情况进行教材处理。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我首先吃透教材,把握数学知识的系统,挖掘数学知识所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其次对教材进行恰当处理,即每节数学课都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各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如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如何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如何把例题分解和组合;哪个地方该精讲,哪个地方该让学生去探求;如何设计各层次学生的作业,等等。

四、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教学效果。曾经我担任初二两个数学基础一样的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一班我用传统教学法,在二班我试用分层教学法, 结果二班的学习成绩明显优于一班。

主要做法是:

(1)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导学方法,即课堂上多让A层和B层学生探求问题(例题、习题或老师和同学提出的数学问题)、讨论问题,最后独立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答案,并多鼓励他们质疑已有答案(或解法、证法)和对数学题进行一题多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对C层学生则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后还加强个别辅导。

(2)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课外作业我都坚持按60℅的基础题、30℅的中档题、10℅的高档题的比例进行布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题可作、有收获。

(3)情感因素在数学学习中起积极作用,因此我采取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或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尤其是C层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性质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5.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篇五

作为新教材的实践者、引路人,只有具备与时代相适应的新观念,才能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不辜负时代对我们的期望。而现阶段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大都是以“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教材体系的教学中转到现阶段的《课程标准》条件下的新课改框架下的教材体系,由于过去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教材,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教材内容偏难与现实社会热点问题脱节,教材编排体系严谨细致,练习题非常丰富,老师用起来顺手,学生学起来感到有章可循,虽然贯力一点,但教师教起来不感到有什么为难,按照教材严密的体系,教给学生系统的学习方法,一般采取讲解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灌输式教学法、目标教学法、成功体验式教学法、青浦经验实验教学法等,这样教出的学生,理论知识比较系统,逻辑推理严密,运算技能较强,但缺乏动手实践,独立操作能力,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形成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学无于用,学生到实际工作岗位上用处不大,具体工作中还要重新学习新知识,这样浪费了时间,不符合改革开放大潮对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应对这样的教育方法,教材中不适应现代需求的地方加以改进,取舍已势在必行。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深入学习理解现行“数学课程表准”运用使用教材,更新教学理念,从旧教材的教法中解脱出来,由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转到教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帮助他们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的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就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

新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学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应建立评价的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关注学生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学生充满激情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课程标准的确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在现阶段的教学中经过深入到学校,同学们之间,调查摸底,了解到现行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方法未按课程标准要求进行,大部分仍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导,仍以老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满堂灌的现象相当严重,不让学生大胆放手,去动手实践,唯恐放过来,收不着,这样以来,势必影响到新课改的落实,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时间创新素质难以提高,长此以往,再现代化的教材也很难培养出适应现代化需求的新型创造型人才,这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更不符合素质教育对我们教师的要求。

为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旧教法中解脱出来,更新教育理念,接受新一轮的培训提高,积极参加外出学习,进修提高,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上网查询,广博群书,海纳百川,请进来走出去。

为适应新形势,千方百计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应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变人治为法治,用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让教师舒心、安心、开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学校应与教师进修学校、教学教研室取得联系组织专题课改讲座,理念更新培训,让教师教育有方向,该有目标;学校应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学习、考察、培训可到课改实验去参观,了解课改现状,听课改专家讲课,请教学实验区教师介绍课改经验;学校应注意城乡联合开展活动,求教进城,送教下乡,有目的把部分乡村教师送到市区学校参加挂课锻炼,合作交流,城乡互补,资源共享,城市学校教师可到乡村挂职锻炼,送课下乡,体味乡村教师的艰辛与苦处;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不能只以教学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对教师的评价应是全方位的动态管理过程;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创造便利条件;学校对课改实验要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在吃喝公款,请客送礼方面节省一些开支,用于教师们的课改实验,保证实验不走过场,不玩花样,实实在在,改有效,改有成果,为教学服务。

以上所谈是本人在近几年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很不全面,还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学习领悟新课标,新教材的本质内涵,深入钻研,悉心捉摸,勤于实践,从而达到新课标要求,使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6.新课初中数学教学初探 篇六

谭奇志

(重庆市忠县洋渡镇初级中学校)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如今的新课程改革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以上理念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如何具体实施又是方法各异。根据笔者数学教学实践,就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供大家参考。

一、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些基础性的知识内容是浅显易懂的。其知识来源、推导的方式方法、过程、原理、法则等浅显易懂,学生阅读后一般是能理解的。对这些内容的教学,就不需要教师这不放心那不放心,仍滔滔不绝多费口舌,徒增学生的厌烦情绪。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思考。“眼经不如手经”,只要学生稍微跳一跳就够得着“桃子”时,就让他们动手去做。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成功的喜悦感,又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主要负责巡视释疑、提问题或启发提问题,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同时,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搭桥铺路”、控制场面。其教学程序设计为:引入―自读―生疑―师生释疑―练习―测评。

二、实践性内容的教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别人总结出来的知识传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发现、获取知识,培养求知的能力和欲望,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些实践性的内容,脱离了实践就难以想象和理解,这就需要再现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出具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进行“拆分、组装”整理。如,教学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和“垂线段最短”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画或用直尺去量,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虽然书中有,但此结果却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成功之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仍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随时注意学生由于理解和方法运用错误而得出的不当甚至相反的结论,适时引导学生自己纠偏和释疑。其教学程序设计为:材料(问题)―实践探索―结论―验证。

三、综合性内容的教学

这种内容牵涉的范围广、内容多。从大范围来讲,有代数与几何的综合或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从小范围来看,有不同章节内容的综合或同一章节内容不同知识点的综合,但对某个具体问题而言,其综合内容又是有限的。教学时必须注意做好对相关内容的复习或学习。把综合性内容切分成较零碎的小块,各个击破,最后进行组装。如,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就是综合了“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两种方法的内容,新课前可出示典型性的题目进行复习。如,让学生分解因式:(1)ma+mb(2)na+nb然后把两题合二为一成为:ma+mb+na+nb。学生开始可能会不知所措,或受复习题的启发而自觉分组,也可能由于分组不当而出现分解不下去的情况。这时,教师可布置学生“议学”,教师适时加以点拨,注意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分组方法,大胆创新。这样自然而然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于愉悦欢畅的思维中掌握新方法、新技能、新技巧。其教学程序设计为:复习―切分―综合(创新)。

四、有一定难度内容的教学

教材编写中编者注意了适当分散和降低难度,但无论怎样编写,难点总是或多或少依然存在的。所谓“难”,要么是学生感到纷繁复杂理不出头绪;要么是因条件与结论“跨度较大”而学生思维感到“对不上号”;要么因学生缺乏某些专业性知识而感到困难。对这些内容的教学就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找到症结所在而进行“对症下药”。

纷繁复杂的题目往往是已知条件较多,问题的解决又需要多个条件的综合参与。因而学生感到“杂乱无章”,把握不住要点。而恰恰这类题目解法灵活,是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学生思维的良好载体。教师指导时,要引导学生寻找破题关键,选好切入点是教学的.关键。这就需要学生抓住已知与未知条件大胆联想和设想,进行思维发散。例如图1,过△ABC的顶点C任作一直线,与边AB和中线AD分别交于点F和E。求证:AE∶ED=2AF∶FB。

由于AE、ED和AF、FB分别是重叠线段,因此,过分点作平行线是证明本题的必然手段。问题是2AF该如何处理。若直接找2AF,在BA的延长线上取FM=2AF,则无论怎样作平行线都无法得证。这时应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大胆设想、探索。

探索一:把系数2与线段ED组合,即证:AE∶2ED=AF∶FB,在AD的延长线上取EM=2ED易得证(见图2)。

探索二:若把2转化为1/2与线段FB组合,则原结论转化为AE∶ED=AF∶(1/2FB),这时取BF的中点M,则易证AE∶ED=AF∶FM,见图3。最后让学生回顾整题的分析方法和证明步骤。

以上两类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导”的成分相对要多一点,但学习活动的主体仍是学生,学生的角色是演员而不是观众。关键是要学生“动”起来,注重探索,突出思维过程,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解题思路的探索和发现解题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其教学程序设计为:(发现)提出问题―(发散思维)寻找途径―综合分析得结论。

7.初中数学语言教学初探 篇七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音教学,问题分析,解决方法

构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就是语音, 建语音开始要掌握一门, 很多语言, 就必须从最基本的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好中背重, 诵要侧, 性重却, 于忽因对视此学了, 本生最文习为主题重要的要分训的析练语目及音前教教课学学文的的牢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 语音技能在此基础。上固文题分析;解决方法

的/王艳一、目前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语英华1.语音教学的滞后性语作为非母语的一门外来语言了言, 当今中国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以其广泛的传播性和流通性。, 但是成为﹃正视我们的周围我们真的正视了这个“, 不难发现外来人口”长久了么?外以来只有为数不多的实验中学、重点壳中绝能学大因多为和数所外的谓语学的类校应学呢试校?教重可育视能, 语因可音为能教升因学学为。, 那而可﹄单词的拼写单纯的分数。, 只注重语法知识只注重书本知识, , 只注重只注重

那ABCD选项的答案……然而我们的

口语呢?我们的听力呢?就这样一步一步我们自己走入了瓶颈, 变成了“聋哑人”。我们的语音教学也濒临瓶颈, 然而这样的现状还在不断持续。

2.听说读写同步走

谈到英语, 说白了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语音教学则占了其中的二分之一, “听”、“说”可见其重要性。

平时我们所指的成功的英语教学。简单说就是写与说同步, 音标与字母同步。单词的读音与字母及其组合的发音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cow, how, now等词中的字母组合ow都发/au/这个音;cake, these, five, note等词中的元音字母都发该字母名称音等。还有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最易遇见的事情就是是一些比较长又难于识记的单词.例如:pronunciation (n.发音) , 其简单途径是根据其音标来正确书写单词。然而从学生开始学说英语到学会使用48个音标拼读, 一共需要32课时, 如果按每周5课时来算, 那么则需要六周时间。这样的安排, 到第一学期结束, 学生们只认识40个音标, 其余8个音标还要过完寒假后才陆续学习。这样学生就只靠不断地、机械地模仿“习得 (acquisition) ”单词, 而遇到一些符合拼读规则的单音节词, 那么学生不能自己进行识读, 这样反反复复, 也就造成了学生在单词的记忆上形成德尔障碍。众所周知每一段文章, 每一篇美文, 都是数以万个字母, 单词组成的。倘若学生自己不能识读单词, 只能依赖老师的反复教读, 一旦离开了老师, 自己没有把握, 便“羞于开口”。学生就只会停留在原地, 单词还是只静静的呆在书本上, 学生说起来还是一大难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开口难就越来越严重, 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就更是天方夜谭。长此以往, 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这就会导致听的能力受到阻碍, 学生的兴趣也会日益下降。

二、提高初中学生英语语音教学效率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读音规范, 书写正确, 口语流畅。更应该注重初一的学生英语教学。这样初一的课堂教学任务也显得更为重要。在初一时让学生对英语有系统的认识, 让学生不再惧怕英语, 从而爱上英语, 提高英语兴趣, 让学生乐在其中。

接下来分几个方面具体说一下。

1. 首先在音标教学方式上下功夫

一般我们都是要求学生仔细听音、观察口形、认真模仿。如果只用这种方式那就使教学比较单调,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其它方式。如在教读元音音素时, 我们可以采用音韵节奏朗读。老师在介绍音素的发音规则后, 用两升一降调进行朗读, 教会一个音素后, 一般要再进行简单的拼读练习, 在拼读练习中, 我们同样采用这种节奏朗读法, 要比简单的升降调朗读有趣得多, 学生的学习的热情比较高昂, 音韵节奏也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最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我们还可用绕口令或小诗等来训练语音技巧, 特别是绕口令无论是从练习口齿的伶俐性还是了解英语语言的特点来说都是一个极好的素材, 它是非常重要且正规的基础训练, 让学生尽可能多背上几十个, 对他们的发音标准受益非浅。能使我们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容易记忆, 而且有知识性。

2. 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在学习外语的第一天就需进行

因为只有能听能说, 才能与人交流, 才能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而要做到你说的英语别人能听懂, 必须首先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本着以教带学, 以讲带练的主旨, 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进行巩固练习。以表扬鼓励为主, 使他们敢于大胆开口讲英语, 并且做到练习形式的多样化, 如两两对话、情景表演、课堂游戏等。学生通过自由组合充分地练习, 才更有安全感、更具信心地给大家表演。全班同学的赞扬和教师发的“Very nice”、“perfect”、“strive”等卡片, 更给做对话表演的同学以极大的encourage, 增强了他们学习的confidence。如果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卡壳”了, 我用适当的词汇或表情提示, 使学生得以继续的进行。对学生的错误, 在其发言后再予以纠正, 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绪, 也避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3. 对于初一的孩子们来说, 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学校

相比之下学生的素质也会参差不齐。有的在小学阶段学过两年英语, 这些学生的英语基础又不同于以前的学生。字母、音标、单词, 甚至于一些句子, 他们在小学都接触过了, 部分学生在进入初中时英语掌握得较好, 但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根本没学过英语, 对于这类素质程度不同的学生, 仅靠语音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程度有充分的了解。对于学习吃力, 学习兴趣不高的应及时加以帮助。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逐渐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与英语的认知能力, 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希望。

三、小结

原本入门阶段的学生对学英语是有兴趣的, 因为英语对他们而言有一种新鲜感。但长期的英语单词难记、难读, 磁带中的录音难听懂、听准, 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开口, 学英语的兴趣降低, 学习劲头也随之减弱了, 甚至干脆放弃不学了, 从而导致初一第二学期和初二第一学期之间出现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而少数学生因为学了音标, 识读、识记能力得到增强, 学习成绩优秀, 学习兴趣也日益提高;相反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音标时不感兴趣, 加上对自己缺乏信心, 学习成绩则每况愈下。因此, 在初中英语语音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郭万玉, 初中英语语音课教学改革刍议[J];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8.数学教学语言艺术初探 篇八

关键词:教学语言 学习乐趣 主观能动性 教学效率

数学是来源于人的实践,在人们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虽然没有语文对语言艺术的要求那么严格,但是准确、生动、有趣的语言是小学数学教学必备的基本条件。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语言艺术这一工具,让自己的数学课生动鲜活、通俗易懂。

一、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准确规范、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它既不是单纯的口头用语,又不是单纯的局面用语,而是由教师结合具体的情况,选择性使用必须规范的语言。教学语言的使用,必须在规范的基础上带有一定的幽默色彩,只有选择才能让学生听得有滋有味,一目了然。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想办法让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利用自己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较高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等叙述必须准确规范,不容许有半点疏漏和添加,否则会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比如:不同的术语表达不同的意思,“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增加了”和“增加到”表达的意思都不同。

二、多样化的提问艺术能引起学生较高的求知欲和参与度

课堂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事物的过程。学生和教师是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去获取知识,得出结论的。教师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识的一把金钥匙。在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十分重要,它关乎到一节课的成败与否。课堂上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鉴于此,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让自己的语言尽量通俗一些,多样一些,然后再辅助于肢体语言,尽力去激发学生思考和回答的灵感。例如:提问学生时,你可以这样问:“你能帮我找出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吗?”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程度的问题。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我们可以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说说长方形面积的公式吗?”对于智力较好学生可以适当提高难度,例如:“你对于这个问题还有不同的解法吗?”这种分层次多样化的提问,不但能让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而且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干,勤于动脑,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语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它的学习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学生正确表达正是其大脑思维的梳理和条理化的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和要求学生表述有条理,给学生足够大的思维空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共同探究,在教师和自己互动中去思考、去感悟,并在问题讨论中各抒已见,展示自己的个性。帮助学生把别人的话听懂加上自己理解,然后学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教师要学会用幽默化的语言批评学生,避免学生的逆反心理

教师批评学生时,语气要尽量婉转,语调要轻柔,结合具体问题淳淳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在幽默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在讥讽他。这样,避免了学生的抵抗情绪。例如:有的学生上课爱搞小动作,你可以这样说:“小心,不要丢了东西哟。”如发现有学生打瞌睡,可以问:“你梦见吃没堡了吗?味道怎样?”这样,课堂气氛在教师的调动下,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再进行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肢体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性语言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数学语言应在逻辑性的基础上力求亲切,富有情感性。只有如此,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肢体语言的结合使用,会让这一效果更加完美。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说,人语言的魄力的25%来自于面部表情。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可以辅助肢体语言,进而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如:把摸一下学生的头表示鼓励,故意夸大表情让学生加深记忆等。

总之,数学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运用艺术,它蕴涵了教师的先进教育思想与高超的教学技巧,是一位教师教学效果达到完美的必备条件。善于运用语言艺术的教师,他的课堂一定会是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的知识乐园。

9.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初探1 篇九

作者姓名:赵东梅.工作单位:福海县西城区寄宿制学校.通讯地址:新疆福海县西城区寄宿制学校.邮编:836400.电话:***.个人简介:赵东梅,女,出身年月:1972年10月

籍贯:甘肃,民族:汉,学历:本科,毕业于中央电大,中教一级,教师,初中数学。

摘要: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讲求数学教学的灵活性,然而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本质要求是不断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了响应这些号召,关键在于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环节。初中数学是以后学习的基础环节,学好初中数学对于以后更深数学的学习埋下伏笔。教师要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的知识基础之上,这是提高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的有效措施。我认为应从“转变教法方式、巧设课文导入、组建学习小组”三种途径来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初探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讲求素质化教育的当今社会,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一途径,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更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中心环节,其对于整个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虽然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相对比较落后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教是最重要的因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据调查显示,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内容特殊性等,使得教师在教学活动安排过程中,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是否对该种教学方式感兴趣、接受情况如何等,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也很难充分地激发和调动。同时,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量的繁难偏旧问题依然出现在教学课堂上,以致于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了畏惧、厌倦感。比如在讲授公式、定理以及练习题时,单纯的任务式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以及乏味。

(二)教学活动严重脱离了生活实践

研究表明,学生之所以对数学产生抵抗心理或者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传统教学体制下的数学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几乎完全脱离,一味地背公式、讲理论,使得教学与学习非常乏味,因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热情,所以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对于部分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方式甚至增加了他们的学习难度,部分学生为此失去了信心。

二、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

初中数学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因为初中数学是比较容易拉大分数差距的学科。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抓住数学课堂这一重要教学阵地。初中数学的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传授来实现的,数学课堂的效率如何成为了老师和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如何利用课堂有限的45分钟做好知识点的传授和习题的训练,是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条件的限制和教学思路的局限,对课堂的45分钟没有充分有效的利用,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在数学课堂上只是传授了基本的数学内容,而没有时间进行习题的训练和数学难点的探讨。新课标实施以来,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这一概念也应运而生。这不但是基于长期实践的教学总结,也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不但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可以促使初中数学教师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三、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基于以上对当前出现数学教学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初中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构建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思想观念

应当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于学生而言,兴趣不仅是最好的老师,而且还是学习的主要推动力。实践中可以看到,初中数学教学阶段,通常会涉及到诸多的定义、定理和公式,这些枯燥乏味的抽象事物,容易导致学生感到厌倦,产生抵抗的心理。针对这一问

题,笔者建议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原本比较抽象的数学公式、定理生动化、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的五感能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传统的初中教学模式效率低下,主要是因为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落后,不能把课堂交给学生,而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引导学生学习。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数学的题型千变万化,如果仅靠课堂讲授所有的课堂知识,那就达不到教学的目标,把知识学死,出现效率低下,随着高效课堂的提出,老师应该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为宗旨,用教材教学,研究教学方法,做好课堂教学的情况分析,因材施教,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性的学习,让学生在遇到新的问题或者难题,能够迎刃而上,不畏困难,敢于尝试,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就是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率意味着减轻数学教师的负担,使数学教师在付出同样精力的前提下,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初中教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数学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目的。所以,活跃课堂气氛是第一

位的。为此,我们要转变以前的教学模式,让初中数学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目前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比较欠缺的就是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因此,要想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就需要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四)巧设导入环节,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数学又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老师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在准备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一个好的教学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自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初体验。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充分引用教学导人,关注学生所学内容和知识,从而使教学情景更加丰富和具有吸引力。

(五)组建学习小组,加强合作交流

新课标要求学生加强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对大家面临共同的难题进行有效的讨论和思索,对于疑难问题互相争论,在争论中能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高低、智力状况,将学习小

组进行合理的分配。为了更好地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在开始合作学习之前,必须让每一组的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然后弄清楚合作学习的流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地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组织讨论和学习,教师也要随时参与到每一个小组的学习过程中,这样就能保证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合作交流有序进行。

例如:在讲授“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这一节课时,将其分为角、线段、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四个部分,然后根据这四个部分,分为四个小组,由每一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总结出课本中的知识点。在这个小组的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通过网络的形式对“轴对称图形”的资料进行搜索,大家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求知识,最后在一起汇总,由一个代表进行总结。通过这样小组的形式,可以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六)教会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总结反思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中独立思考和总结反思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道出了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其目的不仅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我们要在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总结反思能力重点进行培养,使学生养成受用一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是一个目标明确的模式,它要求老

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来实现初中数学高校课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规律,使学生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去享受数学知识的奥秘,有着师生共同的配合,建立初中数学高效的课堂教学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1]徐利国,徐占祥.学习行动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动力[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20).

[2]张彩红.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改革与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2).[3]孙朝芹.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2012(09).[4]侯文芝.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l(04).[5]张海青,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教法研究,2012,(4):179—180.

[6]刘光瑞.浅谈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课堂教学,2013,(1):56—56.

上一篇:伟大音乐家贝多芬作文下一篇:村志愿服务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