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2024-06-20

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共8篇)

1.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篇一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近年来,创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在知识经济逐步到来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创新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心理能力,创造力要靠教育培养和实践来挖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如下探讨。

一、以创新精神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有利于创新的心理品质。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创新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改革教学方法,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在学习掌握前人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最基本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崇尚真理、追求进步的品质,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一个人如果只知道死记硬背,很会应付考试,把学习创造当成深重的负担,而不知道科学探索中的乐趣,是绝对做不出什么成绩的。

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关创造过程机制的研究表明,创造的关键是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一,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聚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但是创造思维不仅是靠逻辑推断发现的,创造思维的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时常表现为直觉思维,就是在头脑中突然出现的直接顿悟。因此,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多操作,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应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问多答,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勇于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手工制作,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借助想象力对类似事物进行推断,可以帮助人认识事物,发展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能泼冷水,而应多鼓励、赞扬,引导他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这样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被激发起来。青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往往是面广而不深入,情节简单而不稳定,夸张性大而创造性不强,因此需要加以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创设激发想象力的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创造的机会,丰富学生的生活,提供感性材料,等等,都利于想象力的发挥。

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即人们依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是人们依据周围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正确认识以及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对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青少年的自信心与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密切相关,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增强自信心。如果一个人形成了正确的自我意识,那么他必然是充满自信的;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比较消极,这个人必然是自卑的。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才能充满信心地进行创造,发挥巨大的创造潜力。教师应充分发挥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要创造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既要对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照顾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民主的教学气氛,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视自己为集体的一员,有一种主人翁的自豪感。这样就能有效地预防心理不健康和性格冷漠、孤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⒋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诸要素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人格健全的学生,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一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过,他是在幼儿园学到了他认为最主要的东西,那就是“把自己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实际上是说对他走上科学道路产生深刻影响的是从小受到的全面的做人的教育。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勇于实践、勤学好问、谦虚诚实的个性品质,远大的理想和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都有助于创造潜能的开发。

⒌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

这种乐趣能够使人们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好多科学家从小肯用功,放弃了作为一个孩子乐于享受的游戏、玩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正是因为他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从科学研究本身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和愉快,这是他人所无法体会到的。达尔文说:“我一生主要乐趣和唯一职务就是科学工作,对于科学工作的热心使我忘却或者赶走我的不适。”居里夫人说:“科学的探讨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所以我在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快乐。”巴甫洛夫说:“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活充满快乐与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假如一个人对科学创造毫无兴趣,必然视学习为畏途,不可能有如醉如痴,废寝忘食,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和劲头。

二、创新教育是全程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在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显得尤为迫切、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早期培养形成的不良习惯,如不及时纠正,长大以后很难改变。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第一环,而且是重要一环。

李岚清副总理曾强调:“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也包括幼儿教育。”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及如何实施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关系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根本问题。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和应试教育的结果,家长和教师过早地用灌输的方法让孩子们读、写、算,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求知情趣和探索欲望。

三、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的实施依赖于教育观念的创新,要彻底摒弃“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重求同再现,轻求异创新;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重机械记忆训练,轻实验应用”的传统作法。在师生关系的正确定位和好坏学生的评价标准的正确定位上,我们尤其需要更新观念。

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在创造教育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设计上,而不是在课堂上控制学生,要做学生的朋友,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要为人师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能仅满足于学生继承知识,而应使学生学会创造;要有诚实正直,平等待人,善于与学生沟通的职业人格品质。

⒉正确定位好坏学生的评价标准。按照传统教育观念,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学生被视为好学生;相反,不服从教导,破坏财物,好动,不负责任,粗心大意的学生往往被视为“坏学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所谓的坏学生之所产生品行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由其心理年龄特点决定的。在青少年发育的某些心理年龄上,会表现出一些与社会公认价值观、道德观及家长和教师的期望不一致的行为特点。其次是好奇心求知欲驱使所致。美国教育家对有创造力的孩子的描述是顽皮、淘气,所作所为时常逾常规。中国民间早有“小时不逞,大了无用”的说法。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故意破坏绿化”可能只是为了看看花蕊里有什么;有的孩子将钢琴键扭掉,是为了想看看什么东西能发出声音来。孩子的这些淘气行为,往往蕴育着可贵的探索力、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如果为了求得一时安宁而不问青红皂白,粗暴地阻止孩子,或许因此而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应积极引导,避免产生消极的后果。在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崇尚个性自由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青少年会大胆地向权威和制度挑战,正是这些敢于反传统的孩子,才是未来具有创新精神、推动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

2.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篇二

一、目标定位, 规划美好未来

美国心理学家洛克 (E. A. Locke) 提出了“目标设置理论” (Goal Setting Theory) , 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 它能够把人的需要转变成动机, 促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方向努力, 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目标相对照, 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以最终实现其目标 (谢连红, 2008) 。高考之前, 大学无疑是学生努力奋斗的最大目标, 而目标一旦达成, 其激励作用会迅速下降并进入目标空白期。处于目标空白期的个体往往会表现出茫然苦恼、焦虑紧张等消极状态。因此, 如何帮助新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新的目标是新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新生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制度和环境等还比较陌生, 我们在指导新生进行目标规划的同时, 要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大学的校园文化、校情校史、专业教育、管理制度等, 以确保目标制定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目标规划方面的教育内容主要有: (1) 大学生活和行为规范教育。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学生手册》入学考试、高年级优秀学生经验交流会等形式, 让新生尽快了解大学的日常生活、校园文化、校情校史、规章制度等,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专业教育。一方面要阐述本院 (系) 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社会地位、师资情况、人才培养模式等, 另一方面还要介绍本专业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并分析四年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帮助新生尽快熟悉专业思想和内涵。 (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与前景, 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成才目标设计, 引导他们初步确立就业、考研、出国等目标方向。根据目前大学生在目标规划方面“说易、做难”的状况, 在引导他们设定目标过程中要注意目标的难度 (既有挑战性, 又能够达到) 和清晰度 (目标应该清晰、具体) , 同时还要注意效果的及时反馈。

二、认识自我, 绽放魅力人生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 (E. H. Erikson) 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要解决的一对冲突或矛盾。其中, 大学新生处于该理论所阐述的第5个人格发展阶段, 即自我同一性阶段, 这一阶段个体所面临的主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之间的冲突。

自我同一性 (self-identity) 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过程中, 对“我”的逐步确认以及对有关“我”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和选择, 例如理想、职业、人生观等。埃里克森认为, 这种同一感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 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成年期。从高中进入大学, 大学生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思考, 他们开始认真考虑“我是谁”、“我将去往何处”。然而, 建立自我同一性并非一蹴而就, 尤其是在入校初期, 大部分新生都会出现主我与客我、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系列偏差。这是由高中时期的“众星捧月”到大学时期的“平凡一员”的心理落差所导致。加之, 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的自我中心、苛求完美、自负、自我放弃等自我意识方面的问题。因此, 应将“正确认识自我”作为新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自我认识方面的大学新生教育可通过如下方式展开: (1) 组织心理班会。通过“我的自画像”、“20个我是谁”、“真实的我、理想的我、别人眼中的我”等活动, 引导学生准确地认识自己。 (2) 开设专题讲座。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心理情景剧表演等方式, 引导学生欣然地接纳自己、有效地控制自己。 (3) 组织新生开展一系列的团体辅导、素质拓展等活动。

三、自主学习, 铸造时代精英

相比于高中基础教育, 大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多、教学进度快、抽象性强, 这就要求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由高中时的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对大学新生的自主学习教育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1) 利用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大学学习方式的变化, 明确学习目标, 掌握学习规律, 主动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 (2)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习、学术调研活动, 围绕任务或问题进行学习探究, 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或处理某项学习或研究活动的能力。 (3) 组织参观图书馆、实验室, 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图书馆、实验室资源, 并努力调动其专业学习的兴趣。

四、和谐交往, 奠基生命财富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 (A. Maslow) 指出, 人的需要按其优先顺序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要, 一旦一种需要得到满足, 就会产生另一种更高的需要[1] 。

对大学新生而言, 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已得到基本满足, 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高级需要逐渐上升为主需要, 从而产生激励作用。社交需要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要。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 就会影响个体的精神, 导致对生活不满及情绪低落。“90后”新生多为独生子女, 他们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不懂与人分享, 虽然内心十分渴望跟人交往, 但往往由于交往方式不当、个性过于强硬等原因而导致人际冲突不断。据统计, 笔者所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每年接待的来访者中近40%是因人际交往问题而前来求助的。因此, 社交需要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激励源之一, 学校应该正视同学间的相互交往并适时提供社交往来的机会, 以使个体能够建立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方面的具体教育内容有: (1) 开展学生组织及活动项目宣传, 指导新生合理选择社团和活动项目, 为学生提供相互沟通的空间, 激发学生的集体归属感。 (2) 举办专题讲座, 讲授人际沟通 (包括异性沟通) 方面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纠正新生人际交往的不良认知, 指导新生如何处理和化解宿舍人际矛盾等人际冲突。 (3) 组织人际交往体验类活动, 引导新生在实践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五、德行为先, 守护善良天性

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 (L. Kohlberg) 在道德教育方法方面提出了道德两难问题讨论策略和公正团体策略。前者通过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引起学生道德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 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后者主要通过师生的民主参与活动, 营造公正、团结、协作的集体氛围,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 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制自律的能力。科尔伯格认为, 通过建设更高阶段的集体规范和团体观念, 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2] 。

在当前多种价值观念冲击下, 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不容乐观。而大学新生教育是实施道德教育的十分有利的时机。一方面是因为新生的可塑性比高年级学生强, 另一方面是因为新生入校后处于新鲜、兴奋阶段, 接受能力强。所以, 在新生教育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 会产生良好的“首因效应”。

道德教育方面的具体教育内容有: (1) 借鉴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讨论法, 将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公寓 (宿舍) 管理规定等交予学生充分讨论, 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 促进学生道德判断水平、道德行为的提高。 (2) 加强德育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战争遗址等教育场所,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会道德问题的讨论和评价,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角色扮演机会, 使其将他律和自律结合起来, 最终将道德认知的发展转化为成熟的道德行为。 (3) 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道德教育。各个班级或学生组织可以开通自己的网站、微博、人人网页等, 让全体成员通过公正、民主的方式参与到班级的决策和日常管理之中, 积极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勇明, 顾远东.浅谈高校教师“需要”的层次[J].江苏高教, 2008, (2) :98-99.

3.开展心理教育的思考 篇三

思考之一:中学生心理教育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教育模式

中学生的心理教育有别于医学模式,这是因为:第一,中学生心理教育的对象应是全体中学生,而不仅仅是需要矫治的一部分中学生。第二,中学生心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一教育是与其它各育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第三,心理教育运用的是一种吸取了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手段的教育模式,绝不是纯医学模式。第四,中学生心理教育并不能解决中学生中客观存在的所有心理问题。它重视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建设,强调教学结合和自我教育原则,以解决与教育教学任务有关的一般心理问题为主,而对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只承担提出接受心理治疗建议和配合教育的义务。由此可见轻视心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客观地位是不对的,然而夸大中学生心理教育的作用,以为中学生心理教育能够解决中学生的一切心理问题,这种想法也是不切实际的。

思考之二:全面了解学生是搞好心理教育的基础环节

心理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它的工作目标是人的心理,如果离开了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就难以实现心理教育的目的。了解学生绝非单纯是指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是指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各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发展过程及其心理背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尽力扩大自己的工作渠道,观察、谈话、家访、问卷、收集各种有关资料、标准化测验都对全面了解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但倾听学生的诉说则是最重要的,首先要听他说,对他的话表示关注,包括言语的关注和非言语的关注;其次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去理解他诉说的意思、倾向和意见,以感知他们的内心世界,这就要求我们有听的态度,听的技术,否则就不能精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思考之三:必须学会分析

分析首先是指对已经掌握的情况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分解辨析,清晰地展现它的构成,同时又是指对问题的原因作出深一步的研究。对心理问题原因研究的深度如何,不仅涉及到对心理问题本身认识的科学性,而且涉及到由此而采取的教育方法是否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原因必须遵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科学的因果性理论为前提,不但要认识现象和现象的联系,而且要在研究直接原因的同时,注意隐蔽在直接原因后面的各种间接原因。对于产生某一心理问题的原因了解得更深入,采取的措施就会更有效。

思考之四:提高自我修养,做好中学生心理教育工作

做好心理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做好这项工作除了具体的技术条件以外,最为关键的是要加强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自我修养,做到有情、有意、有识、有志、有德。

有情,就是要热爱学生,热爱心理教育工作,从为学生终生负责和对未来社会高度负责的高度来思考自己的工作,这是做好心理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因为心理教育工作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做好,这种投入需要我们花费很多的精力,做出一定的牺牲。

有意,也就是要有做好心理教育工作的强烈意识,要充分认识这一任务绝不是任何人强加给我们的,而是教育目的之一,这样我们就能自觉地投入这项工作,合理地将它规划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有识,心理教育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是一项渗透着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等许多学科知识的工作,单凭热情、满足于一知半解是难以做好这项工作的。为此,一切有志于做好这项工作的同志,都应加强理论学习,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各个方面去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是做好心理教育的理论和技术保证。

有志,也就是说必须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地去做好这一工作。尤其是在目前这一工作还没有被所有的同行都重视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勇于坚持,只有这样,这项工作才能真正在各所学校蓬勃开展。

有德,包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坚守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这是因为心理教育是一项优化学生心灵的工作,我们要研究和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我们的心理教育最终的目的是提高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完整意义上的心理素质,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当把加强自身的修养看成是自己的永恒课题。

4.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篇四

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关系到社会稳定,长期以来,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都是以传统心理学为指导,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心理品质,对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启示意义。

在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为伟大发展目标的今天,整个社会的稳定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公共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犯罪手段也在翻新变化,而民警队伍又不得不面对人力匮乏和任务趋增的压力。公安民警长期与社会反动势力作斗争,接触更多的社会阴暗面,时刻面临生命危险,巨大压力下极易产生心理问题。由于工作性质有关公众安全,公安民警如果没有优秀的心理素质,不能坚守职业道德,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不能忽视公安民警队伍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要对已经患有心理疾病的民警进行及时心理疏导治疗,也要关心其它并未产生心理疾病的民警,提高其心理抗压能力,引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才能确保民警的警务能力。

一、我国民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公安部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多方面系统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工作,通过建立心理辅导机制、举办心理健康专家讲座、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档案、心理健康服务走基层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工作,有效改进了我国公安心理健康状况。

虽然我国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但是也不能忽视光环背后的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目前,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作内容较为局限,不利于长远发展。我国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对象为已经产生心理疾病的公安民警,工作重点在于如何引导民警走出心理疾病的困扰,属于被动式的应急处理。虽然帮助解决了民警的心理问题,但是,却忽略了其它无心理疾病民警的积极心理教育需求,也令心理健康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公安民警间具有异样色彩的敏感问题,容易导致部分问题民警产生抵触情绪。

其次,忽视环境建设的重要影响。公安民警的心理状态离不开公安内外部环境的刺激与反馈,积极向上、正向激励的管理制度与队伍文化有利于养成公安民警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而在此方面公安队伍中缺乏有效的探索与尝试。

最后,工作体制尚不健全,流于形式。公安队伍中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多为兼职,没有建立起专业的人才队伍,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发展。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力量有限,且心理健康中心基本也是设置在距离基层民警较远的警校或办公大楼等处,没有深入到基层民警中去,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及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正式提出,得益于赛里格曼(M·Seligman)的积极推动。他在1998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组织多位著名心理学家研讨了积极心理学的学科结构及理论基础,并确立了积极心理学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心理学经过了多年发展研究,终于从哲学的分支和神学的归属中分离出来。心理学有三个光荣使命:一是治愈精神问题,二是帮助人们获得更多快乐,三是发掘和塑造智力超群的人才。在二战前,积极心理学已有初步思想,但并未真正得到有效推动。尤其是二战后世界破坏严重,面对众多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受到严重战争创伤的患者,心理学的治疗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民众迫切需要尽快将得到心理学的帮助,尽快走出战争阴影,走向美好生活。在此形势下,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变成了从病患的`负面角度和以医生治疗患者的模式来研究心理学问题,即消极心理学。

非常讽刺意味的是,人类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越发进步,但人类面临的心理问题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在增长。而另一方面,人们也在逐步审视心理学的学科定位问题。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心理学应该为全人类的生活提供技术支持,不应仅仅局限于服务问题人,为其治疗心理疾病,还应包含正常人,即使没有患上心理疾病,也可通过心理学的技术,获得更好的生活和精神追求。任何科学都是来自于问题,心理学同样也始于心理疾病的研究,但是却不能将学科研究方向局限于治疗心理疾病。如果过分追求治疗价值,仅为心理问题患者服务,那么心理学的其它价值将会将会逐步流失。

人类的心理情感不仅包含愤怒、焦虑、压抑、郁闷等消极情感,而且包含愉悦、欢乐、幸福、满意等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需要通过科学手段来排解,同样,积极情感也需要主动发现、创造和引导,引领人类进步。历史和实践证明,越是和平稳定的社会越是需要积极健康的心态,社会文化越需要人们富有创造性、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欣欣向荣的生活状态,同样,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又反过来激发人类的创造力,促进了时代进步。

积极心理学采用新的视角,对主流心理学进行了完善,拓宽了心理学研究领域,致力于对人类的美德、幸福感和发展潜力等积极品质进行深入广泛的探索,积极主动的发现、研究、引导和培育人类发展中的各种积极力量,帮助人们创造幸福生活。

三、积极心理学的启示意义

积极心理学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和人文立场,它更为全面的看待民警的心理问题,开拓了一个心理学研究新的角度。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民警心理学的研究不仅有消极的治疗疾病,还可以培养发现民警的各种积极向上的美好品质,引领民警走向美好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一)转变心理健康工作理念

由于工作性质与众不同,公安民警日常工作中面临着更多的危险,接触更多社会的阴暗面,承担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自公安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来,工作主要内容在于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治疗,保证民警执法能力。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较为贫乏、形式较为单一,同时,使得公安民警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产生了误解,认为只有神经不正常才需要心理教育,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导致了心理健康工作者和民警的对立。

如果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那么以上问题则会迎刃而解,它认为除消极品质不可忽视外,民警的勇气、信任、责任等正面阳光的品质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引导,可通过主动的发现、探索,采取措施积极的引导和塑造公安民警的积极心理品质,引导民警走向幸福,共筑美好家园。

(二)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人的心理健康情况是一面镜子,是对外在环境的一个直接反映。如果一个组织的个体心理健康状况都比较差,那么一定是这个组织的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出现了问题。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差的工作环境会降低公安民警的满意度,容易产生消极低迷的情绪。同时,公安系统的组织系统科学性也影响到民警的心理健康,考核的公正性,奖惩的公平性,人事任免的科学性,都是影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积极的心理品质不仅能防范和治疗消极心理品质,而且会促进人类创造力的提升,促进社会进步。同样,积极的心理状况对于公安队伍的战斗力持续稳定有着非凡的作用。对于当前的公安系统,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考评激励制度,如何提高公安队伍在社会公众的良好形象,如何促进公安民警的社会认可度提升。

四、民警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出发,民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增强民警积极心理体验

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强调人类以幸福的心态回忆过去,用乐观的心态做好当下,并对前景充满期待的一种心理态度。自我感知的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它来自于自我感知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等与自我预期达到的状态保持一致,从而由衷生成一定心理满足感和成就感,产生自我肯定的激励。由此推之,积极心理体验强调的是一种个体自我感知的状态,具有主观性。

具体实践中,需要采取措施有效引导和加强公安民警的积极情感体验,避免消极心理。一方面,可通过情绪管理等课程,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公安民警的自我察觉能力,强化对积极情感的体验,回忆过去的美好生活经历和幸福的生活点滴,避免产生消极的情感;另一方面,引导公安民警关注当前发生的愉快经历、感受工作生活中的快乐瞬间。

(二)培养民警积极人格

积极健康的人格对于人类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消极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以防范负面心理的发生,促进人类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维护人类幸福生活。

1. 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表明,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使人体产生化学反应,提升愉悦感。可为民警制定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定期组织愉悦身心的业余活动,鼓励民警脱离不良嗜好和低级趣味的活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业余活动,有助于良好心理状态的形成,降低民警内心的焦虑,释放压抑心情,宣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民警的自我认知体验,促进积极人格的培养。

2. 坚定民警工作信念,保证工作热情:公安机关要有计划的开展公安民警岗位培训,宣传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民警的先进事迹,让每一位民警同志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视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天职。不将这份责任看作负担,而应看做一份荣耀和自豪,要以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为己任,代表积极正面的力量时刻准备与反面势力作斗争。

3. 塑造民警积极心态:个体心态是个体由过去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引起的一种在一段时间持续出现的一种综合心理状态反应,对个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直接的影响。要有意识的组织民警交流,回忆生活和工作中的幸福快乐时刻,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情充满幸福感和满足感,能够激发工作热情。对于工作努力、成绩突出的民警要进行正向激励,引导塑造民警树立积极心态,塑造良好的民警工作氛围。

(三)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

5.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篇五

教育实习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心理学专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增加实习基地、调整教学计划和建立高效合理的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从而保证心理学专业师范教育实习的整体效果。

教育实习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师范生了解教育教学实际,创造性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独立从事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一些学者对此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李会学等人[1]探讨了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应对措施。谷莘[2]以中国人民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习为例,对参与式教学实习展开研究,认为该模式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是该学院本科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李晓黎[3]也对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指导老师在实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给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心理学专业的教育实习是为了给各类教育机构培养心理学专门人才,从事专门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随着社会发展,心理学专业的应用性逐渐凸显,以往教育实习在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1.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

心理学专业教育实习是高等学校培养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以我校为例,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掌握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科研部门、教学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心理学教育教学及管理等心理学相关工作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经过本科四年的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能力和素质。

(1) 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较高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包括社会参与度、自主发展和文化修养。其中社会参与度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度,以及广阔的国际视野;自主发展包括身心健康、学会学习、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文化修养包括较高的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和审美与人文素养。

(2) 掌握心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学的实证方法及相关统计、测量技术,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设计、分析方法及查阅、理解和写作专业文献的方法,了解心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具有一定的.心理学教学技能、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 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和文字处理工作,具有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与他人和谐交往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

(4)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与合作的初步能力。为了实现以上培养目标,除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外,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认真探索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实习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传统实习环节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2.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更好地指导心理学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工作,我们组建了一支较有力的指导团队,由从事实践教学管理多年的教学院长从专业角度和管理角度做全程指导,由两名专业老师负责提供专业方面支持,一名老师负责数据分析,两名教学管理人员负责收集教育实习工作中的一手资料,并负责撰写分析报告,两名在读博士生做问卷调查及资料整理。

通过对近几年教育实习工作的跟踪分析,我们认为实习基地、实习自由度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①实习基地不足。实习基地是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早期阶段,心理学专业的实习大多集中在中小学校及部分职业学校。由于心理学专业的特殊性,传统中小学对学生心理活动和状态的重视程度不够,与心理相关课程偏少,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因此他们对实习生的接待能力有限。大多数实习单位仅能接受少量实习学生,即使学生到了实习单位后,也很难保证开展适量的实习活动和实践教学。导致很多实习趋于形式,学生在实习阶段未得到足够的实践机会。

② 学生实习的自由度不够。学校给学生合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这个范围内自主实习。传统的实习大多以集中组织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尽管以往实习中有分散实习环节,但是力度不够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影响实习效果。

③教育实习评价机制不健全。传统教育实习效果是根据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但心理学专业的实习有一部分是课堂之外的,表现在为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因此教育实习效果的评价应该重视社会效益和影响力。这部分需要做大量调研和实践。

(2)具体解决措施

① 建立实习基地。其实,心理学专业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除了传统学校、教育培训机构以外,还可以扩展到企业、公司,社会团体,让本科生的实习过程贯穿社会各个层面,了解不同人群的心理状态,并解决一定的问题,因此实习基地的种类可以更加丰富,让学生有机会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与此同时,在注重扩充实习基地数量的基础上,要提高基地质量。实习基地的种类要尽可能多地覆盖社会的各个方面,提高实习基地的利用率。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尝试建立多个校企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心理实践活动搭建新的服务平台,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在完成教育实习的同时,实习基地本身就是学生就业良好而有效的渠道。

②调整实习教学计划,加大实习自由度。开放型教育实习是对现行的教育实习模式的改革,旨在提高学生实习自主性,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增加实习单位的种类,不拘泥于讲授好一堂心理课,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实习计划的安排上,可增强实习地点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全方位服务社会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计划安排上适当增加学生自主实习的自由度,加大分散实习的比例。比如,学生可利用假期时间分散、自主地选择实习基地进行实习。这样可充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实习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有力保障。

6.浅谈对心理教育的思考论文 篇六

一、引言

心理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今天的心理教育,不仅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权宜之计,且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心理教育是一种提升和改变被教育者心理机能的社会实践活动,那么,什么是心理机能的的构成成分呢?

以心理咨询理论为研究范式来进行讨论:精神分析理论中,领悟是对来访者的认知进行改变,移情则是来访者情绪的释放;行为主义则是对来访者的行为作出改变;人本主义强调的是来访者的情绪得到宣泄;认知疗法主要是改变来访者的认知。

尽管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各异,且各有侧重。但最后的结果,均是让来访者从一开始不适应的状态变为较为适应的状态。因此,可以认为,心理机能存在共同因素,即认知,情绪,行为。因此,本文将以心理机能为切入点,讨论对心理教育的若干思考。

二、第一个思考

传统私塾式教育中,老师扮演严厉的父亲的角色,教育就是灌输知识的过程,一旦出现错误,就挨板子,慢慢的,孩子们不敢出错,注意力都放在死记硬背上,单纯的接受老师教的知识上,几乎没有独特性可言。私塾式教育,侧重改变的是被教育者心理的认知,行为部分,至于情绪是忽略的。这样教出来的人难免迂腐,缺少创意及主动性,类似“学习机器”。

如今的赏识教育,其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赏识教育,侧重改变的是被教育者心理的情绪部分。这样教出来的人良莠不齐,有的的确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有些却被赏识教育弄的忽略自己的缺点,自己也缺少自省的能力,结果导致孩子自负狂妄,甚至不再听从家长,老师的教诲。

再看现在的心理教育则强调要从认知、情绪、行为三方面同时着手进行教育,不可重此轻彼,要整体的提升和改变被教育者的心理机能。同时,心理教育也指出,之前的传统教育到现在的五花八门的教育方式都只是抓住心理机能的某一方面,因而教育效果不理想。

可是,在心理咨询中,不同的心理咨询理论侧重心理机能的某些方面,来访者都会产生良好的咨询效果;但为什么不适用与教育呢,包括心理教育?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有很多,可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关系。打个比方说,在太空中人们听不到任何声音,原因很简单,声音要通过媒介才能传播。虽然已经对心理的共同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三个要素:认知,情绪,行为,但外界不是直接对这些进行作用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这个媒介就是关系。

在心理咨询中,一对一的密闭式空间本身就容易让人产生安全的氛围,来自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完全关注,价值中立的态度,保密原则的规范等等,这些都为形成良好的关系增加了砝码。而在教育中,不论是传统教育还是心理教育,一对多的开放式空间,一个老师很难对每个学生都进行完全的关注,而且经常不可避免的重此轻彼,价值引导的态度,时刻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教育方式等,这些都不利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单单侧重心理要素中的某一方面就不够了,就很难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第二个思考

现如今,教育形式已经多种多样,似乎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状态,可一看最后的教育结果,让人不禁心寒。逐年上升的学生自杀问题,谋害老师事件,谋害亲人事件等,都让教育者思考,现在的教育到底怎么了?教育者对教育形式的摸索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导致这些悲剧不断上演?的确,教育者对教育形式一直抱着摸索的态度,而且近乎是疯狂的摸索,一旦看到哪些教育形式取得了成功,便迫不及待的拿来便用。这就如同盲人摸象,一只完整的大象摆那里,就如同一个获得成功的教育形式,接下来一群盲人过来摸索大象是什么样的啊,就如同其他教育者来观摩这一获得成功的教育形式是什么样的啊,然后有盲人甲摸到大象大腿说,“哦,大象原来是一根很粗的柱子啊”,盲人乙摸到大象的尾巴说,“哦,大象原来是一根绳子啊。”这就如同观摩结束后,有的教育者就回去开展了惩罚教育,有的就开展了赏识教育。可是,事实上,没有谁对大象进行了完整的诠释,也没有哪个教育者真正学到了,学懂了那个成功的教育形式究竟是什么。

因此,一个成功的教育形式之所以获得成功,务必要从心理机能中的认知、情绪、行为三方面同时着手进行,就如同心理教育强调的那样。所以,一个教育者在观摩学习时,若不仔细经过思考,将成功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来指导之后的教育实践的话,是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育结果也会很不理想。

四、第三个思考

那么,若想进行心理教育,什么是最重要的一步?在笔者看来,关键的一步就是发生改变。心理教育由教育者,教育过程,被教育者三部分构成,这三者就构成了一个场。一个稳定的心理教育所产生的场也是稳定的,那么想要发生改变,就必须有人先打破这个稳定的场,谁来走这第一步呢?教育者有责任也有能力走这一步,一旦教育者先发生改变,就会引起原本稳定的场发生变化,这个变化会影响被教育者,被教育者也会做出相应的回应,这个回应又再次引起场的变化,再被教育者感受到,再做出回应,如此循环下去,会形成螺旋式上升的。那教育者要走的这第一步将是怎样的呢?其实,这一点,可以从教育者自身的心理机能来探讨。教育者可以从认知上,情绪上,行为上,发生改变,走出那第一步。认知上,教育者意识到目前教育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来鉴别出适合的教育形式;情绪上,教育者发自内心的热爱教育事业,爱护自己的学生;行为上,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育者若这样用心走下去,相信不久之后,就会看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了。

五、总结

心理教育是“心理”与“教育”的结合,但这一结合不是内容上的简单叠加,不是功能上的简单互补,它是一种重构与创新,是一种整合与超越,它带有的“心理学”基因,使得“教育学”学科增加了一个直指人的心理机能,更具人性化教育特质的新成员;它带有的“教育学”基因,也使得“心理学”学科拥有了一个直接以提升心理成长为核心的新个体。若要心理教育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学科灵魂,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但作为充满生机的新学科,其未来令人期待。

参考文献:

7.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篇七

关键词:文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对接性

面对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出现的明显缺失,以及由此滋生的道德与心理层面的诸多问题,社会、家庭与学校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偏离与缺失,致使它们在大学生成长的历程中并没有发挥各自相应的作用。本文先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再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探讨能否通过将文学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合理地对接,来达到相得益彰的教育目的。

一、文学教育的偏离

目前,许多高校的文学教育往往并不把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作为主导,而是将对文学理念、文学活动的分析和阐释作为根本,导致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生命体验与人生理想等审美本体被重复地遮蔽,甚至是被遗忘。学生最终获得的只是笼统的文学概念、机械刻板的分析模式,而不是关于文学作品自身的理解、感悟、体验。诸如那些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有关的文学作品赏析、基础写作、应用写作之类的课程,在很多高校所占比例极小。有些高校即使开设了课时极少的应用文写作课,教师也仅仅是以讲授写作理论知识为主体,经常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现在,有些综合性大学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增设了原典精读课程,但这种精读还是为了学术研究,而不是为了“深入体验的阅读”和“模仿、创新式的写作”。像这样纸上谈兵式的文学教育,所培养出来的自然是只懂文学理论,却不懂文学实践的学生。如果他们未来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或是成为一名机关的文职人员,将很难胜任本职工作。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自从心理健康问题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以来,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表现得过于形式化,常常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输,授课内容比较单调乏味,考核方式也较为单一,没有唤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当前,我国高校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式与理论说教式的结合,这些方法生涩、枯燥、缺乏感染力,师生之间几乎没有情感的交流与互动,这与大学生们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特征大相径庭,所以教学效果甚微。虽然现在一些高校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良,有的强调使用案例教学,但所选取的案例并非精挑细选,往往故事性不强,情节不够生动,对学生缺少吸引力,因此仍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内容无法激起学生的内心体验与情感共鸣,依然流于空泛。此外,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明显的功利化倾向,没有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更没有对学生精神世界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与解读,所以,一些学生欠缺对于生命的理解与珍视,情感匮乏,精神空虚,没有社会负责感。同时,当代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流于理想化。具体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有些过于理想、空泛,根本不符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此,只有走出这些教育误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才有可能深入地开展,并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文学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接性

1. 教育性质的对接性。文学即人学,文学教育就是塑造人的教育。文学所关注的始终是人的价值,通过对文学作品艺术形象的心理、语言、行为等方面的描写来探讨人生价值,并提出相应的人生价值标准,这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与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完美的人格包含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核心内容是正确的人生观。当一个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理想抱负时,才算具备了完美的人格。经典的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文学经典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思想内涵,对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是非观念、人生理想具有积极的导引作用。因此,在文学教育中,教师应该打破以讲授文学知识为主旋律的传统教育框架,作为探索文学世界的领路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与经典文学作品面对面接触。因为“文无定法”,且文学接受又是以阅读、感悟、体验为根本,如果仅是将文学作品与其他理论知识等同对待,运用固定的模式去分析文学作品,这样不仅使文学作品失去了整体感,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而且文学自身的魅力也将丧失殆尽。所以,文学教育一旦剥离了原汁原味的阅读、感悟,学生将无法充分体验到文学作品对于心灵的撼动,也就无法领略到其内在的社会价值与文化意蕴。其实,一个人不具备文学理论知识,依然能够从文学经典作品中体验到一种洞彻心扉的震撼与感动,这份感动有时甚至会影响人的一生。

不谋而合的是,文学教育中的这种“体验”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途径。我们只有用心去体验生命,才能感悟到生命的真实与意义、人生的况味与价值。所以,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试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对于生活的积极体验,探寻学生的心灵世界,开启灵感的大门,点燃生命的火花,从而实现生命的舒展、自由与和谐。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触及心灵、感染心灵甚至震撼心灵,因为人生是体验的人生,情感是体验的流动,智慧是体验的显现,灵感、创造是体验的结晶。只有发自内心地去体验,才能感悟到生命的真谛与人生的价值。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将珍视人的生命、呵护人的心灵、培养人的情感作为教育的根基,针对大学生们所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与困惑,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人生态度,体验生命的历程,感悟生命的价值,从而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身优势,促进大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性,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生命情感。而文学教育作为一种注重情感体验的教育,同样需要教育者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渗透,因此,从教育性质来看,文学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一种体验的过程,二者有着心照不宣的契合,可以在教育中将它们进行相应对接。

2. 课程设置的对接性。目前,在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然是承担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唯一课程,因此,应该突破这种势单力薄、孤军奋战的教育格局。其实高校开设的很多课程都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有待开发。在我们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高校各学科教师应该树立“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淡化根深蒂固的“学科本位”思想,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有意识地加强本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接与沟通,这样不仅能使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和延伸,而且能够实现跨学科知识的互补,拓展其他学科课程的教育功能与目标。文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为深入,我们应该探索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模式,并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促进人的健康、和谐发展。而文学是承载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学教育则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通过文学阅读、体验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并从中感悟到优秀的民族品格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与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美好人格的形成,使他们健康成长、和谐发展。基于此点,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超越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积极整合跨学科的知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文学教育课程的巧妙对接。

3. 教育目标的对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就是人的心理和谐,其主要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此,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入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文学作为一种想象性的语言艺术,可以唤起人们对于大千世界的向往与憧憬,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构建人们的精神家园,使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美好、和谐。文学教育是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感悟、体验来传导令人愉悦的精神元素,使人的内在压力得以释放、缓解,从而实现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在高校进行文学教育,可以达到三个逐层递进的教育目标: 第一个教育目标也是最表层的教育目标,即通过文学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 第二个教育目标是通过文学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第三个教育目标即最深层的教育目标,就是通过文学教育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和谐发展。由此,从教育目标来看,文学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进行完美的对接。

四、结语

文学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二者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而是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如果把文学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合理的对接,将会改善教育停滞不前的现状,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春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创新[J].江苏高教,2011(5):125.

8.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篇八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中学生的品质和价值观正处于塑造和形成时期,心理学的“积极”取向可以更好地从他们身上挖掘独特优势和潜力,更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过去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侧重于负面心理的调节与预防,而当前新形势下的积极心理学,不仅关注人性的弱点与不足,更注重关注、发现人性的优点和美德。为了让中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今后心理工作者的工作思路,必须注意从“问题”取向向“积极”取向转变。

一、在中学生中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与新形势下的心理教育教学任务不相适应。过去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而设置,旨在对学生有关问题、矛盾、挫折、抑郁、焦虑、逆反心理等负面情绪进行预防和治疗,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群体只是围绕少数突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大多数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违背了教育部“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这种将心理教育片面地看成矫治心理不健康的传统老做法,不利于心理教育的健康发展,防治不如积极的应对,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负面情绪。这就要求心理工作者的工作方向必须加快从“问题”取向向“积极”取向的转变。二是积极心理教育更加符合当前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当今中学生作为信息媒介下成长的新青年,具有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知识面广、认知速度快、思路多元、涉猎面较广等优势,认知活动的自觉性增强,思维能力也更加成熟。但是由于独生子女居多,因为被过度关注与保护,自身成长中存在压力过大、精神上有时孤独无助、挫败感强、生存力差等不足,尤其“唯我”意识比较强,往往具有较强的自尊心,遇到失败和挫折容易产生自卑和束手无策。在这个阶段给学生渗透积极心理教育,让积极心理成为学生的主导心理培育,让学生认识到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对自身发展的重要影响,尽快建立良好的信心和积极生活的心态,培育积极的自我意识、认知意识、自信力和良好的情绪调控、问题解决和社交技能等能力。三是积极心理教育有利于满足中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需要。在中学阶段,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还不平衡,针对初中生和高中生存在的年级差异,对初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侧重点也要有所侧重。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重点侧重于对“爱、信念希望、友善、谦虚、执着、创造力、真诚、宽容、领导力”等九方面的培养。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点侧重于对“思维与洞察力、谦虚、信念希望、谨慎、执着、真诚、创造力与领导力”等八方面的培养。

二、适应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理念

积极教育主要是围绕“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健康和行为方面帮助学生有更好地改善”“有助于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充满热情投入教育当中”这三个目标来实现。在学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积极心理教育,要重点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应对困难,基本上是“问题”取向。心理健康模式注重向积极“取向”——心理品质培育模式转变,培养学生健康向上、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品质。“问题”取向主要在于心理问题干预,注重少数学生,关注的重点是减少问题、少出问题、不出问题;“积极”取向主要在于心理品质培育,针对全部学生,关注的不仅仅是用来减少那些已经产生的负性、消极的心理问题的干扰,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正性积极心理,提升学生幸福感、增进学生快乐、培养健康人格。二是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方法。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都需要适当的教育、辅导和支持,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认识自己的负面情绪,应付生活中的压力,需要增强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需要提高创造力,需要提高学习的效能,需要更好的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因此,要大胆从过去传统的问题干预模式到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转变,把积极的心理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专门心理辅导中、德育教育品德培养中。比如,可以利用心理宣传栏、知心话等途径,大力渗透感恩、宽恕、希望、乐观、幽默、忠诚、爱学习、诚实等积极心理,讓这种教育通过不断的心理暗示深入人心,通过对于这些积极情绪的体验,让学生带来莫大的情感体验和享受。同时,教师要注重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心理的积极因素,正确引导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运用正性情绪。要善于在课堂和生活中发现学生的情绪反应和心理感受,对于正能量的、积极的情绪反应要实时地加以赞扬、鼓励和强化,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三是要营造轻松、愉悦、平等的课堂氛围。每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当中,都非常渴望被别人聆听和看到,被别人关注和肯定,被别人欣赏和赞美。尤其是老师,老师是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更应该营造人性化的课堂氛围,需要老师对学生抱着一种真诚的尊重和谦虚躬亲的态度,教师的温暖,教师的鼓励和支持,教师的爱心和真诚,以朋友的心态来教导和指引学生,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做到知无不言,言之恳切。

三、结语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适应当前新形势发展的新理论,它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思维、新思路。心理健康教育要持续发展,需要心理学研究者不断地探索研究摸索,将更加先進的理念、方法注入到心理健康研究教育成果中,为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成果和策略支持,加快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为社会经济科学发展、跨越赶超提供宝贵的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 梁晓兰,余欣欣,刘芳敏.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2:157-158.

[2] 刘丽.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求知导刊,2014,08:49.

[3] 张爱菊.积极心理学角度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3,06:104-106+117.

[4] 王立高.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03:145-146.

[5] 田舟.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1:67-68+93.

上一篇:2015会计实习工作总结下一篇:城市文明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