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教师工作心得

2024-10-07

小学新教师工作心得(精选7篇)

1.小学新教师工作心得 篇一

新教师个人心得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在我校度过一个学期的任教时间。在这里,我真正的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人民教师,从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渐渐步入正轨到如今慢慢懂得该怎样以一名新型教师的姿态去面对一群小我不过8、9岁的学生,不仅收获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更体验到了一名教师的喜悦,忧心和充实。记得第一次与学生见面时,学生满脸的好奇和兴奋,就是从这一刻起,我与他们建立起了美妙的师生关系。第一次上课结束后学生那声震耳欲聋的“谢谢老师”是他们对我这节课的肯定,也是辛苦付出之后的最好回报。

接下来谈谈我这半个学期的工作心得。

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我需要对每一节45分钟的课进行充足的准备,这与我们在学校7、8分钟的模拟课堂相比难度要大的多。如何去确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何抓准一节的教学重难点?如何将一节课设计得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都是我们备课时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其中我除了虚心向学校的科任老师请教经验外,还借助大量的资料进行参考。网上的教案不一定是准确的,教师的参考用书里的也不一定适合你的学生。教师备课前需要认真仔细地备“学生”,再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层次进行教学设计。力求上一堂,难度适中,内容充实,学生都能接受和掌握的课堂。本校采用的是“和谐教学”法,这其实是我们一直所强调的自主教学和探究学习的一种实践,一开始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因为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学校训练和实习学校采用的都是传统教学的方法),制作导学案,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还有大胆发言,克服了传统课堂容易变成满堂灌课堂的情况,这些都是“和谐教学法”特色的地方。但是很快的,我也发现了问题,所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就是导学案的制作。导学案在“和谐教学法”的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思路是否清晰,学生能否看懂并在其引导下更好的自学和讨论。所以,每一次新课,我基本花费了90%的精力在制作导学案。然而能够供我参考的资料的非常有限,网上的导学案良莠不齐并且数量极少,有时候甚至一整节课的导学案是我参考其他教学设计制作的,由于经验不足,我做出的导学案在真正的课堂验证下就显现出很多的问题,这也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第二大问题是无法协调好PPT和导学案的内容,有了导学案之后常常觉得PPT的内容是导学案的重复,这样既浪费教师的精力也增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第三个问题是难以做到当堂清,由于和谐教学法增添了当堂检测的环节,课堂时间少了将近8分钟,所以有时候会觉得课堂时间不够。种种的这些问题其实在其中的交流会上就曾提出并讨论,但是我知道这其实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而是需要自己不断地摸索后一点点的改进,总的来说,和谐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交课堂在一定程度上交于学生,但这需要教师课前做好非常充分的准备。

教书育人、教书育人,难在育人。这是我教学期间一个最深刻的体会。教师的教学技能可以随着你上课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得到锻炼和改进。而教师的育人工作却是一项灵魂交流的工程。在我能更自如地进行备课和授课后,我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教育上。初中阶段是一个矛盾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自制力差却也已经不喜欢受到太多的约束;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和知识充满好奇,但老师讲的太多时他们的注意力却无法集中;他们更加重视成绩,或者说是更加在意与他人的差距却不能在学习上找到方法……所有的这些都是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给他们引导和启迪的。而每个学生的情况又都是不同,他们可能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同,这样导致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因材施教”。为此,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应该是一份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它需要比其他职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假如他仅仅是一份职业,你会发现你的投入跟物质的回报并不等价。但如果你把他当成一份事业,学生的每一声问好,每一个微笑和每一次恍然大悟都是对自己最好的回报。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方法,实习初当我与一些教师沟通交流时,我并不认同她们的一些做法,我固执地认为教师就应该是用爱去灌溉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灵,不论他是乖巧的学生还是调皮的学生。实习一段时间下来,我慢慢发现,尽管每个教师的方式方法不同,但她们的出法点却是一样,她们都希望自己带的学生能在一个更好的环境,更佳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而为了达到这一点,她们有时需要采取一些我们看起来比较严酷的方式。无论如何,我感动于教育这一良心工程,一名教师可以付出很多也可以付出的很少,这个没有一个指标去衡量也没有一项制度去约束,她全凭你的良心和你对这份“工作”的执着。

我们都想从事一份自己喜爱的职业,教师更是一份需要你因为喜爱而从事的职业。我遇到过不喜欢这份工作,仅把它当面包的老师,他们对教师的解读是肤

浅的,他们认为只要将知识教给学生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于是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让她们失去了对工作和生活的激情。殊不知,作为教师,她们对待生活和事业的态度比那些知识对学生的影响更大。无法在教师行业中找到乐趣,实现自我的人并不适合当一名教师。我也遇到到热爱教师行业将自己的生命完成奉献在其中的教师,即使年近花甲,他们依然在教师工作中乐此不疲,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们游刃有余,真正地因材施教。

作为刚刚接触教师行业的我,还不敢说我会热爱这份职业,但我会用心去感受这个行业带给我的快乐,让自己渐渐融入其中,真正爱上它。只有当你真正爱一个行业时,你才会发自内心去付出,并在充实的工作中感受自己成果带来的快乐。

扫码查看更多精彩 扫码查看更多精彩

2.小学新教师工作心得 篇二

学者们通过悉心研究, 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做出了理解。《现代汉语词典》对教师的解释是:按一定要求培养人的工作, 主要指学校培养人的工作。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教育的解释是:“从广义上说,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 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 (或阶级) 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 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 (阶级) 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这个词有时还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词使用”。

而教育工作者最熟悉的对教育的理解是: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可见, 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人;而教育又是一种社会活动, 与社会各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 可以从以下不同的侧面来分析和认识教育。

第一, 教育的核心是人。张楚廷认为教育必须面对的第一问就是“人是什么”或者“生命是什么”, 也就是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抓住了这个根本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这一点充分地体现了教育的核心是人, 要研究教育, 就要先认识人。由于教育的核心是人, 从而引出了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和教育工作的规律。

教育的根本要求是育人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指出,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是要遵循人发展的规律, 尤其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变化的, 而不是“一夜长大成人”的。学生的成长旅程就像是一个斜坡, 当坡度较小时, 他们所承担的重力比较小, 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比较轻松, 但是, 他们的进步也比较慢;当坡度过大时, 他们所承担的重力比较大, 虽然能较快达到一定的高度, 但是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比较吃力, 甚至是有悖于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展, 或者生理和心理无法负荷如此节奏, 可能会出现最后的急速滑坡直至坡底。所以, 教育要遵循科学的规律, 循循善诱, 脚踏实地, 让学生在适当的压力下快乐、健康地成长。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 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目的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根本特性, 也是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劳动的根本区别。如同各类生产活动一样, 教育活动也是有目的的活动。教育目的, 是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期望达成的目标或预期的结果, 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教育工作者正确、清楚地认识教育目的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基础。

第二,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甚至是监督, 所以, 教育工作不是关起门来工作, 而是要与社会保持联系, 及时聆听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要求, 及时调整教育的工作方法, 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做到真正地为社会培养人。

深入剖析了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之后, 还要认识教育的关键, 即:质量。对于社会生产活动, 其产品的质量是为社会所关注和重视的。同样地, 教育的质量也是其关键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将教育质量的提高视为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规划纲要》指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出名师, 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 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可见, 质量是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认识任教学校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学校文化。新教师应该充分学习学校文化, 使自己的力量可以用对地方。学校文化有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沉淀、不断创新的过程, 它原本就是基于学校传统的创造, 是历代师生共同认可、共同付出、共同践行、共同创造、不断传承的过程和成果。所以, 新教师要认同学校文化, 并践行学校文化。

以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为例。

育才学校在段力佩先生的带领下培育了别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和教育教学方法。段力佩先生通过总结多年在育才的实践经验, 提出了诸多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 比如:“三自”培养目标, 即“自学自创、自治自理、自觉体锻”;“茶馆”式的教学形式, 即“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等。在段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中渗透着学校深厚的文化氛围, 比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段先生提出了“茶馆式”教学形式, 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茶馆式”教学形式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阅读教科书的引导, 以及学生的深议和熟练来传授知识, 取代了以往满堂灌或者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其中, 读是基础, 议是关键, 练是应用, 讲是贯穿始终的, 运用这一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同时, 段先生提出, “教育的重点在‘育’, 就是培育, 就是给学生创造种种条件”。教育就是通过教师或者其他指导者对学生的教导、指导, 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 把他们培育成才。同时, 段先生提出, “德、智、体是个整体。德育、智育、体育是相辅相成, 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的, 而智育是关键”。智育是教育的关键, 但不是教育的全部。可见, 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不是“高分低能”型的人才, 而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样的人才必然需要“三育”结合的教育, 重视学生的“自学自创、自治自理、自觉体锻”。在段先生思想的指导下, 育才初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都以此为方针, 不管是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工作、团队德育工作等等, 都注重学生“三自”能力的培养。

段先生的教育思想渗透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育才初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识、学习段先生的教育理念, 并在工作中实践。

三、理解教师工作

教师, 是担任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也是一种社会角色, 一种社会职业。

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和认识有很多, 包括:教师是一只点燃着的蜡烛, 无私地燃烧着自己点亮他人;教师是一位苗圃的园丁, 无私地耕耘, 辛勤地劳作, 以哺育每一朵花苗。类似的比喻有很多, 从中体现了教师工作的艰辛以及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可见, 教师要有奉献精神, 要有吃苦精神。

从法律角度而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做出如下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承担教书育人,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从中, 可以看到教师的工作使命。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所以, 作为教师首先要掌握的就是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 先给自己储备充分的水, 才能给学生以水。也就是“给人一杯水, 自己需有一桶水”。当然, 这一点并不否定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

同时, 作为教师, 不仅仅承担着教学工作, 还承担着育人工作。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家长, 乃至大众媒体的关注。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成为学生学习的范本。所以, 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让自己表现得更为得体、更为和蔼。

四、规划教师生涯

作为新教师初入教师团队, 对未来的教师生涯规划, 主要是“融”、“合”和“突破”。

第一, 融, 即融入, 主要是指要融入教师团队, 融入学校, 融入学生。

融入教师团队。教师工作, 不是一个人的工作, 而是团队的工作, 所以, 作为新教师要先学会融入教师团队, 与各学科教师和睦相处, 同为培养学生而努力。

融入任教学校。学校是一个整体, 它有其耀眼的荣誉和艰巨的任务, 作为新教师要学习学校文化, 感受学校精神, 为学校荣誉而努力奋斗。

融入学生。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 学生在教师的文化教育和言行影响下不断成长, 直至成为社会有用的人。作为新教师要学会和学生和睦相处, 和学生打交道, 争取能融入学生集体, 倾听他们的心声, 了解他们的想法, 和他们一起成长。

第二, 合, 即合力, 主要是指与教师形成合力。

与教师形成合力。作为新教师要虚心向学校的前辈学习、请教, 争取与各教师形成合力, 共同努力。

第三, 突破, 即突破理论学习的瓶颈, 超越自我。

突破高校里的理论学习的瓶颈。在高校的学习过程中, 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的理论知识, 但是并没有将其付诸于实践工作中。新教师入校, 可以亲身经历实际的教学, 通过学校的实践工作, 融实践与理论于一体, 突破理论学习的瓶颈, 在实践工作中寻求新的发展。

3.小学新教师工作心得 篇三

摘 要 中小学新教师培训是提高新教师岗位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障。由于师训组织者的专业性不足、对新教师培训的内涵理解偏狭等原因,使得其在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青蓝结对”师徒化、培训模式“师本化”、组织形式丰富化、效果评估全面化将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中小学新教师 专业发展 培训 改进

新教师,也称新手教师、新任教师,一般指入职三年以内的教师。这是新教师开始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适应期,也是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为新手教师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有助于促进其专业发展,缩短职业适应期。在课改大环境下,对于传播新的教育理念、思想,教学模式、方法,提升学校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实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新教师培训的内涵

中小学新教师的培训决定着其今后的素质水平与发展潜力,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又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基础教育质量。诚然,新教师培训应该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

首先,新教师培训对新教师是一种内求而非外加的学习活动,其必须建立在新教师实际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真实地观照到新教师的发展内求,站在新教师的立场上思考新教师培训的运作,实现一线教师自下而上的内心自觉,才能达成新教师培训的真正目的。

其次,新教师培训要面对新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所面临的问题。组织者开展的任何培训活动均须立足于新教师的实际需求。新教师培训内容须适当减少形而上的教育理论,以贴近新教师的教学实际为主。新教师难以胜任复杂沉重的教学任务,如果得不到具有操作性的帮扶、指导,很容易自暴自弃,产生职业倦怠、消极抵抗等问题,不利于其成长,更有损教学品质。

再次,新教师培训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导向。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由低到高,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1]。所以,实现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只是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还要关照到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在新教师培训的任一环节中必须以教师的这种广义的专业发展为核心,以是否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标考量培训的效度。缺失这种导向性,一则新教师培训所学不能为其所用,甚至造成误导,致使其丧失自身的教学风格;二则造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内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失去新教师培训的意义。

二、 中小学新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教师培训作为提高新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的重要路径,在目标、内容、方式、评价四个主要环节,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1.目标:内涵窄化,难于落实

长期以来,新教师培训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被窄化,人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只侧重专业知识与技能,忽视了专业情感、专业价值观等的培养。而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与意识才是其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培训时缺少这种动力的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将难以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此外,新教师培训之后的继续跟进、职业规划的监督指导不及时,他们在执行规划时便常常陷入迷茫。新教师初入职场,对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不甚清晰,难以做出具体科学的发展规划。目标规划若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必然会减弱它的可执行性。在遵循规划执行教学工作时得不到及时的纠正、督导,也将难以从本质上改正自身的缺陷与不足。

2.内容:轻视实践,漠视差异

培训内容是新教师专业成长所需汲取的关键营养,理应设置最合理的成分,但在实践当中却明显失调。一方面,注重理论传授,轻视实践指导。新教师培训内容多是依据培训组织者的经验总结,聘请的有些教育专家、学者缺乏与教育教学实际运作的接触,难以将艰深晦涩的教育学理论嫁接到教学实践之中,为新教师提供最切实有效的指导。而且在培训中缺乏对新教师具体课堂教学实践的指导,新教师即便经过培训也不能察觉自身的问题所在。另一方面,漠视差异,追求整齐划一。不能对新教师的学历背景、知识结构、教学方式进行详细的考察,选择适切的内容来“因材施教”,一味追求效率却减弱了效果。同质化的培训内容难以适应异质化的教师多方位、多层次需求,不能调动起新教师的培训热情与主动性。

3.方式:单一枯燥,缺乏创新

培训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培训效果。大部分地区的培训授课为大班主题讲座、课题汇报等形式,这种新教师培训的主流渠道使得培训过程单调枯燥,缺乏生气。大规模的讲座式培训限制了新教师与培训者的互动交流。在培训过程中新教师难免觉得枯燥乏味,主体性受到抑制,培训内容的理解与内化是新教师主动构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被动的“加油”、“充电”,失去积极主动性可能造成厌烦情绪、懈怠心理等不良影响,学习效果自然十分有限。现代教育技术所特有的超越时空限制、促进相互交流、个别化学习等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区域中小学校的新教师培训在方式、手段上过于陈旧。新教师对远程培训、个别指导、座谈研讨、合作探究等新形式的呼声日益高涨,单一的集中培训面对新形势已显得格格不入。

4.评价:偏重形式,偏离本质

当前的新教师培训评估主要集中在对培训活动的过程性材料的考核,而较少去关注新教师真正的内在改变,偏重形式材料,偏离培训本质。入职新教师适应单纯的教学工作本来就已经非常吃力,如果再强加一些没有实际价值的形式材料,会让他们因疲于应付考核而忽略自身素质的提升。培训之后的新教师部分技能与知识可能是内隐的,效果难以在纸上呈现,因为培训需要留给新教师一定的时间去反复思考、认真总结,最终内化为自身具备的素质。缺少导师、教研组对新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观察,最终给出的评价难免偏颇。

三、 中小学新教师培训的改进

随着学校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各学校对新入职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立足新课改的现实场域与新教师的培训需求,完善新教师培训的各个环节,以新教师培训促新教师专业发展,以师资队伍现代化促教育现代化,亟待对当前新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

1.青蓝结对师徒化,给予新教师以稳定持续的操作性帮扶

开展师徒结对制的培训模式是现代新教师培训的大趋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新教师师徒化培训的理想期许。首先,拓展师徒帮带的内涵。现代意义上的师徒结对是“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形式。因此,师徒结对也应该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校内师徒帮带,让新教师与本校骨干教师共同组织业务结对,使新教师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与指导;其二是校外安排学科导师,为新教师提供更宽广的平台、更优质的资源,实现长远发展。其次,制定清晰具体的新教师成长规划。新教师对自己的成长路径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需要优秀资深教师与其共同制定一份符合自己的发展规划。最后,给予新教师切实的反馈。新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需要得到及时的指导与反馈,唯此才能内化为自己稳定的教学经验,倘若长久搁置必然造成其发展的隐患。此外,培训专家与学科导师应定期下校调研,通过听课观课、座谈研讨了解新教师的计划执行、教学困惑、目标达成、其他需求等情况,给予指导性意见。

2.培训模式“师本化”,建立教师本位的培训体系

在课堂教学生本化的教育大潮之下,新教师培训需要一种“师本化”的培训体系。在培训中要把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放在一个核心位置。首先,深入调研,明确新教师的基本需求,并依照提出的需求调整培训方案,如加强学科培训、增加互动交流机会、时间安排上尽量集中等,使新教师培训更加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更能体现培训活动的人性化,更好地服务于新教师专业成长。其次,培训活动课程化。将贴近新教师教学实际的培训主题固定下来,定期开设培训课程,尤其要设置激发教师自我发展需求与意识的课程,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到自觉的水平。编著开发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教材,提高培训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在新教师上岗之前就为他们发放培训课程表,提高其规划的执行效果。并且下发培训反馈表,对培训效果进行调查,为不断调整培训课程内容提供依据。最后,三级联动,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高校、区域当局、中小学校合作培养的模式。“有些国家(美国、英国)的试用期培训既作为新任教师的入门培训,同时也是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正式的学历教育。另一些国家(日、澳、中国)则是单纯的非学历性的新教师指导或培训。”[2]这种非学历性的新教师指导在我国表现为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两者的相对分离,致使新教师陷于适应教师岗位的尴尬境地。因此,亟需整合教师培养过程,建立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在职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模式。

3.组织形式丰富化,基于培训内容选择适切的培训方式

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日益多样的背景下,新教师培训的组织形式也就有了丰富多样的要求。按培训内容的性质与组织形式的集约化程度可将新教师培训的组织形式分为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任何培训形式都适宜于相应的培训内容,我们排斥的只是单一的形式。集中培训主要是主题讲座,面向的是各个学科的所有新教师,多是关于“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师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上好一堂课”等通识性的主题。这种形式尽管不能迅速提高新手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但极易操作,效率较高,可以为每个新教师提供对教师共性要求的指导,充分利用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率。集中培训需要注意的一是建设包括一线名师、教研员、高校教授在内的多层次的专家团队;二是为培训对象创造充分表达自己意见、阐明自己困惑的机会,使培训效果最大化。分散培训,比如座谈交流、课例研讨等,针对的是个别学科。新教师与专家教师可以充分有效地互动,为新教师创造沟通互动的机会,切实解决新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同的培训方式针对的是不同的培训内容,绝不可坚持单一的培训方式或内容与方式的失调混搭。打破单一的集中讲座培训状态,积极开发创新新教师比较欢迎和认可的诸如观摩教学、课例研讨、远程指导、教学竞赛、新老教师交流座谈会等培训形式。

4.效果评价科学化,保证评价人员、内容的合理性

培训评估工作对新教师的学习、工作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所以对培训效果的评价考核务必保证科学化。首先是评价者的科学配置,“研训一体”。评价工作需要培训科与教研室的精诚合作。培训组织者与教研员、学科导师一同下校监督考核,将培训评价工作落到实处,执行有理有据。因为前者并不具备新教师成长的专业知识,但是却掌握着整个培训的过程性材料,教研员与学科导师具备学科专业知识,也了解新教师的具体教学情况,可以提出有效指导却不了解培训过程中的考勤、参与度等,两者相互合作能对新教师做出更科学合理的评价。其次是考察内容的科学选择,“质量结合”。重视新教师培训的量化考核固然重要,但新教师培训之后许多的内在改变不能外显为考核指标。此外,还可以打造网络平台,加强展示交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各学校新教师提供网上交流展示的机会。在网络平台开辟新教师培训板块,发布文件公告、展示学校培训动态、发表培训感悟等,为新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将新教师们撰写的培训感悟择优发布在教育网的相应版面,激发教师自我参与、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形成并完善推动教师自我提高的激励机制。

新教师培训的价值与意义逐渐得到教师、学校、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乃至国家的广泛重视。《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3]。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学校等相关培训机构应立足于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创新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多元、高效、灵活的培训模式,使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时期教师的职业要求,从而提升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质量,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参考文献

[1] 宋广文,魏淑华.论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7).

[2] 孟洁.新教师入职培训新途径的探索和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2).

[3]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

4.小学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四

小学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

本次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虽然时间只有十二天,但内容却是充实的,对我们新教师来说更是终身受益。通过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以下是我的培训心得体会。

在本次培训中,听了有关教师职业专题报告后,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同时,对教师工作的基本内涵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认识到了教师责任的重大艰巨,要做一名好教师必须要具备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拼搏精神;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要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含辛茹苦,默默耕耘。”要爱生如子”,时时为学生着想,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处处用真情去打动学生。

新时代的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先进的理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夫和业务水平,有敏捷的思维和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召力。对学生要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开导的话,实在的话;少说讽刺的话,冷淡的话,伤人的话,威胁的话。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在本次培训中,通过学科专业课培训,使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六认真”要求,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试和认真组织课外活动。备课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备课中要准备三方面,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要关注学生如何学,学到了多少东西。不仅要求老师课时备课,还要善于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进行总结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教学上,应该懂得将教学艺术化,学会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这就更加要求教师要懂得授课的艺术性。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如何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这门课,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接受我的教学,这就需要我努力地备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

在本次培训中,还贯穿一个中心,那就是对新教师的鼓励。我们要赶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做教学发展的弄潮儿。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也许,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只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就能取得好的开端,而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

小学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

就像一只刚刚展开梦想翅膀的小鸟,我是那样欣喜愉悦地投入到教师队伍这片枝繁叶茂的大森林,怀揣着美丽的梦想,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新征程。

然而梦想虽美,旅途中却难免遇到荆棘和风浪,对于未来,我向往而又迷茫。似乎是看透了我们这些新教师的心思,为了使我们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教育局和实验小学的各位领导、老师们特地对我们进行了为期四个月之久的岗位培训。这次新教师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专业知识、计算机操作、班务工作指导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听了一位位优秀的专家、老师们的精彩发言,我获益匪浅,感受颇深。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在培训中,我认识到: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是孩子们的榜样,受理者,是父母,是“良师益友”,教师必须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其次,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训中,几位从事教育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联系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许多备课、上课的要点和方法,让我明白,要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课,使学生能够从心灵深处接受我的教学,这就需要不断努力地备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此外,领导、老师们还煞费苦心地为我们开设了语言、写作、读书等基本功的培训,让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

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今后我一定要加强自己基本功的训练,多多向经验丰富的前辈们学习。

再次,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对于刚刚从大学校门踏出的我们,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胆怯,而本次培训中,教育局领导和培训指导老师也十分注意我们的这种心理的变化,他们的讲话,从头到尾都充满对新教师的鼓励。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自信的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才能取得好的开端,而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

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难,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更难,没有前辈的指导更是难上加难,而现在我们有了领导们的关心,有了前辈们的指导,这让我们离合格教师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在今后漫长的教育征程上,我们将挥洒热情,播种希望,用智慧和勇气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小学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3

短短的几天,几十个新教师聚在县进修学校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培训。从新入职教师的人员来看,女教师居多,惟独三个男教师。这样看来未来小学幼儿园新教师即将出现一种新情况,那就是女教师多男教师少的局面,做为男教师的我们更要担起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为祖国输送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本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时间也从10月份持续到11月份,但统一一起培训的时间只有五天,其余时间是自学自练阶段。培训的内容包括:教师专业素养及专业成长,师道尊严,老前辈对我们新教师的一些建议,了解学生的心里教育,有效课堂教学,教学艺术的培养,校园安全及防护,班级管理、听课、评课、备好一堂课的指导,如何上好一堂课等等诸多方面的学习。虽然一起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但内容却是如此的丰富,对于我们小学、幼儿园的新教师来说更是终身受益。通过此次的培训,我也得到了相当大的收获,现总结如下几点:

一、经过此次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在本次培训中听了有关教职专员老师的讲座后,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正如韩愈所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播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也涉及到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是有向师性的,这也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受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而作为一名新教师更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作为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求。第五,教师是朋友,良师益友这就强调了作为教师要懂得和学生做交心的朋友,师生之间相处要融洽,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里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里学等,作为教师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里特点、心里困惑、心里压力等,并及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里品质。与此同时,对教师工作的基本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认识到了教师责任的重大,要做一名合格的好教师必须要具备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拼博精神,这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要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含辛茹苦,默默耕耘,更要爱生如子时时为学生着想,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处处用真情去打动学生。新时代的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先进的理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里素质和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夫和专业水平,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染力。对待学生要多问为什么?还要多鼓励、多安慰、经常开导,说实话。少说讽刺的话,冷淡的话,伤人的话、威胁的话,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二、经过本次的培训为我的工作提供了许多实际日用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学科专业科的培训,使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六要素既: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设计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课内外活动。其中备课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备课中要准备三方面的内容,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学到了多少东西。这不仅仅要求老师课时的安排及备课,还要善于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进行总结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教学上应该懂得将教学艺术化,学会抓住学生的心里,引起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从新知识的传输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这就更加要求教师要懂得授课的艺术性。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势迎接新的挑战。如何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这门学科,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接受我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我努力地备好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

三、经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本次的培训贯穿对新教师的鼓励。鼓励我们要赶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的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做教学发展的浪花。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高尔基曾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让自信充满生活,并实现自己的意志。也许,对于我来说,只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就能取得好的开始,而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

5.新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篇五

转眼间,我来到省扬高中工作快一年了,在这一年中,我学习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下面

我就以这一年的经历谈谈我作为一个新教师的工作心得体会。

第一学期我主要暂代生物实验员的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我对实验室的设备一点也不熟悉,对一些实验的准备也不大了界,作为一个新教师,我真的感觉很彷徨,幸好,这时组里的其他老师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和帮助,我添置了很多与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有关的新器材和药品,同时对原有消耗的其他设备进行了补充,维修实验室桌凳,组织学生打扫卫生,积极准备实验,合理安排实验时间,较好地完成了实验室工作,同时,我还对实验室财产做了统计,迎接并顺利通过了省领导对实验室的评估检查。

第二学期我主要担任高仪年纪的生物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我主要作到以下几点: 1 深入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熟悉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力求把握重点难点,使课上内容简单易懂,同时自己制作或借鉴网上比较好的教学课件,把传统讲授教学模式个现代教学模式

结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一般第一次上总是感觉不太流畅,我及时从中获得经验,在下次上时更好的讲授好。同时课堂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其

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坚持听课,学习师傅和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历年,寻求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4 认真及时地批改作业,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有侧重的对其强调,扫除自己

学习中的盲点,也为课堂效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年中我还担任了高一(11)班副班主任的工作,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在优秀斑竹主任于永中老师的知道下,我学会管理班级的一些方法和教育学生的一些经验,认识到对学生以为

严格是不行的民主是要找到严和爱的切入点。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有很多不足,因此我积极汲取养分,感谢教育局给我安排的到教师进修

学校学习的机会,请了许多资深教育工作者给我们授课,我受益颇多。

总之,我还很年轻,需要不断的磨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为此,我将一如

6.新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篇六

在这里生活学习已经两年,后又在校领导的细心栽培下留在了学校当一名实验室辅导老师!心里最多的是感恩!在转眼间,我在学校工作快一年了!在这一年中,我学习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下面我就以这一年的经历谈谈我作为一个新教师的工作心得体会。

第一学期我主要是配合任课老师辅导学生的工作,刚开始的时候,给他们10届的学生辅导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作为一名辅导老师,我真的感觉很彷徨,幸好,校领导和我的老师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和帮助,整理实训器材、组织学生打扫卫生,提前准备好任课老师所需器材,配合任课老师上好每一节实训课。

2011年9月。新学期开始,我们开始独立担任项目实训课程老师,在实训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以下几点:充分准备好每一节课,同时自己制作或借鉴网上比较好的教学课件,使实训课内容简单易懂。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一般第一次上总是感觉不太流畅,我及时从中获得经验,在下次上时更好的讲授好。认真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以及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多动手,从中了解学生动手能力的情况,找动手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帮助那些比较弱的!不能让差距增大!

7.高职学院新教师培养探讨 篇七

一、新教师培养的目的和意义

1. 新教师培养是全面实现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

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会做人、会做事、有知识、有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目前, 高职学院新教师所占教师比例较高, 又担当了相当部分的工作量。高职学院新教师管理部门必须采取科学适宜的途径, 对新教师进行培养, 提高其素质, 使其尽快地成为高职教育所需的“双师型”教师, 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2. 新教师培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

高职学院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虽然受到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影响, 但主要还是受教师素质和水平的制约。高职学院的毕业生大多在一线进行工作, 工作环境需要他们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良好素质, 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加强新教师培养, 提高新教师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是提高高职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

3. 新教师培养是高职学院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 高职学院得到了蓬勃发展, 同时, 对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适用”“效率”和“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使得高职学院面临严峻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行的情况下, 高职学院必须加强新教师培养, 提高新教师素质, 优化学院教师队伍,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

4. 新教师培养是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新教师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1]新教师走上新的教育教学岗位, 并不是终止接受教育, 相反, 会产生接受继续教育、实现自我价值和自身发展的更高层次需要。因而, 对新教师培养正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内涵需求, 满足和实现新教师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高职学院新教师的特点

1. 新教师具备的优势

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不同, 促使高职学院在教师引进方式上有多种渠道, 但高等教育院校毕业生仍然占引进人员的大多数。所引进的高等教育院校毕业生, 思想活跃, 思维敏捷, 专业理论知识较扎实, 信息接收和环境适应能力强, 希望得到同事、领导认可的愿望和心理归宿情感需要强烈, 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勇于进行教育教学方式的尝试与创新。

2. 新教师存在的不足

为适应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专门人才的需求, 高职学院专业建设快速发展, 但其所引入的新教师往往没有经过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行为规范等职前教育或缺乏充实完备的职前教育准备就直接走到了教育教学岗位上。在复杂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 存在很多的不足, 具体表现为:爱岗敬业精神不足, 奉献意识淡薄, 甚至缺乏师德;不懂教育教学规范, 教育教学能力弱;专业实践经验不足, 理论知识脱离实践所需。

三、高职学院新教师培养的途径

1. 加强师德教育, 树立良好的教育观

教师的灵魂在于其德行。德行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更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德行水准决定着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的强弱, 影响其良好教育观的形成, 反映着教师作为个体对于教育的信念与追求, 对教育效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新教师工作适应期是新教师成长过程中良好师德和教育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新教师培养的着力点首先在于加强师德教育, 帮助新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和教育观, 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 对工作严谨求实的敬业精神。要将师德规范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 坚定教师职业信念, 端正其职业态度;要增强教师教育法制观念, 提高其依法执教的自觉意识;要提倡教师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对待学生,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 学会因材施教。

2. 加强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是教育质量的保障。根据新教师的成长过程和规律及高职学院新教师特点, 对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可以通过以下主要途径进行。

(1) 导师制培养。伯利纳 (D.C.Berliner) 认为所有教师都是从新手阶段起步的。在新手阶段, 除了学习一些具体的概念, 还学习一些具体教学情景下的应对规则。在这一阶段, 他们需要了解与教学有关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情景。有调查数据表明, 约60%的新教师教育教学初期表现出教学不适应[2], 希望得到教育教学培养的愿望较为强烈。另外, 英国著名思想家波兰尼 (M.Polanyi) 指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知识为明确知识, 或显性知识, 另一种知识为缄默知识。”[3]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 需要教师个人缄默知识的支持。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魅力和教育信仰等个人缄默知识对教师的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2) 岗前培训。高职学院大部分新教师来源于非师范性院校, 职前教育知识不足, 缺乏必要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规等理论知识。因此, 岗前培训中的教育理论课程紧贴新教师工作实际, 明确新教师工作目标, 归纳新教师工作方法, 分析新教师工作的重点、难点, 对于没有教育工作经验的新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体现了教学、学生管理的基本方略。

(3) 教学竞赛。新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 对教学过程有了一个基本了解。通过一些基础常规方式的培养, 也有将所学教育理论结合教学实践, 付诸实际应用, 展示学习实践效果的愿望。毫无疑问以赛促教、以赛促训的教学竞赛培养方式是对新教师教育教学责任意识、教育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全方位的训练, 也是新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方位的展示。

(4) 教学督导。教学督导是高职学院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发展的新形势下, 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是构建高职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环节, 也是新教师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对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督导, 应注意督与导的并行, 以督促导, 以导为重, 要讲方法, 讲策略, 对新教师督与导的成效应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同时, 及时将督导中发现的新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 由相关部门负责制定措施跟进。另外,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摇篮, 对新教师的培养, 必须采用职业教育模式, 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督导, 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5) 教育教学反思活动。波斯纳 (G.J.Posner) 曾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4]也有研究数据表明, 教师的成长并不完全取决于教龄的长短。许多优秀教师都把科学的自我反思与批判精神作为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新教师进行培养, 可以指导新教师采取布鲁巴赫 (J.W.Brubacher, 1994) 提出的教师课后备课、反思日记、观摩分析、职业发展、行动研究等五种反思方法和途径对其教学经验进行反思。[5]通过对新教师教学实践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怎么做好”等问题的思考, 审视和质疑自己的教学观念、动机水平、情绪状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 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 纠正教学中的不良行为。

3. 培养“双师”素质, 增强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性技术人才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和紧跟社会市场需求的时代性, 决定了高职学院的教师不但要具备“讲师”的素质, 同时还要具备“工程师”的素质, 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必须具备熟练的技能技巧等实践活动能力和创新素质。我国没有专门培养高职教师的机构, 高职学院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的“强理论、强技能”的“双师型”要求有一定的距离, 存在理论知识过硬而实践能力不足的软肋, 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教育的特殊要求。这就需要高职学院将新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与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 将创新性体现在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逐步形成对教育的独特理解, 实现自身不断成长与发展。

4. 完善培养机制, 建立激励措施, 加强新教师培养的过程管理, 保证新教师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新教师的培养是一项全方位、多渠道的系统工程, 需要学院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 需要树立新教师培养的最具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生产性投入的新观点。新教师培养管理部门必须从培养机制上入手, 明确培养目标, 完善培养机制, 细化管理办法, 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 加强培养过程管理, 落实各项计划, 以保证新教师人力资本的保值和增值。

总之, 高职学院应以人为本, 重视人才, 尊重人才, 应根据新教师的特点和学院发展的实际, 建立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稳定人才的良性机制, 制定新教师的培养目标、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以及有效可行的奖励措施, 为新教师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提高他们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他们尽快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8:26—31.

[2]王新荣.高职学院新教师教学现状调查报告[J].消费导刊, 2010 (8) :178—179.

[3][4]宋宏福.教师专业成长导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好诗歌下一篇:礼仪教育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