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岳阳楼记》教案(通用8篇)
1.《游岳阳楼记》教案 篇一
《游岳阳楼记》练习题
阅读袁中道《游岳阳楼记》选段,完成11-14题。(12分)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绳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谈,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墓,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己也。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谍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已,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屏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已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予时四望惨淡( ) (2)泫然不能自己也( )
1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皆以美于徐公 B、以数谏故
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屠惧,投以骨
13、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的语段概括作者的心情。
(1)风渐劲时: (2)猛风大起时:
文中第二段所说的人物滕子京是范公在初中课文 (题目)中提到的,在文中作者指出古仁人面对不同景物产生的心情是“ ,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
参考答案:
11、(2分)(1)我 (2)停止
12、(3分)B
13、(5分)(1)亦甚雄快(愉快) (2)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己(悲伤,泪流不止)
(3)《岳阳楼记》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14、(2分)范仲淹“先忧后乐”的话,是因为滕子京有所作为而发的感慨。
【参考译文】
我们游览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熨烫过一样平坦。不时有小船来来往往,如蝇头小字写在白色溪水的.绢上。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很多船只排阵而来,很是快捷。傍晚如炮车般的黑云升腾,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惧悲伤,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
从前滕子京因在庆州统领军队抗敌的事情被贬官到这里,因不得志而心情忧郁,扩大原有城楼的规模而有了现在的岳阳楼。等到完工,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滕子京说:“简直要扶着栏杆大哭一场才觉得痛快”。范仲淹“先忧后乐”的话,是因为滕子京有作为而发的感慨。定州一役,滕子京增高城墙招摹士卒,告慰死者犒劳生者,边疆得以安宁。但后来执掌法律的官员却以耗费国家资财的罪名上书弹劾,以后朝廷如此用人,(把滕子京贬官到岳州),怎么能不心生感慨呢。但是,他年纪轻轻就入朝做官,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出统领军队是知名的武将,年轻时就稍稍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又有范仲淹这样的名士做知心好友,(贬官)不久政绩卓著至极,有什么值得哭的呢?而我,被诗文写作束缚,一下子就是四十多年,没有得到国家任何任用,黑色的鬓发已经白了,往日的壮志已经心灰意冷,近来又遭遇兄弟病故,我像冬日的大雁孤身一人,飘零天涯,这才真的值得哭啊,值得大哭一场啊!游岳阳楼记阅读答案
2.《岳阳楼记》何故不“记”楼 篇二
《岳阳楼记》通篇四百四十六字,却无一字用在楼姿楼貌上,何也?这要从作者的人生轨迹中去寻找答案了。
公元989年,范仲淹出生在苏州吴县,两岁丧父,尔后随母下堂,到平江府推官朱文翰膝下当继子,改名朱说。因之家境贫寒,攻读之路分外艰辛,这让他自幼形成自强不息的性格。1015年,时年26岁的范仲淹终于金榜题名,迎来了他人生的大转折,从此,开始了他三十七年的宦海生涯。“初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29岁恢复范姓,改名仲淹。”
尽管他文韬武略样样超群,担任过大理寺丞、秘阁校理、太常博士、右司谏、枢密副使、宣抚史、安抚史、参知政事等高官,甚至还立有赫赫战功,但每个岗位都呆不长。这种官场上的频繁“轮岗”,并非他见异思迁,实乃不容于权贵利益集团。 范仲淹宦途十分曲折,四起四落,数度遭贬,大部分时间都“处江湖之远”,被弄去搞基本建设去了。说来简直难以置信,他一生中竟到泰州、楚州、陈州、睦州等十数个基层“锻炼”过。他的这些跌跌撞撞、载沉载浮,当然与真宗、仁宗父子对他的政治信任度有关。因为“忠”是封建官吏的第一要务,是他们博取皇帝政治信任的本钱,也是加官之本、晋爵之基、富贵之源。范仲淹在官场历练了几十年,这点他还是清楚的。可惜的是,在真宗、仁宗父子心中,他的忠诚度不怎么高,所以他还得不停地努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抓住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表忠心、献忠心。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范仲淹迎来了撰写《岳阳楼记》的非常时刻。
那是庆历六年的事,当时他正被贬在邓州任职,那是他的第四次被贬。已经是五十七歲的老人了,还经得住几次折腾?天晓得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次“作文”能不能算是一个机会?能不能争取成为一个机会呢?
谁都清楚,《岳阳楼记》不仅是写给天下人看的,更是写给宋仁宗看的。我们完全可以想见,饱经沧桑、心底凄凉的他,没准已是老泪纵横了!一个落难的“问题官员”,下笔之前一定慎之又慎,颇为踌躇:滕子京不远千里派人送来画图,希望他“记”些什么呢?他又能“记”些什么呢?范仲淹自己希望通过“作文”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或者说他打算给世人,尤其给赵祯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
我们也许需要从头说起。
滕子京是他的“同年”,他的官场好友,可滕子京毕竟是个有过经济前科的人。正因为如此,才“谪守”的。重修工程是否负案,范仲淹显然心中无底,万一滕大人旧病复发,又闹出一个“挪用公款案”的问题呢?在这种情况下,冒冒失失去“记”一个明显是政绩工程的楼宇,那该是何等幼稚啊!他不是三岁的毛孩子,不可能感情用事,更不会轻易被人利用。因此,滕子京的“画外音”肯定是不能沾的,岳阳楼即使“重修”得再高大再雄伟再完美,他也别无选择,恕不着墨了。
这就是说,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原因”,头一条便是规避政治风险。
其次,仅有规避政治风险显然远远不够,容易给人造成一个敬而远之的消极印象,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竭力向朝廷表明忠心,这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作为才高八斗的文学巨匠,如何归置,如何附丽,技巧上难不倒他。可以说,范仲淹甚至比谁都清楚,摒弃对楼姿楼貌的正面描绘,另辟蹊径,选取以楼说事的角度,写景抒情,借题发挥,比单纯“记”楼更要事半功倍。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楼记”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他这种一忧再忧的心声,朴实而深沉,似乎还夹带着些许苍老与悲凉,嗅不出唱高调的气味,也没有一丁点的阿谀之嫌,使人感觉完全是发自肺腑,如行云流水般娓娓道来,不曾露出刻意所为的任何痕迹。而且,思想和艺术二者高度统一,完美结合。如此,非但辞章出新出彩,展示了非凡才华,更是极其巧妙地表达了忠于朝廷的心曲,即使重修工程出了天案,也牵涉不到他头上。
第三,范仲淹也要就此好好规劝一下滕子京。滕子京此前在泾州的经济问题被监察御史揭露出来后,宋仁宗派人前往查勘,滕子京却以销毁支付凭证的手段加以抵制;岳阳楼重修落成之日,他又“痛饮一场,凭栏大恸十数声”。很显然,滕子京既没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没有达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样的一种境界,这让作为老朋友的范仲淹很没有面子,不免失望和痛心。
“微斯人,吾谁与归?”不需要复杂的铺陈,更不需要喋喋不休的说教,干净利落。如果加以解读,那就是除了表明他矢志不渝、忠于朝廷的政治立场,起到世人所称道的“政治宣言书”作用外,同时也在用自己交友的原则和做人的信条,委婉地对滕子京进行批评,当然也包含有给滕子京打气,要他低调做官、为人的意思在内。
说到这里,有必要顺便提一句,有人说《岳阳楼记》是为滕子京歌功颂德的,这就费解了,试问,开篇用一个“谪守”,就毫不留情面地将滕子京那点老底抖落出来了,这叫歌的什么功,颂的什么德?至于“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就跟时下之“盛世”不绝于耳一样,明摆着是场面上的恭维话。
3.岳阳楼记教案 篇三
主备人:邱志云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旨的特点。
3.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方法】
1.这篇文章是千古传诵的名篇,立意高远,文采斐然,句式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位,体会文章的特点,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2.引导学生自读,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句读,读出情感;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主要把握前两段的内容,尽量疏通第三段文字。
【教学步骤】
一、作者介绍,解题。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二、有感情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三、研习新课。
(一)教读第1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重点理解的词句。
越明年、谪、属
2.思考与讨论
首句中“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滕被谪以后心情不好,准备修好岳阳楼后“凭栏不恸数场”。可作者偏偏在文章的一开头就点出这个“谪”字,这不是存心触痛老朋友吗?试联系整篇文章的意思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是否别有深意?(可以先提问题,全文读完了再明确其缘由)
引导要点:从这个“谪”字看,滕子京正是一位如下文所说的“迁客骚人”,作者一开头就点明滕的处境,其实暗暗包含着对老朋友的劝勉:你虽然身处逆境,但希望不要像一般的迁客骚人那样为个人的遭遇而悲叹,应该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这样写也暗寓与老朋友同处逆境、自勉勉人之意。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是很深的。《岳阳楼记》所以传诵千古,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不是泛泛的记事写景之作,而是一篇有所寄托、立意高远的好文章。
(二)教读第2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
夫、然则、骚人、得无异乎
2.思考与讨论。
(l)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仔细体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引导要点:作者善于选取形象化的词语绘声绘形。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
山,用一“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一“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衔”、“吞”字连用,更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了气势,而且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连用两个数词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极有声势。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与“广”近义,但作者用“横”而不用“广”,因“横”字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朝晖夕阴”的“晖”换成“晴”字,义通顺,但作者用“晖”而不用“晴”字,因为“晖”字具体,容易使读者联想到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2)本节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应的关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们找出来说明它们的关系或作用。
引导要点:“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下两段分别写洞庭湖上“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的景象做好铺垫。“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既承接上文写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两段文字,其中“情”“异”,是关键词,是全篇抒情、议论的基础,行文前顾后盼,文理绵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疏通后三段文意,进而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特点。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重点词句翻译
2、背诵
二、讲读第3、4段。
1.指明同学读第3段课文并口译,教师作必要解释。
2.学生齐读第3段。
3.指名同学读第4段课文并口译,教师作必要的解释。
4.学生齐读第4段。
5.讲析第3、4段。
讨论:以上两段合在一起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和上文有什么联系?
这一段描写了洞庭湖景色阴晴的变化以及迁客骚人登楼时不同的心情。这段内容紧扣上段概述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意思加以发挥,分段来写:
先写了风雨天气中洞庭湖上萧条凄凉的景象,很自然地引出了迁客骚人远离京都,怀念故土的失意忧虑的悲苦情感。这一段写了物悲则己悲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一个方面。
其次,写洞庭湖晴朗天气的明媚景象,很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此时的喜悦之情。这一段写了物喜己喜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又一方面。
三、教读第5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重点理解的词句。
2.思考与讨论。
这一段是学习的难点所在,教读应着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1)本文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概况,记了登搂所见的不同的“景”以及由景而生的不同的“情”。作为一篇“记”,写了这些也够了,但作者的本意却不在写景抒情,而在于由此引出一番振聋发聩的议论来。本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古仁人之心”来,并且指出“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从这里开始看作者是怎样逐步深入地阐发他的思想的。请想一想: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这样看来,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3)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
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可见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4)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联系第一课时介绍的有关作者的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土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四、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五、写作特色
1、繁简得宜,层层蓄势。
2、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骈散结合,词语富有生命力。
六、积累文言现象:
1、一词多义。
⑴和: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⑵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
⑶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⑷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
⑸极:南极潇湘(直通)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此乐何极(穷尽)⑹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⑺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2、通假字。
⑴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⑵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3、词类活用。
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4、古今异义。
⑴ 气象万千(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⑵ 微斯人(微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5、特殊句式。
⑴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⑵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⑶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状语后置)(4)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5)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定语后置)
6、流传至今的成语。
4.岳阳楼记教案 篇四
汉本一班杨林凤111130141020,电话号码***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掌握文章实词虚词,文言句法,了解文章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法,把握作者独辟蹊径、精心设计的巧妙;正确理解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
⑵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充分搜集、筛选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自主交流、积极探究,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通过师生交流、相互提高,达成审美意识的共识。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文章的立意美。语言美、意境美。感受作者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思想的借鉴。
重点:实词虚词,寓情于景的写法,本文语言特色 难点:赏析本文融叙事、描写、抒情为一体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现在的高楼大厦随处可见,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古代的楼又是什么样子?同学们见过古代的楼吗?了解关于楼的古诗文吗?请同学进行抢答。我会针对同学的回答作出评价和补充。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黄鹤楼: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楼阁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建筑,有“楼,重房也”“楼,阁也”的说法,楼阁一般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木质建筑。这些楼阁一般依水而建,景色秀美,也是文人雅士们的汇聚之所。许多文学名篇也因这些楼阁而诞生,这些楼阁也因为这些文章而声名远扬。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岳阳楼记,感受这些楼阁、这些名篇的千古魅力。体会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怀。
二、作家作品简介 1.作家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岳阳楼记》便是他在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所请而做。他的作品收在《范文正公集》里。2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鹊起。
三、朗读课文
1、请全体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朗读结束后,对同学进行朗读指导,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然后播发录音,要求学生边听录音边画出本文的节奏。四.理解课文
1.请学生依据课下注释,自己翻译第1段,不会的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还不能解决的待会留给大家一起讨论,同时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具 属 越 谪守 旧制 作文 以记之
然后,我会针对同学的情况进行解释,对通假字和官至升迁的文言词进行阐释和总结。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bi):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举、荐、点:推荐、推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拜:授予官职,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拜”在“授予官职”义上引申为“接受官职”。【拜除】任命官职。
除:免除旧职授予新职。李密《陈情表》:“~臣洗马。”【除书】授官的诏
令,犹委任状。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授:授给、给予官职。
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坐:因犯„„罪或错误。思考:
滕子京既然被“谪守巴陵郡”为什么还能做到“重修岳阳楼”呢?他哪方面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可联系学习与生活)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旷达
2.请学生依据课下注释,自己翻译第2段,不会的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还不能解决的待会留给大家一起讨论,同时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胜状 大观 衔 吞 备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迁客骚人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思考
(1)这一段的句子非常优美,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补充
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气势磅礴。“衔”、“吞”字连用,化静为动,使描写的景物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2)这一节的写景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开阔的景致描写,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作了铺垫。
3.请学生依据课下注释,自己翻译第3段,不会的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还不能解决的待会留给大家一起讨论,同时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若夫 淫雨霏霏 连月不开 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 薄暮冥冥 忧谗畏讥
4.请学生依据课下注释,自己翻译第4段,不会的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还不能解决的待会留给大家一起讨论,同时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郁郁青青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此乐何极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思考
这两段描写的景色非常优美,请学生根据此时你大脑中出现的景象,任选其中的一段写下来,留给同学5分钟时间,然后请一两名学生朗读。
5、请学生翻译第5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其必曰‘优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呼 微斯人,吾谁与归、作业 背诵全文,找出历史上还有那些迁客骚人,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背诵 二.朗读课文,分组朗读 三.划分结构
自由朗读课文,划分出本文的结构,可以小组讨论,然后请学生回答
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四、研讨课文
1语言特色
我会提出问题,下面请同学们仔细朗读,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小组讨论后请同学回答。然后我进行引导(首先是散文里具有整齐形式,如有很多四字句,有一些对偶、排比、错综手法,使文章既有气势又富于错综变化。要注意,真正好的散文都是散跟不散相对称的。
其次,在炼字上也很有特色,如“衔远山,吞长江”的“衔”和“吞”把客观事物写活了,把视觉跟感觉结合起来了。又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的“观”字用得准确,因为“观”是集中目力看,用“望”,用“视”,用“看”,都不合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是千古传诵的警句名言,值得仔细体会。本文有两种对偶句,一种是两句相对,如“北通巫峡”对“南极潇湘”;一种是本句自对,如“迁客”对“骚人”。试从文章中各找出几组对偶句来,并说明它们是怎样构成对偶的。
两句相对。
衔远山——吞长江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一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句自对:
政通——人和 朝晖——夕阴
迁客——骚人 樯倾——楫摧
虎啸——猿啼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春和——景明 心旷——神怡 岸芷——汀兰)2.表达特色
我提出问题: 思考与讨论本文在表达方式上的特色。小组讨论后请同学回答,我再针对同学的回答进行引导。
(我按照板书内容总结:课文开头两段,用概括的语言交待了写作缘由,进而引出岳阳楼景色特点,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观感,这是叙事。第3、4段,把岳阳楼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景物及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感情,用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是描写。最后,由感叹引出作者的见解,点明中心,这是议论。这几部分内容做到了首尾呼应,过渡自然,取材详略适当。由叙述引出写景,写景中蕴含着感情,富有感性色彩的描写又有力地衬托了下文的议论。这篇文章采取了叙事、写景同议论结合的写法。
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则喜气洋洋。写景取得这样的效果,奥秘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细读这两段写景的部分,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引导要点: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自然段为例:雨是“淫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曜”“潜形”“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
(第4自然段的特点与第3自然段相同,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体会。)第3、4自然段除了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这个相同点外,两段在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甚至连前后两个抒情句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3思想特色
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这时我会提示给学生此时范仲淹的政治情况,被贬的政治处境。深刻体会范仲淹的心怀天下的抱负,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 乐者,民亦乐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最后我会对全文进行概述,并留作业。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在朗朗读书声中结束本课。
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四题。2搜索关于《岳阳楼》的其他文章
2、预习《醉翁亭记》。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5.教案《岳阳楼记》 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会自读浅近文言文,体会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味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了解古代政治家的忧国忧民情怀。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简介文体: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学生回答已学过的“记”)一般指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物或某事有所感受,然后记下来的一种文体。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小石潭记》《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就像《岳阳楼记》。
2、简介作者和他的好友滕子京的状况及本文写作的背景: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公,北宋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幼年时代家境贫寒,在母亲教育下,发奋读书并怀有大志。公元10考取进士。后来曾经镇守西北边疆,抵抗西夏,使西夏不敢进犯。1043年任参知政事,任职期间,敢于直言,实行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不幸遭到排斥被贬到邓州任太守。《岳阳楼记》便是他在邓州任上应好友滕子京所请而作。作者一生的诗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
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榜进士。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后被贬谪守岳州,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很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时范仲淹的处境同滕子一样,写此文是劝友也是自勉。
二、整体感知:
1、通假字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2、一词多义
(1)或: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2)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面山而居:居住。
(3)通:政通人和:顺利。
初极狭,才通人:通过。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
北通巫峡:通达。
中通外直:贯通。
(4)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不求闻达于诸侯:谋求。
(5)属: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3、、句式:
(1)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倒装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多会于此;
吾谁与归?
三、合作探究:
1、文章的结构层次为:
第一部分(1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1层(2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第2层(3、4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2、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3: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4、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A、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B、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C、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6、第3段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7、第4段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8、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9、“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11、“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12、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13、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阐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四、小结:
6.《岳阳楼记》说课稿 篇六
一.说文本分析
1.分析教材
《岳阳楼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入选的课文都是古代诗文,除最后一课是五言古诗外,其余四课均是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老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又因情而生发议论,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痴情。其人格魅力,千古传唱!
2.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两个: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范仲淹及写作背景,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激发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
本文是一篇散文,以“记”为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作特色应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另一个重点是疏通文义。
本文语言内涵深刻,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领会文章中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志趣应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二.说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系统的学习了三个单元的文言文,已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基础,能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读懂课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但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在教学本文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法设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法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精神的发挥。而心理学研究又表明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为二十分钟,所以又要不断的变换教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具体的教学手法我认为应以朗读为本。
文言文的教学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任务,所以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质疑法和讨论法。在难点的突破上,引导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写作背景来达成。
四.说学法指导
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阅读浅近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学习本文的方法主要是自主阅读法、质疑探究法。在疏通文义时,引导学生对照注释及借助工具书学习,采用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学生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在赏析课文内容时采用探究阅读法,这样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岳阳楼近景;
欣赏对联: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同学们,范希文是谁?后乐先忧又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从对《岳阳楼记》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屏幕上古色古香的岳阳楼,典雅唯美的对联,创设出浓浓的文化氛围,从知识的角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先由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范仲淹的资料:可同桌之间交流,也可四人小组之间交流。
学生交流后,多媒体呈现有关范仲淹的资料和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对作家生平的介绍、写作背景的了解,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整体感知,走进课文
1.朗读课文,初步把握
从以下三个层面朗读感知文本:首先请同学们默读浏览课文,扫除阅读的文字障碍;然后听磁带中的录音朗读,初步感知文章的大致节奏和情感;最后在教师指导“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情感”的方法之后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学习诵读是极其重要的。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任务。要教会学生诵读文言文的方法。
2.自读课文,疏通文义
形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小组内质疑,记录下不能解决的问题,再交由班内讨论。
教师指导:
a.用“猜”“看”“查”的手段理解词义。
猜:凭借已有的语言积累,根据对上下文大意的把握,猜测关键词的含义。
看:利用好课文下面的注释及文前文后提供的相关材料。
查:查字典,并且还要选准所需的义项。文章读得多了,词语的积累越多,猜测正确率就越高,词典就会翻得越少。
b.采用卡片积累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多媒体呈现卡片)
设计意图: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灌输。引导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看课下注释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小组合作方式,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新课标提出“评价学生阅读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3.课堂检测,巩固基础
重在词义句义。
多媒体出示: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加点的词:谪守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嘱予作文 巴陵胜状 墙倾楫摧 翔集 锦鳞 岸芷汀兰 尝求 或异二者之为
翻译的句子:
①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⑥微斯人,吾谁与归?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通过练习落实基础知识,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另外,也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四)研读课文,分析品味
1.岳阳楼的美景“前人之述备矣”,作者侧重于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入手刻画描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说说三四两段所描绘的两幅画面魅力在何处?
教师指导:美读课文三四两段。先找出原文读一读,再探究思考。可以从内容、感受和表达方式等多角度研究。
设计意图:这两段是全文中写景最为精彩的部分。或阴冷或晴朗的画面,一暗一明,一悲一喜,情景交融,对比强烈,人生境界由此而出。这样的佳段就要引导学生品读、美读,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感受。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文章的重点所在。
2.如此或阴或晴的画面,免不了或悲或喜的情感,但我们从文中分明读出了另外一种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古仁人之心的?请分析感受作者的理想追求。
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对内容的分析,结合作者的背景资料来感受作者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理解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的理想追求。这样就突破了文章的难点。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全文对比、卒章显志的写法,从而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意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五)探究作品,联系实际
教师创设情境,延伸迁移:“同学们,父母不理解你时痛苦过吗?与同学发生不愉快时悲伤过吗?学了本文之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呢?请你以“……时,我想对自己说……”写一段话,要求结合本文的学习来写。
设计意图:为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更完整、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感情,更准确的把握范仲淹的忧乐观。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课堂小结
说说学习文章后有什么收获,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正确读原文:读出节奏,停顿正确。
2.会读文章: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3.读相关材料:读作者介绍,读写作背景,读文史常识。
4.疏通文义:猜、看、查。
5.理解文意:结合背景,原文中找依据。
(七)课外作业
1.根据本文“先叙事后写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又因情生发议论”的表达方式来背诵课文。
2.课外阅读杜甫的《登岳阳楼》,并与本文比较,从内容、结构、情感等角度对比阅读。
设计意图:记诵积累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故设计第一题作业。设计第二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文的写作特色,也进行能力的迁移培养。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既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识记;又应该是课文的线索图示,能囊括重难点知识。基于此种认识,我特设计了以下板书: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以上是我就《岳阳楼记》从六个方面的说课,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后记:本课曾获2008年郑州市课堂达标公开课一等奖。
7.岳阳楼记教案 篇七
1、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有感情地诵读
3、掌握重点文言词语意义及用法
教学重、难点:同目标2、3
教学用品:录音机
教学环节
师生共研内容
教学法指导
修正栏
导入:
合作探究
同学们,这里有一副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你们能知道:它涉及的是哪篇文章,哪一个人吗?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为官以后始终严于律己,以人民疾苦为念,并以所得俸禄在家乡置“义田”千亩,救济族中贫寒的人,死后无余财;在朝廷则敢于直言进谏,被欧阳修誉为“立朝有本末”,虽屡遭贬谪,而全不在意。俗话说,“文如其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范仲淹的代表作.《岳阳楼记》,看看他是怎样通过自己的文章来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一)诵读课文
1自主朗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正音,整体感知课文。
2指名朗读
3分组活动
【投影】①谪(zhé)属(同“嘱”)(zhǔ)浩浩汤汤(shāng)
若夫(f0)忧谗畏讥(chán)偕(×īé)
【投影】②衔/远山,吞/长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听录音,可以轻声跟读。
5再次自由读,读通课文。
6.展示交流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自由点评。
【讨论】朗读每一小节应带着怎样不同的感情?‘为什么?
(二)合作交流,解谈探究,学习一、二节
1.自学寻疑。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书下注释和工具书阅读前两节。口述文章大意,疑难处作出标记。
2.互助答问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回答力求简洁有个性。
3.积累突破
指导学生积累重点字词,对照投影内容自我检测。
【投影】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并理解句意。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岁赋其二
更若役,复若赋
③予观夫巴陵胜状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引导分析
讨论这两节在文中的作用。
(三)课堂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指名回答。板书岳阳楼记范仲淹
简介范仲淹
1引导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利用书下注释、字典或同桌交流解决阅读障碍。
引导评价
3指导学生对照投影内容,分小组朗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和断句)
6【点拨】第1节用叙述性的平和的语调诵读。第2节是对洞庭湖美景的气势磅礴的描绘,应带着赞美之情朗读。第3节是对阴雨天景色的描绘,画面阴冷,感情悲伤,诵读时语调要低沉,速度要缓慢,要读出压抑感。第4节是对晴天美好景色的描绘,画面晴朗,感情喜悦,诵读时语调要轻快,停顿宜稍短,要读出喜悦感。第5节要把理性思考的韵味读出来。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视答疑。
指名回答
8.《岳阳楼记》优质教案 篇八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能疏通文意;培养学生自由有创意的朗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章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人生态度;激发学生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拥有高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
美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难点]
1、文章中记叙描写和议论之间的关系
2、“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所透露出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设想]
通过美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美文的兴趣,感受文章的韵律美,感知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励个性化的阅读。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收集作者资料。
老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足以见出洞庭湖之壮观浩大。而“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却反映了诗人郁郁不得志、为一己之悲而焦灼苦闷的情绪。而同是写洞庭湖,同处人生低谷,北宋范仲淹却独辟蹊径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别样的画卷,抒发了不同于孟浩然的情感。相信这篇文章会让你有新的收获,也希望它能带给你新的思考!
[说明]:以古典明曲《高山流水》为背景音乐,依次链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滚动字幕。
(设计意图:从旧知导入,和谐自然。从而创设氛围引领学生思考文章内容和思想。)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字词:给加点字注音。
谪守薄暮()淫雨()霏霏()
浩浩汤汤()忧谗畏讥()墙倾楫催()宠辱偕忘()
2、[作者追踪]: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幼年丧父,生活贫困,却能刻苦读书,少有大志。
(学生答,教师补充,同时字幕显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课前的朗读预习掌握生字、搜集资料了解作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
三、背景链接
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榜进士,两人交谊甚厚。滕被贬岳州后,虽政绩卓然,可是仍旧情绪低落。在岳阳楼落成后,滕子京写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随信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据此写下了这篇千古名文。当时范仲淹也正贬官在外。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写作背景,可以对作品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从而为学习本文奠定基础)
四、美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倾听语调语速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尽情想像文章文字中所包含的画面。注意根据文章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设计意图:通过美读课文既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感知文章韵律美、图画美、大气美,又能激发学生诵读古文的兴趣,为学习本文重点知识作准备。)
五、疏通文意
1、小组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过程中所标记的疑难词语和句子。
2、展示自主合作学习的结果。
(1)解释加点词语。
百废具兴()连月不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波澜不惊()长烟一空()把酒临风()吾谁与归()
(2)翻译下列句子。
A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展示学习结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六、品味探究
1、浏览课文说说文章分几部分,依据是什么?概括出课文各部分内容。
2、对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评析。师提示,常见的几种评析角度:
(1)修辞生动形象
(2)词语准确生动
(3)细节描写生动
(4)描写方法独特
3、文中表达作者人生态度和追求的句子有那些,说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
4、你怎样理解“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所透露出的情感,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答案不求唯一,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读法。)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梳理文章脉络、品析语言的能力,鼓励其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七、升华提高
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心情抑郁难平。假如时光可以倒流让你回到唐朝成为他的好友,请你运用本文所学语句写一段话对之进行劝慰,让他撇弃个人得失,放眼天下苍生,重新振作起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八、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2、教师结束语:先贤的脚步已远去,但我相信先贤的灵魂之光还在!让我们记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记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记住范仲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结束语去感染学生,给学生留下关于本文的深刻印象。)
九、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一 叙事 缘由 作文记之
二 写景 总写 壮阔多变
迁客骚人
览物而异
分写 览物而悲
览物而喜
三 议论 胸襟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抱负 先忧后乐
(设计意图:使文章结构、表达方式一目了然,古今对照,凸显文章主旨。)
[教后反思]:
本文以其大气的文风和高尚的境界多少年来备受各种版本语文教科书的青睐。也许,正因为它在教科书中历经的时间太久,所以关于这篇文章的教法好像不知从哪一天起就被定格了。本教案在借鉴传统教学优点的同时力图打破常规。注重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个性解读,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一、基础积累扎实:在教学中注重了基础知识如注音、释词和句子翻译。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当堂检测都注意了这一点。文言文的学习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是学习文言文的根本,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石。文言文教学无论经历怎样的改革都不能忽视字词教学。
二、思维训练求深:本设计在注重学生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的同时,又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在教学流程六[品味探究]第2题“对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评析”,这是一道鉴赏题。初中生应该具备初步的语言评析能力,即运用一定的评析方法对句段进行赏析。在这里,我注重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提示学生几种主要的评析角度。
[品味探究]第3题“文中表达作者人生态度和追求的句子有那些,说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这道题首先必须交给学生:能表达作者人生态度和追求的句子一般在文章开头或结尾,常用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同时,还得提醒学生注意共性化阅读的问题。
学法指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必要。它会给学生语文学习以方向,让他们有“法”可依。语感对于学好语文固然重要,语言技巧和方法对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同样不可忽视。
三、解读张扬个性:在关注共性化阅读的同时,注意尊重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在[品味探究]第4题“你怎样理解‘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所透露出的情感,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
如果学生答:作者为自己能够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而感到自豪,所以要读得豪迈。我们应予以肯定。
如果学生答:作者以此语勉励自己。自勉的同时,勉人。委婉表达了作者对好友滕子京的劝勉之意,希望滕子京能够走出个人狭境,放眼四海,大济苍生。所以应读得语重心长。我们应予以赞扬。
如果学生答:作者为世间多眼界狭隘、自私自利之人而感到愤慨,感慨世间知己甚少,所以应读得苍凉悲慨。我们更应尊重和鼓励。这一点对于学生日后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乃至进行个性化的文学创作都非常重要。
四、朗读讲究美感: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更何况美读呢,教师的美读无形中会感染学生,调动气氛。而学生自己的美读更能激发他们对作品的热爱,对语文的热爱。语文课堂中书声朗朗应是语文教学的本色。
五、流程追求方法: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的问题,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和解决的过程。唯有此,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动脑动口动心,才知道哪是自己会的,哪是自己不会的。唯有此,才能不断强化他们“我”的概念。
对于那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把它们交给小组,集大家智慧合作解决。让他们在合作中彼此学习,培养其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六、情感熏陶自然:我在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视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注重对其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正确引导。而这一切必须自然不做作,教育无痕,方显作用。在结束语中自然而有激情的提出希望——“让我们记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记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记住范仲淹!”。学生内心的情感自然就会被调动起来。我们关注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也在关注其人文性。而要在授课过程中彰显语文人文性就必须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刻意为之。
【《游岳阳楼记》教案】推荐阅读:
游岳阳楼记翻译10-28
《岳阳楼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06-17
岳阳楼记 译文06-19
《岳阳楼记》说课稿07-02
《岳阳楼记》课后反思08-04
岳阳楼记作文550字08-15
岳阳楼记的说课稿10-17
岳阳楼记中学生读后感800字09-02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基础练习新人教版09-12
《登岳阳楼》创新设计(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