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育教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024-06-29

@@@---浅谈中学体育教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精选9篇)

1.@@@---浅谈中学体育教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篇一

浅谈健美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怎样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健美操就是科学锻炼的体育项目之一,健美操具有自己的特点,使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健美操专项体育项目越来越得到体育老师的重视。因此,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把健美操应用到体育教学当中,本文通过健美操的特点和中学生的特点,从体育教学实践中来浅谈健美操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的作用,推动健美操的发展。

一、健美操运动的特点

(一)保持有氧代谢

健美操的动作及套路设计,都是以保证健身者在运动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摄入氧气并充分燃烧体内脂肪作为能量供给为前提,以此实现加快体内新陈代谢,重新建立人体更高技能水平的目的。在有养运动中,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都有良好的锻炼,对于消除脂肪,保持健康,增强体质具有良好的作用。

(二)广泛的适应性

健美操练习的形式多样,参加的人数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运动量可大可小,易于控制,可以在室外、室内、广场、大厅、娱乐场所、健身房,甚至在家庭的居室中进行。因此各个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素质、不同技术水平的人都能从健美操练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都能从健美操练习中获得乐趣。

(三)注重个体差异

健美操的动作套路形式多样化,节奏有快有慢,套路有长有短,动作有易有难,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大小可以任意调节,在实际运用中能够根据个人特点与要求各取所需。

(四)健身的安全性

健美操所涉及的运动负荷与运动节奏,都充分考虑了健美操运动产生的一系列刺激结果的可行性,使之适合一般人的体制,甚至体质较弱的人都能承受的有氧范围。人们在平坦的地面上。在欢乐的音乐中,跟随快慢有序的节奏进行运动,十分安全而有效。

二、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的特点

体育教学内容是那些以体育教育为目的,以身体练习、运动技能学习和教学比赛为形式,经过组织加工后的,可以在教学环境下进行的内容总称。

(一)身体运动性

体育教学不仅是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解决学生的知与不知、懂与不懂的问题,而是主要通过学生从事运动学习及身体练习,在运动中和体会肌肉本体感觉的形成于动作记忆,解决学生会与不会的问题。

(二)健身性

体育教学内容是学习的过程和学生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这为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提供了可能性。

(三)娱乐性

体育教学内容大部分来自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在运动学习与运动竞赛过程中会经历竞争与合作、成功失败的体验,给人的情感、情绪与深刻而丰富的影响。

(四)非阶段性

体育教学内容是由众多的相互平行的竞技运动项目和身体练习组成,而且包括繁多的理论知识素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增加了难度。

三、中学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要求

(一)基础性

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与竟能,以及以后继续进行体育学习所必须的体育能力,能有效增进健康,形成良好的个性。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实用性

体育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生活教育色彩,体育教学内容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趁势。

(三)兴趣性

学生的体育兴趣在很大程度上确定着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注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成为决定体育学习的主要力量。

(四)科学性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求符合不同学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受益。

四、健美操比其它体育项目的优势

(一)学生容易接受

传统的体育项目是以竞技项目为主,用一个固定的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这样会使很多不能达到标准的学生产生畏惧感,对传统的体育教学会有抵触情绪。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的差异,改变多数学生喜欢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状况,让全体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受益,并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健美操集身体的柔韧、协调等素质于一体,身体之间无任何对抗性,运动强度可以依据个人的身体状态而自行决定。在锻炼时会搭配优美的乐曲,当学生听到喜欢或者熟悉的音乐就会情不自禁的跳起来,充分的展示自我。

(二)有利于高中生形成完美的体型

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也使现在的高中生对美的追求也随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高。高中生处在身体发育的中期或晚期,在这个是起中身体各器官逐渐完善骨骼发育趋向完成,肌肉纤维更粗,肌肉力量增加。在这个阶段是塑造强健身体的重要时期。

(三)是一项全面促进身体健康的运动

健美操作为身体练习的体育项目之一,他不同与田径以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技能走、跑、跳为主体进行活动,也不同于球类有鲜明的游戏对抗性,更不像有些运动必须在水上、冰上、空中等特定的环境下进行活动,健美操具有“认为性”特点,它的运动形式是人们根据需要而人为地创造动作去进行练习,针对肢体各个部位、关节、肌肉和器官的锻炼。为了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可以科学地通过改变身体姿势、动作方向、动作路线、动作频率、动作速度和动作的节奏。以创编适合不同人群或个体寻妖的练习。

五、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设健美操课程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主要是激发人的本性和内在个性兴趣,运用美的形象唤起人们内在心中的情感共鸣,使情感的享受深化到理念、信念、意识和品质中去,内化为人的一种素质能力。而健美操运动在激发人的情感 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利用健美操的韵律和音乐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激荡、雄健、快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自我锻炼,在学习和练习的变化中陶冶美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用美的形象提高学生对美得认识和热情,使学生在健美操运动的同时认识没得存在,在感受美的同时去创造美。来培养学生的什么价值。

(二)有利于学生的情绪调控

教学过程既是信息传输的反馈过程,也是教师情感交融汇的过程。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 学手段在健美操课中创设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去影响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各种形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加以肯定、赞扬,是学生获得、保持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活跃课堂

健美操教学丰富了传统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改善和活跃了传统体育课的活动气氛,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入健美操可以满足学生的生理、心里、身体需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

(四)培养学生良好身体姿态,塑造学生的形体美

健美操练习时一种卓越有效地锻炼身体的方法,健美操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具有所有有氧运动的健身功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促进肌体各组织器官的协调运作,使人体达到最佳机能状态。健美操不同于其他有氧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是人心情愉快,陶冶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心理压力,促进身体健康发展,不仅能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气质和修养,给人以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感觉。

(五)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与以往的传统运动相比,健美操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学生可以不必完全按照规定的动作练习,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随意运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音乐特点,尽情发挥,由于个体性格情绪的不同,对同一音乐的的理解不同,鼓励学生发挥自己创造力,创作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动作。长期进行健美操练习的学生,其思维活动会更加活跃,更具有创造力。

(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前提。健美操节奏明快,动作有力,能够刺激学生对美的追求,引发他们的兴趣,在短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在健美操运动上。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注意力转移的情况,而注意的转移频率主要是依赖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通过后天的训练培养是可以改善的。健美操的动作灵活多变,节奏多,变化多,多变化的练习可以培养人的注意转换。经过长期健美操训练的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容易从课外事物转移到课堂,注意力也更能集中和稳定。

(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

当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之间相互依赖越来越紧密,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越来越密切。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与人的隔离和孤独也发展。实践证明,健美操运动在解决这些现代人类社会的特殊矛盾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健美操运动魅力能使人们冲破隔离和孤独,相聚在运动场,建立平等、亲密、和谐的关系,也可以建立起朋友、伙伴关系。健美操它不分年龄、性别、地区等的影响,让人们平等而真诚地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运动、呐喊、兴奋,使人们重新认识自己,重新成为有个性的人,进而调节人际关系。

(八)培养学生整体气质修养

健美操中冲满了节奏,而人类本能地喜欢那些节奏分明的艺术,这是因为人类本身生活在一个充满节奏的世界上。因为节奏强化有利于发展神经反应的节奏性规律,可使兴奋与抑制更趋于平衡,让疲惫的心境得到彻底的放松,有利于恢复行李平衡,人的精神面貌和和气质修养会有所改善和提高。

(九)健美操在体育课准备部分的作用

健美操运用在课的准备部分,可以使体育课上得更新颖,大多数老师采用慢跑、集中注意力、队列队形及定位操等。但健美操恰恰相反,它能改变这千篇一律的上课顺序,这样既新颖,有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选用一些适合的音乐,不光能提高学生的韵律感,而且省去口令指挥。而且,健美操是结合上、下肢的全身运动,这样便使全身各部分都得到锻炼。是准 备活动做的更充分。为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提供保障。

(十)健美操在体育课结束部分的作用

在体育课结束部分,采用健美操的轻柔,舒缓的音乐,配上一些缓慢的呼吸和形体操,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恢复心率,降低兴奋点,调节学生的情操,做到真正的身心放松,为下一节课做好心理准备。

六、完善健美操教学课程

(一)努力完善课程,用心指导

健美操的形式丰富多彩,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需求,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前教师要充分掌握每一个动作要领,及各个动作间的联系,做到能从生理学的角度为学生解释每一个动作可以锻炼身体的哪个部位,方便课下学生自己进行针对性的锻炼。授课方式要有利于学生学习,不能按照教学大纲程序化的完成任务,要做到灵活变通,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单独辅导,由简到难,循循善诱。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不仅仅是模仿教师的动作,而是能够根据简单的动作加上自己的想法,一点点的进行创编,从一个动作到一节动作,最后完成整套动作的创编。反复思考,创作,同学间相互协作、研究,在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七、结论

综合上述,健美操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冶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了心理压力,醋精心理健康发展,从而增强了健身

[12]的效果,使人达到最佳技能状态。

我们应该科学的、合理的运用健美操的特点进行教学,运用健美操广泛的推广性,促进学生热爱学习、勇于创新、积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使健美操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浅谈中学体育教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篇二

一、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 身体的各个器官和各项机能还未发育成熟, 无法承受较大的运动量。体育游戏的运动量适中且富有趣味性, 和中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相匹配, 同时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 帮助学生更健康地发育。除此之外, 当今的学生学习任务较重, 大部分时间都在埋头苦读, 有的学生还会在完成体育教师的任务后就回教室伏案学习, 长此以往, 学生的颈椎、视力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而采用体育游戏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人, 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帮助他们在学习后进行适当的放松和活动, 既有助于学生形成强健的体魄, 也能促进他们学习的进步。

2.有助于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由于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同时还有它特定的规则, 因此能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多种不同的情绪, 而情绪的适当调节有助于健康心理和完整人格的形成。同时, 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当学生积极投入游戏中时, 容易被课堂的整体氛围带动。倘若学生正处于消极状态, 那么便能被其他同学的积极情绪所感染, 如此能帮助学生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及心理状态, 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每一项体育游戏都有一定的规则, 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如果能充分认识到规则的作用, 就能培养自控力和责任感。同时, 体育游戏除了个体活动之外, 还有许多团队合作的项目, 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品质和乐于表达的性格。另外, 在竞争与合作中, 学生也能逐渐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 使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选用

1.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出发点

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还没完善, 因此教师在选取体育游戏时应当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出发点。中学生往往好奇心强, 精力充沛,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 寻找合适的游戏。游戏内容应当健康向上, 避免有暴力或容易引起学生冲突的因素。

2.选择具有竞争性的游戏

教师在选择或创设体育游戏时, 应使游戏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用激励的方式能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达到课堂效果。体育游戏的竞争性有别于体育竞技的竞争, 它的竞争方式更加灵活, 除了考验学生的体力之外, 还考验学生的智力、思维、技巧以及合作意识, 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教师在采用体育游戏的教学方式时, 应考虑多方因素, 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获胜的可能, 使学生在游戏中明白竞争的意义。

3.须考虑安全因素

体育游戏不同于教室里的课堂, 会有许多跑、跳、追逐等动作, 学生往往容易跌倒、擦伤等, 充满着不确定因素。因此, 教师在采用该方法教学时, 必须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 向学生说明游戏规则以及注意事项, 选择安全的游戏场地。同时, 应结合学生当时的身体情况, 安排合适的运动量, 尽量选用安全系数较高的游戏, 避免学生受伤的情况发生。当学生出现较危险的动作或行为时, 教师应及时制止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只有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游戏, 才能使教学正常顺利地进行。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教学, 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需不断深入研究, 选择合适的方法, 帮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形成强健的体魄和完整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吴胜平.浅析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2 (2) .

[2]何爱, 孙建军, 高欣.体育游戏及其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菏泽学院学报, 2011 (5) .

3.@@@---浅谈中学体育教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篇三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学体育教师    作用

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提高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现代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如何健体、如何生活、如何审美等,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在各方面打好基础。

一、根据当代学校教育和体育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体育教师的素质主要由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体质因素三大部分组成

(一) 体育教师的智力因素

1.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

体育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部分组成。(1) 基础知识:所谓基础知识是指体育学科知识体系形成和发展中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哲学、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基础知识(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保健学等)、工具性科学知识(外语、计算机等)。(2)专业知识: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指从事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体育锻炼、学校体育管理和组织体育竞赛等所需要的体育专门知识。这些知识是提高体育教师工作质量的决定性条件,主要有:课程教材和教法知识、专项业务训练的知识等。

2.体育教师能力结构的优化组合

体育教师欲有效地工作,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具备的多方面的能力。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能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能力,另一种是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一般能力的五大要素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个有机整体。体育教师必须全面具备这些能力,这是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基础,也是充分发挥能力的前提条件。但是只具备一般能力还不够,体育教师还必须具备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需要的一系列特殊的能力,这些能力是提高体育教师工作成效的决定条件,主要有:体育教学能力、指导业余训练能力、组织竞赛和裁判能力、管理学校体育工作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科研能力。

(二) 体育教师应具备的非智力因素

体育教师的非智力因素是由体育教师的职业思想、职业品德和职业性格三方面组成的。体育教师的职业思想是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保证。职业品德是支撑着体育教师工作的精神力量,体育教师其自身的品德水平对下一代品德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职业品德既是自身工作动力的精神源泉,也是社会道德传播的媒介。体育教师的职业性格是指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各项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兴趣、态度、意志、努力、情感、气质和个性等。良好的职业性格对完成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工作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 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体质因素

良好的身体条件是构成体育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健康的体魄是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基础,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合格的身体。体育教师良好的身体条件应由下面几部分组成:健美的体格(体形匀称、态度端正等)、全面发展的体能(发达的各器官系统机能、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高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等)、较强的适应能力、精力充沛、情绪乐观等。

二、 素质教育对现代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

体育教学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也要不断深化发展。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如下素质:

(一) 品格素质,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敬业爱岗,无私奉献,都应成为体育教师的座右铭。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要有较好的个人品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谈吐文雅,衣着整洁,举止文明等。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能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潜移默化地去影响自己的学生,做一个像陶行知一样“掮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品德高尚的人。

(二) 体育教师应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观念是人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的反映。21世纪的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有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有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具体来讲,要从为升学服务、为比赛服务转变为为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服务;从只有升学才能成才、只有运动尖子才是人才转变为指导全体学生各自成才;从以考分、升学率、运动成绩为评价标准转变为以学生基础素质发展水平为标准;从重尖子轻全体、重灌输轻启发转变为面向全体、打好基础。生动、活泼、主动地教学。

(三) 体育教师应具有广博精深的文化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

新兴的边缘学科不断地产生和涌现,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向体育渗透,丰富和发展体育科学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已成为一种趋势。要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需要,体育教师已不能再是仅仅懂得一些运动技能的教师,而应是一个理论扎实、知识广博、能力超人、经验丰富的教育者,以及育人的艺术家和教学过程的工程师,成为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教师。

(四)体育教师应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制定各种体育教学文件的能力;掌握和运用中学体育教材和教法的能力;准确优美的示范和生动精练的语言表达能力;严密的教学组织能力;能及时反馈体育教学信息和根据信息反馈而采取针对性对策的能力。教学中主张采取寓教于乐、快乐教育的思想。

4.@@@---浅谈中学体育教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篇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不意味着排斥粉笔和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各有其长处,有时通过适当的组合,综合运用,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让教师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培养

一、使用录音机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语感,是人们对于语言的灵敏的感觉。我们要透彻了解语言文字中的意义和情趣,就必须要有较强的语感,这样我们鉴赏作品,才能真正接近作者的意旨,而不是只看到死板的作为符号的语言文字。语感,作为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语文素质,该如何培养、增强呢?方法很多,而利用录音机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录音机早已普及,是语文教学中可使用的最充分最易行的电教手段。在实际运用中,录音机主要是被教师们用来播放早已录好了的课文范读磁带,这可以使学生在听读中读准字音、熟悉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我看来,这还只是一种静止的学习状态,教学的主体即学生未能真正的调动起来。

于是,我使用录音机是让学生单独或合作进行“配乐朗读”,要求所选的音乐选段与课文的情感和氛围基本保持一致。我认为,让学生自己朗读,无疑能够唤起他们的联想与想象,深化他们的理解与记忆,他们可以创造性的运用节奏、语调和表情等技巧,如情入境地朗读,从而有利于准确地理解课文的内涵,提高鉴赏能力,总之,更能够增强语感。古人不正是通过诵读吟唱这种手段让学生直觉地领悟语言规律从而达到自如地运用语言的目的的吗?而要使课文与音乐的情感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语感”与“乐感”的和谐统一,学生在准备过程中更需细细的揣摩。这样,录音机的辅助功能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学生们的语感也得到了增强。

二、运用投影仪教学,使语文教学过程变得更为生动、具体、直观而富有情趣。

投影仪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具之一。

第一、它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如在教学《与朱元思书》(八年级下册)时,我们就可以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个山清水秀、小舟泛流的优美画面,让学生借助画面突破时空去体会“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

第二、投影仪能够代替板书,增大信息传递量。如在教学过程中,作者简介、背景介绍、相关资料展示都可以用投影仪,知识的传递就更加准确了。

第三、课堂训练我们也可以用投影仪展现。这样既节省课时,又能够很好的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情境。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图画、影片、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启发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的客观世界和真切生动的现实生活,使他们耳濡目染,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如教《黄河颂》(七年级下册),就可以把音乐《黄河颂》引入教学活动中,并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

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由直现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因而,在教学中运用投影或动画创设课文情景,能帮助学生掌握感性知识,并发展抽象思维。如《变色龙》(九年级下册)一课,教学的重点是细节描写和对话描写。那么,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出表现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几处细节变化,如脱、穿大衣,并可以通过放映图片表现他表情的变化,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读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另外,我还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了这样的扩展练习:假设奥楚蔑洛夫穿过广场迎面遇见将军的哥哥,他们会说些什么?要求用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有的把将军的哥哥塑造成了一个爱占便宜的小人,有的把他塑造成了一个不讲理的蛮汉,也有的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正人君子——总而言之,通过这样的练习,既使学生加深了以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再现了艺术形象,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能培养学生鉴赏美、欣赏美的能力。

在教学《苏州园林》(八年级上册)一文时,制作了一个课件“苏州园林一日游”。首先在一曲优美的江南小调中,配乐朗诵“江南园林甲水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接着动画展现四幅苏州园林风光“亭台轩榭图”“假山池沼图”“花草树木图”“门窗图”,一下子学生仿佛置身于“图画中”,立刻对苏州园林有了图画美的直观感受,领略了我国园林的建筑美。学生一边欣赏苏州园林独特的艺术美的同时,一边惊叹设计者和匠师们的别具匠心和审美情趣,并从心底产生了共鸣。

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七年级上册)一文中,针对课文谈到的云的形态的八种变化来识别天气情况。传统教学中,要求学生列一表格归纳,课堂气氛沉闷。而我在教学时,根据课前的彩图制作了一组动画,并配上一曲动听的钢琴曲,要求学生根据动画展现的变化无常,姿态万千的云,口头描绘,并分别表达,各云彩暗示了什么样的天气现象,文章又是按照什么顺序,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进行说明。课堂中学生积极发言,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仿佛就在广阔的大自然,欣赏美丽无比的天空。讨论中学生并且还用“云交云,雨淋淋”等谚语来归纳有关的天气情况。这样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把一篇抽象性、知识性很浓的说明文,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了。

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提供阅读练习,强化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技能的训练。

如教学《故宫博物院》(八年级上册),需要弄清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知识,并对这些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形成技能。我采用学校电教室的一个课件“闯迷宫”。在一曲带有京味的古典音乐中,展现了故宫,并将故宫各处的情形设计成一个迷宫,学习者只有找出与课文中说明相应的对象、顺序和方法才能顺利过关,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这样学生在游戏中既掌握了知识。又使枯燥的东西,变得生动有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其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激起学生的新鲜感,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共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

总之,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特点的多样性,用它作为教学手段有非常大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让它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书目:杨竹生 卢良涛《现代教育技术》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蔡高才 袁光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王尚文 吴克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浅谈中学体育教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篇五

体验的魅力――浅谈“数学体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薛金明

什么是体验?诗人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验是一个过程,是个体亲历某一事件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我想,体验的内涵应该是思维的一种重新审视,是心灵的一次重新穿越。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体验理念”要通过学生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内心活动,通过切身的体会与感受,去领悟情感,把握知识,培育行为。数学教学在于体验,它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它希望培养学生具备大胆想象,大胆创新的能力,而且具备正确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一、“数学体验”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传统的数学课程内容“重结果,轻过程;重证明,轻猜想”。而理解一个命题或概念,不是靠传授和迁移,而是在学生自主参与的推理活动中“领悟”出来的,这是一个体验、探索的“再创造”过程。新课改理论从“数学体验”出发,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定理的发现过程,解题思路的产生过程。经历这些“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想象能力、创新实践能力。

在初一“有理数”第一节负数概念这节课,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表示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师:(用投影仪打出12月份某日天气预报)请同学们想一想,从每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标记中,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学生议论纷纷,并小组讨论。

学生C回答:每天的温度中,零上3℃,用3℃表示,零下5℃,用-5℃表示。(注:他把“-”读作“减”)

教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请大家讨论一下,是否相反的数都可以这样表示呢?

学生(众):是。

教师:那你们能不能给这些数一个合适的名称呢?

学生(兴奋地讨论):3,2,1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类数,而-3,-2,-1为另一类,叫做减数。

教师:若-3,-2,-1叫减数是否要与减法里的减数混淆,有更棒的名字吗?

学生E:老师叫负数行不行?(他很激动地望着我并等待回答)

教师(肯定地):很棒!那么以前学过的`数就可以叫做正数。

之后的学习,学生的情绪都很高涨,他们从天气预报的标记中,创造了新的认识――引入了“负数”概念,学生从疑惑到清晰的复杂过程中始终保持了发现、创造的兴趣,并且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兴奋状态,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展开体验教学,给学生思维时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探索知识的好奇心,积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胆猜想,敢于怀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展数学直觉思维能力,为创新奠定基础。

二、“数学体验”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习得

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景,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参与、表现的机会,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的知识不是“灌”的,而是通过体验“悟”出来的。

弗赖登塔尔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例如,完成下列计算:

1+3=?

1+3+5=?

1+3+5+7=?

1+3+5+7+9=?

根据计算结果,探索规律。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式子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应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不仅能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能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还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三、“数学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激发

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想象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是有用的,这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大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演示、实验等方法理解和掌握教材,在学生手脑并用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在讲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课时,学生通过演示实验,掌握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再让学生讨论怎么让三角形的稳定性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在讨论活动中,学生的求知欲再次被激发,他们不仅能列举出相关的例子来说明,有的还在课后找来木条和工具,应用所学的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修理教室里那几张会摇动的课桌。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地让学生体验和实践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师应该主动地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真正让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体验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四、“数学体验”有利于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教学内容中隐含的美的因素,引发学生相应的美感体验,从而使之具有情感色彩。

谈到美,人们也许更多地想到是自然美和艺术美,数学教学课堂似乎远离美。其实不然,在数学教学中也有许多美的展示之处。如,演示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具、板书等方面可以为某些教学内容赋予美的展示形式。就数学教学内容而言,也内含丰富的数学美。如,数学的简单美、和谐美、对称美等。正如华罗庚教授所说:“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问题是教师是否意识到要突出地展示这种美以及是否具有揭示这种美的“点金术”,以便引导学生欣赏和追求这种美。著名哲学家赵鑫珊说过:“希望我们的教师能在课堂上随时向学生指出数学科学的美,因为那是一种‘点金术’,是阿里巴巴叫开山洞大门的神秘符咒。”

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注入数学美的观点,往往会影响和制约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奇、异、妙、趣,这不失为一条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问题中蕴涵着数学美,以数学美的眼光整体地审视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和谐关系,结合问题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利用对称性、整齐性、统一性、不变性等美的特点去解答问题,从而让学生深切地体验到数学问题中的美。

总之,新课程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给教师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在教学中注重体验的教学方法,实质上是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做人”。“体验”既是一种活动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活动过程,指学生亲身经历某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与情感;作为一种活动的结果,指学生从其亲历中获得的认识结果和情感体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让学生在课程中体验,在课程中感悟,在体验中学习,在感悟中成长。

6.@@@---浅谈中学体育教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篇六

石嘴山市第一中学刘园

摘要:

新课程是要有深层次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制度的创新;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中学数学教师也应该更加立体、系统的把数学知识呈献给学生。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数学教师理解数学史内涵也是必不可少的。数学史对数学教育有多方面的作用,数学史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培养科学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科学方法、树立哲学理念,培养爱国思想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史中学数学教学数学美教育作用引言

我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深刻的体会到中学数学教学面对的尴尬:想学,学不懂;想教,教不会。这大大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都觉得数学很重要,可是面对生涩难懂的概念,一串串没见过的数学符号,很多学生选择了死记硬背,甚至抄书来强迫自己学习数学知识,久而久之,对学习数学的体会就是枯燥乏味、毫无兴趣。无兴趣,无激情就更谈不到创造力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非常糟糕的。而教师为了讲好数学课也下了很大功夫,查资料,备例题,选方法等等手段都用上了,可是就是有一些学生听不懂,学不会,最后只能回到“题海战术”上,用大量的练习强迫学生“搞懂”,结果也必然是事与愿违。当然以上的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解决的办法也有很多,我认为在教学中利用数学史知识,渗透数学史建立学生正确的数学观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是十分重视数学史教学的。中国数学史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行中学数学课本中直接介绍中国数学史的有很多处,涉及数学家、数学名著、数学成就和方法等有几十个地方,并以习题、注释、课文、附录等多种形式出现。

数学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以数学学科的产生、发展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阐明其历史进程,揭示其一般规律,它既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学科史的一个分支。中学数学教师对数学史都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为了达到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对数学史的教学应提出明确的要求:要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和不断变化发展的,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以及数学史料,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数学史的内涵

列宁说: “一种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最宝贵的一部分,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以智慧。”

数学史研究大体上分为“内史”和“外史”两个方面。“内史”研究以考查数学理论成果的历史形态为主,包括数学成果产生的年代、最初的形态和后来的演变、创立者的贡献、数学成果的传播等。“外史”研究以考查数学发展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为主,包括数学发展与哲学、科学技术、经济、军事、宗教等方面的关系,以及数学家生平和思想、数学事业发展、数学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从“数学史”的完整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既有知识结论,又记录了数学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活动以及数学的发展、进步等。因此我们说数学史既是一部完整的数学思想史,同时又是一部数学发展史。数学史这种特殊地位,是由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特点决定的。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教育作用

3.1 运用数学史进行新课导入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一半,一个精彩的“引课”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求知欲。如人教版必修1的第一课就是集合,这是高一学生升入高中后要接触到的第一个数学知识,老师其实没必要在第一天上课就开始讲课本,如果用一节课简要介绍一下历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那一定会达到很好的效果。这三次数学危机包括了无理数的产生过程,同时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勾股定理为什么又叫百牛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原因;知道莱布尼兹和牛顿的伟大数学贡献;对“无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微积分诞生的伟大意义;了解集合论的产生以及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集合悖论”。由此引出“集合”这个词,让学生知道集合论是数学的基石,而我们的高中数学就是从这里展开的。这样的高中开篇课,一定能激发同学们极大的数学学习热情。

3.2用数学史作为教学结尾

一堂课的结束预示着下堂课的开始,一个好的结尾可以让学生浮想联翩、主动探索,同时激发求知欲。譬如陈景润的老师在讲完整数的性质后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这是一颗金光闪耀的明珠,你们谁能把它摘到手呢?”正是老师的这番话在陈景润的心里播下了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种子。恰当的运用数学史的知识作为一堂课的结尾,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

3.3 介绍知识产生的过程

数学的根源深扎在过去,如果我们不去追溯古今数学思维的演变及进化,就难以理解数学何以成为现在这样子,就可能片面的认为数学就是单纯的知识、技巧的堆砌,是单纯的逻辑推导的一个完整的体系。为此,我们有必要让我们的学

生更多地去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经历知识的源与流,从数学家的废纸篓里寻找知识地源泉,感受数学思想地熏陶和方法地冶炼。这样,他们才能吸取数学知识地原汁,掌握数学知识这座宝殿的精华,提高能力和素质,成为知识的主人。如在讲授函数概念的时候,可先介绍通过瑞士数学家约翰.伯努利对函数概念进行了扩张,把“由变数X和常数所构成的式子,叫做X的函数”,再后来欧拉将可以“解析表示的量”称为函数,以后又经历了多次扩张,才得到如今中学教材中函数的概念。只有学生了解了函数经过多次扩张的发展史,才能更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它。

3.4 运用数学史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我们可以设计《数学史和数学人物》这样的课题,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自主、自由地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这必将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起到极大的作用。

3.5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很多数学老师同时也肩负着班主任工作,我们可以利用数学史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譬如主题班会设计为“中国数学家对世界的贡献”;班级开设“数学角”;定期举办班级趣味数学知识竞赛;教师可以开设“数学信箱”,让同学们把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教师,然后教师引导同学们开展小组探究等。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多样性,在课外活动时同学们没有压力,身心放松,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更能收到切实的效果,而且课外活动时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习惯,同时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数学史对中学生学习的意义

4.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1972年8月24日,美国数学家魏尔德在全美数学教师协会大会演讲中说:“大家都知道一项最困难的问题,是学生自认对数学没有任何需要,愤恨被迫学习数学,假如他能够精神自主的话就不要学习数学。处理这类情形,只强调数学的技术是不够的,对有能力欣赏数学在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的学生,如果老师还不能使学生们被数学所吸引,这位教师就不应再任教了”。在魏尔德看来,数学史素养对一个数学教师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他大力提倡在大学中开设数学史课程。

以下故事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有利的。

法布尔与牛顿二项式定理的故事: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J.H.Fabre, 1823~1915)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乡下一个条件十分简陋的、全校教师只能挤在一张校长餐桌上吃饭的学校教书。尽管读师范时学过一些平面几何知识,但作为文科生的他,数学知识、特别是代数知识依然相当贫乏。用他自己的话说,开一个平方根,证明一个球表面积公式,已经是科学的顶点了。打开一张对数表,立即头晕目眩。可是有一天,一个报考桥梁工程专业的年龄与他相仿的不速之客登门造访。原来,这位年轻人的考试科目中有数学,为了通过这场考试,他希望法

布尔能辅导他学代数。真是病急乱投医。法布尔先是吃惊,接着是犹豫;但最后,不知从哪儿来的勇气,他竟然答应人家了:后天开始上课。

自己不懂游泳,却要教别人游泳,怎么办?勇敢的办法是自己先跳进海里!这样,在濒临淹死的时候也许会产生一股强大的求生力量。可是,法布尔不光对代数一窍不通,而且连一本代数书都没有:他想跳进代数学的深渊,可是连深渊都没有。他想去买一本,可是囊中羞涩,况且他那里可不是巴黎,想买就能买到的。离上课只有24小时。

有了。有位教自然科学课的先生,是学校领导层的人物,尽管在学校里他有两个单间,但平时住城里,也算是上流社会的人物了。法布尔猜想他房间里必有代数书;但由于人家高高在上,又怎敢开口言借?只有一个办法:偷。如果那时中国作家鲁迅已经写出小说《孔乙己》来该多好,这样法布尔也许就不会责备自己了。正逢休假日,四顾无人,法布尔幸运地用自己房间的钥匙打开了那城里度假的主人的房间。天从人愿!双腿有些发抖的小偷从书柜里搜索出三指厚的一本代数书来。

神不知鬼不觉,法布尔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他急切地打开书本,一页又一页地翻看着,了无兴趣。大半本书翻过去了,突然,他的眼光停在了一个章名上:“牛顿二项式”。誉满全球的17世纪英国大科学家牛顿,他的二项式是怎会回事?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法布尔拿起笔,一边看,一边在纸上写字母的排列和组合,整整一个下午在排列和组合中度过。不可思议,法布尔竟然完全搞懂了!

这下,他可以从容地应付明天的数学课了。这真是与众不同的课,人家从头开始,而法布尔则几乎是从末尾开始。他时而耐心地讲授,时而和那忠实而认真的学生进行讨论,第一次课成功了。牛顿二项式定理大大增加了法布尔的自信心。法布尔继续向更多的代数知识点发起冲击,壁炉里的火光伴着他熬了一夜又一夜。在知难而进的老师和认真忠实的学生共同努力下,他们最后啃完了代数课本。那年轻人如愿以偿,通过了考试。那本代数书被偷偷地放回了原处。后来法布尔继续向解析几何发起冲击,最后拿到了数学学士学位。

这则故事说明,数学并不是部分人的专利,只要付出努力,基础数学是可以学好的。这样的故事对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有好处的。

另外,阿贝尔22岁证明了一般五次以上代数方程不存在求根公式;伽罗瓦18岁的时候创建群论;施泰纳出身农家,14岁还没有学过写字,18岁正式开始读书,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在30岁的时候成为了19世纪伟大的几何学家等等这些实例都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动机的良好材料。

4.2 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现行的数学教材都是经过反复推敲,语言十分精炼简洁。为了保持知识的系统性,把教学内容按定义、定理、证明、推论、例题的顺序编排,对数学知识的内涵,以及相应知识的创造过程介绍也偏少。这样虽然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但是容易是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就是现有定义,接着总结出性质,定理,然后用来解决问题的错误观点。数学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系统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譬如,传统的欧式几何的演绎体系是产生不了微积分的,它是牛顿、莱布尼兹在古希腊的“穷竭法”,“求抛物线弓形面积”等思想的启发下,经过创造得到的。而且经过说学家们的不断补充、完善下,经过几十年才逐步成熟起来的。通过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形

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4.3 学习数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美学修养

我国当代数学家徐利治教授指出:“数学教育与教学的目标之一,应当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从而既有利于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爱好,也有利于增长他们的创造发明能力。”这就是说在数学教育中应遵循美的原则,使学生更好的感知、理解数学美。数学是美的,无数数学家都被这种美所折服。能欣赏美的事物是人的一个基本素质,数学史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领悟数学美。很多著名的数学定理、原理都闪现着美学的光辉。例如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是书等数学中的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简洁而深刻的定理,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两千年来它激起了无数人对它的兴趣,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印度国王Bhaskara、第20任美国总统Carfield等都给出过它的证明。1940年,美国数学家鲁米斯在他所著《毕达哥拉斯命题艺术》的第二版中收集了它的370中证明方法,充分展现了这个定理的无穷魅力。黄金分割同样优美和充满魅力,早在公元前6世纪它就为毕达哥拉斯学派所研究。同时,在感受和欣赏几何图形的对称美、尺规作图的简单美、体积三角公式的统一美、非欧几何的奇异美等,可以形成对数学良好的情感体验,数学素养和审美素质也得到了提高。这种美感充分的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这是德育教育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4.4 有助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弘扬民族精神

美国史学家纳贝尔说:“中国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指出:“在人类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国人是有过贡献的,而且贡献是伟大的。”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所作出的伟大贡献,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结合这些知识进行讲解,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还能使他们树立为祖国和家乡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志向。讲课时,在介绍数学家时要注意介绍中国古代和近代数学家,宣传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绩曾遥遥领先于世界的辉煌成就,大力颂扬为祖国为人类科学进步,勇攀高峰、艰苦创业的中国数学家的事迹,教育学生向他们学习。小结

综上所述,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史教育在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应充分发挥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促进数学史与中学数学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数学史知识的运用必然会推动中学数学教育的巨大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迪.中国数学史简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3】卢鄂.数学没学概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7.发挥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篇七

健康、快乐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快乐”并不仅仅是指大汗淋漓、兴高采烈、大喊大叫, 从深层次说, 它是在教师主导下的“乐”, 它更是一种心理需要的体验。

如游戏《大鱼网》, 一部分同学扮演围网捕捞的渔民, 另一部分扮演活蹦乱跳的鱼儿。学生在游戏设计的精巧情节中, 扮演各自角色, 体会了捕鱼的过程, 了解了渔民作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体验了渔民辛勤劳作的生活, 激发学生探求美好生活的热情,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身心的快乐。再如在快速跑训练中加入游戏“救护和搬运”“抗洪救灾”等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传统的技术学习中的“苦”中享受精神上的“乐”, 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既掌握了适当的体育技术及技巧, 又学习了一些基本救援方法, 学生们感受到自己的自身价值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真正感受到快乐体育的魅力。

二、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提高对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人们对一定事物带有一种趋向性的心理特征, 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与技术的动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教学方法呆板、机械, 甚至只是简单地拿个球扔给学生玩, 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相反, 如果教师语言风趣, 形象生动, 并根据课堂实际,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就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

中学生大多争强好胜, 采取比赛性, 游戏性的教学手段, 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等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从而达到最佳的体育教学效果。如在短跑练习中, 将学生分组, 组织学生进行“团体接力赛”, 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 力争上游的活泼气氛, 也能使学生兴趣增强, 情绪高涨。也可以采用游戏“追逐跑”来练习学生的短跑速度。这样不但使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更为浓厚, 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学生的速度素质, 提高学生抵抗疾病、适应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发展自身的智力及能力

新课标明确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体育教师通过经常改变体育游戏的条件和环境, 使学生的大脑感受到游戏中的各种现象, 使大脑分析出来应该如何去面对挑战, 不同的变化、不同的游戏、不同的环境能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现象, 这就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从而发挥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主动性, 增强学生自身的智力发展。如在传统的“老鹰抓小鸡”游戏中, “小鸡”在“母鸡”的掩护下, 拼命躲避“老鹰”的追捕。充当“老鹰”的同学追捕起来就相当困难, 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放弃、随意等现象。如果改换一下, 让“老鹰”改用软排球扔“母鸡”后面的“小鸡”, 游戏还是保持着原来的快乐的本质, 而此时的“老鹰”就轻松多了!再有, 这种情况下, 充当“小鸡”的同学又很容易被“老鹰”扔中, 可以再改进一下, 允许“老鹰”只能扔最后的三只“小鸡”。这样不断地改进各实践游戏, 同学们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团结友爱、相互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四、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提高心理素质

中学生正处于求学时期, 与社会接触较少, 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比较特殊, 尤其是思想还不够成熟和完善, 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心理状况不稳定和心理素质下降, 从而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而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通过增加体育游戏, 使他们充分参与进来, 在游戏中体验到竞争、成功与失败, 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 提高心理素质, 为学生们以后走向社会提供了条件。

五、让学生在体育游戏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情况下, 将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日益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 体育与其它学科相比有着独特的优越条件, 特别是体育游戏, 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体育游戏虽说是游戏, 对抗和竞争的因素较多, 它有较为规范的规则, 学生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能改变对待同学的态度, 遵守游戏的规则, 提高自觉性, 从而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另外, 游戏活动大多是集体活动, 进行班级分组, 分角色, 学生在集体活动中, 相互配合、帮助, 竞争性游戏中, 学生积极拼搏进取的精神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对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精神, 公平、合理竞争的意识和机智、果断、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 体育游戏形式多样, 个人发挥的空间较大, 推广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有利于提高中学生上课的兴趣, 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发展和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 充分发挥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真正达到学与乐的统一, 更好地促进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重要内容, 通过“游戏”手段, 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中对基本技术建立正确的形象概念, 对增强体力、发展智力和培养品质都有积极的作用, 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当前, 一些体育工作者对体育游戏的作用认识还不够,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 体育游戏占的比例不大, 致使很多学生对体育课没兴趣、逃避体育课、甚至只是为中考体育综合分而上体育课。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我们教师有责任把体育游戏的魅力展示给学生, 发挥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游戏,中学,教学

参考文献

[1]赵万顺, 李丽丽.浅析高中体育课中的体育游戏教学[J].青年文学家, 2010 (07) .

[2]唐立锋.浅谈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年15期.

8.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篇八

1. 体育游戏的涵义

体育游戏是游戏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分支,它是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下以锻炼身体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人的身体素质、娱悦身心、陶冶性情为主要目的一种体育活动。

2.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集中注意力和提高兴奋性的作用

学习一个动作,对于一般学生来说需要多次重复,而并不是练习一两次就能掌握。正是由于这种必然的掌握动作的规律,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单调,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下降,最后影响了整堂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最终达不到预定要求。此时如果穿插一些体育游戏,把一些运动技术寓于游戏中,那么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通过体育游戏,刺激了学生的神经系统,提高了学生的兴奋性,一定程度上也调整了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游戏既避免了学生厌倦情绪的出现,同时又有利于运动技术的掌握,既然有这种两全其美的方法,又何乐而不为呢?

(2)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往往会因为一些体育技能的特殊性而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得部分学生或多或少的具有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比如:害怕心理、焦虑心理、孤独心理、反感心理等,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生理和心理、体质和学习成绩以及不良个性心理等方面的缺陷。针对这些学生心理问题,利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可以很好的起到促进作用。因为体育游戏具有均衡性和易行性,可以减少学生对运动的恐惧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由于体育游戏有很强的娱乐性,可以让学生在很放松的心态下进行体育锻炼,促进他们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

(3)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自我表现能力的作用

初中学生很喜欢在同学或异性面前自我表现, 通过表现自己来获得自我满足感。学生在自我表现过程中,既巩固了自己在同学中的地位,也使同学们在体育课中培养了胆量和表现力。体育课中游戏不同于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在做游戏过程中常常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和动脑来达到优胜劣汰的结果。所以,学生为了不想自己在游戏过程中被淘汰,往往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活动开。

3.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作为教师也应该合理运用,而并不是胡乱滥用,随便安排一个游戏让学生练习。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所起的效果是微不足道甚至是适得其反。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运用体育游戏到教学中呢,在此浅谈几点:

(1)准备部分的运用

一节课的准备部分是整堂体育课的开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准备部分就可以安排一些游戏,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准备部分体育游戏的选择和运用是为了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大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起到热身的效果,为上好基本部分打好基础。因此准备部分安排的游戏就应该是密度大而运动强度一般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使学生活动开。在这部分我们就可以安排一些游戏如“大渔网”、“你追我赶”等。准备部分也可以安排一些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游戏,如“反口令”游戏,教师喊口令,学生做出相反动作,做错者出列。通过做此类游戏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从而过渡到基本部分。

(2)基本部分的运用

基本部分是整堂体育课的重头戏,教师要传播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都安排在基本部分。因此,一堂体育课质量如何,主要还是取决于基本部分的安排是否能被学生接受,能否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基本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所传播的是一些技术类项目或素质类项目,如果一直练习这些内容,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从而不会认真对待,所以在适当的时机安排一些跟本练习项目有关的游戏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采用一些奔跑类的游戏,如:蛇形跑、螺旋跑或者用跳绳、“猴子抢球”等,这些活动同样也能取得热身的效果。有些游戏既起到活动肢体、提高兴奋性、集中注意力的效果,又能有利于组织教学,例如“有效无效口令”、“人手一球”等。这些游戏形式多样、新颖,既是游戏内容又是组织教学的手段。

(3)结束部分的运用

结束部分的任务是让学生全身彻底放松。因此,在这部分运用的游戏以放松为主,一般以集体练习形式展开。通常采用有助于调节呼吸,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的游戏来结束一节体育课。

9.@@@---浅谈中学体育教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篇九

南昌外国语学校章净龚新衍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最重要环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教学手段上看,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对课堂教学特别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构学生认知图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业务进修。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英语课堂教学、语境创设;

Abstract: Being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educational reform, classroom management is receiv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As far as the means of teaching is concerned,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are an important variable in this aspect that it is good for the creation of a pleasant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in Englis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the considerable perfection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the construct of the students’ cognitive schemata. If the teacher leads the students around the Internet in classroom from time to time, the students will be brought even closer to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hence exerting their strong motivation to learn the English language.

Key words: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classroom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要达到交际的目的,就必须依靠一定的语言环境。因此,营造良好的外语交际环境,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首要任务。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口语训练、会话训练和视听训练,给学生提供用所学语言进行实践的环境,而传统教学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教科书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往往局限在单纯的读书和听录音上,缺乏实践的机会,而现代教育媒体的介入,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和结构,使现代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介入,大大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因为多媒体技术对文本(text)、图形(graph)、静止图象(still image)、声音(audio)、动画(animation)和视频(video)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可以为学习者进行知识学习提供一个全方位学习英语的交互环境;网络技术由于它资源共享,信息全面、量大、实时、快速,全面补充了英语教学资源,尤其是听力、阅读和书面表达等方面的材料。因而现代教育技术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形象性和运用的灵活性显示出其独特的内在魅力,促进教学形式的多姿多彩,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随着时代的步伐向前迈进,素质教育逐渐深入教育领域,英语教学也由只注重英语知识的教学发展为对学生英语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的长远发展,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要求通过教学,激励发展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而电化教育正是从现代化的高度俯视教学过程,用现代教学思想和科学学习理论指导自己的技术行为,与之有机接轨,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为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创造了优越的外部环境,使学生主体,英语教学客体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达到最佳联结,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多媒体技术为实施英语素质教育创造了优越条件

中小学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奠基工程,当前中小学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随时代发展应运而生,体现着鲜明的人文理念,内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教育所提出的普遍性要求。21世纪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和挑战,则是提出并实施素质教育的更为深刻、更为重要的背景和原因。英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也肩负着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英语教学中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摆在我们许多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那么,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又是怎样的呢?《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就语言本身来讲,主要是听、说、读、写、译这几方面的素质。这也是学校教育中所要解决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以必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为前提。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

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和获得信息的能力。它不仅要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在口头上、书面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学习语言知识和培养运用语言能力的关系,改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真正做到精讲多练,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假设各种情景,通过free talk、duty report、 pair work 、group work 、topic discussion等多种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都敢于开口、乐于开口、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力求达到提高交际能力的目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进行交际。交际可以是书面的,亦可以而且主要是口头的。作为教师,一定要事先对话题、情景、训练项目(日常用语、词汇、语法等)进行精心的设计。课堂交际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学习者练习表达能力。优质高效的课堂交际活动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让学习者有机会练习整体表达能力,有利于学习者自然习得语言。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注意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离开情景谈交际是不现实的。课堂交际活动将课堂变成了一个“小社会”,这样的语言训练更富有灵活性和挑战性。我们有很多办法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手段。

(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手段应用的关键在于充分体现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等到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成为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在讲解一些内容比较抽象的课文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场景,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矫正发音错误。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中,其工具性和交互性有利于线性(linear)和非线性地呈现教学材料相结合,通过语言、图像和声音的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左右脑并用,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以进行大容量的仿真交际。在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其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经常得到锻炼,因而能更有效地提高其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意味着“高密度”和“快节奏”。“高密度”是指“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大、面宽”,而“快节奏”指“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杨扬,:48)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贮存大量信息,我们更能多创设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适度紧张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应重视利用多媒体做好课堂教学的复习(revision)、呈现(presentation)、操练(drill)、自由交际(free communication)等工作,使多媒体所能提供的图象、影片、提示语和背景音乐等能发挥充分作用。

(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生认知图式的建构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结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给学生一些外国(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历史、文学、生活方式、民俗、价值观念等等)。图式理论重视图式(schemata)作为一种认知构架在理解和交际中的作用,它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长期的记忆中,给预测提供依据。交际是一个双向的心理过程需要一定的图式为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图式即背景知识,其中文化因素是背景知识的重要方面。“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很难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每每用错”,“而语言课堂就是联系语言和文化的场所。在中国尤其如此,因为课堂是学外语的主要场所”(陈舒,:3)。但是,“文化内容的融入也只能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因而在起始阶段就应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葛炳芳,:38)多媒体技术是视频图像、音响、图形和文本借助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而实现的有机结合,再加上网上资源的充分利用,它能将社会、文化背景等人文因素形象化、具体化,因而有利于学生认知图式的构建。

(五)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促使教师更多地进行教学反思

多媒休技术的运用需要中学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因而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教师应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很广,运用语言能力也较以前的学生强。教师在自己的业务进修(professional development)中,多媒休技术应是一门“必修课”。教学设施是要人来用的,接受过培训的教师要大胆使用。例如多媒体的使用,起初也许不会用动画或交互功能,但用总比不用好。在基本学会了多媒体的使用后,教师还有很多课题需要研究,如多媒体环境下“学习环境个别化”、“学习课程探索化”、“课堂教学学生中心化”(见杨春慧,2000:46-7)、“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个别化教学”等命题。教师需选准起点,瞄准目标,不断探索,不断反思,逐渐走向成熟。

二、多媒体技术在语境创设中的具体运用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为了激活英语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感知吸收和消化语言知识,许多教师都尽可能地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教辅手段。的确,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电化教学更直观生动,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很好的解决英语教学中某些问题,限制了学生思维,阻碍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而多媒体课件以其图形、文字、图象、动画、声音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多个感官,既容易解决 “动”的问题,又不改变问题的性质。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尤其是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诱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深入的探究力,不懈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无法相比的效果,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大优势。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英语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三大弊病。1、在教学方式上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呆板方式;2、重知识的传授,轻思维能力的培养;3、兼顾学生的共性,忽视学生的个性。这种重教轻学的教学方式不重视研究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处于被动地听,消极地接受老师所讲授知识的状态. 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很大的成功。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传统手段下的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下的教学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若能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即“讲授法+演示型课件”,则是比较好的英语教学模式之一。 例如,Book2 Lesson45在实际教学中就有一定的难度。初二学生的知识是很有限的,而本节则要求讲述:名词如何变为形容词,感叹句的用法等问题,还要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来理解、巩固本节所讲授知识,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尽快入门并产生兴趣,我的多媒体课件是这样设计的:

(1)利用电脑画面介绍天气的变化。

(2)通过介绍天气引出感叹句型。

(3) 利用音频,视频让学生体验天气并练习感叹句。

(4)利用《PowerPoint》设计小结,使学生对感叹句有更深刻的了解。

整节课讲授、启发、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内容一环扣一环,环环都落实在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上,课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色彩协调、重点突出,丰富的感性材料,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天气直观演示,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启迪学生思维,开发智力,突破教学难点,体现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的教学精神。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师的教

1、直观演示、动静结合、启迪思维、开发智力、突破难点。

语言的抽象性是英语的特点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事实、现象,学生不能亲自实验、感知,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不能很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若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表现时间、空间、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技术特征,将不易观察到的事实、现象、知识发生的过程展现到学生面前,帮助学生通过感知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将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启迪学生思维,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探究意识。

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对新异事物进行积极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考问题的强大内动力。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望。

3、化静为动,设疑激趣,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9)。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创新能力,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和增强自信心,也有助于锻炼学生克服困难,探求知识的毅力。教师不断设置目标,引导学生自己达到目标,这种利用电教媒体,从变换的角度,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某种气氛和环境,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知识掌握过程的支配者,更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爱英语、学英语、用英语的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优化学生的学

1、激发兴趣,解决“想学”、“爱学”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影响这种活动的因素多种多样 ,既有学生的心理因素,又有学生外部的情境因素,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告诉我们,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学生的学习将是进取的、主动的、高效的。多媒体课件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 、清晰直观的功能,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多种信息,首先把非智力因素调动起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想学”、“爱学”的问题。

2、培养能力,解决“会学”的问题

学校的教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会学”的本领,即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应该领着学生走,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应该扶着学生走,而不是推着学生走;要含蓄的讲,而不是直白告诉。要把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尽管多媒体课件还不完善,还有很多不足须进一步改进。但它给我们数学教育的启示是十分清晰的:我们必须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改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认知过程,改变只重视结论忽视过程的通病。在课堂上要给直觉思维以一定的重视,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猜想、发现,由直观具体到抽象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强调知识结构的建立、推广、发展的过程,在改变教法的同时,还要进行学法指导,在实践中培养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以多媒体、电脑、多媒体投影、录像、影碟为主的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不仅使获取教学内容的渠道多元化,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从班级授课制为主的集中教学形式发展为班级教学个别化教学、远距离教学和计算机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出现,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达到真正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

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模式的产生为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增添了活力。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示教学内容,英语教学活动变得直观、形象,能增强课堂刺激的新颖性,引发学习心理机制,促成学习需要的产生。多媒体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由注入式变为启发式,不仅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师生在教学中的行为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的任务就如道格拉斯布朗所说的“guiding and facilitating leaning ,enabling the learner to learn, setting the condition for learning”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的引导者,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交际的合作者。而学生也一改被动的学习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者。

主要参考书目:

1. 高金岭 主编《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贾冠杰 著《外语教育心理学》[M] - 2版.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1

3. 葛炳芳. 中学英语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思考[J]. 外语电化教学. 1999(3): 23-25.

4. 杨扬.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 上海教育. 2000(4):48-9.

5. 陈舒. 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 国外外语教学. 1998(2): 1-4.

上一篇:程序员竞聘演讲稿下一篇:新公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