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情况综述(精选10篇)
1.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情况综述 篇一
城关街道办花园社区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
区工作情况的汇报
按照区、市局的统一部署,花园社区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大力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现将花园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基本情况
花园社区位于县城中心十字街西南处,是一个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社区。有住户4947户17405人,其中城镇人口2457户6021人,常住农业人口1710户7840人,流动户共有780户3544人。下岗失业人员386人,其中下岗266人,失业120人;零就业家庭共46人,“4050”人员110人;就业困难30人;持《就业失业登记证》共298人,其中男性103人,女性195人,妇女就业基地下岗女工103人。
二、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是我们社区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把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摆在了全年工作的重要位置,大力拓宽社区就业空间,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组织起来就业。为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我社区在2009年的基础上,不段地加强政策、理论、业务学习,专管员的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把就业服务进社区做得扎实有效,经过专管员的不懈努力,今年新开发就业岗位386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76人,其中“4050” 1
110人,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46人就业。已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争创充分就业社区。
三、精心做好就业困难对象的帮扶工作
为了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实际困难,全面落实创业就业优惠政策,我们按照区、市局部署,在辖区内开展了以就业困难对象为重点,以落实社会保险补贴为突破口,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就业困难对象帮扶”活动,在这次活动中采取宣传入户、调查摸底等形式,使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内容充实,成效显著,深得下岗失业人员的拥护和欢迎。在这次调查摸底中,共摸清就业困难人员30人,帮扶成功30人。
四、围绕创业就业政策,夯实加强宣传力度,把新一轮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为了积极响应吴忠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精神,加大新一轮创业与就业政策的宣传,让居民全面了解新一轮创业与就业优惠政策,我们社区深入开展新一轮创业与就业优惠政策宣传,共发放宣传材料3180份。通过多次宣传活动,使社区居民对新一轮创业与就业政策有了更新的了解,调动了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增强了下岗失业人员的信心和决心,真正达到了新一轮创业与就业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今年我们共推荐小额担保贷款55人、233人享受了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为298人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进行了年审。
五、做好《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宣传工作
为做好《宁夏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管理工作,我们社区印制了《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政策的宣传材料,在宣传栏内张贴,在人口密集地方进行大力宣传,认真解答群众所咨询的问题。共现场解答群众咨询200多人次。
六、加大力度促进充分就业工作
通过培训促进就业,社区利用县劳动就业服务局组织的创业和技能培训班,对社区内有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创业培训,并根据下岗失业人员不同的就业愿望进行了有针对性技能培训,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技能培训,提高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技能,扩大了就业空间。目前,参加SYB创业培训的有44人;参加各类技能培训的386人,其中实现就业2人。为了促进就业,社区与职业中介机构合作安置失业人员,在社区内还建立了信息宣传反馈点。
今年来,我们取优补缺,精心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克服不足,开拓进取,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花园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
二○一○年十一月
2.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情况综述 篇二
西华社区再就业工作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街道劳动保障部门指导下,社区再就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环绕“服务居民”这个目标,不辱使命,牢记责任,抓好再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强化社区功能,整合各方面资源,不断完善机制。还经常到区、街道劳动保障部门等单位走访沟通,为做好社区再就业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社区占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地处镇湖街道中心,居民 1164户,常住人口2486万余人。现有劳动力1210人,就业率达100%。至目前累计为居民办理了《就业登记证》600余人次,为近百名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办理了《困难人员认定》,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了认定。按照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实施意见,以社区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提供用工信息,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扶持等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及时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使社区实现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为社会稳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环境。现就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情况汇报如下:
一、更新基础台帐,加强业务指导
掌握全面实行动态管理。为了全面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首先社区进行入户调查,从家庭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就业状况等全面调查,并将了解到信息一一输入电脑,进行动态管理。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同时,社区组织人员坚持每月深入居民,走访了解社区内单亲及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状况;走访了解就业困难对象的年龄、家庭生活来源、个人特长、家庭成员情况、就业愿望等方面的详细情况。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建立再就业援助登记卡,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台账等基础资料。使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状况、择业意向、就业能力、就业意愿,做到了“四清”。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健全了各类台账、名册,并将资料在微机中及时更新,实行了动态管理,走访就业困难对象每季至少一次,走访失业人员每半年至少走访一次。从而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务实了基础。
二、抓好就业平台建设,拓宽就业渠道
1、为做好这次创建工作,我们村制定了工作计划。配备了兼职劳动保障协管员1名,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电话机等相关办公设备,为“创建充分就业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建立健全了“创建社区充分就业”工作机制,实现了工作制度“六到位”,即机构到位、场地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工作到位、制度到位。并对社区的办公设备和配制电脑进行了检查,保证了网络的畅通。与此同时,社区还在醒目的位置张挂宣传横幅。
2、开辟了专用办公场所,设立了一块橱窗,并指派专职劳务信息员,及时传递培训信息,宣传培训政策,提供报名咨询服务,使社区劳动力能够方便、快捷地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就业,量才录用,确保实现全面转移就业。
3、采取了多种措施为居民提供服务,送岗位上门。今年已为农民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组织专场招聘会1次,每月中旬和月底各粘贴一次网上职介超市就业招聘信息。掌握居民就业情况、有就业愿望的未就业人员情况、4048就业困难人员等情况,努力为民办实事,为民排忧解难。
4、多方筹建就业平台。我们社区通过各种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构筑就业平台。已分别与太湖湿地公园,净园商旅,环卫站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用工合作关系,推荐居民实现就业。
5、开展就业援助,促进困难人员就业。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岗位援助,特别是对那些新增失地就业困难人员,我们落实专人帮扶,实行办理《就业登记证》、《再就业优惠证》以及社保补贴一条龙服务。今年已办理《就业登记证》105本,其中女性47人;《再就业优惠证》2本,其中女性1人。对于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通过积极、主动地提供援助服务,帮助落实工作岗位等帮扶政策。今年街道开发公益性岗位56人,全部用于安置社区和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和大龄失业人员,西华社区实际安置了3人就业。
三、突出抓好就业培训工作
(一)是引导性培训与转变观念相结合。针对辖区居民“小富即安、怕吃苦、不愿外出”的现状,社区和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在联合开展培训过程中着重在转变就业观念上下功夫。我们对即将毕业进入社会的职中学生和家长进行了“如何正确寻找就业岗位”的引导性培训。同时,我们积极组织居民开展各种引导性培训,培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地吸引了失地农民,提高了他们培训的积极性,培训融入就业观念,改变农民的“小钱瞧不起,大钱挣不到”的思想。到11月底引导性培训近50人。
(二)是综合素质培训与实用技术相结合。今年来,以技能培训为突破口,以服务企业为契机,切实加强农民就业安置。采取步步深入的方式,结合我们本街道及社区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刺绣、生态旅游等培训项目。截止到目前,完成技能培训培训40人,完成了街道下达任务。
(三)是创业培训与具体项目相结合。针对居民创业难的现状,采取多项措施强化创业培训。首先,抓好宣传动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宣传,并通过学员之间互相影响、带动等形式加强宣传。今年已举办2个班,社区有10人参加培训。其次,抓好培训后跟踪服务。对参加培训有创业条件学员进行重点跟踪服务,包括推荐项目,宣传创业优惠政策,有少数学员经过创业培训已顺利实现自主创业。
四、利用优势,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致富之门”,扶持创业,拓宽就业渠道,根据镇湖街道 “自身”的特点,充分体现出刺绣在镇湖的“位置”,镇湖号称有绣娘八千,刺绣业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潜力。刺绣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像刺绣外包装、刺绣框架、刺绣托运等
1.因地制宜,拓展就业。鼓励和支持居民,围绕镇湖刺绣及优美环境,重点发展刺绣及刺绣周边产业创业,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优美环境发展生态养殖、旅游业等,不断拓展创业领域,积极培育新的创业增长点。
2.旅游带动发展。中国刺绣艺术馆的建成,在过去的这几年时间里,这一旅游项目吸引全国各地的刺绣爱好者前来参观,不仅直接推动了刺绣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相关的服务产业,如餐饮业等。目前当地政府已将刺绣艺术馆和全国各地的旅行社挂钩,不断宣传镇湖刺绣文化和推动镇湖旅游的发展,同时给刺绣的发展也带来了机遇。
五、推动劳动力充分转移存在的问题
(一)灵活就业居多,收入稳定,不愿外出就业 西华社区人员结构分为:市镇老居民、小城镇居民及渔业村三块。老居民和小城镇居民的收入相对固定,渔业村居民又靠捕鱼为业,收入相对较高。再加上女性又都从事刺绣产业及刺绣周边产业,因此外出就业对于他们来说吸引力不大。就业区域狭窄,如不是很好的工作,一般人都不太愿意到外地工作,这种就业观念一定程度上造成居民就业难的现象。
(二)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科目较少 失地农民不大愿意参加培训,存在“要他学”的现象,不是“我要学”。农民稳定的收入造成他们安于现状,都不愿意花费时间去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甚至他们认为我们提供的技能培训对他们来说用处不大。同时,有极少数人要培训的科目,我们又无法开办,去苏州培训他们又不愿意,出现了我们提供的培训农民不愿参加,他们想参加的我们暂时无法在本社区开办。
(三)工作时间灵活,走访较困难 社区人口比较分散,进行跟踪服务和政策宣传比较困难,加上现在协管员都是兼职的(今年11月才专职化),本身社区的事务比较麻烦,因此放在劳动保障方面的时间相对较少。社区居民工作时间灵活,要想走访了解情况,有时村协管员必须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上门走访。
(四)本地岗位稀少,采集岗位困难
企业比较稀少,无空岗位;灵活就业收入可观,推荐工作成功率低。地理位置偏僻,企业比较少,目前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岗位的需要在不断减少。因此采集工作岗位一直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五)文化程度低,政策理解能力差
文化程度低,政策理解困难。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比较低,因此对于要宣传一些政策法规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全面实现充分就业还有一定的差距。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我们将继续把创建充分就业当作重中之重来抓,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工作方法,明年争创省级劳动力充分转移社区。
3.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方案 篇三
按照劳动保障部要求,自今年开始,在全省组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失地农民、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就业为目标,对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特困、低保人员和城镇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对象实施重点帮助,积极组织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创业项目。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进一步完善社区就业服务措施,强化社区促进就业的工作职能,推动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结合创建和谐社区工作,使社区内有就业能力,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大部分实现就业再就业,暂时没有实现就业再就业的,也被组织在积极的就业准备活动中;全面落实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就业渠道畅通,支持自主创业,社区内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具体目标是: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与实施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相对应,从今年7月开始到2009年7月结束,力争用三年时间达到创建评估标准的目标,社区每个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的目标;2007年、2008年保持不再出现城镇零就业家庭。
三、主要评估标准
1.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规范运作,社区劳动力资源清楚,对本社区内新成长劳动力、就业转失业人员、外来务工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等人力资源全面掌握,建档立册,对人力资源全部实行微机录入、动态管理,并做到可以随机实名查询。
2.社区内持《再就业优惠证》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95%以上,即三年内基本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国有、集体失业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3.社区内“4050”、特困、低保人员凡有就业能力和就业要求的,实现就业再就业的比例达到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责任的要求。2006年内实现城镇无零就业家庭,同时探索建立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2007年、2008年保持不再出现新的城镇零就业家庭。
4.综合就业率,即社区内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90%以上。
5.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将当地制订的应由社区落实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包括公益性岗位的社会保险补贴、灵活就业人员中“4050”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小额贷款的信用担保等,应该由基层落实的,全部落实到位。
6.全面完成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目标任务,大力挖掘辖区内各类用人单位的空岗信息,及时提供给失业人员。
7.积极配合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向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服务,组织推荐其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使所有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都参与到积极的就业准备活动中。
8.在社区组织开展全民创业促进业活动,为辖区内失业人员创造宽松的创业环境。
9.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信息资源共享。
四、保障措施
1.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必须与落实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结合。各地要把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手段和评选条件,指导、督促街道社区抓好政策落实。
2.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必须与再就业援助行动和落实就业再就业资金结合。各地应由社区落实的各项再就业补贴资金必须到位,同时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各项工作,也要安排一定资金予以支持。
3.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必须与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其他就业岗位结合。在全面完成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工作目标之外,大力开发社区其他就业岗位,广泛收集辖区内各类用人单位的空岗信息提供给失业人员。
4.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必须与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建设结合。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机构的规范化建设,统一主要职责,服务指南,工作流程,基础台账格式,服务标准,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5.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必须与深入开展全民创业促进业活动,充分调动社区创业促进业积极性结合。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目标的实际行动,从社区抓就业再就业是抓住了基础和根本,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把这项活动的开展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纳入就业再就业工作规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工作责任,积极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组织机构。省厅成立以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申奉澈同志为组长、省就业服务局局长李公达同志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以各有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和部分专家学者组成的评估工作机构。评估工作机构办公室设在省就业服务局城镇就业处,主要负责协调部门单位之间的关系、调度掌握各地工作进展情况、抽查各地审定合格充分就业社区、通报各地进展情况和合格充分就业社区、研究解决各地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各市州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落实具体负责人和工作机构,负责制订具体方案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此外,还要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充分就业社区的审定工作。
3.严格评估申报程序。参加创建活动的社区要对照评估标准进行自查,符合条件的,以书面形式提出评估申请,所在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签署意见,经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由市州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并报省劳动保障厅备案。省劳动
保障厅将不定期对合格充分就业社区予以通报,同时,将组织对各地呈报的充分就业社区进行抽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逾期仍未达到标准的,通报取消其充分就业社区称号。
4.要突出对重点环节采取的综合措施。2006年的工作重点是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问题,各地要认真组织排查,精心周密部署,确保完成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
5.要认真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各地要认真组织向基层劳动保障机构传达全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目的、意义、工作目标和评估标准,明确其应承担的职责任务,并研究制订具体措施调动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工作的积极性。要认真总结推广好的典型经验,整体推进创建工作。
4.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情况综述 篇四
为了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努力实现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目标,根据奉节县康乐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现就2011年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提出工作计划如下:
一、总体思路
创建工作以社区失业人员为主要对象,以帮扶辖区内困难家庭劳动力就业为重点,通过完善和创新社区就业管理,加强就业服务,创建就业平台,提升社区就业水平和就业援助功能。
二、工作目标
1、整合社区各种就业资源,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增加城镇就业容量,通过开展有效的再就业援助,进一步把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到位。提高社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降低城镇登记失业率,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中的积极作用。
2、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援助。
3、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就业对象和援助渠道畅通。
4、推进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保障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到位。
三、主要内容和工作任务
1、加强基础管理,完善社区就业服务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完善服务制度。我们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明确工作要求和工作措施。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2、健全就业服务台帐,加强就业服务基础管理。继续建立和完善社区失业人员台帐、“4050”就业困难人员台帐、社区就业岗位开发台帐和社区非正规劳动组织台帐,做到辖区内的人员底数清、择业意向清、个人技能状况清、家庭就业人员情况清。同时,要完善对社区失地失业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措施和办法,特别是要对社区内的“4050”大龄人员和其他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一人一卡”或“一户一档”,以便开展有针对性与就业服务,进一步夯实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基础。
3、完善服务功能,扩大服务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观念,努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要按照就业服务“新三化”的要求,不断完善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服务功能,扩大服务内容。当前,在主动开展下岗失业人员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代办培训申请、社会保险接续、小额贷款申请等就业服务的同时,我们社区普遍为高校毕业生、城镇残疾人、复员退役军人与军队干部随军家属、刑释解教人员等城镇其他特殊就业群体、做好就业服务咨询工作,扩大社区劳动保障服务范围,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
对促进城镇就业再就业的职能作用。
4、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再就业援助。做好政策宣传。我们要设立劳动保障和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栏,并且利用其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和咨询工作,使社区内的失地失业人员家喻户晓。
5.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细则 篇五
为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实施方案》(内就服发办字[2006]31号)和市政府《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府发[2006]12号)精神,进一步推进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和社区就业工作的开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为奋斗目标,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人本服务的要求,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建立社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全面落实新的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和帮助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充分就业,稳定就业局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二、创建标准
(一)社区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90%以上;有求职要求和劳动能力的“4050”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率达到95%以上;对有就业愿望并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培训率达到90%以上;2006年全市充分就业社区达到10%,2007年达到30%,2008年达到50%。达标的充分就业社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二)建立健全全市社区详实的下岗事业人员各类台帐,并实行动态管理。失业登记、就业登记、企业登记、就业培训,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统计报表、就业服务信息等实现计算机管理,并实现与街道、旗区、市级联网。
(三)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实现六到位。1.机构到位。2.人员到位。3.经费到位。4.场地到位。5.制度到位。6.工作到位。
(四)社区没有因就业问题出现群体上访或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五)按规定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优惠政策,帮助符合条件的社区就业实体和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各项扶持政策。
1.各社区平台要备有优惠政策宣传单,社区内设政策宣传栏,同时能深入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家中宣传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做到家喻户晓。
2.能较好的协调各有关部门,将国家和自治区对下刚失业人员再就业应享受的税费减免、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及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下岗失业人员身上。
6.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情况综述 篇六
夯实宣传力度 大力促进充分就业
七台河市桃山区桃南街道安康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
2011年6月30日
安康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作为基层社会劳动保障机构,为了促进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实际困难,促进就业援助的制度化、经常化、社会化,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营造全社会都关心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良好氛围,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建设和谐社区”的工作理念,积极开拓工作思路,关心下岗失业人员,扩展就业渠道,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工作上,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
一、健全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档案,重点推进劳动保障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安康社区位于桃山区山湖路西侧,308国道以北,辖区面积2.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4291户,人口总数12479人,城镇劳动力7410人,劳动力从业人员为7391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19人,已安置就业104人,我们社区的就业率达到96%,登记失业率4%。就业困难群体20户,已实现再就业。社区户多、人口多给下岗失业人员的摸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掌握社区劳动保障的第一手资料,真正做到“心中有数”,社区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五查五建”的就业机制,即:查清下岗失业人员底数。查清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情况,建立求职人员情况表。查清下岗失业人员技能情况。查清下岗人员就业意向。查清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情况,享受优惠政策情况。我们通过对下岗失业人员大量走访,建立了完整的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档案,真正做到“知民情、晓民意、解民忧” 安康社区今年完成充分就业比例96%,就业困难人员实现100%上岗,对失业人员推荐率达100%。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能顺利达标离不开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得创建充分就业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是我们社区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把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摆在了全年工作的重要位置,大力拓宽社区就业空间,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组织起来就业。为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我社区在去年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政策、理论、业务学习,协理员员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把就业服务进社区做得扎实有效。
为了让更多的失业人员能提早上岗,我们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多形式多渠道组织推荐。有大型招聘会时,对失业人员逐一告知,讲明招聘时间、地点,并张贴通告,对不明地点的失业人员,亲自带到招聘会场,力求每个失业人员勿必到场,抓住每一个就业机会。开发到有效岗位时,我们会先将失业人员进行配对,在电话通知适合其岗位的失业人员时明确其意向,再与缺岗企业进行沟通,安排应聘时间,应聘过后,我们会对企业和失业人员进行回访,了解其应聘过程及结果,对应聘成功的失业人员给予祝贺,对未成功的失业人员给予安慰及鼓励,并将推荐情况做好记录。对招用失业人员的企业及时了解、协助解决相关手续和各项补贴事宜,做到既严格按政策要求办事,又为失业人员和企业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有些总不能上岗的失业人员,我们再以多次与他电话沟通和面谈,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把握就业机会,力争早日实现就业。
为了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实际困难,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我们按照街道部署,在辖区内开展了以就业困难对象为重点,以落实社会保险补贴为突破口,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就业困难对象帮扶”活动,在这次活动中采取宣传入户、调查摸底等形式,使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内容充实,成效显著,深得下岗失业人员的拥护和欢迎。在这次调查摸底中,共摸清就业困难人员3人,帮扶成功3人。
为了积极响应劳动保障局的召开,加大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的宣传,让居民全面了解新一轮就业优惠政策,我们社区深入开展新一轮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宣传,共发放宣传材料180份。通过多次宣传活动,使社区居民对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有了更新的了解,调动了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增强了下岗失业人员的信心和决心,真正达到了就业再就业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今年我们共推荐小额担保贷款6人。通过培训促进就业,我们安康社区利用市、区各级劳动保障机构组织的就业培训学校,对社区内有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创业培训,并根据下岗失业人员不同的就业愿望进行了有针对性技能培训,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技能培训,提高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技能,扩大了就业空间。目前,参加创业培训的有12人;参加各类技能培训的5人,其中实现就业9人。为了促进就业,社区与辖区物业公司达成协议,首先解决本小区下岗失业人员在物业公司担任保安和保洁员职务。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是今后几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好做法,不断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水平,虽然今后我们的任务还很重,还有很多失业人员需要帮助,但我们会对不同群体开展多层次有针对性的指导,真正做到“入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使求职者了解自我,了解职业,调整心态,转变就业观念,以更加理智的态度去择业。“失业无情,帮扶有情”,这是我们社区争创充分就业社区目标的宗旨。所以我们会更加加倍努力,查漏补缺,扬长补短,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就业服务,不断提高就业服务的层次和水平,将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推向新的阶段。
桃南街道安康社区
7.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情况综述 篇七
各位领导:
今天,省厅检查评估组来我市检查指导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是对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特别是社区就业工作的有力推动,在此我代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检查评估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检查评估组的各位领导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创建充分就业
街道、社区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要求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做好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提高就业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做好社区就业工作,我市自2001年就提出了“一年试点、两年推开、三年见效”的社区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2005年在社区开展了“创建无双下岗双失业家庭”活动,力争用三年时间分别解决双下岗双失业家庭成员、“4050”人员和其他困难群体就业问题。2006年根据省厅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要求,并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街道、社区活动。通过几年努力,我市社区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1.4万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社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有力地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7个辖市区,58个街道(乡镇)、开发区,306个社区。根据我市《城镇社区充分就业工作方案》,在6个辖市区(因丹徒区无城关镇未列入)、13个街道(城关镇)、178个社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街道、社区活动,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有50以上的街道建成充分就业街道(镇),90以上的社区建成充分就业社区;社区内85以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充分就业。其中,2006年,全市实现充分就业街道2个,充分就业社区89个,占创建社区总量的50以上。在2006年11月,我们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照省厅和我市创建标准,对所有街道、社区就业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重点对2个创建充分就业街道、89个充分就业社区进行检查、评估。通过检查,全市共有94个社区在社区就业、平台建设、政策落实、社区基础信息管理、社区就业服务和其他工作等6方面达到了标准。同时,为确保评估公平、公正、公开,又在12月21日的《京江晚报》上对全市符合条件的社区进行了公示。
二、主要做法
1、成立组织,制定方案。
为更有效地完成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任务,我市专门成立了以市劳动保障局分管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专抓此项工作。各辖市区也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制定了方案、明确了任务,确定了专职工作人员,实行专项推进。
2、制订标准,强化考核。
根据创建工作要求,我市及时制订、细化并下发了《**市充分就业街道、社区考核标准》,将创建充分就业街道标准分为平台建设、就业基础工作、下岗失业人员及困难群体就业情况、就业援助工作、群众评价等5大类、17条,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分为平台建设、就业基础工作、下岗失业人员及困难群体就业情况、就业援助工作、群众评价、树立就业典型及宣传等6大类、20条。同时将下岗失业人员安置就业80以上,“4050”等困难人员实现100就业和人员信息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这三项指标设定为硬性指标,占考核总分值的55,且上述三项指标任何一项指标不合格的一律不得认定为“充分就业街道、社区”。各辖市区也制订了相应细则。2006年10月底,我市下发了《关于开展充分就业街道、社区检查评估的通知》,要求辖市区按照上报的街道、社区的名单,对照创建充分就业街道、社区的标准,进行逐项检查。在2006年11月份,我们对全市符合创建标准的街道和社区进行了检查、评估,共有94个社区符合以上标准。
3、夯实基础,完善制度。
在制度建设上,根据省厅的考核标准,全市178个社区全部建立了跟踪走访制度、岗位工作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服务承诺制度。
在平台硬件建设上,一是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标牌全部按标准统制作;二是将各项工作制度制成图版,全部上墙张挂;三是将工作内容、服务流程制成图版进行公示;四是所有社区全部制作政策宣传栏和信息发布栏,及时、快捷地发布最新就业再就业政策和求职用工信息;五是为市区所有街道社区全部配备了微机、打印机,还为市区街道配备了电子显示屏,并与市人力资源市场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发布。
在平台软件建设上,重点抓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台帐管理。在建帐过程中,结合各社区的实际,组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登记,做到“一户一卡、一居一帐、一街一册”,全面掌握了各社区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了社区从业人员台帐、下岗失业人员台帐、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台帐等十余种台帐,并将这些基础数据全部录入了微机,实现了微机化、动态化管理。
4、积极指导,狠抓落实
。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是一项新工作。为了切实抓好这项工作,采取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季检查、月指导,常抓不懈。2006年5月份,全市召开了创建充分就业街道、社区工作推进会,督查各地创建工作进展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2006年11月份,我们和市财政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06年
市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所(站)工作目标考核的通知》,从12月5日-14日对各街道劳动保障所2006年工作和充分就业街道、社区创建工作实施了重点抽查和事后督查,通过检查,查遗补漏,相互提高、相互促进;针对具体情况,就业中心再就业科的同志每月都深入社区,进行业务指导,使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5、政策倾斜,促进就业。
2006年,全市把落实新一轮促进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手段和评选条件,指导、督促街道、社区抓好政策落实。为确保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一名下岗失业人员身上,各社区发挥贴近居民、贴近下岗失业人员的优势,通过“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使下岗失业人员真正享受到政策优惠。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进行调查摸底,对所有可以享受优惠政策的对象建立详实的台帐,深入宣传和认真落实再就业政策,使广大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对优惠政策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是继续实施“建、补、贴、保、奖”的社区就业激励政策。从2002年起,我们就实施了这项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即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基础上,打造一流的面向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我们下发了《关于开展星级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所创建活动的通知》,从2006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星级劳动保障服务所创建,力争用3年的时间使全市的劳动保障服务所全面达到三星级;同时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用1-2年时间,使平台工作人员100通过劳动保障部的劳动保障协理员考核鉴定,实现持证上岗,今年我们分两批为全市498名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进行了国家劳动保障协理员考核鉴定,考核合格率97,合格率列全省第四位。“补”,即对特困家庭自谋职业人员给予每人500元的实物补助。“贴”,即对自主创业的失业人员给予全额贴息贷款,同时对社区、街道每发放并回收一笔贷款,分别给予200元和40元的奖励。“保”,即对社区就业人员按低标准准入,接续社保关系,对灵活就业的困难人员给予50的社保补贴。“奖”,即按照“费随事转”原则,对街道、社区每推荐安置一名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分别给予社区200元和街道20元的奖励。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推进了社区就业工作的开展。
二是进一步降低了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门槛。市劳动保障和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补充意见》及《**市市区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对申请贷款额度在1万元以下符合条件的人员,免除担保。直接办理小额贷款;1万元以上的,经办理抵押、质押或第三方担保手续后,即可办理小额贷款手续。新政策出台后,已有72人通过了审核,共计发放创业贷款220万元,今年全市共有153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小额担保贷款499万元。
三是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市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共同出台了《**市市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试行办法》,将“4050”人员、享受低保的长期失业人员、双下岗失业人员、单亲家庭下岗失业人员、特困职工家庭人员、残疾人、“零就业家庭”人员等7类人员纳入了政策范围。目前市区已有5409名就业困难群体享受到灵活就业社保补贴360万元,对促进失业人员隐性就业显性化、稳定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实施援助,突破难点。
2006年初,我市下发了《关于做好2006年度就业困难群体认定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帮扶“4050”人员再就业的通知》,明确了2006年的社区就业的工作重点是以解决“4050”人员及其他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为抓手,推进充分就业街道、社区的创建。5月底前,街道、社区全面调查了“4050”人员的基本情况、就业状况、技能水平、求职意向、家庭状况、享受就业政策的情况,做到工作目标明确,工作对象明确,工作重点明确。在此基础上,街道社区开展了帮扶活动,开发了社会管理、家政服务、后勤保障等公益性岗位,街道社区举办了针对推荐安置“4050”人员的“就业超市”,并根据我市出台的一系列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为“4050”人员及其他困难人员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2006年,“4050”人员实现就业4705人。
一是实行承诺服务制度。市区各街道与辖区内的每一户“双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和每一位“4050”就业困难群体签订帮扶协议书,承诺提供就业援助的内容、方式、次数、期限和效果。四牌楼与辖区主要用人单位签订优先推荐用工协议书,明确单位优先录用本辖区的下岗失业人员,建立了失业人员—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辖区用人单位“三位一体”的互动就业信息网络,大大提高了二次就业的成功率。
二是建立了社区就业援助员队伍。市区各街道社区充分发挥楼片长、积极分子和社会志愿者的作用,协助社区了解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就业动态,为就业困难人员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活动,做到帮扶就业有记录,不愿工作有原因。
三是实行上下联动制度。街道社区平台充分发挥基层信息网络体系作用,收集“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的信息,并反馈到市、辖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市、辖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则根据得到的信息,定期向街道社区平台发送有针对性的用工和服务信息,提供相关服务。
四是实施重点援助制度。在市区劳动保障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社区就业招聘会,每月举办一次街道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超市”,每季开展一项以帮扶就业困难群体为主题的“专题活动”。2006年,市区各街道共举办“就业超市”38场(次),开展各类以帮扶就业困难群体为主题的专题活动16期。
7、加大培训力度,以培训促进就业。
技能培训是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各街道社区针对下岗失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就业的适应性不高的特点,结合市场需求,坚持以社区就业为切入点,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举办电脑维修、美容美发、家政服务、厨师等培训班,提高培训后就业率和就业的稳定性。句容市结合下岗失业人员的自身需求和时间安排,灵活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培训,随到随学,深受下岗失业人员的欢迎。四牌楼街道举办了4期培训班,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95人,其中95人通过培训实现了再就业。同时,大力开展创业培训,2006年,全市创业培训1601人,实现创业931人,并带动了665人实现就业,实现了培训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健康路街道还举办创业者事迹报告会,邀请创业成功者讲述创业经历,激发下岗失业人员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
三、下一步打算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成果巩固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量质并重提升期。而城乡就业压力呈现出规模总量大、新增就业压力大、再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压力大的特点。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列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之一,并对今后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既明确又具体的要求。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我市“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理念和方法,以兑现落实新一轮促进就业政策为抓手,以大力推进“五个充分”为着力点,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全面提升就业再就业工作新水平。
1、着重抓好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贯彻落实。
在用足用好现行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具体配套办法,努力扩大政策覆盖面,尽快将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街道、乡镇、企业和受惠人员身上。及时抓好督促检查工作,在2007年一季度,借鉴省政府的方法,由市政府牵头对各辖市、区组织一次政策落实专项检查。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定期通报等制度,促进各地和市有关部门把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到实处。
2、着力抓好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在春节前开展一次“再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帮扶新出现的“双失业”、“零就业家庭”和“4050”等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根据他们的特长和就业需求,制定专门的援助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的专项就业服务,通过采取“社区就业、政府购岗、社保补贴、专场招聘”等办法,帮助他们多渠道、多形式实现再就业。
3、统筹抓好城乡劳动力就业工作。
按照“五个充分”方案制定的目标任务,切实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专项就业失业登记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的失地农民实现就业。切实抓好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培训工作,积极举办免费专场招聘会和开展技能岗位对接专项活动,努力为大中专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
4、积极探索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对现有的促进就业政策加以分析梳理,积极探索积极的新一轮就业政策的着力点,把若干适应**实际的有效做法固化为政策和制度,形成我市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如增加对城关镇及社区的投入,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参照市区“建、补、贴、保、奖”政策,激励社区就业工作的开展。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下岗失业人员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就业和再就业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根本。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厅的关心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完成创建工作目标任务,推动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8.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情况综述 篇八
根据广州市、区政府实施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精神和要求,在沙园街办事处的领导下,在沙园街劳动保障中心的指导下,结合我社区居委会的实际情况,开展创建充分就业工作汇报如下:
一、社区概况
我社区居委会座落于沙园地区的西部,有辖内居民2376户,人口共8928人,所管辖的是单位住宅小区,由于我社区人员多,失业下岗人员相对较多,其中有部份较年轻、有技术的人员能够及时转岗再就业,余下的大部份是年龄偏大的失业人员。
原我社区有失业下岗人员共408人,其中40岁、50岁的有140人,占失业人数的34%。现在经街就业办、居委会推介再就业安臵的有278人,安臵68.14率%。办理资助187人,家政服务岗位170人,治安巡防2人,保洁保绿9人,养老服务1人,门卫保安5人。
二、领导重视,成立组织机构
为了加大社区建设工作和再就业工程力度按区、街再就业办的有关文件精神,我社区居委会成立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居委会主任 副组长:居委会副主任
成 员:居委会计生、城管、综治专职、社区委员组成,全面负责社区再就业工作的展开。
三、做好社区再就业服务岗位资助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失业人员就业社区服务岗位资助工作,促进本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劳动市场“三化”建设,我社区居委利用宣传墙报,设立咨询点、上门派发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对从事社区服务岗位资助的宣传,使失业人员和特困人员可以深入了解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失业人员参加社区服务岗位培训,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四、认真做好失业人员的上门摸查工作
居委专职工作人员根据失业人员的名单,进行逐家逐户认真细致的上门摸查,分门别类,对弱势群体、渴望就业的失业人员进行社区服务求职登记,然后由居委会对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求职意向进行分类,建档入册。
五、做好失业人员安臵和办理社区资助工作
街劳保中心和居委会积极联系街环卫站、清洁公司、家政服务、物流配送中心、辖内物业公司等单位部门,预留空缺工作岗位,用作安臵失业人员。例如,为扩大就业安臵门路,居委会利用平时上门访视、办理老人证的同时,主动向有需要请保姆或钟点工的住户,推介本居委的失业人员从事社区服务岗位工作,为失业人员寻找社区服务工作机会。因特困失业人员与雇主同住一小区,既熟悉情况,又感到安全,双方都感到非常满意。
对符合条件的从事社区服务岗位工作的人员,居委会收集、核实有关资料后,与其签订半年的〈广州市灵活就业劳动协议书〉,资助购买社会养老保险金,使从事社区服务岗位人员解决后顾之忧。
六、做好社区再就业跟踪服务工作
居委会对办理社区养老资助的人员做到每月见面一次,及时了解特困人员、失业人员的家庭生活、工作情况,为其解决实际情况。
例如:江瑞根是我社区的失业人员,53岁,与妻子离婚,儿子正读初中,较难找到工作,我们了解情况后,为其申请办理特困失业证,并推荐从事家政服务,亦为其申办了养老资助,从而解决他的生活困难。
随着市惠民六十六条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民生成为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就业是民生之本,再就业难度大,群众期望值高。本社区计划在11月底至12月初达到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各项考核指标。为此,我社区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为民服务网络,坚持为民、利民、惠民,不断推进社区就业工作,让群众更满意、让社区更和谐,努力将我社区建成适宜居住、适宜就业的和谐社区。
9.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情况综述 篇九
**社区下设×个居民小组,有住户××××户,××××人。辖区内有行政、企、事业单位××个,住宅小区×个,个体营业网点××家。现有劳动力××××人,登记失业人员×××人,其中实现就业××人,未就业××人。按照市、县、劳动保障部门,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意见,以社区平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提供用工信息,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扶持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及时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使社区就业工作实现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为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现就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供组织保证
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居委会主任任组长,居委会副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劳保站工作人员、各小组长为成员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促进了充分再就业工作的落实。社区党支部坚持把再就业工作与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列入社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服务居民、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工作来抓。
二、深入走访、建立台帐、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夯实基础
为了全面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社区组织人员坚持每月深入居民区、楼院走访了解社区内双失业、单亲及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状况;走访了解就业困难对象的下岗失业时间、年龄、家庭生活来源、个人特长、家庭成员情况、居住场所、就业愿望等方面的。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建立优惠证发放台帐、再就业援助登记卡、失业人员台帐等基础资料,使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状况、择业意向、就业能力、就业意愿,做到了“四清”。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建立健全了各类台帐、表册,并将二卡六册资料录入微机,实行了动态管理,从而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夯实了基础。
三、完善措施、组织帮扶、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针对社区内未就业群体,我们根据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进行排查,分析原因、分类排队,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技能想对策。
一是积极动员、提供用工信息,鼓励社区能人带动输出、投亲靠友等办法,介绍失业人员到异地务工。发布用工信息××期××条,为下岗职工自主择业提供信息服务。至目前,社区有组织输出××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异地就业。分流安置了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缓解了就业压力。
二是社区多方协调,开发了一些适合“××××”人员困难群体的就业岗位×个(如:护绿保洁、家政服务、门卫、治安协管、后勤管理等),帮助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就业。
三是认真进行空岗调查,积极协调企业、事业单位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岗位××个。
四是实施再就业援助服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积极联系协调公益性岗位××个,为××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并且申请参加了失业保险。为××名自谋职业的下岗职工个体经营商业网点申请减免税费和××名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提供有关服务。通过再就业援助有××人实现再就业。
五是帮助×××名下岗职工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为他们再就业享受优惠政策提供了方便。通过开展“五送一落实”及空岗调查,进行求职登记、发布用工信息、开展职业介绍,促进再就业,切实解决了下岗职工、弱势群体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四、广泛宣传、提供服务、努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广泛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使下岗职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就业意识。深入居民楼院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居民开展政策引导、法律宣讲、观念更新等内容的培训×场次,受教育人数达×××人(次)。印发宣传材料×××份,办黑板报××期。积极宣传、广泛动员、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镇上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技能,拓展了就业渠道,为进一步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五送”活动,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等政策帮扶,使×××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先进典型。通过组织先进典型事迹演讲会等形式,增强了下岗职工创业和再就业的信心。通过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使就业再就业工作逐步形成合力,提高了自身素质、改进了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确保了创建活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五、下一步打算
1、大力开展空岗调查,围绕社区“三保”、“三托”、“三大服务”为社区就业模式,积极推荐困难就业人员实现就业。
2、加大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工作实效,帮助更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异地就业。
10.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情况综述 篇十
2014年保持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方案
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正办公厅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的通知》(渝委办[2007]37号)和《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的通知》(合川府发[2007]12号)精神,不断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充分发挥社区保障工作机构在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中的作用,不断拓展社区就业渠道,推动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积极帮助和促进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按照2014年重庆市合川区充分就业社区复查的要求,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自工作职责
年初这区成立2014年保持充分就业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社区党委书记郭汉军同志担任;副组长由社区主任明亚萍同志担任;成员由朱明英等5个委员担任。同时明确领导小组中人员各自的工作职责。通过召开保持充分就业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多宣传政策、多研究工作、多制定措施。
二、加强日常业务的信息化处理
根据《重庆市合川区就业局关于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使用有关问题的通知》(合川就业局发[2009]3号)要求,全面提升城乡社保平台信息化服务水平,切实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搞笑、便捷的就业服务。按时间向群众提供用工信息查询平台,并向群众提供就失业登记、职业介绍等系统服务功能。使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率100%。
三、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
以保持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为总目标。具体工作目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就业率要达到95%以上。新出现的城镇“零就业家庭”消除时间不超过20天。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劳动能力的未就业人员比例控制在25%以下。登记失业人员中,无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长期失业人员。全面完成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70人,下岗职工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140人,其中“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对象在就业70人。未出现城镇“低保家庭”失业人员就业。收集空岗信息210条,办理求职登记140人,求职成交105人。组织推荐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85人,组织推荐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创业培训15人。
四、采取得力工作措施
1、对辖区内失业人员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全面掌握社区内各类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和愿望等基础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成立动态管理监控组织、开展动态管理工作,力求动态管理到位。适时更新“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情况展示牌”内容,随时发布招聘专栏信息和政策,每周更换“今日岗位”。公式发布专栏做到规范整洁。
2、开展一次有组织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宣传活动。宣传内容为再就业小额贷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SYB创业培训补贴、免费公共就业服务、低保就业补贴、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
3、积极开展就业促进活动,开展2次的不同主题的就业促进活动,建立就业、培训、服务“三方合作”制度并开展实际工作。开展一次有组织的社区现场招聘会。
4、依托社区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大力开张社区就业服务,充分挖掘社区就业岗位,使社区失业人员基本实现就业。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就业渠道畅通,自主创业环境宽松,社区内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作用。组织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或接受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开发一批社区就业岗位,建立空岗信息,及时提供给求职人员。建立就业跟踪服务制度,定期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家庭,跟踪了解其就业再就业情况,积极做好下去内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工作。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情况综述】推荐阅读: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汇报07-10
社区2010年创建充分就业工作汇报07-15
关于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汇报08-17
社区居委会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汇报材料08-04
自治区充分就业星级社区申报材料08-19
城乡充分就业10-01
XXX村年度充分就业村工作自查报告10-19
就业社区创建工作评估报告09-08
襄城区卫生局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活动情况的自查报告08-29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