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

2024-08-28

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精选11篇)

1.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 篇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店子小学四年级三班的王立强。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的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发展综合水平的全面考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促进城市科学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城市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是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赢得“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我市政府不断地探索,发展,计划,实践。不断推陈出新,提出针对有效的宣传口号,给我们不断教育,例如“文明是把尺子,时刻衡量着你我他”,“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一连串的口号使我们的精神修养不断提高,使我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生活在这个和谐之光笼罩下的社会,我们是幸福的。当然作为文明城市的建设者和继承人,我们任重而道远。要想改变城市面貌,不但要把建设搞好,还要把精神文明传播好,人民是城市的主人,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建设者,城市文明离不开个人文明,依托于个人文明。作为城市大家庭的一员,每位公民都有义务、有责任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为我们的城市增色添彩。把一座城市建设的更美好,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事。只有齐心协力,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积极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贡献,才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越来越美丽。

文明,是一个人生幸福的开始;文明,是一份生活中最美丽的礼物。也许,只要一位默默的领头人,便可带动一阵圣洁之风;也许,只用一点文明的点缀,便可唤起人们心底最美好的回忆。当你有风度地一伸手,当你有修养地一句话,充斥在人们心田的就会是一种别样舒缓的感觉……

在这个“争创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我们还要积极关注“创城”进程,宣传、参与“创城”的各项活动。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创城”贡献一份力量。争创文明城市,从你我做起!!

2.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 篇二

一、环境卫生现状

1.公共场所卫生质量较差、死角多。

一是商业区、火车站、汽车站、公园等人口密度大、流量多的地方, 水果皮、饮料瓶、宣传单、烟头、痰迹等污物随处可见, 即便有环卫工人进行清扫保洁, 但保持情况非常不好。二是公厕卫生质量参差不齐。大型商场、宾馆、饭店等处的公厕卫生状况相对较好, 但一些小型饭店、旅店及城乡结合部的公厕却经常脏乱不堪, 气味刺鼻。三是露天烧烤、路边小吃等占道经营严重地破坏了城市的环境, 同时也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干扰和影响。

2.早市、夜市卫生情况差, 成为污染环境卫生的重灾区。

每当市场散去, 菜叶、果皮、塑料袋、包装箱等垃圾到处都是, 整个市场以及周边地区一片狼藉, 这不仅极大地破坏了城市的卫生环境, 同时也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 给他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3.因基建施工、修路筑桥等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

虽然国家对建筑施工的垃圾处理问题做出过很多规定, 也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 但这一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 因建筑垃圾造成的污染以及乱堆乱放造成的占道现象依然存在。

4.城乡结合部的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

各种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意堆放, 长期滞留;主要路段和背街小巷乱摆、乱设摊点现象较多, 农贸市场及周边卫生情况尤为突出;因乱倒污水、乱倒垃圾以及未能及时清理残雪等原因而形成的卫生死角, 成为老鼠、苍蝇、蚊虫等滋生和繁衍的温床。

5.城市“牛皮癣”现象仍然是污染城市环境卫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法广告、招贴等经常出现在居民楼道、小区院内以及电线杆、汽车站, 甚至是行人过街天桥、行车路面上。尤其是假证广告简直是无孔不入, 极大地污染和破坏了城市的环境卫生乃至精神文明建设。

二、影响城市环境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

1.环卫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难以适应人口增长需求。

近年来,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 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而原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却未能与城市规模的扩大相适应。其中, 卫生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就直接导致了城市环境卫生的“脏乱差”。例如公厕数量不足造成的随意便溺现象;由于垃圾箱数量不足造成的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因垃圾处理设施落后、垃圾转运站数量不够, 造成垃圾转运过程中出现的二次污染等, 都是因环卫基础设施不足造成了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环境卫生的建设。

2.市容管理水平不高, 亟待改善。

首先, 对市容管理工作重要性和认识程度不够, 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其次, 管理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意识, 不善于用动态的、联系的、发展的观念去决策和实施城市管理工作。再次, 监管不严格、不到位, 没有实行严管。主要是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没有形成长效管理;乱摆乱卖、占道经营, 经常没人管;损坏公共设施的现象, 没有受到处罚;很多“脏乱差”现象经常发生在下班后或晚上, 而我们的巡查监管却未能打破常规, 没有实行全天候监管。

3.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文明素质有待提高。

文明城市是反映一座城市整体文明和谐程度的最高荣誉, 而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的高低就直接反映出整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水平。可以说, 在公共文明习惯养成方面距离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一些市民的公共道德、环保意识和卫生意识还很淡漠, 没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在公共行为方面所表现出的一些陋习仍没有得到有效根治。种种不文明行为一方面反映了市民公共卫生公德意识、城市主人翁意识差,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对城市的文明素质教育的滞后, 法律意识薄弱, 文明观念淡薄, 而且自律意识差, 从而造成卫生环境治理难、难治理的困境。

三、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1.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改善和提高城市整体环境卫生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 齐抓共管, 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因此, 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都必须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从思想上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 从行动上把这项工作落实下来, 并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同时, 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 充分认识争创文明城市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抓好这项工作, 从而使城市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全面的改善和提高, 为创建适宜人居城市创造必要条件。

2.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否则就会回潮、反弹。为了确保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并长期保持下去, 必须大胆积极探索, 建立一整套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 将管理项目细化, 并把管理标准作为“硬指标”纳入各地的目标责任管理体系中, 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以取得实实在在的管理效果。二是要按照全面高水平完成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 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实施细则, 并将有关工作标准与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 使保洁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三是加强日常检查, 提高暗查、明查、数字城管等检查频率, 强化监管手段。

3.加大资金投入, 不断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环卫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卫生环境质量的好与坏, 因此, 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公用设施, 都应该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要充分重视并下大力气, 组织人力、筹措财力, 从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入手, 把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纳入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计划当中。市、区两级政府要逐年增加对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做到专款专用。建设资金除政府投资外, 还可以采取贷款、引资、受益者集资和其他方式筹措。

4.加强舆论宣传, 营造全社会良好氛围, 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环卫意识。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 市民的素质是城市的灵魂和最大品牌, 只有提高全民素质, 提升市民的环卫意识, 才能更好地杜绝和防范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因此, 政府要大力发挥舆论引导和宣传监督的作用, 将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1) 以人为本, 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 对居民进行持续性的、潜移默化的正面引导, 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教育, 努力提高全体市民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法律意识和城市管理意识, 营造“城市环境人人有责”和“人人参与管理、共建和谐城市”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2)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 开辟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专栏、专题、热线等, 广泛宣传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重要意义, 反映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的有益成果, 加强政府与市民间的沟通与互动, 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3) 开展多种形式的争创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组织市民参加城市绿化、垃圾收集、白色污染治理等公益性志愿活动, 引导居民在自己的生活中自觉遵守文明规范, 敢于制止不文明行为, 形成“人民的城市人民管, 管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风尚。 (4)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市民投诉、曝光等方式, 加强对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的监督, 形成一种人人唾弃和斥责不文明行为的氛围。

5.向新加坡、香港等先进城市学习, 严格管理, 从重处罚。

严管重罚是搞好环境卫生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如新加坡对破坏城市环境卫生的人, 一是进行现场教育, 二是当场填写传票, 三是自觉接受处罚, 四是法院判决。如乱吐乱扔者, 先由环发部执法人员送传票, 被传唤者即到处罚中心先看电视录相带教育片, 再处罚1 000元新币, 如不接受法院处罚的就穿劳改服劳动。通过这些严管重罚措施, 新加坡的城市管理水平取得了质的飞跃, 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其经济的高速发展。香港也同样如此。依照香港法律规定, 吐痰和乱扔垃圾一次, 分别罚款1 500元。在香港的街上看不到随地吐痰、乱扔乱抛的现象, 连内地去的游客也能“入乡随俗”, 自觉遵守公共卫生。 可见, 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恶习并非不治之症, 关键是管理要到位, 处罚要动真格的。

摘要:城市卫生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市民居住和生存的质量, 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以及市民素质的高低。因此, 抓住创建文明城市这一有利时机, 不断改善城市环境面貌, 提高卫生质量, 这是建设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

3.创建生态城市建设绿色文明 篇三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责任意识

首先,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务院作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策部署。衢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充分认识衢州作为钱塘江源头地区在全省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责任,加大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努力在生态建设上为全省建设多作贡献。其次,始终把思想统一到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两大目标”上来。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目标,积极推进“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三大战略,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实施《衢州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和《衢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努力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我们把生态优势作为最大的特色,扬长避短,以长补短,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相促进,实现“双赢”。第三,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上来。我们树立保护生态就是造福人民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强化环保意识,体现生态效益。高度重视林业经济,把林业摆在经济的基础地位和生态建设的首要位置,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绿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全民性的公益性事业和基础性产业,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三大效益,使林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绿色特色农产品基地、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现代花卉苗木示范园区、绿色无公害林产品基地等,积极打造青山绿水旅游品牌,让老百姓在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

衢州市在推进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在具体工作中抓好启动点、切入点,全力抓重点、破难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步伐。

(一)明确生态市建设总体要求。处理好两对关系、做到三个结合、实现四项目标。要妥善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环境治理与社会稳定的两对关系;做到生态市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与建设节约型社会、与新农村建设三个相结合;确保实现完成生态省建设省、市目标责任书和“811”环境污染整治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年度任务;确保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面考核验收;确保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重点断面和出境水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确保全面完成生态市建设“六个一批”工程计划等四项目标。

(二)深化生态市建设工程体系。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作是衢州生态市建设的特色,通过几年的努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文化六大领域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农业方面。建成了特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10个,总面积120万亩,其中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92个;认定了3批共计99个衢州绿色农产品和97个衢州市绿色特色农业示范园场,获得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72个,有机食品21个,绿色食品14个,15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开化县成为农业部命名的“全国100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 开化县、江山市和龙游县进入全省30个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行列。生态林业方面。近几年,我们通过大力实施路域绿化、水系绿化、高标准农田林网、村庄绿化、经济林建设等一系列绿化工程,使全市的生态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市共完成造林更新26.59万亩,建设生态公益林300万亩,森林总蓄积量达到177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1%的较高水平;全市共新建绿色通道1264公里,建成花卉苗木基地9万亩、省市级绿化示范村96个和工业原料林基地8万亩,建成城市防护林带1000亩,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建立了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二个省级森林公园和48个自然保护小区,保护面积143.4平方公里。生态工业方面。坚持加快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创建生态市相结合,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要求,28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共实施清洁生产项目520个。全市有8条回转窑水泥生产线配套了余热发电项目,合计装机达7.8万千瓦。在造纸、化工行业推广热电联产技术,10个热电联产项目已建成投产,合计装机近21万千瓦。近两年,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每年下降5%。生态旅游方面。衢州人文景观荟萃,自然资源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衢州将生态理念植入旅游发展,发挥钱塘江源头山清水秀优势,坚持“保护优先、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发展生态旅游,对以孔氏南宗家庙、围棋发源地烂柯山等为背景的古城文化景区,以钱江源头、国家森林公园为背景的水系源头生态旅游文化景区,以姑蔑旧地、龙游石窟为背景的姑蔑文化景区,从生态的角度整合提炼、拓展深化,建设集旅游、生态教育、科普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全市旅游区环境达标率达到100%。生态城镇方面。“画好山水画,促进城镇生态化”,确立“盆景式城市”的特色理念,致力于做精、做美、做特城市。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利用江、湖、山、林等生态资源,把城市定位为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理念已融入城市规划与建设。全面开展“五城联创”活动,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全市已有100多个乡镇完成了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建成市级生态示范乡镇68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4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09个。生态文化方面。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挖掘衢州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加快文化名市建设。编制孔子、棋子“两子”文化发展纲要,大力弘扬南孔文化中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精神,提高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出了“农家乐文化大篷车”、“国际孔子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创作了一批反映生态衢州建设主题的文艺作品,充分展示了衢州的生态文化建设成果。

(三)完成生态市建设预期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衢州市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预期目标。一是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级验收。2006年衢州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12项基本条件和26项指标全部达到一类标准;各县(市、区)都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实现了全市“一片绿”。二是污染防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目前,衢州市、县(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部启动,衢州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全市建成了27座乡镇垃圾中转站,近900个村开展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了50.2%。三是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衢州市先后关闭了1.24万只竹料腌塘和41家土法造纸企业、完成了12家氨氮重点企业的治理、淘汰了小化工企业60多家、拆除水泥机立窑90多条、关闭小矿山170多个、小石灰窑520多个、实施了150多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治理工程。

加强领导明确措施有效保障生态市建设顺利进行

衢州市委、市政府切实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衢州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生态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市委、市政府对生态市建设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都确定“建设一批生态示范乡(镇)村,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绿色)企业,打响一批绿色品牌,营造一批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绿色单位,实施一批生态建设项目,治理一批污染源”的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程。同时,将任务以责任书的形式分解到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再由各县(市、区)分解到基层,形成了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统一完整的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机制,使各项任务分解到位、落到实处。

(二)编制规划,确立项目,认真实施。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是林业。近年来,衢州市完成了城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规划、城市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规划、千里绿色长廊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规划、100个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建立兴林富民示范村100个,森林生态保护示范村100个,绿化示范村100个等,形成了健全完善的林业生态建设规划体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全省“五大百亿”工程、“生态省建设十大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等载体,整合资源,突出项目的生态含量,编制、推荐项目,做到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申报一批。另一方面,认真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一是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全市建成省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300万亩,二是实施针叶林阔叶化改造工程。全市完成100万亩。三是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全市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000公里。

(三)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衢州市在生态市创建过程中,十分重视生态示范区带动作用,努力培育一批绿色单位和生态示范乡镇和村。几年来,通过宣传发动、自主申报、强化指导、积极扶持、严格考核、表彰奖励等创建程序,全市有74家企业获省级“绿色企业”称号;建成90个省级“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家庭”;创建省市级生态乡镇69个,市级生态示范村125个。

(四)创新思路,制定政策,完善机制。衢州市在浙江省率先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关于生态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在激励机制上,对获得国家、省、市绿色食品证书、绿色单位称号的单位进行奖励;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给予财政补贴;对实行清洁生产和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对综合利用工业废物的企业落实退税政策。在投入机制上,按照政府宏观调控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思路,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多方投资。在监督机制上,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执法监督管理,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和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作用。在群众参与机制上,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生态市建设,对在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在工作经费保障上,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奖励、补助、规划、宣传、调研等。

(五)强化宣传,全面发动,营造氛围。生态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衢州市为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提出了建设“浙江绿源”的口号。通过邀请国家、省生态专家开办生态建设知识讲座和环保课。利用报纸、电视、电台开辟了宣传专栏,举办生态摄影比赛,制作宣传光碟,汇编生态建设文献,举办 “中国(衢州)生态与经济双赢论坛”,在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设立宣传牌,开通“浙江绿源-衢州生态市建设网站”等形式,扩大衢州创建生态市建设的影响,展示了衢州良好生态形象,打响了衢州生态品牌。

4.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起 篇四

文明之风伴随着欢快的脚步,踏至而来 文明之雨轻跳着愉悦的脚步,响彻云霄 文明之手牵拉着和谐的脚步,独占鳌头

花儿用美丽粉刷着城市,让城市变得婀娜多姿,我们用行动装扮着城市,让城市变得怒意盎然,绿化是城市的外衣,建筑是城市的骨架,环境是城市的容貌,市民是城市的灵魂

我们古都汴梁是一座美丽而古老的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一个开封人,我们就应该将它的风采展现出来,尽显无限魅力、但是总有少数人,随地吐痰,乱丢垃圾,说脏话,做有损于文明城市形象的事

“好的环境可以愉悦人,更重要的是改变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建筑者,作为这个城市中的一员,每个市民都有义务,有责任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亮色,只有齐心协力,从点滴做起才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越来越美丽,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基础,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肩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础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清洁环境,让文明礼仪之花在城市处处盛开绽放。“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送人一点文明,我们的城市就会更加美丽。想一想:我们的周围,不见痰迹,没有垃圾,语言优美,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我们的心里能不高兴吗,大家何乐而不为呢?这里有你,有我,有大家”

文明是彼此沟通的桥梁、文明是成功之花的蕊,是理想之舟的帆,是快乐的源泉,是希望的起源。

5.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起作文 篇五

我和妈妈来到小区外面,放眼望去,路牙边的树丛里散落着星星点点的垃圾。我伸出手捡起垃圾,垃圾好像在对我说:“你放了我吧,我还想看看世界的美丽呢!”“不行啊!我们正在创建文明城市呢!你还是乖乖待在垃圾桶里吧!”我亲切地对垃圾说。突然,我发现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黄黄的东西,而且还很臭。我想:要是清洁工阿姨,哪怕再臭也会捡起来,我也要像清洁工阿姨那样。但用手实在太脏了,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找来一根小树枝,把塑料袋挑进了垃圾桶。一个一个垃圾都被我勤劳能干的双手给消灭掉了。

我正想回家,一位叔叔便把奶茶杯扔在了地上,我转身对叔叔说:“叔叔,我们现在在创建文明城市呢!每个人都像你一样,整个城市会变成垃圾堆的。”“哼!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叔叔不耐烦地说。我耐心地回答:“文明的城市是靠每个人的,你随便丢垃圾就影响了环境。这句话你一定听说过——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叔叔听了我的讲述,一边捡起奶茶杯扔进垃圾桶一边对我说:“小朋友,谢谢你给我提出的不足,我一定会改正的。”我伸出大拇指微笑着说:“这样才是个文明人嘛!加油,相信我们肯定会成功的。”

6.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 篇六

城南小学

潘海燕

活动目的:

1、所有学生知晓武汉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明确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2、能将创建文明城市与“爱我校园”紧密结合,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3、能认真排查自身不文明习惯,注意规范校内外文明行为。

4、能够积极向家长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活动准备:黑板写上主题、收集身边文明故事和不文明行为。主持人:张婧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二、主持人宣讲《做文明有礼的河源人》宣传折页的主要内容。

河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提高河源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人人自觉长期的参与,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方方面面做起。希望同学们都能从公民道德、文明语言、公共礼仪、讲究卫生、文明出行、健康上网等多方面做起。

三、请同学们讲讲身边的文明故事。

四、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讨论结束后指名汇报。

各种不文明行为有:

赌博、购物结账不排队、打赤膊、放鞭炮、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乱扔垃圾、重男轻女、互相歧视、乱涂乱画、损坏公物、践踏草坪、随地大小便、说话带脏字、爱占小便宜、不保护隐私、公共场合抽烟、不使用公筷、随意打骂孩子、公共场合脱鞋、不看管好宠物、手蘸唾液点钱、乘电梯不靠右站、不遵守交通规则、上洗手间不冲水、吃饭发出很大声音、咳嗽打喷嚏不掩饰、共用洗漱等卫生用品。

五、谈谈你自己身上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你认为陋习难以改正的主要原因在哪?

六、请学生说说今后该怎样做? 在生活中,应该这样做:

(1)在学习中,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建议使用钢笔,并且不要浪费纸张。

(2)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容器内,特别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会污染环境。

(3)要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城市绿化,并且积极参加绿化植树活动。

(4)用密闭容器代替塑料袋来装储藏食物。购买饮料尽可能选择可回收再利用的罐装饮料。

(5)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使用节能灯代替60瓦灯泡。(7)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长时间离开房间时,请关上电灯,空调及电视。

(9)尽量少用空调和暖风机。夏天在使用空调时,温度请调到26℃以上,冬天的温度请调到15℃以下。

(10)节约用水,在刷牙时,洗手后请随时关闭水龙头;淋浴时注意节约用水。

七、班主任小结:

咱们班同学要争取人人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列当中,人人共享到创建文明城市的成果,让我们城市的天更蓝、水更清、社会更发展、人与自然更和谐。让我们心连心,手拉手,共创文明武汉。

八、全体学生完成《中小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知识测试》答题,做完后全班齐读一遍。

7.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 篇七

一、提炼名人文化, 宣传淮安美名

开国总理周恩来, 1898年3月5日诞生于淮安并在故乡度过了12个春秋。淮安现有周恩来故居,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周恩来故居约两华里有雄伟壮观、气势恢宏地周恩来纪念馆, 在淮安市中心还有周恩来童年读书处, 这些场馆成为淮安百姓乃至全国及世界友人凭吊瞻仰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的纪念地, 也成为全市党员干部“学习伟人周恩来, 崛起江淮作表率”的实境课堂, 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学习他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光辉人格;学习他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淮安另一世界级人物, 即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在淮安区河下打铜巷12号, 座落着吴承恩故居, 国家AAA级景区, 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球首部立体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的拍摄基地。《西游记》里的美猴王孙悟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 历经千山万水, 终于在西天取了经, 这一形象深受世人喜爱, 也揭示了一个颠补不破的真理, “前途是光明的, 但道路是曲折的”, 人要有一颗上进之心, 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 要始终坚信:“天道酬勤, 爱拼才会赢, 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兵仙、汉代三杰淮阴侯韩信, 忍受胯下之辱成就一代伟业, 也说明一个道理:宽容之心是成就大业的美德, 韩信为了感激漂母施粥之恩, 建起了漂母墓, 也弘扬了“知恩图报”的优良品德, 我们感谢大自然, 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衣食之源, 生存之本, 我们感谢身边所有的人, 因为他 (她) 为我们的成人成材成长提供了许多无私的帮助和热情关怀, 只要人人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你就会觉得整个世界处处充满阳光和谐。淮安还曾诞生过巾帼英雄梁红玉、虎门硝烟的名族英雄关天培, 为我们培养一代又一代淮安爱国人士起了前赴后继的激励作用。淮安的河下古镇, 在明清两代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 有“进士之乡”之称, 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所以才成就今天淮安人好学上进的良好学风, 故现代淮安产生了戏剧大家陈白尘, 著名书法家谢冰岩, 著名电影导演谢铁骊, 作品有《暴风骤雨》、《智取威虎山》、《早春二月》、《海霞》等, 著名作家吴强, 代表作《红日》, 著名写实作家张贤亮, 代表作《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牧马人》等, 京剧大师王瑶卿、周信芳、宋长荣, 淮剧泰斗肖文艳、马秀英、王志豪, 现代诗人赵恺等。淮安还产生与李时珍齐名的中医大师吴鞠通, 他所作的《温病条例》在中医史上独树一帜, 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来救死扶伤, 造福于民。今天还涌现了当代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许嘉璐等一批淮安名人。淮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历史古城, 文化名城, 为今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取之不竭, 用之不尽的德育之源。

二、传播淮扬美食, 感悟德理之源

天下至美——淮扬菜, 近日赴日参加“文化中国·中华美食”的交流活动。这是淮扬菜集团第一次走出国门, 不仅带去了舌尖至味, 更传递了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 让总理的故乡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展示, 极大地提高了淮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淮扬菜以其取料广博 (就地取材) 、制作精美、注重火候、擅长炖焖 (软烂嫩滑) 、急炒速烩、清淡入味、咸甜适中、色调雅丽、兼容善变等特点, 在世界美食交流中一枝独秀, 赢得各方赞誉。从淮扬菜的特点来看它充分阐释哲理, 体现道德理念。如:就地取材——体现敬重自然、因地制宜;注重火候——体现做任何事要适度, 千万不要忽左忽右;擅长炖焖——体现在饮食上尊老爱幼;清淡入味、咸甜适中——体现中庸之道 (如周恩来同志在我国外交政策中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伟大构想) , 制作精美、色调雅丽——体现了精益求精, 追求卓越的思想;兼容善变——体现了包容、创新的理念。另外淮扬菜擅长用普通低档食材做出高档水准 (土菜精做) , 朴素而典雅, 体现了党中央对节俭的倡导和对自然的敬重。如以“平桥豆腐”为例, 是将极普通的豆腐片成瓜子大小, 再配以小鲫鱼脑子或虾仁、蛋白浑然一体。制作淮扬菜通常材尽其用, 绝不浪费, 又比如用一条黄鳝可以做出108道菜, 脊背前部“炒软兜”, 脊背后部“炝虎尾”, 腹部“煨脐门”, 血和肠子“蒸小鱼”, 骨头做“挂霜龙骨”……, 再比如“淮安蒲菜”又称淮笋,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就提到了淮安的蒲菜饺子, 因梁红玉曾挖蒲根充军粮, 自南宋后又称“抗金菜”, 现也成为淮安新开发的一道名菜, 即“开洋蒲菜”, 为充分发掘淮扬菜的文化内涵, 淮安设立了淮扬菜文化产业园, 打造了中国淮扬菜集团, 建成了首家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 并启动淮扬烹制技艺“申遗”工作 (如“淮点三绝”:文楼蟹黄汤包、淮饺、烫面饺) 。

8.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 篇八

一、规划先行、避免盲目

城市环境建设规划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实施城市环境精细管理常态化的首要环节。泉州着眼建设特色生态文明城市需要,找准影响城市环境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借鉴国内外城市环境建设经验,突出顶层和全过程设计,制定出符合泉州特点、具有泉州特色、体现泉州特征的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做到全市有总体规划统领,县(市、区)有区域规划统揽,以及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相互配套完整实用的规划体系。

中心市区市容是生态文明城市的外貌,又是生态文明城市内涵的窗口。所以,市容专项规划应成为生态文明城市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泉州在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常常用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来替代市容专项规划,给城市的容貌景观留下了许多难以弥补的遗憾或不足。如:道路网络和路灯、绿化等道路附属设施,以及道路两侧建筑设施之间的空间布局不合理;不预留停车位和小区绿化空间而占用慢车道、人行道,道路两侧建筑设计风格和主色调不和谐;市容景观缺乏统一谋划,不能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广场、雕塑、喷泉和游乐休闲等人工景观设施,以及草坪、丛林、河流等自然景物,与城市地貌特征、建筑设施、风土人情不和谐;市容“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私家车哪里停?小商贩哪里摆摊?小商业广告哪里发布?这些细微的民生问题考虑不周,以致造成乱停乱放、乱摆乱设、乱贴乱写等“顽症”。

因此,泉州从城市市容实际现状出发,进行市区景观大道规划、主干道两侧建筑设施景观更新改造规划、城市内沟河两侧风光带规划、市区户外广告景观设置规划、市区主干道广告灯箱设置规划、楼宇亮化景观规划和临时摊点群设置规划和改造等,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市容管理的全局进一步拓展市容专项规划的深度、广度、规模和范围,以发挥市容专项规划在市容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作用,掌握城管工作的主动权。市容专项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对市容进行整体布局和通盘考虑的专业规划,它包括建筑设施容貌技术规范、市政公用设施容貌技术规范、市容管理设施规划、城市景观规划、户外广告及标识设置规划等五个部分。其中,前两项已成为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市容专项规划经主管部门和专家评审论证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乡村是生态文明城市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空间,泉州非常重视中心市区的边界规划控制,以及郊区和乡村的规划控制,并当成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在规划实施中,泉州坚持长远发展的理念;坚持生态文明的思路,在产业布局方面尽量考虑环境友好型、绿色环保型,有选择地招商,把低碳、环保、可循环、高附加值的产业招进来;增强规划的法律意识,非按法律程序办理修订的一律不准变更规划。

二、突出重点、精心创建

按照规划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是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抓住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并根据“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的原则精心推进。几年来,泉州重点实施项目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加快市政道路设施配套建设

确保城市道路主车道、慢车道、人行道、窨井等附属设施的完好,实现道路综合设施完好率达95%以上。对老市区主干道存在小区出入口多、人车分流疏导组织差、人行道和慢车道混杂等问题,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堵住部分小区出入口,并实施人行道和慢车道的改造,解决了人车分流、车辆起步距离小问题,以确保畅通;对新市区的道路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既考虑车行问题,又考虑人行问题,保证不留后患。

(二)加大环卫设施的投入

在解决好以政府独资建设的大型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和以各种筹资方式投资建设的垃圾处理焚烧厂的基础上,加大垃圾清扫机械、道路清洗机械和收集转运车辆的资金投入,不断提高机械化清扫率,降低人工清扫负担面积,提升城区清洁率,确保主次街道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横流、无扬尘污染。同时,重视如厕难问题,改造建设一批档次较高的厕所,尽可能人性化地配置设施(包括除臭、音乐、洗手设施等)和蹲位(包括残疾人专用蹲位);对无法进行新建厕所的老城区域,购买添置一些移动公厕。

(三)开展绿化行动

开展以“护绿、增绿、提档、特色”为主题的绿化行动,实现城市绿化全面上水平。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道路绿化带建设、广场公园绿地建设、街道休闲绿地建设、内河岸边绿化带建设、行道树补栽补植工作,大力提高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在实施绿化行动时,做到“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内涵、突出管养”和“注重绿化、注重美化、注重花化、注重生态”,努力营造青山绿水、拴心留人的生态环境,达到“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带、面上绿化成园、绿树成荫”的绿化效果。

(四)管网综合改造

实施排水排污管道和内沟河的综合整治,保证暴雨道路不积水、污水排放入管和内沟河水质碧波荡漾。在前几年截污纳管、管道疏浚的基础上,对雨水管道不畅的地段和污水直排内沟河的居住区进行雨污水管道改造,以及实施对河底泄水改造、河墙清洗等,以解决局部路面积水、污水管网不完善和城市河道水系不畅,造成内沟河黑臭,影响市民出行和人居环境的问题。

(五)背街小巷整治

进行老旧街面和背街小巷建筑物的整治,使城市建筑物容貌焕然一新。对老旧街面建筑物的外立面有计划、分阶段实施清洗、粉刷和外装修,精心打造高低错落、远近互衬、色彩协调的建筑物立面景观;对背街小巷的整治改造,既做好保护各街巷的历史文化,房屋改造做到修旧如旧、恢复原貌;又精心设计,尽量做到管线敷设下地,并有效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营造街巷优美环境。

nlc202309010544

(六)夜景工程建设

推进夜景工程建设,勾画动态、飘浮、神秘而又美妙的泉州夜城。充分利用城市的江河,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布局夜景,在沿江、沿河的堤岸上布置高杆灯,在堤内绿化带布置草坪灯,在城中大桥头配置适当的霓虹灯、旋转灯、投射灯,在公园、市民休闲娱乐场所建设动感音乐喷泉。

三、强化服务、创新管理

泉州城市管理部门围绕城市、人、自然和谐发展目标,坚持“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强化“服务第一、发展第一、队伍第一”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高质量打造生态文明城市,高标准实施净化、亮化、美化、彩化等为民办实事工程,创新管理工作,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一)以市容考评为抓手,推进精细化城管

首先,根据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排水排污、广告设置和公园景区的管理规范,制定常态化专项考评考核标准,实施考评考核;其次,围绕市容环境提升行动,突出重点抓好各项示范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再次,按照“强化日常管养,强化落实责任,强化上下联动”的工作要求,及时快速地落实整改考评中发现的管养问题,实现市政设施完好无损、市容整齐有序、路平街美、环境舒心的效果。

(二)以为民惠民为目的,推进社会化城管

通过“114”电话投诉举报热线,启动举报有奖制度;结合月度考评、年度总评,建立健全“以奖代补”等经费核拨机制;组织社会监督员对社区、道路、公厕和住宅区等进行常规现场考评和暗访,定期抽评车站码头窗口单位、公交候车廊、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成立以人大政协老领导牵头的市容市貌观察团,定期观察市容市貌情况,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解决市容市貌问题;鼓励引导社会志愿服务者参与城市管理;开通市政政务微博,及时将关系市民切身利益的信息发布上网,主动回应公众诉求,接受市民的咨询、建议、投诉与批评;加强与媒体互动,强化正面引导,曝光市容市貌问题。

(三)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推进现代化城管

首先,建设管理网络。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构建城市管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并按照工作职能和任务明确职责,即:市、区两级城市市容考评中心分别设立信息指挥中心和信息监督中心,负责信息采集接收、复核、立案、协调处理(派遣任务)、督查和销案归档等工作;市、区直市政市容管理单位、街道办事处及派驻社区城管人员和协管员为解决问题的责任单位、责任人,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任、定区域、定时限”完成城管现场处置工作任务,并负责处理结果情况反馈。

其次,建立工作流程。市、区两级城市市容考评中心购建城市管理日常信息采集设施设备,即:“数字城管”设备,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采集传输—任务案件立卷—任务调度派遣—任务案卷处置—处理情况反馈—现场核实结案—系统综合评价”等七个环节的“数字城管”工作流程;市、区直市政市容管理单位、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相应建立“任务接收—立案—派发—现场处置—反馈—结案”等六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再次,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对所有城管信息,按照轻重缓急处置原则要求,划分为三类:一类城管信息,规定收到“数字城管”分派任务指令时,工作人员必须在30分钟(白天)、50分钟(晚上)以内到达现场处理;二类城管信息,规定收到任务指令时,必须在三天内完成处置任务;三类城管信息,规定收到任务指令时,必须在七天内完成处置任务。

通过“数字城管”,增强问题发现能力,提高问题解决效能,达到最大程度赢得广大市民对创建生态文明城市工作的赞成、拥护和支持,努力凝聚民心,提高市民的生态意识,营造生态风尚,推进生态文明城市早日实现。

(责任编辑:李利)

9.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起倡议书 篇九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实事工程,是全旗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每一个居民的责任和义务。在此,我们向全旗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如下倡议:

从我做起,争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方针,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自觉传承和践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弘扬时代主旋律。

从我做起,争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争当文明有礼的好市民。注重文明礼仪,相互尊重、团结友善、尊老爱幼、自觉排队;培养良好习惯,衣着得体、用语礼貌、不大声喧哗,爱护文物古迹、自然风景名胜和旅游设施,节约使用水、电、气等资源,遵守交通秩序,倡导绿色出行,践行“光盘行动”,爱护公共设施,健康绿色上网。

从我做起,争做文明环境的维护者。以身作则,自觉爱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烟头、不乱扔垃圾,不在禁烟场所抽烟;不占用绿地、不随意采摘花果、踩踏草坪、损坏绿化设施;不乱涂乱贴、不乱挂乱晒;不违反规定燃放烟花爆竹、不违反规定露天焚烧易污染物质,不在禁止区域内露天烧烤;不在城市建成区饲养家禽家畜,饲养宠物应当符合有关规定;不在划定的区域外焚烧冥纸、抛洒祭品。

从我做起,争做文明创建的参与者。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广泛动员家人及朋友一起参与到捡拾垃圾、清理杂草、清除小广告、文明劝导,关爱弱势群体、义务植树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全面掀起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活动热潮,形成人人为创建文明城市作贡献,共促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风尚。

10.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 篇十

鲁鸿武

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目前综合评价一个城市五个文明建设水平的最高荣誉,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具竞争力的金字招牌。2014年10月13日,在张家港市召开的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会上,敦煌市被中央文明办列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全国共有167个县级提名城市,甘肃省共有6个城市被列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这是我们20万飞天儿女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在我市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特别是筹备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关键时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将是提高敦煌文明程度的最有力抓手、最有效载体。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庞大的工程,市委政府号召全市人民“全市动员、全民参与、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每一位敦煌人,我们生长在敦煌,生活在敦煌,敦煌是我们繁衍生息的幸福的家园。创建文明城市,营造美好家园,是每个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敦煌市民,我们既是城市的主人,更要做创建文明城市的主力军,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基层做起,从文明礼貌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不经意的小事情上做我们应该做的,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注重革除陋习,倡导文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习惯。要与文明同行,管好自己的手,不乱贴乱画,不乱扔东西,不破坏公共设施;管好自己的嘴,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管好自己的脚,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要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切实遵守法律和各项行为守则,自觉维护城市公共秩序,自觉同一切不文明言行作斗争;守秩序,共建法治之城;讲卫生,共建健康之城;护环境,共建生态之城;有礼貌,共建礼仪之城;重信用,共建诚信之城;献爱心,共建友善之城。

文明城市呼唤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创造文明城市。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行动,迅速投身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去,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用我们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用我们微小的举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砖添瓦贡献力量。

11.创建文明单位从我做起 篇十一

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其实,做一个讲文明的人很容易,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道德也许只有一张纸的厚度;也许只是一次耐心的等待;也许只是一句善良的问候;也许只是一丝微笑。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间,传播着热情,尊重,关爱和友谊,这就是讲文明。而这点点滴滴的赞美和欣赏,如甘霖似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近几年来,我国发生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事情,比如先后两次大地震——四川汶川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大地震,损失惨重。但中国人民没有被困难打到,纷纷给灾区人民捐钱捐物,有的义无反顾地领养灾区孤儿,还有的自告奋勇到灾区当志愿者。特别是一些可爱的救援人员和医护人员,整日整夜地忙来忙去,顾不上休息。那些为灾区运送救援物资的航空人员和司机更是忙不过来,有的一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他们这种爱心和道德是多么值得人尊敬啊!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桩事件,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共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次沉痛的历史教训。

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著名的医

学家孙思邈撰著的《千金方》中就有“常习不唾地”的记载,劝导人们勿随地吐痰。据说唐朝大臣魏征一次早朝正欲奏事,忽有痰哽于喉,便去殿旁偏处吐出其痰。退朝回家,总觉不妥,恐后再出现此种情况,特用獭皮制一小袋,内衬油纸,缝于袖内。以后上朝时如遇有痰,就悄悄低头吐进袋里,其他大臣争相仿效,一时成为“大臣风度”。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住在北京专塔胡同时,每次从街上回到家里,常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团放进炉子烧掉。邻居孩子百思不得其解,便问先生,鲁迅告诉他:“我烧的是包痰的纸团,出门时带好纸,有痰就吐在纸里,然后包好带回家烧掉,可以消灭痰里的细菌,不致危害他人。”

上一篇:政府内务管理工作流程下一篇:告别懒惰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