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就业形势分析

2024-06-18

小学教育就业形势分析(共8篇)

1.小学教育就业形势分析 篇一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

【摘要】

2010年两会期间,200多件代表委员建议提案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关注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稳定,影响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一个大问题,而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相对来说更是比较困难,本文就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就业对策.两会期间,200多件代表委员建议提案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随着高等院校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目前我国每所高等院校的毕业生,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类院校开设的主干专业之一,是体育专业中的第一大专业,在就业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研究分析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并寻求对策,对体育类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对象

北华大学体育学院2005届、2006届、2007届、2008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登录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大量大学生就业的文章。查阅2000年-2009年所有中文体育类期刊有关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择业以及就业指导方面的论文,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本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2、调查访问法。对省内体育类院校的相关部门、部分教师、我校体育系 2007届、2008届毕业学生及部分其它院系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访问。

3、问卷调查法。为了解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共设计三种问卷,毕业生问卷、体育系教师问卷和在校学生问卷。发放毕业生问卷100份,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为80.00%,发放教师问卷30份,有效问卷29份,有效率为 96.67%,发放在校学生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为98%,合计发放问卷总数3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6份,有效率为92.73%。

三、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就业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毕业生人数逐年累计增加,社会需求趋向饱和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人才资源的数量大大增加。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大学生的存量迅速扩大,每年毕业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创出新高。但社会用人需求没有明显增加,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临重要困难。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积压现象越来越严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目前,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要素配置的特征是:重实践轻理论,重术科轻学科,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等。这样的课程体系导致人才培养的统一性突出,灵活性较差,不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开拓思路,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增强其社会适应性,不可避免地出现毕业生择业的困难处境,导致毕业生就业率偏低。

3、就业期望过高很多的大学生则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表现出择业意识陈旧,就业期望值过高。在毕业后择业方向的选择上有82.6%的选择“学校、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只有9.8%的选择去“私营、民营企业”,仅有4.9%的选择“自主创业”。有22%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个别毕业生找不到合意的,甚至宁可呆在家里。

4、自身素质影响就业由于入学时文化底子薄,面对各类企事业单位招聘的各类考试体育专业的学生

显得力不从心,以今年选调生考试为例,成绩好的同学也未能进入我校参加考试的前三分之一;专业素质方面,大学期间运动量减小导致身体素质降低,专项技术的不突出,导致在人才市场缺乏竞争优势。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1、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要

面对社会对体育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就必须对现行的体育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应适当缩减体育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扩充社会体育专业、体育康复保健专业,开创体育经济、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传媒等专业。同时,必须加强体育教育专业自身建设。首先,在目前课程结构的层次配置上要彻底改变“重术科轻理论,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重传统竞技项目轻非竞技项目,重必修课轻选修课”的传统认识,增强人才培养体制的灵活性和社会适应性;其次,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能力培养。强化计算机和外语教学,拓宽专业口径,以适应社会和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按需生产”;再次,提高现有专业的办学层次,适量创办本专业的博士、硕士教育点,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体育教育人才

2、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在文化素质教育中,传统的单学科教育,只重视专业基础知识教育,而忽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与社会全面进步相适应的渊博学识教育,只重视基础理论教育,而忽视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造的能力素质教育。致使培养出的一些学生,既没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又缺乏专业技能的训练,学生运用知识和创造的能力都偏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在文化素质教育中要加强通识教育,努力为培养基础宽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设置辅修专业,开设选修课,特别应增加针对公务员考试一类的选修课,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开展益于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校园文化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学得知识,陶冶情操;注重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总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较单一,学生要以专业为基础,努力学习社科类的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拓宽自己就业的渠道。

3、努力培养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实施创业教育,不断完善创业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创业知识包含三个方面:综合性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因此,加强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尤为重要。在学生系统掌握专业技术的基础上,可开设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哲学、史学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适当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的比例,拓展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增强选修课的弹性。可增设体育创业指导课,把创业综合性知识和所需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增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课程。同时,对教学内容也要做相应调整,减少空洞的说教,增添应用性强的内容,实施案例教学。

4、调整就业心态,要鼓励毕业生深入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

转变学生非体育教师岗位不去的观念。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首先是面向体育教育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寻找就业机会。而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机会和可能性越来越小。目前,高中以上学校需求较少,体育教师基本饱和,需求大部分是初中和小学。城市人才需求不多,广大的农村缺额较大。特别是这几年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民办教育异军突起,急需补充大量的师资力量,这既是社会需求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毕业生服务的新领域。毕业生也可以在体育产业、社区体育、健身咨询服务、教练员、考研、读二学位、公务员、管理者、从军、公司企业、自主创业、营销等领域进行就业尝试,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

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要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树立信心、打破就业局限,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体育院系应加强专业建设,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题将会得到缓解。

2.小学教育就业形势分析 篇二

1 体制内就业形式分析

2014年, 中国毕业学生中, 截至5月底签约就业率仅为67.84%, 同去年相比下降至少4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现如今, 在国家收紧财政, 支出控制严格, 对过于臃肿的机关部门的工作岗位大量裁减。在这样减少政府“供养队伍”的环境下, 毕业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 不要一味地追求企事业单位中有编制的工作岗位, 将多年前的“铁饭碗”看成自己就业的唯一选择。而是应该着眼于市场, 放眼于未来, 积极投身到市场经济中去, 挖掘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并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 积极进取, 将自己打造成有含金量的职业人士。铁饭碗不是国家给的, 而是自己慢慢打造出来的, 只要自己有过硬的能力和素质, 我们将不愁没有金饭碗可端。据统计, 去年全国毕业生中, 进入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不足10%。也就是说, 我国90%多的毕业生都要选择民营企业、外企等去就业。如果毕业生至今还不能接受这一现实, 他们必将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机。

现实中, 有些家长和学生往往不能转变思想。部分学生毕业于211工程学校甚至更高的学府, 他们不能放下身段就业与一般的外企或民营企业, 固执己见, 追去有编制的工作岗位。有的家长也认为孩子毕业后应该从事有保障的工作, 今后的生活也就高枕无忧了, 可见, 父母那一辈人的思想至今也没有转变。有甚者说的:“养了孩子二十几年, 也不愁多养他们几年, 让他们专注于国考, 以后我们的生活也就有了保障。”思想的转变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国家、学校都要积极宣传自主就业的思想, 以免这种陈旧的就业理念耽误了大批毕业生。

2 北、上、广大城市就业形势分析

(1) 由于政治、科技等多种客观原因, 各种资源的过度集中导致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明显高于我国其他地区城市, 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提供了大量的工作职位, 因此大批的毕业生匆匆涌入北京、上海、广州, 希望在此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多、薪资待遇高, 技术先进等, 这几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讲, 在这样的大城市就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城市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才, 从而造成了人才竞争激烈的现象。这些大城市本身就有很好的毕业生资源, 加之外地毕业生的大量加入, 造成了投出多份简历、经历多次面试才能获得一次实习的机会, 而好多大企业大量招进实习生, 在实习期实习生之间时时存在着竞争关系, 直到实习期结束, 表现优秀的实习生转正, 而剩余的实习生则面临着又一次失业。

(2) 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虽然经济发展较快, 各类民生建设完善, 但是消费水平也是国内最高的城市, 例如房价, 面对高额的房价 (不仅仅是购房价格, 租房价格也是相当之高) , 毕业生到了这些城市由于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或是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 找到的工作薪资水准也不能让他们住得舒服, 因此大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地下室、床位、或是极其偏远的地方居住。有的毕业生奋斗多年后, 虽然薪资水准上去了, 但是对于高额的房价, 仍然是望洋兴叹。这一现象让未来的毕业生多有芥蒂, 是否该去这些大城市就业成了毕业生心里的一大疑团, 从而使其心理压力倍增。

(3) 现如今自主就业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思想, 但是客观现实中好多企业在人员求职中设置了强大的拦路虎, 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方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 在招聘时打出“本地户口”的要求, 让大批外来毕业生感到无所适从。因此, 希望这些企业也能积极适应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来, 放弃这一招聘要求, 稍微缓解下外来毕业生就业的紧张氛围。

3 中小城市就业形势分析

相比较大城市的就业竞争压力, 现如今中小城市成了毕业生不错的选择, 相比大城市的拥挤, 宽松的生活环境成了不少毕业生回流至中小城市的主要原因, 据调查, 在中国的幸福感最强的10大城市中, 北上广无一入列, 究其原因, 工作压力过大, 交通太过拥堵等成为主因, 许多受访大学生为了相对较低生活成本, 住宿地至办公地点至少1个小时以上。一方面, 由于国家政策支持, 中小城市发展迅速, 硬件设施逐步完善, 公共服务力不断提高, 企业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这些都吸引着在大学生回乡就业, 另一方面, 亲人、朋友、孩子这些因素是大学生回乡的主因。

但中小城市就业也不是没有弊端, 一方面, 由于地域原因, 大部分中小城市往往存在紧密的人际网络, 办事情多是依靠人, 不是制度, 导致大学生很难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 对个人发展不利, 另一方面, 由于资源有限, 大学生毕业后想再次受教育的机会比较困难, 对于提升个人能力受到限制, 相信随着中小城市的发展, 这些制约因素会逐步消失。

4 乡镇企业及西部地区就业形势分析

提起乡镇企业, 绝大部分大学生都不感兴趣, 关键是放不下身段, 认为大学生去乡镇企业太没出息, 这种想法应该转变, 乡镇企业虽然规模小, 但是人才也少, 更容易受到企业重视, 只要大学生端正态度, 能吃苦耐劳, 利用自己所学在工作中不断创新, 给企业发展带来新鲜活力, 照样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虽然国家一直鼓励大学生支援西部建设, 但是西部的客观条件仍是大学生所顾虑的, 收入不高、发展机会不如东部地区, 西部本地大学生留在西部的仅占50%左右, 就业情况不太乐观.

综上所述, 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希望学校、家长、毕业生都将以上就业形势掌握于心, 根据自己的实景情况, 选择好就业方向。

参考文献

[1]褚福灵.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对策[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12 (3) .

[2]戴红兵.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理性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3 (8) .

3.法学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篇三

法学教育缺乏准入机制

蓝皮书指出:中国的法学教育至今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教育准入制度,更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国家和省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控制学校的校级官员任命、人员编制、招生人数、教育经费等重大事务,对学校的法学教育行使着直接的控制权,学校在很多方面只是主管部门履行教育职能的一种方式,难以自主发展。

院系设置利益驱动明显

近年来,法学教育的经济导向更趋明显,各院校纷纷设置法学院系,不同成本却获得相同的收益,同样学位不同“含金量”,出现了经济学上所称的选劣不选优的“逆向选择”现象。

蓝皮书同时指出,过去中国的法学教育集中于高校的法学院系,教育层次也以本科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各种形式的法学教育纷纷出现,呈现出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共5个层次,法学教育层次、形式和机构之多、之乱罕见。一些院校在缺乏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的情况下也开办法学院系或者法律专业,师生比例严重失衡,图书资料严重不足,影响了法律人才的培养。

法学教学脱离实际

我国法学教师和科研人员大多都属于某一固定的“专业”,终生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和研究,而不涉足其他专业,成为制约中国法学发展壮大的一大瓶颈。加之各法律院系的教师绝大多数以理论知识见长,对法律的实际运用所知甚少,法学教师在知识结构上的弊端越来越多地被暴露出来。

法学就业率文科中最低

4.2014就业形势分析 篇四

单位名称: 填报单位负责人签章: 填报股室负责人签章: 填报人签章:

一、辖区城乡劳动年龄人口:本辖区常住人口总数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万人,占人口总数的%,农村牧区人口万人,占人口总数的%;本辖区城乡法定劳动年龄(即男:16—60岁,女:16—55岁)人口总数约为万人,城乡劳动力总数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万人,农村牧区劳动力万人。在校大学生万人,在校中学生万人(含职业高中和中专万人,普通高中万人),未达到法定年龄已退休的约为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为人。

二、城乡从业人员状况:本辖区城乡从业人员总数为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占劳动力总数的%。其中城镇从业人员万人,占城镇常住人口总数的%。占城镇劳动力总数的%;农村牧区从业人员万人(农业从业人员万人,转移就业万人),占农村牧区人口总数%。

三、城镇就业状况:

1、城镇万人从业人员中在单位从业人员万人,私营个体从业人员万人,进行登记并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灵活就业和公益性岗位就业分别为人和人。

2、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人,包括本新增加的登记人员人,其中两后生人,高校毕业生人,失地农

民人,从农村牧区转入城镇的法定劳动年龄人数人,复转军人人,就业转失业人;以及去年结存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人。

四、城镇安置能力:本辖区城镇全年可提供就业岗位个,其中城镇单位(企业吸纳、机关单位录用及大学生基层服务计划等)提供个,私营个体提供个,灵活就业及公益性岗位提供个。就业岗位缺口约在个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在%左右。

五、农村牧区劳动力状况:本辖区农村牧区万人劳动力中,有剩余劳动力万人左右。从性别结构上看,女性有万人,占剩余劳动力总数%:从文化结构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万人,占总数%,初中文化程度的万人,占总数的%,高中文化程度的万人,占总数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万人,占总数%:从年龄结构上看,16—19岁之间的万人,占总数的%,20—39岁之间的万人,占总人数的%,40—54岁之间的万人,占总数的%,55岁及以上的万人,占总数的%。

5.就业形势分析 篇五

就业形势:

海归潮、就业大军叠加

刚刚开学,上海财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谭予絮就开始为新一轮的就业工作而忙碌。谭予絮表示,目前学校正主动出击,在和各家单位联系校招事宜,虽然最终统计数据还没出来,但是感觉企业的热情度似乎没有往年高。这两天,谭予絮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20xx年即将毕业的,加油;已经毕业的,珍惜岗位,加油!”

“就业市场压力还是蛮大的。”中智上海外企服务公司副总经理朱诗勃表示,每年的校园招聘一般会在10月份启动,目前中智正在陆续向用人单位发放需求资料,岗位相关数据要到11月统计出来,不过随着这几年海归潮的出现,和国内的就业大军叠加,20xx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在770万以上,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的约30万海归,以及之前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明年全国将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

行业分析:

制造业、贸易可能遇冷

在招聘行业冷热分布上,朱诗勃认为,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互联网也许将成为20xx年对应届毕业生需求最大的行业。“互联网行业发展、扩张很快,本身对人员就有一定的需求,而且校园招聘对互联网公司的吸引力也很大。”朱诗勃分析说,由于互联网是新兴行业,因此需要更多热情、创新的新鲜血液,而“90后”的大学生本身就浸润在互联网中长大的,学习能力、领悟力也更强,因此年轻人也必然得到互联网公司的青睐。

朱诗勃的分析得到业内人士的印证。上海另外一家人力资源公司的招聘HR透露,最近曾经接待过一家互联网公司,在招聘中层管理岗位时,对方明确提出应聘者的年龄底线是“80后”。

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业比如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的招聘势头也在上涨。

此外,游戏行业的招聘也相对较热。“游戏行业近年来创造出很多新的岗位,有些听上去还有点另类。”朱诗勃说,比如现在就有一种新的岗位叫“游戏解说员”。“其实这类岗位看似好玩,却是因为互联网时代企业更重视用户体验而设置的,也更接地气。”

朱诗勃预测,金融、房地产20xx年的招聘可能相对平稳。而制造业、贸易、服装等行业可能遇冷。“这其实也是与‘互联网+’时代有关,比如贸易行业,因为出现互联网平台、信息不对称少了,供需双方可以直接找到对方,处在中间环节的行业、企业就会受到影响。”

善意提醒:

了解企业,莫凭一时冲动

“但是,互联网行业也是有风险的。”朱诗勃说,现在一些互联网公司靠风险投资运作,可能面试时“把饼画得很好”,薪水也比较诱人,还会许诺给一些期权或股份。但是,也有可能出现“投资人的钱烧光了”,资金链断裂而支撑不下去的情况。

而一位招聘HR也表示,最近曾面试过的一个候选人,就在短时间内换过3家互联网公司,都是因为资金链断裂或者团队管理出现问题而倒闭。“现在好像任何行业只要和互联网有关,无形之中就会对就业者有吸引力,但还是要提醒大家对企业与自身有清醒的认识,如果只是凭着一时冲动,一旦突然失业再换岗位,会有挫败感,其实蛮伤的。”

6.环保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篇六

环保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据了解,环境工程师曾被预测为在今后几年是需求量最大的热门人才,很多学生也被这样的预测引领进入环保专业。环保专业如今的就业形势是怎么样的呢,一下是环保英才网整理的环保专业人士的就业的几方面特点。

1.工作机会很多,但需从低开始

环保专业类就业普遍呈现工作好找,待遇不高的情况,但在最近几年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由于建筑行业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做环评,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环评工程师需求量不断变大,也逐渐衍生出一些适合应届毕业生的工作,比如环评助理,编写员等。这类工作底薪不高标准为1500很客观的。

2.就业需往发达区,是场持久战

环保行业技术含量比较高,因此毕业生到发达地区大企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一般公司在招人时都会要求工作年限在5年左右。坚持不懈,最终会成为应聘场上的宠儿。

3.就业岗位呈现分化

这类工作的范围比较较强。

4.外,选择考取响应的证书。这些证书在就业时会成为加分条

但从业初期会比较难,有志于向这

7.云南就业形势分析与优化对策探讨 篇七

关键词:就业形势,就业问题,优化对策,云南省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经济增速回落属于向新常态的过渡, 我国经济将由高速回调至中高速增长, 增速放缓将会增大就业压力。同时, 我国面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的问题, 服务业的发展将会增加就业需求, 但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摩擦性失业还将不断增加, 失业问题仍然是今后面临的重要问题。

从云南省的经济发展来看, 受国内经济形势以及云南自身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影响, 云南省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以及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愈加不协调、产业支撑不足等问题, 对就业增长较为不利。

一、云南就业形势分析

1. 城镇就业总体平稳呈稳中向好态势, 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

为了促进就业, 云南省政府采取积极就业政策, 确保了全省就业形势总体平稳。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公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2015年10月, 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7.99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53%, 城镇登记失业率3.96%, 控制在4.5%的年度目标以内。2015年云南省提前完成就业目标, 确保了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并呈稳中向好态势,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近几年来较低水平, 保持在4%以下, 比2014年下降了0.03个百分点。

2. 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

2015年, 云南省打出了就业创业工作“组合拳”,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稳定, 其他群体就业扎实推进。云南2015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比上年略有提高, 就业人数同比增加。云南省进一步完善了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政策体系, 加大了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对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1.96万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了电话跟踪服务, 扶持8789名大学生实现成功创业, 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9.2%, 高于去年同期0.3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平稳。云南省落实了国家和我省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各项政策, 加强对农民工创业的支持和指导, 截至10月底, 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8.3万人, 转移30.1万人, 举办农村劳动力专场招聘会430场次, 6.2万名农民工实现创业, 获得创业担保贷款40.1亿元。城镇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也基本稳定, 截至10月底, 全省共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55万人, 帮助3048户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 实现了动态清零的目标。

3. 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根据云南省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数据显示, 2015年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就保持基本平衡, 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机构招聘各类人员17.9万余人, 进入市场的求职者16万余人,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2, 从全年来看, 求人倍数均保持在1以上, 说明市场需求略高于供给 (见图) , 总体平衡。

资料来源:云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发布的2010年-2014年各季度《云南省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2015年2季度数据来自云南省公共就业局网站《我省二季度劳动供求报告表出炉》一文。

4. 第三产业仍然是吸纳就业的主要主体, 企业用工总体稳定

2015年, 根据云南省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数据显示, 2015年第二季度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分别为所占比重依次为10.75%、38.23%、51.02%。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是劳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其需求超过第一、二产业需求的总和, 虽然第三产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保持着高需求量, 但与上季度、去年同期相比, 比重则有下滑的趋势, 分别下降了1.48个百分点和1.57百分点。

在用人单位需求中, 用人需求集中在企业, 占总需求人数的96%;机关、事业单位仅占总需求的1.68%。企业中以内资企业为主, 其中, 需求人数最多的是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 占内资企业总需求人数的73.71%, 比去年同期上升1.02个百分点。个体经济占企业用人的16.17%, 比上季度上升1.08%, 比去年同期上升1.02%。由此可见, 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个体经济是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来源。

从各行业需求来看, 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五个行业, 上述行业的用人需求占所有企业需求的66.66%, 是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体行业。其中住宿餐饮业占总需求的16.06%、制造业占14.92%, 建筑业占总需求的14.07%、批发和零售业占总需求的11.07%、农林牧渔业占总需求的9.97%。与2014年同期相比, 2015年第2季度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的需求比重分别增长了1.35个百分点、1.35个百分点和1.72个百分点, 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则分别下降了3.63个百分点和1.72个百分点。说明作为主要传统行业, 制造业在提供就业岗位方面依然起着很大作用, 但吸纳能力下滑, 而住宿餐饮、建筑业、农林牧渔业等服务行业的就业吸纳优势在逐渐显现, 就业需求趋向绿色行业。

二、云南就业存在的问题显现

1. 云南省劳动力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

近几年来, 云南劳动力就业市场跟东部沿海地区一样出现“民工荒”和“技工荒”现象, 而这类现象主要存在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当中,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第一, “民工荒”。造成“民工荒”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 主要有: (1) 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高度关注, 强农惠农政策在农村不断得到落实, 农村生产环境得到改善, 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陆续回家务农, 导致民工数量减少; (2) 工作环境差, 待遇低。农民工一般都是从事技术含量低的普通工作, 而这类工作大部分工作环境较差, 薪酬待遇过低, 社会保障不足等, 导致人员流动频繁; (3) 农民工自身原因。目前, 中国第一代农民工已基出退出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个性较强, 知识水平较高的第二代农民工, 我们又称之为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预期高, 对于找工作比较“挑剔”, 一些企业因达不到要求而招工困难。第二, “技工荒”。“技工荒”指的是在就业市场中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出现短缺的现象。随着云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业发展对知识型、技术型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云南省内培养的技术工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据统计, 云南通过职业技能鉴定, 获取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2008年为5271人 (高级技师139人) 、2009年为5262人 (高级技师465人) 、2010年为5255, 2010年云南技工学校毕业生26758人, 比上年增长52.4%, 但就业率仍高达96.5%。在云南企业职工中, 国有企业技术工人所占比例为22.6%、集体企业为23.1%、其他企业为18.1%。可见, 企业技术工人比例较低, 与当前企业需求相比, 具有较大的缺口。

2. 云南劳动力市场管理不规范

云南省劳动力市场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劳动合同法要求用工企业有招工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 同时鼓励延长劳动合同期限, 是中国最重要的劳动法律之一。《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08年-2010年, 云南省城镇单位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为96.8%、98%、98%, 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为74.7%、81.3%、83%。农民工的合同签订率明显低于城镇单位职工。为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 云南省展开大规模劳动力市场清查活动, 三年来, 责令各类企业为84.2万人补签劳动合同, 追发劳动者工资8.7亿元, 督促2万余户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2.5亿元。尽管如此, 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企业中, 如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建筑业等, 由于企业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 经营规模小等原因, 用工时劳动合同签订率仍然比较低, 即使签订的劳动合同, 也存在劳动合同条款不全, 内容不规范, 权利与义务覆行不到位, 随意更改合同条款, 以及随意终止劳动合同等问题, 就更谈不上按时发放工资、缴纳社会保险了。

3.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

云南大学生就业总体还算稳定, 从2008年开始, 云南每年大学生毕业生超过10万人, 随着毕业生越来越多, 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 虽然初次就业率“看起来”还不错, 但很多大学生在工作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 离职的现象很普遍, 就业率也就只能供参考, 未必能真是的反映大学生就业的情况。

受传统观念、社会文化和学生个体认识等因素影响, 大学生就业观念还比较保守, 很多学生想一次就业定终生。有绝大部分学生想“努力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 但公务员这类单位提供的岗位却极有限。有的学生即便不就业, 也不想到不如意的单位去。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资金等, 大学生创业的主观能动性不强, 对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也还了解不够, 有部分学生虽然有雄心壮志, 但对走入社会, 面对挑战有一定恐惧感, 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

大学毕业生客观上已经成为城镇就业的主要目标群体, 并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大学生就业不仅仅关系到就业, 而且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因为教育是社会底层向“上”流动的主渠道。对社会底层人群而言, 子女有希望, 他们就不会绝望。

三、优化对策

1.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是拉动就业增长的关键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 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转方式调结构放到了更加重要位置, 突出创新驱动, 强化风险防控, 加强民生保障,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显示, 绿色产业的就业弹性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 我国仅垃圾循环回收利用行业就能够创造约一千万的就业岗位, 绿色产业对拉动就业有强大潜力。向绿色经济转型, 既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方向, 更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云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受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要求, 结合云南省气候和生物资源丰富、生态优势明显、对外开放优势巨大的特点,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的绿色产业将是云南省2016年乃至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 也将是未来拉动云南省就业增长的主要产业, 目前主要应大力发展以下产业:

(1) 加快发展服务业。目前, 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在GDP (国内生产总值) 中的比重还不高,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战略实施,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建设以及我省跨境经济合作的发展, 服务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服务业就业比重有望大幅提高。由于服务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高于第二产业, 这将有助于增加就业。

(2)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合理有效地配置生产要素, 把云南省资源优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坚持以特色取胜, 造就精品, 创建名牌, 把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和发展新兴特色农业有机结合, 重点培育有云南特色和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产品和优势产区, 形成一批具有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专业分工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显著提高云南农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进而提高第一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

(3) 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相结合。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实现节能减排;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一方面促使传统产业通过升级改造、人员培训减少失业人员;另一方面通过新兴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增加就业需求, 带动就业增长。

2. 加快发展中小企业, 提高就业吸纳能力

目前, 云南省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作为私营经济的主要成员, 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的作用较大, 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城市失业人员, 还吸收了大批农村转移就业的劳动力, 有效缓解了劳动力供求矛盾。当前云南省正在进入加速新型工业化、拓展高端信息化、提升全域城镇化的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关键时期,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问题。今后要加快落实相关政策措施, 一是要加大财税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不断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破解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难题, 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提高其对就业的吸纳能力。针对实施中小企业实施更宽松的税收政策, 采取“放水养鱼”的方式, 实现企业发展、就业增加、税收总量不减的多赢局面。在金融政策方面, 要根据目前中小企业难以充分利用金融体系, 因而利率等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的特点, 主要以增加信贷支持的方法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要出台更多的创新扶持政策, 鼓励和培育一批创新型绿色中小企业, 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保护和增长就业共赢。

3. 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提高市场配置效率

根据2015年第2季度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报告显示, 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效率不高, 通过劳动力市场成功就业的求职人员占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人员总数的46%, 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今后还要进一步健全劳动力资源市场,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提高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效率。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改建现有劳动力资源市场, 把全省州市县以上所有的劳动力资源市场都建成辐射能力强的高标准劳动力市场, 实行就业援助、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失业保险、档案管理、人事代理、政策咨询、劳动事务代理等“一站式”服务, 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功能, 二是要构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 全省所有劳动力市场及乡镇、村 (社区) 的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机构实行网络化管理, 实现城乡联网、资源共享。三是优化服务提升就业质量。不断增强劳动力资源市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强化服务监督, 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要根据就业市场需要不断拓宽劳动力资源市场的就业服务功能, 实行“请进来”和“走过去”相结合, “请进来”就是依托各地劳动力资源市场组织各类就业服务活动和招聘活动, “走出去”就是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力供需信息互通机制, 利用现有省、州市、县、乡镇、村5级劳动力资源网络及时发布各类劳动力供需信息。

4.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提高劳动力质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已经建立, 劳动力失业和企业破产裁员是市场经济的常态, 今后劳动力必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才能实现就业形势的稳定, 因此, 必须大力推进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 以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劳动力质量。

(1) 创新职业培训, 构建劳动者终生职业培训体系。不断完善现有的培训体系, 充分运用职业培训补贴、高技能人才补贴政策以及优惠的财税政策, 鼓励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以人为本,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创新培训方式, 不断提高培训质量。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产业转移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以及新兴产业继续的技能型人才的培训等职业培训, 完善有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引导机制、培养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加快提升劳动力素质, 满足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不同层次和专业的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2)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开展职工在职培训, 其费用可列入成本, 逐步建立人力资本培养的长效机制, 不断优化劳动力结构, 在全社会形成终生学习的良好风气, 提升整个社会的劳动者的竞争力。

5. 深化改革, 完善机制, 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目前,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就业能力不足、所学专业与岗位需求不匹配, 从而反映出一个问题, 那就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与高等教育培养的各类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 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生力军, 高等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因此, 应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际出发去审视和讨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明确提出“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问题。

(1) 深入改革高等教育体制。一是强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对接。一方面政府人力资源机构应加强与各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的对接, 开展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调查, 掌握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信号;另一方面, 政府人才资源部门强化与各类高校的对接, 将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传输给高校, 使其适时调整专业招生人数, 合理进行课程设置等, 确保大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改革高校办学模式。借鉴国内外办学经验, 明确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大力发展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的职业型高等院校, 在研究性高校中适当增加以就业为目的专业及招生人数, 实现研究型教育与职业型教育双轨制均衡发展。三是改革大学生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机制, 在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中增加学生就业能力测量指标体系,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高校大学生评价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使大学生在学校的就业评价过程中明确自身优劣势, 为未来就业奠定基础。四是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学生就业状况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或专业的办学质量和培养效果, 因此, 各类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应该有一个全面的反馈, 与毕业生就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对接, 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就业后的一年内定期进行回访, 了解其就业能力, 从而推动学校教学改革。

(2) 强化就业统计, 掌握毕业生就业动态。一是要规范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服务系统。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服务系统主要包括社会性的毕业生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和咨询机构。目前, 云南省就业服务机构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管理的现象, 比如有些中介机构只管介绍工作, 而对用人单位的资质、诚信度、工作岗位性质等不清楚, 导致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稳定性差, 甚至一个月换好几家单位, 不便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统计。因此, 应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社会服务, 发展权威的职业研究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二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调查的内容。就业统计中设定的指标体系可以较为全面, 除了包括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数量的各类就业率指标, 还可以包括反映就业质量及与就业直接相关的个体、家庭、学校等微观影响因素指标。为了避免统计中某些指标的主观性, 对于关键性的指标, 例如岗位和薪资, 可以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协议中做出约定。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协议, 使其能够发挥“准劳动合同”的作用。只有这样, 无论以此作为就业率统计的基准, 还是获得薪资和专业相关信息都可以更为准确, 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就业率造假, 同时也有利于保障毕业生权益。

参考文献

[1]莫荣, 陈云.2015年中国就业:创新创业促进就业.载李培林等主编, 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年版.

[2]郑东亮, 陈云.当前就业形势与未来展望.载刘燕斌等主编, 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 (2015)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年版.

[3]周亚敏等.绿色就业:理论含义与政策效应.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年第24卷第1期, P21-27.

8.小学教育就业形势分析 篇八

一、主要指标数据完成情况

(一)就业再就业

1.本季度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13万人;1—9月,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1.30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40万人的103.25%。

2.本季度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37万人;1—9月,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2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万人的103.13%。

3.本季度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62万人;1—9月,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4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万人的122.00%。

4.2014年9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5%,比年度目标控制数4.50%低1.35个百分点。

5.本季度新增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6.49万人,同比增长17.36%;实现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5.08万人,同比增长24.51%;期末实有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4.76万人,同比下降3.84%。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本季度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人数同比、环比分别减少21.99%和 21.75%;其中:跨省(区)市新增转移就业人数同比、环比分别减少24.21%和 24.70%。

截至今年9月底,广西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68.49万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114.15 %,其中,跨省(区)市新增转移就业42.46万人次,跨县新增转移就业26.03万人次。

(三)职业培训

本季度全区参加政府财政补贴的各类职业培训9.67万人次,其中就业技能培训7.55万人次,岗位技能提升培训0.67万人次,创业培训1.45万人次。

1—9月,全区累计参加各类职业培训21.92万人次,培训后实现就业11.35万人次。其中就业技能培训17.9万人次,培训后实现就业10.33万人次;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37万人次;创业培训2.65万人次,培训后实现就业1.03万人次,成功创业0.54万人次。

(四)人力资源市场供求

本季度需求总人数31.17万人;进入市场登记求职人数25.94万人;求人倍率为1.20。

1—9月,需求总人数112.75万人,进入市场求职登记总人数90.02万人;求人倍率为1.25。

二、数据分析

(一)就业再就业情况

第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除来宾市同比增长了24.87%外,各市同比均有所下降,降幅较大的是贺州、贵港、崇左,分别为30.38%、29.04%和28.14%。

1—9月,全区就业再就业各项正指标同比小幅下降。分地区看,南宁市、柳州市、防城港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分别增长0.10%、2.92%和3.05%,其余各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均有所下降,同比降幅较大的是崇左、贺州和桂林,分别为16.69%、13.34%和12.60%。

经济下行压力大仍是造成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等各项指标同比下降的主因。但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说明各项指标趋于合理变动,就业保持平稳态势。下一阶段国家财政调整支出结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房地产调控回归市场化等一系列调控政策出台后,经济增速可能小幅度回升,对就业也会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本季度全区城镇新增就业等指标较第二季度均有下降。由于本季度正值南海伏季休渔期,同时受到制糖企业进入淡季、上半年企业招用工趋向饱和等因素影响,招工、求职活动与第二季度相比明显减少。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各项指标可以看出,在新增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同比增加了17.36%的情况下,实现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4.51%,期末实有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同比减少了3.84%,新增毕业生人数增加并未造成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说明各地开展的一系列创新促进高校毕业生的服务活动成效显著。

根据表2反映,一至三季度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4.66%,除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新就业人数略有增长外,灵活形式、机关事业单位、其他就业形式新就业人数均出现较大幅度减少,分别为14.34%、9.56%和7.85%。从各行业比重来看,企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新就业人数比重较2013年同期有所增加,分别为2.76%和0.73%;机关事业单位、灵活形式和其他就业形式新就业人数比重略有下降,分别为0.24%、2.86%和0.40%,各行业比重总体变化不大。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大城市企业吸纳普通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趋于平缓。受经济形势变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国内整体经济形势趋于放缓,广西一些本地企业特别是制造类企业,受大环境影响,存在减员、减少生产线等现象。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受季节和传统节日影响较大。由于9月上旬有中秋佳节,有相当数量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节,同时准备晚稻的收割和水果的收获,9月是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务农的高峰期。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返乡就业和创业的人员在逐年增加,外出就业的意愿在逐年减少。

(三)职业技能培训情况

三季度全区就业技能培训正常开展,培训人数同比增加3.00%,环比增加6.26%。其中同比、环比均有所增加的有4个市,分别是:贺州市同比增加344.44%、环比增加78.91%,河池市同比增加273.31%、环比增加51.91%,南宁市同比增加181.52%、环比增加205.63%,防城港市同比增加52.34%、环比增加36.48%。

nlc202309040620

三季度全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人数同比减少48.85%,环比增加10.02%。本季度除了南宁、柳州、桂林、梧州、来宾、崇左等6个市以外,其余8个市未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三季度全区创业培训增加较多,同比增加57.61%,环比增加98.22%。其中柳州市以0.44万人的培训量居全区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南宁市,培训人数为0.31万人。

1—9月全区职业培训累计21.92万人次,同比减少9.38%,与1至6月累计同比减少16.82%相比,职业培训人数同比回升了6.94个百分点。截止到9月底,累计同比增加的有柳州、钦州、百色、贵港、贺州、河池6个市,其他8个市累计同比仍为减少。

(四)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

用工单位需求岗位和求职人数下降。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岗位需求下降,主要原因是企业在上半年招工量比较多,下半年招工量相对减少,大部分是需招技术型员工。而机械制造类企业招聘岗位大多数都是常规性缺工岗位,新增岗位很少。中小企业的一线招聘岗位往往很难一次招聘成功,成功率低,很多岗位出现重复招聘的现象。

传统管理思维落后,阻碍企业用工。从企业招聘人员的反馈来看,多数企业招聘人员普遍认为招聘一线工人比以往要困难很多,在传统的招聘者眼中,企业和求职者依然是不对等的,用工企业依然处于强势地位,坐等招人,甚至在日常招聘和用工环节中依然采取较为简单的管理模式。个别企业人员流失率以两位数的比例攀升,而企业对待一线员工的管理模式往往是年轻一代务工人员的重点参考标准。一成不变的企业运行模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求职人员的需求变化。因此,单纯批评求职人员的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也有失偏颇,需要供需双方共同与时俱进,不断向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校企平台缺少对校方的基本支持。校企合作受到高职院校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除了校企对接洽谈会以外,还缺少很多实质性的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校企合作虽然成为高等院校的共识,但只是将其作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一种尝试,而没有注重教学与就业部门的合作,缺少校内校外的共同管理。以柳州市为例,作为一个工业制造城市,其发展的历程与工业历程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为促进经济发展,柳州市就业服务中心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促成校企合作的活动,柳州市通过举办“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活动,同时还邀请学校及企业参加广州及南宁的校企对接洽谈会,但是学校与企业达成意向比较少,在校企合作中,给予的也只是一个交流平台的支持,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基本上没有。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加快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同时推进就业实名制工作,加快实现就业服务信息化,切实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二)落实对小微企业的各项政策扶持,做好面向小微企业的服务工作,引导小微企业完善用人用工制度,增强小微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小微企业在经济减速期的抗风险能力,从而保持小微企业对新增就业人员的吸纳能力。

(三)切实重视职业培训工作,促进职业培训稳步健康发展,努力通过职业培训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受人力资源逐渐短缺影响,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人数在回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职业培训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来进行,要随着经济发展转型而变化,要从只看数量转到更看重培训质量上来。

(四)进一步加强培训管理,特别是加快推广使用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尽快做到使用系统实时办理和管理职业培训业务,对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进行动态管理,对参训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不断提高地区之间信息共享程度。

上一篇:数学一年级绘本内容下一篇:特殊教育心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