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培训教案

2024-06-29

三年级作文培训教案(共10篇)

1.三年级作文培训教案 篇一

开火车

思考:

1.在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呢? 2.台上和台下的同学分别有怎样的神情、动作、语言? 3.对于这个小游戏,你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呢?

一、脑瓜转转

我的课余生活:游人民公园、爬泰山、下象棋„„

除了上面提到的,你还能想到哪些课余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细分类:

体育活动:游泳、下围棋、打排球、打篮球„„ 文娱活动:跳舞、唱歌、拉手风琴、滑旱冰„„ 闲暇活动:游山玩水、养鱼种花、访亲探友„„

围绕上面的三种分法,你能再分别举些例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好我的课余生活

怎样将自己最喜爱的课余生活精彩地描写出来呢?下面几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学习。

1.选好描写对象。我们可以先在草稿纸上列出五六项课余爱好,然后衡量比较、逐一删除,挑选出最喜爱、最想写的一种。

第 1 页

共 1 页 2.捕捉精彩镜头。选好描写的对象后,要对锁定的课余生活中的精彩镜头进行定点捕捉。以“溜冰”为例,精彩镜头肯定有很多:初学溜冰洋相百出,和小伙伴一起溜冰捉迷藏,溜冰花样大比拼等,只需筛选出一两个典型的事例就足够了。

3.生动描写细节。在描写具体事件时,要把感受深刻的细节写生动、写出童趣。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人物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就能将精彩的环节生动传神地勾画出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三、妙开头与好结尾

“抓到了,抓到了„„”这是哪里传来的声音呀?原来是我们班的同学在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老鹰捉小鸡》)

——开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自然地引出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一天中午,烈日放出耀眼的光芒,外婆说:“这正是做小实验——日光烧纸的好时机。”(《我的课余生活》)

——开门见山,由对环境的描写引出日光烧纸的小实验。我的课余生活是不可缺少的,它就像朋友一样陪伴在我的左右。我爱丰富的课余生活,我喜欢与它为伴!(《我的课余生活》)

——结尾表达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及“我”对丰富的课余生活的喜爱之情,文章中心明确。

溜冰,让我找到了快乐;溜冰,让我增加了自信;溜冰,让我学会了坚强。溜冰成了我课余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溜冰》)

第 2 页

共 2 页 ——结尾总结溜冰对“我”的帮助,表达对溜冰的喜爱之情。

四、描写人物的好词

动作描写:左躲右闪 争先恐后 蹦蹦跳跳 神态描写:欢呼雀跃 张牙舞爪 眉开眼笑 心理描写:怦怦直跳 心急如焚 忧心忡忡

五、描写人物的好句

心理描写:我紧张得心怦怦直跳,手心也被汗水浸湿了,感觉腿脚都动不了了。但我仍跟自己说,要淡定!(从心理到生理反应来描述“我”的紧张,角度全面,描写细腻,带出真实自然之感。)

动作描写:只见“老鹰”张牙舞爪地冲向小鸡们;“鸡妈妈”张开双臂左躲右闪,竭尽全力保护小鸡。(动作描写精彩,分别从“老鹰”和“鸡妈妈”的角度描写游戏的过程,镜头感强。)

神态描写: 她的小眼珠滴溜溜地转了一圈,“敌人”一不小心,就被她偷袭个正着。(交代她的神态和与“敌人”对战的结局,充分反映出她的机灵以及游戏场面的精彩。)

第 3 页

共 3 页

开心小积累:

游山玩水的客人叫()

素不相识的客人叫()

不经常来的客人叫()

专门搞暗杀的人叫()

远道而来的客人叫()

去茶馆喝茶的人叫()

购买东西的客人叫()

帮别人说情的人叫(第 4 页

共 4 页)

2.三年级作文培训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 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摸球盒、转盘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故事:《生死签》

很久以前, 有一个犯人被带到国王面前处死。这个国王喜欢抽签, 而且盒子里只有两张签, 一张是“生”, 一张是“死”, 抽到“生”就可以获救, 抽到“死”就会被杀死。请问, 如果这个犯人只抽一张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

但是陷害这个犯人的官员故意把盒子里的两张签都写上了“死”字, 请问, 这时犯人只抽一张签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他会抽到“生”签吗?一定抽不到也就是不可能会抽到。

通过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步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可能性

可能 (不一定) 一定不可能

二、合作探究, 亲身体验

老师这节课为大家安排了一个摸球游戏, 让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探索可能性的知识。

(1) 介绍学具, 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 每个小组依次分得一个纸箱 (每个纸箱放置球的情况如下: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第一个纸箱全部放白球, 第二个纸箱全部放黄球, 第三个纸箱放3个白球、5个黄球, 第四个纸箱放3个黄球、5个白球。第五个纸箱不放黑球) 。

(2) 介绍摸球规则:每个小组共摸球20次, 每次摸出1个球, 记录下其颜色后, 放回纸箱后, 再进行第二轮摸球。

(3) 操作体验, 小组合作进行摸球游戏并记录摸球情况。

设计意图:亲身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一定的,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并初步感受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联系。

(4) 汇报各组的摸球情况:第一组摸到的球全部是白球;第二组摸到的全是黄球;第三组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第四组摸到白球的次数多;第五组没有摸到黑球。

(5) 质疑:为什么每组摸球的情况不一样呢?

(6)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猜想。

(7)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第一个纸箱放的全是白球, 所以一定摸到白球;第二个纸箱放的全是黄球, 所以一定摸到黄球;第三、四个纸箱放有2种球, 所以可能摸到黄球, 也可能摸到白球;第五个纸箱没有放黑球, 所以不可能摸到黑球。

三、验证猜想, 异中求同

(1) 让各个小组打开纸箱, 看看纸箱放球情况是否符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

(2) 延伸:如果第五组的同学一定要摸到黑球, 该怎么办?

如果要让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怎么办?

设计意图:异中求同, 验证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直接关系, 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

四、实际应用

(1) 试一试:1) 先让学生按题中要求进行摸球游戏活动, 然后思考题出的问题, 小组内交流。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2) 让学生再次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 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街头转奖的骗局) 。

(课本85页练一练)

(2) 分析从下面四个箱子里, 分别摸一个球, 结果是哪个?连一连。

【出示课件】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定是白球”“一定不是白球”这两个该连接的盒子, 但是对于“很可能是白球”“白球的可能性很小”会有一些争议。这里需要通过演示活动来帮助学生辨别“很可能”与“可能性很小”两者表达事情发生的程度大小。

(3) 问题: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出示课件】首先可以和学生说明:北方地区冬天比较寒冷 (冬天会下雪) , 内陆地区, 如江西省的冬天怎样? (学生回答) , 南方沿海如广西、海南等地属于亚热带气候, 冬天不太冷, 不会下雪;让学生说一说“武汉”“海南”和“哈尔滨”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查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以及各季的平均气温, 然后让学生分析“下雪”时气温的特点。再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判断各地下雪的可能性。

(4) 说一说活动。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说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五、全课小结

3.三年级作文培训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理解并且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也就是透视现象。孩子们能够运用“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规律,采用多种绘画形式(如剪贴、粘贴、拼贴、绘制)来表现物体前后关系的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用欣赏学生生活中的透视照片导入新课,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透视规律,也可以通过动画片的欣赏,让孩子们了解怎么表示透视现象。最好通过各种绘画手段,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感受绘画快乐。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方法:先让孩子们欣赏生活中关于透视的照片,然后欣赏动画片,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然后小组合作,通过拼贴作品的动手实践活动,来拓展孩子们的创作思路,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生活照片、影像资料或课件、彩色纸、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能显示透视的生活照片,提问:孩子们观察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规律?教师引导,近处的什么大(高)?远处的什么小(矮)?然后让孩子们总结。(同样大小的物体,距离我们近的看起来比较大,距离我们远的看起来比较小,距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在距离我们远的物体的前面。这就是一种透视现象,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内容——前前后后。)

板书课题——前前后后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探索新知

1.让孩子们欣赏动画片《热气球升空》。仔细观察如何表现气球的一前一后的关系,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进一步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可能回答: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也可能回答: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出示有透视现象的学生作品,让孩子们欣赏,教师引导,从而再次拓宽孩子们的创作思路,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情感。

(三)能力反馈,动手实践

1.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

3.作业要求:用拼贴的方法表现一幅有前后关系的风景画。步骤要求:先想好内容,用彩色纸剪好相关景物,注意景物的前后遮挡关系。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多多鼓励孩子们自己创作。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四)作业点评

引导孩子们作品自评、互评,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创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总结:生活中的透视现象随处可见,我们今后一定要留意观察。

(五)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4.三年级作文教案 篇四

(1)两名学生表演小剧《客人来了》。按照“请进”——“请坐”——“倒茶”——“削水果”——“给爸爸打电话”的顺序进行表演。

(2)学生评议,从表情和语言两个方面,给予补充。

(3)再请一组同学表演。

1、学生写草稿。

现在我们拿起比,把你招待客人的经过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想一想我们刚才的表演。

4、点评。

(1)同桌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互相纠正,互相表扬、肯定。

(2)推荐你认为写得好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3)交流评议.

5、学生修改。

5.三年级作文教案 篇五

(1)两名学生表演小剧《客人来了》。按照“请进”——“请坐”——“倒茶”——“削水果”——“给爸爸打电话”的顺序进行表演。

(2)学生评议,从表情和语言两个方面,给予补充。

(3)再请一组同学表演。

1、学生写草稿。

现在我们拿起比,把你招待客人的经过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想一想我们刚才的表演。

4、点评。

(1)同桌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互相纠正,互相表扬、肯定。

(2)推荐你认为写得好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3)交流评议.

5、学生修改。

6.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篇六

1、写一写你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法。

2、把事情叙述清楚。习作过程:

1、谈话导入

A、写遇到了什么困难,这困难对你的坏处,你对它多么头疼。B、写清解决的过程。

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要写详细,写你的做法和实物的变化。C、写清自己的感受。

2、学生习作

习作要求:

1、写一次买书或借书的经历。

2、将过程写具体。习作指导:

1、谈话导入

2、习作指导

A、审题

写买书或借书的经历,属于记叙作文,记叙文六要素要交代清楚。B、重点指导过程

什么时间

去什么地方借书

借书时你的语言、动作、心理写一写 D、详略得当

3、学生习作

记一次借书的经历

一天下午,我拿着刚刚发下来的借书证高高兴兴地到学校图书馆借书。

我一进图书馆的门,哇,图书馆的书真多!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要借的那本《优秀作文》在哪里呢?我绕着每个书架走来走去都没找到《优秀作文》。突然,我发现书架旁贴着历史类,文学类,科学类……我要借的那本《优秀作文》是什么类呢?对,是文学类的。于是,我来到文学类书架前,经过仔细地寻找,我终于找到了我要借的那本《优秀作文》。

可是,书放在最高层,我怎么努力都拿不着。这时,一位大姐姐看见了,她连忙走过来对我说:“小朋友,你要借哪本书?”我说:“我要借《优秀作文》。”那位大姐姐说:“我帮你把它拿下来。”说完,那位大姐姐把《优秀作文》拿了下来,递给了我。我双手接过《优秀作文》,翻开它带有条码的那一页,把借书证夹在里面,来到柜台前,卢老师为我办理了借书手续后,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通过这次借书的经历,点燃了我求知的好奇心,我越来越感到书对我非常重要。

啊,借书的感觉真好

习作要求:

1、写自己喜欢的石头,要写清石头的特点,自己喜欢的原因。

2、在写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比喻、排比、想象等各种手法表现石头的特点,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习作指导:

1、谈话导入课题。

2、选好对象集中观察。

3、指导观察,观察要细致,要有一定顺序,或由上而下或自左而右,或由外到内,整体一部分。

4、调动所有感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对石头的形状、色彩、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质地等全方位感知。

5、充分发挥想象力。

我喜欢的石头

在不起眼的地方,马路上,小河里藏着各式各样,千奇百怪,艳丽多彩的石头,只要你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这些石头非常奇特,非常漂亮。

我最喜欢雨花石,它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的上面有一幅图画,栩栩如生;有的上面有不一样的斑点,不一样的花纹,样子就像一个光滑的蛋。我在博物馆看见的雨花石很神奇,不可思议,它叫‘红梅报春’。它是一颗椭圆形的石头,上面布满了淡黄色,黑色的树干上开满了鲜红的梅花,十分精致,梅花上布满了白色的雾,仿佛红梅披着一件白色的纱衣,在雾中翩翩起舞,迎接着春天的到来。真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么美丽,这么神奇的雨花石啊!

小小的雨花石,它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却往往藏在不起眼的地方,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它是观赏石中的奇葩,它的美丽便有了‘天赐国宝,中华一绝’的称号。没想到小小的雨花石,竟有着这么丰富的内涵!它带给了我无穷无尽的知识,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写作要求:

1、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

2、从不同方面介绍家乡的特产。习作指导: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2、选择材料

先选择你最熟悉,最喜欢的水果写一写。

3、习作指导,可从特产的不同方面去写,注意时令特点、大小、颜色、味道及营养方面来写。

4、学生习作。

桃子

每到春天,满山遍野的开满粉色的桃花把家乡打扮得如世外桃园一般。走在田间路边,浓浓的花粉迷漫在空气中,深吸一口甜甜的,感觉很舒畅!

当桃花纷纷谢落时,小小的桃子和叶子也长出来了。桃子先是像玉米粒那么小,绿绿的,满园都是,像一串串绿色的珍珠……几天后,你一看,它已经长得有鸡蛋那么大了。慢慢地,它的尖染上了红色,顺着红尖,整个桃子的小脸也羞红了,也长大了。远远看去,像枝头挂满红红的灯笼。

四月时,早熟的桃子下来了,拨开毛茸茸的皮,咬上一口白里透红的瓤,软软的,酸酸的、甜甜的,特好吃,不由你吃一个,还想再来第二个。七月份,水蜜桃下来了,水蜜桃个大,味甜,果质软,可以说是桃子中的上品,大人小孩子都适合吃,真是美味无比。十月时下来的桃子脆脆的,甜中带酸,味也不错。

我喜欢家乡,更喜欢家乡的特产——桃子。

习作要求:

1、选择生活中发现的一种有趣现象,写一写。

2、写出你发现的过程。习作指导: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2、选择材料,可以写自己发现的,也可以写做实验中发现的。

3、内容要具体,自己发现的,要把发现过程写具体,通过实验发现的,要写详实验过程。

有趣的发现

星期天的下午,我在家里看《中国青少年百科全书》。

我看到书上说:“把一支牙签折成V字形,再在牙签的折断处沾一滴水,会使牙签迅速向两边张开。”我看了这句话,心里想:“不可能吧,沾一滴水在牙签折断的地方能使牙签拉直?”想完,我便跑去爸爸的房间,问他:“爸爸,书上说在一支折成V字形的牙签的折断处滴上一滴水,会使牙签迅速拉直,这是真的吗?”爸爸笑着对我说:“是不是真的,自己动手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吗?”“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说。

我来到客厅,拿来一支牙签,把它折成V字形,再沾一滴水在手上,滴在牙签折断处,突然,牙签就像受到电击,猛烈地拉动起来,迅速向两边张开。我惊讶地说:“是真的,太神奇了!”爸爸告诉我:“其实,这种现象叫毛细血管效应,牙签中有许多孔隙,吸了水后就会膨胀,于是牙签就被胀直了。”“吃钱,原来如此!”我说。

从这个试验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都要试一试。

习作要求:

1、根据《炮手》续一续、编一编。

2、注意清洁合理,故事完整。习作指导:

1、谈话,导入新课。

2、理解原文,把握思路。

3、确定中心,展开想象。

4、习作注意事项:人物特点,语言风格应当与原文保持一致。

5、学生习作。

续写《炮手》

战争结束后,炮手回到故乡……

他走到村口,娜克红大嫂发现了他,便对着村子大叫:“大伙们,比埃尔回来了!”村民们纷赶了过来,他的妻子克红林和儿子比诺尔和女儿比晶玲拉着他的手,亲切地说:“我们回家去吧!”炮手大吃一惊,惊讶地说:“当年我不是炸了房子吗,难道我炸错了房子?那咱们也会有新房啊,爸爸。”“新房?”炮手吃了一惊。这时,一座红瓦白墙的房子出现在他眼前,只见门上插着一束玫瑰、一袋水果和一封信,炮手快步走过去,忙打开信封,密麻麻的字立刻出现在他眼前: 尊敬的炮手:

您好!

当年您亲手炸了自己的房子,我知道您是为了我们,因此,我们精心为您制作了一套小别墅,希望您喜欢,希望您收下。另外,这束玫瑰和这袋水果也请您收下,就算是大伙的一点心意吧!

村长:博晶晶

1896年9月28日

炮手看了这封信,忍不住流下了两行热泪。

有了大家起的这幢房子,炮手和他的家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习作要求:

1、想象走进 了大森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活着发生了什么事?

2、可以从不同季节去想象,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写。

3、写的时候要表现大森林的美,大森林的夫妇多彩,奇妙无穷。习作指导:

1、激趣导入。

2、指导过程。

A、习作要求是想象你走进了大森林,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事。写时要抓住森林特点写出自己感兴趣的方面。B、在描写时,注意思考怎么描写事物的静态和动态。静态:指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等静止状态。动态:指事物变化和发展变化、活动情况。C、要把自己的感情通过景物抒发出来。

假如我走进大森林

如今是9999年12月20日———我的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要乘坐时光穿梭机到993785年的森林去看看。

一下穿梭机,我就朝森林深处走去。在途中,我看见了森林里有高大的红松和栎树,有苍翠的松柏,有粗状的白桦,还有叶子像手掌的枫树,还有许许多多我不认识的参天大树和百年古树。每一棵都十分茂盛。

当我走到森林深处时,我被这里的美景震撼了,这里的树木都十分繁茂,鸟儿的叫声婉转动听,湖水透明得都能当镜子照了,湖对岸有一座豪华的大别墅,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湖边开满了七色花,真的好美好美!在这样仙境般的地方,我不由自主地跳起来了轻盈、优雅的舞蹈,忽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四周响起了动听的音乐。鸟儿的叫声像音乐的伴奏,顿时,我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尽情欢乐,这时的我像一朵盛开的花朵。就这样,我玩得忘记了时间。当黄昏悄悄降临,晚霞姑娘把火红的光茫洒向大地,整个森林浸在火红色的晚霞中,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里,乘坐时光穿梭机回到了家里。这是一个美丽的森林,这是一个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的林海。这是一个特殊的生日———让我们看到了森林的奇妙和美丽。

我爱你美丽的大森林!

习作要求:

1、读懂习作要求,了解书信的格式。

2、借助习作要求的提示,使学生懂得可以通过书信来表达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借鉴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通过具体情景,表达对老师的真情实感。习作指导:

一、激情导入

二、讨论回忆

1、你打算给谁写信?

2、在信中,你有哪些话要对他说?

三、明确要求

1、复习书信格式:称呼、问候、正文、祝福、署名、日期。

2、提出习作要求:

(1)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感情。

(2)要写真实事情,抒发真情实感。

(3)写完后认真修改。

四、组织交流

六、完成习作

给老师的一封信 敬爱的梁老师:

您好!我们很久没有见面了,我特别想念您。最近您身体好吗?您的病痊愈了吗?工作还是那么辛苦吗?

梁老师,您是我的启蒙老师。我们刚踏进学校的大门时,还是一个天真、调皮、无知的孩子,是您手把手的教我们学习文化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您对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那么关心。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您马上带我去医院看病,还及时打电话通知我的爸爸妈妈,使我的病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和控制。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吵架了,您不但没有批评我,还亲切的教诲我,要我和同学友好相处。您为了我们的成长呕心沥血、废寝望食。人累病了,头发也白了!您无怨无悔。梁老师,我们谢谢您了!我们一定要勤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您。

梁老师,教师节快到了,我代表全班同学祝您节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您的学生:张兆祥

7.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 篇七

李春绵

【设计理念】

本次习作着重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的理念:“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教学时,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激励,激发学生乐于写作的激情,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去写作。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是如何编出来的。

2.指导学生围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来开拓思路,自己确定题目,仿照例文,依据本次作文要求来编一个童话故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几幅图,大胆想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喜欢)你们都喜欢哪些童话故事呢?(启发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2.刚才大家交流了这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知道童话故事都有哪些特点呢?结合课文里学过的、结合自己听过的、看过的童话故事,自己想一想,同座位互相说说。

3.指名说说“童话故事”的特点。(师归纳板书:①把动物、植物、物品当作人;②要大胆想象,编有趣的故事。)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习作8》,也来编写童话故事。

二、学习例文,了解写法

1.有一位叫耿新华的同学,为了帮助小朋友养成讲卫生的习惯,他动脑筋编了一个童话故事。师范读。

2.学生轻声读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边读边思考:①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说了谁?②说了一件什么事?③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读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以上三个问题。(略)

4.学生再读例文,想想:不讲卫生的小朋友听了这个童话故事后会改正吗?

5.师: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就能帮助小朋友改正不讲卫生的坏习惯,看来,童话故事的作用的确很大!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编一个童话故事来帮助某些同学改掉某些不良习惯呢?

三、根据要求选好内容

1.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作文要求:通过编童话故事来帮助同学们认识了解编童话故事的好处多。

2.(出示书上四幅图)仔细观察,这四幅图上分别写了哪几种动物?它们都有哪些不好的习惯?

(小猴子——写字姿势不正确;小猪——吃多了糖果牙齿不好;小白兔——不想吃萝卜,太挑食;小狗——吃饭要妈妈跟着喂,不利于身体健康。)

3.师:这几幅图只是提供给同学们选用的。同学们还可以结合你平时观察到的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呢?

(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

4.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不良的习惯”,想想这会有哪些影响?选择好描写的对象(动物、物品……),自己拟定童话故事的题目。(让学生自由拟题,指名交流。《小猴子写字》、《小猪的牙不疼了》、《吃蔬菜好处多》、《小马不乱扔果皮了》……)

四、大胆想象,编写童话

1.以例文启发想象。例文中这位同学讲了小花猫不讲卫生的哪些事?这个故事开头、经过、结果怎样?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2.谈话拓展。同学们在选定了童话故事的内容和童话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后,就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个“人物”身上原来有什么不良的习惯?(如爱吃零食、不吃蔬菜、坐姿不正确、不爱剪指甲、随地吐痰、随地乱扔果皮……)围绕这个不良习惯,会发生什么事呢?带来哪些危害和不良后果?事情的经过如何?事情的结果怎样?

3.大胆描述和构想。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好内容,根据内容拟好题目,思考可能会发生些什么事?并认真构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构思故事时可以大胆、自由地想象,要尽可能地使故事过程具体些。(在自己独立思考后,说给同座位听)

五、交流评议,动笔写作

1.四人小组交流:把自己编好的故事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同学帮助补充修改。(师下小组巡视和参与)

2.各小组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所编的童话故事。(对于优秀的要肯定优点,给同学作示范;对于中等及较差的要多鼓励,少挑毛病,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保护他们编写童话故事的积极性,并组织同学们讨论,帮助完善故事。)

3.学生动笔将自己所说的童话故事写下来。

教后反思:

学生对写童话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大家的情绪都很高涨,他们都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从本节课学生的表现来看,三年级的孩子乐于编想象作文。

但是,当我把学生的作文收上来批阅时,却发现学生在写童话中海是存在着许多问题,如:

一、是作文审题不清。本次作文要求是写几个动物之间的童话故事,但有小部分学生写成了一个动物的自述,不符合作文要求。今后在作文讲评中应多进行审题的指导。

二、故事的内容比较单一,甚至雷同。三有的学生故事情节叙述不太清楚,也没有总结出道理。这部分同学要进行再次指导,让他们再认真修改。

四、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出现的毛病比较多。如:双引号的使用出现的毛病最多,有的在描写到对话时,应该使用双引号却没用;有的前半部分的对话中,开门的双引号用了,可后半部分对话中关门的双引号却又不见了。说明学生的双引号的使用范围和用法还没弄懂,今后在作文指导上合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给予指导,让学生学会运用。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2009-05-12 18:24 本学期我担任了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与高年级教学相比,三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三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从三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三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在二年级只是安排写句练习,这个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32篇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三年级刚刚从低年级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如在教学《花钟》时,由于备课时侧重于对课文内容的挖掘、侧重于教学环节的设计,对学生的学情没有正确的估计、预测,在课堂上,学生感到在跟着老师走,有些要求不知如何去操作,结果学得很累、学得被动。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

课上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32篇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希望能冲破瓶颈,的新天地

《灰雀》说课稿

《灰雀》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效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列宁喜爱公园里三只美丽的灰雀,更爱知错改错的诚实的孩子。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对小男孩的爱护之心,深深地感动了小男孩,从而促使孩子放鸟归园。全文共有12个自然段,我分为三部分来进行教学的: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二至第九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十至第十二自然段为第三部分。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为:

1、学会本课生字,着重理解“欢蹦乱跳、自言自语、可惜、坚定、果然”等词语,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做诚实的孩子,知错就改,并注意保护鸟类。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难点是感悟列宁是如何用爱心启发、感染男孩放鸟归园的。教学时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自学生字,并且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读懂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课文内容,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词句,感悟列宁那含而不露的拳拳爱心。

下面我着重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意图。

一、读中悟,悟中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可以说,琅琅的书声是阅读教学的畅想曲。《灰雀》一文语言朴实,叙述含蓄,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十分真挚,十分感人。没有在“朗读”二字上下一番功夫,学生很难悟出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因此,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让学生实实在在读书,真真切切悟情。教学过程中,我们安排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从初读到细读到精读再到品读,学生由浅入深地读书,在读书中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感悟文中的情真意切。比如教学课文第二、三部分内容时安排了这样的读的训练:

1、初读,让学生边读边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回家的?这是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感知。

2、细读,想一想,你是怎么从这些句子中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书中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感悟列宁和小男孩的情感变化。列宁从找不到灰雀时的着急担心(“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到为灰雀的失踪而难过、婉惜(“„„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再到明知故问的略显惊讶(“会飞回来?”);小男孩从一开始回答列宁“没看见,我没看见”时的支支吾吾,到他认识到自己错了,肯定灰雀“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再到下决心改错的坚定态度――“一定会飞回来的!”这些情感的变化都只能在细细的读书中体会。

3、精读,当学生学完这部分课文内容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这部分内容该怎样读,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读完以后说一说。目的是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语言的情感,感知语言的表达形式。比如读“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这一句要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婉惜,而读“一定会飞回来的!”这句话要读出坚定的语气,男孩的坚定是从“一定”和“!”看出来的。

4、品读,在引导学生对这部分课文内容进行初读、细读、精读之后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即为品读。品读就是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真正把文章的感情读出来,进而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训练语感,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目的。课文中列宁对灰雀的爱学生容易体会到,而列宁对男孩的爱却含而不露,这就必须让学生进入文中的角色却朗读,去感悟,去体验,并在读书中感受列宁人格的魅力,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教育。

二、采用讨论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已经成为教育界同仁的共识。遵循“主体性”原则,采用讨论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求新知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1、本课时的教学中,围绕“你是怎么从这些句子中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这个问题,学生进行了读书、思考、讨论之后,老师让他们自由发言,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他们的思维、表达提供了自主的空间。学生在这种无拘无束的交流中,以极大的兴趣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去体验,去获取,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智情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2、进行第三部分内容教学时,当学生读懂了“男孩果然把灰雀放回来”之后,让他们再细细地读课文,想想从这部分课文内容还能知道什么,体会到什么?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这样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合作讨论中,学生之间一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提高,许多学生可以克服胆怯、孤独等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学有所得。

三、巧用多媒体,激趣导思,突破难点。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在屏幕上进行有机组合,从而完成随机性交互式操作。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当“列宁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枝头歌唱”这一动态画面出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会为之惊喜,仿佛自己也来到白桦树下,看到了灰雀欢蹦乱跳的身影,听到了灰雀悦耳的歌声,喜爱灰雀之情油然而生。这么惹人喜爱的灰雀果然回来了,这是因为男孩知错改错把它放回来的,而男孩之所以知错改错是因为列宁对灰雀充满了喜爱之情,对男孩充满了爱护之心。这种仿佛身临其境的感知,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为灰雀的归来而高兴,为男孩的诚实而高兴,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列宁对灰雀的爱,对男孩的爱,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四、说写训练,培养创新。

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列宁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那么,男孩是怎么把灰雀放回来的呢?这是课文的空白,利用这一空白,可以拓展学生的说话写话训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的一切思维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参与。让学生从说到写,可以培养想象创新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使之形成语文能力。

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五课《灰雀》,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我的说课将分五部分。一说教材;二说教学方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程序;五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

三年级上册阅读的学习目标开始学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加强词、句训练: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情的过程。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本单元的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A、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C、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小男孩城实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学定教,引导学生读懂课文.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新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诚实的可贵,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净化,爱鸟类,热爱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教育。

教学重点: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教学方法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教学知识与学生感悟的结合。三年级学生刚接触新教材,对教材有很大的好奇心,同时在他们这一年龄阶段,好动,形象思维占优势。基于这些,我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三.说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读中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向学生传授“学法”,是让学生“会学”,这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写写、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会学”的智慧。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时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自学生字,并且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读懂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课文内容,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词句,感悟列宁那含而不露的拳拳爱心。

五.说板书设计

灰 雀

列宁

男 孩

8.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 篇八

王立年

习作内容:语文乐园

(六)习作 可爱的小猫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发挥想象,抓住小猫的特点,突出小猫的可爱。

2、引导学生追忆生活中观察到小猫的点点小事,激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前准备:

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课和口语交际课,展开我喜欢的小动物的想象和描写。事先有意让学生回忆和收集自己在生活中喜欢的小猫的特点和材料,然后通过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做好准备。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习作话题

在上一节口语交际课中,我们认识了那只可爱的小猫,看,老师今天把它请来了。仔细瞧一瞧,它哪些地方长得最可爱。

二、观察想象,自由表达

1、看一看,小猫哪些地方最可爱

出示小猫图片,让同学们自由说出小猫最可爱的地方,教师相机引导。

2、说一说,聊聊生活中可爱的小猫。

你们的家中养过猫吗?没养过猫的同学见过猫吗?看来大家对猫也不陌生了!

3、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小猫。

同学们自由说说生活中见到的小猫。

4、夸一夸,你最喜欢的小猫的特征。

三、联系生活,抒发真情

1、激趣,引出录像

是呀!听了大家这么一说,我觉得猫长得太可爱了,不过,猫除了长得可爱,它与我们一起玩耍、生活时的动作表现也让我们觉得可爱。老师特地为大家带来了一段录像,2、看一看,初步感知猫的动作习性。

同学们自由叙说他们所见到的小猫的可爱之处。

3、再次感知录像中小猫的可爱,强调观察仔细。

4、说一说同学们在录像中印象最深的地方,教师相机引导,说完整的句子。

5、想一想,生活中的小猫可爱的地方,能把它说给同学们听。小组交流,互相说!

6、夸一夸,每人都夸自己的小猫好!

同学们意犹未尽,你们就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写出来吧!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9.三年级作文教案写桔子 篇九

桔子

执教:刘帮蓉

教学目标:

1.调动各种感官,学会观察的基本方法,通过仔细观察、品尝了解桔子的外形、颜色、味道等。

2.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把桔子分几个方面先说清楚,再写下来。

3.收集有关桔子的资料,了解桔子的用途。教学重点:指导观察 教学难点:练习说话 教学准备:桔子及相关资料

一、猜谜语导入

1、“黄灯笼,绿宝盖,盛满黄饺子,吃掉黄饺子,吐出白珠子”这是什么?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2、展示桔子收获的图片,秋天到了,家乡的桔子成熟了,黄澄澄、金灿灿的。两个、三个凑在一起,在绿叶的衬托下,多诱人呀!让我摘下一个看看、闻闻、尝尝吧!

二、指导观察

(一)外表

让我们和桔子做一次亲们接触吧。

1、请你用眼睛看,这个桔子是什么形状的?(板书:眼睛 形状)你看,桔子有点圆,更有一点扁,所以,观察时一定要看准,谁能说得完整。桔子的形状像什么?像小皮球 像灯笼 把两个比喻连起来说一说。板书:比喻

学生自由说一说形状。

2、桔子是什么颜色的?(青绿、金黄、黄中带绿、黄绿相间、黄中透绿)老师换一种说法,你听听怎样?桔子穿着一件黄绿相间的衣服.你喜欢说说的?(板书:拟人)其实,我们的语言和句式是很丰富的,我们可以用呀。

3、把形状和颜色连起来说一说。

4、继续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桔子的身体上有一些小水泡,犹如它的呼吸孔。皮上有一个小黑点点,真像一个黑亮亮的小眼睛,在看着我。)

5、看桔叶:瞧,老师的这个桔子上还有叶子呢!桔子叶顶在桔子上像什么?再想开去,它可能是刚摘下来,很新鲜,很好吃。

6、观察不光用眼睛,还可以用手摸!请你把桔子拿起来摸摸,什么感觉?板书(摸 表皮)滑滑的,凉凉的;又滑又柔,真舒服!滑中带点粗糙。

7、托起桔子掂一掂,感觉怎么样?大约多重?掂一掂挺沉的。掂一掂沉甸甸的。还挺重的呢!

8、下面该说说它的味道了,谁知道桔子的味道?(学生可能会说是酸甜的)你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会说是吃出来的。)现在的这个没剥开皮的桔子可以吃吗?那么,我们除了通过嘴巴吃,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它的味道?(用鼻子闻)对。谁来闻一闻这桔子的味道,然后告诉大家。(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

9、现在把桔子放到耳边听一听,听到了什么?(可能会说没有听到)想象一下(板书:想象)师启发:老师仿佛听见桔瓣在说:“我在里面闷死了,快给我开门,让我看看外面美丽的风景。”听见桔子说:“小朋友,请不要吃我,那会疼死我。听见桔子说:“我们有这样漂亮的外形,甜美的果肉,这都要感谢辛勤培育我们的农民伯伯。”

10、谁能连起来把桔子的外表说一说?(板书:外表)

(二)内里

1.赶快让桔瓣见见外面的世界吧,注意老师的动作:教师剥桔皮。问:刚才老师做了什么动作?(用大拇指在桔子底部按了个口,顺着这个口,很容易地把皮剥开了。剥、扒)老师剥桔皮,请一生上台来听听,剥皮时有声音吗?嗤嗤的声音;闻闻,你闻到了怎样的味道?(清香)

2、虽然这么诱人,但是我们也别急着吃,让我们再来看看剥开皮后的桔子,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仔细观察观察,只有观察清楚了,才能说得清,说得好。剥开的桔皮像什么?桔子像什么?(剥开的桔子皮像一朵小花,还像章鱼,更像观音菩萨的莲花宝座。桔子瓤圆圆的像一个黄色的小南瓜。)

3、再用眼观察看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桔瓤、白色的经络)这雪白的经络像什么?(纱衣)

4、拿起桔子,大家一起动手剥桔皮,这次剥桔子能把它剥得像花儿吗?边剥桔子边说出动作。

5、、数一数,有多少瓣桔瓣?仔细看,动脑想:这些桔瓣围在一起,好像„„犹如„„用打比方的句子描述一下。

6、老师看大家已经是迫不及待了,跟着老师一起掰开桔子,取下一瓣。(掰、取)说说你刚才用了哪两个动词。

7、仔细观察桔瓣的形状,像什么?像小船,像月牙,像饺子,还像一个金元宝。慢慢地撕开桔瓣,看到了什么?发现里面有许多桔黄色的果粒,像大米粒。

8、看到孩子们实在是忍不住想吃了,放进嘴里尝尝吧。走到孩子面前,请孩子说说味道,注意把话说完整。好吃吗?喜欢吃吗?好吃喜欢吃就继续吃一瓣吧。

9、现在能不能从剥开皮开始,按着顺序先介绍你所看到的桔络,再讲讲桔

瓣,然后说说果肉和味道,试试看行吗?自由说。

10、同学们,刚才我们分步观察了桔子,那么现在你能不能连起来说一说,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老师给大家友情提示,没问题的同学可以自己说说。

(点击出示:桔子(形状、颜色),我情不自禁地把桔子拿在手里一摸________,掂一掂_________。我剥开皮,__________,细一看,桔瓣外有______________,桔瓣呢,_________,我忍不住了,掰开一瓣塞进嘴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组里说一说。

真好。同学们,刚才我们在眼、手、鼻、口几员大将的帮助下,通过看、摸、闻、尝仔细观察了桔子,并学着介绍了桔子的外形、颜色、味道。

(三)用途

桔子不仅好吃,还有好多用途呢?谁知道,说给老师听听好吗? 1.指名说说桔子有哪些用途。2.教师归纳

桔子:桔子可谓全身是宝,其果肉、皮、核、络均可入药。桔子含水量高、营养丰富,含大量维生素 C、枸橼酸及葡萄糖等十余种营养物质。食用得当,能补益肌体,特别对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压患者,多吃蜜桔可以提高肝脏解毒作用,加速胆固醇转化,防止动脉硬化。

桔皮:桔皮是一味中药,叫“陈皮”。性温,味辛,有理气化痰,燥湿的功效,制成各样的美味佳肴,不光可以增加食欲,还可以祛除胸腹满,呕吐,咳嗽等多症。可以做桔皮汤、桔皮茶、桔皮酒、桔皮粥等。

提醒:桔子好处虽多,但宜常吃而不宜多吃。中医认为桔子性温,多吃易上火,会出现口舌生疮、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结等症状。

桔子汁:可防心脏病等

三、学生习作,展评。

我口说我心 我手写我口,刚才怎么说的就动笔写下来吧,肯定会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具体了。

四、指导写开头结尾

1设问开头:它橙红的颜色让我想起了家里挂着的灯笼,它清香的气味让我想起了人间的美味。它是什么?它就是酸甜可口的桔子。

2、猜谜语开头:“黄灯笼,绿宝盖,盛满黄饺子,吃掉黄饺子,吐出白珠子”这是我最爱吃的桔子。

3、开门见山:一年四季中,我们吃过很多水果,其中我最喜欢桔子!桔子清甜可口,受人喜爱。

10.三年级作文 美丽的花朵 教案 篇十

目标预设:

1、能从颜色、样子两个方面来观察菊花和一串红,能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想象到的说一段通顺的话。

2、能将自己说的话写下来变成一段通顺的文字,标点运用准确。

3、能恰当的运用打比方和成语。

4、能恰当的用上“„„有„„有„„还有„„真是„„”,“„„有的„„有的„„还有„„”,“„„就像„„又像„„”等句型。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能按从颜色、样子两个方面来观察菊花和一串红,能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想象到的说一段通顺的话,并能写下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在短文中能恰当的用上“„„有„„有„„还有„„真是„„”,“„„有的„„有的„„还有„„”,“„„就像„„又像„„”等句型,同时还能适当的用上打比方。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感受秋天的美。

1、春姑娘把世界装点的五彩缤纷,夏姑娘把世界变得色彩斑斓,秋姑娘又让我们的世界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回答

2、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秋天的花朵!点出课题“秋天的花朵” 小朋友,你们知道秋天都有哪些花开放了? 学生回答

3、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播放秋天的花朵。你觉得秋天的花朵怎么样?学生回答 出示相应的句子:秋天的花朵!

二、形色结合,描绘菊花的美。

(一)观察菊花的颜色美。

1、你们觉得秋姑娘把哪种花变的最美?最想去看一看!板书“菊花” 好!就让我们走进菊花,说说菊花。播放菊花的图片。

看了菊花,你有什么想说的?能说的具体些吗?(颜色)

2、出示句子:菊花有有有,真是。根据观察,学生说说菊花的颜色。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所有的颜色?(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把成语用进句子里,再说一说菊花的颜色。

4、小结:

这红的、黄的、五彩缤纷,五颜六色都是菊花的?板书“颜色” 菊花的颜色可真多、真美啊!

(二)观察菊花的样子美。

过渡:除了颜色还有什么也让你觉得菊花很美?板书“样子”

1、观察礼花菊

(1)仔细观察一下这几朵,你觉得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2)你们说的都很像,老师这儿也找到了一幅图,你们看像不像?出示礼花图 出示句子:菊花像。

学生根据观察与自己的想象说一说。(3)谁能说的更生动更好?

出示句子:()的菊花像()的礼花。

(4)这几朵菊花就像礼花,所以啊人们称它为礼花菊。点击名字

2、逐幅出示蜂窝菊、火焰菊、瀑布菊、千手菊的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这些菊花像什么,试着猜一猜菊花的名字。遇到学生想象困难的地方教师可以先出示菊花的名称,给学生的想象架设一座桥梁。

3、根据观察,说说菊花的样子。

(1)菊花的种类可真多啊,各不相同: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出示句子:菊花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真是。学生根据句子练习说话。

(2)你们也能用一个成语把菊花的样子都概括出来吗? 老师送给你们一个成语叫:千姿百态齐读 把成语用到句子里,再说一说菊花的样子。

(三)总结菊花的美

1、刚才,我们一起观察、欣赏了菊花,你们还记得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观察的吗?(颜色、样子)

2、你们能根据刚才所观察到的,从这两个方面来完整的说一说菊花吗? 学生说菊花。

通过对菊花的颜色、样子的仔细观察,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菊花的美。

三、知识迁移,描绘一串红的美。

过渡:小朋友,你们知道吗?一串红也开放了。

看,这就是一串红。让我们也来观察一下。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颜色和样子)

1、说颜色

谁来说说一串红的颜色。学生说颜色。

2、说样子

(1)仔细观察,你们觉得一串红像什么? 学生回答。

出示相应的句子:一串红就像。(2)一串红还像什么?

谁能说的生动点?学生再说。学生回答。

出示相应的句子:一串红又像。(3)谁能完整的来说一说一串红。出示句子:一串红就像,又像。

四、说写结合,描绘秋天的美。

1、说一说

刚才我们从颜色和样子两方面观察了菊花和一串红,感受了它们的美。老师发现你们特别的聪明,特别会观察。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行吗?

请你们根据你们刚才的观察把菊花和一串红连起来说一说,行吗? 出示句子:秋天到了,菊花盛开了,有有有,真是。走进看一看,菊花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真是。一串红也开放了。一串红就像,又像。学生自由练习并指名回答。

2、补一补

你们觉得秋天的花朵怎么样?谁来补上这句话。出示最后一句:秋天的花朵。指名再说一说。

3、写一写

小朋友们,秋天的花朵是那么美,让我们把它们记下来,好吗?

打开本子,写一写:秋天的花朵。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注意格式正确。学生写。请学生交流。

五、拓展延伸,课内外结合。

小朋友,秋天不仅花朵美,叶子也很美,请小朋友利用课余的时间,在校园里、在公园里,仔细的观察树叶,你也可以从颜色和样子两方面来观察,然后啊,仿照秋天的花朵也来写一写秋天的叶子,好吗?

六、板书设计:

上一篇:小班教育随笔小花生下一篇:美国寄宿高中有哪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