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怀戚散步的说课稿(精选3篇)
1.莫怀戚散步的说课稿 篇一
读莫怀戚《散步》有感
亳州市第十六中学 七(6)班
周子丹
指导老师
孟宪志
开学第一天,我按奈不错内心的冲动,读了七年级语文的第一篇课文《散步》。好的文章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读好书可以让人视野开阔,思维灵敏,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散步》一文是对中华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的形象诠释。文章描写的是“我”、“我”的母亲、妻子、儿子一家四口去田野散步的事情。途中他们发生了分歧: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趣;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坦。不过这一切都取决于“我”。我本以为全家人会听从儿子的意走小路,可令人想不到的是“我”决定委屈儿子。而善解人意的母亲却说,走下来吧,我走不动的时候你背我。所以在会有后面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在景色优美的小路散步的画面。我长时间沉浸在这温馨温暖的画面中„„
中国有句俗话:家和万事兴!这是多么和睦的一家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在我们的《礼仪》课上老师有讲过,我们多半都是心不在焉的听着这些“陈旧”的内容,更不要说课下去思索反思。
此时脑子闪现出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妈妈给自己的母亲洗脚,孩子看到了,也端了一盆水要给自己的妈妈洗脚。结尾处是孩子的童声:“妈妈,洗脚!”
我们孝顺自己的爸爸妈妈不是一定要考上好大学,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我们只要做事努力,爸爸就会开心。我们孝敬父母就要从小事做。
散步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又往往是最独特的。幸福并不一定是名誉。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平平淡淡地生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2.散步莫怀戚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设计
B13汉语言文学一班 李瑶***2
《散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读音及词义;品读课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 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德育目标
感知中年的责任、隔辈亲、家庭亲情;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文意,体味朴实纯真的亲情; 学习描写亲情的独到角度 【教学难点】
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 人物形象分析,悟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开始上课】
一、语言导入。
同学们,亲情是最美好的感情,我们一出生就沐浴在亲人的疼爱之下。
今天就让我们大家带着温情,看一看名家莫怀戚笔下的一家三口,搀扶着家人,一起走近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吧!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播放示范朗读。
幻灯片出示“阅读提示”: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查生字词。
2.思考:课文向我们讲了什么故事(人物、地点、事件)?
三、品读文中佳句。1.说出你喜欢的语句。2.谈谈喜欢的原因。
四、赏析文章语言特色。
朗读这些语句,可以找一名学生领读。(展示幻灯片)1.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3.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4.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提问: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妙在哪里?
(句式整齐,互相映衬,很有情趣,写出了一家人的和谐、温馨。)
五、研讨课文,领悟主旨。让学生找出中心句: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提问:这几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这句话表达文章主旨,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
这个形象还有极深的象征意义,人到中年,肩上负着的是承前启后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更突出了一个“孝”字,表现了一家的和谐。)
六、练习与小结
3.初中语文散步莫怀戚知识点 篇三
莫怀戚(1951-2014),重庆人,当代作家,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主要作品有小说《诗礼人家》《经典关系》等。作品集主要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二、故事背景
《散步》写于1985年。写此文之前,作者确实有一次全家三代四口人散步的亲身经历,里面的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也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但作者当时并没有产生创作动机。后来,作者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得知: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而这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作者听后感慨不已,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一看起来很陈旧的民族遗产,于是也就有了写作的念头,创作了此文。
三、理解词义
信服:相信并佩服。
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的地方。
取决:由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后面多跟有“于”字)。
熬: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
一霎:一会儿;短时间。
两全:顾全两个方面。
粼粼:形容水、石等明净的样子。
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段):交代散步的地点、人物。
第二部分(第②一⑧段):写散步的过程。
五、问题解疑
1.“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几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几句话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并且为下文“我”背母亲埋下伏笔,其中“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是一个对称句,表明年老的母亲非常信服“我”,就像“我”小时候信服她一样,这句话表明,随着母子年龄的变化,依赖感也发生了转化。
2.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句中的“熬过”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熬”有“忍受,艰苦支持”的意思,“熬过”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漫长的严冬里,在身体和精神上所遭受的苦难,表现了母亲的坚强,流露出“我”的欣慰。
3.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 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本段对初春田野进行的景物描写,突出了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烘托了一家人散步时欢乐的心情。
4.祖孙发生分歧,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
祖孙发生分歧,“我”若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若处理不好,全家不愉快,破坏家庭和谐,所以“我”感到责任重大。
5.散步时发生了什么样的分歧? “我”是怎样解决的? 这体现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散步时发生的分歧是:母亲要走大路,因为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处于核心地位的“我”选择走大路——“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考虑到自己陪伴儿子的时间还很长,即使这一次委屈了他,还有长久的日子可以补偿,但“我”能为母亲做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的细节描写,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孝顺和尊敬。
6.“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这句景物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本题运用景物描写作用分析法来分析。“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田园风光图,这分明是春天和生命的召唤,写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也衬托出母亲愉快的心情。
7.怎样理解结尾“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义?
“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写出了中年人所肩负的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我”背上的母亲,代表着过去,妻子背上的孩子代表着未来,这重大的责任中年人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来。这个带有象征意味的句子,写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散步莫怀戚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