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教案

2024-06-20

给予树教案(共11篇)

1.给予树教案 篇一

给予树教案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文

今天老师首先给同学们带来一组图片,播放音乐Merry Christmas!(观看圣诞节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圣诞节)那同学们了解圣诞节吗?谁来给大家介绍圣诞节是如何庆祝的?

生:装扮漂亮的圣诞树(师张贴圣诞树)。糖果、互赠礼物、还有圣诞老人。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看来你是一位善于观察、爱读书的好学生。

师简介圣诞节(出示课件)

师:从刚才同学们跃跃欲试的表情中,我充分感受到了圣诞节是一个充满 幸福和快乐的节日。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看一件发生在圣诞节前夕(前一天)的故事。

师板书课题 31

给予树,全班齐读课题。

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给予”是什么意思吗?

生:给予树是一种什么树?

师:有没有同学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给与、赋于、使别人获得),太棒了!看来集体的力量就是大,那给予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呢?同学们想不想

知道?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相信学完这篇课文后,你一定会知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问题:

1.课文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

2.什么事给你们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金吉娅,她把给家人买礼物的仅有的20美分,给一个陌生小女孩买了洋娃娃,却只给家人买了棒棒糖。)

三、精读品赏,体会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师:金吉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我们先来看看买了礼物走在回家路上的金吉娅吧。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用“—”画出描写孩子们表现的句子。

师:在这个圣诞节前夕,有人高兴有难过,你从文中哪个词能看出来?(兴 高采烈、沉默不语、课件颜色变红)

师:哪位同学能来做一个兴高采烈的动作,谁来做一个沉默不语的动作?

师:男生要读出哥哥姐姐地高兴和女生读出金吉娅的沉 默不语的心情。谁再来试试?(叫男女生各一名)

师:哥哥姐姐们个个兴高采烈(他们都买到了满意的礼物),而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呢?

生:因为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生:因为她为没有给家人买到满意的礼物,觉得对不起家人。

生:因为她担心妈妈责备。

师:多么体贴的孩子啊!

师:但是妈妈却不了解这一切,妈妈当时的心情是怎么的?(生气)

师:妈妈为什么会生气呢?请大家自读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请一位学生读)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家里并不宽裕。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

师:是啊!每人至少要准备四份礼物,而只有二十美元,所以妈妈当时的心 情是怎样的?(担心)

她担心什么?(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生:他们不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

师:是啊!只有二十美元,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金吉娅用这 仅有的二十美元,除了买了一些棒棒糖给家人外,剩余的钱都干了些什么?请 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能不能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标出相关的句子。(生默读,标句子)

师:金吉娅买了什么?(洋娃娃)她给一个小女孩买了一个洋娃娃。

为什么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你标出了哪些句子?(生读相关句子)

师出示: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生齐读)

师:是啊!圣诞节,多么让孩子们盼望的节日呀!(课件出示各种礼物)因

为那一刻他们会收到许多礼物,孩子们唱啊,跳啊,沉浸在快乐和幸福中。可 是这个小女孩呢?她却什么都没有。

读到这里,你从金吉娅身上感受到了的哪些美好的品质?

多么善良的孩子呀!我们感受到了她的爱心,感受到了她对小女孩的同情和体贴。(板书:善良

仁爱

同情)

四、升华情感

师:给予树上,有着一个小女孩的梦想,给予树下,另一个小女孩帮她实 现了这个梦想。妈妈听到这些,心情又是怎么样的?(感动)

师:于是她(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师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谁知道:如愿以偿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一个词吗?(梦想成真)

师:如果你是她的姐姐,你会怎么样?谁来读一读最后一段(生读)

师:如果你是她的哥哥,你会怎么样?谁来读?(生读)

师:如果我们都是金吉娅的家人,我们会怎么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生合作读)

师:现在如果让你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呢?

生:愿望树、感情树、快乐树、实现树、友谊树

师:是的,这棵给予树就是一棵愿望树、感情树、爱心树。(画心形)

五、课堂小结:

孩子们,就让这棵愿望树、感情树、爱心树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吧,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用爱去帮助别人、用爱去温暖别人,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人间将永远是春天。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八岁的金吉娅善良、体贴、有爱心,有同情心,她深深地感动 了我们。想象一下小女孩收到洋娃娃时幸福的笑脸,那一刻,她会对金吉娅说 些什么呢?让我们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吧?(生动笔写)

师: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话贴在圣诞树上,送出我们的祝福。

让我们用爱心做水,用善良做土,用同情做阳光,精心地栽培“给予树”,让它在我们的心田里枝繁叶茂,开出最美的花,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今天,同学们也送给了老师一份很好的礼物,那就是你们课堂的精彩的表现,谢谢同学们,下课!

2.给予树教案 篇二

一、游戏导入,理解“给予”

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通过开展与教学相关的游戏,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上课伊始,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仔细看画面猜一猜是什么节日?(课件依次出示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的画面,教师相机出示课文后面圣诞节的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圣诞节。)在学生初步了解圣诞节的基础上,教师顺势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圣诞节有关的课文,(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并指导学生读准、理解课题)“给予”应该怎样读?谁来试一试?“给”还可以读什么音?读jǐ的时候是什么意思?“予”是什么意思?“给予”合在一起还是“给”的意思吗?这样做不仅引出了课题,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还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检查预习情况,认读生字词

1.读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沉默不语、如愿以偿、兴高采烈、圣诞、分享、仁爱、到处逛、援助中心、棒棒糖、宽裕、立即)指名读,齐读。

2.理解生字词。“援”左边提手旁,右边是暖的右半部分。伸出双手帮助别人,给他人温暖,这就是“援”。课文中出现了“援助中心”,对援助中心你有哪些了解?(给别人提供帮助的地方)

3.猜字谜。“丰衣足食打一字”(裕)。

4.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议。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生对课文生字熟知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一方面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训练学生概括语言的能力。

1.自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交流。谁能用一两句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总结方法。在归纳这类课文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归纳。(出示: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还有发生了什么事情来说,就能完整地归纳课文内容了。)

4.回答问题。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呀?(板书:金吉娅)看来,金吉娅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跟老师一起念念她的名字。

四、抓住重点词,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是体会人物美好品质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好方法。

1.体会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1)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2)齐读这段话。(3)圣诞节是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啊,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动脑思考。(4)指名交流。(①哥哥姐姐买了好的礼物,而她只买了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很廉价啊?②她为自己没有给家人买到好的礼物而难过。③金吉娅害怕妈妈责怪她。)

2.对比哥哥姐姐的“兴高采烈”,更深刻地理解金吉娅沉默不语的原因。(1)金吉娅沉默不语,而哥哥姐姐们的心情又如何?出示句子: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突出“兴高采烈”)(2)指名朗读这段话,“兴高采烈”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理解)(3)哪些动作词能让我们感受到哥哥姐姐兴高采烈?能读出哥哥姐姐兴奋的心情吗?指名学生朗读。(4)看见哥哥姐姐兴高采烈,此时金吉娅心里怎样?(板书:担心、难过)(5)指名读: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她担心、内疚、难过)(6)透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金吉娅没有为家人买到好的礼物而难过、内疚,同时也担心家人的责备。同学们,通过一个词,我们能读出词语背后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这就是语言的奥妙,只有好好学语文才能发现。(7)金吉娅的沉默不语是这个洋溢着快乐的家庭里的不和谐的画面,让我们印象深刻,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品读重点句,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促思,以思促读,可以通过一步步的讨论和追问,引发学生思考,体会金吉娅不仅具有善良、仁爱的优秀品质,还有同情、体贴的良好品质。

1.面对有些生气的妈妈,金吉娅又是如何跟妈妈解释自己的行为呢?(1)指名学生交流。(2)相机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句子,指名朗读。(3)小组讨论:从金吉娅的做法里,你体会到什么?(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2.出示句子:可是妈妈,我们有那么多人,已经能收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1)朗读这句话。(2)请同学猜一猜,圣诞节到了,那个小女孩可能没有什么?也有可能没有什么?(可能没有亲人送的礼物,也有可能没有小伙伴的祝福……)

3.尽管金吉娅的家庭不富裕,这20美元也是妈妈省吃俭用省下来的,可是,与小女孩相比已经很幸福了。因为这个圣诞节,金吉娅有妈妈送的礼物,有哥哥姐姐送的礼物,甚至还有小伙伴送的礼物,就是在这样的对比中,金吉娅走进了这个陌生小女孩的内心。

六、创设情境,深入解读人物内心

阅读教学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理解文本内涵,体会人物的情感。可以这样展开教学。

1.播放音乐:金吉娅来到商场,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

圣诞节又到了,每当圣诞节我都想哭,我不记得爸爸妈妈的样子,也没收到过圣诞节的礼物。我多希望拥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呀!我想做她的妈妈,不让她像我一样成为孤儿。圣诞老人啊,您在哪儿呀?

爱您的小爱丽莎

2.假如你就是金吉娅,当你看到这张心愿卡,你会想些什么?你想对小爱丽莎说些什么?请把它写下来。

3.指名交流。

4.齐读句子:“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这一环节的教学是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表达的能力,把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七、回归课题,理解“给予树”的含义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当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再引领学生回到课题上,理解课题的真正含义,进一步升华课题,明确学习课文的目的。

1.(播放圣诞节的音乐)听!圣诞节来临了,援助中心在商场放置了一棵与众不同的树,一方面是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告诉人们—要学会“给予”!所以,这棵树就叫作——给予树。

2.这个圣诞节,八岁的金吉娅给予了你什么?(1)指名交流。(2)出示句子:“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学生齐读这句话。

3.给予树教案 篇三

生:给予树

师:读得很对,“给”字,今天我们知道了它的有一个读音,在课题中读“ji”,再读一读课题,能读得更好吗?

生:给予树

师:这个课题很特别,不仅是读音,还有他的意思,我看到这个课题是就觉得很奇怪,你们现在觉得奇怪吗?看了课题,心中有没有疑问?

生:给予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生:给予树会结果吗?

生:为什么要把这种树的名字叫做“给予树”?

生:给予树的叶子是怎样的?

生:给予是什么意思

……

师:是啊,看到这个课题我们正的会有许多疑问,有疑问是好事。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意思是说:学习最重要的是心中要有疑问,带着疑问学习才会有进步。现在,同学们的心中已经有许多问题了,我们可以开始学习了吧!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1)“给予”是什么意思?(2)“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师:有了疑问能想办法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有进步。那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其实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不过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去体会,就一定能解决。

理解一个词语有很多方法,有一种方法最简单,就是依靠我们的感觉,现在,你闭上眼感觉一下“给予”是什么意思?

生:“给予”就是给与。

生:“给予”就是帮助。

生:“给予”就是送。

……

师:感觉很简单,却不一定正确。感觉只有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准确,能说说你在生活中有过“给予”的经验吗?你给予过别人什么?或者别人给予过你什么?

生:我给灾区的人捐献过衣服。

师:那是你对灾区人民的给予,你真可爱。

生:我在大街上看到有的人很可怜,把零用钱给他们。

师:那是你对流浪人员的给予,你真善良。

生:过年的时候,爸爸会给我压岁钱。

师:那是你爸爸对你的给予,那样的时候你觉得幸福吗?

生:是的。

师:是啊,给予好像很难说明白,但是我们有都好像很熟悉。其实还有一种方法,能帮助我们比较准确地理解一个词的意思,那就是读课文,在课文中理解。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

生:自由读课文。

师:我看到同学们读得很起劲,我们读书的时候还可以边读边在书上划一划,比如——(示范)我读到“我给了每个孩子二十美元。”这句的时候,我觉得这是妈妈对孩子的一种给予,我就把这句话划下来。

生:边读边划。

师:在课文中找到了那些“给予”?

生:孩子们相互买礼物。

师:那是相互的给予。

生:金吉娅买了一个洋娃娃送个一个陌生的女孩。

生:金吉娅买了棒棒糖送给妈妈和哥哥姐姐。

生:金吉娅送给我们善良、同情、仁爱和体贴。

……

师:现在你能准确说说“给予”是什么意思吗?

4.给予树教案 篇四

③指导朗读时让学生注意到她是“声音很低,显然因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把她的内疚、难过读清楚。

④此时此刻,你们就是金吉娅,在给予树前看到这张卡片时,你会想到什么呢?

进行口语交际1教师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来语学生交流、对话,从而做到师生与文本对话,让孩子体会到这个小姑娘的善良、仁慈。

⑤金吉娅,当你怀抱着洋娃娃,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陌生的女孩说,就请写出来吧。(音频:秋日的私语)

当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时,教师故意以他们没有写自己的名字为问题,进一步教育、启迪孩子们“做善事不必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

⑥我多想做你们的妈妈,您能不能再向我倾诉你的心声呢?指导朗读

“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金吉娅的声音很低,显然因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我的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3) 听到你的诉说,我多想紧紧地拥抱你呀!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如此激动吗?

随即出示:我激动地紧紧拥抱着金吉娅。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① 指导朗读后,请学生用“不但……还……以及……”把我激动的原因说清楚,

② 指导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口语交际2:圣诞的钟声敲响了,金吉亚带着礼物来到我们中间,作为她的哥哥姐姐,这时,你最想对她说什么呀?

将课后思考题:你认为金吉亚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有机融入口语交际,既亲切又自然。

(2)老师版画,把板书连成一课圣诞树:孩子们,这个故事学完了,你们知道给予树到底想让人们送出什么呀?(爱心)

六、作业 续写课文。

反思:

板书设计 25 给予树

5.《给予树》教案1稿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兴高采烈、沉默不语、如愿以偿和体贴”等词意思.2. 通过体会妈妈的思想感情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富有爱心的美好品质。

3. 阅读有关“爱”的文章,感受爱的善良、爱的美好,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4. 丰富、积累语言,让学生把想说的话转化成语言,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5.通过相互交流,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 学生对学习故事型课文感兴趣。

2. 喜欢阅读资料城里的文章,并在阅读后说出自己心里感受。

3.导读问题和思考题进行自主进行阅读,有初步的阅读能力。

三、学习策略

1.抓住课文主干学习,理解中心,增强阅读能力。

2.拓展和写作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非网络环境课室;

2.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件

3.拓展阅读资料(关于爱的文章、报导、事例)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先谈谈过春节,体会快乐。

2、再说一说西方的“春节”: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个表达爱心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大家都会互相赠送礼物。故事中的主人公送给我们怎样的礼物呢?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地学习课文。

3、用几句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板书:金吉娅(给予)、陌生女孩:快乐)

(二)抓住问题 深入学习

1、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从商场购物回来的孩子们吧!我想:他们一定都沉浸在快乐中,是这样的吗?赶紧读一读课文的第三段。

2、生回答(孩子们兴高采烈,金吉娅却沉默不语。)

3、“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你什么时候会沉默不语?她心里都

想了什么呢?

预设一:_____怕妈妈会生气。

预设二:_____没有买到好的礼物而难过。

金吉娅却沉默不语,心事重重,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4、如果能和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样子对比着读,就更能读出她的心情了。出示句子读:

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

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5、学生练读。

(三)体会金吉娅对他人的“仁爱、同情”:

1、金吉娅在为没能给家人买到好的礼物而难过,她本来可以用这二十美元买___(生说),但是她却___(生说)到底什么原因使她这么做呢?请同学们自渎第四段,边读边思考

2、读后交流:(读明白了什么?)

出示句子: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① 指生读

② 理解“什么都没有”(一无所有、一丁点儿都没有):

闭上眼画面想象,师述:

最想过圣诞节的就是孩子们了。这一日,他们能得到好多好的礼物,孩子们唱啊、跳啊,和亲爱的爸爸、妈妈一起沉浸在幸福快乐之中。而有个小女孩,我们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她长什么样,甚至我们不知道她几岁,但我们知道她很孤单,孤单地一个人,什么也没有。她没有_____,(指生说)她没有____(指生说),她没有______(指生说。)你感受到什么?应该有的都没有,这叫:一无所有

3、所以“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理解“一直”指生读。

创设情境:师描述:

多希望有个洋娃娃,像亲人一样陪在身边。白天,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时候,她想_____(生说);晚上,面对黑漆漆的屋子,她想_____(生说);甚至连做梦呀,她都_____(生说)。

4、师:看到这样的小女孩,小金吉娅们,你们在想什么呢?

师:给她买了洋娃娃,就不能给哥哥姐姐买好的礼物了啊?

假如你是金吉娅的哥哥姐姐,你会对她说点什么呢?金吉娅的哥哥姐姐理解、支持她。

妈妈听到金吉娅这样的讲述,该是多么感动啊!此时此刻,她怎能不感到激动呢?怎能不感到欣慰呢?

5、出示第五段。指导朗读。

(1)找词填空:我(高兴极了),紧紧拥抱——

感动极了欣慰极了开心极了快乐极了激动极了

惭愧极了说说意思。

教师做肢体动作,引导学生想象:骄傲极了得意极了感激极兴奋极自豪极了所以,妈妈说金吉娅给予我们的还有什么?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仅仅是一个洋娃娃吗?还送给她什么?

说的多好呀,孩子们,金吉娅不仅送给小女孩洋娃娃,更送给了她一颗真诚的心,送给了她希望,那是生活的希望啊!多么善良的孩子啊!我们感受到了她的仁爱,感受到了她对小女孩的同情和体贴。小女孩的愿望实现了,这就叫:如愿以偿。

收到这份特殊礼物的只有这个陌生女孩吗?还有谁?

(2)现在咱们带着这份兴奋、感谢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小结:金吉娅小小的年纪,就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向需要帮助的人给予一点爱心,或许,这一份爱心很容易被遗忘,但对被帮助的人来说,一定是难忘的、深刻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陌生小女孩一样需要帮助的人,或者是生活有困难,或许是学习有障碍,都很需要大家去献出你的爱心。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还可以给哪一些人送去温暖、奉献爱心?

围绕关爱 拓展阅读

1. 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爱就在我们身边。有时候,不经意间奉献的爱心还受到别人的汇报呢!不信啊,打开阅读资料老师收集了一些爱的文章,同学们,想读一读吗?打开阅读资料,挑选1~2篇读一读,读完以后说说你最深的感受。生活中的真实故事。

2. 小组交流: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篇,为什么? 挑选1~2篇进行阅读,并谈谈感受。阅读扩展资料。

写作练习点评交流

同学们,刚才看了很多有关帮助别人,又得到了别人的帮助的文章,现在我们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两个题目,任选一个。

(1)假如你是金吉娅,你要在给那个陌生女孩的礼物中写一封信,内容是........(2)续写:……年过去了,小女孩长大了,她怎样汇报金吉娅?充分发挥你的想象,为课文续写。

2.交流点评。

板书设计:

给予树

(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妈妈————金吉娅————兄弟姐妹

生气

感动洋 笑

娃 脸

6.给予树第二课时教案 篇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金吉娅美好、善良的心灵。

3、在朗读、品味的过程中,关注课文的表达方式,了解“给予”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抓住重点段做为切入口。

1、师引:今天,我们这一节课继续来学习《给予树》。齐读课题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课文中的什么内容?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2、出示:

把,给予了。

3、学生回答,并借机追问,你是从哪一小节中读懂的?请你把它再好好读一读。

二、研读最后一小节,初次体会感情。

1、齐读最后一小节,(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解释“如愿以偿”(你读懂了“如愿以偿”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

课文中讲谁的什么愿望终于实现了?

是谁帮她实现的?请你连起来说一说。

3、师引:那个渴望得到洋娃娃的小女孩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后,她绽开了甜蜜的微笑,这就是一个??(学生齐: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4、师引: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我想这个填空题一定也难不倒你了。

出示: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还送给我们()。

但是如果,我这样表达这句话,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了吗?

出示: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提示:交换了位置,作者想强调的内容不同,在妈妈的心里,对一个陌生女孩的爱心和棒棒糖相比,哪个更让妈妈喜欢?)

5、师引:是啊,在妈妈的心里,女儿的善良和爱心是多么的珍贵啊!此时此刻,妈妈的内心是??(高兴、激动、自豪、兴奋等)你能读出妈妈的心情吗?

指名、齐读

三、研读三、四两小节,再次体会感情

1、师引:金吉娅送给一个陌生女孩的是昂贵的洋娃娃,送给自己的家人的却只是棒棒糖,难道金吉娅不爱自己的家人吗?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请你再次静下心来,细细读读课文,找到句子来体会体会。

2、出示交流:(注意要求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并加上自己的理解)

A、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

吉娅的心里“像样的礼物”该是怎样的?

B、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注意用第一人称)

哥哥姐姐在干什么?(出示课文中的句子)

3、师引:是啊,金吉娅心里很担心、难过而沉默不语,哥哥姐姐们却个个兴高采烈,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

4、师引:那金吉娅为什么还要把那么贵的礼物送给陌生的小女孩呢?

(1)找出金吉娅说的理由,并用笔划出那句话。

(2)我们在读这段话时,是不是也要象金吉娅前面说话的声音那样很低吗?为什么?(想得到妈妈的谅解、肯定、支持)

(3)谁想来试一试,(指名试读)一起来试一试。(齐读)

(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金吉娅的话吧!(师生合作读)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听了金吉娅轻轻的叙述,你了解到金吉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提示用上善良、仁爱、同情、体贴)来说一说。所有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都源自于一个字,那就是??“爱”。

2、感情引读最后一小节:

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作为孩子的母亲,所有的语言都无法表达她此时此刻内心的激动,只有??(激动地读一读)

作为孩子的母亲,也为刚才误解了孩子而感到深深的歉意,千言百语化作一个深情的拥抱,(我们满怀深情地读一读)

作为孩子的母亲,更为有一个这样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他人的孩子而

感到自豪,于是??(让我们自豪地读一读)

4、在一个温暖如春的下午,金吉娅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来信,那是那个收到洋娃娃的小女孩的来信,信上会怎么说?(想象说话)

5、师引:

同学们,“给予”是一种快乐,快乐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给予”是冬是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你的心,也温暖了他的心……你觉得“给予”是什么?(要求用优美的语句说一说自己对“给予”的理解)

五、全文总结:

7.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给予树》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的读写生词。

2、读懂课文,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感情。

3、初步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通过文章中人物的感情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教具、学具: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愿望,就如我,今天来上课比赛,希望拿个一等奖回家。那你们呢?在考试的时候,100米赛跑的时候,看到喷香的鸡腿时,你的愿望是什么?(学生尽兴说)(追问:愿望实现了吗?)实现了愿望就叫——如愿以偿(板书:如愿以偿),“愿”就是愿望,“偿”就是实现。

2、在西方国家,人们表达愿望的方式很特别,每到圣诞节,家里条件好的都摆放了一棵圣诞树,孩子们把愿望写在卡片上,由父母帮他如愿以偿,可是也有一些人,他们家境贫穷,有的甚至流浪街头,无家可归,于是就把愿望卡挂在援助中心的“给予树”上。你们看——(出示“给予树”图,点击出示课题及注音)看这两个字,拼一拼,读正确。(指名读)指导生字“予”的书写,在学生写字时板书课题,板画给予树。

3、在这棵给予树上,有无数人的心愿,其中一个女孩这样写道——(出示文字)

亲爱的圣诞老人:

你好!

我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小珍妮)

(1)指名读。

(2)他(她)读正确了,你也能像他(她)那样读正确吗?自己试试。(3)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非常想要)从哪个词体会到了她很想要?(点红:“一直盼望”)她怎么一直盼望呢?看到商店橱窗里的洋娃娃,她盼望——(学生接读);看到小伙伴抱着洋娃娃,她盼望——(学生接读);想到自己的生日就要到了,她盼望——(学生接读)。

(4)小女孩就这样朝思暮想,盼星星,盼月亮,渴望拥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谁来读一读,读出小女孩如此强烈的愿望!(请一个班里平时读书机会比较少的同学,站到上面来,别怕,有老师在!)你读出了小女孩的心声,她的愿望如愿以偿了吗?(在黑板上打个“?”)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31课《给予树》。学生齐读课题。

二、预习探究。”

1、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好好地读读课文。你觉得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合作交流

1、学生自己读课文,交流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教师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予 圣 诞 享 默 糖 逛 援 仁 偿(学生自由读,齐读,教师指导疑难,指名读,同桌互读。)

3、教师出示要求会认又会写的生字:予 担 宽 裕 买 猜 糖 即 卡 盼 仁 贴(学生质疑难字,自由读,小组内竞赛读。突出“担”和“卡”的多音读音,并指导学生扩词。)

4.指导读长句子

(1)孩子们热烈的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试探对方的心意,希望送发出最诚挚的祝福,受到最甜蜜的笑容。

(2)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富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有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3)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四、品读体验

1、自由读课文,在文中认识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3、我来动脑:故事中的人物都是有谁?他们的心情各是怎样的?

4、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自己或小组合作体会这两个问题。

5、汇报交流,朗读感悟。(1)汇报兄弟姐妹的心情(高兴)。

相关语句:①“孩子们热烈的讨论这个话题,互相试探对方的心意,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学生谈体会,重点理解词语“热烈”“诚挚”“甜蜜”)

②“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兴高采烈”)③“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同学们之间互相做做摸摸口袋的动作,体会当时人物的高兴心情。)

(通过学生的感悟和教师的引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兴高采烈的韵味。)(2)汇报表现妈妈的心情变化。(担心—生气—怀疑—感动、高兴)。相关语句:①“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学生谈妈妈为什么担心?突出妈妈对孩子的疼爱,希望孩子愉快、幸福;学生读出妈妈的担心、忧愁)

②“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学生谈谈妈妈生气的理由;全班讨论“妈妈该不该生气?为什么?”读出生气的感觉。)

教师出示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学生可以从理解“沉默不语”这个词语来理解金吉娅的心情,突出理解金吉娅是一个善良的女孩。)

(师生对话:师扮妈妈,生扮金吉娅,展现金吉娅为什么没有给亲人买很好很多的礼物的理由。突出课文的重点,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金吉娅所说的话,注意提示学生朗读时的表情、语气、语速。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谈谈自己对“给予陌生人爱心”的看法。深化课文的主题内涵。

③“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学生体会妈妈此时的心情,谈谈自己对于这段的理解,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悟情。)

师:妈妈此时此刻肯定有很多话要说,你帮妈妈说出此时最想说的话吧!(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以妈妈的身份说此时要说的话。)

(3)学生体会那个收到礼物的小女孩的心情,自己以小女孩的身份向金吉娅说自己想要说的话。

三、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1、现在,我们对 “给予树”有了自己的理解。你能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愿望树;感情树;快乐树;爱心树;友谊树)

2、发放课外阅读材料《给予的故事》,学生阅读。(故事没有讲完,讲到那个人面临着艰难选择的情况,该如何做?)发挥学生的智慧,学生自己给故事设计结尾。

板书设计:

31、给予树

同情

善良 愿望树;感情树;快乐树; 体贴

爱心树;友谊树 ······

8.给予树课后反思 篇八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富有浓浓的人文情怀的课文,爱的教育是本篇课文的教学主题。围绕“爱”字展开教学,是本堂课的主要特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忘掉语文本体,语言文字的训练也要做到扎实,并要跟情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由质疑课题出发,由学生提出问题,总结两个主导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来解决这两大问题。学生正是随着问题解决的过程,一层一层地感知文本,理解文本。

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当金吉娅站在这样一棵神奇的“给予树”下,看到女孩的卡片,她想到了什么呢?设计这个环节主要出于这样的目的:对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领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主人公的行为,感受文字中所体会的情感。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领悟力,对于金吉娅心中的想法不可能一气呵成。所以我将这个环节根据课文中金吉娅的语言,行为分成了几步。第一步:当看到卡片上小女孩的心愿,金吉娅第一反应是什么?第二步:思考金吉娅为什么说话时声音低,为什么会难过?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站在给予树下还想到了家人。第三步:金吉娅最终选择了女孩的原因是什么?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内心的决定。这个心理活动的描述是充分联系了课文的文本,最后我出示“联系课文想象”,告知学生进行想象的方法。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以课文为载体进行合理、完整的想象,效果不错。

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一个课堂就是一个心灵共舞的家园。”我还想说,一个课堂就是一棵给予树,这树上种满了师生相互探究、相互探讨的无穷乐趣;这树上也将结满师生共同进步和成长的累累硕果!

9.《给予树》课评 篇九

《给予树》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爱的教育。本文主要写圣诞节前小女儿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小女孩,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善良的品质。通过教学,一是让学生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让学生学习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训练要点,积累语言。在课堂的开始老师运用多媒体交给学生这“予,圣,诞”等10个生字,正确朗读“给予,试探”等20个词语;然后抓住了“爱”这条情感线,在感悟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进入文本,感受金姬娅的“爱”。教学中通过回家途中哥哥姐姐和金吉娅的不同表现,体会金吉娅沉默不语后的深刻原因;通过妈妈心情变化两个方面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爱心,展示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金吉娅的“给予”不光是礼物,还有同情和爱心。同时,课文中还有几种不易发现的爱,例如,“母子之爱”和“手足之爱”,母亲在家里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给每个孩子钱让他们买圣诞节礼物,这是母子之爱的表现;妈妈听完金吉娅的陈述后,没有责备她,却为她的行为而感动,也是母子之爱的表现。买礼物前,孩子们“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这是手足之爱的表现;买完礼物后,孩子们“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这也是手足之爱的表现。当然,这两种爱,是为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做铺垫的,更衬托出金吉娅对小女孩的爱的可贵。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安排了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带动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学就要体现“听,说,读,写”的训练。在学习课文后,老师让学生进行一个小练笔,妈妈会对金吉娅说什么,哥哥姐姐会对金吉娅说什么,小女孩会对金吉娅说什么,我会对金吉娅说什么。安排这样一个小练笔,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机会,为学生直抒胸臆留有空间,此时学生并不是一个冷静的阅读者而转变为文本的创造者,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深化作用,同时也升华了情感。

从这堂课中,我深深体会到“对话式”课堂教学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 “对话式”的教学,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课堂教学必须要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不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把教师仅仅看成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的转变,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一位引路人,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进入平等的对话氛围,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在对话的过程中,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问题学生常常有不同的理解,有时学生的理解相互之间对立的,有时甚至是教师备课时所没有想到的。此时教师就应放弃“权威”的表决权,避免终止对话的结束。及时抓住理解上的不同,让真知在分析辩论中展现。

课堂教学要灵活多变。“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预先设定固定模式,可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临场体验,鼓励师生即兴发挥,超越预先制定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师可以灵活多变地授课,不受教材、课本、课时的限制。不再限定讨论的范围,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大大调动了学

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空前活跃。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积极。

在课堂教学中要转换师生角色。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在做笔记,两者都成了书本的奴隶。而“对话式”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一名“组织者”、“引导者”。“对话式”教学是在平等、开放的氛围中进行的。当学生各执已见、不能互相理解而争执不下时,教师要纠正对话双方的思维错位,使之正面碰撞。学生对话时对问题的回答,对某种观点的见解,固然有独特透彻的时候,如不全面或者只停留在表面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探究,启发学生继续对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也可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这当然要避免“抢戏”,在对话时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角。通过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教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地加以改进。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启发,.增长见识,找出自己的优缺点。

10.读《给予树》有感 篇十

——读《给予树》有感

今天早上,我读了一个十分感人的故

事——《给予树》

文章主要讲了:圣诞节快到了,妈妈给了金吉娅等五个孩子每人20美元,让他们去购买圣诞礼物。孩子中最小的金吉娅在购买礼物的时候,在一棵“给予树”上看到一张卡片,是一个没有爸爸、妈妈的小女孩想在圣诞节里得到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金吉娅就用自己的钱给她买了一个洋娃娃,剩下的钱则买了一些棒棒糖送给自己的家人。金吉娅给素不相识的小女孩带去了爱心、体贴和关怀,她的家人收获了快乐和感动,这比吃了蜜还甜。那个陌生的女孩收获了意外的惊喜,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一颗善良、仁爱的心。当别人遇到不幸和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乐于助人,给别人帮助,这种爱心会凝聚成一股力量,不断地延续下去,得到帮助的人在自己有能力时会继续帮助别人。这样我们的社会将变

得更加美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金吉娅小小年纪,却能学会感恩,乐于助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中可以看出她的善良。

读完这个故事,我的心一振,脑海中

浮现出平时的生活情境:我每次向父母要钱都是买一些玩具的,根本没有想到要帮助任何人。同样都是人,大家拉开的差距竟然那么大——心灵的差距。

金吉娅年纪小小就学会感恩,乐于助

11.《给予树》教案设计 邵春艳 篇十一

邵春艳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读中悟情,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感受理解、信任、充满爱心给人带来的快乐。

3.能简单表达自己学文后的感受。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读中悟情,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感受理解、信任、充满爱心给人带来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情感迁移。

1.导入:同学们 , 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隆重的节日,每当圣诞节来临时,人们都以兴奋的心情接待她、对待她。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给予树》去领略一下西方孩子的快乐与兴奋。

2.品读第一个词串:盼望

热烈地讨论

诚挚的祝福

甜蜜的笑容

兴高采烈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说说你从这些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3.品读第二个词串:担心

提醒

生气

沉默不语

如愿以偿

这些词该怎样读?为什么? 4.质疑:这几个词语中哪些词与圣诞节的气氛不相吻合?

二、品词品句,互动探究

过渡:想知道他们为什么“担心、提醒、生气……”吗?请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想一想这些句子都是写谁的?如果写妈妈请用“--”画,是写金吉娅请用“﹏﹏”,学生轻声读文,划有关句子。1.揭秘“担心”,体会母子间的深情厚意。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读“担心”一词所在的句子。

(2)思考、讨论:妈妈担心什么?为什么担心?(3)读出妈妈的担心。

2.揭秘“提醒”,体会母亲对孩子处事方法的关心。

(1)找相关句子,轻声读一读。

(2)想一想:母亲为什么要提醒孩子每人至少要准备四份礼物。

(3)读一读,读出妈妈对孩子处事的关心。3.揭秘“生气”,体会母亲对孩子严中有爱。

(1)过渡:当妈妈带孩子们到商场去购物时,孩子们都很高兴。回来的路上,我们却发现妈妈很生气,这又是为什么呢?指读“生气”一词所在的句子。

(2)议论:一些棒棒糖需要多少钱?妈妈会往哪些坏处想。

4、揭秘“沉默不语”,体会金吉娅对陌生人的关爱。

(1)读“沉默不语”一词所在的句子。

思考:为什么金吉娅沉默不语?她有什么心事吗?(2)品读直接写“给予树”的句子,说说到底什么是“给予树”?(3)围绕“卡片”理解“给予”与“被给予” ①、是啊,给予树上除了树叶还挂满了卡片,其中有一张卡片是这个小女孩的,卡片上有她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这么一张卡片,你能看到卡片上写的字吗?看到了吗?写着什么?请你把看到的写下来吧。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卡片。把你写的念给大家听,看看能不能打动别人的心。

师:卡片中哪个词深深地打动了你? 结合实际理解“一直盼望”。

②、是呀,金吉娅仿佛真的看到了这些情景,她被小姑娘的心愿感动了。她会想些什么?(学生想象)③、于是,金吉娅果断地作出了决定,买了洋娃娃,送到援助中心。她会在卡片上写句什么话?(学生想象说话)④、小女孩收到洋娃娃,读着卡片上的留言,她又会怎么想呢? 5.揭秘“如愿以偿”。

质疑:这句话是妈妈说的,妈妈说谁如愿以偿?

三、诵读悟情,体会爱心。

1.揭秘“如愿以偿”领会金吉娅的可贵品质。2.呼应设疑,小结解疑:(1)师生集体感悟。透过“妈妈的这份担心”,我们看到了妈妈对孩子的无比怜爱;透过“妈妈的生气”,我们看到了妈妈对孩子的严中之爱;透过“妈妈的提醒”,我们看到妈妈平时教育孩子一丝不苟;透过“金吉娅的沉默不语”,我们看到了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关爱。

(2)在课文的最后一段找出几个特别温馨的词。(如:紧紧地拥抱 善良 仁爱 同情 体贴 如愿以偿)学习方法总结:抓词语品句子体会人物之间关爱之情

四、感受挚爱,引申创作。

小女孩收到这份珍贵的礼物,想给金吉亚姐姐写几句心里话,你能帮助她吗?指名说一说。

五、深化情感

师生共同欣赏音乐——《让世界充满爱》,齐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关爱之情 抓词语 品句子

六、拓展阅读

平分生命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然而灾难再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的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经免去了手术的费用,但是不输血又不行,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院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稍一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点了点头,郑重而严肃地点头。仿佛作出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脸上洋溢着勇气与责任的神情。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临床的妹妹微笑,抽血后男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看着医生将血液注入妹妹体内,一切手术完毕,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 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的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他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我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被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同别人平分生命,即使亲如父子,恩爱于夫妻,有有几人能如此 坦诚如此心甘情愿的说出并做到呢。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2.读完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教学反思:

《给予树》是一篇富有浓浓的人文情怀的课文,爱的教育是本篇课文的教学主题。围绕“爱”字展开教学,是本堂课的主要特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忘掉语文本体,语言文字的训练也要做到扎实,并要跟情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这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如下特点: 一,抓住文本主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详则略之,略则详之”,在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给予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是主旨,亦是灵魂。我以“除了洋娃娃,除了棒棒糖,金吉娅还给予小女孩,给予哥哥姐姐,给予我们什么”为重点,让学生多元地,多维地,多角度地去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同时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那种同情,体贴之意,引领学生层层剥笋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二,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注重读说思结合。

上一篇:作业观后感下一篇:第七届全国环保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