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施情况报告

2024-09-22

工程实施情况报告(共8篇)

1.工程实施情况报告 篇一

莲花寺小学蛋奶工程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我校认真遵从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实施营养计划和“蛋奶工程”的文件精神和有关规定,按照省政府营养计划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扎实实施蛋奶工程,充分发挥蛋奶工程强体与育人双重功能。现将我校实施蛋奶工程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蛋奶工程采购坚持以开发区确定的品牌、价格和数量为准,学生饮用的牛奶和鸡蛋必须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附有质检报告。蛋奶的运送交接必须做到交货、收货双方签字,按程序操作。

2、学校配有专用的蛋奶工程储藏室,认真做好储藏室的卫生,定时对储藏室进行消毒。

3、学校实行蛋奶接收管理签字制度,蛋奶工程发放人员及时将蛋奶发放到班主任手中,班主任具体负责学生每天蛋奶的发放,并认真留观用餐后学生的反响及动态。

4、蛋奶工程按照公开公正、客观准确的原则,每学期开学及时审查配发蛋奶工程学生名单,并登记造册,准确无误后逐级上报。蛋奶工程专项资金实行专帐核算,专款专用。

在自查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

1、各项规章制度除留存档案外,要做成标语牌挂上墙;

2、牛奶的储藏室要专房专用,储藏室缺少温度计;

3、学校要加强对蛋奶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4、各项档案资料要齐备完整。

不足之处本校将在一周之内尽快解决。

2012年4月25日

2.工程实施情况报告 篇二

一.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本情况和成效

2011年, 省市下达茌平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共计1030万元, 其中:第一批补贴资金650万元, 第二批380万元, 共补贴农民1050户, 补贴购置机具1239 (套) 。

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 一是提高了农业装备水平, 改善了农机装备结构。大马力、高性能作业机械增长较快, 花生、大蒜等经济作物机械及畜牧、设施农业机械均得到了较快发展。

二是提升了农机作业水平, 促进了农业稳定发展, 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及抗风险能力, 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的转移, 推动了农机社会化服务进程。

三是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带动了农机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机补贴政策直接拉动了农村消费, 特别是发展型消费需求, 带动了农机工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充分调动了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 拉动了农机具的销售, 带动了农机工业的发展, 出现了工农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态势。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购机补贴资金不能满足需求。该县保护性耕作水平快速提升, 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 资金投入不足, 投资主体单一, 全县的大型农业机械、设施农业设备发展主要依靠农户的自有资金, 制约了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进程。

二是购机补贴工作经费严重不足。随着农民购机增多, 补贴核实工作进一步深入, 档案资料进一步完善, 购机补贴工作量大、工作费用大, 迫切需要增加工作经费, 以保障农机补贴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按省农机局规定农户到农机部门报名, 到市场自主选机, 致使部分农民报了名又放弃购机且没有告知农机部门, 既影响了补贴工作的开展, 又影响了企业供货。

四是补贴资金的下拨和补贴系统的开通不能同步进行, 延误了县级农机部门补贴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是深松机械价格虚高, 加重了购机户的购机负担。一些厂家的深松机械达不到深松的效果。

三.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力度,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资金早落实。一方面加大补贴资金支持力度, 另一方面在资金的安排和使用上, 应早安排、早落实, 使农民及早得到购机补贴信息, 便于筹集配套资金。

二是进一步争取政策扶持力度, 解决一定的工作经费。实施农机购机补贴政策, 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比如请新闻媒体宣传和公示, 印发补贴合同等, 较大地增加了部门开支, 影响了补贴工作的正常运转, 为保证工作质量, 建议在项目经费中明确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项目操作管理。

三是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机具补贴后的监督检查, 防止农户在报名后放弃购机。

四是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系统的维护。完善系统功能, 提高系统效率, 减少故障, 确保补贴系统能正常工作。

五是在保护性耕作的推广阶段, 建议设立专项配套资金将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建设列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 提高保护性耕作机具补贴比例, 对试点县的深松机械应加大补贴资金数额, 以确保深松整地面积不断增长。

3.工程实施情况报告 篇三

在省委的正确领导,省人大、省政协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各责任部门的全力推进,以及各市县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五大百亿”工程实施进展顺利,成果喜人,多数项目已建成投用,发挥效益,超额完成五年投资计划目标任务已成定局。

一、投资计划超额完成,工程效益不断呈现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五大百亿”工程实施计划)和(关于实施“五大百亿”工程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浙政发[2003]16号),确定了54个单项或打捆项目,总投资3704亿元,2003年至2007年投资3087亿元。2004和2005年,又根据浙政发[2003]16号文关于“‘五大百亿’工程项目按照突出重要性、公益型、可操作性和滚动计划性的原则确定”的要求,先后增加了诸永高速公路、大唐乌沙山电厂、国华余姚燃气发电厂、杭浦高速公路、龙丽高速公路和丽龙高速公路等6个重大项目。由此,“五大百亿”工程最终共包括60个单项或打捆项目,总投资4281亿元,本届政府2003年至2007年计划投资3493亿元。

投资计划提前超额完成。2003年至2007年9月,“五大百亿”工程已完成投资3771亿元,完成五年计划总投资3493亿的108%,是过去五年重点建设投资额的两倍。各项工程按照实施计划滚动推进。其中,“百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139亿元,占五年计划投资的105%;“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26亿元,占五年计划投资的105.2%;“百亿科教文卫体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19亿元,完成五年计划投资的143.7%;“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79亿元,占五年计划投资的95%;“百亿帮扶致富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08亿元,完成五年计划投资的121.8%。

项目实施进展顺利。“五大百亿”工程的60个单项或打捆项目中,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湖嘉乍铁路和温州大剧院等四个项目由于国家规划和建设标准调整等原因,推进计划略有调整。到目前已建成投产或完成五年建设目标任务的项目有36个,其中20个项目提前完成目标任务;其余24个项目预计到今年底都能够建成投产或完成五年计划目标任务。随着一批项目的建成投用,工程效益日益凸显。

(一)“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优化了区域发展环境

通过“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到2006年底,全省新建和改造铁路营运里程789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36公里。公路运输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新增发电机组容量1547.6万千瓦,提前一年实现全省装机容量翻一番目标,新建高压电网10358公里,有效缓解了电力供求缺口和配电输送瓶颈;沪杭、浙赣铁路电气化工程建成投用,时速由80公里提高到200公里,大大缩短了运行时间,提高了客货运能力;宣杭铁路复线工程建成,时速由80公里提高到160公里,有效缓解了京沪、沪杭线运力紧张状况,其中电煤运能提高了近一倍;北仑港区四期工程的竣工投产,使宁波港向国际一流深水枢纽港和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合龙,将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区域公路网布局;滩坑水电站按计划顺利推进,为明年3月下闸蓄水奠定了基础;一批重大水利工程设施的建成投产,大大提高了全省防洪、治涝和抗旱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全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及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建立了企业基础信息交换系统,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系统等建设与应用全面展开。这一大批工程项目的实施,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优化了全省的发展环境,提升了浙江的环境竞争力。

(二)“五大百”工程的实施,增强了区域创新能力

“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加快了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也加快了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通过重点建设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扶持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引进一批大院名校科研机构、培育一批国家和省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到2007年9月底,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14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546家,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94家,引进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等大院名校科研机构300多家。通过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杭州、宁波、温州等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高校层次,增强了高校实力,目前全省高校拥有博士点259个、硕士点750个,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推进了和谐社会构建

“五大百亿”工程不仅强调“经济建设”,而且还强调“社会发展”,内容涵盖经济、社会、文化、卫生等方方面面。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集中供养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全省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目前全省共有敬老院1168所,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对象45748人、城镇“三无”对象6923人,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了92.37%和97.13%。杭州、宁波、温州大剧院以及西湖文化广场等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文明形象,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文化大省”建设。全省疾控系统及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全省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了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对保障群众身体健康,降低国家、社会、个人的疾病负担,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效益。这些重大工程的实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在“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中,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管理成效显著,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省的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省域内的大部分水系近两年水土流失现象基本杜绝,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基本达到II类以上,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自然生态环境逐渐恢复,野生动物、鸟类随处可见;森林蓄水能力增强,地下径流不断流。据统计,2006年全省森林火灾呈大幅度下降态势,火灾发生次数比上年下降54%,受害面积比上年下降70.2%,伤亡人数比上年下降

37.5%,取得了近年来最好的成绩;同时,万里清水河道、城市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以及城市绿地建设等工程的实施,全省主要骨干河道的疏浚、护岸、筑坝、清障、截污卓有成效,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和垃圾处理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大幅提高,有力地保证了全省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居全国前列。

(五)“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滩坑水电站、洞头半岛工程等大项目的顺利推进,以及丽温高速、通村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同时政府通过制定规划、提供下山补助、完善下山小区基础设施、加强下山后农民转移就业服务等举措,引导农民下山脱贫、异地发展,大批山区农民通过异地搬迁实现了脱贫致富,走上了致富奔小康道路。另一方面,通过山海协作工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达成了一大批合作项目,有效地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大加快了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步伐。欠发达地区不仅引进了大量的资金,还引进了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更增强了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市场意识。发达地区实施“腾笼换鸟”,为自身引进、培育新产业腾出了发展空间,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促进了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二、积极探素管理机制,及时总结工程经验

“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不但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综合效应,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工程实施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我省重点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一)理念科学,导向正确

在“五大百亿”工程谋划之初,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建设项目涵盖水利电力交通、信息化、科教文卫体、生态环境、帮扶致富等工程,涉及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中,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原则,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大对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推进科教强省和文化大省建设;坚持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则,在促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改善,加大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投入,推进生态省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在充分发挥城市龙头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的进步,加大对农村生产生活设施的投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在继续促进发达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的培育,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推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

(二)领导重视,政府推动

省人大十分重视“五大百亿”工程。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时度势,审议通过了2003年至2007年我省实施以“五大百亿”工程为龙头的重点建设,经常听取省重点工程情况汇报,每年组织1至2次工程项目视察,对项目存在问题提出宝贵意见,各专业委员会关心、重视工程推进情况,2007年11月初还专门组织了专项督促、检查。

领导重视,狠抓实施。2003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重点建设暨‘五大百亿’工程工作会议”,动员和部署“五大百亿”工程建设工作,明确提出“五大百亿”工程由省长负总责,分管副省长协调配合,各位副省长在各自分管领域积极推进,省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还决定建立省政府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协调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各市政府和省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具体项目的第一责任人。2005年4月、2006年4月,省委、省政府又两次召开“全省重点建设暨‘五大百亿’工程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实施“五大百亿”工程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创新推动、集约建设”的原则,切实抓好“五大百亿”工程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目标任务。省政协也十分关心工程进展,积极建言献计;各级党委、政府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都将“五大百亿”工程列入重要议程,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支持,在资金、土地和政策处理上重点倾斜,合力攻坚,确保“五大百亿”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建立制度,规范管理

在“五大百亿"52程的实施中,各责任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位,通力协作、合力推进,保证了"22大百亿”工程高效有序地开展。2003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实施“五大百亿”工程工作责任书》(浙政办发[2003]16号),将“五大百亿”工程的建设任务分解下达到各责任单位。各责任部门根据工作责任书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积极采取措施,有力地推进了“五大百亿”工程的全面实施和和高效运行。省发改委牵头建立了计划制度、目标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通报(报告)制度、年度考核和奖惩制度、省市县财政性资金与“五大百亿”工程年度计划配套协调机制,以及廉洁保障制度等“七项制度”,有力保障工程有序推进。省农办就如何加快欠发达地区“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深入调研,按照“建得起、用得起、管得好”的要求,提出加强农村供水设施管理的指导意见;省交通厅制订了关于高速公路、农村通村公路和乡村康庄工程等建设管理的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省水利厅出台了有关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的管理办法和技术要求;省信息办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共同制定了《浙江省“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初步形成了三部门协同管理的工作机制;省协作办在全省协作系统建立起“山海协作”工程规划体系,同时加快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完备山海协作项目库和企业档案,为市县协作办做好指导服务工作。

(四)加强协调,有效推进

加强协调与服务工作,促进“五大百亿”工程顺利实施。从省里到地方,形成了多层次的协调工作机制,重大项目的难点问题,如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台温铁路、温福铁路、滩坑水电站建设和移民安置等,省政府领导亲自协调,各市县领导深入一线,为项目实施创造条件。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资源要素保障。省财政每年提前研究、安排“22大百亿"HI程省级财政性资金计划;省国土资源厅每年安排一定计划指标用于,“五大百亿”工程建设;省环保局加快项目环评审批,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每年还以省政府名义召开银企座谈会,积极为工程项目融资,并努力向国家争取国债资金、补助资金和企业债券额度,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针对工程征迁工作的难点问题,省发改委牵头,每年多次召开重点工程征迁联席会议或专题会议,研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督促各部门、各级政府和项目业主加快征迁工作。进一步规范“22大百亿”工程招投标工作,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浙江省招标投标条例》,根据我省实际使招标投标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加强对“五大百亿"35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对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各环节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检查,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五)创新管理,和谐共建

在“五大百亿”工程建设中,一方面,积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制定实施《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和《浙江省重点建设工程发包承包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确立政府投资项目科学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重大项目专家评议制度和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进一步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度、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落实政府投资项目稽察制度,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的协调、监督和服务,形成了依法有序的推进机制。另一方面,积极创新管理,推行了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如省委党校迁建、浙江美术馆和省疾控中心等工程都实行了代建制,同时积极开展项目后评价制度,先后完成了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绍兴小舜江引水工程等后评价工作。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严格工程的质量、投资、进度管理,努力实现工程管理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逐步与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接轨,全面提高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不断追踪国内外技术前沿,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推动重点建设取得新突破,保障了“五大百亿”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扎实推进,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继续抓好项目推进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实施计划的考核督促工作,确保“五大百亿”工程计划的全面完成。

(二)分析存在问题,为我省下一步重大建设项目的推进实施积累经验。重点在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布局、加强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预防工程建设职务违法违纪,以及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确保我省重大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三)做好“五大百亿”工程宣传工作。认真总结“五大百亿”工程的成功经验和辉煌成就,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编辑《辉煌的成就——浙江省“五大百亿"SE程》画册,加强对“五大百亿"5E程的宣传。

(四)认真研究,加快谋划下届政府重大建设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根据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抓紧谋划布局好下一届政府的重大建设工程。

4.工程质量情况报告 篇四

六环路(良黄段)自2004年3月8日施工单位进场,3月15日陆续开工以来,已有三个月的时间,在施工难度大,干扰因素多的情况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主要就工程质量情况做一简要报告:

一、工程进展情况简介:

截止6月4日,六环路(良黄段)主要分项工程形象进度如下: 完成路基清表14.24km,占总量的78%;完成路基填方129万m3,占总量的32.20%,完成主涵39道,占总量的73.58%;完成桩基1477棵,占总量析63.3%,完成盖梁90片,占总量的27.9%;完成t梁预制1507片,占总量的59.38%;完成t梁安装126片,占总量的4.96%。

二、工程质量情况:

1、工程质量总体情况:

(1)路基填方:填方总体情况较好。

一方面抓土源、土质的控制,以填料的质量来保证填筑的质量。由于本工程前期进地困难,地方干扰大,加之填方数量大,土源十分紧张,又逢雨季施工,土方含水量大,回填进度缓慢。为此总监办和项目处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充分利用有限的土资源,在梅花桩土场土质变异性大的情况下,总监办会同项目处征求专家意见,就梅花桩土质情况开了专题研讨会,要求承包人改善土的级配并增做封层。②为了缓解土源紧张的局面,保证雨季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建议承包人选用砂砾,由于附近的砂粒级配差,现场监理人员通过旁站,督促施工单位挑出粒径超标的骨料和遇水膨胀性大强度低的强风化泥岩。③杜绝使用强度不合格的土源。如长辛店土场的土料通过监理抽检平均cbr值仅为1.3%,总监办果断要求施工单位停止使用该种填料,并要求对已经填筑的部分采取补强措施。通过以上措施,填料的干密度和压实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规范要求。

另一方面抓规范化施工,以施工规范化促工程的优良。为此,总监办要求施工单位设立标牌、标识,严格控制分层的厚度,并通过每周一次的拉练检查和每月一次的履约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过程中不规范的行为。目前,在工程创优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外露砼:本工程强调“精品工程”意识,力争在砼的外观质量方面上一个新台阶。所以,总监办坚持“样板指路”方针,即在墩柱等外露砼施工之前,从原材料开始控制,对砼厂家提出具体要求,并通过施工单位实施“试验块”,试验块经各方共同认定合格,并召开专题施工方案讨论会之后,以此为最低标准大面积展开实施。目前,本工程的砼外观质量水平正在稳步提高。

(3)分项和工序验收:

开工之前,项目处和总监办即强调“三八”验收制,即分项或工序验收连序三次不合格或监理一次验收合格率低于80%,即视为其质量自保体系存在问题,立即指令其进行整改,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通过这些措施,绝大多数施工单位的自保体系能够有效运转,起到自我保证的作用。

2、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如:

①7#和10#合同违反监理程序,7#合同在未经监理许可的情况下,强行灌桩;10#合同在分项开工申请未被审批的情况下,擅自进行辅路沥青砼摊铺。事件发生后,总监办果断下发停工令,并通报全线,进行强力整顿,并约请其上级公司到现场予以解决。不但解决了其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且对其他单位起到了警示作用。②4#合同黄良路改线段二灰碎石7d无侧限抗压强度见证试验不合格,经分析是新设备调试过程及取样过程存在的问题,现场强度满足要求。

③5#合同永定河桥42~4桩基砼强度见证试验不合格,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现场全长取芯检测,强度满足要求。

④项目处和总监办在对和t梁构件厂巡查过程中,发现诚丰构件厂生产的t梁存在气泡较多,颜色不均匀的现象,经过了3天的整顿,此现象已得到纠正。

⑤在路基填筑过程中,个别标段分层厚度起标,填料粒径偏大且局部存在离析现象,总监办和项目处先后对2标和10标的部分路基段做出了反工处理。

⑥个别标段的质检人员不到位且有一定的流动性,为此总监办和项目对承包单位的主要质控人员实行备案,凡发生人员变动一律给予罚款处理。

3、加强过程控制。

截止5月31日,总监办会同驻地监理共完成抽检砼试件抗压强度1331次,路基压实度1895次,原材料试验684次,放样复核605次,其它检测70次(详见试验、检测情况统计表)。监理首验合格率98.9%,分项工程优良率87.5%。

三、下一步质量工作重点及措施:

虽然六环路(良黄段)的总体质量情况较好,处于受控状态,但近期发生的几个质量问题,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在后续施工中杜绝质量问题及继续提高工程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课题。

1、积极开展“质量月”活动。目前,本工程已经历了第一个质量月(5.1~5.31)。从项目处,总监办到各施工单位均制定了详细的质量月实施方案,有标准、有要求、有目标、有措施、有针对性。通过广泛宣传、定期检查结合规范化施工在全线均营造出了质量月气氛。

2、路基填方的质量控制:

路基填方突出规范化促工程质量,现场设立分层标志杆、质控标志牌、方格网,从上料、推平、分层、翻晒、碾压成活、验收等各个环节控制到位,监理坚持层层按频率验收,同时,注意夜间施工措施和雨季施工措施的落实。另外,在填方质量控制过程中,着重加强各类构造物背后的填方控制。总监办已就每个部位建立专项档案,明确了施工控制步骤和施工监理责任人。

(1)要求各施工单位加强自检和自控,严格按投标承诺配备质控和试验检测人员,并赋予质控人员必要的质量控制权;同时要求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必需全天候盯岗,随时解决和协调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自保体系的有效运转提高一次验收合格率。

(2)对驻地监理的工作质量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①要求各级监理人员加强工程质量的预控和过程控制,加大现场巡视和旁站的力度,努力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②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要一追到底,盯住不放,直到得到妥善解决;对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必须及时上报。

③加强工序验收,工序验收是监理人员质量控制的重点,监理人员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每道工序进行实测实量,杜绝不合格的作业项目流入下道工序。凡对未经自检,基本验收条件不具备,规范化施工不达标的工序监理人员均有权拒绝验收。④要求监理人员善于发现质量问题的深层次因,对巡视旁站或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善于从质保体系,施工工艺和原材料等方面分析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同类质量问题再度发生。

(3)路基填方质量控制重点:

①增加大吨位的碾压设备,提高工效并保证密实度。

②加强土源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土的cbr值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加强最大干容重、含水量、砂砾级配的最大粒径等技术指标的监控。

③加强对填方压实度的检测。路基填方压实度是路基工程质量的否决性指标。首先,击实标准要符合实际情况并且频率要足够;其次,实行单点否决制,无论施工自检还是监理验收,发现有不合格点必须进行处理,第三,要注重细节部位的压实度,如:结构物背后,管线沟槽,两个工作面的接茬等要实行重点监测。

④对采用天然砂砾填筑的段落,要配备足够的水车,做到饱水碾压。⑤加大接茬部位的质量控制。横断面方向原则上必须平行填筑,纵断面方向,在路床1m范围内,也必须做到平行填筑。对于进地等原因必须进行分段填筑的,在先行填筑的接头部位要做成不小于1:4的斜面,而且整个斜面要碾压密实,在下一段落填筑时开挖台阶,避免因传统的预 留台阶而影响接茬的质量。

3、砼工程的质量控制:

在保证实体质量的前提下,把外露砼的外观质量作为本项目的控制重点之一。为此总监办和项目处对砼的质量控制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重要结构施工之前要开好方案会。如墩柱的首件、预应力盖梁、大型重力式桥台、预应力砼箱梁等在施工之前要召开方案会,约请监理、项目处、设计人、监督代表等各方参加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审定。方案会不能流于形式,要开出水平,开出效果,并不折不扣地逐条落实。(2)加强对商品砼拌和站的监控。商砼拌和站作为各施工单位的分包商,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是施工单位的必尽之责。要求各单位对商砼站安排驻场员负责对原材料和配合比进行控制。总监办并不定期组织试验人员对各商砼站进行配合比验证。

(3)对到场商品砼质量严格控制,对到场的商品砼除详细核对开盘鉴定等质量证明文件外,还要对坍落度、和易性及表观质量进行量测和鉴定。凡配合比和坍落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进场砼超过初凝时间的坚决予以辞退。

(4)加强砼浇筑过程的工艺控制:

砼浇筑过程除事先交底、严密组织外,在整个过程之中,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和质控人员必须全面监控,监理人员也要全过程进行旁站,以防止违背施工规范和施工方案的工艺出现。

(5)砼养生。砼结构拆模并经外观鉴定合格后,要及时养生。所有结构均采用无纺布、塑料布双层饱水养生至少7天以上。(6)砼外观质量:

通过树立全线的“样板工程”(8#合同小清河桥墩柱,3#合同经六路桥重力式桥台等),明确外观质量标准,详细审核材料、设备及工艺,对存在外观缺陷和达不到标准部位依然坚持“发现一个、否决一个、推倒一个”的原则。

4、t梁质量控制:

t梁预制已近半数,虽然前期总体质量尚可,但随着工期的日益临近,要警惕质量滑坡、基本杜绝气泡、飞边、漏浆、颜色不一致等通病,并做好每周例行检查和出场验收等环节的控制。为保证t梁的安装质量和吊装安全,在吊装之前由驻地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各方召开吊装方案讨论会和吊装准备会,认真研究吊装方案的可行性,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批准的方案组织实施,确保吊装的准确、安全。

5、桩基:

目前还有近1/4的桩基未完成,对桩基的材料,工艺等方面的控制不能有丝毫放松,更不允许施工单位和监理人中出现懈怠心理,重点保证定位、砼强度、无破损检测的质量。

6、紧抓质量保证体系不放松:

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始终是工程质量得以保证的基础和根本,在此问题上,项目处和总监办不得有任何动摇。全体监理人员要密切关注各施工单位质保体系的动态。坚持从“组织管理、技术管理、运行管理、验收管理”四个方面全方位对其进行监控,监理人员必须通过影响施工单位的自保体系和质量行为来影响工程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附表:六环路(良黄段)试验、检测情况统计表(监理抽检)

北京正宏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六环路(良黄段)总监办 2004年6月4日

5.乡村清洁工程情况报告 篇五

一、县“城乡环境同治”经验简介

(一)宣传教化开路。一是开展大讨论。每年开展一个全县性的主题大讨论活动,先后总结了大众公共观、生态环境观等“十大观念”,提出了“城镇客厅理论”、“农村公园理论”,即把城镇当作客厅来呵护,把村庄当作公园来建设,在大讨论中深化了干部群众的认识。二是实施大教化。组织百人宣讲团深入乡村开展“新观念面对面”宣讲活动;广泛开展“生活健康、健康生活”等系列大型群众文娱活动和基本常识演讲赛、抢答赛等活动,促使“三创四化”“洁净行动”等理念和规范进村入户,深入人心。三是组织大规劝。坚持县级领导带头,每月开展上街下乡入户文明规劝活动,纠正车辆乱停乱靠、行人乱扔垃圾、商户占道经营等行为。

(二)市场模式运作。一是引进专业公司。将主街道和小街小巷清扫保洁、“牛皮癣”治理、灭鼠除害、绿化养护、路灯维护等统统推向市场,乡镇镇区和部分村都实施市场化保洁服务。二是放权激活乡镇。下放土地经营权,对乡镇税收超收部分全额返还。三是适度市场融资。通过做大城建投、做强国资投、做活旅游投,有效保障和加快了城镇建设。

(三)实施精细管理。针对农村环境卫生难问题,实践探索了农村垃圾“四分”处理模式。一是分区包干。将村级卫生区划分为村级公共区和农户责任区,公共区由村集体聘用专人进行日常保洁维护;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晒坪、水沟、绿化区等由农户负责。二是分类减量。积极推行“一窖两池四个筐”模式,即每户建有1个有机肥积肥窖、1个焚烧池、备有纸张、塑料、玻璃、金属4个废品回收筐,每个自然村建有1个特殊废品收集池。要求可回收的尽量回收再利用,不可回收的能堆肥的堆肥,不能堆肥的及时分散焚烧,少量有毒有害物品集中统一处理,最大限度减少垃圾存量,大约只留下了15%的垃圾需要转运处理。三是分级投入。县财政每年预算乡村洁净行动专项经费1000万元,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500万元用于支持镇区创建,500万元按每村1万元的标准补贴到村;各乡镇配套一定的工作经费,对重点村、中心村、贫困村给予适当支持;各镇区居民和村民自筹一部分资金,形成财政补贴、部门支持、乡镇配套、村组自筹的多元投入模式。四是分期考核。县考核乡镇,并抽检到村;镇考核村,并抽查到组;村考核到组,并延伸到户。考核结果都进行公示。

(四)完善机制制度。一是对县直单位推行结对共建活动。二是对乡村推行“重奖重罚”机制。对每季考核排前两名的乡镇,在享受县财政资金扶助的基础上,奖励3-7万元;对村和组也给予1000-3000、100-200元不等的考核奖惩。三是对干部推行绩酬挂钩机制。将各乡镇、部门单位、村、社区与洁净行动与干部绩酬挂钩。四是对村级推行定期联合办公制度。各行政村以支村两委成员为主,乡镇办点干部参加,每月定期集中联合办公不少于2天,解决村级卫生工作难题。五是对户主建立“大评小奖”机制。对各农户采用“大评比、小奖励”的办法进行激励,按清洁、较清洁和不清洁评定等次,评比结果张贴到户,对清洁户给予小额物资奖励。六是对社会实行举报投诉奖罚制度。设立专线电话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对责任人和举报人给予罚款和奖励。

二、市20XX年乡村清洁工程试点方案

借鉴县等地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区域范围。31个乡镇政府和圩场所在地的村(居委会),107线、S320线等国省县主干道沿线村,垃圾送到焚烧炉焚烧的村。具体村(居委会)名单由市新村办和乡镇共同商定,共150余个。

(二)工作目标。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各试点村(居委会)实现“十无”:无乱倒乱丢垃圾和堆积物,无垃圾漂浮物,无乱挂物,无乱贴乱涂乱画,无乱排乱鸣,无裸露泥土,无危旧房,无旱厕,无乱搭乱建,无乱摆乱晒。达到“六有”:有整洁的生活环境,有完善的卫生设施,有专门的保洁人员,有稳定的资金投入,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有长效的考核机制。

(三)工作任务。一是实施垃圾分类、分阶段处理。可回收的尽量回收再利用,不可回收的能堆肥的堆肥,不能堆肥的及时分散焚烧,少量有毒有害物品集中统一处理。二是是科学处理农村污水。要严格禁止企业排放未经处理达标的生产污水,各家各户生活污水应经污水收集池和过滤网过滤后才能排入农田或水塘。三是加大危旧房拆除、改厕、房前屋后绿化硬化的力度。路边的危旧房和旱厕必须拆除,改建屋内“三格式”厕所,路边和房前屋后该绿化的要绿化,该硬化的要硬化,以绿化为主、硬化为辅。

(四)实施步骤。一是宣传发动阶段。组织村民讨论和制定“卫生公约”,印发卫生知识宣传资料;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卫生知识竞赛和卫生大扫除,充分发挥其在家中的劝导作用;定期开展进村入户文明规劝活动,当场纠正乱倒垃圾、乱泼污水、垃圾不分类处理等行为,促使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意识和习惯。二是完善设施阶段。每户农家至少要配置3个垃圾桶,1个装厨余垃圾,1个装可焚烧的垃圾,1个装要填埋的垃圾。自然村要根据人口数量和农户居住分布情况合理布局建设垃圾池,各试点村均要有专门的垃圾清运车辆和工具,各乡镇至少要建一座垃圾焚烧炉和一个垃圾填埋场。三是集中整治阶段。严格按照“十无”、“六有”的要求,对各试点村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落实各项包干责任制度。四是考核验收阶段。由市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考核验收小组对各乡镇、各试点村进行考核验收,排出名次,兑现奖惩。五是巩固提高阶段。根据各乡镇、各试点村考核验收的情况,对照卫生整治的要求,进行查漏补缺,巩固成果,完善各项制度,形成乡村环境卫生清扫长效机制,并逐步在全市推广。

(五)保障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市里成立书记、市长牵头的.乡村清洁工程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农办(市新村办)。各乡镇、各试点村(居委会)也要成立相应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真正做到专班专人专抓。各试点村(居委会)是乡村清洁工程的实施主体,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纪委、组织、宣传、财政、发改、住建、环保、国土、教育、农业、林业、交通、科技、爱卫、能源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履行好参与卫生整治的职能。二是加大宣传。要运用会议、标语、横幅、公布栏、宣传车、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营造乡村卫生整治良好氛围。大力宣讲成功的经验做法,特别是新闻媒体要及时宣传推介正面典型和曝光落后的单位和地方,增强震慑力。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在校学生的清洁卫生教育。各乡镇、村(居委会)也要大力宣传,切实增强群众的自觉性。三是加大投入。市财政要加大投入。乡镇垃圾填埋场建设费用由市财政解决(整地基的费用由乡镇解决),20XX年全市计划新建垃圾填埋场31个,按每个填埋场2万元的标准,共需62万元。试点村建垃圾池由市财政按100元/立方米的标准予以补助,初步统计共200万元。市财政根据各试点村(居委会)人数拨付卫生管理经费,用于购置卫生设施和支付保洁员的工资,1000人以下的村每年拨0.5万元,1000人以上(包括1000人)至3000人以下的村每年拨1万元,3000人以上(包括3000人)的村每年拨1.5万元,初步统计共150万元左右。市财政要安排乡村卫生整治奖励经费50.6万元。以上这些费用共计462.6万元。农业、环保、交通、爱卫、能源等职能部门的项目投入,要向试点村(居委会)倾斜。

4、组建专业队伍。各乡镇垃圾焚烧炉和填埋场都要落实专门的管理人员,各试点村(居委会)要有专门的保洁员。焚烧炉、填埋场管理员和村保洁员的工资,从市下拨的管理经费中解决,不够部分乡、村自筹。乡、村要组建专门的废物回收队伍,并对运行成效好的回收队伍进行奖励。

6.道路工程安全整改情况报告 篇六

××××局:

按照你局下发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标准要求,我方已于2010年8月30日前对×××××三标段工程进行自检并进行整改,并经公司复查,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1、健全了施工安全日志、台账、会议记录,做到安全管理资料完整齐全。

2、指定了行之有效的合理的安全经费使用计划,完善了安全经费使用记

录。

3、结合工地实际施工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用地方案,规范了施工用电

措施。

4、施工重点防火部位落实了责任人,指定了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消防

器材按要求配备、放置并保持完好状态。

5、对于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他安全隐患认真分析,及时排查,并制定了一套完整详细的应急救援方案。

通过以上整改,公司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与每一位员工都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各级的安全生产责任并对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补充和完善,基本规范了公司安全生产的基础资料,为今后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铺平了道路。

公司对安全生产管理有了崭新的、全面的认识,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只有充分尊重科学、探索和把握规律、运用安全目标管理、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安全系统分析及安全评价、事故预测、标准化等安全生产的现代化管理办法,才能更有效地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今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

第一,加强人员的管理。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人的因素的往往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容易掌控的。要加强人员的管理,一是要注意人才的选拔,确保安全生产人员的基本素质。

第二、完善三级培训,对新进员工要严格按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并明确标准和效果;对在岗员工,要树立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辨别危险源的能力,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在公司营造安全工作人人关心、事事有人管的团结协作的团队工作理念,培养员工安全无小事的工作习惯,才能使安全生产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第三、加强对员工的考核,由于人的因素的不易掌握性和控制性,加强考核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认为,加大对员工安全生产考核的频率和力度,对员工的行为实施定性、定量的考核,才能使他们的安全意识永固常新。

第四、加大安全奖惩的力度,做到赏罚分明,对事故苗头要坚决重处,坚决避免用人情世故代替安全奖罚,彻底做到令行禁止,才能从根本上使员工绷紧安全这根弦。

第五、加强对物的管理。要正确处理安全和生产的关系,根据实际需要制定设备检查、维修、保养计划,按生产规律做好设备、设施的检修、保养和维护工作,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坚持按规章制度进行设备巡查,将物的安全隐患减小到最低的程度。

第六,及时纠正管理缺陷,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身为管理者,首先要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以科学化、规范化的标准实施安全管理,把安全监督检查落到实处,发现问题要坚决按规章制度处理,不给事故和隐患留一丝余地。其次要擅于发现自己的问题,要多学习、多看、多对比,力争发现我们视线中的盲区和管理中的死角,否则,安全问题很可能会发生在我们的盲区和死角中。

尽管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大、任务重,但相信有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和标准,做好了人、物和管理缺陷的控制,我们有信心使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到标准化安全化。

以上情况属实,请核查。

施工单位负责人:年月日

7.工程实施情况报告 篇七

关键词:莒县,矿产资源法,调查报告

1 基本情况

莒县地处沂沭断裂带, 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现已发现和探明的矿产有36种, 正在开发利用的有石灰石、页岩粘土、花岗岩、白云岩、钛铁矿、河砂等10多种。近年来, 莒县认真贯彻落实《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 强化监督管理, 积极搞好服务, 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矿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目前, 全县共有各类矿山企业81家, 矿产品加工企业274家, 累计从业人员5万余人;年产各类花岗石荒料2.1万立方米, 生产砖瓦7.3亿块 (片) , 水泥产量达800万吨, 以矿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成为莒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2 主要措施

(1)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提升全民矿产资源保护利用意识。一是利用宣传月进行集中宣传。每年3月份集中开展“矿法宣传月”活动, 近年来, 先后印发各种宣传材料4.6万份;在城区、集市设置咨询台19台次, 在全县形成了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二是利用各种阵地进行广泛宣传。采取以会代训、以案讲法的形式, 先后组织召开有关乡镇、村庄及矿山企业负责人会议18次;在党校开设了矿法辅导课, 将《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的有关条款和矿业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摘编成册, 印发给各级领导干部和矿山企业学习。三是结合部门日常业务工作深入宣传。在办证、服务、执法等工作中深入浅出地开展了法律宣传, 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群众依法办矿的法制观念。

(2) 强化专项整治, 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秩序逐步得到规范。一是领导重视, 加强监督管理。县国土资源局同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和各乡镇公安派出所联动, 设立了矿产资源管理举报热线。国土资源、水利、公安、环保、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检查队伍, 组织人员实行24小时昼夜动态巡回检查。二是不断加大采砂整治力度, 建立良好的采砂管理新机制。2012年以来, 县里先后召开了4次常务会、5次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河道、水库采矿专项整治工作, 并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县国土资源、公安、水利等十个部门, 联合发布了《关于整顿规范河道和水库黄砂开采销售秩序的通告》, 对全县采砂问题开展了集中整治活动。整治期间, 依法查扣撤离抽沙船只94条, 没收非法采砂30处、8万立方米, 刑事立案4起, 有效地震慑并遏制了盗采黄砂资源现象。县政府对新设立采砂点实行了10个部门联合会签和摄像监控开采制度, 全县采砂管理问题得到全面规范, 收到了显著成效。三是实行综合治矿新模式, 全面开展矿山开采企业和矿产品加工企业整顿规范工作。县里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 县发改、财政、国土资源、环保、安监、林业、水利、交通、工商、地税、交警、电力等13个部门为成员的全县矿产资源综合整治领导小组, 全面开展了矿产资源综合整治工作。对无任何手续的矿山开采企业由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 一律进行了关停;对采矿企业及矿产品加工企业手续不齐全的, 由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 由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汇总, 制定出具体整治方案, 对全县所有矿山企业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检查。全县6处非法采矿点, 已全部关闭, 其中, 立案查处违法6起, 暂扣开采机械7台, 全县非法采矿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3) 加强地质环境保护治理, 切实助力“美丽莒县”建设。一是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县国土资源部门对全县范围内的地质遗迹和名山景点区进行了科学规划。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莒县辖区内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规划方案的通知》, 做到该开的开好, 该封的坚决封停。二是加大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全面启动了《莒县矿山复绿规划》的编制工作, 目前外业调查已经结束, 内业整理也已基本结束, 规划已获上级批复, 莒县浮来山破损山体区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已完成。同时, 从2006年起, 严格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对全县新办8处矿山企业组织编制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明确规定采矿权人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 必须承担矿山环境治理的责任。三是强化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县政府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出台了《莒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全面完成了1:5万地质灾害调查, 加强了对2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 共设立警示标志牌30块, 发放汛期地质灾害预警信息2800多条次。积极争取省国土资源厅支持, 全面完成了峤山镇南涧村等二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工作, 共搬迁88户, 311人, 现已全部完成, 共投入资金471万元。

3 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部分干部群众法制意识和资源国有意识淡薄, 乱采滥挖、无证采矿行为时有发生;

二是有些矿产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 开采和利用资源的方式粗放;

三是矿山企业点多面广, 对矿产开发的监督管理难以全面到位;对此, 下步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建议要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 不断提升全社会的矿产资源法制意识。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 创新宣传方式,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法制宣传, 使矿产资源法律法规进矿区、进企业、进家庭, 营造人人关心矿业秩序社会氛围。

(2) 建议要不断完善监管举措, 维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良好秩序。要注重从源头上规范矿业秩序, 完善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许可审批流程, 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准入门槛。要整合涉矿部门执法力量, 对非法开采, 林地破坏, 粉尘、水和噪音等污染, 超载超限、裸露运输及无证运输, 偷税漏税等重点问题, 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持续加大执法力度。

8.工程实施情况报告 篇八

成都物流产业正在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物流企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近年来,我市中职物流专业处于蓬勃发展的有利时期,目前成都市现代物流专业职教集团内9所学校物流专业在校生规模已达到2800余人,但是由于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各学校的物流专业建设与教学处于一种不规范的状态,从而制约了我市中职物流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为了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市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教学标准,项目组依据专业方向进行了前期调研工作。我们主要对快递企业关于行业标准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深入的分析。

二、调研的方法

资料收集法、实地调查法。

三、企业背景资料

(一)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

中外运敦豪于1986年由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和敦豪环球快递各注资一半成立。合资公司成功地将DHL环球快递作为国际快递业领导者的丰富经验和中国外运集团总公司在中国外贸运输市场的经营优势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为中国各主要城市提供文件、包裹、货物的航空快递服务。中外运敦豪成立19年来,已在中国建立了最大的合资快递服务网络,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开设有56家分公司和163间办公设施,覆盖全国318个城市,拥有超过5,000名经过培训的高素质员工。

(二)申通快递有限公司

申通快递品牌创建于1993年,是国内最早经营快递业务的品牌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申通快递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完善、流畅的自营速递网络,基本覆盖到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和发达地区县级以上城市,尤其是在江浙沪地区,基本实现了派送无盲区。申通快递在全国各省市有六百多个一级加盟商(包括西藏拉萨等偏远地區)和两千多个二级加盟商、四千多个门店,50多个分拨中心,全国共有从业人员四万多名,上万辆干线和支线网络车,日均业务量近百万票,年营业额超过40亿元,成为国内快递网络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营快递体系。

申通快递主要提供跨区域快递业务,市场占有率超过百分之十,使公司成为国内快递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随着国内快递需求的多样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第三方物流和仓储服务、代收货款业务、贵重物品通道服务等,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电子商务物流供应商。

四、本次调研收集到如下资料

1、《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

由国家邮政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行业标准——快递服务》(以下简称《快递服务》标准)已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适用所有经营快递业务的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包括跨行业经营多种不同业务的快递企业,共6大章35节,包括附录166条。

2、《快递服务》国家标准

该标准正在制定阶段。该标准的制定背景是: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服务》行业标准实施近两年来,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规范和促进了快递市场的发展。但是,该项行业标准是在新《邮政法》还未出台的背景下制定的,由于缺乏相应政策性文件的指导,标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缺憾,比如条款还不够细致、内容不够全面等。

制定《快递服务》国家标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完善:一是由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相比,国家标准具有更稳定、适用范围更广的优点,能够有效提升标准的权威性;二是对行业标准进行细化,增加了国际快递、代收货款等内容,使标准更符合企业、政府和消费者的需要,从而提高标准的适用性。

3、快递物品的包装标准:

GB/T 1416-2003 信封

GB/T 16606.1-2009 快递封装用品第1部分:封套

GB/T 16606.2-2009 快递封装用品第2部分:包装箱

GB/T 16606.3-2009 快递封装用品第3部分:包装袋

GB/T 16606-2002 邮政特快专递封套

GB/T 22585-2008 透明窗口信封

GB/T 22657.1-2008 邮件封面书写规范第1部分:国内

GB/T 24295-2009 住宅信报箱

4、禁寄物品指导目录及处理办法

5、从申通快递成都分公司收集到如下资料:

(1)《快递服务标准手册》

(2)《业务员派送操作流程》

(3)《业务操作规范》

五、《快递服务》行业标准在企业的实施情况分析

我们这次通过对DHL和申通两家不同性质的快递企业的调研情况来看,虽然两家企业在性质、业务范围和顾客群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行业标准的实施方面还是基本一致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标准》里对企业人员资质进行了具体规定,“快递服务组织的岗位应根据快递作业组织和生产环节科学合理地进行设置,生产人员应符合相应的资格条件,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就这一条规定来看,两家企业都是按照要求进行了严格执行的,基本上90%的员工都取得了快递员从业资格证书。

2、对于《标准》里关于操作流程和服务方面的规定,两家企业都表示没有完全执行,而是在不违反《标准》宗旨的前提下,以《标准》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适合于本企业的操作和服务规范。究其原因,通过与企业相关负责人的交流,我们总结出了以下两点:

(1)从《标准》本身来看,由于该标准是在新《邮政法》还未出台的背景下制定的,某些条款还不够细致,存在一定的缺憾,企业为了更加规范自己的操作流程,就只能从本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对《标准》进行一定的补充,以使自己的操作和服务流程更加完善。

(2)从快递行业的现状来看,目前我国的快递市场主要由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构成,企业数量多,竞争激烈。快递企业是服务性质的企业,其核心竞争力主要集中在服务质量上,所以各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只能从操作流程和服务流程上下功夫,制定出一套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服务标准,而这又是其他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

六、关于制定教学标准的建议

1、制定教学标准时,应考虑四川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出的标准应具有地区特色。

2、制定的教学标准应具有一定的依据。目前处于起草阶段的国家标准,对正在实行的行业标准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建议参照国家标准的草案制定教学标准。

3、制定的教学标准应体现基础性、普遍性的特点。学生在校学到的应该是最基本的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等他们将来进入企业以后,企业都会对新员工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教给适合于本企业的作业流程,经过培训,学生都能独立操作。

上一篇:处罚管理办法下一篇:教师十个严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