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概论练习题

2024-07-06

经济法学概论练习题(精选8篇)

1.经济法学概论练习题 篇一

第十一章 民事诉讼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民事诉讼中对于下列何种案件可以实行社会支持起诉()A.侵权案件 B.离婚案件 C.宣告死亡案件 D.合同纠纷案件

2.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纯国内民事诉讼中,允许协议管辖的案件只限于()A.合同纠纷案件 B.遗产继承纠纷案件 C.离婚案件 D.不动产纠纷案件

3.在民事诉讼中重大涉外案件的第一审管辖权应由()A.基层人民法院行使 B.中级人民法院行使 C.高级人民法院行使 D.最高人民法院行使

4.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经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是()A.离婚案件和解除收养关系案件

B.解除收养关系案件和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 C.离婚案件和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 D.离婚案件和涉及商业秘密案件

5.民事诉讼中的一般地域管辖实行()原则 A.被告就原告 B.原告就被告

C.由案件发生地法院管辖 D.由当事人协商选择管辖法院

6.民事诉论中的诉前保全主要适用于()A.侵权行为诉讼B.合同纠纷诉讼 C.海事纠纷诉讼D.继承遗产纠纷诉讼

7.人民法院在审理下列何种案件时必须进行调解()A.追索劳动报酬案件 B.继承遗产纠纷案件 C.离婚案件 D.经济合同案件

8.在下列的诉讼法原则中,只适用于民事诉讼而不适用于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是()A.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B.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

C.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实行监督原则 D.社会支持起诉原则

9.在我国,因不动产纠纷提起民事诉讼,由()A.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B.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C.协议选择的人民法院管辖 D.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10.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通常应当自立案之日起()A.3个月内审结 B.5个月内审结 C.6个月内审结 D.一年内审结

11.在下列民事案件中应当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的是()。A.因合同纠纷提起的纠纷 B.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 C.因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 D.对被监禁人提起的诉讼

12.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应当由()承担。

A.原告方 B.被告方 C.原告方与被告方共同承担 D.主张权利的一方

13.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的()内提起上诉。A.15日 B.20日 C.25日 D.30日

14.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依照审判监督程序申请再审的,提出的时间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效力后的()以内。A.6个月 B.一年以内 C.2年以内 D.4年以内

15.民事判决的法律效力确定后,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是公民的应为()。A.3个月 B.6个月 C.一年 D.两年

16.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内审结。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6个月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民事诉讼中的专属管辖的是()。

A.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 B.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

C.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 D.因港口作业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 E.因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

2.诉可以分为()。

A.给付之诉 B.确认之诉 C.保全之诉 D.执行之诉 E.变更之诉

3.民事案件起诉需要的条件是()。

A.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了起诉状和副本 C.有明确的被告

D.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E.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4.人民法院在审理下列何种案件时实行一审终审()。A.追索抚恤金案件 B.追索抚育费案件 C.宣告死亡案件 D.选民资格案件 E.海损案件

5.人民法院对下列何种案件有权裁定先予执行()。

A.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的案件 B.追索抚恤金的案件

C.追索医疗费的案件 D.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 E.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案件

6.人民法院裁定先予执行应当符合的条件是()。A.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B.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

C.申请人能提供担保 D.申请人的申请获得社会支持

E.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

三、简答题

1.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

2.民事诉讼管辖

3.移送管辖、管辖权的转移和指定管辖

4.诉和诉权

5.反诉

6.期间、送达

7.诉讼费用

8.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

9.民事诉讼起诉和受理

10.判决和裁定

四、综合题

1.人民法院对于哪些民事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裁定先予执行?

2.民事起诉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3.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的规定。

4.民事诉讼法的任务。

5.民事诉讼法特有的基本原则。

6.地域管辖的概念和种类。

7.民事诉讼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及例外性的规定。

8.诉的构成要素。

9.民事诉讼参加人的分类。

10.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概念及其范围。

11.共同诉讼的概念及其种类。

12.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及其分类。

13.民事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及其分类。

14.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15.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16.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17.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概念和种类。

18.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

19.民事诉讼法关于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的规定。

20.民事审判程序的概念和种类。

21.民事审判第一审普通程序的概念和种类。

22.民事诉讼第一审普通程序必经的几个阶段。

23.民事诉讼开庭审理必经的几个阶段。

24.第二审人民法院对经过审理的上诉案件几种处理情况。

25.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26.有权提出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

27.督促程序的适用条件。

28.公示催告程序的申请应具备的条件。

29.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适用范围。

30.民事执行措施的种类。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见教材434页。2.【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见教材436页。3.【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见教材435页。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见教材446页。5.【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见教材435页。6.【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见教材443页。7.【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见教材433页。8.【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见教材434页。9.【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见教材436页。10.【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见教材447页。11.【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见教材435页。1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见教材441页。13.【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见教材449页。14.【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见教材450页。1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见教材453页。16.【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见教材449页。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CDE 【答案解析】 见教材436页。2.【正确答案】 ABE 【答案解析】 见教材438页。3.【正确答案】 ACDE 【答案解析】 见教材445页。4.【正确答案】 CD 【答案解析】 见教材450页。5.【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见教材443页。6.【正确答案】 ABE 【答案解析】 见教材444页。

三、简答题 1.【正确答案】 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称为民事诉讼。

国家制定的关于民事诉讼活动所应遵循的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法律,称为民事诉讼法。2.【正确答案】 在民事诉讼中,管辖是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和分工。3.【正确答案】 移送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管辖权的转移则是指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也可以把本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情况(如案件比较简单、标的较小等)。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将某一案件指定下级人民法院管辖。4.【正确答案】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通过审判以保护其民事权益的请求,称为诉。当事人所享有的这种权利,称为诉权。5.【正确答案】 反诉是指作为本诉的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开始后,被告人以本诉的原告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出同本诉在诉讼标和诉讼理由上有牵连的保护自己民事权益的独立的诉讼请求。6.【正确答案】 由法律规定的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的进行某种诉讼活动所应遵守的时间,称为期间。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将诉讼文书送交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与人的司法行为,称为送达。7.【正确答案】 诉讼费用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和支付的为进行诉讼所必需的法定费用。8.【正确答案】 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审理程序,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所适用的法定程序。9.【正确答案】 民事诉讼中的起诉,是指当事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民事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予以法律保护的行为。

受理是指人民法院接受当事人的起诉,同意立案审理的诉讼活动。10.【正确答案】 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终结后,对双方当事人争议的实体问题所作出的处理决定。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或者执行判决的过程中,对于程序上发生的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所作出的决定。

四、综合题 1.【正确答案】 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裁定先予执行:(1)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案件;(2)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

(3)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案件。2.【正确答案】 起诉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凡是符合以上四个条件的起诉,人民法院必须受理。3.【正确答案】 级别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和分工。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为:(1)重大涉外案件;(2)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为:(1)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2)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4.【正确答案】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清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5.【正确答案】

(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和保障与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原则

(二)辩论原则

(三)调解原则

(四)处分原则

(五)检察监督原则

(六)社会支持起诉原则 6.【正确答案】 地域管辖是指不同地区的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和分工。地域管辖可分为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专属管辖、协议管辖和选择管辖。7.【正确答案】 一般地域管辖又可称“普通管辖”或“一般管辖”,它是以诉讼当事人住所所在地为标准来确定的。我国民事案件的一般地域管辖,实行“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即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应由被告住所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住所地为单位所在地)。但对上述原则,民事诉讼法作了几种例外性规定。如对不在我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对被劳动教养或者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等,均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8.【正确答案】 诉的构成要素有三,即:诉讼当事人、诉讼标的和诉讼理由。诉讼当事人是指因民事法律关系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人。诉讼标的亦称诉讼客体,是指需要通过人民法院审判予以解决的事项或所要解决的发生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诉讼标的所指向的物,称为诉讼标的物。任何一个诉都有诉讼标的,但是不一定都有诉讼标的物。诉讼理由是指当事人提出诉讼请求的原因、事实和根据。9.【正确答案】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参加人包括民事诉讼当事人和民事诉讼代理人。10.【正确答案】 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指因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并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利害关系人。

民事诉讼当事人主要指原告和被告,同时也包括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在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11.【正确答案】 当事人的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经当事人同意的,称为共同诉讼。在实践中,有必要共同诉讼和普通共同诉讼之分。

12.【正确答案】 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参加到他人正在进行的民事诉讼中的人,称为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可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的第三人。13.【正确答案】 在民事诉讼中,依法律的规定,或人民法院的指定,或经当事人委托授权,以当事人的名义代为进行诉讼活动,行使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人,为诉讼代理人。民事诉讼代理人包括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14.【正确答案】 民事诉讼当事人必须具有诉讼权利能力。凡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即具有诉讼权利能力。但是当事人如要亲自进行诉讼活动,还必须具有诉讼行为能力。凡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也具有诉讼行为能力。凡是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也不具有诉讼行为能力。不具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由其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代为进行诉讼。15.【正确答案】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主要有:适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委托代理人进行诉讼;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或自行和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按照有关规定查阅、复制本案的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等。

当事人的诉讼义务主要有:行使诉讼权利必须正确和合法;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等。16.【正确答案】 依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可作为证据的包括下列七种:(1)书证。由于民事权益争议案件的特殊性,书证(如合同或协议书、权利证书等)在民数诉讼中常常具有最重要的作用。(2)物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的陈述。(6)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17.【正确答案】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是指人民法院为了排除对民事诉讼的干扰、破坏,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对于妨害民事诉讼的人所采取的强制手段。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有五种,即:拘传、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罚款、拘留。18.【正确答案】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有所不同。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主要由控诉一方承担,在民事诉讼中,一般适用“谁提出主张,谁负责证明”的原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或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但是,在某些侵权诉讼以及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则实行举证倒置的原则。例如,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做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19.【正确答案】 财产保全是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为保证将来做出的判决得到执行,对与案件有关的财产所采取的强制性措施。财产保全包括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又可称诉讼保全)和诉讼前的财产保全(又可称诉前保全)。前者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开始后,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将来作出的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案件,可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也可主动依职权做出财产保全的裁定。在采取此种保全措施时,可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后者是指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这种保全措施,主要在海事诉讼中采用。在受理诉前财产(如船舶)扣留时,人

民法院必须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此外,申请人还必须于人民法院采取诉前保全措施后的法定期限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应解除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请求的范围,即保全的财产的价值或金额,不能超过诉讼请求的范围,或者在数额上二者应大体相当。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

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之前,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为了解决申请人生活或生产经营的急需或其他紧急情况,而裁定由被告先行给付一定款项、特定物或暂停实施一定行为的措施。人民法院只有权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裁定先予执行:(1)追诉赡养费、抚养房、抚育费、医疗费用的案件;(2)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3)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案件。

人民法院裁定预先执行,应当符合三个条件:(1)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2)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3)被申请人的有履行能力。

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负责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如申请人依靠被申请人的给付维持生活的,应裁定先予执行,不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败诉的,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先予执行遭受的财产损失。20.【正确答案】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法定程序,称为民事审判程序。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审判程序包括: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21.【正确答案】 在我国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的制度中,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程序,称为第一审(或初审)程序。第一审程序又分为第一审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前者是民事审判活动所适用的最基本的法定程序。22.【正确答案】 1.起诉和受理 2.审理前的准备 3.开庭审理

4.诉讼中止和终结 5.判决和裁定 23.【正确答案】 开庭审理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宣告判决等阶段。法庭辩论终结时,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的最后意见。在法庭辩论终结之后,判决之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24.【正确答案】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1)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2)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3)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4)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25.【正确答案】 适用特别程序的只限于人民法院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和非讼案件(包括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依照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对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难的非讼案件的审理仍应实行合议制,其他案件则可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26.【正确答案】 民事诉讼法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认为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

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以及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除解除婚姻关系的得判决外,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27.【正确答案】 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凡债权人仅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券,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的,即可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采用督促程序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一是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二是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28.【正确答案】 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有在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持有人因票据被盗、遗失或灭失时,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因而公示催告的申请人必须是最后合法持有票据,并可以依票据主张权利的人。29.【正确答案】 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处理非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破产还债案件所适用的程序。全民所有制企业破产还债,以及不是法人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个人合伙,都不能适用这里所说的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30.【正确答案】 民事执行措施有以下9种:(1)向银行、信用合作社或者其他由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存款。(2)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是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的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3)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是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受其抚养的家属的生活必需品。(4)对隐匿财产的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5)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所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票证。(6)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7)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所指定的行为,或者委托有关单位或其他人完成,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8)被执行人未按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的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未按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延迟履行金。(9)在人民法院采取上述第(1)、(2)、(3)种强制执行的措施后,被执行人仍然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债务;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2.经济法学概论练习题 篇二

空港经济是后工业时代全球自由贸易潮流的最新表现, 也是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 我国政府也给予高度关注。国内外众多成功经验表明, 将现代工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的空港经济是未来的区域竞争焦点。空港经济是现代高科技化的产业经济, 不是传统工业、农业或者服务业的简单重复, 发展空港经济要注重技术、管理和融资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 发达的空港经济区是大型枢纽机场、雄厚的区域经济背景、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有效政府管理以及大型物流中心等方面有机结合的结果, 发展好空港经济并不仅仅指建设机场。

空港经济区是指依托大型枢纽机场的综合优势, 发展具有明显的航空枢纽指向性的产业集群而在空港周边所形成的经济区, 其核心特征表现为传统港区与经济开发区双重功能的统一。一方面, 空港经济区仍以机场业务为核心, 发展航空客运、货运、物流、机场购物、休闲度假、商务旅游等传统港区产业;另一方面, 空港经济区作为开发区, 依托中枢机场的区位优势发展具有临空经济特色的产业集群, 起到区域经济“发动机”的作用。空港经济区两重功能相互支撑、相互促进、高度统一。

1993年在PTRC国际运输会议上, Glen E.Weisbrod, John S.Reed和Roanne M.Neuwirth对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空港进行深入研究以后, 提出了空港经济的圈层影响模式, 成为空港经济区规划研究的重要理论。根据不同经济单元与空港联系紧密程度的差异, 可将空港经济区划分为4个圈层区。为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功能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1) 空港区:机场所在地区, 包括机场的基础设施和与机场运营相关的设施, 以旅客服务、物流和航空附属产业为主导。2) 空港紧邻区:机场周边5 km范围内, 或5 min~10 min车程范围内。该区发展受机场的带动最为直接和明显, 其产业以物流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为主导, 也具有发展总部经济、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明显优势。3) 空港相邻区:机场周边5 km~10 km范围内, 或15 min车程范围内。该区发展主要受机场间接带动, 是空港经济的延伸, 其产业以高新技术制造业为主导, 临空指向性 (即产业对航空枢纽的依赖程度) 有减弱趋势。4) 外围辐射区:机场周边15 min车程以外的范围。该区发展受机场和城市中心的复合带动, 产业类型多元, 包括更多的城市经济活动。机场对该区发展的影响并不确定, 主要体现在偶发和宏观层面, 影响程度取决于地区交通、用地、政策等条件的优劣[2]。

2 设立空港经济区的必要性、趋势

空港经济区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1959年, 爱尔兰的香农机场便开始尝试。作为飞机横跨大西洋的中转站, 香农机场依托机场的便利运输条件和巨大的人流、物流, 成立了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 吸引了大量国内外资金和原料, 发展起了加工出口工业, 直接带动了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巨大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航空业的进步, 类似的空港经济区和航空城便在各主要国际机场周围蓬勃发展起来, 如日本关西国际机场、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希斯浦尔机场、中国香港新机场等等。

3 大连新机场建设契机和地理环境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进一步落实,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新一轮大连总体规划提出, 将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 大连新机场的建设为大连的经济振兴带来巨大的契机, 围绕机场将形成区域新的产业、金融核心。

规划新机场区域区位优越, 交通四通八达, 距大连现有周水子国际机场35 km, 距大连港40 km, 距大窑湾港27 km, 距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30 km, 距大连老市区40 km。沈海高速公路、规划哈大客运专线、西北路延伸线、华北路延伸线穿用地而过, 与金州老城区、大魏家—二十里堡分区、石河—三十里堡分城区相连。新机场区域现状多为滩涂、虾池、盐田, 海底地形平坦, 距岸线1 000 m之内水深不足2 m。周边多为自然村屯, 无较大障碍遮挡, 为以离岸式填海的模式新建机场提供了优良的基础环境。

4 大连空港经济区规划重点

通过对空港经济区理论、新机场选址的区位与自然环境的研究, 并考虑到机场飞行噪声、航空限高和生态保护等限制条件, 对未来大连空港经济区进行规划布局研究, 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考虑空港经济区在区域总体经济格局下的地位、作用。大连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处于核心地位, 在大连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大背景下, 大连空港经济区将依托大连主导产业, 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同时, 应考虑周边区域的潜力经济, 为大连空港经济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指引。2) 总体功能布局在考虑空港经济区圈层理论的同时, 注重与城市总体功能及周边区域的协调、互补。新机场周边分布有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金渤海岸现代服务业功能区、金州老城区、体育新城、生态科技新城等, 在功能上涵盖了居住、办公、会议会展、商业金融、文化娱乐、运动休闲、装备制造、研发孵化、教育科研等, 整个区域将形成未来大连的空港都市区, 应基于圈层理论合理划分各区承担的公共职能, 在功能上应形成良性互补, 相互协作, 充分发挥各自在地域、经济上的特色与优势, 大区域形成一个具有北方滨海特色, 能够引领辽宁沿海经济带快速、良性发展的空港都市区。空港经济区将更加注重空港物流功能, 充分发挥其区位、交通上的优势, 打造一个大连地区甚至东北亚地区的核心空港经济区。3) 交通系统应根据各圈层、各区域的职能特色, 在合理解决各功能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基础上, 构建完善的圈层间交通体系, 与周边的沈海高速公路、哈大客运专线有良好的交通联系。同时, 由于空港在空港经济区处于核心地位, 其交通流向具有“由内至外、由外至内”的穿越特性, 所以在构建交通系统、路网骨架的时候, 应避免穿越行车流对中间圈层的干扰。同时, 应与大连发达的航运系统形成功能与交通上的快速协作关系, 以提高大连作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在区域中的核心职能地位。

5结语

未来空港经济区对大连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是大连增强其在东北亚地区重要地位的重要动因。

未来新机场建设的选址位置及周边区域跨越多个行政管辖区, 且都各自编有规划;空港经济区具有较强的空间、职能的协作特性, 因此, 在以后的规划建设中, 可能会出现行政区、公共职能基础设施配套等诸多方面的重叠或缺失。怎样避免这些问题出现, 更好地塑造大连这个“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 将在未来空港建设中给予更多关注。

摘要:简要介绍了空港经济理论, 分析了设立空港经济区的必要性及未来趋势, 通过对空港经济区理论、新机场选址的区位与自然环境的研究, 对未来大连空港经济区规划布局进行了研究, 并指出规划重点, 对大连市空港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空港经济区,圈层理论,地理环境,规划重点

参考文献

[1]Glen E.We isbrod, John S.Reed, Roanne M.Neuwirth.AirportA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M].Manchester:PTRCInternational Transport Conference, 1993.

[2]闫永涛.基于圈层影响模式的空港经济区规划——以广州空港经济区为例[J].规划师, 2010 (10) :8-18.

3.经济法学概论练习题 篇三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改革;案例

“经济法概论”作为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具有实践性极强的特点。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要培养出现代化的新人才就不得不与时俱进,而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提高的要求。如何提升经济法概论的教学实际用途,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基础学习较少,学识基础薄弱

“经济法概论”的教学内容多,但教学学时较少,因此在各高校,“经济法概论”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基础弱,听不懂,无法融入课堂里,这样就使得主角配角位置颠倒,必然无法令人满意。

(二)教学手段相对陈旧

如今,案例教学以及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方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课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的还是灌输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对老师或是知识具有依赖性,学生学习只懂皮毛,不懂得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思维狭窄,不会产生创设性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是无法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不能只是满足于简单讲授经济法律的基础知识。教师应该主要注重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法律的内涵、阐释立法的精神和原则、提高学生应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缺乏层次感

教材是教师的教学依托,是教学环节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经济法概论》教材的内容偏多,而且繁杂深奥,大多数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学习,教材大多只是起到参考价值,而且较为陈旧,无法做到立足实际,与实际问题严重脱节,如《劳动合同法》等章节更新缓慢,无法做到对现有问题进行实际分析,且逻辑混乱,重点不突出,缺乏层次感。

(四)传统的考核结果束缚学生的学习潜能

目前我们高校的考试主要还是闭卷考试,这导致学生还要遵循为了考试而学习,学校的一切工作也是围绕考试这一主题展开,让分数来作为测评师生成绩的重要依据。在这样的传统学习环境中,使得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考高分,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实際运用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二、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调整课时设置

不同专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不同,不能只是单纯地给学生奠定法律基础。在初步明确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于经济学和非经济学专业进行差别对待。经济学专业建议先开设《法律基础》这一课程,在此基础上设置《经济法概论》,两者课时合计60课时,中间10课时实现实训;非经济学(非法学)专业可直接开设《经济法概论》,但要保证48课时以上,中间有8课时以上实现实训。

(二)重点必须突出,逻辑必须清晰

经济法教学内容繁多,突出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很好的方法。首先应按照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来取舍课程内容,形成自己的专业需要,如学经济管理专业的,就应注重市场管理法等的学习;学会计专业的,就应注重税法、金融法等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与时俱进,比如将新出现的热点问题或最新立法及时的融入到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热点,思考热点,开拓学生的思路。

(三)结合学生专业素质的不同要求,丰富教学手段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开放教育环境下的经济法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灵活多变的教学,注重教学的创新与开放。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将课外的知识充实进课堂,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课外的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如参加一些学生法学社团,也可以与法院建立经常性的实习观摩基地。另外,强化案例教学及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使用,将单一的课堂讲授变得多样,可以进行讲课、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社会调研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课模式。

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教学模式。案例的选择应重视符合“三实”(实战、实用、实务)带动“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要求,尤其要重视一个“实”字,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可以有实际作用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及探究欲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如今常见的案例分析法有三种:列举案例法、讲评案例法、讨论案例法。

1.列举案例法

是指在授课中,教师为了更具体形象的阐述重点难点内容而列举一个或一组典型案例,案例可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也可以是对真人真事进行加工修改后的案例。

2.讲评案例法

是指教师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某一教学重点而对一案例进行深入的解剖与分析,并通过讲评案例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课本理论。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时可以使用电化教学方式,比如播放民事审判的录像片,边看边讲评。

3.讨论案例法

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学习印象,巩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某一主要章节讲授完后,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教师需要事先准备有针对性和难度的案例,并且人们大都对这个案例有不同的见解和结论的。案例要有详细的情节,教师在介绍案情后,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经济法知识来分析解决案例。小组讨论,大班讨论都是可行的方法,也可以先合后分或先分后合。尽量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在最后要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总结,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合学生专业素质的不同要求,完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讨论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以学生在案例的处理表现,作为平时成绩,以此调动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经济法的教学应根据专业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选择,对于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可以出题进行统一考察。通过经济法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和把握经济法理论,能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课堂的教师不要固守传统的法律院校的教学模式,应从不同方面做工作,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慧琴.浅谈经济法概论中的案例教学[J].文教资料,2005,(2).

[2]宋文霞.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23).

【作者简介】

丁晓莉(1980— ),女,德州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金融学。

4.法学概论复习题 篇四

1、地方性法规是指(C)A全国人大为地方所制定的法规B各级地方人大和政府所制定的法规C省级人大和较大的市的人大所制定的法规D升级人大和政府所制定的法规

2、依据宪法规定,国务院总理由(B)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提名,全国代表大会决定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推举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3、财产所有权的权能包括(A)A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B占有、利用、收益、处分权C占有、使用、收益、转让权D控制、利用、收益、处分权

4、下列事实中,哪一件事实能发生不当得利之债:(C)A债务人清偿未到期的债务B子女给其父母的赡养费C顾客多付售货员货款D接受赠与的财产

5、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母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B)A、不能作为继承人,除非被继承人没有其他任务B 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C可以作为第二继承人D不能作为继承人,但可分为适量财产

6、外国人在我国领域以外对我国国家或我国公民犯罪的问题,可以适用我国刑法的条件是除按照犯罪犯法应受处罚外,还需符合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B)A两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B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C四年以上有期徒刑的D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7、犯罪客体是指(C)A实施犯罪的行为和手段B法律所规定犯罪的结果 C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关系D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

8、中学生A于1981年4月5日出生,1998年3月28日重伤一名同学,1999年1月2日被捕,A的行为(C)A当负刑事责任B应负刑事,但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 C应负,但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D不负刑事责任

9、按照法律效力的范围不同,可将法律分为(C)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实体法和程序法C根本法和普通法D一般法和特别法

10、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B)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11、我国国家机关中,有权利定行政法规的是(D)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所属各部委C中央地方各级行政机关 D国务院

12、有权适用刑法的机关是(A)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D国家安全机关

13、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累犯(C)A可以重处罚 B可加重处罚 C应当从重处罚 D应当加重处罚

14、某甲破门入室行窃,正翻箱倒柜时,闻事主回家脚步声,慌忙跳窗逃跑,某甲的行为是(C)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

15、在下列各项中,法律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的商品时(D)A新闻纸 B服装 C 电视 D药品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AC)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罢工自由 C言论、出版、集会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

2、债的发生根据是(AD)

A不当得利B财产继承 C侵权行为D合同

3、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有(ACD)

A法律具有规范性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C法律对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D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4、我国宪法规定,形式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AC)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E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5、遗嘱的形式有(ABCDE)

A公正遗嘱B自书遗嘱C代书遗嘱 D录音遗嘱 E口头遗嘱

三、填空题

1、对著作权的限制主要有(合理使用)、(法定许可)

2、专利权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3、公民的著作权保护期为(作者死亡50年后的12月31日),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

4、自然人下落不明确2年,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失踪)

5、合伙人对合伙债务对外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6、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7、(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国体。

8、刑法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9、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10、担保物权的种类有(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

四、名词解释

1、我国法律的渊源

答:P10在我国,正式的法律渊源或法律形式有以下几种:

1、宪法。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率。

2、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其效力和地位仅次于宪法,而高于行政法规和其他法规。根据宪法规定,法律分为基本法和基本法以外的法律。

3、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颁发。效力低于宪法、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和其他法规、规章。

4、地方性法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或批准,效力低于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

5、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是由国务院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性法律文件。

6、民族自治区法规。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制定、颁布的适用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规范性文件,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7、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其基本制度由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加以规定。

8、我国政府承认或加入的国际条例。国际条例一般属于国际法的范畴,但经我国政府缔结的双边、多边协议、条约和公约等,对我国也具有约束力,因而也是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之一。

2、犯罪的主观方面

答:P54犯罪的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3、代理

答:P148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4、保证的方式

答:一般保证,连带保证

5、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答:P1731、无形性。知识产权的客体既不是物,也不是行为,而是智力成果和工商业信誉。他们是知识形态的产品,是非物质财富,属于无形财产。

2、法定性。知识

产权必须经专门法律直接确认才能产生。智力成果本身不直接产生知识产权,必须经过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专门立法确认之后才能受到法律保护。

3、专有性。法律规定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专有,即除权利人同意或法律强制规定外,权利人以外的第三人不得享有或使用该项权利,否则即视为对他人权利之侵犯。

4、地域性。知识产权没有域外效力,除参加国际公约或签订双边条约外,只受本国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本国也无义务保护外国的知识产权。

5、时间性。各国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6、民法的调整对象

答:P133民法的调整对象是指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与性质。

7、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答:P156所有权的取得方法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

8、订立合同的程序

答:P242订立合同只要有两个程序,即要约和承诺。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的内容具体确定,表明一旦经受要约人承诺,合同即成立。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要约可以撤回,但应当在受要约人收到要约之前或同时。要约可以撤销,撤销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如果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或者以其他形式标明要约人不可撤销的,以及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的要约不可撤销。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完全接受要约提出的条件,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若果有实质性改变的,是一种新的要约。新的要约指受要约人又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希望原要约人接受新要约的的条件与自己达成协议。承诺对要约做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表明不得对要约的内容做出任何变更的以外,该承诺有效。承诺的方式有口头形式,书面通知形式和遵守交易惯例方式。承诺到达时生效,此时合同即告成立,合同的内容已承诺的内容为准。

当事人如果认为承诺有误,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后果时,可以在承诺通知到达之前或同时到达要约人之时声明撤销承诺

五、简答题

1、《民法通则》对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如何规定的?

答:P139自然人的民事行为是指以自己的行为参加民事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依自然人的年龄和致礼状况可将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为三类:

1、完全行为能力人。年满18周岁的人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即成年人,能够从事任何合法的民事行为。

2、限制行为能力人。已满10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的民事行为。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

3、无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行为能力人,他们不能亲自进行民事行为,而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

2、为什么说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答:P251、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要求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3、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有哪些?

答:P11、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2、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具有国家意志性

3、法是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局域国家强制性。

4、法具有普遍性。

5、法是有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4、自然人的人身权包括哪些内容?

答:P168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

自然人的人身权包括 自然人的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婚姻自主权以及婚姻家庭关系而依法享有人身权利。

5、何谓法律部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由哪些法律部门组成?

答:P7所谓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是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以1982年宪法为基础建立的法律体系的主要法律部门包括以下九类,即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劳动法于社会保障法、环境法、军事法。

6、下列4项事实,A债务人清偿未到期的债务B接受赠与的财产C养子女给其父母的赡养费D 顾客多付售货员的货款问:哪一种事实可以产生不当得利?

D7、黄河公司开展业务,以其房屋做抵押,先后问甲银行借款400万,乙银行借款200万,并依次办理抵押登记,两个月黄河公司又从丙公司借款200万,假如黄河公司无力偿还这三笔到期债务,其房屋被拍卖仅得价款600万,请问该价款如何分配?

8、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洗衣机买卖合同,双方约定,甲公司供给乙公司某型号洗衣机1000部,每台单价1600元,乙公司支付定金40万,任何一方违约应向对方支付合同总价款30%的违约金,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未按约定期间交货,请问:乙公司依法向甲公司提出哪些合理要求?

9、“关某代收某推销员慌称关某的邻居李某订购的保健品并代为付款”是什么行为?为什么?

10、知识产权有哪些法律特征?

答:P1731、无形性。知识产权的客体既不是物,也不是行为,而是智力成果和工商业信誉。他们是知识形态的产品,是非物质财富,属于无形财产。

2、法定性。知识产权必须经专门法律直接确认才能产生。智力成果本身不直接产生知识产权,必须经过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专门立法确认之后才能受到法律保护。

3、专有性。法律规定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专有,即除权利人同意或法律强制规定外,权利人以外的第三人不得享有或使用该项权利,否则即视为对他人权利之侵犯。

4、地域性。知识产权没有域外效力,除参加国际公约或签订双边条约外,只受本国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本国也无义务保护外国的知识产权。

5、时间性。各国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五、辨析题

1、某甲系某企业经理,此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某乙素有业务往来,某日,甲父与某乙一起赌博,输给乙3000元,无力偿还。某乙以“父债子还”为理由,催逼某甲代父偿还赌债,遭到甲的拒绝。某乙边拒付所欠该企业的贷款,于是发生纠纷,并诉至人民法院。此案应如何处理?理由何在?

2、某甲于1998年去世,生前曾留下三份内容相矛盾的遗嘱,第一份是1991年重病时他口述并由其两位远房亲戚在场记录,第二份是1995年他在自己去公证办理的,第三份是1997年自己亲笔书写的问:

1、在处理他的遗嘱时,应以哪一份遗嘱为准?

2、法律上的依据是什么?

据查,甲已经丧偶,有子3人,长子1990年去世长子之女已成家,长子之妻已改嫁王某,次子(有1女,妻子李某)办理其父丧事时不幸因车祸死亡。三女移民美国。除去遗嘱涉及的遗产内容,甲还有遗产1200万,个人债务300万,问,1、如何进行遗产继承?

5.经济法学概论练习题 篇五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论》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章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1.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

2..广东经济工作的核心和“头号工程”

3.抢占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制高点

1、现代产业-ABCD

2、提高自主-ACD

3、现代产业体系-正确

第二章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怎样深化改革-ABCD 2新变化-错

3、环境压力-错

第三章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

一.突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1、广东对经济-ABCD

2、广东对促进-ABCD

3、广东经济发展方式-ABC

4、加快城镇化-ABCD

5、力促外贸 采取措施-ABCD

二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协调区域发展

1、ABCD2、ACD

3、正确

4、(1)提升高新产业园区集聚能力。(2)创新高新产业园区融资方式。(3)完善高新产业园区评价体系。

5、正确

6、突出改善(全选)

7、对实施人才-ABC

8、加快文化建设-ABCD

三.突出推进自主创新和改善民生

1、广东突出-BCD

2、加快产业结构-正确

3、广东转变-环节-正确

4、根本途径,优化升级-正确

5、推进措施-ABCD 6珠三角-正确

7、促进珠三角-ABC

四.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1、对突出重点-ABCD

2、广东对深化-ABC

3、对深化所有制-ABC

4、深化财政-ABCD

第四章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基本框架

一.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9分钟)

1、建设现代产业-ABCD

2、现代产业特征-错

3、建设现代-关系-ABCD

4、现代产业-好处-ABCD

二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况和六大主体产业

1、截至2012年-错

2、建设现代基本原则-ABC

3、产业结构-体系主体-正确

4、先进制造业-错

5、高新技术-正确

6、广东沿海-正确

7、总部经济不是-错

8、建设现代产业-ABCD 9基础产业包括-ABC

10、属于沿海蓝色-ABD

三.建设八大载体和六大保障措施

1、建设“东西两翼”-ABC

2、现代产业体系-ABC

3、明确禁止-ABCD

4、国家促进-ABCD5、粤港澳-ABC

6、“现代流通大商圈”-正确

7、在实施“双转”-正确

8、“数字广东”-正确

9、广东现企“500强”-(全选)

6.全科医学概论练习题 篇六

1.社区诊断中收集资料的方法不包括

A.访谈法 B.观察法 C.问卷调查法 D.案例研究法

2、全科医学“可及性服务”的含义是

A.其方便、经济、有效等特点使服务对象易于接受 B.其服务价格应比目前的基层医疗更为便宜

C.其服务时间应为每天24小时 D.其药品和辅助检查项目应比目前的基层医疗更完全

3、社区医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

A、个人的健康问题 B、个人的疾病 C、家庭问题 D、人群的健康问题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于1993年 B.生物医学模式是多因多果,立体网络式的系统论思维方式

C.全科医疗正式引人中国是在80年代末 D.全科医疗与初级卫生保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

A.一切经费由政府补偿的机构 B.非盈利性医疗机构

C.盈利性医疗机构 D.一切经费由社区解决的机构

6.临床期预防属于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特异性预防

7.就全科医学的服务范围而言,它

A.涵盖个人、家庭与社区 B.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各方面 C.提供医疗预防,康复锻炼 D.可利用一切对服务对象有利的方式和工具

8.全科医疗服务是

A.一种强调个体化服务的医学专业 B.对个人和家庭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卫生保健的医学专业

C.提供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的医学专业 D.强调群体健康照顾的医学专业

9.全科医生开放式问诊的引导是

A.以疾病为逻辑推理 B.没有明确的对象和目的 C.选择式的问答 D.以病人的感受为出发点

10.下列不属于家庭内资源的是

A.财政支持 B.医疗护理 C.文化资源 D.维护支持

11.医疗活动的核心内容是

A.诊断 B.治疗 C.预防 D.医患沟通交流

12、以下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全科医疗有机会做第二、三级预防 B.专科医疗心身疾患很多 C.全科医疗大多数就医活动由病人寻求 D.全科医疗为了明确诊断,需做更多昂贵的有创性检查

13.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A.是一回事 B.二者无关 C.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措施 D.卫生宣传附属于健康教育

14.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包括

A.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的预防

B.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 C.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社区治疗 D.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科研、教学

15.社区诊断资料来源不包括

A.社区文献资料 B.健康档案记录 C.询问病史 D.居民死亡记录

16、下列哪项不是病人就诊的主要期望?

A.解决生理病痛 B.心理支持和情感交流 C.提供社会因素方面的帮助 D.解决家庭经济困难

17.全科医生从事的基层医疗服务

A.以一级预防为主 B.以社区居民及家庭为工作对象 C.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为重点 D.开展公共卫生工作

18.主要问题目录所记录的问题一般指

A.病人所患的疾病名称 B.病人的危险因素和不良行为

C.过去、现在或将来影响个人健康的异常情况 D.病人会诊及转诊的纪录

19.全科医学是第一线医疗照顾,是以

A.门诊为主体 B.上门服务为主体 C.病房为主体 D.流动性服务为主体

20.以人为中心处理现患问题时做以下工作,除外

A.清楚地解释病情 B.鼓励病人承担治疗和康复的责任 C.与病人一起制定干预计划

D.把把病历交给病人保管

21.核心家庭是指

A.主要指一对夫妇及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B.仅一对夫妇不能组成核心家庭

C.由父母与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D.两对或以上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22.了解家庭客观资料的最佳工具是

A.家庭关怀度指数 B.家系图 C.家庭圈 D.Mc Master家庭评估模型

23.在病人的求医行为中,正确的描述是

A.文化程度高的人对健康的认知能力高,不会适时地发生就医行为 B.成年人的就医率高于婴幼儿

C.老年人的求医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D.青壮年人群的就医率高

24.迄今为止,在医学科学界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方式是

A.生物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D.机械论医学模式

25、了解病人的背景,以下途径哪项是错的

A、用心去听 B、推测 C、阅读档案 D、必要的调查和测验 26.全科医疗服务要求医生对居民健康状况深入了解,所以建立档案使全科医生 A.全面掌握居民健康状况,便于预防 B.为制定诊断、治疗、预防保健计划提供依据

C.解决社区中居民的健康问题 D.管理慢性病人,提高其生活质量

27、体现全科医疗特性的服务

A.人格化、个性化服务 B.综合性、连续性服务 C.协调性、可及性服务 D.以上都是

28、医患沟通的最主要形式是:

A.提问 B.会谈 C.咨询 D.书信

29.全科医生的临床专科训练应以

A.社区常见健康问题为主 B.慢性疾病为主 C.疑难杂症为主 D.急症重症为主

30、父母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包括无子女夫妇和养父母及养子女组成的家庭为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单亲家庭

31、家庭感情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人担当决策者,其他的家庭成员因对他(她)的感情而承认其权威,属家庭权力结构哪种类型:

A.传统权威型 B.工具权威型 C.分亨权威型 D.感情权威型

32、医院工作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卫生服务最大区别是;

A.服务环境 B.服务对象 C.医患关系 D.服务人员

33.在对待病人的感情矛盾或冲突上,医生必须

A.始终保持中立 B.扮演判决性角色 C.扮演权威性角色 D.为病人做出谁对谁错的结论

34.有关临床预防中筛检的理解错误的是:

A.目的是早期发现病人 B.目的是及时发现高危人群 C.其观察对象是健康人群

D.为流行病学检测提供资料 35.全科医学的“持续性服务”是指

A.全科医生对于社区所有人口的生老病死负有全部责任 B.全科医生从发病到痊愈的全过程中陪伴在病人床边

C.全科医生对人生各阶段以及从健康到疾病的各阶段都负有健康管理责任 D.所有人的所有健康问题都要由全科医生亲自处理

36.就全科医学的服务范围而言,它

A.涵盖个人、家庭与社区 B.设计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各方面 C.提供医疗预防,康复锻炼 D.可利用一切对服务对象有利的方式和工具

37.家庭的内在结构主要指

A.核心家庭、扩展家庭 B..经济支持、医疗处理、家庭是设施上的支持

C.家庭权力、家庭沟通类型、家庭价值观 D 抚养赡养、满足感情需要、生长需要

38、简易APGAR问卷中适应度的含义是:

A.家庭成员间相爱的程度 B.家庭成员分担责任和共同做出决定的程度 C.家庭成员相互支持和自我实现的程度 D.家庭遭遇危机时利用家庭内、外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39.父母希望儿女努力学习小提琴,将来成为音乐大师,这属于

A.角色学习 B.角色期待 C.角色认知 D.角色冲突

40.青少年完成社会化最适合的场所是 A.家庭 B.学校 C.朋友圈 D.社会

41、全科医生的临床预防服务一般不包括

A.对适宜对象联系免疫接种 B.对个体服务对象提供周期性健康检查

C.组织社区重点疾病筛查 D.对社区全体人群定期进行健康教育

42.全科医疗最大特点强调

A.个体化的疾病治疗 B.协调利用社区资源 C.长期负责式照顾 D.与病人建立合同关系 43.全科医学属于

A.预防医学学科 B.临床二级学科 C.社区医学 D.医疗保健

44、全科医生从事的基层医疗服务(不知道)

A.以一级预防为主 B.以社区内居民及家庭为工作对象 C.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为重点 D.开展公共卫生工作

45、COPC是:

A、社区医学 B、公共医学 C、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的有机结合 D、初级卫生保健

46、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构成要素:

A.人群 B.地域 C.种族 D.生活服务设施

47、某地为降低肺癌的发病率,采取的三级预防是

A.减少空气污染 B.加强健康教育 C.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D.及早实施手术治疗

48.在家庭评估的背景资料中,不属于家庭医疗史的是

A.遗传性疾病 B.主要的医疗事件 C.疾病预防 D.频繁发生的健康问题

49、耗竭性危机多发生于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同居家庭

50、居民健康档案不包括

A.预防接种档案 B.个人健康档案 C.家庭健康档案 D.社区健康档案

1、病人是

A、一架故障的机器 B、器官系统相加 C、功能障碍的生物有机体 D、完整的人

2.社区诊断确定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的方法不包括

A.家庭访视 B.访问社区负责人与医务人员 C.找出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D.利用社区的疾病普查或对居民周期性的体检

3、全科医学相当于

A、国外的家庭医学 B、通科医学 C、初级卫生保健 D、社区卫生服务 4、1970年始,美国的医生只有完成3年的家庭医疗住院医师培训项目,并通过综合性考试之后,才能由美国家庭医疗专科委员会授予专科医师证书,这种证书的有效期为:

A.终身 B.15年 C.8年 D.6年

5.健康教育要给人们提供

A.卫生知识、经验与物质支持 B.技能、卫生知识和经验 C.卫生知识、技能与服务 D.卫生宣传、经验和反馈

6.现代家庭结构类型的变化趋势是

A.核心家庭增加 B.主干家庭增加 C.联合家庭是中国最多见的家庭类型 D.单身户越来越少

7.全科医生应诊中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确认和处理现患问题 B.对慢性病问题进行管理 C.定期提供预防性服务 D.改善病人的就医遵医行为

8.家系图的目的是

A.对家庭背景和潜在的健康问题作出总结 B.对家庭功能进行描述 C.描述家庭生活周期 D.描述家庭资源

9.当处于有学龄前儿童期时,家庭的重要课题是

A.儿童意外伤害与传染病 B.儿童语言学习和智力开发 C.儿童游戏与学习D.父母角色功能与技巧

10.全科医学是

A.20世纪60年代新型的二级临床专业学科 B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体

C.建立于上世纪60年代的基层医疗专业学科 D.含“六位一体”服务内容,面向社区和家庭的医学专业学科

11.社区诊断优先项目的确定通常依据

A.问题的严重性 B.问题的普遍性 C.可利用的资源 D.上述三种都应用到

12.以下何种措施不利于改善遵医行为

A.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 B.简化药物处方 C.缩短医生接诊时间

D.开展病人小组活动

13.关于我国目前的卫生工作方针不正确的是

A.以城市为中心 B.预防为主 C.中西医并重 D.动员全社会参与

14.疾病预防的重点从急性传染性疾病转向慢性、老年退化性疾病及生活方式病,标志着

A.第一次卫生革命 B.第二次卫生革命 C.从个体预防转化为群体预防 D.从个体预防转化为全球预防

15、全科医学专科的特点是:

A.以门诊服务为主体 B.以治疗为导向 C.以个人为单位 D.以心理咨询服务为主

16.全科医学由于它的工作目的又称为

A.照顾医学 B.前瞻医学 C.预测医学 D.治愈医学

17、健康问题不包括

A、疾病 B、疾患 C、生活问题 D、道德问题

18、全科医疗作为以门诊为主体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是

A.以控制人群卫生需求为主要目的 B.为病人提供以诊断治疗为主的服务

C.居民就医最先接触的专科服务(首诊服务)D.社区居民健康促进性的社区卫生服务

19、全科医学“以家庭为照顾单位”意味着

A.家庭方式是全科医生日常工作最主要内容 B.全科医生必须走访社区所有家庭,并建立家庭健康档案 C.在接诊病人时应首先了解并记录其家庭情况 D.应了解家庭情况,利用家庭资源进行健康与疾病管理

20.全科医生“以人为本”的照顾并非是说

A.人的需求为中心、健康为导向 B.全科医生对于“疾病”、“病患”和“患病”三个词汇都要了解研究

C.全科医生应同时重视“疾病”和“病人”范畴 D.病人为中心、需求为导向

21.家庭评估包括

A.家庭人员健康评估和家庭结构评估 B.家庭功能评估和家庭结构评估 C.家庭收入评估和家庭人员健康评估 D.家庭遗传病评估和家庭功能评估

22.家庭评估的主要目的是

A.发现家庭健康问题 B.进行家庭生活干预 C.了解家庭发展历史 D.了解家庭的生活状况

23.全科医生一般的家庭照顾工作特点是

A.把疾病的治疗放在首位 B.提供医疗咨询、治疗、预防和教育 C.以健康问题的指导为首位 D.以疾病预防和保健为主

24、当病人的症状无法用客观证据进行解释时,哪项是错的

A、接受症状 B、否认症状的真实性 C、进行解释,解除焦虑 D、寻找真正的原因

25、医患关系如何主要取决于:

A.医护人员态度 B.病人期望 C.医生水平D.病人合作

26.全科医生可以利用的资源有

A.医疗和非医疗资源 B.家庭资源 C.社区资源 D.宗教资源

2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基本的医患关系

A.主动-被动型 B.指导合作型 C.共同参与型 D.权利-义务型

28.社区卫生服务是

A.人的健康为中心、老年人为导向 B.病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 C.全科医生的服务应更有人情味 D.全科医生对病人的期望和生活质量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29、医生用心倾听病人诉说,引导问句时一般采用哪种引导方式。A.封闭式 B.开放式 C.渐进深入式 D.迂回式

30.全科医生是提供临床预防的最佳人选是因为

A.能利用病人就诊及时、有针对性地提供预防保健建议 B.病人对医生的建议有较大的依从性

C.许多临床预防性服务只有医生才能进行 D.以上都是

31、家庭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家庭成员的交往方式问题 B.缺乏知识 C.缺乏技能 D.认知错误

32.相比之下,全科医学更注重

A.高精尖技术 B.先进的诊疗 C.技术发展 D.医疗过程中的艺术水平

33.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服务的显著区别

A.提供家庭照顾 B.治疗方法 C.诊断手段 D.医生的层次

34.全科医生所从事的社区健康工作,首要任务是:

A.找出社区卫生问题 B.设定工作目标 C.判定社区卫生计划 D.运用社区卫生资源

35、COPC模式的基本要素是

A.医院、医生、病人 B.基层医疗单位、社区、确定及解决社区主要健康问题的过程

C.社区、医院、防疫站 D.基层医疗单位、社区、家庭

36、临终关怀主要针对

A、疾患 B、病人及其家庭 C、健康问题 D、生活问题

37、临终关怀的最终目的是

A、治愈疾病 B、延长生命 C、改善病人的生命质量和死亡质量 D、缓解症状,减轻痛苦

38.由家庭所在的社会文化传统而来的权威,属于

A.传统权威型 B.工具权威型 C.分享权威型 D.感情权威型

39.指导家庭成员行为方式的是

A.家庭角色 B.家庭权力结构 C.家庭交往 D.家庭的价值观

40.出现下列哪项时,家庭成员所扮演的家庭角色不合格

A.家庭对某个角色的期望不一致 B.各个家庭成员能适应自己的角色模式

C.家庭角色具有一定弹性、必要时能进行角色转换 D.家庭成员乐意扮演自己的角色

41.在初级卫生保健与全科医疗的关系中,下列哪项错误

A.初级卫生保健是WHO提出的一项全球性任务的策略 B.初级卫生保健项目针对人群和家庭

C.全科医疗以全科医生为个人及家庭提供服务为专业特征 D.初级卫生保健以社会性的卫生运动为特征

42.全科医学的哲学方法是

A.与中医学类似的整体论方法 B.与近代医学类似的机械论方法 C.与现代生物医学相同的还原方法 D.具有科学基础的整体论方法

43、全科医生的历史使命不包括

A.推进卫生改革 B.恢复建立医患间应有的的亲密关系

C.发展改善症状与生命质量的照顾医学 D.协助专科医生提高治愈率

44、了解家庭生活周期,可以

A、了解家庭的结构 B、预测家庭问题 C、了解家庭的功能 D、发现家庭问题

45、人民卫生需求的增加表现在

A.延长寿命 B.保持心理平衡和健康的心态 C.提高生活质量 D.以上都是 46.家系图是医生在一页纸上总结与家庭有关的大量信息的工具,可用来描述

A.家庭资源、家庭结构、家庭功能 B.家庭功能、家庭问题、家庭重要事件 C.家庭资源、遗传性疾病 D.家庭结构、医疗史、疾病的遗传状况等

47..关于家庭治疗错误的是

A.只有少数经过专门训练的医生才能提供该项保健 B.家庭治疗即家庭病床

C.可分为个别成员的治疗和整个家庭的治疗 D.包括特殊教育、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48、开展家庭调查,了解家庭资源、家庭功能、家庭生活周期等问题最有效的手段是

A.问卷调查 B.翻阅单位人事档案 C.走访居委会 D.家访

49、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组建,不合理的是:

A.服务人口一般1~1.5万人 B.经济、实用、方便、符合日常诊疗需求的医疗设备

C、配备常用的基本药物 D.按分科的需要配备医护人员

50.目前在全科医疗中广泛应用的家庭评估方法有

A.客观、主观、分析、工具评估 B.家族谱、家庭圈、家庭关怀度指数等 C.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评估 D.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与家庭资源等

二、判断题(20题、每题1分,√—A、×—B)

1、全科医生应该按照病人所期望的那样去做。

2、全科医学的特色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宽广程度,而突出于它在观察和解决问题时所秉持的哲学。

3、健康教育的内容应根据教育的目的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4、只有找到了客观证据才能确定病人有健康问题。

5、家庭生活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内容和容易发生的健康问题。

6、全科医学是广度上的、关于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基层医疗的人性化的专科

7、二级预防服务即防治合并症或进行康复训练等,使病人早日回归社会或带病正常生活

8、成人不需要做免疫接种项目。

9、家庭咨询也是家庭治疗的一部分。

10、社区健康档案包括社区基本资料、社区卫生服务情况、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和社区家庭主要健康问题。

11、全科医生就是“什么科都懂一点,但什么科都不精的万金油大夫”。

12、以病人为中心的方法不包括以疾病为中心的方法。

13、能适应变化是健康家庭的标志。

14、现在生物学因素已不是主要致病因素,而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在发病因素中占相当份额。

15、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区的一级医疗单位,可不必再分科。

16、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是:以治疗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提高临终生活质量。

17、如果病人要求,可以对病人实施安乐死。

18、全科医疗中的居民健康档案是建立在县和乡镇卫生院医疗机构。

19、家庭卫生服务就是突出预防为主思想,主要在疾病防治方面提供服务,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20、社区档案一年整理一次。

1、只有找到了客观证据才能确定病人有健康问题。

2、理解患病的人要比理解病人所患的病重要的多。

3、全科医学专科是立足于社区的、与其他专科类同的一个临床医学专科。

4、全科医生是专科医生。

5、全科医生对服务对象负有长期的连续性的责任。

6、生物医学诊疗模式既重视疾病的诊治,又照顾病人的多方面需要。

7、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只顾疾病的诊治,忽视病人的多方面需要。

8、病人痊愈和康复的决定性因素是病人自己。

9、衡量一个医生是否为全科医生、主要是看他是否掌握了广泛的医学知识和技术。

10、以病人为中心的方法不包括以疾病为中心的方法。

11、以病人为中心的核心是艺术服务、而不是技术服务。

12、与病人进行感情交流时、要与病人结成同盟,对抗“第三者”。

13、如果找不到客观证据就不应该承认病人的症状是真实的。

14、临床病人必须依次经过否认期、愤怒期、商讨期、抑郁期、接受期。

15、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是:以治疗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提高临终生活质量。

16、临终关怀主要针对疾病。

17、四世同堂的家庭肯定是联合家庭。

18、家访既费时耗力,又无法收费,所以,一般应避免进行家访。

7.经济法学概论练习题 篇七

(一) 经济法概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 课程针对性不强。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 即使使用的教材相同, 也应该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但在教学实际中, 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的专业的学生, 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

2. 教学方法欠灵活。

经济法概论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平台课程, 如果单靠教师通过板书一味地说教,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授经济法概论课程中, 教师一方面需要用大量的案例作为辅导来帮忙学生理解法律条文, 调动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 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 比如案例教学法等, 或组织学生到法院模拟法庭, 通过控辩双方的辩论, 锻炼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应用能力, 提高教学水平。

3. 教学计划不合理。

经济法概论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 而多数院校的教学计划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总学时为48学时, 占3学分, 为公共基础课, 在大学一年级第1学期开设, 其中法律基础知识对学生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有很大的帮助, 但工程管理专业的经济法概论课程在第4学期才开设, 总学时16学时, 占1学分, 这两门课程没有一个很好的衔接, 教学中有的学生连什么是“法律”都不懂, 这就使得课堂教学难度大大增加, 学生的学习难度非常大, 觉得经济法内容繁多, 非常枯燥。

4. 教学内容有待改革。

经济法概论教学内容一般都包括以下部分: (1) 经济法基础理论。主要探讨经济法的产生、发展, 经济法的概念、特征, 经济法的地位、作用, 经济法的原则, 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立法、司法、执法等。 (2) 经济组织法。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法、集体所有制企业法、私营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乡镇企业法、企业破产法等。 (3) 市场管理法。主要讲述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利保护法、证券法、票据法、房地产法、合同法等。 (4) 宏观调控法。主要介绍计划法、固定资产投资法、税法、银行法、价格法、货币法、会计法、审计法、统计法、环境法、自然资源法、能源法等。 (5) 社会保障法。主要介绍劳动法、保险法、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工商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等。 (6) 经济司法与经济仲裁。如仲裁法等。而现在的工程管理专业的《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绝大部分也是采用经济类、管理类经济法教材的内容, 因此, 短学时内学习经济法广泛内容难以做到, 对工程管理也没有针对性, 建议《经济法概论》课程内容应简明实用, 即包括法律与经济法概论、市场主体法、市场管理法、社会保障法四大部分。

5. 考核方法有待合理化。

传统的试题内容主要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等主观题和客观题, 这些呆板、机械的问题, 将一群具有丰富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高智商的大学生导向成为一部部背书的机器, 也让学生习惯于“临时抱佛脚”, 最终导致学生厌恶学习、丧失个性培养、缺乏能力与创新, 这种应试教育在考试环节上必须加以改革。

(二) 经济法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 既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规格和目标要求, 又不符合个体成才成长的内在基本规律, 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般情况, 教学的内容都是教师借助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作用于学生的。广西工学院这几年通过对工程管理专业经济法概论教学发现, 教材不同, 教学效果也不一样, 如工程04级采用南开大学出版社邓运贵主编的经济法概论教材实用性强, 但内容过于陈旧;工程05, 06采用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曹胜亮等主编的经济法教材内容虽然新颖, 但华而不实, 且内容太多太杂, 对工程管理针对性不强;工程07级采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贵立义主编的经济法概论教材, 内容蛮精炼, 每章均有思考题, 但缺乏案例, 特别是工程管理的经济案例缺乏。因此,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 采取系统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归纳总结法、目标教学法等方法, 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活动中, 主要借助传统的教学手段, 经常与学生互动, 采取系统讲授法对经济法概论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讲述, 使学生能系统地获取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法律制度, 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形象、直观、概括性强, 学生理解起来较为便捷。在系统讲授的同时, 辅以一些案例教学方法和课堂讨论法、概括总结法等多种方法 (下转第134页) (上接第143页) 双管齐下, 起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合伙企业中合伙个人的债务清偿与合伙企业的关系, 对这不容易理解、记忆的问题, 进行高度的提炼, 概括为“不得抵消”“不得代为”“不得自行接管”, 这样对于记忆繁琐的法律条文有非常大的帮助。尽管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张嘴”“一支粉笔”走天下, 但这比较人性化的教学手段, 互动性强, 有亲情感, 容易与学生沟通交流, 能活跃课堂, 能唤起学生求职求新的学习欲望, 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较适合的教学手段。工程管理面对的是现场施工环境及农民工, 在工程05级的教学中采用幻灯、投影仪、DVD等较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道具, 讲课较快, 基本上每节课要上1章~3章, 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主动性差, 有的干脆睡觉, 教学效果非常不好。因此, 运用传统启发式教学手段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善于自我钻研的良好习惯,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使他们懂得学习经济法对工程管理所起到的作用。

(三) 结束语

总之, 通过对工程管理专业经济法概论教学实践, 体会到教学方法、手段是多元的, 学生自学、学生互动、教师指导相结合, 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之类的东西, 教师要详讲, 不是非要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道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对工程管理学生来说, 采用传统启发式教学更适合些。当然, 这样的教学活动, 学习氛围必须是民主的, 教师尊重学生, 坐着的学生尊重讲解的学生, 教导学生用虚怀若谷的心态, 学会倾听, 教给他们倾听的方法。因此, 工程管理专业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这才能学以致用。

摘要:针对传统的经济法概论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及问题, 应从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以提高工程管理专业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经济法概论,工程管理,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朱昀.高职经济法教学问题与思考[J].内江科技, 2008, (4) .

[2]马永双.经济法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 1 (4) .

[3]曹胜亮, 吴秀英, 段葳.经济法[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4]贵立义, 林清高.经济法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8.经济法学概论练习题 篇八

[关键词]经济法实践教学调查

一、调查的组织与实施

《经济法概论》是财经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获得该课程实践教学情况的基础性资料,总结和评价该课程在财经类学生中的实践教学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进一步贯彻实践教学的理念和完善《经济法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参考方案,组织了本次调查。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2008年财经类学生中已修完了该课程的所有同学。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以发放问卷的方法认真组织学生填写,进行数据收集,在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中共发放181份问卷,回收181份。问卷的有效率为100%。

本次调查由笔者组织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为了保证调查质量,笔者对调查员、调查实施、问卷编码、数据录入、清理等各个环节加强了质量控制。为了降低误差,对所有的数据都进行了再次的清理,为提高数据的代表性,主要的目标量的精确度计算结果为在98%的置信度下,绝对误差基本在1%以内。本次的调查数据精度很高,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经济法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1)学生对《经济法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问卷显示,有34.3%的学生非常清楚地知道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性质和目的,有51.9%的学生或多或少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性质和目的有所了解,只有13.8%的学生不知道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性质和目的。关于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有61.3%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样重要,甚至还有28.7%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重于理论教学,只有不到11.2%的学生认为理论教学重于实践教学。从总体上讲,大部分财经类学生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2)学生对案例分析法的了解和认知程度很高。问卷显示,关于实践教学的方法,有159名学生认为自己接触最多的是案例分析法,75.7%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是实践教学的一种方法,且有54.7%的学生反映任课教师上课时常运用案例分析法,43.6%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时偶尔运用案例分析法,仅有不到1.6%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时不曾运用案例分析法。也就是说高达99%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是使用了案例分析法的,以上数据表明,案例分析法是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使用最为广泛,适用频率最高也是所有师生最为熟悉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

(3)学生对目前《经济法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满意。调查结果显示,46.1%的学生对现行的实践教学方法表示满意,43.3%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的效果一般,而只有8.3%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满意。同时,56.3%的学生表示现行的实践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和基本技能,32.5%的学生表示对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和基本技能至少有一点帮助。以上数据说明该课程目前的实践教学方法具有相当的价值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经济法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经济法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调查显示,有13.8%的学生不知道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性质和目的,还有51.9%的学生只知道一点点。高达87.8%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真正参与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甚至有89.5%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安排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10.4%的学生认为案例分析法不是实践教学方法的一种,还有13.8%的学生回答不知道。总之,以上数据清晰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性质、目的、方法以及参与程度等方面的了解与理解还存有很大的误区,这也是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加以澄清的问题。

(2)该课程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的效果不理想。尽管说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使用最广泛的都是案例分析法,然而该实践教学方法的效果却只能是差强人意,调查显示,学生的满意度仅为46.4%,43.1%的学生认为其效果一般,11%的学生认为其效果甚微或者根本就不满意。这要求我们反思:为什么案例分析法这种长期以来一直为大家所沿袭也为大家所赞誉的实践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并不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好,原因究竟在哪里?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改进此种实践教学方法?

(3)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法没有被广泛采纳和运用。调查显示,除案例分析法这种实践教学方法外,学生所听说的其他实践教学方法还有社会调查(85人),模拟法庭训练(56人),邀请公司、企业相关人员讲座或讲解典型案例(51人),法律咨询(44人),庭审观摩(31人)等。由于教师没有将上述各具特色和趣味性的实践教学方法融入枯燥的理论学习之中,所以学生不熟悉也不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与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更不能激发所有学生参与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兴趣。多样化的各具特色和趣味性的实践教学方法的缺乏也是造成学生认为自己不能真正参与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4)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与地点安排不合理。调查显示,课堂既是《经济法概论》课程理论教学的地点也是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即在上理论课的同时穿插着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一般通过讲授案例的方式分析有关经济法原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由于该课程专门的实践教学活动时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安排,导致高达89.5%的学生误认为学校没有安排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

三、对策和建议

对经济类学生来说《经济法概论》课程的开设意义非凡。但是目前该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表明: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现状根本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经济类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应对调查数据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充分认识它们对《经济法概论》教学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1、大力倡导《经济法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理念,深化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认识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力被看作是人才的首选要素,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经济法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作为培养财经类学生法律素养和基本技能的一个基础性环节是我们需要大力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为此,领导、教师和学生首先都应解决思想问题。学校要用实践的发展观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作指引,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扬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使

所有师生都能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该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将《经济法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次,学校要为广大师生开展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良好的条件是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为此,学校应尽其所能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与必要的支持。总之,领导、教师和学生必须共同努力一起着力打造该课程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形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二者共同协调发展的好局面。

2、改进传统的案例分析法,提高和强化案例分析法的实际教学效果

调查显示,案例分析法作为《经济法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一种传统方法深为广大师生所喜爱。但是长期的实践教学也证明现行案例分析法的缺陷不少,案件的陈旧、枯燥,论证式的讨论分析,填鸭式的讲解和灌输等都导致了该实践教学方法丧失了其应有的活力与魅力,以致部分学生误认为它根本就不是一种实践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作为目前公认的解决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方法,有必要根据时代特点对其进行改革创新,改革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案例分析法首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从典型案例的及时收集到案例的多角度展示到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以及评论,教师做为辅助者和引导者要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自始至终的参与。其次,新的案例分析法应是一种立体式的教学方法,包括充分利用幻灯、录音、录像、投影等多种现代化教学设备,使案例教学手段多元化,营造立体化的案例教学环境;也包括灵活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案例教学,优化课堂结构,使案例教学形式“立体化”;还包括利用教科书、音像制品、电子教案、电子图书、CAI课件、试题库、网络课程和资料库等一起构筑的一个立体化的案例教学平台。总之,正如美国课程专家派纳所说的“课程是一个回荡着千种声音的领域”,“是多种声音的交响”,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和改进传统的案例分析法,以提高和强化案例分析法的实际教学效果应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3、科学设计多样化的富有趣味性并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

调查显示,《经济法概论》实践教学方法的单一是导致该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实际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的情况并根据现有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因此,科学设计多样化的富有趣味性并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中除使用案例分析法这种我们沿袭已久的实践教学方法外,还应对学生所听说的社会调查、模拟法庭训练、邀请公司、企业相关人员讲座或讲解典型案例、法律咨询、庭审观摩等其他实践教学方法向学生做出清楚的说明,并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适用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如果教师能将上述各具特色和趣味性的实践教学方法融入到枯燥的理论学习之中,那么学生就会熟悉和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与作用,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会大大提升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而且更能培养他们的综合技能。

4、适当拓宽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时空,实行课堂与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相结合

上一篇:卫生消毒管理制度下一篇: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再教育活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