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观后感

2024-07-04

电影 观后感(共11篇)

1.电影 观后感 篇一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电影《国歌》观后感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电影《国歌》观后感

本片再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那段屈辱惨痛的历史;塑造了以田汉、聂耳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精英奋起抗日、勇往直前的爱国形象;讲述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勇军进行曲》最初作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而诞生的来龙去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国歌》结束了。但在我的脑海中,电影中的一幕幕仍然正在回放,我的心脏也依旧在随着国歌而跳动。

电影主要塑造的是国歌的作词者——田汉,又在其中夹杂一些爱国热血儿女的故事,主要描写了他们在“9.18”事变、沪淞战役后,在上海、在东北为抗战作出的巨大贡献与牺牲。而电影的主线,则是田汉的思想变化。从他遇到两位东北学生开始,深入地了解了侵略者对人民造成的巨大创伤;后来感受到了全世界的华人对抗战的支持与贡献,又差点被日本军队绑架,从而了解到了精神对人类的鼓舞,着手开始拍抗战电影;而在最后,当他经历了好友妹妹与东北学生的牺牲后,完成了思想最后的蜕变,终于一气呵成写下了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也就是后来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国歌》这部影片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肆无忌惮地在中华大地上横行霸道,屠杀我国人民,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恨和反抗。而国民党却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中华民族遭到践踏,大好河山沦陷敌手,祖**亲倍受凌辱。就在这关系民族生死存亡之时,田汉、聂耳认为必须有一首能够激发人民斗志,壮我中华气势的歌曲,来唤醒中国人民,鼓舞他们不畏流血牺牲,为祖国、为人民而战,于是《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了--国歌诞生了。

“起来,起来,起来„„”听着这熟悉的歌词,使我感到民族振兴的重要性。也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田汉先生在写歌词时的那份渴望国家振兴,民族昌盛的迫切心情。而且对现在而言,这句歌词也并没有过时。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在为我们敲响警钟,告诫我们不要为眼前的进步和发展而满足。虽然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但需要加快步伐去赶追发达国家,增强综合国力。让历史的教训不再重演。

纵观全片,高潮迭起。高潮的出现,也使观者的思想处于亢奋的状态。在影片的最后,当已身处在监狱中的田汉听到了高墙外人们为他播放的《义勇军进行曲》时,我们的情绪也已到了最高潮。当时,就好像全身都充满了勇气和希望,敢于在任何时候都冲在队伍的最前方。这是精神带给我们的力量。

片中田汉意识到对抗战的支持不全部是钱财或士兵的援助,而是精神上鼓舞和振奋人们的力量。因此,他想到了用艺术的形式。而在不断的摸索当中,也终于明白了歌曲是最通俗、传递最方便,也使最能鼓舞人心的艺术。而说到底,其实这些都是精神的力量。

我们的身体,血肉之躯,会疲劳、会伤痛、甚至会消逝。但精神,却延续了我们肉体存在的时间,也让我们的肉体获得力量。当军队已经疲劳不堪,无力继续,嘹亮的歌声响起的时候,士兵的精神会为之一动,会为之振奋。这不是因为睡觉或吃饭,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满足。贝多芬的“命运”,流传于世,被人们所称赞,那是因为作者已将自己的精神传入作品当中,听者,也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振奋与鼓励。力量,是我们的思想与精神传递给我们的。

当我们静静地感受精神带给我们的力量时,聆听一首歌,或是观看一部电影,我们的内心,也会一点一点地充实起来。就好像热量传递到我们的心中,我们的身体上;就好像一块没有点的电池板被一点一点地激活。那种力量,能够持续很久很久。

多少年来,《义勇军进行曲》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在战场上,在天安门,在学校里,在我们的心中,它都曾被无数次地唱响过。它鼓励着我们前进,支持我们继续。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它永远是最伟大的歌曲。

作为跨世纪的接班人,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真实的本领。如何做才能学好本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学习固然重要,但不能仅仅局限于“主科”,而忽略了课外知识的“吸取”,更不能放弃自己的业余爱好,否则,就会成为一名“正宗”的书呆子。而要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特别要敢于探索、敢于攀登知识的高峰。

2.电影 观后感 篇二

在诗人的反复渴求下,像丁香一样的姑娘出现了,美丽的像丁香花一样淡雅。这也正符合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心态,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追求这种难以捕捉的理想。在诗中,诗人用了“哀怨、彷徨、惆帐”等一系列的词汇来形容丁香姑娘的神情,又用了默默的走进、叹息一样的目光进一步的渲染这种理想。结尾丁香一样的姑娘,最后消失了,这恰恰显现的是革命青年们的革命理想在遭受了灭顶之灾后的失落。然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诗人默默的送这丁香姑娘远去时候的眷恋与依依不舍,“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诗的最后一句,此处与开篇遥相呼应,不仅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而且还传达出另一层深意:即使在心中充满了感伤,即使丁香姑娘已经远去,但是作为一名革命青年,诗人依旧在不懈地追寻着,这也正是体现革命青年的执着。

诗人用了雨、巷、丁香以及油纸伞几个典型的物象,传达出了忧伤寂寞的情绪。在迷蒙的细雨中,打着油纸伞寻找似幻似梦的丁香姑娘,也正是说明物象能使人置身于朦胧的意境中,产生别样的反响并体会出不言而喻的意蕴。不得不说《雨巷》这首诗凄凉却不凄惨,在舒缓的节奏中,在悠扬的叹息中,余韵深远。

(作者单位: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沈从文先生的中篇小说《边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历来高中语文课本中必选的小说篇目。今年执教《边城》,为了让学生对这篇小说的情节能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我和学生们共同观看了小说改编的电影。很多镜头感动了我,但最令我难忘的则是影片中的三张面孔。我认为这三张面孔正好可以体现湘西古老质朴的人性美,承载沈先生对美好人性理想状态的追求,故略作陈述,与大家交流。

第一张面孔是爷爷那老泪纵横的脸。这副让人揪心的面孔出现在爷爷听了杨马兵转达了天保大老对翠翠的倾心后,回到家和翠翠的谈话时———爷爷在说明了天保大老的心意后,忽然又想起翠翠父母的悲惨爱情,不禁老泪纵横。这张面孔不仅很好地体现出爷爷为翠翠的终身大事一刻不停的操心,还体现出爷爷对翠翠未来生活无比的担心,将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孙女的焦虑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张老泪纵横的面孔诠释了边城人性美的第一个方面———亲人之间无私的爱。

第二张面孔是顺顺那堆满笑容的脸。顺顺是茶峒的船总,所谓船总,是掌管着某河流主干线船只运输、物流配送的大权的,在茶峒这种小地方,应该身份显赫、地位尊贵,完全可以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可是小说中的顺顺却跟我们的想象截然不同,他不仅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反而亲切和蔼得就像我们的邻家大叔一样。在他的身上我们看不到丝毫的霸权的做派,能看到的只是一颗邻里人的宽阔豪爽、仗义疏财的仁慈之心和一种平等待人的和蔼姿态。顺顺的这种美好姿态通过影片中他第一次出场,热情邀请老船夫上楼喝酒的那张堆满笑容的面孔集中呈现出来。身居要职却没有任何架子,每当想起,就让人觉得温暖。虽然后来在二老的婚事问题上顺顺也有世俗的一些想法,但这并不影响他的人性光辉。如果说沈从文所歌颂的边城人性美的第一个方面———亲人之间无私的爱,是比较常见的,那么像顺顺一样邻里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则是很难得的了,更不要说当有着身份和等级的差别时。或许茶峒人的这种可贵的人际关系用来体现边城人性美更有说服力。因此,我把它看成诠释边城人性美的第二个方面———邻里之间淳朴的友爱。

第三张面孔是傩送在面对艰难的选择时,呈现给观众的那张坚毅沉着的脸。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这种为了爱情宁愿遵循内心召唤而不在意任何物质因素的情节其实并不匮乏,但是与其他老套的情节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傩送只是个刚满十六岁的孩子。面对家人的压力,社会的压力,他能义无反顾地放弃碾坊,选择渡船,实属难能可贵!“或许我的生命里注定只能有只渡船吧”,那句掷地有声的话和他那坚毅沉着的面孔一样让人怀念……他和翠翠之间的爱情不仅纯洁,而且坚贞。傩送的这张面孔有力地诠释了边城人性美的第三个方面———情人之间勇敢的爱。

3.电影《道士下山》观后 篇三

饥饿难忍的他,抢了医科大夫崔道宁(范伟饰演)准备带回家给自家小娘子享用的香喷喷的荷叶鸡。憨厚善良的老崔,不仅不责怪,还将他收为徒弟,有吃有住有工作,这着实让这个初入江湖的小道士狠狠高兴了一把!在他看来,世俗的生活,远比单调清贫的道士日子滋润、畅快、美好得多。然而,高墙大院内的阴暗险恶与鬼气森森,很快地,劈头盖脸,扎扎实实地给他抡了一巴掌,差点儿把他给打晕了:先是目睹师娘玉珍(林志玲饰演)与崔道融(吴建豪饰演)之间的叔嫂乱伦。奸情识破,丧心病狂的弟弟崔道融,转托玉珍之手,将掺和了毒药的“大力神丸”给哥哥吞服——“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纵欲无度的老崔一夜暴毙。幸福的日子,还没过上几天,小道士就失去了入世后的第一座靠山。面对无耻与背叛,小道士没有听从道长“与世无争”的临别劝诫,血脉贲张,他选择了复仇,潜入水中,亲手凿穿了滥情的画舫,让现代版的西门庆与潘金莲双双命丧湖底,为师傅报仇雪恨。

以恶治恶,徒手杀生,背弃了道义与修行,小道士自知罪孽深重,在禅寺佛像前长跪七日,闭关思过,以求得灵魂的片刻安宁,打算弃恶从善,改过自新,续开药铺,重新做人。可树欲静而风不止,该来的还是来了,麻烦不断,追杀接踵,魅影重重,——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

一个叫做赵心川(陈国坤饰演)的武林中人,学得盖世武功,即将出师。他来到崔记药铺,想请小道士为他调和一坛上等的名贵药酒,孝敬师傅。一心想学得“九龙合璧”真功夫的小道士,按捺不住好奇心,躲在房檐,观战赵先生与师傅彭乾吾(元华饰演)切磋武艺。徒弟击败了师傅,踌躇满志,转身告别师门。不提防师傅暗箭伤人,死于暗藏了弹簧尖刀的师傅那把黑色雨伞之下——出师之日,即是赵先生辞世之时。大雨滂沱,赵先生死不瞑目。师傅的狠毒与绝情,让小道士目瞪口呆,惊惧交加。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脱。追凶的人很快就找上门来了,赵心川的同门师弟,也就是师傅的亲生儿子彭七子,受到父亲的唆使,追溯药酒的来历,顺藤摸瓜,追至药铺。杀人是为了灭口,彭七子煮了一盆香喷喷的肉,里面放了毒药,准备药死小道士。结果二人先后中毒,药性发作,面部肿胀,头发倒竖,产生迷幻,决定合计干一回大事,去抢银行,抢道观内的功德箱。一个叫做周西宇的道士(郭富城饰演),一把扫帚,呼风唤雨,出神入化,横扫落叶,以太极之手,舒缓推收,点到为止,轻轻松松便击溃了两个误食毒品的迷途年轻人。志在学尽天下武功的小道士,心悦诚服,拜周西宇为师。在道观习武的短暂日子里,他不可抑止地爱上了一心求子的美丽少妇,情欲泛起,蠢蠢欲动。身怀武林独门绝技“猿击术”、隐姓埋名、与世无争、深藏道观之内的周西宇,竟是一心想独霸武林的彭乾吾苦苦追拿多年未果的同门师弟,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一场武林决斗又在观内灶台炉火之上精彩上演。周西宇打败了彭乾吾。彭七子在角落里拔出手枪,三枪连发,周西宇命悬一线。弥留之际,周拜托小道士,请师弟查先生(张震饰演)惩处败类,为兄报仇,替天行道,捍卫武林尊严。名躁梨园的大武生查先生,推掉了警察局长赵笠人(林雪饰演)为小妾精心安排的戏曲精彩派对,起身前去寻仇。身兼青龙帮帮主、黑白通吃的警察局长恼羞成怒,设计安排彭乾吾与查先生巅峰对决,二虎相争,必有一伤,然后伺机一一翦除。查先生取得了胜利,却不打算结果彭乾吾的性命。冤有头,债有主,他要亲手杀死向同门挚友开枪的恶小子彭七子。爱子心切的彭乾吾哀求查先生放过儿子,主动将查先生的长矛插入胸口,自寻死路。警察局长掏出手枪,“啪啪啪”,也是三枪,查先生倒在了血泊之中。正义重被唤起,彭七子良心发现,与小道士同仇敌忾,并肩战斗,大无畏地迎着警察局长的枪口,向着逃窜的警车狂奔复仇,烈焰升腾,局长葬身火海。尾声处,晨曦中,一只猿猴,睁着清澈的眼睛,满目含情,温柔地凝望着脚下的大地……电影结束了,何安下的江湖之路,似乎才刚刚开始,等待他的,是全面抗战已经爆发,华北之大,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食不果腹,上哪儿去寻求救赎武林、重振江湖的灵丹妙药与独门秘笈呢?何安下——何安下?哪个地方能把年轻道士的身与心安顿、放下呢?

整部电影画面精美,色彩绚丽,打斗激烈,武打设计新颖炫目,情节曲折离奇,对白语言颇具思想深度,3D制作活灵活现,表演搞笑夸张,形神兼备,笑果不断,剧场内不时响起阵阵开怀的笑声,一扫此前观看陈氏《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等系列影片时的沉默与沉重。应该说,这部最新的喜剧电影,开拓了陈凯歌固有电影风格的新路,敢于打破“追求主题凝重、思想至上、陷入传统文化不能自拔、镜头语言近乎嗜洁成癖”的既有风格,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影片向着市场化、大众化、商业化快速靠拢、主动妥协的转型之路。

然而,边看边想,走出影院继续思考,冷静之后,发现问题还是蛮多,甚至是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这部电影真的是陈导拍摄的吗?他怎么可以拍成这样?他究竟想干什么?他究竟想表达什么?

不同于新生代导演的轻装上阵与敢尝敢试,陈导的电影一向以干净、凝练、绮丽、追求思想深度、特文艺范儿示人。《霸王别姬》的忧郁感伤,《荆轲刺秦王》的苍凉悲壮,《无极》的空灵玄妙,《梅兰芳》的诗意华美,《赵氏孤儿》的凝重深沉,无不刻上了陈凯歌有别于他人的鲜明的艺术标记。世界在变,社会心态也在跟着变,观众的欣赏口味愈益分化。除早年的《霸王别姬》获得几乎众口一词的普遍赞誉外,后来陆续推出的几部电影,市场票房并未收获预期,口碑莫衷一是,吐槽铺天盖地,呛声简直可以把这位身材伟岸的老汉给淹没了。吃了很多的堑,智慧自然也跟着见长了许多。我从百度上得知,陈导今年已经63岁了。3年前,筹拍这部影片时,他正式步入花甲之年。——“人生六十从头来”,这一次,他决定放低身段,敞开心扉,虚怀若谷,从善如流,虚心接受广大观众有益的意见与建议,扎扎实实地投身于当代最可爱的观众群热情的怀抱了!endprint

你们不是嫌我太冷么?太绷着么?太端着装么?太文艺范儿么?太喜欢不厌其烦地说教么?好!这一回,我都听你们的!你们喜欢什么,我就来什么!

于是,剧本的选择,咱选武侠的,天马行空,动感十足(《道士下山》一剧,根据徐皓峰同名传奇小说改编);人物所处的年代,不远不近,别人的成功之作,都是安排在晚清民国,咱也这么安排;色情、暴力、悬疑、伦理颠倒、暧昧的呻吟、床戏、凶杀、复仇、帅哥、美女、高颜值、西门庆、潘金莲、懦夫、遁世的英雄、青春期的道士、抽大烟的犯了错的公子哥、中毒变形面目狰狞的鬼脸、一心想怀上孩子不惜勾引出家人的美丽少妇、唱着昆曲鸟笼养鸡欺兄霸嫂的败家子、指点迷津普度众生的老方丈、仙风道骨的老道长、消极避世退隐江湖的侠客、与世无争行走梨园的大武生,还有时下议论纷纷容易吊起大众普遍好奇之心的公共话题“基情、出柜”,专横无能、黑白两道的警察局长,阴险狠毒的武林恶棍,上天入地空穴来风的武功秘笈,错综复杂的江湖恩怨,影射官场权力场名利场争权夺利人情之风裙带之风不正之风泛滥的“父子兵”、“情人档”、“门客网”的现实桥段等等等等——三教九流,世间百态,包罗万象,盘根错节,信手拈来,复制粘贴,改装加工,飞禽走兽,鲍鱼鱼翅,人参海马,佛跳墙,一锅煮——总之,观众要什么,给什么;差什么,补什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拍得好看,就是要观众发笑,就是要引起大众人群的观影冲动,买票看戏。至于吐槽,甚至是呛声骂声,咱其实早就已经做好了这个挨骂挨批挨板砖的心理准备!——“我是功成名就、大名鼎鼎的陈导,我怕谁?我是一个决心向商业电影靠拢的准备换个玩法的陈导,欢迎拍砖,欢迎吐槽!”——自黑、低调、从俗、商业化到了这般田地,先前苦心经营、苦心孤诣打造无数好剧的有着“强烈人文意识与文化担当”的陈大导演,这回似乎是豁出去了!

至《道士下山》一剧2015年7月3日正式面世,陈导已然面貌模糊,甚至有些陌生,我们几乎快要不认识他了,如同何安下辛辛苦苦将观中落英清扫归堆,周西宇只消扫帚一挥,落花便重又泛滥开来,铺满院落一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说的是这个意思么?这不能不说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但这又能全怪他老人家一人么?不能的,社会环境变了,文化生态变了,与其总是吃力不讨好,不如主动迎合,一锤子买卖,行就继续,不行咱紧急刹车!

然而,如同潜入虎穴狼窝的杨子荣,再怎么乔装打扮,化作了土匪流寇,打入威虎山,骨子里,终是难掩其英雄本色——这个比喻,其实讲的就是拍摄了这部商业媚俗喜剧电影《道士下山》的总导演陈凯歌先生。您可千万别小瞧了化作街头帮闲体验生活的大家贵族那份举手投足间掩抑不住的骄傲与孤高,您可千万别低估了陈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漫漫“寻根之旅”的顽强与执着——真正的思想者,从来不曾低下他那桀骜不羁的高贵的头颅;跋涉者,从来不曾因为路边一朵无名的鲜花绽放或是荆棘铺满而轻易停下脚步、绕道而行甚或退回原地!

不信请看,请您仔细地琢磨琢磨:为什么要选取这么一个武侠色彩浓厚的剧本?为什么要将故事发生的年代放置在清末民初?为什么要选择用一个走出观门的年轻道士的角度来看世界?为什么武林中人从来相互倾轧却中华武术之魂始终深植世道人心、“和平尚武”的精神大旗从来屹立不倒?为什么善行美德、侠义英雄一再受挫、恶人猖獗横行胆大妄为却不能立即得到他们应有的下场?老祖宗千年切磋演练、薪尽火传的盖世武功,到了山河沦陷、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为何却不能担负起挽狂澜于既倒、救民族于危亡的历史重任?出神入化的中国功夫,为什么总是敌不过洋人的三声枪响?鱼龙混杂的江湖,一旦与专横昏庸的权贵阶层相互勾兑、妥协,将会生长出怎样令人痛心疾首不忍直视的“恶之花”?拯救武林、行侠仗义、匡时济世、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为什么总是三教九流、普罗大众们的出生入死与不惮前驱?出世与入世,得道与失道,养身与修行,正义与邪恶,儒道佛与生死场,小人物与大社会,冷兵器与热火器,民族性与世界性,尊严与苟且,亲情与大义,破坏与重构,毁灭与捍卫,传统与现代,坚守与融合,回归与创造……这林林总总,都可以在这部时长120分钟的电影中找到生动的艺术化的注脚。

剧中,多段经典的台词,艺术化地传递出了导演的价值观与创作观,强化了这部作品所冀望臻达的思想主题:比如老崔在湖边与小道士关于“人生苦短、行乐需趁早”的对话;老方丈(王学圻饰演)掷瓢于地、以葫芦瓢随意乱转暗喻命运无常、人生要随遇而安的临终关怀的话语:“命运就像那瓢一样,触着即转。上天于我们,就是那掷瓢的手”,应看淡人生悲喜,顺应时序交替,“要是悟到生死轮回,无非花开花落”;老方丈劝导以恶治恶后被噩梦纠缠、不得心安的小道士:“跪遍了天地万物,请求宽恕。可还是安定不下自己心里的恶念”,“心有定境,不住因果,还有什么不快乐的呢?”;面对坏人当道、正义失声、集体缄默的社会颓局,愤怒无助的查先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坏人猖獗,是因为好人沉默。沉默,也是一种作恶!”贯穿全剧的关于“道”之精神与要义的多维度阐释:“人生本来就是上山下山”,“道心原本宽广,可容万物。装得下山河大地,万古星辰”。道并非艰深难懂、遥不可及,寻道之路也并不是一定要遁入空门,“真正的道,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它最后就在平常人的日子里”,“天地间,道大,人也大”。以飞鸟归巢为喻,呼唤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互助互帮,少一些功利,多一份善念,“飞出去觅食的鸟儿,不管千里万里,都能回到巢中,这就是不离不弃的力量”——弘扬正气,强调担当,呼唤责任,播撒博爱,抚慰人心,劝导善行,崇尚自然,敬畏生命,道为我所用,我为道所存——这样,正义与理想的光辉,便通过这一段段合情入理、娓娓道来的带有浓厚哲学思辨色彩的对白,悄然照进了每一位观影者的心田,寓教于乐,启人心智,川流敦化,言近旨远。——“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就是一部生动的道德教科书”,是之谓也。

还要提及的是:陈导对中华戏曲文化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稍加回忆比照,他的每部电影,几乎都与戏曲有关。2014年12月21日晚,国家大剧院戏剧场,国家广电新闻出版总局蔡赴朝部长的新编历史京剧《丝路长城》隆重上演。在池座靠后的观众席中,我有幸看到陈导与担任《道士下山》一剧总制片人的他的明星夫人陈红女士一同在观看该剧。陈导常常能从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中借鉴、吸收“典型化、类型化、脸谱化、程式化、矛盾冲突急剧化”的营养,并巧妙地加以糅捏、整合,从而更好地服从与服务于他的艺术主题的实现。为什么将惩治恶行的重任,托付给一个叫做“查先生”的梨园中人?这是因为这是一部新式武侠大片。他要借此来致敬一位新武侠精神伟大的书写者与传播者,那就是武侠小说名家金庸先生(金先生本名查良镛);房祖名在剧中饰演彭七子一角,这让人很容易想到闻一多先生那首向归之心始终不辍、深情呼唤中华民族儿女大团圆的《七子之歌》;巧妙安插彭七子抽大烟、怂使小道士去抢功德箱,彭乾吾临死前哀求查先生放过儿子,甘愿子债父还;彭七子良心发现,改恶从善,加入复仇的队伍等桥段,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龙太子”曾经有过的令人着急的往事——这些,既体现了成龙先生父子直面问题、真诚坦率的可贵品格,也折射出该剧创作团队善于就地取材、活学活用、移花接木、以期吸引观众眼球、提供公众谈资的智慧与机心——一切耐人寻味,一切又水到渠成,莞尔之余,引人沉思——高明的导演,好比一流的厨师,总能看常人所惯看,取路边随手可摘,稍加佐料,便能烹成可口的菜肴。

“看见万物凋零,懂得了慈悲”——那种为了一己之私,不惜侵害、践踏万物生灵的举动,都是有违“道”的精义的,皆是背道而驰的;那些人云亦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见异思迁的墙头草与拨浪鼓,也是很难企及天地大道与宇宙真谛的。还是《道士下山》说得好:“不择手段非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我愿做一个既食人间烟火,又努力追求大道直行的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又力所能及传递、播撒爱心、美德的人!

4.关于电影1921电影观后感 篇四

通过观看影片《1921》,我深深感受到在国家、民族危亡关头,为救国救民,为了民族的自由独立,一群爱国热血青年,不畏牺牲,英勇奋斗,抛头颅、洒热血,将共产主义信念的火种撒向大地,把理想的火炬照亮强国之路的万丈豪情;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不聊生的历史背景下成立的艰辛。多少革命先烈为救国救民抛头颅、洒热血,多少爱国青年用自己的热血青春,用自己的生命去拯救受压迫、受欺凌的国家和人民,他们一心只为国为民,敢于同敌人英勇斗争,敢于牺牲一切。

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从1921年到,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勇气和智慧写就的百年;是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

党的光辉历程走过百年,经历了无数艰难坎坷,牺牲了无数革命先烈。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民主的新中国,到今天有了建设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好局面,1的风雨历程充满艰辛和坎坷。我党在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中发展壮大,其过程凝聚着无数革命领导人的智慧和力量。

5.电影 观后感 篇五

这部影片是由巴金爷爷的小说《团圆》改编而来的。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某团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勇敢作战。刚从医院回部队的战士王成要求参战,并拿出父亲鼓励他杀敌立功的《英雄儿女》观后感来信给张团长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这才知道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朋友王复标的儿子。原来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妻子被敌人杀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复标收养了他的女儿王芳,此后双方失去了联系。

在战斗中,王成英勇奋战,壮烈牺牲。在全军开展向王成学习的运动中,王文清认出该军文工团员、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王文清没有立即与王芳相认,而是帮助她完成歌颂王成的创作任务,并鼓励她以实际行动向哥哥学习。后来,当王芳在阵地上为炊事员演出时,敌机突然来袭,她为掩护炊事员而负伤,被送回祖国医治。一个月后,王复标参加慰问团赴朝慰问,王芳也伤愈归队,三人在前线团圆。王复标将真情告诉王芳,两位父亲都勉励王芳向哥哥学习,当好革命接班人。

影片的经典片段——王成背着发报机,看到敌人已把自己包围,对“延安”说:“为了战斗的胜利,向我开炮!”然后就拿起一个爆破筒,拔掉导火索后英勇地跳下阵地,与美国鬼子同归于尽。

看完电影,我的感受很深。战士王成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虽然中弹了,但对美国鬼子的仇恨让他把疼痛放在脑后,继续单独与众多敌人作战,直至壮烈牺牲。

6.电影 观后感 篇六

《误杀》电影影评【1】

由陈思诚监制,柯汶利执导,肖央、谭卓、陈冲等演员领衔主演的电影《误杀》发布了预告海报。海报中肖央左脸负伤,眼神中充满疲惫和绝望,雨水夹杂着泪水从面中淌过,让人看得五味杂陈。

“没有孩子却要演一个17岁孩子的父亲。”李维杰这个角色给肖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让他第一次体验到了做父亲的滋味。然而,这位父亲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轻松,除了要直面事关女儿命运的难题,还要为家人的平安与警方周旋。除了接受一系列心理“磨难”外,还有很多生理上的痛苦等待着肖央。据爆料,为了给观众呈现最真实的观感,肖央接连三四天淋雨拍摄,把自己浇透,还原角色的原始状态。

此外,片中饰演肖央妻子的谭卓也曾在采访中爆料:“肖央拍戏拍到一半掉色了!”原来在拍摄前期,肖央为贴近李维杰这一角色的外形特意把自己晒黑。但没想到连续十几天的夜戏,见不到太阳,竟又白了回来。

《误杀》电影影评【2】

电影《误杀》根据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改编,讲述了肖央饰演的父亲为了维护女儿,用电影里学来的反侦查手法和警察斗智斗勇的故事。谈及影片传递的意义所在,导演柯汶利表示,“希望影片不只是停留在一般的类型片,而是做到商业性和社会责任意义兼具,可以更升华,传递给观众不一样的观影感受。”陈思诚表示,希望观众看过这部电影后能够有更多反思,家长能更多保护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

影片中,肖央、谭卓和陈冲大胆颠覆过往形象,收获了观众的超高评价,活动现场几位演员也分享了各自的感受。肖央表示,以往演喜剧比较多,这次成为了一名“父亲”,还是一个拥有几副面孔的老爸,希望大家可以在影片里感受到这位父亲不同层次的情感。谭卓称,自己饰演的是一个柔中带刚的母亲,她可以在孩子面前温和柔软,也可以为了保护女儿瞬间爆发。陈冲表示这次的角色是一个新挑战:“这个挑战挺过瘾的,如果以我现在的年龄还能够在演员这条路上成长的话,这部戏就给了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监制陈思诚和导演柯汶利也对肖央的突破表现赞不绝口。陈思诚表示:“肖央是一个多元化的演员,不容易被定型。他可以兼顾幽默、深沉、可爱、狡黠等特点,如果他身上有角色的某种特质,我们把它唤醒就行。”

首映礼当天,众多导演、编剧、演员、资深影评人出席观影,并分享观后感。导演郭帆表示:“实在是太好看了,心满意足,每一秒都在调动我的神经,每个演员都很棒!”蒋方舟表示:“非常惊喜,从情节到情绪都特别饱满,里面很多细节,非常值得二刷!”编剧束焕称:“希望中国高智商犯罪电影能够从《误杀》开始,捅破票房天花板,成为一个爆款,引领这种类型片打开新局面!”

《误杀》电影影评【3】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能够在观影中体验到生活中没有的刺激”正是犯罪片的爽点所在。而这部即将上映的《误杀》正是一部以犯罪题材为背景,实则在引发观众对于“爱和家庭”思考的电影。对此,导演柯汶利也曾在采访中表示:“这是一部有温度的犯罪电影。” 既能让观众在电影中感受到犯罪题材的紧张刺激,也能在观影后通过角色的故事进行反思。

不论是片中李维杰和阿玉一家,还是拉韫一家,在他们身上都有着一层为人父母的共性,虽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但出发点都是为了“爱和家庭”。正如肖央日前在特辑中所说,“我们才是受害者”,所处视角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和判断。究竟将如何守护家庭,这一话题将是《误杀》带给我们的思考。

《误杀》电影观后感【4】

不同于以往发布的剧情向物料,今日(11月26日)的“谁是受害者”角色特辑带领观众直面误杀事件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并搭载肖央、谭卓、陈冲三位主演的视角,重新解读电影所要表达的话题内核。肖央表示,身陷孩子被欺凌的绝望中,“激发了一个普通父亲身上的一些潜质”。

建构在此基础上的善恶是非究竟要如何判断,是电影带给观众更深层次的探讨。正如肖央和陈冲在特辑中所言,“善良就是看你站在哪个角度去看”,“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要你对它的观察是一个不同的视角,你得到的就是一个不同的结果。”关于“家庭和爱”的思考以及“善恶”的讨论,也正是《误杀》能成为贺岁必看的犯罪爽片的看点之一。

《误杀》电影观后感【5】

《误杀》集齐了肖央、谭卓、陈冲等一众实力演员,演技派“铁三角”的黄金阵容给观众带来很多期待,这支特辑也提前为大家讲述了几位演员拍摄幕后的心路历程。“我没有孩子却要演一个孩子的爸爸”,这是李维杰一角带给肖央最大的挑战。

通过“回忆父母对于我的感觉,把生活中一切可能有的、类似的情感体验在心里过一下”的方式,肖央置身于李维杰的角色,向观众看到一个在被生活逼上绝路的父亲是如何在重重困难中守护家庭保护孩子。

而在电影《误杀》中以母亲形象示人的谭卓和陈冲却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状态。谭卓饰演的阿玉是一个看似怯懦却蕴含无穷能量的母亲,对此谭卓在今次的特辑中直言:“我希望阿玉的平时就像个群演,但在事情发生时又会变成一个不认识的人。”

7.电影 观后感 篇七

关键词:叙事设计方法,产品设计,思想,关系

一、背景

鲁安东教授给我们做了《电影建筑与空间迷宫》的精彩讲座, 从建筑的电影性角度切入, 讲述了他的建筑研究, 并图文并茂地给我们展示了他的实验教学案例。鲁教授提出以电影视角“对空间本身的认识到对空间经验的分析再到对复杂空间问题的思辨性的表达”, 在鲁教授所述的过程中, 方式、方法、结论非常有启发意义, 下面是我的认知和反思。

二、反思

电影建筑, 从电影角度去观察、解构建筑, 从建筑的塑造、建构表现电影性。电影是一门以视觉和听觉为基础的可容纳众多艺术形式的艺术与科技的综合体, 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 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的具体形象。从某些角度上来看, 建筑与银幕的功能具有相似性, 都能作为“电影内容”的载体, 不同的是建筑又是“电影内容”的道具, “电影内容”某些方面是围绕着它来展开的。从学术角度上来看, 它具有着空间叙事能力。而空间迷宫则可以理解为电影建筑的脚本之一。脚本是故事发展的大纲, 在这里, 空间迷宫作为电影建筑里的一种框架, 是故事内容的载体和道具。

纵观工业设计发展, 功能与形式总是其“主旋律”。设计师的关注点总是围绕产品的“功能”“造型”延展开的, 怎么做才漂亮, 怎么做才更符合人的使用, 这些都是传统设计师思考的出发点。这些设计方式设计出的产品虽能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求, 但精神层次需求则没有被更有效的关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于物的追求越来越高, 衡量物的价值也越来越多元化, 人们不再满足于功能性产品, 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形式感的产品。

三、叙事设计到底是什么

叙事, 是写作用语, 是以散文或诗的形式叙述一个或一连串事实或虚构的事件, 并按照一定次序来讲述事件。叙事设计则指在特定的语境下对设计载体进行设计, 在使用时能按照叙事的结构方式进行设计载体的运用。

(一) “叙”是关系脚本。“叙事”可拆分为“叙”“事”。“叙”本身是讲述的意思, 在这里指一种结构方式, 是一种情景, 一种叙事蓝本, 这种蓝本是按照一种逻辑语言进行的活动。在蓝本中人们会发生什么, 这就是“叙”的本质。进一步, “叙事”就是关系。关系是叙事的核心, 所以在设计时, 考虑的所有因素都是围绕关系来确定的。

(二) “事”是思想载体。我们都知道, 写作叙事只是传达中心思想。事是思想的载体, 但“事”承担着“思想”的责任, 所以“事”是思想。在设计中也是同样的道理, “事”是设计思想。

(三) “叙”和“事”与“叙事”。我们在分析“叙事”时, 把词拆分开, 分别解释了“叙”和“事”的深层次含义。所以“叙事”是一种基于关系的思想, 那么“叙事”设计就是基于关系和思想的设计。

四、“叙”给产品设计带来角度转化

之前设计者在设计时以功能为基础, 着重考虑物本身。而叙事设计则是关注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物的设计, 把物放在语境中, 在语境中把握人与物的辩证关系。

菲利普·斯塔克的榨汁机是工业史上的一朵奇葩, 优点众多, 人们对它解读可谓众说纷纭, 各方面的解释好像都有道理。那我们从叙事手法上去解读这个工业设计史上最经典的案例。

斯塔克曾说过:“这是能引起话题的设计, 就像一位绅士想要搭讪一位美女, 这个产品成了话题的媒介, 他们的谈话将从这个榨汁机开始。”我坚信斯塔克在设计的时候已经在考虑物对使用者的影响, 通过对物的媒介作用, 促使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所以这部榨汁机赢得了众多赞赏, 也多被消费者所喜爱。

五、物以载道—“叙事”让产品设计更有深度

在上文“事”的论述中, 我们知道“事”是表达思想的, 在产品设计里面, 一般设计师都做产品设计时只考虑功能和造型, 但从叙事角度上来看, 产品设计在满足功能是可以承载设计的设计观点的, 设计师可以提出他们的设计理念, 这种理念满足产品功能性的同时, 也具有精神性, 有的时候。人们会和产品的精神性带来共鸣。这样也会给产品带来更深的价值, 产品不再仅仅是产品, 更是一件艺术品, 因为具有哲学性, 会给人带来思考。

第六届“为坐而设计”比赛金奖作品, 作品名字叫“《授与哺》”。比赛主题是:“坐与长者”, “长者”指的是比我们年长的人, 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成长都与他们密不可分, 参赛者可围绕自己的生活环境或成长过程, 表现与长者们共处时所引发的对于“坐”的行为和坐具的设计灵感。作者通过对年轻人与老人之间情感的理解, 用这套座椅展现出来了, 父母老人是我们的长辈, 为我们遮风挡雨, 在这里, 老人就是中间的那把大的座椅, 小辈是左右两边的座椅他给我们这些小辈提供了平台, 让我们有依靠;同时, 小辈又是老人的依靠, 在这里, 左右两边的座椅的靠背可以作为中间的大座椅的扶手, 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 年轻人又是长辈的依靠。一套座椅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把长辈和晚辈之间的辩证关系表达的如此到位, 所以这部作品不仅仅是普通的座椅, 它承载了设计师的情感, 承载了使用者的感动。所以这件作品在具有产品功能性的同时, 它的精神性显得更为动人。我坚信, 大众见到这部作品肯定会被这部作品深深感动。这部作品也完全体现了叙事的高超的表达方式, 是一件非常优秀的作品。

六、叙事方法产品设计实践

通过对叙事设计方法的研究, 我们做了一些设计实践, 得到一些不错的成绩。下面就谈一下设计实践。

作品是“2015 两岸大学生汉字文化创意大会主题”的比赛作品。比赛的主题是:围绕中国汉字去设计作品。作为产品设计学生, 我利用叙事设计方法去设计了这部作品。这部作品利用中国汉字的形和意去展开设计。我大量的需找中国汉字, 看看需找设计的概念点。

通过对汉字的研究和解读, 我发现中国的“中”无论从形和意上都有着很好的可能性。然后我再通过对生活的观察, 发现垃圾桶存在的问题。我发现每逢两个人去倒垃圾时, 身高不一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垃圾桶会有所倾斜, 如果保证不倾斜的情况下, 两个身高不一的人会很麻烦, 他们需要为对方做出妥协。这从使用上面非常不友好, 因此利用中的结构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因为我们发现“中”的双耳是可以解决高低带来的问题的。而且, “中”字在新华字典里有着“不偏不倚, 正”的意思, 这和我们所追求的功能是一致的。

这里从“叙事”中的“叙”的关系考虑, 我们考虑了产品对人与物, 人与人的关系, 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矛盾。另外, 从“叙事”中的“事”的思想考虑, 我们赋予了作品内涵, 让内涵和功能达成完美的统一。这就是以叙事角度去设计, 去考虑设计。

七、结论

叙事设计方法给传统的产品设计带来的新的设计视角, 人们可以根据叙事的设计方法来对产品进行设计。“叙事”的“叙”给产品设计带来角度的变换, 让人们更加关注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 “叙事”的“事”让我们需要产品设计的深度进行探究, 叙事设计给我们带来新的天地。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我们更加注重叙事设计方法的学习, 在产品设计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万依依.博物馆空间的叙事性设计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 2014.

[2]刘乃芳.叙事视角下的空间设计研究综述[J].华中建筑, 2015 (10) .

8.有声电影 电影导游 篇八

当观众们已经厌倦了无声电影枯燥的字幕提示和剧院里千篇一律的现场配乐时,电影制作人员已经开始加紧研究怎么样让电影真正的发出声音。一开始,电影制作人员根据影片中人物对白、环境声和配乐录制在一张唱片上,放映电影的同时播放唱片,这样。就使得电影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种方法的发明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爱迪生,他将同属于自己发明的留声机和电影机相结合,成就了有声电影的雏形。并且,爱迪生在1910年8月27日,专门邀请观众到他的实验室亲身体验了这种有声电影的新技术,但是这种技术本身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声音和影片本身有比较明显的分离感,影片的场景和唱盘的声音难以配合的严丝合缝,甚至会出现比较大的不同步现象,在实际放映中声音总是和电影画面难以避免的产生时间差。

后来,为了制作和放映真正的有声电影。人们试图将声音和图像都记录在底片上,然后通过拷贝将图像和声音同时和音在一条正片上,放映时通过有扩音器的放映机人们就可以看到画面和声音同步的有声电影。从1927年观众第一次在影片《爵士乐歌手》中听到人物对白开始,有声电影用比其技术发展还快的速度取代了无声电影。早期的有声电影还难以做到完全再现类似现实场景的声音,往往是有人物对白时没有音效,有音效时又没有音乐,真正意义上第一部完全的有声影片是华纳公司1929年推出的《纽约之光》。之后,电影才拜托了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的“伟大的哑巴”的尴尬绰号。有声电影的出现让电影从单纯的视觉造型艺术发展成视听结合的艺术,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段和观影乐趣,还催生出了红极一时的歌舞片。好莱坞很多经典的电影部是歌舞片,从《雨中曲》到《音乐之声》,不仅用影像,而且用优美的声音征服了观众,也成为电影史上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同时,有声电影也催生了影视音乐制作工业,很多歌手和作曲家因为给电影演唱主题曲和配乐而名声大噪。现在,几乎每部电影部非常重视音乐和音效的制作,伴随新电影上映推出的原声大碟成为许多音乐发烧友的最爱。正是应为有声电影的出现,有了声音剪辑的概念,我想不要说电影,就是今天很多DV爱好者也很重视后期声音的编辑制作,可见声音对于电影的作用有多么巨大。

但是有声电影产生之初并不是被所有人接受的,有些人就觉得加入声音是喧宾夺主,弱化了影像的作用,也让电影变得不再纯粹。这些人的代表之一就是默片时代大名鼎鼎的卓别林,虽然1929年已经有了《纽约之光》这样比较成熟的有声电影,但是老卓坚持拍默片一直到1936年,他的最后一步无声电影就是《摩登时代》。然而,无声的《摩登时代》在技术上并不摩登,卓别林之后也拍起了有声片,默片时代宣告终结。

9.电影 观后感 篇九

这是《红岩》的开头,又把我带进了这部电影——《在烈火中永生》。

电影讲述了许云峰、江姐等人被关押在渣滓洞,受尽折磨。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之下,他们永不屈服,和敌人抗争到底,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让人内心感触很深……向这些英勇而又伟大的抗日英雄致敬!

短发,披着一条白围巾,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位江姐。作为一名女共产党员,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这种永不低头,顽强不屈的精神。当看到丈夫的头颅被挂在长城上,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代替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敌人为了获取党的线索,以为江姐是个突破口,对江姐进行了严刑拷打。夜,在深沉的痛苦、担心与激动中,一刻一刻地挨过。“现在愿意说了吗?”魔影狂乱地移动着。“不!”微弱的声音传来,仍然是那样的平静。“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钉!”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说不说?”没有回答。“不说?拔出来,再钉!”又是一阵令人心悸的泼水的声音!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可是,听不到江姐一丝丝的呻吟。敌人还是不放弃:“谅你一个女共产党,还制服不了?你不愿意讲,好嘛,我们帮你打开嘴巴。来人!”熊熊烈火燃烧着,江姐就被吊在上面。高温下的牢房,敌人已经大汗淋漓,拿着水问江姐:“想喝吗?”“滚!”这铿锵有力的一个字,包含着江姐内心顽强的意志。江姐曾说过一句话:“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华子良,一个装疯里几十年的老头,在渣滓洞终于和党联系上了。我真是佩服与他的意志,能装疯几十年,为牢里的同志和外界取得联系。

小萝卜头,自打吃奶时就被关在渣滓洞,不到九周岁就被遇害了,关在牢里八年,从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长什么样。我不禁感叹: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他有一个不幸的一生,但他还有钢铁般的意志。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喊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

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他们的意志,在地狱的毒火中熬炼。像金子一般的亮,像金子一般的坚,可以使皮肉烧焦,可以使筋骨折断。铁的棍子,木的杠子,撬不开他们紧咬着的嘴唇。那是千百个战士的安全线!用刺刀来切剖胸腹吧,挖出来的——也只有又热又红的心肝。

你们,是暴雨中的海燕,迎接着黎明前的黑暗。飞翔吧!战斗吧!永远朝着东方,永远朝着党!

我们有着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因为你们说过:“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你们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听完你们的这句话,我的心潮澎湃着,血在沸腾!

10.电影 观后感 篇十

除去爱情,亲情在人生中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安娜的童年与姐姐艾莎的一次玩耍中因为意外的失手,将安娜跌落在冰面上,而使得安娜失去了魔法,姐姐的魔法却因此而增强,在地精的帮助下,安娜恢复了健康。艾莎为了保护安娜,与安娜隔绝。直到长大,艾莎加冕皇后的日子,姐妹俩才得已相见,而安娜却对姐姐秘密浑然不知,在于某小岛的王子“一见钟情”后,安娜草率的决定与这位王子结婚,却遭到了姐姐艾莎的坚决反对,因此而激怒了艾莎,而艾莎的魔法也被激发,阿伦黛尔王国陷入了冰天雪天的寒冷之中。亲情有时候看起来并不温暖,更多的时候却充满争议与对抗,而这背后却是因为爱,姐姐为了不让自己的魔法伤害妹妹而与妹妹隔绝,为了不让糊涂的妹妹草草选择结婚对象而做出了激烈的举动。

艾莎因为魔法暴露而离开了阿伦黛尔王国,而安娜也开始了寻找姐姐的旅途,在山民克斯托夫的帮助下来到姐姐的宫殿,在路途中遇见了小时候和姐姐一起堆的小雪人奥拉夫,这个角色也关键。艾莎自以为的保护却是一种冷漠。而在姐姐的宫殿中,安娜被姐姐用冰击中了心脏,如果不能得到真爱,便会冰封,而山民克斯托夫误以为是爱情的真爱之吻,结果在送受伤的安娜回阿伦黛尔王国时,某小岛的王子的别有用心的野心也遭到了暴露,安娜陷入危机被关了起来,这时,小雪人奥拉夫出现,为安娜点了壁炉,这一段很有意思,小雪人代表了和姐姐小时候一段美好的童年,而点燃壁炉代表的温暖与希望,最后安娜逃出,得到了克斯托夫的救助。当亲情出现裂痕的时候,童年的美好回忆会唤回彼此间的温暖。中间提到一个心理专家,其实真正的心理专家是爱和温暖的回忆,正是可爱的小雪人奥拉夫。

当艾莎在经历了内心的挣扎过后,冰冷的心渐渐开始融化,而此刻被结冰的湖面也开始融化。而被某小岛王子的一番鬼话欺骗之后,开始融化的心又瞬间冻结,被亲情伤害的姐妹俩在湖面相见,安娜用最后的生命帮姐姐挡住了来自某小岛王子的杀害。当艾莎彻底的反应过来时,抱着冰冻的安娜开始哭泣,奇迹出现了,安娜的心开始融化,活了过来,而阿伦黛尔王国也开始解冻。有时候看起来很美好的爱情却是一场阴谋,而看起来伤人的亲情却是真爱。放下伤害,用爱和温暖去化解冰封的心,去温暖你爱的人。

11.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 篇十一

中国电影一百年的历史,直到近二十多年之前还处在自我幽闭的状态,这种状态的结果是电影理论上的荒芜,理论的荒芜自然而然就造成了评论的缺失。直到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社会轰轰烈烈的变革,西方古典和现代电影理论才被系统全面地引进国内,由此电影评论和电影创作便闪电般地进入了蜜月期。

八十年代初期是中国电影评论由政治评论转为社会评论的时期,电影的现实主义回归与纪实美学思潮的确立,使得电影评论随着电影创作而迅速发展起来,比如《城南旧事》、《乡音》、《人生》等影片的诞生,便引发了大量学术批评和电影社会评论。八十年代中后期,是电影评论理论化比较明显的时期,各种西方电影理论的兼容并蓄,交杂着传统和新潮的观念,使第五代(尽管用代际的划分来概括电影艺术观念和艺术风格的演进存有不合理性,但它确已深入到现今影评人的观念中。)冲击带来的文化思索和影像美学艺术追求成为电影评论的主要支撑,各种电影学术的讨论频繁地进行着,象由张骏祥《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一文引发的电影与戏剧关系的讨论,由郑雪来《现代电影观念讨论》一文引发的关于电影观念的讨论等等。其实这一系列讨论的核心问题都是有关电影本体的问题,即对电影作为独立艺术存在的特性和规律的探讨。

到了九十年代初,是社会文化评论的时期,意识形态准则对于批评的要求特别强烈,时代的限制使文化分析让位,社会功利要求不可避免。及至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到现在,评论的分化就更加明显,一方面群众影评较为盛行,全国范围的影评成为调动观众观影积极性的有效契机,歌颂的主调不言而喻,评论转化为单一的鼓励;另一方面,专业评论日渐没落,趋近群众影评的走向抹杀或自动堕落了专业评论的价值,而所谓的专业化评论多为专业操作式,在专业杂志或专业研讨会上呈现出浓厚的理论色彩,严肃而又死板,文章的辨析往往拘泥于理论框架,西方理论话语的充斥和大量无关紧要的引用异常明显,很少能触及到本质问题。与此同时,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文化评论渐渐成为一种时尚,电影评论的舞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众语喧哗的状态,评论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艺术评论了。

通过以上对电影评论发展历史的粗略回顾,可以观照到现今我们电影评论的三种主要模式:即述说评论、关联解读评论和本体评论。

述说评论是一种对电影作品进行介绍的评论,往往在评论最后会谈一些评论个人的观影感受。这种模式的评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评论,但它却充斥在各种媒体上,向未知的观众们传达一种信息或诱惑,其吸引性在于受众彼此之间引起一定范围的共鸣,使个体受众获得认知和心理满足。述说评论是简单概念上的,它不涉及电影这一特定的艺术形态,也不提出或解决问题,它只交代故事并表达感性认识,向观众提供引导消费的信息,最后道出评论的核心词语:好或不好。西安电视台第四套节目有一个“电影全色彩”栏目,栏目解说员在介绍美国影片《罪恶之城》的时候,其解说词便是DVD版封底上故事介绍与评论一字不变的照搬,这种述说评论已经不再是集体的无意识行为,而是一种可笑的媒体信息高效机械化复制现象。

关联解读评论是现今中国电影评论的一个基本层面,评论文章多出自具有一定电影知识和相关知识结构的电影爱好者或从业者之手,这种模式的评论介于业余和专业之间,他的特征是评论的个体在分析评价电影作品的同时也带有感性上延伸的深度,它的特征是评论的个性化及主观的客观状态明显。关联解读评论是知识分子阶层一种实在要求的结果,适当深度的解读评论可以弥补他们作为个体欣赏上的不足,当然,他们也同样期望从中获得与一般观众一样需求的信息,于是这种评论往往呈现出的是附带分析的观感评价。在一个电影BBS论坛上,一个影迷针对影评如此写到:“……虽然其中绝大多数片子我无缘亲睹,但我通过影评了解了某些人在某些地方的精神状态,并且凭借影评人的理解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兴趣……影评是什么?它是电影与观众的中介,具有指导意义。”。可以看出,关联解读评论事实上是处在电影与观众的中间位置,它的作用是电影与观众的沟通。

本体评论是对电影作为艺术存在的本体性评论,它不同于宽泛的专业评论,因为“专业评论”的概念在今天的电影评论当中已经变得异常模糊而没有界定,就如同现今高校中影视类专业雨后春笋般出现一样,专业其实就是一个指向性的表意词语。其实这从当前的专业期刊上便可窥见一斑,一大批毫无针对性的泛泛空论的文章充斥其间,文章里尽是华丽的修辞语法、极至的赞美语言,诸如“金字塔光线”、“上帝话语权”、“狂欢”等等,内容上缺少朴实的深刻,表象之下并没有实质的精神,似乎无聊的泛滥已蔚然成风。这里没有夸大其词,词语定义的模糊和个体基础的薄弱是个性狂躁时代的两大基本特征,电影评论在这两种特征的影响进化下的结果是泛泛论,模糊电影与电视,模糊艺术与技术,你可以跨文本写作,你可以不进影院看电影就写影评。去年曾有一篇名为《夏教授的学术生涯》的小说发表出来,小说中科学技术研究上平庸的夏教授因发表了一篇佛教禅意与环保关系的文章而摇身一变成了环保专家。这种情况在现今的电影评论上似乎也很明显,有人会觉得可笑或是悲哀,但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还没有敲响有待敲响的警钟。

相对于述说评论和关联解读评论,本体评论是对电影作品或电影创作现象进行分析评判以揭示内在普遍性法则的评论活动,它具有独立的价值,这个价值体现的显著特点是评论对创作的推动作用,这需要电影评论去面对现实,但现今的评论受到电影创作的冷落却是必须正视的问题。导演贾樟柯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人们不关心你的电影在谈什么,也不关心你用什么方法去谈,只关心围绕电影的一些传闻……评论不可能引导我的创作,你不可能改变评论,而是你要怎样面对评论。”这是当前导演对评论的尴尬表述,事实上却是电影评论在今天尴尬的真实处境。

如果说当下的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不是相辅而是相背的关系,或许会招致非议,因为正视问题远比模糊问题需要更大的勇气。仔细阅读一下现在的评论文章,便会发现我们的电影评论已经长期游离在电影本体之外,它对中国电影的市场支持已经走向末路,看似强大的“话语权”,细看起来只是一些意识形态和模棱两可的空壳,电影评论的理论支撑在泛众化的消费时代已经丧失了力度。另一方面,一些创作者看影评更多是要收受一些赞美之词以获得心理满足,如此,影片的吹捧风便迅速增长起来,使得本就顾虑重重的评论没有了锐气而变相沦落,我们不能否认鼓励的作用,但也不能伪诚实或是猥琐诚实。

没有针对性的评论无助于创作思考,我们目前电影评论的学术文章很多是对现象进行总结的说明性文章,有着隐性样板特征,整体上的归纳概括性学术的评论太多,缺乏具体的有启发性的评论。导演何群在《电影艺术》上发表的《从冲动到迷茫》文章中写道:“……一个没有电影理论的国家,电影的繁荣发展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只看到了商业性的外表,没有看到商业性的本质,这个本质实际上是打动人的心灵。现在很多影片在一个半小时的过程中大段大段地使用音乐,甚至音乐长达一个多小时,音乐的使用没有节制、没有节奏,其实这都是我们对自己的电影不自信的表现,我也在劫难逃。”。这是零二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快三年的时间里,创作者已经开始自我反省,为什么就没有相关的评论文章出现?都在谈产业化、类型化、商业性、娱乐性,却没有人来谈商业的本质问题,也没有人来谈电影和电影音乐本体关系问题。

电影评论今天的尴尬局面不只存在于中国,它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法国导演阿尔诺·德帕拉欣(作品有《哨兵》(1992)、《我如何自问》(1996)、《伊斯特·康》(2000)等)在接受《电影手册》采访时如是说:“我发觉目前的批评纠缠在一堆无效的观点里。……我印象里今天的批评家不再会发掘影片的生命力,不再会从中获益以产生思想。批评不再会发掘出人意料的影片。……电影陷入一种成品拍摄,而批评则陷入一种成品写作。以至于我们在拍摄之前就猜想得到关于影片的评论文章。……我在‘手册’上读到一篇赞美德里克·卡拉比奇的影片的文章,它是这样结束的——‘终于回归到一种法国式的喜剧’,这对我毫无益处……” 。德帕拉欣同样又说:“我认为对一位青年导演来说,不能在批评思想中获益是件悲哀的事……”。这段文字已经明确地体现出了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的辨证关系,无须赘述。

述说评论、关联解读评论和本体评论作为电影评论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没有必要厚此薄彼,只是对电影的创作和繁荣最关键的本体评论确实缺失得太严重了,建立我们中国的电影理论,离不开对电影本体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评价,八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的互动是一个楷模,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真实的诚实和理性。

岩奇旭说:“电影是通过形象打动心灵的艺术。”,那电影带给我们的感动是什么?也许是一句伯格曼式的感叹:那苦难,那生活,那电影。

上一篇:团干部自我评议下一篇:护士总结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