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孝道论文(共9篇)
1.有关孝道论文 篇一
孝,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汉字。中国古代最早的辞典《尔雅》解释:善事父母为孝;贾谊《新书》称:子爱利亲谓之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孝乃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可见,孝字包含了子女与父母、老者与少者的关系,而孝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一种情状。这是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伦理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孝道,有了“孝”,家庭亲情才得以维系,民族精神才得以凝聚,社会历史才得以促进,道德风气才得以盛行。正是因为“孝亲敬老”“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几千年来代代相传,“孝道”才贯穿于中国的历史,孝,方大行于天下。
“孝”是以道德为基础的。道德,是一个人不悖常理,不违人性,顺乎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的行为准则,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播。人有道德,方知自省,方知敬畏,方知感恩,方知廉耻;方能承其亲、尊其长、爱其友、顺其情;方能推及一切皆加礼敬、善待与亲近,从而化育众生,使得事态更顺意,生活更舒心,人民更友爱,社会更和谐。
“孝”是以行为为核心的。孔子曰:人之行,莫大于孝。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高级动物,人的行为承载着人的意志。孝需要人支配自己的行为去实践、去完成。行为是孝义显现的载体,是核心。元代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故事,就是记载中国历史24个孝子从不同环境、不同角度,用不同行为、不同方法行孝的典范。
“孝”是以大义为前提的。孝亲尊老,是晚辈之于长者的一种行为风范。而这种风范却有顺亲与谏亲之别,此必以“义”作为首要条件。孟子说:子女对父母的过失,违背道义的行为不怨,不谏,甚至盲目顺从,就是不孝。也就是说,父母若有错,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可见,在大义面前,不愚孝、不盲孝,是非常重要的。
“孝”是以仁爱为内容的。是基于人的报恩观念而产生的,是以仁和、敬爱为其精髓的。乌鸦尚且反哺,羊羔亦知跪乳,作为万物灵长的人,最要懂得知恩图报,示尊者以爱敬,示亲者以仁和,这是为人之根本。
“孝”是以立身为目标的。孔子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所谓孝,是有标准的。它要求在个人品性上,能够严于律己,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的事,以德修身,唯善向上,并在立身行道方面有所建树。因而,孝应以修身立德、抑恶扬善、积极向上为终极目标。
总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她已深深浸润了中国人的心灵,已积淀和内化成了最具炎黄特色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一种普遍的道德伦理和恒久的人文精神。孝不立,世风则不存,民族则不兴;家将不家,国将不国;人民缺少亲情,世道没有秩序,社会无以保障。有了孝,人间就有了爱,社会就有了情。奉孝之行,居可致敬,养可致乐,病可致忧,丧可致哀,祭可致严。正所谓:报本有其名,感恩有其实,立世有其道,修身有其则。
所以说,孝行天下,善莫大焉。
公众号:富川文学
2.孝道作文:弘扬孝道文化 篇二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第一篇是入则孝,里面有一句“冬则温 夏则”,这是出自二十四孝的一个小故事《扇枕温衾》: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洪灾,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救济灾民。人们称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乌鸦尚有反哺之孝;羊亦知有跪乳之恩,更何况人呢?孝道是古今社会永恒的主题,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陵县开展了“孝亲敬老之星”评选活动,我
局职工叶金丽同志当选,她的公公患病多年,神经末梢损伤,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为了使公公过上干净舒适的生活,她每天为公公擦洗身子,经过她一年多的精心护理,公公能够基本生活自理,在别人的帮助下能下床走路了。
俗话说,祸不单行,不幸又落到叶金丽的头上。2 07月份她的婆婆查出肺癌,她和爱人与老人搬到了一起居住,照顾两位老人的饮食起居,陪伴老人去医院做化疗、放疗,以尽孝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她婆婆身体的癌细胞奇迹般消失了,连医生都深感惊奇。
陵县公路局这样的模范人物还有很多,市局组织学习《弟子规》以来,我局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五楼会议室的多功能性,建起了公路文化讲堂,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开展文化创建活动。通过观看视频讲座、集体诵读经典、听取模范报告等一系列活动,使文化讲堂真正起到传播经典文化,提升自我修养的作用。(视频)
今年,我局开展“牵手留守儿童 共享幸福蓝天” 关爱活动,针对中小学留守儿童,为他们捐赠儿童文学、中外名著、连环画等3 00 余册,解决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监护不力造成的生活、学习、身体、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尽己所能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当干部职工的父母生病住院时,局领导总会第一时间赶到,并送上慰问金,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始终把职工父母的身心健康问题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职工办实事。
我们弘扬孝道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与边临镇敬老院结对帮扶,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让老年人在物质上有保障,在生活上有照料,在精神上有慰藉,
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做到老有所养。
我们说,孝道是衡量道德素养的“标尺”,一个人只有有了孝心,才可能把爱父母、爱家庭的感情延伸到爱他人、爱社会、爱民族、爱祖国的崇高境界,从而担负起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
我局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公益活动。
利用植树节开展“百万青年绿林汇”植树活动,树立“植绿 爱绿 护绿”的生态文明观念,弘扬传统文明,争当雷锋精神新传人。
利用路政宣传日开展“公路法宣传教育 ”活动,执法人员深入公路沿线村镇、农户等进行宣传,结合《弟子规》学习,将公路法律知识宣传到每个人、每一户,做到人本化教育 。
利用劳动节开展“爱公路、爱家园”卫生大扫除感恩活动,争做学习《弟子规》的践行者。
综上所述,我们践行《弟子规》 弘扬孝道文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呢?
祝局长在接受陵县电视台采访时说:(视频)
“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孝不分老少、富贵贫贱,是人人可行可做的。愿我们能牢记这些话。及时把握行孝的机会,切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恸,至此追悔已迟。
3.孝道的高中优秀作文:恪守孝道 篇三
你知道黄香吗?那个只有9岁的孩子,就知道孝敬父母。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母睡得更好;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更好。
你知道陈毅吗?那个给母亲洗衣服的元帅,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你知道宋庆龄吗?她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
你知道毛泽东吗?他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敬父母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朋友,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吗?我们给了他们什么呢?
其实父母亲想要的真的不多,他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孝心和关爱,希望我们在需要时伸出扶助之手。
当父母还年轻力壮的时候,你常回家看看,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好吗?”随意买的宵夜,亲自煮一顿家常的晚餐,陪母亲逛逛街,唠唠家常,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这些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温馨。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成人,父母却愈来愈老。我们应该想到儿时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父母不厌其烦为我们洗了多少的尿布,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教我们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我们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我们穿衣服、梳头发;每天教我们背儿歌,还要绞尽脑汁,去回答我们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古怪问题。当时,父母做这些多么的耐心,多么的温柔,总觉得有了我们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
4.孝道感悟与心得 篇四
常言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础、道德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精神动力。适时开展的“孝德”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在“孝德”教育过程中心灵得以净化、启迪,在实践中体会、感悟、认同、崇尚“孝道”,在反思自己在尊长孝亲、感恩父母的过程中,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将这种感恩之心付诸行动,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最终实现思想境界的升华。
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长在这个世界上,都源于父母。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每个生命从“呱呱”坠地开始,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父母的心。父母不仅赋于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成人,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爱、是言传身教,教我们学会了坚强、记住了宽容、懂得了自制。
为了改善儿女的生存环境,含心茹苦日夜奔波操劳……伴着我们茁壮成长的是父母日渐衰老,头发白了,背驼了,皱纹堆垒爬满脸颊……儿女成人后相继踏出家门,成家立业。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我们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之后,特别是在抚养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艰辛、父母的无私伟大、不求回报的爱;不能忘记,父母为了让我读好书而省吃俭用;不能忘记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不能忘记父母的千叮万嘱。
5.中国传统孝道 篇五
中国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之一,渗透到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谢幼伟先生在《孝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所说,“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谓‘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作用之大,地位之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修身养性,融合家庭,报国敬业,凝聚社会等。
一、孝文化的内涵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孝文化一直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处于“百善孝为先”的领导地位,被看作是人之善性的根源。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人际道德关系。在我国以孝道为核心的尊老养老道德观念,有文字记载者至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孝道在整个中国伦理思想史中一直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孝被看作“百行之先”、“为仁之本”,它已经深深地植于中华民族每个成员的内心深处,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行为习惯。孝是支配中国古代社会两千余年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及至今日我们身上仍然有儒家孝道思想的深深烙印。今天的中国正进入老年社会,从目前的社会现状出发弘扬孝道,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华,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最基本的,“孝”这个概念主要就在于顺从父母的愿望,满足他们的需要和要求,这在中国是个十分古老的观念。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
孝道也是形成现代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渊源,还可以说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事亲行孝,历来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基本要素。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的感情基础和道德基础。
当然,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如愚民性、不平等性、保守性、封建性等等。
另外,中国孝道文化的重点在于维护“家”的经济功能,轻视其社交与情感功能。“养儿防老”就是典例。所以儒家文化里“孝”、“顺从”、“听话”排在第一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也在这里,一旦经济利益交换是“家”的最主要功能,人们容易先看到利益,后才是亲情,或者只看到经济利益。
二、孝文化的历史作用
马克斯·韦伯曾把中国儒家伦理与西方基督教伦理做过比较分析,他认为中国人“所有人际关系都以孝为原则”。在汉文化圈,孝亲敬老的道德观念不仅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而且就像血溶于骨髓一样溶于民族意识,成为一种社会公德乃至美德,被社会所公认和奉行。
三、传统孝观念的辩证分析
(一)传统孝观念的积极价值
首先,传统孝观念中的“养亲”、“敬亲”具有普世价值。孝的基本含义就是“善事父母”。养亲就是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养。子女在幼小时受到父母的抚养和教育,而当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则有赡养、扶助和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赡养父母仅仅有养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在赡养的过程中体现出“敬”。每个人生下来都离不开父母亲人的养育,在这种养育的亲密关系中,必会自然地形成子辈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亲人的爱戴、尊敬之情。父母是自己生命所由,也是一切人际关系中最自然、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因此,很难想象一个人连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都不爱不敬,他怎么能生发对他人、社会、国家的爱呢?怎么会有健全的人格呢?
传统孝道中所讲的“养亲敬亲”思想在任何人类社会中都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所以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永恒价值。
其次,“亲亲”、“敬长”观念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在古人看来,一切人际关系均是基于孝而发生的。中国传统社会,特重家庭,在家庭中又首重父子关系,而调节父子关系的道德规范就是儒家提倡的“孝”。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孟子则说:“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孟子.公孙丑下》)通过父子关系直接体现子孙与祖宗的关系。兄弟关系也是因为双方均是父母所生,我们敬重父母,也应该敬重由父母所创造的生命。夫妻关系也是为了延续宗族的生命而得以建立的,家族、宗族、亲戚等关系都是基于血缘关系而发生的。师生关系是精神关系,老师是精神生命之所出,因而古代社会强调对待师父要像对待父亲一样。朋友关系一样是由精神或文化的关系而产生,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我们求友的目的就是借助朋友之力来充实精神生命或文化生命,因此,友道实为师道的扩大,中国的师友关系一样是导源于孝道的。所以,孝是中国文化向人际与社会历史横向延伸的根据与出发点,是贯穿天、地、人、己、子、孙的纵向链条。
从精神机制上看,儒家文化就讲究一个“推”字。提倡孝道要推及于人,要行忠恕之道,如果将对父母之敬爱,对兄长之尊重(即孝悌)精神推及于人,那一定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如此,不仅会和睦九族,以亲乡里,而且会以君为父而忠君,以民为本而爱民,由追祖宗而爱祖国,以师为父而尊师,以长老为父兄而敬老尊长等等,从而处理好一切人际关系。如果全社会范围内的人都做到了“亲亲”、“敬长”,那么整个社会的稳定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再次,传统孝观念中的“立身扬名”之孝造就了许多忠君爱国的杰出英才。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立身然后方可言孝。而中国古代的“立身”,不外乎“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这三者之间虽有区别,但总体上来看,都已不再是局限于家庭内侍候父母的范围,而是一种社会的事业。众所周知,儒家对“立身”最为关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始终不移的追求。儒家修身的目的也正在于治平,在此意义上,立身之孝就会导致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国事关怀。当然,古人行事、建功立业的促动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可能是因为各种偶然因素,也可能是出于现实功名利禄的引诱,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父母的教诲曾对他们的心灵产生过巨大的震撼力。传统孝观念强调对父母的遵从,因而父母教诲的权威性在古代社会是不容置疑的,其影响是终身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岳飞的母亲为勉励他英勇抗金,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的故事家喻户晓,感人至深;杨家将满门精忠报国,前仆后继,正是由于佘老太君夫妇的谆谆教诲与榜样示范;汉代的司马迁为了了却父母的宿愿,宁可承受着沉重的打击而隐忍苟活,完成了其父尚未完成的《史记》。由此可见,传统孝道也为社会造就了许多杰出的英才,他们为国家、为人民所创造的业绩,正好也说明了在古代社会中亲亲的爱国可能。
(二)传统孝观念的消极影响
首先,“无违即孝”。
孟彭子问孝,孔子回答说“无违”。所谓“无违”,即要求子女对父母的绝对顺从。这是家长的专制主义与子女奴隶主义的集中体现。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即要求子女绝对服从父母。这种“无违即孝”的思想,对于国民性格最突出最严重的影响是:完全否定子女独立的人格和自由意志,压抑子女的进取和创造精神,泯灭子女的理想和事业,对子女独立人格和社会价值予以根本否定,从而培育了国人的权威主义人格,即绝对服从,泯灭自我的奴性人格。个人的独特行为,很少被允许。这种消极影响,直到今天依然存在。
其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至也”。
如果人人都坚守这一信条,那么,就不会有为国捐躯的无数民族英雄,不会有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不会有见义勇为者,不会有解剖学的发展,不会有生理器官捐献等等。
再次,“父子相隐”的精神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违背。传统孝观念强调“家庭本位”、“血缘优先”的意识。父子关系的自然特质是优先于是非判断,甚至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父子相隐”就是其典型的表现。在中国传统社会,由于宗法亲情被看作是最高的价值,中国古代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向宗法伦理倾斜。当父子家人如有人犯罪,道德和法律都鼓励或默许他们之间的相互隐瞒和庇护。私情大于公法,这是与现代社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相违背的。现代法律精神是鼓励“大义灭亲”的。
另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这都是孝极端的例子。“郭巨埋儿”、“王祥卧冰”、“割股疗亲”等丧失人性的愚孝都已走向了孝本质的反面,是不符合现代科学精神的,应加以剔除。
总之,对待传统孝道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四、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孝作为家庭伦理规范,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和作用。人们用孝来调节家庭关系,使之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成为人们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古代,中华民族有着敬老孝亲的良好风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弘扬养老敬老的孝道德传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孝道思想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总数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绝对数最大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其实,家庭养老是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基本和最富有生命力的养老方式,而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的孝文化。传统孝文化中养老敬老的规范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即传统伦理的“孝”成为处理亲子关系的规范和最高准则,成为支撑家庭养老功能的文化价值机制。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出现了日益弱化的趋势,突出的表现就是小辈不养老不敬老。有些子女只顾自己和小家庭的利益,拒不赡养甚至虐待自己的父母,迫使一些老人和子女对簿公堂,家庭赡养纠纷日益增多,有的甚至发展成刑事案件。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积极寻求社会采取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呼唤人们的真情良知。因此,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弘扬孝道思想有助于解决当前家庭代际矛盾。
孝,其基本含义就是家庭亲子关系间的道德规范。孝观念最初是基于对人们家庭生活的维护,以一种家庭伦常的形态而出现的。从现代家庭来看,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较之古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家庭这种组织形式依然存在,家庭依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依然需要调节,所以说孝依然具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天然基础。
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尊老、敬老、养老观念在淡化,个人利益观念逐渐增强,许多青年人的伦理道德意识丧失,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无视老年人权益,不少老年人不仅得不到子女必要的尊重和理解,甚至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受到子女的侵犯。一些与儿女同住的老人更是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他们生活上得不到照顾,情感上缺乏关爱,不少的老人倍感孤独与绝望。以上种种不孝的现象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代际关系的困境,说明许多家庭尚未真正树立起尊老养老的观念和赡养老人的责任感。因此,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孝观念就显得非常必要。它不仅能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维护家庭和睦稳定、建设和谐平等的现代亲子关系所必需的。
(三)弘扬孝道思想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
“孝”是亲情之爱,是生生不息的爱心,是形成个人品德之根源,“道由孝生”,孝乃“德之本”,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先秦儒家强调“百善孝为先”,认为孝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奉行孝道是追求各种美德的起点。人世间诸多美德,都是以“孝行”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孝行源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人生之初,最初感知的必是父母之爱,面对的是家庭内成员之间关系,对人的爱心也就首先应该施加于家庭成员的身上,这便是孔子所倡导的“孝悌”之道,“弟子,人则孝,出则悌”。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人间的爱,这种爱必然培养出子女对父母的爱。因此,施爱施敬当从亲始,这是有一定的天然的合理性的。那些提出以家庭道德为起点强化孝道教育,使子女爱父母、爱家庭而逐步发展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观点,是合乎道德教育规律的,它是培养个人道德素质的起点,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切人点,它也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孝道,以使他们从小具有爱心,形成社会责任感,这对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四)孝文化提倡“侍亲睦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孝文化强大的社会稳定作用首先表现为以孝侍亲,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父母子女关系是家庭的基本关系,上慈下孝是家庭最基本伦理规范,它能保证是子妇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成长,父母在子女的赡养下安度晚年,维护着家庭关系的稳定。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稳定促进社会的稳定。由家及世、推已及人,以孝促进形成团结和睦的人际关系。长期以来,由于孝道的约束,中国人养成了温顺、礼让、兼爱、热爱和平的性格,在孝道伦理规范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家庭的天伦之乐,追求平静祥和的生活,反对斗争,反对社会动荡,渴望和平。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人们之间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孝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团结,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作用。
孝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文化纽带。孝的观念在中国不仅起源早,而且是最早进入家庭的伦理规范之一,有着深厚而广泛的历史文化积淀。孝文化传播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经过长期演化发展,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根深蒂固,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是塑造民族心理和国民性格的重要因素,成为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显著特征。
孝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塑造民族精神的最重要因素。蕴含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中华民族历史愈悠久,中华传统文化愈丰富,中华民族意识和情感就越强烈,中华民族精神就越伟大,中华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就越强大。
五、发扬孝文化的必要性
6.孝道感悟文章 篇六
三年一班
王宇航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传统孕育了我们许许多多的中华文明美德:勤劳勇敢、宽厚待人、重视礼节和孝道……
从小妈妈就常对我说:“世间百善孝为先,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孝道。”我只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我不可能做到像晋代的大孝子李密那样昼夜守护、亲尝汤药地孝敬他的祖母,但我能做到:在学习上通过刻苦努力获得优异成绩来报答父母对我的爱;在学习之余帮家里扫扫地、抹抹桌子、洗洗碗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来减轻他们的负担。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出门办事,家里就剩下我和奶奶。那天风很大,我在家里看书,奶奶出去锻炼了,一个多小时后,她满头大汗地回到家。过了一会儿,她突然说头昏、太阳穴发紧,根据我平时自己生病时的症状,我立刻断定奶奶是受风寒了。于是我赶紧从药箱里拿出感冒药,给奶奶泡上,她喝了以后,不久,症状果然缓解了。我高兴极了,我成功地做了一次称职的家庭医生!生活中孝心无处不在,我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让父母担心,让父母多省一份心,我就多一份孝心。
7.孝道观后感 篇七
王新艳
“百善孝为先”,说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根本。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记得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看见了一则公益广告,主要内容是讲当年迈父母不小心将饭粒掉在桌子上的时候,当不再健康的父母走路需要搀扶的时候,想想我们小时候他们是如何照顾我们的。画面出现的时候我注意到车上所有人都在极其专注的盯着电视屏幕,车厢内顿时清静了许多。不知道这个广告的创意者是谁,但他的这个短短几分钟的广告能重新换回人们对于自己父母的那份爱与敬佩,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经典之作,跟这个公益广告比起来“脑白金”简直是垃圾,“黄金酒”也成了索然无味的白水。回头说说现在的孩子。或许是因为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或许是他们太小不懂得,然而这些都过于牵强,都不是应该让爷爷奶奶替着背书包的理由,也不是冲他们大呼小叫的借口,很多孩子都会背诵“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有几个孩子能真正做到呢,仅仅是背诵、默写是不够的,背的再熟练不知道其中的意义也是毫无意义。说到这不得不再提到一个公益广告,就是“给妈妈洗脚”的那段,父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什么叫言传身教?你的一言一
行都将影响到孩子,所以父母也应当以身作则。学校也应当多开展一些有关于“孝道”方面的活动及教育,社会也应当多出现以上两个公益广告式的宣传典型。三方面合力才能做到对于孩子的良好教育。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如今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的加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有些人认为孝敬父母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只限于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或者父母生日那天,甚至有些人对于孝道理解出现了偏差,以为扔两个钱,就叫孝顺。重温儒家文化,暂缓匆匆的脚步,对自己的孝道进行一次审视与洗礼,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自古忠臣皆孝悌,吾辈定当从之并日省三身。篇二:感恩母亲、弘扬孝道观后感 《感恩母亲,弘扬孝道》观后感 荆州市文星中学 陈德智
昨天晚上看了荆州电视台社区频道《好人开讲》第一期节目,主题是《感恩母亲,弘扬孝道》,三位主讲人真实的事迹令人感动,母爱的伟大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让我想起了我伟大而平凡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个勤劳朴实、宽厚善良的农家妇女。生活勤俭节约,一生没享过一天清福,性格温和,为人厚道,细心耐心,深受邻里的爱戴和小孩的喜欢,经常教育我要本分老实。初中时,我在校寄读,印象最深的就是,不管下雨下雪,每星期中途妈妈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给我送菜,我是家中独子,妈妈很溺爱我,也有一手好厨艺,总是变着花样给我做菜,我的同学都很羡慕我,经常在我的小锅里挑菜,我也很乐意和他们分享妈妈的爱。1998年,我到了县城念高中,那个时候农村经济都很困难,我读书每年不仅要几千元的学费,还要生活费,爸爸就到离家很远的矿山打工,家里的所有农活都压在我的母亲一个人的肩上。不仅要种十多亩的薄田,还要养5头大猪,劳苦程度可想而知。可我伟大的妈妈咬牙坚持了三年。母亲过世后,我经常想,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走了,我始终认为是那段时间太辛苦、太劳累落下的病根。
2001年,我来到荆州读大学,我记得大二时有一段时间思
想波动很大,我想家里困难,大学毕业后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就萌生了退学的念头,给家里写了一封长信,述说我的苦恼。妈妈看到信后,很着急。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的她,用一个晚上的时间给我回信,及时鼓励我,也严厉批评了我。到今天我还记得信上的几句话:“智儿,你要安心地读书,认真读书,努力 提高成绩,好好保护身体,不必担心家里的事情。你的任务就是读书,在学校里要正正常常,不要多想”。就是这些朴素而平淡的话语让我稳定了情绪,继续了我的读书生涯。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家里的负担轻了,可我的妈妈也病了,吃了两年的中药,药很苦。后来听外婆讲,妈妈说不是为了我,她宁愿去死。可见她受到病痛的折磨有多大。2009年,我的妈妈因突发脑溢血永远离开了我。她说,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我娶媳妇。妈妈的过世,让我深深体会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我时常教育我的学生,孝敬父母要趁早,就在现在,不要和父母顶嘴,帮妈妈分担一点家务,懂事些少让父母担心。学生哪里知道我心中的苦楚呢。
我感恩我的妈妈,在她平凡而劳苦的一生中,她把她的全部都献给了我,自己没有享过一天福,就匆匆的离开了我。有时我想,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如果时间能够轮回,我会好好孝敬她,为她端一盆洗脚水,替她洗洗脚,揉揉肩膀,说说心里话,弥补
一下我那愧疚的心,但这只能徒增对她的思念,现在,我惟愿她在那边一切都好。篇三:孝道故事读后感
读《孝道故事》有感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我们都应该其有孝这种美好的品质。孝有很多种:孝敬长辈、孝敬老师、孝敬父母?? 前不久,我津津有味地读了一本《孝道故事》的书,使我受益匪浅。晋朝有一个心地善良的王祥,自幼就失去了母亲,他的继母对他不慈爱,还常在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继母很喜欢吃鲤鱼。一年冬天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让继母吃道鲤鱼就赤身卧在冰上,他全身冻得通红。过了很久冰裂开了,王祥喜出望外,他准备去抓鲤鱼时,河里跳出几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拿着鱼回家供奉给继母。这真是: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上水,留得卧冰模。
孝心之花处处开放,曹于亚住在一个贫穷而又偏僻的小山村,为了生活父母外出打工,一天在学校读书的曹于亚接到了一个电话,他知道父亲得了尿毒症,第二天曹于亚心急如焚向学校请假,跑去医院看望那被病痛折磨的父亲。当他知道就算有钱还需要肾源,决定用自己的肾来救父亲,可是他的年龄不到,医生一口拒绝了.曹于亚跪在医生面前请求,医生终于答应了。动手术时曹于亚毫不犹豫进行了生死搏斗,最后治好了父亲的病。成为重庆西南医院女儿成功向父亲捐肾第一人。曹于亚对父亲的孝心深深的打动了我,让我泪如泉涌。《孝道故事》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人生的哲理,教会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做人的道理,书中有亲子之爱.师生之敬.长辈之孝,虽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但它能洗涤我们的心灵,触动我们的孝心,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充满孝的社会主义文明的境界。不担心为孝之本
——读《我和爸爸》有感
昨天我读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和爸爸》。讲的是作者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被老师留校到很晚,天空中又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没带伞的作者根本回不去,这时他的爸爸冒雨来接他回家,回家后爸爸竟然得了重感冒,他觉得自己很不孝顺,后来就照顾爸爸直到爸爸恢复健康。读了这篇作文,我坐在书桌前,陷入了沉思。以前,我常常去外面打球,夜深人静的十一点多才回家,我的妈妈居然没睡,每次都在等我,我想那个时候别人的父母都安然入睡了,正在享受甜蜜的梦,可她还在为我担心,那时我还嫌她多此一举呢;下雨时,爸爸知道我没带雨伞,就从单位急匆匆赶来学校接我,弄得他浑身都湿透。我让父母这样担心,谈何孝顺,谈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想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和那位作者是多么的相似,我不禁感到难过与羞愧。
后来,学校对我们进行了感恩教育,我决定改变自己。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每天上学我总带着雨伞,为的是防止有大雨,我宁可自己累一点,也不要再让父母在家为我担心;双休日出去玩的时候我都带着手机,每一次到达目的地时,我都会习惯性地打电话给妈妈,让妈妈早一点放心,让她不用担心。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著名主持人王志说:“父母最大的愿望其实也是希望你平平安安,如果不能让父母放心,整天为你提心吊胆,哪里能谈得上孝顺呢?” 确实不担心为孝之本!以后我还要做得更好,再也不让父母为我担心。
读《割臂疗母》后有感
百善孝为先,天下之道,哪能少了孝道。读《割臂疗母》故事后,我知道一个叫做魏逖先的母亲:魏母,为了给自己的母亲疗养治病,竟然毅然割下左手臂上的一条肉,煎了汤给母亲吃。魏母用自己一颗满怀感恩的心感动着我。魏母为了母亲能忍受切肤之痛,而生活中那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我都不愿做,我真是惭愧啊!
回到家,不是应该说一声:“我回来了!”吗?可是我总是一声不吭地开始写作业;衣服脏了,不是应该自己动手洗吗?可是我总是忘了,或者一直等着,想让妈妈回来洗;吃晚饭了,不是应该自己动手洗碗吗?可是我总是看也不看,扭头去不厌其烦地干那件我负责的“倒垃圾”的工作。
看了《割臂疗母》的故事后,我有了孝的举动了。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日,我打算整整这乱七八糟的家,我左手拿着拖把,右手扛着扫把,我先把那些垃圾扫在一起,然后马上用庞大的拖把上拖下拖。做完后又迅速放下工具,给脏衣服倒上洗衣粉,倒上水,开始用力搓洗??一个小时过后,家里焕然一新。可我已经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我心里不禁想到:好累啊,妈妈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会不会也跟我一样?
“我终于做了一件孝敬的事情,要是天天这样就太好了。”我心想,“我一定能做到的。”
读《孝道小故事》有感
这个周末,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周末,我在这个周末有了进步,有了孝心,还有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把孝放心中。这个月是我们学校孝敬父母月,我立刻上网查了资料,我从中了解到一些著名的小故事,如:哭竹生笋,黄香温席等,看完了这几个小故事,我顿生一种感动,想到父母这么的辛苦,我一定要孝敬他们。我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津津有味地吃着零食,“莫静蕾,帮晒一下衣服好吗?”老爸对我说,要是平常,我才不做,但我想到了自己的目标,便应声答应了。“哟,好的!”可老爸却一脸茫然,好像在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但一会儿,他嘴角就泛起一丝笑容,可以看出他很高兴。我用出自己平常写作业的功力,忙活了好一阵子,就以旋风的速度做完了,“这晒衣服可不是小菜一碟,累死我啦!”我倒头就冲沙发扑去,像一头捕食的老虎,我闭上眼睛,陷入了沉思中:我战胜了自己,做到了父母呼,应勿缓,这是孝。那还应该怎样孝顺他们呢?对,妈妈工作辛苦,爸爸工作忙碌,看来我还可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一想到这儿,我立刻有了动力,觉得刚才的疲劳感没有了。
有什么家务可做的呢?我站在沙发上,头向天花板仰,又想到了“黄香温席”的故事,这不,老妈要午睡了,我也来个“静蕾温席”。我向妈妈房间奔去,打开房门,只见老妈睡得正香,唉,算了!我回到房间,与太阳公公对望,又想起每天为家人洗衣服的乡下姐姐。我再次奔向卫生间,可桶里空空如也,只有水与它相伴,可这也打不断我的洗衣梦,我换下我的床单,打开洗衣机,把它送上去。此时几只小鸟飞过,开心地啼叫着,仿佛在为我的进步而鼓掌。
我在沙发上等待,不知不觉睡着了,40分钟后,洗衣机的警告声把我叫醒了,我把床单拿去晒,突然想起刚刚做的梦:我被评为了最有孝心的人。我拿着奖杯不断挥舞?? 我笑了,说做就做的感觉真好!孝放心中让我无比快乐!
其实我很爱妈妈
—读《卧冰求鲤》有感
我翻着布满灰尘的旧书柜,里面全是小时候买的课外书,大多数都很幼稚,很老套。但是里面全是小故事大道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卧冰求鲤》。故事情节我想大家都很清楚,晋朝的王祥,他的生母去世了,父亲给王祥找了个后母朱氏。后母不喜欢王祥,可是,王祥很听后母的话,继母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王祥大喜,抱着鲤鱼飞奔回家,煮鱼汤给后母吃。说到他的后母,我不由得想起我妈妈。
我妈妈是位老师,她和爸爸离婚了,我与爸爸一起住,但她会经常帮我买好东西,给我零用钱,她希望我很优秀,希望我有很多特长,希望我成绩很好,希望我什么都强.....我对妈妈有很多的意见。总怪她不理解我,不了解我要什么,不了解我的感受。但看到王祥赤身卧在冰上捉鱼时,我不禁惊讶了。继母并不喜欢他,他为什么这么做?也许原因可能是—她也是自己的妈妈。他的举动,感动了我,我不禁审视起我和妈妈的关系。我妈妈,她虽然很唠叨,很烦人,但她毕竟是自己的亲妈妈。打是亲,骂是爱,她批评是为了让我改正缺点,给压力是为了我有进步......想到这我发现妈妈的爱没有错,所以我试着去了解,关心妈妈。
有天晚上,我感觉有点冷,就打电话给妈妈,让她送衣服给我,可惜她说没空。无奈之下我挂了电话,突然狂风大作,天空划过几道闪电,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打电话给她,告诉我关心她。可是打了好几次都没人接,到底出了什么事呢?我一下子就急了,真恨不得马上冲到妈妈身边保护她,当我再打几次时,电话终于通了。我的心总算平静了下来,我连忙说:“妈妈,下雨了记得带伞,还要记得加衣服噢,路滑,开车小心点......”之后我和妈妈都沉默了许久才挂电话。也许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孝心无处不在
—读《卧冰求鲤》有感
昨晚,读了《王祥卧冰求鲤》我深有感触。我在想:王祥都能为了讨厌他的后妈而赤身卧在冰上捉鱼给后妈吃。那我们对于自己的亲人,岂有不孝敬的道理?我认为,在孝敬方面我是做得不错的。
在星期天的早上,阳光明媚,太阳公公在天空呼唤着我迎接这新的一天,我推开房门叫了一声:“爷爷奶奶!”楼顶上传出爷爷奶奶开心地讲话声:“起床啦!自己吃些面包牛奶吧!别饿坏了!”我高兴地回应:“知道了!”便在有趣的电视节目中度过了一个上午。12点的钟声刚刚响起,我便闻到了午饭的味道,我连忙跑上四楼,映入眼帘的是一顿饺子大餐!我高兴地一边吃一边说:“奶奶!真好吃!手艺见长啊!”奶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顿饱餐后,我伸了个懒腰,便提着扫把,从一楼慢慢打扫到四楼,奶奶担心地说:“我来扫吧!别摔了!”我却幽默地说:“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时间奔流着,我穿好鞋子对着楼上喊了一声:“爷爷奶奶!我出去玩了!”“早点回来啊!”又是爷爷奶奶的叮咛。“知道了,我与妈妈一起回来。”在阳光的沐浴下,我度过了一个开心的下午,我一看时间,3点半了,妈妈快下班了,我便跑到了南城百货里,妈妈见了我喜出望外,我们便一起回家了。回到家,爷爷奶奶已经准备好晚饭,我们一起其乐融融地吃饭,谈论今天的有趣事。
黑夜不知什么时候夺过了白日的权利。我躺在床上,想:今天我孝顺了吗?可脑海里翻转的只是一些琐碎小事,我失望极了,过了一会儿,我转念一想,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行为,一个想法,处处都有孝,想到这,我脸色由失望变开心,其实孝心无处不在!篇四:杨鑫 孝道读后感 《孝道》读后感
2014154 20141571 测控技术与仪器 杨鑫
“百善孝为先”,说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根本。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记得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看见了一则公益广告,主要内容是讲当年迈父母不小心将饭粒掉在桌子上的时候,当不再健康的父母走路需要搀扶的时候,想想我们小时候他们是如何照顾我们的。画面出现的时候我注意到车上所有人都在极其专注的盯着电视屏幕,车厢内顿时清静了许多。不知道这个广告的创意者是谁,但他的这个短短几分钟的广告能重新换回人们对于自己父母的那份爱与敬佩,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经典之作,跟这个公益广告比起来“脑白金”简直是垃圾,“黄金酒”也成了索然无味的白水。回头说说现在的孩子。或许是因为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或许是他们太小不懂得,然而这些都过于牵强,都不是应该让爷爷奶奶替着背书包的理由,也不是冲他们大呼小叫的借口,很多孩子都会背诵“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有几个孩子能真正做到呢,仅仅是背诵、默写是不够的,背的再熟练不知道其中的意义也是毫无意义。说到这不得不再提到一个公益广告,就是“给妈妈洗
脚”的那段,父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什么叫言传身教?你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到孩子,所以父母也应当以身作则。学校也应当多开展一些有关于“孝道”方面的活动及教育,社会也应当多出现以上两个公益广告式的宣传典型。三方面合力才能做到对于孩子的良好教育。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如今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的加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有些人认为孝敬父母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只限于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或者父母生日那天,甚至有些人对于孝道理解出现了偏差,以为扔两个钱,就叫孝顺。重温儒家文化,暂缓匆匆的脚步,对自己的孝道进行一次审视与洗礼,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自古忠臣皆孝悌,吾辈定当从之并日省三身。篇五:孝心少年观后感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一)爱的指引,带我们众里寻你;孝的承诺,温暖了你我的心。一段思念一点忧伤,一点违心一笑一段离别往事,狂妄的病魔无情地撕咬着人性,痛楚迷茫,时时牵绊着几十个天真的儿童。人们都说孝心会感动天和地,无知的我认为止增笑耳,千里寻你让我看见了人性中的那一束光芒,那深深的源于内心的震撼。
黄凤、吴林香、邵帅、龙花、徐沁烨、赵文龙、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是这次颁奖的主人公。他们用单纯、善良的孝行诠释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对于在蜜汁里生活的我们有何言对他们品头论足?只不过是“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的一种全新的担当,无论我们如何的体会,不变的让然是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孝道。
我们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诉我们自己,选择孝敬,不要让迷雾遮住双眼,让污垢蒙蔽心灵,为老人,为自己,捧一颗清纯、孝敬之心。一颗清纯的,圣洁的心? 有人医治老人,千金散尽;有人赡养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
“百善孝为先”;有人恪守“一闯孝义生死关”.有人选择善待老人,有人选择拒绝赡老。美与丑,善与恶,全在一念之间,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系于一瞬。
最美孝心少年,带来的不是几个精彩的片段,而是灵魂的洗涤?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二)晚上少儿频道播放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晚会,我看了,很感动,眼睛里不时的含着泪水。这群孩子的在苦难扼住命运的同时,没有选择屈服,他用坚毅与坚守,用自己的最善良的心,去爱着爱他们的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肩膀,用自己的脊梁撑起了一个小家,同时也为我们撑起了一个大家。吕中老师说的好,孝心就是真,孝心就是善,孝心就是美。
从这些孩子身上想到自己的父母,想到自己的孩子,想到自己,想到下周考完试要在班会课上把这个放给学生们看。正好本周学校有一个贫困生资助活动,正好现在晚课家长不辞劳苦的来看晚自习,正好可以让孩子们看看,让他们也感受下我们怎样做,才能算是学会爱,才能算是懂得爱。
一天,你猛地一抬头,才发现你已经是一棵参天大树,顶天立地的站在那里。如果没开花没结果,也没什么,至少我们曾经看过,曾经感动过。不亏。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三)昨晚我看了电视上播出的“2013最美孝心少年”节目,深受感动。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十一个名字犹如十一朵花,绽放在我的心间。
当我们还乳臭未干,偶尔躺在妈妈怀抱里撒娇的时候,他们却早早地承受了厄运的考验,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当我们无忧无虑地背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他们却背着木柴艰难地行走在山路上;当我们在书声琅琅的教室里,沐浴着知识的阳光时,他们却做着许多与年龄不符的事情:做饭、耕地、送票、卖烧烤,甚至在关键时刻把自己的骨髓献出来救母亲?? 让我最感动的是家住重庆的十四岁女孩吴林香。她小的时候父母离异,继父留下一个5岁的弟弟出外打工,妈妈患了肺癌,外婆和外公身体又不好,照顾一家的重担就落在了吴林香那小小的肩膀上。她的妈妈经常因病痛苦万分,她总是微笑着安慰妈妈,从来不让妈妈看到她哭时的样子。但病魔还是夺走了她母亲的生命。尽管命运如此坎坷,她还是坚强地面对生活。她说:“我以后要当一名医生,救许多像妈妈一样的病人。”这就她努力实现的梦想。
8.主持词孝道文化 篇八
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隆重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经济实力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孝道是古今社会永恒的主题,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敢有伤。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将我们抚养长大。羔羊知跪乳,乌鸦会反哺,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做一个尽孝的人。
结束语
“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孝不分老少、富贵贫贱,是人人可行可做的。愿我们能牢记这些话。及时把握行孝的机会,切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恸,至此追悔已迟。
9.孝道材料 篇九
“百善孝为先”。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送终等等,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乌鸦都懂得“反哺”,人更应该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行为,不仅仅是个人家事,也是为人应对社会承担的一份责任。然而在当今的社会中,“孝心”似乎已经是一个“过时”的词语,它在年轻人中已经引不起强烈的感情,人们似乎已经淡漠了。
一、现在很多人不懂得孝顺
俗话说“养儿防老”。可是看看农村某些老人,天天生活在儿和儿媳妇的责怪批评声中,尽管他们每天都小心翼翼地看着儿子儿媳的脸色,做力所能及的农活,却总不能得到最起码的尊重。有的老人甚至绝望的自杀。这是社会的悲哀,人人都生孩子,养孩子,但是如果不教育孩子,他们就只是人类传宗接代的机器。养儿防老,到自己暮年的时候才觉得养活了一条白眼狼。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连畜生都懂得回报自己的母亲,为什么那么多农村的儿子,却不如畜生呢?
举个例子:有一对年仅50出头的父母,被成家后的独生子逼出家门,无家可归,流浪了几年,最近母亲自杀,了结了辛酸的一生。有谁能相信,在现在不缺吃喝的社会,和平年代,亲生儿子用软刀子把父母逼上不归路!父母甚至不愿意“告状”,怕政府“抓”他儿子。至死用他们还保护着他们的逆子。但这并没有唤醒儿子儿媳的良知„„
二、古人孝心故事
1、“卧冰求鲤。”说的是古时候有个叫王祥的,天寒地冻的时节,继母想吃活鱼。王祥来到河边,脱掉衣服卧在冰上,想用身体来融化坚冰。忽然,河面上的坚冰自动裂开了,从裂口处蹦出两条活鲤鱼。王祥拿着活鲤鱼回家孝敬继母。
2、“扇枕温席”说的是东汉人黄香,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他的孝心被广为流传。
三、现代孝心故事
1、田世国换肾救母:山东汉子田世国在瞒着母亲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身患尿毒症的母亲。手术很成功,但老母亲至今不知道捐肾的“大善人”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上海中山医院接受的几百例捐肾手术中,子女给父母捐肾的这是唯一一例,多数都是父母给子女肾脏。
2、张尚昀背母求学:2001年7月,张尚昀在长春税务学院申请休学,背着患病的妈妈打工。边打工边自学,其间,张尚昀参加长春税务学院6个学期的考试,5次拿到奖学金。
3、陈毅元帅不仅仅是我们党的好干部,而且也是一个“孝子”的楷模。1962年陈毅出访,途经成都探望重病的父亲,他亲手给母亲洗尿布。母亲有难色。他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洗上十条,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啊!”
四、如何孝顺?
1、孝顺从现在做起
有人会想自己住房太窄,等挣了钱有了宽余的房子,就把父母接到身边;有人想,自己手头紧,等再挣一些钱之后,尽量让他们晚年享几天清福;有人说;目前工作不理想,等谋到好工作,再和父母住一起生活;有人说;她们没给我好的前程,没供成我上出满意的学界,不可理会他们;还人说;她们没给我留下基业和治下家产,不赡养他们„„这话对吗?殊不知,岁月无情,生死难料。父母一天天变老,很快就步入风烛残年,一不留神就踏入黄泉;人生短短几十载,能和生我们养我们、疼我们爱我们的父母一起度过的时光又有多少?平时只顾挣钱,当挣到一大笔钱后,准备孝敬父母时,却见到了母亲的灵柩。那悲痛,是一种迷茫、一种懊悔、一种欲哭无泪。“子欲养,而亲不在”啊!
朋友们,珍惜这仅有的时光孝敬自己的父母吧。
2、孝顺从小事做起
父母是最容易得到满足的,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帮爸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足以让老人家得到安慰。“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不需要每天大鱼大肉,每月有多少赡养费;只需求的是作为子女的几声亲切的呼唤,几句温柔的语言;哪怕是一句真诚的问候,偶尔的嘘寒问暖,他们就会倍感欣慰。
3、孝顺从心灵做起
“每月给父母寄点钱花花,就敬到孝心了”。这是一些人的“常规做法”。其实,这也是对“孝心”的曲解。孔子在论孝道时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如果只注重物的供养,那和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
【有关孝道论文】推荐阅读:
理解 感恩 孝道06-29
弘扬孝道07-22
《中华孝道》歌词08-26
孝道作文09-16
孝道演讲稿07-09
中华孝道的作文08-12
行孝道演讲稿07-23
传承孝道,我在行动作文07-08
孝道与感恩读后感07-17
我身边的孝道故事作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