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问题

2024-07-04

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问题(精选8篇)

1.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问题 篇一

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问题研究

中共平顶山市委组织部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组织部门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组工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进度和成效。近年来,通过开展“树组工干部形象”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广大组工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都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但是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需要常抓不懈,已经成为我们不断研究解决的永久性课题。

一、我市组工干部队伍的现状

我市共有市县两级组工干部242人,其中部机关49人,各县(市、区)委组织部193人。这些人的来源分别是: 选拔调入210人,部队转业12人,公务员考录3人,大学生毕业分配17人。本科文化140人,占总数的58%,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3人,占总数的5%,参加过3个月以上培训的26人,参加过涉外培训的11人,经受过驻村帮扶或挂职锻炼的23人,连续10年未轮岗的8人,在一个科(室)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14人。30岁以下的59人,31至35岁45人,36至45岁的96人,46至50岁29人,50岁以上13人。全市组工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相对比较合理,广大组工干部普遍都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组织纪律性,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公道正派、作风严谨;艰苦朴素、廉洁自律。在政治鉴别方面,讲学习、讲奉献,在大是大非和大局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领会党组织的意图和要求,讲党性、讲正气、讲原则;在政策运用方面,熟悉有关政策规定并善于运用政策指导工作,执行政策不动摇、不走样、不变通;在知人善任方面,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发扬民主,依靠群众选人,做到位适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 2 用;在组工业务方面,不仅有一定的工作技能和做好具体工作的能力,还能够调动职责范围内的有效资源,协调机关各方面的工作关系,统筹考虑、驾驭全局,安排工作科学合理,实施过程精心组织,遇到矛盾善于协调;在拒腐防变方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能时刻绷紧公道正派、清正廉洁这根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遵守公道正派的行为规范,抵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树立了良好形象。

二、我市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主要做法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树组工干部形象”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把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作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以争当学习型、公道型、创新型、服务型、自律型组工干部为目标,切实增强组工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组织部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亲和力。

一是以争当“学习型”组工干部为目标,不断提高组工干部学习的能力。我们结合当前形势,要求广大组工干 3 部从讲政治的高度,自觉减少各种应酬和不必要的社会活动,把更大的精力用到学习上去。在学习内容上,首先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自己的理论功底;其次是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其三是加强组工业务知识的学习,认真学习掌握组织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精通有关制度、程序、规则,提高干部管理、干部任用、基层组织建设等项组工业务水平;其四是加强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历史、军事等基本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向书本学习,注重向人民群众和周围的同志学习,注重向实践学习,将自己的知识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为保证学习效果,我们首先强化学习观念,提高学习的内动力。每个组工干部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其次是完善学习制度,坚持周五下午学习制度,以制度促学习。同时创新学习方法,注重学习效果。开展撰写心得体会、演讲、4 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把学与思、知与行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二是以争当“公道型”组工干部为目标,不断提高组工干部选准用好干部的能力。选好用好干部是对组织部门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到对人公正的核心内容,更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的关键。为此,我们坚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靠制度选准用好干部。对已经出台的有关干部工作条例、规定,严格地按程序加以落实,特别抓好《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落实,加强对落实《干部任用条例》的督促检查力度。我们在坚持票决制选拔任用干部的同时,对违背《条例》的人或事,一经发现严肃处理。针对群众举报湛河区检察院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问题,我们对超职数配备的干部给予了免职处理,并以市委名义通报全市。第二,靠健全以政绩为核心的干部综合考核体系选准用好干部。近年来,我们在考核、换届考核等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干部综合考核体系,始终坚持以干部综合考核体系为准绳,用客观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科学地评定干部的政绩。考察既纵向比,又横向比;既看本单位的客 5 观条件和基础,又看个人的工作力度及成效;既看“显性”政绩,又看“隐性”政绩;既看政绩的成本,又听群众的公论。第三,进一步扩大公开选拔、考察预告、任前公示、民主推荐、民意测验等群众参与的范围。认真落实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增强干部选拔工作的透明度,真正把那些埋头苦干、政绩突出、不事张扬的干部选拔上来。

三是以争当“创新型”组工干部为目标,不断增强组工干部的创新能力。我们坚持做到,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理念,安排部署工作时,尽力摒弃旧做法,在工作思路上大胆创新。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把组织工作放在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中去把握,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中去谋划,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2003年,我们做出了在全市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决定,并相继分两批选派了2058名“大学生村官”入村开展工作,这一具有战略性的创新举措一经推出就引起了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徐光春亲自作出批示,对这一做法给予了充 6 分肯定,随后,省委做出了在全省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决定,这说明我们的大胆创新,不但领导满意,群众称赞,而且也在全省得到了推广。同时在制度上也大胆创新。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善于总结基层和群众创造的新经验、新办法,用制度加以规范,把现代管理学、人才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手段,运用到组织工作中去,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新制度。另外在机制上也大胆创新。进一步扩大民主,落实群众的“四权”,不断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机制;健全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逐步形成以考察预告、差额考察和政绩公示为主要方式的考核机制,落实领导干部警示谈话制度、巡视制度等,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干部监督机制;提高流动党员的管理水平,不断创新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的有效机制等。近年来,我们在公开选拔、干部人事制度配套改革以及吸引留住用好人才方面都有创新举措,有的在全省推广,有的在全国性会议上交流推广。

四是以争当“服务型”组工干部为目标,不断增强组工干部总揽全局的能力。组织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7 其特定的服务对象和工作性质,要求每一位组工干部既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还要有善于综合协调、总揽全局的能力。近年来,我市各级组织部门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做好培养选拔干部、凝聚开发人才、教育发展党员、健全基层组织等各项工作;坚持紧贴中心、围绕中心、服从中心、服务中心,把组织部门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放在“实施二次创业、打造经济强市”、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下来认识、来把握、来部署、来检验。各级组织部门以争创“五型”部门、争做“五好”干部为目标,以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为载体,强化服务意识,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服务制、文明办公制,努力为基层服务。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争创全国旅游城市、既往有偿供血人员普查、艾滋病致孤孤儿救助、安全生产督查等项重点工作中,主动配合有关部门,较好地发挥了组织保证作用。建立了机关干部联系帮扶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制度,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社 8 会公益活动,增强了组织部门“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的亲和力。人们普遍反映,现在组织部门的工作领域更宽了,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为大局做贡献的服务意识更强了。

五是以争当“自律型”组工干部为目标,不断提高组工干部的廉洁自律能力。由于组织工作的特殊性,许多人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往往“高看一眼”。为此,我们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渠道教育和引导广大组工干部时刻强化自律意识,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第一,不断加强组工干部的思想修养和党性修养,把自己在组织部门工作看作是党和人民对自己的信任,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上。第二,防微杜渐,守住小节。在政治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在工作上,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客观公正地评价使用干部;在生活上,牢记“两个务必”,安于清贫,抵制诱惑,守住寂寞,过好名利关、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始终保持组工干部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第三,从严治部。9 对组工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确保组工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多做奉献,为党旗增辉。

三、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尽管我们采取了可行的措施,在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下步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

1、组工干部的数量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当前形势的需要,党的建设覆盖面越来越大,组织工作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宽,组织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而目前组织部门的编制和实有人员数与繁重的工作量不成比例,为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得不从其它单位大量抽调人员,这不仅给干部工作带来不便,也给其它单位的正常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我市各县(市、区)委组织部人员数很不平衡,有的实有人员少,有的编制本身就少。石龙区委组织部总共才有4名行政编制。

2、一些组工干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不适应形势发 10 展的要求。面对新时期组织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组工干部仍习惯于用旧观念、旧框框指导工作,有的创新意识不够,新思路不多,工作的灵活性、主观能动性不够,变通能力较差,闯劲也不足;有的敏感性不强,反应不快;有的等待观望,查文件,找出处,不敢大胆地提出改革的措施和办法。这些都使组织工作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难于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3、组工干部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相对较为薄弱。目前各级组织部门任务十分繁重,组工干部经常处于紧张忙碌、被动应付的高压状态,许多干部想多学些理论业务知识,但往往身不由己,工学矛盾相当突出。同时,目前组工干部业务培训也跟不上新形势的需要,还没有一套系统、规范和科学的业务培训教材。由于受资金、师资、场所等限制,目前,组工干部岗位培训适应不了新形势发展需要。

4、组工干部服务经济建设的整体能力亟待提高。以往,组织部门大多数从党政部门选调任用熟悉党务、政工、文秘工作的干部,干部来源单一,具有经济类专业知识和 11 熟悉经济工作的干部明显偏少。从我市的组工干部来源看,目前全市组工干部队伍中,选拔调入的占87%,军转的占5%,大学生毕业分配的7%,公务员考录占1%,来自企业的干部更是为数寥寥。从文化知识、专业结构来看,文史类的占37%,理工类的占11%,财经专业占19%。由于一些组工干部对经济工作不熟悉,以致考核和研究经济干部时往往分析不深,影响了干部考核的准确性,也不利于更广泛地发现和选拔经济建设急需的各类优秀人才,影响了组织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质量。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对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日常工作中,往往是重组工业务、轻能力建设,组工干部能力建设在整个组织工作中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组织部门能力建设的机构不够健全,组织部门自身能力建设和组工干部能力建设工作大多由本部的一些科室来兼管,职能分散,职责权限不清。

2、选拔任用组工干部把关不严。一些组织部门在选 12 拔任用组工干部时把关不严,不严格坚持用人标准,不充分发扬民主,搞迁就照顾,讲人情面子,结果让部分素质低、文化水平不高、工作能力差甚至思想不纯、品行不端的人钻进了组工干部队伍,影响了组工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组工干部任用后,各级组织部门只重视下指标,交任务,压担子,忙于完成各项任务,而对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不够。

3、组织系统内部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组织部机关在提拔干部、解决职级时,往往凭资历、看年头,搞平衡照顾。平时多强调组工干部做表率、“当人梯”、作奉献的多,而关心考虑组工干部成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的少,甚至对组织部门干部正常的提拔、使用、交流也往往左顾右盼,生怕与其他部门不平衡在外界会产生什么议论。另外,组织部门宣传、表彰本系统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也做得不够。由于缺少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导致组工干部年龄老化、交流缓慢、出口不畅,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活力。

四、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重点是抓好组工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队伍建设,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能力建设的科学机制。

(一)大力加强组工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

1、抓好自身素质修养。首先是加强思想修养,提升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不断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组工干部头脑。其次是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着重解决组工干部奉行什么样的价值观,如何做人的问题。在实践中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处理好个人和他人的关系,处事公道,待人真诚,与人为善。

2、牢牢把握公道正派这个主题。就是要“出以公心”,“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能搞“歪门邪道”、“阳奉阴违”。要苦练公道正派“内功”,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贺国强同志把组工干部公道正派概括为“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科学内涵,以这“四个标准”来衡量自己,切实练好公道正派“内功”,夯实公道正派“内力”。

3、持续不断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一是大力加强廉政教育。以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精神为契机,以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为抓手,以全面落实党内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求真务实,惩防并举,深入开展党内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方面要拓宽部内外监督渠道,组工干部要进一步深入到工作对象、服务对象和基层群众中,征求意见和建议;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抓住容易出问题的薄弱环节,从制度的层面进行反思,认真查找漏洞,及时加以弥补。二是重点开展警示教育。以近年来我省发生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抓好思想作风和廉洁自律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广大组工干部从反面典型中汲取深刻教训,举一反三,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以加强组工干部培训为重点努力抓好组工干部队伍建设

一要紧抓源头,严把组工干部入口关。组织部门进人,必须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切实把 15 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组工干部队伍,努力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结构合理、搭配得当、优势互补、整体功能强的集体。选拔组工干部,要注重在各级选调生、后备干部、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高学历年轻干部中有计划的考试录用,特别优秀的也可以先借再调,不拘一格选人才。对考录和调录的组工干部,尝试试用期制度,试用合格的办理正式手续。优化年龄和知识结构,形成老中青干部梯次,发挥不同年龄段组工干部优势,在新老交替中保持组工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二要建立健全组工干部培训制度,不断完善组工干部培训的保障、约束、激励机制。重点建立以下3项制度。(1)组工干部培训目标责任制度。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发挥表率作用,学在前面,用在前面,并抓好本区域组工干部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做到培训程序制度化、培训对象普遍化、培训形式多样化,确保培训工作多层次、多渠道、高起点。(2)组工干部培训考核制度。组工干部培训考核应实行训后考核和考核两种形式。训后考核要把考 16 勤、考试、培训统计和监督检查等情况列入考核内容。考核一般采取听个人汇报、查学习笔记、民主评议、个别谈话了解等办法进行。建立组工干部培训考核档案,把学习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装入档案。(3)组工干部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制定组工干部培训质量评估标准,加强对培训基地的监督和办学质量的检查,完善培训基地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进一步实现培训基地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更好地发挥其办学自主权。在此基础上,组织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培训基地进行质量评估。(4)组工干部培训结果运用制度。首先要作为考察使用的重要依据。培训考核不合格者,当年不得提拔重用。其次要作为组工干部管理的重要依据。培训考核不合格者,考核定为不称职,年终不能参加评先评优。无故不按规定进行培训的,要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再者要作为组工干部培训的重要依据。根据考核结果,分析干部的素质构成,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三要加大培养锻炼力度,拓宽组工干部实践锻炼的渠道。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是我们党培养锻炼干部的一 17 条根本途径。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拓宽组工干部实践锻炼领域,加大组工干部投身经济建设、深入基层锻炼的力度。(1)在挂职锻炼中提高素质。选派年轻优秀的组工干部到农村基层进行实践锻炼,让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复杂形势下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培养好作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选派基层优秀组工干部到上级机关挂职锻炼,参与党委和政府以及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在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经受锻炼和考验,在工作实践中注重培养计划性、规范性、协调性等方面的能力。(2)在轮岗交流中拓宽视野。结合工作需要和组工干部的素质特长,把年轻干部放到各种不同的领域,不同层次的工作岗位上,在不同对象的工作环境中,广泛实践,全方位锻炼。对经历单

一、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干部,进行有计划地与行政岗位、企业岗位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专业部门与综合部门之间的交流,使组工干部经受岗位的锻炼,成为熟悉多种岗位、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工作作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3)在服务中心工作中增长才干。把一 18 些优秀的组工干部放到全局性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中经受锻炼,磨炼意志,创新思路,提高素质。要积极创造机会,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在招商引资、计划生育、信访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大胆选派组工干部到第一线去接受锻炼、不断提高组工干部解决复杂疑难问题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建立健全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的科学机制 建立健全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的科学机制是提高和增强组工干部能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1、建立组工干部能力建设测评机制。对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的正确评价是全面了解组工干部能力的依据。能力测评内容主要包括:(1)政治理论知识。推行组工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2)能力结构。主要是知人善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等。(3)气质个性与兴趣。个人的风格影响组工干部在某一具体职位潜能的发挥,特别是对组工干部整体功能发挥产生强烈的影响,通常性格互补型对推动部门工作作用显著。

2、建立组工干部能力评价的运作机制。首先健全组工干部岗位职责及任职能力资格体系。进一步改进、丰富组工干部职责内容及任职能力资格要求,并使之具体化、明细化,提高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其次要完善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办法。定性分析要克服评价不全的问题,定量分析要解决科学量化的问题。再者要完善评价结果的实践运用机制。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形成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局面;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竞争局面。

3、建立组织部门“新陈代谢”良性机制。实践证明,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民主推荐、民主评议等一系列制度是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的有效办法。要按照“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要求,将组工干部自身能力特点与岗位能力需求相结合,使组工干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组工干部既能留得住,也能出得去,实现组工干部的“严进优出”。对经过多年锻炼,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的干部,要积极创造条件,及时输送到其他部门或基层担任领导工作,使组织部门成为使用、培养、储备和输送人才的“摇 20 篮”。对思想作风不好,不适宜做组织工作的干部,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始终保持组工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促使组工干部时刻保持危机感,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要建立干部轮岗交流制度。特别是在同一岗位上从事干部工作时间比较长的同志,要适时进行交流。避免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引起惰性,避免自觉不自觉地形成对某些干部的固定看法,避免出现“先入为主”的情况,避免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受感情因素的支配,甚至与一些工作对象建立“私交”,影响对干部公正评价,影响到干部的正确使用。

2005年9月15日

2.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问题 篇二

高校学生干部扮演着一个复杂的角色, 他们既是学生又是学生组织的领导者。他们在不同的学生组织中任职, 同时作为辅导员的助理也承担着一定的学生管理工作。

高校学生干部是具有学生身份并在高校学生组织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 拥有一定领导权力, 并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 为实现国家和学校教育管理目标和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诉求而发挥主导作用的学生。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中的学生, 接受学校的各项教育, 遵守校园各项规章制度, 其工作带有一定的志愿者和锻炼性质;高校学生干部在学生中担任着一定的领导职务, 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帮助学校和老师管理学生以及处理各项学生事务;高校学生干部拥有一定的领导权力, 即承担着管理者、执行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学生干部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对学校、学生组织、教师和学生负责。

2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校学生干部在辅助教师的学生管理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同时也为其他同学起到了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但在其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会影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

2.1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主体素质不适应

2.1.1 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 各高校的学生工作大都由团委负责, 在学生干部培养的问题上存在以下集中问题:大多数学校都存在着主管领导重视, 非主管领导不重视;口头上重视但行动上不重视;对专职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重视但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不重视。

2.1.2 思想素质不适应

现在, 一些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主体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较为深刻的认识, 对其责任感差, 等和靠的思想也比较严重。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缺乏全面的认识, 特别是一些高校学生干部自身就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缺乏自觉意识。另外。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重使用轻培养;重视学生干部的工作表现轻视其思想品德表现;重视学生干部工作的完成度轻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这些都不利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

2.2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不强

由于对各高校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缺乏深入的研究,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 相关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还尚未步入科学性规范性的轨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学生干部的选拔缺乏民主性和规范性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是选拔学生干部。把合适的学生选拔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不仅对学生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深远的意义。高校学生干部选拔的过程是树立学生德才兼备人才观的过程。但是, 现实中的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却出现了以下两种倾向:一是, 选人标准上忽视思想素质重视能力素质;二是, 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程序重集中轻民主, 即重视少数主要老师和主要干部的意见, 轻视多数学生的意见。选拔学生干部的程序不能做到公开公平和民主。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导致学生干部只对上级领导负责而不对广大的学生负责, 甚至还会导致腐败现象产生。

2.2.2 考核与激励缺乏科学性

在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 考核与激励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科学的考核有助于高校学生干部的健康和全面发展。目前, 考核与激励缺乏科学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 考核指标不全面, 考核工作绩效多, 考核思想和学习较少。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干部陷入角色误区。角色误区主要表现为:分不清主次, 学习和工作倒置;不敢负责, 上推下卸;不讲原则, 随波逐流;片面的考核不利于高校学生干部的健康成长。二是, 考核和表彰高校学生干部的时间间隔太长。有的学校以学年为单位, 时间过长不利于及时肯定学生干部的成绩, 同时也不利于改正学生干部的缺点和不足, 影响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三是, 表彰方式有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评选时只注重产生一个表彰名单, 忽视了学生干部互相激励和帮助的过程;表彰时只注重证书和奖品的发放, 忽视了对优秀的高校学生干部事迹的宣传。这样不利于发挥学生干部的榜样作用。

3 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策略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针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发现的问题, 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我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其次要明确目标、统筹内容;再次要完善体制和机制;最后要建设阵地、加强实效。

3.1 转变思想统一认识

搞好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基础就是转变思想、统一认识。目的就是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重点是要解决部分学生干部思想上认识的偏差。

转变思想, 统一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改变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上的“不需要理论”和“使用论代替培养论”等一些错误认识;各级领导要认识到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领导要有责任意识, 认识到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不仅仅是管理学生或管理干部的事情, 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干部的管理体制;建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责任制。

3.2 明确目标统筹内容

要解决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目标不明确、内容不确定的问题就要明确目标、统筹内容。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是核心。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主观态度和队伍构成五个方面来完善目标体系;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五个方面来建立和完善内容体系。

3.3 完善体制健全机制

目前,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诸多问题根源就是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在完善体制方面主要是要完善学生干部的监督体制, 高校学生干部的监督主体太过宽泛, 职责不明确。所以,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要以过程监督为主, 上级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监督主体主要是与学生干部队伍直接接触的上级领导, 同学和寝室同学,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学生干部的德、能、勤、绩和学生干部队伍的学习工作作风。另外, 监督与考评也要相结合, 通过直接上级的考核与同学的评议对学生干部进行考核。以考评促监督。

新时期,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的探索有助于解决其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有助于学生干部的健康成长, 更有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1]陈慧华.高校学生干部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

[2]石国亮.高校学生干部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 10.

[3]刘明瑛.高校学生干部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

[4]李文成.大学生特殊群体行为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4.

[5]江广.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中国科教博览杂志, 2005, 2.

3.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问题 篇三

一、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人才断层面继续扩大。

档案管理人才断层面,在新世纪不仅没有得到愈合反而继续扩大,影响到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发展。直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档案干部队伍建设还比较重视“老中青三结合”,保证了档案干部队伍梯次递进、自然轮换、有机衔接的发展态势。而当前许多单位的档案干部队伍,早已是老者无、中者少、青者多的非正常年龄结构。其原因是企业减员增效,裁撤档案部门,大幅度压缩档案人员定编。本世纪初期,又在职工内退中大搞“一刀切”政策,使大多数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同志提前退出工作岗位。如笔者在某铁路系统企业中调查得知,6个处级档案馆、28个科(或股)级档案室全部撤销,档案工作并人相关部门;各单位档案干部按照男50岁、女45岁“一刀切”内退,档案人员定编由上个世纪末期的152人压缩到目前的57人(现岗只有兼职人员37人)。

2、档案干部流动过于频繁。

过去,从事档案工作十几年的人比比皆是,许多人是几十年,甚至终生与档案工作相伴。而现在,许多人只干三五年,有的甚至是一年或几个月,七八年以上的档案人员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一些大型企业档案馆中,竟然没有超过五年档案工作年限的人。由此可见,档案干部流动非常频繁。据笔者从铁路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得知,从事档案工作的现岗人员平均年限(加权计算)已由上个世纪末期的15年锐减到2007年的不足3年。其客观原因是某些单位配置档案干部不经过任何考察评估,随意更换,还有一些单位将难以搭配出去的“三无”(无学历、无专业、无聘用部门)的干部安置在档案部门,在不引人注目的档案部门干上一年或几个月,然后再堂而皇之地进入公司重要部门。其主观原因是价值观多元化和价值导向问题,世界观的虚无化和自私自利狭隘观念的扩大化使得一些人不甘心档案部门“三等科室”、“四等公民”地位,纷纷“跳槽”、“下海”,其间的负面效应在档案干部队伍中的影响是非常普遍与深刻的。

3、档案干部培训困难。

过去老中青三代人承上启下,即使不培训也能在日常工作中逐渐熟悉业务,适应工作需要。而人才断层与人才流失,使得档案干部新老自然交替的机制荡然无存,管理经验传递的链条中断。过去按部委、按行业定期举办的档案业务培训班几近消失。档案业务培训社会化、效益化,由追求培训效果的急功近利演变到培训收费的急功近利,最后变成了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的“短平快”的炒鱿鱼式的培训。培训办班方为吸引更多的人参加盈利性培训,往往将培训班举办在旅游风景点,以档案培训为幌子,行公费旅游之实。变了味道的档案业务培训班使得缺乏管理经验和基本业务技能的新上岗人员如嗷嗷待哺的婴儿无人顾及。

二、改善档案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总之,档案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是严重的、普遍的并迅速扩大着的,许多问题盘根错节、积重难返,应当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举措予以解决。

1、千方百计弥合人才断层面,度过困难时期。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问题,让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四五十岁的业务骨干提前退休,对档案工作都是一种损失。档案工作对于管理经验依赖性很强,缺乏经验而想搞好档案工作只是一厢情愿。首先是吸收老同志。在许多企事业档案管理水平严重下降势态难以遏制之时,返聘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利用三五年时间带出一批年富力强的接班人,对档案工作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其次是稳定中年人。这些人虽然经验比老同志少一些,但属于承上启下的一代人,有些已经成为本单位业务骨干。想方设法稳定中年人,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并将青年人团结在自己周围,以增强档案工作凝聚力,度过人才断裂层造成的困难时期,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档案事业。再次是努力培养年轻人,让他们早成才,快成才,顶起档案事业一片蓝天,是本单位档案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

2、想方设法稳定档案干部队伍,把人才留住。人心浮动、见异思迁,是当前一些单位档案管理干部思想的现状。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价值导向之下,谁不想借着宽松政策,在青春年华时多挣钱呢?以清冷寂寞贫寒著称的档案部门,要稳定档案干部队伍谈何容易,要留住人才困难重重。但是,为了档案事业长远发展,为了本单位档案工作大局需要,创造人才留得住、用得上、得发展的局部环境,应当采取相应举措:一是大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档案人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立志为档案工作贡献出自己的才华。二是组织政策向人才倾斜,如破格提拔青年人才,使他们早日走上领导岗位,觉得在档案部门有奔头。三是尽快使符合条件的人获得中高级职称,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四是奖励政策向人才倾斜,缩小部门之间的收入鸿沟,让人才得到实惠,使得档案干部队伍逐步稳定下来。

4.老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的调研文章 篇四

府放心的队伍。

自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后,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又提出了“以人为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思想和社会利益分配原则,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就从新的政治高度给老干部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给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此,我结合几年来大连市工商系统的工作实践,对目前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讨,并就如何采取改进措施提出建议。

一、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老干部工作机构问题:主要是上下不一致,左右不统一。从我局的情况看,全系统(含市局)共12个单位,成立独立老干部机构的5个,占41.66%;虽成立老干办,但与人事部门(或党办)合署办公的5个,占41.66%;未成立机构,在人事部门设有兼职人员的2个,占16.67%(这两个单位的老干部均未超过20人)。

2.人员编制及配备问题:从市局到基层,各单位的人员配备无章可循,五花八门。以设立独立机构的为例:如市局老干部处,共有75名老干部,现有工作人员9人;金州、庄河分别有老干部67人、69人,都只配备1名老干办主任。

3.部门人员职责交叉问题:这种现象在合署办公的单位表现突出:如中山工商分局,人教科副科长兼老干办主任,西岗、沙河口、旅顺等分局,分别由党办主任、副主任或人教科科员兼老干办负责人,这种职责交叉情况的存在,削弱了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

4.人员调配问题:一是“调不进”问题。除了提拔到老干部部门任职的情况外,可以说没有人主动要求做老干部工作,因此调不进、不愿进,勉强进了不安心的情况普遍存在。我局一个基层单位,2004年底调一名所长任老干办主任,他勉强干了一年就再三找组织坚决要求不干,软缠硬磨,最后走人。二是“出不去”问题。已在老干部部门工作的同志,往往长期得不到交流的机会。像工商系统有的同志,在老干部部门已经工作6—7年时间了。三是有少数领导往往把老弱病残或在其它部门不好安排的人员塞到老干部部门,这也必然导致第四个问题的存在,即“长不大”现象。

5.思想建设问题:一是思想观念陈旧,思维方式老化,习惯沿袭老一套,一提起“要实现老干部工作与时俱进”,他就会说“还是老做法,落实‘两个待遇’”。二是缺乏前进动力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心理消极沉闷,工作标准低,满足于“没有闹事上访的就行”。三是政治上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觉得老干部部门“既无权,也无钱,想犯错误没条件”。有个别人说:“抓廉洁自律与我没有关系,做老干部工作,给腐败指标都完不成”。四是不思学习,对时事政治不感兴趣,理论基础、法律意识薄弱。

6.作风建设问题(主要指工作作风)

一是工作作风漂浮,深入老干部中较少,从思想感情到实际行动都与老同志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二是对调查研究重视不够,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缺乏针对性和力度,对工作成绩与经验教训不能深刻地总结分析;三是思想态度不够端正,“脸难看,口气硬,不耐烦”的现象一定程度还存在;四是工作纪律松弛,工作效率较低,对老干部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存在推诿、拖拉现象。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领导方面的,也有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还有来自上级制定政策部门的。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四点:

首先,就机构、人员配备及职责交叉问题的原因而言,根本的一条还是编制问题。以我局为例,省编委只给市局的老干部工作下达了2个人员编制,而且是包含在人事处的编制之中的,根本没有机构编制,各基层局就更不沾边了。而工商系统共有738名老干部,除长海、开发区外,多的如瓦房店工商局有118名老干部,中山、西岗、普兰店等也都有60—90名老干部,面对人数较多的特殊群体,仅靠定编在人事处的两个人去完成老干部工作任务,是有相当难度的。在既要做好工作,又没有编制保证的两难之中,出现上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领导班子用人的指导思想问题,归根到底是一把手的认识没有真正地不折不扣地到位。如在选拔使用干部时,对其它部门的标准要高一些严一些,而对老干部工作部门则有时存在“将就”的思想;在交流干部时,对老干部部门人员考虑得少一些。

第三,少数老干部工作者缺乏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在摆布人事工作纪律与个人志

愿选择的关系上,被功名利禄所左右,缺乏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情操。

第四,受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注重看一个人的职务多高,在什么样部门工作,是否能借助职务和部门的权威办一些事,带来一些实惠,这是相当一部分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就工商系统而言,人事、财务、办公室等部门受到相当的重视,纪检监察部门也没有

人敢得罪,至于老干部部门,只能与信息中心、新闻宣传中心、学会等部门并列,摆到无足轻重的地位,这是一个谁也无法批评、谁也改变不了的客观存在。

三、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几年来,大连市工商局党组及基层局党委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采取了一些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成效,连续多年被评为大连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信息宣传调研工作先进集体。下面,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谈几点建议:

(一)、积极争取,多方协调,力争使老干部工作机构和人员编制合法化,并且有所增加。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的组织保证。老干部部门要争取主动汇报工作,邀请编委人员做专题调研考察,客观准确地评估老干部部门及人员的工作量,以求得在做好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与压缩编制精减机构之间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选择。就工商系统的实际情况而言,至少应给市局4个编制并单独设立老干部处(一名处长、一名内勤、两名工作人员还得兼司机);各基层局有50名老干部及其以下的应定1个编制,51名及其以上的应定2个编制,且不论1个还是2个编制,即使不定机构也可挂老干办牌子单独办公,这样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便于工作人员集中精力与时间专做老干部工作,若把编制定在人事部门,势必绝大部分时间去忙人事工作,而且相比之下本人也非常愿意让人们把他当作一名人事干部;二是对老干部是一个很好的安抚,他们会感觉到组织很关心他们,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为他们服务,从而有利于老干部队伍的和谐稳定。

(二)领导班子要把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纳入日程。必须看到,各级领导无论对老干部工作有多么重视,都得靠人的具体而有效的工作去实施、去完成,因此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应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为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奠定组织基础。既要贯彻编委文件的规定,也要以老干部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机构的设立和人员的配备上予以倾斜。我们市工商局的做法就是这样:于1996年5月成立了老干部处,到目前,已配备了9名工作人员(含2名司机),5台车(其中2辆客车,1辆面包车),并于2002年、2005年先后两次下发文件,对基层局老干部工作机构、人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下达了量化考核标准,较好地满足了老干部工作的需求。除长海、开发区老干部较少外,市局及9个基层局均建立了老干部工作机构。全系统现有40多名老干部工作人员,较合理地构成了三个层面:一是工作经验较丰富,在老干部中有一定威信的年龄偏大一点的老同志;二是政治上趋于成熟,工作积极向上的中年同志;三是学历和工作热情较高、思维敏捷的年轻同志。他们的勤奋工作,真情奉献,赢得了老干部们的一致认可,市局党组、基层局党委也很满意。

2.对老干部工作者要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这两点是老干部工作队伍必不可少的条件。老干部工作人员要与其它部门一样享有定期交流、提拔使用的机遇。要听取老干部工作者的心声,鼓励他们振奋精神并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近几年来,中山、沙河口、开发区、庄河等基层工商局先后有3名老干部工作人员被提拔为老干部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正、副职,还有2名年轻的专干被安排到基层锻炼和交流到业务部门工作。在工作上,要特别注意发挥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几年来,工商系统的老干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一把手分管领导的指挥下,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配合的整体,既为老干部部门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3.加强考核,严格奖惩,激励老干部工作队伍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和形成团队精神。要明确岗位职责,确定工作目标,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定性定量的严格考核,并实行严格的奖惩措施。我们局于2002年下发了25号文件《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之后,又下发了《关于老干部工作百分考核方案》,几年来,我们严格按《方案》检查、指导、评比工作,尤其注意以正面鼓励为主,对在2003~2004获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个人及信息宣传调研先进个人,市局专门下发了[2005]7号文件予以通报表扬,每人奖励1,000元,文件中还把这次奖金额度作为今后的标准予以确定。2005~2006我们局又一次获得市先进集体,局长亲笔签署意见:全系统老干部工作人员及分管领导均发给1,000元奖金,有效地调动了老干部工作队伍的积极性。

(三)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切实提高老干部工作者的素质

这是打造一支组织上放心、老干部满意的老干部工作队伍的内在因素,也是完成老干部工作任务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做到:

1.培育良好的学习风气和习惯,既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也要学习法律、法规,关注时事政治,熟练掌握运用老干部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懂一些营养保健、体育、书法、绘画、摄影、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全方位立体化地武装自己,增强做好工作的能力和本事。

2.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要经常深入到老干部中,观察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了解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需求。要加强调查研究,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去观察分析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从容应对各种新的变化和挑战,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工作创新的能力。

3.舍得投入,加强培训教育。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培训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和措施。为此,建议:

一是市委老干部工作主管部门应根据老干部工作者的思想业务的现状及需求,制定全市老干部工作者培训计划,规定学习内容,明确时间要求,各单位、各系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增加有关内容,但不允许删减。

二是采取统一与分散相结合,重要内容的培训教育,应全市统一组织进行。

三是培训教育形式应多种多样,除讲课、讲座、报告会外,还可以采取影视展播、现场观摩、外出考察等形式。近几年,我局采取了组织老干部工作者赴延安等地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及与云南昆明工商局老干部部门相互考察交流,参加人员写出学习报告等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5.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问题 篇五

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举行xxxx全面推行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动员部署大会,实际上就是要掀起一场作风革命,正视不足、扬长补短,通过作风建设革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xx在高速发展上闯出新路子,今天的会议,我提几点要求:

一、坚持“忠”字铸魂,提高党组织引领力

一是要健全组织,明确责任。

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公司各单位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全面部署、检查和督导计划执行。公司班子全体成员要做到配合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结合分管工作,履行一岗双责,做到抓工作、抓作风一肩挑。二是要在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生产组织、推动企业改革重生、实现高质量发展等工作中着力实现“四个明显增强”(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能力作风明显增强、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作风明显增强,深入调查研究的能力作风明显增强、推进改革创新的能力作风明显增强),切实提高党组织引领力,营造担当作为、狠抓落实,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浓厚氛围,以强烈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扎实开展干部作风整肃工作。

二、坚持“融”字强基,提高党组织组织力

一是带头“融”入群众。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队伍强不强,先看领头羊。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要融入一线群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工作方法,吃透情况、把准方向,加强前瞻性布局、全局性谋划,做到脑子里有思路、眼睛里有问题、手上有招数、脚下有路子。公司领导班子围绕重点工作分别制定了调研计划,围绕本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务必做到“四个必须”。必须下到基层、深入实际,必须围绕问题、紧盯目标,必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立行立改。

二是带头“融”入部门。

坚持一把手作表率、领导干部带好头、中层干部挑重担、一般干部不拖后腿当先锋,公司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不要东躲西藏,不要东绕西绕,不要东拉西扯,不要在一些繁文缛节、细枝末节上出不来,不要总想着等一等、拖一拖、推一推,要雷厉风行、紧抓快干,要立说立行、马上就办,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

三、坚持“严”字当头,提高党组织保障力

一要念好正风肃纪“紧箍咒”。通过联学联建、走访调研、蹲点服务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要严监督、管关键。把纪律的螺丝拧得紧而又紧,深化运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推动各项监督更加规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要知敬畏、守底线。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系好廉洁“安全带”,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二要用好督查考核“指挥棒”。落实落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处理好共性和个性、党建和业务、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建章立制和落地见效,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督查的推进器作用,激励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敢干、实干、快干、会干,正评出等次、考出压力、督出效果。

6.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问题 篇六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年轻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当前,年轻干部队伍总的说来是好的,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是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当务之急。

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理想信念不纯。有的年轻干部发展市场经济的意识增强了,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意识却淡薄了;有的年轻干部分不清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在一些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上认识模糊,缺乏应有的政治敏感性或政治鉴别力。

二是生活作风腐化。现在,有的年轻干部信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生活上追求物质享受和感观上的刺激,经常出入酒楼、按摩等娱乐场所,更有甚者,有的在外面找情人、包“二奶”,信奉“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生活腐化堕落,整日沉湎于打牌赌博之中。

三是群众观念不强。有些年轻干部往往以主人自居,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倾听群众呼声,无视人民群众利益。有的“密切联系领导”,只求领导满意,不管群众意愿;有的对群众冷、横、硬,办事拖拉,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也故意设臵障碍,难为群众,官僚主义十足;有的热衷于傍“大款”,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少数“大款”服务,搞权钱交易,充当他们的政治代言人,荣辱与共,甚至充当黑后台。

四是民主作风不实。有的年轻干部民主意识不强,甚至不讲纪律,不讲集中,各行其是;有的搞少数人或者个人说了算,搞“一言堂”,把集体领导当陪衬;有的民主范围很小,民主程序简单。

五是以权谋私问题突出。这既是当前部分年轻干部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群众反映强烈、意见最大的问题。当前我国处于转轨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很大变化,加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淡化等因素,使部分年轻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等因素发生变化。有的年轻干部打着协调关系的幌子,慷公家之慨,送私人之情;有的以解放思想为名,行吃喝玩乐之实。经不住金钱物质的诱惑,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把权力作为交换的商品和资本,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

六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盛行。当前,有的年轻干部空谈多,抓落实少,讲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无边无际,行动中却很少动真格,抓落实的力度不够;有的不能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基层情况不甚了解,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有的着眼于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有的甚至弄虚作假,蒙蔽上级,欺骗群众,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针对当前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使年轻干部早日成熟,早日承担起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重任。

一是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现在世界变化很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难以承担起历史重任。因此,全党同志必须自觉地坚持学习,加强学习,改善学习,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当前,摆在年轻干部面前的首要问题是把基本理论学习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结合起来,学会运用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来观察当今世界、当今中国,不断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年轻干部的理论素质,提高解决问题的本领;二是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等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领域,优化知识结构,熟悉新鲜事物,克服“本领恐慌”。同时,在学习中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学以致用,提高实际工作水平,使自己成为驾驭客观经济规律的行家里手,成为经济和社会的真正领导者和管理者。

二是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武装头脑。在目前形势下,年轻干部应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加强党性修养。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党性修养的首要问题;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树立“不求做大官,只求做大事”的崇高境界和雄心大志,勤政为民,廉洁奉公;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视名利淡如水,视事业重如山,不谋私利为公,不讲索取讲奉献。

三是要培养优良的生活作风。作为年轻干部,要做到毛泽东同志说过的“要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首先要加强自我教育,做到紧跟时代,与时俱进,进行经常性积极的思想修养,时刻保持“慎独”、“慎欲”意识,自律意识和廉政意识,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坚持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其次,要加强道德修养。“百行德为首”,作为年轻干部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节操,保持“慎微”意识,自觉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坚持抵制各种不

良诱惑。再次,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自觉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一级带一级,形成良好的政治风尚。

四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树立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是一个世界观问题,政治立场问题。作为年轻干部,不应在群众之上,而应在群众之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爱民、为民、富民、安民。作为年轻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着眼于人民的思想,把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判断是非、决定取舍的最高衡量标准;作为年轻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年轻干部,要自觉地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性修养,始终不渝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切实解决好群众最直接、最突出、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年轻干部,要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他们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要我们的年轻干部真正为人民想问题、办事情、谋利益,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能使我们的干群关系真正成为鱼水关系。

五是要切实改进民主作风,真正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维护集中统一,是加强和改建党的作风的根本。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广大党员干部优良作风的具体体现。要真正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必须严格按照党章指出的“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指导原则,真正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健全党内生活制度,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发挥“一把手”的榜样作用,同时,充分调动副职的积极性,发挥副职的创造性。

其次,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强化批评与自我批评意识。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年轻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我们每一个年轻干部都要自觉接受监督,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臵于组织和群众监督之下,促进自己更快进步和防止犯错误。

六是要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对广大年轻干部进行思想教育,要求年轻干部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年轻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所赋予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对得起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而不能作为谋私利的工具,年轻干部要在思想上解决好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自觉抵制各种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大力查处一批腐败案件,同时,要建立和健全各项机制,使年轻干部明白“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从而使得年轻干部“不必贪、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保证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七是要深入群众,勇于实践,切实改进年轻干部的工作作风。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实践是立德、立言,充分体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勇于实践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关键,也是年轻干部真正实践“三个代表”的关键。年轻干部要改变那种高谈阔论、发号施令的工作作风,自觉主动地深入到改革和建设第一线,到困难多、矛盾多的地方去,到党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条件和复杂的环境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积累经验,磨练意志。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群众的实践,年轻干部一定要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把根扎在群众中,同群众亲近,不要做水上浮萍,也不要做攀墙附壁的藤草,要以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榜样,视

7.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问题 篇七

一、当前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1.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识薄弱。

许多国有企业虽然选拔任用后备干部, 但是对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对后备干部的对位不清晰, 导致优秀人才上升空间相对受限, 企业内部人才流动性不足, 造成人才流失。

2. 后备干部选拔机制不合理。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是根据岗位任职资格进行人员招聘、薪酬与激励、考核与培训开发等各项工作, 岗位是重点, 人是岗位的附属, 在这种机制下, 企业过于关注职工学历、职称和资历, 而忽略了对后备干部胜任力的考评, 往往根据经验、任职条件选聘各方面看起来都很“出色”的储备人才, 但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常常不尽如人意。其次, 许多国有企业的后备干部主要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和公司审定的方式产生, 选拔方式、途径单一, 在选拔过程中导致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 后备干部培养发展不明确。

企业未能较为全面地了解后备干部当前工作业绩、能力长短板、个人职业发展兴趣和未来发展潜力, 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后备干部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反馈, 导致优秀人才职业生涯发展不清晰。

二、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全面提高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 坚持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 着重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 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及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保障。因此急需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基于胜任力模型, 以人为核心选拔、培养后备干部, 创新实践人力资源, 打造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干部队伍梯队。

1. 统一人才标准, 为后备干部管理、培养打下基础。

明确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人才管理至关重要。应紧密结合企业确定的核心价值观、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 从能力因素、人格因素和动力因素三大方面构建国有企业的人才标准并作为全公司所有层级员工的通用胜任力标准。

2. 建立后备干部建立胜任力模型, 增强选人用人的针对性。

鉴于不同层级员工的职责、日常工作内容不同, 其行为表现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公司应细化各个层级员工在各自胜任素质方面的关键行为, 从业务工作能力、组织指挥、高效执行、协调沟通、团队合作、创新能力以及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等维度建立胜任力模型, 引导员工把思想和行为都统一到公司发展上来。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员工在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认知, 更有利于公司将合适的人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上, 真正体现“人岗匹配, 才尽其用”。

3. 建立科清晰的后备干部选拔、专项考核、动态管理流程, 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人才。

一是用活选聘方式, 建立组织选聘和公开竞聘形结合, 较为灵活的后备干部选拔机制, 将优秀人才纳入公司后备干部池管理和培养。二是坚持定期对后备干部进行专项考核, 建立内部考核 (个人总结、单位考核) 、360度评估、综合测评以及专业面试相结合的后备干部专项考核流程, 形成较为成熟的后备干部动态管理机制, 保持后备干部队伍活力。

4. 采用多元化评估手段, 全面盘点量化后备干部人才。

从思想素质、工作实绩、发展潜力和传帮带工作等四个维度进行内部考核, 选拔出过去拥有高绩效的储备人才, 这是储备人才未来行为发展的基础;进行360度评估, 汇总多角色对储备干部工作行为表现进行评估反馈。后备干部除了自我评价外, 还将被自己的上级、下级与平级评价。评估内容主要包含战略理解与执行、决策能力、授权管理、绩效管理、影响说服、抗压能力等方面内容。从而对后备干部人才工作行为有效性和能力素质状况作出更全面、准确的判断, 其评估结果将用于识别导致高绩效的行为并制定计划为优化行为提供依据, 并且让后备干部更加清楚自己的优势、强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有效激发后备干部积极向上, 不断改进、提升;进行综合胜任力测评, 测评包括后备干部人才管理个性测评、通用管理技能测评、职业锚测评、管理风格测评和组织忠诚度测评, 深度了解后备人才的职业追求等更深层次的属性, 重点考察后备干部与目标岗位的胜任差距, 有效预测后备干部人才未来的绩效和发展, 为后备干部人才自我探索和个人发展提供参考方向;通过对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评估预测, 分别评选出科技类人才、管理类人才与工人技师类人才, 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将储备干部划分成三个梯队:基本符合岗位需求并适宜管理工作的高潜人才梯队;专业性强但不适宜管理工作的专业型人才梯队;以及不满足晋升岗位需求的梯队, 绘制后备干部梯队发展图;针对选出的高潜人才梯队进行FBEI面试 (Focus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定向行为事件面试) 和模拟会议, 结合面试评价综合排序, 充分评估高潜人才梯队中储备人才的特性, 将这一梯队精细划分出已满足晋升岗位需求的人才梯队, 及未完全满足岗位需求但具备高潜力的人才梯队。通过多元化的评估手段, 形成多维度的人才地图, 为企业更加高效、全面与客观的为储备干部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依据, 保证储备人才的优胜劣汰与新鲜血液的持续补济。

5.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将后备干部培养发展项目与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的人才梯队建设。为提前储备更高层级的管理岗位和培养接班人, 针对专项考评成绩优秀的, 纳入企业专项计划进行培养, 提供系统的培训, 还针对继任目标层级要解决的战略和业务问题引入行动学习项目, 辅之以导师制、与外部学院和优秀企业的交流、调研, 推荐攻读学位等, 并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可提拔为中层管理人员;专项考评成绩较优秀, 继续聘任为后备干部, 有计划地实行轮岗交流锻炼和“压担子”培养, 使其熟悉和胜任多种岗位的工作, 提升其综合素质能力。也可以采取短期挂职锻炼, 以丰富阅历、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适时组织到省内外先进企业等单位考察学习, 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认识差距, 在比较中学习和提高;经专项考评专业技能较强、但不适宜从事管理工作的, 调整至企业专业技术职务发展通道;考核成绩较差的, 不再列入后备干部级管理, 进一步加强了后备干部的动态管理, 健全了后备干部的发展梯队。

三、结语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能为企业人才考评、使用提供精确标准, 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后备干部队伍结构, 为更多年轻优秀的核心骨干人才进入后备干部队伍培养与管理创造机会, 使后备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以及技能结构等更加合理, 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为企业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郭亮.大型企业构建后备干部管理体系的研究--以Y集团为例[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 2014.

[2]丁琪欢.关于健全后备干部培养机制的若干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 2016 (8) .

8.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问题 篇八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干部 队伍建设 对策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以造就适应新形势下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已成为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他们是学生中的骨干,在学校管理、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干部的桥梁作用日益凸显,加强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作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主阵地,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心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加强对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因为学生干部的质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学生干部的主要职责就是协助辅导员老师做好班级及学校管理工作。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与同学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把许多矛盾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他们协助老师积极做好组织、动员工作,让同学们锻炼自我、接触社会。在学风建设中,学生干部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拥有良好学风的班集体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

3.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有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他们的一言一行深刻地影响着广大学生,所以建设好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对于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广大学生干部成绩优异,工作突出,自我约束强,综合素质好,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信,能够很好地发挥模范带动作用。培养好学生干部,就可以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就可以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共同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参选动机不纯

部分学生干部的参选动机具有相当的功利色彩。绝大多数学生干部的竞选初衷是服务同学和锻炼自己,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他们把担任学生干部当作追逐名利的跳板,为了自己在奖学金、评先评优、综合素质测评以及入党推优等方面获取额外优势,缺乏为同学服务的意识。

2.角色定位不准确

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其次是干部。但有些学生干部本末倒置,整天忙于各种活动,而忽视了自身的学习,或者不能妥善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不及格现象。成绩不好的学生干部往往难以树立自身的威信,工作缺乏感召力,在学生中很难开展工作。

3.官僚作风严重

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干部不能摆正自己和普通同学的位置,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自我感觉优越于其他同学。有些学生干部做事缺乏民主,官僚化倾向十分严重,暗箱操作与各种不透明现象屡见不鲜。

4.缺乏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和积极主动的职业精神是21世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也是新形势对学生干部的基本要求。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学生干部缺乏创新意识,工作方法简单,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缺乏主动性,不善于独立思考,喜欢被动接受任务;缺乏探索精神,工作按部就班,没有生机与活力。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1.加强学生干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素质人才,既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学生干部作为各种活动和工作的组织者和策划者,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在普通学生当中要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当同学中发现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思想苗头时,要有强烈的政治敏税感,及时做好化解工作。因此,要加强学生干部思想道德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其自身的榜样力量吸引、感召、影响其他同学,进而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2.严格学生干部选拔制度

选拔学生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德”就是思想政治素质高、道德素质高,“才”就是领导能力强、组织能力强,且成绩优异。也就是要选拔那些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心理素质好、组织能力强、乐于奉献、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优秀学生充实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来。选拔干部时,首先应在全体同学中进行民意测验,让他们推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选,然后由班主任、辅导员确定候选人员名单,再进行差额选举,同时也要避免拉票的现象,整个选拔工作全程接受公开监督,切实体现民主和集中的统一。经过这样的程序,才能把一些德才兼备、富有热情的优秀学生吸纳进来,才能选出较为理想的学生干部。

3.建立完备的学生干部培养体系

对于学生干部来说,选拔工作完成之后,必须要对他们加强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質和工作水平。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或讲座的方式,对其进行形势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学生干部的职责教育等,使学生干部提高自身修养和工作能力。还可以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也就是让高年级中有经验的学生干部来指导新当选干部开展工作,从而使他们尽快适应当前工作,少走或不走弯路。要树立学生干部的全局意识,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个人和集体,学习和工作的关系。让学生干部多参加公益集体活动,以此加强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作为辅导员、班主任必须懂得知人善用,针对学生干部不同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综合考量,科学分工,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4.健全学生干部考核机制

对学生干部的考核要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帮助其成长的原则,使学生干部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同时也要提醒学生干部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份,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千万不能因为学生干部做了一些事,有了一些贡献,就对他们放松要求。对学生干部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如利用工作之便搞小团体、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要做到早发现、早教育、早纠正,学生干部犯了错误,更要按章办事,绝不姑息迁就。同样,当学生干部取得成绩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激发他们更高的工作热情,对他们来说,能够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才是最大的鼓舞和激励。为了健全学生干部考核机制,还可以在全体学生当中成立学生干部作风监督小组,将学生干部的日常工作与学习生活置于同学的监督之下。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党团组织和学生管理部门通力合作,协调一致,加大监管力度,逐步形成完备培养体系和考核机制,还需要学校管理部门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提供组织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严万山.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2,(5).

[2]凤杰.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3]魏芳,焦人杰.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和保障机制初探[J].高教高职研究,2007,(2).

[4]施春耀.浅论高校学生干部素质的提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6).

上一篇:现代科技对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影响下一篇:学生会的面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