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案

2024-06-21

2010学年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案(共7篇)

1.2010学年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案 篇一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环境经济学院 《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活动总结

二零一零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两会会议精神的一年,也是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

按照党中央和教育部的要求,今年我院上半年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和两会精神,有针对性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保持校园的和谐稳定,以实际行动投身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去,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发奋学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改善知识结构,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更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也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根据国家教育部印发的《2010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结合我院实际,本学期我院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主题报告和专题活动两项工作,现对我院的《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总结如下:

一. 主题报告: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和两会精神报告会 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和两会会议精神和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为主要内容,教育引导学生深刻领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精神。帮助学生理性地认清国内外形势,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届四中和两会会议精神上来,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晋商精神专题报告会

以艰苦创业,明礼诚信为重点宣传晋商的精神为主要内容,帮助同学们学习穷则思变,艰苦创业;逐利四海,开拓进取;振兴民族,忠义爱国;组帮结会,同舟共济;信誉至上,诚实守义;尊师重教,以人为本;勤奋谨慎,俭约自律;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晋商文化的精髓。进而在学习和工作中充分发挥晋商的进取精神、敬业精神及群体精神,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创造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3.心理健康专题辅导会

结合全国5月25日的心理健康月活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习惯,正确导向人生,全方位衡量自己的行为,消除在家、在校、在社区表现不一致的多重人格,全面发展,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乐观自信,教导他们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能与他人同心协力,能关爱社会、关心他人,热爱生命,同时树立自身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4.形势报告会

通过对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以及我国应对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突出矛盾所作出的一系列举措的剖析,让同学们对当前世界的主要形势有更加深刻和正确的认识,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使党和国家的政策、路线、方针进入同学们的头脑,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 专题活动

1.把握时代脉搏,珍惜大学时光

特由我院分党委书记XXX书记组织开展:“把握时代脉搏,珍惜大学时光”的教育活动。结合两会的成功举办和建党90周年的庆祝,深入学习两会的精神,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让同学们撰写心得体会,组织开展征文活动。此次活动并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奖项以此鼓励同学。

2.创建优良学风,大学生人人讲信仰

由我院分团委书记XXX老师组织,开展“创建优良学风,大学生人人讲信仰”的评比教育活动。.结合学风建设创优年活动,广泛组织学生深刻学习科学发展观。在全院以竞赛的方式评比出优秀学风班级,优秀学风宿舍,优秀学风个人。3.修德立信 争做文明大学生

特由我院分党委XXX书记组织开展“修德立信 争做文明大学生”的教育活动,结合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活动,进一步学习大学生手册等相关内容,举办当代大学生行为规范知识竞赛。并结合我校校训“修德立信,博学求真”更好地开展“修德立信 争做文明大学生”的教育活动。

4.弘扬晋商精神,为财大添彩

由我院辅导员XX老师组织学生观看晋商故事片,参观晋商故居及博物馆,学习晋商“诚通四海,信达天下”的精神,使晋商的文化精髓深入人心,更有效的开展“弘扬晋商精神,为财大添彩”教育活动。

在以上活动的开展中所有老师和学生都能积极配合,认真组织,认真学习,总体来说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的实践教学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自1987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必修课以来,高等学校普遍将《形势与政策》课列入教学计划,以开设常规性课程或者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教学,对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不可低估的成绩。因此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主要体现在:

一.进一步明确该门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二.进一步明确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及教学要求,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教学任务:形势与政策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在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握时代脉搏,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教学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形势与政策课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进行教育。

三.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完善课程落实方式

在开展形势与政策课上,我院建立了一支以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由于该课程内容的特殊性,我们采取开办主题报告和专题活动这两种方式落实该课程。本学期我们确定四个主题报告和四个专题活动,其中理论课教学15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主题报告10学时,由我院全体学生参加讲座,实行学年考核制,每学年考核一次,该课程总成绩为各学年考核平均成绩,一次计入学生成绩册。同时,我们还为学生指定一些课题,引导学生自学,达到形势与政策教育之目的。

四.课程内容的研究与准备情况

今年上半年,在教育部下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重点下发后,我院党政领导遍从编制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建立教学组织、开展集体备课、建立成绩档案、反馈教学信息等方面,全面加强课程建设。制定这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要点、形势报告和授课教师。从材料的收集、整理,到教案的编写、课件的制作,各个老师通力合作,广泛收集资料,认真研究具体教学内容,精心制件课件,在上课前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样,既从大方向上保证了与党和国家思想、理论与政策的一致性,又从教师这方面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

通过一学期的试行,目前全院学生参与《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活动情况较好,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同时,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有力地加强和改进了我院《形势与政策》课的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实效,也为进一步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在取得一些成效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班在学生组织工作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第一,部分班参加主题报告时有些学生因各种活动而中途离开教室,造成很不好的影响。第二,有的班不能明确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重要性,学生未能认真的听讲,更谈不上做笔记等。这些现象均说明形势与政策课程还未在这些班级内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他们在学习中采取了敷衍、消极应付的做法,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落实在这些班内成为毫无意义的工作。

为进一步落实形势与政策课程,提高该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针对本学期所出现的一些情况,特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第一,向各班宣传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性和地位,提高对该门课程的认识,重视该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第二,进一步完善该课程的组织规程,由各班将学生名单提供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上课时核对名单,并将学生到课情况反馈到学院领导处。第三,加强院系网络建设,积极运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育空间。使授课内容灵活化,让学生们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形势与政策课中去。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帮助学生了解时事政治,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发学习、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形势与政策》课的开展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必须要让学生真正养成理性思索的习惯,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为此我们就应该更好的开展形势与政策课,为推进我院《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努力。

XXXXX学院

二零一零年六月八日

2.2010学年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案 篇二

做好形势政策教育,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正确地认识形势和分析政策,对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完成党和国家的各项任务是极为重要的。“任弼时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作为一个“出色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和组织家,党和人民军队的杰出领导人”,[2]任弼时同志非常重视形势政策教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形势政策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形势政策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认真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仅如此,在争斗时才能获得广大群众起来参加”。

任弼时同志在30年的革命生涯中,一直强调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在革命斗争时期,要通过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使群众了解当时的社会形势和党的基本政策,争取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国民革命时期,他呼吁要重视对群众的教育,他认为,“中国国民革命成功的第一步,还是要注意民众的政治教育,取得民众之多数同情于革命,方才能使革命的实力发展。”[3]只有这样,才能使群众接受党的主张和政策,“这就是说,我们须努力宣传教育群众,使群众接受我们争斗的主张,尤须有党的独立宣传,向工人解释党的政策,使工人群众了解党”,“仅如此在争斗时才能获得广大群众起来参加”。[3]同时,也“要保证每个战士具备红军读本中的基本常识,并且了解目前形势和党的主张,坚决为苏维埃事业流血到底,这必须经过党的组织、政治机关、报纸、列宁室等,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工作,提高指战员的政治素养”,“使每个指战员不仅在战斗中成为英勇坚决的战士,而且还要他们懂得党的基本政策,使他们成为党的政策的宣传者和坚决执行者”。[5]

“五卅”惨案发生后,任弼时与恽代英联名签发团中央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中国人民掀起一个“大运动”的通告,通告要求各地团组织应立即与当地党的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下全体动员令,组织游行演讲队,揭露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上海、武昌、山东及日本东京等地压迫中国人的事实”,[6]并因势利导,组织一些学生到工厂去演讲五卅惨案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情形,协助这些工人组织工会。青年学生在对工人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过程中,本身也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对当时的形势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对于一般青年国民的希望,就是设法使这次上海屠杀的事实变成全国长期反对帝国主义的运动。平常我们向一般民众宣传,总难使他们明白反对帝国主义之必要,现在有了这次帝国主义残杀同胞的事实,当然容易唤起一般同胞的同情”。“我们对于这次运动的希望,就是使全国民众了解帝国主义的真正面目,同时使他们知道反对帝国主义应注意之点,简言之,就是注意民众中的宣传”。[3]通告发出后,一时群情激奋,被帝国主义统治八十多年的上海市民怒吼了,罢工、罢课、罢市,“造成中国这样一个反对帝国主义一段极光荣的历史”。[3]对于农民运动来说,“目前须极力注意在农民中作普泛的政治宣传”,“宣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事实,使一般农民都能了解基督教与帝国主义之关系,借此以鼓吹农民之联合”,[3]形成与工人阶级稳固的联盟,形成反抗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

2.“按中国实际情形去解释我们的理论,庶可得到思想上的胜利”。

任弼时指出,在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时,内容不要过于空泛,也不要过于艰深,要注意到日常生活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解释,要结合社会现实去做好形势政策教育,从实际出发,只有“按中国实际情形去解释我们的理论,庶可得到思想上的胜利”。[3]抗日战争时期,任弼时强调:“只有动员起全民族的力量,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才能获得最后胜利。”并指出:“日寇的进攻,特别是日军的残暴,是我们动员、组织群众最好的宣传资料。”“这种悲惨残酷的事实,是最能激发同胞的民族仇恨的。只要我们能够很好地抓住这种日本的‘王道’,加以‘宣扬’,是容易把群众发动起来的。”[3]我们应通过宣讲当时的社会形势,使群众认识到敌人的丑恶,激发民族责任感,形成民族聚合力,团结一心,共同抗日。

有些人感觉抗战中群众的动员工作是重要的,但总以为这非三个月半年之后不能见效,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任弼时同志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及时对群众进行当前形势政策教育,“我方虽在军事上受到一些失利———但决不是决定最后胜负的失败,然而却换得了中华民族从未有的团结,冲破了积弱传统与恐日思想”。[3]任弼时分析当前战争形势,指出:“摆在中华民族面前有两条相反的道路:一条接受日本的条件而投降屈服,一是继续抗战到底以争取最后的胜利。”“接受日本条件而投降屈服,只有黑暗悲惨的前途,是汉奸托派卖国贼之徒所走的道路,是一切不愿做亡国奴隶的人们所反对的。”“只有继续抗战到底,才是中华民族光明的大道,是一切黄帝子孙所应走的道路,是一切不愿做亡国奴隶的人们所拥护的政策。”[3]并号召:“要以周密的系统的宣传方法,把日寇灭亡整个中国的侵略阴谋,把敌军烧杀、奸淫、抢戮的残暴行为,把持久战能获得最后胜利的条件,把每个国民应负的责任,把群众参战的具体方法,进行最普遍的宣传鼓动与教育,鼓起群众炽烈的爱国热情,建立起坚固的胜利信心,积极起来参加各种抗战的实际斗争。”[3]事实证明,这对于引导群众的抗战意识,激发人们抗战必胜的信念,影响和团结各界各阶层人共同抗日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任弼时形势政策教育思想对高校形势政策教育教学的启示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社会责任感。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学校要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形势政策教育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15]任弼时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系统的形势政策教育思想,对于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形势政策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明确形势政策教育地位,重视形势政策教学。

任弼时同志十分重视开展形势政策教育,认为:“仅如此在争斗时才能获得广大群众起来参加。”这就是说,我们一定要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明确形势政策教育地位,重视形势政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分析国内外形势,正确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将其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4年11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不断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宣部、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通知指导下,各高校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形势政策教育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课程建设的现状与教育部的要求,与广大同学的期望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很多高校中,形势与政策教育课都不受重视。一些人认为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是高校的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程之一,与专业课程相比,总是处于次要地位,所以在课程建设方面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课程开设随意化,缺乏课程长远规划,教学方法、手段、渠道单一,等等,导致形势与政策教育流于形式,以致不少大学生形势与政策知识匮乏,对国家大事的认识很幼稚,与大学生素质要求极不适应。

只有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更好地实施形势政策教学。“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6]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始终注重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形势,要他们懂得党的基本政策,“使他们成为党的政策的宣传者和坚决执行者”,[17]真正理解、坚信、拥护、执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具有对形势政策信息进行多维度分析和综合判断的能力,以及大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大局观和思维能力。学校的有关领导部门应在党委的牵头下,对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给予应有的重视,要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形成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战略共识,建立健全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确立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应有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到开好“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并把这种认识付诸实践,在形势与政策教育学科构建上,要真正将其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加以建设,加强教学管理,强化师资力量,在发展中逐步奠定和夯实它的学科基础,指导学生通过不断地认知时事,认同政策,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分析问题,最终树立起科学的形势政策观。

2. 理论联系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任弼时指出,在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时要注意结合日常生活的各种实际问题,要结合社会现实去宣传。只有“按中国实际情形去解释我们的理论,庶可得到思想上的胜利”。[3]

高校形势政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把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高校形势政策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联系当前的国内外大事,以及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等,使大学生从对现实政治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中明确立场,从而逐渐培养正确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与其他教育相比,形势政策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教育。它既需要注重形势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又应当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是形势政策教育的需要,而且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然而,大多数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仅采用一种简单的上课形式,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仅限于课堂上的理论学习,缺乏与实际的联系,导致学生对一些政策和基本方针的理解度不够。因此,我们要紧密结合教育内容,将形势政策教育实践活动纳入大学生总体实践体系。社会实践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感受国情,领悟政策,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形势与政策教育重要的补充。因此,组织并开展好社会实践工作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高校要把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要大力探索形势政策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加深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提升形势政策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纪念任弼时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82103/.

[2]薄一波.怀念任弼时同志.党的文献, 2004, 3.

[3][3][4][7][8][9][10][11][12][13][14][18]任弼时.任弼时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7:11, 59, 8, 6, 17-18, 3, 142-143, 150, 151, 157, 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任弼时研究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 1989:60-61.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任弼时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39.

[15]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2004]16号.

[16]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热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 (2004) 13号.

3.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策略探究 篇三

中职学校 德育工作 形势与政策教育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要随着经济、政治形势发展对学生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这表明,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中职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应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探究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这对于促进中职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内涵

1.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含义

所谓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指以国内外形势与党和国家的政策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它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的形势,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形势与政策教育分为形势教育与政策教育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关系是:一方面,形势教育是基础。学校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国外的形势,准确把握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政策教育是归宿。学校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自觉认同。因此,在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形势教育与政策教育不能割裂,要以分析形势的方式来阐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把形势教育与政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特点

(1)动态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包含形势和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形势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多变性、突发性和复杂性。党和国家的政策虽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要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决定了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动态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开放性

当今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现代德育是开放的德育。这就决定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开放性。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既可以采取课内教育,也可以采取课外教育;既可以采取校内教育,也可以采取校外教育。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相互结合,形成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广阔的空间系统。

(3)知识性

知识的传授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必要载体。形势与政策教育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领域。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取相关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

(4)针对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广、跨度大、变化快。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不能泛泛而谈、无的放矢。应把握学生的心态和需要,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症下药,解决学生思想中的困惑,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这是形势与政策教育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是指它在学校德育中所处的位置。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和归宿,贯穿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就学校德育的内容来说,它有两大组成部分:一是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内容;一是灵活的、可变性的内容。前者可称为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后者则是学校德育的时变内容。

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校德育基本内容涵盖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五个层次。其中思想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处于德育的最高层次;政治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对民族、阶级、国家、政党、社会制度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育以及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它处于德育的高层次上;法制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民主与法制观念和法律规范的教育,它处于德育的较高层次;道德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教育,它处于德育的基础层次;心理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它是德育的最基础的层次。德育的这五个方面是根据教育的目的、德育的任务和目标以及青少年学生成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确定的,具有系统性、相对完整性和稳定性,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如今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大纲中都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而且通过思想政治课与日常德育活动得以具体实施。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根据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结合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现状确定的学校德育内容。这部分内容不可能用大纲的形式规定下来,应由学校根据形势与政策的动态发展以及学生的思想变化加以确定。因而,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时变内容。

三、中等职业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施策略

中职学校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1.以人为本是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准则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以人为本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

(1)要尊重学生

马卡连柯认为,只有更多地尊重学生,才能更多地要求学生。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尊重是教育的本质规律,是21世纪教育的理性追求。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的人。

(2)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情感教育是德育实施的关键,脱离情感的教育是苍白的、空洞的、伪善的。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应研究中职生的心态和情感需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从当前中职生的思想状况看,他们普遍缺乏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学习动力不足;有的学生职业意识淡薄,缺乏竞争观念;有的学生认为学习专业技能是硬道理,而时事学习可有可无。这些不良倾向严重影响着当代中职生的成长、成才。因此,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要针对学生的倾向性问题,有的放矢。要坚持实事求是,贴近学生的意愿和要求,在内容上力求避免“假、大、空”。只有这样,教育才能触及思想,才能增强说服力和教育效果。

(3)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从哲学上讲,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中职学校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方法上多采用平等对话式、座谈讨论式、演讲答辩式等。如果一味单向说教,势必压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这样的教育既不合乎现代教育所必具的民主精神,更不符合德育自身的规律,不会生产真正的德育功效,有时甚至是非德育或者是反德育的。

2.方式多样是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必然要求

(1)形势与政策教育要进课堂

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是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国内外形势与党和国家的政策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门课的特殊性要求学校必须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教务管理,列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有学分、有考核。同时,学校要建设一支精干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这是保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2)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中职学校在规范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聘请专家、学者来校举办各种讲座和形势报告会。社会实践是学校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从而推动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3)发挥校园网络的育人功能

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已走进校园生活。互联网不仅增强了学生接受信息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选择性,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在网络时代的科技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中职学校要适应信息化的特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设好适合学生思想特点和学习需要的校园网,创办精彩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网页,广泛宣传国内外经济、政治和文化信息,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3.体制建设是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保证

中职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重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1)建立有力的领导体制

中职学校要成立党、政、工、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形势与政策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宏观领导。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领导小组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2)建立协调的工作机制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中职学校的整体工作,这就要求学校各部门共同行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教育工作的合力。校党委是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应负责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团委要负责组织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科应负责学生思想动态的分析和把握;教务科则负责教学计划的制订、课堂教学的安排、教学效果的考核。

(3)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为了保证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中职学校要建立规范有效的资金投入和物质保障制度,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硬件建设,购置必要设备,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总之,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中职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要与时俱进,不断探讨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规律和途径,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4.2010学年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案 篇四

1.你是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为何要把稳定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臵

目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民生持续改善,但需求不足、部分行业和企业效益下降等矛盾比较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温家宝说,做好当前的经济工作,必须准确分析和判断形势,及时适度预调微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实施结构性减税是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抓紧落实有关政策措施,特别要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扩大试点范围,切实减轻企业税负。要在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基本取向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加强金融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改善信贷投放能力,保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畅通有效;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切实做到有保有压,加大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信贷投放,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要着力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抓紧落实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抓紧确定继续支持家电下乡的政策,扩大建材下乡试点范围,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尽快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项目。对在建续建项目要进行梳理,分门别类解决存在问题,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加强市政工程、铁路、节能环保、信息化、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等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妥善处理地方政府性债务,在控制财政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继续支持有还款能力的项目,避免资金链断裂。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仍在预期目标区间,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要贯彻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三者的关系,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

政策,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臵。要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时适度预调微调,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当下,中日钓鱼岛问题愈演愈烈,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坚决捍卫南海主权。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地捍卫国家利益,谈谈自己的看法。

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时至近日,愈演愈烈,不可不慎重,其背后绝不止大陆与日本之间的简单对抗,乃至涉及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整体攻防局势之微妙变化!首先必须确立的一点是,钓鱼岛乃自古为中华民族之主权部分,不容世界上一切非中华民族之国家种族沾染其间,否则,全世界十万万中华同胞绝不答应!日本国早已欠下中华民族自明代中后期以来累累血债,此次日本政界更是肆无忌惮地加紧了对我钓鱼岛之全面侵略计划,我们必须提醒日本国这一重大事件之相关历史记忆,正告它不要自掘坟墓,惹怒我中华民族积怨已久的历史性义愤,设若其近日之举再不顾及道义,坏我邻国邦交之基本道义,势必激怒我海内外十万万华人之滔天众怒!面对钓鱼岛之严重世态,中国势必向全世界发出我中华民族坚决捍卫我主权完整之信念态度,我们将采取必要之一切行动打击侵犯我主权完整之任何敌对举动!主权是不容商量和谈判的!正告日本国立即停止其一切侵犯我主权之荒谬举措,否则我方将采取一切之必要行动捍卫我主权完整,我们并不打算在不事先警告日本国之先单方面采取过激措施解决目前钓鱼岛局势问题,我们顾全大局,念及世界和平!我们必须对日本国采取严厉措辞的外交辞令以及适度规模的军事领先性威慑!我们要做出积极的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安排部署,我们中华民族向来热爱和平,但是绝对敢于打击侵犯我主权和破坏世界和平的一切敌对举动!我们要积极争取全世界热爱和平的民族国家理解和支持我们的正义事业,特别是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大国在此事上的正义态度,至少赢得他们中立化的立场态度!

我们应该积极争取台湾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毕竟海峡两岸,血浓于水,我们此时此刻在这历史紧要的关头,宣誓中华民族的利益高于历史性原因造成的海峡两岸之现状,明确表示积极支持钓鱼岛在地里上属于中国台湾省行政主权范围,并且中国政府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这一主权范围,我们相信中华民族子孙有能力在不久的将来解决好大陆与台湾我们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内部的纷争,现实是我们海峡两岸应该精诚团结,一致对外!我们在战略上积极争取各大国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海峡两岸的谅解与合作,这无疑在钓鱼岛问题上就已经获得了对日本国倒行逆施之压倒性优势,胜券在握!针对日本国的狼子野心,我们举国上下必须同仇敌忾,严厉打击日本国的嚣张跋扈,我们不能容忍别国染指我们的主权问题,我们更不能开坏了容忍邻国侵犯我海域主权的恶劣先例,对于一切来犯者,我中华民族向来都是主张迎头痛击的!钓鱼岛问题事关重大,关涉我主权,关涉到南海之未来稳定性,我们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去看待钓鱼岛问题,我们要运用我们的智慧与勇气解决好钓鱼岛问题!我们是否应该暂时考虑将钓鱼岛内侧海域一百海里左右拟定为解放军靶场,特别是中国中远程导弹试验基地,这样可以实质性地对日本构成强大的军事威慑,并且逐步扩大到整个钓鱼岛周围海域一百海里左右的范围,这样既维护了主权,而且也有缓冲的余地!

3.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依然形势严峻,你认为其根源是什么?如何切实、有效地治理腐败问题,提出你的思路和对策。

当前反腐倡廉总体态势是: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纳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谋划和部署,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成效更加明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权力集中部门和岗位,腐败案件依然多发,资金密集领域和行业,商业贿赂、内幕交易等现象严重,土地和矿产资源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监管薄弱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突出,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屡禁不止。这些问题,有些是经过长期整治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的痼疾,有

些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危害严重,影响恶劣。

二是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这些年来,中央坚持治标和治本两手抓、惩治和预防两手硬,一方面加大惩治腐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严厉惩治了一批腐败分子,彰显了共产党坚决反对腐败的决心,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另一方面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通过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深化改革,努力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经济社会活动急剧增加,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尤其是腐败活动向一些关键领域渗透、向一些社会领域扩散,传统领域腐败案件居高不下,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腐败案件逐渐增多,腐败案件类型、性质和作案手段等出现新变化,等等。这既反映了我们查办案件工作已经取得的重要进展,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的现状。

三是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是我们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工作基础和力量源泉。

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腐败问题是古今中外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当前,由于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和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各方面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滋生腐败的土壤仍然存在,党员干部队伍自身素质也存在一些问题,腐败现象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治,反腐败斗争将是贯穿于改革开放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我们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不能急于求成。

4.你认为产生欧债危机的原因有哪些?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如何?我们该如何应对?谈谈你的看法。

继希腊后,欧元区成员国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 在谈到导致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扩散蔓延和加剧的原因时,向松祚表示有两层原因。表面原因:政府财政赤字太高,杠杆比例太高,借钱太多;深层次原因:发达国家高福利制度和民主制度走向僵化,需要重大改革。向松祚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时欧洲加速衰落最明显的征兆。

09年底惠誉下调希腊信贷评级,欧债危机出现端倪。对于评级机构不断调低主权债务评级,是否助推了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向松祚认为评级机构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肯定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也不能高估评级机构的作用,更不要用一些捕风捉影的猜想来看待评级机构的所谓打压阴谋。他认为只要看南欧各国的赤字和债务,根据常识就知道难以为继。

从2008到2010年,爱尔兰和希腊GDP都出现了负增长,而西班牙近两年也出现了负增长,这些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并没有因此减少,导致其财政赤字猛增。被问及刚性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否是导致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时,向松祚表示,二战后欧美民主制度有三大支柱,充分就业,高福利和最低工资保障,工会势力与日俱增;三大支柱自我矛盾,最终走到债务危机这一步。向松祚认为,欧洲债务危机需要区别看待,北欧基本没有什么危机,危机主要是南欧四国: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法国问题也不小。欧债危机目前算是中场休息,但他估计希腊可能会爆出令世界吃惊的消息。向松祚指出,尤其是南欧诸国需要在劳动力市场、福利制度(主要是削减)、移民制度、税收体系等方面进行艰难的改革。

对于欧债危机是否会恶化成为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向松祚认为欧债恶化成为全球性金融海啸的可能性已经大幅度降低。因为欧洲中央银行采取所谓长期融资操作向市场释放了超

过1万亿欧元的流动性,危机各国的国债收益率都有显著下降。三驾马车总共答应给希腊1300亿欧元,可以维持到2014年。私人投资者被逼无奈给希腊减掉1000亿欧元债务。但是向松祚指出,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巨大。欧洲毕竟是比美国大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和欧洲的贸易增速不到5%,远远低于与美国的贸易增速。这显示欧洲经济衰退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同时,经济衰退往往导致各种保护主义抬头。最近德国也宣布要制裁我国光伏产业。类似的事情未来会参层出不穷。

谈到欧债危机会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向松祚指出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四方面。一是外需下降影响出口和就业。二是保护主义让企业头疼。三是全球汇率动荡增加企业风险。四是欧元区风吹草动影响中国股市稳定。

向松祚指出要深入理解欧债危机,就必须理解欧元单一货币的历史,特别是二战之后欧洲整合复兴的历史。欧元单一货币归根结底是欧洲战后希望重整霸权的努力结果。我们应该从500年大历史角度和大战略角度来观察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思考如何把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起来,成为全球金融中心,思考如何将人民币变成主要国际储备货币,至少与美元和欧元平起平坐。现在各国都在应对金融经济危机,都要进行重大改革,就看谁能够率先冲出来,看谁改革得快而彻底。

5.近年来两岸关系和平稳固、不断深化,你认为其成功的启示有哪些?如何继续保持两岸良性互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如果说2009年是两岸关系重大转折期的话,那么2010年则是两岸关系峰回路转之后在更高水平上的新起点。而2011年是两岸关系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两岸关系在稳定发展,并将为最后的和平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种特征形势下,两岸关系的发展将会不断的良性化,政治互信的建立是两岸关系得以良性发展的前提,“九二共识”是搁臵争议、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展现,共创双赢才能让两岸人民获得实惠,并扩大“和平发展”政策目标的民意支持基础。所以,未来一年两岸关系发展的指导思想,或许可以用“深化互信、巩固共识、全面交流、续创双赢”十六字来概括。

2011年两岸关系将进入ECFA的收获期。特别重要的是要让台湾的各行各业都能分享ECFA的经济红利,要重视两岸交流受益的区域均衡,让北部、中部、南部民众雨露均沾。同时要充分利用ECFA所创造的两岸经济合作新形势,深化两岸的产业合作与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大陆“十二五规划”的契机,加速台湾本身的产业结构调整,两岸关系也会因此而不断强化.还有就是“经合会”即将开始正式运作,及早启动两岸争端解决机制、货物及服务贸易谈判,加快投资保障协议商谈,今年内将会取得更多实质进展.在第七次“江陈会”能顺利签署投资保障协议与确立两岸争端解决机制应该是最起码的进度,而要达成这个阶段性目标,当然也一定要兼顾彼此的需求,因此,两岸关系也将会不断巩固.同时,2011年两岸关系也会面临新的挑战与变量。新的挑战在于如何维续两岸关系推进的动力,过去两年半双方互动是依循“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思路,已经充分发挥其阶段性的功效。不容讳言,未来两岸关系所涉及的议题将更为复杂与艰难,“只易不难、只经不

政”的单纯思维已经不足以应付未来的挑战。两岸的决策当局都要投入更大心力,来迎面破解政治难度更高的协商议题

5.2010学年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案 篇五

2012/3013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论文

课程号:******

学院:*****

学号:********

姓名:****

一、钓鱼岛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根据中日双方目前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反应谈谈你的认识。

浅谈钓鱼岛争端

钓鱼岛争端是中日关系中非常敏感的问题,已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关键因素之一。去年,日本政府将钓鱼岛进行所谓“国有化”之后,中日关系降至冰点。现今,钓鱼岛海域紧张局势有增无减。有不少人士开始讨论双方发生军事冲突,甚至两国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

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是毋庸置疑的。从历史上看,钓鱼岛从未属于日本。早在1403年,我国文献中就有了钓鱼岛列屿的记载,而日本最早有钓鱼岛的记载的是1785。从国际法角度来讲, 认证一个国土主权必须具备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是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以及连续不断的进行管辖。目前的史料已充分证明中国的史书最早记载, 也是中国人最早发现、最早命名并管辖了钓鱼诸岛。因此说,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也是拥有充足的国际法依据的。

日本之所以要强占钓鱼岛是因为钓鱼岛所蕴含的巨大价值,这么说吧,即使把在华日本企业给中国带来的税收全部加上,甚至再向后延长1000年,也不足以与钓鱼岛本身所蕴含的价值的1%相比。因为,日本占领钓鱼岛不仅事关东海海底的资源,更可以扩大日本的领海范围,使日本的防御纵深

******大学***学院

向西(即向中国领海)扩展300公里。除了钓鱼岛,日本还在人为制造“冲之鸟岛”,如果日本得逞,那么,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日本疆域将从约38万平方公里扩展到447万平方公里(日本扩大的都是中国失去的)。一举解决困扰日本的资源问题,并大大提升其军队活动范围,而对中国则是一场空前大灾难。

现在中国海监飞机和海监船已经初步进入钓鱼岛海域正常巡航,而日本船舰、战机也不时开进钓鱼岛海域“巡航”,日方且威胁性地表示要对中方海监飞机、船只搞“警告射击”。面对日本对我们领土主权的不断挑战,我们又如何应对呢?首先我认为对待钓鱼岛争端我们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决心,要毫不动摇的捍卫国家主权,而且面对这个过程我们要有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因为钓鱼岛争端不仅关系到中日两国的国家利益,而且牵扯到两国的国民情绪、民族感情等方面的问题,它对整个中日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中日关系大局出发,稳妥处理和解决钓鱼岛争端是中日两国的共同任务。

解决钓鱼岛争端若具体到实际方面,须从长计议。而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提高个人能力,这样才能在不久的将来肩负起保卫国家、让祖国更加民主富强的责任。

二、(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

******大学***学院

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请联系实际,谈谈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民生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及自己的认识。

民生建设与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把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放在优先位置,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的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我国基本民生保障取得了许多重大的历史性成就。

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我国社会救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临时性、单一性社会救济向制度化、综合性社会救助的历史转型,城乡各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了稳定可靠的制度性保障。城市低保制度在普遍建立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制度于2007年全面建制,低保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实现了由农村集体互助共济向以财政保障为主的历史转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开始试点。

社会福利制度逐步向适度普惠转型。我国社会福利政策不断完善,受惠范围逐渐由特殊群体向全社会拓展,社会福利事业正在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迈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资金保障与服务提供相匹配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救助步入法制化轨道。成立了国家减灾委,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救灾应急体系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救灾补助项目不断完善,救灾补助标准大幅提高。

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国家关于慈善事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完善。慈善组

******大学***学院

织快速发展。一大批社会组织将公益慈善作为发展宗旨。志愿服务组织大量涌现,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并在重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志愿者默默奉献在街道楼宇和村落中,为社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主要是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竭诚为民,始终坚持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始终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这些经验,从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出发,不断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切实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时我们知道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而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6.2010学年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案 篇六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北环路87号河西学院

作者:杨

概述: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育当中,社会实践也是一种备受瞩目的活动形式,而 “形势与政策”宣讲,对于将来从事政法一类工作的大学生,对于提高专业技能和与人沟通的技能,都有莫大的益处。我们将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因,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程序,形势与政策宣讲的内容,形势与政策宣讲的策略、方针和方法,以及形势与政策宣讲的实际效果这几个方面来完成本次的实践报告。关键词:社会实践

形势与政策

大学生

一、社会实践活动为什么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开展;

1.大学生思维活跃,富有活力和创造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1)处在身心转型时期的大学生,有闯劲,社会上的新事物比较容易接受,比方说,开展帮民扶民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他们可以创造出形式多样的表现形式,搞捐书活动,其号召力远胜于其他部门,搞文艺演出,既有时代特色,又不乏传统优势,搞教育事业,他们可以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和活泼的课堂氛围,真正地达到让学生乐学和会学,在某一种程度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接触到书本上和课堂上接触不到的事物,认识了新事物,掌握了科学合理的思维方法,运用实验手段,就可以进行新的创造,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民创造幸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青年人的创作才干会被大大激发出来,这是实践出真知的最好解释。

(2)社会实践活动,说到底,就是让学生从学校的“小社会”进入周围的大社会,接受社会现实的挑战,实行优胜劣汰的战略,优秀的人才最终就会脱颖而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一个最好不过的途径,当年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面临生死考验,毛泽东说“长 征是宣传机,长征是播种机”,二万五千里长征历练出了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主干,锻炼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军事和政治人才,这种形式的军事训练,远比军校当中训练出的军人更有战斗意志,更有亮剑精神,而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在暑期进行社会实践,这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大学生如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进行开创性的工作,整个民族就没有创造力可言,整个社会向上发展的空间就会大大缩小。

(1)一个人的一生,如果在青年时代学不下知识,忽视了在青年时代储备知识的重要性,终其一生也会碌碌无为,而所谓的“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同样如此,源远流长的文化,不曾中断的中华文明,都告诉我们“夫、志当存高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才誓不还”这样的词句,这样的铮铮誓言,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去奋斗,或为民请命,或献身于科学事业,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族的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青年人代表一个民族的未来,必须去学习,必须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在实践当中体验“学有所成”和“学有所用”,学习是人一生的事业,学习是一个国家永远的事,而社会实践则是学习过程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2)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是大学的第二课堂,在第一课堂当中了解和学习理论,在第二课堂当中进行亲自实践和操作,在实际的操作中进一步掌握理论,在理论的指引之下,进一步学习,进一步加强学习,顺利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创造性的思维一般产生于实践操作中,实际生活的需要,迫使蒸汽机产生,实践活动走在理论创新的前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开展时,纯理论的研究已经在指引实践活动了。对于大学生而言,脱离实际搞学问,即所谓的“闭门求学”,那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只有投身社会实践,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我们最终才会成功。

二、开展形势与政策宣讲的程序,讲解的方式方法,以及活动的战略部署。1.我们对形势与政策宣讲的准备过程;

(1)形势与政策宣讲的内容,一直以来是我们活动的重头戏。内容决定形式,选择好了内容,才能有效地开展活动,缺乏实际内容的空谈,是没有任何实际价值或意义的,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把重点放在调研上,研究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老百姓缺乏什么,他们需要一些什么,很明显,对于老百姓来说,“衣食住行”的初级资料的消费始终是最重要的,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他们对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会持续增加,而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是有差别的,对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耕地农机补贴等都是有区别的,根据不同的群体要有区别地讲解,我们本次主要讲解的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的部分摘要,城市社区安全,应急小常识的宣讲,而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带,则主要是涉农问题的深入讲解。

(2)作为讲解员,要具备这几个方面的素质。第一,自己要对所讲解的内容熟悉,如果自己都不清楚,想要向别人解释清楚,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宣讲的东西都是时效性很强的东西,必须用最快的时间去熟悉;第二,我们针对的群体不是大学生,不是听课的学生,而是对许多情况都一无所知的普通群众,但是却渴望知识的人,他们或许并不会说普通话,甚至于由于工作或农活很忙,没有过多的时间来聆听,针对这类群体,必须改变满堂灌的习惯,要从实际出发,讲述他们迫切需要知道的东西;第三,讲解员要口齿清晰,发音准确,讲解员说的话别人听不懂,宣讲的效果一点都达不到。我们要充分利用考试完了之后的几天时间,努力熟悉形势与政策宣讲的内容,苦练口才,准备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大显身手。

2.在形势与政策的宣讲中我们遇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引起的思考。

(1)在甘州区医院旁边的西景园小区宣讲时,是我们形势与政策宣讲的第一站,和居委会联系之后,他们给我们提供了宣讲的桌椅设备,并且和他们的法制“禁毒”宣传联系在一起,居委会在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中还是有深远影响的,由此可见,政府的基层组织是完善的,实际的运作效率也很高,在解决民众的日常琐事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要进 行进一步的开拓性工作,其职能必须完善,基层行政人员的素质必须提高。

(2)我们在讲解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人围了上来,进行了详细的询问,例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她想知道与此相关的更多内容,而我们的同学也是尽己所能,做了坦诚而有耐心的回答;在2012年7月25日早上的宣讲中,在甘州区商务局门口,一位中年妇女就法庭审判的一系列问题向我们进行了询问,在我们进行宣讲的七名同学当中,有四位同学是学习法学专业的,对这些问题非常的熟悉,在一些细节性的问题上如有不甚明了的地方,他们仍然果敢地询问老师,而我们的老师也做了详细的回答,这对于形势与政策的宣讲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3)在宣讲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部分人对宣讲人员存在警惕心里,当我们的同学把手头的宣传材料发给他们时,他们立即就将其折叠起来,迅速离开;一部分居民,当我们的同学主动上前和他们打招呼时,亲切地进行讲解时,他们大多借口离开,打断同学们发言,“我不识字”,“学生嘛,好好地把学上,搞什么宣讲”、“你们说的那些东西我听不懂”、“你们说的太长,我不明白”,“我忙着呢”,如此毫无配合的语言就展示在了大家的面前,令我们的同学很是尴尬。

(4)一部分过路的居民对政府存在偏见,甚至有老人说:“政府的政策很好,但基层的腐败分子不执行,也不落实。当然了,你们大学生做的很好,及时地宣传,对我们帮助很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工作方法,基层政权存在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来会成为大祸患,我们必须保持危机意识,认识到我们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调整策略,惩治腐败,厉行纪律,始终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基层政权当中去,要实实在在地落实,而不是搞形式,不是搞形象,科学发展观是指南,而不是空话,要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创新,走科学发展之路。

三、形势与政策宣讲的总结和反思; 1.形势与政策宣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说的就是一项工作的开展,准备工作极其重要,准备要从各个方面着手,在实物性的东西上要准备,在精神性的东西上也要准备。要有充分地准备,要有足够的经费去开展活动,要有足够的观众来参加活动,要有内容详实、言简意赅的精美宣传材料,要有开展活动的硬件设备;同时,要有长远的打算,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要有勇挑重担的献身精神,要有拼搏精神,要有团结精神,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准备工作扎实,活动开展起来自然就得心应手。

(2)作为进行宣讲的人员,要说好普通话,要熟悉人文环境,要熟悉风俗,不能乱撞胡碰,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而不是一个方面的专才,这对于宣讲人员而言,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7.2010学年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案 篇七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搞好含形势与政策课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此, 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提了很多具体要求。如何搞好这一课程的教学呢?笔者认为, 关键是要握好以下三方面:

1 把握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素质这一基础, 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

作为思政课教师, 必须天下大事事事关心, 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先学一步且学深学透。中央提出, 教师是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关键。每一名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的教师都要自觉坚定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充分认识, 勇担重责, 不辱使命, 要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科学、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杜绝主观随意性, 讲课的精神要与党中央的政策精神实质保持高度一致。思想理论课的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始终注意学术无禁区, 课堂有纪律;要注重与青年大学生交知心朋友。要深化改革, 大胆创新, 积极探索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要把科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对热点问题的解答及时补充到教学工作中去, 使授课更有底气, 课堂教学更有生气, 学生上课更有朝气。由此, 才能尽最大的努力科学传播理论, 讲清形势, 释疑解惑, 坚定大学生认同和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信念, 才能使本课程教学发挥作用, 收到好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课程建设标准的要求, 开展教学活动, 使青年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这里, 主要是要不折不扣落实好教育教学的“准、快、透、活”四个字基本要求, “准”就是吃准中央精神。根据中央要求, 形势政策课教育教学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着重进行党的“四基 (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 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 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等。为此, 要针对广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 结合每学期教育部下发的教学大纲要求选好题, 确保正确导向。教师讲授始终要注意服从正面宣传的需要, 增强正面宣传力度, 对负面现象讲解要适度、把准尺度。为扬荣抑耻, 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教学需作甄别对待。“快”就是反应要快, 行动要快, 特殊时刻按教学大纲要求打破常规第一时间传播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 而不机械式按部就班。“透”就是要求讲透彻讲明了, 成绩要讲够、政策要讲清、前景要讲明。说成就和大政方针要透彻深入而理直气壮, 说问题要讲明情况、分析问题成因和对策, 增强发展信心。“活”, 指立足于“入耳入脑入心”, 避免一般化、概念化, 教学方法和载体力求灵活、教学数据和事实材料力求鲜活。这四个要求是相辅相成的, “准”是原则和根本, “快、透、活”是途径和保证。

2 把握强化思想引导这一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导”与“学”两维度共促进

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从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 同时又有其特点。每学期教学大纲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灵活性, 教学上也应体现时效性和针对性, 要将形势的最新发展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尽量引入课堂, 以此释疑解惑, 凝神聚力, 引导大学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中央也明确要求该课程的教学应当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践, 回答对社会热点、难点“怎么看、怎么办”的现实问题。2012年上学期安排的几个专题即体现了即时性、现实性的教学特点, 包括文化强国与文化软实力 (要求深刻领会我国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的文化强国战略,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推进我国文化强国战略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我国经济热点分析 (要求把握当前经济形势, 认识推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内物价、楼市的调控、中小企业的生存、民众消费等一些热点问题) 以及农业与科技、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产业转移与就业、国际经济金融现状与发展趋势等。

要加强引导, 统一思想, 需认真探索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规律, 增强本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在此, 虽教师是关键, 但学生受众同样重要。要遵照每学期教学大纲要求, 从增进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增强教学实效出发, 结合学生的实际, 结合当前“转方式、调结构”与推进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实际, 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使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得到增强, 改革发展信心得到增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以学生为主体, 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实施上, 应敏锐把握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 大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质疑精神, 形成师生研讨型辩论型教学模式。[1]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理论热点面对面》、《半月谈》等教学资料的采用, 强化释疑解惑。为重视疏导启发教育,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笔者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讲、有话想讲、有话敢讲。笔者扭转“我说你听”的填鸭式课堂局面, 改单向型教学模式为交流型教学模式转变,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参与热情, 满足了学生受尊重的心理情感, 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促进了教学互长, 增进了教学吸引力和引导力。如在讲授2011年经济形势与物价问题这一课题时, 笔者以食堂物价公示栏、身边物价为例并结合《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等资料所列的事例进行宣讲[2], 学生感触很深纷纷发言谈认识体会, 之后, 适时引导学生了解物价上涨背后的复杂背景, 了解当前政府应对物价上涨的政策和为此所做的不懈努力, 让学生能对当前的经济通胀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 还组织开展了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活动, 在班上开展时事辩论会, 围绕“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学雷锋活动”等热点事件组织进行主题演讲, 安排学生做好预习和课题调研 (资料搜学) 等, 均广受学生欢迎。

3 把握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这一精髓, 教育学生明辨是非, 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是有别于单纯的形势任务宣传教育的, 它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明国情、析热点、辨是非, 增强大学生对科学理论的信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赖。

要实现以上目标, 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始终注意以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 以崇高精神激励大学生。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指针, 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形势观, 洞察形势, 分析形势, 认清形势。要培养学生的时事嗅觉和政治是非辨别能力, 让其对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蚀有充分的抵御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 一些领域道德诚信失范的问题比较突出, 这也对部分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冲击,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形势紧迫、任务繁重。政治是非观是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风向标。青年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由于思想、心理尚不成熟, 生活在多元价值观冲突的环境中易迷失政治方向, 需注重提高其政治是非辨别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 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政治是非是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核心内容。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这门课时, 笔者发现, 一些学生政治是非判断力上有所欠缺, 例如对提高成品油价格, 有同学不能理性分析判断, 认为是发改委和大油企在合谋推高油价, 认识问题只看现象未深入本质。笔者在讲这一专题时将近30年油价上涨的数据以图表列出, 将近30年国际政局的变化一一对应列举, 铁的事实告诉学生, 油价上涨最重要的因素是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美元贬值预期等) 以及主要产油地区的局势, 以此帮助学生掌握和谐辩证思维方法[3], 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针, 透过现象看本质, 澄清了一些片面性、不正确的认识。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都应抢占舆论高点, 直接传播党和国家声音的形势与政策更应如此, 课程讲解应自觉强化正面教育, 进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贯, 让大学生们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践行者。但正如列宁所说, “灌输教育不是强制性的硬灌, ……是采取各种灵活自由的方式宣传真理的活动, 也是受教育者自身价值世界的积极建构过程”。所以, 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用事实说话, 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1]

此外, 还要特别注重加强探究式体验式教育。体验式教育是唤醒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客观需要。要通过课堂知识讲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将“形势与政策”课堂向社会延伸, 让大学生入基层, 接地气,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在现实当中体验社会的发展进步,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 要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 (在江西有井冈山、瑞金、南昌“小平小道”等可贵资源)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 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形势与政策”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现实体验中感受历史, 感悟时政。笔者曾组织学生重走小平小道, 深化了学生对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邓小平伟大的品格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也深深感染了同学们。

综上所述, 我们应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重要地位, 注重导与学这两个教学维度, 让形势与政策走入学生的生活中, 引导大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鉴别力判断力, 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者、实践者、传播者和维护者, 心系国家和民族命运, 积极投身于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建功立业并奋力实现自身发展进步。

摘要:对青年大学生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因此, 我们应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 用好这一教育载体,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把握导与学这两个教学维度, 提升教学实效性, 引导学生明辨政治是非, 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激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全面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谢标.形势与政策课的导与学[J].传承, 2011, (21)

[2]中宣部理论局.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当代清正廉洁格言警句精选_关于清正廉明的名言警句下一篇:公厕安全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