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

2024-09-30

“十二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精选8篇)

1.“十二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 篇一

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编制单位:市农业局

一、发展目标

至****年,我市粮食总产达**万吨,棉花*.*万吨,花生*万吨,瓜菜**万吨,果品*万吨,肉类*.*万吨,禽蛋*.*万吨,鲜奶*万吨,水产品*.*万吨,林木覆盖率达到**%,农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年均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年均递增*%。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农村经济结构与市域布局

(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坚持“产业调优、品种调良、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总体思路,着眼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稳定产量,提高品质,增加效益。一是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做大做强特色产品,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化工程,在巩固粮食高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标准化农业,重点鼓励支持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加工,拉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基地化生产。二是大力发展畜牧水产养殖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扶持养殖大户和畜禽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养殖上规模、规模上配套、配套创品牌、品牌创名牌上下功夫。三是林果业。着力加强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建设,大力发展林菌(禽)间作种养增加丰产林综合效益。四是积极推进标准化农业,发展精准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工企业、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分流,充分就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力争到****年,基本建立起结构明显优化、布局较为合理、素质显著提高、活力进一步增强,能够较好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新框架。

(二)市域布局

*、种植业布局

一是优质粮产业。以发展优质小麦、玉米、水稻为主,在生产趋势上以优质高产并重,按全生产和商品化提高为目标,++++++++、++++、++++、++++等镇为主大力发展优质小麦和优质玉米种植,优质粮率达**%以上。以++++、++++街道及沿运夹河套地带为主建成*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力争将我市建成优质粮生

产基地县;二是瓜菜产业,以发展品牌菜为主,露地菜与反季节菜并重,以品牌菜创名牌,名牌菜增效益为目标,市域分布在沿大沙河两岸的++++、++++++++两镇及++++、++++等镇,尽快形成*万亩食用菌、*万亩水田藕、*万亩大白菜、*万亩土豆、*万亩黄瓜和西红柿及*万亩拱棚辣椒种植的蔬菜生产基地;三是油料和小杂粮生产,以发展油料经济作物为主,小杂粮市域化发展。小杂粮主要分布在++++、++++等镇山市丘陵地市,平原镇以栽培夏大豆和花生为主。饲料作物种植,以沿河道两岸及山市丘陵地带,食草畜禽养殖基础较好的++++、++++等镇为重点,从****年开始,前三年试点,后两年大面积推广。

*、林牧渔业布局

实施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必须把畜牧业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提高林牧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一是林果业。在产业布局上重点建设四大基地,即以++++镇黄丘山市为主的甜桃生产基地,以++++镇南部山市为主的大枣、板栗、冬枣等杂果基地,以++++镇西部山市为主的石榴、甜杏等杂果基地,以++++、++++、++++++++、++++镇为主的速生杨丰产林基地。

二是畜牧业。在产业布局上,全市围绕粮食转化增值和秸杆开发利用,以适度规模为基础,把食草节粮型畜禽作为发展重点。生猪生产重点放在++++、++++等镇,肉蛋鸡主要放在++++、++++、++++++++等镇,肉牛以++++镇为发展重点,示范秸杆青贮饲料喂养,奶牛重点放在++++、++++++++等镇,肉鹅重点放在++++、++++++++镇,肉兔立足++++++++镇向全市扩展。

三是渔业。在市域布局上,以++++、++++街道、++++++++等镇街水塘养鱼为主,建成****亩的名优鱼精养基地,沿运重点发展网围养殖,搞好鱼、藕综合开发,建立立体生态渔业生产基地。

*、农村第三产业布局

****年,农村一二三产业比例达到**:**:**。重点培育**大龙头企业,开发**大名牌产品。

三、主要政策措施

(一)稳定落实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政策。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土地承包期延长三十年不变的政策,签订承包合同,发放经营权证书,加强规范化管理,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

包权、生产自主权和经营受益权。要逐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在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促进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允许土地使用权租赁、转让、入股、反包,进一步促进土地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

*、认真落实惠农政策。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扶持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积极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发展集体经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要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农业企业运行机制,努力在“五荒”拍卖、农田林网、小型水利设施等拍卖承包上取得新进展。

(二)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化进程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加快步伐,不断探索新机制,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真正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集科研、开发、示范、推广、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窗口。

*、实施良种产业化工程和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把引进、推广新品种作为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根本措施来抓,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引进名优稀特品种,搞好品种搭配,实施良种统繁、统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商品价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重点推广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的先进实用技术,落实生态农业建设的“两减三保”工程,实施病虫害的统防统治、配方施肥的统测统配及生物治虫、间作套种、异体嫁接、立体种养、暖圈饲养、节水灌溉等农业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稳定机构,充实队伍,增加经费,使其真正发挥农技推广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标,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型就业能力,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农民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科技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努力向村级延伸,切实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力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争取到****年,**%以上的农业劳动力掌握*—*门适用技术,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以上。

(三)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培植发展龙头企业。结合市域经济特色,重点围绕粮油、蔬菜、食用菌、果品、桑蚕、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的发展,配套建设集产加销、贸工农为一体的龙型链式企业集团,组成企业++++舰队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市重点扶持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按照产品优势市域化、产品品牌专业化、产品生产规模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瓜、菜、果、桑生产,发展畜牧水产生产,放手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培植专业产销大户、专业村和产业镇,膨胀优势产业规模,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竞争力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到****年,全市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镇多业的市域经济特色。创造条件,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增加出口规模。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采取多方引导、多头领办,积极鼓励和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以此来调节龙头、基地和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健全产业化运行机制,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其发展重点放在产品运销专业协会、技术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三个方面,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合作经济组织达到***个。

*、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要继续建设完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有计划地发展期货贸易市场,积极改造农村集贸市场,形成中心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农村集贸市场相互联接、互为补充的市场网络。要大力开拓占领外埠市场,努力扩大对外销售比重,组织好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销售等营销方式。要加快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以市三农服务信息中心为依托,建立国家、省、市、市、镇(街)相连接的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向农民及时提供经济信息。要进一步加强流通服务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运销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壮大农民运销队伍。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农村高层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民营经济园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统一规划、总体设计,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同时,引导各类建设项目向小城镇规划市聚集,严格控制规划市外新上项目的分散布点,使小城镇成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载体。加快以城代乡、以工补农,同时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搞好乡村建设规划。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重点建设文明生态村,大力推广规模养殖与农村沼气,食用菌生产与废弃秸杆利用的节能型、清洁型再生能

源技术,努力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继续抓好防洪排涝、水资源保护和节水灌溉三大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我市农业抗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精心组织实施好涝洼地综合治理项目和土地综合开发,严格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要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造林。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载体,着力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全面构建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完善经营服务机制,推进农机服务的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水平。加强新型农机具的引进示范推广,大力推广机械深耕、机械精播、++++收获、秸杆还田、化肥深施等实用技术,努力提高农业机械的配套化程度和作业水平。加强气象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天气预报、气象信息处理、气象卫星应用和++++降雨等系统,要强化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短期气候预报,进一步提高实效和精度。

(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搞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党组织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尽快制订、落实农业和农村有关配套法规,深入进行普法教育,加强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依法治农,依法兴农。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移风易俗,树立新风,遏制封建迷信,反对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广泛开展创建文明集镇、村、家庭活动,培养人们的文明习惯,营造文明的社会环境。开发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推动农村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秩序,稳定农村大局,确保农村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2.“十二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 篇二

一、完善兽医管理体制机制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 坚持改革的方向不动摇、改革的力度不降低, 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基础上, 继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深入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健全完善兽医工作机构。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划分, 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兽医工作机构两个积极性。处理好行政部门与事业单位的职能界定, 建立健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的兽医工作新机制。理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与动物防疫技术支撑职能, 进一步调整中央级兽医事业单位职能, 形成监督执法、技术支持既相对独立、又分工协作的新格局。整合畜牧兽医部门执法力量, 全面推进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 增强兽医卫生监管能力。将兽医公共服务与兽医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处理好政府兽医工作机构和社会化兽医服务组织的关系, 创新兽医工作体制机制。

健全完善兽医工作机制。完善兽医工作机构运行机制, 借鉴OIE“兽医体系运作成效评估工具 (PVS) ”, 研究制定适合我国特点的兽医机构建设管理规范, 明确各级各类兽医工作机构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 细化兽医工作机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促进兽医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科学界定政府、部门和管理相对人在动物防疫中的责任, 严格落实动物、动物产品生产经营者防疫和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 强化兽医部门动物防疫监督管理和兽医公共服务职能。

二、启动实施国家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战略

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 依靠科学、依法防控, 群防群控、果断处置”方针, 着力构建防控结合、科学规范、责任明确、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 完善动物疫病防控策略机制, 制定并启动实施国家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 有计划地控制、消灭和净化对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危害严重的动物疫病。

逐步控制和扑灭重点动物疫病。有计划地控制、净化、消灭对畜牧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危害大的重点病种, 对优先病种率先启动单项防治计划。完善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机制, 定期评估动物卫生状况, 适时调整防治策略, 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推进重点病种从免疫临床发病向免疫临床无病例过渡, 力争消灭马鼻疽, 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达到控制标准, 部分区域猪瘟、家畜布鲁氏菌病达到净化标准, 部分区域狂犬病达到控制标准。

加强疫病源头控制。健全种用动物健康标准, 实施种畜禽场疫病净化计划;定期实施动物健康检测, 推行无特定病原场 (群) 和生物安全隔离区评估认证计划;引导养殖者实施封闭饲养, 统一防疫, 定期检测, 严格消毒, 降低动物疫病发生风险。

加强外来动物疫病风险防范。健全跨境动物疫病风险防范机制, 建立健全边境疫情监测制度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 强化边境疫情巡查, 加强边境地区联防联控, 强化技术和物资储备, 建立国家边境动物防疫安全屏障。

三、推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检疫、过程监管、风险控制、区域化和可追溯管理相结合”, 以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法规制度体系为基础, 以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为保障, 以创新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机制为重点, 提高执法能力, 规范执法行为, 加大执法力度, 积极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和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推进动物产品安全全程监管。强化养殖场 (小区)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和动物养殖日常监管。加大养殖过程兽药使用和休药期执行监管力度。探索建立疫病流行状况不同区域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市场准入卫生条件。建立动物卫生监督、动物跨省调运管理制度。规范屠宰检疫。着力提高兽药残留和细菌耐药性检测能力。逐步推行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全程监管和风险管理。鼓励养殖、运输、屠宰、加工从业人员提高动物卫生保护水平和动物福利水平。

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继续推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 提高人员素质, 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制定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管理规范, 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动物诊疗机构和执业兽医、乡村兽医自律及管理, 规范动物诊疗行为和执业行为。加强兽医实验室管理, 切实防范生物安全风险。积极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 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建设, 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和区域化管理。继续推进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提高耳标佩带率及信息采集传输量, 实现中央、省级数据中心互联互通和跨省流通动物快速追踪溯源。支持和鼓励无特定病原场、生物安全隔离区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积极推进无疫区示范区和有条件地区的评估认证, 适时推动已

建成无疫区的国际认可。

四、全面提升兽药监管能力和水平

以转变兽药行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满足动物疫病防治需要、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健全兽药行政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完善法规标准,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 促进兽药行业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兽药监管和技术支撑体系。制定实施兽药产业政策, 加强政策引导, 优化兽药产业结构。完善兽药行政审批制度和工作程序, 建立健全兽药行政审批责任制。完善兽药标准管理法规和工作程序, 积极推进兽药标准物质的制备、供应和使用。完善新兽药安全评价标准, 建立不良反应检测和报告体系。建立兽药风险评估体系。提高基层兽药检测检验能力。加强兽药残留研究和检测, 完善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和兽药残留检测方法。

加强兽药监管。建立兽药生产动态监管制度, 完善兽药生产企业退出机制。全面实施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SP) , 规范兽药经营活动。完善兽药监督抽检制度和执法联动机制, 提高抽检工作效能。推行兽医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兽药使用评价体系。积极推进国家兽药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促进政务公开, 提高兽药监管工作质量水平和效率。

五、加快推进新型兽医制度建设

全面实施兽医人才战略, 建设一支人员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兽医人才队伍。

推进兽医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推进实施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制度。以确认官方兽医资格为基础、以加强官方兽医培训为重点, 稳步推进官方兽医制度建设。做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 加强执业兽医资格准入管理, 强化执业兽医注册审查。严格规范兽医服务行为。研究推动建立执业兽医诚信体系, 规范兽医服务行为, 构建执业兽医管理长效机制。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在兽医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按照“稳定队伍、提升能力、推进专业化”要求, 加强乡村兽医队伍建设和管理, 全面开展乡村兽医培训, 健全完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补助政策。逐步建立新型兽医人才培养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 将兽医队伍培训纳入各级财政保障。建立兽医人才队伍信息化管理库, 逐步推进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管理。

培育和支持发展社会化兽医服务。加快培育动物诊疗市场, 特别是要健全完善乡村兽医服务体系, 积极支持、鼓励和引导动物诊疗机构多元化发展, 不断探索创新动物诊疗机构管理模式。规范城市宠物诊疗市场, 加快培育农村动物诊疗市场, 充分发挥动物诊疗机构和兽医服务人员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作用。

六、加快兽医科技进步

进一步加强兽医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兽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集成示范研究, 加强科技推广、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兽医科技整体水平, 为兽医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保障。

创新兽医科技发展机制。坚持把服务兽医事业健康发展作为兽医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努力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兽医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并全面整合现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实验室资源, 形成运转高效、支持有力的兽医实验室体系;加快建立科研信息社会共享机制, 完善兽医科技推广服务平台;切实加强兽医、卫生、林业等领域机构及专家交流协作, 共同开展交叉学科的联合攻关, 努力构建跨学科合作平台。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补充, 有效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 促进建立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

突出兽医科技发展重点。加强基础研究、集成应用研究、软科学研究, 引导各方面资源, 对涉及兽医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持续深入研究。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和外来动物疫病致病机理、多病原互作机制、免疫机制、流行病学为重点的基础研究, 动物卫生风险分析、经济学评估、主要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等为重点的软科学研究, 疫病防控模式、区域化管理、诊断试剂和新型疫苗、兽药残留及耐药性的风险与控制、兽药质量评价与检测技术等为重点的集成应用研究。

扶持中兽医、中兽药发展。遵循中兽医、中兽药发展规律, 做好继承和发展工作。积极推广中兽医、中兽药适用技术, 充分发挥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促进中兽药现代化及产业化发展;加强中兽医、中兽药文化建设, 做好中兽医、中兽药理论、文献、古籍的继承研究工作, 推动中兽医、中兽药国际化。

七、深化兽医国际交流合作

坚持“有予有取、合作共赢”, 提高我参与国际兽医事务能力, 增强在全球动物卫生领域声音, 加快构建跨境动物疫病联防联控机制, 在地区和全球兽医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面深入参与兽医领域国际事务。坚持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有机统一。严格遵守世界贸易组织 (WTO) 和OIE等国际组织规则, 及时准确地通报动物疫情信息, 分享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技术资源。进一步加大动物产品贸易谈判和国际规则标准制定的参与力度。全面深入研究OIE、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 有关标准规则, 跟踪国际标准规则制修订动态, 及时提出我国的立场和主张, 拓宽动物和动物产品贸易调控空间, 维护国内产业利益。

统筹推进国内兽医工作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兽医事务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兽医参考实验室建设。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兽医研究机构的积极性, 大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逐步将我国兽医参考实验室建设成为兽医科研信息、资源集聚推广平台, 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平台, 国际兽医卫生标准规则制修订技术支撑平台。设立专门联系点和工作组, 培养国际兽医卫生标准规则专家队伍, 及时了解、全面掌握OIE、FAO、CAC等国际组织相关工作领域发展动态, 采取有力措施, 加快国际标准规则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促进我国兽医工作与国际接轨。

强化双边和多边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 健全跨境动物疫病联防联控机制, 促进动物防疫关口前移, 保障我国养殖业和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建立完善我国与周边国家兽医管理部门对话机制, 及时准确通报动物疫情信息, 增进兽医机构和人员交流, 积极磋商双边多边动物检疫问题, 推动动物及动物产品出口。支持兽医科研机构、兽医药品和兽医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国际化发展, 深化与有关国家在兽医诊断、兽医生物制品研究、推广、生产和应用等领域的合作, 促进我国兽医相关产业“走出去”。

第四章“十二五”时期兽医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兽医法规标准体系

按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满足兽医事业发展需要的要求, 加强兽医立法的计划性、科学性, 提高立法质量, 及时将成熟的政策、标准规范化、制度化, 着力构建法制健全、政策有力、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既与国际规则接轨, 又适应我国国情的兽医政策法律体系。

以兽医行业管理为重点, 健全完善兽医法律法规。修订完善配套法规规章。加快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立法, 建立健全兽医法规规章体系。积极推进兽医法律法规立法后评估和执法检查工作。

健全技术标准和规范制修订工作机制, 规范制修订工作程序, 努力提高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加强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工作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强化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动态管理。

二、构建财政支持长效保障机制

坚持“突出重点、注重效率、优化结构”, 建立财政支持兽医事业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 建立适应国家兽医事业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支持政策。突出财政支持兽医发展的重点领域, 优化支持兽医发展的财政投入结构, 探索政府、企业、社会等经费多方投入机制, 加强兽医事业资金投入的效益评价。

进一步加大对兽医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制定实施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二期规划, 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支持和完善边境地区、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检疫监管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善的兽医卫生基础设施, 保障重大动物疫病预防监测系统、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置系统、动物检疫监督系统、兽药质量监察和兽药残留监控系统、动物防疫技术支撑系统、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系统等有效运转。

三、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

各地要全面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 站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高度,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把兽医事业纳入公共卫生的管理范畴, 作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 进一步理顺各部门工作职责, 加强对兽医事业发展的领导, 加强对实施本规划的组织领导。明确企业、协会、养殖户的责任和义务。大力宣传兽医科普知识和政策措施, 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关心参与兽医工作的良好氛围, 引导形成推动兽医事业发展强大合力, 努力开创兽医事业发展新局面。

3.“十二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 篇三

一、正确认识学校发展的内外环境

谋划武汉大学“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必须认真研究学校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客观把握学校发展的成绩和不足,科学判断,冷静分析,顺势而为,量力而行。

温家宝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作为承担着知识传承、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引领等重要任务的大学,正日益走向社会中心,受到高度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纷纷推出重大举措支持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这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学校承受的社会责任和压力也越来越大。

武汉大学地处我国中西部轴心城市——湖北武汉,是国家中西部地区办学历史最悠久、学科门类最齐全、综合性最强的大学,它紧抓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全面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历史机遇,主动为中西部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最好的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持,学校必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过110多年的建设发展,武汉大学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合校10年来,学校发挥综合优势,成功实现了“1+1+1+1>4”的聚合效应,学科特色和优势不断增强,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特别是多学科综合互补和原四校不同文化观念相融合所产生的巨大潜能,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合校10年之际,學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新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就近期而言,实现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一步(在2013年即建校120周年前后,把学校初步建成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一部分学科在国际上达到先进水平)的时间点正处于“十二五”阶段之中。无论是以远期目标还是近期目标为标准检视现实,学校发展都存在着明显差距与不足:

1. 学科综合实力需进一步增强

学科综合优势发挥不够,部分学科建设绩效不够明显,重点学科和基础学科建设尚待加强,学科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多学科优势集成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2. 高层次人才队伍仍然缺乏

人才总量需进一步扩充,人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物不足,具有国际竞争力、成果显著、特色鲜明的创新团队偏少,有实力冲击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的中青年优秀后备人才数量不足。

3. 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育人环境需要不断优化,“三创”教育理念需要深入落实,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4. 科研成果质量有待提升

学校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原创性成果不多,在进一步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引导与强化,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5. 实质性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待加强

学校在共同申请并开展重大国际科研项目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合作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吸引来华攻读学位的留学生、发挥国际学术影响力等方面,需进一步推进。

6. 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有待跟进

现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超大规模现代大学的管理不完全适应,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配套改革相对滞后,缺乏督办机制和问责机制,管理效率不高。

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方能乘势而上;正视不足,应对挑战,方能赶超先进。对于学校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而言,立足于长远和全局,深入调查研究,针对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是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基础和关键。

二、规划编制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十二五”期间,武汉大学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迈进,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努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校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素:

一是质量。经历了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质量问题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作为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武汉大学要立足于高品质的办学思想,妥善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要把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作为一种战略选择,改变通过量的积累和规模的扩张进行发展的模式,要通过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办学声誉、影响力的提高,不断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是特色。任何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样样突出,特色所在就是优势所在、竞争力所在、生命力所在。武汉大学在合并形成综合发展新格局的基础上,必须形成特色、突出特色、强化特色,以特色发展带动全面发展。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学科建设上集中若干优先发展的学科方向进行重点投入,力争有所突破;在人才培养上,通过彰显教育教学亮点,努力在国内形成示范效应;在管理上,力争通过制度创新激发管理活力,调动积极性,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制度与文化。“人”的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最终归宿,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真正内涵。无论是什么形式的高等教育,其文化本质都是相同的,即以人为本,发现人、发展人。因此,如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使人才有所作为,是制定发展规划的核心。结合国家即将实施“985工程”建设(2010—2020)的配套体制机制改革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应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和大学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点,着重规划怎样建立良好的大学制度,怎样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怎样建立凝聚人心的机制和大学文化。

在“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应重点强化以下方面的内容:

1. 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4.“十二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 篇四

为了进一步做好民政工作,促进全市民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工作回顾

市民政局是市人民政府主管社会行政事务的工作部门,担负着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等职责。自建市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

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局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局上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服从和服务于旅游带动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稳定社会的机制作用,为构建平安和谐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初步建立起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城市低保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市保障对象稳定在3.47万人左右,人均月补差标准达126元。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保障对象80966人,人均月补差标准达42元,基本实现五种对象应保尽保。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建立。灾害救助应急体系不断完善,救灾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累计发放救灾款17558.75万元,救济衣被78.5万件(床),大米6.92万吨,救助灾民和农村特困户610万人次,新建灾民新村11个,扶持灾民和特困户建房2万余间。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加强,改扩建乡镇敬老院71所,新增集中供养五保户2886人,集中供养率不断提高。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普遍建立,累计救助0.6万余人次。老区扶贫工作继续推进,共资助老区开发项目270个,累计投入项目资金900余万元,帮助近14万老区群众脱贫致富。教育、住房、就业、科技、司法等专项救助和援助也取得较大进展。

-----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固了基层基础。

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卫生、教育、劳动、文化、法律等服务普遍进社区。正在着力解决社区办公用房。顺利完成七次村委会和六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第七次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管理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永定区和四名工作人员被省政府评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出台了一系列双拥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推动了双拥工作深入广泛开展,慈利县、武陵源区和桑植县分别被授予省级双拥模范区(县);按政策规定先后9次较大幅度提高优抚对象补助标准;广泛开展“爱心献功臣”等活动,帮助部分优抚对象脱贫致富;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加大了退役士兵培训力度,稳步推进了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和无军籍职工的接收安置任务全面完成,军休人员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得到较好落实;烈士传编纂工作进展顺利;军供工作坚持快速、保密、安全、优质的要求,确保了过往部队饮食饮水供应。

-----加强民间组织和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提升了社会服务水平。

民间组织管理得到加强。积极促进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行业协会的发展,累计登记各类民间组织381个。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监管,指导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和诚信建设活动,发挥了社会组织在服务社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区划地名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积极稳妥开展乡镇村组和城市社区居委会调整,建市来历经1995年和1998年两次大规模区划调整,现我市下辖两区两县32个镇、63个乡(其中民族乡15个),145个居委会和1513个村民委员会;完成了城市设标工作,市城区共设标准地名359块,设立门牌号10000余块,被评为全国城市设标工作先进个人;自1995年起,历时五年,完成省、市、县三级1117公里的勘界任务,涉及2省5市(州)11个县130个乡镇498个村(居)委会;全面启动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制作出版了第一张行政区划图;加大了边界纠纷调处力度,有力维护了边界地区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

婚姻登记工作不断完善。由原来的管理登记改革为现在的婚姻登记,由原来的乡镇登记改革为区县集中登记,此项改革受到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表彰。全市各级婚姻登记机关多次被评为全国、全省婚姻登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慈利县被评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和被评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

殡葬改革取得突破性成就。全市现有殡仪服务机构三个。市殡仪馆、公墓山于1999年立项,历时八年,于10月29日基本竣工,同年12月1日投入,占地118.4亩,建筑面积平方米,设三个悼念厅,火化车间,骨灰寄存室等,开发了骨灰安葬区和遗体安葬区,迄今已为434人提供了殡葬服务。

-----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大了孤老残幼等特殊群体的帮扶力度。累计发行福利彩票1.8亿元,为市县民

政部门募集福利资金万元,全部用于福利设施建设;加强对社会福利企业的监管,为全市福利院适应手术的残疾儿童组织实施手术康复;老龄工作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的优惠待遇得到较好落实;积极推进慈善事业,增进了社会互助,组织实施“爱心改变命运”、“微笑列车”等活动,累计接受社会捐赠50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3万人次。

二、奋斗目标

“十

二五”时期全市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政工作全局,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以“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为主线,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投入机制,完善服务功能,推进民政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城乡社会救助、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城乡社区建设深入推进,民间组织发展规范有序,优抚安置保障扎实有力,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民政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为构建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三、工作规划

围绕上述目标,“十二五”时期要着重抓好以下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1.完善覆盖城乡低收入困难家庭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城乡低保分类施保机制,一是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建立低保补助水平动态调整机制,三是根据低保家庭结构、人口变化、就业变化、收入变化等情况建立低保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资助救助、门诊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住院救助“五位一体”的医疗救助制度;五保供养要提高水平,做到应保尽保。提高五保供养保障金标准,从目前的每人800元增加到1000元,达到省里规定的标准,在此基础上逐年提高。把住房困难五保对象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计划,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提高五保对象门诊救助标准,缓解治病困难;加大敬老院建设力度。未建敬老院的乡镇,在两年内陆续实施工程项目,完成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目标。全市101个乡镇,100%乡镇都有敬老院,提质扩容7所中心敬老院。逐步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在十二五期间达到25%以上。农村敬老院后续管理,重点要放在工作经费保障、工作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完善临时救助制度。要加强城乡低保、灾民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救助等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要加强社会救助与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就业再就业政策、扶贫开发之间的衔接对应,形成梯次保障结构。市(区、县)社会救助工作经费按上年上级下拨社会救助资金总额的5%纳入财政预算;乡镇(街道)工作经费按每名低保对象不低于10元纳入财政预算;社区(村)工作经费按每名低保对象不低于15元(来源:好范文 http:///)纳入财政预算;敬老院的工作人员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2.建立和完善救灾救济工作机制。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市、区县、乡镇、村100%制定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预案,100%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和灾情报送体系。灾害发生24小时之内,保证灾民得到食物、饮用水、衣物、医疗卫生救援、临时住所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救助。85%的城乡社区建立减灾救灾志愿者队伍,95%以上城乡社区有1名灾害信息员,公众减灾知识普及率明显提高。创建10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灾害损毁民房恢复重建普遍达到规定的设防水平;在多灾易灾的城镇和城乡社区普遍建立避难场所。继续加大对农村恢复重建和危房改造工程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市救灾物资中心储备库建设,各区县建立救灾物资中心储备库,重点乡镇(村)建立救灾物资中心储备室。

3.加快社区建设步伐,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扩大居民自治范围,在十二五期间100%实行直接选举。加大村务公开力度,争取100%的村实行规范化村务公开。按照民政部农村社区建设标准,100%完成农村社区建设。健全完善社区各个组织和各项制度,其中以逐步完善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为重点,争取在十二五期间,社区志愿者人数达到居民总人数的15%。完善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城市社区100%达到五室三站两栏一场一校的标准。十二五期间市、区县完成5个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上档进位。

4.加大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引导、扶持老区群众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优质高效、适销对路的种养业、加工业,积极培育、做大做强老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全市每年培育一批老区农业科技示范(专业)户100人次。严格管理老区扶建资金,保证及时到位,专款专用,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力争每年实施开发项目十个以上,投入资金70万元以上,带动3000人以上脱贫致富。

(二)加强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

1.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国家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要在政府的倡导、组织和支持下,动员社会力量建设社会福利设施,开展社会福利服务,满足社会对福利服务的需求。

2.大力推进慈善事业发展,不断完善慈善网络体系建设。组织好慈善系列活动,开展慈善大行动,预计惠及最为困难人员5000人。开展微笑列车活动,五年计划救助嘴唇腭裂残疾人150人。开展慈善医疗救助活动,五年将救助特困群众5000人。开展爱心改变命运助学活动,五年计划资助寒门学子80人。启动瑞典培训项目,五年计划资助150人。成立慈善组织。在市慈善总会成立后,总结经验,指导各区县相应成立慈善组织,规范慈善工作,推动我市慈善事业的发展。

3.加快老龄事业发展。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与人口老龄化发展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加强老龄机构和队伍建设,基本完成全市所有乡镇敬老院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机构示范点建设。全力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学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

4.依法规范社会事务管理。要继续深化殡葬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和提高火化率,制定《市殡葬管理实施办法》和《市公墓管理实施办法》。强化殡葬行业内部管理,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引导群众树立文明节俭、丧事简办的良好风尚。进一步规范婚姻、婚介和收养登记管理,坚决查处违法婚姻,制止搭车收费。加快收容遣送工作的立法进程,配合有关部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维护我市的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5.加大福利彩票发行管理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发行方式,规范运作,增加发行,“十二五”期间,力争完成销售1.5亿元,筹集公益金3000万元,为我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促进民政事业的发展。

(三)继续深入开展双拥活动,促进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

以双拥创建为龙头,巩固现有双拥模范城(县)成果。积极开展双拥创建活动,2010年创建市双拥模范城,2011年至2013年创建桑植、慈利双拥模范县。建立健全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重点解决在乡老复员军人的“三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每年按上年度基数的10%增长,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采取自谋职业和安排就业相结合的办法,安置城镇退役士兵,100%的完成安置任务。进一步完善优抚事业单位的管理。抓好全市光荣院和烈士陵园的规范化服务管理,力争将永定区烈士陵园纳入国家重点保护单位。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耐心细致做好答复处理工作,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少数复退军人群体上访,主动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思想教育工作,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四)加大社会行政管理力度,建立和完善管理、服务与监督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1.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建立健全规范的社团管理体制。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协调和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政治的稳定。加强民间组织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在十二五期间全市发展社会组织达到700家,其中社会团体达到500家,民办非企业单位达到200家。

2.全力做好市、区县政务、地名公共服务信息亭和触摸屏的安装工作。2010年12月前,市城区(含永定、武陵源城区)和武陵源核心景区实施并完成城市政务和地名公共服务信息亭及触摸屏的设置工作。2011年1月至12月慈利县、桑植县城实施并完成该项工作。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工作,对永定老城区的巷名进行普查登记并规范命名,将且住岗、南庄坪、官黎坪区域的路街巷进行重新命名。抓好县城和乡镇地名设标工作。2010年—2012年全面完成桑植县、慈利县城的地名设标志置工作。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乡镇地名设置工作。加强界线管理,推动创建平安边界活动。十二五期间继续做好边界线第二轮联合检查工作。

(五)加强民政队伍机构建设,充实工作力量

进一步加强民政队伍建设,切实改进作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技能培训,努力提升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民政队伍自身建设,推荐一批业务能力强的年轻干部,走向领导工作岗位。市(区、县)社会救助工作管理处工作人员配备原则上不少于8人,乡镇(街道)按每1万人不少于1名配备专职民政助理员或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社区、村委会配备专(兼)职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敬老院按供养对象的10:1比例配备工作人员。不断充实基层民政工作力量,确保乡镇(街道)配好专职民政助理员,所需编制包括在乡镇(街道)的行政编制总额之内,不足的可根据业务需要,适当配备事业编制干部。要保持乡镇(街道)专职民政工作者队伍的相对稳定,选优配强人员,对工作时间较长、政绩突出的乡镇(街道)专职民政助理员,解决好他们的职级和政治待遇。民政工作内容多,范围广。坚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完善民政内设机构,打造与民政职能相匹配的工作平台,更好的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统一社会救助机构名称,县级为社会救助(管理)局、乡镇(街道)为社会救助工作站、社区(村)为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加强民间组织、殡葬管理、社会救助、慈善总会、社会福利中心机构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立副处级民间组织管理局,增加编制5名,设二科一室,区县建立副科级民间组织管理局,增加编制3名。力争建立副处级慈善总会,设五部室,增加4名编制;殡葬管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中心建立副处级机构。

(六)加快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完善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需要。要着眼长远发展,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十二五”期间,主要抓好以下几个项目建设:

1.拟建市老年公寓,占地20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分一二三期工程,五年内完成。拟建桑植、慈利、武陵源等三县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计划投资2100万元,分三年实施完成。拟建永定、武陵源区城区街道社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8个,其中,永定区6个,武陵源区2个,分五年逐步完成。拟建武陵源区救助管理站,占地6亩,建筑面积600平方米,计划投资800万元。永定区、慈利县社会福利院改扩建,其中:永定区6000平方米,慈利县78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

2.加大殡葬改革力度和管理力度,为市殡仪馆增加一台火化炉50万元(捡灰炉),永定城区所辖社区居民死亡后一律实行火化。完善殡仪馆配套设施。随着城区范围的扩大,在永定城区建两个殡仪服务点,即殡仪馆,每个投资300万元,方便群众悼念致丧。武陵源区:修建殡仪馆和公墓区。投资1000万元。慈利县:殡仪馆、公墓山整体搬迁,迁至零阳镇两溪村,占地300亩,规划投资4500万元,分三期实施。第一期2500万元,第二期1000万元,第三期1000万元,实行政府投资与招商引资结合。桑植县:公墓新征地120亩,需资金100万元。加快火化区扩面、生态墓地、殡仪馆建设及青山“白化”治理建设,在人口聚居乡镇村规划建设公益性公墓。

3.做好军供站整体搬迁工作。

四、工作要求

做好“十二五”期间的民政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部门的责任,扩大社会的参与。各级政府应责无旁贷地从制度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推动民政事业发展。

(一)努力把握机遇,主动融入全局。当前,民政工作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为做好民政领域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供了有利时机,为把民政工作融入党和政府工作全局、切实履行职责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民政承担着重要职责,这既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又为民政工作提供了发展机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为民政部门在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随着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增强了财政对民政经费的保障能力,为加快民政事业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社会领域立法,为加强民政法制建设创造了有利环境。特别是当前在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决策部署中,中央和地方随时都有可能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民政工作随时都会遇到新的发展机遇。一定要把握好这些机遇,加快民政事业发展。一是要推动民政工作进入党委、政府的工作全局。要根据面临的形势,加强对民政工作发展趋势的研究,找准民政工作与全局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及时通报情况,促进其对民政工作的了解,加强对民政工作的支持;还要加强民政系统的上下联动,大力帮助基层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基层也要以积极的作为求得应有地位、赢得必要支持。二是要推动民政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要把加大民政事业经费投入、加强基层平台建设、加快民政服务设施建设等主要保障措施作为保民生的重要方面,作为促发展的重要举措,继续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推动民政事业快速发展。三是要推动民政工作融入民生保障的大局。民生问题涉及人的生老病死,民政解决的是民生问题的基础环节。只有把民政工作融入民生保障的大局,才能有所为、有其位。要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兜底作用;要资助困难群众参与医疗保险,提供医疗救助,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创造基础条件,并为教育、就业、住房、司法等方面的专项救助提供基础数据;要通过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壮大社会事业发展力量,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创造条件。

(二)继续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民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只有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才能推动民政工作取得新的发展。一是要创新思维。始终坚持以创新的思维解决民政工作的深层次矛盾,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寻找民政事业发展的新举措、新思路,真正做到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用思想的解放推进发展思路的转变,实现发展难题的破解,促进体制机制的创新。二是要大胆实验。要解决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就要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敢于试验,积极应对现实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多做对民政制度创新具有重要启迪作用同时又符合民政事业发展规律的尝试。三是要完善制度。首先要增强制度的系统性。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低保分类救助、临时困难救助、城乡医疗救助等救助制度,加强各类社会救助制度之间及其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衔接,提高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效益。同时,还要努力增强制度的操作性。要着眼于推进民政管理和服务的程序化、标准化,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灾害救援、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损赠等方面的工作规程;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建设体制规范,健全城乡低保标准、补助水平的科学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优待抚恤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联动机制,规范养老、婚姻、殡葬、地名等民政公共服务标准。

5.“十二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 篇五

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面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十二五”时期,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实现到2020年建成气象现代化体系奋斗目标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进一步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引领,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和深化各项改革的攻坚时期。近期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气象灾害防御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紧迫性。本规划是广东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阳江市“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的情况及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1、完成阳江大气探测基地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辅助项目、阳春、阳西远程工作站建设,实现多普勒雷达图像资源的实时共享。

2、建设GPS遥感探测仪站。在阳春、阳西建设GPS遥测站,其中阳西站是与国土部门联合建设、资源共享。

3、闸坡海洋观象台建设初具规模。完成了观测场建设及仪器安装,配备强风型超声风速仪并投入业务使用,开展地波雷达试验,建设了三个海岛自动站、二个海岸自动站和一个70米梯度测风塔。

4、每个镇建成一个自动气象站,全市建成了46个。能自动进行每10分钟一次的观测,能及时提供每个镇的降雨量、大风、温度等气象资料。

5、完成了阳江闪电定位仪、大气能见度仪建设;

6、完成阳江市气象影视中心建设;建设完成图像、声讯和数据高速通信网络;

7、完成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升级改造;

8、完成阳江市气象决策服务系统完善和升级;

9、开展阳江市气候资源分析和研究。

10、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11、建设完成阳江市防雷中心雷电环境评估系统,开展阳江市雷电风险评估业务。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基本实现,重点任务如期完成,为“十二五”时期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和自动站网的建设,大大增强了我市的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在防御台风、暴雨、干旱、高温、寒冷等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服务以及人工增雨作业中起到了显著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气象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与国内先进水平比较,我市气象事业在现代化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管理体制、人才素质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需求,同时,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尚未形成,气象事业的投入与发展需求不相匹配,体制和机制障碍短期内难以解决等瓶颈问题仍将制约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

天气预报时效和精细程度都亟待提高。暴雨特别是特大暴雨的定时定点预报能力亟待增强,强对流(雷雨大风、冰雹)、大雾等特殊天气的预报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气象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总体水平、能力及服务内容还不能满足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现有的气象服务模式和方式尚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台风海啸预警服务、雷电灾害监测预警防御、专业化城市大气灰霾、大雾监测预警等都缺乏足够的现代化手段。

2、气象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

阳江市气象事业起步晚,阳江市气象局于1989年从县级气象站升格为地市级局,经费投入与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技术装备科技含量不高,观测项目有限,存在探测盲区,海洋探测尤其薄弱;现有的专业气象观测网在探测范围、精度、分辨率等方面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专业服务的需求,观测项目存在诸多空白,闪电定位、风廓线、GPS/MET水汽总量探测、大气化学成分监测等尚属空白,海上、交通干线和高山上等地区的观测资料十分缺乏;信息网络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能力不能满足预报业务服务的需求,部门之间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不够,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突发气象灾害信息传递,尤其是农村、山区、海上等偏远地区,服务能力仍然存在“最后一公里”瓶颈。

3、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队伍不足

我市气象队伍受人员编制制约,能适应气象事业跨越式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人才不足;掌握现代化装备和技术的一线高素质人才不足,具备多学科交叉研究和业务能力的人才更为缺乏。人才匮乏是造成气象事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4、广大市民防灾减灾意识有待提高

气象防灾减灾技术指导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充实稳定;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市气象局主要在“3.23世界气象日”、“科技活动周”等活动中向公众宣传和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科普展示的内容少、科技含量较低、表现手段落后、活动时间短,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仍较薄弱。面向基层乡村社区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有待进一步深入。

5、应对气象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不强

重大突发灾害性天气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还有待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还有待加强,灾害救援机制不完善,气象灾害应急能力亟待提高,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现场监测和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基本还没有建立。气象灾害管理和应急工作亟待加强。气象灾害综合协调机制、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减灾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气象灾害灾情监测、采集和评估体系建设滞后,气象灾害风险综合调查评估等方面工作尚未开展。

(三)我市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1、防灾减灾对气象事业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极端气象灾害增多,台风、暴雨及其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多次就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气象工作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

2、应对气候变化对气象事业提出了新挑战

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生存、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都明确指出,不仅要加强气候观测系统建设、气候变化监测预估,还要开展气候变化对各行业、各领域的影响评估,开发气候变化减缓和和适应技术,提供气候变化决策咨询,这对气象事业提出了新挑战。

3、新农村建设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需求

农村仍然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农业仍然是最易受天气气候影响的脆弱行业,农民仍然是最需要提供气象服务的弱势群体。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新经济,规划选址建设新村镇,气象科技下乡培育新农民,健康旅游追求新生活,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需求,农村防灾减灾和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将进入发展新阶段。

4、科技创新将为气象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全国科技大会、全国气象科技大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科学技术大会、广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都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地球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科学以及相关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和跨越,将推进气象事业在关键科学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气象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面对上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必须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气象事业发展,加速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实现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建设具有“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为阳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阳江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树立“减灾也是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营造敢闯敢试,鼓励创新,科学谋划,率先发展的宽松环境,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和现实性作用。

2、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保障人民福祉安康,维护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气象事业的首要任务,把改善民生贯穿于气象事业发展的始终,把发展气象事业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为民、安民上,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努力实现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

3、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立足当前狠抓公共气象服务,强化服务能力,丰富服务产品,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体系。还要着眼长远,夯实基础,强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增强发展后劲。

4、衔接规划,协调发展。做好与阳江市经济社会“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广东省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广东省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等的衔接,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以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综合气象观测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切实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使阳江的气象现代化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级城市气象部门的先进水平,实现气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2、主要指标

——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5%以上,中小尺度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85%以上;台风和区域性暴雨等中小尺度灾害天气预报时效达到3天,短期预报质量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突发小尺度气象灾害预警时效1小时以上,准确率达90%。

——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影响。年季旱涝、冷暖气候预测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5%,开展气候变化对敏感区域和敏感行业的定量影响评价,开发相应的适应技术,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气候变化决策服务报告。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人工增雨作业区作业期间雨量增加20%以上,完成全市风资源评估,开展海上风资源调查评估,显著提高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量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

——气象为农服务。明显提高气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能力,提升农村防灾减灾、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新村镇规划、新农民培育的气象服务能力。

——海洋气象业务。明显提升海洋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和服务能力,海洋气象服务时效延长到10天,基本满足海上国防、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运输等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气象服务。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达到90%,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达85%以上,初步实现对农业、水利、交通、电力、环境、地质等行业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提高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

加强由天气雷达、地面和高空气象站、自动站网组成的以地球表面为观测平台的地基探测系统;加强大风、大浪、海雾和风暴潮等海洋气象灾害监测;加强农业、交通、电力等高影响行业特种气象观测;加强山区、水域、城市、偏远村镇、灾害脆弱区和易发频发区气象监测,建设气象多灾种综合监测平台,充分发挥综合观测网的效益。

(二)完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

加快建设阳江市海洋气象台,综合运用多种观测资料,优化临近预报、短时预报、中期预报、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加强数值天气预报及其解释应用;强化延伸期预报和区域气候模式的本地化应用工作;建立强对流天气中小尺度综合分析系统;努力实现“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气象灾害预报,进一步提高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的预报水平,加强高敏感、高影响行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实现对多种灾害预警防御的统一协调、指挥和调度,提高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三)完善气象灾害公共服务系统,提高气象灾害信息服务的覆盖面和公众满意度

加强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建设,突出增强为各级党政领导防灾减灾服务的针对性、主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丰富公众服务产品,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加快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做到第一时间、第一发布,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实现气象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事业、进学校”,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各部门综合应急联动机制。建立高敏感、高影响行业气象灾害服务平台,提高为各行业、各领域、重大社会活动、重大社会事件、重大工程的气象服务能力,建立气象灾害灾情监测、采集、评估系统,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提高雷电防御的科学性。

(四)强化信息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监测信息的快速、安全处理和发布能力

进一步整合现有气象通信系统,采用先进的IT应用技术,逐步实现气象信息的“更快”传输、有效的发布,逐步满足气象灾害监测数据快速、准确、安全、可靠地传输。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保障大数据量的灾害监测和预警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快速处理。

四、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05亿元)

(一)大气科学综合试验基地

——项目内容概述:在成功举办国际探空比对试验基础上,建设国内外永久大气科学试验基地,提高阳江气象影响力和科技服务水平。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际大气科学试验标准,对基建、通信、供电、供水等进行改造。

2、增加设备投入。对雷达、探空、地面和信息通信装备进行更新升级,提高设备性能。

3、加强人员培训。对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外语、服务等技能培训,增强承接大型国际活动能力。4.建设气象公园。对探测基地所在的髻山进行综合规划,建设气象科技综合大楼、参天台、24节气长廊、气象名人长廊、人与自然长廊、书法艺术长廊、小小气象站等,充分体现“气象·环境·人”主题。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

(二)海洋气象观测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 1.完善海陵岛海洋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基地在近两年的台风天气中监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基地的功能,拟补充部分设备。2.新建2个海洋气象观测站。我市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在东平、上洋再增加1个海洋气象观测站。3.近海浮标观测系统。目前,我省海洋上的探测资料非常缺乏,项目计划建设1个近海10m浮标观测点。4.海洋自动气象观测站。目前海上气象实况资料缺乏,严重限制了海洋气象的服务能力。在海岛增加布设2个海洋自动气象站。5.布设GPS/MET水汽监测站。6.建设高频地波雷达,探测海洋表面流场、风场、浪场等多种海洋动力学参数。

——总投资:2000万元

——建设时间: 2011-2015年

(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项目由灾害性天气综合信息数据平台、中小尺度数值预报技术支撑平台和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系统运行平台等三大部分组成。灾害性天气综合信息数据平台主要由预报预测系统实时业务数据库、历史资料拯救和气候系统数据库、卫星遥测资料分析应用数据库、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中小尺度数值预报技术支撑平台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数值模式的多种资料质量控制系统。2.实时天气的快速再现分析及诊断系统。3.短时天气快速预报循环及精细化模式预报系统。4.数值预报产品快速生成系统。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系统运行平台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海洋气象台建设。2.暴雨业务系统和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3.台风预报业务系统。4.海浪与风暴潮监测预报系统。5.火险预报系统。6.地质灾害预报系统。7.短期气候预测系统。8.气候可行性论证系统。9.气候资源开发保障系统。10.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系统。11.雷电监测预警系统。12.海洋气象灾害评估系统。

——总投资:2000万元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四)灾害预警服务产品发布系统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本项目主要由1.灾害预警服务产品发布系统。主要由灾害预警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库、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发布系统、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发布系统和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发布系统组成。2.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建设,主要是进行增加和扩充,提高各种发送手段的信息接收终端的覆盖率,实现预警信息服务的均等化。3.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平台。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灾情收集上报和信息管理系统、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气象灾害灾情预评估系统、气象灾害灾中跟踪评估系统与气象灾害灾后快速评估系统。

――总投资:700万元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五)信息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对现有信息网络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建立一套高速、宽带的通信网络系统;完善并增强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满足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信息服务系统,逐步实现气象信息的“更快”传输、有效的发布,逐步满足气象灾害监测数据快速、准确、安全、可靠地传输。

――总投资:500万元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六)人工影响天气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建设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把人工增雨从抗旱救急提高到缓解水资源短缺、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高度,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决策水平和有效应对能力,提高作业效益,逐步开展人工防雹、人工消雾、消云、消雨等作业。

——总投资:300万元。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

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绩效评估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行政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协调联动,建立市应急办指挥部与成员单位、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的制度和机制。逐步形成“政府领导、气象预警、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害体系和机制。全面提高区域和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和谐阳江建设。

(二)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的资金投入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气象事业“坚持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把增强气象能力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按照气象部门“工作在当地、服务在当地、效益也在当地”的特点,将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要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和渠道,落实规划项目资金,建立项目维持经费落实的长效机制,确保已有的建设项目和气象仪器设备能发挥最大效益。

(三)加强气象灾害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加快气象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报和防御等科学技术研究,着力提升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数据平台建设,并把共享和整合作为重点,推进网络化气象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和机制建设,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与机制建设。

(四)努力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范意识

6.“十二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 篇六

为加快全省殡葬事业科学发展,按照《殡葬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25号)、《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民发„2009‟170号)和《安徽省殡葬管理办法》、《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等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殡葬工作,全省殡葬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群众丧葬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文明祭扫风气正逐步形成,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文明节俭办丧事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殡葬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显著。先后开展了殡葬管理专项整治、“青山白化”专项治理、公墓清理整顿等集中整治活动,全省共清理整顿非法公墓20余处、查处违法违规案例30余起,收缴销毁非法生产、销售丧葬用品10万余件,有效地强化了殡葬管理,净化了殡葬环境。

——殡葬改革监管力度日益加大。全省除石台、祁门等10余个山区县实行土葬,其余地区全部实行火化。在火化区,重点加强对农村殡葬改革的督查监管,加大“以罚代葬、以罚代化”行

为的查处力度,遗体火化率保持在83%以上。在土葬改革区,开展平坟还田(林),先后平毁、迁移散葬坟墓8万多座,平坟还田(林)近3000亩,新增植被、绿化近3000亩。

——殡葬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至2010年底,全省共建有殡仪馆78座,经营性公墓98座,农村公益性公墓1141座。全省殡葬基础设施改造投入资金2亿多元,殡葬服务环境明显改善。殡葬服务单位行风建设富有成效,一批殡葬单位和个人荣获民政部、省民政厅和相关部门的表彰。殡葬服务人员从业资格鉴定扎实开展,殡葬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殡葬救助制度初步建立。合肥、铜陵、马鞍山、滁州、亳州等6个省辖市出台了惠民殡葬政策,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生活困难重点优抚对象等特困群体享有免费基本殡葬服务。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省殡葬事业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丧葬需求,特别是在殡葬基本公共服务、殡葬管理体制、殡葬资源配置、殡葬救助保障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殡仪馆设施设备总体落后。部分设施陈旧,管理粗放,功能单一;部分殡仪馆地处城市中心,急需搬迁。二是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以及工作环境差、待遇偏低等原因,殡葬服务岗位缺乏吸引力,一线殡葬职工年龄偏大,职业和文化技能难以适应工作需要。三是资金投入不足,惠民殡葬服务覆盖面狭窄。四是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态节地葬法推动缓慢,殡葬环境整治任务繁重。为此,必须坚持深化殡葬改革,进一步规范殡葬管理,努力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生为导向,坚持基本殡葬服务公益性方向,大力推进惠民殡葬、绿色殡葬,树立文明节俭丧葬新风尚。加大殡葬改革力度,理顺殡葬管理体制,加强殡葬行业监管,健全殡葬救助保障制度,促进殡葬科技进步,充分发挥殡葬改革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公益优先。满足群众根本利益,完善殡葬救助保障制度,保障困难群众丧葬需求,彰显基本殡葬服务公益性质。做好殡葬惠民政策与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衔接与配套,完善利益导向体系。

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继续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殡葬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政府主导、民政协调、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推进殡葬改革,提高殡葬公共服务水平。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兼顾各地经济发展现状和城镇化水平,统筹推进城乡殡葬事业发展。加强对不同地区的分类指导,重点推进相对滞后地区殡葬改革工作,实现殡葬事业协调发展。

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正确处理行政与事业、服务与经营的关系,明确政府职责和市场行为,发挥公益性殡葬事业单位的重

要作用。坚持管理与经营分开、监督与经办分离,实现殡葬服务经营的公平、诚信,殡葬管理监督的公开、公正。

(三)发展目标

——殡葬基础设施投入持续增加。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力争新建殡仪馆4-5座,改扩建殡仪馆10-15座。增建公益性墓葬设施,到“十二五”末,每个乡镇平均拥有的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达2座以上。

——殡葬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特困群体殡葬救助制度,适当扩大免费提供殡葬基本服务对象范围,逐步实现殡葬基本服务均等化。

——殡葬服务从业人员培训范围进一步扩大,80%以上的工作人员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殡葬服务更加优质规范。

——遗体火化率继续巩固提高,环保节地葬法逐步推广,江(水)葬、树葬、草坪葬等绿色生态葬法达30%以上。

——殡葬工作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现省、市、县三级殡葬信息联网。

——殡葬管理体制进一步顺畅,服务网络日益健全,行业监管更加有力,殡葬科技水平稳步提升,绿色殡葬理念深入人心。

三、主要任务

(一)坚持推行火葬和改革土葬

在火化区,通过依法强化管理、改善交通状况、完善设施建设、加强宣传引导等措施,继续巩固提高遗体火化率。在土葬改革区,依法强化殡葬活动管理,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移风易俗,积极参与土葬改革。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少数民族丧葬管理规定,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严格限制墓葬用地,推广不留坟头的安葬方式,治理乱埋乱葬,不断深化殡葬改革。

(二)逐步实现殡葬基本服务均等化

加强殡葬服务价格管理,合理区分殡葬服务性质,规范基本殡葬服务及延伸服务价格形成机制。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寄存等基本服务,按照非营利原则从严核定价格并适时调整。延伸服务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收费标准由市、县物价部门制订。进一步完善殡葬救助体系,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原则,适当扩大免费提供殡葬基本服务对象范围,逐步实现殡葬基本服务均等化目标。

(三)进一步优化提升殡葬服务

健全殡葬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推动技能鉴定与用人单位岗位聘用制度衔接,逐步实行殡葬行业准入制度。进一步优化殡葬服务内容、程序和标准,完善便民惠民的殡葬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以基本殡葬服务为主体,选择性殡葬服务为补充的服务格局。积极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和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坚持把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作为行风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殡葬工作统筹安排,共同推进。创新殡葬服务模式,开展诚信服务、优质服务、文明服务和规范服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四)加快殡仪馆建设和火化设施改造升级

继续推进殡葬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对落后火化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推广使用环保节能型火化炉,实行节能减排。积极争

取财政部门安排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和殡葬设备设施更新改造补助资金。省民政厅已将殡葬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列入省级福彩公益金预算,市、县民政部门要相应从本级福彩公益金中安排专项补助资金。进一步争取各级政府对殡葬事业的重视和关注,做好新建、改扩建殡仪馆的选址、规划、资金筹措及具体建设工作。

(五)严格经营性公墓审批和管理

严格经营性公墓审批程序,规范经营性公墓建设管理,坚决取缔非法公墓,纠正违规建设公墓。严格执行公墓墓穴占地标准,加大对超大超高墓穴、墓碑的治理力度。严格控制经营性公墓数量和建设规模,严格经营性公墓建设审批程序。

经营性公墓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经营性公墓墓穴建设应充分考虑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承受能力,每年在新建墓穴中要安排不少于5%的低价位墓穴及骨灰存放格位出售给低收入城镇居民特别是困难居民。加强墓穴、骨灰存放格位的销售管理,严禁墓穴(格位)预售、传销和炒买炒卖行为。

强化经营性公墓年检制度,经营性公墓每两年开展一次年检,年检结果由省民政厅在相关媒体进行公告。

(六)加强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和管理

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应符合城乡规划要求,推动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纳入新农村和村级公益事业规划。优先建设公益性骨灰堂,在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地区,经批准可由若干个村委会规划建设1座公益性公墓和1座公益性骨灰堂。

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树葬公益林)由乡(镇)人民政府管理。禁止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树葬公益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收费,其基本建设费、绿化费及日常维护费由管理单位按合理补偿原则,报物价部门审批并公示后收取。农村公益性公墓墓区内统一设立焚烧点,严禁随意烧香焚纸。禁止建立或者恢复宗族墓地,禁止偷埋乱葬和“装棺二次葬”。

参照经营性公墓年检要求,完善公益性公墓年检制度。(七)大力推行骨灰处理多样化

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为重点,推行绿色殡葬,创新骨灰(遗体)安葬方式。继续争取政府投资、奖励和补贴,大力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等节地葬法,积极倡导撒散、江(水)葬等不保留骨灰方式,实现骨灰安葬多样化。逐步提高公益性公墓生态节地葬法的比例。新建经营性公墓及现有经营性公墓中尚未开发的墓区实行节地葬法的比例应不低于30%。

各地要在地理位置适中、环境良好的生态林区设置永久性树葬区,配套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定期或不定期免费为群众提供骨灰树葬服务活动。交通不便的山区可以乡镇或村委会等为单位划定树葬区域,免费供群众以撒散、深埋不留坟头等方式安置骨灰、遗体。树葬区内提供必要的追思纪念场所,以满足逝者亲属缅怀先人、慎终追远的愿望和需求。

沿江、沿淮、沿湖等地区要在适宜水域规划设定骨灰江(水)葬区,每年组织开展不少于两次的免费骨灰江(水)葬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落实。各级民政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完善殡葬协调领导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要根据人口、土地、交通、生态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殡葬服务设施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明确殡葬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完善本地殡葬事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发挥牵头作用,主动协调配合工商、国土、林业、物价等部门落实殡葬政策和管理措施,推动殡葬事业发展。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完善殡葬事业公共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基本殡葬服务设施设备,特别是火化设备的更新改造。落实基本公共殡葬服务经费,增强政府提供基本殡葬服务的能力。落实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用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发挥其在基本殡葬服务中的作用。完善惠民殡葬政策,对节地葬法或不保留骨灰,以及土葬改革区自愿火化的,实行政府奖励、补贴,逐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殡葬救助保障体系。

(三)理顺管理体制,提升服务水平。明确相关部门在殡葬改革、殡葬管理、殡葬服务、殡葬价格和丧葬用品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工作职责。殡葬服务单位要进一步优化殡葬服务内容、程序和标准,完善便民惠民的服务网络。殡葬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殡葬从业人员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和创先争优活动,教育殡葬系统的干部职工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讲究职业道德,弘扬优良作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注重宣传倡导,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行业协会、村(居)民委员会、红白理事会作用,以清明节等传

统节日为契机,开展殡葬改革宣传进社区活动,宣传实行殡葬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宣传殡葬改革,倡导文明新风,争取社会各界对殡葬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7.“十二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 篇七

一、公共图书馆事业要坚持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的公共图书馆发展建设, 继续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原则, 并将其全面贯彻到实践中去, 使图书馆由传统型图书馆向研究服务型图书馆转化, 实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发展。

1.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

图书馆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宗旨。以往图书馆管理中的以人为本较多注重于服务客体 (读者) 的层面, 实际上以人为本所指的“人”包括两个方面, 即作为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和作为服务客体的读者。在内部管理上, 应以工作人员为本。要大力发掘其潜能, 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引导他们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追求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以图书馆的发展带动自身的发展, 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在对外服务上, 要以读者为本。实现读者第一,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提供一种以读者为中心的, 全方位、多元化、个性化、深层次的服务, 让读者充分享受图书馆服务带给他们的便利和满足。

2. 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

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 是由图书馆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所决定的。从内部环境来看, 图书馆作为一个整体, 只有全面综合考虑, 实现图书馆的部门设置、职能划分、人员安排、资源配置等业务的优化链接, 才能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和效益。从外部环境来看, 大力发展图书馆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基础, 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关键组成部分, 这是由图书馆作为收集知识、传播文化、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基本职能所决定的。坚持图书馆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局性, 确立图书馆在社会中的价值以及针对这种存在价值作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既要统筹兼顾、把握全局, 又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二是全体性, 图书馆建设作为公益性文化的基础工程, 需要政府、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力量, 协同体现“共建共享”的现代思想;三是全方位性, 图书馆的发展要适应知识经济和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全方位地拓展其服务功能, 不断满足人们对知识信息广泛与精深的需求。

3.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实现图书馆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图书馆的规划上, 要关注当前需要, 还要着眼未来发展;在资源采集上, 要处理好当前需要与潜在需要的关系;在资源管理上, 要处理好现在处理方式与未来处理方式的衔接;在资源利用上, 要处理好当前利用与未来利用的关系, 避免短期行为, 延长资源寿命, 保证可持续利用。除此之外, 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转变观念,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特别是要树立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其次, 搞好馆藏, 积累可持续发展资源。馆藏建设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文献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而文献的可持续发展又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要切实抓好馆藏, 要实现文献资源收藏重点转移, 逐步从印刷型向非印刷型转移, 并逐步扩大非印刷型的收藏比例。再次, 加强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一方面可实行馆际书目信息共享, 协作收藏;另一方面加快网络建设, 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要注重特色收藏, 做到既突出馆藏特色, 又保证文献资源的可持续发展[3]。

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继续推进标准化建设

建立一部完善的图书馆法, 能够监督和规范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保证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对图书馆的正确领导, 保证图书馆事业发展能够保持正确方向, 使广大群众享有使用图书馆的权利和对图书馆的监督, 保障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图书馆事业所必需的经费、人力、建筑设备及其合法权益, 保护图书馆收藏民族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的工作职能, 调节图书馆的内外关系, 促进图书馆网络建设, 加强图书馆的统一管理, 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为适应“十二五”发展的要求, 建立、健全与图书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化建设, 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体系、法规监督体系和标准评估体系, 仍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图书馆事业需要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 它的发展也需要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托。但目前我国仍缺少一部相对完善和成熟的图书馆法, 没有调节国家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等等在图书馆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法规, 使图书馆的发展缺少了相应的法律基础。

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必须保证标准化, 按照相应标准进行。对于公共图书馆资源的利用, 从整体角度看, 国际范围内的必须通过国际标准来加以规范和实行, 全国范围内的必须通过国家标准来实现。而国家标准应本着向国际标准靠拢的原则, 力求与国际接轨。但当前我国许多公共图书馆对国际、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和要求仍然是一知半解, 缺乏有效的领悟和执行, 制度上和程序上的模糊、混乱, 直接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的产生和存在。实现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 标准化工作是前提, 必须全面推进和贯彻执行标准化, 确保每项工作都在各项标准的要求下开展。

三、进一步丰富、整合各类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图书馆目前的资源条件与社会需求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根据人民网2010年关于“图书馆的认知和使用情况”读者问卷调查, “不去图书馆最主要的原因”中“馆藏不够丰富”成为最大阻碍, 近七成 (66.9%) 的读者选择了此项。由此可见, “十二五”发展时期, 继续丰富、整合各类资源仍然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

继续丰富、整合馆藏各类资源是搞好读者服务的物质基础, 必须切实做好文献资源和数据资源建设工作。文献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必须适应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 保持馆藏规模和质量均衡稳定的增长。要解决图书馆经费不足的问题, 建立科学、方便、快捷的采购系统和渠道, 通过加强信息沟通和情报收集, 定期开展社会调查, 第一时间按读者需求收集最新书籍及数据出版资料, 建立相关信息库, 从质量、数量及时效上完全满足读者需要。

四、继续坚决贯彻免费开放的政策

公共图书馆免费对人民群众开放之后, 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加强管理。

加强对内和对外两方面的管理, 对内通过科学管理, 领导和要求图书馆员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完成自身工作, 同时积极调动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做到能够根据不同时间和实际情况对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对外通过对读者宣传图书馆相关制度, 开展诚信教育, 让读者充分认识到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并能遵循这些制度, 使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2. 拓宽服务。

拓宽服务主要是从服务范围、服务方式方面进行。图书馆免费开放后, 面临着的一个实际趋势就是随着人民群众的利用人数和频率的增加, 由于社会地位、知识层次和阅读动机的不同, 读者对图书馆具体需求方式必然会相应增加, 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拓展自身的服务范围, 增加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水平, 以做到对读者有求必应。

3. 积极引导。

通过各种方式的宣传和咨询, 使更为广大的读者了解和认知图书馆的作用, 开发和提高到馆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率, 改变其原有的相对单一和传统的使用方式, 同时吸引社会潜在的读者, 使图书馆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 发挥图书馆传播文化知识的职能作用。“十二五”时期国家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目标和任务, 这需要所有图书馆人的努力, 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理解和支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形势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发展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对所出现的问题也应给予高度重视。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科学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规划战略性目标, 这个目标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面对困难与挑战, 我们要抱着积极向上的心态, 保持科学理性的思维, 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 用实际行动去实现公共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蓝图。

摘要: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对文化建设方面的要求, 尤其是对公共图书馆事业应在文化建设中起到的作用, 分析目前图书馆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文化建设,公共图书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 2011—3—17.

[2]王艾.试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图书馆工作[J].黑龙江史志, 2009 (17) .

[3]李海鹰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构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7 (12) .

8.“十二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 篇八

农机装备水平快速提高,结构有较大改善。全省农业机械保有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至2014年底农机总动力达3000万千瓦,农用拖拉机保有量114.2万台,分别比“十二五”期末增长39.86%和26.10%。随着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农机装备结构有较大改善,至2015年,全省大中型拖拉机达到48.08万台,比“十二五”期末增加18.72万台,增长63.76%,50马力以上拖拉机达到9.21万台,比“十二五”期末增加4.61万台,增长100.22%。小型拖拉机66.13万台,比“十二五”期末增加了4.85万台,增长7.91%。配套农机具达到了270.73万部,其中大中型农机具81.1万部、小型农机具189.63万部,分别比“十二五”期末增长36.95%和6.67%。農机装备结构得到了较大改善。

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作业领域不断拓宽。到2015年末,全省机械播种、机械耕整地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86.6%、92.3%和50.2%,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80%,农业运输、场上作业和后勤加工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电气化,农村用工总量的70%由机械完成。农业机械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作业向畜牧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大面积推广,农机化科技应用水平快速提高。“十二五”期间,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得到引进、推广和应用,一些领域农机化技术研发、生产和应用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性进步。全省除在机械深松、旋耕、深施化肥与精(少)量播种、苗带重镇压等一大批传统作业环节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应用范围和数量得到大幅度增加的同时,旱作节水、保护性耕作、机械收获、温室与保护地栽培、水稻移栽、经济和特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与环节机械化作业技术的研制与引进应用,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以及从小到大跨越式发展。

上一篇:城乡规划心得体会下一篇:关于助学贷款逾期情况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