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一教师用书

2024-10-18

政治必修一教师用书(共4篇)

1.政治必修一教师用书 篇一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

前言

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配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的教学而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力图贯彻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提出的历史课程目标教学。

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与教科书一致。全书体例以“专题”为单位设计。每一专题设有“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和“本专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专题中的每一“学习内容”,大约用1学时完成。每一“学习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教学目标。以课程标准和课文内容为依据,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明确提出每一“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目标。

2.教学内容分析。包括学习内容的解读、具体教学进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

3.问题解答。就教科书中“学习思考”“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等有关问题,进行解答提示。

4.教学评价建议。教学评价重在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多元的,每节课只能对学生学习的某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建议是供教师参考用的案例。

5.历史问题注释。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拓宽教学知识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信息。

本册教师用书由朱汉国主编。参加本书编写的有:马世力、王子今、王维克、王飞、扎西、方美玲、石洁、刘新宇、刘学兵、邬文玲、何成刚、陈红、陈艳杰、陈玉兰、陈伟国、李美、李丹、陆静、张汉林、张惠民、张卓鸿、张劲锋、杜鹃、吴咏松、周百鸣、周巩固、徐灿华、徐彪、顾勤、董伟山。

本书中如有错漏之处,真诚地希望广大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及时改进。

编者

2005年8月

目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本专题教材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形成过程,约用5课时完成教学。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力图使学生具备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教学中,分析和总结中国政治文化遗产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鲁迅在《华盖集•忽然想到

(四)》中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面对建设现代政治文明的目标,有必要回顾历史,以有益于丰富知识、汲取经验、加强修养、增益智慧。

今天的中国是过去的中国的发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有关内容,虽然看起来距离我们今天的社会比较遥远,但是现今政治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其实仍然保留着深重的历史痕迹。通过教学,除了使学生获得有关知识以外,还应当鼓励学生联系有关现实,进行较深层次的思考。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阐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共有的基本特征。

2.描述历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

难点: 由于本专题教学内容的年代跨度比较大,而教材的容量有限,许多相当有意义的历史资料不可能展开介绍,教学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以往所学得的知识,充分利用课外获得的诸种相关信息,以充实和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悠久的历史,繁荣的文明,在漫长的历程中,有数不尽的文化演变了,衰亡了,消逝了,所以我们今天回顾历史,难免会遇到生疏的现象,难免会产生需要进行充分准备方能予以解释的疑问。比如,有关古代官制的问题,有关历史年代的问题,有关文化典籍的问题等,都应当进行充分准备。相关历史文化知识,也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连带向学生进行必要的介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帮助学生从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精华的立场出发,锻炼研读古文的能力,也应当指导学生学会查阅有关的工具书。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

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学会运用阅读法(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方法来学习相关问题。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考古材料的同时,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解答问题,并随时予以恰当的评价。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考古知识的了解与运用,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通过对祖国文明进程的认识,理解历史不断前进的规律,增强维护祖国历史光荣、推动民族文化进步的责任心。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之悠久,体系之完备,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比拟的。由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态及其发展道路涉及中国上古时代如何由野蛮走向文明、早期国家的特色、文明初期社会发展道路等重要问题,所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就从这个问题谈起。课文通过大量的考古材料、古史传说、古史资料等概述了从距今大约五千年前的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教材首先从总体上概括了文明发展初期的情况,指出中华文明的特性:多源性与多元性;国家起源的背景与条件:农耕经济的进步;早期文明阶段的突出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促进生产的发展,随即发生贫富分化,以及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等。接下来教材从“王”的出现、“帝”的传说、夏商政治文化、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五个方面概述了早期国家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的特征。

【王的出现】

教材运用了大量的考古材料、文物图片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早期政治领袖——“王”的出现。指明“王”的来历及早期中国政治力量的实质是一种强权。其中运用到甲骨文的知识。

(二)城的出现。课文介绍了考古工作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已经有50多处。早期城的特征不仅带有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而且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另外,这种城也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最后,指出早期城市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之一。

(三)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新石器时代墓葬考古发现证明,大规模的 祭祀活动是社会权力大规模集中的反映。这体现出早期国家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特征。

(四)贫富分化现象的产生。教材通过对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中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的不同说明,贫富分化的产生与产品的积累、交换和扩大有直接的关系。社会的不平等还体现在严重的政治压迫,如“人殉”现象。

【“帝”的传说】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有丰富的内涵,其史料价值是值得重视的。三皇五帝传说中的一些情节和早期国家出现政治强权的情形相符合。文中还提到了疑古思潮的进步作用以及新的考古发现对当时认识的充实和提高。

课文中引用的尹达的话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古史传说“自有真正的史实素底,切不可一概抹杀”的意义。

课文中引用的陈梦家的一段话,说明了早期政权与神权结合的事实。

【夏商政治文化】

关于夏商政治文化这一标题,教材首先从“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的制度谈起,说明夏的基本政治关系为宗族关系。代夏而立的商统治时间较长,历史遗存相当丰富,其政治特点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标志。牧野之战后,商王朝灭亡,新兴的周王朝以崭新的政治风格施行统治,实行分封诸侯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使其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诸侯王附属于周天子,在封国内有很大权力。

课文辅助系统提供的资料卡片,主要说明西周的分封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武王克商后实行的,主要分封的是姬姓贵族(兄弟之国、姬姓之国)。第二次是周公东征胜利后实行的,受封的有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等。这一次分封的诸侯国更多(达七十一国)。课文提供的插图“西周鲁国故城周公庙宫殿基址”,有助于学生理解“燕是深入东北最远的一支姬姓贵族,鲁在姬姓贵族封国中位居最东。”

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宗法制。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周天子为天下大宗,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于是,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这种宗法制度,是由父系家长制的氏族组织变质和扩大而成。

【西周的礼乐秩序】

后世学者通常用“礼乐文化”来总结西周文化。在中国早期国家形态中,“礼”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是西周文化的主构架。“礼”讲究敬天法祖,也对现世人提出了要求,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乐”是辅从于“礼”的,在维护“礼”的同时,对“礼”进行了文化装饰,使等级森严的“礼”得以具备征服人心的感染力。“礼”“乐”合用,曾被看做是维护等级差别的统治阶级的工具。实际上,从历史的眼光来看,西周的礼乐文化是当时文明创造中最为高贵、最为典雅、最为精致的内容。这样的礼乐秩序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西周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课文辅助系统引用的《礼记•大传》的一段话能够说明西周的“礼”,强调“尊祖敬宗”“爱国保民”,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

本课重点:使学生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课难点:对西周礼乐秩序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关系的分析。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考古学的资料,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分析中国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学生刚刚开始涉及政治专题知识,纵向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可能有些欠缺,教师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提高汲取历史传说中有关知识的能力。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在你的家乡和邻近地区,有没有文明初期的遗存?这些遗存有哪些特征?

答案提示:略。可以列入当地校本课程的开发计划中予以解答。在必要时,“邻近地区”的范围可以适 当扩大。

2.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

读恩格斯的话,应当怎样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关系?

答案提示:应当看到,这些城址体现了政治权力已经形成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性力量,标志着早期国家已经形成。氏族制度的历史,至此宣告结束。

【自我测评】用简短的语言概述从文明初期到周代政治形成的历史演进过程。

答案提示:随着生产的发展,剩余物资出现,为阶级的分化准备了条件。人口的增多,使得社会构成复杂化,管理成为共同的需要。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发生部族间争夺生存资源的战争,也使得权力者受到拥戴。早期国家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夏的历史尚待探索,殷商时代的政治形式已经逐渐完备。西周政权的统治地域空前广阔,以“礼乐”为标志的秩序,反映当时政治建设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材料阅读与思考】《论语•八佾》记录了孔子的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怎样理解孔子这句话?有人根据这句话就判定孔子是一个主张历史倒退的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答案提示: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呀!我遵从周朝的制度。孔子所欣赏的是西周的礼乐制度,并非要全面退回西周。不过,孔子思想的怀旧色彩,也使得当时许多儒学人士对新的社会现象和新的文化因素本能地表现出抵触的态度。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发言。

考察学生运用历史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阅读考古资料、图片、古史资料的能力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了解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涉猎情况,及时弥补教学中的漏洞。

【评价方法】观察法、历史调查法、问答法、课堂教学评估记录法等。

【评价过程】设计观察表格,记录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等方面的变化。表格可以与学生档案放在一起,作为学期或学年末综合测评的标准之一。

通过提问课本中已经设置的思考题及教师自行设计的问题,考察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情况以及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归纳、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观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让学生回答课后材料阅读与思考中对孔子话语的理解的问题,评价学生阅读和理解古史资料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寻找家乡文明初期遗存的活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评价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择评价的方法和过程,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五)历史问题注释

【中国文明多源与多元的特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幅员广阔的文明国家,自司马迁以来的学者,几乎都相信中国文明一元发生论,即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而形成的。特别是晚清以来,学术界有一种偏见,以为夏、商、周三代王朝的范围是相当狭小的,仅限于黄河中下游一带。这种误解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的文献记录的局限,也由于早期考古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关于古代遗存的文物只在黄河中下游的少数省区发现。但是近几十年来,随着文物考古事业迅速发展,这种局面得到彻底的扭转。人们的眼界逐渐开阔,知道商周王朝统治区域是很辽阔的,在王畿外有诸侯,其周围还有附属的大小方国,远远超出了人们原来的想像。而且早在史前时期,中华大地上就出现了各种发展不同、特征相异的文化类型,如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西南的三星堆文化、中原的龙山文化等,犹如满天星斗,播洒在中国辽阔的疆域上。中原文化经常与周围地区的文化交流融汇,彼此互相影响,互相沟通,在相当大的地理范围内,形成有共同文化因素的“场”。一个文化与另一个文化相接触,先是冲突,继而交流、融合,最后整合为一个范围更大、内容更复杂的文化。苏秉琦从考古学的角度说:“华族文化同其他兄弟民族文化的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诸地区之间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而变化的。由于这一反复变化的结果,并结合其他条件,遂使得华族文化在其初期发展过程中(仰韶文化时期),一方面确立了它在我国民族文化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另方面还为它的活动中心从华山附近移至中原。从而为它的进一步更高的发展,为它同其他兄弟民族文化关系的进一步更高的发展,做好了准备。”也就是说,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模式可概括为多元起源、中原核心、一体结构。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中国早期文明】

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城市的出现是文明形成的一大标志,是人类社会进化的里程碑,揭示着私有制、阶级的确立、战争的激化、强权的形成、工农业的分工以及劳心者和劳力者的对立。古代文明的发展以城市为主要舞台,文明成果也以城市为集散地,因此城市的出现被柴尔德称为“城市革命”。(Urban Revolution)。作为文明要素之一的城市,应该具有一定的规模,是统治阶级集中居住和从事活动的地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张光直总结了城市的出现在考古材料中所反映的因素,通常至少有下面几项:(1)夯土城墙、战车、兵器;(2)宫殿、宗庙与陵寝;(3)祭祀法器(包括青铜器)与祭祀遗迹;(4)手工业作坊;(5)聚落布局在定向与规划上的规则性。梁思永等人1931年在山东龙山镇发现城子崖城址,1934年又在河南安阳后岗遗址发现了一段长约70米的夯土墙,由此揭开了中国史前城址考古发掘的序幕。迄今为止,中国已发现的史前城址,大都集中在公元前二三千年的一段时期,分属于8个以上的考古学文化,其分布地区可划分为四大区域,即黄河中下游华北地区、长江中游两湖平原地区、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和内蒙古河套地区,总数约50座左右,成为这一时期史前聚落发展的高级形态。郑州西山发现目前仅见的一座仰韶文化晚期小城址。国内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址是大溪文化城头山,年代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大体呈圆形,外侧围壕,城内发现矮台基式房址、制陶作坊区、祭坛、祭坑和一批墓葬,至屈家岭文化时城墙又经修筑,基本相重合而轮廓略有扩大。现存屈家岭文化圆形城垣周长约1000米,城外环绕护城河,城内面积7.6万平方米,中部在较高夯土台基上建造房子。其他地方还有数座屈家岭文化的城址,一般始建于公元前3000年之后,有的在以后的时代依然继续沿用。

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出现如此众多的大小不一的城址,除了表明当时社会已有了高度的分化,还可以看出以下数端:(1)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财富集中,城市已成为社会财富的聚敛中心。(2)早期国家正在形成中,大规模的筑城工程意味着组织管理、工程技术、人财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城市成为统治权力中心。(3)古城又是宗教礼仪中心,城内外的祭坛祠庙和广泛出土的卜骨,表明早期的政教合一、文字符号系统已经诞生。城市的出现和城乡的分离,是国家诞生的标志。任式楠先生说:“最迟在公元前第三千年纪中叶,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的龙山文化、中原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等几支发达的考古学文化中,由若干小范围的先进地区为先导,以汇集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成就并具有地区权力中心地位的大中型城市为基地,由点到面,各自陆续建立起一批邦国型国家,进入初期文明社会。在众多城邑中尤其是邦国的都邑,成为集中体现初期文明社会的综合载体。这便是夏代王朝国家建立以前数百年之久„万国林立‟的邦国时代。”

【良渚文化的“祭坛遗址”】“坛”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祭场”,原来是指在平坦的地面上用土堆筑的高台。在古代中国,坛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祭祀,所以就有了“祭坛”的名称。祭坛的出现,与史前人类在露天环境下祭拜自然神的活动密切相关。当时,人们为了吸引神明的注意,让神明听清自己的话语,使自己的祈愿可能穿透广漠的空间达于神明,遂选择自然界中土丘、山冈等与上天接近的地方构筑祭坛。后人在高山之巅发现了许多祭坛,如辽宁凌源县城子山顶的红山文化祭坛,位于凌源、建平交界处的牛河梁神庙遗址,以及在浙江余杭等地发现的良渚文化祭坛等。

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发现11座墓葬,出土了陶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玉器等大量随葬品,其中玉器数以千计。墓葬以庞大的高台土冢为特征。1987年,在反山东北7.5公里处又发现了与祭坛复合的瑶山墓地,清理了以玉器为主要随葬品的大墓12座。在浙江余姚的长命、安溪又发现了更为雄伟的人工堆筑工程。祭坛经过精心设计,为近方形的漫坡状,面积约400平方米,以不同的土色分为内外三重。中心为红色土方台,红土外围为灰土填充的围沟,最外层是用黄褐色斑土筑成的围台。这座祭坛由多色土构成,衬托了祭祀场所的神秘色彩,开启了后世多色土祭坛建筑的先风。此外,在浙江海宁大坟墩、余墩、上海青浦福泉山、江苏昆山赵陵、常熟罗墩、武进寺墩等地,也都发现了很可能当时作为宗教文化中心的良渚文化高台土冢、祭坛墓地,充分显示了距今4800年前的良渚文化的辉煌与发达。

【玉器与中国早期文明】中国古代文明传统中对玉非常钟爱,以玉载礼,寄玉器以人文精神。由玉石 制成的各种玉器在古代被赋予了无限的灵性与人性,成了一种超自然的物品。玉器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祥瑞的象征,古人更是赋予玉以道德的含义。玉器不但用来制作有实用功能的生产工具,而且曾扮演与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的礼器的角色,在龙山时代至三代作为主要的礼仪器——宗教活动的道具、权力和地位的标志、社会观念的载体而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这也是中国文明发展路程与西方不尽相同之处。从辽西到杭州,全国各地发掘出土了各式各样的玉器,数量众多、品种丰富,雕琢精美,主要有玉琮、玉璧、玉龙、玉龟、玉鸟、玉珮、玉串、玉坠……在古代文明形成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同”与“小康”】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有“大同”和“小康”的说法。《礼记•礼运》篇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求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废,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这里所说的“大同”和“小康”,相当于进入文明前后的两个阶段,大同是指财产公有的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时期,小康是指私有财产已经发达,阶级分化已经出现之时,相当于早期国家诞生的时代。

【“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五帝”说起源很早,但在古文献中至少出现了六种以上不同的说法:“三皇”有燧人、伏羲、神农说,伏羲、女娲、神农说,伏羲、祝融、神农说,伏羲、神农、共工说,伏羲、神农、黄帝说,黄帝、少昊、颛顼说等六种。“五帝”也有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说,庖牺、神农、黄帝、尧、舜说,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说,少昊、颛顼、喾、尧、翼说等六种。大多数学者都曾经认为“三皇五帝”是神话传说,根本不可信。但从晋南、豫西等地考古发掘的大型城址墓地来看,在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社会已进入初级文明社会,阶级和国家已经产生,生产力也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与历史传说和文献所记载的“三皇五帝”和夏王朝中心活动区相一致。有些学者据此认为,考古学发现和五帝传说可以联系起来认识。也就是说,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起,中国已开始跨入文明的门槛,五帝时代是中国文明的初级阶段。

【牧野之战】牧野之战,是商周之际周武王在吕望等人辅佐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战略决战。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衰弱诸阶段后,到了商纣王(帝辛)即位时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在纣王的统治下,殷商王朝政治腐败、刑罚酷虐,连年对外用兵,民众负担沉重,痛苦不堪;贵族内部矛盾重重,分崩离析,从而导致了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的混乱局面。

与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中天,为文王“翦商”事业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政治上,他积极修德行善,裕民富国,广罗人才,发展生产,造成“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的清明政治局面。在修明内政的同时,他向商纣发起了积极的政治、外交攻势:请求商纣“去炮烙之刑”,争取与国,最大限度地孤立商纣。在处理商周关系上,文王表面上恭顺事商,以麻痹纣王。在各方面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之后,文王在吕尚的辅佐下,制定了正确的伐纣军事战略方针。文王在完成翦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他即位后,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

周武王在充分进行军事准备之后,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商纣王无奈之中只好仓促部署防御,但此时商军主力还远在东南地区,无法立即调回,于是只好武装大批奴隶,连同守卫国都的商军,开赴牧野迎战周师。周军布阵完毕,庄严誓师,史称“牧誓”。誓师后,武王下令向商军发起总攻击。他先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即让吕尚率领一部分精锐突击部队向商军挑战,以牵制迷惑敌人,并打乱其阵脚。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心向武王,这时便纷纷起义,掉转戈头,帮助周师作战。武王乘势以“大卒(主力)冲驰帝纣师”,猛烈冲杀敌军,商军十几万之众顷刻土崩瓦解。纣王见大势尽去,于当天晚上仓皇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军乘胜追击,攻占朝歌,灭亡商朝。而后,武王分兵四出,征伐商朝各地诸侯,肃清了殷商的残余势力。

【分封制】分封制最早出现于何时?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把分封制、宗法制理解为周人的创 造,是商周之际文化巨变的重要标志。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代已经存在分封制的观点,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古文字学家胡厚宣有《殷代封建制度考》之作(见所著《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提出了根本不同于王国维之说的观点:“举凡周初之一切,苟非后世有意之附会,则皆可于殷代得其前身。”此外,徐喜辰、裘锡圭等著名学者,也论证了类似观点。当然,学者共同的认识是,分封制在周代更为成熟、更为典型,其意义和作用更加明显。

西周王朝实行分封制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就是说,周王室实行分封的主要意图在于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西周的分封主要有两次,其基本情况可列成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领导者 周武王 周公

背景 殷商被推翻 三监之乱被平定

目的 统治殷商遗民,屏藩周王室,酬谢开国功臣,奖赏圣贤之后。统治殷商遗民,屏藩周王室,加强控制边族。

主要封国 封纣子武庚于殷;封弟叔鲜于管,叔度于蔡,叔处于霍,称为三监;封神农氏后人于焦,黄帝的后人于祝,帝尧的后人于蓟,帝舜的后人于陈,大禹的后人于杞。此外,又大封兄弟、功臣、谋士等。封吕尚之子于齐,周公子伯禽于鲁,以为东面的屏藩;封召公之子于燕,以为北面屏藩;封庶叔高于毕,以为西面的屏藩;封康叔于卫,管理殷民七族;封纣王兄微子于宋,以此保存商祀,表示周人无意消灭商族;封弟叔虞于唐;封其侄蔡仲于蔡。

作用 巩固周王室对中原的统治 使周朝的势力扩展到东方广大地区

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情况大致是:京城周围的一定区域被规定为“王畿”,周人称之为“邦畿千里”,由天子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天子分封诸侯立国,使他们在封地内行使管辖权。诸侯分封卿大夫为下级贵族,也是分封制的重要内容。《左传•桓公二年》概述了分封制下的等级制:“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皆有等衰。” 《左传•昭公七年》更有“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之说。《礼记•礼运》集中表述为“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可见,分封制造成了土地和政治权力的层层分割。封君中的下一级要对上一级承担义务与责任,如:诸侯对天子有述职、纳贡、勤王、助讨、献俘等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职责。如果越级实施有关义务和责任,则不符合礼制的规定。最明显的例子见于春秋后期: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权柄后,标榜要替鲁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左传》定公八年至十年)。此例反映出等级隶属制对等级的严格规定。所谓“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左传•昭公七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时分封的诸侯国究竟有多少?文献上难以找到确实的数字。《左传》说: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吕氏春秋》说:此周之所封四百余。

关于西周分封制的作用,首先我们要看到分封制实施以后,逐渐改变了商朝那种相对松散的方邦联盟式的政治体制,强化了天子对诸侯的统属关系。当然,诸侯国在封国内仍拥有地方实权,封国仍是一地方实体,与后代中央集权制下的地方行政组织全然不同,但这毕竟是由松散的方邦联盟发展到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过渡环节。同时通过分封制发展了周朝的势力,使西周发展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宗法制】宗法就是族法,是按血统的亲疏来区分嫡庶的一种继承制度。君王的权位,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叫做“大宗”,其余各支叫“小宗”。大宗永远是小宗的领袖,因此,诸侯(小宗)永远要服从天子(大宗),而卿大夫(小宗)永远要服从诸侯(大宗)。宗法制度是从父权制社会演化而来的,它试图用父子血缘亲情来维系王权的威严和稳定。周天子及其继承者,从君统看,他是天下的共主,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从宗统看,他又是天下的大宗。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宗法制度既然是以血缘亲疏来辨别同宗子孙的尊卑等级关系,以维护宗族的团结,所以十分强调尊祖敬宗。宗庙祭祀制度就是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据《礼记•王制》记载,周天子 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宗庙祭祀制度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进入封建社会后,这一传统被历代统治者所继承。皇宫之前,左宗右社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今北京故宫前左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便是明清的太庙,右侧的中山公园是明清的社稷坛,也就是“左宗右社”的格局。“左宗”是宗法的标志,“右社”是国土的象征,共同表示着这个王朝的天下和对全部土地臣民的占有。

【周公的贡献与影响】周公姓姬名旦,文王的第四个儿子。文王时,封于周原,故称周公。周公对中国政治文化的贡献很大。其要者如下:(1)建立制度:周公东征,平定三监、武庚之乱后,重定封国,实施第二次封建,同时设立宗法制度,以维持统治秩序。此外,制礼作乐,推行礼乐教化,用以建立社会秩序。据说周代的官制也是周公所制。(2)稳定周室:武王死后,周公辅佐年幼的成王登位,后来武庚联合管叔、蔡叔作乱,周公率兵东征,平定了叛乱,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3)开启治世。周公摄政七年,创制定国,成王长大后,周公将政权交给成王,继续辅佐他,使西周政治渐渐走上了轨道,开启了成康的盛世,历史上称为“成康之治”。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和文物插图,了解考古资料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了解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

通过模拟秦朝中央大臣们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积极思考,探寻历史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历史事件发生以后对当时社会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教师应注重将知识灌输和启发式相结合,注重寓教于乐的方式,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模拟场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历史上重大问题争论的现场模拟,并对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知道秦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真正的疆域辽阔的统一,并且创建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同时也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中国长期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但是,秦王朝采取“焚书坑儒”以及颁布“挟书律”等手段,实行严酷的思想专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

通过对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优缺点的全面了解,培养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秦国统一天下,标志着中国集权政治的开始。秦王朝建立起来的统一的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教材首先概述了秦王朝在统一六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周边版图的情况,接下来从郡县体制、官僚机构、思想专制等方面描述了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揭示了秦王朝集权政治的基本特征。

【“六王毕,四海一”】本节讲述秦王朝在成功地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之后继续开疆拓土的情况。一是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二是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三是将西南夷地区纳入版图之中。秦王朝在这些新征服地区设置郡县进行行政管理,并兴修水利和交通路线,发展经济,加强边境与内地的联系,巩固统一。

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的政治时代。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

【海内为郡县】本节讲述秦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的确立及其主要特征。在平定六国之后,秦朝中央就选择什么样的国家行政体制问题展开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主要有两派意见:一是主张实行分封制,以丞相王绾为代表;一是主张实行郡县制,以丞相李斯为代表。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秦朝地方组织系统表:

郡——郡尉:掌管军事;郡守:总管一郡的政事;郡丞:辅佐郡守治理政事。

县——县尉:掌守备;县令:管理县政;县丞:辅佐县令治事。乡——啬夫:判案及收税;三老:掌管教化;游徼:循禁贼盗。

【秦王朝的官僚机构】本节讲述秦王朝中央官僚机构的设置情况。中央执政机构的最高长官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有人称之为“三公”。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有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有人称之为“九卿”。地位与之相当的还有中尉、将作少府等。国家有军政要务,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参与讨论,供皇帝用作裁决的依据。

【挟书律】本节讲述秦王朝实行思想专制的情况。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秦王朝采取了粗暴的行政强制手段,颁布“挟书律”,最终发生了“焚书”“坑儒”的极端事件。统一思想的行动以失败而告终,秦王朝也在很大程度上因此而走向了灭亡。

本课重点:使学生掌握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本课难点:制度史比较抽象,需要介绍大量背景知识,利用大量实例进行分析说明,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总体概念。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创论”。他还称李斯等秦始皇得力的政治助手们“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如果“朝议”的方式不再采用,他们还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吗?

答案提示:李斯的意见是通过“朝议”形成影响的。如果不采用“朝议”的方式,不同政治主张无法交锋,正确的意见就无从发表,也难以维持,秦二世时代就是这样。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张“朝议”的作用。在专制制度下,最后的政治裁决权掌握在最高执政者——皇帝手中。如果皇帝不认可,无论是怎样的“应运豪杰,因时大臣”,也不可能切实参与行政,任何正确的政策也不可能施行。

2.如何评价秦朝的挟书律?

答案提示:专制统治与思想自由是不可克服的矛盾。专制统治不仅要把体制、规范、设施等“硬件”纳入整齐划一的轨道,而且要禁锢人们的思想自由,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挟书律”虽有利于从思想上巩固秦朝的统一,但这对古代文化的延续和保存是一种劫难,同时开了思想专制之先例。

【史家争鸣】答案提示: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有不同看法:《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书•地理志》为36郡;《史记集解》亦为36郡,但具体郡名与《汉书》不同;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为42郡;王国维《秦郡考》(载《观堂集林》)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载《长水集》),推定为46郡。由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对46郡的方位加以标注,此说的权威地位基本确立。不过,正如谭其骧本人在考列了46郡之后所指出的那样,“秦一代建郡之于史有征者四十六,备列如上,然非得谓秦郡必止于是数。”46郡的说法也不能彻底解决文献记载中的所有矛盾问题,比如几种文献对秦所设立的郡名的记载就有出入。尤其是新近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前认为湘西应该属于黔中郡管辖,那么,新出秦简中的洞庭郡与黔中郡是什么关系?甚至于秦郡总数是否应该相应增加?已成为学术界当前关注的新问题。

【自我测评】秦王朝的郡级行政机构有哪些特征?

答案提示:(1)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2)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材料阅读与思考】为什么汉代学者屡屡把“挟书律”与秦朝的短命相联系?

答案提示:秦自商鞅以后,一直奉行以法治国的政治策略。法治使秦国走向强盛,并最终统一中国。但秦法的极端残酷和酷烈,“焚书”“坑儒” “挟书律”等残酷的思想专制手段也无济于事,反而出现“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的局面,使秦王朝迅速走向了崩溃,最终以“暴秦”的形象载入史册。为了避免重蹈秦之覆辙,汉代士人不断反思秦亡的原因。他们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完全抛弃了古代圣王重视礼乐教化的传统而专任刑罚。董仲舒认为古代圣王治理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秦朝却一反先王的做法,采用申商韩非之说,严法治国,禁止私学和民间藏书,使人们逐渐抛弃礼谊传统而轻于犯法,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王充的看法与此相似,他认为秦朝焚烧五经典籍,禁止民间藏书,极大地破坏了圣贤所确立的优良传统,使秦朝的统治无法长久持续下去。实际上,汉代士人并不反对统一思想,比如董仲舒就提出了“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著名建议。不过他们主张采取温和、诱导的方式来教化百姓,对秦王朝粗暴的行政强制手段非常反感,因而往往将秦朝的短命与它推行的 诸如“挟书律”等暴政行为联系起来。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对秦统一这一重要事件及其影响的分析能力。

【评价方法】模拟法、观察法。

【评价过程】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场景,让学生充当这些历史场景中的主角,现场模拟历史场景中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观察他们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历史的把握程度,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

对学生在模拟秦朝中央大臣们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讨论中的各种表现,如语言表达、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师可以运用录音机、录像机、摄像机等现代化教育设备,记录模拟的全过程,并反馈给学生,建立起良性循环的教与学的互动机制。

【评价总结】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同时总结这一阶段的教学得失,以利于此后的教学工作。

(五)历史问题注释

【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约1.5公里处,有一组大型陪葬坑——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面积达二万余平方米,一共有四个坑,埋藏的文物非常丰富。自1974年以来,对三个俑坑先后进行了勘探和试掘。根据已知情况判断,三个坑内计有战车百余乘、陶马六百余件、各类武士俑近七千件,以及大量的实用兵器。

陶俑、陶马的排列是按照当时军阵的编组。一号俑坑是以战车与步兵组合排列的长方阵;二号俑坑是战车、骑兵、步兵混合编组的曲形阵;三号俑坑分南、中、北三区(中区有战车一乘,南、北两区的武士俑相向作仪卫式的夹道排列),是统帅一、二号坑军队的指挥部。车、马、俑的制作形象逼真,其大小、高矮和真的相似,车、马、俑的排列也完全仿照当时军阵的编列,是秦国强大军队的缩影,对研究秦的军事装备、编制和军阵的编列等,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

俑坑出土的战车包括指挥车、副车、驷乘车和一般战车四种类型。指挥车的装饰比较华丽,通体髹黑漆,上绘精致的几何形图案,车上有圆形华盖,并悬有钟、鼓。车上有陶俑三:一为将军,一为御手,一为车右(又称戎右)。将军居于车左,御手居中,车右居右。副车、驷乘车、一般战车的形制与指挥车相同,但车上的乘员和装饰略有不同。

骑兵俑出土于二号兵马俑坑,四匹马一组,十二匹一列,九列组成一个长方形的骑兵阵。马的大小犹如真马。马首的左前方立有骑士俑。他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提弓状。

秦俑坑出土的步兵俑数量最多,形象逼真。从军事建制上看,有隶属步兵俑和独立步兵俑两大类;以地位高低区分,有军吏俑和一般士兵俑两类。所谓“隶属步兵”,即隶属于战车的徒兵,“独立步兵”则不隶属于战车,是独自编队。这两种步兵在服饰和武器的装备上没有明显的区别。军吏俑和士兵俑的区别明显,其批甲和冠饰各不相同。军吏俑又有将军俑、中级军吏俑和下级军吏俑的区别。士兵俑包括轻装士兵俑和铠甲士兵俑。

秦俑坑出土的骑兵、步兵俑及战车上,都配备着实用的青铜兵器。目前出土的兵器已达万余件,可分为远射兵器及长兵、短兵三种。远射兵器有弓、弩,长兵器有戈、矛、戟、钺、殳、铍,短兵器有剑、弯刀。短兵器用于护卫身体,远射兵器和长兵器用以和敌人格斗。

秦俑坑出土的步兵俑、骑兵俑以及战车模型和青铜兵器,都是秦国军队的真实写照,是“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奋击百万”的强大军队的缩影,生动地再现了秦王朝军队训练有素、兵强马壮的情景,显示了秦王朝横扫六合、威震天下的军事力量及其雄伟的气势,也使我们对秦国的兵种及各兵种的形象获得更加鲜明、具体的认识。(参见陕西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秦始皇陵兵马俑》,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秦王朝对匈奴的战争】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它在商代被称为鬼方,西周时称猃狁,战国时始被称为匈奴或胡。当时匈奴骑兵经常南下,掳掠燕、赵、秦三国边境。秦昭王时筑长城,抗拒匈奴。赵武灵王为了抵御匈奴,沿阴山而西至高阙(今内蒙杭锦旗西北)筑长城,并在这个地区设置云中(今内蒙托克托)、雁门(今山西右玉南)、代(今河北蔚县)三郡。燕也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独石口)至襄平(今辽宁辽阳),在长城南置上谷(今河北怀来)、渔阳(今北京密云)、右北平(今天津蓟县)、辽西(今 辽宁义县)、辽东(今辽阳)五郡。秦并六国时,匈奴又乘机南下夺取了河套地区(今内蒙五原一带)。秦始皇为了消除匈奴对秦的威胁,于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命将军蒙恬率大军三十万人攻打匈奴,夺取河套以南地区,设三十四县(此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汉书》的《匈奴传》均作四十四县),后来在这里设九原郡。第二年,秦军渡河(今乌加河)攻取高阙、阴山(今狼山东)、北假(阴山以南五原以北),收复河套以北地区,并筑亭障,随后大规模修筑长城。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又发“罪人”前往服役,终于将原来秦、赵、燕北边长城连结一起,形成西起临洮(甘肃泯县)、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为了加强北边军事运输,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从云阳(今陕西淳化)至九原(今包头西北)间修筑一条“直道”。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又迁内地居民三万家到九原郡一带。通过武力征服、郡县管辖、移民开发、军事镇守等综合治理手段,秦朝在北部边防建立起了有效的国防体系。

【秦王朝统一岭南的战争】散居在岭南地区的主要是越族人,古代称为“百越”。在今浙江境内者称瓯越,福建境内者称闽越,两广境内者称南越。在翦灭六国的同时,秦始皇也展开了统一对岭南地区的战略攻势。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军灭楚,继续南进,夺得部分瓯越地,设置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将领屠睢率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向南方进发。秦军首先击败闽越的抵抗,以其地置闽中郡。但在南进的过程中,秦军也遇到很大困难,一是由于河道纵横,军粮运输极不方便;二是遭到越人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屠睢战死。为了解决军事运输问题,秦始皇派监御史禄率卒在湘水和漓水间开凿灵渠。灵渠是连接湘水和漓水,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一条长约三十公里的人工运河。它选择湘水和漓水上游河道距离最近的地方开渠,利用两河水面海拔高度差距很小的特点,巧妙地使渠道行经迂回的路线,降低渠道坡度,以平缓水势,同时在运河上修建许多闸门,用以保持水量,便于船舶往来行驶。其规划布局与都江堰十分相似,有分湘江入漓水的铧嘴,有防洪的大小天平,用以宣泄湘水汛期多余的水量,工程复杂巧妙。因漓水又叫灵河,灵渠由此得名。灵渠的开凿,不仅对统一南方,而且对当地的水利灌溉以及后来南方边境与内地的联系,也具有重要作用。直到明清时期,灵渠仍然被称为“三楚两粤之咽喉”。

灵渠的凿通,使秦对南越的进军得以顺利进行。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任嚣、赵陀领兵增援岭南。经过激战,越人失败,秦终于平定岭南并在此设置了南海郡(今广东广州)、桂林郡(今广西桂林)、象郡(今广西崇左)等三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这是岭南地区进入中国版图的开端。第二年(前213),秦始皇将五十万罪徒谪发到五岭地区戍边和开垦,与越族人杂居,中原文化传至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

【五尺道】当时氐、羌、百濮、百越等族群散布在今云南、贵州、四川西南地区,总称“西南夷”。在统一中国之前,秦国的统治势力曾经通过蜀郡郡守达到今天云南北部和西北部。但是,由于交通阻隔,西南边疆同内地的联系仍然十分困难。秦始皇统一全国时,派常頞“略通五尺道”,在原来道路的基础上,修了一条通往云南、贵州地区的道路。由于这条道路比后来修筑的驰道要窄,大约只有五尺宽,故称“五尺道”。秦五尺当今三尺左右。所谓“五尺”,只是一种粗略的说法,形容道路很窄,可以通人通牲口,但不能通车。“五尺道”修成后,加强了西南边疆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和政治的联系。秦王朝在部分地区,“置吏”进行管辖,把关中和四川、云南、贵州连成一片,将该地区正式纳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

秦亡后,五尺道又由官道变为民道。汉武帝开发西南夷,此道复通行,又“发巴蜀卒治道……”“通夜郎道,为置吏”,把由棘道至夜郎的民道改建为官道,并设亭置吏对道路加以管理。由于民族纠纷复杂,维修工作艰巨,耗资数量庞大等原因,此道改建工作历经反复,甚至一度在全国引起不安,直到元光六年(129),筑路工作才初步完成。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巴蜀,再次阻绝。

【郡县制的确立】平定六国后,秦王朝的疆域已远非昔日可比,拥有东起东海,西达甘肃南部,南至湖南,北迄辽宁东南部的广大国土。面对如此辽阔的国土,建立什么样的行政体制来进行管理?围绕这个问题,秦始皇和他的大臣们展开了一场讨论。丞相王绾等人认为:六国刚刚被消灭,形势不稳定,特别是燕、齐、楚三国故地与关中根本之地相距遥远,如果不设置封王,中央政府鞭长莫及,无法镇抚,主张在新征服的边远地区封立皇子为王。这一建议得到大臣们的普遍赞同,但当时担任廷尉的李斯坚决反对这种意见。他分析说:西周初年分封了周王的许多子弟同姓为诸侯,但传到后世亲戚关系就疏远了,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攻击如同仇敌,兼并战争不断发生,周天子也无力制止。现在好不容易天下又归于一统,全部推行郡县制,对皇室诸子和功臣厚加赏赐,使他们既富足尊贵,国家又便于驾驭控制,才是安定天下的根本方法。秦始皇认为:过去之所以苦于战争连绵不止,就是因为分封王侯造成的,现在天下刚刚统一,如果又裂土封国,实际是又要制造战争因素,会导致纷争。如此而求安宁,岂不是难上加难。所以秦始皇采纳 了李斯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郡县制在春秋时期即已出现,战国时代的各国就已经普遍建立了郡县,管理新获得的地区。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曾把全国划分为三十一县,其后在兼并战争中夺得的土地,也陆续设置郡县进行管理。

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秦在实现统一之初分全国为36郡,这些郡大多是秦国和各诸侯国原来就设置的,秦王朝加以沿袭。后来,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的调整,陆续发展到46郡。郡级以下有县,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行政机构。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亭”。

秦王朝也建立起一套与郡县制相适应的新的地方官僚机构。“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县”设令、长(大县设令,小县设长)掌管行政,尉掌管军事,并设有县丞作为令(长)的助手和管理刑狱。乡设三老负责宣讲法令教化民众,啬夫负责征收赋税审理诉讼,游徼负责巡逻治安。里设里正,亭设亭长。郡县长官一律由中央任免并从国库领取俸禄,不得世袭。他们必须执行中央统一规定的法律制度。他们的任职情况经常受到考察,每年下级要派人逐级向上直到向中央报告工作,称为“上计”。这套地方行政制度使得中央的政令可以逐级下达到基层直接统治全国,消除了封国制度下贵族世袭官职,分别统治部分土地和人民的割据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兼并战争的隐患。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攻伐之患。”敏锐地道出了秦王朝舍弃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度的功效泽被后世的事实。

汉朝建立后,适时调整了行政体制,一方面承袭秦以来的郡县制度,另一方面又汲取秦孤立而亡的教训,于是列爵封土,大封同姓,以镇抚天下。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建立了许多诸侯王国,因而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采取的是郡国并行制。

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里耶秦简】2002年6月,湖南省湘西龙山县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出土了36000余枚简牍,属于秦时县一级政府的部分档案,内容包括政令、各级政府之间的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吏员簿、物资(含罚没财产)登记和转运、里程书,涉及秦的内史、南郡、巴郡、洞庭郡、苍梧郡等,其中洞庭郡等资料从未见诸文献记载,可补史籍之缺。综合考古发掘中其他资料的时代特征以及简文中的纪年,纪年有廿五年至卅七年和二世元年、二年,这批简牍当是秦始皇二十五年至秦二世二年之间的遗物。

以前根据文献,我们一般认为中原政权对湖南地区,特别是武陵山地的有效管理自西汉初年始,由里耶简文记载的迁陵、酉阳、沅陵、阳陵、益阳、零阳、临沅等可知秦朝就已对这一带进行了严格的管理;众多的特别是县乡等基层政权职官的记载,使我们可以了解秦王朝行政的具体运作。简中一般于职官名后附人名;严格地将每天分为十二刻,每刻再分成十分,记时精确。由年、月、日、地名、职官、事件及办理的时刻构成简洁完整的公文,可知秦政权严格而高效的管理制度。里耶秦简的出土和整理为研究秦时的历史地理、历法以及探讨其兴起、强大进而统一全国的缘由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它也将极大地丰富我们对秦代政治经济制度的认识。

一号井出土的其他器物虽具有秦文化因素,但仍有强烈的楚文化特点,兵器中也略见巴蜀文化的风格。总体而言,这些器物呈现出强烈的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参见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载《文物》2003年第1期)

【三公九卿】秦王朝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执政机构,最高长官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有人称之为“三公”。丞相有左右二员,职责是协助皇帝,总管一切行政事务。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三公”各有分工,互相钳制。“三公”之下有所谓“九卿”,负责各重要部门的具体事务,不过实际职官之数并不止于九个,主要有:奉常(汉代定名为太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郎中令(汉代定名为光禄勋)主管宫廷戍卫和皇帝的侍从警卫,卫尉主管宫门屯卫,太仆主管宫廷车马,廷尉主管司法,典客(汉代定名为大鸿胪)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主管皇室事务,治粟内史(汉代定名为大司农)主管国家财政,少府主管皇室财政。此外,还有与以上地位完全相当或稍次的列卿,如中尉(汉代定名为执金吾)主管京师治安,将作少府(汉代定名为将作大将)主管宫廷修建等。所有这些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和调动,概不世袭。在这些官吏之下,还有一大批属官椽史充当助理,以奉承皇帝命令分别执行各项政务。秦王朝建立的这套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以后一直为历代王朝所仿效,比如西汉就基本上照搬秦制。

【朝议】朝议又称廷议,是秦汉时期大臣们集体议政的一种方式,主要功能是为皇帝提供决策咨询。在秦代,国家有军政要务,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往往以“朝议”方式参与讨论,皇帝通常在他们意见的基础上做出裁决。比如秦朝初年,面临着分封制和郡县制两种选择,皇帝不可能凭一己之见做出决定,便召集廷议,广泛听取意见。廷议所讨论的政事范围广泛,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礼仪、法律等几乎无所不包,它在各个领域的决策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秦汉时期最有影响的大政方针几乎都经过不同程度的廷议。事实证明,廷议开展正常与否,讨论的意见被采纳的程度如何,都关系着决策的成败得失,从而关系到社会的治乱兴衰。比如,秦朝初年,秦始皇经常召集廷议,朝廷的政治风气也比较好;但到秦始皇晚年,神秘其行踪,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少有廷议,君臣悬隔,身为丞相的李斯都无法与皇帝相见,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已经遭到破坏;秦二世在政权将倾的情况下,废止廷议,以致朝政日暗、忠臣缄口、小人得志,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在理论上,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是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廷议召集与否、廷议的结果采纳与否、采纳的程度与否,都完全取决于皇帝一人,因此,廷议的功能与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

【封泥】封泥的发现与甲骨文一样,都是偶然之间为农人首先采集到的。清代道光二年(1822),四川一位农民在田间挖掘山药时,发现一个坑窖,从中起出不少比铜钱略大的扁泥块,这些泥块上都有隆起的文字,看上去十分古奥。消息传开后,当地的古董商贩将这一百多枚泥块携至京师,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刘喜海、龚自珍以及山西阎帖轩等人首先敏感地看中了这些有字泥块,认为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金石文物,便各自从商贾手中买回若干枚,珍藏赏玩。可惜的是,这批封泥在贩运途中坏裂大半。当时的学者还不知道这些泥块的真正用途,他们认为这些有印文的泥陶是古时铸造印章用的“印范子”。后来,随着封泥的不断出土,以及金石学家的长期研究,人们对古代封泥的使用范围及使用方法有了比较具体清晰的了解。

封泥又称做“泥封”,是古代抑印于泥,用以封缄的遗迹。它是古代使用印章,从而起到信验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主要凭记之一。这种方式从先秦一直流行到南北朝,其后才转变为如同今天这样以印泥钤印于纸的方式。因此,封泥与作为信验的玺印同时俱来而又先行废退,中国印章史按照用印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封泥时代和钤朱时代两个阶段。

封泥在春秋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使用,涉及的环节很多,生产、流通和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有广泛的使用。它的根本原理在于:在纸张尚未发明或者未普遍使用的条件下,通过封闭文书、物件或者作为信用标识的特定软泥上抑以印记的形式,起到凭信或防止非法启封的作用。使用封泥的方法主要是将需要保存或运输的公私物品、简牍文书捆扎或以囊盛装,在结扎或封口处以泥团封护,并在上面抑印官私玺印。其具体形式,则随着时代的演进和不同的封护对象而有所变化。

迄今为止,中国的大部分省区都先后出土过封泥,出土封泥的断代主要涵盖了战国、秦代、西汉、新莽、东汉等各个时期,也有少量是属于魏晋至于唐代的遗迹。封泥具有重要的史料学价值和特殊的艺术价值。罗振玉说:“古泥封于金石学诸品中最晚出,无专书记录之,玉以为此物有数益焉;可考见古代官制以补史乘之佚,一也;可考证古文字,有裨六书,二也;刻画精善,可考见古艺术,三也。”印证古代官制、考释古代文字、考察古代艺术,是当时罗振玉认为封泥研究的三方面的意义所在。封泥文字对古代文献记载的官制、地理资料的订正和补充,是封泥的主要价值所在。比如,出土秦代官印封泥“丞相之印”“左丞相印”“右丞相印”,即表明秦代有丞相、左丞相、右丞相等职官。

【焚书坑儒】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朝廷中再次发生了关于统治方针的争论。是年,秦始皇在咸阳宫置酒设宴,博士仆射周青臣进颂辞歌颂秦始皇的功德,说由于秦的统一,“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秦始皇听了很高兴。但博士淳于越却出来指责周青臣说的都是些“面谀”之言,把皇帝的错误说成优点,使皇帝过失加重,“非忠臣”。他向秦始皇指出:商朝、周朝统治天下各千余年,就是由于殷、周以天子为中心,将土地分封给子弟和功臣,使他们像树枝辅佐树干一样辅弼王室。而今陛下您拥有天下,却不对子弟进行分封,如果猝然间出现像田常、六卿一类的乱臣,您没有辅弼的王侯,谁来相救呢?因此他提出“师古”主张,认为应该像商周那样分封子弟功臣,“自以为辅”,方可保无虞。他还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秦始皇把这两种不同的意见交给大臣们进行讨论。丞相李斯反对淳于越的主张,认为时代不同,国家制度也要相应变化。上古三代的举措都不相因袭,各自因时制宜,想出新办法使国家得到了治理,它们并不是故意与前代不同,而是要适应时代的变迁。而今陛 下创下千古大业、万世功德,上古三代的事是不足效法制,并把矛头对准“诸生”,指责这些读书人“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对秦始皇颁布的法令“入则心非,出则巷议”“率群下以造谤”。为了维护皇帝尊严,“别黑白而定一尊”,他奏请焚毁秦纪以外的史书及国家所藏以外的“诗书百家语”等一切书籍,只准留下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并规定“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此后“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完全采纳李斯的意见,下令执行。这就是著名的“焚书令”。秦始皇下令焚书,使中国文化遭到巨大损失,先秦许多重要的文献古籍都被付之一炬。正如郭沫若所指出的那样,“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遭受一次致命的打击。”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曾为秦始皇寻求仙药的方士侯生、卢生逃亡,并散布不满秦始皇的言论。秦始皇大怒之下派人追查讯问,有的被指控“为妖言以乱黔首”。秦始皇命御史对咸阳诸生进行审问,方士儒生们互相揭发,希求自己免罪,彼此牵连引出违反禁令的有四百六十余人,均被坑杀活埋于咸阳。这就是“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是秦“暴政”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秦王朝以焚书和诛杀敢于议论国家政治得失、批评君主独裁的方士和儒生的暴力手段,开思想专制之先河。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有学识素养的士人,以传统的知识体系为思想资源,对时政展开批评。

【挟书律】挟书律指秦代禁止私藏百家之书的法律。“秦律,敢有挟书者族。”即对收藏违禁书籍的人处以灭族的酷刑。这与李斯所建议的“焚书令”的相关内容一脉相传。在主张君主专制的法家思想体系中,一直存在着把古代典籍和文化传统与国家法令相对立的观点,韩非就曾经赞赏商鞅变法有“燔诗书而明法令”的举措,并主张应当以法令作为教化的依据,民间求学以吏为师,秦统治者颁布“焚书令”以及“挟书律“,都与欣赏和实践法家专制思想有关。

秦王朝颁行挟书律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尽管秦吞并六国之后迅速建立起统一的帝国,但统一的学术思想的局面尚未形成。由于诸子百家各有师传,其思想言论莫能划一,私学的先生弟子们仍恪守着“说义必称师论道”的古训,对秦政多发横议。正如李斯所言:“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为了从思想上控制整个社会,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在文教政策方面采取相当极端的措施,也是势所必然的。

挟书律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杜绝六国复辟割据和禁止民间私学独尚法律的绝对权威。原各诸侯国史书、诗书等儒家经书和诸子百家书都在禁止之列。除各诸侯国史书烧而不存外,其他书籍只许国家收藏,由博士官管理,民间不得收藏,而医药、占卜、农业技术之书不在禁止之列。挟书律的颁行使我国古代极为丰富的文化典籍被焚烧,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在秦朝的政治高压之下,部分士人冒着杀头灭族的危险,把珍贵的典籍密藏在家中。等到汉惠帝时期,朝廷宣布正式废除挟书律后,深藏民间的各种典籍才得以重见天日,成为延续文化命脉的凭借。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为推行“法治”,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主张。意思是以法令为教育的内容,摒弃其他学说,以明习法令的官吏为教官,杜绝人们对法令的“私议”。用法统一人们的思想言行,使“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实际上就是主张实行高度的思想文化专制,除法家与法令外,禁止一切学说的发展,即所谓“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种思想与战国中期商鞅的“一教”主张一脉相承。商鞅为了推行“法治”,主张统一人们的思想言论,取缔一切不合法令,不利农战的言论,对国家颁行的法令不得妄自“私议”,对借仁义礼智信为名而违法犯纪者处以刑罚。

■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从汉王朝到清王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以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由于这一学习内容涉及的历史阶段较长,应当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历史脉络,掌握各个 历史时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在具备微观政治史的知识之后进行宏观的长时段的历史分析。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搜集整理课外相关资料(除历史记载外,还应当重视小说、戏曲、诗词中的有关资料),通过鲜活生动的历史文化信息,总结对于历史规律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肯定中国古代政治建设的成绩的同时,应当看到君主专制政体的黑暗和腐败。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层面来说,应当按照鲁迅所提示的,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其实“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鲁迅还指出,读史,可以知道“遗留至今的奴性的由来”。学生还可以思考鲁迅的话,查阅有关资料,就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在近代以来政治生活中的影响,进行思考和总结。

(二)教学内容分析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帝国之后,中国政治体制沿袭秦政,君主专制政体逐渐强化。这一政治现象对于中国社会也有显著的影响。

◆教材总结了中国古代王朝专制政体逐步强化,政权权力逐步集中的历史。除了对皇权至高无上的揭示外,对于相关政治制度的形式也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学生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应当确定对中国古代政治形式的本质的认识,对于这种政治形式的现代遗存,也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思索。

【法令出一】秦兼并天下后,秦始皇自以为功德超过三皇五帝,自立名号为“皇帝”,随即确立了“皇帝”制度。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的权力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有效的制约。中国皇帝制度维持2000年之久,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方才废除。所谓“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是皇帝制度的突出特点。

【君权和相权】皇帝对于自己的主要助手,通常也注意限制其权力。从汉武帝时代形成“中朝”和“外朝”,唐代的学士召对会议,到宋代确立的三省制,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于是逐渐削弱,君权对国家行政的直接控制,因此得到保障。

汉武帝时的“中朝”主要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所构成,“中朝”时重要政事在宫廷之内就先自做出了决策,实际成了“决策”机构。而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则逐渐演化成了执行机构。

隋唐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六部是指吏、户、礼、兵、刑、工,是尚书省下的行政执行机构。三省六部制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袭。

北宋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这样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秦王朝已经有具备监察机能的官职设置。汉代设十三州部刺史,以监察地方政治,而中央机关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的机构负责。汉代以后,历朝都设置监察机构。监察体制的逐步健全,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历代监察机构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处于独尊地位的皇权,却没有能力干涉。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为了强化专制统治,历代王朝十分重视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能。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大体经历了由“世官制”到“察举制”,又到“科举制”的历史变化。隋唐以来科举制的实行,对于中国政治文化有深刻的影响。科举制度吸引“天下英雄”参与行政,有利于最高统治者控制民心,也使得国家机器拥有了充备的人才保证。同时,这种制度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而以严格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行省的位置】秦代以来,中国整个基层一级地方行政区划主要都是称县,仅有些朝代因政治需要出现了一些与县同级的其他行政区划名称,如汉代有侯国、邑、道,但它们过后即废,而且在数量上也是少数。

秦代至隋,郡基本上是县级以上的地方行政区划,但它远不如县那样稳定,变化较大。东汉末年,在郡级之上又设“州”。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是州、郡、县三级,郡为二级政区。到隋唐时期,郡作为一个政区单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秦代推行的郡县制的影响是深远的。今日中国的省县制就是由郡县制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

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并把大都及其周围地区划归中书省管辖。其他地方设置行省,由中央派官治理。元代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如河南、湖广二行省的首府都设在距首都较近的交通线上,江西,江浙的情况与此相似。元代的行省其面积远较今天为大。如陕西行省还包括甘肃和内蒙古部分地区;云南行省还包括四川、广西部分地区和泰国、缅甸一些地区;江西行省还包括广东;湖广行省包括湖南、贵州、广西大部分及湖北部分地区;辽阳行省包括今东北三省;岭北行省包括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内蒙古、新疆部分地区和西伯利亚。元朝还在福建行省(有时并入江浙行省)下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方事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

行省制度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代地方行政体制沿革表

时代 地方行政体制

秦汉 郡、县(道)二级制

魏晋 州、郡、县三级制

隋 郡、县二级制

唐 道、州(郡、府)、县三级制

宋 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

元 省、路(府)、州(军)、县四级制

明 省、府(直隶州)、县(散州)三级制

清 省、道、府(直隶厅、州)、县(散厅、州)四级制

民国 省、行政区、县(市)三级制

现代 省(直辖市)、市(地)、县(市)

本课重点:使学生掌握历代专制主义王朝权力愈益集中的特点,了解这一现象和中国政治形态历史演进的关系。

本课难点:历朝官制十分复杂,要全面详尽掌握十分困难的,应当要求学生了解其中与本学习内容有关的基本知识,认识政治史的主要特征。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后来历朝皇帝制度是不是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

答案提示:皇帝专权的制度虽然是秦始皇所创立,而专制主义体制实际上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商鞅变法使这种体制在秦国得以确立。实际上在其他若干强国,也已经开始实行这一制度。法家政治思想的原则之一,就是帝王的专权。《商君书》强调“权制独断于君”,《韩非子》也主张“法”是君王集权的工具。这些理论,都构成了君主专制政体的文化基础。后来历朝制度,大体都是皇帝专制的制度。皇权因各种原因不能专断,只是非常例的特殊情形。帝制决定着这一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是与小农经济作为社会基础的事实相关的。

2.元帝国的地方行政设置为什么在“行省”之外又有“腹里”和“宣政院”?

答案提示:“腹里”指的是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略相当于今北京、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是中书省直接管辖地。为了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军事民政,故特设置了宣政院这一中央机关。

【自我测评】中国古代专制制度就帝王权力而言有怎样的演进历程?

答案提示:从总体趋势来看,帝王的权力有逐渐扩张的现象,对相权的抑制和分解,就体现了这样的趋势。

【材料阅读与思考】《旧唐书•文苑传中•元万顷传》:“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

怎样理解这里说到的“分宰相之权”?

答案提示:这里所谓“分宰相之权”,实际上是专制朝代帝王通常的政治行为。皇帝一旦掌握最高权力,就往往牢牢地把握住最高决策权,即使对于总理国家政务的高级助手,也不愿意分权。这就是《太平御览》卷九一引华峤《后汉书》中所说的“总揽威权,柄不借下”。这也是符合法家“权势不可以借人”(《韩非子•内储说下》)“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王”(《韩非子•外储说上》)的政治理论原则的。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对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的熟悉程度以及对中国古代专制政体的总体认识水平。

【评价方法】观察法。

【评价过程】组织课堂讨论,可以不限于具体的朝代,就皇权独断这一主题,由学生自拟发言稿,不拘形式,选择历史个案进行分析,考察学生掌握相关历史知识的程度以及进行专题历史分析的能力。比如,可以进行这样的讨论:

你所熟悉的历史上的名帝名相和他们的关系。提示:刘邦和萧何的关系;汉武帝和他的宰相们;…… 对于教材中汉武帝抑制相权的事例,还可以做这样的知识延伸:

自汉初以来,继承秦制,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汉高祖刘邦和汉惠帝刘盈分别以第一代功臣中功次居于前列的萧何、曹参为丞相,丞相威望曾经盛极一时。《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丞相的职能,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当时的丞相,实际上是朝廷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汉景帝时,窦太后期望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汉景帝表示:“请得与丞相计之。”于是与丞相周亚夫商议,周亚夫以高帝刘邦“非有功,不得侯”的预先约定予以坚定的拒绝,汉景帝默然而有沮丧之色,可见当时相权之重。

汉武帝即位初,丞相把握行政大权。《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汉武帝初年,田汾任丞相,一次奏事,坐谈竟日,荐举升迁的官员,有从平民直接任职级二千石的高级官僚的,使皇帝的用人权力受到侵犯。汉武帝终于表露出内心的不满,说道:你荐举的官吏说完了吗?我也有要荐举的官吏呢。又曾经请求占用官营手工业管理部门少府考工室的地方用以扩建宅第,汉武帝愤怒地说:你为什么不索性占用武库呢!汉武帝成年,亲自主持政务之后,有意改变丞相位尊而权重的传统。他频繁任免丞相,在位54年,先后用相12人。其中除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外,有3人被免职,2人畏罪自杀,3人被下狱处死。政府高层官员受到严厉处置数量如此之多,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汉武帝时代12丞相的任职离职情形如下表:

姓名 离任原因 任职时间

窦婴 免职 1年又2月

许昌 免职 3年又8月

田汾 去世 3年又9月

薛泽 免职 7年又6月

公孙弘 去世 2年又4月

李蔡 畏罪自杀 3年

严青翟 畏罪自杀 2年又10月

赵周 下狱死 2年又7月

石庆 去世 8年又3月

公孙贺 下狱死 12年又2月

刘屈氂 下狱腰斩 1年又2月

田千秋(汉昭帝时去世)2年(汉武帝时代)

【评价总结】教师可以进行多种方式的观察,如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书面作业等,实行综合判断,做出切合实际的评价总结;提倡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教师评价总结的结果归入教案及学生学习档案,有必要以适宜的方式告知学生,以有所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

(五)历史问题注释

【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对于最高执政者的位号,是经过讨论后方才确定的。秦王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说:“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秦王嬴政说:“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又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宣布:“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帝”位号一经确定,便为后世历朝所继承沿用,一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帝制废除方才取消。“皇帝”不仅是一个人的位号,也是代表中国古代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制度的符号。

李斯等人颂扬秦始皇历史功绩时所说的“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在秦王朝的政治宣传中还有其他体现。例如琅邪刻石有所谓“功盖五帝”;又说:“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实不称名,故不久长。其身未殁,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

【外朝和中朝】汉武帝为了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曾经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决策的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随侍左右,顾问应对,参议要政。这些成为近臣的官员,身份相当于皇帝的宾客和幕僚。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往往参议机要。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等,权势都超过丞相,又兼以“侍中”之职,具有了参与宫廷重要决策的特殊地位。于是,和属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得以形成。

“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的近臣所构成。重要政事,“中朝”在宫廷之内就先自做出了决策。

尚书,本来是皇帝身边掌管文书的官员。“中朝”形成之后,尚书的地位日益重要。尚书和一般仅仅参与宫廷议政的官员不同,由于既有官署、官属,又有具体的职司,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在“中朝”逐渐居于核心地位。

【尚书省】官署名。东汉设置,称尚书台,或中台。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曹,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唐代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尚书省都堂居中,左右分司,都堂之东有吏部、户部、礼部三行,每行四司,以左司统之;都堂之西有兵部、刑部、工部三行,每行四司,以右司统之。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长官为尚书令,其副职为左右仆射。元代尚书省时置时废,明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不设尚书省,清制同。

【中书省】官署名。魏晋始设,秉承皇帝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沿至隋唐,逐渐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代改为内史省、内书省;唐代曾改称西台、凤阁、紫微省,旋复旧称。唐代中书与门下、尚书三省同为中央行政总汇,中书决定政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中书省长官在魏晋为中书监及中书令,隋代废监,仅存内史令(中书令)一职。唐代曾改称右相、凤阁令、紫微令。其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也由中书省掌握,较远的地区另设行中书省。明初尚沿元制,洪武十三年(1380)革中书省,废丞相,自六部以下皆无所统属,而机要之任则归于内阁,遂大异前代之制。

【门下省】官署名。东汉有侍中寺,晋称门下省。唐曾改为东台、鸾台、黄门省等,旋复旧称。元以后废。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渐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宋初门下省仅主朝仪等事。神宗元丰改官制,始恢复审查诏令的旧制。南宋初,中书、门下合并为一,称中书门下省。辽金也置门下省,金海陵王时废。

【政事堂】唐朝时期中央政务决策机构。唐朝“自武德以来,常于门下省议事,即以议事之所谓之政事堂”。实际上,政事堂主要是协调中书、门下两省关系,即中书出令,门下封驳,争论不决,则先在政事堂议定,然后再奏闻。

武则天当政时,政事堂成为宰相议决军国大事的最高决策机构。宰相在政事堂议政,实行轮流“秉笔”之制。秉笔宰相称“执政事笔”,即首席宰相,主持政事堂会议,总其记录。有诏敕签发,需宰相同署名者,除特别重大之事,可由秉笔宰相代署。光宅元年(684),裴炎以中书令“执政事笔”,便将政事堂由门下省移到中书省。从此,决策重心由门下省转至中书省。但此时的宰相仍是兼职宰相,即“午前议政于朝堂,午后理务于本司”。三省长官,在政事堂议政是宰相,回到三省则是各部门长官。

到玄宗时,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政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正堂为宰相议政和办公之所,后院设 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分曹以主众务”,为处理各项事务的秘书机构。至此,政事堂制度进一步完备,成为宰相决策和日常办公的重要权力机构,宰相也不再回本部门主持工作了。

【三省六部】三省六部制始于隋朝,隋文帝建国后,综合汉魏、两晋和南朝中央职官的设置,建三省六部,以加强中央集权。

自隋入唐,三省分工明确。中书、门下两省,是中央决策系统的两个关键部门。两省均在皇城以北,合称“北省”,以别于在皇城内的“南省”——尚书省。

高祖武德三年(620),改内史(内书)省为中书省。高宗、武则天、玄宗时,一度改名西台、凤阁、紫微省,随即又恢复为中书省。置中书令2人,正三品,曾随省名改称西台右相、内史、紫微令、右相,被尊称为“令公”。中书令为正宰相,后来在政事堂办公,中书侍郎便成为本省实际长官。中书侍郎,置2人,正四品上,曾随省名改称西台侍郎、凤阁侍郎、紫微侍郎。中书舍人,置6人,正五品上,亦随省名改称,具体负责本省的中心工作。其中1人为“知制诰”,专门负责起草诏敕,列席政事堂会议。6人分别联系尚书省六部,协助宰相处理有关奏章。

门下省自隋炀帝改官制,逐渐摆脱宫廷杂务,至唐初已完全成为专司封驳、参决政事的重要决策部门。高宗、武则天、玄宗时,一度改名东台、鸾台、黄门省,不久即复为门下省。武德三年,改纳言为侍中,置2人,正三品,曾随省名改称东台左相、纳言、黄门监、左相。侍中为正宰相,玄宗以后不再任命,门下侍郎始终为门下省实际长官。门下侍郎,置2人,正四品上,不任命侍中以后升为正三品,曾随省名改称东台侍郎、鸾台侍郎、黄门侍郎。给事中,置4人,正五品上,直接负责本省中心工作,审定诸司奏抄,“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

尚书省在高宗、武则天时,曾改称中台、文昌台、都台,别称南省。名义上以尚书令为长官,但极少授受,故以左、右仆射为实际长官。左、右仆射,各置1人,正二品,“总判省事”。

尚书省总办公厅称尚书都省,又称都司、都台、都堂,以左、右丞为长官,各置1人。左丞正四品上,“通判都省事”,分管吏部、户部、礼部十二司;右丞正四品下,分管兵部、刑部、工部十二司。又有左、右司郎中各 1人,从五品上;左、右司员外郎各1人,从六品上,“掌副”左、右丞所管诸司之事。左、右仆射,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左、右司员外郎,都在尚书都省办公。

尚书省统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各置1人,正三品;各部次官为侍郎,各置2人,正四品下(吏部侍郎为正四品上)。六部各领四司,每司各置郎中1人,从五品上;员外郎1人,从六品上,掌管本司事。吏部、户部、兵部司,或各置郎中、员外郎2人。

六部二十四司主各项政令,具体分工是:

吏部,掌官吏铨选、考课、封爵、勋赏,分领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

户部,掌天下田户、度用、钱帛、仓贮,分领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

礼部,掌礼仪、贡举、祭享、朝贡,分领礼部、祠部、膳部、主客四司。

兵部,掌武官选授、疆域版图、车乘传驿、戎器仪仗,分领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司。

刑部,掌天下刑律、官奴役隶、经费审计、门禁关津,分领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四司。

工部,掌土木营造、屯田职田、山泽苑囿、舟楫河渠,分领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

【刺史】西汉王朝进一步完善了秦王朝初创的御史监察制度。汉文帝十三年(前167),丞相遣使分刺各地,考察地方官,并督察监郡御史。这种监察形式虽然当时还没有形成定制,却已经显示了有益于提高行政效率,澄净政治空气的效力。汉文帝还常常派特使巡行各地,实行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历史上称汉文帝时代开始的委派丞相属吏出察的行政监察形式为“出刺”。这里所谓“刺”,有侦问察探的意思。由于这种官员往往为丞相的下属官员“史”来充任,于是又称为“刺史”。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即在全国统治重心三辅(京兆尹、冯翊、扶风)、三河(河南、河内、河东)和弘农以外的各地区设定十三个监察区域,每州部设部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十三州部,为冀、青、兖、徐、扬、荆、豫、益、凉、幽、并、交趾、朔方。其地域大体是:

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端及河南北端(东汉时治所在今河北柏乡北);

青州——今山东大部及河北一部(东汉时治所在今山东淄博东北);

兖州——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东汉时治所在今山东金乡西北); 徐州——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东南部(东汉时治所在今山东郯城);

扬州——今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东汉时治所在今安徽和县);

荆州——今湖北大部,湖南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一部(东汉时治所在今湖南常德东北);

豫州——今河南东部、安徽北部(东汉时治所在今安徽亳州);

益州——今四川大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东汉时治所先后在今四川广汉北、今四川德阳东北、今四川成都);

凉州——今甘肃大部、宁夏大部及青海湟水流域、陕西西北部及西南部(东汉时治所在今甘肃张家川);

幽州——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及朝鲜大同江流域(东汉时治所在今北京西南);

并州——今山西大部及内蒙古、河北一部(东汉时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西南);

交趾——今广西、广东大部及越南北部和中部(东汉时治所在今越南河内东北);

朔方——今宁夏东部、内蒙古阴山南北、陕西北部、甘肃东部(东汉撤销,入并州)。

汉武帝后来又设置司隶校尉一职,负责督察三辅、三河和弘农郡,职权和部刺史相当。其地域相当于陕西关中、山西西南部、河南西部及北部。

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置,使地方行政官员受到直接的监察,有利于西汉王朝的大政方针能够有效地在地方落实。

刺史没有固定治所,在每年的八月巡视所部郡国,考察吏治,监督豪强。其职级仅为六百石官,秩位虽然不高,但是出刺时却作为朝廷的正式代表,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地方实力派官僚和王国相,也可以监督诸王。刺史的职权虽重,却又不直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刺史制度因此具有小大相互制约,内外相互协调的优越性。汉武帝时代政治体制表现出灵活性与合理性的特色,也由此得到体现。

【御史大夫】官名。秦汉时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是监察、执法,兼管重要文书图籍。西汉时丞相缺位,往往以御史大夫递补,与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合称三公。后改名大司空、司空。晋后,御史大夫多不置。隋唐以后虽置而与汉制不同,专掌监察、执法,为御史台长官。明洪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名也废。

【世官制】世官制,是官职世袭的制度。这一制度决定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的现象,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顾颉刚指出,古代的官制,商以前虽不能详考,而西周以来至于春秋,无疑是行的世官制度(世官不一定是世职)。顾颉刚又引金文资料,指出其中“只见有世官制度,不见有从庶人擢任大官的,这是一件确然无疑的事实”。

《史记•平准书》说,文景时代,天下安定,“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有人解释说,仓氏、庾氏这样的姓氏的由来,就是因为世代担任主管仓库的官员的缘故。由此看来,汉初可能仍然存在官职世袭的情形。

【察举制】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即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要看德行和才能。

汉文帝时,已经有从社会基层选用“贤良”“孝廉”的做法,指令中央官吏和地方官吏得从下级属吏、民间地主和部分自耕农中选拔从政人员。名臣晁错就是曾经以“贤良文学”之选,又经帝王亲自策试,得以升迁为中大夫的。不过,当时既没有规定选举的确定期限,也没有规定各地方选举的人数。也就是说,这种选举形式还没有成为完备的制度。汉武帝在即位之初的第一年,就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六年之后,又下诏策试贤良。特别是在这一年,明确规定了郡国必须选举的人数。

正是在汉武帝时代,察举制得以基本成为正统的体制。这一历史进步的意义十分重大。有的学者指出,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书•武帝纪》)的元光元年(前134),是“中国学术史和中国政治史的最可纪念的一年”(劳干:《汉代察举制度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7辑,1948年4月),就是因为这一诏令表明察举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仕进途径,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的主体地位已经得以确立。

【九品官人法】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实际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与两汉察举相比,明显前进了一步。具体表现是:(1)规定设立专典选政的中正官;(2)中正官主要负责品定士人的资格作为任官 的依据。

九品中正立制之初有选贤的用意,但是不久就被门阀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以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的现象。

【科举制】科举制是考试选官的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成熟、衰亡于明清。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备、更合理的选官制度。科举制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显然要比察举制时代仅凭现任官僚的主观印象取官要合理得多。成熟的科举制度下,科举与学校合一,学校育才和科举选才相结合,也较察举制时代制度完备。此外,除了娼、优、隶、皂、罪户子弟外,原则上一切人都可以公开报名应试,也确实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情形。在入仕途径方面实行开放,允许一定程度的竞争,给政治生活带来了一定的生机和活力。

明清时代的科举制度已经十分详备,然而也日益僵化,完全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自由的文化专制的工具。

【行省制】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或简称为省。金朝初年曾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立行台尚书省,治理中原地区。蒙古灭金的过程中,仿照金朝旧制设立燕京行尚书省,也称燕京行台或中都行台。元世祖即位以后,参照汉法,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也称都省。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称为“腹里”(略相当于今北京、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因幅员辽阔,元朝除腹里地区直属中书省管辖、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还把全国分为10个地区,分设行中书省进行管理。开始时,沿用前代制度,以中书省宰执官出领各行省,称行某处中书省事。以后这类行省实际上成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不再是中央临时性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也不再带中书省的宰相职衔。元朝先后设立陕西、甘肃、辽阳、河南、四川、云南、湖广、江浙、江西、岭北等10多个行省。行省长官一般是平章政事,但像江浙、岭北等地大事繁的行省也设左右丞相。行省下辖路、府、州、县,还可以在一些地区特设宣慰司,传达行省与州、县之间政令民情,有战事时兼为都元帅府或元帅府。元朝设立的行省制度后世一直沿用,是中国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沿革史上的一件大事。

元代十一行省区省会辖区表

行省名 省会 辖区

中书省(中央中书省直辖地区,又称都省、腹里)大都(今北京城)今北京、天津二市及山西、山东、河北、河南省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和内蒙古部分地区

辽阳行省 辽阳(今辽宁辽阳市)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

陕西行省 奉元(今西安市)今陕西全省、甘肃东南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

甘肃行省 甘州(今张掖市)今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大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

河南江北行省 汴梁(今开封市)今河南省黄河以南及湖北、江苏、安徽三省的长江以北地区

江浙行省 杭州(今杭州市)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苏长江以南部分,浙江、福建二省及江西省部分地区

江西行省 龙兴(今南昌市)今江西省大部及广东大部

湖广行省 武昌(今武汉市武昌)今湖南、广西两省,贵州大部及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省

四川行省 成都(今成都市)今重庆市、四川省甘孜、阿坝、雅安以东的大部分及湖南、湖北二省各一部分

云南行省 昆明(今昆明市)今云南全省、四川部分地区及缅甸、泰国北部一些地区

岭北行省 和林(今蒙古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哈喇和林)今蒙古共和国全境、我国内蒙古、新疆一部分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据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宣政院】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特殊机构,它既是统辖吐蕃地区政务和军事的中央机构,也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初名总制院,1264年设立,由国师八思巴统领。八思巴是吐蕃宗教领袖,1244年代表西藏僧俗首领向蒙古表示归顺,对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卓有贡献。元世祖即位,对他十分礼敬,封为国师(后改称帝师)。1288年,总制院改用唐朝使臣朝见的宣政殿作为院名。宣政院在吐蕃有重大事变时,设行宣政院前往处置,但重大军事行动需与中央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商议。宣政院所辖吐蕃之地,分设三道宣慰司,宣慰司下设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万户府等,其长官由帝师或宣政院荐举当地僧俗首领担任,军民通摄,僧俗并用,由朝廷授职。宣政院在加强元朝对西藏的统一治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到这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的新变化。

通过对明清皇权与以往各朝代皇权不同特征的比较,认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趋势和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清朝边疆政策的了解,认识到正确处理边疆民族关系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

了解在近代化浪潮中清政府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内容和实质。

通过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历史的综合,锻炼对长时段的历史现象和历史特征进行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对古代专制皇权的了解通常受影视作品的影响,对专制皇权的起源、发展等知识认识模糊。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可指导学生通过多渠道查阅资料,并以墙报等形式展示学生查阅的成果,既肯定学生的课前劳动,又为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的大体脉络,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选取课外相关资料(除历史记载外,还应当重视文学史和艺术史的有关资料),多方位、多角度地考察历史。

也可以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采取这样的步骤:学生课前预习→扩充知识发现问题→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延伸问题→课后继续探究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对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历代王朝的成败得失,锻炼用现代政治理念进行分析的能力。同时又应当看到当时的具体条件,做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客观的评判。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雍正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把它下达给中央和地方。这些都说明了明清皇权的空前加强。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

【内阁制度的形成】明太祖废弃了宰相制,设六部直属皇帝。明永乐帝设立内阁,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仁宗以后,内阁权位逐渐升高,入阁者多为尚书、侍郎,实际掌握了宰相权力。内阁权力的确定,宣告皇权已经兼并了相权。

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在宰相制下,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清朝的边疆政策】清朝初期,统治者重视边疆问题,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专门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皇帝频繁出巡承德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接见边疆各民族上层人物,联络情感;重视边疆地区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对蒙古、西藏和新疆地区的统治成效显著。

清初统治者能够较好地处理各民族的关系,如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地进行行政管理。所以康、雍、乾时期,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元代在西南地区主要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制度妨碍国家统一,破坏地方经济发展,任意残害百姓,不利社会安定,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从明代开始,已经出现废除土司以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到了清代,特别是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由朝廷改派流官取代土司直接统治。到乾隆时代,很大一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

“改土归流”,改变了西南地区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 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近代化浪潮与清末政治】面对近代化浪潮,清朝统治者一方面慑于内外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摆脱政治上的被动局面,迎合西方列强的要求,进行了一些政治方面的改良。这些改良主要表现为官制改革。通过新增、调整后形成的新官制,在职责方面较之过去更趋于实际,其中像设立农工商部,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成立学部,组建京师大学堂等,对促进教育改革也有积极作用。又如成立法部,审订新法律,实行检察制度,都是大的进步。但由于这些改良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触动专制主义皇权,所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

本课重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与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清朝的边疆政策;清末的官制改革。

本课难点: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1.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职位?

答案提示: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的教训,消除丞相之权对皇权可能存在的威胁(或进一步加强皇权)。

2.清代专制政治的强化对中国社会有怎样的影响?

答案提示:巩固了皇权专制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束缚了人们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自我测评】哪些迹象可以反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了加强?

答案提示: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内阁;清初雍正设立军机处。这些史实都表明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

【材料阅读与思考】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卷一七六《军机大臣年表一》

应当怎样理解这段话中“隐然执政之府”的说法?

答案提示:皇帝通过军机处把原属内阁的那点有限的参与机密之权也给收回了,导致“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所以有“隐然执政之府”的说法。但我们也应看到,军机处仅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所以说其“隐然执政之府”,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对较长时段历史过程的把握能力和对不同历史阶段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

【评价方法】观察法。

【评价过程】进行课堂提问,组织课堂讨论,如提供“我看戏说清宫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福还是祸”等问题让学生讨论。

【评价总结】教师可进行多种方式的观察,如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书面作业等,实行综合判断,做出切合实际的评价总结。评价总结的结果有必要以适宜的方式告诉学生,以有所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

(五)历史问题注释

【丞相的废除】明朝建国初期,政治上沿袭元代制度,在中央机构中设中书省,总管全国大政,置左右丞相,丞相对政务有专决权,统率百官对皇帝负责。不久,明太祖朱元璋发现丞相和中书省权力过大。洪武十三年(1380),爆发了“胡惟庸案”,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处死。明太祖借此杀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亭等,株连三万余人。从此,中书省和丞相废而不设,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并提高六部地位,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自此,秦汉以来沿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彻底废除,全国军政大权由皇帝一人独揽。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殿阁大学士的设置】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但政务也大大增加了。给事中张文辅在奏疏里就曾提及:“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计三千二百九十一事。”(孙承泽《春明梦余录》上册卷25,第2页)朱元璋平均每天要看二百多份奏章,处理四百多件政事。不管朱元璋是如何雄心勃勃、精力充沛,但繁浩的朝政毕竟使他应付不了。他深感“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明太祖实录》卷133)于是,于洪武十三年(1380)九月设置四辅官,以“协赞政事”。这些四辅官都是朝廷征自民间的老儒,明太祖认为他们忠厚老实,但“淳朴无他长”,缺乏政治经验,很难胜任“协赞政事”的工作,到洪武十五年(1382)不得不下令废除四辅官的建制。《明通鉴》载:“上既罢四辅官,欲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乃以礼部尚书刘仲质为华盖殿大学士,翰林学士宋讷为文渊阁大学士,检讨吴伯宗为武英殿大学士,典籍吴沉为东阁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铨等为之,辅导太子,秩皆五品。”(夏燮《明通鉴》卷7)殿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能是备皇帝顾问,少能参决。殿阁大学士的设置,为后来内阁制度奠定了基础。

【文渊阁】明朝宫内藏书阁名,也为皇帝讲读之所。明太祖始建于南京奉天门东。明成祖迁都北京,又于宫内东庑南建文渊阁,后置大学士。从此,文渊阁成为殿阁大学士的“入直之所”,到嘉靖十六年(1537)经整修扩建后,正式成为“阁臣办事之所”。

【明成祖时内阁制度的确立】建文帝在位仅仅四年,他一方面“改大学士为学士”,另一方面“升六部尚书为正一品”,国家大政主要取决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文学博士方孝儒也参与咨议,因而建文期间,殿阁大学士的建制,实际并无太大的发展,在某些方面较之洪武朝还有后退。

明朝内阁制度的基本形成,是在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明史•解缙传》载:成祖入京师,解缙“擢侍读,命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并值文渊阁,预机务。内阁预机务自此始”“帝尝招缙等曰:„尔七人朝夕左右,朕嘉尔勤慎,时言之宫中。‟”“代言之司,机密所系,且旦夕侍朕,裨益不在尚书下也。”(《明史》卷147《解缙传》)这一记载说明:(1)从永乐开始,已有人数较多的阁臣同时入值内廷,他们“朝夕左右”“言之宫中”,从而在中枢开始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机构,用以弥补废相后中枢机构存在的缺陷。(2)从永乐开始,阁臣的主要职责已明确为“参预机务”,也就是在不同程度上参预了中枢军国要务的决策。(3)从永乐开始,内阁机构的名称也已开始明确。所以说,明太祖永乐年间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内阁制度的发展】明仁宗、宣宗时,内阁大学士的权位日渐提高。明仁宗即位后,提升东官旧臣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杨溥掌弘文阁,未几进太常卿。随后,又进杨士奇为少傅,兼兵部尚书,杨荣为太子少傅兼工部尚书。明宣宗继位后,又进杨荣为少傅,迁杨溥为礼部尚书,仍入值内阁如故。这些加封的职衔,虽然只是一种荣誉性的虚衔,只支俸而不任职事,但其官秩却变成从一品,超过了六部尚书的正二品官阶,从根本上改变了洪武朝以来殿阁大学士低下的政治地位。明宣宗还授予阁臣票拟之权,它是阁臣根据皇帝所示旨意草拟敕旨,或对各部门各地方所上奏章提出批答意见,供皇帝裁决参考。这表明阁臣有了参与决策权。到明英宗时,票拟成为阁臣的专职。此后,票拟专出阁臣,“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7)。六部必须按照内阁票拟的谕旨办事,也就不得不仰承内阁之鼻息了。到嘉靖之后,朝位班次,阁臣已列六部尚书之上。内阁首辅更是权势显赫,像夏言、严嵩由于受到皇帝的宠信,权压六卿,“赫然为真宰相”。

【票拟、批红】票拟,也称票旨、条旨,即内阁大臣草拟对各种奏疏的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贴在奏章上,供皇帝参考采用。皇帝用朱笔批示,称“批红”,也称“朱批”。在明成祖时,“批答出自御笔,未尝任之他人”。而明中期以后,内阁大臣便拥有了票拟的权利,说明内阁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了。但票拟是否算数,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朱批。

【军机处】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事务处”,它是清代作为政治中枢影响最广,起作用最大的一个机构。军机处的出现,与雍正初清廷用兵西北有密切关系。当时,一切军政保密大事需要随时处理,于是“始设军机处于隆宗门内”,雍正十年(1732)改称军机处。起初仅是暂时性的军事机构,其后逐渐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

军机处具有简、速、密的特点。简,就是人员少,机构简单。军机处只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二职。大臣由大学士和各部院尚书、侍郎中选任,属差遣官,故称军机处行走或军机大臣上行走,私下习称“大军机”。军机大臣人数一般是三四人至七八人。他们虽有领班大臣和一般大臣的区别,但没有统属和被统 属的关系。军机章京的正式称谓是“军机处司员”或“军机司员上行走”,是大臣的属僚,俗称小军机,嘉庆时定员额32人,分满汉两班,每班8人,日值两班。章京的人选多来自内阁及各部院一般官员,也属差遣官。如此算来,整个机构至多三四十人。至于机构,它始终不算正式衙门,其值庐只称“军机堂”,实际上是皇帝辖下的秘书班子,这与外朝内阁作为正式政府部门相比,工作起来显然方便亲近多了。速,即办事效率高。按照内阁规则,皇帝颁发诏旨和大臣有事题奏,都得经过多重部门,转辗交送,前后要花费很多时间。军机处则不然,一切由大臣和章京通同办理。皇帝有旨随时奉召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司员根据情由的轻重缓急,或采用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或注明行四五百里,甚至还有六百里加快的,交兵部发出,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加快了办事速度。密,是指军机处设于接邻内廷的隆宗门里,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又严禁外官擅入。嘉庆时还派御使就近进行监视。军机大臣和章京们为避免嫌疑,平时尽量少与督抚等外吏或部院官交往应酬。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清代封建专制主义极权政治进入一个新阶段。历史上丞相制度的残余荡然无存,君权得到极大加强,真正实现了“乾纲独揽”。

【盛世】盛世,指兴盛的时代。人们通常称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历史阶段为“盛世”。在史称“盛世”的历史时期,往往政治昌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文化进步。历史上的文明跃进,往往在“盛世”实现。一般公认的盛世,有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以及清代的康乾时代等。

我们分析历史上的盛世,还应当认识到,通常所说的“盛世”,是专制时代的理想政治形态。当时的政治成就,是以本质上黑暗的政治体制为基点而实现的。我们在肯定当时历史经验的同时,当然不能忽略这一政治前提。

“二十四史”中最早出现“盛世”一语的实例,见于《后汉书•崔駰传》说到的崔篆所作《慰志》之赋。其中有所谓“何天衢于盛世兮,超千载而重绩”语。所说盛世,是指殷商的成汤和武丁时代。成汤信用伊尹,“诸侯毕服”“平定海内”。武丁以傅说为相,“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史记•殷本纪》)。早期的“盛世”观,体现了对传说时代理想政治的向往。后人对这种意识也多有继承。如所谓“唐虞盛世”(《宋史•沈畸传》),“尧舜之盛世”(《后汉书•崔駰传》),“古盛世”(《晋书•阮种传》),“昔盛世”(《宋书•武帝本纪中》),“古之盛世”(《明史•仁宗本纪》)等说法,都体现了以先古圣王的政治成功作为当世行政之典范的通常情形。

关于“盛世”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应当强调这样两点:一是应当保持清新开明的政治空气;二是应当任用真正的贤能之臣。《明史•仁宗本纪》记载了这样的诏书内容:“古之盛世,采听民言,用资戒儆。”对“采听民言”的肯定,有助于我们理解第一点。关于第二点,即人才的任用,清人唐甄《潜书•用贤》说:“盛世常见多才,衰世常患无才。”指出了“盛世”往往在人才政策方面表现出优胜之处,能够信用才士、激励才志、焕发才思、调动才识的事实。

【理藩院】在清代,理藩院是一个专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其地位与六部同等。它的设置一方面反映了清统治者对边疆民族问题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中国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清代已最后得到确立。

理藩院初设时,其职官亦称承政、参政。顺治元年,与六部同时改为尚书、侍郎。理藩院所用官员均系满人或蒙古人,笔帖式中兼有汉军,但绝无汉官。

理藩院在康熙初置录勋、宾客、柔远、理刑四清吏司。以后,随着清朝统治势力向喀尔喀、青海、西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两路延伸,其管辖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乾隆二十九年,经调整最后确定设旗籍(原柔远司改)、王会(宾客司改)、典属(录勋司改)、柔远、徕远、理刑六司。各司的分工:旗籍司掌内蒙诸部札萨克(称内札萨克)之疆理、封爵、谱系、盟会、邮传以及土默特、布特哈部职官的选任引见;王会司掌颁内札萨克王公们的俸禄、朝贡、燕飨、赏赉等事;典属司负责漠北喀尔喀蒙古、青海蒙古、套西蒙古以及科布多和新疆诸部蒙古(这些地区的蒙古统称为外札萨克)的划界、封爵、编旗、盟会、简军、邮驿、互市,还对蒙古和西藏等地的喇嘛发放度牒、监典**转世和行施赏罚。一些内属游牧部落,像察哈尔、巴尔虎、额鲁特、扎哈沁、明阿特、乌梁海、达木蒙古、哈萨克、锡伯等官员的行选引见,也归其统理;柔远司掌外札萨克喇嘛禄廪、朝贡之事;徕远司掌哈密、吐鲁番札萨克政令,新疆回部、四川金川土司年班、内附布鲁特诸部给衔、马税以及霍罕、博罗尔、巴达克山、塔什罕、爱乌罕的职贡;理刑司掌管外藩各部刑罚,制订律例条规。此外,又设内馆、外馆,分别接待内外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置俄罗斯馆,安顿沙俄商人、传教士和留学生,还有咸安宫蒙古学、唐古特学、托忒学等。【改土归流】土司、土官开始于元朝。当时云南的19个万户府,大多数任命土官。明朝承袭元制,“顺俗施化,因人授权”,将土司、土官制度完善了。土司、土官是世袭的。但是,从明朝中叶开始,就撤除了一些地方的土司、土官,改由中央政府任免流官。清初顺治、康熙朝,都有改土归流的事情。雍正朝,国家大局基本安定,军力强盛,府库充溢,自然更有能力办这件事,于是雍正皇帝接受了鄂尔泰的建议,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雍正四年(1726)夏天,鄂尔泰命曲寻总兵刘起元率大批官兵进驻东川,把当地土司、土官全部撤销,改任流官。随后,在乌蒙、镇雄二大土府的改撤中,遇到了一些土司、土官的抵抗,并由此引起叛乱,清兵立即予以镇压。前后不到一个月,东川、乌蒙、镇雄三土府基本完成改土归流。此后,在云南、广西、贵州等地,陆续废除土司,代之以流官。从雍正四年到九年(1726—1731),清政府将土司改为流官的地区共309处。乾隆时,又利用平定四川西部大小金川叛乱的机会,将这一地区世袭的土司全部改设为流官。在这次改土归流中,前后共杀了4万余人,战争也使一些地方的生产遭受到严重破坏。而在一些地区,土司、土官仍被保留下来。总体而言,清代的改土归流,是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

【清末的中央新官制】所谓新官制,是相对原来那套官制而言的。它的出现,其直接导因固然与外国侵略者施加压力有密切的关系,从更深远的角度来看,确实也反映了在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大潮冲击下,中国的封建政治体制业已无法适应,不得不有所变化。

清末中央新官制的出现,应以咸丰十年(1860)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重要标志。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或叫“总署”“译署”。当时,中国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在与英法两国签订和约时,同意各国公使常驻北京。这样,只靠原先由礼部或理藩院兼管外国事务的局面显然是不行了,于是需要有一个专门办理国家间双边或多边事务的机构。总理衙门便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清朝统治者对新设的总理衙门,心中颇存疑虑,原想一等“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第72卷)所委官员,均属临时差遣,不像各部院有实官或正式机构。但由于实际情况并不如同预想,衙门一经设立,不但无法裁撤,而且随着与外国的交涉越来越多,它的机构和职权也在不断扩大。由外交谈判、签约、通商贸易、经办海关、向外派遣使臣、厘定疆界、传教,以至铁路、邮电、海防等等,凡涉及“洋务”者,几乎都包括在内。

总理衙门的设置,对中国的传统政治机制虽是一种突破,但它终究不是个正式行政部门,一些西方国家亦因其“体制不崇,职责不专,遇事拖延”而表示不满。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华后,在与清廷商订和约时,就提出了改组总理衙门的事,后来又被写进条约的附件。这样清廷便于次年六月颁诏成立外务部,并“班列在六部之前”。外务部的基本职能与总理衙门差别不大,只是更趋专门,下设和会司、考工司、榷算司、庶务司;另设司务厅,负责处理文件往来、翻译官拣选以及有关杂务;又置俄、法、德、英、日五处,分别办理各国交涉,派出官有头、二、三等出使大臣。官员的配置是按总理衙门的底子再比照六部框框,设总理王大臣、会办大臣各一人,又设尚书(兼会办大臣)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将原各章京改为左右臣、左右参政以及郎中衔参事等。

就在外务部成立前后,慈禧等人为掩饰其开战失败和慑于朝野人士日益强烈的不满,不得不用加速官制改革以进行搪塞。先后设立督办政务处,通政司,商部和练兵、财政二处,巡警部,学部,又归并国子监。1901年又命载泽等五大臣往东西洋各国考察政治。次年七月,五大臣回国,在他们的建议下,加快了厘定官制的步伐,把它作为预备立宪的第一步,并制订规划,颁诏实施。

新官制保留了内阁、军机处以及外务、吏、礼、学四部并宗人府、翰林院和都察院,改巡警部为民政部,户部为度支部,兵部为陆军部,刑部为法部;将工部并入商部,成立工商部,理藩院更名为理藩部,大理寺称大理院;又增设邮传部,司铁路、轮船、电线、邮政;筹组海军部和襄赞军务的军谘府。

通过新增、调整后的新官制,在职责方面较之过去更趋于实际,其中像设立农工商部,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成立学部,组建京师大学堂等一系列新式学堂,对促进教育改革也有积极作用。又如成立法部,审订新法律,实行检察制度,都是大的进步。此次厘定官制,还改变了原来多头制的局面,停止派遣部务大臣,每部只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左右丞、左右参议各一人,且不分满汉,使各部工作较之过去能比较顺畅的运转,这也是一大突破。

清末的官制改革在宣统三年(1911)四月成立责任内阁时,又有一次较大的变动。保留外务、民政、度支、学部、陆军、法部、农工商、邮传、理藩各部,新建海军部,同时取消吏部,将其职能分别转入承 宣厅、制造局、叙官局;改礼部为典礼院,把原内阁、民政部中有关典礼和乐部的神乐署与和声署一并归入,将颁历书和地方祀典职能划归民政部,贡举学校归学部,供应外藩王公、喇嘛食物归理藩部。典礼院只负责“朝廷坛庙陵寝之礼乐,及制造典守事宜,并修明礼乐,更定章制”。责任内阁还设立统计局和铸印局,归为直属机构。在设官上,改各部尚书为大臣,侍郎为副大臣,各只一人,又较前为简省。不过,此时清朝的统治,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没等几个月,辛亥革命爆发,清末的官制改革亦因整个政权垮台而宣告结束。

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

【问题研讨】

1.为什么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答案提示:谭嗣同曾说道: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何谓秦政?就是秦朝所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此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无不与此制度有着密切关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力和君主个人的权威。(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完善、改革与发展均围绕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这两大主题来展开。)

2.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

答案提示: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大基本矛盾:(1)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如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西晋的八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割据混战等。(2)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在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条件下,权力高度集中,位于权力顶峰的皇权自然成为各方力量争夺的焦点。宗室贵戚、宦官朝臣这些处于权力中心的人,在正常情况下是维护皇权的力量,特定条件下容易转化成威胁皇权的力量,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宗室内乱、宫廷政变和宰相弄权就是证明。在这些斗争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最为突出的。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是: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缩小,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进一步阅读建议:

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启良:《中国文明史》(上),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易白沙:《帝王春秋》,岳麓书社1984年版

田昌五:《中国古代农民革命史》(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李小树:《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孙祚民:《中国农民战争问题论丛》,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本专题主要叙述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约用3课时完成。

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列强的侵略,是导致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根本原因。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抗击外敌入侵,构成了19世纪中国军民捍卫民族尊严的画面;20世纪持续14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谱就了其中最瑰丽的篇章。中国军民在维护国家主权中所形成的强大力量,汇聚成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国向前发展。

教学过程中,注意将中国近代史置身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宏观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这是学习本专 题的基础;注意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进入“时空隧道”梳理基本史实,以问题驱动的方式探究历史,在探究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学习本专题的方法;注意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这是学习本专题的目的所在。

教师应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提供合适的学习手段和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基本史实,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本专题教学重点:

1.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及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本专题教学难点: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知识与能力】在回忆初中所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进一步认识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战争的影响: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通过对列强侵华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严重践踏中国主权,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华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出其危害:使中华民族陷于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中。

【过程与方法】近代中国因列强的入侵而被卷入世界潮流。学生首先要将中国近代史置于世界大舞台这一特定背景中;其次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的知识积累,主动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如: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列强是如何严重践踏中国国家主权的?中国是如何逐步丧失独立主权,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的?19世纪末列强的侵华具有怎样的特征?危害如何?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说明了什么?等等);再次,注意宏观把握列强侵华的脉络(进入“时空隧道”)以及侵华的危害。在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比较、概括和阐释的基础上,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推进教学手段、方法和形式多样化与现代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指导学生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包括能与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评价要客观、及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分析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步入近代社会。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列强以军事(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政治(破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和经济(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等手段侵略中国,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中华民族陷于灭亡的危机之中。

◆课文下分两个子目:“国门洞开”介绍列强通过军事手段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介绍列强通过政治手段使中国完全沦为其殖民地的原因、过程及其结果。

两个子目的逻辑关系:“国门洞开”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手段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及其结果;“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于说明列强以政治手段进一步侵略中国,欲使中国完全沦为其殖民地的过程及其结果。两个子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勾画列强践踏中国国家主权、中华民族陷于严重危机的 历史轮廓。

【国门洞开】本子目提供了以下三方面内容:

1.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

①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工业发展突飞猛进,铁路和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开始普遍使用;煤、铁等其他工业产量迅速增加;陆海军也都装备了新式武器。这一切使英国变成了一个走遍世界寻求殖民地的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过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其资本主义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的工业发展较晚,但自1776年建立美利坚合众国后,资本主义发展却很快,尤其是农业机器生产数量迅速超过欧洲各国。至1850年,其铁路总长达15000公里,居世界第一。

西方资本主义可以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优势,在世界各地强占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国成为他们的理想目标。

②中国为什么被侵略?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高度集权的封建国家。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有主要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已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展,中国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末期,社会内部危机严重。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土地高度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大批农民流离失所,他们不堪忍受残酷的压迫,农民起义连绵不断。1796年爆发的鄂、川、豫、陕、甘五省白莲教大起义,有几十万人参加,持续近十年之久。北方爆发的天理教起义的一支队伍甚至一举攻入皇宫,在隆宗门展开激战。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更加腐化,统治机能紊乱,大小官员贪污成风。大学士和珅居位20多年,聚敛的不义之财仅现银就近千万两。作为统治支柱的军队,京城的八旗兵游手好闲,雇人巡城;外省驻防的绿营兵,多是纪律松弛;而且炮台失修,武器生锈。

当时的中国社会,经济凋弊,生产萎缩。遇到严重自然灾害时,劳动人民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搜刮,纷纷背井离乡。19世纪前期的中国,已处在发生巨大震动的前夜。中国社会将以其自身的方式,缓慢走上变革的道路。但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改变了中国原有的历史发展进程。

2.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经过(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条约)

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由于学生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已有了初步印象,所以本子目侧重从宏观把握列强侵华的线索,重点分析列强侵华的原因、结果,补充了一些基本知识点(中法战争、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①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在鸦片战争前先后占领了印度、新加坡、缅甸、阿富汗等国,随后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摆脱困境,英国资产阶级加紧侵略中国:试图通过武装挑衅(英船“阿美士德”号来华)、外交途径(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敲开中国的大门,但在清政府的闭关政策面前,均以失败告终。

与此同时,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向中国推销产品、收购原料,试图扩大对华贸易。但在对华贸易中,处于严重的入超状态。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竟向中国走私、倾销鸦片,而虎门销烟终于使英国找到了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

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为了保护鸦片走私活动。根本原因: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它掠夺原料的基地和倾销商品的市场。

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以后的两年中,英、美、法等西方国家又相继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1843年)、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和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等条约,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和外国传教士传教权等特权。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至1860年,英、法两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的趁火打劫:沙俄本与中国不接壤,16世纪80年代,它越过欧亚交界的乌拉尔山,迅速向东扩展。沙俄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后,清政府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但遭拒绝,遂有康熙的出兵反击。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和1727年的布连斯奇条约,规定了中俄东段和中段边界。19世纪40至50年代,俄国农奴制崩溃,资本主义生产有了一定发展,贵族农奴主阶级传统的对外开拓疆土的野心和资产阶级夺取国外市场的贪欲结合在一起,成为沙俄向外扩张的推动力。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俄国利用清政府力量削弱之机,开始在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大肆侵略,终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吞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由于吞并的过程在初中已经详细学过,可在回忆的基础上,列出下表。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平方公里)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

1864年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

19世纪80年代 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

③中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前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包括亚洲的日本)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争夺殖民地、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日趋激烈。

法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侵略越南,并把矛头指向中国。1883年底,已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法国发动侵华战争,中法战争爆发。战争在东南沿海和中越边境进行:中国福建水师损失惨重;但在陆路战场,中越军民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和临洮大捷。1885年,清政府“乘胜即收”,向法国求和。通过中法新约,法国取得了对越南的殖民统治、在中越边界开辟商埠、在中国广西、云南修筑铁路等特权。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

④甲午中日战争

19世纪9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帝国主义国家把侵略目光集中到还没有被完全分割的少数地区,中国和朝鲜成为他们在远东争夺的焦点。

日本对中国和朝鲜的野心蓄谋已久。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先后在朝鲜获得通商租地、领事裁判权、驻兵和在朝鲜沿海自由航行等侵略特权。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又进一步获得了同中国对等的出兵朝鲜的权利。中法战争后,日本加快了武力吞并朝鲜和侵华战争的步伐。

1894年,日本借朝鲜东学党起义之机,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从海路、陆路进攻中国,清朝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战斗,但最终中国经营多年的北洋舰队全军覆灭。1895年4月,清政府代表李鸿章被迫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后,列强利用清政府国库空虚之机,争先恐后地对中国进行政治借款和经济投资,疯狂地在中国设厂开矿,修建铁路。这标志着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已由商品输出进入到资本输出的新时期。

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各地反教会斗争此起彼伏。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在中国沿海和内地传教的权利,大批传教士纷纷进入中国,教会势力迅速发展。各国传教士在沿海、沿江建立教堂,招收信徒,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加上一些外国传教士在华搜集情报,协助本国政府侵略中国,使得中国的反教会斗争自发地与保卫边疆斗争相结合。反教会斗争也得到清政府守旧官员和地方士绅的同情和支持。反教会斗争虽有排斥异端和盲目排外的一面,表现出较浓厚的保守性,但它更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其本质和主流是以维护国家主权为目的的反帝爱国斗争。所以它能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了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兴起以后,1900年4月,列强照会清政府,要求清政府坚决镇压义和团,并聚集舰队在大沽口向清政府施加军事压力。5月28日,各国公使看到清政府已无法控制形势,正式议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清政府屈服于列强的压力,准许外国士兵保护使馆。5月底至6月初,各国侵略军400多人以保护使馆为名进驻北京使馆区。随后,列强不断向中国增兵,24艘各国军舰集结在大沽口外,2000多名侵略军聚集在天津租界,随时准备发动战争。6月10日,英德法俄日美意奥等八国组成联军,由天津向北京进犯,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先宣战后又“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八国联军在中国土地上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屠杀和抢劫。

1901年(旧历辛丑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被迫与11国(义和团和清军进攻东交民巷使馆时,将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的使馆焚毁,所以这三国也参加辛丑条约的谈判和签订。)签订卖国求荣的辛丑条约。此后,列强的外国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结果(独立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列强侵华的结果,侧重从破坏中国国家主权的角度来阐述,恰与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每课一得”相连接。

国家主权是指一国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力,即国家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自主地决定其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际国内的一切事务等。一国主权是完整无缺、不可分割而独立行使的,它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和限制。

列强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践踏中国国家主权的表现,可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列强剥夺了无数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三张图片分别说明了列强在侵华过程中的杀、烧、抢的情况,具体表现:

杀:列强在每次战争中,都对中国人民进行血腥屠杀,数以十万、百万计的中国人在战争中被直接杀害或死于颠沛流离。

甲午战争中的旅顺屠杀。日军攻占旅顺后,对当地无辜平民进行了连续四天三夜的血腥屠杀。仅埋在“万忠墓”一处的中国同胞就有2万多人,全城仅36人幸存。他们的脸上被刺有免杀记号,是日军留作专司掩埋尸体的。

烧:这是列强在战争中常用的手段。如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将繁华的大沽夷为平地,焚毁新河70%以上、北塘50%以上的民房,使原有5万多居民的塘沽“已无华人足迹”。

抢:八国联军在中国土地上进行了骇人听闻的抢掠。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特许公开抢劫3日。从公使到士兵,都成为杀人越货的强盗。英美侵略军还把抢来的物品在使馆公开拍卖,所得按官阶分赃;日军从户部库中抢走300万两白银后,立即烧房毁灭罪证;联军统帅瓦德西亲自指挥从钦天监掠得17世纪制作的古天文仪器运往德国;翰林院《永乐大典》等46000多册古籍也被洗劫一空。

第二,在政治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的完整。

列强割占和强租了中国的大片土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英国第一个割去了中国的香港岛,以后又强租邻近的九龙、新界;俄国是强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头号侵略国,几十年中,割去和霸占了中国东北、西北、新疆等地区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日本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德国以租借手段控制中国山东胶州湾;法国也以同样手法强租中国广州湾。

同时,列强还以租借形式,强占了中国许多重要城镇,在塘沽、滦州等战略要地派兵驻守。俄国的十几万大军实际上一直占领着中国东北各大城市。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取中国的关东,在旅顺设置关东总督府,派兵驻守关东及南满铁路沿线。这支军队即是以后日本侵略中国担任主力部队的关东军。

列强还取得了在中国的治外法权。1843年的虎门条约规定: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犯罪,由英国官员根据英国法律审理。第二年,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又将领事裁判权扩大为美国人在中国的有关与中国人或外国人的诉讼,均由美国领事或美国与别国领事来审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根据利益“一体均沾”的原则,所有的西方列强都取得了这项特权。外国人在中国可以横行霸道违法犯罪,中国政府却无权干预。

第三,在经济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的经济因依赖列强而丧失了独立地位。

列强通过各种手段,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掠夺基地。根据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在中国共强行开辟了82个通商口岸,又将外国来华商品的关税税率一律降低为5%,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低的关税。之后,西方各国的商品像潮水一般涌向中国,中国的家庭手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纷纷被挤垮,洋布、洋烟、洋油等日用品充斥着中国市场。

列强通过在中国设厂开矿,夺取铁路投资修建权,控制了中国工业、交通行业的主要部分。通过这些特权,列强不仅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和资源,甚至享有行政权、司法权,31 使这些地区成为变相的殖民地。到1911年前后,全国铁路总长的93%以上,长江轮船航运总吨位的83.8%以上,全国进出口贸易的90%以上,全国机械采煤的93%以上,全国生铁生产和铁矿开采的100%,都掌握在列强手中。

列强通过勒索赔款和提供政治贷款,控制了中国政府的财政金融。鸦片战争后,英国勒索2100万元,相当于清政府全年收入的1/3;甲午战争后,日本勒索2.3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3年的收入或日本全年国库总收入的4.5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各国勒索的赔款更高达4.5亿两,本息合计共9.82亿两。当时的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幼,平均每人要负担2两多。这些赔款是由中国的海关关税和盐税、厘金等作为担保的,外国侵略者由此直接控制了中国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和重要的税收部门。为了偿还巨额赔款,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各国乘机施加压力,争当中国债主。仅在1895年至1898年3年之中,清政府就借款3亿两,本息共7亿两以上,实际扣除折扣,只拿到2.6亿两。到1900年,清政府共借款4.51亿两,相当于当年收入的5.5倍。通过这些赔款担保和附加政治条件,外国侵略者基本控制了中国海关、常关的收入。到1911年,占中国财政收入近一半的关税、盐税,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清政府对帝国主义的依赖性进一步加深。

总之,中国的大门被全方位打开,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本子目主要介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原因、过程及其危害、最后的结果(被中断)。

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原因

①19世纪末,殖民地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资本输出的日益增大,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更加强烈。

②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瓜分狂潮的过程及其危害

① 过程

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当时俄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威逼清政府于1895年冬给予俄军舰在胶州湾“过冬”的特权。

德国早在甲午战争前就图谋在中国沿海占据一个海港,作为它向远东扩张的基地。1896年,德国向清政府正式提出租借胶州湾的要求。由于俄国已经取得了在胶州湾“过冬”的特权,德皇威廉二世又于1897年访问俄国,就侵占胶州湾问题同尼古拉二世达成默契。1897年11月,德国派军占领了胶州湾。1898年3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胶澳租界条约》,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1897年12月,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1898年3月,俄国与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强迫租借了旅顺和大连及其附近海面,租期25年,在租期内完全由俄国管辖。次年,俄国又擅自把租借地改为“关东省”,设首席长官管理行政,把势力范围扩大到东北全境。

与此同时,法、英、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简表

国别 强占的租借地 划分的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俄国 旅顺和大连地区 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 广州湾 广东、广西和云南

英国 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今通称“新界”),威海卫 长江流域,云南、广东

日本 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②危害:中华民族陷于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3.瓜分狂潮被中断——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原因和目的

①当列强在华争划势力范围时,已跃居世界工业强国的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

②打败西班牙、占领菲律宾以后,美国也想染指中国的港湾,但它的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

③出于美国工商界拥有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企图用“机会均等”的手段,防止列强瓜分中国,以保持整个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的自由开放,从而为美国利用其经济优势与其他列强争夺创造条件。

(2)“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质

主要内容:教材上列的三点。

实质: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使美国在那里享有均等的权益。

(3)“门户开放”政策的结果和影响

结果:各国反应不一,最后都基本接受。

影响:①“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此后,美国在列强对华侵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它开始更积极地谋取侵略中国的霸权地位。

②“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缓和了列强在华争夺日趋激烈的矛盾,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妥协方案,使帝国主义势力之间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平衡。

本课重点:培养学生宏观梳理列强侵华史实,并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概括出列强侵华危害的能力。

本课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华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理解。

(三)问题解答

【学习质疑】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后中国已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答案提示: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英国率先发起的武装侵略中国的战争,战争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之后列强又相继对华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等不平等条约。在战争中,列强剥夺了无数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政治上,列强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的完整;在经济上,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的经济因依赖列强而丧失了独立地位;列强的侵略行径及结果,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至1901年中国已完全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2.“门户开放”政策对中美两国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此后,美国在列强对华侵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它开始更积极地谋取侵略中国的霸权地位。“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缓和了列强在华争夺日趋激烈的矛盾,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妥协方案,使帝国主义势力之间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平衡。

【自我测评】

1.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领土的?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答案提示: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完成对中国领土的侵略。具体表现:开放中国的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杭州、苏州、沙市、重庆)、割占中国的领土及强占租借地、瓜分势力范围。

列强分两路对中国进行侵略:一路从海上,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向中国领土渗透;一路从陆路,从东到西、从北向南包围,再经过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完成了以各种方式对中国领土的侵占,又通过辛丑条约,确定了它们统治中国的代理人——清政府,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2.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提示:列强的入侵是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列强侵略前,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但已处在发生巨大震动的前夜。然而列强的入侵,改变了中国原有的历史发展进程。从1840年开始,列强为了开辟中国这个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优势,对中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受严重践踏,中华民族陷于灭亡的危机之中。

【材料阅读与思考】

阅读《胶澳租界条约》片断,你认为它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从《胶澳租界条约》片断中,完全可以说明它侵害了中国主权。德国在胶澳租界享有如下权益:在租期99年的时间里,中国虽对方圆百里的胶澳之口拥有自主权,但治理权归德国。德国可以在

租界内自由调配军队,整顿水道等;德国可以在山东界内修建两条铁路,允许德商承办并开凿铁路沿线30里内的矿产;德国商人享有外国承办山东境内一切事务的优先权。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列举史实的能力、梳理历史发展脉络的能力和任务驱动探究历史、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培养面向世界、与时俱进的人生态度。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法、学生自评互评法、学习档案法、历史习作法。

【评价过程】评价要注意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注重本单元学习内容的落实,更注重养成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可为本课内容设计如下收获展示台(仅供参考):

学习收获展示台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这节课我有收获吗?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1.简要列举1840—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

2.梳理列强侵略中国领土的过程,说明中国是如何沦为半殖民地的3.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4.在小组学习中,展示你的材料阅读与思考能力。(除了教材提供的外,你还有相关材料吗?)

5.在本课学习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找到答案了吗?(若没有发现问题,请说明原因)

6.你对本课的学习感兴趣吗?为什么?

鼓励每位学生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收获,并在小组、甚至全班进行交流;教师要客观、及时地评价(认真评价每一位学生的收获,并将共性的东西在全班共享,帮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式学习习惯,真正落实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的中肯评价是确保该项评价能够持续长久的重要条件,而小组讨论的热烈是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性的重要体现。建议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的比例为3:3:4。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其学习态度、展示的内容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

“学习收获展示台”收入本人的学习档案,有特色的展示可以出现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即板报)。

【评价总结】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既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找到学习历史的方法,也是为了帮助教师自身成长,因此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坚持写教学反思日记,为教科研提供一手材料。

(五)历史问题注释

【关于英国强占香港岛问题】英国侵占香港岛蓄谋已久。因为香港岛控制着广州的出海口,占领香港岛就能在商业上打击广州贸易,军事上控制广州和中国东南沿海,因此早在乾隆末年英使马戛尔尼来华时就提过此类要求,未能如愿。经过鸦片战争,终于达到了侵略目的。自此香港岛成为英国侵华的据点。

【南京条约附件】包括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也叫虎门附约,是1843年10月英国强迫清政府在虎门订立的《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约》,又称《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主要内容为:(1)“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这就是英国取得的片面最惠国待遇。(2)英国可以在五口租地建屋。这项规定成为日后“租界”制度的开始。五口通商章程是虎门条约的一部分,与虎门条约签订在同一天同一地点,全名称《议定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通商章程》,共15款,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容为:(1)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即定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即领事馆)照办”,即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2)规定绝大部分货物的税率为值百抽五,开中国和外国协定关税的恶例。至此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受严重破坏,便利了所有列强对华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侵略。

【中美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贸易章程》,是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美国专使顾盛以战争相威胁,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共34款,并附有《海关税则》。条约规定美国除享受英国在南京条约和附件中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领事裁判权,并规定美国人有权在五个通商口岸租地建楼、开设医院和教堂;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对在华的美国人,清政府必须“时加保护,令其身家安全”。12年后对五口贸易等条款可以“稍有变通”,为以后借口“修约”以索取更多侵略特权埋下伏笔。

【中法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专使拉萼尼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特号上签订,共36款,附有《海

关税则》。条约规定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还规定法国人可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中国人不能“触犯毁坏”,否则“严拘重惩”。不久,法国又强迫清政府取消长达一百多年的对天主教的禁令,方便了列强以宗教为武器作为侵华工具。

【中法新约】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又称《越南条款》,另称《李巴条约》。1885年6月9日,清朝大学士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巴特纳在天津签订,共10款。其主要内容有:(1)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2)法国取得在中国西南通商的特权。同意在云南、广西减税通商,法国人可以在通商地居住和设立领事馆。(3)法国开始在中国夺取铁路修筑权。中国日后在云南、广西修筑铁路时必须与法人协商并聘用法国人。(4)法军退出台湾、澎湖。通过这个条约,中国西南门户洞开,法国侵略势力伸入云南和广西,加深了中国西南边疆的危机。

【1842—1901年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统计简表】

别 俄国 英国 美国 法国 瑞典

挪威 尼泊尔 德国 葡萄牙 丹麦 比利时 荷兰 西班牙 意大利 奥地利 日本 秘鲁 巴西 朝鲜 刚果 墨西哥 其他

条约数 59 72 12 41 1 1 24 5 17 7 1 12 5 2 26 2 1 7 1 1 31

【租界和租借地的区别】“租界”是列强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一定区域,是列强侵略的据点,即“国中之国”。“租借地”是列强先用武力强占,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的地区。租借期限长短不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

【租借地和今天外商租用中国土地的异同】19世纪末,帝国主义强行租借中国沿海重要港口。租借地完全脱离中国的行政管理系统。在租借地上,列强享有管理、驻军的特权,对当地居民实行殖民统治,从军事、经济、文化乃至婚丧嫁娶日常生活细节,均加以管制。列强还把租借地作为向中国扩张侵略的基地。

今天外商租用中国土地,中国拥有全部行政管理权。外商的合法经营活动受中国政府保护。其合法经营的内涵是:外商必须遵守中国的法规,其经营业务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决不允许从事危害中国安全的非法活动,其目的是繁荣中国经济。这与19世纪末列强强占租借地有着本质的不同。

【势力范围】“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染指。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学习本课时,要将这一斗争上升到维护国家主权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科学解释为什么政府官兵和人民大众都积极投身于这一斗争。教材中列举的只是其中的典型事例,学生可将其归纳成政府官兵和人民大众抗争两类,并以此作为主动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相关事例的工具,从而真正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手段、方法和形式多样化与现代化,并鼓励历史与现实结合,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习,培养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勇敢面对并积极克服困难的进取心态。

(二)教学内容分析

◆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人民大众自发组织起来抗击外敌入侵: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这正是列强不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真正原因。

◆课文按时间顺序排列了四个子目:(1)“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2)“左宗棠收复新疆”介绍清朝的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土而做的积极努力。(3)“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4)“义和团反帝运动”谱写了广大农民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壮丽诗篇。以上都是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的典型。

【三元里抗英】本子目由原因、过程、意义三方面构成。

1.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三元里人民抗英是在列强侵入中国、清政府卑躬屈膝、指望不上清军的大背景条件下爆发的,具体表现:

(1)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先后侵占广东香港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这是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根本原因。

(2)面对英军的入侵,腐朽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这时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衰退,财政拮据,军备废弛,清朝统治危机四伏。

(3)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侵略者,承担起反帝斗争的重担。

2.三元里人民抗英的经过:包含以下内容:

(1)导火线:1841年5月,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

(2)经过:第一次包围四方炮台的英军,并诱敌至三元里牛栏冈聚歼。三元里人民借助下雨,敌军武器优势不能发挥的有利条件,取得辉煌战绩。插图“三元里人民在抗英斗争中缴获的印章及佩剑”和梁廷相在《夷氛闻记》中记载的史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一战绩。英军动用增援部队解围。

第二次包围四方炮台。侵略者借用中国官员的力量解围,说明清朝的统治已腐败至极,但人民反侵略的行动并未因此中止。

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意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三元里建立了广东人民抗英烈士纪念碑,英雄们是当之无愧的。

【左宗棠收复新疆】本子目的内容初中已有涉及,因此可用侧重问题链的方式解决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过程及其结果等问题。

1.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新疆是中国领土,为什么还要收复?)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国际背景中去分析。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历史地图(可借用本专题第一课“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中的“19世纪末列强在华划分的势力范围示意图”),可以帮助他们身临其境。

(1)当时的国际背景: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争夺殖民市场的需要,列强掀起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落后的东方中国及其邻国,成为侵略者争夺的主要目标。列强将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俄英侵略新疆)、西南(英国侵略西藏)和东南地区(日美侵略台湾)。

(2)俄英侵略新疆:新疆是中国的西北屏障,从19世纪60年代,沙俄就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西北大片领土,威胁到新疆的安全。1865年春,沙皇控制下的中亚浩罕国的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军侵入南疆,强占喀什噶尔(今喀什市)等地;1867年成立“哲德沙尔国”,自立为汗。1870年,又将侵略势力扩张到北疆。1871年,沙俄借**之机出兵侵占伊犁,扶植阿古柏政权,这是对中国主权最严重的破坏。

控制印度的英国拉拢阿古柏,企图把侵略势力从印度扩张到南疆。

俄、英利用阿古柏伪政权作为肢解中国新疆的工具。新疆面临危机!

收复新疆,维护祖国统一,成为国家民族的大事。

2.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清政府为什么决策海防和塞防并重?左宗棠如何用军事手段收复新疆(伊犁除外)?伊犁是如何收回的?)

①清政府为什么决策海防和塞防并重?

当时,中国东南沿海面临危机。1874年,在美国支持下,日本出兵在台湾西南部登陆,东南危机与西北危机并起。为解决危机,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出现了“海防”和“塞防”之争。为维护国家主权,清政府一面加强海防,同时采纳了左宗棠的建议。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②左宗棠如何用军事手段收复新疆(伊犁除外)?

1875年,左宗棠奉命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军西征。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下,西征清军全歼阿古柏军事势力。1878年初,取得收复新疆的胜利(除伊犁外),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

③伊犁是如何收回的?

以军事为后盾,通过外交谈判收回伊犁。清军收复南疆后,沙俄仍赖在伊犁,拒不交还给中国,由此引起了中俄伊犁交涉。1878年,清使崇厚与俄国交涉失败。1880年,左宗棠再次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与此同时,清政府派曾纪泽出使俄国重开谈判。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第二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了伊犁,但仍被割去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约7万平方公里。

3.结果(清政府如何加强西北的防务和管理?)

由于左宗棠一再奏请将新疆改建行省,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这对开发新疆,巩固西北边防,是一项影响深远的重要战略举措。

【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是甲午战争中中国军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典型事件。

1.黄海海战——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海军的决战

关于黄海海战,初中教材已将其作为甲午战争经过来表述,从甲午中日战争的大背景、海战的经过、海战的直接结果进行了描述。本子目侧重介绍北洋水师爱国将士们面对日军的突然袭击,同仇敌忾,英勇奋战的情景,同时也对海战的结果做了全方位的介绍。

(1)黄海海战的爆发:蓄谋已久的日军,在黄海海面突然袭击执行运兵任务后返航的中国北洋舰队,北洋舰队缺乏准备,仓促应战。

(2)黄海海战的经过: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英勇善战。海军提督丁汝昌裹伤督战;“致远”舰、“经远”舰以舰艇作炮弹,舍舰炸敌;“靖远”舰、“定远”舰管带临危受命,代替旗舰、提督指挥,打得日舰落荒而逃。

(3)黄海海战的结果:从两方面来总结:

直接结果:参照“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照表”,说明中日双方海军战斗实力总体敌强我弱,但北洋水师同仇敌忾,虽伤亡惨重,但舰船损失程度旗鼓相当,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最后结果:黄海海战后,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保存实力,有意夸大战败程度,命令舰队避入威海卫军港,不准出击,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后,日军海陆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需交待清楚反割台斗争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1)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背景: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根据条约,台湾与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割地议和,怒斥清政府投降卖国。正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一千多人联合上书光绪帝,要求废约拒和,迁都抗战——“公车上书”。

台湾人民痛心疾首,“若午夜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台北人民鸣锣罢市,抗议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台湾民众集会,宣告饷银不能运走,制造局不能停工,台湾税收全部留供抗日之用。台湾绅民还联名发布檄文,声称“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誓与台湾共存亡。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经过:

日军侵入台湾。日本急于占领台湾,清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于1895年5月20日命令台湾巡抚唐景崧率在台官员陆续撤出台湾。与此同时,派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为“割台大臣”,到台湾办理交割事宜。李经方不敢踏上台湾土地,美国顾问科士达出主意,把割台清单送到基隆口外的日本军舰上,台湾就这样被清政府出卖了。

台湾保卫战。日军在台湾登陆后,台湾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割台斗争。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是以丘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可结合“台湾人民反割

台斗争形势图”,了解两支部队互相配合、由北到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情况。由于清政府严密封锁沿海地区,不准接济台湾抗日军民,连刘永福派人到大陆募集的捐款也被扣留。台湾抗日军民的处境更加困难,粮饷、军械奇缺。10月,台湾全部沦陷。

(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意义:不畏强暴的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以劣势装备,在1895年6月至10月,打了大小一百多仗,抗击了日本近三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海军舰队,打死打伤日军三万多人,日军近卫师团有一半被消灭。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此后,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详细内容见“知识链接”)。

【义和团反帝运动】义和团反帝运动包括兴起的原因、发展、失败及其意义。

1.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义和团运动就是这一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客观原因:戊戌变法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国事垂危。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任,只能挺身而出。

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山东,外国传教士凭借不平等条约的庇护,其活动远远超过正常宗教活动的范围,他们实际上成为深入中国民间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代表。教会势力与地方封建势力往往相互勾结,相互包庇,欺压人民,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山东反洋教斗争汹涌澎湃,并最终由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2.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发展(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和发展的原因、表现)

(1)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和发展的原因

直接原因:山东巡抚的血腥镇压。冠县地处山东、直隶、河南交界,反帝爱国的火焰迅速蔓延。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引起列强的恐慌。列强要求清政府迅速扑灭义和团。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山东巡抚。袁世凯上任后,替列强和清政府血腥镇压义和团,山东义和团被迫转移到直隶。山东与直隶的义和团联合起来,声势更加壮大。

主观原因:义和团英勇抵抗清政府的镇压。义和团虽然提出“扶清灭洋”,但在遭受镇压的情况下,英勇反抗,没有受“扶清”的束缚。山东、直隶的义和团接连攻克州县城池,势力席卷京津地区。

客观原因:清政府采取“抚而用之”的政策。在如何对待义和团的问题上,清政府内部分为主张剿杀和主张安抚两派。狡猾的慈禧太后意识到剿杀义和团“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另外,端郡王载漪伪造列强逼慈禧太后还政给光绪帝的照会,也促使慈禧想借义和团教训列强。所以,慈禧太后先是“默许”,继而承认义和团,并命载勋和刚毅统率义和团,对外宣战。义和团运动发展壮大。

(2)义和团运动发展的表现

义和团战士纷纷涌进北京、天津地区,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

义和团和爱国清军反抗八国联军侵略的英勇斗争。在廊坊阻击战、北京城的战斗中,义和团和部分爱国清军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原始的武器英勇抗击使用先进枪炮的八国联军,重创了敌人,显示出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巨大力量。

3.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失败(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地失败?)

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前,慈禧太后逃出北京。在逃跑途中,她下令“铲除”义和团。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主观原因:引导学生注意“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对清政府应有的警惕性,造成了义和团的迅速失败。

4.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1)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中国人民敢于同帝国主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分子认识到要瓜分“地土广阔,民气坚劲”“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的中国是不易实现的,不得不采取“以华治华”的政策。正是义和团运动所显示的力量,打乱了列强共同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

38(3)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本课重点:列举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事迹(通过学习,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

本课难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左表中提供的数据反映了哪些战斗状况?

答案提示:左表中提供的数据反映了以下情况:从参战舰艇、火炮和兵力情况看,日强中弱;北洋水师面对突然袭击,不畏牺牲,顽强反击,伤亡惨重;取得了舰船损失程度与敌旗鼓相当的战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2.义和团运动的口号经历了“扶清灭洋”到“扫清灭洋”的变化过程,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答案提示:义和团运动的口号经历了从“扶清灭洋”到“扫清灭洋”的变化。“灭洋”,即反对帝国主义,始终是他们高举的斗争旗帜。

“扶清灭洋”的口号是在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提出的。“扶清”有两重含义:一是扶助以“大清”为国号的中国,即保卫中国;一是扶助清朝廷。这个口号带有一定的策略性,使义和团的“灭洋”斗争合法化,减少来自清政府的压力,有利于争取爱国官员、将士的支持。义和团运动的迅速发展,与这一口号有相当大的关系。但是,“扶清”的口号,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农民群众对清朝统治者施展阴谋手段的警觉,导致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不过,义和团余部高举“扫清灭洋”的大旗,继续打击中外敌人。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反帝与反封建斗争的关系认识,经过失败挫折,不断得到提高。

【自我测评】

1.为什么说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答案提示:面对列强侵略,政府官兵和人民大众与列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前者如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后者如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和义和团运动。

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为了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结果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国家,列强通过清政府对中国进行间接统治。究其原因,有列强争夺中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因素,使它们不能完全瓜分中国;最主要的是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使帝国主义无法征服中国。

【材料阅读与思考】结合“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背景,思考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原因。

答案提示:从侵略者的角度揭示:中国人民在义和团运动中表现出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强大民族凝聚力,是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美梦的杀手锏,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根本原因。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通过分组合作学习,考察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呈现方式多样化的能力和收集相应案例的能力。

【评价方法】

教师观察法,学生自评互评法,学习档案法,历史制作法。

【评价过程】可提供如下收获展示台(仅供参考):

学习收获展示台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这节课我有收获吗? 自我评价 小组

评价 教师

评价

1.简要列举中国人民抗争的史实

2.列强不能把中国沦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3.你觉得现在的爱国主义应包括哪些内容?

4.在小组学习中,展示你的材料阅读与思考能力(除了教材提供的外,你还有相关材料吗?)

5.在本课的学习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找到答案了吗?(若没有发现问题,请说明原因)

6.在本课的分组合作学习中,你有哪些贡献?

7.你对本课的学习感兴趣吗?为什么?

应鼓励学生比上节课更积极、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收获,教师的评价应侧重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上。

【评价总结】“学习收获展示台”收入本人的学习档案,有特色的展示(历史制作)可以出现在校园网上。

(五)历史问题注释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清朝爱国将领一览表】

人物 陈连升 关天培 葛云飞 郑国鸿 王锡鹏 裕谦(蒙古族)陈化成 海龄(满族)官职 副将 水师提督 总兵 总兵 总兵 钦差大臣 两江总督 江南提督 副都统

牺牲时间 1841.1 1841.2 1841.10 1841.10 1842.6 1842.7

牺牲地点 广州沙角、大角 广州虎门 浙江定海 浙江镇海 上海吴淞 江苏镇江

【左宗棠】左宗棠(1812—1885),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字季高,湖南湘阴人。1860年统领部分湘军时,自募“楚军”(约五千人),形成左系湘军。1862年初,升任浙江巡抚,与法国组织的“常捷军”一起,镇压宁波、绍兴等地的太平天国运动。1866年,以闽浙总督身份创办福州船政局,次年调任陕甘总督。期间,曾办兰州制造局、兰州机器织呢局,1875年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军入疆,进攻阿古柏反动政权。1878年收复除伊犁以外新疆全境,建议设立新疆行省,开发新疆。收复新疆是左宗棠一生中最光辉的业绩。1881年升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1884年中法战争中,以主战派身份督福建军务。次年因病退职去世。

【阿古柏】阿古柏(1820—1877),塔吉克人(一说乌兹别克人)。原是封建主,曾任浩罕国的军事首领。1865年,受浩罕摄政王的派遣,趁新疆举事反对清朝统治之乱,与喀什噶尔封建主金相印勾结,率军侵入新疆南部。1867年建立“哲德沙尔汗国”,自称“毕条勒特汗”,意为“幸运者”。1870年控制了南疆全部和北疆部分地区,残酷压榨和剥削新疆各族人民,被称为“黑色的猫头鹰”。他还与英俄帝国主义相勾结,与之签订政治、通商条约。1876年,左宗棠任钦差大臣,率军讨伐,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下获胜。次年,阿古柏退守库尔勒,不久兵败自杀(一说被部将杀死)。

【日本侵略台湾】1874年5月,日本陆、海军3000多人分三路向台湾进犯,遭到当地高山族人民的顽强抵抗,加上当时疫病流行,日军病亡者甚众。日本侵台后,清政府一面照会日本表示抗议,一面命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桢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以巡阅为名率军渡海赴台,加强防务,并准备抵抗。日本亟谋外交解决。10月,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日本迫使清政府妥协,中日双方签订了《中日北京专约》(又称《台事专条》)。其主要内容有:日本从台湾撤军;中国偿付日本在台修建房屋道路费用40万两白银及“抚恤”银10万两;中国承认日本此次侵台“原为保民义举起见,中国不指以为不是”。

【伊犁条约】又称《中俄改订条约》,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1875年,清政府派左宗棠率兵入新疆,击退阿古柏匪帮,先后收复了乌鲁木齐等重镇和南疆地区。1878年6月间,清政府派崇厚出使沙俄谈判收回1871年被它侵占的伊犁问题。1879年10月,崇厚在沙俄胁迫下,于克里米亚半岛的里瓦几亚擅与沙俄代表签订《里瓦几亚条约》及《陆路通商章程》,出卖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清政府拒绝批准这个条约,1880年改派驻英公使曾纪泽出使俄国交涉改约。经过艰苦的谈判,1881年2月24日,曾纪泽在彼得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俄国同意放弃帖克斯河流域,但霍尔果斯河以西仍被俄国割去;对俄国的赔款增至500多万两白银;俄国在嘉峪关、吐鲁番增设领事;俄商在天山南、北两路各城贸易“暂不纳税”,在蒙免税贸易,俄货由陆路运至嘉峪关者,照天津办法减税三分之一;伊犁居民愿迁居俄国入俄籍者,均听其便。

【邓世昌】邓世昌(1849—1894),清末海军将领。字正卿,广东番禺人。幼年随外国人习英语、算术。18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为该校首届毕业生。毕业后,以五品军功先后任“琛航”“东云”“振威”“飞霆”等舰管带。1879年,以“熟悉管驾事宜”调至北洋。1882年随丁汝昌赴朝鲜平息“壬午兵变”,阻止日本侵朝计划,40 因功升游击、参将。1887年春奉命同叶祖珪等赴英、德接收定购的“致远”“经远”等4舰,任“致远”“经远”等营务兼“致远”号管带。1894年9月在中日黄海海战中,英勇奋战,率舰拼力冲撞日“吉野”号,以期与敌舰同归于尽,不幸舰中鱼雷,与全舰将士250余人一起殉国。

【赵三多】赵三多(约1842—1902),直隶威县(今属河北)人,世代务农。早岁即习梅花拳(后称义和拳),为拳教师。在山东、直隶交界地区广设拳场,先后收徒达2000余人。19世纪90年代初,山东冠县梨园屯发生外国教会势力勾结官府,强拆玉皇庙改建为教堂的事件。他被当地人民邀请率众声援,迫使清军未敢动手拆庙。1898年10月,他在冠县蒋家庄(今南宫县蒋庄)集众祭旗起义,攻打当地红桃园等教堂的武装据点,树起了“扶清灭洋”的旗帜。后遭清军围攻,起义失败。

【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北京西什库的北堂是天主教会在直隶北部的总堂,是帝国主义对华进行宗教侵略活动的总指挥部,设有外国军队和教堂武装保护,堂内驻有法意官兵、法国教士和中国教徒。1900年6月15日,义和团10000多人开始围攻教堂,虽有40多人牺牲,但仍猛攻不止。两天后,部分清军也参加了进攻。义和团制造了一种尾部带火种的火箭武器射入教堂,“力大穿屋”,掀起钟楼楼顶,打落正堂顶上的白十字架。义和团还用挖地道、埋地雷战术,打死打伤大批侵略军,法国军官恩利毙命。到8月16日为止,义和团包围西什库教堂达63天。

【瓦德西】瓦德西(1832—1904),德国军官,八国联军总司令。1870年普法战争时为上校参谋长,1888至1891年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1898年任陆军总监。1900年晋升陆军元帅,同年9月来华担任八国联军总司令,11月抵北京,残酷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纵兵在京城等地大肆劫掠。1901年6月回国。八国联军在中国遭到义和团的英勇抗击,使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彻底破灭。瓦德西在写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承认:“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三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知识与能力】在回忆初中所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日战争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并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其危害:再次严重践踏了中国的主权,中华民族又一次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认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包括抗日救亡和全民抗战两个阶段,理解抗日范围变化的原因以及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总结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过程与方法】在抗日战争中,包括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的抗日这两方面。学习这段历史,学生要将自己置身于抗日战争这一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日这两方面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宏观和微观的关系,积极发现并解决问题(如日军侵华方面:主线:日军在侵华过程中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对中华民族造成了哪些危害?支线:日本为什么要侵华?为什么要首先侵略中国东北?日军是如何在中国领土上长驱直入的?日军为什么能长驱直入?日本是怎样在中国的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的?日本为何要在中国沦陷区进行这样的殖民统治?等等。中国军民的抗日方面:主线:中国抗日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分别是什么?支线:中国的抗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分成几个阶段?为什么会分阶段?关内外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有何异同?抗日救亡运动为什么会发展到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国共是如何合作抗日的?国共合作中的不和谐是如何处理的?抗日战争是如何取得最后胜利的?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如何看待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如何看待抗日战争的历史遗留问题——战争赔款、生化武器、中国劳工、慰安妇?等等)。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学会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兼听他人意见,从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方法,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历史的角度、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等)去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客观、及时地评价学生的每个闪光点,以激励学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国军民团结抗日史实的学习,深刻理解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通过学习,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分析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在这一伟大的抗日战争中,由于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的生存再次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关内外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并从卢沟桥事变开始,发展为以国共合作抗日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显示了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终于在1945年8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课文下分五个子目:(1)“侵华日军的罪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为日本通过军事手段侵略中国的原因、过程和日军在军事侵略中的暴行;二是日军在对中国占领区进行殖民统治过程中犯下的滔天罪行。(2)“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围绕关外的抗日和关内的救亡两方面内容展开。(3)“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交待了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原因、过程及其表现。(4)“国共合作抗日”突出了国共合作抗日这一主流,简要介绍了国共磨擦的原因和结果。(5)“抗日战争的胜利”置身于世界反法西斯大背景中,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五个子目的逻辑关系:“侵华日军的罪行”是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原因。“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国共合作抗日”“抗日战争的胜利”四个子目共同构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画面,贯穿着抗日这一主线:中国军民如何由抗日救亡运动(“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全民族抗战的主要表现(“国共合作抗日”)和最终结果(“抗日战争的胜利”)。五个子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烘托出抗日战争之伟大所在。

【侵华日军的罪行】本子目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日军的军事侵略。(2)日军的殖民统治。

(1)日军的军事侵略(原因、过程、暴行)

教材对日军的军事侵略从原因、过程、暴行三方面进行了介绍,围绕下面这些问题展开:

①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首先,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侵略和独占中国领土蓄谋已久。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其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1929年开始了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两年后波及日本,使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借以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缓和社会矛盾,并依靠掠夺中国的财富,来医治经济危机的创伤。

最后,当时中国国民政府正竭尽全力围剿红军,这也给日本可乘之机。

②日本为什么要首先侵略中国东北?

首先,历史的原因。日本早就想霸占中国东北。马关条约中就想割占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搁浅。通过1904—1905年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日俄战争,终于如愿以偿,霸占了辽东半岛,取得了旅顺、大连及其附近的领土和领海的租借权以及南满铁路(长春至旅顺)的财产和特权。之后,又将内蒙古东部和南满联系起来,统称“满蒙”,不容别国插足。为了巩固和扩大在华的殖民利益,1919年设立关东厅,建立关东军,专门管辖以旅大为中心的“关东州”地区。1927年6月,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对华政策纲领》,以图“武力解决满蒙问题”。

其次,东北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产资源。“东方会议”后,主持会议的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将会议内容上奏给裕仁天皇(即“田中奏折”),声称为了执行“明治大帝之遗策”,特制定“对满蒙之积极政策”。“所谓满蒙者,乃奉天(今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外蒙古是也”,这里“不惟地广人稀令人羡慕,农矿森林等物之丰富,世之无其匹敌”。因此,“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③日军军事侵略的进程(过程和原因)

日军侵华长驱直入的进程:

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不到5个月,占领东北三省。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

1933年,日军向长城沿线蚕食,并根据《塘沽协定》,打开了华北门户——热河、冀东。1935年,日本为分离和蚕食华北,制造了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之后,日军向华东和华北两个方向发动攻击,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华东方面,日军为“置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南京”,挑起八一三事变。11月,上海失守后,又进攻南京。12月,南京沦陷。随后,沿津浦路南下的日军攻占济南。

与日军进犯上海的同时,华北日军侵入山西,11月,侵占太原。

1938年春,为打通津浦线,日军进犯徐州。5月,徐州失守。10月,广州、武汉也被日军占领。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等大片领土。

日军能够长驱直入的原因:

主要是日本蓄谋已久,敌强我弱,而中国国民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1933年后,又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④日军的暴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极端的暴行有:屠杀中国百姓(南京大屠杀),蹂躏妇女(慰安妇);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试验,并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等等。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丰富和完善这方面的内容。

(2)日军的血腥统治(原因、表现、危害)

①日军为什么要在中国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

总目的:为了巩固和扩大占领区。

政治目的:肃清沦陷区内的抗日力量,确保对沦陷区的统治。

经济目的: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它的附庸经济。

思想目的:极力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以实现其同化的目的。

②日军是如何进行殖民统治的?

政治上,日军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对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对占领区人民实行疯狂迫害:在东北,日军进行“讨伐”和“治安肃正”;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在华中,日伪政权发动“清乡运动”。

经济上,日本侵略者在农业、工矿运输业、金融业等方面,大肆榨取中国的资财和掠夺劳动力。

思想文化方面,日本侵略者通过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蒙蔽、麻醉和腐蚀中国人民,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

③日军侵华的罪行对中华民族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日本帝国主义再次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攫取了在沦陷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特权,剥夺了许多中国无辜百姓的生存权,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一阶段的内容。它是在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由于中国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军民自发起来,维护国家主权,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包括:前方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侵略和后方全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两方面。

1.关内关外的抗日运动

(1)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坚决反抗日本的侵略。具体表现:发表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宣言、八一宣言和召开瓦窑堡会议。

(2)关外的抗日武装:东北抗日义勇军(1931年9月—1936年)、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抗日游击队(1931年9月—1936年)和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东北抗日联军情况一览表

部队名称 成立时间 领导人 活动范围

抗联第一路军 1936年6月 总司令杨靖宇 辽宁、吉林两省东部

抗联第二路军 1938年1月 总指挥周保中(白族)松花江下游地区

抗联第三路军 1939年5月 总指挥李兆麟 黑龙江省北部

43(3)关内国民党军队的顽强抵抗:①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的抗战(淞沪抗战中,迫使日军三易主帅;1933年11月,被调至福建剿共后,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继续高举“停战抗日”的大旗)。②长城抗战(山海关抗战、长城抗战、多伦抗战——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2.关内的救亡运动

关内人民以各种方式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工人罢工、募捐。上海、北平等地的工人纷纷举行反日大罢工。10月初,上海80多万工人组织抗日救国联会;北平工界成立抗日救国会,其他各地的职工也都以发表宣言、向政府请愿、征募爱国款、禁售日货等多种形式,开展抗日爱国活动。

(2)爱国工商业者:全国各城市的爱国工商业者纷纷参加到抗日救亡运动的热潮中来。他们起来抵制日货,拒收日钞,拒绝与日商买办往来,要求政府实行对日经济绝交。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舆论的报刊纷纷发表言论,要求“内息纷争,共御外侮”。

(3)爱国民主人士: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4)爱国学生:各地大中学生纷纷集会游行,发表通电,进行抗日宣传,建立抗日团体,组织抗日义勇军,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武装民众,出兵抗日。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后又南下深入工厂、农村和军队进行抗日宣传,使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发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5)国民党爱国将领: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第二阶段内容。本子目交待了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原因、过程及其表现。

1.抗日救亡运动为什么会发展到全民族抗战?

(1)中日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7年,为灭亡中国,日军相继发动了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表明不论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力量,两国均相差悬殊,敌强我弱,日本具有打持久战的实力),只有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

(2)日本侵略的形势,使国民政府不得不抗日。8月14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实行自卫,抵抗暴力”。这是全民族抗战能够实现的最主要前提。

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不得不宣布抵抗的主要原因:

①日本进攻上海,直接威胁其统治心脏地区,不抗日国民政府难以生存。②日本的进攻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生存的主要支柱——江浙财团和美英在华利益,不抗日这些势力不答应。

③中国人民的压力。九一八事变以来形成的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再不抗日,即便通过妥协日本可能会允许国民政府存在,但中国人民绝不会承认如此卖国的政府,蒋介石同样难以维持统治(值得注意的问题:这时国民政府只是宣布“实行自卫,抵抗暴力”,而并未按国际惯例对日宣战——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是在1941年12月9日,即珍珠港事件发生,美国对日宣战之后,这说明蒋介石头脑中还想着与日本妥协)。

(3)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只有数万人,光靠自己的力量不能完成驱逐日本的任务;而国民党是执政党,并拥有200万以上的正规军,联合国民政府,才有可能取得抗战的胜利。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国民党、蒋介石在全民族抗战形成和抗战过程中的作用。他们政策的转变是全民族抗战形成的重要原因,没有他们的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形成。他们政策转变的原因,既有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形成全民族抗战后,他虽挑起过反共磨擦,但最终没有使统一战线破裂,这也是全民族抗战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2.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的经过如何?

国共合作的完成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也就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已发展到全民族抗战,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就是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的经过:

(1)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呼吁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2)7月8日,毛泽东、朱德等致电蒋介石要求全国总动员,并请缨杀敌。14日,叶剑英代表中共中

央向国民政府表示,西北红军随时准备出动抗日。

(3)7月15日,中共代表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提出了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权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三项目标。同时向全国郑重声明:愿为彻底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奋斗,停止推翻国民政府和没收地主土地政策,取消苏维埃政府,改称特区政府,取消红军以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4)八一三事变后,中国军队被迫在华北和华中两面作战。蒋介石为了自身利益,急于使红军出师作战。8月22日,改编八路军;以后,又改编新四军,实现了军事上的合作。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战斗序列

总指挥:朱德 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

副总指挥:彭德怀 第一二○师,师长:贺龙

参谋长:叶剑英 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

(5)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此次国共合作从军事合作开始,没有形成共同的政治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而是采取遇事临时协商的办法来实现的。抗战期间的国民政府仍然是国民党***的政府,这就为以后可能发生的合作磨擦埋下了伏笔。

3.全民族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参战:全国各个阶级、阶层。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

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基础:广大群众。抗日战争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鼓励学生在挖掘教材资源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完善全民族抗战的概念和印象(如中国农民如何参加抗战?少数民族如何抗战?海外华侨如何投身抗战?等等)。

4.全民族抗战的主要表现:国共合作抗日

(1)国共是如何合作抗日的?

国共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在华北和华中地区发起新的进攻。在中华民族和国民党自身都处于生死存亡的最危急关头,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政党并掌握全国政权的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团结抗日的建议,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后,国民党成为抗日正面战场的组织者,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相配合,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国共军队一致抗日。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都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徐州、太原等会战(八路军配合友军作战),吸引、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使得八路军、新四军能够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参考《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及下表:《八路军、新四军创立的主要抗日根据地简表》),形成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了日军的主力,成了抗战的主战场,为国民党军队赢得在西南休整的时间,也为其取得西线滇缅战场的胜利提供了条件。在战略反攻阶段,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不同的区域向日军发起进攻,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国共合作抗战坚持抗战始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合作抗日是主流,其间虽然在抗战相持阶段因日本改变了侵华战略,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坚持抗战的同时,制造了反共磨擦事件,但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统一战线最终没有破裂。国共合作抗日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八路军、新四军创立的主要抗日根据地简表

时间 领导人 名称

1938年初 聂荣臻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938年初 贺龙 关向应 晋绥抗日根据地

1938年春 刘伯承 徐向前 邓小平晋冀豫、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938年夏 陈毅 张鼎丞 苏南抗日根据地

1938年冬 陈光 罗荣桓 山东抗日根据地

1939年初 李先念 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

1938年夏 张云逸 徐海东 皖东抗日根据地

1940年 冯白驹 琼崖抗日根据地

(2)国共合作中的不和谐是如何处理的?

①国共磨擦出现的原因:日本改变了侵华战略(在军事打击的同时,对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的政策),为国民党确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提供了可能;国民政府惧怕中共力量壮大危及其统治是其制造反共磨擦的主要原因。

②国共磨擦的表现:皖南事变。1940年秋,蒋介石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撤退到黄河以北,企图趁机围歼。中国共产党为了顾全抗日的大局,同意将皖南新四军调到长江以北。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和直属部队9000多人向北转移,到达安徽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和袭击。新四军广大指战员奋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除1000多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前去同国民党谈判时被扣留,项英被叛徒杀害。皖南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宣布新四军为叛军,下令取消新四军番号,派国民党军队进攻江北的新四军。

③国共磨擦的处理: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和妥协的方针,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磨擦针锋相对,坚决回击: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发动全国性的抗议运动,进一步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反人民的阴谋。周恩来在重庆挥笔写下“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刊登在《新华日报》上,揭露皖南事变真相。

国共合作的不和谐音最后被抗战的主旋律淹没:1940年正面战场进行了枣宜会战;敌后战场展开了百团大战,并从1941年开始,在反扫荡中根据地队伍发展壮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

本子目置身于世界反法西斯大背景中,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1.抗日战争是如何取得最后胜利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从此,中国战区的抗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配合、协作下,中国的国民党军和敌后军民发起战略反攻,终于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

2.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之所以能取得这场规模空前的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主要原因有:

①由于百余年间帝国主义压迫和反对帝国主义斗争造成的民族觉醒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这种民族觉醒和凝聚力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②在中共倡导、推动并坚持和发展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

③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是抗日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根本原因。

④中国人民与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人民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加快了抗日战争决定性胜利的进程。

3.如何看待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中国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援助了中国人民。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打击和牵制了日本的大部分陆军和大量海空军,消耗了日本大量实力(日军在中国战场被歼150万,占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70%),打乱了其侵略部署,在战略和战役上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欧洲和太平洋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如何看待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弘扬;光复了

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废弃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充分说明,中国人民能够在民族危难中开辟新的道路,中华民族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本课重点: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原因、表现及其结果;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本课难点: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日军在侵华期间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答案提示:日军在侵华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可从军事侵略和殖民统治这两方面去考虑。

在军事侵略过程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极端表现:屠杀中国百姓(南京大屠杀),蹂躏妇女(慰安妇);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试验,并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等等。

在殖民统治过程中: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以华制华”。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在东北,进行“讨伐”和“治安肃正”;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在华中,发动“清乡运动”。经济上,在农业、工矿运输业、金融业等方面,大肆榨取中国的资财和掠夺劳动力。文化上,在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

2.什么是抗日救亡运动?关内关外人民是如何进行抗日救亡斗争的?

答案提示:中国军民面对日军的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自发的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包括前方的中国军队抗击日军侵略和后方全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两方面内容。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表现为关内外的抗日和关外人民的救亡。

关内关外的抗日:中国共产党坚决反抗日本的侵略;关外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抗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抗击侵华日军;关内国民党军队的顽强抵抗: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的抗战(淞沪抗战以及后来在福建继续高举“停战抗日”的大旗)、长城抗战等等。

关内人民以各种方式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工人罢工、募捐。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民主人士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学生参加一二九运动,南下宣传抗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发动西安事变,揭开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

3.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答案提示:可结合毛泽东《论持久战》一文,分析“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得出结论。

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表明其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非常强大,但是它的国小,人力、物力、财力不足,加之战争的非正义性、野蛮性,必然失道寡助。中国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但地大物博,人多兵多,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独立,必能爆发出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能促使党派团结、军队合作,必能得到全民的支持和国际上的援助。这些基本特点决定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4.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提示:中国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2)中国战场的持久抗战打破了德日意法西斯瓜分全球,称霸世界的侵略图谋,成为世界东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3)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盟军重要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4)中国是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联合国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5)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史学争鸣】谁打败了日本?史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是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对日宣战,还是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结合资料卡片和知识链接所提供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提示: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对打败日本起了决定的作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得最早(早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就开始了),坚持的时间最长(一直坚持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共14年),消灭的日军最多(共歼灭日军150余万人,约占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人数的70%)。中国

人民的抗日战争,既阻止了日军向北进攻苏联,又推迟了日军南进,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阻止了日军与德军会师的意图,保证了美、英、苏“先欧后亚”方针的实施,避免两线作战,聚歼德国法西斯,支援盟军太平洋反日作战,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的长期抗战拖垮了日本,1945年,日本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状态,再也无力发动大的战役。

美国原子弹、苏联的出兵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自我测评】

1.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因为:①它在地域上是真正的全国战争。在前线,军民坚决抵抗日军进攻;在后方,掀起了全国性的救亡运动。②全国各个阶级、阶层都参加了战斗。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有部分地主买办、海外华侨和宗教界人士,都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日本侵略者。③全国各党派,都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了分裂对抗的局面,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④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都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⑤共产党努力发动和组织了广大群众,使抗日战争有了极大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也是抗日战争取胜的重要原因。

2.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答案提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全民族反对外敌入侵又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废弃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团结、统一,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

【材料阅读与思考】阅读材料,思考:为什么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

答案提示:日本法西斯是世界人民第二号敌人。1931年9月即开始向中国武装侵略,形成东方的战争策源地;1937年7月,全面侵华。中国人民举国奋战,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第二战场,单独承担着日本侵略战争的全部压力,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华民族虽然做出了巨大牺牲,但牢牢阻挡了日本军国主义北上南进的步伐,破坏了德意日法西斯结盟的计划,使日本陆军的近一半(1942—1945年平均数)身陷在中国战场不能自拔。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支持了美英继续贯彻其“先欧后亚”的军事战略,而且也是东亚和太平洋战场能够从战略相持转入战略反攻的重要因素。至1945年,57个师团的日军主力既不能回援太平洋和日本本土,又无力进行大陆决战,只能在中国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宏观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任务驱动探究历史、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和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法,学生自评互评法,学习档案法,历史习作法。

【评价过程】可为本课内容设计如下收获展示台(仅供参考):

学习收获展示台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这节课我有收获吗? 自我评价 小组

评价 教师

评价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2.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3.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4.你如何看待抗日战争的历史遗留问题?(如侵华日军遗留生化武器问题、战争赔款问题、民间索赔

问题、掠夺中国劳工问题、慰安妇问题、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华史实、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

5.在本课的学习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找到相应的答案了吗?(若没有发现问题,请说明原因。)

6.你对本课的学习感兴趣吗?为什么?

教师评价时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及现实问题,鼓励学生发现越来越多的历史问题。

【评价总结】教师可进行一次本单元学生收获的总展示,重点展示有关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历史的案例,激励学生尽早形成探究式学习历史的习惯。

(五)历史问题注释

【关于“田中奏折”的真伪问题】自1929年12月,中国的《时事月报》杂志最早刊载“田中奏折”以来,对它的真伪一直有争论。但从“东方会议”所确定的“满蒙政策”和此后日本对中国的一系列侵略行为,与《时事月报》刊载的“田中奏折”的基本内容是完全一致的。有位日本学者说:“田中奏折”就形式来看有可能是假的,就内容来看则是真的。

【日本“731”部队】日军侵华的细菌部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细菌武器制造厂。1933年,日本将设在东京的“防疫研究所”(即细菌战研究所)移至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正式开始以中国战俘和反满抗日义士做细菌活体试验,对外称为“关东军防疫给水部队”(为隐匿,又化名作石井部队,加茂部队)。1938年6月,迁至哈尔滨平房镇,改名为“满洲第659部队”(别称东乡部队),1941年启用“满洲第731部队”的番号。直属日本参谋本部,由石井四郎中将主持,工作人员达2600余人。设有细菌研究、细菌试验、细菌制造、资料、防疫给水、总务、训练教官、诊疗8个部和一个特别班。培制霍乱、伤寒、副伤寒、炭疽热菌、鼠疫、脾脱疽干菌、斑疹伤寒菌、结核菌等;在安达设有试验场,设有专门的细菌弹壳制造厂。日军在中国的浙江战场上进行了细菌战,杀害中国军人和无辜平民数十万人。

【关于“不抵抗主义”】有论者认为,“不抵抗主义”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33年承德失陷期间,东北地方当局所采用的说法;蒋介石当时并无不抵抗的直接命令,但蒋和南京政府默认了东北地方当局的“不抵抗”;张学良对“不抵抗”负有相当责任;直到长城抗战,中国军队才洗去“不抵抗主义”的耻辱。

【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蒋介石有“三论”作为这种政策的辩解。这“三论”即:(1)民族失败主义的“三日亡国”论。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2)依赖外援的“信赖国联公理处断”论。1931年9月,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员大会上说:“余敢信凡国际联合国及非战公约之签定国,对于日本破坏公约之行为,必有适当之制裁;……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3)恐惧人民革命的“攘外必先安内”论。他认为日本侵略是“皮肤小病”,红军是他的“心腹之患”,所以“剿匪的工作,实是抗日的前提”。此外,他的不抵抗主义还基于一贯要牺牲东北的主张。1927年10月,蒋介石访日时,曾与田中达成数项谅解,其中包括“中国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地位和权益”。1931年10月,派许世英赴日,表示:“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土十八行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同意向日本……让出东北。”上述几个方面决定了蒋介石不可避免地要鼓吹和实行不抵抗主义。

【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1931年6月6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将士书》,内称:“赤祸”是中国的“最大祸患”。7月23日发表《告全国同胞书》说:“惟攘外应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蠹……故不先消灭„共匪‟……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攘外。”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发表讲话:“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仍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11月30日,蒋介石在顾维钧就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的宣誓就职会上的讲话,把“攘外应先安内”改为“攘外必先安内”。他说:“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故今日之对外,无论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皆非先求国内统一,不能为功。盖主战固须先求国内之统一,即主和亦非先求国内之统一,决不能言和。是以不能战,固不能言和,而不统一,更不能言和与言战也。”1933年4月10日,蒋介石在部署第五次“围剿”时宣称:“抗日必先„剿‟匪,征诸历代兴亡,安内始能攘外,在匪未清前绝对不能言抗日,违者即予最严厉处罚。”

【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政策的转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是“反蒋抗日”。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主要表现在:1936年5月从河西撤回东征的红军,49 并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派刘少奇到天津,加强对白区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向国民党上层领导人和军队将领宣传党的抗日统一战线主张,力争同愿意抗日的力量合作。与此同时,随着日本加紧侵略华北,英美与日本矛盾进一步加剧,蒋介石的对日态度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他一面派人同苏联改善关系,一面通过各种渠道与中共中央联系。中共中央在了解到蒋介石等各派代表人物对日本态度的新变化后,1936年2月以后就不再发布讨蒋令。3月4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表示“愿与南京当局开始具体实际之谈判”。5月,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中公开放弃“反蒋”口号。8月,又向国民党提出在抗日的大目标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9月,在党内发出《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至此,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政策的转变。

【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期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向日伪军发动的大规模破袭战役。参战兵力105个团20余万人,另外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战役从1940年8月20日开始,到12月5日基本结束,历时三个半月,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8月20日至9月10日,以正太铁路为重点,进行交通总破击战。在八路军的打击下,正太路全线瘫痪,华北敌占的同蒲、平汉等铁路也被切断。第二阶段,从9月20日至10月上旬,继续破击日军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攻克了日伪军的一些据点,平毁了大部分封锁沟、墙,使被分割的地区重新连成一片。第三阶段,从10月6日至12月5日,以反击日军对华北根据地“扫荡”为主。八路军在反“扫荡”作战中,坚持以灵活多变的战术,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经过连续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反扫荡的胜利。这次战役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增强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由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蚕食”“清乡”,国民政府停发八路军的薪饷、弹药、被服等物资,并对各根据地包围、封锁,加之各地连续发生自然灾害,各抗日根据地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财政经济极端困难。中国共产党针对这一严重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的政策和策略,以渡过难关。

在政治上,根据地执行“三三制”和“精兵简政”。“三三制”即在根据地政权中,共产党员、非党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分子各占1/3,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精兵简政”则是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密切党同群众间的联系而采取的举措。“精兵”,就是缩编主力部队及其指挥机关;“简政”就是紧缩机构和人员编制,减少冗员。

在经济上,根据地要求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以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并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另一方面,根据地还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八路军359旅经过几年的努力,将荒芜人烟的南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1943年,基本克服了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困难。

在军事上,各根据地开展了大练兵运动,并在每年春节前后,开展“拥政爱民”运动,加强根据地党政军民之间的团结。

在思想上,从1942年起,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其内容为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作风。方法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破除迷信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于全党确立和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东北抗日义勇军】1931年9月至1933年东北抗击日军的主要力量。日军侵占中国东北后,不愿做亡国奴的各阶层人士,纷纷进行武装抗日。他们既有原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还有各阶层人民组成的抗日武装,其成份较为复杂。爱国农民、原东北军的军警官兵、原来的绿林土匪、知识分子、工人和商人分别占50%、25%、20%和5%。义勇军发展迅猛,但无统一领导,各不相属,各自为战,名称有“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民众救国军”“抗日义勇军”“民众自卫军”“山林反日游击队”等。辽宁省警务处长黄显声组织的义勇军是最早的一支。1932年3月至11月,是义勇军发展兴旺时期,人数号称30多万,给日寇以有力打击。由于敌人力量强大,国民政府又不给予任何物资接济和军事援助,到1933年初以后,义勇军基本力量已经溃散。其中一部分转为东北抗日联军,继续坚持敌后的抗日武装斗争。

【1931—1937年间东北抗联战绩】据周保中当时概算,1931—1937年期间,共歼敌10.35万人。日本陆军省公布的1931—1935年期间日军伤亡是:战死4200人,伤、病者17.13万人。关东军头目都为日军的重大“牺牲”感到“最大遗憾”。据日伪统计,1932—1937年,抗日部队共出动131423次,达21058011人

2.政治必修一教师用书 篇二

联系方式:1.上海市华大教育研究所, 联系人:章德懿, 电话: (021) 32020078 32020029电子邮件:shhdjy@126.com;2.教育科研论坛编辑部, 联系人:吴延甲, 电话: (021) 65914331, 电子邮件:zxxdnb1585@163.com. (委托收款:上海中波教育发展有限公司;银行账号:1001247209024843724;开户银行:022472-工行上海市金沙江路支行)

3.政治必修一教师用书 篇三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本单元的地位

本单元是全书的终点,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全书的落脚点。因为我们明白了“世界是什么”,懂得了“世界怎么样”,知道了如何正确地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目的就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服务于我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从知识目标来说,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实践出发,认识社会历史的真谛(知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明确社会历史的主体,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懂得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把握实现和创造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

从能力目标来说,主要是帮助学生用唯物史观、尤其是用物质生产实践认识社会历史的奥秘,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唯物史观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初步形成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确地设计和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培养学生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坚定学生的群众立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教材从生活实践出发,经过了“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样一个中间环节,最后又回到了生活和实践。这是一个循环上升运动,但它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循环,而是在更高的基础上实现了向生活、实践的回归,即在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上的回归。总之,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终结,在整本教材中具有目的和归宿的意义。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围绕的核心问题是在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正确认识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因此要谈价值观,就必须先谈社会历史观。但是,由于第二、三单元主要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而没有把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进行讨论。因此,第四单元首先要讲清楚的一个内容就是社会历史观。我们把这一内容设计为第十一课。第十二课是全书的逻辑重点,专门讲人生价值的实现。此外,我们又设计了一个综合探究,对这一单元中没有涉及的人生理想和信念进行探讨,同时也对价值观的有关内容进行总结。

基本结构是:历史观(第十一课)──价值观(第十二课)──人生观(综合探究)。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1)识记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2)理解

○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运用

○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 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能力目标

(1)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概言之,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实践实现的。在阶级社会中,实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则是通过改革的方式实现的。因此,在这一目中,实践──阶级斗争──改革,是一条基本的线索。

说明在讲第一框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社会历史观的科学理解必须从实践入手,实践是唯物史观的历史和逻辑的起点,也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这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马克思的一个论断,这就是“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只有把社会的本质理解为实践,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才会得以确立。因为实践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因此社会生活就是客观的。这样唯物史观就建立起来了。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呢?我们在课文中没有正面回答,但在叙述的过程中、在生活和逻辑的进程中处处体现着这一思想。首先,无论是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生成的。离开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形成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不可能形成反映社会存在的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因此,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其次,实践还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有了人类征服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才有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实践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也是唯物史观赖以建立的根本。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所以,要把握第十一课中“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两个问题,就必须牢牢抓住实践,从实践入手破解社会历史之谜,从实践入手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史,实践最基本的方式是生产实践,而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这一框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这一框的理解应该从实践入手,引出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框设计了两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一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目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二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层意思的逻辑结构是: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实践最基本的形式是生产实践,因此,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史──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第二层意思的逻辑结构是: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人民群众在科学实验等实践中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人民群众在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中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第二目,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理论,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就必然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目主要讲了三层意思:一是群众观点,二是群众路线,三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说明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也应从实践出发予以解释。社会发展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史,而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精神文明成果归根到底都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总结;人类的每一次巨大变革、社会形态的每一次进步和更迭,都是人民群众斗争的结果。因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明确这一点就为第十二课讲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

第一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6页)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旧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从中引出马克思主义能够揭示社会历史规律的原因。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旧的社会历史理论为什么不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不能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从实践出发,没有找到社会存在的物质根源。具体地说,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同社会历史这个特殊的认识对象有关,历史是由有动机、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二是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生产规模的狭小、社会发展的缓慢,都影响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把握;三是剥削阶级由于其不可避免的偏见而经常歪曲历史,夸大精神活动的作用。

第二问主要是从正面说明马克思主义能够发现社会规律的原因,这就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这就克服了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思想动机层面的局限性。马克思为什么能够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条件决定的。

操作建议

回答第一问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进行比较,找出二者最主要的区别。自然现象的主体是自然物本身,其他发展过程往往是一个自然过程,客观性比较鲜明,其规律性相对于社会规律而言容易把握。而社会现象的主体是人,人具有能动性,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意识活动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的客观性难以为人们直接把握。二是从历史发展过程、时代的条件进行分析,说明科学历史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这里需要结合相关历史知识来说明,可以从毛泽东《实践论》中的论述引入。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设有一问。这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人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更新了劳动资料,开辟了新劳动对象。这些变化必然会引起人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关系的改变,人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关系的改变又会引起人们在生产、交换和分配中的地位的改变。这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引起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又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的基本过程。

操作建议

这一探究活动可以联系学生学过的中国历史知识来完成。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在战国时期进入了封建社会,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生产力有哪些变化?由这些变化联系到这一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三个探究活动(教材第89页)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必要性。共有一问。这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认识到要发展生产力就需要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并进一步思考进行这种变革的原因,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操作建议

这个问题要在学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基础之后才能回答,所以,这是一个应用的问题。教材引用了现实生活的材料,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的一段话,然后引出问题。建议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同样先列举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然后进行概括。例如,土地承包、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发展市场经济等,这些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改革;扩大基层民主、完善选举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等,这些是在上层建筑方面的改革。上述这些改革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尽可能由学生举例说明,并让学生概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用对比的方法,将改革后与改革前进行比较,说明改革的必要性。

第三目,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91页)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思考,社会基本矛盾是通过什么方式不断得以解决,从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共有两问。

第一问是让学生思考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即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第二问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里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问,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完全可以作出回答。但是,如果想把问题引向深入,教师可以再设问,也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调动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理解现实问题的积极性。

二问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历史现象中进行概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中概括出社会发展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对抗性的方式,另一种是非对抗性方式。阶级社会的发展往往是通过对抗的方式来推动,这是阶级社会阶级对立与冲突的必然结果。但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矛盾已经是非对抗性的,因此,可以通过改革的方式促进社会发展。另一种方法是从理论上进行论证。教师可以从学生学过的关于矛盾问题的理论入手,区分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然后分析阶级社会的矛盾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最终引出结论。建议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问题。

究活动(教材第92页)

活动是第一个探究活动的继续。有一问。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不能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改革的方式加以解决。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操作建议

此探究活动既有较深的理论难度,也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有所感受的,因此,探究活动的开展有难度。第一问涉及现实生活,就比较复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思考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矛盾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不能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改革的方式加以解决。这样帮助学生理解在现阶段,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一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目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92页)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思考究竟谁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共有两问。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实现途径。框题二: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关于什么是社会存在,教材的定义是: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建议在教学时,教师将社会存在的概念分析得更细致、完整一些。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方面,纳入这一方面的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以及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或“人周围的自然”)和人口因素(“人本身的自然”)。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社会存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特别需要向学生说明,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作用是影响作用,有时还是不可忽视的,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现象。当然,在社会存在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最重要的。这是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必须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化来说明。

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社会精神生活过程的总和。这一概念也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使学生能够分清社会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关于社会意识,教材的分析比较全面,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容就可以了。

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历史的发源地,没有物质生产活动,人类也就无法生存。由于社会历史条件不同,物质生产水平就不同,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就不同,从而形成的社会意识也就不同。例如,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这种生产状况决定了当时的人们没有私有观念,形成的是一种朴素的集体观念。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生产劳动出现了新的变化,集体劳动逐渐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于是,逐渐产生了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现象,并最终导致阶级的产生。在这一过程中,私有观念产生,并伴随不同阶级的出现形成不同阶级的意识。不同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物质生产及其在这种生产过程形成的客观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总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这一基本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具有能动性的原理在社会领域的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虽然为社会存在所决定,并因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这样的变化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当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时,它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这两种情况所表现的社会意识的独立性都是相对的。这是因为旧的理论不可能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之后长久地存在下去,新的理论也只有在社会存在已经具备了提出新的任务和条件时才可能产生。由此,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封建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残余,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等问题。

(2)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着继承的关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意识,其内容或形式都有两个来源:在内容上,主要反映现实的社会存在,同时也保留着历史上形成的反映过去社会存在状况的一些意识材料;在形式上,继承以往既有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同时又根据新的变化对其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并增添某些新的具体形式。正是由于社会意识存在着这种继承性,因而社会意识才能持续不断地发展,人们才能追溯历史发展的线索。社会意识的这种历史继承性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表现,由此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民族传统。

(3)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表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在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相适合时,它就会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不相适合时,它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遵循的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合的标志,就是看这种生产关系能否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生产资料的效用,能否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总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规律。理解这一根本规律,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我国当代进行的改革。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改革就是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合的部分,建立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合的生产关系,从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内容可以从生产方式的变革或生产关系的变革导入。生产关系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的。但是,生产关系的变化还受到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正是这种影响和制约,使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具有复杂性。在人类历史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因此,要了解生产关系的变化,不能不考虑到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影响。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一对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上层建筑起着决定作用。在理解这一内容时,要注意准确把握经济基础的概念。一般来说,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但准确地说,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一表述的意义在于,对一个特定社会来说,生产关系可能具有多样性。但是,对这个社会上层建筑的性质及整个社会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它不包括旧的生产关系的残余和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基本内容,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不只是消极、被动的适应,它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可以说,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完善,或者维护落后的腐朽的经济基础,使它免于灭亡。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一运动遵循的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一般来说,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变革,代表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必然要求建立与自己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上层建筑,并为其自身的发展服务。所以,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时,上层建筑必然发生变化,这是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这一规律,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我国进行的改革,改革不仅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合的部分,也是改革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上层建筑更好地促进经济基础的完善和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4)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学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之后,有必要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进行概括。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导致整个生产方式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要求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导致整个社会形态的变化。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即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就是在这两对矛盾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的。

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平列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所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仅遵循它自身的运动规律,而且服从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总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及发展规律的理论,最终是要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有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正确理解当代社会发展问题。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几个问题。

(1)正确表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2)说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实现的,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中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的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主要是通过改革来实现。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从相适合到不相适合,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从相适合到不相适合,然后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合的过程。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变革,在阶级社会里,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这是因为在阶级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要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当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阶级要求社会变革,当这种变革的要求还没有触及统治阶级根本利益时,统治阶级可以进行一些变革,以缓解社会矛盾,维持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总之,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但这种能动作用再大,也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而不能直接地产生和决定社会存在。

(2)二者对“谁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个问题的回答完全不同。

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把人的思想、人的主观意志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特别是把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认为伟大人物有天赋才能或代表“神”的意志,人类的历史是由伟大的历史人物创造的。“英雄造时世”是一切唯心史观的主张。与此相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直接参加物质资料的生产,创造物质财富,为社会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着精神财富;人民群众参加社会变革,在推翻腐朽社会制度的斗争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总之,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但这种推动作用不是最后起决定性的作用,它必须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斗争才能实现。

(3)二者对“人类社会有没有自身的客观规律”这个问题的回答完全不同。

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现象是没有规律的,不可捉摸的,社会历史仅仅是个人意志支配的偶然事件的堆积。与此相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历史领域同自然界一样,有着自身的物质运动规律。马克思深刻地研究了社会运动的物质原因,发现了社会现象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规律。这些发现终于揭开了社会现象之谜,为人类正确认识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历史观

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领域中的贯彻和应用。依据人们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主义历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之后,才出现了真正科学的社会历史观,这个历史观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也称为唯物史观。

2.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人类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也叫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3.社会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生产力,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是由人(劳动者)和物(生产资料)这两个因素构成的,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在生产力中,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是首要因素。因为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是生产工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劳动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生产力是社会生产方式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

4.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即分配形式。在这三个方面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最基本的方面,它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产品的分配形式。

5.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指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复杂的。在每一个社会形态里,都有一种生产关系占主要地位,规定着这个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特征,也规定着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主要特征。

6.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所谓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各方面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形式三个方面。这个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就构成了一个社会的现实基础。

7.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包括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在阶级社会里,政治法律制度,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体现着人们的政治关系。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观点、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体现着人们的思想关系。

上层建筑的主要表现:一定的制度、设施,是以一定的意识形态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一定的意识形态又总是要求建立相应的制度、设施,凭借一定的手段和工具,使它得到广泛的传播,在社会中成为支配人们的强有力的精神力量;一定的制度、设施一经建立,又会反过来影响意识形态。

8.英雄史观

1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新的过程中,需要有时间确立相应的制度、规则和体系,这就使社会意识形态在改革的不断变化中,其理论和观念体系的确立,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或非规范性,从而体现出过渡性的特点。同时,就意识形态自身而言,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或超前或滞后于经济基础的变革。我国目前意识形态的现状,其过渡性特点体现在:首先,在社会变革与创新中,新思想、新观念的确立,旧观念的破除,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在新旧观念并存时期,意识形态必然存在着过渡性;其次,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借鉴和引进各种新思潮、新观念,对保守的传统观念的扬弃和对现代有益的文明的思想文化成果的吸取也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外不同观念的碰撞也使意识形态具有过渡性特点。充分认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的过渡性,可以使我们在新旧观念交替、学习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剔除某些影响意识形态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

(2)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性特点。

我国当前意识形态的主流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日益深入人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现实中多种思想、观念并存的多元化意识形态,仍然程度不同的存在。这种多元化意识形态,表现为既有残余的封建意识和小生产者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又有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教条主义意识和观念;既有当代西方社会先进的、文明的思想道德观念,又有其消极、颓废的思想和观点;既有市场经济下产生的新思想、新观念,又有在商品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各种非科学的思想观念。这些性质不同、内容迥异、积极和消极因素并存的意识形态相互交织与影响,形成了目前我国意识形态的多样化特点。如何在社会转型时期与时俱进,弘扬主旋律,倡导和确立科学的先进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以各种形式宣传、教育和灌输到群众中去,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流文化上来,是我们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重视做好的工作。

(3)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冲突性特点。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社会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进步总体上是一致的、和谐的,不存在根本性的冲突。但是,只要改革和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新旧观念的矛盾和斗争。因此,我国目前社会意识形态在总体上与社会发展一致的同时,又呈现出某些冲突性的特点。这些冲突主要表现为不同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之间的碰撞、冲突和斗争。不容忽视的是,我国残余的封建主义意识与当代西方某些腐朽意识相结合,所形成的某些消极因素,与主流文化相抵触,使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都程度不同地产生不同思想观念间的碰撞和冲突,有时甚至达到激化的程度。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这一新特点,既要求我们必须抛弃人为夸大意识形态对立、斗争对政治生活和政治形势的影响,以意识形态作为国内矛盾和个体行为评价的唯一标准的传统观念和做法,又警示我们必须重视意识形态冲突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我们应该透过国内外意识形态变化、融合的现象,看到其中的某些趋势和对立的本质,不能只见两种社会制度的某些共同性而否认其差异性,也不能只强调两种社会制度之间交往交流的必要性而否认斗争性。

(摘自:《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杜成君)

4.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在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过渡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急剧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精英意识转向平民意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精英意识既源于社会评价,也源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市场经济大潮把大学这座“象牙塔”推向了竞争的舞台,使得当代大学生再也无法保持精英心态,而是树立起把自己置于普通社会一员的“平民意识”。

单一选择转向多元选择。当代大学生更敏锐地意识到市场经济为他们提供的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他们要发展、要创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用自己的选择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身价值。

人际沟通转向网络沟通。由于网络的“虚拟”特性,让大学生在与它交往的过程中无所顾虑、没有压力,能充分享受到思想、知识的满足和精神愉悦。因此,网络沟通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在依附转向自主独立。大学里远离家乡和亲人,一切靠自己、一切靠自律,大学生的成人意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逐渐清晰起来。

校园封闭转向社会开放。大学生从封闭的校园走向开放的社会,使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锻炼能力”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追求理想转向注重实惠。当代大学生不再沉浸于对理想的幻想,他们更愿意扎扎实实、掷地有声地做些实事,他们更注重与自己实际利益关系密切的理想目标的实现。

积累知识转向培养能力。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转向,特别是就业的现实压力,使得许多大学生开始冲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和羁绊,从过去的注重积累知识转向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

(摘自:《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11期)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经常变化和改革”的原因。

思考提示

人类社会同宇宙万物一样,是不断变化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不会停止不前,而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这是由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一基本矛盾也贯穿于社会主义社

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

题,引起学生的思考,逐步展开其思维过程。下面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一内容为例,在教学设计方面提出建议。

这一教学内容可以从邓小平讲话入手。先给出邓小平的讲话,然后提出问题。邓小平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而引出问题:人类社会发展是否具有规律性?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社会发展史(或历史)知识。社会发展史表明,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说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某种客观必然性,也就是规律性。(过去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多采用推理的方法,即从前面讲过的理论入手进行推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和社会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自然界运动是有规律的,社会运动同样也是有规律的。这种演绎推理可以说明社会规律的必然性,但它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而非从客观事实归纳、概括出来。新课程要求从生活入手,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归纳、概括能力,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能力,尤其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所以,教学设计应该注意尽可能从具体材料入手,通过归纳、概括,上升为一般认识,这种教学设计思想应该尽可能贯穿到一般教学活动中去。)

从对人类社会发展存在规律性的认识可以过渡到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包括旧唯物主义哲学家在内的思想家,在对社会发展的理解上都陷入唯心主义,即否认社会发展存在客观规律。这就引出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一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为什么只作出唯心主义的理解?二是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规律?回答第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社会运动的特点。社会运动不同于自然界的运动,在于社会运动是有意识的人参与的活动,因此,社会活动表现出强烈的目的性,从而掩盖了社会运动的客观性和规律性。人们在考察社会历史发展时,只是看到了人们的动机,却没有深入到动机背后的决定因素,认识只停留在意识层面,而没有发现意识背后的决定因素──社会存在。然后联系相关链接,即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讲的一段话,说明在马克思主义之前,人们为什么不能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原因,马克思能够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历史原因是什么。这里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已学过的相关历史知识,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条件来说明造成人们认识局限性的原因。

那么,社会发展规律到底是什么?教学设计仍然从教材提供的材料入手,从两幅插图“‘地狱’的情景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和相关文字引出问题,即思想与现实的关系是怎样的?此处学生可以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恩格斯的名言作为结论,说明思想是现实的反映。此处可以结合专家点评,并列举事例说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环节的教学是最生动的部分之一,它可以促进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背后的东西,可以把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变为学习过程的重要资源。例如,清明扫墓中,民间旧习俗要烧纸钱、纸车、纸马等,好让死去的人在“阴间”也享受世人的生活,这种对“阴间”生活的想象,无非是人们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根源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又如,近年来,随着信贷消费的兴起,“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已成为人们新的消费观念。这种消费观念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决定的。可以让学生举出类似的事例并加以说明。通过学生讨论,引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结论。然后,再设问,引出新的问题,即在同一个时代中生活的人们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思想观念?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结合专家点评来解决,即教师直接讲授;另一种可以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或生活现实的具体现象入手,进行分析、概括,得出结论。例如,老板与职工、生产者与消费者、农民与工人、学者与普通劳动者等,他们思想观念存在差异,源于他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关系不同,生活的社会环境、职业、学历等不同,因此,思想观念也就不同。建议教师尝试采用第二种方法。

在回答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概念,引入相关链接,但无需对概念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教师通过教材的设问,讲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为什么会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不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为什么?这里仍然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历史知识回答这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要学生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得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结论。

关于社会意识的作用,同样从具体事例入手,通过典型事例,说明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例如,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过去人们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对立的。邓小平则大胆实践,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认识上的变化给中国历史带来巨大的变化。这说明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对市场经济的不同认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完全不同的作用。

第一目最后强调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即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本目教学的难点之一。教材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观点,主要是说明人们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将人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联结在一起的则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最重要的是生产活动,正是在生产活动中,产生了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内容。人的观念性的东西,只能在人的社会生活,即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去寻找。(参考“重点、难点问题分析”中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问题。)

4.政治必修一教师用书 篇四

录 致教师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教学设计与案例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教材分析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3节 伴性遗传

基因在染色体上 教学设计与案例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教材分析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第3节 DNA的复制

第4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教材分析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3节 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学设计与案例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教材分析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第3节 人类遗传病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教学设计案例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教材分析

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第2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教学设计案例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材分析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教学设计案例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

人类对遗传现象的科学解释,最早是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中总结出来的。他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使自然科学中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遗传学。本章内容将引导学生沿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来探索遗传的奥秘。

一、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方面

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阐明分离定律。3.阐明自由组合定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能力方面

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结构

(二)教学内容的特点

本章是本册书的开篇,它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即从个体水平出发,来展示人类探索遗传规律的历程。

本章题图创设的画面很容易把学习者带入140多年前的意境中:在书写着孟德尔数学计算手迹的底图上,叠加着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年轻时的肖像,古旧的淡黄底色,无形中给画面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凝重。“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数学统计揭示出遗传的规律。”简洁的4句小诗不仅点出了本章的主要内涵,还引领着学习者“从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本章内容包括两节: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第1节(包括“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和第2节均可用2课时教学。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由“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四部分内容构成。

本节开始引入的问题探讨是通过红蓝墨水混合的比喻,让学生了解“融合遗传”的内涵,从而为进一步理解本节所述的孟德尔“颗粒遗传”的观点打下伏笔。

在介绍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前,编者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生平(如进修了自然科学和数学)及孟德尔所用的实验材料豌豆的有关知识(如豌豆是自花受粉植物等),这为后面讲述孟德尔进行的豌豆杂交实验,并最终取得成功进行了必要的铺垫。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孟德尔的探索过程由现象到实质,层层深入地展开的。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接着,介绍了孟德尔对实验现象进行的分析(提出假说),然后,介绍了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验证假说),最后,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总结规律)。这样编写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性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考虑到削枝强干,重点突出,原教材中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显性的相对性”等内容,有的删减,有的移到教材的其他地方讲述,这样安排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简洁流畅,也便于学生沿着孟德尔的探索过程进行思考和从实验中领悟科学方法。

在呈现方式上,编者的主旨思想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与原教材比较,本教材在这方面又有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对实验过程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层层深入地引发问题和分析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框架。如在讲述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时,就用“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的?”“难道矮茎性状消失了吗?”“为什么子二代中矮茎性状又出现了呢?”“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2.对杂交实验的解释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完全是根据孟德尔的推理得出的。如对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教材也没有做跨越时代的说明,而是按照科学史的发展顺序,把这一内容放在第2章减数分裂的内容之后进行叙述。

3.在讲述孟德尔探究方法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对问题的分析。例如,让同桌同学根据孟德尔的假说,讨论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在验证实验中,让学生根据孟德尔的理论,自己预测杂交实验的结果等。这样编排教材,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得知识,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的体验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为了加深学生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体验孟德尔的假说,课文中穿插了模拟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正文中还辟有专门栏目,对本节科学史中体现出来的主要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进行了介绍;在正文的最后,编者又创设与植物杂交有关的问题情境,安排学生进行设计实验程序的技能训练。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由“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现象解释的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六部分内容构成。

本节问题探讨活动以一个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奶牛的产奶和生长速率引入对两对相对性状的讨论。

本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与第1节一样,同样是按照科学发现过程的顺序来构建框架体系,并按着孟德尔的实验过程,由现象到实质,层层深入地展开讨论。在呈现方式上,同样强调了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犹如亲历科学家的探索过程,从浓郁的历史感中获取科学知识和对科学方法的领悟。对于这一点,这里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有以下几点。

1.本节的开始,就提出新的质疑:“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有没有影响呢?”在此基础上再展开对两对相对性状的讨论,既强调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又褒扬了孟德尔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

2.本节在内容的表述上十分注重建立两对性状与一对性状的联系,如不仅单独分析粒形与粒色,还以旁栏思考题的形式,从数学角度引导学生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这为学生理解从单因素到多因素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埋下了伏笔。

3.在讲述两大遗传定律后,单设标题,揭示实验方法带给我们的启示,并通过思考与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这样编写不仅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开放性,也突出了本章教材的主旨──领悟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与学生经验的联系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这是几千年来人们对遗传现象的总结。后代的许多特性与亲代相似,是随处可见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后代出现的遗传与变异现象。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科学的新成果、新技术屡见媒体报道,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介绍,学生可以了解到许多新知识,如从对克隆动物来历的介绍中,可以知道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与动物的性状有密切的关系;从转基因耐贮存番茄、转基因抗虫棉、能产生人类蛋白质的转基因牛、羊的实例中,体验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的知识与本章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在初中学习的“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知识,初步解决了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问题;学习的“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知识,初步解决了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等问题。再有,学生学习的必要的数学知识,如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有关二项式幂的知识也是学生学习本章必不可少的基础。

四、与其他章的联系

本章的内容都与其他章有紧密的联系。本章讲述的是140年前孟德尔对遗传现象的推测,以及根据推测总结出的遗传规律。但推测是否正确,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什么?分子基础是什么?需要后期的研究成果去验证、解释和发展。例如,本册书的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揭示的是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第3章《基因的本质》揭示的是遗传规律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第4章《基因的表达》揭示的是基因控制性状的机制;第5章《基因的突变及其他变异》是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角度解释性状的变异;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讲述的是遗传规律的应用及其发展;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从群体的角度,讲述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总之,既然整册书是按照遗传学发展的历程来编写的,抓住这条主线,就可以像串珠一样找出各章之间的有机联系。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一、教学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2.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

三、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是按科学发现史的线索编写的,利于教师以分离定律的发现过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是本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开展教学活动。

1.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和推理来学习本节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提出的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与讨论。首先利用“问题探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激发探究欲望。其次引导学生模拟参与到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中,分析杂交实验的结果,由表及里地提出问题,如生物性状的遗传为什么会出现分离现象?如果不应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会发现3∶1的性状分离结果吗?在规律性的遗传结果中蕴含的遗传本质是什么?使学生在模拟科学家发现问题—推理假设—实验验证的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2.遵循“学习—实践—创新”的思路,简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过程,使学生明确孟德尔的成功离不开坚实的知识基础、持之以恒的实验探究以及科学创新的实验方法,也就是说孟德尔的科学发现不是偶然的。由于孟德尔具有了丰富的自学科学和数学知识,才有杂交可改变生物性状的进化思想,才有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遗传实验结果的意识;由于连续8年的杂交实验的积累,才使孟德尔发现实验结果中蕴含的规律性本质;由于实验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创新,才使孟德尔冲破原有的观念,提出颗粒性遗传的假说,并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说。通过这些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确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3.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教学的全过程。教材中关于分离定律发现过程的写法,体现了“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的科学研究一般过程。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提供的思路,引领学生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科学方法。其中发现问题环节,应突出孟德尔运用的数学统计方法和坚持不懈地追求科学真谛的执着精神;提出假设环节,突出孟德尔大胆想像、严谨推理和敢于质疑、敢于冲破原有观念的创新精神;验证假设环节,突出首创测交实验,用全新的科学实验设计证明自己观点的创新思维。

4.将模拟实验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有机结合,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亲身活动中,探讨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结合与遗传结果的关系,为进一步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打基础。在指导学生做模拟实验时,必须使学生明确实验过程中每一步骤的意义,引导学生明确不同彩球与遗传因子之间的对应关系;随机抓取彩球与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关系,进而理解生物在有性生殖时,由于遗传因子分离以及受精作用,结果导致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

5.适时地进行技能训练和课堂练习,夯实基础,注重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应使学生阐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和相关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技能训练和课后练习,强调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辨析相关概念和遗传学术语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建立概念图(详见本章“教学设计与案例”)。结合生活或生产中的生物遗传实例,训练学生运用遗传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教学,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是对孟德尔假说的间接的具体的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2)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3)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4)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完全相等;

(5)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模拟实验的条件与实际的实验条件越接近,其结果越能准确地体现实际实验的结果。所以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亦应满足上述条件,如确保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相等,即模拟了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选择形状、大小、质量等同的彩球,其意义是保证学生抓取彩球的随机性,模拟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重复一定次数地抓取彩球,进行组合,记录结果,即满足了实验样本数目足够大的条件。

四、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1.粉色。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2.提示: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二)实验

1.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当对10株豌豆的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1的结果。但证明某一假说还需实验验证。

(三)技能训练

提示: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四)旁栏思考题

不会。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五)练习基础题 1.B。2.B。

3.(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2)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2。

4.(1)白色;黑色。

(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拓展题

1.(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2.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例如,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豌豆具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易于区分、统计实验结果。3.提示: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原子核中含有中子和质子的发现过程等,都是通过假说—演绎法得出结论的。19世纪以前科学家对遗传学的研究,多采用从实验结果出发提出某种理论或学说。而假说—演绎法,是从客观现象或实验结果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物科学的研究,使遗传学由描述性研究进入理性推导和实验验证的研究阶段。

五、参考资料

1.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背景资料(1)当时研究生物遗传的状况

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及欧洲各国的植物育种学家为了提高作物产量,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一些国家的科学院甚至公开悬赏征求研究课题。荷兰科学院的题目是:“一种花用另一种花的花粉进行人工授精而产生新的种和品种,这个经验说明了什么?用这种方法可以产生和繁育什么样的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巴黎科学院出题:“从杂种的可育性及其性状的持久性和非持久性的观点出发来研究植物杂种。”一些学者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并提出了还未认识到的遗传学理论上的关键问题。例如,奈特选用豌豆做杂交实验,认识到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豌豆有许多性状区分明显的品种,是严格的自花受粉物种,在子代中性状的表现很容易区分等。特别是奈特第一次发现豌豆种子灰色对白色是显性,用杂交种子和白色种子回交,子代中有灰色和白色两种子粒。可惜的是他没有计算两种种子的数量比。

克尔罗伊特(J.G.Koelreuter,1733—1806)是第一个从事植物系统杂交研究的科学家。他成功地用黄花烟草与另外一种烟草杂交,得到了中间类型的杂种。他还提出用杂种与某一亲本反复回交,杂种可“转化”为该亲本。

盖尔特纳(Gartner,1772—1850)分析了9 000多个实验结果,得出用混合花粉授粉,子代中不会出现性状混合的结论。他认为受精的只有一种花粉,每一花粉粒都各自独立地起作用。同一胚珠里不会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胚胎。

萨叶里(1763—1851)用西葫芦做杂交实验时,第一次把两个亲本的性状排列成一组组相对性状。杂交后得到的杂种,性状既不混合,也不是中间型,表现与亲本之一完全相同。杂种的每一个性状对另一个性状来说是显性的。他认为杂种之所以像它的双亲,并不在于每个亲本各种性状的直接融合,而是这些性状均匀或不均匀地分配;自然界使它的产物具有无限多样性和避免单调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以不同方式组合起来的性状的结合和分配,由此就能产生无数个变种。萨叶里的贡献在于进一步明确一个性状对另一个性状的显性关系以及性状的独立分配。遗憾的是他没有用杂交后代做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没能说明性状在后代中的分配情况。

上述的科研工作和进展,为孟德尔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孟德尔着手解决植物的形态和花的颜色等是遵循什么规律传给子代的问题。

(2)当时的主要观点

当时对遗传与变异现象本质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泛生论,另一种是种质论。

泛生论是在科学地阐明遗传变异现象以前盛行了许多世纪的一种学说。这种学说认为,精液是在全身各个部分中形成的,汇集后在血管中流动,通过睾丸而进入阴茎。精液中含有能够传递特性的粒子,可以形成胚胎的各个器官。由于这些粒子的相似性,所以能产生同一物种的个体;父母双方中哪一方的粒子较多,吸引力较大,则多半会产生类似那一方的特性;形成粒子的场所就是个体的每一个器官。这样个体的特性就遗传给下一代。

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在1868年提出“暂定的泛生说”认为,每一个能够各自独立变化的性状是由同一种物质载体──芽球联结在一起的。发育中的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能产生出无数个细小的芽球,它们彼此相同,负责每一种性状和器官的形成。这些芽球能以不同的强度进行繁殖,每当细胞分裂时,它们就进入子细胞并能在身体里自由流动,进入了生殖细胞就保证把它们传递给子代。变异取决于芽球的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现有芽球的相对百分数的变化,芽球的丢失和数目恢复都能影响到性状的变化。第二个过程是芽球本身性质的变化。

拉马克(J.B.Lamark,1744—1829)在泛生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用进废退”使身体各个部分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可通过形成的精液传给子代;通过许多世代,这种“获得性状”积累的结果就成为生物进化的机制。

种质论是魏斯曼(A.Weismann,1834—1914)针对泛生论和“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而提出的。

魏斯曼提出的“种质”学说把“种质”和“体质”加以区别。他认为种质是指性细胞和产生性细胞的那些细胞。体质是保护和帮助种质繁殖自身的一种手段,是指构成除种质以外的身体所有其余部分细胞。种质负责传递保持物种种性所需的全部遗传因子,在世代繁衍过程中,种质自身永世长存,在世代间连续传播。体质则是来自种质的分解,只含有种质的零星残片。种质细胞系完全独立于体质细胞系,体质细胞发生的变化(也就是获得的性状)不影响种质细胞,因而获得的性状不会遗传给下一代。但是,物种生活在其中的环境所产生的种种外界影响,凡在种质中引起的变异,则是持久的、遗传的变异。关于种质位于何处,魏斯曼于1885年时宣称:“只有细胞核物质才是遗传倾向的载体。”种质学说包含了科学合理的内容,对以后的遗传学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3)孟德尔简介

孟德尔将他研究的结果整理成实验研究论文“Experiment in plant hybridization”(译为植物的杂交实验)于1865年2月8日和3月8日在布隆博物学会上,分两次做了报告。并于1866年在学会会刊上发表,同时将论文的单印本分送到134个科学机构的图书馆,但都未引起任何反响。

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出生在奥地利的名叫海因策多夫的小村中。父亲是个农民,擅长嫁接。母亲是个园林工人。由于家庭的影响,孟德尔自小酷爱自然科学。他上过小学和中学,但因家庭经济困难,不得不中途辍学。1843年到布隆的奥古斯汀修道院当修道士,1847年被任命为神父,1849年起在附近的策奈姆中学任代课教师。1850年参加正式教师考试,因生物学和地质学的分数低而失败。1851年去维也纳大学学习自然科学,1853年又回到修道院,1854年应聘到布隆高等技术学校任代课教师,讲授物理学和博物学。1856年再度参加自然科学教师考试,因中途病倒而落选。这样他一直以代课教师身份教学到1868年当选为修道院院长为止。

孟德尔不仅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有很好的基础,而且对农业的各个学科有着广泛的兴趣。他既是遗传学家,又是园艺学家和气象学家。他培育的一个倒挂金钟被命名为“孟德尔倒挂金钟”。从1856年起,他还致力于气象学的研究,1863年至1869年间曾发表过多篇气象学的论文,但孟德尔最卓越的成就是有关植物的杂交实验,这一工作从1856年至1872年共持续了17年之久,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成绩最为突出。

豌豆的杂交实验从1856年至1864年共进行了8年。孟德尔将其研究的结果整理成论文发表,但未引起任何反响。其原因有三个。

第一,在孟德尔论文发表前7年(1859年),达尔文的名著《物种起源》出版了。这部著作引起了科学界的兴趣,几乎全部的生物学家转向生物进化的讨论。这一点也许对孟德尔论文的命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当时的科学界缺乏理解孟德尔定律的思想基础。首先那个时代的科学思想还没有包含孟德尔论文所提出的命题:遗传的不是一个个体的全貌,而是一个个性状。其次,孟德尔论文的表达方式是全新的,他把生物学和统计学、数学结合了起来,使得同时代的博物学家很难理解论文的真正含义。

第三,有的权威出于偏见或不理解,把孟德尔的研究视为一般的杂交实验,和别人做的没有多大差别。(4)孟德尔的实验过程

孟德尔在实验工作中贯彻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他所用的两个亲本(父本和母本)都只相差一个性状,事实上不管这两个亲本有多少种性状差别,他只注意研究一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孟德尔与那些早期研究者相比,他获得成功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精心选择实验材料孟德尔从豆科植物中选择了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的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从市场买来的豌豆种子可以说都是纯种。杂交实验从纯种出发,是他实验成功的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杂种。豌豆花的结构特点,使得人工方法去雄和进行异花授粉很方便。此外,他对豌豆材料进行了品种和性状的选择,挑选的有差异的性状既明显而又稳定。

精心设计实验方法实验设计是科学方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德尔的成功还归因于采取单因子分析法,即分别地观察和分析在一个时期内的一对性状的差异,最大限度地排除各种复杂因素的干扰。他首先发现了“分离定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把个别性状综合起来,又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精确的统计分析对杂交实验的子代中出现的性状进行分类、计数和数学的归纳。由于孟德尔有数学和统计学家的头脑和训练,他从一个简单的二项式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中,找到了豌豆杂交实验显示出来的规律性,并深刻地认识到1∶1、3∶1数字中所隐藏着的深刻意义和规律。

首创了测交方法孟德尔巧妙地设计了测交方法,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他的因子分离假设的正确性。实践证明这种以杂交子一代个体再与其隐性纯合亲本进行测交的方法,完美而巧妙地成为遗传学分析的经典方法。

孟德尔成功地发现了遗传规律也存在“巧合”的因素。现在已知豌豆体细胞中存在不同的7对同源染色体,配子中有7条染色体。孟德尔研究的7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并不正好分布在7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而只是分布在4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第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坐落两对基因(子叶黄绿和种皮的灰白,图距单位为204)。第四对同源染色体坐落三对等位基因(植株高矮、豆荚形状等)。第七对同源染色体上坐落一对等位基因(豆粒圆皱)。

由于交换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通常以交换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或称为遗传学图上的图距。图距小于50出现连锁现象。

孟德尔的二因子和三因子杂交实验所涉及的性状不是由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决定的,就是由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决定,但两对基因的图距非常大,以致这两对基因表现出自由组合。

2.正交、反交、杂交、自交的实验方法的介绍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实际上包含了两种交配方式:一种交配方式称为杂交,另一种交配方式称为自交。

杂交一般指两个具有不同基因型品种或类型的个体间雌雄配子的结合。自交是指同一个体或不同个体但为同一基因型的个体间雌雄配子的结合;此定义比植物学的定义广,植物学自交特指自花受粉。植物学的自花受粉即遗传学上的自交;但植物学的异花受粉包含遗传学上的杂交和自交。

在植物有性杂交中,把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用符号“♀”表示;供给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用“♂”表示。父母本统称为亲本,用“P”表示,杂交符号用“×”表示,自交符号用“”表示,杂种一代用“F1”表示,杂种二代用“F2”表示,依此类推。

如果在做杂交时,父母本相互交换,这在遗传学上称为互交。例如,现有两个亲本,用P1和P2表示。第一个杂交实验♀P1×P2♂,第二个杂交实验♂P1×P2♀,即第一个杂交实验P1为母本,而P2为父本;第二个杂交实验P1却作为父本,而P2却作为母本,前一个杂交组合称为正交,后一个杂交组合称为反交,两个杂交组合就叫互交。互交实验结果是否一致可以推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细胞质基因还是细胞核基因。正反交结果一致说明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核基因;不一致说明控制性状的基因是细胞质基因。当核基因分为常染色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和性染色体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时,两种基因控制的性状也可以通过互交实验加以区别。互交结果一致说明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常染色体基因;不一致说明基因为性染色体基因。

杂交亲本一般应选用纯合子,即基因型纯合的个体。玉米属于异花受粉作物,一般情况下都是杂合子。为了获得纯合的个体,让玉米植株通过多次自交,就可得到几乎是基因型纯合的个体,我们称为自交系,它可作为配制杂种的亲本。

自交方法基本同杂交方法。不同的是:杂交是两个不同自交系间个体的交配,而自交是同一自交系内个体(包括同一个体)的交配;杂交的目的是获得杂合的个体,而自交的目的是获得纯合的个体;杂合个体可产生多种不同的配子,后代中出现分离现象,纯合个体只产生一种配子,后代中只有一种基因型,后代中不出现分离现象,且表现型与基因型相同。

3.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目的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代中显隐性比例接近3∶1,在所有实验中没有中间类型出现。他指出F2中的显性性状有两种含义:亲本类型的显性和杂种类型的显性。前者指性状稳定地传给所有后代,后者指在后代中继续表现分离,这从孟德尔在F3中的结果可以得到证实。在全部7对性状的F2中,具有显性性状的类型中,2/3是具有杂种性状的显性,1/3则是具有亲本性状的显性。因此,在F2中,显隐性3∶1的比例可分解为1∶2∶1的比例。这种比例对以后各代都适用。即杂种后代中,每一代都以1∶2∶1的比例分为杂种类型和两种稳定类型。

孟德尔为了确定几对相对性状由于杂交而结合于杂种中时,是否也能应用上述一对相对性状的规律,他做了两对相对性状和三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证明这个规律同样有效。例如:圆粒黄色(AABB)×皱粒绿色(aabb),F1全部为圆粒黄色,F2有4种表现型:315个圆黄、108个圆绿、101个皱黄、32个皱绿,比例接近9∶3∶3∶1。

将F2的种子全部种下去,得到9类植株,这9类植株的分离情况,按所结种子性状归类得到如下结果: 1 38株全部圆黄种子

和亲本一样保持稳定

AABB 1 35株全部圆绿种子

和亲本一样保持稳定

AAbb 1 28株全部皱黄种子

和亲本一样保持稳定

aaBB 1 30株全部皱绿种子

和亲本一样保持稳定

aabb 2 65株有圆黄和圆绿分离

只有一对性状分离

AABb 2 68株有皱黄和皱绿分离

只有一对性状分离

aaBb 2 60株有圆黄和皱黄分离

只有一对性状分离

AaBB 2 67株有圆绿和皱绿分离

只有一对性状分离

Aabb 4 138株分离出圆黄、圆绿、皱黄、皱绿

二对性状都分离

AaBb 孟德尔以其敏锐的数学头脑从上列各类比例中看出:这是组合系列中的各项式比值,把A与a和B与b这两对性状各自的分离比例(AA+2Aa+aa)和(BB+2Bb+bb)组合起来就可得到上述的比例。孟德尔得到了两对性状的组合规律后,自然地得到三对性状的组合规律。实验结果和他的预期比例完全相符。

孟德尔为了解释上述实验的结果,进一步分析了杂种中生殖(卵)细胞和花粉细胞的性质。他推论在杂交后代中出现稳定类型,说明受精的卵细胞和花粉细胞中必然具有相同的因子,而且一株杂种植株或一朵花中就能产生稳定的后代,可见杂种的子房和花药中形成不止一种性细胞。子房和花药中有多少种性细胞,就会有多少种稳定类型。如果杂种产生的各类卵细胞以及各类花粉细胞数目相等,就可解释各个杂种中的后代分离表现。这样孟德尔设计了自己首创的测交实验。例如,圆粒黄色与皱粒绿色杂交,F1与皱粒绿色进行正反交,预期结果为:

(1)杂种卵细胞AB,Ab,aB,ab与花粉细胞ab杂交得到 AaBb:Aabb:aaBb:aabb=1∶1∶1∶1(2)杂种花粉细胞AB,Ab,aB,ab与卵细胞ab杂交得到 AaBb:Aabb:aaBb:aabb=1∶1∶1∶1 实验结果和他的理论预期结果几乎完全一致。

正交实验结果:31粒圆黄,26粒圆绿,27粒皱黄,26粒皱绿。反交实验结果:24粒圆黄,25粒圆绿,22粒皱黄,27粒皱绿。

由于隐性亲本性状不能遮盖显性性状,并能显出纯隐性性状,这样的测交结果就能直接反映出F1杂种所产生配子的类型和数目,因而从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可以直接判断杂合子的基因组成,这也是测交的作用。

孟德尔在解释上述现象时指出:哪一种花粉细胞和卵细胞结合,全出于偶然。就一对性状而言,杂种Aa产生相等数量的A和a卵细胞以及相等数量的A和a花粉细胞。任一A或a花粉细胞和A或a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同。受精结果,就会得到组合AA+2Aa+aa。进一步得到多对性状的组合。

通过测交实验结果可以引申出以下结论。

(1)成对的遗传因子在杂合状态互不污染,保持其独立性,形成配子时相互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即分离定律)。

(2)不同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F1杂合状态时,虽同处一体,但互不混淆,各自保持其独立性。形成配子时,同一对遗传因子各自独立地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则自由组合(即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发现的两个遗传基本规律,解释了他的实验结果,他所创造的测交实验证实了他发现的两个规律是正确的。

4.显性的相对性

在谈到性状的显隐性时,一般是指性状的表现只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孟德尔研究过的豌豆7对性状表现完全显性。但后来发现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相对性状中,显性有的是不完全的,或是出现其他的遗传现象。但这并不有悖于孟德尔定律,而是其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充,现介绍几种。

(1)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

把紫茉莉开红花(CC)的品种与开白花(cc)的品种杂交,F1杂合子(Cc)的花为粉红色,是双亲的中间型。这似乎违背了孟德尔颗粒遗传原理。事实却不然,当F1杂合子间自交时,F2中有1/4红花,2/4粉红花,1/4白花。白花基因c在杂合子中没有被“污染”,保持其纯洁性,在F2又按原样分离出来。F1的中间型是C基因对于c基因不完全显性所造成的。

F2的表现型及基因型之比均为1∶2∶1,即当相对性状为不完全显性时,表现型和其基因型的比例是一致的。人的天然卷发也是由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决定的,其中卷发基因W对直发基因w是不完全显性。纯合子WW的头发十分卷曲,杂合子Ww的头发卷曲程度中等,ww则是直发。

(2)共显性(codominance)

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子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叫共显性。人类的MN血型是继ABO血型后被检出的第二种血型,首先由Landsteiner和Levine发现。由于MN血型是使用免疫血清检出的,故取M和N两个字母作为MN血型的符号。它的遗传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为纪念上述两位科学家,故以LM、LN表示这一对等位基因。MN血型分为M型、MN型和N型3种表现型。M型个体的红细胞表面有M抗原,由LM基因决定,N型有N抗原,由LN基因决定,MN型既有M抗原又有N抗原,LM和LN基因并存,它们互不遮盖。3种表现型的基因型分别为LMLM、LNLN和LMLN。MN血型表明LM和LN这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分别控制不同的抗原物质,这两种物质在杂合子中同时表现出来。就这种血型而言,在人类中可能有6种婚配方式。下表表示系谱分析后不同婚配方式和其子女的血型分布(表5)。MN血型遗传同样说明分离定律的普遍性。

表5 MN血型遗传

表现型 基因型 家庭数 实得子女数 理论比

M MN N M MN N M×M N×N M×N M×MN N×MN MN×MNLMLM×LMLM LNLN×LNLN LMLM×LNLN LMLM×LMLN LNLN×LMLN LMLN×LMLN 24 6 30 86 71 69 98

1/2 1/2 1/4/ 2/4 /1/4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也是共显性的一个例子。正常人红细胞呈碟形,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形。正常人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结婚所生子女,红细胞既有正常碟形的,又有镰刀形的,平时并不表现严重的病症,只有在缺氧条件下才发病。

(3)镶嵌显性(mosaic dominance)

在F1个体上,双亲的性状在不同部位镶嵌存在,称为镶嵌显性。这是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教授于1946年在研究异色瓢虫鞘翅色斑的遗传时发现的。

异色瓢虫有很多鞘翅色斑的变异。鞘翅底色为黄色,不同的类型在底色上呈现不同的黑色斑纹。黑缘型鞘翅的前缘呈黑色,均色型的后缘呈黑色。纯种黑缘型与纯种均色型个体杂交,F1个体上既不表现黑缘型,也不表现均色型,而出现了一种新的色斑类型,好像双亲的鞘翅叠起来了,其黑色部分都表现出来,呈镶嵌现象。当把子一代个体再相互交配,F2中1/4是黑缘型,2/4新类型即镶嵌型,1/4均色型(图6)。异色瓢虫镶嵌显性的实质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对基因的表达时间不同,黑缘型基因只在鞘翅前缘体细胞内合成黑色素,在其他细胞中呈抑制状态;均色型基因只在鞘翅后缘的体细胞中发挥作用,在其他细胞中不表达。

图6 异色瓢虫鞘翅色斑的遗传

在辣椒的遗传研究中发现,紫花×白花→F1个体的花的边缘为紫色,中央为白色。

(4)环境对基因表现型效应的影响

从基因型到表现型是一个复杂的形态、生理和生化过程,它是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经个体发育过程逐步实现的。

例如,在植物中的条件显性,就是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显性可从一种性状变为另一种性状。以曼陀罗茎色的遗传为例,当紫茎与绿茎杂交后,F1在夏季田间里生长,茎是紫色的,说明紫茎对绿茎为显性。但F1在温度较低、光照较弱条件下生长,茎为淡紫色,又呈现不完全显性,说明显隐性可依条件而更改。又如,金鱼草红花品种与象牙品种杂交,F1如果培育在低温、强光照条件下,花为红色,如果在高温、遮光条件下,花为象牙色。石竹的花苞有白和暗红颜色之分,让开白花的植株与开暗红花的植株杂交,F1开花初期,花色为纯白,以后慢慢变为暗红色。这是因为植株内的酸碱度在开花期发生了变化,结果影响了花色的表现。

在动物中,性别也影响性状的表现,如牛或羊的角的有无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无角对有角为显性。在母牛和母羊中,杂合子表现为无角,即完全显性,而在公牛和公羊中,杂合子则表现有角,即不完全显性。人类的秃顶也随性别而不同,在男性中秃顶基因表现为显性,即BB和Bb都为秃顶;在女性中秃顶基因则表现为隐性,即Bb不秃顶。此外还有一种叫做限性遗传的现象。它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而在另一种性别中完全不表达。这常常与两性生理构造上的差异有关。例如,女性子宫阴道积水、男性的尿道下裂等均为常染色体遗传。致病基因虽在两性中都存在,但在一种性别中因缺乏适宜的表达器官而不表现性状。

(5)遗传印记

遗传印记是一种新发现的在人类、小鼠等物种中的遗传现象。孟德尔遗传规律认为遗传物质不论来自双亲中的哪一方,都具有相同的表现型效应,等位基因不会因为位于不同亲代来源的染色体上而产生不同的效应。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来自父母双方的同源染色体或等位基因存在功能上的差异,不同性别的亲代传给子代同一染色体或基因,可以引起不同的表现型,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印记,或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或亲代印记(parental imprinting)。

1991年Dechiara等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简称IGFII)基因转移到小鼠基因组中。IGFII具有生长激素作用,该基因分为有功能型和无功能型两种。在转基因小鼠子代中,如果是有功能型的IGFII基因来自雌鼠,无功能型的IGFII基因来自雄鼠的杂合子鼠,它的表现型则与无功能型基因纯合子的缺陷一样,有生长缺陷。而IGFII无功能型基因来自雌鼠,有功能型的IGFII基因来自雄鼠的杂合子代小鼠,则表现型正常。这说明有功能型的IGFII基因由雄鼠或雌鼠传给子代,可以产生不同的表现型效应。有人估计在人类基因组中约有近100个印记基因。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

一、教学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3.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2.教学难点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具有了分离定律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的,学生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建议在教学中以演绎推理为主线,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想像和推理过程中完成本节的学习内容。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探讨的问题可以是教材中设置的有关“培育优质奶牛”问题,也可以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如为什么一对夫妇生育的后代存在着性状差异?为什么有的孩子表现了父亲的特征,又有与母亲相似的性状?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生物都不止表现一种性状,后代表现的性状可以是亲本性状的组合。进而学生产生疑惑:在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亲代的多种多样的性状又是遵循什么规律传给后代的?进入本节的学习内容。

2.理性思维训练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在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进行分析时,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想像力,为理解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做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设置的问题有:F2中新性状组合的类型与亲本性状有什么关系?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什么规律?两对相对性状实验中9∶3∶3∶1数量比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的3∶1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中,发现新性状类型──黄色皱粒、绿色圆粒,是原有的亲本性状重新组合的结果,也就是黄色可以和圆粒拆开与皱缩组合,绿色可以和皱缩拆开与圆粒组合。由此可以想像决定不同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完全分开,自由组合。有关9∶3∶3∶1与3∶1的关系分析,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分析9∶3∶3∶1是(3∶1)2的展开式,由此推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是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结果3∶1的乘积──(3∶1)2。

3.选择适当的方式,将抽象内容具体直观化,突破教学难点。关于不同对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特别是在学生没有学习减数分裂知识,不知道同源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情况下,来理解这方面的内容则更困难。教师可以借助于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遗传因子之间的自由组合行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抓小球的模拟实验活动,体验两对遗传因子通过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4.重在科学素养的提高。教材中有关思考与讨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以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供了素材。在教学中,为了利于学生开展讨论,除了教材中提供的资料素材外,教师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资料,如孟德尔进行遗传实验时期遗传学的发展情况;孟德尔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前人相比孟德尔实验研究的创新点,等等。还有有关孟德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5.讲练结合,注重夯实基础。在介绍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时,适时地将第一节的相关内容迁移到本节教学活动中,及时巩固,加深理解。如结合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引导学生判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结合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帮助学生巩固、延伸有关测交和杂合子的概念;结合课堂练习以及杂交育种的实例,说明自由组合定律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为学习第6章中杂交育种的内容打基础。

四、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提示:问题探讨的目的是活跃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通过水稻杂交育种等实例,使学生自然地认识到任何生物都不止表现一种性状,后代表现的特征可以是两个亲本性状组合的结果。进一步地思考讨论,双亲的性状是遵循什么规律进行组合、传递给后代的?在育种实践中人类如何获得所需的性状组合?为导入新课做好准备。

(二)思考与讨论

1.提示:豌豆适于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有:(1)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如高茎和矮茎,高茎高度在1.5~2.0 m,矮茎高度仅为0.3 m左右,易于观察和区分;(2)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获得纯种,纯种杂交获得杂合子;(3)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孟德尔正是因为选用了豌豆做杂交实验,才能有效地从单一性状到多对性状研究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才能对遗传实验结果进行量化统计,所以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2.提示:如果孟德尔只是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遗传规律,因为如果研究n对相对性状,将会有2n个性状组合,这是很难统计的,也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问题,揭示生物的遗传规律。这也是前人在遗传杂交实验中留下的经验与教训,孟德尔恰恰借鉴了前人的遗传研究经验,改变实验方法,从简单到复杂地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3.提示:如果孟德尔没有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他很难做出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因为通过统计,孟德尔发现了生物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数学比例,这引发他揭示其实质的兴趣。同时这也使孟德尔意识到数学概率,也适用于生物遗传的研究,从而将数学的方法引入对遗传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

4.提示: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不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还应该能够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可参考教科书对“假说—演绎法”的解释。

5.提示:(1)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孟德尔在维也纳大学进修学习时,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学习,使他具有生物类型是可变的,可以通过杂交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等进化思想。同时孟德尔还学习数学,使他受到“数学方法可以应用于各门自然科学之中”的思想影响,产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遗传学问题的想法,使孟德尔成为第一个认识到概率原理能用于预测遗传杂交实验结果的科学家。

(2)严谨的科学态度。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研究是从观察遗传现象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的研究方法。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光是豌豆的杂交实验,他就没有局限于对实验结果的简单描述和归纳。

(3)勤于实践。孟德尔在豌豆的遗传杂交实验研究中,连续进行了8年的研究,并且对每次实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了前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和规律。

(4)敢于向传统挑战。孟德尔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颗粒性遗传”的思想,这是对传统的遗传观念的挑战。

(三)旁栏思考题 从数学角度看,(3∶1)2的展开式为9∶3∶3∶1,即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1的乘积。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果对每一对性状进行单独的分析,如单纯考虑圆和皱或黄和绿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时,其性状的数量比是圆粒∶皱粒=(315+108)∶(101+32)=3∶1;黄色∶绿色=(315+101)∶(108+32)=3∶1。即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这无疑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乘积,即9∶3∶3∶1来自于(3∶1)2。

(四)练习基础题

1.(1)×;(2)×。2.C。拓展题

(1)YyRr;yyRr。(2)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4。(3)YyRR或YyRr;4;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

五、参考资料

1.有关控制奶牛的产奶量和生长速率的基因

奶牛的产奶量和生长速率都属于数量性状,涉及许多基因,以下列举的是影响奶牛主要经济性状的基因。(1)催乳素基因位于奶牛的23号染色体上。

(2)Weaver基因摇摆症(weaver disease)是一种遗传疾病,主要由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weaver基因控制。人们发现患有摇摆症的奶牛或携带weaver基因的奶牛有较高的产奶量,这可能是由于weaver基因具有多效性,或weaver基因与影响产奶量的数量基因紧密连锁。

(3)乳蛋白基因与牛乳中主要包含的6种蛋白质有关。

(4)淀粉酶基因淀粉酶基因与乳脂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5)生长激素和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研究表明,生长激素和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对产奶性状有影响。2.1900年重新发现孟德尔规律的三位科学家的有关工作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著名教授德弗里斯(H.de Vires,1848—1935)研究了两种月见草的杂交。发现从杂种种子长出的植株(F1)完全像一个亲本的性状,接着F1自花受粉得到的下一代(F2)中,又重新出现了具有另一个亲本性状的植株,分离比例为3∶1。他又进一步做了详细研究,认为这是一个遗传法则。为了弄清楚以前是否有人做过同样的研究,他查阅了文献。结果从拜莱的著作《植物育种》(1895年)中了解到孟德尔的工作。德弗里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分别用法文和德文撰写成论文。用德文写的《杂种的分离法则》(1900年3月26日发稿)刊登在《德国植物学会杂志》第18卷第83~90页。在这篇论文中德弗里斯写道:“这项重要的研究(孟德尔:《植物杂交实验》)竟极少被人引用,以致在我总结我的主要实验,并从实验中推导出孟德尔论文早已给出的原理之前,竟然不知道有这项研究。”比德文论文晚12 d写成的法文论文《关于杂种的分离定律》刊登在法国的《科学院记事录》上。但在法文论文中,对孟德尔的工作只字未提。德弗里斯推测每一个遗传性状都由一个称为泛子的特殊颗粒所支配,并指出物种的性状可以分成一个个独立的组成成分而用于杂交。他的学术观点对遗传的“突变理论”起了重大作用。

德国土宾根大学研究玉米的教授柯伦斯(C.Correns,1864—1933)在 1900年4月21日读到了德弗里斯的法文论文,看到了与自己研究工作相同的结果。尽管他读到的法文论文中未提到孟德尔,但他曾从老师耐格里处得知孟德尔的工作。于是他在自己的论文标题中特别突出地强调了孟德尔。他的论文《杂种后代表现方式中的孟德尔定律》(1900年4月24日收稿)也发表在《德国植物学会杂志》第18卷第158~168页。柯伦斯的论文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奥地利维也纳农业大学的一位年轻讲师丘歇马克(E.Tschermak,1871—1962)在研究豌豆杂种后代的性状时,也观察到分离现象。他认为这是一个重大发现,着手撰写讲师就职论文《关于豌豆的人工杂交》。可是,当论文校样出来时,他读到了德弗里斯的德文论文和柯伦斯的论文,于是,他赶忙把论文摘要投寄给《德国植物学会杂志》刊登在该杂志第18卷第232~239页。

三位科学家的论文都刊登在1900年出版的《德国植物学会杂志》第18卷,都证实了孟德尔有关单个性状遗传的法则,从而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3.性状的多基因决定

多基因决定的性状有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质量性状;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在杂种后代的分离群体中,对于各个个体所具有的相对性状的差异,可以明确地分组并求出不同组间的比例,来研究它们的遗传动态。但是在生物界更广泛存在的是数量性状。在一个自然群体或杂交后代群体内,不同个体的性状都表现为连续的变异,很难进行明确地分组,更难求出不同组之间的比例,所以不能用分析质量性状的方法分析数量性状,而要用统计学方法对这些性状进行测量,才能研究它们的遗传动态。我们主要介绍质量性状的遗传。

现以人的身高为例说明多基因遗传的特点。人的身高是由许多数目不详、作用微小的共显性基因所决定的。假设有三对决定身材高矮的基因:AA′、BB′、CC′,频率都是0.5。这三对基因中A、B、C三个基因各使人的身高在平均身高的基础上增加5 cm,A′、B′、C′各使人的身高在平均身高的基础上降低5 cm。假如身高极高的个体(AABBCC)和身高极矮的个体(A′A′B′B′C′C′)婚配,子一代都将具有杂合基因型(AA′BB′CC′),从理论上说都将具有中等身高。然而,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子一代个体间在身高上仍会有一定差异。当然,这种差异完全是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子一代的不同个体间如果进行婚配,子二代的大部分个体仍将具有中等身高,但是变异范围广泛,将会出现一些极高和极矮的个体。这种变异首先受这三对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影响,子一代可产生8种精子或卵细胞,精卵随机结合,子二代可有27种基因组合,然后再将各基因型按高矮不同基因数归组,可以归并成7组:

6、0′(无上标的数字表示使身材增高基因的个数,有上标的数字表示使身材变矮的等位基因的个数),5、1′,4、2′,3、3′,2、4′,1、5′,0、6′;它们的频数分布是1、6、15、20、15、6、1(图7);其次环境因素对子二代的身高也有一定作用。

图7 子二代身高变异分布图 4.基因的多效性

基因的多效性是指一个基因可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人类中,很多单个基因可以使一个个体表现出多种性状。其原理涉及基因的初级效应和次级效应。初级效应是指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指导一条多肽链的合成,而次级效应则是由多肽链所构成的蛋白质或酶所参与或控制的各种生理过程。基因的初级效应是单一的,但次级效应则可以是多方面的。一个基因异常所造成的基因产物的缺乏常常会在不同的组织内及个体不同的发育阶段引起一系列的生化代谢或组织结构的异常,即使得个体表现出多种性状。

基因的多效性表现为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是:生物的一切表现型都是蛋白质活性的表现,具体地说,是酶的作用,而这些酶又是在基因控制下合成的。生物体多数性状是许多酶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是这些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与玉米子粒糊粉层颜色这一性状有关的基因有A、C、R和P,它们分别位于玉米第Ⅲ、Ⅸ、Ⅹ、Ⅴ染色体上。实验证明,至少当存在A和C基因(不论纯合或杂合)的情况下,玉米子粒糊粉层才可能出现颜色,有A和C并补加R(也不论杂合或纯合),就能使糊粉层产生红色素,如果有A、C、R再加上P,就能合成紫色素,否则糊粉层是无色的。

5.复等位基因

所谓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s)是指在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可以存在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遗传学上把这种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人类的ABO血型遗传就是复等位基因遗传现象的典型例子。

人类的ABO血型有A、B、AB、O四种类型,这四种表现型的基因型相应为IAIA、IAi;IBIB、IBi;IAIB;ii。IA、IB对i为显性,IA与IB为共显性。很显然,在上述基因型中涉及到三个基因IA、IB和i,这就是一组复等位基因。应当指出,在一个正常二倍体的细胞中,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只能存在一组复等位基因中的两个成员,只有在群体中不同个体之间,才有可能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成员,例如,在血型遗传中甲个体为IAIB,乙个体可能为IAi或IBi„„等。上述ABO血型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就是这样,其四种血型是由这一组复等位基因,在不同个体间的不同组合所决定的,这些组合广泛分布于人群中,而形成A、B、AB和O不同血型的差别。根据父母的血型及分离定律,可以推测出子女中可能出现的血型和不可能出现的血型(表6)。

表6 亲代的血型类型及其后代可能的血型 婚配父母血型在后代子女中可能出现的血型 表现型可能基因型基因型表现型O×O ii×ii ii O 2 O×A ii×IAi ii×IAIA IAi,ii IAi A,O A 3 O×Bii×IBi ii×IBIBIBi,ii IBiB,O B 4A×A IAi×IAi IAIA×IAi IAIA×IAIA IAIA,IAi,ii IAIA,IAi IAIA A,O A A

5A×BIAi×IBi IAIA×IBi IAi×IBIB IAIA×IBIBIAIB,IAi,IBi,ii IAIB,IAi IAIB,IBi IAIB AB,A,B,O AB,A AB,B AB 6B×B IBi×IBi IBi×IBIB IBIB×IBIB IBIB,IBi,ii IBIB,IBi IBIB B,O B B 7O×AB ii×IAIB IAi,IBi A,B

8A×ABIAi×IAIB IAIA×IAIB IAIA,IAIB,IAi,IBi IAIB,IAIAAB,A,B AB,A

9B×AB IBi×IAIB IBIB×IAIB IBIB,IAIB,IAi,IBi IAIB,IBIBAB,A,B AB,B

10AB×AB IAIB×IAIBIAIA,IBIB,IAIB A,B,AB

高等植物中,烟草是自交不育的,已知至少有15个自交不亲和基因,它们是S1、S2、„„S15,构成了一个复等位基因系列,相互间没有显隐性关系。

6.人类性状遗传分析举例

人类中隐性基因遗传的典型例证要数味盲基因的遗传。隐性等位基因t是一种控制不能品尝出苯硫脲(简称PTC)或者有关化合物的基因。PTC是一种白色结晶物,由于含有硫酰胺基而具苦涩味。对于这种化合物,多数人是尝味者(taster),研究表明,在他们的舌根部滴入稀释至3.3×10-7~1×10-5的PTC溶液时,他们就能够品尝出PTC的苦涩味道;少数人是不能品尝者,把浓度很高的PTC溶液甚至结晶物放在这类人的舌根部,他们都不能品尝出PTC的苦涩味来,通常称这类人为对PTC味盲(nontaster)。味盲者同味盲者婚配,除极少数例外,只能生下味盲子女;尝味者与尝味者,或尝味者与味盲者婚配,可能会生下两种类型的子女。这说明味盲者是隐性纯合子tt,尝味者的基因型则无疑是TT或Tt。下列系谱图(图8)说明对PTC尝味能力的遗传。

图8 一例PTC尝味能力的系谱图

再举一些人类遗传病的事例。先讲单基因遗传的例子。基因组中由基因突变产生的单个基因的异常,在遗传给下一代时有时会产生明显的病症。这种由单个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称为单基因病。有许多人类的性状或遗传病可以用经典遗传学的基本理论来解释和分析,例如,人类耳垂的有无,血型的遗传,各种显性的或隐性的遗传病的遗传等,这类遗传都称为孟德尔遗传(Mendelian inheritance)。孟德尔遗传存在影响性状的主基因。主基因的异同可在人群中产生明显的性状差异,且这类基因的存在与否对性状的出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单基因病即是致病主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传统的孟德尔遗传分析主要是通过统计不同亲代杂交产生的不同性状后代的数目来进行分析。即使在我们不知道造成性状的基因本身的性质或定位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判断基因的显隐性和该性状的遗传方式。对人类遗传性状的研究无法采用杂交实验的方法,只能对具有该性状的家系成员的性状分布进行观察分析,通过对性状在家系后代的分离或传递方式来推断基因的性质和该性状向某些家系成员传递的概率,这种方法称为系谱分析。判断一种性状的遗传方式往往需要分析具有该性状的许多家系并进行统计处理后才能得到明确而准确的结论。较大的家系的遗传分析,价值较高。系谱分析中常用的符号见图9。

图9 系谱中常用符号

在进行系谱分析时,首先从家系中前来就诊或发现的第一个患病(或具有所研究的性状)个体开始,他也叫先证者;然后逐步追溯调查其他成员的发病(或有某性状的)情况。通过对尽可能多的家系成员,包括不具这一性状的个体的调查结果,根据人类系谱命名法绘制成系谱图。通过系谱分析可以判断某一性状是否由遗传决定,是否有主基因存在,传递方式的显隐性等,从而为寻找有关的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在家族中的复发风险估计提供依据。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与正常的等位基因形成杂合子时可导致个体发病,即致病基因决定的是显性性状,所引起的疾病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utosomal dominance inheritance,简称AD)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杂合子即可得病,我们可以通过个体是否发病而知道一个人是否带有和传递致病基因。理论上讲,病人的基因型可以是致病基因的纯合子(一般写为AA),也可以是杂合子(一般写作Aa)。但由于一般致病基因在人群中的频率很低,绝大多数患者应为杂合子,一般分析时,也假定患者为杂合子。纯合子的两个致病基因分别来自父母的遗传,只有在婚姻的双方都带有致病基因时才可能出现,而这种婚姻显然是很少见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病人是杂合子患者,并且主要通过病人和正常人之间的婚姻向后代传递疾病。

A1型短指症是第一例被证实是人类显性遗传的疾病,这是一种表现为骨骼异常的AD病(图10)。我国科学家贺林已将该病的致病基因克隆。

图10 一例A1型短指症的系谱 AD病系谱的特点:

a.患者的双亲之一常常是患者,致病基因是由患病的亲代向后代传递而来。因此,如果双亲无病,子女一般也不会发病。如果出现双亲无病而子女发病的情况,则可能是新的基因突变引起。

b.患者的子女有1/2的发病机会,即患者每生育一次,都有1/2生育患者的风险。c.因为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传递不涉及性别,所以男女有同样的发病可能。d.由先证者向上连续几代都能看到患者,即这类遗传病有连续遗传的现象。(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控制一种遗传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简称AR)。由常染色体上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当个体处于杂合(Aa)状态时,由于有显性基因(A)的存在,致病基因(a)的作用不能表现,所以杂合子不发病。这种表现型正常但带有致病基因的杂合子,称为携带者。只有当隐性基因处于纯合状态(aa)时,隐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临床上所见到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往往是两个携带者婚配的后代。

白化病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患者体内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酪氨酸酶缺乏,使黑色素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白化症状。患者的虹膜、皮肤、毛发缺乏色素。现以a表示该病的致病基因,与其等位的正常基因为A,当一对夫妇均为携带者时,他们的后代将有1/4的概率是白化病患儿,其余3/4的概率为表现型正常的个体,在表现型正常的个体中,2/3的概率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

AR病系谱如下图:

图1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典型系谱 AR病系谱的特点:

a.由于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而致病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机会均等。b.系谱中看不到连续遗传现象,常为散发病例,有时系谱中只有先证者一个患者。

c.患者的双亲往往表现型正常,但他们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患者的兄弟姐妹中约有1/4的概率患病,3/4的概率为正常,在表现型正常的个体中有2/3的可能性是携带者。一般在小家系中有时看不到准确的发病比例,如果将相同婚配类型的小家系合并起来分析,就会看到近似的发病比例。d.近亲婚配后代的发病率比非近亲婚配发病率高。这是由于近亲之间可能从共同的祖先传来某一相同的基因,所以他们基因相同的可能性较一般人要高。

7.概率的基本知识

孟德尔在分析自己的杂交实验结果和作出合理的推理时,都用到了数学分析的方法和思想,实质是数理统计的方法和思想,这里的核心就是概率论中的有关知识,我们现在进行遗传分析时也要用到这些概率知识。例如,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后代表现的3∶1性状分离,实际包括:等位基因的正常分离,并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包含不同等位基因配子的受精能力相同,而且参与受精的配子是一个非常大的配子群体;含有不同等位基因配子的融合是一个随机过程,结果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就等于配子类型的频率乘积,因而杂种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可以直接由杂种产生的配子类型频率相乘得到;不同基因型合子的生活力相同,合子基因型频率就等于后代个体的基因型频率;显性完全的话,后代性状比在理论上是3∶1。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分离趋向细胞的一极是随机的,另一对趋向一极也是随机的,结果在非等位基因进入配子时,进行了自由组合。此外,杂种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各种比值的求解,推断一个杂交组合后代的表现,在人类中某对夫妇生下患病后代的风险等。所有上述内容都涉及概率论和统计学原理的应用。

概率是指某一事件(A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一定要注意的是指事件还没有发生,只是如果发生,其可能性用百分数或分数表示是多少,常用P(A)表示。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多种可能结果而究竟出现哪一种结果事先不可预言的现象叫做随机现象。随机现象的每一个结果叫做一个随机事件,简称为事件。用大写的字母A,B,C等表示。事件的关系有很多种,这里只讲有关的几种。我们所涉及的事件之间的关系,一般包括互不相容事件、对立事件、独立事件等。

互不相容事件指事件A和事件B不能同时出现,就称A与B互不相容。例如,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Dd)自交后代中DD∶Dd∶dd之比为1∶2∶1。对任何一个显性个体,它不是DD,就是Dd,DD和Dd不能同为一个个体,它们就为互斥事件。

对立事件指所有不属于A事件的事件,也称为A的逆事件。例如,杂合子(Dd)自交后代中表现显性的个体为A事件,隐性个体就为A的对立事件。对立事件是互不相容的特例,它只有A事件和A的逆事件这两种事件。

独立事件指A事件的出现,并不影响B事件的出现,则称A事件与B事件为独立事件。两对等位基因杂合子(DdGg)在形成配子时,d趋向一极与G趋向同一极无关,所以d和G趋向同一极就是两个独立事件。

在讨论事件之间的关系时,需计算它们发生的概率是多少。进行概率计算要用到两个基本定理,即乘法定理和加法定理。

乘法定理:P(AB)=P(A)×P(B)即两个独立事件共同出现的概率等于它们各自出现的概率之积。例如,两对夫妇同时都生男孩的概率为1/2×1/2=1/4。又如在豌豆中,F1是黄子叶饱满种子的双杂合子(YyRr),在F2中的一粒种子既是黄色又是饱满的概率应为3/4×3/4=9/16;求法如下:F2中黄色(只考虑一对性状)的比例为3/4,饱满(也只考虑一对性状)的比例也为3/4,两者相互独立,同时出现的概率就为3/4×3/4=9/16;其他比例依此类推。

加法定理:它可计算互斥事件出现的概率。设有两个事件(A和B),若A和B事件为互斥事件,则出现事件A或事件B的概率等于它们各自概率之和。例如,在豌豆子叶的颜色遗传中,F2应是3/4黄色、1/4绿色,但对于任一粒种子而言,是黄粒就不能是绿粒,反之亦然,那么子叶的黄和绿则为互斥事件。因此一粒种子其颜色为黄或绿的概率为:P(黄或绿)=P(黄)+P(绿)=3/4+1/4=1。又如在云南丽江,藏族居民血型的分布是:50%的O型,14.5%的A型,31.2%的B型,4.3%的AB型。一般情况下一人仅有一种血型,那么该地区藏民任1人出现A型或B型的概率应为:P(A或B)=P(A)+P(B)=14.5%+31.2%=45.7%。

8.概率在遗传学上的应用

根据概率理论和孟德尔定律,如果已知亲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就可迅速推算出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反之亦然。具体方法有两种。

(1)一对基因杂种的遗传分析 基因型为Aa的杂种,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将形成A与a两种类型的配子,而且它们的概率各为1/2。自交时,即Aa×Aa,如果配子的生活力、受精能力相等,那么雌雄配子各作为独立事件相遇的概率,按照乘法定理将是:

1/2A×l/2A=1/4AA l/2A×l/2a=1/4Aa 1/2a×l/2A=1/4aA l/2a×l/2a=1/4aa 这一结果也可用棋盘式表示法表示。

应当指出:在Aa的自交中,所形成的四种合子,概率都是1/4。然而,这些组合之间,却都是互斥事件,即对一种特定的合子来说,只能具有上述四种中的一种(这里Aa与aA等效),而不可能同时是Aa、AA或aa,所以杂合子(aA或Aa)出现的概率应为1/4+1/4=1/2。AA、Aa和aA的概率是1/4+1/4+1/4=3/4;由于AA和Aa表现型是一致的,所以就出现了3∶1的表现型比率,如果AA和Aa的表现型不一致,就是1∶2∶1。

(2)两对基因杂种的遗传分析

以孟德尔两对因子的杂种基因型RrYy为例,Rr为一对等位基因,Yy是另一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R与r,Y与y各自分离,独立进入一个配子,它们的概率各为1/2,而在形成配子时,R或r与Y或y的组合是随机的,按照概率原理,R与Y,R与y,r与Y,r与y相遇的概率各为1/2×1/2=1/4,即F1(RrYy)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其概率各为1/4,雄配子是这样,雌配子也是这样。从而可推算出F2代出现的各种基因型的概率。其表现型由于RR和Rr表现型皆为圆形,YY和Yy表现型皆为黄色,如果要求得黄色圆形种子的表现型概率即:RRYY1/16+RRYy2/16+RrYY2/16+RrYy4/16=9/16。

为了简便起见,对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的杂种形成合子或后代的概率,也可以用分解法求得。具体是把两对或多对基因拆开,以一对基因杂种合子的概率为基础(单位),然后把它们各自的概率分别相乘起来,就会出现和上面同样的结果,仍以RrYy的基因型杂种为例。将其按一对等位基因分解:

基因型

RR

Rr

rr 概率

1/4

2/4

1/4 基因型

YY

Yy

yy 概率

1/4

2/4

1/4 然后,随机相乘起来即得: RRYY=1/4×1/4=1/16,RRYy=1/4×2/4=2/16,RrYY=2/4×1/4=2/16,RrYy=2/4×2/4=4/16„„。

就其表现型而言,亦可按一对基因的表现型概率求得。已知R对r为显性,Y对y为显性,那么,种子的圆形黄色的概率为3/4×3/4=9/16,圆形绿色为3/4×1/4=3/16,皱形黄色为1/4×3/4=3/16,皱形绿色为1/4×1/4=1/16。

如果是两对以上基因杂种的遗传分析,除用上述方法外,还可用分枝法来推算其概率。9.人类遗传分析中的概率

我们曾经提到人类遗传中的几个问题:正常性状的遗传,系谱分析以及近亲婚配的危害性等,也可以用概率来分析推算。

(1)正常性状遗传中的概率

一个基因型为BbRr(棕眼右癖)的男人与一个基因型为bbRr(蓝眼右癖)的女人结婚,其后代各类型出现的概率可根据概率的原理来计算:基因型为BbRr的男人,在形成配子时,B与b分离,进入特定配子的概率各为1/2;R与r分离,其概率也是1/2。在配子中,B或b与R或r随机组合,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BR、Br、bR、br,其概率各为1/2×1/2=1/4。基因型为bbRr的女人,在形成配子时,b与b分离,R与r分离,形成bR与br两种类型的配子,其概率各为1/2,那么,其后代概率如下。

基因型概率为:BbRr为2/8,即BR1/4×br1/2+Br1/4×bR1/2=2/8,依此类推。就其表现型概率而言,已知B(棕眼)对b(蓝眼)为显性,R(右癖)对r(左癖)为显性,因此,棕眼右癖出现的概率为棕眼1/2×右癖3/4=3/8,即后代中棕眼出现的概率为1/2,出现右癖的概率为3/4,两者相互独立,同时出现的概率为两者概率的乘积,其余类推。(2)遗传病分析中的概率

一个家系的情况是:父亲并指不聋哑(SsDd),母亲正常(ssDd),现计算其后代中可能出现各种表现型的概率。已知并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聋哑是一种隐性遗传病,也就是说,在上述婚配方式(SsDd×ssDd)的情况下,并指出现的概率为1/2,正常也为1/2;而聋哑出现的概率为1/4,正常为3/4,在3/4的正常表现型中,有2/3为聋哑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为此,在子女中将出现的各种类型的概率为:

正常儿(既无并指也无聋哑):1/2×3/4=3/8 只有并指(无聋哑)的患儿:1/2×3/4=3/8 只有聋哑(无并指)的患儿:1/2×1/4=1/8 既有并指又有聋哑的患儿:1/2×1/4=1/8(3)系谱分析中的概率

a.随机婚配情况下的发病率家族无患者时发病风险的估计:设在群体中某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患病率为1/10 000。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群体遗传平衡定律)的公式:

p2+2pq+q2=1和p+q=1,则患病率(aa)(即隐性纯合体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q2=1/10 000,那么隐性致病基因的频率q==1/100,显性基因的频率p=1-q=1-0.01=0.99;群体中携带者的频率P(Aa)=2pq=2×0.01×0.99≈1/50。

在随机婚配的情况下,夫妇双方同为携带者的概率=P(Aa)×P(Aa)=(2pq)2=(1/50)2;双亲同为携带者时,其子女发病的可能性为1/4;所以随机婚配时,子女的发病风险(子女发病率)=(1/50)2×1/4=1/10 000,或=1/50×1/50×1/4=1/10 000。

b.家族中无患病个体时,近亲婚配情况下的发病率已知:就一对等位基因来说,一级亲属(父母与子女;子女与子女,如兄妹等)之间基因相同的可能性为1/2,二级亲属(祖孙、外祖孙、叔侄、舅甥等)之间基因相同的可能性为1/4,而三级亲属(表兄妹、堂兄妹)之间基因相同的可能性为1/8。

如果表兄妹之间近亲婚配,表兄妹同为携带者的可能性等于1/50×1/8,子女的发病风险则为1/50×1/8×1/4=1/1 600,这样表兄妹婚配其子女的发病风险比随机婚配提高了6.25倍。

c.家族中有患者时,近亲婚配情况下发病风险的估计已知先天聋哑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图是先天性聋哑家族的系谱(图13)。

图13 先天性聋哑家族的系谱

由于Ⅱ2为患者,故Ⅰ1和Ⅰ2必然都为携带者。根据分离定律,且Ⅱ3和Ⅱ5各有2/3的可能性为携带者,那么Ⅲ5和Ⅲ6为携带者的可能性各为2/3×1/2=1/3。另外,假设这种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也为1/10 00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群体中携带者的频率≈1/50。

Ⅲ5与Ⅲ6婚配时,他们所生子女的发病风险=(1/3)2×1/4=1/36。而Ⅲ5和Ⅲ6分别与外人随机婚配,他们各自子女的发病风险=1/3×1/50×1/4=1/600。两者相比,前者比随机婚配的发病风险提高了约17倍。

遗传平衡定律指在一个不发生突变、迁移、选择,并进行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代代相传,保持恒定。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检测 判断题 1.×。2.×。3.×。选择题 1.D。2.C。3.D。4.B。

二、知识迁移

因为控制非甜玉米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甜玉米性状的是隐性基因。当甜玉米接受非甜玉米的花粉时,非甜玉米花粉产生的精子中含有显性基因,而甜玉米的胚珠中的极核含有隐性基因,极核受精后发育成胚乳,胚乳细胞中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故在甜玉米植株上结出非甜玉米;当非甜玉米接受甜玉米的花粉时,甜玉米花粉产生的精子中含有隐性基因,而非甜玉米的胚珠中的极核含有显性基因,故在非甜玉米植株上结出的仍是非甜玉米。

三、技能应用

由于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所以在生物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如果没有自然选择的作用,一般在一个群体中显性个体数多于隐性个体数。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蝴蝶的绿眼个体数多,并且绿眼∶白眼接近于3∶1;同样蝴蝶的紫翅个体数多,并且紫翅∶黄翅接近于3∶1,所以判断蝴蝶的绿眼和紫翅是显性性状,白眼和黄翅是隐性性状。

四、思维拓展

1.提示:一对皮肤颜色正常的夫妇,生下白化病患儿,说明白化病属于隐性基因控制的疾病。同时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且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其后代是白化病患者的几率为25%。以此可以判断,人类正常皮肤与白化皮肤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2.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具有普遍性,因为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可分解为每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的乘积,即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产生的性状组合类型数为2×2=22,性状比例为(3∶1)2;故n对相对性状遗传产生的性状组合类型有2n,其比例为(3∶1)n。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教学设计与案例} 《遗传与进化》制作:江波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分离定律”是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提出的基本要求。本节教材的编写特点也适于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并且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和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基于以上考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计思路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学生活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学意图

交流、探讨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是否符合“融合遗传”的观点。第1课时

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遗传现象符合“融合遗传”的观点?哪些遗传现象与“融合遗传”相矛盾?

讲述:列举典型的实例,如不同颜色的牡丹花、桃花,黑毛羊与白毛羊等,说明生物的遗传不遵循“融合遗传”的客观事实。

设疑:在140多年前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为什么能揭示这一科学奥秘?组织学生交流对孟德尔的初步了解。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交流对孟德尔的初步认识。讲述:结合学生的汇报,主要对孟德尔做以下简介。①孟德尔自幼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学习,孟德尔具有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变异的进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的意识。②在实践中孟德尔选用豌豆、玉米、山柳菊等植物,连续进行了多年的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豌豆实验。③当时科学界开展对多种动植物的杂交实验,孟德尔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新研究方法,如从单一性状入手观察分析遗传结果;用前人从未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用过的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敢于挑战传统的观点,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等。

设疑:豌豆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孟德尔最成功的杂交实验是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是如何揭示生物遗传奥秘的?

初步了解孟德尔在遗传实验研究中方法的创新、思维方式的创新、敢于冲破原有观念的精神。

结合图解,分析总结 1.为什么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结果会可靠? 2.杂交实验的含义是什么?

3.如何通过纯种间的杂交获得杂种后代? 概述自交、杂交的概念。

通过实例分析,辨析相对性状的概念。

结合板图,观察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总结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与相对性状之间的关系。

讲述:结合挂图或幻灯片、课件讲述豌豆的结构特点:①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纯种;②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③具有稳定遗传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数据统计。

讲述:结合上述内容,给出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正交和反交等概念。设疑:孟德尔是如何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来揭示分离定律的?

讲述:边板图边叙述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为学生阐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做铺垫。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

1.为什么子一代表现高茎?矮茎性状消失了没有?

2.为什么子二代又出现了矮茎?如果不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分析遗传结果,会发现F2呈现3∶1的数量比吗?

3.在规律性的遗传结果中,内含的实质规律是什么?

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短时间的讨论。

给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予学生发散思维、启动已有知识的空间。使学生理解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

边听讲边掌握遗传图解的绘制要点,概述显性遗传因子与显性性状、隐性遗传因子与隐性性状之间的关系;说明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概述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的解释要点。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结合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是如何解释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的?为什么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

师生共同解决疑惑的问题,强化对概念的学习。

结合图解阅读教科书,阐明孟德尔假说的内涵,概括孟德尔假说的要点。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之间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遗传图解1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图解

在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进一步理解孟德尔假说的含义。

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在反馈、思考中进一步突破难点。

课下思考与讨论,有可能的话继续查阅相关的资料。设疑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孟德尔假说与“融合遗传”观点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在人们还没有认识到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时,你如何认识孟德尔假说的深刻意义?

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的能出现3∶1的结果吗?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开阔学生的思维,体会孟德尔假说的创新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下一节课教学做铺垫。

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讲述自己的看法。第2课时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设疑:孟德尔在不知道遗传因子是什么的情况下,用抽象的遗传因子来分析杂交实验结果。提出了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的假说,是超越自己时代的一种非凡的设想。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现象吗?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的假说。激发探究心理,明确模拟实验的目的。

理解遗传因子分离与配子随机组合的意义。

学生阅读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两个小桶中的D小球和d小球代表什么? 2.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

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

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的含义是什么?

指导学生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明确相关的问题。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明确实验要求。1.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生物体的精巢和卵巢;D小球和d小球分别代表含有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2.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确保雌、雄配子数目相等。

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是为了确保观察样本数目足够多。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准备实验材料用具。巡回检查、指导学生做实验。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

将模拟实验与遗传实验相结合,明确每一实验步骤的真正意义。理解模拟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记录能力、合作能力。两人一组,进行实验记录,统计结果。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思考:为什么全班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更接近?如果孟德尔在研究遗传实验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结果,他还能正确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吗?

组织学生汇报,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将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全班总的实验结果作比较,比较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体验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的必要性。

理解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的意义。体会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含义。将实验结果与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结果作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样本数量足够大,是满足统计学规律的必要条件之一。”讨论孟德尔的假说是否合理。

设疑:孟德尔假说合理地解释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但是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该能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孟德尔是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呢?

讲述: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给出测交概念,指导学生通过绘制遗传图解,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巡视检查学生习作的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使学生在习作中巩固绘制遗传图解的基本方法。

绘制遗传图解,进一步掌握绘制遗传图解的方法,理解测交实验的过程,预测实验结果。

自查、纠正错误。通过课件或板图,展示规范的测交遗传图解,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纠正。

遗传图解2 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图解

思考讨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完全符合。从而验证了孟德尔的假说。

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不仅证明了自己的假说,而且用可见的测交实验的结果,来体现了生物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变化规律。展示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即用子一代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测交,在得到的64株后代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两种性状之比接近1∶1。

设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相同,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孟德尔设计测交试验的巧妙之处是什么?

介绍假说—演绎法。

体验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创新之处。

依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归纳分离定律。引导学生归纳分离定律。练习绘制概念图。

进行技能训练中的实验设计。归纳本节的相关概念,绘制杂合子、性状分离、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概念图。

结合教材中的技能训练,让学生运用遗传规律进行育种的实验设计。梳理、建构相关知识网络,培养应用相关原理、概念解决问题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教材分析}

在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之后,科学家开始寻找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细胞学的研究揭示了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要经过减数分裂,即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精子和卵细胞再经过受精作用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该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在此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与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行为具有惊人的一致性,由此科学家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这一融合了大胆想像与科学推理的假说,通过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得以确证。本章的学习,学生将继续循着科学家的研究足迹,寻找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再次体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验证的科学思想方法,领略科学家严谨求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假设、富于想像的创新思维品质。

一、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方面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4.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5.概述伴性遗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认同基因是物质实体。

2.认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能力方面

1.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3.尝试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4.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结构

(二)教学内容的特点 本章分3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这3节内容的选取和安排,是在第1章引导学生认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础上,继续依照科学史的顺序,寻找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也就是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细胞学研究揭示了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受精作用的实质,科学家发现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正是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来保持亲子代遗传性状的稳定性的,而这一过程又是通过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来实现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的行为与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即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行为有着惊人的相似,因而萨顿提出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萨顿的假说通过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得以证实。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不仅验证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而且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揭示了果蝇的伴性遗传。本章内容按照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的顺序编写,正是体现了上述发展历程。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分为两个小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因而第1节的“问题探讨”是从比较果蝇配子和体细胞的染色体差异开始的。

在第1小节《减数分裂》中,教材没有直接给出减数分裂的定义,而是先介绍与孟德尔同时代的生物学家魏斯曼的预言: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魏斯曼的这一预言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科学家在对大量事实进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所做的大胆推测,是在事实与经验基础上的真知灼见。这一点应在教学时给学生讲清楚,以免学生误认为科学上的预测、推测是凭空想像,只需勇气、胆量就足够了。

动物减数分裂的过程比植物的简单,而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类群,人也属于哺乳动物,学生渴望了解与自己身体有关的生理过程。基于以上这几点考虑,教科书选择了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来介绍减数分裂。

关于精子的形成过程,教科书介绍得比较详细。首先介绍的是精子的形成部位,然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睾丸里的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变形,形成成熟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子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边讲解减数分裂的过程,边引导学生识图。“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的中央提纲挈领地列出了减数分裂的主要特征。在文字叙述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减数分裂关键步骤的理解,在正文相应的旁栏处,以旁栏思考题的形式提示学生思考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复制发生在什么时候?”“细胞两极的这两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吗?”“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出现了哪些特殊的行为?这对于生物的遗传有什么重要意义?”在本小节里,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是重要的概念,教科书用黑体字标出,以示重要。此外,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也很重要,也用黑体字标出。四分体中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学生感觉比较抽象,不好理解,但是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既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重要行为,也是学生理解配子多样性形成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科书提供了真实的照片,并配以模式化的示意图。

有了精子的形成过程作基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就可以介绍得比较简略。教科书在介绍了卵细胞形成的部位之后,用比较法叙述了卵细胞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并配以图解。最后用“减数分裂图解”对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教师可引导学生识别“减数分裂图解”,尝试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减数分裂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表达能力。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实验有助于增加学生对减数分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减数分裂的理解。教师应指导学生尽可能地找全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细胞,识别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位置,帮助学生通过想像,在头脑中建构一幅减数分裂动态过程图。

第2小节《受精作用》有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通过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另一个是了解受精作用的过程和实质。

这里的模型建构,建构的是动态的模型,材料用具简单易得,学生也比较容易操作,但需要以小组形式配合完成。教科书上提供的照片,就是由高中学生自己建构的减数分裂模型。在建构模型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讨论有性生殖的生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多样性,以及配子多样性对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意义。

受精作用的机制是很复杂的。考虑到高中阶段的教育仍为基础教育,是全面提高公民基本的科学素养的教育,不是培养生物学家的专业教育。因此,教科书只是概括地介绍了受精作用的一般过程,以帮助学生理解受精作用的实质。本节的最后一段话很重要,是对本节学习内容的提升,指出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重要性。任何一种生物学现象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的学习,目的是帮助学生最终认识二者的实质,及其在生命延续的过程中和生物的遗传变异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本节的学习,学生要学会识别3个重要的图解:“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减数分裂图解”。识图是很重要的科学探究技能,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这方面的技能,本节安排了技能训练“识图和作图”,既从知识方面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理解,又从技能方面训练了学生识图和作图的能力。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从上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引过来,在“问题探讨”中,呈现蝗虫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照片,请学生尝试将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把分离定律念一遍,学生会发现,这个替换是可行的。由此可以启发学生联想: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似乎是一致的。但是这个联想会导致学生产生疑问:基因与染色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吗?“问题探讨”继续提供资料:“人只有23对染色体,却有几万个基因。”看来基因与染色体不可能一一对应了,那么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学生的这种疑惑源于头脑中的认知冲突,由认知冲突产生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就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探究的兴趣来学习吧。

在遗传学史上,科学家对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研究,是从寻找基因的物质基础,发现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相似现象开始的。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研究蝗虫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发现等位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极为相似,由此得出推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许多研究证实,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的确存在着惊人的平行关系,这些具体的平行关系事实对于理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观点很重要,因而教科书将具体的平行关系分4条清楚地交代给学生。如果萨顿的推论成立,它应该能够解释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此,教科书设计了“思考与讨论”,请学生在教科书提供的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图解中,在染色体上标注出相应基因,看看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否仍然成立。教科书之所以采取学生活动而非教科书直接叙述的形式,是为了落实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并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生物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生物学观点的认同程度。

萨顿的假说运用了“类比推理”的科学方法。为了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本节安排了“类比推理”的科学方法介绍。但是,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教科书紧接着介绍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也就是著名的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通过对实验过程的介绍和分析,相信学生对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一生物学观点将会心服口服。在这部分内容的介绍中,教科书并不局限于单纯介绍实验,也谈到了摩尔根在对其他科学家的学说持怀疑态度时,是怎样对待科学研究的。他没有批评、挖苦所怀疑的学说,而是认真钻研,设计实验,寻找证据解决疑点。科学家这种对待科学的态度和高尚的人品,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体会。

在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中,学生可以再次体会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在通往成功之路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摩尔根所选择的果蝇具有遗传学研究上的许多优点,非常适合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因此,在旁栏的相关信息里,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果蝇这一著名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在介绍摩尔根的实验时,教科书采取问题串的形式,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逐步揭开遗传的奥秘,最终证实基因的确位于染色体上。但是每种生物的基因数量,都要远远多于这种生物的染色体的数目,显然,一条染色体上应该有许多个基因。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出了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图,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能够用分子杂交的方法,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教科书用小号楷体字介绍了这方面的进展,并配以彩色图片,这一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时代感,体现教材内容的先进性。

至此,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及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遗传规律,学生循着科学家的探索足迹,不仅在观念上逐渐认同,在知识结构上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因此,教科书安排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本节的“技能训练──类比推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类比推理的科学方法,并且为下一章的学习打下伏笔。“科学家的故事”用叙事式的写法,介绍了染色体遗传理论的奠基人──摩尔根的杰出贡献、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高尚的人品,使学生在了解科学家的事迹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第3节《伴性遗传》从学生感兴趣的人类遗传病引入,在“问题探讨”中让学生讨论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这两种遗传病,为什么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为什么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相同?由此引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呢?教科书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分析。人类红绿色盲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常见遗传病,关于色盲的发现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教科书用小号楷体字介绍了这段历史,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要求学生掌握。红绿色盲症是本节学习的重点,教科书安排了一个“资料分析”活动。在这个“资料分析”里,学生需要学习识别并分析家系图。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比较复杂,正常女性、女性携带者或女性色盲与正常男性或男性色盲之间有许多种婚配方式,结果并不相同。教科书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正常女性与男性色盲婚配和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的可能结果,其他情况,如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婚配和女性色盲与正常男性婚配,则请学生自己完成遗传图解。既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学生完成了这些学习活动之后,教科书对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特点做了小结。

有了对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分析做基础,对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学生就不难理解了。因而,教科书对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叙述比较简单。

伴性遗传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除了人的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以及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的遗传外,教科书还补充介绍了人的血友病、芦花鸡羽毛上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以及雌雄异株植物中某些性状的遗传等例子。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是很有用的。教科书以芦花鸡为例,讲述了生产上为了多得鸡蛋,根据芦花鸡羽毛表现出的伴性遗传特征,将公鸡和母鸡区分开,以便多养母鸡,提高产蛋量。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教科书采取开放式的结尾,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多了解有关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其他应用。

三、与学生经验的联系

学生在学习《分子与细胞》模块时,对细胞增殖、细胞分裂、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等概念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这些内容是学习减数分裂的基础。

有关受精的知识,是学生感兴趣,又存在很多疑惑的内容。教师可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切入,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完成该内容的教学。

本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沿着遗传学史的发展顺序,在第1章人们是如何发现遗传因子的存在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寻找遗传因子,即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因此,第1章和本章的第1节,是本章第2节学习的基础。

学生对伴性遗传现象不是很熟悉,需要教师多举些实例。

四、与其他章的联系

《遗传与进化》一书是以人们对基因的发现、研究和应用历程,即遗传学发展史为主线编写的。本章承上衔接第1章,启下衔接第3章。本章有关减数分裂的内容,与《分子与细胞》模块中有关细胞增殖、有丝分裂的内容有联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4.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5.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3)受精作用的过程。2.教学难点

(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三、教学策略

总体思路是: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从教材或生活中提炼出问题;然后让全体学生亲自动手来探究,并且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体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新课程理念。

由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因此成为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应考虑在学生已有知识(如有丝分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将微观变为宏观的教学活动。为此将本节“模拟建构”的部分活动前移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设想。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开展学习。

本节教学建议用3课时完成,其中减数分裂部分的教学用2课时。第1课时

一、减数分裂

1.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新知识氛围。

本节继续沿着科学发现史的历程进行研究。继遗传因子之后,科学家又发现了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变化,并根据预测和观察证实了生物进行有性生殖要经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据此,教师可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1)先请学生根据本节题图,比较果蝇体细胞与配子细胞染色体组成及数目的不同。引导学生根据此图提出能联想到的问题。(如:配子细胞是如何形成的?)

(2)教师通过设问“图中的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吗?”“有丝分裂的特征是什么?”等引导学生复习细胞有丝分裂并猜想配子是经过何种分裂形成的。

(3)然后教师可介绍减数分裂发现简史,激发学生学习减数分裂的兴趣。

2.通过学生的模拟活动和思考来突破本节教学的重、难点,形成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正确认识。精子形成过程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本节的教学难点。建议将第二小节“模型建构”的部分活动前移。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在已有知识(有丝分裂)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探究体会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不同;形成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直观印象。

进行“模型建构”教学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拿出红、黄橡皮泥(或染色的木棍、植物枝条等替代品)及白纸,依照“模型建构”的“活动准备”进行准备。

(2)教师辅导学生构建一个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

(3)引导学生边讨论边利用模型完成自己猜想的配子形成过程。期待学生经过思考和实践理解只有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如题图所示的配子。明确这是一种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新的细胞分裂方式。

(4)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再次仔细观察题图中配子染色体组成的特点,然后请学生利用模型说明如何能形成如图所示的配子细胞。

(5)请学生尝试归纳形成配子的细胞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与特点。第2课时

第1课时主要是学生通过活动,获得对减数分裂感性认识。本课时应引导并帮助学生形成对感性知识的理性概括。

1.继续上节学生的模型建构活动并引导学生思考。

对照建构的模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此时还应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作用。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图解,并与自己建构的模型比较,思考图解的合理性。

(2)在此基础上,教师依照书中图解讲述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包括:精原细胞中染色体复制;初级精母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不再复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等。着重讲解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等概念。

(3)再请学生利用模型,边模拟边用生物学术语讲述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2.在模拟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概括。(1)请学生归纳减数分裂概念。

(2)引导学生观察书中“哺乳动物卵细胞形成图解”,然后对精子形成过程和卵细胞形成过程进行比较。3.结合参考图示(图14和图15)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以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图14 高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几个时期示意图 A.精巢管顶端

B.减数第一次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裂

D.精子细胞

E.精子

图15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 第3课时

二、受精作用

本课时教学重点是解决配子多样性的问题,但无论从思维的逻辑上还是从事实来说,都必须先解决为什么会出现受精作用。因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从生活实际提炼出问题引发思考。

可以用人的染色体组型图,也可以从本节题图引出问题,如“人的体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人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从人的精子、卵细胞到人的体细胞之间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过程?人的体细胞是怎样形成的?”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理解受精作用的过程。

2.先引导学生关注配子多样性的现象,再让学生研究配子多样性的来源。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父亲的所有精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并无差别,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也是如此。可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同样的精(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这段文字,结合精子或卵细胞形成过程思考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多样的原因。

(2)回忆教材中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照片及示意图,思考这与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有什么关系?

(3)继续模型建构活动,在探究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学生完成“模型建构”中“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及讨论”,计算可能出现的配子类型数目。

尝试模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某部位发生交叉互换。归纳配子多样性的原因。

3.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受精作用”部分的教材内容,理解受精作用的意义。

四、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1.配子染色体与体细胞染色体的区别在于:(1)配子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2)配子染色体是由体细胞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分别取出一条组成的。

(二)旁栏思考题

1.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不复制。2.初级精母细胞两极的这两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

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使得细胞两极各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从而使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为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等行为。

上述过程可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这样再通过以后发生的两性配子结合成合子的受精作用,就能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保证遗传的稳定性。上述过程还可以使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多样,从而增加了生物的变异,增强了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4.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一个卵原细胞会分裂成一个较大的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较小的极体。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会分裂成一个含细胞质多的卵细胞和一个含细胞质少的极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极体也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成为两个含细胞质少的极体。最后三个极体退化消失,只剩一个卵细胞。

(三)想像空间

不一样。受精过程中,仅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而精子的头部除了细胞核外,只含极少量的细胞质。而细胞质中线粒体含少量DNA(植物细胞质中的叶绿体也含少量DNA),对生物的遗传也有影响。

(四)实验 1.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位置,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细胞赤道板的两侧,末期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该细胞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均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的位置。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3.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的过程相同;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多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推测出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

(五)模型建构 讨论一

1.代表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同源染色体联会。2.4条。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2条。

3.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双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4.2个。2个。讨论二

1.每个配子都含有两种颜色的染色体。2.4种。3.8种。

(六)技能训练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 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体数目(条)888168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

细胞类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染色体数目(条)8844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

(七)第一小节练习基础题

1.(1)√;(2)×;(3)×;(4)×。2.B。3.D。

4.(1)① 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因为该细胞中出现了四分体。② 该细胞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③ 该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染色体A与C,A与D,B与C,B与D是非同源染色体。④ 细胞中a与a′,b与b′,c与c′,d与d′是姐妹染色单体。⑤ 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⑥参见教科书图22。(2)① 4条。② B,D;B,C。拓展题

提示:不一定。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比如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有一对或几对没有分别移向两极而是集中到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比正常的多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再如减数分裂过程(无论第一次分裂还是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已移向细胞两极,但因某种原因细胞未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这样就可能出现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加倍的现象。

如果上述现象出现,则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就会出现异常,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也不正常。由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生物体的性状又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那么当该个体的遗传物质出现异常时,该个体的性状也会是异常的。例如,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遗传病患者就是由含有24条染色体(其中21号染色体是2条)的精子或卵细胞与正常的卵细胞或精子结合后发育成的。

(八)第二小节练习基础题

1.(1)√;(2)√;(3)√。

2.提示: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互换部分遗传物质;中期时,同源染色体随机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两侧,导致了配子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因此,配子中染色体组成是多样的。受精作用又是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因此,后代的性状表现是多样的。

由于减数分裂是有规律的正常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这样每个物种正常的雌、雄配子都含有该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半的染色体,并且都是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受精作用时精卵结合使受精卵及其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又可以恢复该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性状是由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生物前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保证了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

拓展题

提示: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两条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而是进入了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就会形成含有2条21号染色体的精子或卵细胞;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21号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形成了2条21号染色体,但没有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是进入了同一个精子或卵细胞。这样异常的精子或卵细胞就含有24条染色体,其中21号染色体是2条。当一个正常的精子或卵细胞(含23条非同源染色体,其中只含有1条21号染色体)与上述异常的卵细胞或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则该受精卵含47条染色体,其中21号染色体为3条。当该受精卵发育成人时,这个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是47条,含有3条21号染色体。

五、参考资料

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发现历程

十九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许多生物学家对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875年O.Hertwig在观察海胆卵的受精作用时,发现精核和卵核的融合,从而开创了实验细胞学这一领域。W.Flemming、E.von Beneden在动物方面和E.A.Strasburger在植物方面都对减数分裂和细胞的间接分裂进行了观察和详细的描述。1878年Schleicher把细胞的间接分裂称为核分裂,而1889年W.Flemming则将Remak在1841年观察鸡胚血细胞时发现的细胞直接分裂称为无丝分裂,将间接分裂或核分裂称为有丝分裂。1879年Flemming描述了蝾螈细胞的有丝分裂。1882年他在核分裂和形成子细胞核的过程中观察到细胞核中的染色物质是如何转化为纵向分裂线状体的,他将核内染色部分称为染色质(chromatin)。1888年Walcleyer将细胞分裂过程中随着核的消失而出现的染色小体称为染色体(Chromosome)。1881年E.G.Balbiani和1884年Carnoy发现了双翅目昆虫的唾腺染色体,并做了观察。

1883年E.von Beneden不仅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观察到染色体的两个子染色体各往一极,以保持子细胞中染色体物质的相等,而且观察到蛔虫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而在受精过程中,受精卵从卵细胞和精子获得相同数目的染色体,结果,生物在代代相传中保持比较恒定的染色体数目。1884年E.A.Strasburger观察被子植物的受精作用过程时发现了和Hertwig在动物细胞中所观察到的同样现象。由于双亲的特征遗传给后代是由参加受精作用的两种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来完成的,因此,需要确定细胞的哪一部分与遗传特性有关。E.A.Strasburger进行了各种植物的正反交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因为卵细胞和精子在大小上和所含细胞质的数量上是不相同的,所以他认为细胞质与物种间在遗传上的差异无关,核及其中的染色体则是遗传的物质基础。魏斯曼假设在有性生殖的多细胞生物里遗传单位的数目在卵细胞和精子或花粉,也就是在生殖细胞的形成中是减半的。然后遗传单位原有的数目得以在受精过程中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核的结合而恢复,于是产生了新的个体,这个个体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细胞学说的建立把生物学家的注意力引向细胞,有力地推动了对细胞的研究。19世纪下半叶是对细胞研究的繁荣时期,相继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细胞器和细胞活动的现象。自从细胞是由原生质组成的概念建立以后,学者们又更明确地把围绕在核周的原生质称为细胞质,把核内的原生质称为核质。W.Flemming改进了固定和染色技术,首先精确地描述了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并把细胞分裂命名为有丝分裂。E.A.Strasburger根据染色体的行为把有丝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晚期、末期。1855年Rubl首次提出一个物种中两代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的定律。1890年,Waldeyer认为,有丝分裂的基本变化是形成核丝──染色体,在纵的方向一分为二。19世纪80年代末,T.Boveri报导说,动物体配子在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不久E.A.Strasburger在植物细胞中也发现了这种现象。1905年,J.R.Farmer和J.E.Moore把具有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生殖细胞通过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称为减数分裂。这样就既明确了核在两代个体间保持了连续性,也明确了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减少一半,通过受精在下一代又恢复原来数目的现象。

2.被子植物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等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都是在花里进行的。它包括减数分裂产生大小孢子和大小孢子进一步产生配子,也包括雌雄配子受精结合产生合子和合子经有丝分裂形成种子。与有性生殖过程具有直接联系的是花里的雄蕊和雌蕊。

(1)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的形成

被子植物的小孢子和雄配子是在雄蕊的花药里产生的。当花药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其内部的孢原组织分化为花粉母细胞或称为小孢子母细胞,它的染色体数为2n。每个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4个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小孢子,最初由胼胝质壁将它们包围并将其相互分隔。当胼胝质壁溶解后,小孢子被释放出来,刚游离出来的小孢子内部充满浓厚的细胞质,核处于中央。随着体积的增长和液泡的形成,核被挤到边上,并在靠近细胞壁的位置进行第一次孢子有丝分裂,产生2个子细胞。其中靠近细胞壁的核形成生殖细胞,另一个称为营养细胞。此后,生殖细胞进行第二次孢子有丝分裂,形成2个精细胞。这种三细胞的成熟花粉粒称为雄配子体,其中2个精细胞称为雄配子。

(2)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的形成

在雌蕊子房的胚珠中,珠心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分化出胚囊母细胞或称大孢子母细胞,它的染色体数目为2n。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通常产生直线排列的4个大孢子,其染色体数目为n。此后,靠近珠孔端的3个大孢子逐渐退化消失,只有远离珠孔端的一个大孢子能继续发育。它经过连续3次孢子有丝分裂,形成具有8个核的胚囊,以后形成8核7细胞的成熟胚囊结构。其中珠孔端的3个细胞中,细胞核远珠孔端的1个细胞,为卵细胞或称雌配子,细胞核近珠孔端的2个细胞是助细胞;远离珠孔端的3个细胞为反足细胞;中间的2个核称为极核。这种成熟的胚囊又称为雌配子体。

(3)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

受精即雌、雄配子的结合。雄配子体(花粉)需先在雌蕊的柱头上萌发长出花粉管,随后花粉管进入柱头、穿过花柱进入胚囊释放出雄配子,最后才进行雌雄配子的结合。因此,被子植物的受精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① 花粉萌发

通过传粉,花粉被送到雌蕊的柱头上。柱头是花粉萌发的场所,也是进行细胞间识别的主要部位。柱头有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湿润的,一种是干燥的。湿柱头在接受花粉时有包含着脂质、酚类化合物和糖类的分泌物,布满在柱头表面,便于黏着花粉和为花粉萌发提供必需的基质,其成分因植物不同而异。在矮牵牛中,分泌层之下束缚着一层很薄的水层,可为花粉萌发提供水分。

干柱头在接受花粉时一般不产生或仅具有很少的分泌物。这种柱头表面有一层亲水的蛋白质薄膜覆盖在柱头细胞壁表面的亲脂的角质层上。蛋白质膜中包含脂酶等物质,它们与角质层一起都是柱头细胞的外分泌物。一般来说,花粉萌发可分为黏着、吸涨、延缓、花粉管伸出和花粉管延伸5个步骤。

有些植物花粉萌发只需很短的时间。例如在水稻、高粱和甘蔗等植物中,花粉几乎在传粉后便立即萌发;玉米、二棱大麦、橡胶草等也只需5 min左右。花粉萌发时大多数仅产生一根花粉管。具多个萌发孔的花粉粒,如锦葵科、十字花科和葫芦科的植物,可以同时长出数根花粉管,但是最终只有一根能到达胚囊,其余的都在中途停止生长。

② 花粉管在雌蕊组织中生长,花粉管进入柱头和花柱

花粉管虽有各种进入柱头的方式,但一般都是从柱头组织的细胞壁之间或通过细胞壁向下生长的。花粉管尖端有一长度为5 μm左右的生长点,其中含有高尔基体、核糖体等多种细胞器,丰富的RNA,各种酶类和多糖、油滴等。这些特征与形成新的管壁有关。在花粉管的生长过程中,营养核、生殖细胞或精子随着管内的原生质流也移向管的末端。

花粉管通过花柱进到子房后,通常沿子房的内壁或胎座继续生长,然后经珠孔进入胚珠。也有一些植物的花粉管从胚珠的合点或珠柄处进入。

花粉管穿过珠孔后,径直朝向并进入助细胞丝状器从而进入胚囊中。花粉管穿入两个助细胞中的一个后,于花粉管的顶端形成一个孔,从孔中释放出花粉管的内容物,其中包括两个精子、一个营养核和少量细胞质。被花粉管穿入的助细胞在花粉管进入之前或在花粉管进入之后退化。助细胞的退化可为卵细胞膜和精子膜的接触提供场所。

③ 双受精

精子被释放出来以后,移向退化了的助细胞的合点端,而营养核被留在后面。一个精子从卵细胞的合点端缺乏细胞壁的部位进入卵细胞。由于精子和卵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精卵结合可以看做是活体状况下的原生质体融合。精子通过与卵细胞的细胞膜相互融合进入卵细胞后,精核与卵核融合,产生二倍体的合子,继而形成胚。另一个精子也通过细胞膜融合的方式进入中央细胞,精核与两个极核融合,产生三倍体的胚乳。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在双受精过程中,核的融合始于雌雄配子核膜的融合,随后双方的核质融为一体。双受精是被子植物受精过程的最后阶段。

3.蝗虫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及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临时装片的制作

蝗虫染色体数目较少(雄蝗虫2n=23,雌蝗虫2n=24;其中常染色体11对,22条,雌雄相同;性染色体在雄性中为一条,即为XO,雌性中为两条,即为XX),染色体较大,易于观察。在同一染色体玻片标本上可以观察到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还可以观察精子的形成过程。

仪器及用具显微镜,解剖镜,镊子,解剖针,盖玻片,载玻片,吸水纸,培养皿等。药品卡诺固定液(无水酒精3份,冰醋酸1份),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蒸馏水等。

材料的采集北方在每年9月底到10月初于稻田中采集雄蝗虫,并用卡诺固定液进行固定,然后保存于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4 ℃储存。如果长期保存,可定时更换酒精储存液。

制作过程

(1)从雄性蝗虫腹部背面剖开,靠近胸节处有橘黄色团状结构,为精巢。将精巢放于培养皿中,用蒸馏水冲洗,可见一端连于输精管,另一端为分散的盲端的精细小管。换水再次清洗。

(2)取一个或两个精细小管放于载玻片上,用刀片在精细小管上横切两到三次,也可以直接进行压片。(3)以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10~15 min,压片后进行观察,可以见到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镜检

前期Ⅰ:包括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

细线期:细胞核较大,染色体细长,首尾难分,绕作一团,是染色较浅的细胞群。偶线期:不易观察,染色较细线期深,染色体略粗。

粗线期:染色体缩短变粗,有时可以看到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

双线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开始分离,由于交换而产生细胞学上可见的交叉,交叉逐渐端化,可以看到多种染色体构象。

终变期:交叉端化现象基本解除,每个二价体向赤道面移动。

中期Ⅰ:染色体高度缩短变粗,二价体排列在赤道面上。侧面观排列成一条直线,极面观排列成环状。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各自移向细胞的一极,形成两组单价体。末期Ⅰ:染色体解旋,形成两个子核。此时细胞体积较前期Ⅰ明显减小。前期Ⅱ:染色体螺旋化,可见X型染色体分布于细胞核中。

中期Ⅱ: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面上,每条染色体有两条染色单体。极面观染色体呈辐轮状分布。后期Ⅱ:着丝点复制完成,每条染色体分裂成两条子染色体,各自移向细胞的两极。末期Ⅱ:细胞质分裂完成,形成精细胞。细胞体积较前期Ⅱ减小一倍。精子变形期:可以看到圆形的精细胞变为有长圆形头部和长尾的精子。4.哺乳动物受精作用的具体过程(以人为例)(1)精子的结构和功能

精子形似蝌蚪,总长约66 μm,分头、尾两部分。头部正面呈椭圆形,侧面呈梨形,内含一个染色质十分致密的细胞核和一个顶体。顶体是一种膜系细胞器,呈帽状罩于细胞核的前方。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如透明质酸酶、顶体酶和酸性磷酸酶等,相当于巨大溶酶体。尾的中心含一条贯穿全尾的轴丝(类似鞭毛),中段含有螺旋状排列的线粒体。精子的主要功能为前向运动及与卵受精,借此将遗传物质送入卵母细胞内。性交时,精液被射入阴道,精子从精浆中游出,穿越子宫颈、子宫腔、输卵管峡部,最后抵达输卵管壶腹部与卵母细胞相遇。女性生殖道内充满较黏稠的液体,输卵管峡部黏膜形成曲折的皱襞,这对精子的运输构成很大阻力,也起着淘汰筛选精子的作用,只有具有很强运动能力和恰当运动方式的精子才能到达卵母细胞所在位置。排卵期女性生殖道的环境还起着调节精子功能的作用,精子在运输过程中同时也获得受精能力,输卵管峡部皱襞间隐窝可临时贮存精子并防止已经获能的精子过早产生顶体反应。精子的受精能力在女性生殖道内约可维持1 d。

精子获能是指精子借以获得受精能力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过程。精子在穿过子宫颈时就开始了获能进程。当到达输卵管峡部时,获能过程已接近完成。获能后期的精子发生“超激活”,即出现强烈鞭打样运动,头、尾的摆动幅度显著加大,运动方向也变得灵活多变,使精子得以穿越输卵管峡部。同时,精子的细胞膜系的稳定性降低,细胞膜表面某些与受精密切相关的受体暴露,具备了与卵母细胞进行相互作用和产生顶体反应的条件。

顶体反应是精子完成获能后所发生的结构功能变化,类似于体细胞的胞吐现象。精子开始发生顶体反应时,顶体首先膨胀,精子的细胞膜与顶体外膜紧贴,发生多点融合,融合处破裂,顶体通过破裂口与精子外部相通,顶体内容物中的水解酶被激活并通过破口扩散出精子头表面,顶体内膜暴露。顶体反应是精子在受精时的关键变化,只有完成顶体反应的精子才能与卵母细胞融合,实现受精。

(2)卵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女性排卵时,卵子从破裂的卵泡中随卵泡液一起从卵巢排出(排卵),被输卵管伞端所拾取并运送至输卵管壶腹部,等待精子受精。这时的卵子其实是卵冠丘复合体(图16)。该复合体的中心是卵母细胞以及一个体积相对小得多的极体,其外包裹着一层主要由卵母细胞分泌物形成的细胞外基质,称为透明带(简称ZP),卵母细胞与透明带之间留有一狭窄的空隙即卵周间隙。透明带之外还围绕着若干层卵泡细胞,其最靠近透明带的一层被称为放射冠。透明带在受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结构主要由三种糖蛋白(ZP1、ZP2、ZP3)组成。其中,ZP3能识别同物种精子并与之结合,继而诱导精子发生顶体反应,启动受精过程。若未受精,卵母细胞将在排卵后12~24 h退化。

(3)受精过程

受精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精子与卵泡细胞相互作用、精子与透明带相互作用和精子与卵母细胞相互作用。精子与卵泡细胞相互作用女性排卵时所释放的卵冠丘复合体和卵泡液,通过输卵管伞端进入壶腹部。先行泳动到输卵管壶腹部的获能精子与卵冠丘复合体发生接触,同时受到卵泡液和卵泡细胞间质的诱导产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内所含的水解酶。在水解酶(主要是其中的透明质酸酶)的作用下,卵泡细胞的细胞间质被溶解,使卵泡细胞层和放射冠解体,暴露出透明带,后继精子开始与透明带发生相互作用。

精子与透明带相互作用顶体完整的获能精子借助细胞膜上的ZP3互补分子与透明带的ZP3分子互相识别并结合,同时ZP3诱导精子产生顶体反应,使精子释放顶体酶水解局部透明带,形成一个隧道,精子随即进入卵周间隙与卵母细胞相接触。

图16 卵母细胞受精过程

精子与卵母细胞相互作用

进入卵周间隙的精子随即与卵母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头部侧面细胞膜与卵母细胞膜融合,从而使精子的细胞核与部分细胞质进入卵母细胞。精卵融合的机制尚未清楚,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精卵融合激活卵母细胞,引起其表层细胞质中的“皮质颗粒”与细胞膜融合,发生胞吐,释放颗粒内物质进入卵周间隙,并因此改变了细胞膜和透明带的结构,从而使其他精子再不能与之结合,保证一个卵母细胞只和一个精子受精。精子细胞核进入卵母细胞后随即膨胀,染色质解聚并形成雄性原核,与此同时,卵母细胞迅速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也解聚并形成雌性原核。两原核互相靠拢、融合形成一个新的二倍体细胞核,从而使卵变成合子,即受精卵,受精过程到此完成。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教学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4.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2.教学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三、教学策略

本节教材内容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的一部分,教学难点较多,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素材。因此,建议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围绕“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过程,精心设计学生参与的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探究。

本节教学用1课时完成。1.认真处理本节“问题探讨”,联想用同源染色体取代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会出现的结果,引导学生关注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

2.学生通过自己参与的活动,提出与萨顿假说相似的观点,体验成功的喜悦。建议引导学生画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发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经过思考和讨论认同基因在染色体上。

3.分析摩尔根等人的研究是教学难点。教师可在清晰表述摩尔根研究的同时,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归纳,进而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

4.尝试运用研究成果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

(1)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栏目的教学活动,解释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2)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染色体上标注基因。画出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过程图,并运用基因和染色体的概念解释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5.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断基因与DNA长链的关系(如时间不够,可安排在课后练习完成)。

四、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这个替换似乎可行。由此联想到孟德尔分离定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的行为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很相似。

一条染色体上可能有许多个基因。

(二)技能训练

不同的基因也许是DNA长链上的一个个片段。

(三)练习基础题 1.D。2.B。拓展题

1.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虽然减少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这一组染色体,携带有控制该种生物体所有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2.提示: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会严重影响生殖、发育等各种生命活动,未发现其他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婴儿,很可能是发生这类变异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在胚胎早期就死亡了的缘故。

五、参考资料

1.萨顿的工作及贡献

本世纪初W.Sutton对蝗虫的研究表明,不同对的染色体常常可以从形态和大小加以区别,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以后他把细胞学和遗传学的资料结合起来,说明了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开创了细胞遗传学研究领域。1903年Boveri发表的论文也提出了类似的论点,他们一道建立了把基因和染色体传递联系起来的假说,称为SuttonBoveri假说。这个假说的内容如下。

(1)在体细胞中有两组相同的染色体,一组来源于父方,一组来源于母方。同源染色体的成对存在和基因的成对存在是平行的。

(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保持其形态特点。基因也显示同样的连续性。

(3)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然后每对的两个成员分离,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每对的分离和其他各对的分离是独立的。配子形成前的某个时期,基因也独立地分离。

(4)每个或每对染色体在生活和发育中都有一定的作用。基因也是这样。

Sutton和Boveri的工作促进了细胞遗传学的发展。Sutton同时还提出,如果有一些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必然会是非独立分配的,否则,“各种性状的数目,„„就不能超过染色体的数目。”由此可见,他已预见到连锁遗传现象。

2.摩尔根定位果蝇染色体上基因的方法

1910年5月,在摩尔根果蝇室的大群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对于这只后来在科学史上非常出名的昆虫,摩尔根当时是爱护备至,努力使它在死亡之前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交配而留下了后代。摩尔根将实验结果写成以“果蝇的限性遗传”为题的论文,发表在1910年7月的《科学》杂志上。

摩尔根用这只白眼雄蝇与通常的红眼雌蝇交配时,子一代不论雌雄都是红眼,但子二代中雌的全是红眼,雄的半数是红眼,半数是白眼。如果雌雄不论,则子二代中红眼∶白眼为3∶1。这显然是个孟德尔比数,但与一般孟德尔比数不同的是,白眼全是雄蝇。

摩尔根做了回交实验。用最初出现的那只白眼雄蝇和它的后代中的红眼雌蝇交配,结果产生1/4红眼雄蝇、1/4红眼雌蝇、1/4白眼雌蝇、1/4白眼雄蝇,这也完全是孟德尔比数。

摩尔根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如下假设: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是隐性的。因为Y染色体上不带有这个基因的显性等位基因,所以最初发现的那只雄蝇的基因型是XWY,表现为白眼,跟这只雄蝇交配的红眼雌蝇是显性基因的纯合子,基因型是++。白眼基因W是突变基因,红眼基因+是野生型基因,因为这对等位基因都在X染色体上,所以为明确起见,分别记作XW和X+,Y代表Y染色体。

白眼雄蝇与纯种红眼雌蝇交配,白眼雄蝇的基因型是XWY,产生两种精子,一种精子带有X,上面有W基因,一种精子带有Y,上面没有相应的基因。红眼雌蝇的基因型是X+X+,产生的卵细胞都带有X,上面都有+野生型基因。两种精子(XW和Y)与卵细胞(X+)结合,子代雌蝇的基因型是X+XW,因为+对W是显性,所以表现型是红眼,子代雄蝇的基因型是X+Y,所以表现型也是红眼。子一代的红眼雌蝇与红眼雄蝇交配时,红眼雌蝇(X+XW)产生两种卵细胞:一种是X+,一种是XW。红眼雄蝇也产生两种精子:一种是X+,一种是Y。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4种合子,长大后,雌蝇都是红眼(X+X+和X+XW),而雄蝇中一半是红眼(X+Y),一半是白眼(XWY),表现型比例是2∶1∶1。

在摩尔根所做的回交实验中,子一代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交配,子一代红眼雌蝇的基因型是X+XW,产生两种卵细胞,一种是X+,一种是XW。白眼雄蝇的基因型是XWY,产生两种精子,一种是XW,一种是Y。雌雄配子结合后,如图17所示。

后代有4种表现型:红眼雌蝇(X+XW)、白眼雌蝇(XWXW)、红眼雄蝇(X+Y)、白眼雄蝇(XWY),比例是1∶1∶1∶1。摩尔根圆满地说明了他的实验结果。为了验证他的假设,他又设计了三个新的实验。

(1)根据假设,子二代雌蝇虽然都是红眼,但基因型有两种,半数是X+X+,半数是X+XW,所以子二代雌蝇与白眼雄蝇做单对交配时,应当半数子二代雌蝇所产的后裔全部是红眼,半数子二代雌蝇则与子一代雌蝇回交一样,所产的后裔是1/4红眼雌蝇、1/4白眼雌蝇、1/4红眼雄蝇、1/4白眼雄蝇。

(2)根据假设,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交配时,子代中雌蝇都是红眼,雄蝇都是白眼。

(3)根据假设,白眼雌蝇和白眼雄蝇交配时,子代雌雄都是白眼,而且以后也能真实传代,成为稳定的品系。这三个实验中,以第二个实验最为关键,实验的结果跟预期完全符合,假设得到证实。这样摩尔根就把决定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定位在X染色体上。

3.现代基因定位技术

基因定位(gene mapping)是指利用一定的方法将一个基因确定到染色体上的实际位置。基因定位同基因组作图和基因克隆的关系十分密切。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的某一位置上之后,其本身就可作为基因组作图时的一个界标。同时,当在基因组图谱上确定某一基因所在的位置后,就可以按图来分离克隆基因。因此,基因定位是基因组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生物的基因定位方法不完全相同。

(1)体细胞杂交定位

离体培养的亲缘关系较远的动物体细胞相互融合后,杂种细胞往往会排除一种亲本细胞的染色体。例如,人和小鼠的体细胞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均合二为一后,这种杂种细胞每分裂一次,就排除人的一些染色体。经过若干次分裂后,杂种细胞在丢失了人的一部分染色体后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时杂种细胞包含了小鼠的全套染色体和人的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当一些杂种细胞所含的人的染色体,加在一起含盖了人的全部染色体,即22条常染色体,X和Y染色体时,这些杂种细胞就构成了整套杂种细胞系,可用于人的基因定位。常用的有克隆分布板法和利用染色体异常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具体位置的方法。例如,利用染色体缺失进行定位。此法无需从病人体内获得有关染色体异常的细胞,而是用人工方法在体外造成杂种细胞内特定染色体的不同位置发生断裂,形成各种类型的末端缺失,获得一套特定染色体的缺失杂种细胞,然后通过检测缺失杂种细胞内基因产物存在与否对许多基因进行区域定位。1986年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利用此法,将编码乙醇脱氢酶基因首先定位在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

(2)原位杂交定位

这是分子水平和染色体水平相结合的基因定位方法。将待定位基因的特定DNA序列、该基因转录产生的RNA分子或RNA分子经反转录产生的cDNA作为探针,在标记了放射性同位素或非放射性化学物质后,与变性后的染色体DNA杂交,该探针就会同染色体DNA中与其互补的序列结合成为双链,通过放射自显影或显色技术,就可显示标记了放射性同位素或非放射性化学物质的探针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达到基因定位的目的。

(3)辐射杂种细胞基因定位

这是杂种细胞基因定位法的发展。基本原理是人/鼠杂种细胞中的人染色体是经射线处理后残留下来的带有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不同的杂种细胞带有人的不同染色体的不同长度的片段。在做基因定位时,如待测基因出现在残留的一个长片段上,而在比该长片段更短一些的片段上消失不见,就可把该基因定位在长片段变成短片段时所丢失的那个区域内,这样的基因定位就更为精细。为此,需要建立一系列含有不同长度的人的各条染色体的杂种细胞。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用PCR技术来确定哪条染色体或哪条染色体片段的DNA中,含有待定位的基因,然后用电脑软件分析数据,将待测基因定位在染色体的某一位置上。

(4)克隆基因定位法

采用已克隆基因的cDNA探针与保留在杂种细胞内的人染色体DNA顺序进行分子杂交,来确定克隆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例如,要定位人体白蛋白基因,需要应用人体白蛋白基因cDNA做为探针,分别与经过HindⅢ酶切后的人体细胞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杂交。杂交后的人体细胞DNA显示6.8 kb带型,CHO细胞的DNA显示3.5 kb带型。进一步在含有人体4号染色体的人—CHO杂种细胞中,用HindⅢ酶切后,再与白蛋白基因的cDNA探针杂交,如果出现6.8 kb和3.5 kb带型者称为阳性杂种细胞,而不含有人体第4号染色体的杂种细胞中只显示3.5 kb带型为阴性细胞。由于人体白蛋白基因的cDNA探针的特异性,HindⅢ杂交带只出现在含有人体4号染色体的杂种细胞中,所以将此基因定位在4号染色体上。

(5)完成基因组测序后,可以在解读整个基因组的基础上,寻找和定位基因。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根据已知的顺序人工判读或计算机分析寻找与特定基因有关的序列;其二,实验研究,看其能否表达基因产物及其对表现型的影响。

{第3节 伴性遗传}

一、教学目标

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3.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伴性遗传的特点。2.教学难点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三、教学策略

伴性遗传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又能够解释一些常见的遗传病例,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分析,并练习绘制遗传图解,真正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及时引导学生学习伴性遗传的意义和应用。

本节课建议用1课时完成。

教师可以首先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通过学生的辨认、识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并简要指出红绿色盲对于人类本身所造成的危害,引出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现过程。

1.介绍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现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材呈现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十分生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情感教育。

教师可以绘声绘色地讲述这段故事,也可以让学生阅读这段故事,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提示:道尔顿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道尔顿的这种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

通过挖掘这段文字的内涵,可以引导学生从兴奋的激情状态回归到理性思考状态,为分析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做准备。

2.利用遗传学图谱,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对人类遗传病的分析,不可能通过做杂交实验,只能对家系图进行分析,才有可能找出规律。教师展示教材中的色盲家系图,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

(1)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的?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答案:男性。与性别有关。)(2)Ⅰ代中的1号是色盲患者,他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中的几号?(答案:3号和5号。)(3)Ⅰ代1号是否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2号?这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答案:没有。因为Ⅰ代1号传给Ⅱ代2号的是Y染色体,如果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Ⅱ代2号肯定是色盲患者。)

(4)为什么Ⅱ代3号和5号有色盲基因而没有表现出色盲症?(答案:因为Ⅱ代3号和5号只有一条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而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被显性的正常基因所掩盖。)

(5)从图中看出,只有男性才表现为红绿色盲,对吗?有没有其他的情况? 教师展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表格(表8),供学生填表(表中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由学生填写):

表8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男性

基因型XBXBXBXbXbXb XBY XbY 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

(6)从表中分析,为什么红绿色盲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答案: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患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必须两条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b,才表现为色盲患者。

(7)为什么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教师可展示人类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组型图(图18和图19),引导学生分析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形态上的差别。说明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而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的原因。

3.动手完成遗传图解,理解交叉遗传的特点。教师根据表中的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让学生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教师展示教科书中图2-12,边讲解边引导学生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受精作用的知识,并继续展示教科书图2-13。教师在讲解这两个图解时,要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图2-13是图2-12的延续,即图2-12中子代的女性携带者与另一个正常男性婚配就构成了图2-13。

把这两个图结合起来分析可以看出,男性患者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他的女儿,再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了他的外孙。这就是交叉遗传。

关于图2-14和图2-15,教师可根据教材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填图分析,并引导学生总结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1)男性多于女性。

(2)交叉遗传。即男性(色盲)→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男性的女儿)→男性(色盲,男性的外孙,女性的儿子)。

(3)一般为隔代遗传。即第一代和第三代有病,第二代一般为色盲基因携带者。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显性伴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红绿色盲不同。教师可以先介绍其症状,再让学生写出婚配图解进行分析。

另外,教师可适当介绍上述遗传病与优生的关系。4.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伴性遗传可以为人类的优生服务,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服务。在介绍鸡的性别决定的遗传时,教师可补充其性别决定方式ZW型,并用图解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

教学时教师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问题探讨”中的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一开始不容易回答出来,教师可将红绿色盲症状的介绍作为本节课教学的开始,用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症状和讨论中的两个问题可以揉进正文中进行介绍和探讨。

2.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方式时,可以及时和适当补充优生的知识,即根据图解讨论如何避免生出有遗传病的患儿,为后面将要学习的人类遗传病一节打下基础。

四、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该问题只有在学完本节内容之后,学生才能够比较全面地回答,因此,本问题具有开放性,只要求学生能够简单回答即可。

1.提示: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这两种遗传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

2.提示: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尽管都位于X染色体上,但红绿色盲基因为隐性基因,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为显性基因,因此,这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不相同,红绿色盲表现为男性多于女性,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表现为女性多于男性。

(二)资料分析

1.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

(三)练习基础题 1.C。2.B。3.C。

4.(1)AaXBXb(妇),AaXBY(夫)。

(2)既不患白化病也不患红绿色盲的孩子的基因型:AAXBXB,AAXBXb,AaXBXB,AaXBXb,AaXBY,AAXBY。拓展题 提示:雌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在2 000~3 000个细胞中,有一次发生了差错,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结果产生的卵细胞中,或者含有两条X染色体,或者不含X染色体。如果含XwXw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受精,产生XwXwY的个体为白眼雌果蝇,如果不含X的卵细胞与含Xw的精子受精,产生OXw的个体为红眼雄果蝇,这样就可以解释上述现象。可以用显微镜检查细胞中的染色体,如果在上述杂交中的子一代出现的那只白眼雌果蝇中找到Y染色体,在那只红眼雄果蝇中找不到Y染色体,就可以证明解释是正确的。

五、参考资料 1.血友病

血友病为一组先天性凝血障碍性疾病,因缺乏的凝血因子不同而分为血友病甲、血友病乙和血友病丙。本组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出血。发病率以血友病甲最高,发病率为4×10-5~1×10-4,重症患者占存活男婴的1/7 000。乙次之,血友病丙罕见。

血友病甲为X连锁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特点有:(1)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患病,女性传递;

(2)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所生子女中,男性1/2患病,1/2正常;女性1/2为携带者,1/2正常;(3)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所生子女中,男性均正常,女性均为携带者;

(4)男性患者与女性携带者所生子女中,男性1/2正常,1/2患病;女性1/2为患者,1/2为携带者。有20%~40%的患者无家族史,这是基因突变所引起的,可以遗传,遗传规律同前。2.人类Y染色体连锁遗传

Y染色体上也带有基因,但是,目前已定位的基因很少。在Y染色体上只定位了H-Y抗原基因,人的TDF以及外耳道多毛等少数几个基因。在鱼类的Y染色体上具有较多的基因,如决定鱼的背鳍色素斑的基因。Y染色体只有极少部分与X染色体配对(绝大部分是不配对的),也就是同X不发生或极少发生交换。这样在进化中,Y染色体上发生的突变就会保留下来,而且会传递给男性后代。比如在某一家族中,曾祖父Y染色体有一特定序列,则其儿子、孙子、曾孙的Y染色体都会带有这种特定的标记,这种标记可以视为进化标记,也可以在鉴定亲子关系等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Y染色体上基因遗传的特点是全雄性遗传(图20),因而Y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叫全雄性基因。

图20 外耳道多毛症的家系图

2003年6月1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重点报道了Y染色体上男性特有区段的来源,它们有的来自X染色体,有的是进化过程中X染色体序列退化的遗迹,还有的是扩增的产物。同时,发现了在Y染色体上这些区段中有8个回文序列,在8个回文序列中有6个带有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而且这些基因差不多都专一地在睾丸中表达,表现为限性遗传。

3.性别决定的几种方式(1)染色体决定性别

在二倍体动物以及人的体细胞中,都有一对与性别决定有明显而直接关系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其他的染色体通称为常染色体。有些生物的雄体和雌体在性染色体的数目上是不同的,例如,蝗虫的性染色体,即X染色体,在雌虫的体细胞里是一对形态、结构相同的染色体(可用XX表示),但雄虫的体细胞里却只有一条性染色体(可用XO表示)。另一些生物的雌体和雄体的每个体细胞里都有一对性染色体,但它们在大小、形态和结构上随性别而不同。例如,猪雄性体细胞中是一对大小、形态、结构不同的性染色体,大的一条叫X染色体,小的一条叫Y染色体,雌性的体细胞中是一对X染色体。X、Y性染色体在形态和内容上都不相同,它们有同源部分也有非同源部分。同源部分和非同源部分都含有基因,但因Y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很少,所以,一般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从进化角度看,性染色体是由常染色体分化来的,随着分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同源部分则逐渐缩小,或Y染色体逐渐缩短,最后消失。例如,雄蝗虫的性染色体可能最初是XY型,在进化过程中,Y染色体逐渐消失而成为XO型。因此X与Y染色体愈原始,它们的同源区段就愈长,非同源区段就愈短。由于Y染色体基因数目逐渐减少,最后变成不含基因的空体,或只含有一些与性别决定无关的基因,所以它在性别决定中失去了作用(如果蝇)。但是,高等动物和人类中随着X和Y染色体的进一步分化,Y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中却起主要作用。

多数雌雄异体或异株的动、植物,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它们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差异决定的。动物的性染色体类型分为两大类型。

XY型

这一类型的动物雌性个体具有一对形态大小相同的性染色体,用XX表示;雄性个体则具有一对不同的性染色体,其中一条是X染色体,另一条是Y染色体,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构型为XY,称为雄异配型。属这类性染色体的动物有大多数昆虫、圆虫、海胆、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多足动物、蜘蛛、若干甲壳动物、硬骨鱼、部分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等。

此外,在一部分昆虫(如蝗虫)中,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为XX,雄性个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这类雄异配型动物的性染色体用XO表示。

ZW型

这类动物与上述情况相反,雄性个体中有两条相同的性染色体,雌性个体中有两条不同的性染色体。因此,这类动物又称为雌异配型动物。为了与雄异配型动物相区别,这类动物的性染色体记为ZW型,雌性ZW,雄性ZZ。属于这一类型的动物有鸟类、鳞翅目昆虫、部分两栖类、爬行类及某些鱼类。在这类动物中,也有和雄异配型动物中类似的情况,雌性个体中不存在W染色体,这类雌异配型个体的性染色体记为ZO型。

无论属于哪种性染色体类型的动物,凡是异配性别个体(包括XY和ZW个体)均产生两种等比例的性染色体的配子,对于XY雄性而言,产生带X和Y染色体的两类精子,对于ZW雌性而言,产生带Z和W染色体的两类卵细胞;凡是同配性别的个体(包括XX和ZZ)只产生一种性染色体的配子。当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时,形成异配性别和同配性别子代的机会相等,因而,动物群体中两性比例总是趋于1∶1。

(2)染色体组倍数与性别

在膜翅目昆虫中的蚂蚁、蜜蜂、黄蜂和小蜂等中,其性别与染色体组的倍数有关,雄性为单倍体,雌性为二倍体。如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成的,因而具有单倍体的染色体数(n=16)。蜂王和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具有二倍体的染色体数(2n=32)。在蜂类的性别决定中必定有某种与单倍体/二倍体的染色体安排有关联的机制存在。在寄生蜂的一个小茧蜂属中,也存在孤雌生殖的现象。这个属的雌蜂都是有20条染色体的二倍体,雄蜂都是有10条染色体的单倍体。雌蜂源于受精卵,但雄蜂通常出自未受精的卵。

(3)环境因子与性别决定

爬行类的温度性别决定大部分蛇类和蜥蜴类的性别是在受精时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但有一些龟鳖类和所有的鳄鱼的性别是由受精后的环境因子决定的。这些爬行类在某个发育时期内卵的温度是性别的决定因子。稍稍改变温度,就会使性比发生急剧变化。当卵在22~27 ℃孵化时,只产生一种性别;当卵在30 ℃以上的温度中孵化时,则产生另一种性别。只在很小的温度范围内同一批卵才会孵化出雌性和雄性两种个体。

后螠的位置性别决定海生蠕虫后螠雌虫体大,体形像一颗豆子,宽10 cm,口吻很长,可达l m,远端分叉。雄虫很小,只有1~3 mm长,生活在雌虫的子宫中,像一种寄生虫。这种蠕虫的性别完全是由机遇决定的。自由游泳的幼虫是中性的,如果落在海底就成为雌虫;如果由于机遇,也可能由于一种吸力,幼虫落在长长的口吻上,就会进入雌虫的口,游向子宫,发育成为一个共生的雄虫。雄虫生活在雌虫体内,使卵受精。把已经落在雌虫口吻上的幼虫移去,让它在离开雌性的情况下继续发育,则发育为间性。间性偏向雌性或雄性的程度取决于幼虫呆在雌虫口吻上的时间的长短。

4.高等植物的伴性遗传

植物性连锁遗传实例较少,其主要原因是雌雄异株植物不多。但是,在一些雌雄异株的植物如枣椰树和石竹科女娄菜属的一些种中也发现了性连锁遗传的性状。在这类植物中,雄株为XY,雌株为XX,即均为雄性异质型。

异株女娄菜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而且叶的宽窄与性别有关。这是因为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基因。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窄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而且基因b使花粉致死。如纯合宽叶雌株(XBXB)与窄叶雄株(XbY)杂交,子代全为宽叶雄株。杂合宽叶雌株(XBXb)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亦全为雄株,但宽叶与窄叶各占一半。杂合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XBY)杂交,子代雌株全为宽叶,雄株中宽叶与窄叶为1∶1。由于Xb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因而XbXb基因型不存在,故雌性个体没有窄叶类型。

女娄菜中还存在着一种金黄色植株突变体,但这种突变体只存在于雄株之中,雌株中没有或极少。研究发现,这一突变由隐性基因a控制,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aY雄性个体金黄色,雌性不出现金黄色个体乃因Xa使花粉致死。XAXA和XAXa为正常绿色。XAXa(绿色)与XaY(金黄色)杂交,Xa花粉无授精能力,Y花粉与XA和Xa卵细胞结合,故后代全为雄性,没有雌性个体或雌性个体极少。在雄性个体中,正常绿色与金黄色的比例为1∶1。该性状的遗传与女娄菜叶宽的遗传同属性连锁致死。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检测 判断题 1.×。2.√。3.×。4.√。5.×。选择题 1.C。2.C。3.B。

4.A(该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5.C。

二、知识迁移

1.设红绿色盲基因为b,那么(1)XbY;XBXB,XBXb。(2)1/4。

2.(1)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后代均正常;夫妇一方是患者,子女有1/2为患者。(2)选择生男孩。

(3)不携带。一对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是显性致病基因,就会表现为患者(真实遗传)。3.是父方,可能是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复制的Y染色体没有分开,产生了含有YY的精子。

三、技能应用

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不 同

点(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2)同源染色体在第一次分裂中发生联会(并且出现四分体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3)分裂后形成4个精子或1个卵细胞。

(4)分裂后,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少一半。(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2)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等行为。(3)分裂后形成2个体细胞。

(4)分裂后,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相 同

点(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丝出现。(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都只复制一次。

四、思维拓展

1.性别和其他性状类似,也是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影响的,性反转现象可能是某种环境因素,使性腺出现反转现象的缘故。子代雌雄之比是2∶1。

2.否。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分配规律,该规律只适用于真核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 教学设计与案例}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调查、观察、实验和制作等活动,体验科学家探索生物生殖、遗传和进化的奥秘的过程”。在“遗传的分子基础”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还提到“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在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中,萨顿和摩尔根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有独到的研究方法,有缜密的思考,有严谨的推理,并得出了科学的结论。这些都应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展示。学生可以通过活动,领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究并得出相关的结论。基于以上考虑,本节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应突出两点:一是科学的过程和方法;二是在染色体和基因水平上阐明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教学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研究“问题探讨”中的问题,体会类比推理的方法。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并关注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

引导学生活动:画减数分裂示意图(染色体上标注基因)。

引导学生活动:根据图示表述自己所发现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

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并介绍萨顿假说。

教师介绍摩尔根实验,引导学生就实验提出问题并解答(或教师设问,学生解答),从而认同基因在染色体上。

学生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

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断基因与DNA长链的关系。

总结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和引导教学意图

阅读。引导学生阅读“问题探讨”一栏的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体会类比推理的方法。引导提出问题,为下面探究做准备。

画含一对同源染色体(假设其上有一对等位基因)和含二对同源染色体(假设其上各有一对等位基因)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引导,利用挂图或板画更正。学生自己动手学习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培养学习能力,巩固对减数分裂的认知,为后面教学做准备。

根据图示表述自己发现的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引导、肯定、鼓励。引出并介绍类比推理的研究方法。学生亲自实践萨顿假说的发现过程,体会成功的喜悦。

听讲。介绍萨顿其人及其假说,提示假说是需要证明的。使学生获得科学结论,引发继续学习的兴趣。听讲、阅读。利用板书介绍摩尔根的研究。提出实验现象,为学生探究做准备。依据实验现象提出问题(或依据教师的引导提问)、思考、讨论、作答、写出相关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作答。(如果学生的学习有困难,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如下问题进行分析解释。)1.根据哪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出果蝇的显性性状?为什么? 2.果蝇的白眼性状遗传有什么特点?是否与性别有关?

3.如果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用字母W表示,而且它位于X染色体上,你能用基因W和X染色体写出摩尔根的两组果蝇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吗?

4.如果你是摩尔根,你将如何解释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

5.需要设计一个测交实验来验证你的解释吗?为什么?如何设计?经过分析、推理,培养学习能力,认同基因在染色体上。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想像力。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

听讲。介绍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认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用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解释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引导、帮助、肯定。培养分析归纳能力,获得科学知识。

尝试归纳本节所学: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研究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获得了与萨顿假说相似的发现;通过对摩尔根实验的剖析和解释,确认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所学的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对孟德尔遗传规律重新做了解释;通过画减数分裂图,写遗传图解巩固以前所学。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培养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

课后运用类比推理的研究方法,推断基因与DNA长链的关系。布置作业。进行技能训练,培养自学能力。{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教材分析}

在米歇尔(F.Miescher)发现核酸的基础上,1866年孟德尔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1926年摩尔根发展并确立了基因学说。但是,在20世纪的前40年中,困扰科学家的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基因究竟是什么物质,基因是怎样进行工作的,依然没有解决。第3章《基因的本质》就是在前两章学习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基因的本质。

一、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方面

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4.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3.初步形成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能力方面

1.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进行遗传信息多样性原因的探究。

3.就科学家探索基因的本质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领悟假说—演绎和模型方法在这些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结构

(二)教学内容的特点

本章教材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详尽地阐述遗传的物质基础和作用原理。通过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功能,以及基因的基本概念等内容,使学生对DNA和基因的有关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遗传上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本专题的题图寓意深刻:以50年前沃森和克里克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篇论文为主图之一,醒目地衬托着一个DNA双螺旋结构。它不仅显示了这篇论文在生物科学发展中的里程碑式的地位和作用,还预示着生物科学的研究从此越来越接近生命的本质,日益焕发勃勃生机。组合图上的引言及组合图旁配以的一首小诗:“基因是什么?DNA或蛋白质?几多实验,几多论争。是谁将谜底揭破?”将学生带入到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和对基因本质的探索中。

本章共包括4节内容: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第3节《DNA的复制》和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这4节中,除第2节可用2课时教学外,其余3节可各用1课时教学。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主要讲述了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本节的“问题探讨”,首先呈现了一个曾经在科学界争议了很长时间的问题:“DNA和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直接回答(因为节标题已经说明答案),而是让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了解科学家当年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兴趣。

在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前,本文首先讲述了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与原教材比较,本段没有从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出发,而是以简洁的语言,指出20世纪中叶,为什么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这样讲述可以简洁明确地引入对本节主题的讨论,避免了与前面所讲内容的重复。

在讲述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的基础上,本节又讲述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实验,是因为这两个实验是20世纪中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具影响力,也是最经典的实验。通过两个实验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这两个实验虽然实验对象不同,方法不同,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但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从而认同科学结论的获得,最基本的方法是实证的方法。并认识到一个正确的结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出;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如在艾弗里实验的8年后,赫尔希和蔡斯才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最终使人们确信DNA是遗传物质。

在讲述这两个实验时,为了让学生领悟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教材不仅按照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思考,还较详细地讲述了这两个实验的具体方法。虽然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是实验的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通过对两个实验方法的讲述,使学生理解科学家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把DNA与蛋白质区分开,分别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2教师教学用书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是以坐落于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DNA雕塑为题引导学生活动的。考虑到DNA分子比较抽象,以学生比较熟悉的DNA雕塑引入,可以拉近DNA与学生的距离。活动中的设问:你知道为什么将它作为高科技的标志吗?点出了DNA在生物科学发展以至高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活动中巧妙地利用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2003年)纪念这一有利的条件,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回答这一设问。

本节是由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以及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三部分内容构成的。

与原教材比较,本节教材最大的变化是:没有直接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而是在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之前,采取讲故事的形式,以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逐步呈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通过阅读这则故事,学生不仅能自然地了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还能得到多方面的启示:在众多有造诣的科学家中,两个年轻学者之所以脱颖而出并非偶然,首先对问题的兴趣是科学探索的开端;多学科知识的背景是科学发现的前提;科学的思维方法,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善于利用前人的成果和与他人合作的品质,是科学发现的关键。

在引导学生了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历程的基础上,本节又以简洁的语言、图文并茂地概述了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最后通过让学生动手尝试建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

第3节《DNA分子的复制》以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为题引导学生进入对复制问题的讨论。2008年奥运会是令国人瞩目的话题,对学生十分熟悉的北京奥运会会徽画面进行的讨论,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发展学生的想像力。本节包括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选学)和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三部分内容。在讲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之前讲述DNA分子复制的推测,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沃森和克里克在制作DNA模型时,就已经推测出了DNA分子的自我复制的机制这一事实,更重要的是旨在使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的内在联系,即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决定了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方式。在此基础上讲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安排内容,实际上再次体现了假说—演绎法的应用。

讲述DNA分子复制的推测后,讲述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是使学生理解对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机制的揭示必须来源于实证;二是使学生了解DNA分子半保留复制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由于DNA半保留复制实验的难度较大,出于对不同学生接受能力的考虑,将这部分内容安排为选学。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由一个游戏活动引入对问题的讨论的。在活动中运用排列组合的数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DNA分子可以贮存大量的信息。

本节包括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两部分内容。这两部分内容分别通过两个活动来完成。

在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中,主要是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认识基因与DNA的关系。资料分析中共列举了4个实例,其中资料1、3实例是从数量上说明基因是DNA片段;资料2、4实例是从现象上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综上所述,学生可以很自然得出如下的结论: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在“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部分,主要是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DNA上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多样性的关系。活动中创设的两个情境设法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推算的方法,得出DNA分子中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的结论,从而推出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结论。这一结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生物体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三、与学生经验的联系

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的象征,甚至成为高科技的象征:从课本的封面到会议的标志;从公司赠送的茶杯、年历到生物系学生自行设计的纪念T恤;以及DNA的双螺旋结构傲立中关村街头的雕塑,等等。这一切形象地告诉我们10年前鲜为人知的DNA,如今几乎已经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这一切都可以作为教师教学中联系社会实际的切入点。

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的介绍,学生可以了解到许多有关的内容:2003年是DNA的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纪念,从DNA的双螺旋结构发现,到分子生物学崛起的有关知识(包括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的功能,基因的概念与本质,以及DNA指纹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屡见报端和其他媒体,这些都是学生自主了解与本章有关知识的很好途径。随着生物科学的概念,以及生物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对DNA的作用也有了越来越深入的了解,如DNA指纹技术在亲子鉴定中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对DNA的特异性与多样性以及它在遗传中的作用有所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有关宣传报道,可以使学生对基因与DNA的关系、碱基的排列决定DNA的遗传特性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PCR技术的出现(体外DNA复制的快速方法),使学生对DNA的复制会有所认识;基因芯片的应用,又会使学生对DNA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上都是学生学习本章内容时可联系的经验。

初中学生学习过的知识为本章内容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例如,初中生物课本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节中有关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DNA具有贮存遗传信息的功能,以及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等内容,已经使学生对有关的知识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讲解本章的内容,学生会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与其他章的联系

本册书中各章的联系十分密切。如果说第一章是在宏观上,或说现象层面认识基因对性状的作用,那么,本章就是从分子水平上,或者说从实质上来认识基因。具体地说,是从基因的物质基础、分子结构、复制功能以及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等方面来认识基因。本章的内容是在第2章基础上完成的。本章内容又为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5章基因的突变及其他变异,以及第6章基因的应用打下了必要的基础。除此之外,本章的教学内容也为第7章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教学目标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三、教学策略

本节可用1课时教学,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索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重走探索之路”,以人类早期对遗传物质的推测为问题源头,通过对上述实验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习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和合作精神。对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应及时给予解答。例如,学生可能会问:“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为什么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还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此时,教师应及时补充相关知识,告诉学生蛋白质和核酸对于高温的耐受力是不同的。在80~100 ℃的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将会失活,DNA双链将解开;当温度降至55 ℃左右时,DNA双链能够重新恢复,但蛋白质的活性却不能恢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分析“谁在转化实验中起作用”,“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如果你做转化实验,你应如何设计实验”等问题,为探索艾弗里等人进行的转化实验做好铺垫。在探索艾弗里等的转化实验时,可以结合挂图和如图22所示的板书,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只有DNA具有转化作用。

在学生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艾弗里实验的不足之处,即DNA纯度不够,不能排除蛋白质的作用,进而引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在介绍这个实验时,教师可以首先阐明T2噬菌体的结构特点、寄生方式,以及同位素示踪技术,再引导学生结合挂图或表9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进而确认DNA是遗传物质。

图22 艾弗里等人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表9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亲代噬菌体原宿主细菌内子代噬菌体实验结论 32P标记

DNA无32P标记 DNADNA有32P 标记 DNA是遗传物质 35S标记

蛋白质无35S标记 蛋白质外壳蛋白无35S 标记

2.直观形象地呈现实验过程,化解教学难点。

由于DNA转化等实验是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学生无法亲自动手操作,缺少感性认识,因此,需要教师形象直观地介绍实验操作步骤。教学中可利用插图、挂图以及多媒体课件,分步演示实验过程,让学生置身于实验探究的全过程。

3.建议采用“设疑导入—→问题引导呈现探究过程—→讨论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反馈运用”的教学程序。设疑导入:(1)遗传物质是染色体、蛋白质,还是DNA?(2)遗传物质具有什么特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遗传物质的特征。

有关实验及结论:(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转化因子是什么?(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遗传物质是什么?(3)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进一步明确遗传物质是什么。教师可简要介绍该实验过程,适当补充教材内容。

分步演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将会怎样进行,并得出以下结论。(1)DNA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因为艾弗里及其同事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了提纯和鉴定,他们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胞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2)遗传物质是DNA。(因为DNA进入了细菌体内复制,并复制合成自身的蛋白质。所以在子代噬菌体内,没有亲代噬菌体内蛋白质被标记的元素。)(3)RNA也可以是遗传物质。

归纳总结。从三个实验的结论中,拓展出下列规律:(1)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只有一种核酸,只有一种遗传物质,即DNA或RNA;(2)在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4)遗传物质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并由蛋白质表达遗传信息。

四、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1.提示:遗传物质必须稳定,要能贮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可以准确地复制出拷贝,传递给下一代等。2.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答案并不惟一,只要提出正确的思路即可。

(二)旁栏思考题

因为硫仅存在于T2噬菌体的蛋白质组分中,而磷则主要存在于 DNA的组分中。用14C和18O等元素是不可行的,因为 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子的组分中都含有这两种元素。

(三)思考与讨论

1.提示: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的优点是:(1)个体很小,结构简单,容易看出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2)繁殖快。细菌20~30 min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

2.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3.艾弗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细菌的培养技术、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技术等。赫尔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噬菌体的培养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以及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等(学生可能回答出其他的技术,但只要回答出上述主要技术就可以)。

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做保证,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科学原理为基础,因此,科学与技术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

(四)练习基础题 1.(1)(×);(2)(×)。2.C。3.D。拓展题

1.提示:实验表明,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时,进入大肠杆菌内的主要是DNA,而大多数蛋白质却留在大肠杆菌的外面。因此,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是利用亲代噬菌体的遗传信息,以大肠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来合成蛋白质外壳的。

2.提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作为遗传物质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具有贮存遗传信息的能力;结构比较稳定等。

五、参考资料

1.作为遗传物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作为遗传物质至少要具备以下4个条件:

(1)在细胞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使得前后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2)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的过程;(3)具有贮存大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

(4)结构比较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发生突变,而且突变以后还能继续复制,并能遗传给后代。

组成蛋白质的主要氨基酸约有20种。由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排列顺序不同,可以组成无数种蛋白质,这一点符合上述的第三个条件。蛋白质(特别是酶)能够控制生物的性状和代谢,这一点符合第二个条件。但是蛋白质不能进行自我复制,而且它在染色体中的含量往往是不固定的,分子结构也不稳定;它也不能遗传给后代,所以蛋白质不可能是遗传物质。

科学研究已经充分证明,核酸具备上述4个条件,所以核酸才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核酸又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绝大多数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肺炎双球菌

肺炎球菌是一种可以引起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微生物。已知的肺炎双球菌包括很多不同类型的菌株,但只有光滑型(S型)菌株能引起疾病。S型菌株的细胞外表面有一层胶状的多糖类物质──荚膜,它们通常不能被宿主的正常防护机构所破坏,因而导致宿主感染。粗糙型(R型)菌株的细胞没有荚膜包被,对宿主无毒性。光滑型菌株在培养基上形成明亮的光滑菌落,因而得名;粗糙型菌株无荚膜,菌落表面无光泽,显得粗糙。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

遗传转化是指同源或异源的游离DNA分子(质粒或染色体DNA)被细菌的细胞摄取,并得以表达的基因转移过程。遗传转化可以分为自然转化和人工转化,前者是细胞在一定生长阶段出现容易接受外源DNA的生理特性;后者则是通过人为诱导的方法,使细胞具有摄取DNA的能力,或人为地将DNA导入细胞内。

自然转化现象首先是在肺炎双球菌中发现的。近几十年来,已经发现许多细菌属中的某些种类或某些特殊的菌株有自然转化能力。在肺炎双球菌中,自然转化的第一步是R型受体细胞处于感受态,即能从周围环境中吸取DNA的一种生理状态,然后是DNA在细胞表面的结合和进入。进入细胞的DNA分子一般以单链形式整合进宿主的染色体DNA,并获得遗传特性的表达。这一系列的过程涉及细菌染色体上10多个基因编码的功能。

R型细菌在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分泌一种小分子的蛋白质,称为感受态因子。这种因子又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诱导感受态特异蛋白质(如自溶素)的表达,它的表达使细胞表面的DNA结合蛋白及核酸酶裸露出来,使其具有与DNA结合的活性。加热灭活的S型细菌遗留下了完整的细菌染色体DNA的各个片段,其中包括控制荚膜形成的基因,即S基因(smooth gene)。这一片段从S细菌中释放出来,并且在后继的培养中被一些R型细菌所摄取,S基因的DNA以双链的形式在R型细菌细胞的几个位点上结合并被切割。核酸内切酶首先切断DNA双链中的一条链,被切割的链在核酸酶的作用下降解,成为寡核苷酸释放到培养基中,另一条链与R感受态细菌的特异蛋白质结合,以这种形式进入细胞,并通过同源的重组以置换的方式整合进入R细菌的基因组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噬菌体的分子组成比较简单。例如,T2噬菌体约有60%的蛋白质和40%的DNA,蛋白质构成它的外壳,而DNA藏在它的头部中。噬菌体通过一系列过程感染大肠杆菌。细菌被感染后不再繁殖,菌体内形成大量的噬菌体。接着菌体裂解,几十个至几百个跟原来一样的噬菌体就释放出来。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

(1)感染阶段

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的第一步是“吸附”,即噬菌体的尾部附着在细菌的细胞壁上,然后进行“侵入”。噬菌体首先释放溶菌酶,在细菌的细胞壁上打开一个缺口,尾鞘做类似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收缩,露出尾轴,伸入细胞壁内,像注射器一样把头部的DNA注入细菌细胞,其蛋白质外壳留在壁外,不参与增殖过程。

(2)增殖阶段

噬菌体DNA进入细菌细胞后,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细菌的DNA合成停止,酶的合成也受到阻抑,噬菌体逐渐控制了细胞的代谢。子代噬菌体的形成是借助于细菌细胞的代谢机制,由噬菌体本身的核酸物质操纵的。噬菌体的DNA巧妙地利用宿主细胞的“机器”,大量复制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并形成完整的噬菌体颗粒。据观察,当噬菌体侵入细菌细胞后,细胞质里很快便充满了DNA细丝,10 min左右开始出现完整的多角形头部结构。噬菌体成熟时,这些DNA高分子聚缩成多角体,头部蛋白质通过排列和结晶过程,包围多角形DNA聚缩体,然后头部和尾部相互结合,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子代噬菌体。(3)成熟阶段

在潜伏后期,噬菌体增加溶菌酶的释放,用以溶解宿主细胞壁,促使细胞裂解,从而释放出成熟的子代噬菌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的感染细胞,可以直接看到细胞的裂解现象。T2噬菌体在37 ℃下只需40 min就可以产生100~300个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后,又去侵染邻近的细菌细胞,产生子二代噬菌体。

5.艾弗里的实验结果不被接受的原因(1)虽然已经有科学家证明了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但人们仍然认为遗传与染色体上的蛋白质有关。这是因为蛋白质分子量大,结构复杂,其中20种氨基酸不同的排列组合将是个天文数字,可以作为一种遗传信息,且在不同生物体中,同源蛋白之间在结构特异性上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DNA的分子量相对较小,只有4种不同的碱基,人们一度认为不同种的有机体的核酸只有微小的差异,因而形成一种观念,基因和染色体的活性成分是蛋白质。

(2)人们认为转化实验中的DNA并未能提得很纯,还附有其他物质,可能正是这些少量的特殊蛋白质在起转化作用。

(3)也有人认为即使转化因子确实是DNA,但DNA也可能只是对荚膜的形成起着直接的化学效应,而不是充当遗传信息的载体。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2.教学难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策略

本节可用2课时,建议采用下列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分析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总结科学研究方法。

本节以故事叙述的形式介绍了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研究过程。教学中应通过介绍这一过程,让学生总结这两位科学家所运用的多种研究方法。

模型建构是自然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当研究对象难以直接操作或研究时,可以考虑模型建构的方法。该方法用模型来模拟研究对象,被模拟的对象称做原型。模型的构建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与原型的比较来确证。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最终被认可,就是因为这一模型与原型──DNA结晶的X射线衍射图相符,并能解释DNA作为遗传物质所具备的多种功能。

除了让学生体验模型建构的研究方法外,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例如,从化学角度认识生物大分子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它们在分子水平的运动都遵循量子力学的规律;结晶DNA的获得必须应用化学和物理的原理和方法;X射线衍射技术则主要运用物理学原理和方法;而对DNA的X射线衍射图的分析又需要借助于数学方法。可见,科学发现史中包含了丰富的科学方法,蕴含着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学生可以从中大获裨益。

2.以DNA模型为依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上一篇:《公共关系学》第八章问答题解答下一篇:我的悲哀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