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等级评审现状(共7篇)
1.医院等级评审现状 篇一
首先需要自查,通过对评审材料的学习了解本科室目前已经达到了哪些标准,距离达到C标准,还存在有哪些差距。出具自查报告。
1.首先运用头脑风暴法列出最先需要做出来的资料。
2.按我自己的第一步则计划已出,在等级医院评审初步计划书中。
3.买回各种需要的书籍,最好能一式两份,用的最多的科室一份,等级办一份,或者做一份电子版的,放在大家的工作电脑中,供大家随时查阅。一定要定期考核,否则将不能落实到位。
4.拟定好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指南,组织大家学习,并严格按照要求工作,实行奖惩制度。5.将重点内容,需要改进的内容,分批次逐渐按照品管圈管理办法进行改进(品管圈步骤:P确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 析,对策拟定,D对策实施与检讨,C效果确认,A检讨与改进)。
目前还是初步的学习阶段,学习后拟定制度、计划阶段,是否可以到永修中医院将他们的制度搬过来,再在其中进行修改。
责任科室每周上报评审情况的周报。
是否需要评审的软件支持?有许多达到A标准甚至B标准的是需要信息系统支持的,也方便查阅和督导。
1.质量持续改进记录:问题—改进措施—改进情况预期成效—新出现的问题科室无法解决需提交医院解决—下一个循环、定期检查记录。2.不良事件分析、改进记录
不良事件—归因分析讨论—教育—改进—是否形成了工作流程或制度(需有支撑材料)。3.培训考核记录(需有支撑材料)。
培训记录—事件、地点、参加人员—内容—考核—结果记载—下一步培训。4.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需有支撑材料)
问题—处理—改进—新问题。5.各层级医护工作标准及职责。
1医院领导高度重视
明确办院理念,加大宣传。确立准备部门(评审办)。配备有能力人员。明确责任和权力。各种信息渠道畅通,信息整合快速、可及。公式进度表和问题。2建立通畅沟通平台: 确定联络人员:
医院—上级主管部门; 医院—科室; 科室之间。
明确联络人员职责。培训联络人员能力。
全院知晓沟通工具—网络、电话、简报等。3建立标准和有序文档管理:
加强培训,达成共识;文档排序标准化;文件装订标准化;建立快速查询目录;盒装资料;交叉管理工作。
4设计可行、有效的自查流程:
根据服务流程,多个部门参与,如:药事管理追踪流程:
--覆盖医院药事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与程序,评价其执行力与到位程度。
--含药物治疗方案、药品的选择、贮存、处方与医嘱、审核、调剂与配置、发送、给药到给药后的疗效检测等。
--检查流程所涉及的部门复杂关系和协调能力。5科学、准确的改进建议: 负责人能准确解读标准。妥善应对有争议的问题。
及时与权威机构进行沟通,整改建议有依据、可操作 建议表达规范统一 对外信息统一。
6评审员关注的问题:医院服务理念,与其配套的制度、管理措施、最终效果。医院整体:规划、资源利用、协调有效性、运营效率。
质量安全管理;发现问题、整合意见、提出建议、获得效果(PDCA管理工具使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所需信息可得到性和及时性。
所提供信息真实性、逻辑性、可靠性。引导人员配合能力。信息系统的支持程度。
7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PDCA循环)P—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活动计划。D—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内容; C—检查,总结执行结果,找出问题;
A—行动,对总结结果进行处理。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PDCA四个过程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尚未解决的和新问题,入下一次循环。
根据评审办分解的任务,各部门、各科室逐条落实各项内容,对照评审标准,查缺补漏,健全各项制度,完善医疗规范。
评审办公室实时组织医院评审督查专家组考核检查,形成书面报告上报院评审工作领导小组。针对普遍问题、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意见,重点突破,并向全院反馈检查结果。
评审办根据自查结果和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文件汇编)的要求,准备评审申请材料,经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正式向卫生厅医政处提出二甲初审申请。
整改:各部门、各科室根据检查反馈结果,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重点是评审标准缺项部分,根据评审办的整改意见,提出本部门、本科室具体的整改措施,在本阶段逐一落实、持续改进。
监督:督查促进:邀请医院评审相关专家来我院知道、督查,促进各项评审工作的全面改善和提高。评审办根据省卫生厅专家组检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上报领导小组,提出进一步整改意见,针对核心要素的实际情况,重点整改,并向全员反馈检查结果。持续改进:各部门、各科室根据卫生厅专家检查反馈结果和整改意见,认真落实并迅速整改,进一步加强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力度,重点是核心要素的落实。
迎评:评审办再次组织医院评审督查专家考核检查,形成书面报告上报领导小组,重点是查缺补漏。向全院反馈检查结果。各部门、各科室根据医院评审督查专家组反馈的检查结果和整改意见,进一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本部门、本科室具体的整改措施,并加以整改。重点是核心要素的落实。促进各项评审准备工作的全面改善和提高。
评审办根据专家检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上报领导小组,提出进一步整改意见,针对A类指标的实际情况,重点整改。并向全院反馈检查结果。各部门、各科室根据整改意见,进一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本部门、本科室具体的整改措施,并加以整改。重点是持续不断改进。
2.医院等级评审现状 篇二
1 研读标准落实差距
根据卫生部先后发布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相关文件,相比以往的评审细则,发现在设置的379项评审内容中,与信息化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内容非常多[1]。如“核心评价条目”中专门评价信息化应用效果的比重占10.4%;在评价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方面,与信息化直接相关的条款约占17.8%;在评价医院管理部分,信息化约占25%;在其他评审项目和监控指标中,高达37%的项目需要信息系统提供相关数据或进行分析处理,其范围覆盖门诊就医、住院诊疗、安全管控、院务保障和信息公开等各个环节[2]。由此可见,信息化在医院等级评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与全院各职能部门共同研读解析标准,进行了若干次自查和差距分析,对现有信息系统的应用实效进行了分类,确定了符合标准、不太符合标准、不符合标准3类工作内容。对于符合标准的,将相关文书进行整理;不太符合标准的工作则进行规范;不符合标准的,根据项目内容确定整改的进度日程表。
2 基于评审标准的信息系统改造
2.1 针对信息系统的改造
2.1.1 上线了多套信息系统
根据评审要求,我院历时约1年时间,上线了多套应用系统,包括:新电子病历(EMR)系统、心电网络系统、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内镜质量追溯系统、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新生儿筛查系统、手术麻醉和重症监护系统II期工程等。
2.1.2 扩展了信息系统的功能
根据管理部门需求,对系统功能进行了扩展和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抗菌药物用药路径管理。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医院感染、耐药菌增多、加重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延长住院天数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控制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方面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我院搭建了抗菌药物用药路径信息管理平台,结合抗生素分级管理,在医嘱录入界面中对临床医师抗菌药物处方行为进行数据采集和时限监控,取得了较好效果。
(2)各类医技系统的危急值短信提醒。当患者的检验、超声、放射、内镜、病理等诊疗项目的报告中出现了危及患者生命的危机值,信息系统自动向临床医生发送危机值手机短信,同时在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屏幕上闪烁提醒医生对病人进行处理。
(3)电子处方中打印药品的用药交代。发药交代是药学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指导患者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对评审细则的解读,应药学部要求,我院在门诊自助取药信息系统中增加了打印电子处方用药交代功能,进一步确保了门诊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4)增设多项预约挂号途径。根据对评审细则的理解,我院在原先的预约挂号功能上增设了多条途径,如:118114声讯台预约、网络预约、自助设备预约、导医台预约、诊间医生预约等,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预约就医的方便与可靠。
(5)会诊管理。会诊工作的及时性和质量优劣是影响住院天数和术前占床日的重要因素之一,我院在信息系统上开展了对会诊质量和及时性的实时监控工作,要求申请会诊科室和应诊科室均需在信息系统中完成会诊双方的质量互评。
2.1.3 实施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我院在评审工作之前就启动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相关工作。2011年5月,完成了对医院信息系统(HIS)、EMR系统进行等级备案工作。同时,按照评审标准的要求,对医院网络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和部署,取得初步成效。该工作先于疆内其他医院完成,成为了评审中的亮点之一。
2.1.4 实施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的提取工作
对于第七章《日常统计学评价》中的616项指标提取,由于涉及HIS中的多套应用系统的相关数据,提取工作难度相对较大,信息中心协同医务部、护理部、药学部等管理部门制定出指标提取工作计划,分为4个阶段来实现:(1)指标定义解读阶段:通过大范围的讨论,历时近1个月,与各管理部门召开了10余次协调会,最终形成了理论上可行的《三级医院评审第七章节指标定义明细表》,该文档详细记录了各项指标的公式及定义、计算方法、信息化的解读、所属的信息系统及负责人、指标解读部门、目前状态、可行程度等信息;(2)数据采集整理阶段:根据指标定义,信息中心与各应用系统厂家召开协调会,确定了指标在各应用系统中的数据采集点。该阶段与指标定义阶段是一个迭代交替的过程,一部分指标的定义如果无法实现,需要重新进行指标解读;(3)既往数据处理阶段:对于既往数据的处理,尤其是一些缺失类指标,采取增加首页附加页进行补录数据,通过医院协调,将2012年1~6月出院的6万余份病历实施了首页附加页的补录工作,以采集所需的各项指标数据;(4)指标汇总阶段:来自多系统的指标数据需要汇总,尤其一些指标分子分母来自不同系统,需要汇总后重新排除或计算。所有汇总数据分为3类:手工上报类、间接统计类、再加工类,即由信息系统根据定义先统计“疑似”病人,再由人工进行确认,如再住院、再手术等。
通过上述步骤,采用手工补录、数据提取、清洗加工、汇总排除等多种方式,应用DATABASE LINK、数据管道(PIPELINE)等多种技术手段,历时近5个月,较顺利地完成了日常统计学指标的提取工作。
2.2 针对信息化管理的改造
2.2.1 充分发挥信息化委员会的管理职能和实效
我院自2009年起建立了信息建设委员会,2010年对信息建设委员会进行改组,成员均为各职能部门的处级领导,同时明确规定了权利、义务及工作内容。近3年来,该委员会在信息化建设决策、重大事宜的协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管控和监督作用。
2.2.2 规范进行项目管理
经过长达半年的前期论证,最终进行了EMR更换工作。以此为契机,信息中心按照规范进行了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工作,从项目启动的可行性论证到各种会议讨论和决策、上线前的准备、实施计划及步骤、实施情况、预验收、验收等均进行规范管理,并整理系统操作手册、软件说明等技术文档。以EMR项目作为标杆,对近2年来实施的项目,如HIS、EMR系统、外网认证、心电系统、OA系统、手麻系统、灾备系统进行整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项目报告和软件系统档案。
2.2.3 完善信息中心内部管理
(1)管理制度。信息中心对科室《中心机房管理制度》、《岗位职责》、《项目负责人制度》等各项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对科室紧急预案进行多次讨论和反复修订,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以保证在突发事件前信息中心能以最快速度保证网络的畅通,恢复医院日常业务开展。此外,根据评审要求和我院实情,增补了《信息系统需求管理办法》、《医院信息系统发布变更管理流程》、《医院信息系统技术文档管理制度》等内部管理办法,以期将来的项目均能按照制度进行推进和管理。
(2)机房内部管理: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开展以来,中心除了修订完善各种制度,更多的是将制度落实到实处。除了实行7×24 h值班制,要求值班人员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做好交接班外,进一步加强对院内各种交换机、服务器、UPS等设备的巡检,并将全院计算机软硬件巡检工作的周期由半年1次更改为至少每季度1次,做好巡检记录和相关的巡检报告。
3 体会
3.1 理性地处理信息化与医院评审的关系
做为信息技术人员,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本次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强调对医院的检查评审应保持常态化,医院不能把迎接等级医院评审当成一次短跑,评审的目的不是靠短期内突击增补几套信息系统来达标。因此医院应该改变“为应审做信息化”急功近利的想法,避免进入“信息化是评审的大补药”等过分夸大信息效能的误区。应该理性地处理好信息化与医院评审的关系,按标准建设管理医院信息化[3],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
3.2 多元异构数据的提取是评审中的难点
对信息系统数据的有效提取和利用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多元异构系统的临床数据中心的建立已迫在眉睫[4]。为提高数据提取利用的效率,摆脱手工模式的束缚,我院正在搭建一套《医院等级评审指标分析平台》,采用可回溯的时间轴记录方式来展现一个住院病人的疾病发生和诊疗全过程,为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平台采集原生性事件数据,即提取临床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的数据做为直接依据,避免使用二次加工或由他人转录的数据所造成的信息衰减和不一致。
4 结语
总之,参加医院评审是利用外力推动医院质量改进的有效方法[5,6],当评审的效能逐步发挥,成为医院常态化工作时[7,8],医院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评审工作的顺利完成,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和缺陷。随着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的进一步深入,医院评审标准也必然对我国医疗机构评审和认证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此,医院的信息主管部门应尽早了解和解读评审标准,尽早实施对现有系统的再规划、再设计、再改造,以促进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摘要:医院等级评审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精细的要求,我院在评审的准备过程中,通过学习和领悟评审标准,结合我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情,明确了医院信息化建设面对的挑战,并初步提出了改进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医院评审,医院信息化,医院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三甲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S].2011版.
[2]李华才.把握好医院等级评审中的信息化建设方位[J].中国数字医学,2012,7(10):1.
[3]刘华.信息化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作用与责任[J].中国数字医学,2012,(12):3-4.
[4]岑跃进,董贵安,王继伟.军队医院等级评审需重视的几个问题[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4):319-320.
[5]赵紫榆,周小金,汤月萍.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推动医院建设发展[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21(3):24-25.
[6]刘堃靖,李享,张红.JCI认证助力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10):81-82.
[7]高春然.参加等级医院评审提高病案管理质量[J].中国医院统计,2008,15(1):85-86.
3.医院等级评审现状 篇三
【关键词】医院评审;持续改进;评审标准
医院等级评审是推动医院现代化管理及医疗事业快速发展的有力手段,是检验医院综合实力的标准[1]。我院在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中,护理部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在云南省卫生厅、卫生部的评审中,得到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2013年6月顺利通过省卫生厅、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现将护理部在评审期间的工作总结如下: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护理部多次组织召开护士长会议,统一对等级医院评审重要性的认识,并且树立“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理念,增强每位护士长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在此基础上,认真组织学习卫生部《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要求护士长对照《实施细则》进行逐条梳理,严格自查,分析评估,狠抓落实。
2 把握标准、重视台账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内容多,范围广,共6章,护理除了《护理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外,第一章至第六章涉及护理共计128款,其中核心标准11款,渗透在医院服务、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医院综合管理等其他项目中,可见护理管理涉及面之广、任务之重。此次评审是以现代评审、评价理念、角度、标准、流程、方式和方法,紧密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五大要素横向关联性及逻辑性进行的科学评价与分析,要求各医院管理者树立可持续发展及应对评审常态化的理念[2],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确保患者能得到安全的、高质量的、具有就医感觉的医疗服务。护理部组织学习《实施细则》同时,将台账资料作了分层、分线梳理,哪些是护理部层面的、哪些是科室层面的或护理部和科室同时要整理与准备的,做到全面真实、数据正确、图文并茂、符合逻辑。
3 层层培训、加深理解
为使全体护士长充分理解评审标准,医院将评审标准下发至每个科室。护理部主任首先对标准进行梳理,将重点、难点进行分解,通过护士长会议、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分别对各护士长进行培训,通过广泛的、多层面的培训动员,把评审标准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中去,带头在全院营造浓厚的迎评氛围。
4 落实标准,确保质量
4.1在设及护理的条款中5.3.2.1、5.3.3.1是护理核心条款,是此次评审护理工作的重点。开展扎实、有效的优质护理,成为等级医院评审的前奏,其结果势必影响医院的评审。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我院通过增加人力资源、采取“扁平化”排班模式、增加绩效等方式,让优质护理服务标准走下墙,走向患者身边。2010年5月,我院通过2个示范病区,逐步增加到4个病区、8个病区,通过强化基础护理,做实生活护理,深化护理内涵,改善护理服务,提升护理队伍的职业形象,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到2011年底,全院21个病区全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2012年11月,21个病区一次性通过云南省卫生厅的验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4.2在医疗实践中护理人员接触患者最为频繁,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面护理人员占有重要的地位。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的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涉及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护理管理中,建立健全护理三级管理体系,制定消毒隔离考评标准,严格强化管理。消毒隔离督查组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各种检查情况详细记录,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整改,并进行效果评价,检查结果与奖金挂钩,护理部每月通报结果。
5 完善制度,持续改进
5.1强化护理质量控制组的作用,分设优质护理、病房管理督查组;危重病人、护理文件督查组;护理教学督查组;急救药(物品)督查组;消毒隔离督查组五个大组。各督查组组负责对照标准对各项制度职责、操作规程、护理常规、服务流程进行修订、完善、督查。各护理单元结合科室实际完善本科室的内容,科室质控小组每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认真记录,及时督导整改。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检查各项制度职责的落实,各组按照标准,负责完成督查主要内容有:
5.2分级护理、优质护理落实情况、床头交接班、护理差错管理等核心制度的落实。
5.2.1全院统一购置更换急救车及车内急救药品和物品,制作药品摆放示意图、抢救药品口诀。
5.2.2加强高危险药物如氯化钾、浓氯化钠、化疗药物与普通药物分类存放的管理,使用红色标识,提高用药安全。
5.2.3完善各种识别标志如“腕带”识别标识的使用,由重症患者使用“腕带”,改为对每一位患者男患者为兰色,女患者为粉红色。
5.2.4护理不良事件管理。
5.2.4.1对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使用各种警示标识牌:防跌倒、防压疮、防管道滑脱、皮试阳性、氧气四防卡等。护理教学督查组负责制定详细的“三基”培训、操作考试考核计划,分组进行督导、落实、检查,考试不合格再次补考,直到达标为止。
6 实战演练,提高应检能力
针对标准中每个知识考核点,护理部专门作了归纳与分类,哪些是要查资料的,哪些是问护士的,哪些是问病人的,哪些项目实地操作等等,帮助大家有计划、有步骤准备。准备初期护理部着重分批、分時段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护理管理核心制度、应急预案、关键环节服务流程等。为确保护理质量,培训均安排在中午和晚上进行。本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理念,每位护士在毫无怨言完成繁重日常工作的情况下,放弃休息,不辞辛苦地参加培训,期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打给家人的电话—我晚饭又不能回来吃了。护理部也花了1个月时间,对全院护士作了心肺复苏培训,准备中期护理部分别对全院各科的台账资料作了检查与指导,组织科室骨干,先后8次对标准台账进行统一。准备后期护理部又对照标准重新梳理检查,查漏补缺,特别是应知应会知识点,要求每位护理人员人人过关掌握。ICU、急诊医学科是这次检查的重头戏,医院、护理部多次进行实战演练,不断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
6 体会
医院的发展、护理工作的提升远不是一次评审就可一蹴而就的,通过等级医院的评审,护理部认真解读、梳理标准,层层动员培训,全体护理人员在护理部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对照标准逐条自查、及时整改,不断总结既往经验,立足新的起点,逐步使各级人员落实标准的意识不断增强,持续质量改进的理念不断强化,逐步形成了按照标准良行运行的有效机制。由此可见,护理部在医院等级评审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达到了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方针“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注重内涵”,使医院的护理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家凤 《中国医药卫生》2013年第2期
4.等级医院评审修改版 篇四
【字号来源:北京市卫生局网站日期:2012-01-31大
中
小】京卫医字〔2011〕193号
各区县卫生局、海淀区公共委,各三级、二级医院:
现将《北京市医院评审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有关单位结合实际,统筹安排,积极准备,认真落实有关要求,做好医院评审相关工作。
联系人:齐士明,姜凤梅
联系电话:83970633,83970641
传真电话:83560322 电子邮箱:bjyyps@163.com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附件:
北京市医院评审方案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1994年2月26日国务院令第149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卫医管发〔2011〕75号)要求,结合北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北京市医院评审委员会
1、北京市医院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主任委员:
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 方来英
常务副主任委员:
市卫生局副局长 毛羽
副主任委员: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刘印春
市财政局副巡视员 师淑英
市人力与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 张大发
市卫生局纪委书记 何群
市中医管理局局长 赵静
委员由下列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
(1)市卫生局:医政处、办公室、应急办、疾病控制处、法制监督处、监察处、科教处、基层卫生处、妇幼与精神卫生处、药械处、发展计划处、安全保卫处、组织处、宣传处、财务处、审计处、人事处、工会、信息中心。
(2)市中医管理局医政处。
(3)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管处室。
各区县卫生局成立本辖区的医院评审委员会。
2、北京市医院评审委员会主要职能
(1)北京市医院评审的领导、组织、指导、质量控制及监督管理工作。
(2)审定北京市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
(3)审定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
(4)审定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
(5)审定全市三级甲等、三级乙等和二级甲等医院的医院评审工作报告(包括评审工作概况;书面评价、医疗信息统计评价、现场评价和社会评价;被评审医院的总分和评审结论建议;被评审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意见及期限;应当说明的其他问题等)。
(6)开展北京市医院评审的纪律检查工作。
各区县医院评审委员会负责辖区医院评审的领导、组织、指导、质量控制及监督管理;审定辖区医院评审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审定辖区内二级乙等、一级医院评审工作报告。
(二)成立北京市医院评审工作办公室
1、市医院评审工作办公室组成第一办公室:负责北京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评审。
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医政处,办公室主任由医政处处长兼任。
第二办公室:负责北京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的评审。
办公室设在市中医管理局医政处,办公室主任由医政处处长兼任。
2、医院评审工作办公室主要职能
(1)负责贯彻执行市卫生局和市医院评审委员会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2)负责北京市医院评审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安排、指导实施。
(3)负责组织制定北京市医院评审有关工作制度。
(4)负责研究确定被评审医院提交的医院评审申请书内容。
(5)负责研究制定北京市医院评审工作流程。
(6)负责组建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组。
(7)负责审查、核实、修改北京市医院评审工作报告,并报市卫生局局长办公会审议。
(三)成立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委员会
1、专家委员会组成专家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市医院评审委员会研究确定。专家委员会由四部分人员组成:
(1)专业专家:由各三级医院按照医院管理、医务管理、医疗管理、医技管理、护理管理、院感管理、病案管理、后勤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DRG)等10个方面进行推荐,报市卫生局和市中医管理局审定、选聘。
(2)医疗保险机构专家。由医疗保险机构的行政管理部门推荐,市卫生局和市中医管理局审定、选聘。
(3)社会评估方面专家。由相关管理部门推荐,市卫生局审定、选聘。
(4)群众代表。由市卫生局审定、选聘群众代表。
推荐条件详见《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推荐条件》(附件1)。各专业组组长由该专业组专家全体成员选举产生。
各区县卫生局成立辖区相应的医院评审专家委员会。
2、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能
(1)根据卫生部各级各类医院评审标准,结合北京市医疗卫生工作重点、医院管理实际和特点,遵循“内容只增不减,标准只升不降”的原则,进行适当调整,制定北京市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
(2)按照医院评审办公室安排,作为评审专家组成员开展医院评审工作。
(3)完成市卫生局、市医院评审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医院评审组织
市卫生局委托第三方作为北京市医院评审组织。
(一)受委托第三方单位
北京医院协会。
(二)医院评审组织主要职责
1、在市卫生局和市医院评审委员会领导下,具体负责北京市医院评审的技术性工作,提出医院评审结论建议。
2、在市卫生局领导下,参与组建医院评审专家库,参与制定医院评审专家库办法,参与组织医院评审专家的培训工作。
3、审核医院评审专家组提交的医院评审工作报告,必要时可提出对医院评审中的某些内容进行重新审议或评审的意见,报送市医院评审办公室。
4、完成市卫生局、北京市医院评审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总体安排
(一)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2年3月)
1、市卫生局制定印发北京市医院评审方案。
2、市卫生局根据卫生部《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制定《北京市医院评审办法》。
3、根据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各级各类医院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结合本市实际,遵循“内容只增不减,标准只升不降”的原则,制定北京市各级各类医院评审标准。
4、建立医院评审专家库。请各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按照《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推荐条件》,填写《推荐医院评审专家名单一览表》,加盖医院公章,于2012年1月20日前报送市卫生局医政处,同时将电子版上报指定邮箱。
5、成立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委员会。
6、印刷北京市医院评审文件汇编及相关材料。
7、开发研制北京市医院评审管理软件。
8、召开有关会议部署北京市医院评审工作。
9、培训医院评审专家。培训主要内容为医院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医院评审申请书、医院评审方法和相关要求。市医院评审工作办公室确认培训、考核合格名单,由市卫生局统一颁发医院评审专家聘书。
(二)自评上报阶段(2012年1月-2012年6月)
1、各三级综合医院、三级专科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根据市卫生局印发的医院评审标准和医院评审申请书的要求,准备相关文档材料,开展医院自评工作,并做好自评报告和接受北京市医院评审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他医院自评工作时间另行安排。
2、上报医院评审材料。各三级综合医院、三级专科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应向市卫生局提出医院评审申请,具体上报时间和医院评审申请书内容另行通知。
3、各三级综合医院、三级专科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在提交医院评审申请书前,应当开展不少于6个月的自评工作,并做好工作记录。
(三)现场评审阶段(2012年7月开始)
1、先行评审。市医院评审工作办公室组织医院评审专家对1-3家三级综合医院先行评审。
2、统一评审。在总结先行医院评审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医院评审流程,优化医院评审方式,改进医院评审工作。市卫生局统一下达当进行医院评审的医院名单及评审时间安排。
3、评审顺序。医院评审基本顺序先为三级医院(含专科医院),后为规划设置的区域医疗中心,再为二级甲等综合和专科医院。遇有情况变化时,以市卫生局的安排为准。各区县卫生局负责辖区内二级乙等、一级医院的评审工作安排。
(四)医院评审结论公布阶段
1、报告评审情况。北京市医院协会对医院评审专家组提交的医院评审工作报告审核同意后,将其报送市医院评审办公室。
2、确定评审结论。市医院评审办公室将被评审医院的评审工作报告提交市医院评审委员会讨论同意后,报市卫生局局长办公会审议。
3、评审结论公示。市卫生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被评审医院工作报告后,由市卫生局向社会公示医院评审结论15天。
4、发放等级证书及标识。根据医院评审结论,由市卫生局向被评审的医院颁发卫生部统一格式的等级证书及标识。
5.等级医院评审讲课要点 篇五
卫生部评价出陈虎副处长讲课要点:
一、看框架、要通读、悟理念、抓重点、学方法、先知后行、持续改进。
二、以前的重点是质量控制,新一轮医院评审重点关注质量改进。
三、新的关注点:
医院系统管理和整体服务水平
强调科室质量管理的作用
质量监控指标数据的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
四、方法:
追踪检查法、逐项检查、文档审查、数据分析、人员访谈、明查与暗访。
五、追踪方法学的操作:
追踪患者、专项管理系统
员工参与为主
以开放式的问题发问
了解制度、流程与实际操作过程
确认矛盾处、标准符合程度、写与做的一致程度
六、系统追踪
评估组织系统、而非单一部门
评估医院内的团队协作
深入一线工作人员,了解每一台一线人员如何照护患者,以及他们所处的管理环境。
七、追踪过程
住院患者中,医疗服务横跨多科/多单元者
选择一位患者,透过病历,形成一个路线图访谈实际提供服务的人员或提供此类服务的人员,对照实际标准规范如遵从度存在问题,会扩大追查,以确定是个别问题还是组织系统问题,在追踪过程中,会随时要求看相关制度、程序或相关文件,同时要求提供该服务人员的证件资料,以审核其能力及资格。
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质控办戴晓娜副主任讲课要点:
一、追踪评价方法学就是对患者在整个医疗过程中获得诊疗护理及后勤支持等服务的经历进行追踪。该方法可以让评价者从患者视角“看”医疗服务,并进行分析,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追踪的重点在于质量和安全,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强调患者安全及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对某些特定的管理标准进行专项追踪检查,如质量指标应用、药物管理、感染控制等,考察在这些领域中医院管理的整个过程。
如药物管理的系统追踪:特殊药物的选择、采购、储存、开立处方、准备、调剂、转运、给药及药物反应监测等。
二、重点实地部门访视
重症医学科、外科病房、新生儿病房、手术室、导管室、内镜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检验科、洗衣房、医疗废弃物处理中心、污水处理中心 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
院感委员会计划的执行
感染监测指标体系
环境(无菌、清洁、污染、普通区域)
消毒与隔离程序
应急程序
抗菌药物与耐药警示管理
人员培训
追踪法与传统检查法的区别:
新的病人系统焦点:
面谈焦点在系统及过程
质量改进
过去的部分功能焦点:
以问题及回答方式而谈
质量控制
追踪方法学应用的意义
病人:改善病人安全、改善病人照护质量、改善就医流程
医疗机构员工:凝聚团队共识与默契、改善团队沟通与运作模式
医疗机构:降低风险、持续提升医疗质量与病人满意度、有机联动维持高标准状态 中国医院协会评价部王吉善解读评审细则:
追踪检查法检查内容如下:
结合使用评审检查申请书中提供的信息。
追踪一点数量患者对医疗机构整个医疗流程的体验。
允许检查员检查医疗流程中一个或多个环节,或环节衔接处的表现。
对单个患者的追踪活动:
对单个患者的追踪活动室现场检查时使用的一种方法,旨在追踪某患者在医院的治疗体验。
追踪法是利用真实患者来分析医院医护服务系统的一种方法,并作为遵守国际标准方面的评估框架。在进行单个追踪时,检查员将会:
利用当时可能的记录,追踪由医院或在医院里向患者提供护理、治疗或服务的过程;评估各学科、各科室、各项目、各服务或各单元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所提供的治疗和服务中的重要职能;
评价各相关环节的表现,特别强调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各环节间的结合与协调;找出各相关环节中的潜在问题。
单个追踪目标患者的选择标准:
1、处于该医疗机构诊治的前五大类患者;
2、与系统追踪如感染预防控制和用药管理相关的患者;
3、跨治疗项目的患者,从医院转为家庭医疗的患者;
4、从其他医院来的转院患者;
5、当天或第二天即将出院的患者;
6、跨治疗项目的患者如从医院到长期医疗
检查员将追踪患者体验,查看医疗机构中不同人员和部门提供的服务,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接”。这类评估旨在发现系统性问题,既考察医疗机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又考察这些部
分如何配合共同提供安全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检查员可能从患者当前所在位置开始追踪检查。之后可能去患者第一次进入该医疗机构的地方进行检查,然后可能去该医疗机构的服务强项,或者去患者接受质量和其他服务的任何地方,检查顺序可以变更。
案例:
追踪检查法-----用每一个细节确保医疗安全
“给病人量血压,那块布直接接触了不同人的皮肤,就有可能发生相互感染,我建议你们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套。”
“住院病人用的热水瓶,原则上讲,也是会传播疾病的,应该注意更换瓶盖和瓶塞。”“血糖仪,应该一周校正一次。这是预防性的维修,包括CT、磁共振都需要这样。”
“磁共振检查室应该放置不含金属的灭火器,大楼的屋顶有烟蒂,希望不要有人在上面吸烟了。”
“你们的窗帘非常好,保护病人的隐私,即使在病人很多时,也能让病人有想要的私密空间。”
上周,邵逸夫医院被4个老外“考官”从里到外来了一次地毯式检查。这是一次严格的JCI复评,即全球评估医院质量的权威认证。“我们3年前通过了首次认证,现在是复评。”邵逸夫医院何超院长拿着老外“考官”汇总的复评“成绩单”激动地向记者介绍:“你要知道,这是按照1033项高标准考察出来的,包括医院的管理、医疗、护理、设施安全等,除了17项管理方面的部分符合,其他全部达到满分,1000多项满分啊,连老外都竖起大拇指。”
用细节确保医疗安全
4个老外,一周的时间,几乎上天入地把医院的角角落落翻了个遍。“他们走路,看地板会不会让人滑倒,看有没有走廊扶手和残疾人通道,甚至翻看垃圾桶里有没有烟头,以此判断无烟医院是否名副其实。有个官员爬到了病房楼的房顶天台上,在那里发现了一个烟蒂,马上记录在案。天台上吸烟虽然不会影响病人的健康,但有防火的隐患。”一位陪同检查的翻译不得不佩服老外专家的顶真。
以往,病人入院会使用病房里提供的热水瓶,或者自带热水瓶。“这样会有交叉感染的风险,最好是一个病人换一次热水瓶。”检查官员的要求比较高。可换热水瓶的费用谁来出?最终沟通协商以后,医院给新住院病人的热水瓶换一个新盖子,这一做法得到了“考官”的认可。
检查人员看到10%的氯化钠放在护士站,大的包装上明确写着“高危药物”,但内部的小瓶子上,没有类似的提示。“最好,每个小瓶子也有这样的提示,因为这是在病人区域。”老外一边提醒,一边记录。
这些在普通医院看似再平常不过的现象,到了检查专家的法眼里,几乎是吹毛求疵地提高了标准。但医院的工作人员很理解:“JCI的标准每年都在提高,都是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
访病人查医疗程序
JCI认证专家用“追踪检查法”查看医院的就医流程,从住院病人名单中随便挑选几个病人,追踪病人住院就诊的整个流程,从急诊、门诊、住院、检查科室、检验科甚至到手术,完全从病人的视角看医院的每个环节。
检查组成员Richard先生随即访问了一个刚刚做过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这位19岁的男生胆囊切除手术以后发烧,比正常出院时间迟了2天。“医生向你解释发烧的原因了吗?”Richard问。“医生说我是术后有感染,主要是抵抗力下降了。”男生说。其实,这个问题是考察医生有没有及时进行患者教育,与患者及时沟通。
“那你觉得自己在这里就医有什么感觉?”又一个问题。“这里环境好啊,护士穿的花衣服很像在家里,很亲切。在这里治疗很放心,有安全感。”男生说着自己笑起来。Richard最后一个问题,“你有没有留意到,医生在跟你接触的时候,之前和之后有没有洗手?”男生想了一下说,“医生查房时,进来以后都会先洗手,查完以后再洗手再查下一个病人。”
6.医院等级评审实施方案 篇六
全院各科室、部门: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通知,今年我省将全面启动等级医院评审工作,为认真做好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加强我院等级评审工作的组织领导,对照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卫医管发 〔2011〕33 号)、《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要求,在总结我院第一周期三级乙等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我院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院职工认真学习《评审标准》,严格执行《实施方案》,扎实组织开展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准备接受评审工作。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紧密围绕公立医院改革各项工作任务,以新一轮医院评审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以病人为中心”的评建核心,促进医院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工作目标
在确保我院顺利通过综合医院评审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规范、深入的自查整改工作,进一步强化医院内涵建设,推进医院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领导机构
组 长:院党委书记、院长 副组长:其他院领导 成 员:职能部门负责人 下设等级评审工作办公室。
四、专项工作组
为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根据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成立三个专项工作组,具体负责对口工作,同时由于各项工作内容相互交叉和融合,要求各工作组在工作中既有分工,又相互密切合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自查整改,定期督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共同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
(一)党政管理组 组 长: 成 员:
主要工作任务:
(1)医德医风管理;(2)院务公开;
(3)患者的合法权益管理;(4)社会评价各项工作。
(二)医疗质量管理组 组 长: 副组长:
1.医疗质量管理一组 组 长: 成 员:
主要工作任务:
(1)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2)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3)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
(4)重症医学科管理与持续改进;(5)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
(6)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7)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8)病理管理与持续改进;(9)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10)介入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11)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
(12)其他特殊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13)投诉管理;
(14)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15)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16)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17)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18)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19)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
2.医疗质量管理二组 组 长: 成 员:
主要工作任务:(1)临床医学教育;(2)科研及其成果推广;
(3)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4)医疗技术管理;
(5)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6)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7)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8)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9)中医管理与持续改进;
(10)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11)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12)病历,案,管理与持续改进。(13)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14)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15)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16)预约诊疗服务,门诊流程管理,急诊绿色通道管理,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
(三)行政后勤管理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主要工作任务:
(1)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管理;
(2)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完成医院的管理;
(3)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科学规范化管理;
(4)落实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5)应急管理;
(6)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管理;(7)就诊环境管理;
(8)临床营养管理与持续改进;(9)依法执业管理;
(10)明确管理职责与决策执行机制,实行管理问责制;
(11)依据医院的功能任务,确定医院的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12)人力资源管理;(13)信息与图书管理;(14)财务与价格管理;(15)后勤保障管理;(16)医学装备管理。
五、实施步骤
(一)组织动员阶段(2012年2月—3月)
1.制定院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和专项工作组,明确职责; 2.进行全院动员;
3.组织深入学习评审标准和细则。
(二)自查、落实、整改阶段(2012年4月—10月)1.各专项工作组按照标准和细则认真组织落实工作;
2.按标准查缺补漏,完善各项工作,同时注重痕迹记录和资料的整理。
(三)自评、整改、申报迎评阶段(2012年11月— 2013年3月)1.专项工作组按照评审标准进行自评,2.等级评审工作办公室根据各工作组的要求,组织进行复评,并对不足之处督促整改,再次复审,3.根据全院评审工作情况报省评审中心,接受评审。
2012年
7月
7.医院等级评审现状 篇七
1 工作方法
1.1 健全组织, 明确责任
成立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的护理在职教育管理领导小组, 科室成立护理教学管理小组, 明确职责。制定《护理教学管理制度》《护理科研管理制度》《护理人员在职培训管理制度》和《护理人员在职教育管理方案》, 内容包括岗前培训、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层级培训、专科护士培训、护理管理干部岗位培训、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外出进修培训等。遵循“以点带面”“促两头带中间”的教育原则, “点”即以医院等级评审为切入点, “两头”即一头为护士长、专科老师和科室骨干, 另一头为新聘护士。
1.2 分层次全面实施培训与考核
1.2.1 加强护士长培养
(1) 每年初院内举办1期护士长管理培训班, 为全年工作打好基础。 (2) 指定新老护士长一对一帮带。 (3) 制定《护士长岗位目标管理考核评价标准》及《护士长考核测评表》, 内容涉及护理教育, 对考核结果不理想的护士长实行科护士长蹲点帮带。 (4)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聘请省内外专家来院授课, 就护理管理中的困惑、难点及医院等级评审相关问题现场答疑。组织全体护理管理干部参加省级医院管理实践、学术交流活动, 到首批通过评审医院跟班学习。
1.2.2 加强新聘护士规范化培训
新聘护士规范化培训周期为1年, 实施培训计划, 示教室专人管理, 在全天开放, 脱产集中理论强化培训的基础上, 每月理论考试1次, 每半月培训考核2项操作, 将每项操作标准制作成视频, 临床考核验收。科室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带教, 每周、每月有计划、有考核、有效果评价, 发放《培训手册》, 作为技术档案。
1.2.3 加强护理骨干培养
(1) 将40岁以下、主管护师以上、表现良好、综合素质高、在科室发挥带头作用的人员纳入骨干范畴, 作为护士长候选人、质量控制员、等级评审员全面参与质量、教学、资料等管理。37名护理骨干通过竞聘成为护士长、助理护士长、护理部干事。 (2) 举办年轻护士岗位胜任力技能大赛。参赛项目包括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即兴写作与演讲, 明确考核标准和权重比例。经过动员、选拔、参赛、表彰4个阶段, 50名优秀选手进入决赛, 促进青年护士综合能力提升。 (3) 组织162名护理人员院内儿科、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 (ICU) 、神经内科、普外科、内分泌科短期轮科培训, 学习职业素质、整体护理、伤口护理及小儿静脉穿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等技术。
1.2.4 加强专科护士培养
(1) 指导急诊科、ICU、手术室、移植科、新生儿科、肿瘤科制订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并落实。 (2) 制定6个专科护理小组 (静脉输液、伤口护理、管道护理、介入护理、糖尿病护理、危重病人护理) 工作目标, 健全制度职责。小组每季度授课1次, 不定期护理查房及会诊。PICC门诊行置管316例, 维护3 194例次, 对28个临床科室置管横断面调查并针对问题进行整改;伤口护理小组对120余例次疑难伤口进行指导, 2次院外会诊, 6次上门服务;糖尿病小组会诊90余例次;伤口门诊自2013年7月份成立以来接诊2 000余例次, 护理造口病人400余例次;管道护理小组对各种类型管道的护理及标识进行了规范。32人参加学会组织的专科护士培训并获相应资质。 (3) 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手术室申报并接受湖南省专科护士培训实习基地现场评审, 重症医学科成为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实习基地。
1.2.5 落实医院等级评审继续教育工作
(1) 将要掌握的内容编成《应知应会》手册, 随身携带, 定期抽考。 (2) 列出需要培训的内容, 制定培训方案。 (3) 举办规章制度与等级评审理论知识考试和抢答赛。 (4) 科室组织工作流程、应急预案演练, 形成演练—总结—再演练培训模式。护理部主持和参与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新生儿丢失、新生儿窒息、过敏性休克、手术安全核查、停电、地震、突发群体性伤害事件医疗救治、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置等演练。 (5) 分层次组织呼吸机、心肺复苏、除颤仪、心电监护、心电图机等10余种抢救仪器设备相关知识及操作培训。示教室派专人分次分批示教、指导及考核验收1 260人次。 (6) 按计划、分步骤、分章节进行三基理论考试2 258人次, 平均分85.57, 通报考核结果, 按《护理三基考试管理规定》奖惩。
1.2.6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1) 编辑50件“一医护理工作掠影”视频作品, 应用于临床教学, 规范治疗、护理、康复、健教流程。 (2) 按《在职教育培训方案》落实每月1次全院业务讲课和护理操作示范、每月2次以上护理查房及疑难病人会诊、每季度1次护理沙龙及大科内业务讲课, 每半年1次护理双语查房。 (3) 每年在批量接受进修、实习人员前举办带教老师培训班。
1.2.7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
(1) 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急危重症病人护理安全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研讨会”, 13位省内外知名专家围绕护理服务体系建设及成本管理、护理安全目标管理及安全文化建设、护理品质管理等议题进行授课。 (2) 与《当代护士》杂志社联合举办全国“优质护理服务与护理科研创新研讨会”, 对14项护理革新的学术成果进行交流、评奖。 (3) 成立医院IV Team培训中心, 举办全市静脉治疗研讨会。 (4) 200余人次参加院外各种会议及进修培训, 开展汇报讲座。 (5) 邀请香港护士培训与教育基金会资深康复护理专家来院进行康复护理技术的现场授课与指导。
2 结果
2.1 专业技能和护理质量提高
在全省护理岗位技能创新竞赛中, 我院代表本市参赛并荣获团体组织奖, 1人夺得重症监护铜奖, 是全省29个地市代表队中仅有的3个获奖队之一。《当代护士》杂志以“追求卓越绽放璀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卓有成效”为题专题报道我院护士培训工作。2012年、2013年护理质量平均分达96.5分、96.8分。神经内科1名92岁的中风病人意识昏迷、全身消瘦, 住院500多天未发生一起护理并发症, 出院后家属送来锦旗。1造口病人, 因造口周围红肿、糜烂, 严重不适感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 国际伤口造口师 (副主任护师) 为病人精心护理, 病人很快康复。
2.2 病人满意率提升
2012年和2013年收到病人心声本表扬留言17 344条、公开表扬信锦旗487件。出院病人满意率分别为95.06%和96.91%。2名我国台湾同胞因交通事故,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 病情稳定, 病人及家属对我院的护理工作表示高度的认可, 称赞护士非常贴心。还有病人家属在网站发帖, 盛赞我院护士是“将爱默默奉献给病人的好护士”。多名网友也表示我院“奉献式”的最美护士很多, “工作辛苦, 态度热情, 服务周到”。
2.3 应急能力增强
在高速公路大型车祸中, 16例伤者在19min内全部完成检伤分类、评估伤情、预约检查、急诊处置及住院治疗等, 全程工作有条不紊, 体现了较好的急诊急救水平及公共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受到社会高度好评。
3 讨论
3.1 医院等级评审是促进护理继续教育的举措
医院等级评审要求三级医院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 强化管理, 提供优质服务。只有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 才能提高护理质量, 提升服务品质, 确保护理安全, 才能深化“管理出效益”的内涵, 才能达到医院等级评审的最终目的。
3.2 护理继续教育是转变服务观念的保证
教育和培训不仅是机械的理论学习和操作训练, 而是在领会和潜移默化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全员、全程、全面参与教育与培训, 服务观念转变。2名护士不顾自身安危勇救跳楼病人的优秀事迹, 被省、市媒体誉为常德的“最美护士”, 并被推荐为“中国好人榜”候选人。肾病内科1病人, 入院时骶尾部压疮坏死深达骨膜, 全身恶臭, 管床护士每天不厌其烦地为病人做护理, 擦浴、翻身、清创, 换药, 让病人感觉清爽舒适, 病人及家属非常感动, 赞誉护士做了子女都做不到的事情。
3.3 改进培训模式是提高培训效果的条件
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需通过技术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体现, 把机械记忆转化为形象记忆, 达到最佳的效果[1]。由于医院发展, 近3年新聘护士成倍增加, 年轻护士更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取经验。将强记改为演练后, 体验情景, 熟练掌握了应急处理流程, 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 医护之间配合更加默契, 医生诊疗操作、护理操作及医嘱的执行更加有序[2]。
医院等级评审, 旨在通过评审标准的对照, 找出问题和差距, 促进医院持续改进, 并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我院护理工作将以此为契机, 保障质量、优化流程、改善服务、提升品质。将护理管理引入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轨道, 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 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 适应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
摘要:[目的]总结医院等级评审护理继续教育的方法。[方法]护理部以开展第2周期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 分层次、分阶段、分专科强化继续教育, 通过健全组织, 加强护士长、护理骨干、新聘护士、专科护士的培养,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结果]护士专业技能增强, 护理质量提高, 病人满意度提升。[结论]开展医院等级评审, 认真落实继续教育是转变服务观念, 提升服务品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医院等级评审,护理继续教育,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余荣, 刘仁群.零碎时间学习法在护士在职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1, 25 (3B) :743-744.
【医院等级评审现状】推荐阅读:
等级医院评审材料09-17
一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三类指标08-14
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病历书写重点要求07-03
医院等级评审院科两级需培训的知识点07-18
医院等级划分标准06-17
医院职称等级划分09-02
等级医院复评汇报材料08-09
等级医院科室自评及分析09-21
服务等级评审报告08-11
曹县医院二甲医院评审的总结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