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乡镇卫生院管理规范

2024-08-28

陕西省乡镇卫生院管理规范(精选8篇)

1.陕西省乡镇卫生院管理规范 篇一

《山西省乡镇卫生院分流人员

安置办法(征求意见稿)》政策解读

《山西省乡镇卫生院分流人员安置办法》(以下简称《安置办法》)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配套文件,这个文件对全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中,乡镇卫生院实施岗位管理制度和聘用制度后未能竞聘上岗的原有工作人员,提出了安置意见和办法。《安置办法》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按照我省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安置改革中乡镇卫生院分流人员,旨在保证乡镇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顺利完成,促进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综合改革的开展,推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一、分流人员安置工作的目标和原则

分流人员安置工作的目标是,按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精神,参照兄弟省的具体做法,结合我省实际,妥善安置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中乡镇卫生院因各种原因未能竞聘上岗的原有正式职工和非正式职工。

分流人员安置工作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和谐稳定的原则,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分流人员的切身利益,保障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坚持深化改革,促进队伍建设的原 1

则,认真实施人员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资格准入制度,选人用人环节上确保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三是坚持依法办事,确保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严格操作程序,确保分流安置工作规范有序、公平公正。

二、安置工作的对象

这次安置工作的对象是,2009年12月31日前已进入乡镇卫生院工作且在这次改革中确定需要进行分流的两类人员:一是定岗竞聘中未聘的正式职工(正式职工是指经县级组织、人事、劳动部门审批办理了相关手续的正式工作人员);二是定岗竞聘中未聘的非正式职工,包括临时聘用人员、小集体人员。

三、分流人员的具体安置办法

㈠正式职工分流人员的安置办法

对于正式职工分流人员的安置,主要采用五种方式:系统内挖掘岗位再就业,内部退养,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支持学习深造、培养基层人才,分流人员过渡安置。安置方式中,系统内挖掘岗位再就业,内部退养为系统内部安置办法;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支持学习深造、培养基层人才为系统外部安置办法。

1、系统内挖掘岗位再就业,是专门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安置办法。未聘人员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由人社、卫生

行政主管部门视情在本县(市、区)卫生系统内集中所有空缺岗位和其他新增岗位,统一组织分流人员进行再次竞聘上岗,最大限度地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在本地系统内部就业。并且规定在今后三年之内,县(市、区)辖区内乡镇卫生院如有空缺岗位,符合岗位条件的分流人员可以参加竞聘上岗,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2、内部退养安置办法,对符合“截至2010年12月31日,工作年限满30年或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分流人员,本着本人自愿的原则,给予办理内部退养。内部退养人员的待遇参照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执行。参加养老保险的内部退养人员内退期间,单位和个人继续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这部分内部退养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事业单位办法办理退休手续。国家及省出台新的事业单位改革政策时,按相关规定执行。对于符合病退条件的,可办理病退。

3、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安置办法,是通过工商、税务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和五年内税收方面的优惠,支持鼓励分流人员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创办或领办经济实体。分流人员要与原单位解除人事关系,一次性发给分流人员相当于本人3年原基本工资的补偿金,另按本人连续工龄计算,每1年工龄,加发本人解除人事关系前1个月原基本工资的补偿金。自谋职业的分流人员,其原在事业单位的参保缴费年限与分流后的参保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4、支持学习深造,培养基层人才的安置办法,是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分流人员进行学习深造。这部分人员学习期满后,不再安排工作。对经学习提高后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或取得相应执业(从业)资格的,可以参加原乡镇卫生院、本县(市、区)其他乡镇卫生院或行政村卫生室相应空缺岗位的竞聘,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用。

5、分流人员过渡安置的办法,对按以上四种方案还未能安置的人员,采取过渡性安置。这类分流人员按以下规定发放生活补贴:第一年按原基本工资加在职同条件受聘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之和的80%计发;第二年,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加在职同条件受聘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的80%计发;第三年起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发,直至找到新的工作岗位。

(二)非正式职工分流人员的安置办法

此类分流人员要与原单位解除聘用关系,享受以下待遇:

1.给予经济补偿。对未竞聘上岗的非正式职工参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予以解除聘用关系,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2.落实相关保险。按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符合享受失业等保险待遇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3.积极推荐聘用。对具有相应执业(从业)资格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由乡镇卫生院推荐到行政村卫生室竞聘。

2.陕西省乡镇卫生院管理规范 篇二

1 一般情况分析

1.1 性别构成

在263名院长中, 男性258人, 占98.10%, 女性5人, 占1.90%。女院长是凤毛麟角。

1.2 年龄分析

30岁以下3人, 占1.14%, 30~35岁52人, 占19.77%, 36~40岁94人, 占35.74%, 41~45岁65人, 占24.71%, 46~50岁27人, 占10.27% , 50岁以上22人, 占8.37%。院长大多数在36~45岁, 占60.45%。

1.3 任职时间

任院长5年以下115人, 占43.73%, 6~10年90人, 占34.22%, 11~20年49人, 占18.63%, 21~30年7人, 占2.66%, 30年以上2人, 占0.76%。任院长大多数在10年以下, 占77.95%。

1.4 任职方式

院长由上级任命的162人, 占61.60%, 竞争上岗的101人, 占38.40%, 比2000年调查仅有3.50%院长是竞争上岗的提高了近35% (2000年调查含有一般和中心卫生院院长) , 表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2002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 在全县 (市) 或更大范围内公开招聘乡镇卫生院院长的要求, 公开招聘了一批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担任院长。

1.5 学历构成

本科以上73人, 占27.77%, 大专148人, 占56.27%, 中专39人, 占14.83%, 无学历3人, 占1.14%。2000年调查本科7.57%, 大专43.08%, 中专45.19%, 无学历4.16%。两次调查都表明, 院长大多数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这次与2000年调查相比, 院长学历有了明显提高, 本科学历的提高20.20%, 大专学历的提高13.19%。据了解, 院长们主要是通过读夜大学等继续教育提高学历的, 真正通过全日制医学教育取得本科学历的还是很少。

1.6 职称构成

院长有正高职称的仅1人, 占0.38%, 副高职称15人, 占5.70%, 中级职称199人, 占75.67%, 初级职称38人, 占14.45%, 无职称10人, 占3.80%。2000年调查高级职 (正高和副高) 称占3.64%, 中级职称占52.70%, 初级职称占41.78%, 无职称人员占1.88%。这次调查与2000年相比, 院长专业职称整体上有了较大提高, 有高级职称的提高2.44%, 中级职称的提高22.97%。

1.7 执业资格和所学专业构成

院长中有执业医师231人, 占87.83%, 执业助理医师8人, 占3.04%, 执业护士1人, 占0.38%, 执业药师3人, 占1.14%, 其它20人, 占7.61%。院长所学专业构成, 临床191人, 占72.62%, 中医40人, 占15.21%, 公共卫生13人, 占4.92%, 药学9人, 占3.42%, 护理1人, 占0.38%, 非医学专业9人, 占3.42%。2000年调查临床64.03%, 中医22.59%, 公共卫生4.75%, 检验、放射等7.16%, 非医学专业1.47%。从执业资格和所学专业可以看出, 院长们大多是临床医生, 两次调查基本一致, 专业构成没有太大变化。

1.8 从事专业构成

所学专业与实际从事专业工作可能不一致, 在调查263位院长从事的专业时, 院长们却选出319个答案, 也就是说有的院长选了多个专业, 这符合江西少数乡镇卫生院目前的实际, 有的乡镇卫生院医生少, 院长什么临床活都干。如某院长选择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4个, 选内科兼儿科、外科又兼妇产科的院长很多。笔者用319作分母进行构成分析, 内科93人, 占29.15%, 外科122人, 占38.24%, 妇产科8人, 占2.51%, 儿科34人, 占10.66%, 公共卫生15人, 占4.70%, 中医 36人, 占11.29%, 全科医学2人, 占0.63%, 财会2人, 占0.63%, 药学7人, 占2.19%。把预防、财务、药学这三类没有处方权的加起来只占7.52%, 这意味着92.48%的院长有处方权, 在当临床医生, 从他们所学专业来看似乎不太可能, 但笔者相信实际情况是如院长所选, 也就是说有的院长是在超注册范围非法行医, 因为按现有政策不可能注册4个专业。

2 院长对接受培训的要求

2.1 对院长进行培训受到欢迎

院长们认为, 让他们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学习管理等知识, 对乡镇卫生院的管理、长远规划、改革与发展十分有利, 是一件大好事。培训班课程安排合理, 内容重点突出, 实用性强。通过几天的培训, 学到了很多东西, 进一步明确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以及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地位和作用, 强化了责任, 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还利用这个平台, 与兄弟单位进行交流, 学到了人家一些好的经验。希望省里每年都能举办, 还应不定期举办一些专题的培训班。

2.2 培训内容要更加丰富

培训内容要更加结合乡镇卫生院的实际, 文件性讲课可以撤消或摘要讲解一下, 因为文件已经学了, 重点培训院长的综合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 注重用人、财务、法律法规的培训。培训内容应多样化, 可增加基本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礼仪、医患沟通、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内容;还要考虑院长大多是搞业务的特点, 可请一些知名专家就某医学领域的进展来授课, 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

2.3 培训形式应多样化

培训班除请省卫生厅领导和专家讲理论外, 要让优秀院长来传授成功的管理经验、介绍有效的做法;围绕一些难点、热点组织院长座谈、讨论, 效果会更好。院长们要求, 应提供机会让他们与卫生厅领导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倾诉心中的苦闷和无奈, 让领导更了解基层, 作出的决策更加符合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培训班可大部分时间上理论课, 但要留出一点时间组织院长们到一些管理得较好的乡镇卫生院参观学习, 现场交流, 直观的了解、学习人家好的管理经验与方法, 甚至组织到外省发达地区去学习考察, 以开拓思路。要考虑成人教育的特点, 时间不能按排得太紧和太多内容。还应对院长的学习态度、纪律和师资的授课水平等进行综合考核评估, 以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 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培训经费的作用。

3 院长对乡镇卫生院建设的建议

3.1 要坚持乡镇卫生院的公益性质

不少院长反映, 有的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对乡镇卫生建设不够重视, 总是认为乡镇卫生院可以创收, 建设经费要由乡镇卫生院自身承担, 基本工资财政不能保证, 有的财政拨款只有人员工资的20%, 上级的好政策难以落实。院长们强烈呼吁,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就已经明确,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2], 党的十七大又提出, 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要认真落实这些政策规定, 进一步明确和坚持乡镇卫生院的公益性质, 将乡镇卫生院由差额补助单位改为全额补助事业单位, 只有全额补助才能减少乡镇卫生院为了生存的逐利行为, 消除以药养医的现象, 坚持正确的办院方向, 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的全面功能, 而不仅仅是医疗功能, 让农村居民少生病, 生病后能就近看好, 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3.2 政府负责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省级标准

院长们建议, 政府要主导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与发展, 增加财政拨款, 加大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 尤其是县级政府要主要负责乡镇卫生院的房屋和设备等硬件达到省级建设标准。近几年, 省卫生厅给乡镇卫生院下拨了很多基本医疗设备, 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 但需要什么设备应由乡镇卫生院按“填平补齐”的原则申报, 这样才能符合实际需要;设备省级公开招标采购很好, 为保证质量不宜最低价中标, 以防止一些低劣的设备进到乡镇卫生院。上级下达的乡镇卫生院建设资金应相对集中, 不能搞平均主义, 点多面广, 怀水车薪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还可能造成乡镇卫生院负债较多。某院长反映, 我院是国债项目建设单位, 上级只给了20万元的国债资金, 却要建设近100万元的房子, 压力很大, 集资或借贷进一步增加了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负担, 形成恶性循环。不少院长反映, 乡镇卫生院房屋建设浪费了院长太多精力, 要象教育一样, 由县卫生局集中资金, 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组织施工来建设好乡镇卫生院, 院长主要任务是经营好乡镇卫生院。同时, 要建立健全下拨经费和物资落实情况的考核机制, 监督下拨资金和物资及时、足额的到位, 约束地方政府不挤占、挪用, 督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的落实、建设用地的无偿提供、减免规费等问题。

3.3 人才缺乏是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瓶颈”

乡镇卫生院人才进不来、留不住, 卫生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是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瓶颈”, 尤其是山区卫生院, 这是院长们反映特别强烈的问题。他们认为, 一是乡镇卫生院工作条件差、工作量大、待遇低, 真正业务好的骨干难以留住。要出台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待遇等更加优惠又能落到实处的好政策, 逐步解决职工的住宿等保障问题, 让卫生技术人员安心农村工作。二是要解决乡镇卫生院编制问题, 很多乡镇卫生院已多年没有进人, 卫生技术人才断层。有个院长反映, 我们是山区卫生院, 在岗职工四分之三是临时工, 最长的工作了39年, 一直未解决编制。要给乡镇卫生院重新定编, 解决好业务骨干的编制, 以稳定人才。三是要坚持和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培训的力度, 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 使乡镇卫生院能够解决常见病、多发病, 减少农村患者去大医院就诊, 也就减少了医疗费用、交通费用、生活费用等支出, 等于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3.4 院长聘用制要不断完善

实践证明, 有了一个好院长, 可以带活一个乡镇卫生院, 管好一个乡镇的卫生工作。院长们认为, 对院长公开竞争上岗, 实行聘用制总体上很好, 但要不断完善。一是院长公开竞聘用要应地制宜, 不能一刀切, 不能要求百分之百的竞聘, 有的山区卫生院条件太艰苦, 没有人愿意去当院长, 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做思想工作, 动员一些优秀人员去当。二是院长要懂业务。乡镇卫生院人员不多, 院长基本是直接的管理, 院长不是“官”, 应当是“专家型”的, 自己不懂业务, 没有威信, 难以管理好乡镇卫生院。三是院长任职要相对稳定。有的聘期只有3年, 时间太短, 院长可能没有长远规划, 一些好想法难以实现, 专做一些急功近利的事情, 一些难题, 甚至是烂摊子留给下一任。没有特殊情况, 院长至少在一个乡镇卫生院要干5年, 尽量固定, 少调动, 这有利于乡镇卫生院持续、稳定发展。四是院长责、权、利要统一。现在院长责任太大、工作太多, 影响自己的业务发展。院长没有人事权, 越是不需要的人, 越是有背景的人, 院长根本对他没有办法。卫生行政等部门要少干预乡镇卫生院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院长的人事、分配、业务经营自主权。

3.5 要加强乡村医生的管理

要严格乡村医生的准入制度, 减少乡村的医生数量, 避免无序竞争, 合理分流病人。要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的医疗行为, 合理治疗, 合理用药。要借鉴解决村小学和民办教师的办法, 政府加大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设投入的力度, 负责建设好村卫生室, 解决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问题, 对他们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政府给予补助, 让他们安心开展公共卫生工作, 否则, 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网底”将破。

4 几点思考

4.1 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要坚持下来

从2005年开始, 财政部、卫生部对中西部地区公共卫生补助专项资金中设立了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项目, 规定了项目目标、范围、内容和管理等, 经费也基本有保证。从这次调查来看, 院长们感到参加培训学到了东西, 提高了管理水平, 受到欢迎, 要求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本次调查与2000年调查相比, 院长无论是竞争上岗的比例, 还是学历、职称等都有大幅度提高。笔者认为虽然按照教育规律, 培训的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 但院长整体素质的改善与近几年的培训有很大关系。建议国家把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项目作为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长抓不懈, 不仅要坚持, 而且要加大力度, 主要是加大经费补助的力度, 由于物价上涨等原因, 每天补助80元, 包吃包住, 还要请老师、印讲义, 经费显然是不够的, 地方财政又没有配套。经费的不足, 使培训质量、时间难以保证。

4.2 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应重点进行案例教学

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项目已实施多年, 每年办班都要讲, 每年又不可能有这么多新政策, 这对负责举办的卫生行政部门安排课程带来很大的挑战。反思江西这几年的培训方法, 主要运用的是知识传递的教学模式, 过分强调教育目标的最低层次—知识, 注重知识的记忆和储存, 把90%的培训时间用于这一层次, 这在一定程度是必要的, 但不利于培训院长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 对院长进行管理知识的培训, 除必要的政策、理论讲解外, 应重点采取案例教学的形式进行。案例教学与传统知识传递的教学模式相比, 它的特点在于它用90%的时间花在案例的讨论与分析中, 这样能使接受教育的人把信息与知识用于新的情境和问题, 获得处理新问题的综合技巧。笔者建议, 卫生部可委托某学会等中介组织, 把院长们在实践中碰到的问题、破解的好经验、好做法编写成案例, 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讨论, 提高院长们破解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当然, 这也是一个探索性的问题,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提高。

4.3 要加强对地方政府履行职责情况的督导

现在对乡镇卫生院等农村卫生工作, 不少地方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 就是国家、省政府和乡镇卫生院很重视, 而设区市、县 (市、区) 政府不是很重视, 为保证上级政策、资金能落到实处, 可借鉴教育的做法, 对县级政府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督导。如江西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家精神, 2004年就下发了《关于建立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的实施意见》, 规定由省政府组织督导, 督导评估细则共1 000分, 其中政府履行职责270分, 经费投入与管理260分, 办学条件230分, 教育发展水平240分, 非常详细具体。据已接受评估南丰县分管教育、卫生余志民的副县长告诉笔者, 该县2006年为迎接省政府的评估, 县财政投入了400多万元, 配套资金不落实、挪用下拨资金是完全是过不了关的。这一做法力度很大, 值得卫生部门借鉴。

4.4 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注册以全科为好

这次调查显示, 有的院长超范围执业, 这决不仅是院长的问题, 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中这种情况大有人在, 这一情况如不妥善解决, 一旦有了医疗纠纷, 有的临床医生就是非法行医, 后果十分严重。笔者认为, 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注册以全科为好。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对执业注册执业范围规定[3], 医师不得从事执业注册范围以外的其他专业的执业活动。乡镇卫生院执业的临床医师, 确因工作需要, 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批准, 报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可申请同一类别至多3个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但这不能解决乡镇卫生院一些医务人中多专业执业的问题, 在临床类别执业范围国家规定共有16类专业, 其中第11类是全科医学专业, 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注册全科笔者认为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但卫生部要进一步明确, 全科医师到底可以干什么, 如果规定全科医生临床类别中其他15类专业都可干, 就能避免违法执业, 解决超范围执业问题。

4.5 加强乡镇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从中央到地方都要从培养、输送、稳定等多方面、多形式加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队伍建设, 逐步建立卫生技术人员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机制。一是可参照教育部门定向培养农村教师的办法, 教育、卫生、财政、人事等部门出台相关政策, 以省为单位, 组织一些普通高等院校适当降分录取经国家统一高考或中考的高、初中生, 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医学类大专学历的人才, 二是加快招聘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步伐。从2008年开始, 国家以项目的形式, 按照“先行试点, 逐步推开”工作的思路, 用5年时间开展招聘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试点工作。江西为试点省份, 今年招聘了133名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 安排到41个享受西部延伸县 (市) 的126个乡镇卫生院工作, 除中央财政按每人每年2万元标准补助外, 省财政按每人每年1万元标准予以配套, 保证受聘医师的待遇, 解决受聘人员的编制。这一做法可以较快补充乡镇卫生院的人才, 这一政策受到了乡镇卫生院欢迎, 只是数量太少, 建议国家缩短试点时间, 尽快全面推行这项工作。三是建议卫生部、人事部总结推广安徽省的做法[4], 单独设立农村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采取以临床实践技能为主要依据, 外语及科研不作硬性要求, 适当降低学历、论文等准入门槛的措施, 对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单独评审, 发给相应的农村卫生单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四是对乡镇卫生院省级统一定编。国家人事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乡镇卫生院定编的指导意见, 由各省对乡镇卫生院统一定编, 解决乡镇卫生院无编多年进不了人的问题, 也有利于吸引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4.6 深化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改革

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从明年开始, 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省财政负担, 每年近4个亿, 正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预计各地将建立和完善乡镇卫生院的财政保障机制。在建立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后, 要进一步深化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改革。一是要积极探索改革分配办法, 使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其岗位任务、工作责任、技术能力、服务态度挂钩, 要防止出现大锅饭现象,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二是可对乡镇卫生院财务实行“乡财县管乡用”, 这有利于规范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 减轻患病农民的经济负担, 有利于乡镇卫生院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 更好地发挥乡镇卫生院的预防、保健功能[5]。江西在总结上栗、吉安、南丰县从2007年开始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国家试点工作的经验的基础上, 2008年3月, 江西省卫生厅下发了在全省乡镇卫生院实行财务县管的指导意见, 要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乡镇卫生院会计核算管理中心, 在坚持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原则下, 对乡镇卫生院财务“集中管理、分户核算”, 目前全省已有32个县 (市、区) 开展了这一工作, 进一步规范乡镇卫生院财务行为, 取得了初步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利, 万红, 肖云昌, 等.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 2003 (8) :3~8.

[2]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S].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97]3号.

[3]关于下发《关于医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的通知[S].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卫医发[2001]169号.

[4]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卫生单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试行) 》的通知[S].安徽省卫生厅省人事厅:皖人发[2004]40号.

3.陕西省乡镇卫生院管理规范 篇三

关键词:卫生事业;乡镇;卫生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36-01

乡镇卫生院属于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关键,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逐漸开展,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也得到了极大化的加强,显著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但是,由于长时间以来乡镇卫生院一直积累的效率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还是存在,直接阻碍到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而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1]。做好乡镇卫生院管理工作,对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1乡镇卫生院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功能定位模糊

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应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并提供预防、保健以及基本的医疗服务,但其中未能明确的是:仅就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而未能落实其具体的承担功能。加之乡镇卫生院在极大程度上依赖着财政拨款,还可能会有些乡镇卫生院分不到拨款的问题,这也促使乡镇卫生院为了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与国家功能定位要求打“擦边球”,愈渐模糊了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

1.2落后的管理理念

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与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都是由国家包干,统一由国家予以财政拨款,继而养成了乡镇卫生院坐享其成的习惯[2]。而在当前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乡镇卫生院这种不思进取的传统思想仍然存在,不利于其竞争与发展。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都存在着只一味实现医疗设备的更新而不注重对医院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卫生院的经营每况愈下。加之乡镇卫生院的领导都是医疗业务型人才,他们过多的将精力放在日常事务上,亲自门诊、主刀,很少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补充新知识,在卫生院的管理实践中也疲于应对。

1.3缺乏运营计划

乡镇卫生院于计划经济时期长时间养成的依附性导致其缺乏对未来的发展规划;第一,不具备在业务运营上的主动性,通常是被动的接受任务,而缺乏对竞争对手以及目标人群的需求分析,造成其无特色项目、无知名度;第二,未能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安排,导致卫生院有过多负债;第三,缺乏对工作者的培训在教育,无法接受新知识,不能及时紧跟时代的发展。

2乡镇卫生院管理的基本内容

2.1岗位管理

无论是任何组织机构的运行,都不能缺少其中各个岗位予以的基本支撑,尤其是对于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来说,其各个岗位的人员需求、人员基本素质以及人员的基本职责都是岗位管理中涉及到的重要内容。在基于乡镇卫生院定位明确的前提条件下,需实现对乡镇卫生院服务需求的准确评估,合理设计工作岗位以及人才配置,落实对任职岗位的具体要求、技术工作者的考核标准等内容;同时还应借助于构建岗位职责,使在岗人员对自己岗位的发展方向加以明确,并在不断的发展同时提出完善要求。

2.2运行管理

乡镇卫生院实现运行管理的最根本在于满足其基本业务开展需求,首先完成基本医疗、预防等工作任务,促进服务活动效率、质量的提高;其次应大量借鉴本地企事业机构在长期运行中积累的成熟经验,对周边居民医疗需求加以正确评估,制定完善的乡镇卫生院运营规划,并对竞争对手的各方面内容加以分析,对自我竞争优势予以明确、扩大;最后,乡镇卫生院应转变传统的服务模式,主动走出去,深入到家庭、社区、学校,为需求者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逐渐拓展自己的服务领域,探索有效的服务模式。

2.3发展管理

在基于当前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经济的发达、交通的改善、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入推行,农村居民的就医选择性也变得愈来愈大,随之也就增大了乡镇卫生院的竞争[3]。现阶段基于国家还是未能大力度的投入到卫生院的实际发展中来,而乡镇卫生院的生存与发展还是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运营情况。基于此,乡镇卫生院的发展管理内容必须要明确:卫生院的功能与规模定位、卫生院的服务范围与模式、如何争取外部有利支持以及如何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等诸多内容。

2.4业务管理

乡镇卫生院管理中的业务管理内容是指对医疗、护理、康复医疗以及预防保健等活动过程的组织、协调、计划与控制,从根本上确保乡镇卫生院各个部门的工作都可以正常运行,使其业务工作达到预期效果。现阶段乡镇卫生院开展的业务活动主要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食品卫生的监督等等。

3乡镇卫生院管理举措

3.1促进院长管理水平的提高

乡镇卫生院院长作为行政工作以及医疗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其综合管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乡镇卫生院的建设、管理情况。在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中,院长是最为核心也是起到最重要作用的任务。针对于此,应落实院长公开招聘制度,制定并完善院长任期目标责任之与年薪制,在借助于丰厚的报酬下调动院长的工作积极性;在日常工作中还应对院长进行管理知识的再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强化院长对乡镇医院卫生管理的认识,拓展、创新管理思路,做好卫生院的管理工作,彻底摒弃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模式,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稳步发展。

3.2规范乡镇卫生院岗位职责

由于存在着各个地区经济水平之间的差异,其乡镇卫生院的发展规模与发展水平也都不尽相同,基于此,落实对乡镇卫生院岗位职责的制定,必须要在各省、县级领导的指导下,依据卫生院功能服务内容及范围的实际,提出管理岗位的设置与职责要求[4]。在上级领导的宏观把控下,各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市场的实践考察,并搜集居民的需求评价,继而在上述内容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岗位职责、具体的工作描述等方面内容。同时,各个乡镇卫生院还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调整、扩大选择,尽量实现岗位职责的明确、更精细化,落实其可操作性强的最终目的。

3.3乡镇卫生院功能的准确定位

就乡镇卫生院管理中的功能定位来说,关键在于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自主权定位,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乡镇卫生人员的引进或者是辞退等权利都集中掌握在基层政府的手里,而乡镇卫生院的人事如同虚设,而由于政府对卫生工作缺乏认知,也就可能会造成卫生工作者缺乏就业指导,而实现乡镇卫生院的自主权定位也就是尽量削弱政府对卫生院业务的干涉;其二为业务范围定位,做好卫生院工作的评价考核方向,明确卫生院基本职能与职责,做好卫生院的精准功能定位。

3.4强化政府财政补偿基本政策

在当前大部分的卫生政策中,都包含很多规定了对基层卫生投入的内容,但又大多属于指导性的规定,并不具备对其职责主体的明确以及强直性的实施保障,这也导致投入主体,也就是地方财政在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于实际中全面、深入落实。想要改善政府投入方向,促进其投入效益的极大提高,除了需要注重对硬件的改善,还需要对人才的待遇、技能培训、管理等各方面软件的投入。可建议在核算政府拨款的同时,保证下列经费的全额性,即卫生人员及管理工作者的基本工资待遇、公共卫生活动经费、人员培训费用等等。

3.5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及人事分级制度的改革

强化落实乡镇卫生院的县、乡两级管理,重点以县级管理为主的管理机制,将乡镇的人员、业务以及经费都划归到县级管理中去。且院長的工资、福利待遇也都划归到县级管理。人事则实行编制控制,为优秀的认为提供可发展的平台;工资则实行总额管理,将工资发放档次拉开,着重偏向于技术岗位、业务骨干以及关键岗位,解决在岗位、不谋其职的问题;落实对在岗人员的培训再教育力度,通过鼓励其自学、参加培训等,促进其业务素质及理论水平的提高,使之成为执业医师;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乡镇卫生院存在的成员过多、效率低下等问题,为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慕成.关于乡镇卫生院管理与发展策略的思考[J].医学信息,2015,(12):235-235,236.

[2]严莎.乡镇卫生院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4(3):138-140.

[3]黎仲光.浅谈基层乡镇卫生院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14,(2):316-317.

4.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 篇四

1.必须24小时开诊,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值班接诊。对急诊病人,要立即组织医务人员积极抢救,不得拖延。

2. 凡急诊、重症病人需要住院治疗者,应及时收住,如被救病人一时筹资困难时,可允许其在8小时内补交各种费用。

3.对抢救和急诊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正确、敏捷地进行救治,24小时值班,随时观察和掌握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和交接班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症病人,或者延误病人救治。

4.及时向家属交待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抢救情况,对一时诊断不清的危重病人,应立即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会诊,经抢救病情稳定后速转上级医院治疗,不得延误时间,转院时要有1名医生带上抢救药品及器械,以防在路途发生事故。

5.平时要准备完善各类抢救药品、器材等,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6.如遇重大抢救病人,需立即报告院长,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救治。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人,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

会议制度

1.为加强院内职工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应每10天集中召开1次会议。

2.每位职工都要有政治学习笔记和业务工作手册,并要结合实际,写出学习心得体会或阶段工作总结。

3.业务会议要求每位医务人员轮流讲授业务知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不断改进或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

4.根据上级要求或文件精神,随时召开院内职工会议。

设备管理制度

1.院内全部设备都需财务人员建立台帐目录。

2.各科室(组)的设备由科室(组)负责人建立台帐目录。3.全体医务人员均应爱护院内设备,谁损坏谁赔偿。4.院内设备不得随意借给他人或外单位。

5.院内职工在调动时要交清全部财产,方可办理工资手续。

6.设备使用人要做好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

考勤制度

1.职工有事必须向院领导书面请假,取得同意后,将自身业务移交代班人方可离开单位。

2.有事请假7天内由医院批准,7天以上报县卫生局批准。

3、返院后应及时向院领导销假,不销假按旷工对待。

4.每迟到或早退半小时按旷工半天计算,旷勤半天按1天计算,旷勤1天扣发当月岗位津贴及日平均工资。

5.对违犯医院考勤制度,旷工3天以上者,扣除当月岗位津贴和日平均工资。

6、院长有事必须向卫生局请假,取得同意后,向院务会打招呼方可离院,如有虚假,查清后按旷工对待。

药房工作制度

1.对待病人态度要热情和蔼,及时准确划价、不得无故延误病人,急诊处方须随到随配。

2.按照分工,负责药品的预算、保管、采购、登记、统计及处方的调配工作。3.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严格管理毒、麻、限、剧药、贵重药品。

4.调配处方时要严格执行三查四对制度(三查:查药品配方、用法、禁忌。四对:对药方、剂量、含量、用途)。

5.配方时应细心认真,不得修改处方。6.药房应经常保持清洁卫生,药品摆放整齐。7.及时检查药品质量、效期,加强药品管理。

学习制度

1每位职工要经常抓紧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2.每月要有学习笔记,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

3.要不断加强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以自学为主,医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集中学习。

4.医院每月检查一次学习情况,并组织一次专题讨论或知识讲座。

5.医院每月进行一次业务授课,选派业务骨干讲授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以点带面,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6.集中学习要实行签到制度。半年和年终的业务考试,根据院内安排的业务学习内容出题,考试成绩列入技术档案,作为外出进修、学习、晋级、晋升和评选先进的重要条件。

奖惩制度

1.全体职工必须遵守院内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年终考核后,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奖惩。

2.职工必须服从院领导的管理和分配的各项任务。

3.职工必须完成考勤天数,旷勤1天扣除当天工资,累计3天以上扣三个月岗位津贴,5天以上扣除全年津贴,10天以上报县卫生局处理。4.对没有完成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的工作人员,按上级文件精神处罚,并视具体情况扣除一定的津贴。

5.对因打架、赌博等行为触犯法律者,拘留期间按旷工计算,并在当年不得晋升职称,也不得调整工资。

6.在值班期间,因脱岗造成损失者,由值班人员负责赔偿,并扣除一季度的津贴。7.全年认真完成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的工作人员,按上级奖励办法执行,评选为优秀工作者可优先晋升职称。

安全保卫制度

1.严格安全防范,确保院内安全,节假日要有专人值班,值班要有记录,按照谁值班谁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做好防火防盗。

2.除住院病人外,闲杂人员留宿院内,须经院长同意方可留宿,发现可疑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

3.夜间安全值班人员要按时巡查,不得擅自脱离岗位。4.职工自行车、摩托车要按指定地点存放。

5.收费人员应将现金按规定及时存入银行或信用社,不得超过规定数额,现金、有价票证一律妥善保管。

6.因值班人员脱岗造成医院财产损失者,由值班人员负责赔偿。

九、出院入院制度

1.病人入院须持本院医生开具的入院通知单办理入院手续,由值班护士安排入院事宜,并介绍入院须知、住院规则和病房有关制度。2.病人住院应登记联系人姓名、住址、电话号码,入院后,医务人员要主动、热情地接待。

3.病人在住院期间,必须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在病房内不准吸烟、酗酒等。4.病人出院须经任责医师批准,并通知病人,出具出院后休息证明和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按规定办理出院手续。

5.病房护理人员应凭结帐单签发出院证,并清点收回病员住院期间所用医院的物品,同时要主动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意见。6.对因病情不宜出院,而病人或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医生要加以说服劝阻,由病员和家属出具手续,并在病历中记录清楚,告知病人家属预后。应出院而不愿出院者,应通知有关部门接回或送回。

出诊制度

1.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医院安排院内工作人员,开展送医送药上门服务。2.遇到出诊病人,医务人员不得推诿,要做好随时出诊的准备。3.出诊前须带齐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4.出诊可按路程远近收取适当的出诊费用。

5.不论白天还是夜间,须病人随叫随到,不得措故推诿。

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2.为防止医源性感染,医务人员在诊疗前要做到一诊一洗手。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所有消毒物品均需注明消毒日期,消毒有效期不超过一周。无菌器械、敷料缸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正确合理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4.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拖洗地面,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拖布要专用,定期消毒。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5.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定期更换消毒。6.出院病人用过的床、椅、桌、床垫被褥等必须做好终末处理。

7.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实行隔离制度,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

8.做好住院病人、家属的卫生宣传教育和隔离消毒工作,传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出院后应进行终末消毒。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

9.对传染病房除严格执行病房各项规定外,环境和医疗用品均需要严格消毒,进行无化处理。

查房制度

1.对住院病人每天上班组织医生查房,对危重病人由责任医生随时查房。

2.查房每日上、下午至少各一次,系统巡视,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对危重患者随时视察处理,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对新入院、手术后、疑难、待诊断的患者都要重点巡视,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必要时给予临时医嘱。

3.查房时不但要全面掌握病人病情变化情况,还要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生活安排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服务质量。4.每次查房后应及时详细将查房情况、病人的生命体征和阳性体征及其变化,以及有意义的阴性体征和分析处理意见,记录在病程记录之内。

5.对危重症病人和疑难病例,要在院长的组织领导下及时进行会诊。

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1.坚持昼夜接诊,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不能出诊,不得脱岗,也不得随便找人顶替。2.医院实行轮流值班,值班值班人员不但负责病人的接诊工作,还要负责医院的安全和室内清洁卫生,谁值班谁负责。

3.值班人员如有急诊病人需要抢救时,须向院领导及时汇报,及时抢救,如不向院领导汇报私自处理造成后果的,由值班人员负责。如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上级医师处理。

4.值班医师应提前半小时到岗,接受各级医师交班,并应巡视病房,危重病员应于床前交接。

5.医师下班前,应将危重病员情况和处理事项记录于交班簿,值班医师亦应将值班期间的病情变化处理情况记于病程记录,并同时重点扼要记入交班簿。交接班内容:危重病人、新病人、手术病人及手术后三天之内的病人。

6.每天晚8:00—10:00,值班医师应与值班护士共同查房,包括对陪伴人员、病房卫生及安全等全面检查一次。每天早晨值班医师须将病员病情及处理情况向责任医师报告,并须交待清楚危重病员情况和尚需要处理情况。

门诊工作制度

1.门诊工作人员要努力钻研业务技术,对病人进行认真检查,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有计划地安排病员就诊,按照省卫生厅规定格式记载门诊病历。

2.门诊应与病房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情及病床使用情况,有计划地收容病员住院治疗,不得无故推诿拒收病人。

3.医务人员必须衣貌整洁,工作认真,尽职尽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爱护医院财产,维护正常工作秩序,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4.门诊候诊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整齐舒畅,并加强候诊教育,宣传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优生学知识。

5.应做好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6.门诊医师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积极采用便宜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人的负担。

7.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各种治疗常规、操作规程以及岗位职责,并认真做好登记、统计报表等工作。坚守工作岗位,不能脱岗,节假日或特殊情况下必须安排人员值班。8.服务要热情周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有耐心地解答问题,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十五、护理工作制度

1.病房由护士全面负责管理,其他医生积极协助。

2.保持病房清洁卫生、舒适安全,注意通风保暖,每天至少清扫两次,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并要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3.新入院病人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四次,连续三天;体温在37.5℃以上及危重病员每隔四小时测一次。一般病员每天旱晨及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每天问大小便一次,七岁以下小儿酌情处置或按医嘱执行。

4.护士全面负责保管病房的物品与设备,要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做到帐物相符,如有遗失,须及时查找原因,按规定处理。

5.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三查:备药中查、备药前查、备药后查;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6.护士随时观察病人情况,随叫随到,对病人要热情。及时整理病案,完成护理记录。

7.定期向病员宣传讲解卫生知识,做好病人思想生活管理工作,并定期征求病人意见,改进病房工作和相关服务。

8.病人出院后,及时整理病房,撤走床单、被褥,通风换气,床铺、床头柜按常规消毒处理,如为传染病人,即按传染病消毒制度处理。

治疗室工作制度

1.负责住院、门诊病人的注射和各种处置工作,复杂伤口须在外科医生有指导下进行。2.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要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治疗病人外,不许在室内逗留。

3.做好开诊前的准备,消毒好各种器械,备齐各种用品。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及时请领,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

4.凡注射(处置)应按处置单医嘱进行。对过敏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注射后严格观察,30分钟后方可离开,如发生注射药物间反应或意外情况,立即报告院长,并及时进行处置。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射(处置)时要细心、准确,对病人要热情体贴,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6.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剧毒药品与重药品应加锁专人保管,严格交接班。

7.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各类器械用具要定期消毒或更换,消毒一定要按操作规程进行,即清洗程序及消毒时间要符合要求,每周大消毒一次。

8.消毒和无菌物品须注明消毒或灭菌日期,超过1周者须重新消毒或灭菌。9.治疗室要储备一定的抢救药品,以及时抢救使用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按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及时报告疫情,即甲类传染病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应立即报告,2小时内由预防保健科报防疫站;乙类传染病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 24小时内上报疫情,不得漏报、瞒报、重报、错报。

2.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甲类传染病人,应及时网络直报,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上报;发现暴发疫情应立即上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3.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均为疫情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法定报告人对发现的确诊或疑似病命名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

4.传染病报告登记表、报告卡及相关记录要准确完整,并按要求进行汇总、统计、上报、存档备查,注意保密。疫情管理员,应及时核对,检查漏报、迟报、错报情况,并进行校订。

5.应建立传染病登记制度,由专人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

6.列入被消灭、消除或重点控制的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新生生儿破伤风、麻疹等),除按上述要求进行疫情报告外,还应按卫生部的特殊要求进行报告和管理。

冷链管理制度

1.冷链设备应按规定的装备标准进行配置,并做到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2.冷链设备必须建档建帐,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和登记制度,做到帐物相符。3.冷链要有专室或固定房间存放,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4.冷链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培训,并建立必要的管理和考核制度。5.对冰箱、冰排速冻器、冷藏箱、冷藏包、冰排等冷链设备要加强管理和正确使用。

6.爱护冷链爱护物品,做到清法、规范运转。

7.对存放疫苗的冰箱温度记录要每天观察、记录,冰箱、冰柜、速冻器中不得存放食物、肉类等。

8.对丢失、变买、损坏的的各种冷链器材,根据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发的原始配发册照价赔偿。

预防接种卡、证、册管理制度

1.预防接种卡、证、册必须由实施接种者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认真填写,书写工整,文字要规范,各项内容要准确、齐全,时间(日期)栏、项填写均以公历为准。

2.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保管,遗失要及时补发,预防接种卡册城镇由接种点保管,农村由乡镇卫生院保管。

3.儿童迁移时,由寄居地的接种点或卡册保管单位将预防接种卡或接种证明交给儿童家长,并将接种资料留据存查;迁入地的接种点要主动向儿童家长索取预防接种卡、证或接种证明,无预防接种卡、证或接种证明的要及时补发。4.接种单位至少每半年对所辖区域进行一次预防接种卡、证、册的核查和管理,及时补卡、剔卡和消卡,剔除的卡片由接种点另行妥善保管。

5.凡在本地居住3个月以上,户口不在本地的0~7岁儿童,要建立临时接种卡、证,并负责免疫接种。

安全注射管理制度

1.接种人员必树立安全注射意识,提高自身的责任心。2.严格遵守安全注射操作规程。3.对已使用过的注射器具做安全处理。

4.注射器具必须严格消毒,接种人员在注射前应洗手,注射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销毁”,或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具。

5.减少注射器具滥用、污染,保证注射安全。

财务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加强财务监督,严格财经纪律,财会人员要以身作则,奉公守法。

2.建立健全财务岗位责任制,组织合理收入,严格控制开支。凡是该收的要抓紧收回,凡不符合财务开支标准和开支计划的要拒付。临时必须的开支应按审批手续办理。

3.根据工作计划,正确编制和季度的财务计划,办理会计业务,按照规定上报会计月报、季报和年报表。加强经济管理,做好经济核算管理工作。

4.会计人员要及时清理债务和债务,防止拖欠,避免呆账。

5.医院对外所有开支均应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如发票、账单、收据等)。原始凭证由经手人、验收人和主管负责人签字后,经财务会计审核制单后,出纳付款结算。一切空白纸条,不能作为正式凭据。出差或因公借款,须经院领导批准,任务完成后及时办理结账报销手续。6.财务人员应和其它有关科室密切配合,管好本院一切财产。

7.每日收入的现金要及时送存银行,编制日报表。收款收据存根及时复核,并签章。发现差错后能更正的立即更正,需要赔偿的应及时汇报领导,酌情给予赔偿处理。现金库存不得超过规定限额。

8.原始凭证、账本、工资清册、财务决算等核算资料,以及会计人员交接等均按财政部门规定办理。

妇幼保健工作制度

1.及时掌握本乡妇女儿童健康情况,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的基本资料,及时反应情况,向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报告工作。

2.认真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和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3.定期召开村级例会,安排部署工作。4.有计划地培训乡村医生或妇保医生。5.要及时深入村级相关卫生组织检查指导工作。6.积极宣传妇幼保健有关方针政策、普及妇幼保健知识。

病房管理制度

1.病房由护士负责管理,值班护士必须到床前向新住院病人详细、清楚地介绍入院须知。

2.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避免噪音,注意通风,每天至少清扫1次,不得有垃圾堆放,每周五大清扫一次,禁止吸烟、酗酒和随地吐痰。

3.医务人员进入病房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帽,着装整洁。护理人员穿工作鞋,必要时戴口罩。

4.病房陈设、室内物品、病员被服、用具等配给病员管理,出院时清点收回。病人要爱护病房的公共财产,损坏或丢失的高水平物品要照价赔偿。要节约水电,按时熄灯。5.病房内不得接待非住院病员,不会客,并及时清理非陪人,在查房、治疗时,病人不得离开病房。

6.病人和家属应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配合医生的诊疗。

首诊负责制度

1.门诊病史应填写就诊日期,急诊病史必须填写具体日期(时、分)。2.病史要简明扼要,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体征及有鉴别意义的阳性体征,常规化验及特殊检验结果,诊断和印象诊断、治疗处理意见等均应正确写清,并签全名。

3.门急诊实行首诊负责制,不得推诿病人,当通过检查确定病人确患其他科室诊治的疾病时,也必须写好病历,写出初步诊断,再把病人转到相关科室。

4.当病人患有介于本科与其他科之间的疾病时,则必须负责制到底,不得推到其他科室。当门诊中发现病人需要住院时,应及时联系床位,开出住院通知书。当门诊中发现病人较重但不需要住院或无法住院时,应收留观室留观。

5.遇危重病员,应先实施急症抢救措施,以后补办其他手续或会诊、转科。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院领导查房每周l~2次,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有关人员参加,内容包括审查和决定急、重、疑难患者及新入院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抽查医嘱、病案、护理质量并听取各级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工作的意见,进行必要的示教工作。对所查病人,应亲自询问诊疗情况和病情变化,了解生活和一般状况,并全面查体。

二、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应有住院医师参加,内容包括:系统了解主管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系统进行全面物理检查,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对新入院、重危、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讨论,确定新方案,决定出院、转科、会诊,检查所管住院医师的病历,对不符合病历书写要求的,都要一一予以纠正,听取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意见。

三、住院医师查房每日上、下午至少各一次,系统巡视,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对危重患者随时视察处理,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对新入院、手术后、疑难、待诊断的患者都要重点巡视,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必要时给予临时医嘱。妥善安排患者的膳食,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生活安排等方面的意见。

四、业务查房:由业务院长率领,医务科、护理部及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每周一次。查房内容包括医护质量、医疗制度、病区管理等,查房结束后由院办记录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五、护理查房:由病房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主要检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结合实际教学。

六、行政查房:由院长率领,由院长办公室召集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每月一次。内容包括:行政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病房管理、医院秩序、爱国卫生等。查房结束后,由院办公室详细记录工作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七、每次查房后应及时详细将查房情况、病人的生命体征和主要阳性体征及其变化,以及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和分析及下步处理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之内。

八、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执行三级负责制。

(一)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即主治医师应对住院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应对主治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

(二)医师三级负责制体现在查房、急诊、值班、抢救、解决疑难、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管理等方面。

(三)在各种诊疗活动中,下级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听取上级医师的指导意见,上级医师有责任查询下级医师的工作,上通下达,形成一个完整的诊疗体系。

(四)下级医师必须认真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若下级医师不请教上级医师,主观臆断,对病人作出不正确的诊断和处理,由下级医师负责;若下级医师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未能亲自查看病人即作出不切实际的处理意见,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上级医师负责;若下级医师不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擅自更改或拖延而延误诊治,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由下级医师负责。

(五)若下级医师对上级医师的处理意见持不同见解时,仍应执行上级医师的决定,事后再与上级医师进行学术探讨。

护理工作制度

一、新病人入院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体温在37.5°C以上及危重病人每4小时测量1次。一般病人每日中午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每日询问大便1次;新入院病人测身高及体重1次,其他按医嘱执行。

二、病人入院后,根据病情决定护理分级,并作出护理标记。l、特级护理:病情危重,需随时进行抢救的病人。派专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备齐急救器械、药品,随时准备急救;制定护理计划,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

2、一级护理:重症病人、大手术后及需严格卧床休息的病人。生活上给予周密照顾,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每30分钟巡视一次,根据病情更换体位,预防并发症。3.二级护理: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病人。适当地做室内活动,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每1-2小时巡视一次。4.三级护理:一般病人。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生活自理:注意观察病情,根据病情参加一些室内、外活动。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一).凡科内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及院内感染者均需讨论。

(二)疑难病例须认真进行讨论,经管医师须充分做好讨论前的资料准备,并在科室里预先告知。

(三)讨论会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本科或邀请他科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邀请医务处和院领导参加。

(四)讨论应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为患者着想,尽早明确诊断,修订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和依据。讨论会要有完整的讨论记录,讨论结果,并整理后主治医师及上级医师签字,记入病案存档。

医师院外会诊管理制度

为规范我院医师会诊行为,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外出会诊制度:(一)医师未经院医务处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我院如接到外院的会诊邀请,在不影响我院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医务处将及时安排医师外出会诊。会诊影响我院正常业务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经医务处主任及分管院长批准。(二)医师接受会诊任务后,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三)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该患者,或者难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该患者转往其他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会诊结束后,医师应当在返回本院2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的有关情况报告所在科室负责人和院医务处。(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我院不得派出医师外出会诊: 1.会诊邀请超出我院诊疗科目或者我院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2.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 3.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

二、邀请会诊制度:(一)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或者患者要求等原因,需要邀请其外院医师会诊时,当向患者说明会诊、费用等情况,征得患者同意后,报院医务处批准;当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征得其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同意。(二)请外院医师会诊时,需向该医院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函。内容应当包括拟会诊患者病历摘要、拟邀请医师或者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会诊的目的、理由、时间和费用等情况,并加盖院医务处公章。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提出会诊邀请: 1.会诊邀请超出我院诊疗科目或者我院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2.我院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不能为会诊提供必要的医疗安全保障的; 3.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

三、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

四、会诊中涉及的会诊费用按照邀请医疗机构所在地的规定执行。差旅费按照实际发生额结算,不得重复收费。属我院根据诊疗需要邀请的,差旅费由院方承担;属患者主动要求邀请的,差旅费由患者承担,收费方应向患者提供正式收费票据。会诊中涉及的治疗、手术等收费标准可在当地规定的基础上酌情加收,加收幅度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确定。我院由于会诊产生的收入,应当统一支付给院方,会诊医师本人不得收取。我院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付派出会诊医师合理报酬。

五、医师在外出会诊时不得违反规定接受邀请医疗机构报酬,不得收受或者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六、医师违反规定擅自外出会诊或者在会诊中违反规定的,记入医师考核档案;经教育仍不改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医师外出会诊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的,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处理。

七、医师受卫生行政部门调遣到其他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的,不适用本制 度。

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制度

(一)院设立危重病员抢救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临床医师、护士任组员。

(二)各科医务人员遇有重大危重病员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及有关部门。

(三)发生重大成批危重病员时,由院抢救领导小组根据病情成立指挥组,负责抢救人员的组织、抢救方案的拟定、物品的调集、各科室的协调以及和上级机关、医疗单位的联系。

(四)指挥组成员在抢救期间必须轮班在现场工作,随时掌握、处理抢救中存在的问题。

(五)各科室在接到抢救通知后,应立即放下可以暂缓进行的工作,立即奔赴现场,积极参加抢救,抢救工作由主科负责,其他科室根据需要积极协助。

(六)急诊科及各有关科室(包括放射、药房),应随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七)各科的抢救器材、抢救药品须定位存放,妥善保管,定期检查,补充更新,作好记录交班。抢救物品一般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

(八)在医生未到达之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采取措施。主要负责抢救的科主任,应到现场抢救,并安排好本科抢救人员。医院各职工应主动关心,协助解决抢救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必要时院领导应到现场,按情况调动全院力量,并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负责家属、单位、公安等联系工作。

(九)抢救过程中必须掌握关键,采取各项抢救措施挽救病人的生命,各科医护人员熟悉并掌握本科的各种急救医疗处理及技术操作。

(十)负责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察病情,认真负责,坚守岗位,分秒必争,随时做好病史记录,病情有变化时,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以便加强抢救措施。

(十一)及时通知病员家属或单位领导来院,并将病情变化随时向家属交待清楚。纠纷、交通事故、自杀等,应报告公安机关。

(十二)抢救完毕,需做好抢救记录,必要时需做好抢救小结,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凡死亡病例讨论,一般应在死后一周内召开。

(二)特殊及意外死亡病例,不论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都要及时单独讨论(当日完成),并报医务科和院领导。

(三)用于做尸检的病例须在病理报告做出后的一周内进行。

(四)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医护人员参加,必需时请医务科参加。讨论会要有死亡时间、地点、诊断、死亡原因、参加人员签名及发言记录、讨论时间地点等完整的记载,以及本次讨论结果、对此病历的必须要吸取的经验教训等,整理后主治医师及上级医师签字,入病案存档。不准以死亡小结代替死亡病例讨论会记录。

查 对 制 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转抄后,应做到每班查对并登记,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需签名。

2、临时医嘱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先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3、整理医嘱单后,必须经第二人查对。

4、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复诵一便,待医师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用过的安剖,经二人核对后再弃去。

5、护士长、负责医师每周总查对医嘱1次。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三查—备药前、备药中、备药后查: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剖、针剂玻璃瓶口有无松动、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剖,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 篇五

为进一步推进乡镇卫生建设标准化、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化(简称“三化”建设),完善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管理体制、管理形式,推动我县农村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乡镇卫生院“三化”建设为目标,通过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创建服务环境舒适化,服务质量优质化,服务行为规范化,服务流程便捷化,服务信息网络化,明确乡镇卫生院任务树立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思想,全心全意为所在社区群众提供医疗、防疫、保健和康复服务是乡镇卫生院所在任务。

三、加强各项工作制度的管理

(一)急救与抢救工作制度

1.24小时开诊,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值班接诊。2. 凡急诊、重症病人需要住院治疗者,须在住院前先预交押金,如被救病人一时筹资困难时,可允许其在8小时内补交各种费用。3.对抢救和急诊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正确、敏捷地进行救治,24小时值班,随时观察和掌握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和交接班工作。4.及时向家属交待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抢救情况,对一时诊断不清的危重病

人,经抢救病情稳定后速转上级医院治疗。5.平时要准备完善各类抢救药品、器材等,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二)会议、学习制度

为加强院内职工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每位职工要经常抓紧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要不断加强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以自学为主,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并要结合实际,讲授业务知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不断改进或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根据上级要求或文件精神,随时召开院内职工会议。

(三)、设备管理制度

院内全部设备都需财务人员建立帐目,全体医务人员均需要爱护院内设备,谁损坏谁赔偿。院内设备不得随意借给他人或外单位。院内职工在调动时要交清全部财产,方可办理工资手续。设备使用人要做好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

(四)、考勤制度

1.为严格考勤,医院应坚持24小时服务。2.有事必须向院领导请假,准假后交接好工作方可离开单位。3.有事请假3天以上报县卫生局批准。4 .对违犯医院考勤制度,旷工3天以上者,扣除当月岗位津贴和日平均工资。

(五)、药房工作制度

1.对待病人态度要热情和蔼,及时准确划价、不得无故延误病人,急诊处方须随到随配。2.按照分工,负责药品的预算、保管、采购、登记、统计及处方的调配工作。3.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严格管理毒、麻、限剧药、贵重药品。4.不能私自收费,更不能欠费或不交费取药。5.药房应经常保持清洁卫生,药品摆放整齐。6.及时检查药品质量、效期,加强药品管理。(六)、奖惩制度

1.全体职工必须遵守院内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年终考核后,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奖惩。2.职工必须服从院领导的管理和分配的各项任务。3.职工必须完成考勤天数,旷勤1天扣除当天工资,累计3天以上扣三个月岗位津贴,5天以上扣除全年津贴,10天以上报县卫生局处理。

4.对没有完成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的工作人员,按上级文件精神处罚,并视具体情况扣除一定的津贴。

5.对因打架、赌博等行为触犯法律者,拘留期间按旷工计算,并在当年不得晋升职称,也不得调整工资。

6.在值班期间,因脱岗造成损失者,由值班人员负责赔偿,并扣除一季度的津贴。

7.全年认真完成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的工作人员,按上级奖励办法执行,业务按额完成部分的2%奖励,评选为优秀工

作者可优先晋升职称。(七)、安全保卫制度

1.严格安全防范,确保院内安全,节假日要有专人值班,值班要有记录,按照谁值班谁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做好防火防盗等。

2.除住院病人外,闲杂人员留宿院内,须经院长同意方可留宿。住院病员和陪护人员携带物品出院时(凭出院证),门卫要进行检查。发现可疑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3.夜间安全值班人员要按时巡查,不得擅自脱离岗位。因值班人员脱岗造成医院财产损失者,由值班人员负责赔偿。

(八)、出院入院制度

1.病人入院须持本院医生开具的入院通知单办理入院手续,由值班护士安排入院事宜,并介绍入院须知、住院规则和病房有关制度。2.病人住院应登记联系人姓名、住址、电话号码,入院后,医务人员要主动、热情地接待。3.病人在住院期间,必须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在病房内不准吸烟、酗酒等。4.病人出院须经任责医生批准,并通知病人,出具出院后休息证明和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按规定办理出院手续。5.病房护理人员应凭结帐单签发出院证,并清点收回病员住院期间所用医院的物品。6.对因病情不宜出院,而病人或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医生要加以说服劝阻,由病员和家属出具手续,并在病历中记录清楚,告

知病人家属预后。应出院而不愿出院者,应通知有关部门接回或送回。

(九)、出诊制度

1.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医院安排院内工作人员,开展送医送药上门服务。2.遇到出诊病人,医务人员不得推诿,要做好随时出诊的准备。3.出诊前须带齐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4.出诊可按路程远近收取适当的出诊费用。5.不论白天还是夜间,须病人随叫随到,不得措故推诿。

(十二)、值班和交接班制度1.坚持昼夜接诊,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不能出诊,不得脱岗,也不得随便找人顶替。2.医院实行轮流值班,值班值班人员不但负责病人的接诊工作,还要负责医院的安全和室内清洁卫生,谁值班谁负责。3.值班人员如有急诊病人需要抢救时,须向院领导及时汇报,及时抢救,如不向院领导汇报私自处理造成后果的,由值班人员负责。如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上级医师处理。4.值班医师应提前半小时到岗,接受各级医师交班,并应巡视病房,危重病员应于床前交接。5.医师下班前,应将危重病员情况和处理事项记录于交班簿,值班医师亦应将值班期间的病情变化处理情况记于病程记录,并同时重点扼要记入交班簿。交接班内容:危重病人、新病人、手术病人及手术后三天之内的病人。

十、护理工作制度

1.病房由护士全面负责管理,其他医生积极协助。2.保持病房清洁卫生、舒适安全,注意通风保暖,每天至少清扫两次,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并要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3.新入院病人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四次,连续三天;体温在37.5℃以上及危重病员每隔四小时测一次。一般病员每天旱晨及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每天问大小便一次,七岁以下小儿酌情处置或按医嘱执行。

4.护士全面负责保管病房的物品与设备,要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做到帐物相符,如有遗失,须及时查找原因,按规定处理。

5.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三查:备药中查、备药前查、备药后查;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6.护士随时观察病人情况,随叫随到,对病人要热情。及时整理病案,完成护理记录。

7.定期向病员宣传讲解卫生知识,做好病人思想生活管理工作,并定期征求病人意见,改进病房工作和相关服务。8.病人出院后,及时整理病房,撤走床单、被褥,通风换气,床铺、床头柜按常规消毒处理,如为传染病人,即按传染病消毒制度处理。

十七、治疗室工作制度

1.负责住院、门诊病人的注射和各种处置工作,复杂伤口须在外科医生有指导下进行。

2.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要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治疗病人外,不许在室内逗留。

3.做好开诊前的准备,消毒好各种器械,备齐各种用品。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及时请领,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

4.凡注射(处置)应按处置单医嘱进行。对过敏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注射后严格观察,30分钟后方可离开,如发生注射药物间反应或意外情况,立即报告院长,并及时进行处置。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射(处置)时要细心、准确,对病人要热情体贴,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6.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剧毒药品与重药品应加锁专人保管,严格交接班。

7.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各类器械用具要定期消毒或更换,消毒一定要按操作规程进行,即清洗程序及消毒时间要符合要求,每周大消毒一次。

8.消毒和无菌物品须注明消毒或灭菌日期,超过1周者须重新消毒或灭菌。

9.治疗室要储备一定的抢救药品,以及时抢救使用。

十九、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按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及时报告疫情,即甲类传染病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应立即报告,6小时内由预防保健科报防疫站;乙类传染病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 12小时内上报疫情,不得漏报、瞒报、重报、错报。2.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甲类传染病人,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上报;发现暴发疫情应立即上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3.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均为疫情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法定报告人对发现的确诊或疑似病命名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

4.传染病报告登记表、报告卡及相关记录要准确完整,并按要求进行汇总、统计、上报、存档备查,注意保密。疫情管理员,应及时核对,检查漏报、迟报、错报情况,并进行校订。

5.应建立传染病登记制度,由专人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6.列入被消灭、消除或重点控制的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新生生儿破伤风、麻疹等),除按上述要求进行疫情报告外,还应按卫生部的特殊要求进行报告和管理。

二十三、财务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加强财务监督,严格财经纪律,财会人员要以身作则,奉公守法。2.建立健全财务岗位责任制,组织合理收入,严格控制开支。凡是该收的要抓紧收回,凡不符合财务开支标准和开支计划的要拒付。临时必须的开支应按审批手续办理。3.根据工作计划,正确编制年度和季度的财务计划,办理会计业务,按照规定上报会计月报、季报和年报表。加强经济管理,做好经济核算管理工作。

4.会计人员要及时清理债务和债务,防止拖欠,避免呆账。5.医院对外所有开支均应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如发票、账单、收据等)。原始凭证由经手人、验收人和主管负责人签字后,经财务会计审核制单后,出纳付款结算。一切空白纸条,不能作为正式凭据。出差或因公借款,须经院领导批准,任务完成后及时办理结账报销手续。

6.财务人员应和其它有关科室密切配合,管好本院一切财产。

7.原始凭证、账本、工资清册、财务决算等核算资料,以及会计人员交接等均按财政部门规定办理。二

十四、妇幼保健工作制度

1.及时掌握本乡妇女儿童健康情况,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的基本资料,及时反应情况,向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报告

工作。

2.认真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和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

3.定期召开村级例会,安排部署工作。4.有计划地培训乡村医生或妇保医生。

5.要及时深入村级相关卫生组织检查指导工作。6.积极宣传妇幼保健有关方针政策、普及妇幼保健知识。二

十五、病房管理制度

1.病房由护士负责管理,值班护士必须到床前向新住院病人详细、清楚地介绍入院须知。

2.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避免噪音,注意通风,每天至少清扫1次,不得有垃圾堆放,每周五大清扫一次,禁止吸烟、酗酒和随地吐痰。

3.医务人员进入病房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帽,着装整洁。护理人员穿工作鞋,必要时戴口罩。

4.病房陈设、室内物品、病员被服、用具等配给病员管理,出院时清点收回。病人要爱护病房的公共财产,损坏或丢失的高水平物品要照价赔偿。要节约水电,按时熄灯。5.病房内不得接待非住院病员,不会客,并及时清理非陪人,在查房、治疗时,病人不得离开病房。

6.病人和家属应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医生的诊疗。

创建评比方法

实行绩效工资制,内部考核公平,公正,完善“示范乡镇卫生院”的创建采取申报制,各县当年按照乡镇卫生院总数的30%比例组织申报一次。各乡镇卫生院可对照评比条件和“评估标准”组织创建活动,自查达标后向县或区卫生局申请考核;县或区卫生局对各申请单位统一组织考核后,将达到评估标准的,向市卫生局推荐并提出书面评估申请;市卫生局接到申请后,先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对申报材料符合要求的,依据“合肥市示范乡镇卫生院评审标准(试行)”组织现场评审;评审合格的乡镇卫生院,需在当地乡镇卫生院和市、县卫生局网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无异议的,由市卫生局予以命名表彰并给予奖励。

五、几点要求

1、创建“示范乡镇卫生院”是深化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与管理,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的基础工程。各县区卫生局要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强化指导,积极组织创建活动。

2、各乡镇卫生院要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高度出发,按照创建要求,突出重点,标本兼治,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创建活动,全面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环境及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

3、各级在组织“示范乡镇卫生院”创建工作中,要确保创建质量,既要注重硬件建设,更要注重内涵建设。我市将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农村卫生院发展上新台阶。

6.浅谈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 篇六

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本院护理人员绝大部分第一学历是中专,大专学历非常少,且大都为刚参加工作的新护士。虽然有些高年资护士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大专学历,但其知识面提高不多,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科室人员之间没有竞争性,不主动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安于现状。

护理队伍不稳定.护理人员年轻化由于乡镇医院受工作环境、地理环境、生活环境的制约,许多护士把乡镇医院作为跳板,离职的护士人数较多,因而只能招聘或调进新的护理人员,如此恶性循环,使高年资护士所剩无几,造成了护理队伍青黄不接的局面。与高年资护士相比,低年资护士存在以下不足:工作计划性差、忙中出错、工作抓不住重点、容易受外界干扰、忙中凭印象治疗护理、未经过挫折,安全意识淡薄、缺少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护理缺陷造成的后果认识不清、“慎独”精神差、规章制度不严格执行,业务不熟悉,缺乏工作经验”。

临时护士多其中许多临时护士不安心工作,因为牵涉到工资待遇、“三保”等实质性问题。临时护士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所以部分临时护士工作不求上进,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提高慢,无集体荣誉感,无院兴我荣的思想,使护理质量难以提高。

未学护理专业的人员也挤进护理队伍其由于各种原因,想来本院工作,但其所学专业的岗位人员已满,只有护理岗位是一个大缺口。所以如药剂、医疗等专业人员工作在护理岗位上,虽然她们在自己所学的专业可能优秀,但踏入护理队伍还得重新开始,从护理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压力巨大。

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的临床护士长多从基层护士中选拔,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管理理论知识,其管理行为多基于经验,在临床工作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日。根据医院的情况,护士长外出学习的机会少,甚至护理部主任也很难有出去学习的机会,因为外出学习对于乡镇卫生院来说是一项不小的开支,同时时间也不允许,所以管理水平很难得到提高。

乡镇医院的护士长与其它护理人员一样排班,平时不上班时,如果有危重病人就必须参与抢救,病人多、忙不过来时要帮忙处理。有护理、治疗、操作上的难题要帮助解决,她们每天在病房工作的时间比其它护士多,但没有固定的管理时间,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检查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甚至护理部主任也是按需派班还要兼职其它护理以外的工作,以致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管理。

医、护、技管理不一致. 医、技工作人员相对饱和,所以上班时间短,无需拖班加班,又能保证正常的工休假,工作轻松,而护士们非常辛苦。

制度管理上,医、护、技执行不一致。医生有医生的管理制度,护士有护士的管理制度。如病历未及时书写,考试不及格等,医生未按制度进行奖罚,而护士却执行了。未体现全院公平原则,造成护士的逆反心理。

管理对策. 医院重视护理工作. 院领导重视护理工作,真正把医疗和护理放在同等的位置,善于倾听护士的呼声,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尽可能招聘素质较高的护士。

将未学护理专业的人员调离护理岗位,而学护理专业并且已在护理岗位的无证人员限定其短期内获得执业资格。

使护理人员的数量上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让护士有一定的休息时间,防止打疲劳战造成的安全隐患,让护士长有一定的支配时间去督促、检查护理工作。

医院的管理上做到公平公正,否则护理部的工作难以开展。

要看到护士的付出,肯定护士的劳动价值,2010年本院评选lQ名优秀工作者,其中7名为护士,这是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肯定。

注重培养护士长,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护士长是各科室的领头羊,同样的科室,同样的护士,不同的护士长就有不同的护理质量。护士长是护理单元的组织者,是护理单元工作的指挥者,是护理学科的带头人。

希望上级部门每年组织护士长进行培训,让其有一个学习的平台,不断接受新事物,开阔视野。2010年院领导带领全院护士长参观学习了湘潭县的金侨医院、浏阳的集里医院,我们感触颇深。她们的护理管理、病房管理、工作状态、敬业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送护士长到上级医院深造,也是提高其管理水平的又一途径。本院在护理部的请求下,院领导把各科护士长全部送往上级医院进行短期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特殊的操作技术。回院后科室护士长对工作充满信心,提高了管理水平,各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护士长要不断总结经验,找出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忙碌之余善于发现每位护士的优缺点。挖掘人的潜能和发挥人的专长来扩大管理的效能,善于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护士长的一句话、一个举动、一个支持均能为护士们营造一种团结向上 活泼的团体气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只有依靠大家的力量,科室工作才能正常开展,护理质量才能提高。科室护士长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3.1 对新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告知其做人、做事、沟通、提高业务水平等的方法。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加强业务学习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我们总结了多年的经验,以前,每季度考试1次,量多,范围广,效果不理想,现在我们采取了少量多次的考试形式,考试成绩与科室护理工作评比及年终考核挂钩,考试取得前3名者给予个人奖励,未及格者给予处罚,针对护理薄弱环节,举办了急救药品、护理安全、护患沟通技巧、急危重病人的应对等学习班,提高全体护士的应急处事能力及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自学及函授学习,学习期间给她们提供方便,获取相应文凭后给予适当的奖励。

提高临时护士的待遇,留住护士,稳定护理队伍,平时在工作中肯定她们的成绩、关心她们的成长。本院在对待临时护士的待遇上采取基本工资加工龄工资,晋级之后适当补加工资,交“三保”,奖金与正式护士一视同仁的办法。其待遇与正式工没有太大差异,目的是让她们能安心工作,把自己当成医院中的一员。

用制度管理人。充分发扬民主,制订符合院情,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护理部与护士长带头执行,护士与护士长之间互相监督,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抓护理安全. 在排班方面,做到人员搭配,老同志起传、帮、带的作用,弹性排班。查房。护理部每天查房1~2次,督促、检查、指导各项工作,解决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夜查房每周1次,护理部及科室护士长3人一组,查房内容包括职业形象,本班工作完成情况,危重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对病人“十知道”,急救药品机械,值班人员对急救药品的掌握情况,通过夜查房,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鞭策大家去学习,掌握有关知识。

医院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科室成立护理安全小组,发现差错,立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注重细节,如儿科集中在一个地方进行静脉穿刺,喊名字时有误听现象,现在我们要求家属自报床号、姓名,并认真查对;发口服药时,护士交待后,病人或家属似懂非懂,结果服用剂量与医嘱不符,现在我们要求护士告诉病人的服药方法,然后再要病人或家属复述一遍,力求准确无误。护理部每月召开一次护理安全会议,总结一月来护理工作情况,并把收集的信息反馈到科室,指出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科室每月召开一次护理安全会议,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为提高护理质量和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奠定了基础。通过各种评比与考核,使个人之间、护士长之间、科室之间有竞争目标,从而推动护理工作的向前发展。

制定护士的考核标准,由护士长具体考核。使护理人员能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和劳

动纪律,改善服务态度、认真完成各项工作、确保护理安全。

7.陕西省乡镇卫生院管理规范 篇七

一、机制缺陷使卫生院面临失活与失控的两难选择, “建机制”的使命远未完成

本轮乡镇卫生院改革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2010年年初, 强调的是回归公益性, 但过度的行政管制使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失去活力, 服务积极性受到从未有过的跌落;第二阶段自2011年开始, 各地开始注重调动积极性, 但在投入、监管没有到位的情况下, 这种积极性又很容易导致乡镇卫生院的行为失控, 背离公益, 重新回到追求赢利的误区。怎样才能使乡镇卫生院从失活和失控的轮回中摆脱, 这是“建机制”必需完成, 却一直没有完成的使命。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7年印发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 曾就机制问题做了这样的表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遵循卫生事业发展内在规律, 建立宏观调控有力, 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新机制”。强调的是“新机制”的两个统一: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卫生事业发展内在规律”的统一;“宏观调控有力”与“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统一。遗憾的是, 16年过去了, 当初提出的“新机制”至今仍未能建立, 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仍旧是在两种极端状态之间荡秋千, 或者是只强调“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强调“宏观调控”, 忽略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微观运行富有生机”, 导致机制失活;或者是只强调市场机制, 强调微观活力, 忽略了“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政府“宏观调控”, 导致行为失控。面对机制的缺陷, 我们需要的是实事求是地修补现行机制的诸多缺陷, 而不是乐此不疲地总结成果, 造成乡镇卫生院改革已经大功告成的错觉。

二、不是要不要坚持政府主导, 而是要建立什么格局的政府主导

2009—2012年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直接投入由229亿增至725亿, 增长496亿, 三年增幅217%, 年递增46.84%1。但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 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显著下降, 农村居民本来可以就近获得的医疗服务现在不得不舍近求远, 劳民伤财。投入与产出的巨大反差, 很自然地产生了对“政府主导”效果的怀疑, 甚至出现政府退出, 把乡镇卫生院推向市场的动议。

政府从农村卫生服务领域里退出现象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曾发生过, 在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后, 中共中央国务院终于在本世纪初确立了政府主导的原则, 并明确提出“乡镇卫生院由政府举办13”。前后将近20年的弯路所换取的沉重教训是不应该忘却的。对于卫生事业, 特别是农村卫生事业,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是坚定不移的。目前乡镇卫生院效率低下的问题不是出在“政府主导”的战略选择, 而是出在政府主导的具体实现方式, 集中表现在把政府主导等同于取消乡镇卫生院的法人主体地位, 把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全对立起来。结果必然导致运行机制僵化, 窒息了乡镇卫生院的生机和活力。面对这种现象如果转而采取放弃政府主导, 把乡镇卫生院向市场一推了之, 那无异于因噎废食。

值得警觉的是, 这种重滔覆辙的苗头正渐露端倪。有三种趋势值得注意:其一是县级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逐渐增大, 削减对乡镇卫生院投入以减轻预算压力的潜意识正在萌生;其二是民间资本亟待寻找增值空间, 医疗领域正在形成跑马圈地之势;其三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可能被泛化到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 有可能对此绿灯高照。这三种趋势与当前乡镇卫生院效率低下现象叠加在一起, 便很容易出现“市场化”的选项。上世纪末拍卖乡镇卫生院的风潮也就是在类似背景下出现的。当时的情况是:其一、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乡镇企业转制形成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大潮;其二、县乡财政不堪重负, 急于甩包袱;其三、乡镇卫生院尚未从计划经济体制的襁褓中走出, 在经济体制急剧变化的社会背景下风雨飘摇, 朝不保夕。三种因素合力酿成了拍卖乡镇卫生院这场历史闹剧。以史为鉴,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改善政府主导的格局, 尽快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效率, 那么惨痛的历史错误将再次等待着我们。能不能把乡镇卫生院办好, 所折射的是政府在市场机制失灵领域里的治理能力!

三、构建农村卫生服务的内部市场, 是“政府主导”的适宜形式, 也是“建机制”的基本思路

现在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影响着“建机制”:其一是供给学派;其二是购买学派。

供给学派认为政府是基本卫生服务的提供者, 乡镇卫生院只是政府向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工具, 其唯一的任务是完成政府下达的订单。乡镇卫生院不具有法人主体地位, 不具有经营性, 只是政府财政统收统支的附属物。

购买学派认为政府是基本卫生服务的购买者, 政府按照市场交换的原则向乡镇卫生院购买服务, 乡镇卫生院是完全独立的市场主体, 与政府只是等价交换的关系, 政府无需过问乡镇卫生院的经营行为。

完全按照供给学派建机制很容易导致失活, 完全按照购买学派建机制很容易导致失控。综合两种思路的合理内核, 在取长补短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卫生服务内部市场, 以内部市场的思路建机制则有望实现“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15”的原则, 有望体现“两个统一”的特色。

关于农村卫生服务的内部市场, 笔者曾在多篇文章中做了探讨16, 它的基本特点是政府以模拟市场的方式向自己举办的卫生机构购买卫生服务。内部市场有两个构成要件:其一是内部性, 即卫生机构的产权属于政府, 政府承担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其二是市场性, 即政府通过预付和后付两种方式向卫生机构购买服务, 按照价值规律, 补足卫生服务的社会必要成本。以资产公有保障公益, 借模拟市场保持活力。在供给学派和购买学派两者间择善而从,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这便是“内部市场”的基础。

四、把改革成果说过了头, 拉大社会期望值与实际的距离, 反而会引发社会不满

医疗卫生体制注定是带缺陷运行的, 这不仅决定于医疗卫生体制本身的复杂性, 更取决于医疗卫生体制只能是在社会既定的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政治体制框架内运行, 在既定的人文环境中运行。这些体制的状况无一例外要在医药卫生体制中留下投影, 医药卫生体制中现存的一些弊端, 不是仅仅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就能革除的。因此在乡镇卫生院改革中不要对现行政策效果说过了头, 过犹不及, 如果言过其实, 拉大了社会期望值与实际的距离, 反而会引发社会不满。当前社会对本轮医改存在的一些不满, 并非完全是现行政策的缺陷, 很大程度上是一些官员和舆论把效果说冒了头, 言过其实, 结果适得其反。

五、改革应注意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如果以颠覆性的思维推进改革, 就免不了陷入反复折腾

在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之前, 农村医改有两点是应该肯定的:其一是经过了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洗礼, 乡镇卫生院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内部运行机制。如在人事制度上淡化了身份管理, 在分配制度上推行了浮动工资, 在经营管理上强化了法人治理等。其二是继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印发后, 政府主导的体制已经初步形成。如明确了乡镇卫生院举办主体是地方政府, 并确立了“县管”体制。政府投入由2002年的51亿增长到2009年的229亿1, 7年增长449%, 是建国后投入增幅最快的时期。尽管在运行机制中存在着一定的趋利性, 政府主导的体制还比较脆弱, 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尚待强化, 但30多年改革历程中还是有很多值得继承发扬之处的。遗憾的是在设计新一轮医改政策中对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中所蕴含的活力, 以及这种活力与公益性服务形成互补的机制正视不够, 研究不够, 吸纳不够, 刻意于推陈出新, 破旧立新。结果这样的“新”却失去了基础, 以高昂的成本经历了一段曲折。痛定思痛, 现在需要警觉的是面对乡镇卫生院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 不能再用颠覆性的思维否定近几年医改的成果, 不然有可能又折腾到当初的起点。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规划财务司2002年、2009年、2011年、2012年《全国卫生财务年报资料》

[15]、中发[2009]6号《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16]、《论农村卫生服务的内部市场》载《医学与哲学》2005年10期;

《再论农村卫生服务的内部市场》载《健康报》2010年6月14日

8.陕西省乡镇卫生院管理规范 篇八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构建;会计模式;管理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推动了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的变革。会计是乡镇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构成内容,管理会计模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经营管理的成败,所以构建科学的会计模式管理至关重要,也是乡镇卫生院亟需解决的难题。

1、会计模式的简述

1.1内涵

会计模式指的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下,根据相关的逻辑思维对影响会计活动的各要素进行描述,综合反映各要素的本质联系与基本特征的一个有机整体[1]。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会计模式导向;(2)企业会计模式;(3)会计规范;(4)会计人才管理;(5)会计管理体制。

1.2社会职能

会计模式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会计模式的社会职能指的是会计模式在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它有四大职能,分别为:资源配置、行为规范、行业管理与利益保护[2]。

2、乡镇卫生院会计模式管理的构建

2.1构建调控型的会计组织体系

在对卫生院的业绩进行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到卫生院本身的治疗信息与医疗市场的各种信息,统计与分析各项指标的工作较为繁琐,所以可成立具有辅助作用的,从财务管理部门衍生但具有独立职能的管理会计机构。此组织担负起为卫生院各责任中心提供“参谋意见”的职责,对会计数据进行估计、检查、分析、协调与评价。由于会计师在会计管理中地位重要,相当于医药资源管理职责的设计师,所以乡镇卫生院可实行总会计师责任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统一接受总会计师的领导与管理,经营管理就代替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此机制可同时促进卫生院各部门的发展,使卫生院的整体效益达到最大化[3]。

2.2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新制度

乡镇卫生院的会计管理,虽说制约于本单位的管理,还同时受到上级领导的管理与相关部门的监督,但常由于环境的松散,加上很多乡镇卫生院的会计管理掌权于主要领导手中,所以会计管理有时并没有受到机制的制约。如此,会计管理的职能就有可能受到约束而无法发挥。为了会计管理职能能够充分发挥,促进卫生院的发展,乡镇医院要积极探索会计管理的新制度,协调好上下级的管理关系,加强检查与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现代乡镇卫生院会计管理的新模式,使会计管理制度化,给会计管理的实践予以规范与指导。

2.3构建开放型的会计信息系统

不管是会计信息与会计核算的内容,还是会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都是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当然也是开放型的[4]。乡镇卫生院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内容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信息流程、会计信息指标体系与会计信息质量指标。在卫生院内部,信息使用者不同所需的也是相异的信息,这就导致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会计信息不能并存相关性与可靠性。所以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应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提供会计信息,也就是说在建立会计信息体系时,应设置好信息提供的对象、信息的不同需求与其他的会计信息指标等。

2.4管理信息化

如今的信息时代,也要求乡镇卫生院的会计管理能够实现信息化管理。目前,虽然医院将大量资金投入在办公管理软件及HIS系统上,但多数医院并没有实现财务电算化与管理信息化,会计管理仍是传统的模式与水平。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与谋求长远的发展,卫生院应加强会计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利用,促使存货控制、预算管理与投资决策等会计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

2.5会计人员的管理

加强人的管理是管理的关键所在。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是主体,故会计管理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养,实行人性化管理。这是构建科学的会计模式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评价会计工作质量的指标[5]。乡镇卫生院一方面要增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另一方面也应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从业人员品质的好坏是会计工作有无保障的关键。所以,应时常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训,通过参加培训班与实际的管理、操作示范,达到职业道德提高的目的。乡镇卫生院的会计模式管理,单独发挥本单位的社会管理职能是不够的,还应接受行政部门或是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检查与监督,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管理规范、例行检查与行政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2.6构建会计监督機制

建立了科学的会计模式之后,乡镇卫生院还须健全会计监督机制,如此才能对会计人员进行监督,也方能确保实施会计制度的通畅。目前对乡镇卫生院而言,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监督体制,这个制度又该由谁来执行。针对医院会计管理由主要领导人掌控的现象,乡镇卫生院应将会计管理工作与会计监督工作分离,形成各自不同的机制。会计人员只需做好相关的会计工作及提供会计报告,审计部门则进行会计监督,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这样,专业的会计人员才能够真正实现对会计事务的监督,也方能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

3、结束语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医疗改革的深入,医院之间的竞争也呈激烈化。乡镇卫生院作为是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基础单位,其会计的管理关乎到整个卫生院的管理,自2011年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实施以后,乡镇卫生院更是呼唤新的会计管理理念和模式,特别是构建科学与完善的会计模式管理,成了卫生院管理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杨荣国.构建乡镇卫生院会计模式管理的有益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2,22(03):136.

[2]姜芳.会计模式的社会职能及职业素养[J] .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8(01):90.

[3]钟珺.基于管理会计模式的医院经营管理[J].现代医学,2010,11(10):139.

[4]王红.现代会计的内涵及管理型会计模式的建立[J].河南科技,2011,26(09):43.

[5]张艳红.如何构建完善的企业会计模式[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4(01):241.

上一篇:镇优秀妇女干部先进事迹下一篇:《万物简史》读书笔记400字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