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五课时跟踪练

2024-07-08

学案五课时跟踪练(精选7篇)

1.学案五课时跟踪练 篇一

“导学案五步教学法”学习心得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的环节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展示—精讲点拨—课堂评价,而贯穿课堂教学的主要是“导学案”。“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的学案,具有“导读,导学,导思”的作用。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 其特点是

1、简便易学,便于操作。

2、能较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气氛活跃。

3、教师不再重复演义课文,能较好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

4、由于五个步骤都要体现于每一堂新课中,环环相扣,容量较大,使课堂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一、检查学案、了解学情(1—3分钟)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单一,注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注重知识结果,忽视思维过程与方法,课堂教学效率 低。“导学案”即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方案,它的使用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是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根本转变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课前已明确了本节的 学习目标和内容要求,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教师按照学案设计的内容有重点地讲解,学生有重点地听,教学的指向性更加明确。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0—15分钟)

以 学案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实现了师生互动和对话交流,改善了传统的教学关系。学生把自主学习中 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出,通过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根据问题特点,教师可提问题让大家或一个同学回答;也可以 让个别同学黑板展示。教师纠正学生展示或回答中知识性错误或不准确的表达,评价回答或展示的内容,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三、精讲点拨(15—20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探究中存在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 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即就是教师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协作意识)。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

1讲重 点;重点指的是对今后学习乃至终生发展有基础性作用的知识和学科思维方法;或从来没接触过的。2讲难点;对大部分同学不会的问题(不同学生可不同)。

3讲 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根据备课组研究和自己掌握学生的情况); 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也是常考点。“三不讲”即: 1学生自学已学会的不讲;

2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讨论、探究会的不讲;

3讲了也不会的不讲;有些知识虽不超课标,但比较偏,高

一、高二学生能力达不到,这些知识可不讲。这样就不会遗留问题了,教师也不用担心自己没有讲解,学生能不能搞清楚,现在,学生讲解展示完成以后,有老师在进行补充和纠正,当然包括质疑,这样我们就不必担心了。但是精讲点拨的时间不能太长,一定要将时间留给学生,因为最终的主角还是学生自己,受益的当然也应该是学生本人。

四、当堂检测(5—10分钟)

针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测试题当堂呈现给学生(不要在学案中出现),可多媒体呈现或资料现场选题,要求学生限时完成测试题,教师通过巡视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并当堂点评,确保训练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这一点学生一点不能少,是对当堂讲解内容的一个及时检测,及时的评估,让老师了解学情,下一节课就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完成之后的及时反馈,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节课学到了什么,让后让师生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五、归纳总结(1—3分钟)

教师或者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方法、规律、思路进行总结整理。也可进行纠错整理。整体上的总结是本节课的收尾工作,让学生学会本节课的自我小结,掌握一种节能,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各环节可选择运用,环节

(二)与环节

(三)可交换或交互进行,同时各段教学时间的划分是一种相对概念,不是对时间的机械界定,实施中各部分可以交互进行、灵活运用,以求课堂结构的最优化。

在学习中我了解到导学案五步教学法,在现实中的应用时非常灵活的,绝不拘泥于我们以上说的条条框框,针对以上不同的环节,可以随意调整。

2.师说学案及限时练及答案 篇二

《师说》复习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 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注音:

愚()句读()谀()经传()

郯()苌()聃()蟠()巫()2.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老师的职能是什么?

②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③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

二、深入学习

1、找通假字,并解释。

(1)传道受业解惑(2)或不焉,或师焉 2.一词多义

之: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郯子之徒

③ 吾从而师之 ④ 句读之不知

⑤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⑥其可怪也欤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 ③吾师道也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于:

①耻学于师

②其皆出于此乎? ③于其身也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⑤不拘于时 道:

①闻道有先后

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得道者多助

⑤会天大雨,道不通

3、古今异义

⒈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

今:

⒊吾从而师之

古: 今: ⒌小学而大遗 古:

今:

4、词类活用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吾从而师之:

3.吾师道也: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6.则耻师焉: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 今:

从而师之

古:

今:

众人

古:

今: ⒉师者,⒋吾⒍今之

7.小学而大遗:

8.不耻相师

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特殊句式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耻学于师。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师不必贤于弟子。

5)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6)不拘于时

理解分析

第一段: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2段。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第3段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第4段。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三、迁移运用

1、读与论师道有关的文章。

2、古今中国文化尊师名言:

(1)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2)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3)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4)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5)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6)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7)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8)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9)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10)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高二语文 编号:008 2014.2.15 编制人 :

《师说》限时训练

1.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吾从而师之 ..D.闻道有先后 ..2.选出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 皆出于此乎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3.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A.辍耕之垄上 B.郯子之徒

C.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5.下面对文章前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作者对老师的职责与为什么要从师的道理,作了精辟论述,写出了千古名句。

①作者界定的老师的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必须从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作者指出了“从师”的对象。

①这个对象是:

②在选择从师对象时,为什么不考虑年龄因素,作者揭示的理由是:

8.文段经过论证,形成了结论。

①这个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参照题目,可以确认文段中的一个中心句。它也是统率全文的中心句,这个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警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吾师道也,?是故,。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4、孔子曰:。是故,,如是而已。

5、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吾从而师之。

班级: 姓名: 小组号:

选择:1、2、3、4、5、师说学案答案

通假字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⒉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之】 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2 郯子之徒:(代词,这)3吾从而师之:(代词,他)4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6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4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6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揣测)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②十年春,齐师伐我 军队 ③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道】

1、道理、事理

2、方法、措施

3、说及、谈论

4、道义

5、道路 古今异义

⒈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⒊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5.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6.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了 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词类活用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吾从而师之: 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3.吾师道也: 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圣人,愚,笨拙的人 6.则耻师焉: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7.小学而大遗: 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吾未见其明也: 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9.不耻相师 师:名词作动词,拜师

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名词作动词,从师。特殊句式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 2.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4)师不必贤于弟子。介宾后置

5)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判断句 6)不拘于时被动句

限时训练

1. 【答案】 D(A.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众人:古义为一般的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C.从而:古义为跟从、并且,是两个词;今义是连词,表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2. 【答案】 C(均为“学习”之意。A.出:超出/出自。B.惑:疑难问题/糊涂。D.道:道理/风尚。)3.【答案】 B(B中“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词,相当于这些,这类;其余皆为动词,到、往)4【答案】 C(C是使动用法,其他是意动用法)5【答案】 B(作者并没否认“童子之师”是老师)6. ①作者界定的老师的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句式特点审视,这是个________句。

②人必须从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7.作者指出了“从师”的对象。①这个对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选择从师对象时,为什么不考虑年龄因素,作者揭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8.文段经过论证,形成了结论。①这个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案五课时跟踪练 篇三

(三)姓名_____________

1.“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这是斯蒂芬·霍金在他的《大设计》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从世界观上看,与该观点一致的有 ①康德: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赫拉克拉特:世界是由一团火组成的③泰勒斯:世界由水构成④黑格尔: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清风凉自林谷出 廉洁源从自律来”,下列选项中与此句古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B.有阴则有阳,有善则有恶,有是则有非.C.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D.临大事而不惧,守大节而不可夺

3.《庄子•天下篇》引用过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含义是: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去它的一半,千秋万代也截不完。这句话

①包含了对立统一思想②违背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承认了静止的相对性④未看到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1G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手机增加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3G手机又增添了视频通话等功能,现在4G网络已开始商用。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③新事物优于旧事物④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时,引用中国古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形容不断发展的中俄关系。下列各项与上述诗句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6.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化,从“两手抓”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这一过程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②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 ③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基本执政方式④理论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之所以能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因为

A.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B.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D.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8.林俊德,福建永春人,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被评为20 1 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体现了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

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B.价值判断和选择是否正确 C.为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D.是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9.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凭借航海技术开通了与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样新时期,沿着陆海两条“古丝绸之路”构建经济走廊,将给中国及沿线国家、地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中可以看出

A.人们可根据自己主观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B.联系方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只要加强联系,就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D.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

1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

11.2013 年,无疑是“改革”与“梦想”’起航的一年。无论年初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年末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我们都能从中解读出“改革红利”将进一步释放的重要信息。从哲学角度看,改革

①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② 是根本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③ 能建立起新的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 ④ 能促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 ① ②B. ①④ C. ② ③D.③ ④

12.以“让爱导航、发现最美”为主题的2013“美丽杭州”媒体公益传播行动,以公益微电影为主要手段,讲述身边平凡人不平凡的事,无私救助溺水者的“最美女护士”、尽职尽孝的“最美母亲”,这些“小人物”在生命的某个时刻显示出来的勇敢和大爱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让人们深受感动与震撼。这表明

①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客观条件

④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_________________7-12_______________

13.(32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进行了更加明确的部署。对于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 看到,当前一些领域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为此,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突出反腐倡廉工作重点,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材料二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涉及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确认三者关系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深化中国改革就要在这三者之间建立整体和谐、相互促进的联合机制,获得1+1+1>3的效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1)运用唯物辩证法 的知识,说明习近平对腐 败问题的分析所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2)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如何深化中国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14.(20分)材料:十二生肖源于中国,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公元一世纪,中国人就以十二生肖来纪年。十二生肖既反映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又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同时,十二生肖也随着算命术的盛行而在民间流传不衰,民间把生肖与人的性格、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与西方的十二星座说相似。

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就如何才能把握命运 实现梦想提出 你的建议。

(三)1-6CDBAAA7-12CADCBB

13.(1)①对党员干部队伍的认识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②增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坚持了立足整体,统筹全局。③突出反腐倡廉工作重点坚持了抓主要矛盾的方法论。④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点2分,共8分)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因此,国家治理要处理好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②整体统率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要树立全局观念。深化中国改革,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③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向,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深化中国改革,要在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建立整体和谐、相互促进的联合机制,以获得1+1+1>3的效果。(每点3分,共9分)

14.①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2分)

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实现梦想。(2分)

4.《马说》学案2课时 篇四

第一课时

一.引导探究

1.读写字词:

骈死pián 槽枥cáolì 粟sù 外见xiàn 食马sì 祗zhǐ 邪yé 一石dàn

2. 用“M”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3.查找资料,了解“说”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①“说”是古代表示 的一种文体,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见解和主张,讲究文采,相当于今天的杂文。

②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之一,曾倡导古文运动。初入仕途时,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均未被采纳。

4.朗读课文,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伯乐对千里马重要性体现在“ ”。

②没有伯乐,千里马悲惨的命运是“ ”。

③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是“ ”。

④造成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 才能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⑤作者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和对“食马者”无知的强烈谴责表现在“ ”。

⑥食马者的浅薄愚妄体现在“ ”。

⑦揭示食马者埋没千里马才华的句子是“ ” 。二.优选精练

(一)基础演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④骈死于槽枥之间( )

2. 用“M”标出下面语句的节奏(每句标两处)。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①才美不外见 _ __通__ _ 含义:___ ____。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__ __通___ 含义: 。

__ 通__ _含义:_ __ __ 。

③其真无马邪 ___ _通___ _ 含义:______ ___ 。

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 ,含义是

⑤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通 ,含义是

古今异义词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 今义:

②是马也 古义: 今义:

(二)能力提升

1.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④其真无马邪?

2.填空。

①“说”是古代表示 的一种文体。

②《马说》运用了 的`写法,用“千里马”比喻 ,用“ ”比喻圣明君主,把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比作“ ”。文章借“千里马”被埋没的现象揭示了封建统治者 的现实,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③“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才能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④《马说》的主旨句是“ ”。

三.拓展延伸

1.阅读寓言《赵人卖马》,自选角度,说说你受到的启示。

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去卖,卖了三天,无人问津,便想了一法,请名人伯乐到市场上将他的马看上两眼,做一个“活广告”。伯乐欣然而至,围着马转了三圈,离开时还回头看了三看,于是马价涨十倍。

2.封建社会有很多人才被埋没,同样是怀才不遇,他们的做法却不一样。你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

A.韩愈―― 牢骚满腹痛骂当局

B.苏秦――刺股苦读发奋成材

C.韩信――另寻明主开创大业

D.陶渊明――归隐田园孤高自傲

3.当今社会,仍然有很多人才得不到重用。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人才被埋没?

教(学)后感:

年级八年级 课型:精读课 课时:2课时 执笔:韩云生

审核:备课组 时间:-3-5 学生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熟读全文,。 2.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3.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 的用法。 4.翻译并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怀才不遇、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重点: 翻译并背诵全文 难点: 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

学法指导: 1、结合注释,解决重点字词。(小组内共同提出并解决)

2、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运用联系和想象,理解课文中的白描写法。

教学方法:读 议 展 点 练

第二课时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o(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

B.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

C.食(shí)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2.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粗的字。

(1)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之不能尽其才( )

(2)执策而临之( ) 策之不以其道( )

(3)其真无马也( ) 其真不知马也( )

3.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食之不能尽其材

B.才美不外见

C.其真无马邪

D.安求其能千里也

4.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o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执策而临之

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D.骈死于槽枥之间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强烈的愤慨。

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C.《马说》第二自然段中四个“不”有力地谴责“喂马人”的无知。

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阅读下文,完成6~10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o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往往遭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命运。

8.怎样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整理文中有关句子回答)

9.由本文内容引申开去,简要谈谈你对“人尽其才”的看法。

10.对下列句子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句是…( )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B.才美不外见

它的才能和美好品质不被外人看见

C.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D.食不饱,力不足

吃得不饱,力气不充足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Z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n①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②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所累,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③矣。苟能起,又不艾④。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注:①nán溃焊呔僮磐贰"邗zhì仆:跌倒。③病:疲惫。④艾yì:停止,悔改。

1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辄持取( ) 人或怜之( )

苟能行( ) 又持取如故( )

又不艾( ) 亦以病矣( )

12.选出加粗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A.以厚其室 B.为去其负

C.日思高其位 D.大其禄

13.这则寓言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主要寓意是什么?

14.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

15.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B.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教(学)后感:

5.9.《春》学案(第一课时) 篇五

《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

2.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自然美。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学习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前检测阶段】 1.给加点字注音

酝酿()()宛转()应和()嘹亮()烘托()......软绵绵()朗润()黄晕()发酵()抖擞().....2.解释下列词语

欣欣然: 酝酿: 呼朋引伴: 宛转: 花枝招展: 烘托: 【启动导入阶段】

1.导入: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2.介绍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号秋实,原籍,出生于。代 家、家。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文学创作,成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主要代表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辩》《论雅俗共赏》等。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联动探讨阶段】

3.朗读课文。

4.怎样理解本文的思路?(用最简洁的文字概括各部分的段意)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7): 第三部分(8---10): 5.本文总体布局是什么结构?

6.阅读文章3-7段,并分别给各段命名。

第三段:春草图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7.朗读比赛。(从课文中选出你所喜欢的段落,参加朗读比赛;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参赛;优胜者为小组加分。)

《春》学案(第二课时)

【联动探讨阶段】

1写出春草什么特点? ○2描写顺序: ○3语言特色

一.“春草图”:○

4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修辞: 用词 ○

二、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 【竞争展示阶段】 分析结尾三段 1.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2.赞美了春天的哪些特点?

1“刚落地的娃娃”○: 2“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3“健壮的青年”○:

【总结升华阶段】

一.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的景象赞美了(),激励人们()抒发了()。二.

1.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6.学案五课时跟踪练 篇六

一、单项选择题

2014年9月19日,由光明日报编辑部主办的“公民道德建设德清现象”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浙江省德清县道德建设的实践经验,畅谈公民道德建设的路径,探讨公民道德建设“德清现象”的推广价值。据此回答1~2题。

1.多年来,德清县坚持“全民参与、惠及全民”的理念,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形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德清现象”。德清县还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展示道德人物的公民道德教育馆,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由此可见()A.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社会道德滑坡严重,需要道德的觉醒 C.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D.包容文化的差异,保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2.德清县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民间设立了39个道德奖项,普通人自掏腰包奖励践行道德的普通人,受奖人数近6 000人,涌现了一批令人信服的民间英雄。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①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

②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④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内涵的永恒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关系到每个公民的价值取向,应该从小抓起,从教育入手,而且要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①公民就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②能够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决定作用 ③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以抵御错误思想的影响 ④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甘肃临泽县结合青少年特点,不断深化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拓展以“童心向党”“学雷锋活动”为重点的道德实践,引导未成年人成为“四有”新人。下列对临泽县做法的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①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新风

②抓住中心环节,提升科学修养 ③传承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④开展德育实践,践行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在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说,很多老师一生中把全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有的老师把自己有限的工资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深恐学生失学;有的老师把自己的收入用来购买教学用具;有的老师背着学生上学,牵着学生的手过急流、走险路;有的老师拖着残疾之躯坚守在岗位上。这些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①他们带有不同时代的印记,具有历久弥新的感染力 ②他们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 ③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优于科学文化修养 ④他们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6.2014年7月20日,2014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成都专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基层巡演是从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中选取主人公,精心创作成故事、二人转、数来宝、莲花落、西河大鼓等曲艺节目,并结合沙画、事迹短片等舞台艺术方式,用栩栩如生的艺术表现,集中展示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有利于()①激励干部群众立足本职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③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④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7.道德的建设,如果不回归文化,不从传统中寻找动力,寻求资源,建立链接,那就是沙上建塔,无法依赖。这告诉我们()A.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B.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C.道德随时代发展被赋予新的内涵

D.道德建设必须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

8.一篇关于旅游不乱扔垃圾的“甄嬛体”微博,激发了网友们的创作活力。这些微博的广泛传播有利于()

①人们直面道德冲突,增强全民法制观念 ②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摒弃传统文化 ③以幽默温情的语言,汇聚培育文明风尚的正能量 ④教育社会公众,维护公共环境从自身做起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9.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各大卫视纷纷开办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的道德建设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身边的感动》、北京卫视的《好人故事》、上海东方卫视的《大爱东方》、湖南卫视的《平民英雄》、山东卫视的《天下父母》等。各大卫视之所以创办道德建设栏目,是因为()①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思想道德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④思想道德建设体现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被誉为“中国人的精神史诗”的央视精神品牌节目《感动中国》已走过了十二个年头,一百多位让观众心灵震撼的人物事迹,传递着巨大的道德正能量。此项活动开展的意义在于

()①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

②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③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传递正能量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2014年7月25日,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会见见义勇为英雄模范代表时强调,要大力褒奖见义勇为行为,让见义勇为精神在中华大地上发扬光大,汇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强大正能量。见义勇为者的英雄行为和崇高精神()①集中展示了当代中国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 ②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2.针对当前文艺界出现的 “浮躁风”,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 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启示我们文艺工作者搞好创作必须()A.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 B.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D.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一 2014年7月28日,《全国首届雷锋日记歌曲创作大赛》拉开序幕。旨在“以动听的华美乐章谱写雷锋力量,以崭新的文化形态表现雷锋精神,以特别的创意策划推动雷锋文化”。我们践行雷锋精神,品读《雷锋日记》,越来越多人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歌颂雷锋,抒发着自己对这名“中国道德标杆”的感情。雷锋日记歌曲创作大赛是围绕着《雷锋日记》来做文章的,可以结合《雷锋日记》当中的精神,立足于我们今天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来创作新的歌词,创作新的曲子。材料二 为实现新时期的率先发展,山东省提出:努力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深化美德山东、文明山东、诚信山东建设;培育和发扬新时期山东精神;永葆山东发展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1)请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谈谈践行雷锋精神的价值所在。

(2)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为加快率先发展提出上述要求的文化生活依据。

14.2014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河南邓州“编外雷锋团”的先进事迹。在辽阔的中原大地,邓州“编外雷锋团”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格外耀眼,他们以弘扬雷锋精神的群体形象驰名中外。他们或耳闻或目睹了雷锋的先进事迹,感受到了雷锋于平凡人生中体现出的伟大精神并深植于心田,并学着雷锋的样子工作学习和生活,把学习、弘扬、传承雷锋精神视为毕生事业和人生追求,采取多种形式,培养雷锋精神种子,播撒雷锋精神。几十年来,他们把雷锋形象挂在心头,把雷锋精神融在血液,把学习雷锋贯穿于全部生活、工作中,坚持做到持之以恒不间断,不以善小而不为,甘愿奉献不图报,因时而化不拘泥,为官的清正廉洁不染尘,做工的下岗创业分国忧,务农的引领群众奔小康,560名雷锋战友中有400多人次被县级以上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学雷锋标兵”。

(1)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指出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编外雷锋团”“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的原因。

(2)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评价“编外雷锋团”的行为。

案 1.选A 通过道德建设的引领,取得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A项符合题意。2.选A ③错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④错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涵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的。

3.选D ①观点绝对化,②错误,文化对人起影响作用,不能对人起决定作用。4.选C ②错误,抓住中心环节,提升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不是科学修养。③不符合题意,没有涉及传承传统文化。

5.选B 老师爱护学生说明其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②正确;老师这样做是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体现,④正确;习近平所列举的这些老师也可能是同一时代的教师的事迹,①排除;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能够相互促进,不能说谁优于谁,③错误。

6.选D ③不符合题意,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不是为了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7.选D 材料体现的是道德建设与传统道德的关系,D项符合题意。

8.选D ①不符合题意,人们直面道德冲突,应该提高全民的道德意识。②错误,“摒弃传统文化”的观点是错误的。

9.选C ②不符合题意,③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10.选C

②不符合题意,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不是此活动的意义。④错误,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11.选D 见义勇为者的英雄行为和崇高精神涉及的是公民道德素质,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②入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③排除;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④排除。

12.选C 从“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体现的是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应选C项。

13.解析:第(1)问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第(2)问要求依据材料分析山东省加快发展举措的文化依据,要根据材料中的措施回答,涉及核心价值体系、诚信建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

答案:(1)①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的行为提供道德准则。②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④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深化美德山东、文明山东等方面的建设,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新时期山东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培育和发扬新时期山东精神为加快率先发展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14.解析:解答第(1)问,应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举措、意义等入手,指明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编外雷锋团”“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的原因。解答第(2)问,应认真思考“编外雷锋团”的行为与文化生活第十课知识的结合点,进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修养等角度对“编外雷锋团”的行为作出评价。

答案:(1)“编外雷锋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代表,授予其“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养;有利于形成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有利于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7.病句第四课时学案 篇七

第四课时

一、简答题

(一)、通过以上几节课的学习,你悟出了哪些辨析病句的方法?

(二)你悟出了哪些修改病句的方法?

(三)你认为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什么?

二、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在90后的青少年中,科幻迷越来越多,这显示了科幻文化正在崛起,是对长久以来孩子们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唤。

D.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从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的传承。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

B.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以“返本开新”为宗旨,不断对《论语》进行创造性的诠释,由此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经学传统。

C.“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每年会有近5个月的时间执行深海资源勘察、环境勘探、海底生物研究等项工作。

D.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丽中国》以歌舞为主,融入京剧演唱、茶艺表演、少林武术等元素,加上奇幻的灯光,震撼的音响,一幅美丽中国的大写意,声光舞影流溢着浓郁的中国情。

B.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C.从汶川到芦山,地震确实有能量剥夺太多本该鲜活滋润的生命,但地震却没有能量剥夺站立在废墟上的那些生命依然坚强。

D.网友们纷纷撰写微博,围绕着“追星”的话题,或幽默,或自嘲,或“假正经”一番,捧腹之后,总有一种耐人寻味留在心中。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元芳,你怎么看”一时成了热词,并被《人民日报》作为论述“互动中筑牢信任的基石”政治理念,其中不仅关系到营造一种互动的氛围,而且涉及到如何有效互动的机制和程序。

B.“打铁还需自身硬”,总书记用一句中国传统白话,形象地点出了当前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是忧患,更是承诺。

C.在十八大报告的特定语境下,美丽中国指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良好生态三方面平衡发展的状态,哪一方面都不可或缺。

D.最近,北京的社区除了食品、药店和日杂零售外,又出现了一些家居品牌社区店,开始为居民提供各类家居用品。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藩个人的喜乐与困惑,也真实记录了晚清时期的历史。

B.从文化凝聚力看,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价值追求,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地区具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源泉。

C.曾记否,我与你初相见的时候,你还是个大约十岁左右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D.2012年5月8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语文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不但不应该禁止方言,还应把它保护起来。因为没有什么比这更能展现一个民族的历史,任何方言都是在发展演化后才形成特色的。

B.近来疲软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在通胀得以控制的背景下,中央将把工作重心调整稳定经济增长上。

C.如何打造多层次良性发展的资本市场,解决保险业发展相对缓慢,如何确保银行业安全和有效支持经济稳健发展等,都是“老金融”们要面临的新课题。

D.这个“根”的腐蚀对中华民族来讲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不是某一个人有没有人性的问题,而是我们这个民族能够保持自己优良传统的问题。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是优良环境与个人努力相协调的结果。

B.调查组成员经过两天的现场勘察和调查询问,事故的基本情况已经查清,已确认这是一起由挖掘机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导致的重伤害事故。

C.最近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都有些失灵,经济惯性下滑过快,为防止出现硬着陆,中央提出了稳中求进。

D.地沟油检测方法当然重要,但也不能光依赖这些方法;检测方法确实是通往食品安全的重要路径,但关键还在于谁来检测、谁来监管。

()A.学者们认为,基于这些真实文字基础上成就的修订版《曾国藩全集》,不仅生动地反映了曾国()A.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都是促进林书豪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央银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增加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B.今年高招艺术类考生的人数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促使文化课成绩水涨船高,一些艺考生开始为自己文化课成绩的优劣感到担忧。

C.从保定的李启铭到西安的药家鑫,接二连三发生的驾车撞人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让人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当代青年的道德观和责任感。

D.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情怀,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寻味。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说,朝鲜人民军已经发展成为现代进攻和防御手段的、坚不可摧的革命武装力量。

B.菲律宾外交部发表声明,警告菲律宾公民切勿到中国旅游或出差,携带任何违禁药品,否则将可能遭受严重惩罚。C.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尽的痛苦啊!

D.文化节组委会的负责同志介绍了文化节的有关情况,并就汶上文化节的筹备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0、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新网11月7日电:据外媒报道显示,当地时间6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获得274张选票,连任总统已成定局。他在博客上发文感谢选民。

B.据蔡名照介绍,为起草好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共中央组织了46家单位就15个重点课题进行调研,形成57份调研报告。

C.日方不顾中方再三的警告,开展所谓钓鱼岛“国有化”进程,不但严重侵害了中国国家主权,破坏了中日关系的基础,还无视中日老一代领导人达成的默契。

D.在各寺院和社会爱心团体、爱心人士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共同努力下,着手新建五台山常青中小学校,总投资约3900余万元。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遏制假酒泛滥的现象,茅台、五粮液等8家白酒企业对外承诺,将向公众公开真酒的销售渠道、网点、供应量和假冒产品查处情况等原本“机密”的信息。

B.早前出现分歧的联合国安理会今天向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发出了措辞强硬且意见一致的信息,要求他们立即落实安南特使提出的旨在结束长达一年的流血冲突。

C.在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D.中石化去年净利润为716.97亿元,平均日赚近2亿,研究中石化利润变化曲线可以发现,几乎与国内油价调价频率保持一致,只要油价调整次数多,中石化盈利增长就快。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12年2月8日,药家鑫已经被执行死刑8个月后,“药家鑫”案受害者张妙家属既索命又要钱,而且先索命再要钱。张家的行为不仅无所依据,而是有悖人情。

B.今年的两会上,财政部长谢旭人就“税收痛苦指数”答记者问时提到,今后将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增值税制度,适当降低服务业的税收水平。

C.这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规定,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对于情节严重的,可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

D.全国政协委员凌孜建议小学幼儿园禁止教外语。她说,只有中国的孩子才这么早学习外语,国外全部都是到了中学以后才学。人家是母语,我们恰恰弄反了。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与默克尔就欧债问题交换意见时,温家宝表示,中国支持维护欧元稳定,但要想真正解决欧债问题,关键在于欧盟自身起决定性作用。

B.最近,严寒天气袭击北半球,乌克兰3200所学校停课,波兰数千人饮水问题难以解决,冻死的人越来越多,谁能否认这场灾难没有对人们产生大的影响呢?

C.瑞典沃纳什堡地方法院19日下午宣布,批准瑞典萨博汽车公司提出的破产,至此,拥有六十年辉煌历史的萨博汽车公司走到了尽头,这让很多车迷黯然神伤。

D.针对长治市公务员考录违规事件,国家公务员局表示,这是一起有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恣意破坏考录秩序的恶劣事件,严重违背了公务员录用的公平公正原则。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以房养老”就是“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

B.《金陵十三钗》随着上映票房的攀升,出品人张伟平在底气越来越足的同时,说话也越来越谨慎。

C.交易员表示,外汇占款近四年来首次下调,说明热钱正回流欧美,从而引发市场对于中国经济走势的担忧,以及人民币难以维持坚挺。

D.该剧制作人李盾、邓丽君兄长“三哥”邓长富携主演出席发布会,期间90后“邓丽君”扮演者王静现场演唱获得好评如潮。

15、下列五个句子中,有四个句子存在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指出病因并加以修改。

①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服务人民、植根人民、来自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②我们要求美方恪守承认西藏是中国一部分、反对“西藏独立”的承诺,采取消除恶劣影响,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中国政府和人民。

③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就京沪高铁故障频发向公众致歉,并称将力争缩小“磨合期”,使京沪高铁尽快进入运营稳定期。

④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于2012年6月23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了我国食品安全的阶段性目标,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试题下一篇:初一数学综合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