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双语名人名言

2024-06-24

中英双语名人名言(共8篇)

1.中英双语名人名言 篇一

中英文励志名言精选

1.Most of it doesn’t matter.So much of what I got excited about, anxious about, or wasted my time and energy on, turned out not to matter.There are only a few things that truly count for a happy life.I wish I had known to concentrate on those and ignore the rest.拥有一颗平常心。太多我曾经为其兴奋,为其焦虑,亦或是浪费了我时间以及精力的事情到最后却被证明是无关紧要的。它们只是幸福生活里极其微小的一部分。我多么希望早点知道这些,以便能把精力都投入到这些关乎幸福的事,而不是其他。

2.The greatest source of misery and hatred in this world is clinging to past hurts.Look at all the terrorists and militant groups that hark back to some event long gone, or base their justification for killing on claims of some supposed historical right to a bit of land, or redress for a wrong done hundreds of years ago.这个世界上痛苦与仇恨最大源泉是对过去的执迷。看看那些恐怖组织和激进分子,他们总是抓住过去的一些事情不放,或把一小片土地的历史归属问题作为他们进行杀戮的理由,更或是为了修正几百年前的所谓的历史错误。

3.Waiting to do something until you can be sure of doing it exactly right means waiting for ever.One of the greatest advantages anyone can have is the willingness to make a fool of themselves publicly and often.There’s no better way to learn and develop.Heck, it’s fun too.等待有把握时再去做一件事,往往意味着永远的等待。一个人能做的最大的冒险事情,就是乐意在公共场合经常暴露自己的愚昧。没有什么能比这样学得更快。“哎呀”,也是一种乐趣。

4.Following the latest fashion, in work or in life, is spiritual and intellectual suicide.You can be a cheap imitation of the ideal of the moment;or you can be a1

unique individual.The choice is yours.Religion isn’t the opiate of the masses, fashion is.盲目追赶潮流是对精神和智力的扼杀。你可以成为一个廉价的时尚木偶,也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你,这些都在于自己的选择。信仰不是群众的鸦片,流行才是。

5.If people complain that you’re too fond of going your own way and aren’t fitting in, you must be on the right track.Who wants to live life as a herd animal? The guys in power don’t want you to fit in for your own sake;they want you to stop causing them problems and follow their orders.You can’t have the freedom to be yourself and meekly fit in at the same time.如果有人抱怨你太特立独行,恭喜你,你正走在正确的路上。谁愿意像动物一样活着?那些强有力的家伙们不希望你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他们希望你停止给他们制造麻烦并听从他们的命令。但你得知道,你无法做到在卑躬屈膝的同时又能活出自我。

6.If you make your work your life, you’re making your life into hard work.Like most people,I confused myself by looking at people like artists and musicians whose life’s “work” fills their time.That isn’t work.It’s who they are.Unless you have some overwhelming passion that also happens to allow you to earn a living doing it, always remember that work should be a means to an end: living an enjoyable life.Spend as little time on the means as possible consistent with achieving the end.Only idiots live to work.如果你将工作等同于生活,那么你将为工作而生活。和很多人一样,当看到那些艺术家和音乐家的工作几乎是全部的生活,我感到很困惑。其实那不是工作,那是他们的自我。除非你有无法抵挡的激情,恰巧也能让你从中得以谋生,否则请永远记住,工作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享受生活。在实现目的的同时,尽可能地少花时间在手段上。只有傻瓜才是为工作而生活。

7.The quickest and simplest way to wreck any relationship is to listen to gossip.The worst way to spend your time is spreading more.People who spread gossip

are the plague-carriers of our day.Cockroaches are clean, kindly creatures in comparison.破坏关系的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听信谣言。浪费你时间的最糟糕方式是传播这些谣言。传播流言蜚语的人好比瘟疫的携带者,相比之下,蟑螂都比他们干净、善良。

8.Trying to please other people is largely a futile activity.Everyone will be mad at you sometime.Most of the people you deal with will dislike, disparage, belittle, or ignore what you say or do most of the time.Besides, you can never really know what others do want, so a good deal of whatever you do in that regard will go to waste.Be comforted.Those who love you will probably love you regardless, and they are the ones whose opinions are worth caring about.The rest aren’t worth five minutes of thought between them.试图取悦别人是徒劳无益的做法。总有些人会对你发飙。很多你接触的人,在很多时候也会不喜欢、贬低、轻视或忽略你。另外,你永远也不知道别人真正的需要,因此你为此所做的所有努力都会付诸东流。放松些吧,爱你的人终究会包容你的过失,他们才是值得我们在乎的人。其他那些人,他们甚至都不值得花5分钟去考虑。

9.Every winner is destined to be a loser in due course.It’s great to be up on the winner’s podium.Just don’t imagine you can stay there for ever.Worst of all is being determined to do so, by any means available.没有永久的胜利者。踏上冠军宝座是件好事情。但不要梦想着可以永久占据这个位置,最糟糕的是,你正决定为达此目的而不择手段。

10.You can rarely, if ever, please, placate, change, or mollify an asshole.The best thing you can do is stay away from every one you encounter.Being an asshole is a contagious disease.The more time you spend around one, the more likely you are to catch it and become one too.不可能取悦、平息或改造一个混蛋。你能做的最好方式,是和他们敬而远之。变成混蛋也能传染,你和他们呆的时间越长,你也越有可能染上混蛋的习气或者你就成为混蛋。

11.Everything takes twiceas long as you plan for and produces results about half as good as you hoped.There’s no reason to be downhearted about this.Just allow for it and move on.努力加倍,期望减半。任何事情都是花掉你计划的两倍时间,最后却只换来你一半的期望结果。没什么好为此沮丧的,(中国俗话说:事倍功半)让它去吧,你要继续前行。

12.People are oddly consistent.Liars usually tell lies.Cheaters cheat whenever it suits them.A person who confides in you has usually confided in several others first—but not got the response they wanted.A loyal friend will stay loyal under enormous amounts of thoughtless abuse.人是奇怪的偏执狂。撒谎者总是撒谎,骗子总要行骗。一个人对你倾诉的时候,通常已在其它人的面前倾诉过,只是可能没有得到想要回应。一位忠诚的朋友,无论遭受多大的冤屈依旧忠诚。

13.However hard you try, you can’t avoid being yourself.Who else could you be? You can act and pretend, but the person acting and pretending is still you.And if you won’t accept yourself—and do the best you can with what you have—who then has any obligation to accept you?

接纳自己。不管你怎么努力,你都无法逃避成为自己。除了自己,你还能成为谁呢?你可以扮演和假装,但进行扮演和假装的人还是你自己。如果你都无法接纳自己,没有努力挖掘自己已有的东西,那么谁有义务接纳你呢?

14.When it comes to blatant lies, there are none more egregious than budget figures.Time spent agonizing over them is time wasted.Even if(miracle of miracles!)yours are honest and accurate, no one else will have been so foolish

谈到公众谎言,没有比预算数字更令人震惊的。把时间折腾在这上面,是浪费时间。既使(奇迹中的奇迹!)你是实事求是并且准确的, 其他人也不会那么愚蠢。

15.The loudest noise in the world is the sound of people whining.Don’t add to it.世界上最大的噪音是人们的抱怨。不要再增加了。

2.中英双语名人名言 篇二

关键词:本科,经济学,双语教学

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需要, 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

经济学双语教学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日益广泛、国际贸易争端日益增多的形势下, 显得尤其重要。

经济学是指结合不同专业要求、课时长短所设置的以西方主流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基础课程, 是国内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通常包括以下名称, 如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等等。

进行双语教学, 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经济学术语与基本原理的同时, 将多年来的英语学习成果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了解经济学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语言环境与经济背景, 拓展英语词汇, 提高语言感悟能力与英语应用能力。它既是英语学习的延伸, 又是专业学习的起点。

主流经济学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入中国高校课堂, 教材大多是从英文原版教材翻译而来。由于翻译的生涩, 西方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基本理念、分析思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数学模型的大量使用, 使这门课程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来说, 具有抽象、难入门、难把握的特点。

对这样一门用母语教学尚有难度的课程, 采用双语教学, 无论对学生和老师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从这些年的实践中也可以看出, 经济学双语教学进展并不顺利, 问题很多, 以致怀疑主义盛行。人们常常会问: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有必要这么做吗?如果有必要, 在什么层面上开展合适?怎么才能做好?

笔者结合教学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与自身的教学实践, 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困难与根源

(一) 学生方面

三个素养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效果。

第一是英语水平。多数经济学课程设置在大二学年, 早的则在入学后第二学期开始。尽管这时学生已经有将近10年的英语学习经历, 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即使那些在高考或四六级考试中获得高分的学生, 在英语具体应用方面存在欠缺, 尤其是听说写能力。面对动辄几6—7百页的英文原版教材, 或由于生词过多、或由于风格的陌生, 学生首先在心理上产生了恐惧, 他们既没有自学的能力, 在课堂上又无法连贯听讲, 不得要领。另外, 双语教学要求学生用英文做作业。从学生的作业反映出的情况看, 多数学生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用词与语法错误非常多, 老师只能猜测甚至完全无法弄懂他要表达的意思。久而久之, 造成学生自信心下降, 学习热情消退, 学习目标逐渐退化为关心考试会不会及格。

第二是数学功底。对大部分通过理科考试升入大学的学生, 对经济学的均衡分析、边际分析、最大化问题、几何意义以及常用图形分析的经济含义, 可以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而对数学基础不大好的学生, 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类学生, 如果在大学里又没有高等数学基础, 则面对那些充满全书的模型和图形, 即使语言能力再好, 也激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第三是分析与思考能力。大多数经济学原理所表达的都是一种经济思想或理念, 这些思想或理念是对经济现象观察、分析与思考的结果。而数学模型是对这些思想的一种逻辑表述, 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是, 这些模型都是有灵魂、有价值取向或政策含义的。而对这些模型的解释和意义在经济学领域里又充满了相互矛盾的态度, 这更加使人困惑。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模型产生的背景, 构建者的倾向与思路, 模型所传递的实际意义, 经济学就变成了既抽象又枯燥的数学课, 但又缺乏数学在逻辑上的一致性。

学生的阅历水平使他们无法更好理解经济模型构建者的思路及这些模型的内在含义, 更无法将经济现象和模型联系起来。加之我国大学生从小到大都是在教师满堂灌的氛围与标准答案的陪伴下成长的, 并不习惯思考, 使一些本来很生动的模型失去了应有的趣味。

(二) 教师方面

同样是三个素养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

第一是教师的语言功底。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 最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具有非常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包括能恰当运用不同的替代词汇, 生动地道的语言, 准确的表达方式, 清晰准确的发音。但经济学教师毕竟不是学英语语言学出身, 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很多经济学教师虽具有名校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甚至是海外著名大学毕业, 具有相当好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但其口语水平却差强人意。他们除了能够翻译课本内容外, 并不能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地拓展, 将那些生僻的经济学术语或原理口语化。不仅如此, 有的教师的发音还夹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这对那些从小就有机会听到地道英语的新一代大学生来说, 会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

第二是教师的经济学素养。由于国外教材在体系与行文上同国内教材存在差异, 它要求教师能够按照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 对课本内容及要点进行必要的梳理和筛选。又由于经济学的特殊性, 它不仅要求老师能够正确阐述课本上的经济学原理, 还要能够结合现实, 用恰当的例子进行解释;不仅能够使用课本上的例子, 而且能够找到身边的例子;不仅能够正确讲解课本上的内容, 而且还要能够结合经济学前沿动态, 模型产生的背景, 模型的核心思想以及模型的局限等帮助学生理解。而要做到这一点, 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理论功底, 但这种功底的具备需要长期的积累与不断学习。

第三是课堂与课件设计能力。课堂设计包括讲授、提问、讨论、练习等环节, 合理的课堂设计能避免课堂气氛单调,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做到这一点, 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因为双语的互动环节比单纯的汉语要费时, 学生首先要明白提问内容, 老师需要确定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 解释、翻译并进行讲评, 英文程度比较好或对英语兴趣大的学生, 往往希望利用这种机会练习英语, 选择用英语回答;英文程度差的学生往往因为自己词不达意, 会羞于回答问题。但不管是英文还是用中文回答, 都牵涉一个答案的正确性问题, 因为害怕出错,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并不踊跃, 所以课堂互动往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经济学双语教学需要教师制作英文课件。一方面由于参考资料的欠缺和英文教材体系的零乱, 在要点与内容的梳理上需要花费很大工夫,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学是与现实经济形势结合紧密的学科, 需要教师及时添加大量的补充案例和数据资料, 同时要求课件层次清晰、美观、生动, 因此教师的备课量极大。

(三) 教学管理方面

第一是开课时间与课时安排。作为专业基础课, 开课时间不能过晚, 但过早也不合适, 如在入学后第二学期开设经济学双语课, 对用纯汉语教学的学生来说, 学起来已经比较困难, 而对刚刚离开高中, 英语听说写能力较差而且练习机会很少的学生来说则更是难上加难。

在课时安排上, 有些学校的双语教学与纯汉语教学没有区别。由于在涉及重要的经济学概念与原理时,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明白, 教师都会选择用汉语再进行详细解释, 这使得教师总感到时间不够用。

第二是班级人数。在多数情况下由于是大班上课, 有时多达三个班, 限制了学生参与互动的机会与频率, 使教师的很多互动环节无法有效实施, 同时教师也很难从始至终保持旺盛的精力。

(四) 教材选择方面

双语教学多数选择目前比较流行的原版教材。在国内通过合法渠道得到的一些教材都很厚, 动辄600—700页, 如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第5版, 16开本, 700页;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第3版连同附录等有600多页;萨缪尔森、曼昆、斯蒂格力茨等的教材, 也都以大部头著称。相对汉语教材, 这些书籍不仅部头大, 携带不便, 重点不突出, 也不方便学生自学。

对本科生来说, 原版教材中其实也有很多很好的选择, 这些教材也能够很好地把握经济学精要, 且简洁、生动, 如Bradley Schiller的《Essentials of economics》, 全书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 只有420页;Barry John和Ernest Jukes的《Economics for business studies》, 只有336页, 均是不错的选择。

(五) 考核方面

在考核方面, 任课教师多数不能做主。学校大多规定了平时考察与期末考试所占比例, 如三七开与四六开等。这些规定的共同特点是期末成绩所占权重过大, 无形中鼓励学生把希望寄托在期末突击复习上。然而期末由于考试集中, 学生在每门课上分配的精力有限, 加上经济学课程本身与英文教材的特性, 导致教学效果很差。

二、对策与思考

(一) 明确教学目标

经济学双语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 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思考现实经济问题, 同时提高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故掌握经济学原理是第一目标, 提高英语能力是第二目标。

(二) 充分的前期准备

在双语教学中, 师生双方的素质都是至关重要的, 不能偏废任何一方。

在英语水平要求中, 可把四六级考试成绩和大学入学成绩作为参考, 设定英语门槛, 如应具备英语四级的听说写与阅读水平或高考成绩在120分以上或更高。但这样的门槛并不能保证学生真正具备双语学习的能力, 所以同时还要开设一些口语、听力、写作等训练课, 创造语言环境。此外, 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 经济学双语课应在学生学完微积分等高等数学课程之后开设。

对教师而言, 寻找具有良好经济学素养的教师并不难, 但同时具备经济学与英语语言素质的教师却非常困难。对那些具有各种英语等级证书甚至海外留学归来者, 要事先考察其真实的语言能力, 有条件就上, 没有条件不必强求。为了提高教师素质, 可以选送具有语言基础和前途的教师在国内外相应机构进修。

语言是一种应用工具, 由于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 多数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并不使用英语, 学生也是如此, 上课时的偶尔使用会使双方都感到生涩和不自然。为此, 一方面学校要为师生提供语言环境, 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应注意多听英语广播或多看英语视频。

(三) 认真选择教材

教材的选择应视不同对象而有所不同, 不应一味强调权威性、流行性与前沿性。经济学内容大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核心部分, 第二部分为延伸部分, 第三部分为前沿或争议部分, 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核心部分的处理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延伸部分及前沿部分。多数情况下, 对本科生的要求是掌握基本原理, 即核心部分的内容。所以教材的选择标准应着重对核心部分的处理是不是适当, 是不是贴近中国学生的学习方式。对照这种标准,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普遍认可的一些权威教材对研究生或博士生来说还不错, 但对本科生来说并不理想。所以在保证体系完备和基本原理得到覆盖的情况下, 尽量避免那些散漫而不得要领的铺陈, 避免大量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 在前沿与争论部分避免过细过深, 考虑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携带的方便, 应尽量避免大部头。

(四) 合适的开课时间与班级人数

开课时间最早应该在第三学期开始, 这时候学生在语言与数学方面都有了较好的准备。而对有些经济学并不作为主干课程的专业, 可以选择在大三进行。

开课人数越少, 效果相对越好。如果由于资源限制, 不得不进行大班授课时, 建议最好不要超过60人。

学时上应在原有汉语学时长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 以增加五分之一为宜。

(五) 严肃活泼的教学方法

笔者主张严肃与活泼并行的教学方法, 因为这门课浓缩了几百年来这一学科发展的精要, 牵涉到大量的哲学思想、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与演绎以及意识形态问题, 加上数学方法的使用及学派争议, 本质上是一门抽象的、严肃的学科, 必须要通过艰苦的思考才能掌握。

为了做到不让学生感到沉闷, 教师可以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但由于经济学课程的理论性较强, 大量的案例教学并不现实;课堂讨论也多是教师探索的方法;教师也可以留一些问题, 让学生自己通过预习、思考或查阅资料寻找答案;课堂放映影视短片也是一种有趣的尝试, 让学生试讲, 教师点评也很流行。但无论从汉语教学还是双语教学的实践看, 这些尝试很难收到预期效果, 只能偶尔为之。

恰当的例子说明应当是最有效的方式。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对应例子俯拾皆是, 平时应注意收集, 及时补充在课件上。另外, 还可以结合每章内容, 加入一些经济史方面的知识, 如模型的产生背景, 对现实的解释力, 反对者的观点以及一些轶事和笑话。

(六) 精心制作课件

首先, 在课件制作方面, 有人主张制作中英文对照的课件, 这无疑会增加大量的备课时间。对一些简单的内容或解释, 一则没有必要, 二则英文程度好的学生不见得欢迎。有效的方法是, 课件以英文为主, 在重要术语与知识点上, 辅助对应中文, 并推荐相应的中文教材。

其次, 授课时使用中英文的比例。不同的授课对象, 可以采取不同比例, 不必要硬性规定。但一定要观查学生的反应, 倾听学生的反馈并及时调整。由少到多的试验可能是最有效的办法。

课件要层次清晰, 为此必须对原版教材加以梳理, 进行适当的合并和取舍, 确定标题层级, 用数字标明序号。PPT要美观, 色彩不能过于单调, 也不要过于花哨, 在搭配上也要符合审美原则。另外, 可根据需要插入一些图片, 一定要照顾到坐在侧面和后排的学生。在动画设置上要能体现应有的层次和顺序。

(七) 督促预习和复习

经济学内容繁多, 而教学课时有限, 难以充分展开。如果没有课前预习, 在课堂上就会感到吃力, 因此应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而经济学因为概念繁多, 内容抽象, 思维角度与方式不大符合中国人习惯, 所以课堂知识非常难以消化和巩固, 因此课后复习也非常必要。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提问, 并将回答问题情况作为平时考核依据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同时通过作业、阶段测试等手段督促课后复习。

双语教学作业原则上使用英语, 但个别时候为了省事学生会使用少量汉语, 在答案正确的前提下, 可以接受。作业批改后一定要针对问题及时进行讲解, 记入平时成绩。

(八) 科学考核

考核包括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考虑到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差于阅读能力, 考核方式应以选择、判断、计算等为主, 避免对写作能力要求较高的论述题。题意一定要容易理解, 用词无歧义, 必要时给予汉语提示, 尽可能避免学生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而影响答题质量。对有些文科学生, 在计算题上最好不要过于复杂, 如有些作图题, 可以画出坐标和辅助曲线。

最后, 需要强调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权重分配。为了督促学生重视平时学习, 期末权重以40%—50%较为合适。而平时成绩的分配, 可以具体到每次作业、测试、考勤和课堂表现。

参考文献

[1][美]Robert S.Pindyck, Daniel L.Rubinfeld.微观经济学 (英文原版第5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影印版) , 2001.

[2][美]Olivier Blanchard.宏观经济学 (英文原版第3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影印版) , 2005.

[3]Paul A.Samuelson, William D.Nordhaus, Economics, 17th edition, McGraw-Hill, 2001.

[4]Bradley Schiller, Essentials of economics, 6thedition, McGraw-Hill, 2007.

3.国际商务谈判中英双语教学初探 篇三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 双语教学

一、《国际商务谈判》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双语教学指的是用母语结合一门外语(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进行除外语学科外的其他知识性学科的教学。

1.国际经济环境的需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逐步加强,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则是时势所趋,《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中英双语教学则是培养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2.目前的教学现状。虽然许多学校都在积极改革教学模式,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存在,教材及教学方法的选定上常常不能结合学生实际,过于注重书本本身的知识,忽视对学生潜在国际商务谈判意识的培养。这些教学模式及方法不利于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人才。

3.《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本身决定的。《国际商务谈判》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知识和谈判技巧、策略,它的教学内容具有国际性,教学目标具有外向型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该课程有必要进行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双语交流的能力。

二、制约因素

1.学生因素。我国学生普遍英语水平较低,而且掌握的大都是日常词汇。而专业课出现最多的却是专业词汇。对他们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学生如果缺乏自主积极的学习态度,又缺少实践锻炼的机会,学习的困难更会加大。

2.教师因素。师资力量的缺乏是双语教学的一大瓶颈。许多专业老师尽管专业水平高、词汇量大、阅读能力强,但听说能力相对欠缺。而英语专业的老师虽然具有外语教学的能力,但却不懂国际商务谈判的专业知识,或仅仅局限于书面上的理解,缺乏实践经验,很难用英语解析国际商务谈判专业词汇。

3.教材因素。很多国外的《国际商务谈判》原版教材是以一个个不同的案例为章节进行编写的,不适合中国人的逻辑思维方式,国内的教材是根据谈判的开局、报价、讨价还价、成交等不同阶段的策略来进行编写的。但国内出版的教材在语言的使用上并不地道,而且现阶段,国内出版的双语教材相当缺乏。

三、对双语教学实践的思考

1.坚定发展方向,以特殊政策支持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不是赶时髦,是大势所趋,是为了培养一批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要堅定不移地将双语教学开展下去。对双语教学不能太苛刻,要不断地寻求新的改进方法。为了鼓励更多的教师采纳双语教学,学校可从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与鼓励。

2.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选送外语基础相对比较好的老师外出培训,讲授双语课程;二是引进英语水平较高的人才,比如在外贸领域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来担任国际商务谈判的双语教学任务。

3.循序渐进地组织开展双语教学。初期阶段,可采用英文课件、中文讲授为主的方法,浅显内容英文讲解,重点难点用中文讲解。学生的模拟谈判允许采纳其他组员充当中国人,用中文谈判,有一个人充当翻译,用英文进行讲解的方式。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英文的使用比例。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课前预习。针对学生在专业英语词汇等方面的不足,要求课前预习教材,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专业词汇及相关句型,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进而为达到课堂互动效果作准备。

(2)课上实践。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增强课堂信息量。同时通过互联网,教师捕捉最新与商务有关的信息,扩展学生视野,填补学生的一些知识盲点,学生也更容易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为了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在备好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备好教学方法,可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讨论合作学习法和模拟实训教学法。

案例讨论合作学习法的核心就是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学生作为主体,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即当堂给定案例或课前布置好,全班分成小组进行分析讨论,要求尽量使用英语,对于英语水平较低的同学,为了能让他们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则允许使用汉语回答问题。教师巡回在各小组之间必要指导,也可参与讨论。最后学生设定国际商务谈判对话在班级展示,教师做评价总结。此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国际商务谈判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还能培养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商务谈判实训环节中,通过观赏谈判实况以及结合所学的知识,全班分组分别扮演谈判的甲方和乙方共同完成一次商务谈判。

(3)课后及时复习、辅导。由于课时有限,也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课后的复习和辅导是很必要的。

4.考核方式。《国际商务谈判》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笔试考核方式是无法去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的。考核方式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二是案例分析,尽量是全英文的。主要考核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同学间的协作能力。三是综合实训谈判或国际商务谈判情景对话,分组按次序根据抽签选择的主题完成几分钟内国际商务谈判情景对话。英语水平较高的小组要求采纳全英文谈判,而英语水平较低的小组允许一人充当翻译用英语讲,其余的学生可采用中文。四是期末卷面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总之,国际商务谈判的双语教学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配合,不断探索、寻求适合各校发展的不同形式的道路,真正培养一批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谦.关于建立双语教学型大学的论证与思考[J]教育科学,2001,(4):60.

[2]刘玲玲.《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8期.

[3]杨欣欣.高校双语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刘玲玲.国际商务谈判.中英双语教学初探[J].消费导刊.教育时空,2008.9.

[5]吴景梅,邰燕芳,周丽.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理性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4.

4.中英双语求职信 篇四

[应聘] 求职信的书写技巧(双语)

Cover Letter Writing Tips and Suggestions

求职信书写技巧和建议

Perfection matters when writing cover letters.在写求职信时要完善好细节。

Every cover letter you write should be customized for the job you are applying for, clear and concise, grammatically correct, and error-free.你写的每一封求职信,都应该对每个应聘的职位有针对性、清晰明了、语法拼写正确、无误。

Here are cover letter tips and suggestions for writing cover letters which will help you stand out from the crowd.以下是一些求职信的写作技巧和建议,将有助于你脱颖而出。

Cover Letter Tips

求职信技巧

Send a customized cover letter with each resume you send out.每次发送简历都要加上一封定制的求职信。

Your cover letter may mak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btaining a job interview and having your resume ignored.Even if an employer doesn’t request a cover letter, it’s helpful to send one.求职信将决定你是能得到面试机会还是让你的简历被石沉大海。即使雇主没有要求求职信,附上一封也会有所帮助的。

Target your cover letter.有的放矢地制作求职信。

Take the job posting and list the criteria the employer is looking for.Then list the skills and experience you have.Either address how your skills match the job in paragraph form or list the criteria and your qualifications.将招聘广告上雇主想要招聘的职位和要求的相关技能列成一张清单。然后将你的经验和技能在另外一张清单上列出来。挑选一两点,分段阐述你的技能是如何符合该公司的职位要求的,或用一张清单来对比列出公司的标准和你的条件。

Don’t rehash your resume.不要在求职信中重复你的简历。

Your cover letter should complement, not duplicate your resume.Expand on your resume and highlight your background as it relates to the job.求职信应该是简历的补充而不是复制。求职信应该是补充并突出简历上与工作相关的背景资料。

Write simply and clearly.书写简单明了。

Get right to the point and write short, targeted letters.Each letter should be one page, or less.Each paragraph should contain three or four sentences, at most.写求职信时要迅速切入重点,简明、并具有针对性。每封信长度都不应该超过一页。每段最多包括三到四句话。

Personalize your letter.寄给特定的人。

If you can, address it to the individual responsible for hiring.If need be, research online or make a phone call to find out who the hiring manager is.如果可以的话,将你的求职信发送给负责招聘的个人。有需要的话,可以在上网或打电话找到招聘经理的联系方式。

Use email for cover letters.用邮件的形式发送求职信。

Keep them short and include in the email message.Don’t send as an attachment unless the employer specifically requests one.要保持简短,并将求职信包括在邮件信息中。除非雇主特别要求,否则不要以附件的形式发送。

Spell check and proofread.拼写检查和校正。

Then ask someone else to read your correspondence before you send it.It’s often easy not to notice mistakes in our own writing.在发送之前让别人先阅读你的求职信。我们很难注意到自己犯的错误。

Review cover letter samples to get ideas for format and content for your letters.参考求职信模板,从中得到制作你的求职信的格式和内容灵感。

Use examples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creating your own library of job search correspondence.以模板作为制作属于你的求职信的资源库。

5.中英双语美文《有一天》 篇五

曾经,我轻吻着你的每根小指头。

One day the first snowflakes fell,and I held you up and watched them melt on your baby skin.

曾经,在某个清朗的冬日,我把你高高举起,看着你红润的笑脸。

One day,we crossed the street, and you held my hand tight.

曾经,你的小手紧抓着我,一同穿越都市的车水马龙。

Then,you were my baby,and now you are my child.

曾经,你是我的小宝宝,现在你是我的大宝贝。

Sometimes,when you sleep,I watch your dream,and I dream too......

有时,望着沉睡的你,我也跟着梦想……

That someday you will dive into the cool,clear water of a lake.

有一天,你会潜入冷冽清澈的湖。

Someday you will walk into a deep wood.

独自走进一座苍郁的森林。

Someday your eyes will be filled with a joy so deep that they shine.

初见新奇,眼中满是光彩。

Someday you will run so fast and so far your heart will feel like fire.

有一天,你会为了心中的渴求,像团火球似的疯狂追逐。

Someday you will swing high so high,higher than you ever dared to swing.

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荡的比想象的还高。

Someday you will hear something so sad that you will fold up with sorrow.

有一天,你会因为突如其来的坏消息,感觉被深深的哀伤包围。

Someday you will call a song to the wind,and the wind will carry your song away.

有一天,你会站在风中浅唱,期盼风儿把你的心声带向远方。

Someday I will stand on this porch and watch your arms waving to me until I no longer see you.

有一天,我会倚在门边,望着你向我挥手道别,消失在我眼前。

Someday you will look at this house and wonder how something that feels so big can look so small.

有一天,你会望着我们的家,诧异记忆中它的巨大,和此刻看起来的渺小。

Someday you will feel a small weight against your strong back.

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坚强的双臂也有着一个小小负担。

Someday I will watch you brushing your child‘s hair.

有一天,我会看见你坐在床沿,梳理孩子柔细的发丝。

Someday,a long time from now, your own hair will glow silver in the sun。

有一天,很久很久以后的一天,你的头发也会在太阳底下闪着银光。

And when that day comes,love,you will remember me.

6.一些中英双语美文赏析 篇六

生活发生不幸时,我们常常会关上心门;世界不仅没能慰藉我们,反倒使我们更加消沉。我们假装一切仿佛都不曾发生,以此试图忘却伤痛,可就算隐藏得再好,最终也还是骗不了自己。既然如此,何不尝试打开心门,拥抱生活中的各种可能,让世界感化我们呢?

Whenever we start to let our fears and seriousness get the best of us, we should take a step back and re-evaluate our behavior. The items listed below are six ways you can open your heart more fully and completely.

当恐惧与焦虑来袭时,我们应该退后一步,重新反思自己的言行。下面六个方法有助于你更完满透彻地敞开心扉。

1. Breathe into pain

直面痛苦

Whenever a painful situation arises in your life, try to embrace it instead of running away or trying to mask the hurt. When the sadness strikes, take a deep breath and lean into it. When we run away from sadness that’s unfolding in our lives, it gets stronger and more real. We take an emotion that’s fleeting and make it a solid event, instead of something that passes through us.

当生活中出现痛苦的事情时,别再逃跑或隐藏痛苦,试着拥抱它吧;当悲伤来袭时,试着深呼吸,然后直面它。如果我们一味逃避生活中的悲伤,悲伤只会变得更强烈更真实——悲伤原本只是稍纵即逝的情绪,我们却固执地耿耿于怀。

By utilizing our breath we soften our experiences. If we dam them up, our lives will stagnate, but when we keep them flowing, we allow more newness and greater experiences to blossom.

深呼吸能减缓我们的感受。屏住呼吸,生活停滞;呼出呼吸,更多新奇与经历又将拉开序幕。

2. Embrace the uncomfortable

拥抱不安

We all know what that twinge of anxiety feels like. We know how fear feels in our bodies: the tension in our necks, the tightness in our stomachs, etc. We can practice leaning into these feelings of discomfort and let them show us where we need to go.

我们都经历过焦灼的煎熬感,也都感受过恐惧造成的生理反应:脖子僵硬、胃酸翻腾。其实,我们有能力面对这些痛苦的感受,从中领悟到出路。

The initial impulse is to run away — to try and suppress these feelings by not acknowledging them. When we do this, we close ourselves off to the parts of our lives that we need to experience most. The next time you have this feeling of being truly uncomfortable, do yourself a favor and lean into the feeling. Act in spite of the fear.

我们的第一反应总是逃避——以为否认不安情绪的存在就能万事大吉,可这也恰好妨碍了我们经历最需要的生活体验。下次感到不安时,不管有多害怕,也请试着勇敢面对吧。

3. Ask your heart what it wants

倾听内心

We’re often confused at the next step to take, making pros and cons lists until our eyes bleed and our brains are sore. Instead of always taking this approach, what if we engaged a new part of ourselves that isn’t usually involved in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我们常对未来犹疑不定,反复考虑利弊直到身心俱疲。与其一味顾虑重重,不如从局外人的角度看待决策之事。

I know we’ve all felt decisions or actions that we had to take simply due to our “gut” impulses: when asked, we can’t explain the reasons behind doing so — just a deep knowing that it had to get done. This instinct is the part of ourselves we’re approaching for answers.

其实很多决定或行动都是我们一念之间的结果:要是追问原因的话,恐怕我们自己也道不清说不明,只是感到直觉如此罢了。而这种直觉恰好是我们探索结果的潜在自我。

To start this process, take few deep breaths then ask, “Heart, what decision should I make here? What action feels the most right?”

开始前先做几次深呼吸,问自己:“内心认为该做什么样的决定呢?觉得采取哪个方案最恰当?”

See what comes up, then engage and evaluate the outcome.

7.中英双语名人名言 篇七

一、SQA HND课程双语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教材选择与国际接轨

在教材上,SQA项目选择国际权威的英文原版教材,即英国SQA HND(英国高等教育文凭)原版教材,有效的帮助学生科学规划个人学业和职业发展。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和国外教学参考资料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是原汁原味的英文,学生接触规范化英文,包括专业词汇和语法的应用、学会规范化表达专业内容等;其次是内容新颖,能够接触到到本学科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专业知识;其三是实用性强,西方会计教材侧重的是实践操作能力、针对性较强;最后,采用西方优秀原版教材有助于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及手段。

(二)授课方式——中英双语

SQA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基本上由外籍教师和硕士以上归国留学人员及国内相关领域专家讲授;学术英语课程与专业核心课采用双语教学。实际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原版教材进行英文授课。为了使学生很好的理解,重点和难点可以用中文进行解释。全部教师必须经过考核、培训、试讲合格上岗。在此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互动式授课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职业技能。

(三)课程选择先易后难

结合会计学专业的专业特点,SQA项目要求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先修完会计专业的中文基础课程,例如《会计基础》等,然后再使用双语教学进行英方原版教材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进度安排上,同样采用英方的教学进度安排,大二先修完会计初级课程例如《商务会计》,然后大三再安排难度更深的英方专业课程例如《财政预算》、《财务管理》等。这样使学生在具备一部分国内会计常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国外会计的准则与实务,从而达到与国际会计知识体系的接轨。

(四)作业布置与考核

会计学英方原版教材的练习题与中国传统会计教程比较起来,数量较少,为了使学生充分掌握关键知识点,课后的作业的布置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以自主学习为主,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展示等方法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计学双语课程的考核包括了测试和平时分两个方面。测试分有平时的单元测试和报告组成,平时分主要由学生的课堂反应、解决能力、小组展示等综合成绩组成。

二、会计双语教学中的现实困境

(一)难以找到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双语教学的基本元素,SQA项目的所有教材都指定采用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编著的原版英文教材,它不涉及中国的会计法规以及相关实务操作等内容,因此增加了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难度,且国外教材习题较少。SQA的教材更新速度慢,学生反应有些英方教材陈旧,例如《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是2005年出版的,距今已有10年时间,很多的金融产品都不再存在了,补偿金的系数也变了,可是教材却没有更新,需要通过教师的知识更新来补充。这也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混乱。

(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国内的双语教学大多指的是中文和英文教学。作为第二语言的英文,大部分学生还是止步于应对四、六级考试或者通过雅思的初级分数要求,而面对会计专业全英文教材,他们的外语水平就显得捉襟见肘了。首先是学生阅读速度缓慢,当他们读不完或者无法读懂教材或教师布置的阅读材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进度以及授课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如果教师一开始就采用英文来讲授会计原理和操作,没有给予学生一定的语言转换空间来理解专业知识,学生们将存在语言理解和专业理解的双重困境,巨大的压力容易产生学习抵触心理。其次是国际会计理论信息量巨大,学生不具备一定基础的会计知识,本身用中文来理解概念都比较困难,如果在此时用大量的英文进行授课,很容易造成学生知识上的混淆。

(三)教师会计专业知识更新滞后

受会计专业学科特点影响,从事会计双语教学的老师除了具备良好的外语基础并深入掌握本专业的学科知识,还应该强调的是理解会计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特别是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以及相关会计法律法规的调整等等。由于会计法律法规时常会有所调整,教师需要经常收集最新的资料并据此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最前沿的会计制度,帮助他们缩短走出校园后适应社会和工作的周期。然而,由于缺少信息沟通和更新的平台,教师的会计专业知识的更新需要自发地去采集各类信息,这种自发行为往往存在滞后性以及不全面性,比如英国税率或者养老金层次的划分等。如果信息不能进行及时更新,可能将直接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甚至是考核成绩。

(四)教学方法落后

在传统的双语教学模式里,教师处于主导位置,他们根据英文原版教材,每个知识点逐字逐句的分析讲解,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这种学习没有压力,学生更不会产生自学的能动性。他们习惯于依赖教师面面俱到的讲解,然后在考前做临时突击,短时记忆,死记硬背。依托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也无法深入透彻,无法拓展自身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的能力。

(五)中西教学理念的差异

中西教学理念存在差异。西方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而不主张对教材内容作过多的讲解,甚至许多海外院校对于课堂老师讲授时间都有具体强制的规定,一般不得超过课时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只能传授基本原理和概念,而具体的内容和操作则由学生课后自学完成。如果我们完全依据西方的教学理念来授课,但我们学生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学习能动性上不能跟上节奏,其学习效果必然差。可是如果按照我们传统方式授课,首先学生学的被动,知识不会有拓展。其次,教师的授课的课时又显得不够。于是很多教师只好压缩教学内容,囫囵吞枣。这种做法也更加深了学生理解的困境,我们需要按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接受水平,设计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课堂上多讲授基本原理,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掌握,再通过一些教学手段把控学生的掌握程度。

三、西方教学视域下的反思

(一)强调教学内容设计的合理性

在西方的许多国家,以SQA合作院校所在的英联邦国家为例,许多院校对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有很严格的规定,一般在20分钟左右,而余下的时间要安排学生开展自发性学习,教师只是起到辅助和掌控学习进程的作用。因而在这短短20分钟的讲授时间内,教师不可能完全将教材的内容作全面的讲解,只能是有选择的提取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而对这些知识点也不能做到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讲通、讲透”,这必然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的过程中强化教学内容地设计,提取重要知识点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传授学习的重难点以及方法,至于教材很多内容则需要鼓励学生在课后自行阅读理解。

(二)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西方院校除了要求教师的教案要体现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安排,同时也要求教师注明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师在完成了基本内容传授后,需要设计一些教学手段敦促学生的自学,并加以监督指导。这里比较常用的方法有课堂随堂练习(Exercise)、小测(Quiz)、课堂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课堂陈述(Presentation)、额外阅读(Additional Reading)等等。而这些方法往往都不是单独进行的,教师可以整合其中的几种,例如先让学生各自完成额外阅读,再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由小组推荐的人员进行课堂陈述。教师再根据他们陈述的情况,以及回答提问的完整性给小组打分,这样既能引导学生展开自学,又能通过小组讨论方式达到知识的交流与延伸,再通过课堂陈述检验其学习成果。每一格环节的设计都需要教师合理的掌控时间,并实时验证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这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学理念的国际性

中国教育推崇“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西方的教育理念强调实践性,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性。因而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是灌输式教育,把前人的经验与成果完美的传递下去。而西方的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主张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由学生自己去尝试,在尝试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种体验式学习方法,首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发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能够综合,把握事物,并且挖掘出自身的潜力,容易产生出新颖的观点和创意。其次,体验式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学习的成果更加深刻。灌输式教学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动用的更多是视听及记忆功能。而体验式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全面感官和思考,其学习效果也是更加明显的。

SQA项目教师除了双语教学外,还沿用西方小班教学的理念,要求教师课堂上多让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有些课程把课堂演讲(Presentation)作为学生的最终考试。而这些提问、讨论、演讲都将以书面或者录像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寄到英国去,或者由英方代表派人到校进行审查,以确保SQA项目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达到海外学习的基本要求,做好中西课程衔接的准备。

四、国内会计双语教学出路

(一)教材更新与补充

针对SQA会计教材落后问题,首先中方院校应该和留学服务中心以及SQA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促进信息的及时沟通和整合,共同促成教材的更新。其次,对于与教学相关的会计法则的调整与变化,例如税制的调整、养老金起征点变化等等,建议英文应以书面形式或者以员工培训的方式提起相关教师注意。最后,中方院校也可以选用国内较新较全面的会计教材作为会计知识的补充,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会计专业知识,为他们日后的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二)教学过程循序渐进

中方教师面临的任务是既要引进和讲解会计的英语专业词汇,又要诠释会计的基础理论和演算操作。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先基本概念后专业知识的顺序。笔者在讲授会计学的相关课程时,通常会采用英文标注并辅助中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解释关键的会计专业术语和概念,然后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国内相关会计知识加以说明,首先让学生听懂了原理概念,再在这个基础上引入国际会计不同之处,做对比分析,以期达到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认识。

(三)加强师资培训

双语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英文表述水平,能够详细讲解重点与难点,在掌控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过程的互动,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因此加强师资的日常培训尤为重要。SQA项目每个学期都会派出学科带头人到中方各大院校进行巡回培训,培训的内容涉及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手段设计、学生试卷的编制与评定标准、课程审查等等。于此同时,每一年SQA都组织中方院校选派教师代表参加其组织的为期数天的培训活动。然而这种培训的针对性还不够强,往往是几个学科的老师集中在一起进行培训,而针对具体学科的示范性演练和交流比较缺乏。建议会计双语课程的相关教师可以通过SQA的平台组建网络沟通小组,以更好的交换前沿知识,及时的解决学科教学的疑难问题。

(四)教学方法推陈出新

在教学形式上,会计课程的双语教学融合英方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作业、项目展示等方法,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 西方一般主张小班教学,其重要特点是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然后由教师即时解答或者做引导性阅读。

课堂以鼓励学生自发学习为主,增加会计随堂练习的比例,由学生尝试解题,教师再根据学生反应的问题逐个解决或集体讲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灵活调整各章节的讲授次序,结合学生的水平和难易程度,把握理论课与实践操作课的交叉实施。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鼓励他们用英文来分析问题、阐述观点。

2. 会计双语教学课程中,案例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一些真实生动的英文案例,启发学生去发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查找资料和课堂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出解决方案。例如给出某知名外资企业的财务报表,让学生结合所学的一些财务知识,对公司近年来的发展作评估,并预测企业未来两年的发展前景。为了完成这个题目,学生除了要熟练掌握教材中财务分析的原理,还需要自己动手做各种数据的测算,然后搜索与公司发展相关的内外部经济政治环境,再结合小组讨论所得,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案例设置是开放性的,能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

3. 小组讨论是西方课堂较受青睐的一种教学形式。

其本质就是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成员间互相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体验,进行大脑风暴(Brain Storms),达到互相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当然这种开放式学习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把控能力,除了做好引导者,还应该适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把握课堂节奏,并启发学生去思考总结。

4. 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合理把握中英双语的比例。

会计双语教学通常主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可能地使用英文授课,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会计英文术语,使其能更好的与会计国际化接轨。然而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堂教学不必强求英文使用的比例,适时的中文解释和说明也必不可少。

总而言之,会计学双语教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为了达到会计国际化和教育国际化,会计双语教学作为当今高等院校会计培养的普遍趋势,不但要求课堂上使用精准的专业会计用语,同时还要引进西方重实践与创新的教育理念,采用多种活泼生动的教学模式,融合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传递国际会计专业基本知识的同时,不断更新会计最前沿的讯息变化。从而实现我国高等会计学专业课与国际标准的真正接轨。

参考文献

[1]王宇峰.对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探讨[J].财会月刊2015.7(73).

[2]光昭.中外合作办学中会计课程的双语教学探讨中国电力教育2011.(20).

[3]王岩,王宇慧.高校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双语教学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11.10(35).

8.中英双语名人名言 篇八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互联网+”的相关特征,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教学改革,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结合学生实际水平,着重培养中英双语能力的同时,跨学科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专业实践平台,对双语播音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 中英双语播音主持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28-02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是新常态下用不断创新的互联网思维去驱动发展和升级换代,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包括用户思维、跨界思维、平台思维以及社会化思维等。 近年来,“互联网+”成为热词,它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从而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这对高校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的创新有一定的启发,“互联网+传统教学”,相互融合,利用互联网思维,实现资源整合最优化,形成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为以后相关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一、传统教学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广西艺术学院依托影视与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师资办学资源,于2012年开始招收中英“2+2”双语播音主持班,学生大一、大二在广西艺术学院学习的两年主要依托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主干课(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 、新闻学概论 、传播学概论等),并在此基础上增加英语口语和雅思培训课程。大三、大四则同过英语出国考试合格后与英国获美国相关学校相关传媒类专业对接广播电视、新闻学和媒介传播学等学士学位的课程。大三、大四在英国、美国主要学习的课程有:多媒体新闻学 、媒介传播、专业语境、应用广播实践等。我院于2012年招收第一届中英双语播音主持学生,在几年的培养过程中,通过调研和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发现,以往开设的双语播音主持课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时间短,内容多

我院的《双语播音主持》课程的安排是一学期16周课,一周4个课时,共64课时,所学内容包含:基础理论知识、硬新闻和软新闻采编播报、天气播报、双语主持、节目鉴赏等等。内容量大,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反映只能学习皮毛,不能学精。语言的训练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课程压缩后,学生的接受程度降低,影响学习效果。

2.重理论,轻实践

双语播音主持课程自2012年开设以来,教学经验还在不断摸索前进,实际上课时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战性的操作演练相对较少,即便是有练习,但由于班级人数多,不能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得到课堂练习的机会,布置下去的实践操作任务,质量也不是特别高,再加上有双语播音实践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不多,师资力量欠缺,不能及时对所有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3.基础薄,压力大

对于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多数学生来说,英语语言本身就是一个障碍,尤其是通过艺术类招生考试进入大学的学生们,他们的英语基础差、底子薄,容易产生学习英语的抵触、恐惧心理,双语播音主持的学习更显得力不从心。学生反映老师在双语授课时,所讲内容偏难,听不太懂,文化差异也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国外电视节目并不感兴趣。

二、“互联网+”时代下双语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1.以学生为中心,体现用户思维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学生即是用户,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成为自我渴望、家庭期望、社会需要和国家希望的高质量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是核心职能和中心任务,也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2012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教学理念一直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关系着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从老师教授课程内容,学生被动接收信息,这种“自上而下”的传统教学模式到老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双向互动”教学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高压态势”,不能完全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

互联网思维中曾提出“用户思维”,即“以用户为中心”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强调以人为本、用户至上、对等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借鉴互联网思维方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学习、行政管理、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多元互动模式(如图1)。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察,了解学生实际水平,收集课上课下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形成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逐渐增加“用户粘性”,提高学习自主性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课程进行的不同阶段,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前提下,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对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加重比例,详细讲解,很多学生对双语节目感兴趣,课上就会多一些中外节目鉴赏,并且让学生了解节目背后的构思、制作、播出过程,多了解中西方文化知识,减少交流存在的文化差异。

其次,在课程时间安排有限的情况下,将课堂搬到“室外”,鼓励学生多实践,布置一些由简到难的阶段性任务,让学生有“参与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简单的模仿新闻播报到独立采编新闻再到一线实习或者晚会主持等活动,老师随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询问、指导和建议,给学生时间进行思考,将课堂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从而更好地指导理论学习。

第三,实施“弹性管理”,每个班按照不同的学习任务分成若干小组,实行小组任务制,每个组由老师任命小组长,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和特长来安排任务和角色分配,体验不同岗位的角色扮演,积累经验,通过不同内容不同场景的训练达到预期的效果。

2.以内容为核心,加强双语能力

双语不是两种语言简单的相加,双语能力也不能等同于“播音主持”,正如会说普通话也不一定就能播音主持,不能把“播音主持能力”简化为“语言能力”。中英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在本科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具备独立的中英双语播音、主持、节目采编、策划创意、影视配音、教学研究、公关礼仪等专业核心能力与相关知识,需要学生同时具备中文和英文在听、说、读、写四个层次都达标的基础上,能进行有声语言得再创作。这其中就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双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二是双语娴熟转换的能力;三是跨文化传播的能力。以双语播音主持所需学习内容为核心,通过加强这三方面的能力,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英语基础薄,双语播音难的问题。

(1)听说读写能力 我院语言传播系新增了“中英2+2”双语播音主持班,即本科前两年在广西艺术学院完成专业学习,后两年去英国或者美国学习相关传媒课程。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底子薄,这体现在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词汇量太小,甚至连上课时出现的很多单词都不认识,出国学习更是无从谈起。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设了《雅思英语》,有针对性地教学,为英语学习打好基础,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多看中外电视节目、新闻、影视剧培养语感,对听力和口语都有所帮助。当然,不能完全忽视中文的学习,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双语播音员主持人,首先就必须做到中文和英文都精通,克服了语言障碍,找到中英文共性和差异,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沟通顺畅。

(2)双语转换能力 赵琳曾在《双语播音主持》一书中提到播音员主持人需要具备“隐性双语能力”和“显性双语能力”,简而言之,隐性双语能力不明显表露,对播音员主持人驾驭节目提供潜在支持;显性双语能力通过播音员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显现出来。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会不同程度运用这两种能力及时进行双语转换,例如在国际突发事件的报道中,“9.11恐怖袭击”、“马航事件”等,我们通常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现场资料,面对突发事件直播,主持人必须发挥隐性的双语能力,搜集到国外相关信息后,以最快时间进行梳理,转换成合适的语言进行播报,占得先机。在双语节目或大型双语晚会的主持中,主持人显性双语能力突出,两种语言相互转换推动节目进程。双语如何转换?何时转换?转换恰当与否?都值得思考。主持人除了要发挥“把关人”的作用,翻译得当外,还有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节双语比例,对嘉宾发言进行归纳总结,照顾观众情绪推进节目开展。学生在学习初期,先锻炼其口译能力,基本达到能听清楚中外双方嘉宾所说内容,并准确地表达出来,再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让学生学会应对突发状况如何救场,做到与嘉宾和观众顺利沟通。

(3)跨文化传播能力 双语转换中还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文化差异。缩小不同文化间差异,减少传播阻碍,必须具备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关注全球时事,参与国际活动增长见识,培养学生多元的个性;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学习传播学、国际关系、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强化知识底蕴,将学生培养成懂传播、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3.以融合为重心,拓展实践平台

除了提高双语水平,学习双语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外,学校还为学生开设了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比如文学鉴赏、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电视节目制作、广告创意、化妆与形象设计等等课程,让学生不仅专业素质过硬,在其他领域也得到学习和锻炼,真正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专业学习“锦上添花”。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也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戏剧周、中国—东盟戏曲演唱会、中国—东盟音乐周以及一系列相关活动每年都会举行。作为新时代的传媒人,如何抓住新机遇、深入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在全球传播话语体系中拥有话语权,提升中国形象很重要。广西艺术学院一直致力于打造国际交流合作人才,我校影视与传媒学院成立了“中国—东盟传媒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东盟华语有声语言研究中心”,安排学生参加各类中外交流活动、双语主持及国际论坛和会议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跨文化传播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展示平台。

另外,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实践平台,学生将播音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比如喜马拉雅听、蜻蜓FM、荔枝FM、微博、微信等,收集听评意见,最后将信息反馈给老师,一起来探讨和改进专业学习。

4.以赛促教,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我院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特别鼓励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的各种比赛,通过比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几年来学生在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中英文演讲、主持等比赛中频获佳绩,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广西英语演讲大赛特等奖、广西高校英语微电影大赛特等奖、校英语主持人比赛一等奖,还成功主持各类区域性国际活动。例如中国—东盟博览会双语讲解员、博览会礼仪、中国—东盟音乐周、中国—东盟戏曲演唱会、2015年“我的梦”广西高校东盟国家留学生表彰晚会、广西“一带一路手拉手”中国—东盟青年外语演讲大赛等,我校学生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了第二届GMS东盟六国青年论坛等等,学生在各种各类区域性国际活动和赛事中能够运用标准流畅的中英双语表达成功主持,同时还作为青年志愿者担任了多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礼仪、展览会双语讲解员等。专业赛事和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中英双语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也大大加快了我院国际化教育的进程。

三、结语

我院依托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东盟华语有声语言研究中心”开展“行走东盟”学术考察和学术研讨会,举办“海外华文传媒与中国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第二届海峡两岸口语传播国际会议”等,取得一系列学术成果和一定的学术知名度,学生在这些国际学术活动中受益颇丰。在这几年的教育中,我们转变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用“互联网”思维统揽全局,打好专业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极拓展专业实践平台,获得了较好的办学效果。这一系列的教学成果也彰显了我院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实力,同时也鼓励着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前进,迈向专业新高度

参考文献:

[1]赵琳. 双语播音主持艺术[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 2007

[2]吴苏敏 金勇. 英语节目主持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现代传播. 2012(1):135-136.

[3]王媛. 论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双语主持人才培养[J]. 新闻界. 2013(13):39-42.

[4]朱研. 以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双语播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新闻知识. 2011(08):74-76.

上一篇:七级工伤鉴定标准下一篇:初中历史课题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