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童年划过指尖

2024-10-13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童年划过指尖(共10篇)

1.《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童年划过指尖 篇一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经念传播学研究生的同学介绍,说波兹曼另一本《童年的消逝》写得更好些,于是买来看。看完最重要的收获,是晓得原来童年是人造的,不是天然存在的。印刷术之前,儿童只是微型成人,是要早早去学徒,去干农活,去生养后代的。印刷术让识字教育成为必需,于是迈向成年的道路,必要进学堂,进行思维、礼仪的包装,才获准进入成人的秘密大花园。电子时代来临,媒介被电视垄断,童年与成人的界限又模糊起来——下班时段放的这种“帮女郎”节目,无区别地播映给各个年龄层的观众,便是最浅显,也最有力的证据。大人世界有多少以往不应被儿童知晓的丑陋秘密,现在也不再是秘密,也不丑陋,竟成了儿童的日常生活。

其实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哪怕是最伟大的人物,都会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成为孩子。这是人类成长历史中永远无法摆脱的情绪。

根据荣格的“原型理论”,我们的潜意识中存在一种“原型”,它促使我们不断寻求纯真、无压力、恣意、率真的生活状态,而这正是我们孩童时代的生活缩影。这种孩童时代的缩影不仅属于我们个人,更属于整个人类。它根深蒂固、与生俱来,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体内,也就是说,自从我们一出生,我们就渴求着孩童一样的生活。即使成年,这种对原型的“渴求”也在或明或暗地不停跳跃,使我们梦想回到过去。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孩童”的影子,只不过有人表现突出,有人表现隐晦。我们生长在一个比较开放的年代,所处的环境让我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倾听来自自我的声音,并按照自我的要求去展现和张扬个性,按照个性的要求去生活。但同时,我们又在现实生活中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无法寻找“原型”和现实的契合,我们不可能一直都是孩子,我们只能在梦中或者某些特定的戏剧情景下成为孩子,以求心理上的补偿。而由于成长的经历不同,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是在卧室里撒娇,有些人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发嗲,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儿童化易成病态心理“成年人喜欢动画、玩具,这是一种内心‘儿童化’的表现,这一现象的产生通常与现在年轻一代工作或者经济压力过大有关成年人借其回味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以躲避现实社会的竞争,在卡通的世界里,成年人不仅能找到童年时代的无限快乐,还能得到简单时尚的精神慰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心理压力。

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在每一个年龄段都有该想的和该做的事。这种违背常理的成人儿童化现象一旦过度,较容易演变成一种病态心理。儿童化的成人,打破传统的规则,表现出与其实际年龄极不符合的追求儿童特征的思维观念。其心理年龄往往是滞后的,遇到挫折容易放弃和逃避,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孤僻、忧郁、社会适应能力差等心理疾患。不利于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对以后的生活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幼稚”成年人依赖心理强

成年人的幼稚、装嫩心理如果发展到极致,可能会进展成为“彼得·潘综合征”。彼得·潘诞生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彼得·潘生活

在梦幻里,永远也不想长大。我国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家也将这种现象称为“社会依赖综合征”。

这类人不愿意以成人的标准看待自己,感兴趣的大部分是同学聚会、朋友生日、一起出去玩儿等,对个人的前途、婚姻设想得很少,根本就没有长远打算。尽管他们都已经三四十岁了,但是他们在外表和内心的一些信念、想法、价值观方面比同龄人要差很多。

彼得·潘综合症

成年人面对社会的剧烈竞争和残酷倾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装嫩”,行事带有孩子气,渴望回归到孩子的世界。但这种心态如果发展到极端,就会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这种心理的极端形式被称为“彼得·潘综合征”,被定性为一种心理疾病。彼得潘是著名的童话人物,他永远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而彼得潘综合症的患者就是这个童话人物的现实版。

Peter Pan是著名童话《小飞侠》(改编自英国苏格兰剧作家巴里所著剧本)中的主角彼得·潘(系一永不长大的小孩)。Peter Pan一词在英语字典里的解释还有天真而不懂事的成年人,以及(女装或童装的)小圆领。

彼得潘领来源自彼得潘的经典衣着,这种扁平圆领最初只是用在童装设计中,但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这种领口的设计开始应用在成年女装之中。在近几季的Chloe、Miu Miu等品牌中更大量使用,简洁大方的PETERPAN圆领是甜美的淑女最爱的领子了,以不同尺寸、大小及搭配方式,为我们表达出了彼得潘圆领的多变特质。

第一件,相处不错的朋友,结婚不久便与老公吵着离婚。这让我想起我另一个好朋友,去年里定下婚期,宴席还未摆,已经离掉了。

这些事情,让我想到波兹曼在书里阐述的“儿童化”的成人,这是伴随“成人化”的儿童而兴起的。儿童的言行举止因为电视媒体无原则的信息泛滥,过早地与成人无差别。而电视这种画面信息读取的形式,使它只能提供“12岁儿童的心智”的节目,并且波兹曼觉得它“不可能设计出其他智力层次的节目”。

我很愿意相信这一点。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成人,在婚姻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始终停留于“过家家”的时代。童年的“过家家”,以对婚姻的模糊概念为基础,临时搭建起游戏的氛围,并且无规则可循,是最松散的,可以随时停止的游戏形式。而现在新闻常常关注年轻人“闪婚”与“闪离”,分明就是这种游戏在成年期的延展。

作为生命的重要阶段,这种理论说起来实在有点冷酷。较温和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电影。中国电影总是以两个人结婚以后都是圆满的大结局。大结局以后呢?没有人教过我们。”杨德昌还是心软的,他觉得还是应该找到办法让婚姻维系下去,也许还可以找到人来“教我们”。如果按照波兹曼的理论,既然成人不能长大,那么就游戏下去,分与合不过是一次简单的游戏过程。圆满的大结局以后如果不好过,那么就不过。

于是我觉得,童年的消逝对个人生活的幸福,也有着可怕的影响。

在我看来,由印刷——影像(以及广播)——网络所体现的信息媒介的发展并不仅仅是起到打破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认知界限的作用;在新信息媒介使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的同时,由于信息量的成倍增长,人们不仅仅满足于获得信息,还对信息的真实性与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过来,新信息媒介对人们将信息去伪存真、综合分析的能力提出更大考验,这一考验对人群的筛选与划分(在印刷时代是能否阅读,在影像时代是能否快速理解信息,在信息时代则是前两者的综合再加上对有效信息的自主搜索能力)将不仅仅局限于年龄(以及年龄背后的经验),而将更多的趋向于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敏捷度及联想能力等等——在这一方面,青少年在成人面前并非毫无优势,这也就造成了当代青少年有能力与成人分享相同的经验——而此书作者似乎对这一点认识不足(考虑到这是一本写于二十年前的有很大推测性质的书,这倒也并非重大缺陷)。当然,影像与网络媒介对逻辑思维还未完全形成的儿童们来说,其负面作用的确不容小觑;不过它的后果不光是“(社会认知经验上的)童年的消逝”,还会造成“童年的遗留”,即他们的心智与社会实践经验会部分停滞在童年时期——那就很可怕了„„

那么,建立于书本所提供的逻辑思维上的那种“穷尽真理”的新闻理想,能不能新媒体上重生呢?1982写出这本书的波兹曼觉得还有希望,在书的最后一章《六个问题》中,波兹曼自问:“有没有一种传播技术具备某种潜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他自答:“唯一具备这种能力的技术是电脑。为了设计电脑编程,人们基本上必须学习一种语言,这意味着人们必须掌握复杂的分析技能,类似于一个完全有文化的人需要具备的技能。”

波兹曼低估了电脑技术的发展,高估了电脑的文化属性。实际情形是,电脑以及以电脑为基础的网络,比电视更加娱乐至死。波兹曼那样回答,是因为当时仅有“Xerox Star”这样一个还不成熟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问世,而苹果的 Lisa Office System 1还要等一年,微软的windows 1.0还要等三年才面世。如今图形界面发达到苹果的单键鼠标也能操控自如,电脑编程也仅仅成为一种特殊的高科技技术工种。

当然,对电脑充满希望的同时,波兹曼也预见到了如今的可怕情形:“让大部分半文盲的百姓用电脑上的视觉游戏来自娱自乐,让百姓使用电脑并被电脑利用,却无需理解其中的所以然„„”如今的网络游戏,Web2.0中的社交游戏,twitter这种以暴露隐私为乐的微博客„„都是IT精英为了赚取点击率,采取的比电视更新奇,更美妙的“利用观众”的方法。至于新闻理想可能生存的各种门户网站,根本也是一个消磨时间的无聊玩意,新闻早在这里变幻了制作的方法——要制造而不是等待发生。点击率至上的原则指导下,真实不重要,标题最重要;新鲜不重要,炒作最重要。网络只剩下一个逻辑:耸人听闻。并且,为了让人们停留在网页的时间久一些,网站将数量庞大而毫无联系的社会、娱乐、政治、体育新闻仿佛天女散花的碎片铺在一个页面上。我们所有的精力全部消耗在点击、阅读、再点击上面,至于读了些什么,随网页的关闭全部消失。新闻理想着所希望带给读者的“思考”与“穷尽真理”

另一件事,今天看见柴静写的纪念央视原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陈虻的文章,陈虻不死,柴静在里面诉说了陈虻教给她,以及她自己领悟新闻理想,比如“真实”,比如“穷尽事理”,比如令观众“启蒙”与“觉醒”。这种理想,显然只能是建立在书本时代提供的逻辑思维支柱上,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电视发明以前的产物。

我写博客的时期,他说过一句话,“要服务,不要表达”是说不要以优越感自居,媒体的平台不是用来表达个人见解与思想的,是提供观众事实与信息,让他们来思考的。

我受教于他,一再重复这句话,理解了为什么康德说启蒙只是自我的觉醒,不是传教士式的自上而下的教导。在他身上,我理解传媒这份工作所为何来--------能够为大众提供一个公共空间,让不知者知情,让无声者发言,让异见者表达,让争论者自由。

他尊敬这个职业,忠诚于事物的本质规律,他和这个世界的诸多冲突,并非因为他尖刻或者狭隘,只是因为真与伪是大敌。

看完《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看完波兹曼对电视这种媒体对人由印刷时代继承的逻辑思维的摧残,就会发现在电视时代做一个新闻理想者的可悲与可怜处。

不论一个有理想新闻记者发现了怎样的真相,发现怎样的真理,他企图为观众带去如何的启蒙,当他制作出来的新闻内容淹没在美女主播、以嘴做表演的白岩松们、永远提供美好生活图景电视广告、舒缓心情的的背景音乐、有智力缺陷的电视剧、脑残晚会、白痴娱乐节目等等这些迅速滚动的,处于“12岁儿童的心智”的内容中,这理想者将沮丧地发现真相、真理根本无法发挥作用。

于是,柴静的《新闻观察》所观察到的那些看似思想锐利的画面,除了和“帮女郎”一样引起观众一阵痛快的神经痉挛,大概也起不了别的作用。也许有人露出思考的意愿,但立即将被节目结束之后的广告、电视剧拉扯而至快乐的天堂。

《童年的消逝》里说电视是契合儿童“即刻满足”心理的娱乐品,是极迅速流转而令人无暇思索前一个画面的内容组接。所以,当观众面对电视,思想便同时被关了禁闭。一同被关禁闭的,自然还有可贵而可怜的新闻理想。

在孩子自身发展和认知发展之间有一个距离,学校教育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个距离,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复杂的,以电子为中心的社会。印刷品会使一切事情的速度减慢下来。印刷意味着一个放慢速度的头脑,电子则意味着一个加快速度的头脑。这种情况的后果之一,就是电视使我们的文化向“娱乐化”的方向发展。距离指文字说明所倡导的思想渐慢的过程和视觉娱乐节目所要求的快速反应之间的区别。139

1981年,在艾默生学院的毕业典礼上,美国广播公司abc的董事会主席伦纳德 ·戈登森对毕业生说,我们不能再依赖掌握传统的技能。作为传播者、执行者、创造者和公民,电子革命要求我们掌握一种新的识字能力。那就是画面读解能力、掌握电子技术的能力。它相对于我们今天的书面文字文化而言,是一种进步,正如书面文字文化相对于早期人类史上单纯的口语传统是一种进步一样。141

2.《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童年划过指尖 篇二

1. 童年的概念

在尼尔·波兹曼看来,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并没有“童年”的概念,那是“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1]。童年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和心理条件,大约在16世纪产生,经过不断提炼和培育延续到我们这个时代。

英国的教育学专家大卫·帕金翰在他的《童年之死》(After the death of Childhood)一书中指出:“童年的观念本身是一个社会的、历史性的建构。”[2]

我国童年期的界定是从6岁到12岁。本文所指的儿童就属于这个阶段。

2. 童年存在的意义

童年不只是一个自然生长阶段,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完整的文化意义和精神意义。童年的纯真和无限想象力是个人成长的宝贵财富。我们的基本人格是在童年形成的,面对世界的方式、态度和立场的形成也都能在童年里找到依据。常言道:“初生牛犊不怕虎。”童年蕴藏着了解和征服世界的勇气和力量。

二、童年消逝的表征

童年的出现是由于童年和成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同样的,“童年的消逝,也正是因为童年和成人共享了信息”[2]。电视节目将一切文化秘密不加区分地向所有观众公布,儿童与成年人一样置身于暴力、色情的画面中。因此,他们不需要像过去那样,靠窥探来了解成人世界里的“秘密”,他们被成人的世界所包围,成为“小大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儿童游戏的消失,以及儿童活动的功利化。

儿童游戏文化曾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过家家、丢手绢、捉迷藏、跳房子、跳绳、踢毽子、老鹰捉小鸡等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占据了孩子们的闲暇时光。而如今的街头巷尾早已看不到这些传统的儿童游戏。铺天盖地的选秀节目把儿童推到了镜头前,儿童模仿成年人的才艺表演往往能够出奇制胜。在回答主持人提问时,在成人看来司空见惯的答案由孩子回答出来则往往“效果斐然”,充满了“幽默感”,孩子们在无形中成为大人们娱乐的对象。

2. 儿童失语。

传统的儿歌在儿童中早已不受待见,现在的孩子,张口就是周杰伦、李宇春,所演绎的多为情歌,小小年纪就开始“为情所困”。那种发自天然稚性的妙音渐行渐远。“Fuck, Shit”等电影中的不文明词汇在儿童中颇为盛行。“低龄写作”在媒体的炒作下被冠以“新新人类”的名号,写作内容却是成人化的,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就在作品中大谈情感与欲望,甚至用三角恋、婚外恋的模式来描写青春期情感。[2]

3. 儿童过早成人化。

现代文学研究专家王富仁先生说:“成人的社会,成年人的文化从他们出生那一天起就骚扰着他们幼小的心灵,几乎是一集装箱一集装箱地倾倒在他们懵懂的心灵中。我们的儿童几乎在没有做过幼年梦、童年梦和少年梦的时候就懂得了成年人才会懂得、才应懂得的东西。他们在距离独立生活还很远很远的时候就知道了金钱和权力的重要,他们在还没有感受到实际社会矛盾,甚至不知道社会是什么的时候就知道了战争、暴力和犯罪。所有这一切都造成了他们精神发展上的畸形化。”[2]

4. 儿童犯罪率上升。

据调查,“成年人犯罪和儿童犯罪之间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这几乎完全可以归结为未成年犯罪以惊人的速度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占全部刑事犯罪嫌疑人的比例,2000年为6.7%,2001年上升至7%,2002年上升为8%,2003年又升高到9.1%”。[2]许多儿童长期受到电视媒体、电子游戏中暴力镜头的侵蚀,一旦生活中遇到矛盾或挫折,就不知不觉地模仿电视镜头中的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作案方式几乎与电视中的手法如出一辙。

三、童年消逝的原因

1. 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使儿童成为考试的工具,为了取得好成绩、进高校,许多儿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被迫去参加各种培训班、辅导班。他们没有时间玩耍、嬉戏,失去了儿童特有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变得死气沉沉,没有活力。而其家庭迎合于学校教育,成为学校的附庸,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

2. 电子媒体的介入。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指出:“电视的一览无余的特性使成人世界不再拥有秘密,成人与儿童都变成了‘大众社会人’。电视图像能够直接迎合人的感性需求,满足人们追求新奇的欲望。然而不断变换的图像产生连续的、通常也是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观者的注意力多集中于事物表象,来不及作深度的思考,而容易被它们牵着鼻子走。”[7]很多研究表明,儿童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儿童与同伴交往和游戏的时间,剥夺了儿童充分体验生活的机会,使儿童远离他们自己的文化,最终可能导致童年的消逝。

不仅电视成瘾,电子游戏成瘾、网络成瘾、手机成瘾等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现代电子媒体的出现,满足了儿童寻求新奇与刺激的心理,但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也因此而变得迟缓和滞后。[7]一旦儿童沉浸于电子煤体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之中难以自拔,就会渐渐失去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感受,变得对社会冷漠,对他者不关心,最终迷失在虚拟世界中而难以与真实社会和谐相处。

3. 时代的变迁。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这句话恰当地描述了我们所处的时代。现代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享受高度的自由,但是却“迷失了方向,迷惘于价值与人生的意义,不知道未来的归向”。[2]

马克斯·韦伯说:“这是一个世俗化的时代,是一个除昧的时代,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是一个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的时代。现代社会将成人世界的功利理性法则发挥到极致,同时成人却在价值的丛林中迷失自己,每个人只好各自盲目地探索一种满意的生活方式。”

4. 城镇化及家庭结构的变化。

城镇化将以往开放式的居住环境(如大杂院、弄堂、胡同)换成了紧闭的单元房。这种单元式的楼房具有“封闭式”的特点,限制了儿童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使儿童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严重压抑了儿童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如今,儿童从事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已经从公共空间(例如街道)转至家庭空间家里的客厅和卧室。冰冷的防盗门阻断了交通事故与其它可能威胁到儿童安全的事物,也阻断了儿童与大自然的接触、与同伴的交往。电视、网络、游戏机等科技产品的出现,转移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5. 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变化。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说:“人类历史中的许多灾难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变化,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人们十分自然地欢迎和采纳那些能够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新技术,但是,人们拒绝接受新技术所必需的社会变化,因为采纳新思想、新制度和新做法总是令人不快的。”[10]

电子媒介的技术变革给人们的生活、思维与行为带来一系列社会影响,这些社会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人类发明技术的初衷和人类驾驭技术的能力。为了适应技术变革下的社会生活,进而需进行相应的社会变革,但在技术变革与相应社会变革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差。[10]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正是这时间滞差,造成了困境。一方面,电子媒介传播速度快、信息含量高,深受人类欢迎,另一方面,电子媒介传播对诸多“羞耻”“禁忌”内容的深度挖掘和大幅展开,导致了缺乏驾驭信息能力的儿童的现实模仿,造成儿童犯罪、早孕、吸毒等的出现,而人类还没有相应的社会变革来制止这类恶性社会影响。

四、如何应对

尼采关于精神健康、疾病及其治愈方法都是基于这样一种人性假设:“对生命的保持”必然需要“一个特定的界限”。人们“只有在一个限定的界限之内才可能健康、强健和成功”。尼采通过“保护性大气”的隐喻来表达他的观点:“所有的生物周围都需要大气,一种神秘的雾气。”只有在保护层里面,生命才能生长,一旦毁灭了这个大气保护层,生命也就消失了。心智尚不成熟的儿童,需要一层保护性的大气,过滤掉成人世界的不良影响,以安全的、合理的方式进入成人世界。

首先,国家应当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通过法制手段禁止不健康节目的播出;其次,传媒工作者应自律、自觉地以职业规范和职业伦理为限进行媒介从业活动;最后,社会应提升儿童的媒介素养,通过教育让儿童能在良莠不齐的电视节目中选择对自己身心发展有益的内容,排除不健康的内容,以正确认识世界和指导生活。

同时,新技术推广之初对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忽视与无视,导致相应社会变革的滞后,这无疑是在告诫我们,任何一项新技术发明的应用都应该获得对其可能的社会影响的全面深入的预测与评估,以方便尽早启动相应社会变革,缩短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之间的时间滞差,减轻人们的困惑。

五、结语

尼尔·波兹曼说:“至于童年的概念,我相信,长远来看它一定会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牺牲品。”他认为现代技术特别是媒体新技术直接导致了童年的消逝,那么,导致童年消亡的罪魁祸首就是电视吗?在现代社会,儿童既受到电子媒介内容的影响,又受到其它媒介形式的影响,流行读物、网络文化都有可能导致童年的消逝。而且,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电视节目能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可能性。当然,尼尔·波兹曼得出的结论虽值得商榷,但足以表明电子媒体已经渗透到儿童的日常生活,对他们的语言、思维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他的话语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值得我们深思。

电视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它只是一种传播工具,是信息的载体。不是电子媒介而是电子媒介所传达的观念影响着儿童。如果在我们的文化中没有童年的概念,那么即使没有电视这种工具,成人也会利用其他手段从儿童身上获取利益。童年是在消逝,但童年的消逝不是单纯的媒介形式的问题,而与整个社会的观念、文化传统有关。媒介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当然会影响到儿童的观念。

世事喧嚣,儿童受到侵染是很正常的。保护孩子们不受侵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提高儿童的鉴别力和自制力,帮助他们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荡涤心灵的精神家园,赋予他们回归本真和自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尼尔.波滋曼著.吴燕筵译.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23, 78, 65, 123, 123.

[2][3][4][5][6][9]戴金花.现代童年的消逝及原因[J].现代教育论丛, 2010, (2) .

[7][8]王凡.从《洛丽塔》看童年的消逝[J].考试周刊, 2008, (31) .

3.小船划过童年 篇三

那片湖区有个美丽的名字叫“仙岛湖”,传说是仙女出没的地方。

从小时候直到长大后,我从没看见过仙女。

可是,在我的心中,王老师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仙女。

王老师是我小学时的老师。

每天黎明刚刚到来的时候,远处的青山和一个个小岛都隐藏在淡淡的雾气中,王老师就背着她出生不久的女儿小星星,划着小船,把住在小岛上的孩子,一个一个接到湖区唯一的一所小学校里……

小岛上正飘着淡蓝色的炊烟。

隐约还能听见一阵阵鸡啼声。

家乡的小村,还在湖水轻轻亲吻的睡梦中。

一条打了很多补丁的小木船。

一双磨得光滑的旧木桨。

小船在黎明时分安静的湖水里一下一下划动着。

湖水发出了“哗啦哗啦”的声音……

王老师用力地划动着双桨,她的额头上渗出了晶莹的汗珠儿,小星星还在妈妈的背上安睡。

湖水随着木桨一上一下,荡漾出了巨大的波纹。

王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时候,她年老的爸爸也会来帮忙。

“阿爸,辛苦您啦!可别忘了,一个孩子都不能落下呀!”

“知道了!阿月,一个孩子都不给你落下……”

爷爷的胡子已经花白了,他在仙岛湖上划了一辈子船。

这片湖区,大大小小有十几个小岛。

孩子们分住在不同的小岛上。

有了王老师,有了她的小船接送,有了这所小学校,我们这些孩子才都有了上学念书的机会,谁也没有落下。

小学校真小呢!

只有一间教室,只有王老师一位老师。

教室的隔壁,就是她的小家。

小星星的爸爸在远方的城市里打工。

我们的课桌板凳,都是她和王爷爷自己动手制作的。

王老师平时可节约了!每次去镇上,她就用节省下来的一点点生活费,给我们买一些新书回来。

看见她的小背篓里装回了新书,我们快乐得就像在迎接节日。

阳光从破旧的窗格子里照进来。

教室前面并排挂着两块小黑板。

二十几个湖区的孩子,端端正正地坐在这间小教室里上课。

“好了,一二年级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开始做作业;老师现在开始给三四年级的哥哥姐姐们上课……”

我们齐声跟着王老师朗读课文:

“长江两岸,柳枝已经发芽;”

“长江两岸,柳枝已经发芽;”

“海南岛上,到处盛开着鲜花……”

“海南岛上,到处盛开着鲜花……”

“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王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王爷爷就默默地、一趟一趟地往小教室里搬运劈好的木柴,好给我们过冬取暖用。

夏天,仙岛湖上的大雷雨说来就来了。

这天,王老师戴着斗笠,又在大风雨中艰难地划着小船。

小船上已经接到两个孩子了。

在另一个小岛上,还站着几个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孩子。

雨越下越大,湖水在大雨中越涨越高。

暗黑的天空里电闪雷鸣……

“来了来了!快看,小船在那里!”

大家用手卷成喇叭筒的样子,大声呼喊着:

“王老师——我们在这里——”

在风雨中飘摇的小船,渐渐靠近了小岛。

王老师用力撑稳小船,把孩子一个个接上小船,然后向小岛上的小学校划去。

小船在汪洋中上下颠簸,湖水不时卷进小船的船舱里。

“哎呀!老师,小船要沉了……”

“不要怕,都坐稳了,不要动,快到岸边了。”

王老师加紧划船,小船迎着风浪向前……

小船快到岸边时,王老师跳进了齐腰深的湖水里,用力推动着小船靠岸。

王爷爷早已等在岸上了。他一个一个地接过惊恐的孩子。

王老师站在水中系好了缆绳。

“别怕,没事了!你们看,大家都好好的……”

刚说完,她自己一阵晕眩,几乎支持不住了。

“老师,老师,您怎么了?”

我们围在老师身边,大声呼叫着。

我们并排在一起,让老师的头支撑在我们的小肩膀上。

王爷爷心疼地扶起她说:“孩子,你啊……”

夜晚来临了。

月光洒在辽阔的、安静的湖面上。

远处的青山和一个个小岛都在月光下安睡了。

月光透过窗棂,照进了夜晚的小教室里。

小教室里的课桌已经拼排在一起,成了我们临时的床铺。

那时候,家离小学校太远的孩子,就留在王老师家里,挤在一张床铺上睡下。

王老师在忙着给我们铺褥子、掖被子。

王爷爷在一个大木盆里倒上热气腾腾的水,给我们洗脚。

“哦,好烫,好舒服呀!王爷爷,您每天给我们烧热水,辛苦您啦!”我们一边洗脚,一边和爷爷说话。

“爷爷不辛苦。只要你们好好用功念书,爷爷给你们烧一辈子洗脚水。”

夜深了,王老师披着衣服走进来,给我们掖好蹬开的被子。

每天晚上,我都看书看得很晚。

“早点睡觉吧!可不能把眼睛看坏了。”老师叮嘱我说。

“老师,您改完作业了吗?您也早点去休息吧!”

“好的,有什么事就赶紧喊老师啊!”老师一边叮嘱,一边又给我掖了掖被子,然后轻轻地带上了门。

我拉熄了电灯,躺在睡熟的小伙伴身边。

nlc202309082232

透过窗棂,明亮的月光洒进来,照着小伙伴们甜睡的脸。

窗外,金黄色的月亮在轻纱般的云朵里静静穿行。

月亮高高地升起在湖区上空。

在月光下,我家乡的每一个小岛是那么温柔和安静。

晚安!亲爱的家乡。

晚安!亲爱的王老师。

晚安!敬爱的王爷爷和可爱的小星星。

就在我小学毕业,将要离开仙岛湖那年,省里的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了王老师“希望工程园丁奖”,奖品是一辆山地自行车。

王老师想:要是能奖给我一条小船,该有多好啊!

她大胆地给基金会写了一封信,说出了她的请求。

结果,她的心愿真的实现了——除了那辆山地自行车,基金会另外资助了王老师1400元钱。

王老师变卖了自行车,加上那笔钱,正好买回了一条新的小船。

太阳从东方的湖面上升起来。

一只大公鸡站在一垛柴堆上引吭高歌。

绯红的霞光映红了一望无边的湖水……

远处蒙蒙的雾中,那条小船,又向一个个小岛划去……

小船的双桨在湖水里一起一伏的,晶莹的水花在朝阳下闪耀。

小船划过了湖区里每一个孩子的童年。

小岛上的桃花又开了。几年的时光转眼就过去了。

明媚的春天,又来到了湖区的小岛上。

鲜艳的桃花,洁白的梨花,盛开在小岛上的田野边和小院里。

家乡的田野上,开满了金色的油菜花和荠菜花。

我又回到了油菜花掩映的家乡,走在了家乡的田间小路上。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是一个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了。

从师范学校一毕业,我就要求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对了,你们已经猜到了,我要和王老师一起,去划动那条穿云破雾的小船,把湖区里更多的孩子,接到小学校里来,一个也不落下!

“现在,请同学们跟着我,齐声朗读课文——”

“长江两岸,柳枝已经发芽;”

“长江两岸,柳枝已经发芽;”

“海南岛上,到处盛开着鲜花……”

“海南岛上,到处盛开着鲜花……”

“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这时候,在小教室的外面,王老师正拿着一把小锤子,站在一棵皂角树下,一下一下地敲响了下课的钟声。

钟声在小岛上空回旋着,响彻了我的家乡整个湖区……

系在木桩上的小船,在湖水上面轻轻地摇荡着,摇荡着。

这篇纪实散文是根据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湖北省阳新县王英湖区的一位乡村女教师王月娥的真实故事创作的。

三十年前,年轻的王月娥在她家乡湖区的山上的一间破庙里,办起了一所小学校,学生最少时只有三四人,最多时也不过十八九人。他们白天上课,晚上就把桌子并在一起睡觉。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她一直坚守在贫困的家乡,为偏远的湖区的孩子播种知识的种子、传递文明的灯火。后来她又来到一座孤岛上的王英希望小学,每天驾着一条破旧的小木船,接送住在周围岛上的二十多名孩子上学、放学,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因为平时要兼任孩子们的教员、炊事员、保育员、交通员,湖区的乡亲们给她封了个绰号“四大员”。

我用这个故事,向这位中国最美的乡村女教师致敬,也向所有像王月娥老师这样坚守在偏远、贫困的山村里,在山村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知识和文明的种子,为贫穷落后的山乡湖区传递着文明的灯火的乡村教师致敬。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一个山湖连绵的千岛湖区。这样的湖区经常处在风雨之中。因此,王老师的那条小船,就常常在风雨中飘摇。当孩子们在小学校里上课的时候,我们也能看到那只系在木桩上的小船,它是孩子们心中的期待和希望。整个湖区的自然风景是美丽的,一到春天,到处开满了灿烂的桃花、梨花、杏花和油菜花。因此,在没有风雨的日子,在晴朗的日子里,尤其是当孩子们坐在阳光下的小岛上,跟着王老师大声朗读的时候,盛开的桃花、杏花和油菜花,给孩子们带来了春天的美丽与希望。当然,最美的,最能给孩子们和乡亲们带来希望和信心的人,是这位无私奉献、乐观向上的美丽的乡村女教师。

4.《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篇四

一、教育

作者指出,希腊人为我们预示了“童年”这个概念。虽然在希腊流传下来的塑像中,没有一尊是儿童的,希腊文学作提及儿童的部分几乎没有。由此可见,希腊人对儿童这个名词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但是,尽管这样,他们对教育的热心使得儿童这个角色具有了一点特殊色彩。

而罗马人借用了希腊的教育思想,它提出了童年定义的部分含义。他们发展出超越希腊思想的童年意识。他们开始把成长中的孩子同羞耻的概念联系起来,即宣传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尤其是性秘密。

在中世纪,由于社会条件,儿童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这就让当时的很多成人不能对儿童投入过多的感情,所以在中世纪,童年的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没有教育的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这些都导致了中世纪童年不存在。

二、阅读能力

在印刷时代,为了能够把自己的思想宣传出去,许许多多的人需要有读写能力,因此,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接受。因此,欧洲文明重新创造了学校,从而使童年的概念也变成社会必需的了。正如书中所说“印刷创造了一个新的成年定义,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相对地便有了一个新的童年定义,即童年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然而电视等媒介出现后,虽然人们在电视上听的到语言,虽然语言有时也确实重要,但是图画在主宰观众的意识,传播才是最关键的意思。用一句最简单的话说,就是人们是在看电视。人们不阅读电视,也大会去听电视。

三、羞耻心

早在罗马时代,古罗马的修辞学家昆体良就写过一篇出色的探讨教育的文章,他谴责同辈们在罗马贵族儿童面前所表现的无耻行为。同时,他还说,羞耻的概念部分在于相信有秘密存在。所以当时,就有人提出了童年的部分定义,即宣传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尤其是性秘密。

在中世纪,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在中世纪人的心目中,玩弄儿童的生殖器官是一种广泛传播的传统,但是,在今天,这种传统可以让你做30年牢。”

在人类文明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羞耻心。但是,印刷强化了人们对头脑和身体的二元论的看法,从而助长了对身体的蔑视。印刷赋予了我们的是脱离躯壳的头脑,但是却留下了一个我们该如何控制身体的其余部分的问题。羞耻心正是这种控制得以实现的途径。但是,印刷为我们提供的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家长和学校仍可以通过控制儿童所读的内容来保持这种成年人与儿童之间的距离。直到现在,儿童与成年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区别,还是成人拥有据信是儿童不易知道的信息。然后在儿童走向成年的过程中,我们分阶段向他们揭示成人的秘密(如性秘密),至“性启蒙”为结束。

但是,电子媒介的出现,尤其是电视,它使家长没法监督和控制孩子来获取信息。因为电视是不区分“成人”和“儿童”的;因为电视不能像书本一样,被藏在柜子里或者放在架子上束之高阁,让儿童够不着。电视的符号形式在认知方面是毫无神秘可言的。所以,我们可以断定,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

四、家庭

随着童年的形态变得具体起来以后,现代家庭的形式也渐渐开始成形。家长的期望和责任变得越来越重大,而且含义也越累越丰富,因为父母演变成监护人、看管者、保护者、养育者、惩罚者、品德和品位的仲裁者。

成人之所以会被儿童崇拜,主要是因为他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但是电视等媒介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电子媒体肆无忌惮地揭示一切文化秘密,它已经对成人权威和儿童的好奇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五、媒介

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书本得以成为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当然语言也可以。这一媒介的出现,使得读书能力成为成年的必备条件,也成为了儿童与成年的区别之一。

后来,电报出现了。电报是第一个使信息的传播速度超越人体速度的传播媒介。电报面向的是全世界,而不是某个个人。但是不同于报纸,它的信息没有可以辨认的来源。因此,电报开始使信息变得无法控制。慢慢地,电报开始争夺原来属于家庭和学校的信息控制权。电报开始改变儿童所能享用的信息的种类、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信息的先后顺序以及体验信息的环境。

再后来,电视出现了。以前,由于儿童还没有掌握足够的“阅读态度”,所以学校在课程设置时,不同年级的儿童阅读不同等级的书。这造成的结果就是不仅在儿童和成年之间,甚至在年幼的儿童和青少年之间,也竖起了屏障。然而,电视的到来,使这个信息等级制度的基础崩溃了。儿童和成年人具备同等资格来感受电视所提供的一切。电视开始侵蚀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

5.《童年的消逝》读后感心得 篇五

童年是快乐的、天真的。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几乎感受不到书中描写的那种“农村”的快乐。没有那样天真、快乐的童年。文中有一句话我记忆深刻:“那么今天,现代无所不至的社会进程中,故乡村落的命运有怎样会影响一个孩子的童年?”

是的,不一定会影响一个孩子的童年。可是,孩子却再也感受不到那种,最简单、最纯朴的快乐。这让我想到了一集动画片里面的一个故事:一个暑假,一群从城里来到故乡村落的孩子们觉得特别无聊,没有电子游戏玩,没有电脑。可是当他们一起跟村落里的孩子们一起玩时,发现原来最简单的游戏也特别好玩。

我们孩子的童年是否有“离心力”?答案是可能。现在由于社会竞争很激烈,而且越低龄化趋势,有些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选择在孩子的空余时间让孩子“充充电”。其实,作为我们,一个孩子来说,我们非常希望能有一点自由时间,可是家长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有什么比短暂的童年更重要的吗?

6.童年的消逝 篇六

——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浅析动画片对儿童 “成人化”的影响

【摘要】人类社会进入电子媒介时代,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模糊了成人和儿童的界限,儿童逐渐成为“成人化的儿童”。本文以时下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通过对动画片文本中成人化的体现,从传播学、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动画片对儿童“成人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关键词】童年 动画片 儿童 成人化

引言

1982年,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出版了《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一书。书中提出了这样两个命题:一是印刷媒介有效地将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相隔离,由此发明了童年;二是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模糊了成人与儿童的界限,由此导致了童年的消逝。书中还提到:在电视时代,人生有三个阶段:一端是婴儿期,另一端是老年期,中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成人化的儿童”。他把“成人化的儿童”定义为“一个在知识和情感能力上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成年人,尤其是在特征上跟儿童没有显著的区别”。1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大众媒介特别是电视媒介几乎陪伴着儿童成长,是儿童获取信息、学得知识、提供娱乐的主要渠道。但是,电子革命与图像革命相结合的电视,作为一种视觉媒介,利用其形象手段,将成人的世界一览无余地暴露在儿童面前,从而导致儿童过早的“成人化”。动画片,作为儿童世界特有的产物,却也模糊了儿童和成人的界限,并悄悄地改变着儿童的世界,导致了儿童的“成人化”。本文将以正在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分析动画片对儿童的“成人化”影响。

一.动画片中“成人化”的体现

1.语言的成人化 语言是人类表达情感、思想和观念的主要媒介,也是 1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1页 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的主要途径。正如斯图尔特•霍尔所言:“语言,是具有特权的媒介,我们通过语言理解事物,生产和交流意义。所以语言对于意义与文化是极为重要的,它总被看作种种文化价值和意义的主要载体。”2在片中,灰太狼和红太狼之间的称呼基本上是“老婆”、“老公”,在《兔年顶呱呱》中还多次出现类似“我爱你,老婆”、“我有一个爱我的老公真是太幸福了”的语言,而且这些语言出现的频率很高。“老婆”、“老公”是已婚配偶之间的称谓,“爱情”显然也是属于成人世界而不是儿童的世界,却频频出现在动画片中,这将导致儿童提前进入了成人的世界。另外,为了追求新潮和流行,动画片中还充斥着流行于网络的时尚语言。如“很傻很天真”,“升级了就会黑屏,现在外面很流行的”等等出现在动画片的台词中,这些成人们才能懂得的语言,对于儿童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在《虎虎生威》中灰太狼说:“我吃的不是饭是寂寞。”《兔年顶呱呱》中,灰太狼在见到喜羊羊一家团聚后说:“喜羊羊一家团聚,我就要妻离子散,我一声就是个茶几摆满了餐具(惨剧)和杯具(悲剧)。”片中还出现了“秒杀”、“浮云”、“见证奇迹的时刻”、“一份蛋炒饭引发的惨案”等。这些网络用语也开始侵蚀纯洁的儿童世界,模糊了成人与儿童的界限。

2.行为的成人化 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也存在不少成人化的行为。首先来看一下片中设计的人物的形象:涂着紫色的眼影、鲜艳的口红,身着红色毛皮大衣的红太狼,这明显是一副成人摩登女郎的形象,却也搬上了动画片的荧屏。另外,在这部动画片中也出现了一些暴力镜头,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狼羊大战,这部动画片至始至终贯穿的主题就是狼要吃羊,羊群在一次次的反抗中获得成功。在狼羊大战中的拳击、枪和其他的暴力行为随处可见。另一类是红太狼对灰太狼的暴力,片中红太狼总是拿平底锅打灰太狼,这正是成人世界的“家庭暴力”的影射。这部动画片与其他不同,特别是在灰太狼和红太狼的角色定位中,红太狼作为女性角色是占强势地位的,在她的身上看到了女性集权主义的影子。

3.动画片产生的“成人效应” 《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一些情节设计是对现实世界特别是现实成人世界的反应。灰太狼背负着各种生活压力:老 2 〔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页 婆的抱怨、领导的批评、还贷的压力。同时他还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为老婆抓羊吃、给儿子(小灰灰)赚奶粉钱等等。这部动画片不仅受到了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也备受成年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女性的青睐。白领是这部动画片巨大的潜在受众群体,片中 “灰太狼”的角色,深受白领观众尤其是女性白领的喜欢。网络上曾流传着“做人就做懒羊羊,嫁人就嫁灰太狼”的说法,这些人认为灰太狼是新时代好男人的代表,虽然对小肥羊很凶恶,但对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却任劳任怨,疼爱备至。动画片中,即使表现儿童的天真,也是装饰成人的社会,表达成人所要表达的思想。

二.动画片对儿童的“成人化”影响

动画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的主要表现手段,借助于幻想和象征,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电视通过所呈现的内容,以一种艺术的形式,再现了社会现实,它对儿童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不仅成为儿童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也是将获得的这些信息内化为自己语言和行为的重要平台。但是儿童不同与其他的成人观众,正如《童年的消逝》中所说:“印刷创造了一个新的成年的定义,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儿童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3儿童的身体、智力、心理尚不成熟,容易受到动画片某些镜头和场景的影响。另外,儿童的媒介素养水平较低,对信息的判断、辨别和反馈能力极为有限,而不能持有一种理性的态度对待动画片传播的信息。面对成人世界被一览无余地曝光,成人对儿童的权威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动摇。

1.儿童的主动选择与被动接受

主动选择是“使用与满足”理论模型的一个固有的假设。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儿童利用其特定的媒介来满足其情感需要和社会需要,对电视是使用主要是指儿童获得信息、自我娱乐等方面的各种选择。满足是指儿童运用信息技术时实现的各种需要。一方面,动画片的色彩鲜艳,配音效果强烈,人物造型夸张。儿童的生理和思维发展都需要不同性质和程度的感官刺激,因而特别喜欢能引起视、听、动觉多通道感官刺激的动画作品。另一方面,动画片一般都包含扬善惩 3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75页 恶的情感,这一点与儿童的价值观相契合。然而,儿童对好坏的分界相当清晰,成人世界中过于复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常会让他们不知所从。

但从另一个角度,儿童是陷于被动的。大多数的儿童研究者认为儿童是媒介的被动接受者。电视视听同书刊阅读相比较,前者是“被动性”的,后者是“主动性”的。因为理解电视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无论对头脑还是行为,电视都没有复杂的要求。因此看电视使得太多的儿童养成“被动性”的习惯,儿童对媒介信息的接受几乎是 “皮下注射论”的,认为儿童在电视面前是脆弱不堪、完全被动的,可以完全被媒介所左右,非常容易被电视俘虏。儿童面对动画片中各种成人化的信息,几乎没有选择权利也没有抵御能力,是一个完全“被动”的接受过程。

2.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

传播学中的“培养理论”指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者人们的现实观。”4在现代人的头脑中,电视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发生了巨大的混淆。儿童对于动画片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建构的现实缺乏必要的判断力,往往混淆节目现实和社会现实两者之间的差异。根据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儿童心理特征主要有模仿、好奇、常乐、不理解等具体的特点。这也就为电视节目影响少年儿童知识、态度、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动画片中呈现一些带有“成人化”的信息的内容,就会是儿童产生模仿甚至崇拜的心理,在不知不觉中会将这些心理、语言甚至行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010年1月27日在《北方新报》07版刊载了这样一则消息:“1月26日,家住包头市昆区美洋小区的张女士无奈地向记者说:“因为迷上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5岁的儿子不但常常感叹‘灰太狼为什么总被红太狼欺负’,还总喊我‘老婆’之类的话,我怕这样下去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利影响。”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担忧:兰州的宋佳佳表示,“我做梦也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懂的竟然那么多,才12岁的年龄竟然有了‘老婆’。原来,孩子非常喜欢班上的一个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226页 小女生,平常就以‘她是我老婆’来称呼。”5在2004年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等主办的媒体与未成年发展论坛上,通过各种统计调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青少年的价值观,90%以上的内容是由媒介给予的。”6《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呈现的“家庭暴力”和“女强男弱”的这种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人际关系的处理和对家庭观的塑造。在各种成人化的信息中,儿童逐渐被塑造成了“小大人”的形象。

3.对成人权威的挑战

由于电视肆无忌惮地揭示一切成人世界的秘密,它对成人的权威和儿童的好奇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波兹曼认为,“羞耻感无可估量的价值构成了儿童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中珍贵而微妙的一部分。儿童沉浸在一个充满秘密的世界里,心中充满神秘和敬畏的感情;他们最终会了解世界,但要通过成人分阶段地教他们如何将羞耻心转化为一系列道德规范。”7电子媒介迅速、平等地揭示成人世界的全部内容,导致羞耻心的概念被冲淡了。关于权威和好奇之间的微妙平衡,波兹曼引用了玛格丽特•米德的重要著作《文化与承诺:代购的研究》:“我们正进入一个日新月异、信息公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成人已经不能扮演年轻人的导师的角色,因此导致了一种危机,她称之为‘信仰危机’。”她还提到“现在长辈对年轻人的经历,没能比年轻人有更多的了解。”8成人之所以有权威,主要是因为他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他们知道儿童所不知道的信息。但是现在,电视也成为儿童获得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这种权威性甚至取代了父母。同时,由于媒介传播的成人化的信息,儿童眼中“成人世界”早已不那么神秘崇敬。媒介已经悄悄地削弱了家庭在塑造年轻人的价值观和情感发展上的作用。

三.捍卫童年的策略分析

1.媒体——增强社会责任

由于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必须加强传媒的社会责任感,优化媒介的信息质量,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传媒环境。56 引自:http://news.163.com/09/0211/02/51RBF6EM00011229_2.html 张衡:《电视儿童节目对现实的建构思考》,《新闻传播》2011第02期 7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3—124页 8 同上,第128页 大众媒介应该成为丰富、充实和扩展童年生活的工具,而非缩短童年的工具。媒介在生产儿童媒介产品时要遵循儿童主体论原则。儿童主体论的基本含义是: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其童年生活的经历和思想应该得到成人社会的尊重和高度重视;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需求,儿童媒介应该重视、发现、研究并满度这些需求。9满足儿童需求本身应该是儿童需求本身应该是儿童媒介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不是一种手段。另外,媒体应尝试细分针对未成年人观众群体。针对数量庞大的未成年观众群体,电视传媒需要更进一步细分传播对象,提供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欣赏趣味、认识水平的系列化和专业化儿童节目。

2.家庭——做好“把关人”

波兹曼认为,我们对时下发生的一切,个人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而家庭是捍卫童年最主要最坚强的力量。2009年初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兰州家长组团状告央视动画片” 事件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10一方面,家长要培养孩子建立正确使用传媒的态度。具体的做法有限制儿童暴露在媒介面前的时间、仔细监督儿童所接触的媒介内容等。家长要帮助他们解读媒介信息,并对他们接受的信息做积极地引导,培养儿童主动及批判性地使用媒介的能力。另一方面,家庭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夫妻间的和睦是成功地教育儿童的首要条件。”和谐的家庭关系能给孩子以安全感并满足其孩子归属感,使其不会把电视的虚幻世界当作缓解紧张的“避难所”,不会依赖电视来躲避现实世界的难题和宣泄自己的情绪,因而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3.儿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卜卫给媒介素养教育下的定义: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②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③学习创造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④了解如何利用大众媒介发展自己。媒介素养教育的理想情况是,受众的媒介使用将成为自我发展的一种动力,而不会因为媒介使用而沦为大众媒介或 910参见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49页 杨智勇等:《兰州家长欲组团状告央视 多部动画片打入黑名单》,载《西部商报》,2009年2月11日 信息的奴隶。11媒介包括成人化内容在内的各种不良信息渐渐侵蚀着媒介素养较薄弱的儿童群体,这些信息只是满足了儿童休闲消遣的需要,那仅仅是浅层次的生活需要,在儿童全面发展需要、个性塑造、自我实现需要、自我提升需要等高层次需要方面呼吁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

铺天盖地的成人化信息不断涌向儿童的世界,童年的概念正在消逝,捍卫童年就成为了一项艰巨而崇高的使命。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作,这需要媒体加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同时家长对儿童观看电视的行为善加引导,培养儿童的媒介素养,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取向,重塑儿童纯洁快乐的童年。

7.童年的消逝 篇七

就在前不久,我在教学《匆匆》时,学生谈感受:第一段写出了草木荣枯留下的痕迹,表达了作者的留恋与无奈。再问其他同学,全班的感受竟然惊人的一致。后来发现,这一理解是从《教材全解》中抄来的。后来,我发现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几乎每个孩子都在用《教材全解》;回想在北方听课,也经常可见孩子上课时不看教材,而以《教材一点通》取而代之;老师竟是默许的,甚至有些老师还要孩子抄写其中的解释、中心思想、学法导读……多位老师异口同声:考试需要这样的标准答案。从北到南,竟又是如此惊人的统一。

我们早已步入信息社会,我们的国家正在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跨进,可是我们的教育却仍如大规模生产的流水线,生产着如此标准的“零件”。当我们口口声声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时,我们想到的只是成人眼中的所谓的“未来”,可曾想到过学生作为儿童的具有价值的“当下”呢?

我不禁想起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课堂上,他没有听我讲蒲公英花瓣的张开与合拢,而是用彩笔在手心、手背涂抹颜色:手心是黄色,手背是绿色。就在我用眼睛瞪着他,准备批评他的时候,他举起那只手略有些胆怯,却又不无得意地向全班展示着,“瞧,蒲公英的花就像手掌,张开时是黄色的,合拢时就成了绿色。这就是金色的草地的秘密。”这就是儿童,这才是儿童!他们天生就是发现者,他们天生就是创造者,他们天生就是充满诗意的!而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全班最令人头疼的捣蛋鬼。

在儿童的世界里,一事一物都有内在的生命,都是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他们的天真使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哪怕只是文章里描绘的,他们也要用自己的想象去解读。对于儿童而言,阅读就是发现,阅读就是创造。

卢梭说:“自然所希望的,是要儿童变为成人以前,先成为儿童。”而我们却在学生童年的时候,剥夺他们童年的幸福生活,并美其名曰为了他们未来的幸福生活,这是怎样混乱的逻辑!鲁迅先生在《风筝》中所讲述的扼杀儿童天性的一幕,在今天确仍然上演着。可悲的是,甚至许多乖巧的孩子已经觉得这是父母、老师为了他们的好。

8.消逝的童年作文 篇八

同学生日,我才对这个地方有了深刻的了解,那里竟有着一丝丝诗意。如杨万里所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虽然这不是西湖,却有着西湖的特点。走在小路上的行人,每每经过这儿,都会不经意瞥上一眼,不着急的话,则会留下来多瞧瞧。若真是急得不行的,也要拍上几张照片回家炫耀去。

但不知什么时候,那儿似乎没了灵魂。因为家离那里太远,至今我只见过一次。我渴望再见到那个老地方,记忆中,与同学点评着那朵荷花,还有些乐趣。而现在,没有一天不在学习,语数英科成了每天最重要的事情。童年的足迹,也在一点一滴地消逝。没人去抓住童年的脚步,是不肯去,还是不能去呢?我满心遗憾,却只能随它去吧。

9.读书报告1《童年的消逝》 篇九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读书报告

我用了一个星期读完了《童年的消逝》这本书,正如本书的作者尼尔波兹曼自己叙述的那样“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表述‘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具体地说,就是童年起初不需要存在,而后却发展成不可避免的存在,它们各自的传播条件是什么。第二部分将我们置身于现代时空,企图揭示从谷登堡的印刷世界转换到塞缪尔莫尔斯的电报密码世界,这个过程使童年作为一个社会结构已

【1】经难以为继,并且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

尼尔波兹曼从历史的角度,按照时间的顺序追根溯源,查找童年、儿童产生的源头,并结合时代特征以及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背景,解释童年在历史中从无到有、从没有意义到举重若轻,而今又从有到无、从必需到模糊存在的原因,期间,各种例证层出不穷,可见涉猎之广泛。本书中有一股浓烈的历史感和亲切感,各个时代的伟人、历史著作、小册子等等,一个接着一个的跳入视线,那些时代就一下子立体了起来,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和书本里泛黄的书页,例证和说理相结合,有理有据,虽然有的时候大量的例子充斥眼前,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但是,正是这些例证让这本书变得有血有肉。

然而,我平时并不常读这种书,或许是我不太习惯外国人的叙事方式,通读下来有一种头晕脑胀的感觉,大量的例证和人名让我的眼睛和大脑不堪重负,虽然作者有分章节,但是,章节内部还是有些乱,另外,作者的有些观点和例证落后于现在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所以,在后面的部分中还有自己的观点想要表达。

一、尼尔波兹曼对童年的看法

(一)童年的产生

尼尔波兹曼认为,希腊人可能对童年的本质的看法模棱两可,甚至迷惑不解,但是希腊人热衷于教育,办学校,可以说是希腊人向我们预示了“童年”这个概念。而后罗马人把握了“没有高度发展的羞耻心,童年便不可能存在【2】”这个精髓,从而揭示了童年定义的部分含义,即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尤其是性秘密【3】。然而随着历史的更迭,社会识字文化消逝近1000年,阅读也随之沉寂了,通过阅读人们能够探索由非自然符号整理和记录的文化秘密,也就是说阅读是儿童和成人的分水岭,然而口语文化占据主流,人们生活在没有文字的世界里,成人和儿童的界限开始模糊不清。

(二)童年的兴盛

在英国,很早便有了“童年”这一概念,这与其新的传播环境息息相关。印刷机的出现和社会识字文化的兴起,创造了新的成年定义: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童年的定义也随之更新:即儿童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4】。这样就使儿童从成年人的世界中区分开来,儿童需要一个新的世界让他们安身,于是,童年就迈上了历史的舞台。有了印刷术,未成年人需要通过学习知识,来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此,他们必须接受教育,欧洲又再度重建了学校,从而使童年的概念成为社会必需的了。

(三)童年的旅程

童年在英国重生,然而,英国高度发展的工业化是童年的劲敌,由于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儿童作为廉价劳动力被利用„„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童年依旧坚强,这住要归功于一下几个原因:

1、英国的中、上阶级使这个概念保存下来,并悉心培养和扩展【5】;

2、在欧洲范围内兴起倡导一个人性化的童年的潮流,部分是由于政府增强了对儿童福利的责任意识【6】;

3、洛克和卢梭的知识性影响【7】,以上三点推进了童年的理论,使得没有人怀疑儿童与成人不同,没有人怀疑儿童必须努力达到成年,没有人怀疑儿童成长的责任在与成人。

(四)童年的消逝

作者认为童年消逝的主因有两个:

1、电报使信息变得无法控制,原本属于家庭和学校的信息控制权被剥夺;

2、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因为理解电视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第二,因为无论对头脑还是行为,电视都没有复杂的要求;第三,因为电视不能分离观众【8】。电子媒介完全不可能保留任何秘密,如果没有秘密,童年这样的东西当然也不存在了。

总之,作者认为人类传播方式的变迁在“童年”的变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对于尼尔波兹曼观点的补充

(一)新的传播环境进一步瓦解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

尽管作者已经预料到人类还会有新的发明创造,但是由于作者受年代的限制,只是描述了电视出现并风靡的传播环境。现在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终端登陆网络,这使得儿童获取信息的屏障已降至最低,儿童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能力并不逊色于成人,而且,由于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得儿童掌握新技术、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成人快,所以,成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已经没有秘密可言,儿童和成人在信息面前已经是平等的了。

(二)成人化的儿童和儿童化的成人的极端发展

新的媒介环境下,儿童和成人可获得的信息量是均等的,儿童被毫无保留的暴露在各种信息之下,这使得儿童过早的接受了成人的信息和秘密,儿童的价值和风格正逐步与成人的价值和风格相融合、趋同,甚至儿童拥有的信息量正逐步超过成人,这使儿童开始反抗成人的权威,厌烦成人(父母)的说教,与其和成人(父母)交流更愿意在网上聊天或者玩游戏,网络集合了之前媒介的所有特点,相比电视,网络虚拟空间对儿童的吸引力更大,网络所包含的信息量更是海量,这使得儿童“成人化”的程度会大幅度加深,甚至极端化发展,近年来,未成年犯罪率和流浪儿童数量的上升与此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是电视还是网络,信息所呈现的深度是面对大众的,所以,成人对信息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在信息深度逐步向浅层次发展的过程中而退化,成人的“儿童化”也在加深。

三、对尼尔波兹曼看法的批判

在我看来,尼尔波兹曼的看法不免有些片面,这与他本身所处的时代和国家有关。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历史非常短的国家,更是一个纯粹的现代化国家,并不像中国一样有历史厚重感和沿袭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思想内涵,没有渗透至每个人血肉之中的文化和认知,殊不知正是这种历史的传承使得教育的思想深深植根于每个人的成长中,使得中国的教育传统一直传承至今并难以改变,所以,从长远来看,童年在中国是不会减弱的,详细的原因会在下一个部分进行详细解释说明。另外,受交通和传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者只能针对自己所在的国家和自己知道的历史文献进行研究,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如果他知道还有中国这样一片适合“童年”生长的沃土,想必他就能得出一个防止童年消逝的原因——历史的传承,而这恰恰是他没有接触过的。

四、中国式“童年的消逝”

我认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在中国童年是不会消逝的,甚至不会减弱。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1、历史因素:中国自隋炀帝时期建立科举制至明清时期发展至鼎盛,科举制度成为广开言路,招贤纳士的重要方式,平等的给予了

身份低微但是有能力的贫苦大众进入高层的机会,使得他们能够一朝翻身跻身上位,可以说科举制度在历史的进程中为普通人提供了一条通往上层阶级的捷径,同样的,现行的高考制度延续了这样的思想,分数的高低直接与大学的师资水平、就业和薪酬挂上了关系,所以,在这种“读书能够改变命运”信念的驱使下,成人是不会对儿童的教育有所松懈,成人会利用一切手段保持权威使儿童接受自己的教育理念,至此儿童不得不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儿童便和成人区分开来,童年作为接受教育的阶段自然也会成为社会必需,进而受到高度的重视;

2、现行的教育体制:虽然高考不再是成长过程中的独木桥,但是,高考依旧是是衡量一个儿童所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的主要标准,同时,高考依旧是主流的教育和选拔人才的方式,对于贫困山区和落后地区的儿童,唯有读书高考这一条路才能走出大山,见一见外面的世界,所以,现行的教育体制迫使成人重视教育;

3、经济体制和市场需求: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供给与需求是相对应的,同样的,大学培养的人才也是面对市场,大学中设立的专业是与需求和就业相关的,接受大学教育就是为了日后的就业和生存,而且,大部分的企业在招聘时会明确要求求职者的学历,所以,教育是一条可以较为容易达到企业要求的道路,因此,承载教育任务的童年也就尤为重要了。

综上所述,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下,以及在中国教育理念和传统不断传承的情况下,童年是不会消逝的。

以上便是我读了《童年的消逝》的一些想法和感受,感谢老师给我们这个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能扩大我们的视野,由于个人的理论水平和阅读量有限,有些观点也只能是点到即止,有的想法还很幼稚,希望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1】 《娱乐至死》 P163

【2】 《娱乐至死》 P171

【3】 《娱乐至死》 P171

【4】 《娱乐至死》 P180

【5】 《娱乐至死》 P215

【6】 《娱乐至死》 P216

【7】 《娱乐至死》 P217~221

10.再见童年:消逝的人文世界 篇十

母 教

中国人重视家教,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在孩子四五岁,未正式读书前,父母若有能力,会承担一些教读之责。由于中国字比较繁复,所以认字是孩子未入学塾之前最宜学习的一项。传统中国流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知书识字的母亲相对较少,即使出于书香门第,也不一定满肚诗书,但倘若不是文盲,那么认识几百字,以应付小儿的识字教育,还是绰绰有余的。据所见,教孩子认字的工作不少由母亲负担。浦薛凤、陈立夫、黄炎培、赵元任都是由母亲教识字;沈从文由母亲教了六百字,一边认字,一边还有外祖母喂吃糖;胡适的母亲出身农家,本来不识字,由胡适之父教会一千字,到胡适学认字时,就充任助教,父没空时代其教胡适,也教会了七百字。至于教读书和作文,则较少由母亲负责,纵有也只是代理性质。

母亲教读的现象,乃由于父亲往往有自己的活动,有时营商,有时外出,或宦游,或坐馆,总之,不一定时常在家,因此教子之责就由母亲来承担了。例如冯友兰的父亲做官事忙,所以虽然很重视儿子的教育,但是根本没有时间来理会,送到小学上学又不放心,就设想出由母亲课读的方法。冯友兰的母亲读过几年书,识一些字,但有时会音不会义,就等父亲在家时问。到父亲有空时则出题作文。这种教育当然是不完整的,不过当时读书重视背诵,所以还能对付过去。茅盾读书未有如此支绌,父亲既非为官,也不营商,更无种田,但是忙于自己的学问计划。家中虽有家塾,却不愿送儿子入读,嫌其教法陈旧,想以自己安排的新学教育儿子,而恰好茅盾的母亲不当家,有空闲时间,而且未婚时曾读书,有才女之名,所以就由母亲课读。

另一项经常由母亲教的功课是念诗,郭沫若、柳亚子、俞大维、钱歌川均由母亲教过念诗。中国为诗教之国,母亲在其中也有一些功劳。许多妇女没有读过很多书,但读诗都琅琅上口;若读过书的,除了《烈女传》等妇女思想守则之类的书之外,诗是必读课程;至于有才女之名的,诗更是烂熟,甚至能自己作。妇女对孩子的诗教有很大作用。

俞大维说:“我对文学的认知,主要是来自我母亲的启蒙。……很多诗词在我们幼年时便由母亲口授而能背诵,这些文史知识的传习,经由母亲教授,有如母乳一般的滋补,其影响也最为深厚弥远。”钱歌川“从三四岁开始,母亲就教我念一些唐诗五言绝句,自然也能背诵好些首”。

在幼儿教育上,除了母亲,还不可忽略祖母或外祖母的页献。沈从文的外祖母喂吃糖哄学字;王安上学之后,祖母仍在课余教他文学和伦理;曾国藩的曾孙女曾宝荪由祖母带在身边,与每一房的第一个孩子,无论男女,一起由祖母教看报,聘人教国文和外文。祖母当然也可以教诗。

至于母亲不会读书写字的,虽然不能教子认字,但中国父亲多是寡言有威,中国孩子多与母亲亲近,母亲之慈爱和以身作则的德教,是许多人笔下常常提及的。

诗 教

蒙学书中,诗集和教对对的书自成一大宗,《声律启蒙》是教对对的,学过做诗的人都读过;《神童诗》、《千家诗》也是蒙学书名著。《千家诗》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三百千千,流传很广。

在学塾中,学作诗往往后于学作文,是较大的学生的功课。对于小学生来说,诗课是神秘而可羡慕的。张恨水没有遇上一个好的塾师,对学习兴趣不大,十一岁时却“莫名其妙的爱上了《千家诗》,要求先生教给我读诗……(先生)并无一个字的讲解。但奇怪,我竟念得很有味,莫名其妙的有味”。除了读诗,小学生会学对对子,也叫做对课。什么年纪开始对课,没有规定。社会活动家李匀庐七岁时,放学之前就练习对对,先对一个字,然后加到七个字,并且要学平仄声。马叙伦在十一岁开始学做三个字的对。不少小孩子要求提前学对对,而且往往因为对子对得好而第一次得到老师或家长称赞。唯有郭沫若则将对课视为诗的刑罚,称它为家塾里所受的非刑。郭沫若约在六七岁开始学对对,由两个字渐渐做到七个字。他以为连说话都不能条畅的孩子,是难以了解虚实平仄的,更不能了解音律对仗,但做不出对来,先生还是要做。不过,郭沫若虽然不喜欢对课,却喜欢读诗,“读《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虽是一样的不能全懂,但比较起什么《易经》、《书经》、《周礼》、《仪礼》等,那要算有天渊的悬隔了”。

中国的诗教并不是在学塾才开始。在正式的学塾教育之前,儿童往往就跟从家人学念诗:

我(齐如山)三岁尚未学认字时,便跟着老太太们学数嘴儿,数嘴儿即是学民歌民谣,我会的很多,约有好几十套。……我从三岁上,就从着先父在枕头上认字号,并带着学念诗,是光用嘴念,不认字。……多念五言绝句,尽因绝句短而易记也。

家庭是一个比学塾更易诱发对诗的感情之地,诗人臧克家说:

我的家庭……诗的气氛很浓。……(父亲)喜欢诗,他的气质、感情、天才和诗最接近。我常常怀着悲伤的心情侧耳倾听,听他用抖颤的几乎细得无声的感伤的调子,吟诵着他同我的一位族叔唱和的诗句。……(祖父)板着铁脸,终天不说一句话。……但他也特别好诗。……有时,他突然放开心头的铁闸,用湍流的热情,洪亮的嗓音朗诵起《长恨歌》来,接着又是《琵琶行》。他的声音使我莫名其妙地感动,不是他的声音,是他的诗的热情燃烧了我幼小的心灵。这时,他简真变成另一个人。他曾热心地教我读诗。

诗人易君左约在十岁由他的名诗人父亲教作诗。潘大逵的长兄是革命人物,在外读书,只要回家逗留较久时,就为弟弟讲《诗经》和唐诗。

中国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少,在教下一代读书上,担当的角色本不及男性重,但母亲或女性长辈经常教幼儿读诗,女性在中国这个诗的国度中,曾做出超过她们受教育机会的贡献。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书大可不必读,唯独是诗的教育则不限于科举有望的男孩子。而中国诗短小易记,也为女性和幼儿提供了欣赏文学的空间。据郑逸梅回忆,正因为有这些诗教基础,所以,近代初办妇女杂志时,妇女投稿写文都很幼稚,唯有写诗较好。但一本杂志不能都是诗,结果很多篇幅是找男人代写的。

自然中的游戏

小孩自然是喜欢玩的,游戏本身除了玩乐之外,还可以有教育作用。相对于今日的小孩来说,由于居住环境的自然气息比较浓,而兄弟姐妹或同龄玩伴较多,所以传统的童年一般颇不寂寞,玩耍的兴致也很高。

要论玩具,当然不及今日的繁多和精美。婴戏图是传统绘画题材,画的游戏题材有“下棋”、“击球”、“藏迷”、“歌舞”、“戏水”、“吃梅”、“捉蝶”、“逮鸟”、“捕鱼”、“踢毽”、“采桑”、“斗蟋蟀”、“耍刀枪”、“玩傀儡”、“看击乐”等等。可见玩具都是比较简单的,有棋、毽、刀枪等,大部分的游戏不待玩具而行。

在传统社会,大自然自有恩赐,充满了玩耍花样。姚拓在《美丽的童年》中写道:“我的童年,虽然没有一件自动的玩具,虽然没有一块可口的糖果,可是,我们游玩的天地,却也是城市中孩子们所不能想象的事情。我们家的房屋及庭院并不广阔,但出了大门就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就是我们永远玩之不尽的乐园。”

这里所说的城乡之别,是就现代的大城市而言的,在传统农业社会的城市,还没有发展成庞然大物,大自然近在咫尺,自然之乐,连城市的儿童也受其惠。北京旧日儿童的游戏,城内和郊外的都有。城内的是比赛性的,也可以说有赌博性的,郊外的则是探讨自然的,也可以说是俗野的,包括黏知了、捉蜻蜓、灌屎蜣螂、掏苇柞子、摸鱼、捉泥鳅、拉家雀、掏蛐蛐等。这些都是农村中典型的游戏。爬树爬山,到水塘稻田中玩,是农村小孩共有的经验。在这样的环境中,玩具是不必要的,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物质缺乏,昂贵的玩具也买不到。环境逼着他们创造,把随手可以利用的都用来玩,又何况可以玩的材料俯拾即是:野果、石块等不虞匮乏,经过个人的智巧,这些平凡普通的东西都可以创造价值。上山打柴本是工作,几个孩子砍下柴枝,却可以玩打柴叉游戏。“三个人把柴放在中间,一头着地,一头靠在一起,就算是‘叉’。用柴爬远远掷过去,掷倒了叉就算赢。因为三捆柴并在一起,柴爬又不是很重,掷倒那柴叉并不是很容易,所以一捆柴的输赢总要玩上好大半天。”这是穷孩子不用花钱的娱乐,所以齐白石高兴玩。这种游戏有一点点赌博的性质,因为掷赢了可以得人家的两捆柴。柴之外,挖壕沟打野战,互掷土块,以至于到田垄间偷东西吃,都入于小孩子的娱乐花样之列。或许有点不足的是,这些富有创造性的游戏,还是比较原始的、劳动的创作,未形成复杂的创造,或许曾经促进科技,但最后没有扭转中国重文轻技的倾向。这种创造性发展出的,主要是利用厚生的精神。

传统游戏本来就多集体的性质,自然中的游戏也是这样:“吾村儿童甚多,常同游戏,余幼时常偕三哥五弟于晴天早饭后往大晒场与他家小孩集会,三五成群,捉迷藏,调草龙,放风筝,掘荠菜,溪沟捕小鱼、泥鳅……游玩节目四季不同,兴高采烈,乐趣无穷,使我身体强健,并养成我爱好旷野山林之生活。”沈宗翰先生回忆道。

一大堆小孩玩耍,打架自然不免,尤其是逃学外出的,能打架是必须的本领。沈从文在《从文自传》中写道:

照地方风气说来,一个小孩子野一点的,照例也必须强悍一点,才能各处跑去。……尤其是到一个离家较远的地方看木傀儡戏,不准备厮杀一场简直不成。你能干点,单身往各处去,有人挑战时,还只是一人近你身边来恶斗,若包围到你身边的顽童人数极多,你还可挑选同你精力不大相差的一人。你不妨指定其中一个说:“要打吗?你来。我同你来。”照规矩,到时也只那一个人拢来。被他打倒,你活该,只好伏在地上尽他压着痛打一顿。你打倒了他,他活该。把他揍够后,你可以自由走去,谁也不会追你,只不过说句“下次再来”罢了。可是你根本上若就十分怯弱,即或结伴同行,到什么地方去时,也会有人特意挑出你来殴斗,应战你吃亏,不答应你得被仇人与同伴两方奚落,顶不经济。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小孩打架也有它不成文的规矩,要能打,也要能挨,打架必须拼命打,不能低头。尽力而打架,往往可以以小胜大,纵使输了,也可赢得对方的尊敬。而且据在农村长大的人说,打架是不打对手的要害处的,某种意义上打架是一种比强。

在自然的游戏中,四季有不同游戏,小孩子可以认识时序;不同环境各有游戏,山中之戏、水中之戏,小孩子可以认识处身的地方;有不同的生物游戏,植物之戏如斗草、挖野菜,动物之戏如捉鱼、取雀巢、捕鸟,除了玩,也可以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甚至可以做食物。小孩透过游戏,对外界、对物候的认识都有增加。不过,除了蒋梦麟外,没有几个人认为这些游戏对他们的自然科学兴趣有促进之用。可能中国小孩的教育中,向科学开启的路太少,而好奇提问得到的答复,往往是“小孩子不要多问”。认识大自然所促进的大约是对自然的敏感,是一种诗的感情,当时的教育内容(重视诗文)和社会取向,都倾向于这种文人感情的发展。

上一篇:打碎花瓶小学作文下一篇:今年的网站开发维护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