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队培训笔记

2024-09-06

小团队培训笔记(精选8篇)

1.小团队培训笔记 篇一

篇一:读后感《小战马》

读《小战马》有感 听到“小战马”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一头马,其实,“小战马”并非是一匹战

马,而是一只长耳兔的名字。它跑得快,头脑灵,更具有无与伦比的毅力和勇气,常常把讨厌的猎狗玩弄于股掌之间。

由于长耳兔的天敌较多,因此人们捕杀了大量长耳兔的天敌,但是这一举动

野兔泛滥成灾,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所以,人们把野兔送到

赛狗们捕捉的目标。但“小战马”从来没有被抓住过,反而让

成了赛狗场上的明星。后来,他在发号员米克的帮助下回到

丛中。对勇者的钦佩与赞美是不分种族的,人类并不比动物

动物的关系中,卑鄙下流不讲信义的,其实是人类。米克为“小

续跑赢十三次就获得自由的权利,经理却为了自己的私欲出尔

的“小战马”出赛,而且在没有胜机的时候派出了第三和第四

被逼得疲于奔命,比赛时间到了,米克发疯似地冲进赛场,马”将按规定被杀死。还好,虽然米克被赶出了场地,但负责

误伤了猎狗,米克趁着混乱救出了“小战马”,并丢弃了工

回了故乡。

特·汤普森·西顿先生笔下的“小战马”不仅仅只是写这只

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现象。有些人,为了利益而向大自然榨取

榨光了,又无耻地把那双肮脏的双手伸向那些无辜的动物,我

题:为什么要残害这些无辜的动物呢?而且,这些被残害的动

那些残害它们的人呢?没有因为什么,这都是因为有些人抵挡

因而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而且,如今被残害的动物不计其数,却破坏了生态平衡,了跑狗场上,成了猎狗吃尽了苦头,了故乡的紫花苜蓿高贵,相反,在与战马”争取到了连反尔。非但让带伤条猎狗。“小战马”因为他知道“小战开枪的猎人打偏了,作把“小战马”送其实作者欧内斯可爱的长耳兔,还金钱,把自然资源始终想不通一个问物又做了什么得罪不住利益的诱惑,如果再这样下去会破坏生态平衡,到时候人们只会吃下自己种的苦果。为什么要

这么糟蹋大自然呢?现在糟蹋还不说,更可气的是有些人不但参与糟蹋,还理所

当然的认为大自然是人类的,而这些动物则是附带品,人有权利掌控它们的生与

死,是人类赚钱的工具。如今残害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人扒了它们的皮做

衣服,并以高价卖出;有的人,为了那一件件价格不菲的象牙雕,把它们杀害并

锯下它们的象牙;有的人??它们糟蹋的不仅仅是大自然,还糟蹋了那么美好的

生命。我们不妨换个角度问自己几个问题,摸摸自己的良心是否还在:当我们是

那些被残害的动物时,被别人伤害的感觉好吗?当你被别人任意宰割时,难道你

不会感到绝望吗?是啊!当你在屠杀这些无辜的动物时,它们有说痛吗?然后再

想想你小时候擦破皮时都要哇哇哇大哭,对比一下,它们死亡的痛比擦破皮的痛

至少要痛上几千倍,你有考虑过它们的感受吗?

这些无辜的动物虽然不会说话,但是这不说明它们不会表态,当它们用绝望

的眼神看着你,你就会体会到它们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绝望。让我们一起保护

大自然吧!篇二:《小战马》读书笔记

《小战马》读书笔记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小战马》这本书,《小战马》这本书主要描写了许多动物的感人一生,比如灰熊华普、小战马、春田狐的一生......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华普熊的故事,下面让我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吧!在很久以前,有一头熊妈妈带着它刚出生的五只小灰熊,一起去小溪边做一次它们平生中的第一次旅行,在这次旅行中,熊妈妈教给它的孩子们怎样去捕食,怎样去辨别哪些食物能吃,哪些食物不能吃.可就是这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猎人出现了,他开始打死了熊妈妈和她的四个孩子,幸存下来的小熊也身负重伤,它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华普.在它后来的生活中,它又经过许多的磨难,最终成长为一头很高大强壮的大灰熊,成为小山丘里的一个霸主.在它老年时期,越来越想念自己的亲人,在它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它倒向死亡的那一刻,熊妈妈和她的兄弟姐妹们似乎又回到了华普的身边,华普永远的在这里闭上了眼睛......看完这个故事,我非常感动,不禁感叹:连动物的一生都不会万事如意,我们人类也就应该经过一些磨难和波折才能成长!我倡议:要想克服这些困难,就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的进步,还要乐观坚强,有毅力的面对生活,我们才能踏上成功之路!篇三:小战马读书交流会

《小战马》读书交流会

一、主持人上台(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女)书是我们的好朋友。

(男)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受益。

(女)读一本好书让我们成长。

(男)这学期我们读了很多的书。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今天我们就围绕《小战马》这本书进行读书交流会。期待同学们的踊跃发言与精彩分享。(女)这期的读书会由我们为大家主持,希望大家喜欢、支持我们。

二、简介《小战马》

主要内容:

一只长耳朵野兔,它的名字叫“小战马”,它跑得快,头脑灵,具有无与伦比的勇气和胆量。然而在一次野兔大围剿中,它被抓住并送到跑狗场上,成了赛狗们追逐的目标。迈克为小战马争取到了跑赢13次就获得自由的权利,管事的却为了自己的私欲出尔反尔,非但让带伤的小战马出赛,而且让两队赛狗同时追逐它,小战马被逼得疲于奔命。后来,迈克趁乱救出小战马,并把它送回了故乡。

三、问题抢答

1、这本书有哪些“人物”?

2、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3、你认为书中小战马怎么样?为什么?

4、你从这本书中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

5、你从这本书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6、你从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

7、简单地讲一个你感受最深得情节。

四、精彩片段交流

1、小战马穿过栅栏上的洞进了院子,藏在了某个地方。灰狗发现自己钻不过去,于是就往后退了几步,然后用力往前一跳,越过了栅栏。可由于他用力过猛,一下子掉进了母鸡堆里。母鸡们被这从天而降的不速之客吓到了,扑扇着翅

膀咯咯咯地乱叫,四处逃窜。母鸡们的动静惊动了她们的看管者—— 大黑狗,大黑狗急匆匆地赶了过来。就在这混乱中,小战马又从刚才钻进来的洞钻了出去,顺利地逃走了。至于掉在母鸡堆里的灰狗怎么样了,小战马就不清楚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从此以后,灰狗就再也没有找过他的麻烦。

2、看到一群牛气势汹汹地朝自己跑了过来,山狗慌了神,转而要去攻击小牛—— 至少在母牛看来是这样的。因此,母牛们变得非常生气,紧紧地盯上了山狗,差点儿就在牧场上要了山狗的命。

3、而小战马的这种颜色特征更加明显,当他坐着的时候,身上的颜色就像木炭;但当他要向狐狸或山狗展示实力的时候,身上起先是黑白相间,然后是白色变多,最后如蓟花般雪白的冠毛会迎风飘动,直到敌人不再追他为止。

4、和其他动物一样,小战马也有自己的地盘,从村庄的中心向东延伸大概5公里之内的地方都是他的地盘。这里有很多矮树丛和禾草堆,下面则是星罗棋布的兔子洞。有些洞朝北,几乎晒不到太阳,比较阴凉;有些则朝南,比较暖和;有些朝西,并且覆盖着厚厚的草,起到防潮的作用;有些则朝东,又深又曲折,是最好的庇护所。白天,小战马穿梭于几所“房子”之间;而到了晚上,他就出来和同伴们一起觅食、嬉戏,有时还在皎洁的月光下追逐打闹,但在太阳出来之前,他都会谨慎地回到某所适应当时天气状况的“房子”里去。

5、小战马可不是一般的长耳野兔,他每一跳都有三四米远,跳12次之后才进行一次“侦察跳”。所谓侦察跳,即在向前跳的时候转头观察周围的情况。同时,小战马的非同寻常还表现在他的脚印上:小战马的尾巴特别长,每次跳的时候都会在雪地上划一道长长的线。人们看到这样长的线就可以知道他的行踪了。

6、小战马贴着地面走,也随时留意着周围的动静。此时,那个人正沿着他逃跑的足迹找来,小战马只能重新加快速度朝比较远的一个栅栏跑去,然后又沿着那个栅栏的外侧跑了50米。这样反复了几次,最后跑向他的另一所“房子”。整晚他都在外边折腾。此时,阳光已经温暖地照在雪地上了。他正准备躺下暖和暖和,忽然,踢踏——踢踏——踢踏的脚步声又由远及近地传了过来。那个人又来了,真是阴魂不散!

五、结束语

师:展示动物世界的神奇,描写动物的情感世界,是动物文学的迷人之处。大家

主持人:通过今天的读书会让我们更加爱上书籍,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学习的一部分。篇四:我是勇敢不屈的小战马读后感

我是勇敢不屈的小战马

——《小战马》读后自述

你好,我是“小战马”,你一定以为我是一匹马吧,其实我是一只长耳兔,因为我奔跑的速度很快,所以大家都这么称呼我。我身上有保护色,不动的时候我是泥土的颜色,不容易被敌人发现,奔跑的时候我就变成了黑白色,警告敌人:追我是在浪费时间。

我不但跑的快,我还很聪明,知道哪里有栅栏可以让我钻过去,哪里有沟渠可以甩开讨厌的狗。我认识镇上所有的狗,因为他们都追过我,可是谁也没有成功过,就连最凶猛的大灰狗都被我引到鸡群中耍弄了。守门的大黑狗虽然很可怕,但也是让我玩的团团转。

我生活的自由自在,虽然经常被狗追,对我来说,那就是我运动的游戏。这里虽然不是我的家乡,可是这里有好吃的三叶草,到处都有我舒服的家。在这里我是赛跑的英雄。

可是,有一天来了个可怕的敌人------人类。无论我怎么逃跑,都逃不过他的魔爪。我被抓到一个空旷的场地里,人类放出三四只狗追赶我,他们在旁边看笑话。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对我,难道就因为我跑的快吗?我每天都在赛狗的追赶中疲于奔命,我不停地跑啊跑啊跑,如果停止,我脖子上的项圈就会电我。我的生命只剩下奔跑。我快要死了------我还不能放弃------终于一个好心的人救了我,还带我回到了故乡,我真感激他。难道,人类不应该像这个好心人一样,与我们动物和平共处吗?

篇五:肖纪荣要抄的读书笔记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600字

说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想必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吧!书里讲了一位坚强,勇敢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我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就说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吧,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凭什么使自己继续活下去呢是毅力。毅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老天也使他有了三次生命。自从认识水兵朱赫来以来,他的心被共产党吸引住了。经过几番波折,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他出生入死,英勇杀敌。在战争中他也受了不少伤。最严重的一次就是被弹片击中头部,死里逃生。痊愈后,保尔没有忘记党,拿起新的武器,重返战斗队伍,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十几岁就立足杀场,英勇杀敌,热爱祖国,在战场上,他被砍了好几刀都大难不死,为什么仍然是毅力。年轻的他后来疾病缠身,但他仍不停地忘我工作,有休假疗伤的机会他也不愿意放弃工作,毅力真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啊!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我的心好象在水里扔下了一块大石头,久久不能平静。我佩服保尔·柯察金那种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讨厌故事里维可外多那种小贵族。保尔·柯察金的影子时时在我的脑子里浮现,鼓励我要像像他一样做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生活中一点小小的困难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勇敢地去面对,等事情一过,你会发觉,原来自己是有毅力的。保尔·柯察金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实现理想并不是件容易之事。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由小事起步,努力锻炼自我。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600字

说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想必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吧!书里讲了一位坚强,勇敢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我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就说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吧,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凭什么使自己继续活下去呢是毅力。毅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老天也使他有了三次生命。自从认识水兵朱赫来以来,他的心被共产党吸引住了。经过几番波折,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他出生入死,英勇杀敌。在战争中他也受了不少伤。最严重的一次就是被弹片击中头部,死里逃生。痊愈后,保尔没有忘记党,拿起新的武器,重返战斗队伍,开始了新的生活!

我很敬佩保尔的这一点品质,他的确是一个顽强的人,当他负伤不得不退出战场之时,他仍然在后方不停地为社会的发展做着贡献。当他被诊断出神经中枢有毛病时,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想方设法的工作,争取多为社会做事。最后,他两腿瘫痪、双目失明,不得不放弃工作。但他仍然坚决的拿起笔,再次顽强地与命运做起了斗争。正如贝多芬所说:“人应该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应该屈服于命运,应该奋斗终生,顽强拼搏。在小说中,我最欣赏其中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

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保尔,这样一位可敬可佩的共产主义战士,您为我树立了榜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让我收益匪浅。我将把它放在床头,从中汲取更大的精神力。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600字

毅力乃成功之本,是一种韧劲,一种积累。毅力的表现往往是一个人在挫折中所展示地惊人的一股力量,有了它,人们就不会向挫折和困难低头,更会坚强地去面对。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我才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就说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吧,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凭什么使自己继续活下去呢?是毅力。毅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老天也使他有了三次生命。像他这样,十几岁就立足杀场,英勇杀敌,热爱祖国,在战场上,他被砍了好几刀都大难不死,为什么?仍然是毅力。年轻的帕唯尔后来疾病缠身,但他仍不停地忘我工作,有休假疗伤的机会他也不愿意放弃工作,毅力真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啊!

要想一步登天,那是不可能的——许多名人志士也是在挫折中锻炼了自己,考验了自己,使其成为千古佳话。古今中外,有谁能够一步登天呢?

毅力需要坚持,同时也需要毅然断然的决断,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害”。有毅力的人面对严峻的考验是能断然处之的,而这种断然之处,又非常有利于持之以恒。

为什么说毅力是成功之本呢?你想想,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又怎样克服前进道路中种种的困难呢?这样就永远没有成功;反之,坚强的毅力是通向成功的捷径。

成功者前进的每一步也许是细小的,但他一直前进着,永不停滞,积之一年,十年,几十年,那就十分惊人,十分可贵了。忽冷、忽热、忽松、忽紧,说不上毅力。如果“一天打网,两天晒网”,其毅力何在?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心有了很大的震撼,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知道了我应该做什么。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600字

朋友,当你打开这本书时,也许你还不知道它曾经激励过多少热血青年,帮助过多少人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但是你一定熟悉这样的句子: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

那么,人应该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呢?保尔·柯察金用行动回答了这一个问题:保尔残废后,毫不灰心,还要顽强地学习,努力地工作,并且开始了文学创造。后来双目失明了,这对已经瘫痪的人来说,是一场多么沉重的打击呀!可是他却毅然拿起笔来,摸索着,坚持写作,每写一个字,他都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顽强的努力,他终于成功地写出了小说《在暴风雨里诞生》的前几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真好,它激励着我去创造生命的价值,去体验生活的最高意义;它还锻炼着我的坚强意志,培养着我的远大抱负,树立着我的崇高理想,更激励着我要不断地学习,从这本书中吸取更多更大的精神力量。

朋友,认真地读一读这本小说,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精神上的洗礼和心灵上的震撼。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700字

2.小团队培训笔记 篇二

关键词:英语笔记,课堂笔记,课外笔记,复习巩固

英语学习笔记本不同于一般的随手笔记本, 它是显示着学习者明确目的和要求的综合性笔记本, 它的内容涵盖课堂和课外笔记两部分, 更是学习者勤奋学习的见证。对每个学生来说, 它方便实用, 真可谓是一台“英语小电脑”。

为什么要重视英语课堂笔记呢?因为在英语学习中, 许多学生普遍存在遗忘现象, 他们对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点, 当时还能接受, 但课后练习就有很多已被遗忘。或者一知半解, 以致造成许多错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就有必要要求学生重视课堂笔记。课堂笔记还是增强记忆的一个重要途径, 有些语法知识极易混淆, 一下很难掌握, 只有课后通过笔记加以复习, 才能得到巩固。课堂笔记还是课内知识的良好补充, 所谓“教学”, 是“老师教, 学生学”的一个综合过程。老师在讲解某一语言点时, 必定比课本更为详细, 有时还会举例, 灵活运用, 触类旁通。课堂笔记能显示出课文的重难点, 一般老师板书的详解内容, 即为本课的重难点, 通过复习笔记, 能进一步了解每课的侧重点。另外, 记课堂笔记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学习中只用眼、脑、嘴是不够的, 还必须动手。俗话说:“眼过千遍, 不如手过一遍”, 重视课堂笔记可以强化学生集中注意力, 从而提高听课质量, 学生在做了笔记以后, 还可以在课外及时复习巩固, 增强记忆和对新知识的理解。课堂笔记还是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的越多, 知识面就会越来越宽广, 对英语的理解也会越来越透彻, 对英语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从而形成高效的良性循环。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课堂笔记呢?

一、确定内容。

即课堂笔记一定要记好下面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抓住老师讲的“新”知识, “新”内容, 记清记全, 这就要求学生要提前做好预习工作, 课前预习对记课堂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仅仅通过课堂上的时间, 让大家分轻重难点和知识网络是不容易的, 通过预习能让我们对重难点有大致了解, 先掌握部分知识, 形成课堂笔记的一个框架, 在课堂上就能发挥自己的主动。二是集中精力记好自己所缺少的内容, 通过笔记来弥补自己知识的缺漏。三是要记好那些实用的东西, 如自己容易出错的知识。四是要记住一些“法则”, 记住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

二、抓住重点。

有的同学记笔记, 不善于抓住重点, 总以为老师的板书才是重点, 便机械的、一字不漏的照抄下来, 其实大可不必。上课要以听讲和思考为主, 做笔记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听讲和思考的。这就要求学生在作笔记时要把握住时机。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 抢着记一些重点内容, 一些经典句型。如果抓不住重点, 一味的耳听手写忙个不停, 一节课下来, 只会自己弄得头昏脑胀。面对老师讲解的知识, 仍可能是一知半解, 糊里糊涂, 对没能完全记下来的内容, 尽快抽时间课下去补记。

三、要讲究方法。

记笔记可以用符号法和文字法两种。符号法有多种, 最常见的是:加圈点、划线以及标问号、叹号、三角符号五角星等等, 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另外还要注意速度, 不少同学埋怨老师讲得太快, 记不下来。其实老师讲课的速度是有一个制约的, 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这就要求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 要用一些书写流畅的笔, 并掌握一些速记的方法。例如上述的符号法和压缩法, 都是一些好办法, 没有必要将每一个字都写得横平竖直, 工工整整, 专心致志听讲才是关键。在耳听的同时, 大脑要积极思考, 并用笔头记下来, 这样才能记好课堂笔记。

除了重视课堂笔记外, 学生还必须养成做课外笔记的好习惯。老师给出一些建议, 可指导学生怎样分门别类的做好课外笔记, 可开设以下栏目:1) 单词类。2) 短语类。3) 句子类。设俗语、成语和精彩语句等栏目。4) 段篇类。包括优秀精彩的文段5) 语法类。6) 解题小窍门。7) 错题汇集类。把平时练习测试中错的题目抄录下来, 写出解题理由, 以便及时反思理解。学生在平时能坚持把所学、所听、所见、所感记入自己的“小电脑”, 时间长了, 他们便会分类收集到好多知识。

此外, 为了增加小电脑的输入量, 提高笔记质量, 教师可不定期收上来检查, 还可让他们在同组中互相传看, 看谁记得多, 输入的知识较全面, 然后取长补短, 最后推荐几本好的, 在全班交流, 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为了不至于在交流中“惭愧”, 每个学生都会主动的认真听课, 并积极的进行课外阅读。时间一长, 每个学生的“电脑储存”都会日渐丰富, 成为自己学习的重要法宝。另外, 老师还要提醒并监督学生, 及时有效的对笔记进行复习巩固, 使这台“小电脑”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英语新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版

[2]《中学英语教学心理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贾冠杰、马寅初、姜宁编著, 2011.12

[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曾葡初编著, 2011.05

3.“小创作”在读书笔记中的应用 篇三

别林斯基说:“抄写自然的是画匠,而不是画家。”在新课改中,阅读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作文则是要将这种感悟和思考有效合理地表达出来。因此,在学生读书笔记的构成上不再只强调抄写文字优美、气质隽永、内涵深刻的文段,而更强调对文段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并把这种体验与思考有效合理地写出来,此谓之“小创作”。之所以说是小创作,是因为它篇幅短小、方向不一却又语言规范、思维灵动,与作文有一定区别。它被设计成三个方向三个板块:

一、关注文本,重在重温知识,感悟事件内涵

课堂上,语文教材经过老师与学生的共同探讨、交流,最后形成一定的共识,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在课堂下思维触角的延伸。高中学生,对一些事件已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会,时时“火花”迸发,灵光乍现,这时笔者顺势利导,鼓励学生写出来。例如我们学过《触龙说赵太后》之后,有学生写下这样的文字:

“有不少家长宠孩子,用无尽的爱换取孩子无尽的欢乐,而这种攥在手里发烫的爱正在以一种慢性毒药的毒性侵蚀着孩子成长的萌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长眼中孩子理所当然地充当着公主、王子,甚至是皇上的角色。童年固然珍贵,而孩子自我成长的童年更是无价之宝,一生受用。但不少家长的溺爱却将孩子这种在寻找中成长的权利一剑割断,用错误的爱将成长扭曲。这种锋利的爱又刺痛着多少人脆弱的内心,于是,更多无辜的心灵因爱而滴血。

一个千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乞丐,他依然记得这一次坠落对他的伤害。而当记者将镜头对准这曾经富甲一方的汉子,他们一个个无知的问题无不痛击着乞丐的心灵。对乞丐来说,远离这些喧嚣纷争才是真正的宽慰。赤裸裸的伤害让我不禁想到震撼着每一个人的汶川大地震。孩子们哭泣的双眼依然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始终忘不了“5.12”给每一个无辜者带来的伤害。不是压着的石板有多沉,不是脸上的伤疤有多深,而是内心的伤痕永不褪去。七个月过去了,每当记者向孩子们提起地震的损伤,孩子们无不垂泪洗面。为什么要再一次揭起尘封的伤疤,为什么要再一次承受比痛更痛的痛?当错误席卷善良,当善良唤醒爱,当爱如麦芒般锋利,人性的善良再次招致爱的埋葬。”

毫无疑问,这位学生的思绪因文章中“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而飞扬起来。由对父母的溺爱的思考延伸到对爱的方式的探讨,由对课内亲情的探讨延伸到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这种收获是显而易见的。因而鼓励学生重温课内知识、感悟课内故事,通过小创作表达出来,既提高了学生感悟能力,又为学生作文积累了素材。

二、关注读本,重在扩大视野,增加思想积淀

语文课,不能只盯着课本和课堂,要走到广阔的世界中去,要走到浩瀚的书海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因此,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尤其是经典书籍,努力成为一个“杂家”。广泛阅读或仔细研读之后,顺手将思想的火花、内心的感悟发诸笔端,来加深思维体验。如一位学生读了尼采《流浪人》的诗后,写到:

“我感受到了诗中流浪人的坚毅和孤独,在听到鸟儿优美的歌声之后,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不禁有些难受,但却掩饰了自己内心的愁绪,而把这一切转移在鸟儿的身上,不是鸟儿的歌声拖住他前进的腿和心,而是游子思念的丝缕,缠绕了他那‘永往直前的腿与心。这里之所以没有用‘勇字,是他不可以称‘勇,他没有勇敢地向前,而是心中有所牵挂,有所羁绊,思乡情绪就如影子一样挥之不去。”

看到这样的“小创作”,笔者更多的是惊奇和兴奋。因为中学生所接触的关于尼采的信息很少,只有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一文中略略提到,而且是负面的东西。这位学生能够打破课堂知识,自己去体会、感悟,写出了尼采的另一面。实在是难能可贵。读书笔记中的这种小创作,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思想积淀。

三、关注个性,重在张扬特点,凸显文学爱好

文学支持个性,张扬的个性使文学创作摇曳生姿,美不胜收。因此,在读书笔记中第三板块就是学生发挥文学个性的天堂,鼓励学生写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文学样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种种感悟和对社会的种种看法。但是也必须予以指导规范,用规范的文学样式,写积极健康向上的东西。有一位学生这样写到:

“校园的草坪上,静静地站着三只小鹿。

我站在教室的窗前,观察了他们很久,可爱的小鹿,洁白的身躯,健美的身姿。在绿油油的草地上,他们没有吃草,没有奔跑,没有嬉戏。但我看见他们的眼睛,有一种渴望。

巨大的绿色诱惑,我看到他们往前迈动的脚步,那么强健,那么有力。

他们是三只没有生命的小鹿,动不了的小鹿。

但他们不压抑,不悲伤,因为他们的心已经动了。

奔,奔,奔!”

这是一首小散文诗,一方面反映了小作者在高三高强度学习境况下心理波动的状况;另一方面反映了小作者对散文诗这个文学样式的试验。虽然很青涩,但是流动着真实的体验和积极的试验。把自己的文学个性呈现出来了,这样的探索不仅有利于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而且有利于语言规范的训练。

“没有启迪,没有爆出思想火花,没有从外在事物或现象中看出人的生命的本质,并借此唤起心理能量,作家就找不到进入创作过程的大门。”在读书笔记中应用的“小创作”,就是从文本、读本、个性三个方向,把在阅读中体验、思考、领悟以及现实生活的感受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作品。它有效地积累了作文的素材,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练习了学生的文笔,从而达到了真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迈进创作的大门之目的。

4.小时代读书笔记 篇四

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一个邪恶的作家。不,我懒得用“作家”来称呼郭敬明,因为“作家”的文字里,应该包含着起码的社会性和文学性,而郭敬明的文字里,没有这些,只有邪恶。

此时的郭敬明,倚靠在《郭敬明全集》的封面上,和他所有作品里的主人公或者边缘人物一样,穿着白色的衬衣,头发放荡不羁的有的卷着有的垂着有的硬挺着,苍白瘦削的脸庞是那样的尖刻单薄,呈现出刀削般锐利的线条。至于他的眼睛,他塑造的几乎所有男性形象,都具有和他一样的阴冷目光。也许,他天生阴冷,也许他故意摆酷。他整个的外在造型,让人觉得他内心的逼仄。

所有的作家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的个性也应该被我们尊重,所以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作家文字都具有慈悲的潜质,是的,我们不能。但象郭敬明这样用一贯变态的文字纠缠出故事,还是超出了我们的宽容界限。所以,他的确不能被称为“作家”。

这本全集,包含了郭敬明的四部作品――《爵迹》、《小时代》、《梦里花落知多少》、《悲伤逆流成河》。

《爵迹》是魔幻小说,所以郭敬明在这里胡编乱造,不管怎么不符合生活逻辑、思维逻辑、文学逻辑甚至任何逻辑,都可以用“魔幻”两个字来掩盖住他所有的荒唐。但它的血腥味道,还是令人作呕。在《爵迹》里,没有文学手法、没有丰富的情节、没有深刻的思想,所以只好用“血腥”来吸引读者的眼球,郭敬明将“没有最恐怖,只有更恐怖”作为《爵迹》挣够人民币的主打宗旨。

另外的三部当代小说,其共同的特点人物的命运都非常悲惨,惨到非死即疯,让人怀疑上帝造人时怪戾的暴脾气。

《小时代》的篇幅最长,就说说它吧。这里的人物们,90%以上是豪门子弟,主人公是高端豪门子弟,豪得都快要上天了;即使非豪门的几个女孩子,最后也都成豪华的白领了。硬着头皮读完了三卷《小时代》,才基本知道了郭敬明的写作目的:

首先,告诉读者,他郭敬明是懂一些英文的,特别是一些世界顶级奢侈品的英文名字。这些英文名字,在一页一页的发黑的纸张里走马灯似的乱转,把人转得眼花缭乱。得了,郭敬明,知道你很有钱了,使用的都是顶级名牌了。你的`卖弄和炫耀,足够了。

其次,告诉读者,他郭敬明知道许多另类的东西。比如同性恋,比如吸毒,比如多角恋,比如性特别是滥性……郭敬明,的确是一个渊博的写手。

再次,告诉读者,他郭敬明心理有多残忍。在《小时代》里,癌症与死亡交替。比如女一号顾里,得了子宫癌,男若干号崇光胃癌死了后来又活了,这两个人物最终没有被郭敬明弄死,算是姓郭的最手软的一次;顾延胜突然坐在防弹车里被一根不知哪儿飞进来的钢筋穿死了,宫勋突然暴病了。好吧,这俩不得不死,因为不死,后面的情节就编不下来了,死了就死了吧;但是南湘的母亲,没招惹谁,也在吸毒、挨饿之后,终于死了。她的死,对于推动后面的情节,其实一点儿用也没有。但郭敬明不允许自己的一部小说里,只有一个人死,必须凑够死数。

到了《小时代》的第三部,终于该死的也死完了,该见阳光的误会也见阳光了,该明媚一点儿了吧,也只有读到第三部的结尾的时候,读者的心才稍稍暖和了一点点,但结尾又莫名其妙的,林萧好好的又“歇斯底里”了。

又想到了《梦里花落知多少》,不要以为只是和题目一样的简短的伤感,不是的。主人公们,一个被了,一个又当鸡头又贩毒的被关了,一个最无辜的男孩子,也疯了……

最后说《悲伤逆流成河》,悲伤的气息更加浓了。写的是一些花季少男少女的恋爱、勾心斗角。最先死的,是女一号的妈妈,是一个最底层的性出卖者,忽然就摔死了;第二个死的是男一号的女朋友,因为误会而割腕了;第三个死的是女一号,在继堕胎、被殴打、大出血、被误会之后,也跳楼了;第四个死的才正式轮到了男一号,那个长相好、人缘好、成绩好、品德好、家境好、总之没有哪一样不好就是命不好的齐铭,在该死的都死了之后,也把门窗捂紧了之后放了煤气……

郭敬明的文字,看不到谁对也看不到谁错,只有扭曲的悲惨;没有正义甚至也没有邪恶,只有令人作呕的压抑。

也许,他就是凭借这些,赤裸裸的指向人民币。

5.《小公主》读书笔记 篇五

书中主要讲述了心地纯洁善良、聪明又坚强的小女孩莎拉。克鲁在学校的事以及一段曲折的人生经历。莎拉是印度人,从七岁就被富有的父亲送到伦敦的女子学校学习。富家千金莎拉在学校被同学们公认是“小公主”,特别受到女校长的青睐,但莎拉并没有摆出有钱人的架子,跟同学们和睦相处,帮助同学。但父亲的意外过世,给莎拉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她一夜之间从令人羡慕的“小公主”变成了学校里的小女佣,使她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然而,面对势利的女校长的冷酷和大多数同学的冷漠,莎拉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她坚强地度过了那段艰辛的岁月,最后,莎拉父亲的合伙人找到了她并且帮助了她重新获得了幸福的生活。

书中的情节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认识到了真正的公主财富并不是最重要的,莎拉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真诚地对待朋友,无私地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公主拥有的品质。

6.《小公主》读书笔记 篇六

《小公主》讲的是一个名叫萨拉小姑娘的故事经历。萨拉的父亲是位驻印度的军官,她的母亲在萨拉出生时就去世了。萨拉和父亲相依为命,过着富足幸福的生活。

萨拉七岁的时候,来到了“明钦小姐高级私立学校”,这是一所寄宿学校。因为父亲的富有,萨拉在这里像童话里的公主一样快乐的生活着。然而父亲的去世改变了这一切,在冷酷无情的校长的安排下,萨拉成了小女拥,小教师,甚至流浪街头。可她的行为举止仍然像个小公主,尽自己所能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坚持自己的梦想,希望成为真正的小公主,这样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终于幸福重新来临,萨拉成为了真正的小公主。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不论是富有还是贫穷都要坚持梦想,有梦想才会有希望。

7.小团队培训笔记 篇七

1998年, Watts和Strogatz首先提出了小世界网络模型 (Small World N etwork) , 小世界网络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性”和“无标度性”, 科研团队间的知识共享、扩散等活动符合小世界特点, 因此将小世界网络应用到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知识扩散行为研究, 对进一步了解科研团队知识扩散行为的内在机理具有很重要意思。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小世界网络、科研团队知识扩散行为等研究的基础上, 以期为下一步构建高效科研团队知识扩散的定量模型, 量化科研团队活动的抽象提供借鉴。

一、小世界网络相关研究

复杂网络研究目前已经渗透到各个重要科学领域, 特别在社会实际网络的研究中, 复杂网络模型被广泛应用。1998年Watts和Strogatz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 首先引入了小世界 (Small-World) 网络模型, 以描述从完全规则网络到完全随机网络的转变。而后, 一系列研究发现, 实际的网络系统都具备小世界 (Small-World) 的特征, 即“小世界特征”和“无标度特征”。近年来, 小世界 (Small-World) 网络被广泛应用在知识扩散系统的研究中。

(一) 小世界网络模型与“小世界特征”

小世界现象的研究最早追溯到1929年, 匈牙利作家F.Karinthy首先提出“小世界现象”的论断。他认为, 地球上的任何两个人都可以平均通过一条由6位联系人组成的链条而联系起来。20世纪60年代, 哈佛著名社会心理学家Milgram进行了一项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短路径存在于人们的社交网络中, 人们通过自己认识的人, 就可以将信件送达任何地方。Milgram证明“6”是任何两个陌生人可以联系彼此的平均步数, 该现象被称为“六度分离” (Six Degree of Separation) , 又被称为“小世界效应”。之后, 很多学者为了检验六度分离理论, 又做了其他的小世界实验, 如数学家合作网络、电影合作网络、美国西部电力网络等等。

Watts和Strogatz于1998年在N ature上提出了基于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的WS小世界网络模型。他们创建了两个代表小世界网络特征的统计参数:平均路径长度L和聚类系数C, 统计结果进一步证实实际网络具备小世界的特征。

(二) 无标度网络模型与“无标度特征”

通过考察众多实际社会网络的特征, Barabási和Albert在很多网络中发现了度分布呈现幂律的形式, 即具有无标度的特点, 于是他们共同提出一种新型网络模型———“BA模型”。他们认为网络的无标度特征是应为两种生成机制作用, 一是增长机制, 二是择优连接机制, 两种机制的演化机理如下:

1. 增长:

目前为止所论的网络模型都假设我们对数量固定的节点进行随机连接和重新布线, 在这一过程中将不调整节点的数量。但是, 很多现实中的网络通过增添新节点而连续扩张。

2. 择优连接:

目前所提及的网络模型都基于两个节点按照一定概率连接或重新布线, 同时这一概率独立于节点的度。然而, 在很多现实网络中, 连接一个节点的概率与这个节点的度紧密相关, 我们将它称之为择优连接或“富人愈富”法则。

Barabási和Albert在两种演化机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BA模型的生成算法。此外, 他们还证明:在相同的节点数量和平局度前提下, BA模型产生的网络直径比随机图理论产生的网络直径要小。

二、高校科研团队相关研究

(一) 团队及知识型团队

在管理学领域, 对于团队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的霍桑实验。团队最初的含义是指一种介于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工作群体, 共同完成个人较难完成的任务。Shonk (1982) 则认为团队由两名及以上成员组成, 完成共同目标的群体。Qucik (1992) 则主要关注团队的成员间的交流与沟通, 他指出跟随市场竞争的日益复杂, 团队成员之间要更加强调互相支持与协助。Katzenhach (1993) 觉得团队存在的意义是能够结合具有不同技能的人为了共同的群体目标而努力, 并且共同承担责任。由此可以看出, 团队的本质特征是要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 而团队的成员需要具有互补的技能;团队管理的根本则是要促进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

知识工作者团队可简称为知识型团队或知识团队。廖冰等人 (2003) 认为知识团队是由来自不同知识领域的员工组成, 团队需要具有相互信任、支持、尊重和合作的团队气氛, 共同以团队任务为使命。Lewis (2004) 认为组建知识型团队可以充分利用各个成员的特长从而产生新知识。Robbins则根据团队的目的将团队分为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团队、多功能团队等三类。由此可以看出, 科研团队是典型的知识团队, 科研人员共同的工作目标是团队形成的基础, 科研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知识互补是团队创造新知识的关键。

(二) 高校科研团队

高校科研团队是典型的知识型团队, 但除了知识团队的特点外, 高校科研团队又具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高校科研团队一般以重大的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要目标, 更加强调知识的互补和创新。团队里成员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一般具有较大区别。而在高校科研团队中, 隐性知识的扩散和共享尤为关键。隐性知识是科研人员长期积累和创造的结果, 包括经验、灵感、洞察力、诀窍等等, 是不易被文本化、很难与他人共享、交流和传播的。而恰恰正是隐性知识对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创造起着重大作用。

王怡然、陈士俊 (2007) 认为高校科研团队的组成应当包括实体要素和精神要素。实体要素指团队成员、科研经费、基础研究平台等;精神要素指共同目标、愿景、制度和文化等。张海燕、陈士俊 (2006) 侧重研究高校科研团队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赵时亮、陈通 (2005) 对高校虚拟科研团队和虚拟科研团队形成的动力进行了研究。丁垫等 (2005) 则探讨了传统科研团队与虚拟科研团队不同的沟通特点, 并提出建议以提高科研团队沟通效果。

纵观以上研究成果, 本文认为高校科研团队具有如下特征:

1. 高校科研团队成员具有专业知识的互补, 并愿意共同承担责任, 有共同的知识创造愿望。

2. 高校科研团队成员知识的交互融合, 隐性知识的有效扩散是知识创造的关键。

三、基于小世界网络的高校科研团队知识扩散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创造中, 隐性知识的扩散有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隐性知识具有的特殊性质, 它的转移又比较困难。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是需要科研团队成员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需要利用科研团队成员的社会网络进行大量的互动。隐性知识扩散的成功与否依赖于科研成员之间的社会网络。将小世界网络理论应用于研究科研团队的知识扩散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可以通过研究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两个方面分别来探讨高校科研团队知识扩散行为。网络结构角度探讨科研成员的社会网络结构对于团队中知识共享、扩散所产生的影响, 比如:网络稳定度、网络规模等;网络关系角度探讨科研团队成员之间交易关系、社会关系的属性, 比如, 成员间的信任等对知识扩散的影响。

高校科研团队也具有很明显的小世界性。如果用小世界网络来描述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网络, 那么节点是团队成员, 连接是他们之间的知识扩散。这样, 就可以用小世界的特征路径长度、聚集系数等网络特征来描述和分析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网络。

Cowan、Jonard (2003) 是网络知识行为研究领域的领先者, 国内外学者有关研究绝大多数是基于上述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他们首先构建了知识扩散过程的网络模型, 该模型中, 将科研团队中的个人作为网络中的节点, 个人之间的联结表示为节点间的连接, 用向量来表示网络中智能体的知识水平, 用向量的维数表示知识的种类。“易货交易”的物物交换机制是他们关于知识转移的重要假设, 即当两个智能体是否进行知识交换, 仅取决于另一个智能体是否有知识提供, 而不是取决于他必须提供的知识的数量。他们利用WS机制构建无权、无向的知识网络, 研究网络结构和知识扩散绩效之间的关系。在Cowan和Jonard的网络模型中, 个体的知识水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知识扩散而演变。

该模型的局限在于:仅考虑了知识扩散过程, 并没有引入知识创新过程。他们假设知识扩散是一种知识交换过程, 即只有当知识扩散双方都有能满足对方需要的知识时, 知识扩散才能发生, 类似于物物交换。

在Cowan和Jonard模型基础上,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修正一些研究局限, 提出了各种改进模型, 也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下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模型进行描述:

李南等 (2006) 认为知识的转移与共享本质上是知识的交流、学习与转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形成了人际关系网络。李南的模型设计了知识增长机制, 并对知识差异、知识存量、知识突现和知识遗忘等现象进行量化, 研究了团队知识增长特征。研究表明, 具有“小世界”的网络结构有利于知识创造。

胡峰等 (2006) 则运用网络模型模拟知识在社会网络中扩散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扩散过程存在“小世界”现象, 即当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时, 科研团队知识经过充分扩散后整个团队的平均知识水品达到最高, 团队个体之间的知识势差接近最小。该模型放宽了知识交易条件, 将物物交换条件改成只要智能体之间存在连接, 并且两者之间的知识水平存在差异, 就交换知识。

李金华等根据知识在团队合作网络中的扩散特征, 提出了一种不同于Cowan模型的知识传播模型。该模型引入柯布-道格拉斯 (Cobb Douglas) 生产函数, 将因为知识扩散造成的知识增长作为合作生产的知识产品, 并分别考虑个体进行自我知识增长和不进行知识自我增长情况下的知识扩散。结果表明,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网络的随机化程度越大, 知识的扩散速度越快, 知识的分布越均匀。

Morone和Taylor (2004) 在Cowan和Jonard模型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扩散模型。研究发现:具有小世界特征的知识网络, 知识扩散的效率最高, 但是该区间的知识方差却不一定大。他们通过试验得出:若团队成员个体的初始知识差异过大, 即使在小世界领域智能体总体也达不到最高的知识水平。

邓丹等 (2005) 借用小世界网络的路径长度和集聚系数, 将科研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关系抽象成网络:“节点”是团队成员, “连接”是他们之间的交流。研究发现:路径长度的倒数与交流频率成反比, 集聚系数与交流集中度成正比, 适当的交流频率和集中度才有助于知识创新。

梳理有关科研团队知识扩散定量研究的文献, 我们发现具有以下的特点与不足:

一是基于社会网络对团队知识扩散行为进行构建模型, 虽然从宏观上对知识扩散的网络结构、知识扩散路径给予了较好的解释, 但只是对特定知识扩散现象的整体性描述, 并没有深入到微观层面的个人 (节点) 的知识扩散行为。

二是现有的模型在模拟团队知识扩散行为时, 通常是刻画的静态而非动态, 他们通常描述一些特征, 如节点、聚集程度、路径长短、网络密度等, 而对知识是如何通过节点进行扩散的、扩散速度如何、扩散的主要路径是什么等, 没有给予很好的解释。

四、总结

8.小团队培训笔记 篇八

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于商务人士来说,笔记本黑色的外观显得沉稳而低调,但对于追求潮流的个性用户来说,黑色却太过沉闷单调。于是,华硕X201E从外形色彩就和时尚紧密结合冰玉白、经典黑、玫瑰红、天空蓝,四种色彩的颜色,充分满足了不同性别、不同风格的用户对色彩的偏好。当你在一水的黑色系中拿出你的亮色华硕X201E,绝对能赢得不同的眼光。

另外,除了艳丽的外表外,华硕X201E极致轻薄的一体式设计,使整机仅有1.2kg的超轻量“体重”,让柔弱的美眉也能轻松外出携带,突显了便捷的移动性。同时,金属抛光质地的表面、符合人体工学的边缘设计,都让华硕X201E第一眼就能给人不一样的吸引。震撼新“视界”

震撼新“视界”屏幕

华硕X201E配备了标准的11.6英寸LED显示屏,结合HDMI输出接口,让用户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可轻松外接各种高清设备,延展视觉体验,感受震撼的新“视界”。

X201E的屏幕比例采用了16:9的黄金比例,边框则采用了高光镜面设计,因此播放电影时,屏幕上下恼人的黑边就会消失,使用EXCEL表格时则可显示至R列。

对品质的苛求,让华硕推出了“无亮点保证政策”,华硕也是第一个站出来向全球用户保证笔记本电脑LCD面板无亮点的厂商。因此,只要用户找到一个小亮点,30天内华硕都会免费更换面板。

15天待机电池

华硕X201E有个“Instant on”模式,如果用户选择了这一模式,待机的时间可达“变态”的1 5天长度!

从Instant on的睡眠模式恢复到上次工作状态,只

要短短2秒。当电量不足5%时,Instant On会自动储存作业状态时的所有资料至硬盘,并在下次开机时自动复原,不用担心没保存导致资料丢失。

一般笔记本电池在长期循环充放电使用后,寿命会缩减,严重影响笔记本的待机时间。华硕X201E采用了独家的SuperBatt超耐久电池技术,通过多次充放电循环过程,延长电池的充电容量,优化电池充电周期电压,增加电池的充电循环寿命达300%。

为了让传输速度更快,华硕X201E采用了新一代的USB 3.0系统,将传输速度提高了10倍。理论上,华硕X201E能达到每秒5GB的超高传输速度。此外,USB 3.0最高可供应900mA电力,与USB 2.0的500mA电力相比,能为更多周边电子产品更快的完成充电。“美男”不“花样”性能

别以为华硕X201E只是徒具靓丽外表的“花样美男”,如果从性能上看,它的表现则像一位内功深厚的高手,随时可以发出让人惊讶的一击。

华硕X201E搭载的是英特尔酷睿i3-3217U超低电压处理器,主频是1.8GHz,在为用户带来超低功耗的同时,还具有高效能的极速处理体验。当然,考虑到不同用户的需求,华硕还提供了Pentium 987/Celeron ULV847处理器的X201E,供不同的用户选择。

同时,华硕X201E的无缝融合主流显卡功能,能完美演绎强悍速度与流畅视觉的全新境界。性能上的全面革新,让华硕X201E具备强大动力,因此无论是3D游戏还是高清影像都能轻松驾驭。

X201E全面支持全新Win 8操作系统,支持多点触控,让放大、缩小、旋转、滚动等操作更加有趣,让用户体验与众不同的操作感受。

背装式无缝分岛键盘输入

作为笔记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的笔记本键盘只有4—8个卡扣,所以容易在打字过程中晃动,手感会很不舒服。华硕X201E搭载的是“背装式无缝分岛”键盘,通过在键盘上固定的27颗螺丝加固,确保了用户在打字输入时键盘的稳定,一举解决了键盘的悬浮晃动。

同时,华硕X201E的触控面板也可圈可点:超大面积整片式的触控板,无缝设计,简洁时尚更防尘:类似LCD屏幕尺寸的比例,让操控更直观,较之前的N系列提升了55%以上的触控面积:增强版的多指触控,支持多种手势,更轻松的翻页和拖拽滚动条。

美声大师声音

笔记本早已不仅仅是工作的工具,而是娱乐、休闲的综合平台,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在这些娱乐活动中,音效是一个重要的体验。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华硕X201E使用的是“美声大师”的音效设计标准,这是由华硕开发并获得B&O ICEPower音效系统级别认证的一套完整音效解决方案,带来了震撼的音效和更丰富的低音音域。

上一篇:读《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心得素材下一篇:学生研学旅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