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民俗文化

2024-10-24

如何传承民俗文化(精选9篇)

1.如何传承民俗文化 篇一

学校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人心的凝聚、社会整合、规范秩序的确立,有助于对人的思想行为塑造。当前中小学生存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缺乏、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趋向,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于正处于积累知识,思想还未成熟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学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根据当前现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就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做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学校;中华文化;传承弘扬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民族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认识如何,它的公民的文化品格如何,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与发展,乃至它的前途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昂然挺立,在很大强度上将要得益于我们血管中流淌着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滚烫血液。同时,它也是一个自信的民族之所以自信的最大理由。

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缺乏、兴趣不浓、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趋向。他们对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如传统美德、传统节日、文学名著、诗歌词赋、成语、毛笔字等没兴趣,而对洋文、洋节日、洋快餐、日韩明星、流行音乐、网络游戏等却倍加推崇。

学校应力求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并结合各科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真正用传统文化精神和世界优秀文化哺育青少年,培养他们宏阔的视野、博大的情怀、独立弘毅的人格精神。只有具备了这种人格精神的一代人或几代人,才能担当起自己经历的时代风雨,完成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一.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

1、学校在墙壁、宣传栏、校园内张贴和悬挂适宜的各种诗文和优美词句,校园广播在课间早晨、中午休息的时候播放优美的古诗文和优秀的中外文学名著,形成一种浓郁的阅读文化氛围。

2、学校为学生学习古诗文做出时间上的保证,确保学生每天有半个小时的诵读时间,最好以晨读时间为诵读。此外,每周三下午古诗文活动课为学生诵读时间。

3、开放学校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文学读物,建立一个学生必读书库,并要提高图书流通率,为广大师生系统阅读名著原典创造条件。

4、学校每半学期举办一次读书讲座。每学年12月进行师生诵读汇报展示活动;每学年2次的专题读书论坛;每年5月举办一次的“经典诵读”擂台赛。

5、每班确定班级阅读成长计划,学生学年阅读计划。倡导师生共读,创设书香班级。一学年评出“十佳读书之星”、“十佳阅读班级”、“十佳阅读型教师”“十佳讲故事能手”等。一学期开展两次手抄报比赛,并且展示优秀作品。

二、弘扬传统,落实行动

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民族节日”“爱家乡”“学雷锋”等为主题,积极开发传统美德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更加有效地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美德。

1、重视传统节庆教育。学校充分利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如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作为少先队辅导员,笔者每年清明节都要组织全校少先队队员上山给教师前辈扫墓;端午节给学生讲解节日的由来,纪念爱国先人;中秋节开展赏月赛诗会;每年的重阳节,学校组织各年级召开重阳“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与他人和谐相处,增强他们对父母与长辈的感情、懂得体谅父母,孝敬长辈。

2、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学雷锋”、“爱家乡等”。学校组织学生学习雷锋叔叔精神,幼儿园教师给幼儿讲雷锋叔叔生前的事迹,1至6年级学习事迹,并举行《学习雷锋好榜样》合唱大赛,并刻录《狼牙山五壮士》、《地道战》、《抗美援朝》等历史影片进行教育。2011年,我组织少先队队员积极参加“祖国好,家乡美”主题活动,指导少先队队员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母亲》,荣获第一等奖。

3、利用学校的第二课堂,积极开展传统的文体活动。学校开展的兴趣活动小组有:合唱队、舞蹈队、绘画小组、书法小组、武术队、刺绣、地方菜的烹饪等,坚持常年训练。学校大课间操是武术健身操,做操要求严格,学生一定要做到位,2011年11月25日举行体操比赛,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学习民族服饰刺绣,如:苗族、水族、侗族服饰花纹等。

三、加强教师队伍培养

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因此,我们要搞好传统文化教学,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

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对教师进行培养训练,形成一支以语文组全体教师为主,其他科教师自己参与,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传统文化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队伍,为开展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积极开发孝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

如果说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的各科教学结合起来是百花齐放,那么开发孝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就是一枝独秀了。开发孝文化教育校本课程是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深入开展的重要体现,它是一所学校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学生感恩教育的有力方面,是破解当前德育难做的关键。

进行校本课程“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更加有效地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热爱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五、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教师,特别是文科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用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引领学生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让学生走近屈原,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近杜甫,理解什么是忧国忧民;走近苏轼,理解什么是豁达„„让学生在阅读中解读并走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从而实现文化的传递、精神的传递。让学生们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中,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营造积极良好的舆论环境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我们应在学校张贴标语、图片、宣

传画等文化载体,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专栏、专刊、学校广播站等媒体,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要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题材的校园文娱活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努力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环境

六、成立多种学生兴趣小组,内化传统文化

学校成立合唱队、舞蹈队、绘画小组、书法小组、武术队等多个宣传传统文化的学生兴趣小组。学校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兴趣小组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感受,促进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判断,并自觉践行传统美德对自身的要求。

结束语

优秀的中华文化涵盖了中国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根基和灵魂,它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学校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从习惯抓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引导学生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主动吸收传统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华,提升道德修养,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熏陶,成为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希望的合格学生,承担起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小清新文章来源——海内论坛:

2.如何传承民俗文化 篇二

一、语文课堂, 是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 几千年的历史, 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如北京故宫、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等都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民间工艺、艺术、风俗等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就对教师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难忘的泼水节》一文, 其中“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教师应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观察, 进行探究式阅读, 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另外, 在本节课中涉及了民族、节日、风俗等许多传统文化, 这需要教师查找、搜集资料, 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我国传统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在知识的海洋里, 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 虽然在新课程标准里,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但在必要的时候, 教师还要拓展、启迪、陶冶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注重阅读, 是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课内、课外的阅读, 了解我国优秀文化, 积累词句, 体会故事情节和文章内涵, 从而使他们心灵有所触动。如三年级课本中一组文章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 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 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 《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人物故事, 也有神话故事, 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 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这就使学生在阅读本组课文的时候, 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进一步加深他们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中国文化内容丰富, 仅从课内阅读是不够的, 教师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读好书, 读整本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素养。教师可指导学生读古典诗歌、古典名著、中外故事等, 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 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 所得就非常有限, 枯燥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读书要像蜜蜂采蜜一样, 只有不断增加阅读量、拓宽阅读面, 才能得到更多收获;也只有了解更多文化知识, 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俗话说得好,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另外, 要养成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还要引导学生从书本中了解各类文化。在阅读中, 了解文化艺术固然重要, 但学会思考文章的寓意、精髓更为重要。

三、诵读古典诗词, 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古典诗词是古代文明传承的重要媒介, 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学习古典诗词, 不仅可以培养阅读能力, 而且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我们只有了解了当时“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才能体会到唐王朝收复失地后, 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再如, 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的《梅花》一诗, 是诗人在政治上的主张受到挫折后所写的, 诗中借梅花在严寒中怒放, 和它清香高洁的品格烘托自己不畏强权、孤芳自赏的情怀。古诗语言精致凝练, 只有反复朗读、吟诵, 才能真切体味出诗情、诗意、诗味和诗美。如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诗句吟诵起来音韵铿锵, 旋律婉转悦耳, 使人心旷神怡。古典诗词的意境更是丰富多样的。李白、苏轼、辛弃疾的诗词往往以雄伟、粗犷、奇特的形象给人以精神力量。王维、李清照的诗词擅长抒写柔美、优雅的形象让人精神愉悦。学习古典诗词还要把作品的意境和时代背景相结合, 融入文化内涵, 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和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古典诗词以其精练的语句, 丰富的想象, 真挚的情感, 繁复的意境, 传承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四、积极开展有意义的传统文化活动

围绕传统文化,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如搜集和积累各种丰富的文化材料, 制作工艺品, 组织书画比赛、诗歌朗诵, 演课本剧等等。这些都和学生的学习紧密相连, 适合在不同背景下开展的活动, 在课堂上可让学生搜集、摘抄、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在课余时间则可以由教师指导举行各种文化比赛, 总之要通过各种途径, 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文化传统和身边的文化传统。

3.如何传承民俗文化 篇三

“文人琴”步入大众视野

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名录。那年,中国地区仅申请到八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而古琴是唯一获选的遗产。当古琴慢慢揭开神秘的面纱成为大众的焦点时,有关古琴的历史溯源、琴曲还原、琴谱搜集、琴家演奏、琴人考证、制琴等各方面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迅速在各地开展起来。

古琴,古称琴、瑶琴、玉琴、七弦琴,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亦是最早的弹拨乐器。古琴属于八音中的丝,它的结构充满了中国文化的象征意义,更居“琴棋书画”之首。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弦乐器,古琴近来却重新焕发了生机。一方面,作为最值得收藏的世界文化遗产,古琴的拍卖价格均出现暴涨;另一方面,古琴音乐的学习不断升温,只有士大夫才能演奏的“文人琴”已经伴随着现代文明的脚步进入了大众的音乐学习视野。

中国最古老的记谱系统

与西方的五线谱相比,减字谱是独属于中国的古老记谱系统。最早的古琴记谱法为文字谱,即用文字详细叙述全部演奏指法动作,因此又可说是一种指法谱。如此说来,用文字谱来记录琴曲之“繁琐”可想而知,现存仅有的文字谱是唐代的《碣石调·幽兰》(现存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为提高记谱效率,晚唐时出现了简化文字谱的减字谱——使用减笔字组合来记录琴曲的指法、弦序和徽位。清代的《大还阁琴谱》开始采用徽分记谱法,将相临的徽间分成十等分,按音音位记成“几徽几分”,提高了音位的准确度。减字谱在传统琴谱中广泛采用,并沿用至今。

传承难点

古琴文化主要由古琴、琴家、琴曲组成,也是古琴音乐保护的三个重点环节。打谱是古琴家按照减字谱把琴曲弹出的过程。正如上面所说,减字谱并未记录琴曲节奏等音乐细节,因此需要古琴家进行再创造。古琴演奏家张子谦曾说过,打谱的过程可谓“小曲三月,大曲三年”。因为打谱者需要反复记录修改,不断弹奏,并在此过程中揣摩原曲的气质和意境,使乐曲的演奏清晰流畅,结构完整,因此在打谱上花费的时间可能会是数月甚至数年。

由于各个时期的琴家都持有不同的琴风,同时又随着演奏艺术的精进,随意对原谱作出增删润色,因而同一首琴曲在不同时代、不同琴家的手里,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不同的审美倾向。这些琴家不同的演奏版本,也会通过打谱成为不同的乐谱版本。

打谱的困难与演奏版本的多样性,使历代出版的古琴曲谱显得弥足珍贵,如:唯一现存的文字谱唐朝初年唐初手抄卷子《碣石调·幽兰》;最早的减字谱:宋代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中的《古怨》;汉代最重要的琴书:扬雄《琴清英》、诸葛亮的《琴经》;现存最早的大型古琴曲集:明初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清代影响较大的《松风阁琴谱》《德音堂琴谱》《蕉庵琴谱》直至民国时期的《梅庵琴谱》《琴曲集成》。

与历代流传的精美乐谱相较,现代琴曲的出版却参差不齐:市面上相关古琴的出版物五花八门,除去古籍影印外,大部分是作者手写,少见楷体拼字,甚至有一本书中每一曲的乐谱字体都不同的现象出现。出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古琴音樂的出版遭遇这样的技术瓶颈,无疑是保护和传承古琴文化的一大阻力。

古琴减字谱数字化应用

2012年6月,上海音乐出版社遵照《上海数字出版业发展专项指南(2012版)》中“研究数字化还原、多媒体展示等技术,建立面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互动展示平台”的要求,对古琴保护工作中最难的一个环节——减字谱,展开科技性的创新研究。“古琴减字谱富媒体数字化应用平台一期”利用数字出版的相关技术,整合传统出版业的优势资源,构建古琴减字谱字库、古琴乐谱内容数据库与视听多媒体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平台,以期为国际性古琴乐谱研究提供参考标准,为古琴打谱应用提供相关支持,为古琴音乐的出版提供技术保障,也为古琴音乐教育提供资源服务。

一是字形标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建设一个类似汉字“黑、宋、楷”字体标准的、针对减字谱的字形设计标准。上海音乐出版社集结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的权威造字专家,与多位著名古琴家共同设计了一款“常用古琴楷体字形”标准,并首批创建了容纳有四千六百个标准化减字谱、符合国际UNICODE字符标准的数据库。

二是应用。研究如何综合利用古琴的指法、减字谱字符的结构,设计一套简单、易学、易用的古琴减字谱专业输入法,不仅适用于古琴专业人士及爱好者,也适用于古琴专业书籍的排版制作。项目设计了可自动识别并切换“拼音检索”“五笔检索”和“四角号码检索”的智能减字谱输入法,可以在办公软件、打谱软件、即时通讯软件和网页搜索框中便捷使用。有了这套输入法,将古琴减字谱字库应用到数字打谱、数字排版、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等多方面的应用领域就不再是难题,甚至还可以进行多功能数字产品的研发。

三是传播。通过搭建权威的古琴资源库,建立富媒体互联网展示平台,将多媒体资源与古琴减字谱进行交互性链接,实现减字谱平面涵义的立体化呈现。富媒体互联网的展示平台名为“七弦琴馆”,上线后将实现琴曲试听、琴谱查找、减字谱研究、互动学习等功能。

继往开来的创举

传统需要保护,传承需要创新。“减字谱”作为古琴音乐的文化符号,它的科技创新将掀起整个古琴产业链的数字化革命,而数字技术又可反哺到传统艺术的出版传承,因而更好地服务于古籍的整理与修复工作,实现“如何真正地保护与传承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双命题。

古琴演奏家陈雷激大师一直致力于挖掘古琴艺术在当代的传承意义,并关注古琴教育方式和出版技术的革新。在获悉“古琴减字谱富媒体数字化应用”项目的成果后,他亲自校验了减字谱库、减字谱输入法等功能,并赞誉“这是足以颠覆古琴传播方式的大好事!”

2014年6月15日,陈雷激演奏私享会及“传世名琴”系列新专辑签售会在红坊艺术创意园区举行。此套专辑收录了演奏者用晋代名琴“猿啸青萝”和宋代官琴“复古殿”演奏的《流水》《平沙落雁》《阳关三叠》《酒狂》《梅花三弄》《广陵散》等经典琴曲,还收录了演奏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原创作品《画卷》及民间改编乐曲《二泉映月》。随着新专辑签售会的圆满成功,陈雷激先生与上海音乐出版社的系列出版合作正式启动。2014年10月,“雷激古琴系列”的第一本教材即将问世。这是首次采用“标准古琴减字谱楷体字库”进行打谱的古琴出版物,它将采用全新的排版方式,从视觉上传达古琴文化的内涵,成为古琴教材市场拓展出版模式的一次重大创新。

4.如何传承民俗文化 篇四

喜欢花,因为它绚丽多姿;讨厌刺,因为它阻碍了我们与花的亲密接触。花与刺恰如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共赢和矛盾。对在争议中已走过八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我们不能只看到它作为一个节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能只看到其对传统民歌文化的冲突。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来源于壮族的“三月三歌圩节”,很有历史渊源。其间经历了从“三月三歌圩节”到“广西国际民歌节”再到最后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不断发展壮大。其内容也从最初的单纯推广“歌圩节”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再到后来利用民歌节作为宣传广西吸引投资的阵地,民歌节也一直在与时俱进。

花:文化与经济的互动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发展民歌文化、创造经济效益、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体现出 “花”的绚丽,即文化与经济的互动性。

从总体来看,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秉承了其创办的宗旨,在一定程度实现了对民歌的宣传与保护。而其另一个主题则是“经济唱戏”。从1999年第一届民歌艺术节期起,经贸洽谈签约额与举办期间前往南宁的旅游人数飞速增长,有人认为它为南宁市创造了第四个黄金周。

2000-2005年,除2003年“非典”影响外,南宁国际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都在逐年增长。2006年接待旅游者人数已超过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在广西率先突破百亿大关。能取得这样的旅游经济效益,是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离不开的。

与此同时,南宁的形象也在民歌节举办的同时,有很大的提升。

“南宁――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这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宣传广告之一。它的举办为塑造南宁的都市形象的确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南宁市进行推广宣传的一张名片。举办期间会有国家政要、艺术家以及明星大腕、实力商贾云集南宁,以至其成为众多媒体的焦。这也就在客观上促进了南宁市的城市建设,使其城市形象大幅度提高,这其中不可谓没有民歌节的功劳。

以经济利益为重心,其创办民歌节的初衷难免会偏移。于是,民歌节就有可能成为经济的附属品,更甚的话,对民歌节的过度商业化操作可能会与宣扬民歌这一初衷相背离,完全成为一场打着宣传民歌的幌子来发展经济的闹剧。

刺:文化与经济的冲突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运作过程中,在一定程度实现文化与经济产生良好互动,呈现“花”之绚丽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刺”的一面,即也文化与经济的冲突。

一、对传统民歌文化的违背

从秉承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历届民歌节中,因为所附带的经济因素过多而冲淡其基本的主题,民歌所处的位置并非主导,许多非民歌、甚至假民歌充斥其中,同时即使所演出的民歌也以现代时尚的方式演绎。

由此再来审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历届民歌节终,按纯粹的民歌标准来演出的民歌所占比例不大。即使纯粹意义上的民歌又是在充满现代气氛中演绎,舞台豪华,布景绚丽,歌手在眩目多彩的灯光和振聋发聩的音响中狂歌劲舞;等等这些都显示出了与传统民歌文化的背离。

二、对传统民歌文化的误导

随工业后时代的来临,社会经济文化价值观的不断变化,使得壮族人的价值观念也时刻发生着变化,歌圩的衰落似乎已成情理中的事情。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所谓新民歌,并将其认为是对传统民歌的继承与发展,是民歌的当代形式,且视之为民歌的未来走向,其实这是对传统民歌文化的误导。将民歌内涵进行扩充,外延进行扩大,其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肯定这将使民歌脱离本身性质,并内涵出现紊乱,对民歌的评判将失去标准,无益于民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其中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所演绎的一些歌曲,无疑正在起着误导作用。《刘三姐》伴以疯狂的摇滚无论如何都是失败的。

三、经济的附属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它是政府在利用本区域民歌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其真正的目的显然在于经济层面,这符合了形势的发展,而过度的政府行为或其中经济因素过重,是违背民歌文化的基本原则的,无益民歌文化的发展。

“歌圩”一词本身就包含有经济的因素,因此不仅从现实利益来看,它的经济因素是必要的,同时从本身来看,也无可非议,但是首先有“歌”,然后才有“圩”,所谓“因歌成圩”。因此它作为一种民歌文化继承与发扬的载体,则不能过多的强调经济因素,否则就是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走市场化的道路,也许是改变当前民歌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作为落后地区发展经济的有效手段,这应该是值得肯定的,从文化产业化的趋势来看也是适当的。但经济与文化之间毕竟是有区别的,如何将一种文化资源彻底的走市场化道路,无疑是对文化的一种摧残。过度的炒作,经济因素的不断提高,它将逐渐成为南博会的附属品、陪衬物,自身发展失去独立性,成为经济的附属。

面对南宁民歌节给民歌这一古老文化遗产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选择发扬光大还是选择被经济的光芒覆盖?

出路

除去糟粕,能增强其精华的生命力,这就告诉我们,必须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运作过程中的文化与经济的冲突减到最小,以充分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一、充分利用传统民歌文化,做到“名正言顺”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应在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护优势的文化资源,否则现在的绚丽也许只是昙花一现,因此只有纯化民歌舞台,它才能真正实现其初衷,做到“名正言顺”。

优秀的传统民歌并非没有市场,如纳西族东巴古乐曾在伦敦伊丽莎白女王演奏中心首场演出成功后,又在英国各地巡回举行了七场音乐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高度的评价。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传统民歌文化完全有能力独立支撑起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并达到文化继承与发展、区域经济建设两个目的。

二、政府正确积极引导,扩大民众参与程度

从现实来看,民众参与的程度并不高,单从高价位的门票就可想而知。而民歌的听众必定永远是民众。可现实中大部分民众都只对每年有哪几位明星来参加等等感兴趣。所有活动中只有国际美食节比较贴近广大普通老百姓,其他的活动与民众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并且大部分民歌都引起不了他们的兴趣,甚至引来不满的批评。

其中原因主要应该是与政府的引导,或者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举办的内容与形式分不开。因此政府不仅要正确引导民众,同时还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变当前民歌节所存在的问题,提高传统民歌文化因素。

花与刺总是共存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具体说到南宁民歌艺术节,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好的宣传民歌这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遗产,从而达到文化与经济的共赢,这才能使南宁民歌艺术节成为真正的最大的赢家。

小贴士

歌圩与三月三歌节及广西国际民歌节

“歌圩”一词最早出现当是在清代道光年间黎申产描写广西龙州歌俗的诗中:“岁岁歌圩四月中,欢聚白叟与黄童。”此时“歌圩”一词并非为固定的民族节庆,也非特指壮族歌俗,它是经历了壮化过程后成为壮族的特质的,同时其中也包含有汉化的因素。歌圩日期,主要是农历“三月三”、春节、中秋节以及婚嫁、满月等喜庆活动,其中以“三月三”最为盛大。它是南宁国际民歌节的原型。

民歌的定义

5.如何传承民俗文化 篇五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是如何传承(一)

-对传统文化应抱审视态度

在全民都打传统文化牌的时候,有必要弄清一个源问题,那就是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它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百度一下,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大致如下: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内容广泛的题目,其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人内在的精神生活形式,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习惯等;

二、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为外在的物态形式,包括人们衣食住行的风习和行为的规范等。

说白了,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以往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物质生活的总成。那么,我们今天说弘扬传统文化,是不是凡属传统文化或者说凡是老的旧的东西都该复兴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就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在一些人眼中,传统文化仿佛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要它一出现,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另一些人则更对传统文化顶礼膜拜,对它既不能有丝毫的怀疑,更不能有取舍之间的犹疑。

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其实是早在上世纪的五四时期就已经有过反思和激辩的,那个年代的青年曾经响亮地喊出过“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而陈独秀、胡适、鲁迅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人物。

但是,在高喊抢救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依然有必要回答一下“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才有弘扬的必要”这个老问题。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有一种审视的态度,任何的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不理性的。对此,许多专家学者也表示,抢救和弘扬传统文化不是复旧和倒退,而是要更好地认同与养护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并从中找到它的现代价值。

著名学者朱大可说:“传统文化应当接受普世价值的检验。所谓普世价值,就是被全人类所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像爱、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正义和教养等。凡是符合这些普世价值的传统文化,就可以被继承和弘扬,相反,凡是违背这些价值的,当然要予以抛弃。”对于一些人以“保卫民俗”为由发表的“磕头和作揖是典型的非物质遗产需要保护”等言论,朱大可认为这是“文化恋旧癖”在作怪:“磕头是奴隶人格的表达,它违背了人格平等的普世信念。在我看来,这是中国文化中最愚昧的部分之一,正是从这种磕头人格中产生了家长威权体制和国家专制主义,历史上整个东亚地区都曾受到这种文化的污染。”

6.如何传承民俗文化 篇六

优秀文化为国根,顺时发展续新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优秀文化更是民族的精魂。在快速发展的当下,优秀文化的传承成为一大难题。??然而,将近600岁的故容却领先解决了这一难题。故宫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近年来的发展可谓是风生水起,故宫萌宠――“龙猫”的走红;故宫胶带等文创产品的供不应求;故宫上元节活动的开展无不是故宫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体现。由此可见,传承优秀文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多么的关键。

时代发展需求变,传承品质应提升

改革开放四十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对传统优秀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文化需求,应运而生的《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中国戏曲大会》等文化类节目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这些文化类节目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注重提高文化传承秀文化的品质,给观众一种对文化全新的认识。由此可见,传承优秀文化,应顺时发展,提升品质。

传承发展相结合,促国构建新小康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愈推愈远,我们距离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越来越近。文化承载着国家的昨天和明天,优秀文化也见证着国家的昨天,激励着祖同的明天。为让文化释放新的活力,我们就应将传承优秀文化与发展时代潮流相结合,为构建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更大的动力。

7.如何传承民俗文化 篇七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过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 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阅读优秀作品, 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 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陶冶性情, 追求高尚情趣, 提高道德修养。”所以,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

那么,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呢?

一、充分利用古诗文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遴选了若干诗、词、文、赋、曲、小说等古代文学作品。其中蕴藏着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骚》《登高》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兼济天下积极用世的价值取向;《山居秋暝》《归园田居》蕴涵着宁静淡泊的隐士情怀, 代表了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劝学》《师说》阐释了勤学好问、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陈情表》《项脊轩志》则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对亲情爱情的珍视……我们应充分利用古诗文教学的契机, 让学生在诵读中拓展文化视野, 积累文化知识, 吮吸优秀传统文化的甘霖, 吸纳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 为其精神奠基。

二、充分利用古代名著阅读

《史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是高中生必定会接触到的古代名著, 我们应充分利用带领学生阅读古代名著的契机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下面以读《史记》为例, 谈谈这个问题。鲁迅先生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史记》中包含着丰富的文言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出自《史记》的成语就有七百多个。《史记》中还蕴涵着作者独特的“历史观”“英雄观”“荣辱观”“生死观”等。就“生死观”而言,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作主题阅读。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用之所趋一也。”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死观:“士为知己者死”, 荆轲为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勇敢刺杀秦王, 为“义”捐躯;项羽是个本色英雄, 他兵败垓下后, 本有逃生机会, 但他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 知“耻”自刎乌江;屈原, 举世皆浊而其独清, 众人皆醉而其独醒, 在苦心经营希望君明国强而不得的情况下, 自沉汨罗, 以死明志;司马迁本人, 一个正直的史官, 因替李陵辩护, 触怒武帝, 被处宫刑, 本应自裁, 但他“恨私心有所不尽”, 隐忍苟活, 发愤著书, 用皇皇巨著洗刷前耻, 以生践志。通过主题阅读, 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生死观”的内涵, 启发学生关注自身的生命价值和人生取向。

三、充分利用读与写

韩愈说:“学以为耕, 文以为获。”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应读写结合。作家韩少功说:“语文是一种慢功。”要写好文章首先需要大量积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积累素材, 为其写作作准备。除了司马迁、苏轼、屈原, 教材中还有大量的人与事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积累。如《劝学》可作为“借助外物, 实现理想”的论据, 亦可作为“成功在于持之以恒”的例证;《师说》可作为“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的论据;《烛之武退秦师》可作为“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的论据;《谏太宗十思疏》可作为“民安方能国泰”的论据;《逍遥游》可作为“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由”的论据等等。这样以读备写, 以写促读。无论是读是写, 都可以达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课外活动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 还应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可以作以下尝试。

1.举办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比赛, 如优秀古诗文诵读比赛, 国画、毛笔字比赛, 讲传统故事比赛等。

2.充分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 让学生挖掘和整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 自觉参与传统节日的各种实践, 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 加强与家庭内成员和家庭外成员的沟通交流, 弘扬民族文化, 增进家庭团结和民族团结, 提高民族凝聚力, 以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3.组织学生观看央视品牌栏目《文明之旅》, 了解中华传统的文字、礼仪、服饰、功夫等方面的知识和文化。观看《百家讲坛》, 听钱文忠教授讲《弟子规》, 听于丹教授讲《〈论语〉心得》等, 用大家和电视媒体激发学生对国学产生兴趣, 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心向往之。

4.通过报纸电视了解时事新闻, 让学生品评社会丑恶现象, 赞颂最美妈妈、最美老师、最美孝心少年, 让学生懂得节约是美德, 浪费是可耻;汇聚公益广告的力量, 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传承经典文化 篇八

【关键词】阅读教学 古诗背诵 良好环境 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65-02

一、重视阅读教学,了解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每册教材的编排都有介绍传统文化的内容,通过课内阅读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积累词句,体会故事情节,文章内涵。如:三年级上册课本中一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一副名扬中外的画》三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使学生在阅读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除此之外,我们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素养。

二、坚持古诗背诵,牢记传统文化

中国是诗的国度、文的国度。古诗文是典型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欣赏、品味。而其中的唐诗宋词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因此,诵读古诗,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语言的精美与丰富,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底蕴的神采之所在。因此,为践行优秀文化的有效传承,我校实行了课前诵读,课内赏读,课外积累、感悟的工作。“课前古诗诵读”活动以一、二年级诵读《弟子规》;三至六年级诵读《唐诗三百首》为标准,利用课前五分钟去诵读,可采取竞赛的方法来鼓励、激励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这样,学生在不断的积累中影响自己的言行举止,塑造健康的人格。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大量课内外古诗的同时,渗透并教会了学生如何赏读古诗文。该活动的长期坚持,不仅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作者相关的作品,拓展了知识,更为理解古诗奠定了情感基础,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境,体会诗情。课前用五分钟的诵读经典活动,不仅省时高效,而且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对陶冶情操,激人奋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营造良好环境,渲染传统文化

为了能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传统文化,可以在教学楼道,教室墙面等张贴一些古代名人的画像以及古人的名言警句,营造经典文化之氛围。为了让学生能从现实中找到传统文化的影子,也可以在展板上张贴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照片,再配以古诗词,这样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自然会受到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使学生在平淡中养成习惯,不自觉地在学习和生活中引经据典,日复一日地在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下将“国之经典”内化成自己的气质魅力。因此学习古诗,不仅可以传承我国经典文化,还可以培养同学们的高尚的人格。

四、倡导课外阅读,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自是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一再强调“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其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学习国文的目标即: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从中年级开始,语文教学的重点开始由字词句教学转向段落篇章的阅讀、写作。“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国文的学习目标。”教材的最终作用在于通过它,使孩子们学会读书,喜欢读书,读好书。要养成一种习惯,练成一种技能,唯一的途径就是反复的历练,即应用研读课本得来的知识,去对付其他的书。在语文学习中,许多学生不但迷上了古诗词,对民族文化的其他内容也开始感兴趣了。这时,我们会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不失时机地推荐经典名著,引导学生去读“四大名著”。

9.创新民间文化传承人保护传承机制 篇九

廖达凤

2012年第10期 ——文化建设

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省题中应有之义。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强调:“要切实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充分挖掘湖北历史文化资源,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宜昌市作为全国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城市,多年来注重加强对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有效解决了宜昌民间文化普遍面临的“艺人故去、艺术失传”问题,有力促进了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民间文化传承人在保护民间文化资源、传承民间文化技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宜昌市文化不断发展繁荣的中坚力量。

一、健全传承人发掘机制,壮大民间文化传承队伍

民间文化艺术是活态的精神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其活态载体的重要承载者与传递者。对传承人现状进行系统调查评估,是对民间文化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的首要条件。近年来,我们着力建立起民间文化传承人发掘机制,详细整理资料,为更好地保护和扶持民间文化传承人打下了坚实基础。

1、调查摸底。为了全面掌握宜昌民间文化生态环境和民间文化艺人整体状况,我市成立了市县两级工作专班。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牵头组成一支300名文化工作者参加的民间文化普查队伍,按照“不漏掉一个艺术门类、不漏掉一位民间艺人”的原则,普查员深入全市900多个行政村,对2000多名民间艺人开展专项普查,搜集整理出民间文化传承人详细资料。枝江市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中心户打造成发掘民间文化人才的“基地”,常年对传承人资料进行“驻点式”搜集整理。西陵区与三峡大学合作,加强对传承人的资料收集、组织申报、科学研究工作。

2、评定命名。在市文化局设立民间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评审考核委员会,具体负责传承人评审命名工作,出台了《宜昌市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评选和命名办法》,明确了民间文化传承人的申报条件、评审命名程序以及具体要求。评审命名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为民间文化传承人颁发证书,予以表彰。

3、登记建档。市政府拨专项经费建立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为全市命名的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建立个人档案,对传承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艺术特长、艺术成果等进行登记造册,采取录音录像方式对他们传承的文化艺术进行分类采录,现已形成视频素材总量达12.5T,图片数据500G,文字材料2G。经过多年的发掘整理,全市现有314名民间文化传承人,其中国家级10人;2470名优秀民间艺人;有各类民间文艺表演队400多支,人员近2万人,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二、健全传承人扶持机制,激发民间文化传承热情

在发掘整理民间文化传承人资料过程中,针对部分传承人年龄较大、生产生活存在程度不同的困难,宜昌市建立起民间文化传承人扶持机制,对他们进行资助和帮扶。

1、政策上给支持。市里制定了民间文化保护、奖励、资助系列政策,政府每年拨专款10万元,用于保护民间文化资源和扶持传承人。设立了“民间文化高龄传承人扶助金”,定期向 65 岁以上患病的或受到意外伤害的各门类优秀民间艺人发放扶助金。宜都市对被评定为省级以上的传承人每人每年补助1200元。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制定了《县级领导联系民族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制度》,规定副县级以上领导每人联系2名以上优秀传承人,近两年来共联系100多人(次),并解决民间文化保护经费近10万元。

2、生活上给照顾。多年来,宜昌市坚持对民间文化传承人在生活上进行关照,为部分生活困难传承人办理了低保,为年龄较大的民间艺人实行免费体检。如为中国民间故事家刘德培办理了保险、按月发放生活费,为“首届世界民间艺术大师”丁开清解决了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设立中国民间故事家刘德方养老基金,支持企业出资为刘德方修建住房,每年为刘德方发生活费1万元。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将宜昌民间故事家孙家香安排到敬老院养老,夷陵区将原生态“农民兄弟”歌手王爱华、王爱民破格招入区文化馆,为他们解决了事业编制。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全市民间文化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较好解决了民间文化传承人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他们保护传承民间文化的积极性。

3、政治上给待遇。宜昌市不仅为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人评职称,还在政治上给身份、给待遇。丁开清、王爱华以及“巴山舞之父”覃发池等优秀传承人当选为县市政协委员。随着民间文化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一些传承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多方奔走,使得民间文化得到了更好保护和传承。丁开清当选为宜都市政协委员后,积极向外界推广青林寺谜语,使青林寺谜语村落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引起全国众多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部分民俗专家以青林寺谜语为样本,深入研究中国民间谜语。青林寺谜语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健全传承人培养机制,推动民间文化传承有序

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不断传承,是对民间文化最好地保护。宜昌市为传承人建立传承基地,支持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使得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有序、后继有人。

1、支持带徒传艺。宜昌市充分尊重民间文化艺术口传心授活态传承规律,设立了“优秀民间艺人奖”、“带徒传艺奖”、“学艺有成奖”。全市已举办7次“民间艺术师徒大赛”,对优秀师傅和优秀徒弟给予奖励。近年来,表彰了民间故事传承人刘德方、巴山舞传承人覃发池、宜昌丝竹传承人杨龙洲、南曲传承人覃远新等20多名优秀师傅,为他们颁发了奖证、奖牌和奖金。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许多优秀传承人带徒传艺的意愿进一步增强。如撒叶儿嗬传承人张言科建立资丘镇民间文化艺术团,招收45名土家子弟,精心传授撒叶儿嗬舞。在师徒共同努力下,撒叶儿嗬舞蹈艺术表现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受到观众的喜爱,目前全市已有1000多人会跳撒叶儿嗬舞。

2、建立传承基地。依托各县市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和民间文化传承协会的力量,建立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基地。长阳、五峰、枝江、宜都、兴山等18家传承基地,为传承人传授技艺提供了传承场所。传承基地分专业、普及和生产三种类型,板凳龙、宜昌堂调等专业型传承基地有学员5人,巴山舞、撒叶儿嗬、三音歌、吹打乐等普及型传承基地有学员20多人,制茶、纳布鞋、冲菜制作等生产型传承基地有上百人在学习,其中远安“冲菜制作”传承基地有学员200多人,五峰“采花毛尖制茶技艺”传承基地有学员300多人。

3、推进课堂教学。与国家民委、湖北省民宗委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相结合,宜昌市在部分学校开展“民间文艺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活动,聘请宜昌丝竹、土家打溜子、南曲等国家和省级优秀有代表性的传承人教学,撒叶儿嗬传承人张言科、南曲传承人覃远新、都镇湾故事传承人刘为芬、长阳山歌传承人杨运实、兴山民歌传承人陈家珍等一批优秀传承人走上学校讲台传授技艺。目前全市有5个县市区把民间文化纳入中小学课堂教学,有6所中专职校把民间文化列入教学内容,有近5万名学生会喊山歌、唱南曲、演花鼓戏,学校逐渐成为培养新一代民间艺人的重要载体。

四、做到“三个结合”,促进民间文化艺术发展创新

宜昌市注重鼓励传承人不断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增强艺术感染力,让他们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1、与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相结合。在每年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宜昌市都要举办大规模民间艺术展示活动,传承人将山歌、龙灯、狮子、采莲船、板凳龙、花鼓戏等节目搬上舞台,让更多的群众领略到民间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如巴山舞传承人覃发池对巴山舞的动作、音乐、表现形式等进行了革新创造,形成简洁明快、轻松活泼、易学好跳的大众舞蹈,深受群众欢迎。国家体育总局把巴山舞列为广场健身舞向全国推广,目前宜昌每天跳巴山舞的群众达数万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2、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各县市区委宣传部、文明办积极为民间文化传承人提供良好创作环境,引导传承人积极参与星级文明户、文明村、生态文明村镇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许多优秀传承人用故事、谜语、山歌、楠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倡导农村文明礼仪新风,促进乡风文明,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农村文明和谐程度和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如青林寺谜语村创作出版《廉政乡音》、《计生谜语》、《青林寺迎奥运谜语集》、《电力设施谜语》等谜语书籍,让青林寺谜语以特有的魅力渗透到各行各业。用廉政谜语教育干部群众,讲计生谜语传播生育文明新风,创作的民兵谜语已成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通俗教材,电力谜语引导居民自觉保护电力设施。

3、与发展文化产业相结合。随着宜昌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政府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传承人与旅游景区“联姻”。三峡人家风景区邀请王爱华、王爱民兄弟到景区唱山歌,车溪风景区建立毕兹卡民俗表演村,土家山歌传承人王纯成、土家哭嫁传承人蔡佩到景区表演,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有的传承人组建了民间艺术团,长期坚持商业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如覃发池组建的歌舞演出队到全国各地演出3000多场,收入过百万元。在传承人的带动下,全市民间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不断创新,部分手工技艺转化为生产力,依托产品走向市场,采花毛尖茶、三峡奇石、步步升布鞋等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2011年,采花毛尖茶年产值达到15亿元,带动五峰及周边地区茶农10余万户增加收入,昔日传统制茶手工艺,如今变成富民大产业。

宜昌市通过多年对民间文化传承人持续不断地保护、扶持和培养,促进全市民间文化不断发展繁荣,文艺创作队伍活力迸发,文化精品成果丰硕。全市共有30件文艺精品获得全国性大奖,有8件作品连续7届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连续3届获全国“群星奖”金奖,两届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奖山花奖;有145件文学作品获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长阳、兴山、枝江、秭归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长阳、宜都、当阳、夷陵区、秭归5县市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

上一篇: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学习感想体会下一篇:法律手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