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教学充满语文味

2024-08-18

让诗歌教学充满语文味(精选9篇)

1.让诗歌教学充满语文味 篇一

走语文的路,赏语文的景

北师大什邡附属外国语学校

曾艳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曾几何时语文课堂教学变脸层出不穷,大家对语文课堂的冠名也越来越多:情境教学、诗化教学等等。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语文课始终应具有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语文姓语,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语文课应把教学重心从课文的思想内容转移到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上,通过课文内容学习期中的语文知识,进而通过相应的语文实践形成并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把目光聚集在语言文字上,走带着学生学语文的路子,真正摆脱跟着内容跑的怪圈。”

一、抓住关键入文本。

真正的语文课堂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感情来自意蕴丰厚的文本,曼妙多姿的朗读,让课堂如不断拓宽的泉眼,引得学生思维的泉水欢快地向外奔涌。如在教学《搭石》一文时,教师抓住“脱鞋绾裤”一词。学生利用字典理解“绾”的意思后,教师说“脱鞋绾裤”的意思是......那就是说,如果小溪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得......,如果小溪没有搭石,人们收工就必须得......,如果小溪没有搭石,人们赶集就必须得......,如果小溪没有搭石,人们访友就必须得......,一句话,如果小溪没有搭石,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得......,从一次次的“脱鞋绾裤”中,你明白了什么?读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这样,一步一步,一层一层,一点一点,贴近儿童心坎,由词语到文本,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本来的意思,还潜意识明白了词语背后的含义,让词语的内涵变得丰厚起来,最终达到文字与儿童心灵融为一体。

特级教师朱先云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时,首先抓住这三个词,引导学生想象:透过这三个词,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优美而略带忧伤的音乐在教室里轻轻流淌,营造出淡淡的怀旧情绪。“未成曲调先有情”,孩子们进入课文所勾勒的童年生活所营造的怀旧情思中。

二、斟词酌句悟情感。

语文教学就是要品,在重点的词语上、在情感丰富的句子上学会逗留,多走几个来回,多搞几次摩擦,看能不能碰出一点听说读写的真“火”,品出一点语言文字的真“味”。(刘武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的一篇文章。教学时应让学生充分感悟德国绮丽的景象。一位教师对“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这样处理的:

1、想象画面,读着这两个词语,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吗?

2、练读并随机理解“姹、嫣”的意思,指导书写生字。

3、段落引领;你们的朗读,你们的想象,仿佛把我带入了这样的画面(出示)所有的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样的景象就叫“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图片欣赏:你们的朗读仿佛又把我带入了这样的画面,请看(出示鲜花满街的图片并配乐)美读积累:让我们将这些美丽的画面带进句子中,把这份美丽永留心间。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词语通过多种形式将两个词语融合在一起读成了一幅画面,打破了传统词语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再语境中学习,同时,在以词带句,以读带讲的过程中,学生也将绮丽的画面和语言同时积累了下来。

三、有效拓展促运用。

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对学生理解起着提纲挈领、点明中心的作用,我们应以这些中心句为生长点,有效拓展,从而使语文课堂向更精彩,更深入发展。请看薛法根老师在《槐乡五月》一文中第一自然段的教学:

师:读了第一自然段,你觉得槐乡怎么样?

生:槐乡非常的美!(读)“槐乡的山„„似„„,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近看如„„”

师板书(似、像、如)有谁读懂了这三个字? 师:同样的槐花为什么有不同的样子?

师:是的,作者非常喜欢槐花,于是用了三个比方表达这种喜爱之情。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似、像、如”写一写槐乡的美。

薛法根老师紧扣文本多用比喻这一语言特色,抓住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打比方的句子,突出是你个比喻词“似、像、如”,层层深入,步步拓展。第一步,引导学生弄懂写了什么,明白把槐花比作三种事物;第二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明白不同的观察角度会产生不同的感受;第三步,引导学生领悟这样写的好处,传达喜爱的情感。第四步,在教学的最后进行拓展。课堂中,薛老师既引导学生深入语言的肌理,又带领学生跳出语言之外;既启发学生领悟语言的运用之妙,又眷顾整体,迁移到语言的灵活运用。这种融理解、感悟、体验、运用一体的拓展走进了学生心灵深处,日积月累,学生的思维会日益灵活而深刻,语言便会日渐灵动而精彩。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每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教师应整体把握教材,以教材为蓝本,整合资源,加强对比阅读,拓展教学时空,让学生活学活用,以用促学,学以致用。在教学《荷塘旧事》月光下荷塘的美景时。教师抓住几组词语:月朗风清,浮光跃金,繁星闪烁等。引导学生根据词语品读感悟,通过读、批注、议、想象体会荷塘美景,然后引导学生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荷塘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此时,荷塘美景已进入学生心灵,这时,巧妙借用拓展阅读中的《荷塘月色》开展比较性阅读,更好地突出了语言表达特点,为培养学生语感,积累感悟提供了材料。这样的拓展为学生架设了阅读桥梁,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样的语文学习,教师做到了心中有语言,学生的语言学习必将获得有效生成。

“语文课应实现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我们要将视角瞄准在语文的本体上,把握语文的实质,让语文教学真正走在语文路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达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2.让诗歌教学充满语文味 篇二

一、在课文中找切入点联系社会

语文课文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和总结, 因此我们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笔者十分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 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 让学生既充分理解课文的内涵, 又能对社会有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如在文言文教学中, 笔者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 还特别重视文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在带领学生学习了高中新教材中诸子散文单元后, 笔者就举办了题为《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讲座, 除向学生介绍诸子百家的学说概况, 儒家在封建社会被奉为至尊的背景、原因外, 笔者还着重分析了儒家学说对当代中国社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帮助学生辩证地分析古人古籍, 自觉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二、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

语文实践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组织开展了许多语文实践活动, 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如, 笔者坚持组织学生在每节课前轮流作5分钟的演讲, 并要求演讲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在演讲中讲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 笔者在其中予以点拨和引导, 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和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笔者每周还会组织一至两次的语文实践活动, 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 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关注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教师再加以引导, 就会发现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是十分深刻的。

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 很多学生的写作远离生活, 虚情假意, “三股文”盛行。为改变学生作文的这一现状, 笔者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 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 坚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笔者发现班里大多数学生改变了文风, 也能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了。一个学生在作文《卖西瓜》中写农民“老忠”家的遭遇:寄托全年希望的西瓜熟了, 雨却无休止地下, 买瓜的老板难觅, 老忠只得忍痛签订了亏本的卖瓜合同。“到了摘瓜的时候, 天气奇好, 瓜价攀升”, “老忠闷声地抱瓜过秤, 抱瓜上车”, “车开走了, 老忠拿着钱, 怎么也笑不起来”……作文最后一段只一句:“农民的出路在哪里?”这篇作文深深地感染了笔者, 是啊, “老忠”一家是我们周围, 乃至整个中国许许多多农民的一个缩影。文章反映的社会问题复杂而深刻:农业经营方式问题、农产品市场问题、农业基础建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农民素质问题等都有所反映。

笔者将这篇作文作为范文在评讲课中热情地介绍给学生, 引导他们思考文中提出的社会问题, 并高度评价了作者直面社会、积极思考的精神, 在学生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学生们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越来越多, 思路也变得敏锐起来, 同时, 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也大大增强, 写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

当然,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社会生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往往还要背负旧观念的压力, 因此, 将语文教学同社会生活结合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创造性的劳动, 并要不断充实自己, 提高自身素质, 让语文教学在社会生活中完美。

3.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味 篇三

一、植入生活体验理解文本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就课文讲课文,就知识讲知识,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理解文本,更不用说探幽览胜和深入理解文本的微言大义了。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探寻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点,在课堂教学中植入生活体验,让课堂教学更加接地气,更具有生活气息,这样既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郑人买履》时,笔者使用了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梳通了文意之后,并不是简单地请学生回答本文的寓意,而是在教学中加入了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由生活来感知文本,再从文本来体悟生活,充分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涵。笔者首先从大家习以为常的一件事——到鞋店买鞋谈起。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都能侃侃而谈,自己如何挑选,自己如何试穿,绝对不可能出现郑人这种僵化思想。但是,笔者突然提问:现在网购比较多了,如果让你们上网购鞋,那你怎么确保自己一定能够买到合适的、自己喜欢的鞋呢?这样,通过网购这样一个生活中让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学生真正明白寓言的内涵:不在于是不是能买到合适的鞋子,而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自己的判断,不能僵化地依赖于外物。通过生活体验的类比,大家对寓言的深层含义也就得到了很好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就不是对文章精髓的简单灌输,而是让学生进行了一次模拟生活的体验,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涤,精神得到了升华。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知形象

在语文教学中,活动开展必不可少,一切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实践。学生应该通过适当的生活实践将所学知识付诸行动,否则,学生在纯粹的知识教学之中,所习得的往往只是些概念性的知识,只是些抽象的符号,在这样的学生身上难免会出现所谓高分低能的现象。

但是,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下,不可能或者说很少有机会给予语文教师独立组织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去开展极具生活实践意义的活动的时段。也正因如此,现在才出现很多类似于学生根本不能理解“红砖绿瓦”、“荠麦青青”等文本语言的现象。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注意创设富有生活内涵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动起来,在情境中丰富生活实践的知识与体验。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将文本外的生活内容搬进课堂,为学生“补”好生活实践“课”。

例如,在教学《白杨礼赞》时,笔者就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制作了内容非常丰富的课件,创设了极具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在课件中主要有三类资源:第一类是高原上雄壮笔直的白杨树图片,那一排排白杨树在苍茫的单调的高原上,是那么夺目,那么让人震撼,这些图片将学生直接时空穿梭到高原中去了;第二类是北方的农民,那沟壑纵深的脸庞,但却雄壮不折的背脊,犹如白杨树一般在高原生活着;第三类是在无论深夜还是雪地里都矗立守卫在哨卡的士兵,他们坚毅的表情一如沉默的白杨树。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再引导学生去联想三者之间的关联,学生很快就能结合时代背景,在热烈的对比讨论中,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接着笔者又组织学生在课外利用互联网搜索这三者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通过自主学习,补充对文本内涵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具体直观地感知了白杨树的形象,接通了树与人与民族精神的勾连,理解了文章象征手法的作用。

三、导入生活活水激发写作兴趣

读与写是语文教学的两个主要环节。有人说,语文难,教语文更难,教学生作文难上又难。这句话也许有些夸张,但却道出了一个实情,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作文难在何处呢?主要是没有东西写,不知如何写。因此在写作时,学生多是搜肠刮肚、胡编乱造、虚情假意,内容既大又空。一写到亲情,就是什么“亲人生病了”,“平时注意不到的白发、皱纹就出现了”,“为我打伞故意斜在一边淋湿半边身体了”,等等。有人感慨,在中学生的作文中,就看不到中学生应该有的那种天真、活泼,看不到他们这个年龄段身上本应该非常充沛的青春活力和真实感,更不要说社会责任感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形,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解决一个写作的根本问题,即作文与生活的关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其实道出了写作的根本诀窍: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注意导入生活活水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解决他们作文难的问题。

例如,在班级中,笔者开设了“作文与生活”专题系列训练,要求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描绘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懂得要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去感悟,去留心生活中的细节,关注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把握别人易忽略的美;让学生描绘生活,懂得描写要细腻;感悟生活,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感性到理性,展开联想想像等等。

注重作文评讲,强化学生对作文忠于生活关系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写作观,杜绝胡编乱造、虚情假意、大而空的写作习惯。

例如,在一次作文评讲中,笔者就将班上学生作文中的一些叙述细节,分成几类整理,请学生来辨析真伪。学生一开始不以为然,可是慢慢辨析,渐渐就鸦雀无声了。因为他们发现,那些编造的情节是那么苍白无力,是那么低劣幼稚,而那些涌动着生活中最纯粹情感的文字却是那么活力四射。学生其实也很想写自己的生活,很想写出真情实感,但是由于缺乏提炼生活素材和内涵的能力,导致他们倾向于编造那些他们看过的文章情节。这表面上看是一种惰性,其实应该归咎于教师在教学中的错误写作导向。我们要大胆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生活中蕴涵的情感,并且积极引导学生去叙述、提炼,写出真情实感和生活气息。

4.让语文教学充满美 篇四

小学语文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虽然没有音乐、美术那么直观,但它借助于美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包含着鲜明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因此,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挖掘文章中美的因素,把审美教育渗透在教学中,使学生在语言上受到感染,思想上受到美的教育,情感上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一、创设情境,激发审美情趣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即使课文描写的生动优美,感情真挚。他也不容易体会到。所以教学中要巧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场景,触动学生的心弦。教学《二泉映月》时,我先板书了描写二泉边美丽景色的词语:月光如水

水波映月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边读边想象,逐步走进那个场景,体会湖水的美,月光的皎洁。然后播放阿炳的名曲《二泉映月》,琴声先是平静悠缓,委婉连绵,接着如泣如诉,慷慨激昂。昂扬的乐曲在饱含不平之鸣的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而结束句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仿佛作者在默默地倾诉着,倾诉着,倾诉着„„学生静静地听着,用心感受着。听完之后,我问学生,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的说看到了月光如水、水波映月的画面,有的说仿佛感受到了阿炳的不幸的生活,还有的说他仿佛听到了阿炳心灵深处的呐喊,对不公平命运的抗争。这样的情境创设,既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体会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二、有效指导朗读,帮助学生品味语言,提高语感

朗读是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最多、最基本的方法。有效的朗读指导能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同时,唤起学生读书的热情,让学生倾情朗读也是培养美感、积累语言的有效办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让学生倾情朗读,上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充分解读教材,设身处地地研究作品,搜集相关资料,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写作背景,正确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然后再反复练读。把握住课文的情感。这样上课时就便于指导。

比如一年级的课文《草原的早晨》中写道“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卷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涌”是一个需要品味的词语,我问学生,“涌”是什么意思,写出了羊儿的什么。当学生体会到写出了羊儿的多、活泼后,就会把“涌”读生动了。再如“远远望去,就像蓝天下的朵朵白云。”这句话写得特别好,比喻的也十分恰当。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因为羊群是白色的,羊儿也是白色的;白云会飘动,羊群在草原上也是移动的;草原一望无际。天空也一望无际。领会了这一点,学生情不自禁的赞叹作者写得好,同时初步感受到比喻必须有相同点,要形象生动。学生当然在读时也很用心,都读得很美。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只只洁白的羊儿。这也说明,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应从一年级就开始抓起。长此以往,才能提高审美素养。

有时还可品词析句,换个说法让学生体会表达的妙处。如《世界真美呀》这一课,“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低年级儿童对色彩的辨析能力较弱,而这几个词是全文的灵魂,因此,理解这几个词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及思维特点,从直观、形象入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察、比较、辨析、想象,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精辟讲解,帮助学生领悟文章中的人文美

《奶奶的白发》是一年级的一篇课文,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得到的爱很多,而且认为理所应当。如何让学生受到关心长辈、孝敬长辈的教育呢?文中有一句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这句话是教学的重点。当我问学生奶奶为什么这样说时,许多孩子说不到点子上去。我就问他们“想一下,爸爸出生时,奶奶忙着干什么?我出生时又忙着干什么?并讲了自己的妈妈照顾自己现在又照顾自己孩子的事例。这时,我发现有的孩子眼睛湿润了。接下来都纷纷表示要做一个好孩子,关心长辈、不让长辈为自己操心。

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审美带来的愉悦

如教学《咏华山》一课,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华山,于是多媒体出示华山雄伟的图片,再配以老师的解说。看着一轮红日离它那么近,朵朵白云飘浮在华山半山腰的景象,学生自然会觉得华山很高很美。在这里还起到了丰富学生表象认识的作用。有时在课堂上老师优美深情的语言也会让学生浮想联翩,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教学《放小鸟》一文时,最后一环节播放歌曲《小鸟,小鸟》,让学生边拍手边唱,在优美的旋律中,可爱的孩子已经情不自禁地舞蹈起来,我仿佛看到了一只只飞在田野、河边、森林的小鸟。不用说,孩子们已经很热爱小鸟了。

5.让诗歌教学充满语文味 篇五

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语文味道”

江苏 邳州 ●王凤芹

摘要: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仅要教授给学生语言应用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的平台,为此,让课堂教学充满“语文的味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味道 ;教学模式;情感

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生理与心理发展的最好时期,他们对外界一切新鲜的事物依然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因此,也有问不完的问题。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感到踊跃发言的人数越来越少,并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导致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还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教育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为此,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趣味,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授课效率至关重要。

一、“文”“情”“理”相结合,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有着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文学情味,都流露出对自然的“情”和“感”,是“文”“情”“理”高度的融合。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能够品味出语言的艺术。学生在欣赏文章的时候,其实也是一个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也只有文章看多了才会逐渐形成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学生才会接受与理解“文”“情”“理”相结合的文章。

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也就是希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摆脱固定、僵化、权威的教学方式,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我在授课的时候,特别强调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社会调查、收集数据等实践方式来了解事实及有关知识,由于生活实际与教学理论相结合,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到了学习的兴趣。

二、开展创新教学,重视学生拓展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广泛地开展创新教育,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新的教育观、教学艺术与清晰的知识框架结构,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很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学模式单一,不能让学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也压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所以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质疑,通过有趣生动的语言将学生引入到精心创设好的学习情境中,这样为学生打破常规定式提供了动力,由此,学生可以逐渐地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而这正是拓展性思维的重要体现。当学生的`质疑存在不合理性时,教师也不要刻意地责备学生,而是要与学生共同商榷解决。

例如在学习课文《孔乙己》的时候,可以将课文进行改编,创设情境进行表演,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以往较为局限的课堂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得到拓展。

三、运用情感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

语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教学方法,特别是要注意运用情感教育,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在感悟语文魅力的同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朗读是语文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文章的情感是蕴藏于作品之中的,所以教师在朗诵文章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或豪情激昂,或慷慨悲壮,或深沉凄凉,或清新明快,这样学生心灵才会受到震撼,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在讲课的时候,教师还要充分地注意自己的语言,思考怎样才能做到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怎样能让学生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教学论文 )例如,在学习《背影》一文时,抓住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太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个特定的镜头,在朗读与讲课中重点的突出“蹒跚”“慢慢”“攀着”“向上缩”等词语,有了感情作为基调,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父爱的伟大。

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要注意发掘教学环节中固有的情感因素,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既能够学到相关的知识,也能够在今后的写作或其他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运用好学到的知识。

四、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渐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引导、启发、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做一名引路人,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习小组是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每个小组6到7人,好、中、差生搭配,这样可以做到公平。然后教师设计好探究提纲,让学生合作探究。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作者一开始就写皇帝喜欢“穿得漂亮”,其用意何在?

(2)骗子为什么要介绍“新装”的特性?

(3)皇帝、官吏、骗子的行为影射了什么社会现象?

(4)作者为何借小孩子之口道破真相?

这样学生按照我给出的探究问题尽情讨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也不做硬性规定,言之有理便可以,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姜国忠。语文味品咂教学与教师修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2)。

[2]秦建新。个性化与语文味[J]。语文教学与研究,(3)。

[3]陶成生。语文教学承载不了这样多的重任[J]。中学语文教学,

(12)。

6.让语文教学艺术充满乐趣和魅力 篇六

“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的现象在我们的现行教育中仍然存在,这明显不符合学生实际,而且压抑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意愿、知识基础、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头脑汲取精神营养。所以我们教学必须充分尊重每个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积极性,突出他们学习和教育的主体地位。

随着教育时空的拓展,学校与学生都无可回避地面临着语文教育个性化的问题──即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人,而不是机械、呆板、千人一面的工具。《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充满个性的活动,这种个性意味着自主、独立、创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个性特点选择独特的学习方法,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就能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具体谈谈在新课程改革中怎样理解并实施语文个性化教学。

一、个性化教学展现语文教师个性色彩

每个教师的性格、气质各有不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亦不尽相同,因而,在实际教学中,理解教材和设计教法,应该扬己之长,让鲜明的“个性色彩”充分显现于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且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比如,教师喜欢外国文学,在基本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之外,可以精心耕耘这块“自留地”,或推荐书目,或组织外国文学兴趣小组,让所教的学生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学;有的教师喜欢鲁迅,对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作品如数家珍,那么学生自然耳濡目染受其影响了;有的教师普通话标准,音色很美,擅长朗读,小说、诗歌、散文娓娓诵来;有的教师喜欢古典文学,教材所选古诗文均倒背如流,学生自然亲而近之,感而化之;有的语文教师自然科学方面知识广博,平时教学中经常联系举例,使文理科知识相互渗透交融,也深受学生的欢迎;有的教师熟悉时事新闻,对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实话实说、东方时空等栏目十分关注,每遇好的节目就及时介绍,学生也喜之乐之。

笔者的长处是朗诵,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把声情并茂的范读作为引领教学的主旋律,选取恰当的背景音乐,融声调、表情、体态、情感于一体,在全体学生面前诵读作品,把自己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充分入境,主动体味和感悟,进而用自己的话把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补。

笔者的个性在诵读诗歌中彰显,学生的个性在阅读感悟和表达交流中体现,“个性化”教学让传统模式不再束缚教师的手脚,不再压抑学生的兴趣。

二、个性化教学使语文教学焕发艺术魅力

有个性的教学,才是有魅力的教学。但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腔,这种现象自然会窒息个性强烈的学生的求知欲,以至学生往往在语文课面前望而却步。笔者以为,语文教材大都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都凝聚着作者对生活的领悟和个性主观色彩,都是个性化的产物。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尽力表现作家、作品的个性美,努力发掘每一篇教材的内在美所创造的艺术,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艺术充满乐趣和魅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语文教师的个性魅力,从而产生个性的特殊能量,取得个性的教育成就。

比如,在《木兰诗》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木兰这个形象,笔者请学生将熟悉的中国古代女子,包括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女子形象(如穆桂英、林黛玉、西施、王昭君等)与木兰作些比较,分析木兰身上所具有的中国女子共性的一面及个性的一面。《醉翁亭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欧阳修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不胜收的大自然画卷,抒发了自己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如果按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读―译―析―背”来教授,学生定会兴趣索然。既然《醉翁亭记》是一篇游记散文,何不从“游”字上做文章。于是笔者自己先示范当导游,再让学生成为导游,把课上成“旅游课”,使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中。“旅游课”这崭新的课型一提出立即吸引了学生。学生都有好奇心,因此一有新事物出现,他们都会以极大的热情去关注,精神也会为之一振。兴趣来了,热情也就高了。

7.让“语文味”充满语文课堂 篇七

1. 目标制定凸显“语文味”

在新课程改革中, 学习目标的制定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很多教师只注重了情感态度的目标, 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其实, 在语文教材中, 情感态度是渗透其中的, 学生在赏析语句、感悟文章主题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情感教育, 无须教师进行更深远的拓展。因此在师生一起探讨学习目标的制定时, 要把重点放在语文范畴的学习上。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 根据每一课的具体内容细化到条目中, 还要注意实施目标的主体是学生, 不能脱离目标。比如一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孔乙己》一课时, 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 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 了解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3)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该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围绕着小说的三要素而设置的, 充满了“语文味”, 但是教师在执行的时候, 却抛开目标, 对古代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度剖析, 占去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 这就是脱离目标的现象。

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 要时刻把课文内容摆在首要的位置, 在课堂进行中要时常照应目标, 严格按照目标指导的方向进行教学。

2. 内容选择彰显“语文味”

语文课堂不能只探究“怎么教”, 更重要的是“教什么”。初中语文课堂要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母语的用法, 而且还要有对文学的鉴赏。语言的学习具体表现在语言交际、阅读和写作上, 文学的学习则主要体现在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上。初中教材中有很多诗歌散文, 教师要教给学生诗歌散文的鉴赏方法。

比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诗词教学, 要具体教给学生诗句赏析的角度和方法。如《沁园春·雪》一诗中, 名句“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山和高原雪后的情景;从传神的动词角度, 则要分析“舞”和“驰”化静为动的生机勃勃的情态。而“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一句从联想和想象的角度进行分析, 想象出红日东升后的雪景江山分外娇媚。诗词的赏析角度很多, 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方法, 把有“语文味”的东西教给学生,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诗词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含蓄美。

3. 教学设计渗透“语文味”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注重对文本的解读, 每个环节都要以“语文味”为基点, 打造“语文味”十足的语文课堂。目前有的语文课堂只是突出文章情节的展示, 滥用多媒体。在整堂课中根本没有“朗读”的环节, 而“读”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语言文字是一种交际工具, 如果不让学生读和说, 那么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 在教学设计中更要重视“读”的环节。

比如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课文《出师表》, 文章比较长, 教师让学生疏通文义后就开始读:先是自由读, 然后是小组比赛齐读, 接着是个人感情读。学生熟读后, 感情才可以融入其中, 体会才能更深刻。在“感情读”的环节中, 当学生读到“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时, 感情非常充沛。这说明语文的学习要用“语文的方法”效果才好。因此, 教学过程中加入更多的语文因素, “语文味”就更浓一些。教师在备课的时候, 要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在教学设计中要把语文味的感受放在重要位置。

8.让诗歌教学充满语文味 篇八

[关键词]教学策略 古诗词 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017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而古诗词则意境深远,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因此要让学生理解具有深远意境的古诗词,显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那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古诗词教学呢?

一、着眼“小”素读,感受韵律之美

古诗词的语言独具匠心,富有节奏感,具有韵律之美。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小”素读,即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多种形式的读,从而有效感受古诗词独有的韵味。

比如,在教学《渔歌子》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整首词的韵味,我设计了五个层次的朗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我先让学生捧着书本读,接着摇头晃脑读,然后唱读,随后听配乐有滋有味儿地读,最后背诵。在这几种朗读形式中,摇头晃脑读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消除学生的厌倦感;唱读,不仅让学生走进古诗词的意境,而且拉近学生与古人的距离,激发起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以上五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基于素读,从读熟到读出韵味,感受也从原来的单调变得丰富,逐步深入其中,理解了诗词的韵律之美。尤其是“青箬笠,绿蓑衣” 这个词韵,学生读起来能够真切感受到节奏的变化,立刻感到轻松活泼。

以上环节,教师从小处着眼,立足“小”素读,让每个学生都自由地参与其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诵读。这样,学生兴致盎然参与其中,让语文课堂充满了古诗词特有的古韵味道。

二、立足“小” 翻译,感悟诗词妙语

对古诗词教学来说,教学难点在于语言简明凝练,具有高度的浓缩性,词语的运用有较大的跳跃性,再加上词序倒置、成分省略等,学生理解起来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教师要立足学生本身,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让他们发挥自己语言库的作用,进行自主翻译朗读(即小翻读)。这样,就能带领学生感悟一字一意境、一句一段情,领会古诗词的魅力。

比如,在教学《渔歌子》时,我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尝试进行翻译,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说说词意。学生通过研读,发现其中的疑惑之处。比如,词中的“桃花流水”,大部分学生第一感受是美丽的桃花绽放、潺潺的溪水流淌。根据这个感受,学生突破自己固有的表达习惯,进行生动的描述:到处都是桃花盛放的样子,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这样,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学生会读得轻松流畅。学生在初次翻译“斜风细雨”时,都会认为是“斜斜的风,细细的雨”。 我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使学生体会到这是诗人借助有形的描绘营造无形的意境,并深刻感受到词语背后蕴藏的诗情画意。

以上环节,通过学生的自主翻译、教师的相机指导,学生不但能够体会到诗词用词的精炼,而且能在质疑中提高了语言的敏感度,内化了诗词的语言。

三、重视“小”吟诵,品读诗词内涵

在古诗词教学中,要让学生领悟诗词内涵,教师就要调动学生的想象,重视学生的自主吟诵、情感体验、感悟意象,使他们触摸到诗词的灵魂,感受到诗词所蕴含的优美意境。

比如,在《渔歌子》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根据想象,画出诗词中的景物。学生找出诗词中的意象,并画出轻盈飞翔的白鹭、肥美的鳜鱼、潺潺的流水、盛放的桃花,还有自在垂钓的渔翁。这样,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丽意境。与此同时,我让学生体会 “不须归”的含义。有的学生认为这是诗人被美景陶醉,不愿离开;还有的学生将自己转化为作者,进入诗中感受到西塞山的苍翠、渔翁的闲散自在,从而体会到诗人的所思所想。随后,我问学生:如何才能读出这首词的情感?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通过丰富的体验和感受,吟诵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将情感寄寓其中,不知不觉吟诵出诗人的悠然自在,体会到了诗词特有的美丽意境。

以上环节,教师立足学生主体,带领学生挖掘诗词的意象,借助想象进入意境,并在问题的追问下体会诗人心境。这样,让诵读入心入境,使古诗词教学充满语文味。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小朗读者、小翻译者、小吟诵者。教师只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通过素读、翻译、吟诵,就能让语文课堂活色生香,充满诗词意韵,散发出浓郁的语文味。

9.以思考的姿态让语文教学充满魅力 篇九

黄永红

我以为语文教学是个精细工程,是个系统工程,科学工程、也是个复杂工程。它需要老师在诸多环节融进教学智慧钻进去、沉入进去,尽量零距离的贴近教与学的规律,贴近课程标准教材要求,贴近学生发展要求它在教学实际工作中可以化为融入、沉入、深入,顺其本质内在运行规律探究实践,因此,我觉得语文人要始终以思考的姿态潜行在有效教学的路上,让我们的语文充满魅力而恩泽天下。智慧地潜行中可以关注以下几点,全是个人的思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定准目标进课堂。目标的准确定位可以说是一种教学的责任。说实在话,我们平时常常陷在事务工作中,凭着一种感觉进课堂,可能很少从不同角度考虑目标定位。我觉得目标要体现学科特质,要实现学科的双基训练总要求,要养成学科学习习惯,要提升学科素养,要培养人文精神,这是上位高位总目标。一册教材、一个单元、一节课要学生学会什么,养成什么,得到什么,用什么方式让他得到?得到的效果如何检测和调控,你进课堂之前必须要有知、情、思、能的生长点、训练点、提升点的通盘考虑,这是等位即时完成的现目标。我们定位目标必须要从以上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共同考虑。忽略前者,学生学科品质、学习潜能等长远目标不能充分得到培养和挖掘,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灵气。忽略后者,学生语文素养、双基训练的基点都落空,前后目标的实现过程都是纸上谈兵。再从另一个角度讲目标有的很显现的似乎很好抓,比如教参给你每一课目标都梳理好,你一看就明了;再比如课后习题、单元练习都告诉了你该教什么,练什么,集体备课也能感受到别人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但是我们也知道,即使可以这样多渠道的感受到细化的目标,为什么在听课中还经常发现目标定位不太明确甚至不太准确呢?这可能因为有一些隐性目标还是难以准确把握的。比如一篇阅读教材摆在大家面前,哪些地方是很好的拓展训练点呢?不同的人思考的角度是不同的,有的老师可能不敏感抓不到,有的老师能抓到,可是抓到什么程度、深浅如何,不一定把握准。再比如情意、习惯、听说读写思童子功目标都散落在具体教学环节中,不做有心人、不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角度往往会关注不到。虽然我说得玄乎玄乎的,简单说目标定位要准确可行,一要依循课标,二要依循年段要求,三要依托教材,四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五、取决于每个老师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对教学的感悟。

2、品析悟道练思维

网上抄得很厉害的一句话: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我。我要补充的是语文绝不仅仅是常态的生活,决不等同于原生态生活的复制品,原汁原味的生活进入不了教育,进入不了语文课本的。语文和生活之间有媒介,那就是通过语言,通过文学的提炼使生活带上文学的色彩带上文化的色彩。当然,语文也决不是平常的我,语文和我之间也有媒介,那就是要引领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运用语言,在语言的揣摩玩味表达中渗进情操的熏染、情趣的浸润,事理的明辨等,《夹竹桃》“悄悄”“一声不响”“然而”“不相容”“融洽”“应有尽有”“无不迎风吐艳”等等语词的感知、理解、赏析、深悟、归纳、运用、提升中,都融进了对学生深度思维的培养,在以语言的品赏为介质的进程中不知不觉地也在进行着思维的训练,文化的浸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彰显文章的语文味。有研究指出“ 中国学生的思想和见解是世界上最短视的。” “ 中国迫在眉睫的危机是缺乏善于思考的人才。”我们要让学生受到语言的浸染,文学的熏陶,文化的关照,还要受到思想的操练。这时的我才可能说我站在课堂上我就是语文。我很欣赏一句话:语文教学就是以雪的方式浇灌。

深度思维的培养还在于课堂要向问题敞开, 更要向有价值的问题敞开。课堂要向对话迈进,更要向有价值的对话迈进。让学生有问题意识还只是第一步。可惜的是现在的许多教师, 就满足于这一步, 因此他们的课堂很热闹、很活跃, 但缺乏思维的含量,甚至打擦边球。因为他们忘了走第二步: 让学生提有质量、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并引领学生通过悟读文本等途径来解决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一个重要的标准, 就是它有助于学生积极理解文本的核心或深层意义, 或者说, 绕过它学生就不能有效地把握文本及其重要细节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就是让他们真正走进文本, 走向智慧。要达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投入教学智慧,创造出富有活力的课堂,让课堂有情有趣,强调举一反三,强调综合,强调规律,要活教书教书活,机械刻板重复会抹煞学生的灵气,学生会变得不经风雨。灵动的课堂需要浑然一体,需要巧妙安排教学过程,需要把握时机,这种时机可能是你环环相扣的预先设计,也可能是学生随堂生成的各种情况,把握好就是一种极好的灵动环节。

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学情、课的具体形态和教师的处理策略。有的老师认为只有公开课那些大家才拥有巧对生成的本领,其实一堂课你预设的再精心,课堂上的生成随时都会有,有的生成还是非常好的教学契机。真正要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不是一用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就是了。我们平时很多时候听课感觉教学是直线形的,一条垂线有老师牵着拽着下来,这就需要有意识地预设一些开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让课堂成为师生、生生、文本多重对话的平台。要真正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心灵对话、情感交融、关注师生课堂上的生命状态。教者要善于抓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感、想象、思维的点击点,捕捉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的契机,不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由浅入深的解读,调控进程。萨特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越是动态生成、流程灵活的课堂,就越是需要教师强有力的引领。通过动态的构建教学,学生在积极的自我参与过程中,生命被唤醒、激活,学生的情感、智慧从各种束缚、定势中解放出来,得到舒展和张扬,迸发出创造的光芒,而我们教师也会在其中得到灵动驾驭课堂的操练。这样的课堂,才会像马卡连柯所描述的一样:“教育是诗一样的事业!”为什么听有些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说的就是此。

3、找准切点讲生动。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老师钻研教材备课的功夫还是挺到家的,但是你听他的课就是提不起兴趣,问题出在哪儿呢?可能就是教学技巧的运用,课堂上如何扎实与灵活,深刻与生动„„都值得研究,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啊!有一位学生说他在家中自己读丰碑读哭了,在学校里听老师讲丰碑却睡着了。或许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扪心自问,在教学过程中,我和学生们营造了一种和文本自然对话的情境吗?我和学生们追寻着因循学路的教学线索吗?我和学生们有个极度幸福的体验吗?我和学生们在课堂上经历过不能忘怀的美妙时刻吗?我和学生们教与学的激情在燃烧吗?我和学生们的智慧和灵气在不断喷涌吗?我和学生们在共同享受教学的魅力吗?如何构建扎实而不浮躁,深入而不浅表,有学科文化内涵而又吸引学生的有效课堂呢?

我觉得一定要真正深入学科的本质,一定要真正启动孩子的心智,一定要真正融入老师的情智,找准一个运行教学流程的切点尤为重要:比如说一条清晰的主线——《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种类繁多、个性鲜明,比如说一个能够整体回旋的字眼——《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从和“字”入手,和善、谦和、和美、和谐,比如一个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中心句——《九寨沟》最后一小节“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比如说一个撬动思维、重组教材的支点——《早》梅花“早”和鲁迅早的关系,比如说一个趣味盎然的质疑——《“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留还是放?比如说一个统领全文的问题——《夹竹桃》“为什么夹竹桃最值得回忆、最值得留恋”,比如说一个情感的脉络《天鹅的故事》——“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比如说一个适度拓展的契机——《七律长征》体会红军长征之“难”,“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比如说一个段落之间内在勾连链——《夹竹桃》

3、4小节,写其他花就是就是为了衬托夹竹桃的特性和坚韧,比如一个恰当的读写结合点——《夹竹桃》深悟文章言外之意、弦外之韵,老师运用一个读写结合点,春天、夏天、秋天,既拓展所学语言的训练,又能感受夹竹桃的品性,同时还是教学自然推进到深层环节„„必须找准这些小切口对准目标教学,力图寻找最佳突破口,牵一发而动全身。

4、情意相生共“悦”读

有人说, 文字是有温度的。这里的温度, 主要指情感散发的“热量”。是文本, 便一定蕴藏着情感。“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文明里。”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 必然善于体察文本的热量, 必然对文本温度有着高度的敏感, 并善于把这“最精细地表现着文明”的东西巧妙地传递给学生。语文课和其他课不一样,意蕴情趣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一节没有情感意蕴的语文课,无论它怎么漂亮,都是枯涸的河床。季羡林的《夹竹桃》融进了人情,那种坚韧的毅力、顽强的生命力也是季羡林一生的写照,所以文章把夹竹桃写活了。读这样的文章我们要顺延作者的情感轨迹,“披文以入情”,充分发掘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因素,再将文中的“情”移到学生心里,使语文课堂处处有生命的涌动,时时有情感的绿洲。在这一课教学中语言的品味、有滋有味的品读都能让教师和学生在流淌的文字情河里徜徉,师生读得有滋有味的语文课一定是充满灵性和活力的课堂。有层次有指导的读、有理解有情感的读、有感悟有独到体验的读,有形象铺垫再造的读,有想象连接的读,不是嘴巴在读,不是声音语调的外在投入的读,犹如用心灵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从而领悟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潜移默化地训练语感,形成语文素养。

5、注重调控把尺度

(1)处理好“尊重”和“要求”的关系。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我们担负着科学知识的传授、情感价值观的启蒙、学习习惯的正确引导等职责,我们要尊重的是学生的“合理信息”,对那些有失偏颇的观点,违背真善美道德标准的所谓独特体验,课堂上的虚假热闹等等都要适时调控,这样才能做到真正体现我们的课堂是科学自主的乐园,而不是自由主义的泥潭。

(2)处理好教材的既定性和有效拓展的关系。《大江保卫战》有一段是讲战士保护大堤时脚被割伤后“全然不顾”的一个例子,老师没有让学生好好体味书上的这些描写的作用,马上出示一段视频,问学生战士“全然不顾”的仅仅是嶙峋的石块割破脚趾吗?学生不再关注语言文字,而是围绕视频拓展的相关材料讲,这么多材料中为什么作者要选取脚割伤的来写,这里有一个教会高年级孩子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问题,老师引领孩子的兴奋点应该是以文本体悟为主体,而不是撇开文本引用课外资料解决重难点。

(3)处理好“个人钻研教材的深度”和“传递给学生的程度”的关系。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有时倾注的是教师多年的文学积淀。教师可以把人生阅历融合在文本的诠释中,但能全部传输给学生吗?显然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要以为把所有你懂的知识概念都下放给小学教育,学生就有了深度,打破孩子固有的灵性,让他们尽快走上思辨和成熟,也许是对童真的搅扰,因此要学会“止于所当止”,入而适度再出。

6、多样训练落到位

小学生强化训练很重要。我这里强调的一是坚持不懈地进行学科基本功训练。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年级老师其实是最难做的,学科素养的训练就是要从一年级开始。对语文来讲,要很重视写字、感情朗读、倾听评判、阅读积累、言语表达、多角度理解、勤查工具书和课外资料运用等训练,如果一年级起就不重视训练或训练方法不对或不能持久,越往上越难训练。这些基本功都得长期训练,所以要想真正教好一个班,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也不是一年两年的工夫,每一个接班老师都要接连不断的长期训练学生的童子功。

第二就是要通过训练得到一种文化的浸润。举个简单的例子,学生不会审题,不能静心耐心做题、实际就是心理文化、技术文化训练不到家。所以,教师不仅要教会知识,更要训练技巧,培养习惯,提升文化品质。

三是长期进行阅读基本功训练,潜移默化形成语感。教学应重视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的指导,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同时要努力寻求课内课外阅读结合点和读写结合点。利用课堂阵地,提高学生思维、表达写作的能力,使得这种能力迁移到学生课外阅读中。

6、积淀思考切莫忘

新课程非常关注教学方式的转变、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这让无数课堂充满了活力和温度。但要保持这可贵的温度,还需要教育者具有相当的厚度乃至深度。课堂的温度是表面的,通过技巧就容易升温,但只有厚度和深度能让教育获得恒久的魅力。的确是这样,要追求创新睿智又高效的课堂,前提是教师广博的文化知识、深邃的思想认识、丰富的情感心理等多方面的丰厚积淀。有了这些积淀,就会有学科的敏锐感觉。我们追求的是怎样上好每一节家常课,需要在平时众多纷繁的事务中敏锐地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是容不得你慢慢甚至很长时间像备公开课一样备一堂课,因而你必须训练学科的敏锐,一眼就能看准,一眼就能看透。教师要有“ 天眼”。这个“ 天眼”就是理论的视角。教师要爱慕思想, 要有理论学习的自觉, 没有经过理论观照的实践是偶然性的, 无法成为职业提升的营养成分,难以触摸到教育的幸福。人都有惰性, 惰性是教育的天敌。教育是需要新鲜感的。语文教师就更需要对文字、对教育、对生活怀有热情, 甚至激情。激情是一个语文教师的生命。激情需要不断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在《在给教师的建议》(96页)中有一段活:(只出示不读)“年轻的朋友,我建议你每个月买三本书:(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教师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的心灵的书。

希望你的个人藏书里有以上这三类书籍。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应当变得更丰富。希望你到了参加教育工作满十年的时候,教科书在你的眼里看来就浅显得像识字课本一样。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你才可以说: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一辈子都在备课的。只有每天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科学知识,你才有可能在讲课的过程中看到学生们的脑力劳动,占据你的注意中心的将不是关心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你的学生的思维情况的关心。

教育激情催发我们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我们要学会在激情实践中融进自己的思想,对教育不断的新鲜的理解、对学科特点的诠释、融进个人的教学个性、兴趣特长,文化积淀,教学心态,融进对他人的认同、接纳、借鉴,更要融进对儿童的解读、剖析和关爱,让我们的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要相吻合,更加有利于自己和学生生命健康成长。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要在长期的积累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气质、甚至是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一种境界,当然工作初始,很少有人说我是为形成教学风格而实践的,在追寻风格之路上需要:

1、专业自觉 时时有心灵的躁动、时时有新思维的勃发、时时有对教学艺术效果自觉追求,时时有突破他人的念头。

2、专业自信 虽然现在我还不能拥有你,但是就像宋祖英唱的歌名长大了我就成了你

3、专业自坚 风格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在人生的坎坷中,在教育的磨砺中,逐步形成、不断发展、终身完善的。

4、专业自谦 一个人的成长是很多人给予的平台和机会,使很多人的扶助和提携,是学校团体合力打造的艺术品,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告诫自己,在我的下方永远有坚实的土地支撑,在我的前方永远有可敬的智者引领,在我的身旁永远有挚爱的战友相伴。专业自觉专业自信 专业自坚 专业自谦 这些都构成了一个老师追求教学更高境界的重要因素。

上一篇:济宁环保设备厂家下一篇:知名教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