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五年成长规划

2024-08-02

幼儿教师五年成长规划(共8篇)

1.幼儿教师五年成长规划 篇一

根据教育部7月4日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 (2013-2017年) , 高校思政教师将通过全员培训、骨干研修、在职攻读学位、国内考察、国外研修等方式, 得到培养与提升。

根据规划, 高校思政教师的培训计划将包含骨干教师研修项目, 其中国内研修将每年联合举办6期, 分别面向本专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 每期规模为100人;每年组织40名左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 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外研修。此外, 还将开展示范培训和专项研修, 分别针对全国高校承担本专科和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师授课需要和高职高专院校、中西部地区高校及各种类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需要, 建立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 推动骨干教师国内社会考察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政教师的综合素质, 规划提出为教师开设攻读博士项目和博士后培训项目。同时,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设立相应课题;遴选中青年教师和拔尖教师予以资助, 并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出版资助项目。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重视思政课建设, 规划还提出要每两年组织一次先进单位、教学团队评比, 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性教学展示活动。 (新华社)

2.幼儿教师五年成长规划 篇二

一、完善规章制度,保障科学发展

制度能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也需要专门的制度作保障。在我校的《规章制度汇编》中,有些是专门针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从制度上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了规范。如在《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规定》中,学校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创造适合教师成长的条件,确保我校青年教师经过5~8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能进入到成熟的专业教师行列;在《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中,在课题申报立项、开题论证、阶段研究、经验交流、总结提升、结题鉴定等环节对课题研究过程作了详细的规定;在《集体备课制度》中,规定了备课操作程序:中心说课一集体研讨—个人备课一相互听课一集体评课——总结反思;在《教师目标管理考核奖励条例》和《教师职务聘任考评方案》中,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考核、评优、职称晋级挂钩。这些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保障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保证了教师专业成长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规划个人愿景,确定发展目标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多种条件促成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教师个人。学校积极引导、激励教师产生内驱力来发展自己,特别是要求教师制定个人愿景规划。发展计划应有切合自身基础和发展实际的明确目标和内容,内容包括师德发展、教育教学发展、教科研论文和获奖评价等。在《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引导下,要求每一位青年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进行理性的思考,寻找个人专业发展的途径,具体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师个人专业的发展规划。对于教龄在3年以内的新教师,要求在2~3年内能适应教学工作,站稳讲台,夯实教学基本功,能按常规和一般模式组织教学;教龄在3~6年左右的青年教师应全面定位好教师角色,在整合原来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基础之上有较大的提高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龄在6~10年左右的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是最具战斗力的教师队伍,教学要有特色,在学科组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主动从事教科研活动。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是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要求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方向发展。

三、加强观摩反思,提升自我发展

“好课”是从课堂实践中熔炼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行,这是教育行为修炼的颠扑不破的法则。课例观摩研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也是青年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大量的课例分析和出色教学活动的观摩是一个新手走向成熟最基本的方法,无论所观摩的课质量高低,都可以给我们启迪,优秀课可以给我们良好的影响,不足的课可以警示我们。教师通过对别人的观察和反馈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种课例观摩研讨对教学示范者和学习者都有促进作用。通过备课、讲课、观摩、评课、研讨、反思等能发现教学中的诸多不足,能总结教学中的许多经验,是集学习、实践、研究、合作为一体的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活动,同时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的平台,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探讨的机会。

四、开展结对帮带,携手快速发展

结对帮带老带新,互相促进,老不“老”,新不“新”。学校建立师徒帮带制度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定期、分阶段选拔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专业能力的教师组成“师傅团队”,去培养经验欠缺、能力不够的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或几年内教学没有起色的青年教师。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中学,有些方面不及市区学校,但学校也有一批优秀的中老年教师,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利用他们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此,我们制定《师徒结对帮带制度》,成立结对小组,签订“结对帮带协议书”。通过师徒之间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评课,特别是在示范课和汇报课中,使年轻教师掌握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各方面的技能,从而达到迅速提高教学能力。

五、搭建研训平台,拓展发展内涵

青年教师成长离不开各种层次的教育教学培训。培训的目的是提升教学观念和提高教学技巧,并且将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巧运用到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从实际出发,采取多项措施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是积极走出去,一有机会学校就安排青年教师外出学习,接受高层次的培训;二是不断请进来,大力邀请校外的专家教授做教研方面的专题讲座,让年轻教师在专家引领下迅速成长;三是注重教研与培训一体化,将教学研究与业务培训有机结合。在教师中开展“五个一”研训活动,即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书,写一篇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做一定字数的读书笔记,做好—个个人发展计划,完成一篇教学反思。通过开展经验交流、教学基本功大赛、研讨观摩课、专题研讨、教育教学论文撰写等活动,为广大教师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六、发挥课题引导,深化发展途径

青年教师经过几年的磨练,得到了许多教学实践体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只是教师教学中迈出的一步。教师不能停留在娴熟的教学基本功上,必须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用科学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使专业发展向更高层迈进,最终实现专业成熟,实现教师个人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化,从合格教师向骨干教师的发展。我校在以课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根据青年教师的发展,选择不同层次教师做不同的课题。成熟的教师做国家、省、市级课题,初任教师可以直接参与到学校、专家或上级部门的一些课题研究项目中来,在实践中培养,做到人人都有课题,个个参与研究。

七、完善评价机制,激励专业成长

评价制度是重要导向,我校重视并积极完善学校评价制度来激励教师发展,坚持对教师评价的多元化、多角度和激励性,注重评价关注教师不同年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根据学校“十二五”规划并结合具体情况,完善了《教师目标管理考核奖励条例》、《教师职务聘任考评方案》和《绩效工资考核细则》,将师德师风、教学质量、课题研究、论文发表和获奖、辅导学生等项目全部列入考核范围,配以不同的奖励分值,提交学校教代会通过,并付诸于实施。同时积极改革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方式,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制度》,形成了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每学年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研教改、教学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形成评价报告,并明确改进措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目标导向。

3.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五年规划 篇三

一中yanguoquan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老师的成长更是如此,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定位和规划,教师的职业生涯就如同“和尚念经”,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因此,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不仅能够激励我们趁着青春年华朝着规划目标奋勇向前,争取早出成绩,而且也是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下是我结合个人的特点,做出的五年成长规划。

一、个人分析:

参加工作已经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在教学岗位上从一个稚嫩的毕业生逐步走向成熟。从教以来工作中敢于创新,积极响应参与学校的课改工程,课堂上大胆实践,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同时,我时刻牢记着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自律,以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对待学校的各项工作,责任感强,工作中认真踏实,努力做好学生的表率,高质量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待学生严格有爱。但是随之在工作上也慢慢的出现倦怠感,刚参加工作时的拼劲和热情渐渐退去,教育教学工作往往是简单的重复,进取心、进取意识不强,文化底蕴不够丰厚,在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上有许多不足,尤其缺乏工作中的思考。同时,我还需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反复研读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潜心投入教学实践,留意抓紧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理性思考

回顾自己几年来的工作,有收获,也有失落,既有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得到肯定而欣喜,也有迟迟不能取得突破而懊恼。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关心爱护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做到为人师表,以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平时工作中注重理论学习,汲取先进的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积极参与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自己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三.面临的问题

1.摆正自己的心态。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在许多事情或是教学方式上,往往可能有许多自己的见解,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不同,那么我一定要多 想其他老师请教,不骄不躁,根据所在学校的特点来丰富自己的相法,要以学生和学校的利益为自己的工作目标。

2.老师如何管理好学生。平时的我,很容易就能和同学打成一片,也容易走近学生的心里,但是却会让学生不分“大小”,从而难以把握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课堂纪律,如果我突然间变得很严厉,又会让学生有巨大的反差,学生将更加 不配合我的教学,而且我们学校的学生的自尊心又特别强,怎么搞好与学生的正常的关系,既能走近他们,又能在他们面前保持老师的威信,这是我做班主任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我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四、五年发展规划

(一)总目标

1、认真学习政治法律

政治道德素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有良好的政治 道德素养做基础。因此,我要热爱祖国、热爱党,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高标准、严要求。此外,我觉得还应该认真学习各项法规,用法来保护孩子的各项权利掌握各项规程、纲要,及时了解孩子各阶段的发展和需要,热爱自己的事业。

2、提高专业文化水平

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广大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教师的专业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教师应成为学科知识的专家和学科教育两个方面的专家。既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又要有学术的前沿意识,掌握现代教育手段。教师应把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定位在如下几个方面:

3、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积累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教材的特点,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教学进度的实施,针对我校教书育人的教学特色,苦练写字基本功,争取二年后自己的教学水平能上一个台阶。

(二)业务方面

认真听从导师的指导,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同时,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撰写各类学科论文,积极承担各类公开课。争取做好导师布置

(三)具体目标

1、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系统扎实的掌握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因此,在此期间专注学习《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等书目,边学习边反思,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和反思,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一篇。主动了解相关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凝聚现代教育理念、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

2、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学习意识和创新学习技能。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一大批优等生、特长生。

3、要认真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方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利用网络优势,充实个人教学工作博客,及时浏览教育网站和教研专家和优秀教师的博客,学习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积极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任务。同时利用网络优势,通过个人的博客,及时发布个人示范课或观摩课信息,欢迎更多教育同仁指导教学工作,同时积极开展课后反思活动,努力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4、“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只有不断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才能经受住极限的考验。在超越自我的同时,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提高本人的创新教育能力和科研能力,争取成为一名具有创新素质、有内涵的教师。

5、机会允许的话争取承担班主任工作,优化所任班级的教学环境,协调其它科任的工作,共同促进所任班级学生的学习质量。争做一名优秀的班级教育工作者。

4.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成长五年规划 篇四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中心小学杜平根

自1997年师范毕业后,我在一所偏远的山区小学稀里糊涂地待了九年,一事无成,但当初的梦想——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直没变。2006年,我被调入镇中心小学任教,这次的调动改变了我的教学生涯。一大批优秀的教师,良好的教研环境,出去培训的机会多,这些使我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08至2010年,连续三年在县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教学论文、汉语言文字基本功比赛均获国家级奖项,辅导学生和个人普通话比赛也获得省市级奖励。2010年下半年,我由一个语文教师转任学校信息技术专职教师。面对新的学科,我有些惶恐。恰好这次远程培训给了我学习的机会,让我认识到自已的不足,明白自已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究,反思自已的教学行为。

一、目标定位

(一)自我认识

1.主要优势

(1)本人热爱教育工作,做到爱岗敬业。能够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认真工作、脚踏实地,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2)教学中能依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任务和重难点,能够用教材教,并形成自己民主和谐的教学风格。能掌握一般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注意利用多种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注意与学生具有亲和力,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够注意结合教学实践进行课题研究。能观察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分析发现问题,按照课题研究的过程实施研究,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促进了教学。

2.需要提高方面

(1)学历水平还需要提高,业务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教学管理水平需要提高。一方面是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管理尚缺乏科学性,学科校本教研效度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二方面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效度不高,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方面还缺乏更多的策略,对学生的教育还要进一步细致深入。

(3)有关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网络方面知识有待于提高;学校网站建设更有待于提高和完善。

(二)总目标

倾心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住平时的点滴时间,进行长期的有效的学习,增强理论底蕴,做个学习型教师。用心思考,凡事多思多想,总结得失,找出成长的方向,做个反思型教师。专心学习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实践,做个科研型教师。全心教育,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在创新中构建良好的教学策略,在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做个专家型教师。

(三)细化目标:

1.教学方面

认真学习和实践新课标理念,观摩名家讲座,汲取名家教学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得到县级教育领导认同。细而言之,认真备好每一课,备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善于请教,及时总结。

2.教育科研方面

积极参与集体培训,完成国培任务,并争取获得优秀学员。

3.学习方面

每学期至少自学一种软件的使用,定期阅读《电子报》和《学电脑》,做好读书笔记。

4.师德方面

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紧握教育脉搏。注重自身的修养,发挥榜样的潜移默化作用。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学会

用心爱护学生,用民主和智慧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肯定。

5.其它方面

积极配合、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各种教育教学任务。

三、具体措施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信念。每天分时段进行专业学习,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扩大学科的范围,可以渗透其它学科等;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整合的方法,在追求量的同时发生质的变化,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理论水平。

2.经常浏览下列网站,了解最新的教学科研动态。

全国教师联盟:http:///

信息技术课程网:http:///nrcce_bbs/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之家:http:///

3.立足课堂实践,形成有特色的教学风格。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从身边有经验的教师处请教,从名家教学里学习,从名师中汲取,敢于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提升。

4.学会反思,形成创新的工作局面。坚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找出不足,积极客观地面对,辨证看待问题,创新工作,把反思的成果落实在具体的事件中,并形成书面笔记。

5.笔耕不止,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及时记录教育教学中的现象、灵感,诉诸于笔端,写出教育案例、故事、论文、随笔等,并坚持投稿。在发表的同时,梳理自己的教育历程,丰富教学的血脉,形成有深度的教学思想。

6.加强教科研,形成一定的学术能力。努力探求教育教学的规律,用研究的成果指导教学。在研究中提升,在提升中研究,走一条研究的学术道路。

5.幼儿教师五年成长规划 篇五

王翠荣

一、现状分析(自我剖析)

我是一位从教小学数学五年的教师,虽然对数学教学充满着满腔热情,却不知道从何下手。这几年的教学下来,我深刻体会到,我的课堂缺乏深度,我的教学理念缺乏高度,有点像“食之无味,弃之有肉”的鸡肋味。在课堂上出现精彩生成的时候,我却不知道要如何去把握,很多时候我觉得教学中的点滴都能成为一个小课题,但落笔却又无从入手。我不想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就这样的不高不下,期待着通过五年的培训后能破茧而出,有新的突破。

二、总体研修目标

“多做”、“多想”、“多听”,在未来的五年时间中,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善自身的坏习惯,将自己改变成一名主动学习者,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具有亲和力、轻松、快乐、幽默的老师,并逐步使自己的课堂成为诗意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精神家园,并能和学生共同学习成长,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争取评上小高,争取每学年一篇论文获奖或发表,每一学期至少上一节研讨课,争取合格率有提高,优秀率较高,学生有进步,我将拼命全力以赴。深化课改,落实“生活化、情景化”课堂教学理念,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认知过程重情感的培养。成为一名研究型和发展型的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独特风格。

第一年研修目标:注重加强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积淀内涵,使自己具备宽厚、扎实的文化底蕴,深入、系统地学习1—6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并且能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内容的学习,以此积累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

第二年研修目标:通过培训、学习、交流,能清楚认识自身状况,明白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理清思路,发现不足,同时也能明确前进方向,让正确的理念引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从执教的每一节数学课堂开始,从细节入手,从小处做起,注意记录平时的教学感受,能根据自己的课堂进行小课题的研究。

第三年研修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强化教学反思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养成随时记录教学中的感想和学生创新片段,学会积累,学会研究。在教研与科研的实践中,发展自己,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并通过实践与反思和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不

断互动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强化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将学科知识能力和教育理论素养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来整合自己的专业知识,重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第四年研修目标: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继续巩固教学理念,并能在课堂教学中有一定的质的提升,争取能在区级、市级等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教学,并能收获成绩,平时多撰写论文、案例,力求能市级获奖,报刊发表。

第五年研修目标:认真解读自身的教学优势和弱点,不断观摩自身的教学录象,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语言、体态、课型等,并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强化,使自己拥有一个教学风格“雏形”,成为一名区级骨干教师。

三、达成目标的措施和方法

1、善于读书思考

没有理论的实践只是自发的而非自觉的、是低效的而非高效的、是盲目的而非明确的,它绝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在实践与理论之间架起桥梁,才能引领我们沿着正确的目标前进。为此,我要求自己一年中至少认真研读教育教学专著2-3本,与此同时,经常翻阅教育教学期刊,通过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为教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2、乐于提练学作

写作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再学习、再反思、再提高的创造过程。为此,我要求自己每年写4篇及以上的论文、案例。在区级或区级以上获奖及发表2篇。

3、勤于实践探索

解读新课标,再次明确了教的目的全在于学。如果在学生的身上,体现不出施教过程所给与他们的启迪和才智,那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教师的悲哀。为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1)改革备课

力求自己站在“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备课,把备课的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备如何科学引导学生;备如何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备如何促进学生的全员参与;备如何在教学中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备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此同时,作一些尝试性的变革。措施着重体现三方面:1.选择重点备课。着重体现单元章节的重点课,可以把一节或几节课作为重点,精心设计,其他课可以稍略。从而腾出时间与精力研究教材教法,上出精品课。2.突出新课程理念。着重体现备课中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方式多样化和教学内容生活化等理念。3.强调教后反思。着重体现教学后的分析与思考,改变以往教学后记有量无质的不良状况,切实提高备课的效益。(2)课例研究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战场,是课程改革的最前线,课改成败于此。为此,我要求自己积极参与教学沙龙活动,一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及以上的教学研究课,以此不断磨练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6.幼儿教师五年成长规划 篇六

一、开展五年制高职学业规划的基本原则

学业规划, 是指为了提高求学者的人生职业 (事业) 发展效率, 而其对与之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筹划和安排。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业规划是指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自身情况的基础上, 从社会需求出发, 结合五年制高职学校的软硬件, 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 制定在校学习阶段的目标、实施步骤和具体实施方法的过程。因此, 开展五年制高职学业规划应坚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方针、以立足学生自身情况为依据、以学校支持为依托等原则。

首先, 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方针。学业规划根源于职业生涯规划, 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组成部分。职业生涯理论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成长、探索、确立、维持、退出, 五个阶段。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业规划就是其在成长和探索阶段具体目标的确定、行动方案的制订以及落实的过程。学业规划的前提就是职业生涯规划。因此, 五年制高职学生开展学业规划, 必须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针, 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职业目标来规划学业生涯, 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确定的职业发展目标, 学业规划将是空洞的, 从而不可能达到开展学业规划的效果。

其次, 要以立足学生自身情况为依据。学业规划是以学生的自身现实情况为出发点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开展学业规划不能脱离学生自身实际, 必须结合学生内部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内在情况, 以及学生的外部环境, 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社会的需求等情况来确立学生的学业规划目标。通过教师的指导, 让学生自己制定个性化的在校学习阶段的目标、实施步骤和具体实施方法, 教师进行督促和修正学生的学业规划, 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再次, 以学校支持为依托。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业规划是在学生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以后到其进入社会从业这一阶段开展的, 这个阶段, 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能力和品质都不充分。因此, 在进行学业规划中, 必须以五年制高职校为依托, 以学校学业规划的相关制度为保障, 通过各项学业规划活动, 系统性地引导五年制高职学生认识专业、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制定并执行自己的学业规划。

二、五年制高职开展学业规划的内容

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业规划是个系统活动, 主要由学业规划的制定、实施、反馈、评估、调整五部分组成, 贯穿学生五年的学习生涯。

第一, 转型适应期, 培养学生制定学业规划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力。针对一年级学生, 要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 以军训、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形式, 帮助学生尽快熟悉环境, 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观念和方法的转变, 摆脱初中阶段形成的对教师和父母的依赖心理, 适应五年制高职校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式,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 加强文化基础课程特别是英语和计算机的学习, 指导学生制定学业规划, 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融入五年制高职校的学习和生活。

第二, 塑型定向期, 培养学生的学业兴趣, 寻找学业目标。针对二年级学生, 通过开展主体意识教育活动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 帮助学生深入认识专业, 帮助学生规划专业知识结构, 形成相对稳定的学业兴趣和目标, 最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完成专业分流, 对学业规划做出调整。

第三, 定型稳定期, 挖掘学生的学业潜能。针对三年级学生, 加强专业理论教育与职业技能学习, 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 根据五年制高职教育目标, 围绕学业规划培养专业相关素质,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 通过实习和社会实践, 加强实践技能和社交能力的锻炼, 培养职业适应能力。

第四, 定型分化期, 形成稳定的学业规划目标。针对四年级学生, 在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 结合学生的学业规划, 指导学生搜集与自身发展相关的各种信息, 包括:企业对员工的其他专业技能要求、本科院校入学条件等, 做好就业和继续深造的分类指导工作。

第五, 成型优化期, 使学生形成完善的学业规划品质。针对五年级学生, 在他们对自己的出路有了明确的目标后, 做好学业规划的总结和修正。对于直接就业的学生, 通过讲座、招聘会、学校公开日等各种渠道,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信息, 掌握求职技巧, 积极准备求职应聘材料, 做好面试及顶岗实习的准备, 实现学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衔接。对于继续深造的学生, 则可以通过本科高校学籍管理制度讲座、优秀毕业生交流、高校参观等活动, 提高学习自信心, 打消学生学业上的顾虑, 并指导他们对本科阶段的学习做出合理的学业规划,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从高职生到本科生的角色转变。

三、五年制高职开展学业规划的实施路径

首先, 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业规划能力。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指招收初中毕业生, 实行五年一贯制或分段教学的高等职业教育。大部分学生入学时年龄较小, 还未成年, 心理发展不成熟。因此, 在入学专业的选择上, 大部分学生往往取决于父母、初中教师或其他人为因素。对于专业是什么、未来职业发展前景如何、专业学什么、如何学等问题, 他们不能做出独立而又明智的判读, 在专业选择上的不慎重和不主动, 容易导致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业规划能力较弱, 缺乏主动性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 五年制高职校要分阶段地、不断深入地培养学生的学业规划能力。例如:可以在学生入学时让学生按照专业大类就读, 通过两年的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帮助学生深入地认识专业, 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能力和寻找自己的学业兴趣, 结合个人情况和行业发展前景, 对具体的详细专业小类做出重新选择。这样, 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发展意识, 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发展能力, 完善学生的学习主动发展品质等。

其次, 学校要建立以学业规划专职教师、专业课教师、班主任等, 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的五年制高职学业规划组织体系。学业规划专职教师是学业规划教育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其在学业指导中起着主导作用。通过专业的心理、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专职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剖析自己, 认识专业, 准确定位, 从而有效地对学业进行合理规划;五年制高职校的专业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和较高的专业技能, 对专业的发展动向和职业要求认识较为深刻, 他们能够给学生的学业规划进行更具有针对性和适时性的目标意见和学习方法指导, 帮助学生制定更切实际的学业规划;五年制高职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最终实施者是班主任。同时, 班主任也最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此班主任是学业规划教育的基础, 是学生学业规划最直接的引导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应该协助专职教师, 帮助学生制定学业规划。在实施过程中, 指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对学业规划进行适当的微调修正, 并通过检查、反馈, 督促学生学业规划顺利进行。最终, 形成全体教职工参与, 互相配合的五年制高职学业规划组织体系, 给予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指导, 以利于实现学生学业规划的全面发展。

第三, 学校要实行严谨的学籍管理制度, 重视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地位平等。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 其原因是多样的, 但不严谨的学籍管理制度和学生对理论课程的不重视, 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原因。部分高职学生存在认识偏差, 认为职业教育中理论课程是实践课程的陪衬, 学习的重点是技术, 对于文化课程和理论课程往往比较忽视, 存在功利化的倾向, 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不愿意去学习, 缺乏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行学业规划意识。因此, 五年制高职校应通过严谨的学籍管理制度, 建立突出过程性评价的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正确关系。

参考文献

[1]张恒亮.学业规划[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2]潘丽萍.基于90后的高职学生学业规划体系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4) .

7.“五年规划”与中国发展 篇七

新中国成立后,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至今中国已经完整地经历过12个五年规划期,即将掀开“十三五”规划的新篇章。

总体上看,每一个五年,都是努力改善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五年,好像一部轰轰烈烈的历史大片,中国社会发生着许许多多深刻的变化:政策措施、城乡统筹、民生问题、百姓衣食住行、市民消费理念……

何为“五年规划”

五年规划作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形式最早并非源于中国,也非中国所独有。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领导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按计划进行的”,其后在1929年4月举行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标志着五年计划在苏联的诞生。

经济建设不是拍脑袋,必须严格遵循经济规律,必须有全面周密的规划。这时,中国人的眼光转向了苏联老大哥。

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强国相比,苏联的工业革命发展较晚。但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苏联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苏联取得巨大的转变源于苏联的“五年计划”,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

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示。当时西方众多媒体认为“苏联的‘五年计划’是红色梦想家的空想”,都在等着看苏联笑话,因为在西欧国家历史上从未出现政府组织和主导的经济建设。

但是苏联给了世界一个巨大的奇迹。苏联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苏联由农业国家变成工业国家。通过“五年计划”,苏联初步建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新中国建立初始的经济和苏联建国前有极大的相似性,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工业化强国梦,苏联成为必然的老师。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国也开始了雄心勃勃的“五年计划”编制。周恩来访苏期间,还专门就“一五”计划的编制请教了这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指出,“一五”计划草案中规定工业总产值每年递增20%太高了,应降到15%或14%。他还说,计划不能订得太满,要留有余地,以应付意外困难。斯大林的这些意见得到了采纳。

尽管各方为了尽快拟定“一五”计划倾注了大量心血,但这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加上受到朝鲜战争的影响,“一五”计划虽几经修改,在1953年仍未最终定稿,但中国经济建设的脚步却不能再等待,于是中国政府果断地决定按预定时间表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五”计划进入边实施边编制的状态。

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了以“156项”为核心的近千个工业项目,使中国以能源、机械、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重工业在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以“156项”为核心,以900余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的工业建设,使中国大地上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

从“计划”转向“规划”

200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主要议题之一是研究和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从“十一五”起,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从“计划”到“规划”,一字之差,充分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理念、政府职能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规划”,却是耐人寻味的变化。

“规划”取代“计划”,是中国在宏观经济运行方面变政府主导为以市场为基础的进一步转变,展示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经济体,是世界众多市场经济国家一员。我国1992年明确提出建立市场体制,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會作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在此背景下,体现计划经济特色的五年计划到了淡出之时。

权威人士和专家认为,这“一字之差”,传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信号:“计划”让位于“规划”,凸显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克服“越位”和“缺位”,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步伐,体现了从作为组织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机制向作为政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手段转变。体现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更加注重政府履行职责的领域,弱化市场调节的领域。

“市场的归市场,规划的归规划。”五年规划是和市场机制相互分工的资源配置手段,能够弥补市场机制在宏观层面的盲目性。基于分散信息的市场微观均衡并不能达致宏观协调,规划在宏观层面对于整体性知识加以运用,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整体方向。

“五年规划”为何如此重要

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五年规划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十二五”规划成果辉煌,而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也将为未来的五年谋划全局性、战略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议题。对此,熟悉中国政治经济规律的人,纷纷投以关注的目光。也有一些不了解情况者,可能疑惑,市场经济的中国为什么还要编制“五年规划”?

须知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在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今所谈及的“五年规划”,更大程度上是对未来五年的宏观设计、战略方向,属于指导性意见。当然,其中具体的指标、项目、投融资约束,是具有法定的强制效力,但也完全不是过去计划时代的产物。

“五年规划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经验,并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中国的五年规划基本定位是为宏观经济活動提供框架性指导,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提供依据。五年规划已经成为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价国家治理绩效的重要依据。”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教授胡鞍钢在他与人合著的《“十三五”大战略》序言中如是写道。他同时讲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五年规划性质和内容早已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五年计划”。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五年规划的性质和作用: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nlc202309081252

五年规划的最重要作用,就是按照党中央的战略布局,确立“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健全涵盖关键领域、突出重点、相互衔接、导向明确的宏观调控指标体系,特别是区分并制定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前者是为市场主体提供国家期望的發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后者是中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提出的工作要求,具有法律效力,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其实现。

五年规划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旨在增强其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总体上看,五年规划具有三个特性:一是宏观性,即规划布局国家发展的整体是什么;二是战略性,即所规划的发展时期具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三是政策性,即规划内容具有针对性,对于主要依靠市场调节的领域,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发展方向尽可能与国家期望的方向一致。五年规划是一个虚实结合的规划,通过充分把握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大关系、重要矛盾与主次矛盾,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角度战略性地提出适合中国国情和新时期、新发展、新阶段的目标。

备受瞩目“十三五”

建国60多年来,五年规划逐渐从单一的经济计划转向全面的发展规划,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从经济指标为主转向公共服务指标为主,从少数人决策到集体决策,反映了政府职能的重心从经济领域逐步转向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的有形之手在微观经济领域被削弱的同时,在公共服务领域得到加强。五年规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而新时期的发展规划更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公共治理的重要手段。

而今,中国的五年规划已经转变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规划,或者可以称为公共事务治理规划,它不再以微观经济活动为中心,而是以公共事务治理为重点,从而能够和市场经济相互兼容,并成为弥补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具体到“十三五”规划,这一五年规划时间节点很关键,一方面,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也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另一方面,这是新一届领导班子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李朴民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前所未有。“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五年,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十三五”规划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意义非常重大、影响深远、备受关注。

制定中长期计划,必须着眼于全局,分析国内外局势中已经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以及国内外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不仅要看到当下,预测以后三五年的走势,还必须展望未来一二十年的发展方向。五年规划使得中国决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看得更全面。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行解读时讲到,“十三五”规划勾勒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在质量导向、民生导向和问题导向中蕴含着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六个坚持’的發展原则;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中国区域发展空间非常广阔,新型城镇化孕育着巨大市场需求,而且创新驱动的作用日益增强。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7000多万市场主体,中国经济具有巨大发展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徐绍史说:“所以,我们有决心,也有条件保持中高速增长,使中国经济迈上中高端水平。”

8.我的五年专业成长规划 篇八

瑞金市合龙初中 丁锦涛

一.自我分析

(一)对环境的分析

在学校,通过学习温家宝总理《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重要讲话精神,让我们教师倍感温暖、倍受鼓舞,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作为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我认为对我有利的方面包括: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大环境很好,为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学校在软件建设方面,领导非常重视,支持并鼓励年轻教师多参加培训学习、多交流,更好的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在过去两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中,我不断地探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工作中认真踏实,能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着高度的责任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能结合工作实际,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家庭方面,没有后顾之忧,全家都很支持我的工作;不利的方面包括:从个人角度来讲,对大环境的发展变化把握的不是很准确,工作中难免出现偏颇的现象。

(二)对自身成长历程和素质的分析

1.成长的过程和现在所处的阶段:我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勤恳耐劳、踏实做人、待人友善、永不服输的精神。上大学师范以后,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专业理论,细心揣摩教学方法,为现在更好的从事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现在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非常热爱我的本职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虚心向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前辈们请教学习,定期和同事们交流教学体会,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专业知识方面:我是并不是个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只是个人的爱好。在校期间,系统的学习了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心理学等相关课程。现在又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平时也常上网学习。

3.职业道德及个性特点:爱岗敬业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通过教学实践,我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次,正确把握分寸,不断改进教法和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光靠强制性的练习,学生必然会产生逆反心理,俗话说:学习有法,教无定法。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引趣”,因为“引趣”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二是“学习”和“练习”中进行练习指导。

以上是对我自身成长历程和素质的分析。我的成长过程教会了我投身工作踏实肯干的态度;专业的知识和教学能力为我的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强劲的动

力;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决定了我对工作的忘我的投入;现在所处的阶段表明我还年轻,在教育战线上还是一个新兵,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努力的空间和目标。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虽然聆听了许多优秀教师的课,掌握了一些先进的课改理念、方法,但课堂教学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尤其是调控课堂、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另外,自己对有关信息技术学习的教学理论了解得还不多,在写论文案例时不够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所以自己以后要多读、多写、多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三)我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做到在课堂教学中超越学科本位的理念而以提高学生操作能力为教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他们的自信心。

二.近五年总体发展目标

1.坚持不断学习,提高学科功底。

学习,可以使我了解他人,了解过去和未来,关照反思自我,从而获得新的生成。作为一名教师,我会积极向每位教师,特别是同学科的骨干,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经验及方法,力求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课余时间多读教育教学的书籍,增加自己的理论水平,努力使自己在工作中积累更多更新的理论知识。时刻做到: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成长;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促使自己不断地提高学科功底,早日成为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所需要的优秀教师和校级骨干教师。

2.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努力做到在教育教学中有质的飞跃。

作为教师,责任心是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良好师德的具体体现。当然个人的能力也非常重要。但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干不好工作的,这是我两年来的实践经验,也是我工作中一直追求的信念。我也一直强调自己是个极其普通平凡的人,但正因为我珍惜平凡,才会对工作一丝不苟。为此,本人一直严于律已,时刻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鞭策自己,谨记自己是教师的身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和关心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能出色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还会不断地钻研、探索、总结教法,主动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了解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式,不断汲取新思想、新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改变自己的教法,以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在努力做到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每节课都当作优质课来上,自已与自己进行比较,看自己是否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是否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是否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是否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年段具体发展目标(2011年—2016年)及措施

第一阶段:2011年3月——2012年1月

1.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2.师德表现: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行为十不准》为准绳,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学习计划

(1)争取完成信息技术学科函授阶段的学习。

(2)争取每学期能读完两本教育教学的相关书籍,坚持写读书笔记、收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案例,每天至少学习一小时,摘录、分类整理。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注意多钻研,勤思考,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

(3)作为一名教师,加紧向有经验的教师和同组的教师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4.专业技术的提高

(1)教学工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备好每一节课,做到有人听课和没有人听课一个样,用公开教学地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每一节课。

(2)教育科研: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看一些教育理论书籍,多写一些教育论文,多参加一些信息技术技能比赛。

(3)班级管理:指导班干部搞好班集体的建设工作;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培养班队小干部,促进他们管理班级和服务班级的能力。

第二阶段:2012年3月—2013年1月

1.积极主动跨学科、跨年级听课,以便使自己能更灵活地驾驭课堂。

2.努力争取外出学习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向老教师学习,使自己在教学上教得更扎实、灵活,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新的教学思想及方法。

3.继续阅读书籍,做好读书笔记,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

4.在教学中形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向学生学习,师生共同进步”的德育互动模式。

5.初步学会利用网上教研的方式与名校教师和专家进行学科知识交流研讨,请他们为自己答疑解惑。

第三阶段:2013年3月—2014年1月

1.积极参加优质课比赛活动,多争取锻炼的机会,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质量有所飞跃。

2.广泛收集、阅读教科研信息,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

3.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深入阅读《新课程教师教学技能发展》《新课程教师教学行为创新》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4.转变教学行为,努力做到“能上、会评、能说、会写”。积极撰写论文参加评比。

5.能熟练运用网上教研的方式与名校教师和专家进行学科知识交流研讨。

第四阶段:2014年3月—2015年1月

1.坚持以德育人,以爱育人。在教育中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促使学生知行统一,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

加强管理,对行为存在问题的学生要及时纠正,讲明道理,对表现好的孩子进行奖励,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全体学生上进。

2.把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向45分钟要质量,讲究方法,提高效率,全面提高学生操作能力。认真细致备课,及时反思,写好课后记。

3.以信息技术与校园网的应用为契机,增强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更好的利用校园网,为教学服务。

4.认真学习骨干教师的教学思想,领悟其独特的教学艺术,研究他们的教学风格、教学模式,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专业发展向更高层次转变。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第五阶段:2015年3月—2016年1月

1.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如《给教师的100个建议》、信息技术相关书籍等,及时做好笔记,写出自己的心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多看权威性的信息类期刊杂志,如《电脑报》《电脑爱好者》等,了解更多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信息技术动态,这些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2.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汲纳中充实自我。坚持教学相长,获得自我发展。勤听课,通过课堂听课,与授课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让自己与新课程同成长。

3.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4.坚持每一节课都撰写教学反思,记录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不足和课堂中闪现出来的教学机智,每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一次总结反思,对于典型的课堂教学过程可形成教学案例或教育随笔,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己。

5.争取完成质量较高的教学案例、反思,通过撰写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不断提高论文质量,力争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在自己的学科中成为骨干力量。

四、规划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教师专业化思想不够巩固,缺乏开拓进取的学习精神

作为一个21世纪的新时代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不断前进的时代。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广泛的知识面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与时俱进。我虽然意识到这一点,但脑子中总存在着一种“懒惰”的思想,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会抱有可拖就拖的心态,今天不行,就等明天再说,对问题采取逃避的方法,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

五、所需的帮助

1.多参加各类高层次的培训学习,使自己的各方面水平有所提高。

2.经常去校图书室借阅与学科相关的杂志、书籍,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在网上收集信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汲取先进地区学校和名师的教学经验,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内涵。

3.多提供机会走出校门,吸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4.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5.能够利用教研室组织的学科活动,增加与外校教师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专业成长,早日成长为一名学科的骨干教师。

上一篇:阳台上的“聚会”作文下一篇:培训参观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