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024-08-08

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精选10篇)

1.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篇一

当代青年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五四,是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青年的一面旗帜。

五四运动所包含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火炬,经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的接力传递,正由当代青年高擎着迈向新世纪。

“五四”精神,不仅是“五四”青年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更是中国青年理想和目标的体现。今天,我们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时,也需要与时俱进,为其注入时代的特点,注入新的内涵。

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更加需要发扬五四倡导的科学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文化的武装。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和本领,都需要下苦功夫学习。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和社会前进的步伐,为此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青年处在学习的关键时期,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发愤学习,刻苦钻研,打牢人生成长进步的根基。要充分利用好今天的大好时光和优越条件,学科学,学技术,学管理,学理论,掌握本领,端正思想,规范行为,提高觉悟,为祖国的振兴和繁荣出力加油。

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不断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这一伟大实践中,有大量新情况需要去认识,有大量新任务需要去完成。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开拓,事业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青年时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青年是最具有创造热情和创造潜力的群体。青年一代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在不断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造,善于创造。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发扬创新精神,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真正让青年成为创新的主体,成为中国振兴的中坚力量。

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甘于奉献。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是总结中国青年运动的必然结论,也是当代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也是成就事业的前提。青年在为人民做出奉献时,青春才更加亮丽,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要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自觉服务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社会,艰苦奋斗,不懈进取,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经得起各种考验,受得住各种磨砺。

2.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篇二

“不要自私自利, 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 不要懒惰和消极性, 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义, 他们是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 这就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的领袖应有的性格和作风。” (5) 党的优良作风, 就是自我党建立以来, 所形成的解放思想、事实求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品质。“全党同志都必须牢记, 越是形势好, 越要坚持好的工作作风。” (6) 我党能否继续保持优良作风, 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考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关键是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 实事求是, 思想与行动统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继承发扬延安精神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意义来说, 我认为以下四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 崇高的理想信念则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党的奋斗目标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由此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政治路线。由于我党顺应历史潮流, “凭借着党在全国人民中间的很高的政治信仰” (7) , 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才吸引了全国成千上万的革命青年奔赴延安, “打断骨头还有筋, 拔了皮肉还有心, 只要有一口气, 爬也爬到延安城”即是当年的生动写照。延安的历史证明, 没有远大的革命报负, 就不会涌现出千百万革命同志的前赴后继, 就不能形成汹涌澎湃的革命潮流, 就不能全面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剧变, 我国发生了政治风波, 无产阶级革命陷入了低潮。我国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在众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正是如此, 西方敌对势力一直视我为眼中钉, 妄图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面对新形势, 党内一些同志理想信念不坚定, 对敌对势力的分化西化企图丧失警惕;有些干部沉溺于物质享受, “他们要到大城市不是为了去工作, 而是为了享乐” (8) , 个人主义盛行;在一些青年当中, 缺乏革命理想和精神支柱, 存在信仰危机。延安精神昭示我们,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高举马列主义旗帜, 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来源于科学理论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 必须发扬延安精神, 在全党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 在长期复杂的革命实践活动中加强理论修养和主观世界的改造, 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 而且更要在思想政治上真正入党。

二、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本,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毛泽东在延安写下了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 鲜明地指出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建设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和核心。体现了我们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 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思想风范, 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就要发扬延安精神,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一“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9) 始终牢记我们是人民的公仆, 深入调查研究, 了解群众疾苦, 关注民生问题, 为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众化解难题, 把党的群众路线和方针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二要有强烈的事业心, 热爱本职, 对工作高度负责, 精益求精, 为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三要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10) , 吃苦在先, 享受在后, 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败思想文化侵蚀, 以自己的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带动群众做好各项工作”, 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四要有大无畏的革命气概, 具备坚强的组织观念, 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 不唯书, 不唯上, 只为实, “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 为人民利益改正错的”。

三、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也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这是我们党克服艰难险阻、历经磨难, 经过延安整风运动, 在深刻批判王明、陈独秀等错误路线, 极大提高全党同志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基础上, 由毛泽东同志总结提出的。他是毛泽东同志创造性的理论贡献, 对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创立社会主义事业起到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就是我们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所取得的成就。“共产党员应该是实事求是的模范”, “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讲实话, 出实招, 办实事, 求实效。”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就必须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提高全党同志的理论修养, 深刻认识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中研究新问题, 解决新矛盾, 特别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推动党的事业蓬勃发展。

四、践行公仆本色, 始终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主要特征。它既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光荣本色, 也是我们党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法宝。延安时期, 党中央确定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方针, 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号召, 陕甘宁边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发扬优良工作作风紧密结合起来”,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好作风”。

作为延安精神主要特征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对当下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他告诫我们:“共产党员在政府工作中, 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要具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和强大敌人的勇气:要艰苦朴素,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要励精图治, 清正廉洁, 勿忘本色, 俯首甘为孺子牛, 做好人民的公仆;要牢记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发出的“两个务必”的警示, 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永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延安精神内涵十分丰富, 博大精深, 融会贯通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丰富和发展。今天,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积极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永葆党的先进性和创造性。

我们相信, 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完成党执政兴国的伟大历史重任!

摘要: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 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十七大以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其优良与否, 关系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 关系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延安精神, 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十三年所培育的伟大精神, 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 体现了我们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2][3][7]《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 第603、605、611、612、页。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 ,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年版, 第72-73页。

[5][8]《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 第93、277页。

[6][9]《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8年版第85、85、88、90、89页。

[10]《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 第522页。

3.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篇三

一、继续和发扬“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延长石油精神需要真干

真干就是真心真情地去干,就是把普通的事情一丝不苟地做好。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的一些干部或多或少存在“四风”问题,喜欢比阔气、爱扎势,心窄见短,严重地违背了党的宗旨要求。真干需要心宽量大,低调做人,始终有一颗一心为民的心,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要坚定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把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服从和服务于企业中心工作,干事创业的重心往前移一移,身子往下扑一扑,倾听一线职工的呼声,凝聚劳动前沿智慧,任何时候都不为风险所惧,不被干扰所惑,不为权力所惑,做到用心工作、主动工作,热爱工作。

二、继续和发扬“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延长石油精神需要敢干

敢干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少一些穷讲究,多一些真讲究,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因循守旧,固守自己的意识形态,不肯将思想角度移动半步,企业如何创新、如何进步?也许我们只能为不断纷至沓来的新危机事件一次次喟然长叹。面对多维的社会,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敢干的确需要勇气,需要有破旧立新的品质。今天延长石油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潜在的危机,有企业持续盈利危机、创新危机、安全风险危机等,这些潜在的危机势必要求各级干部认真反思,摆脱等靠要等惰性思想,要以新的思想、新的认识、新的理论指导实践。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不怕干错就怕不干”,只有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才能干成事。继承和发扬延长石油精神就要有一身敢于解放思想的胆略,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打破那些条条框框所谓的规矩,摈弃那些观左望右、见风使舵的老好人思想,使我们意见具有建设性,使我们的思想、行动、路线、方针、政策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三、继续和发扬“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延长石油精神需要实干

实干就是诚诚恳恳做人,实实在在干事,始终做一个让家人、亲戚、同事、组织放心的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近年来延长石油经济总量以平均每年20%速度递增,我们也实现了由单一的钻采炼向油气煤盐综合一体化转变,实现了生产资源的集约配置向科技兴企转变,实现了单一所有制向混合所有制转变,靠的就是真抓实干。实干需要破除阻力、清除障碍,就像我们现在城市的道路是宽了但行路却越来越难了。延长石油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干的路上面临着安全、环保、生产、项目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需要我们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因为这种精神是新时期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基本政治品格之一,也是延长石油精神的基本核心之一。实干的路上有时候会走弯路,甚至会犯错误,每一党员干部都要有面对错误、敢于担当的智慧和勇气,这股劲头就是真干事。逆境是上帝帮你淘汰竞争者的地方,等待是老天让你集聚勃发的力场。爱因斯坦说,给我一个废纸篓,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今年受国际油价的影响,延长石油的盈利能力下降,我们所经受的困难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峻,面对困难我们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将先进的理论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才能将科学的决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职工利益。

四、继续和发扬“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延长石油精神需要长干

长干就是干事要有耐心,要坚持,要持之以恒。不是井里没有水,是我们坚持的不够,挖的不深。今天我们在筑梦、圆梦,因为只有怀揣梦想的人才在每一个平凡而不平淡的日子里日复一日地赢得灿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我们始终保持奋发图强、永不懈殆的精神风貌,树立远大志向,不怕苦,不怕累,才能干成事,创成业。延长石油人之所以能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攻克一个个难关,是因为他身上始终都有一种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气概。弘扬延长石油精神就是要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昂扬斗志,在困难面前吓不倒,压不垮,以坚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念,推动企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

“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是当代延长形象的再塑造,引领着企业的价值取向。追思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感悟延长石油精神的巨大力量,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依然挡不住一批又一批延长石油儿女披肝沥胆、战天斗地,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石油事业滚滚洪流的热情,也引起了我对如何继承和发扬延长石油精神的深深思考。昨天,延长石油精神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延长石油精神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明天,延长石油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集团公司全力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企业精神宣传月活动之际,进行一次系统学习,接受这样一次精神的净化和心灵的洗涤,感受深刻,收益匪浅。

4.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篇四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文化一直就在默默地流传。看着清逸俊秀的瓷器,古朴贴切的陶艺,心里顿生一股慰藉;看看那古老的前人遗迹,似乎能窥出历史的痕迹;每当阅读者那一卷卷诗书画卷,我们仿佛被洗礼;还有那些精细的民间艺术-------,我们应该幸福,因为我们身在一个文明的国度,在传统文化的培育下成长!

第一,亮即将传统文化的亮丽面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是宝剑就得用上沙场,而不是藏而不露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消逝。如何理解这一问题,到现实生活中走一趟就明白了,在大学生中调查,有又多少人看过四大名著,恐怕为数不多吧。倘若在问他们对《论语》的看法,他们恐怕也知道”子曰”吧。由此可见,对于真正的古典文学内涵,当代人知之者甚少。从这些广泛文化来说,国人尚且不够了解,更不用说那些本来就不出名的文化了,基于这一状况,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力度彰显地区文化,打造属于自己特异的文化,并对外多举行一些活动进行宣传,不然再精髓的东西都不能端上菜盘子上,让大家尽情享用文化大餐。其实,现在的旅游文化承载了不少其它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吸引了大量游客,在此期间,这些游客慢慢地接受者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会对优秀传统文化予以继承和发扬。举个例子来说,一位游客去过黄鹤楼,那么,他定然会联想到崔颢的诗,进而可能阅读唐诗宋词,甚至古代文学,这样下去,就产生了连锁反应,当然这是比较乐观的想法,但这至少是一个方面,我想我们更该做的就是把文化多元化,多样化地呈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当然不能把文化低俗化,比方说将文化变卖成获利工具。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这是多大的反差啊!看看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固有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美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其犯罪率居高不下。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想法是社会**的根源。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现在比较重视软文化的输出,也举办了很多展现传统文化的活动,比方说法兰克福展,中国就展现了很多传统文学,在德国书画展中也带去了活字印刷相关内容。

太多人对于传统文化过于冷淡,原因是很多的,如今的网上快餐文化队传统文化就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大家在生活节奏飞快的现在,都把眼光投向了五彩缤纷的都市生活,迷恋上了网络,喜欢在网上吃快餐文化,其实自己接受的文化精髓很少,大部分都只有一时的感验。如今的这种情况让众多文化学者产生了危机

感,因为一旦传统文化被抛弃,我们将不再是炎黄子孙,我们将不再是一个拥有多文化的民族,所以唤醒当代人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是很急迫的,非常必要的。

第二,拓展,即将传统文化用一种易接受的方法输送给当代人。对于传统文化,很多人可能觉得非常枯燥乏味,他们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耗,因此,我们就得一反常态,用创新的思路来教导他们,当然不能改变了文化的实质。比方说用讲座的方式来讲述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既生动有趣味,定然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我们还通过电视来讲授文化,如今的百家讲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明显,这样的形式吸引了很多知识分子,更不用说像易中天这样的教授,讲的既有风趣又比较深刻,还有于丹的条分缕析,道理其然,能够被大多数人喜欢。又如中国眉山东坡国际文化节,此次文化节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眉山人民的热情好客给远道而来的宾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眉山人的荣誉感和集体主义思想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开幕式上500余名演员用豪放的气势演绎的的《千古东坡》,还是闭幕式上,城区的十余所学校的200余学生为广大观众奉献上的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整个东坡国际文化节,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一份难得的荣誉感和集体主义感。这样的活动无疑对文化起着宣传的作用。还有中非文化节、孔子文化节等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石湾陶瓷源远流长,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石湾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的几何印纹陶片,见证了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湾陶瓷历史,显示了先人的聪明才智;而大雾岗唐宋窑址的挖掘,证实了唐宋时期石湾已成为岭南陶器生产基地;发展至明代更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数千年后的今天,陶瓷业在传承和创新中以崭新的形式名扬四海。为展现陶业的历史演变,馆内展览共分陶瓷拾隅、陶的形成、窑的演变、石湾二十四行、石湾陶艺、陶瓷发展六大部分。其中以第四部分“石湾二十四行”为重点,介绍了明代至民国时期石湾陶业的历史源流。整个展览表现手法新颖而多样,在视觉、听觉、触觉上都给民众以全新的感觉。今年十一月,就在佛山举办了陶瓷展,我们学校也去了不少学生,也吸引了很多社会上的人,可以说是把石湾陶艺推广了出去。我们知道,前些年,陶艺品没有市场,这样直接导致陶艺技术的流失,甚至让这样的文化瑰宝从此绝于世间,如果到了那种地步,实是一个悲剧。我觉得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不该持保守态度,中国文化包括保守文化,更多的保守的是传统文化,文化保守主义显然他界定的保守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传统。从建国以来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文化的轴心的这种情况下融汇的西方优秀文化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这个文化,我觉得这个文化应该是现代文化,而文化保守主义的这个文化,功能上作为传统梦魇的这种文化,保守的文化,显然不是指现代中国的文化,而是指古代传统的中国文化,那么我现在就古代传统的中国文化保守的这个东西。我们总是处在一个传统文化的笼罩下,喘不过气来,如果稍微有些思想上的改变或者是形式上的改变的话,这也是不为过的,所以我在这里特别强调要将传统文化拓展开来,形成一种现代式的传统文化,好让新一代青年更容易消化吸收。打破常规当然是需要勇气的,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要不忘本质的将传统文化转化成自身的一部分,学以致用,这样才是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不二法宝,也是我们实践传统文化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第三、用一种合时合宜的方式引导当代人去接触传统文化并学习发扬传统文化。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很多人都被利益熏陶着,很多父母亲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龙成风,从小就叫他们长大后要有出息,什么叫有出息,要不是做官,要不是做老板。更多的是忽视了对小孩子的一种道义上的引导,告诉他们怎么样才能算合乎道义,怎么样去提高自己的教养。这种情况尤其在农村甚为严重,因为他们的父母本来就在文化教养上处于低水平,对于他们而言,自然生计是最重要的了,儿子在学识修养方面有没有高的造诣对他们来说是没有多大的意义的。这样看来,这种不合理的思想方式下的当代某些人深受着家庭的影响,即使上了高中,这种思想也不容易转变过来。所以说一个家庭的文化背景对子女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有文化的家庭中培养的孩子多数是有文化的,我说的当然是在文化方面比较敏感的。而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更需要去引导当代人,毫不夸张地说,从小时候就应该给予这种引导,让他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个引导的任务似乎很艰巨,但是面对着如今传统文化遭到遗弃的情况,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担负这个使命,那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搬到每个中国人面前,让我们每个都去继承发扬它。怎么样引导,方法很多。在学校,我们的老师就应该起一个领头作用,面对一群思想活跃且厌倦传统文化的学生,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插入适量的传统文化,这样起到一个慢慢感染的效果。我想如果做得更细的话,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衣着来体现一种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当然,学生也得发挥一个主动作用,平时在学校就得自发主办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讲座或者一些讨论,有条件的就集体去参观一些传统文化展。在家里的话,就如我上面说到的,父母长辈得起引导作用,要科学地向他们指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支持下一代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而不是放肆地鼓吹名利论,让原本涉世不深的他们迷失自己的方向,这样的话,对传统文化也是一种损失,因为新一代是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主体。在社会中,要加强这种引导作用更具挑战,因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里面包含了多个层次,各种不同阶层的人物,要达到引导的效果,当然就得采取综合的手段,比方说,举办企业的文化节,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而这些企业文化的建设当然要以传统文化为主,这样一来员工们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而且自己还在实践着传统文化。对于政府来说,建立必要的传统文化馆,和一些传统文物馆是很有效果的,因为民众对这样形式的展览能够在业余时间去享受一番,对于他们而言,既能丰富业余生活,又能学到某些东西,何乐而不为。

也许我们对于这样或那样的措施不能够太乐观,但是我们也不比太悲观,因为我们中还有很多人在支撑传统文化,有很多人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也许当代人正在努力继承和发扬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这一切,我们都无所得知,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念,有这种理想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是金子总会发光,中国的优秀文化就是一块大金子,它的光芒迟早会在国内外散发,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5.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篇五

商学院会本1202班姓名:李文建 关键字: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引言: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再次,俄国的十月革命的爆发,给予中国先进分子新的启示,使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又继“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之后,激起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爱国是五四精神的源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实现民主与科学的途径。而作为跨越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将上世纪中所积累的精神遗产加以继承,并推陈出新。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近年来影响较大的爱国主义思潮和行为,从1999年抗议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对历史教材的纂改,2013年钓鱼岛事件争议不断,2014年“马航”失踪以及后续的影响力,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当代爱国主义新增添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即当今爱国主义更应该集中在中国与外交世界的交往,维护国家利益上,力求实现百年以来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理想,赢得我国在世界上真正的平等地位。

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三十八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尤其近几年,我国人权状况的制度和法规不断完善,进一步说明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从五四运动中我们得出“弱国无外交”,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后,首先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自此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88年,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最近几年“嫦娥一号”探月成功,中国也成功建造了完全属于自己第一艘航母,这充分说明中国正在快速强大起来,同时表明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6.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篇六

首先,要“敬爱”

儒家倡导对父母首先要“敬”。何谓“事之以礼”,“礼者,敬也。”礼的核心是“敬”。尊敬父母和一切长辈,不仅是古代社会提倡的,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它应该是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父母年轻时,含辛茹苦,把儿女们抚养成人;年老了,身体衰弱了,他们不求有太多物质享受,只求儿女们有一颗孝敬的心,能够愉快地安度晚年。“敬”和“爱”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尊敬父母,最重要的是要爱父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在思想感情上,不能认为父母对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更不能认父母老了,对自己是一种累赘和负担。对待父母时时都应该以和颜悦色的态度,不能以生硬的方式对父母说话;更不能大声地训斥父母。经常使他们保持精神上的愉快,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礼记·祭义》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对父母要有温和的气象、愉快的脸色和委婉的面容,这才是对父母的尊敬。尊敬父母是孝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敬在古代视为不孝。所以,《百孝图说》提倡爱亲、敬亲和悦亲,这是完全正确的,应该奉行的。

第二,要“奉养”

古代十分重视对父母的奉养,“生则养”。奉养父母是作儿女的重要义务。所谓“养”,就是要保证父母的物质生存条件,使他们不饥不寒。在我国,在城市里,原先有工作的老人,多少都有点退休工资,大部分老人,基本生活没问题。在农村,情形就大不相同了。老年农民夫妇的生活几乎儿女供养,所以,“养”在农村就成了老年生存的大问题。现在,农村不孝顺父母、奉养父母的很多,这些忤逆的儿女们应该受到谴责和法律的处理。当然,不是说城市里就没有奉养的问题。即使父母有生活费,他们不愁吃穿,也应该关心父母。有一个歌词上唱的常回家看看,回家不应该只是去吃“国务院”,而应该回家关心的生活,看他们生活得怎样?吃的东西有没有?营养怎样?在农村中,要看油、盐、柴、米等生活必须品怎样?冬天穿的衣服,盖的被褥暖不暖和等等。使父母们的物质得到尽可能满足,有条件的儿女要使父母的物质生活过得更好一些。养是最基本的,不能只养不敬,只养不敬也被视为不孝。孔子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只把“孝”看成只是“能养”,只给父母吃穿那是不对的,在奉养的同时,必须要尊敬和爱戴。

第三,要“侍疾”

衰老是人生的必然过程,这是任何事物都逃脱不了的命运,人当然也一样。人衰老了,必然会病多。孔子曾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要记住父母的年龄,一方面为长寿的父母高兴,一方面也要为父母的高龄而担忧。人老了,到风烛残年的时候,很容易生病。父母生病了,要去看医生,即时为父母治病。要精心的熬药、喂药。熬的汤药和送药丸的水,一定亲口嚐一嚐,看温度是否合适,以免烫伤父母。民间有“熬汤药,必先嚐”的训导。父母重病的时候,除非极为特殊的情况之外,儿女们一定要轮流守候在父母的身旁,有新的情况要即时处理,同时多给父母一些精神上的关怀。佛教把“死”当作“八苦”之一,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精神上的痛苦。父母在临终前,总想见到自己所有儿孙,有的甚至在弥留之际,不停地吃着自己儿女的名字。儿女们守候在父母的身旁,多给一些临终关怀,让平和、带着微笑地走完生命的最后时刻。

第四,要“承志”

子承父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是儒家提倡的孝的内容之一,“三年不改於父之道,可谓孝也。”陆游的《示儿诗》说明,陆游希望他的后人一定实现国家的统一,“王师平定中原,家祭勿忘告乃翁”,这种充满高度爱国热情的父志,是完全应该继承的。当然,社会生活是多样的,不一定每个的父母都留遗志要求儿女们去完成,但是,有的父母确实有未完成的事业,需要儿女们却完成,这是儿女们不能推卸的责任。一般来说,这样的父志往往都是大事情,儿女们要去作的。当然也可能是局部的只与家庭的关,只要是有益于社会的,都应该去实现。如果是狭隘的、自私的或者非法的“父志”,就不应该去继承了。有大志留给儿女们去继承的人,他一定是大有利于国家的人。

第五,要“立身”

所谓“立身”者,就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孝之终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立志,要有自己的理想,要为理想而不断的、勤奋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要磨练自己的意志,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使之保持健康,这是造就一番事业的基本条件。儿女有了事业上的成就,父母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在奥运会上获得了金牌的运动员的父母,爱到乡亲邻里爱戴和政府官员的接见或拜访,受到电视记者的采访,这难道自豪和光荣的事情吗?凡为国家民族建了功,立了业的人,给父母带来了荣耀,这也就是对父母的孝,而且是很有价值的孝。相反,走入邪途,身陷圄囵,不顾父母之养,也给父母精神上带来学生的负担、耻辱或负罪感,使父母白白养了一个不肖之子,能说对尽到了孝道吗?古人说的人生“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也应该是我们当代人的价值追求,也是对父母应该奉行的孝道。

第六,要“谏诤”

孔子主张子女要顺从父母,但不是绝对的服从。父母有过错还得要谏诤,“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命,焉得为孝乎?”在今天,父母与子女在人格上平等的,父母有不对之处、或错误之处,要提出来。服从的只能是道德、法律与真理,如果父母作了不道德的事情,犯法的事情或者与常理相背谬的事情,一定要进行劝谏,劝其改正,这才算是对父母的“孝”;否则,顺从父母就是陷父母于不义,或违法的境地,就是不孝。今天的社会生活准则是道德与法律,不论是作父母,还是作儿女的,都应该遵守道德与法律,儿女所服从的、顺从的只能道德与法律。

第七,要“送葬”

就是儒家提倡的“没(死)则葬”。世界上,所有的人死了,都要安葬。只是葬的方式不同罢了,有火葬,有天葬,有水葬等。人从自然中来,最回归到自然界去,这是很合符逻辑的。汉民族实行土葬,叫做入土为安。通过一定方式把亲人安葬起来,是人类良知、理性的表现,怎能把亲人的遗体抛之荒野,让豺狼虎豹、鸟兽虫蚁去噬食呢?送葬是十分必要的。儒家倡导“葬之以礼”,把送葬看得十分重要,提倡“厚葬久丧”,为葬礼设计了种种繁礼缛节,儒家葬礼的那一套几乎都过时了,不值得提倡与弘扬。但是,为父母送葬这一基本人生过程,还是合理的,应当加以继承。同时。儒家还提倡“丧则观其哀”,致丧的应该重在哀上。“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生则孝,丧则哀,这才是真正的孝子。有的人父母在生不孝,当其父母死后则撕心裂肺似的大哭,这样的人旁人不以为他是真正的孝子。民间说,“在生不孝,死了流狗尿(眼泪像狗尿一样不值钱)。” 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送葬要有更文明的方式和过程。将亲人的遗体火化后存入塔陵或埋入公墓,是现代文明的安葬方式。为此,塔陵成为社会的公益事业得到了发展,这是移风易俗所必须的。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有人认人死了,他的灵魂还存在,需要到阴间过人一样的生活,因此,不少的农村不仅为老人大修墓穴,而且还为自己也修好墓穴,这是不值得提倡的。用现代文明的方式安葬亲人,安葬父母是必要的。

第八,要“追念”

儒家强调,对父母的孝顺还提倡“祭之以礼”,而“祭则观其敬而时也。”祭祀父母关键是要“崇敬”和“守时”,其核心是要以崇敬的态度时时记住父母和祖先,追念父母,其形式就是祭祀。在民间祭祀祖先,有几个固定的时间,他们的生日,此外还必须祭祀的是除夕,上元、中元,清明上坟等。按照一定方式,在特定的时候祭祀父母、祖父母或曾祖父母,应该是必要的。其方式可以多样,现在有不少人们用传统的方式,烧钱化纸,清明上坟。在城市里,绝大部分人都只是在清明去扫一次墓。有的人,在过世父母生日的时候,在家备些是酒菜,吃饭时在席桌上摆上碗和筷子,告诉家人今天是什么日子,表示对父母的追念。这也是一种追念的方式,方式可能多种多样。儒家强调父母、祖先,就是不要忘记他们,是一种追念的方式。对于儒家那种繁琐的祭祀仪式以及带有迷信色彩的祭祀活动,今天已经不宜提倡,但是采取适当的方式追念和先辈,总是应该的。那些对国家、民族有重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发明家以及民族英雄,在他们的诞辰时,都要召开纪念大会,以表示对他们的追念。对于父母和先辈们的追念,也就是应该的、必要的。

以上说的“尊敬”、“奉养”、“侍疾”、“承志”、“立身”、“谏诤”、“送葬”、“追念”等八个方面,应该是我们今天必须提倡和实行的孝道文化观念。自解放以来,人们的孝道观念十分淡薄,不少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孝”以及怎样“孝”,因而不论农村还是城市都出现了大量不孝顺父母、不赡养父母的忤逆行为,甚至有杀害父母,杀害爷爷奶奶的事情,也不少父母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的事。这一切说明,今天是需要批判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提倡和创建现代孝道文化的时候了。

“孝”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人伦关系。父母爱子女曰“慈”,儿女爱父母曰“孝”。父慈子孝是父子之间天经地义的人伦道德关系。这种人伦关系也是人性之使然。“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孟子·尽心上》)父不慈,子不孝,都是人性丧失的必然结果。韩非子曾说:“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父子不相爱,以及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就是不仁。“夫仁者,施于君谓之忠,施于谓之孝”(《三国志·魏书》),“孝”是仁爱的一种表现。即使提倡“性恶论”的荀子,也是讲“孝”的。在他看来,父子之间这种血缘亲情是不能用邪恶来替代的,这种最基本的仁爱之心是常存的。韩非子虽然也认为,人与人之间纯粹是一种利害关系,但是,他也公然讲仁德,提倡“欣然爱人”。这就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是不能否认的,何况父母与儿女之间的亲情呢?天地之间父母对子女爱是最无私的,最广大的;儿女长大成人了,回报父母的爱也是应该的、天经地义的。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就在于有理性、有智慧、有道德,人除了有物质需要之外,还有精神方面的需要。一个真正的他不只追求吃饱穿暖,他还追求人格的完满,追求理想的实现。在精神需要中,道德需要也是一种重要的方面。“从人性的角度看,道德需要是要使人的各种需要协调统一的需要,是人的存在与发展对一定的内在理性秩序的依赖关系。”⑤道德需要是人的精神的内在需要,它是用来调节人的其他种种需要的需要。它可划分为:他律的道德需要,即义务;自律的道德需要,即良心;自由的道德需要,即自由。“所谓道德自由是以行为的自觉自愿为特征的”,“道德自由的需要是道德需要的最高层次。”⑥因此,对于孝这种道德,最基本的它是一种义务,或责任;也应该是良心的需要;更应该一种自觉,是一种心悦诚服地、出自内心的爱去孝顺父母。孝道不同社会公德,孝子应该在道德需要的最高层次上去实现对父母的“孝”,这是合符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

以上是我们对儒家孝道文化所作的初步探讨。我们应该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待弘扬孝道文化的问题,要肃清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的余毒,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观点科,学地审视传统的孝道文化,要充分认识到吸收儒家孝道文化的精华,继承、弘扬传统孝道文化,是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村镇、和谐县市所必须的,更是构建和谐中国所必须的。

中国传统孝道的两重性 中国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又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渗透到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是多方面的:

1、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融合家庭。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3、报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4、凝聚社会。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塑造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客观分析中国传统孝道的消极作用 孝道文化作为历史上形成的思想文化,经历了孔子、孟子以及后来历代儒家特别是统治阶级文人的诠释修改,已经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思想理论体系,其消极的一面也是突出的:

1、愚民性。中国历史上的孝道文化强调“三纲五常”等愚弄人民的思想,其目的是为了实行愚民政策。孔子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代统治者也正是在孝道思想的掩盖下,实行封建愚民政策,利用孝道思想的外衣为其封建统治服务。

2、不平等性。儒家孝道思想中“君臣、父子”的关系以及“礼制”中的等级观念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利不平等的关系表现为上对下、尊对卑的单向性服从,虽然也有尊老爱幼的思想,但长永远在上,幼永远在下。无论是家庭生活、政治生活还是社会生活,充斥着扼杀平等的价值观念。

3、封建性。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体系,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意识形态。在封建阶级处于上升趋势过程中,相对于奴隶制来说,具有进步性。但是,在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阶级处于没落趋势时,儒家思想几乎成为封建阶级的最后避难所。

7.当代大学生如何发扬长征精神 篇七

长征的胜利,是理想和信念的胜利。万里长征,不但战争残酷,而且自然环境更为恶劣,红军所经历的各种磨难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是什么力量支撑红军指战员把生死置之度外,前赴后继?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就是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跟着党革命到底的执着信念。今天是和平和建设时期,我想,学习是所有学校的主题,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红军的长征精神也同样能带给我们当代大学生启发,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长征精神提高我们的爱国精神

一个国家的强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国民的精神。一个没有灵魂,没有精神的民族有什么前途可言呢?当然,爱国精神也不仅仅是行动上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在思想意识上有真正的民族荣誉感和国家主权意识。

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是起了重要作用的,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将是祖国发展了新的源泉,我们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的重担,在当今以自我为主的不良价值观支配的我们这一代,爱国精神的培养是必须的。

二、只有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引导我们走向成功

长征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艰苦奋斗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否则,我们党及其领导的伟大事业就有变色之虞。特别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正是缺乏这种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就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当代大学生作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终生受用的战略意义。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提高跨世纪人才素质的需要。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无论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贯穿其中的红线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是高素质的人才,也可能仅仅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实现理想、立志成才的重要条件。

三、在困难面前更应该保持团结的精神

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长征是一曲团结协作的凯歌。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风雨同舟,生死相依,涌现了数不清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感人故事。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的稳定事关祖国边防巩固,社会长治久安;少数民族的发

展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没有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振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民族地区的进步和发展不但需要各族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也需要经济发达地区的帮助和社会各方面献计出力。各民族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就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8.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篇八

继承发扬“12.9”爱国主义精神

12月9日清晨,伴着初升的太阳,排着整齐的队列,带着蓬勃的朝气,全校师生迎来了又一次升旗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在一千多名师生凝视的目光中,xx红旗冉冉升起。

“一二·九”运动是“五四”以来又一次爱国学生首先行动起来,并得到全国人民响应的运动,至今已整整78周年。今天,全校师生在此纪念,面对 “我真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爱国情操;面对“爱祖国高于一切”的爱国热情;面对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团委副书记彭真主持并《继承发扬“12.9”爱国主义精神》的国旗下讲话,带领90名新团员迎着鲜艳的团旗举行了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他们高举右手庄严宣誓,一位位新团员声音洪亮,意气风发。发扬一二·九精神,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宣誓完毕,各位学校中层干部为新团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

在xx副书记浑厚的声音中,此次仪式宣告结束,一年一度的新团员入团仪式圆满落幕。

衷心希望所有新团员能牢记今天的誓言,践行共青团的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继承发扬“12.9”爱国主义精神

团委副书记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回溯历史,78年前,历史的乌云曾遮盖着这个古老文明而又落后的中华大地,历史的狂风也曾摇撼着这个多灾多难而又奋起的民族,翻开中国近代史这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几多哀愁、几多痛苦、几多屈辱。啊!“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935年12月9日,中国青年志士终于爆发了,由北平几千名学生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青年学生的呼声唤醒了我们这次运动是伟大的学生爱国运动,也是一次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下的一次伟大的抗日救国运动。它永垂青史,被永远的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今天,我们的国家已非昔日的贫穷与落后的中国,我们已是一个蒸蒸日上,日渐繁荣,团结进步的国家。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努力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要肩负起我们国家在21世纪初发展高新技术的重任,我们必须提倡爱国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再现中华民族新的辉煌。七十八年前,先辈们是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他们做到了。

今天,即将踏上历史舞台的我们,作为新世纪学生,我们要为“中国腾飞而读书!”

我们是21世纪的雄鹰,需要在湛蓝的天空中奋力翱翔!

我们是21世纪的骏马,需要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争强!

我们是21世纪的弄潮儿,需要在惊涛骇浪中自我张扬!

同学们,我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祖国明天的希望,我们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和发展的使命。

9.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篇九

临朐第四中学 王建军

一、学生分析

1、学生在前期学习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对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学以致用能力欠缺。

2、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足,对国内外局势的了解较少,横向和纵向联系能力不足,情感易受感染。

二、教材分析

本专题包括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第十一课《走向世界的中国》两部分。

1、课程特点: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初三思想品德课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以及应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民族精神对我们国家发展的重大作用,为第四单元《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打下思想和情感基础。而第十一课《走向世界的中国》则是在前面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全球观念,引导学生以平等、开放的心态参与国际交往,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是对前面知识,特别是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深化和拓展。

2、课程内容分析: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分两个层次,一是讲述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二是说明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其中,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是重、难点。第十一课《走向世界的中国》,第一个项目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着重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的主题和发展趋势,是基础。第二个项目在竞争中和平发展,重在教育学生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学习国际交往本领,为国家的振兴、世界的和平发展而奋斗,是本课的重、难点。

三、复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操,以实际行动投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中去,自觉继承中华文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国内外局势的能力,把继承中华文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联系起来。

3、知识目标:掌握并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性,知道当今世界的主题和我国面临的挑战,明白继承中华文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要求。

四、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民族精神的内涵,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发展趋势。

难点:把继承中华文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发展趋势结合起来。

五、教学方法

根据学情和教材特点,使用以下教学法:(1)、事例教学法;(2)、情景教学法;

(3)、分析、归纳、综合方法。

六、课程资源

1、利用网络,搜集一些与本专题密切联系的最新、最具有代表性的时政材料,和学生分析共享。

2、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增强直观性,减少准备时间,提高课堂效益。

七、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2分钟之内)

展示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讲话的图片,点出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成时代主题。(提高学生的思想重视程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学生自主回顾相关课文内容,巩固基础知识。(8—10分钟)(本环节复习基础知识,为培养能力打下基础。)

1、出示自主复习提纲,学生自助复习。(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应怎样做?(4)当今世界的主题、时代潮流、发展趋势是什么?(5)开放的中国对青少年提出了什么要求?

(把两课的基础知识放在一起,为下面的练习做准备。)

2、以小组为单位检查复习效果,教师汇总。(掌握学生的复习情况,为驾驭后面的环节做好心理准备。)

(三)、师生互动,培养情感。(5分钟左右)

1、谁能列举新时期感人的民族精神及代表人物?

2、列举几项潍坊地区值得骄傲的文化遗产。(潍坊风筝会、高密剪纸文化、临朐奇石、昌乐宝石节、青州花博会等。)(以上两环节采用抢答方式,旨在调动学生情绪和兴趣,为下面环节打下情感基础。)

3、谁知道最近一段时间,我国为保护文化遗产或弘扬民族精神采取了哪些措施或开展了哪些活动?(端午节放假、开展文化遗产日、每年九月为弘扬民族精神月、加大申遗活动力度等。)(小组为单位讨论,选出代表发言。旨在引导学生自觉地联系实际,同时帮助学生多了解一些时政材料。)

(四)、我们谈看法。(6—10分钟)

1、材料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9月2日晚观看了话剧《郭明义》,并亲切接见了剧组主创人员。胡锦涛指出,郭明义同志长期以来自觉学习,实践雷锋精神,坚持爱岗敬业、助人为乐。他不愧为新时期的道德楷模,我们都应向他学习。

材料二:2011年9月20 日20 时,在激情回荡的歌声中,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公民道德模范评选颁奖典礼拉开序幕。颁奖典礼分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篇章。

1、从本主题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以专题为单位回答问题的意识,与中考接轨。)

2、现在青少年当中,“哈日”、“哈韩”现象十分普遍。你如何看“哈日”、“哈韩”行为?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学生靠向本单元主题。本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五)、拓展提升(8—10分钟)精彩中国走向世界。

201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27日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开幕,以纪念中国先贤孔子诞辰2562年。

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儒学专家、孔子后裔以及文化教育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总部设在美国的“读书空间”项目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共同的阿尔法·乌祖威”在开幕式上获颁2011年度“孔子教育奖”。

据介绍,这届孔子文化节以“儒济天下,和宁四方”为主题,期间举办开幕式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辛卯年祭孔大典、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等系列主题文化活动。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首。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不仅深深地渗透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而且已经超越时代和国界,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遗产,被世界各国学者重视、研究。目前,全球共有孔子学院240多所,全球范围内的“孔子热”、“论语热”、“中华传统文化热”蓬勃兴起。

1、你认为我们为什么在举办孔子文化节的同时,还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把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同加强国际交往、提高综合国力结合起来,旨在培养学生的横向联系能力。)

2、如果你参与这些活动,你打算如何与外国人打交道?(联系青少年实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程序:

1、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选出代表准备发言;

2、两个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另两个小组代表进行评论。

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适时引导、点拨。目的:培养学生自觉联系时政、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时政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中考做准备。)

(六)、当堂检测(8—10分钟)紧跟时代的步伐。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其发展也有赖于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生动实践,有赖于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并化为行为自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立足民众主体,建设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富于创造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又全面提高人们的素质,激发人们的创造潜能和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造就生动活泼、和谐奋进的社会氛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实途径。

胡锦涛: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胡锦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

胡锦涛: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1、请你为学校拟定两种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活动形式,并撰写两条标语。(培养学生的把握中心的能力。)

2、请你从三个角度说一说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时政材料的能力,提供学生的政治敏感度,为中考分析时政材料打下基础。)

3、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支持、参与这一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

1、学生以书面形式写出答案提纲;

2、指两名中间学生回答问题,两名优秀学生进行评论;

3、教师根据回答及评论情况进行点拨、引导。

目的:提升学以致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七)、谈谈你的收获。(2—3分钟)

(先让普通学生谈,再让优秀学生谈,教师视情况补充、引导或总结。旨在培养学上的总结、梳理能力。)

(八)、布置作业。(1分钟)

目前全球5000万华人一直保持着过春节的习惯,中国春节正成为世界性节日。中国春节走向世界有什么意义? 要求:课下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汇总,选出优秀代表,下节课代表小组发言。

(目的:

1、通过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进一步把第九课和第十一课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把本专题的知识进一步统一起来;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

八、教学反思

1、创造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地通过道德实践和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价值取向,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搭设平台。本节课紧扣这一原则,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时政材料,同时,在训练环节上也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坚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理念,与中考接轨,把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益放在课堂目标的首要位置。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加上时间的限制,部分学生(主要是学困生)没有达标,今后应在设计流程时更多地考虑到学困生。

10.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篇十

爱国主义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光辉旗帜。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青年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着不同的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革命青年的爱国精神主要表现在心系民族命运,冲锋陷阵、浴血奋战,走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牺牲个人一切。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热血青年的爱国精神主要表现在心系国家发展、听从党的号召、响应时代召唤,致力于改变国家落后面貌,勇挑重担、艰苦创业,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当代青年的爱国精神主要表现在心系人民福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锐意进取,努力创新。如何正确处理好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当代青年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此,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承认个人理想,但是,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全民族共同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

勤奋学习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梯。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信息竞相涌流,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形势下,当代青年学习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而紧迫。青年们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发愤学习,刻苦钻研。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不断学习的习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有大量新情况需要去认识,有大量新课题需要去解决,有大量新任务需要去完成。“知识恐慌”、“能力恐慌”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同感受。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潮流,担当起历史的责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文化的武装。今天,需要我们学习的内容十分丰富和广泛,不仅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而且要努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要注重学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广泛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仅要认真学习知识技能,而且要注意掌握科学方法。学习是青年成长的阶梯,一个人进步的快慢,取得成就的大小,固然与机遇有关,但首先取决于学习和积累。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无数事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深入实践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当代青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基本是从书本到书本,缺乏丰富生动的社会实际知识和政治经验、生活经验。而要获得这些,非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知识结合起来不可。列宁在《共青团的任务》一文中说:“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毛泽东同志提倡“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邓小平同志主张培养青年人应该按照“学习—实践—到第一线压担子”的道路。江泽民同志在1990年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也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就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革命年代的实践主要是武装斗争,工人农民是革命实践的主力。建设时期的实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人农民仍然是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当代青年学生到基层一线,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个人成长大有好处。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高校毕业生要唱响到基层就业的主旋律,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奉献社会是青年成长成才必备的优良品德。人的价值要在贡献社会中去体现。人,不但是价值的承担者,而且更是价值的创造者。只有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才能体验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成为品德高尚、精神充实、有意义、有价值的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式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种思想道德体系既尊重个性,承认个人物质利益,更倡导互助互爱,崇尚奉献精神,既保护个人合法权益,又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鼓励多做关心集体、热心公益、扶贫济困、见义勇为的好事,尽到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个甘于奉献的人,才能在服务祖国和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青年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爱护和支持。做到爱和严的统一,是做好青年工作的基本要求。首先要爱,以人为本,满腔热情地爱护他们、关心他们、支持他们;同时要严,不迁就、不护短,有批评,循循善诱。真正的爱体现在严格要求之中。唯有严格要求,才能帮助青年挑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担。各级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都要关心爱护青年,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矢志追求并为之顽强奋斗的宏伟理想。现在,实现这一宏伟理想的光明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当代青年一定要像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在党的领导下,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担负起历史重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让青春在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

90年前的今天,3000多北京学生高呼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卖国的二十一条”、“誓死收回青岛”、“拒绝合约签字”等口号,游行示威、激慨万分的学生们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随后掀起了全国性的抵抗活动,工人罢工,商人忍痛罢市,当执政府为了平息甚至向一群手无寸铁的大学生开枪!即使这样也没能扑灭这群爱国青年的一腔热血。

万般有罪,爱国无罪。历史不是一页书签,历史不是已成为化石的过去,更不只是时间长河中一段被截取的孤立的场景;历史是祖先的脚印,是一艘摆渡华夏民族的巨轮,是一个民族曾经的精神符号的记忆。历史是一段段螺旋上升以助我们民族抵达一个又一个高度的阶梯……既是如此,我们何不利用这笔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吸取其中的教训,在逝去的民族精神的符号中找寻我们尚未完全汲取的记忆?

李大钊说过:“人生的目标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梁启超先生也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重温过这段历史,对于五四运动的精神,可以理解成为对科学民主的追求,也可以理解成为爱国自救的精神。但不管怎样的理解,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青年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对真理和公平正义的追求,还有就是对黑暗和强权的不屈。而这些,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如果年轻人对于

自己的国家未来发展不关心,对于生活的这个社会中存在的不公正视而不见,对于强权心存畏惧的话,一个渴望发展的国家和民族就缺乏希望。

我们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我更喜铿锵有力的中国话;

我们虽然喜欢情人节里的玫瑰巧克力,但我更喜欢“春节”“中秋”中国节;我们是非主流,但我心中流淌的是中国血!

我想起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他说:“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五四运动也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在五四运动中和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了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这种历久弥新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应万分珍视、大力弘扬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四”精神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的精神的统一;是独立自主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

作为跨越世纪的一代人有责任将自己即将送走的世纪中所积累的精神遗产带进新世纪,五四精神就属于这样的精神遗产。因此,我们不但应当继承五四精神,而且应当弘扬五四精神。

我们当代青年,代表着祖国的希望,是现代社会的建设者,弘扬“五四”精神更加紧迫,“五四”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大家都知道八荣八耻吧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民主潮流,大势所趋,顺者昌,逆者亡。人权、民主,九十年前,就是我们的先贤追求的目标,今天,我们仍在不断的追求之中。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己不能正,焉能正他人?当我们追求民主、自由、人权时,首先应当从自己做起。

上一篇:超滤膜生产厂家下一篇: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