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周期微课说课

2024-10-24

简单的周期微课说课(精选10篇)

1.简单的周期微课说课 篇一

《短歌行》说课稿

一、说教材

《短歌行》是建安文学开创者曹操的著名作品,也是汉魏诗歌的杰出代表。全诗诗情调慷慨激昂,内容庄重典雅,艺术手法灵活多样,表现了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学习此诗不但在艺术上能得到享受,而且也能从诗中所表现的进取精神得到鼓舞的力量。本诗被排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二第二单元,该单元学习的是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要求学生学会欣赏意象,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二、说学生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进入高中学习的时间只有两个多月,学习了必修一的现代诗歌,初步掌握了读诗的基本方法,即从典型意象入手,品读诗歌思想情感,还未能形成成熟的稳定的学习方式。对本单元的学习大家第一次接触中国古代诗歌,诗歌语言上的障碍和时间上的跨度对他们来说都是品读诗歌上的屏障。针对学生现状,微课设计上准备由意象入手品读情感。

三、说目标

依据单元要求,教学目标的设定即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意象的含义,把握诗歌的情感。

四、说设想

《短歌行》是传统篇目,诗中用典的艺术手法、忧愁和壮怀交织的思想情感、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都有可讲之处,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切入点,十分钟之内着力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出新意,微课与传统课堂相比有什么特点,这些都是接到任务后我所苦恼的。细读诗歌,最容易捕捉的情感是“忧”,我还是选择了这个常规的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切入点,围绕诗人因何而忧,何以解忧来讲解。曹操对酒当歌,直抒胸臆“忧思难忘”“忧从中来”,这两大层次的“忧”内涵截然不同,结合相关意象可以明确第一层是忧人生苦短,是生命之忧,属于文学家的忧思,第二层是忧贤才难得,是现实之忧,属于政治家的忧思。诗人并没有止步于忧情的抒发,他找了解忧之道,人生苦短,我渴求贤才,贤才可助我建功立业,从而此生不虚。贤才难得,我求贤若渴,贤才可助我天下归心,从而实现人生理想。诗人由“生命之忧”出发,落脚到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上,读来慷慨悲凉。

五、说过程

1、整体感知

明确主体情感,找出“忧”及其相关诗句。

2、品读意象

赏析典型意象,解决两个问题,即因何而忧,何以解忧。

通过“人生短暂”、“人才难得”之忧上升到“功业未就”之忧,了解诗人之忧实为烈士的悲心,壮士的隐忧。

2.《简单周期》说课稿--罗吉康 篇二

《简单周期规律》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的题目是《简单的周期》。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及版本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开阳县民族学校] 教学公开课说课材料----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规律》 授课教师:罗吉康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5、重点难点

结合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我们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列举、画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能理解用除法计算的算理,在有余数或没有余数的情况下正确判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6、教具学具准备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创设逼真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样的学习素材,化解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理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

[开阳县民族学校] 教学公开课说课材料----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规律》 授课教师:罗吉康

用了如下:

(1)教学方法:设疑激趣法、启发引导法、直观演示以及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在学生学法方面,我们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2)学生学法: 自主探究法、动手实践法、合作交流法、观察发现法等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这个课题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这堂课的教学我们分成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首先是通过游戏——快速记忆数字谈话导入,为后面学习作了铺垫。其次是引导学生知道国庆节全国欢庆的同时简介国庆节,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尝试解决“我县国庆节庆祝活动一个场面”这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然后是探究合作,解决周期性数列问题;最后是实例练习,巩固知识,拓展思维。这样设计的意义和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开阳县民族学校] 教学公开课说课材料----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规律》 授课教师:罗吉康

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了独立尝试,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自由的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探索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策略。

第二,本节课所选用的例题与习题都来源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生活化。围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这一知识目标,层层渗透,环环紧扣。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去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优质课说课 篇三

教学内容:

篮球:篮球基本技术,学习传切配合 教学对象:

水平5

高二年级

人数 40人

场地器材:

2块篮球场

41个篮球

4个白板

4支水笔

4个口哨

一、设计思想

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健康第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学生技术为目的来设计本课;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教材分析:

篮球传切配合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进攻基础技术,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传切配合是两三人之间有目的,有组织攻守合作行动的方法.其特点是参与的人数不多,一般是在局部地区完成,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但它是组成全队战术的基础,也是非常有效且运用最广泛的战术配合.重点是横切,纵切,隔位传切配合(空切)难点是突然性的切入,及时的传球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40名男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篮球基本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建立正确的传切配合概念。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练,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传接球等动作要领,70%以上学生能运用传切配合完成简单的进攻基础配合。通过战术演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运用能力、应变能力、战术素养,极大的激发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

教材重点:

传切配合,切入的时机,路线 教材难点:

在传切配合时注意时机和切入的路线,传球做好提前量,以便接球队员接到球后能顺利衔接下面的动作。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指导学生的学练及评价起引导作用,而学生通过相互间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帮助、评价来体现主体地位。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在课的结构上,从“身心协同”的基础观点出发,依据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四段结构。

1、开始部分,首先,通过课堂常规,运用简洁、明了、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对本次课充满希望,并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这部分时间为3分钟。

2、准备部分,通过篮球各种步法,活跃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球性练习为自由创想展示练习,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这部分用时为12分钟。

3、基本部分,首先,教师采用提出问题,学生尝试性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战术讲解中运用图片教学,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和正确的动作形象和概念,用直观正确的示范动作引领学生学习,加强传切配合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在传切配合时注意时机和切入的路线,传球做好提前量,以便接球队员接到球后能顺利衔接下面的动作。教学步骤由浅入深、由集体练习到分组练习,练习中我突出要求学生相互观察、相互纠错、共同探究、共同提高,最后拓展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篮球教学比赛中,通过比赛把所学传切配合战术应用到实际比赛中,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使其能够学以致用。这部分用时25分钟。

4、结束部分,调整呼吸、恢复身心,放松肌肉。这部分用时为5分钟。

最后进行小结,对本课的练习效果进行讲评,对学生的成绩给于肯定和表扬,提出今后注意事项,从而结束本课教学。

课的预计:

4.综合实践课说课 篇四

郧县柳陂中心小学:毛英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有关知识。下面我就综合实践活动《争当环保小卫士》这一课的设计与思路向各位做个简单的介绍。我主要从课题生成的背景、活动目标、活动实施过程、.活动总结与反思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课题产生的背景

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最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在我校虽然校园里鸟语花香、环境优美,但是校园周边零食摊点和居民生活的垃圾已严重污染我们的环境,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垃圾成为环境污染最紧迫问题之一。于是,垃圾怎样产生?有哪些危害?如何处理呢?……一连串问题成了学生探索实践的动力。因此,我确定《争当环保小卫士》作为和学生一起探索的课题。

二、活动目标

(课件)

(一)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产生与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调查研究、写调查方案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锻炼与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他们自信、乐观的性格

4、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调查、宣传等活动,使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2、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3、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三、活动实施过程

这次实践活动共分为四个活动阶段:(课件)

(一)、策划准备

。此阶段是为了增进学生对身边环境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注身边卫生、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我依据学生的自身爱好,分立好每个小组的子课题,研究垃圾的产生、危害、处理等问题。

(二)、合作行动

这一阶段中,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子课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通过合作,让学生之间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成果展示。

下面我详细地来说一下这一阶段的活动过程。

1、各小组制定计划

2、多种形式共同推进。

在展示阶段,我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别差异,为尊重学生的差异,我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使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择其所爱,自由表达,凸显个性。我感到我的课堂寓教于乐,收放自如有弹性;学生自主感悟,尽其所能有所得。学生经历亲身实践体验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活力,精彩生成不断。通过班会讨论、上网查阅、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系统化的对于卫生环保这一话题的理解和认识。

3、学生作品展示:

通过学生们的绘画、演讲、制作、和写保护环境倡议书的方式,展示自已的成果,小组之间进行评价,制定评价等级并得到相应的星号,活动结束后评出最优组。在活动评价中有四个等级,在活动结束后小组之间互评,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兴趣。

四、活动总结与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核心是实践,创新是灵魂。未来的社会需要不断的创新。开放课堂,走进生活,能培养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与“新课标”吻合,适应时代的需求。在这次实践课结束后,我班的学生对于保护环境有了更新的认识,这也带动了学校的其它学生共同参于。校园的卫生情况有了明显的提高,乱扔垃圾的现象也得了很好的遏止。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学校、公园、风景区等墙壁上乱涂乱画算不算是垃圾?于是我抓住这个问题,在同学们中展开了讨论,从而使同学们

对“垃圾”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从“物质垃圾”到“精神垃圾”,这是学生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认识上的拓展和升华。这种认识是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发现的,经过老师的点拨形成的。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已的活动。我们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既不要包办也不要旁观,对于学生的行动和思考,只提建设性意见,活动的每个步骤都由学生自已去策划、去落实,让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总之,路是人走出来的,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就一定能开出灿烂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5.历史19课说课稿 篇五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本课主要讲述了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司马迁与《史记》、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三部分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列举古代绘画、雕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分析司马迁完成《史记》的主观因素,感知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和《史记》的体例,了解《史记》在史学上的影响,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2、方法与过程:感知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时间,调查佛教和道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社会调查及处理调查结果的方法。,学会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价值观:了解司马迁忍辱写《史记》,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打下基础。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佛教广泛流传和道教兴起的2、司马迁与《史记》

3、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 难点

1、佛教广泛流传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原因

2、司马迁与《史记》 四,教法和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课前的引入、师生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与过程。学生课前预习,通过师生对课文内容的交流学习后,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内容并在课堂上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我提供有关资料,并给学生以直观简单的感受,从而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此课内容的印象.五,课堂流程

1、课前引入

(1)上节课我们所学课文的标题叫什么?

(2)上节课我们所学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什么?什么时候出现的?谁改进了造纸术?他是哪个时期的人物?

(3)东汉时期成书的反映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书是什么?

(4)东汉时期最著名的医生是哪两位?他们各有什么重要成就?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和指出其中的不足。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第19课 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2、检查学案

由各组长负责检查及汇报本组完成情况。教师对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奖惩。

3、讲授新课(师生合作交流)(1)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2)司马迁与《史记》

(3)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

4、合作探究并展示

通过师生对课文内容的交流学习后进入到学案中的合作探究部分,以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讨论并对其进行展示。

(1)说一说佛教起源于那里?是何人何时传入我国的?

(2)佛教主要宣扬什么?

(3)道教兴起那个时期?宣扬的思想是什么?

(4)《史记》由谁所作?并简述一下《史记》的有关知识点。

(5)对照司马迁忍辱写《史记》的事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6)列举秦汉时期史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其他各组认真听取,可以质疑,可以对质疑进行补充。为了激励学生,在这个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的给予鼓励或加分。

5、课堂小检测

以学案上最后的7个选择题为检测目标,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记忆。

6、归纳反馈:

先由学生自主归纳自己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然后教师再进行补充,加深学生的知识巩固。

7、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列举秦汉时期史学和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2)实地了解一下,我们附近有没有佛教寺院和道教胜地?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人人有哪些思想观念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同时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6.优质课说课案 篇六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主题涉及内容较多,鉴于其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我把本课分为了两个课时,本课时主要是从“市场配置资源”到“市场调节及弊端”再到“国家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条主线入手。

一、明确考纲 (1)考点一: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弊端;市场配置资源)

(2)考点二:宏观调控(必要性、目标、手段)

二、课程标准

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 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局限性; 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三、备考指要

综观 2011 年全国及各省市新课程高考试题,市场调节的优势、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其具体运用是考查的重点;以 2011 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措施、意义。

四、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三年级学生。

高三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积累增加,思维模式逐渐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思维能力提高。在本课内容之前已经有了相关的知识储备,比如价值规律、财政的作用等。但毕竟本课是高一所学,时隔较长,在知识网络的构建中有所欠缺,在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能力不够。这些能力需要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不断培养和加强。

四、教学目标:

根据 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A、识记市场配置资源、宏观调控相关知识

B、理解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弊端;(2)能力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运用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当前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并能针对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提出合理化的政府干预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本课重点放在了宏观调控(2)本课难点主要是学生学会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 五、教学方法 和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六、教学过程

高三复习教学总给人沉闷的感觉,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也不如以前活跃,我认为政治学科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我希望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以轻松的心态进入我的课堂,在师生之间的相互情感交流中学会巩固和运用枯燥的理论知识。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学生动在前,所以在本节课前就先下发导学案,引导学生对本课的知识体系有较具体的了解,同时围绕本课重点宏观调控,以课前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提前搜集关于国家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的相关措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分成四小组,明确目标,相互促进。

我的这节课以“水利”这条主线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简言之就是“一水到底”。

【情景探究一】:我以一组西南干旱的图片导入,探究“如果你是一个地方的管理者,你如何来调配这些水资源。引导学生清醒的认识到资源置的重要性 【情景探究 二】

】:一组农村受灾及水利设施不完善的图片,这个探究设置有两个目的:1、通过农村水利存在的问题看到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知识点,从而引出国家宏观调控;2、可以加深学生对国家政策的制定认同感进而达到了本课情感价值观的目标,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

念。

在处理本课重点“宏观调控”相关知识时,先通过组图从视觉上给学生以冲击,让学生对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亟需解决”产生强烈共鸣,进而拿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问题的形式,使学生在分析热点材料的同时复习了宏观调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三个核心知识点。

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是一个在实际运用中出现较多的知识点,在处理这个知识点上,我并没有先出材料再分析,而是在前一天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课后搜集关于国家水利设施建设一系列举措,课堂上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找出这些举措所对应的宏观调控的手段,然后通过我出示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归纳识记三个手段的特征。三个特征中经济手段是宏观调控较为重要的一个手段,也是做题经常会遇到的一个知识点,特别是经济政策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此处以表格的形式从两个政策的制定者和手机两个方面做了比较,以加深学生的映像。

在处理本课难点“知识点的运用”上,我主要采用了问题探究的形式。对于“市场调节及弊端”这个虽比较重要但相对好理解的知识点上,我用了一个选择题加以巩固,并以顺口溜的形势强化学生对这三个缺陷的区分。

而对于“宏观调控”这个常在主观题中出现的知识点,我先以分析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为问题,在使学生在掌握“分析类”题型的解题方法的同时,学会运用宏观调控的知识来分析热点材料。再以关于国家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这一系列举措所反应的宏观调控的手段的合作探究,学会用知识去看材料。最后拿出一道典型例题,带领学生运用知识点去解答实际问题。

为了活跃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在阐释价格、供求在竞争中是如何配置资源时,找学生到讲台画出图示,既落实了知识点,又增加了趣味性。

因是复习课,课后同学生一起总结了整节核心知识体系。

7.班会课说课稿 篇七

当前我们的学生中大部分已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独生子女的各方面条件不断提高,被叫“小皇帝”“公主”“小祖宗”已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少学生在一定程度存在着心胸狭窄,依赖性强;只能人人为我,不能我为人人。这次都是当前青少年成长中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一年级学生已有集体生活的体验,同学间交往增多,很有必要进行心中要想着别人,要谦让,要关心帮助同学的教育。

教学目标:

认知要求:知道同学之间友爱互助的故事。

行为要求:见同学、伙伴有困难能关心、帮助。

情感要求:愿意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教学重点:

初步养成你帮我、我帮你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让孩子们能真正做到团结、友爱,相互帮助。

教学设想:

本节主题班会课在深入浅出的教法及灵活多变的学法下,将本次班会的认知、情感乃至行为目标通过教师一步一步地“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思”、“议”、“辨”,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地领会。根据班会课一般的教学结构,我设计了“游戏导入明确主题→情景表演,辨析导行→运用观点,行为指导→榜样示范,拓展延伸→谈话总结,歌声升华”这五个基本环节。

第一个环节,通过“盲人过马路”的游戏,让正常儿童了解残疾人的不幸,激发他们的同情心。不仅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还能让他们在活动中产生的同情心逐步内化为一种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责任感,进而达到从小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第二个环节,创设情景表演教学,学生通过一个个很熟悉的学习生活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明白同学之间遇到不愉快的事要正确对待,要团结友爱;当别人有困难时要伸出援助之手,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第三个环节,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是低段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想一想、辨一辨,采用角色换位方式,使学生设身处地地运用观点解决问题,设置这一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运用观点的能力。让学生想一想,帮一帮,激发学生运用观点解决问题的兴趣,享受成功的快乐。在各组员积极动脑想办法帮助他人时,从中也明白了遇到这样的事情将如何去处理,深化了本课主题。

第四个环节,抓住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通过学生夸夸我们班曾经能主动帮助同学的学生和学生讲一讲在家主动帮父母做事,从而知道了平时哪些同学乐于助人,大力表扬同学们身边的活雷锋,使他们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自觉地去学习,无论在校,还是在家都要去帮助他人,在关心他人。

第五个环节,通过提问谈话,总结回顾本次班会的主题思想,并在一首与主题相关的歌曲中进一步升华主题内涵。

在教学设计中各环节连接紧密,过渡自然,层次清楚,各环节目的性明确。整体教学过程完整,教学力求体现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地统一,遵循学生认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控,矫正学生言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明确主题:

同学们,我们来做个“盲人过马路”的游戏,好吗?

师找个学生做盲人,蒙上眼睛,准备过马路。

当你被蒙住双眼成了盲人时,你觉得怎么样?这时你最需要什么?通过谈话,引出今天活动的课题:请让我来帮助你。

二、情景表演,辨析导行:

1、出示班上叶子青的画,看他的画多好呀,可是,他缺少一支红色的笔。所以,太阳没有涂上颜色。哪个小朋友愿意借给他一枝红色的笔呢?

愿意的同学,请给太阳涂上颜色,等他涂好后,让他说说他愿意帮助叶子青的理由。

2、小品表演

①课间两个小朋友追跑,一个同学不小心摔倒了。另一个小朋友一边说不是我撞的,就跑走了。

看完请学生说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师小结:同学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板书:团结友爱)

②写字时发现铅笔断了,问同桌借,可同桌不肯借给他。

看完请学生说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师小结: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板书:互相帮助)

三、运用观点,行为指导:

如果你是他们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请你开动脑筋帮他们一下好吗?我们采取各小组竞赛出点子,看哪组同学想的办法好,想的办法多,就评为“金点子”小组。

(1)学下课了在草坪上乱跑乱跳。

(2)美术课做手工,小明做了一个精致的火箭,可是桌子却布满了小明扔下的废纸屑。

(3)小红不爱吃青菜,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她吗?

(4)洋洋不会写作业,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吗?

(5)涛涛爱打架,别人都不愿理他,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吗?

四、榜样示范,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夸夸我们班曾经能主动帮助同学的学生。

2、小朋友,看着你们的笑脸,我想你们的爸爸、妈妈也一定在为你们高兴,那么你能说说你在家里怎么帮助大人做事的。集体背《新三字经》。

五、谈话总结,歌声升华:

今天这堂课,使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是呀,只要我们都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相互帮助,团结友爱,我们就会收获、很多的快乐、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美丽。

8.面试必看如何说课说课稿 篇八

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说课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说教材

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的。

二、说教法

主要是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后,恰当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解释教者是用的什么方法落实“双基”、渗透德育、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还要说出教者在教学中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的,在精华要害的知识上进行点拨,在能力生长点上强化训练,以及如何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同时说该课时如何使用教具、学具或电教手段。

三、说学法

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者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还要讲出教者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四、说课堂教学秩序

主要说明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课堂教学的结构安排和优化过程,以及教学层衔接与教学环节转换之间的逻辑关系。

说课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说课稿。说课稿不宣过长,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之内为宜。

第二,说课与授课,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教案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而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第三,说课的理论依据,要随说课的步骤提出,使教例与教理水乳交融,有机结合;要避免穿靴戴帽式的集中“说理”,造成教例与教理油水分离。

9.《浮力》复习课说课稿 篇九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浮力》为九年级第十三章《压强和浮力》的五、六二节,本章知识是以前力学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浮力》则主要讲述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是对密度、力、力的平衡、压强等知识的深化。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新教材力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浮力的产生。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养成协作、探究问题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弹簧秤、细线、水、大烧杯、食盐、鸡蛋、金属块等

二、说教法

通过设置情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把各知识点涉及的内容、问题展示给学生,以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为主,通过学生活动,把浮力知识有机地进行归纳,串联起来。得出解决浮力问题的一般方法,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对知识系统整理归纳和提炼的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采用多媒体和实验相结合,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及突破教学难点,同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本节课通过学生参与探究,相互交流,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创设“死海不死”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兴趣, 诱发探索欲望,引入复习课。采用多媒体,生动活泼,交互性好,能调动学生全部感官,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兴趣。

2、实验质疑,合作探究

(1)建立浮力概念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浮力现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出示问题1:如何证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增强学生的研究和探索欲望。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并由多媒体展现实验过程,得到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这样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过程中,复习了浮力的概念,突出了重点。

(2)探究浮力的大小

首先利用多媒体简单回顾阿基米德原理,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教师出示问题2:小东的爸爸买了一个玉制实心工艺品,小东想知道它的`密度,他利用了一个弹簧秤、一根细线和一盘清水,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方案。此题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来测密度,通过学生分组设计实验,体现学生探究意识,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既复习了实验,又突破了难点。

(3)探究浮沉的条件

教师出示问题3:鸡蛋放在清水中会怎样?怎样使鸡蛋上浮?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趣,学生会主动参与,从而分析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这一问题要运用力、密度、二力平衡等知识,体现知识的整体性。

(4)浮力的应用

教师出示问题4: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钢铁的密度比水大,为什么钢铁制造的轮船会漂浮在水面上呢?设置这一问题,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边分析边利用多媒体展示: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密度计。这部分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于潜水艇及飞艇的技术问题不必纠缠。>A*8N/K#v

(5)浮力知识小结

学习了浮力知识后,你有哪些收获?请把你的收获与同学交流分享。通过回顾交流来复习浮力主要知识点,可以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相互补充,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了学生。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浮力知识点,让学生对浮力的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3、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为了加深学生对浮力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上设计了三个典型习题,一道计算题,帮助学生学会利用浮力进行简单的计算,理清解题思路,一道有关吹泡泡的问题,体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一道将弹簧秤改装成测浮力装置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采用内容式板书,使学生对本节知识一目了然,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

浮力的大小(注意:浸没和部分浸入)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方向

适用条件 液体和气体

从力的角度: 从密度角度(实心)

浮 F浮>G 上浮 ρ物 < ρ液

力 浮沉的条件 F浮=G 悬浮 ρ物 =ρ液 =-F=

F浮ρ液

轮船、密度计(漂浮)称重法:F浮=G物-F

应用 潜水艇 计算 排液法:F浮=G排=ρ液gV排

气球和飞艇平衡法:F 浮=G物(漂浮或悬浮)

六、说教学效果评估

本节课内容多,概念性强,学生复习时,有一定的难度。复习中,既要注重知识的复习巩固,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积极参与探究,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阿基米德原理是一条重要规律,虽然实验简单,但对初中生的思维难度较大,复习演示,对提高潜能生、优秀生都有很大帮助。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浸入”、“露出”、“上浮”、“漂浮”等词的认识模糊,对物理状态不知道就急于下结论,我通过习题澄清认识,释疑解惑。课堂上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以新课程理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让学生热爱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

附:例题和习题

例题:

(1)质量为1000千克,体积为800分米的鱼雷,在水中上浮还是下沉?

(2)一艘轮船从海面驶入到河面上,它所的受的浮力怎么变化?它从海面驶入河面船身是浮起来一些还是沉下去一些?

习题:

(1)质量为250克的物体静止在水中,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这个物体的体积是多少,它的密度是多少?

(2)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小朋友用吸管吹泡泡,开始时上升,随后便下降,这是为什么?

(3)将弹簧秤改造成一个可以直接测浮力大小的装置。

【《浮力》复习课说课稿】相关文章:

1.浮力复习课说课稿

2.《浮力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3.浮力复习课件

4.《马说》复习课的说课稿

5.浮力的说课稿

6.浮力物理说课稿

7.《浮力》说课稿

8.浮力说课稿课件

10.公开课说课稿 篇十

说教材:我们班幼儿没有印画经验,所以本节课我选了一节比较新颖的活动《迷彩服》,因为我班幼儿是第一次接触印画画,所以我要求小朋友印画的作品不是很难,印一幅迷彩服作品。

说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纸团印画的方法来装饰迷彩服(重难点)

2.培养幼儿的印画兴趣。

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运用了谈话法、提问法、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说活动准备:活动准备:颜料、颜料盘、树枝画若干

说教学程序设计:

教师首先以情景和提问等方式导入,然后引到教师的主题,教师再通过示范,和讲述等让幼儿对印画产生兴趣,最后让幼儿自己完成印画作品。

说活动过程:

1.教师跟随音乐踏正步走出来,引起幼儿的注意。

2.你觉得老师的衣服怎么样?

3.你知道这衣服的名字是什么?(迷彩服)

4.这迷彩服穿着在身上多神气啊!你们想穿吗?可是,你们看这里只有这白白的服装,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用纸

团印画迷彩服)

5.谁来将这套衣服变成迷彩服(幼儿印画,师用简短的语句解说,拿一拿------蘸一蘸------按一按------换地方------印一印)

6.小朋友,这里还有许多的服装要变成迷彩服,在变的时候一个纸团只能蘸一种颜色,这样你的迷彩服才是干干净净的,每组小朋友要一起将白色服装变成迷彩服.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1)要一起作画迷彩服

(2)一个纸团不能蘸两重颜色(3)保持画面,桌面,手脸干净。

7.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公开课教案

活动班级:小班

组织教师:侯芳

活动科目:美术

活动主题:迷彩服

活动目标:1.尝试用纸团印画的方法来装饰迷彩服(重难点)。

2.培养幼儿的印画兴趣。

活动准备:绿、黄颜料若干纸团若干制作衣服若干 活动过程:1.教师跟随音乐踏正步走出来,引起幼儿的注意。

2.你觉得老师的衣服怎么样?

3.你知道这衣服的名字是什么?(迷彩服)

4.这迷彩服穿着在身上多神气啊!你们想穿吗?可是,你们看这里只有这白白的服装,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用纸团印画迷彩服)

5.谁来将这套衣服变成迷彩服(幼儿印画,师用简短的语句解说,拿一拿------蘸一蘸------按一按------换地方------印一印)

6.小朋友,这里还有许多的服装要变成迷彩服,在变的时候一个纸团只能蘸一种颜色,这样你的迷彩服才是干干净净的,每组小朋友要一起将白色服装变成迷彩服.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1)要一起作画迷彩服

(2)一个纸团不能蘸两重颜色(3)保持画面,桌面,手脸干净。

7.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公开课反思

本节课优点:教师的导入非常的形象,环节也比较紧凑,因为我班孩子从来没接触过印画,所以对本节课比较感兴趣,在最后环节幼儿的完成率也很高,大部分幼儿都完成了,而且作品也很漂亮,所以目标也达成的很好。

不足之处:由于我班幼儿是第一次接触印画,虽然他们感兴趣,但是在操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不是很清楚,也有原因是教师在引导时候没有讲清楚规则,导致好多幼儿在制作时把颜料弄到了衣服上;本节课教师语速非常的快,在最后一环节当幼儿完成作品后,应该叫几个幼儿去评价一下作品。

班级:小班

教师:侯芳

上一篇:关于实施税收专业化管理的若干思考下一篇: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