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学生视觉文化素养的途径

2024-11-18

发展中学生视觉文化素养的途径(8篇)

1.发展中学生视觉文化素养的途径 篇一

中学生视觉素养论文:关于中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

设计

摘要:图像和文字一样,都是“抽象”的,只有学会理解它的“语言”,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图像传达的意义。因此,要提高中学生解读图像的能力,首先需要他们学会观察分析图像的视觉艺术元素,比如图像的细节、构图方式、景别等。作者围绕训练学生理解这些视觉元素展开,希望学生学会通过分析图像中的视觉艺术元素深刻全面解读图像传达的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关键词:中学生视觉素养;课堂教学;信息传达 引言

当今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信息越来越多地用图形、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今天的中学生沉浸在这个图像的时代,培养中学生的视觉素养越来越迫切。视觉素养其实就是一种解读图像信息并利用图像传达信息的能力,它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即图像和文字一样,也有自己的语言,是可以解读的,而且这种能力经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因此,对中学生视觉素养教育的目的要具体、明确,中学生要能够理解图形、图像、图表、图标和视频等视觉现象背后所包含的意义,能够解释视觉材料的制作者如何使用这些视觉工具来表达他的思想,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够使用视觉工具

表达自己的思想。本着这样的原则,本文将从图像的细节、构图方式、景别、图像对文章的作用四个方面对课堂上培养视觉素养的课程展开设计。

一、中学生视觉能力应当包含的内容 1 图片的细节

图像同文字一样,也有表达自己含义的语言,只是它借助各种视觉艺术要素,如线条、明暗、景别等来表达意念、情感、格调等无法川语言直接描述的内容。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必须让学生学会“读懂”这些视觉艺术元素。

要读懂图像,首先要学会仔细观察图像,分析细节与整幅图像的关系,根据图像的细节分析图像所能传达m的信息,这属于图像内容的解读能力。以《清叫上河图》为例。人们如果想分析这幅图像,首先要去注意这幅图像的各处细节,比如农夫在地里耕田、有钱人扫墓归来、河上的彩虹等点点滴滴的细节,优秀的图像作品非常善于用细节来传达关键信息。

2,图像的构图方式

根据哲学上的观点,形式与内容总是相辅相承的,因此,要解读图像信息还需要解读图像的形式,比如图像的明暗、动静、线条等等。在我国古代绘画理论中常把构图称为“经营位置”,把构图比做商业的苦心经营,由此可见构图在绘

画中的重要性。图像的景别

在摄影和摄像中,摄者根据所要传达的信息选取不同景别的镜头,比如拍摄人物与周围人的关系一般用全景,拍摄一个人的表情会用特写。刚像景别不同,传达信息的侧重点不同,学生要学会分析图像的景别,根据图像上的内容和图像外的内容分析图像信息。因此。需要培养学生根据图像景别传达信息的能力 图像与文字的关系

图像与文字的关系一直作为理论传统,也作为诗学、美学等永恒话题而延续。米歇尔把图像与文字的关系看成是复杂的“缝合”关系,它们相互补充、相互统一,相互赋予对方活力,同时又保持着各自的独立和野性。在过去,是文字压抑了图像,如今,在视觉文化占主导的时代背景下,图像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它和文字一起传达信息。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需要让学生学会理解图像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二、培养中学生视觉素养的实践框架: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

根据中学生视觉能力应该包含的内容以及视觉能力培养的特点,本教学设计的实践框架如下:

教学设计要素一:培养学生根据图像细节解读图像的能力

设计本部分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抓住图像的细节,并以整幅图片为背景解读图像细节的能力。其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如下:

(1)寻找图片的细节。教师分给学生一些典型图片,让学生寻找图片上传达特定意义的细节,学生找到以后,教师提问“你是怎么找到它们的”、“你认为这个细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意图”,通过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对刚才的过程进行反思,把图片细节的解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图片匹配。教师选取一些具有典型细节的图片,并把细节部分剪下来,让学生找出和原图相匹配的部分。在寻找时,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完成任务之后,教师提出反思问题“你们在匹配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最后你们是如何找到与原图片相匹配的那部分图片的”,让学生通过问题反思图片细节和原图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要素二:培养学生根据图像的构图方式解读图像的能力

设计本部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在整幅图片的构图中找出结构元素的能力,比如前景色和背景色、是否对称、是动还是静、图片的感情基调等。和“观察图片的细节相比”,本部分的设计主要集中在图片的结构而非内容上。

本部分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是寻找结构的相似性。教师提前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构图方式的图片,然后分发给学生,并呈现任务——让学生比较这些图片构图方式存在哪些不同,并阐述不同的构图方式会产生何种不同的视觉传达效果。然后教师再向学生介绍一些图片构图方面的知识,比如构图元素的种类——图片的几何形状(三角形、矩形、圆形等这些在图像构图中非常明显的几何图形)、图片的明暗、留白等。教学设计要素三:培养学生根据图像的景别解读图像的能力

本部分主要分析图像的三种景别——特写、中景和远景,学生通过分析同一图像内容的不同景别,体会到从不同景别的图像中可以读出不同的信息。

本部分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是分析不同景别的图像在传达意义时的不同。

教师选取同一内容不同景别的三张图片,比如人的特写、中景和远景照片。教师分别展示这三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同时写出作者想要传达的意义。然后教师做出提示,让学生在描述人的特写图片时注重描写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细节,描述中景图片时注重人物的动作、体态以及和

近处周围事物的关系,描述全景图片时注重人物与他之外的大背景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最后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所写的内容,并让每个小组总结特写、中景、远景在视觉传达上的优缺点:特写可以着重突出展示事物的细节,但不能表达和周围事物的关系:中景可以展示事物的某些细节,可以表示和近处周围事物的关系,但不能突出细节:全景特别能够突出画面主体和周围大背景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要素四: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图像的作用 设计本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文章中图像的作用,比如作为文章内容的例子、内容的证据、进一步解释文字信息等等。

本部分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是让学生在书中找出图片具有不同作用的例子。

教师首先出示任务:让学生在某典型教材中找出具有不同作用的图片。然后向学生提示文章引用图片可以有多种目的,比如可以用来作为例子——用图片来说明文章中的概念、原理;可以作为证据——用一些纪实的照片或者表示数据的图片来着重加强自己的观点,使观众更加信服。

教师做出提示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内部分工,对教材中的图片进行分析,并归纳出这些图片和文字之间还

存在哪些其他的关系。

三、中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前景展望

在我国,专门的视觉素养教育实践很少,学生一般没经过专业性的视觉训练,但是我们也可喜地看到,视觉素养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相信在实践的过程中,视觉素养培养的课程设计涉及的方面会越来越广,体系会逐渐得以完善。

除了在有条件的地区对学生开设专门的视觉素养培养课程外,还可以把视觉素养整合到其他课程之中,一方面可以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视觉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视觉素养的培养和其他课程的培养目标有很大差别,施教时更加离不开社会,我们势必要加强学校教育和社会的联系,使视觉素养培养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丁卫泽,基于视觉文本的课堂教学与视觉素养培养[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10)[3]王银环,欧洲中学视觉素养教育特色分析与借鉴意义[j],教育前沿,2008,(6)

2.发展中学生视觉文化素养的途径 篇二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传统文化,素质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 大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程度, 直接影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是高等学校加强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 也是全面推进高等学校德育、孕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之一。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思考, 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深入奠定基础, 提供动力。

一、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 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 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从精神层面支撑一个人内在修养的重要因素。在大学生群体中, 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 即使是在大学校园中, 损坏公物、买饭插队的现象也多有存在。这均体现出了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欠缺。纵观我国的传统文化, 关于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容比比皆是。儒家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它能够指引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因此, 将传统文化贯穿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当中, 是很有必要的。

2. 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 升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一方面, 通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大学生们可以全面透彻地了解我国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道德风尚。在对于悠久历史文化的敬仰当中, 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明白我们的民族、敬佩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的民族。另一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着很多提升大学生民族自信心的动人片段。如“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毅情操、“三军可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的浩然正气, 都是值得我们为之自豪的民族精神。大学生们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学习, 必定能够大大提升民族自信心。

3.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净化社会不良风气。在当今生活节奏加快及追求经济发展的社会大潮当中, 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情况越来越多, 大学生难免会受到这种浮躁、享乐的思想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就像是在这片焦躁的空气中带来了一丝清凉, 指引大学生们在物质烈火的包围中看到甘露的存在, 使得他们意识到, 物质不是生活的全部, 金钱不是人生的追求。传统文化中一脉相承的正能量, 可以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定过程提供有力指引, 为其剔除当前社会中的不良风气, 还大学生一个正确、纯净的成长环境。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的不足

笔者以问卷的形式在本校进行过一次关于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 有效收回98份, 其中, 男性被调查者62人, 女性被调查者38人。本次样本有效率为98%, 结果具有参考价值。调查问卷中, 主要涉及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如何选择接受、对于传统文化现状及其发展的看法等方面。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细致统计, 笔者发现, 在大学生平时选择阅读的书籍类别中, 60%以上的学生都选择了“小说杂志”, 只有10%左右的女生选择了历史、文学类。在对于文化类别的偏好上, 大多数被访者选择了日韩文化, 紧随其后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文化内容, 偏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只占了不足30%。很多学生表示, 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 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比较少, 即使有所涉及, 也较难对其产生兴趣。但是, 在关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意愿方面, 65%的学生表示支持, 但25%的学生认为, 很想了解, 只是缺乏了解的途径。与此同时, 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 传统文化十分重要, 不仅需要自身的掌握, 更需要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我们也要看到,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所持的态度是有所保留的, 这需要不断加强文化环境建设, 营造良好氛围, 拓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 笔者认为, 当前我国大学生传统文化培养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不足, 导致学生对其了解程度不足, 兴趣不高。第二, 关于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力度及实践支撑不够, 无法适应大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第三, 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强, 造成其在大学生头脑中的印象缺失严重。

三、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对策建议

1.在大学中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我国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已经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上升到的了国家任务的高度。其中更是提到了要在高等学校当中, 面向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也为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即开设课程。我们可以采取在大学当中开设通识课程的方式。在当前的大学课程设置中, 已经有不少学校采取了以通识选修课的方式呈现不同主题教学内容的形式。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内容也可以作为一个专题教学模块予以增加。将其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一方面, 不会影响到各专业课程的正常进行, 另一方面, 让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主进行选择, 更能够提升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另外, 上述调查结果已经显示, 大学生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渴求程度还是相当之高的, 相信相关领域选修课的开设, 一定能够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

2.深度发掘专业学科中的人文内涵。实际上, 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并不是一定要通过专门开设以之为专题的课程这一个途径才能实现的。传统文化随着我国几千年历史流传下来, 早已经渗透到了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 只要仔细观察便会发现, 各领域的学习当中, 处处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当然, 传播传统文化的生力军仍然集中在文科学科当中, 如语文、哲学、历史等等。在这些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 要尤其注意将知识侧重向学科的人文内涵方向挖掘。一个专题知识, 可以全面综合其精神内涵、哲学渊源、历史发展、人文精神, 甚至是其中所蕴含的民风民俗、审美情趣、语言文化等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即使是在自然学科的教学当中, 也可以加强对其学科背景、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关注。只要大学教师们注意抓住各学科教学中的每个得以渗透出传统文化素养的机会, 着力开掘, 将其中的传统文化予以放大展现, 学生便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时刻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并在不断影响中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3.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方式。在许多高校的实际教学当中, 不乏“效果平平”的实践反馈, 虽然大学的教学内容较之中小学阶段而言专业、深入了很多, 但是仍然可以通过教学方式的巧妙创新来将其灵活呈现的。例如,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运用、悬念设置等方式, 增强课程导入环节的吸引力。在课程进行当中, 尽可能多地向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传统文化拓展资料, 开拓学生思路与视野。课堂教学结束后, 通过为学生布置形式多样的探究、互助活动实现对已有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的延伸。通过多方面的教学方式创新, 灵动传统文化教学课堂, 让学生喜欢传统文化、向往传统文化、掌握传统文化。

4.提高大学教师传统文化素质。若要实现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提升, 大学教师首先要具备足够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各高校在以专业领域学术成就衡量教师教学成绩的同时, 还应当将传统文化素质高低与否纳入到教师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当中, 从刚性角度提升大学教师对于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质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 各高校也应当定期分专题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传统文化培训, 并且从工作与生活细节出发进行相应监督, 在为学生提供传统文化教学奠定基础的同时, 身体力行, 为学生在自身行动中落实传统文化精神树立榜样。

5.完善大学教材传统文化内容。教师的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对于课程教材的一种实际展现。因此, 一门课程的教材编写得是否完善、精彩, 直接关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然而, 当前的大学传统文化教材, 多以“概论”、“通论”的形式出现, 力求将全部知识包含于一部教材当中, 反而造成了整本教材“大”、“空”的结果。华而不实地对每个知识部分一带而过, 不仅使得整个教材仓促、空洞, 学生阅读后更是无法有效了解任何一部分的传统文化知识, 自然也就不用提将其内化为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了。

笔者认为, 与其均匀受力, 却无一重点, 倒不如着力于某一点上, 充分深入进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想要利用短短的高校教学时间实现学生的全部掌握, 显然是不现实的。不如转换思路, 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特长”, 将总论式的传统文化教材拆分成为一个个专题, 在每个专题当中花时间、下力气, 力争将每个小专题教材都编写得深入、细致、生动。学生依据个人喜好选择学习, 真正达到“学一门、懂一门、精一门”的良好效果。只有从教材编写这一根源进行扭转和改善, 才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切实接受, 进而将其中的精髓运用到自身素质的提升当中。

综上所述, 当前大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仍有欠缺之处。教材编写不够深入、教学方式不够灵活、文化挖掘不够专注等不足多有显现, 造成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接触途径不足, 传统文化素质提升陷入僵局。各高等教育环节都应当通过完善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每个细节, 将大学传统文化教学提升到一个有机整体的高度, 有效增加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 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自身德行当中, 吸收外化为道德素养予以展现, 有力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这是当前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更是助力国家精神发展的崇高使命。

参考文献

[1]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7.

3.发展中学生视觉文化素养的途径 篇三

[关键词] 博雅教育; 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 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 课程开发; 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聂竹明(1981—),男,安徽怀宁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数字化学习研究。E-mail:zmnie@126.com。

一、引 言

“读图时代来临,‘观看’不再是简单的行为。对‘真善美’的‘解蔽’,需要‘明亮’的眼睛,更需要‘敏感’的心灵。媒介发达社会,‘交流’不仅是人与人的沟通,媒体的中介作用无不蕴含其中。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培养成为必需关注的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命题。”[1]当前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学习环境处处被视觉信息和媒介信息所包围,虽然大学生是具有一定自主能力的群体,但是如何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内容并促进学习,还是需要对大学生开展相关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响应时代召唤,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应运而生,为构建具有世界胸怀、体现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技术专业新课程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出自己的精心探索。”[2]2001年,我们面向教育技术学与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首开“视觉文化信息技术”课程;2005年自主开发了“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并开始在南京师范大学为本科生开设。课程在2006年入选南京师范大学首批“博雅课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课程在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分别被评选为“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见证了课程发展与完善的足迹,至今已整整十年。回顾十年历程,从课程的提出到课程的完善,经历了课程设计、课程实现等阶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南国农先生评价该课程“为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为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探索思路”。[3]

二、开设缘由:响应时代文化形

态转变,建构特色课程平台

“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的开发源于对当代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教学改革的强烈愿望,源于一种对文化和生命意义的激情与感悟,源于一种对当前表意的焦虑与反思,源于一种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神圣责任感。我们企望努力揭示出视觉文化和现代媒体的意义价值,探寻某些有益的结构方式,耐人寻味地表达精致多样的精神资源与心灵追求,淋漓酣畅地抒发民族精神气派,并希望被其他民族尽可能多地认识理解,在灵魂深处相互交流、彼此感动。”[4]

(一)读图时代文化形态转变:提出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在媒介社会与读图时代中,媒体与视觉文化的价值越发突出。信息传播的形态随着科技进步与媒介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在视觉文化影响不断深入的社会中,人类的视觉经验正从基于文本的阅读向基于图像的阅读转变。视觉文化成为当今文化的主流形态,社会的媒介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耳濡目染,影响持久深远。当代国民除了需要具备传统的文字读写能力,还必须具备读图用图的能力,方能适应视觉传播发达的媒介环境。媒介信息的处理能力成为生活的普遍需要,媒介素养成为信息时代大众的基本文化素养。然而,人们对媒介信息“读、解、用”的能力和修养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训练和文化熏陶才能提高。这是当代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二)“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特色课程建构:培养教育技术人才和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平台

大众 “读图”的修养与能力的提升,需要经过长期的教育训练与文化熏陶。而教育者本身的审美与文化素养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众的学习效果。当代大学生审美素养与能力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与精神状况。“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为国内高校首开,是自主设计开发的面向教育技术学专业与大学生文化教育的新型课程。课程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文化教育的角度出发,融合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以静、动态艺术样式和网络文化新形态的读、解、用为主要学习内容,以提升大学生视觉素养为主要目标,提高大学生运用媒介来进行思想表达、学习改进与社会交流的能力。

三、课程特色:以新理念构建课程内容

体系,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类文化领域的信息载体样式不断演变,传播形式不断变革。与之相适应,人的信息能力的内涵与标准必须与时俱进,需要不断更新策略和方式加以培养。

(一)面向读图时代教育技术人才培训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设计新理念、新角度

根据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面向不同学科对象的需要,精心设置特定的与人生艺术和素质成长相关的教学目标,做到新理念、新起点、新角度。如面向具有信息技术、传播理论与视觉艺术基础知识的学习者,使学习者将分别习得的图形、摄影和摄像的视觉艺术能力和信息处理的技术技能有机地融为一体,用于传播实践,开发学习资源,培养良好的视觉素养、媒介素养,并转化为一种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意识。进而有效地应用于教育传播实践,开发新颖、有利于国民素质良好发展的文化素质教育学习资源。

(二)构建体现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实践素质培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课程鲜明地体现了信息时代的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的特色,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目标上,素养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读图时代”,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培养效果与视觉文化资源建设的质量是紧密相关的。课程将内涵丰富、形象直观的民族视觉文化开发转换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参与对家园之美、生活之美、传统文化之美的亲身感悟与体验,使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实现学生素养培养和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

内容上,以共相层面学习与跨学科理论为支持。无论是静态的绘画、雕塑、建筑、摄影和书法,还是动态的电影、电视、动画和网络多媒体文化,不仅仅是外在的视觉结构样式,同时还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内涵意义。区别于以往针对如“摄影”、“影视”和“多媒体”等具体的和个别的视觉资源类型的研究,而将学习对象提升到了“形而上”的共相层面,探索视觉表达样式与内涵意义之间的关系。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视觉文化对学生的培养具有跨学科的性质,促使学生自觉应用符号学、现象学和视觉心理学等理论工具,真正发挥既博又雅的课程功效。

方法上,理论建构与资源开发相辅相依。依托视觉文化研究成果,以科研带动教学,以资源支持教学;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以传统文化资源为学习内容的虚拟学习社区,以多媒体技术和丰富的案例资源为支持,创设恰当的媒介环境和现实环境,促进师生互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紧密结合。

(三)人文价值追求——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一种执著的文化追求。建设视觉文化资源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长远策略,也是进行文化寻根,激发爱国情怀,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觉意识”的有效途径。它使得师生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超越了工具理性和专业局限。

“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为实现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课程开发人员发挥教育技术设计学习资源和优化学习过程的专业优势,将形象见证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化遗产设计开发成为“复活”的、“能看得见”的、有“身临其境”般传播效果的数字化历史教科书,从而创造优质的文化环境与学习条件,使学习者感知文化精华、领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进而主动建构各自的精神家园,自觉担负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实现文化传承和自我发展的有机统一。文化自觉意识的层次如图1所示。

四、课程设计:以博雅理念为

指导,教育技术为支撑

作为博雅课程的“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不同于普通的视觉素养、媒介素养课程,它以博雅理念为指导,以教育技术为支撑,深化了课程基础,丰富了课程内容,提升了课程目标。

(一)制定课程目标

制定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首要工作。博雅理念指导下的课程目标:一是提高大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即提高面对各种视觉信息、媒介信息时的选择、理解、批判、应用、创造等能力,以及将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内化为自身素养的自觉意识;二是提升大学生的博雅气质,即在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通过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发展、意识的提升,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典雅之人。

(二)建构课程模型

“课程模型是指课程规划的简要表现方式。”[5]课程模型的建构为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导向,无论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还是课程实践的开展。本课程模型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先行组织者;核心层——知识、理解和能力;提升层——自觉意识。该课程模型简称为“Advance Organizer-KUA-Self Consciousness”模型。其中K代表“Knowledge”——知识,U代表“Understanding”——理解,A代表“Ability”——能力。在课程模型中,博雅理念始终贯穿其中(如图2所示)。课程模型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课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有利于课程的开展。

(三)设计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6]优秀的内容是达到课程目标的关键。选择的课程内容既包含了丰富的现代文化,又包含了璀璨的传统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提升学生批判、欣赏现代文化的能力,以及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课程内容的设计从“知识模式knowledge of Fact”、“理解模式Understanding of Interpretation”和“能力模式Ability of Evaluation and Action”三个层面入手,紧扣读图时代和媒介文化环境下的“观看”行为特点,阐释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媒介传播的特征与影响,推动大学生能力的发展,促进大学生自觉意识的提高。

(四)开发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织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综合。”[7]基于课程资源的定义,对“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资源进行了界定,包括课程所涉及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因此开发的课程资源形式多样。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包括物质资源开发原则、人力资源开发原则和信息资源开发原则,并保证在开发资源的过程中不偏离初衷,有助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研究。

(五)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突出自主探究与团队合作。课程方法以科研带动教学,以资源支持教学,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以传统文化资源为学习内容的虚拟学习社区;以多媒体技术和丰富的案例资源为支持,创设恰当的媒介环境和现实环境,促进师生互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紧密结合。课程设计以博雅理念为指导,通过制定目标、建构课程模型、设计课程内容、开发课程资源以及选择课程方法,通过实践验证后分别进行调整,使课程逐步完善。如图3所示。

五、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

在课程的实现过程中,我们既注重理论的探究,又强调实践的开展,两者的结合共同推动了课程的发展。

(一)理论建构:课程与科研相融合

“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博雅课程形成了特色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出版了《视觉文化概论》专著,编写了《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教材与《媒介素养百科全书》。课程在丰富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侧重于培养他们对视觉信息和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批判、应用、创造等能力,提高自觉意识,并发展成博雅之人。

在深入研究基础上,于2003年年底公开出版国内首部视觉文化专著《视觉文化概论》。该书从信息技术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视角出发,以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时代文化素养为目标,以静态艺术样式、动态艺术样式和网络文化样式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体现了鲜明的信息时代的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2006年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并被我国电化教育专业开创者与奠基人南国农先生推荐。书评《你具备视觉素养吗——<视觉文化概论>简评》发表于《文汇报》(2004年9月22日),陆续被中国网、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美术人才网等知名网络传媒转载。同时,发表了系列视觉素养、媒介素养相关论文,如《视觉素养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8]《博雅理念下的媒介素养教育——促进人的终身发展》、[9]《〈易〉传蕴含的技术思想对教育技术的启示》、[10]《教育技术支持的精品课程建设范式探析——以国家级精品课程“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为例》、[11]《高校博雅课程混合式学习研究与实践——以“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为个案》[12]等,这些论文是对课程理论研究的表述,有助于将“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的相关研究进行推广。

与“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相配套,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了“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课程,两门课程各有侧重、互为借鉴、相互融合。“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自2001年起面向教育技术研究生开设,课程内容针对两部分教学对象各有侧重。专业修养课是面向教育技术专业、传播学专业和影像专业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于使学习者将视觉艺术能力和信息处理的技术技能有机融合,转化成为有效运用视觉手段表达思想的深厚文化修养。而“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素质教育课则是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于媒介解读能力与媒介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以感悟家园活动为设计起点,采用比较的方法和历史的观点,将先进文化吸收与民族精神传承相融合。课程侧重选择与开发能够体现历史进程和多元文化特征、可促进文化反思并实现“从眼睛到心灵”传播效果的教学资源。

(二)实践探索:开发特色学习资源

为支持课程和科研的持续发展,我们不断开发、完善特色学习资源。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特色,要求我们的教学科研不能仅限于泛泛的理论空谈,而应该是新视野、新理念指导下的学习理论与学习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创设活动。我们怀着“乡愁”和建设精神家园的努力,对我国历代视觉教育资源(从先秦到当代)进行全面梳理,剖析其历史意义,探究其现实价值。

首先是“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网站(http://www.fromeyes.cn)。网站目标追求明确,设计理念清晰,获2005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专题教育网站一等奖。学习资源开发体现以信息技术为支持、以民族文化为资源、以培养视觉素养和文化自觉意识为目标的研究特色。聚焦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文化资源开发和视觉素养培养策略研究实践,实现理论研究与资源开发、民族文化发掘与视觉素养培养、个人体验与群体交流等多方面结合,真正实现“从眼睛到心灵”的思想追求与教育目标。其内容不断丰富,资料不断更新。网站充分发挥了网络平台优势,用于交流有关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收集全社会的思想结晶,推动相关研究的发展,促进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其次是“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网站(http://kc.njnu.edu.cn/sjwh/default.aspx)。网站建立在“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的基础上,课程网站的开发有力地支持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训练与提升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促进大学生通过平台更好地交流和共享研究体会与成果。

六、课程成果:应用与价值实现

经过多年的努力,“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推广和应用,体现了其价值和意义。

(一)课程成果应用

多篇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相关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其他期刊与网站转载。“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网站目前的访问人次已达240余万次,课件资源被下载5万多次,图片被查看7万多次,网站获2005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主题网站一等奖;“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网站成为大学生课外探究学习的有效资源,帮助大学生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教师在张舒予教授的影响下分别开设了相关课程。如安徽师范大学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公共选修课“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面向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了“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选修课,面向摄影专业开设了“视觉文化”选修课;苏州科技学院开设了公共选修课“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江南大学开设了公共选修课“视觉文化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开设了专业选修课“教育技术视野下的视觉文化研究”;温州大学开设了公共选修课“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具体见表1。研究成果影响深远,推动了视觉素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在全国的发展。

(二)课程成果价值

第一,促进大学生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发展。“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模型的设计、资源的开发、网站的建设等,都对大学生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学生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提高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的转变、能力的提高、行为的变化、意识的提升等方面。博雅理念下的“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不仅促进大学生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的发展,还有利于他们发展成为博雅之人。

第二,提高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资源的质量。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资源的设计原则为资源的开发提供导向作用,使开发出来的教育资源更符合大学生的特点,更适应时代的要求,相对已有的资源在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既可以扩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广度,又加深了学生理解的深度,还能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批判性思维、负责任的态度、高尚的媒介道德和审美情趣等,有利于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目标的达成。

第三,推动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我们的研究成果带动很多高校的教育技术专业教师,他们纷纷尝试在所在的学校开设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的“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教材、课程网站和教学资源为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得到了教育技术同行的肯定与认可。课题研究成果影响深远,推动了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在全国的发展。

第四,进一步预期成果:教材及工具书《媒介素养百科全书》。目前为止,我们已出版了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教材,工具书《媒介素养百科全书》正处在修订出版阶段,希望通过教材和工具书的出版促进大众对视觉素养、媒介素养的了解和认知,并提高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 [2] [4] 张舒予.“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DB/OL].http://kc.njnu.edu.cn/sjwh/Index.aspx,2011-10-18.

[3] http://kc.njnu.edu.cn/sjwh/PJ_NGN.aspx,2011-10-18.

[5] 白传之.试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模型的建构[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7):70~73.

[6] [美]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等译.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8.

[7] 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1~26.

[8] 张舒予,王帆.视觉素养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J].当代传播,2008,(4):27~29.

[9] 赵慧臣,张舒予.博雅理念下的媒介素养教育:促进人的终身发展[J].现代教育管理,2009,(5):11~13.

[10] 赵慧臣,张舒予.《易传》蕴含的技术思想对教育技术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9,(5):5~9.

[11] 聂竹明,张舒予.教育技术支持的精品课程建设范式探析——以国家级精品课程“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0,(2):63~67.

4.中学生文学素养培养途径的探略 篇四

中学生文学素养培养途径的探略

摘要:必备的文学素养是中学生身心成长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以及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培养文学素养可以让中学生接受优秀的文学熏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陶冶情操。

关键词: 文学素养

中学生

培养

探究 正文:

一:文学素养的定义及内涵

关于文学素养的定义及内涵这个话题的探讨由来已久,千百年来无数的文化学者或者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以及不计其数的一线基层教育工作者为此著书立说,他们都试图通过系统的理论阐述或讲解来向世人证明他们在对这一命题的探讨和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然而“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由于大家对于这一话题所持的立场和观点不同,所以造成了知识界,学术界以及教育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关于”文学素养”的定义及其内涵到底是什么便自然而然的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命题。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贯彻执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新的眼光和角度重新审视“文学素养”这一课题并为此做出了切实的贡献和努力,国内知名教育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对这一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较之以前也都有了更大的进展,于是更多的研究文学素养的论文和专著开始在全国各种期刊上发表,开始出现在全国各地满目琳琅的图书馆的书架上,大家开始求同存异,希望在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和理解上取得广泛的共识。功夫不负有心人,来自浙江省诸暨市某中学的陈蕾老师成了在这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排头兵。她用自己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畅达洗练的文字对“文学素养”这一词汇做出了明确的解释:1“文学素养”:又称文学艺术素养,即读者对各种文艺体裁,文艺发展史,文艺发展现状,文艺自身的技巧手法,创作规律,艺术特征的熟悉和了解。”时隔不久又有专业人士提出了一个更具概括力和说服力的观点:文学素养实际上指的是人们在文学实践过程中所培养起来的文学经验或素质,它包括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或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在我看来所谓的“文学素养”就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在文学创作、交流、传播等行为及语言、思想上的水平。而中学生文学素养则是指受教育的主体在中学阶段对于文学作品阅读,欣赏或者创作的能力。它在中学生身上最核心的体现便是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包括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想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作文写作能力等。

二:培养文学素养对于中学生的重要意义

我们常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早在清末民初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就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欧洲则国雄于欧洲,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的未来都离不开自己国家自己民族青少年的努力,所有未竟的事业都有待于这些年轻的一代去付诸实践,所以说在青少年身上肩负着民族的使命和国家的希望。然而怎样才能让这些祖国的花朵永葆青春的活力,花开不败永不凋谢直到他们顺利的成人成才用于担当民族的大人挺起国家的脊梁这必然成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答案不言而喻,要让这些学生健康茁壮成长的最好办法莫过于让其接受良好的教育,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他的学生所说的那样:要让荒芜的土地不再荒芜,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种上庄稼,然后对其施肥,灌溉····于此同理要让我们的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通过教育在他们的头脑中播撒下智慧的种子,让其生根,发芽紧接着繁衍生息直至开花结果。可是现实中我们的受教主体——中学生由于年龄和心智上的不成熟,他们似乎很不愿意顺着我们的思维向前,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应当有自我选择的权利而父母长辈老师对其的教诲便成了他们成长路上的羁绊和阻碍,于是他们往往以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或者是刻意唱反调的形式来表达对我们的抗议,所以无论我们多么美好的愿景在他们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面对学生的叛逆心理我们是否就此陷入了山重水复进退维谷的境地呢?当然不是,因为你会发现教育中文学素养的培养会在很大程度上带给我们柳暗花明的惊喜,2:潘涌《论语文教育的文学教育》指出:“文学教育······引导个体生命渐悟天道和人道,以审美的姿态去对待天,地,人,倾听天籁,体察心音,把握人生艺术,升华生命品味,最终趋向天人合一物我澄明的大化之境”这里的文学教育其实就是指的文学素养的培养,换而言之就是说对生命个体(这里特指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明白事理,辨别是非,甄别善恶美丑,能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比如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们可以从其字里行间充分体会到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豁达人生态度,感悟到作者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通过参照范希文的处事情怀和人生轨迹我们能够领会到生命的厚度和宽度,从而不由自主的产生见贤思齐的感慨,所以从某种程度而言培养文学素养对于中学生来讲具有很大的榜样作用和示范效应。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所以对于他们而言相比于独立意识他们更擅长于模仿,培养文学素养的过程就是教会他们学会懂得正确模仿的态度和方法避免他们在人生的旅程中误入歧途。又比如通过对冰心《观舞记》的学习,我们能够欣赏到印度舞蹈家卡拉姆姐妹美轮美奂的艺术风采,增进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对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认同感,同时透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互相交流和碰撞我们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此外我们还能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对比中加深对祖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由此可见文学素养的培养对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以及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培养文学素养可以让中学生接受优秀的文学熏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陶冶情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我看来培养文学素养对于中学生的重大影响及意义除了上面所述以外还能帮助学生领悟文学作品主题的时代美和永恒美,帮助他们欣赏辨析文本作品深化理解认识。丰富其内心精神世界。

三:中学生在文学素养上的现状和问题

尽管我们再三强调培养文学素养对于中学生发展身心,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塑造性格等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现实状况中我们却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的事实:那就是在当前阶段中学生文学素养水品欠缺严重,总体偏低难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阅读量小,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不熟悉,文学积累薄弱

中国内地的一家杂志社《中文自修》曾做过一次有关中学生阅读数量的调查报告,报告的结果显示不禁令人大吃一惊,在所接受调查的中学生里,仅有百分之二十七点七二的学生表示自己一年的课外阅读量达到了十万字,其余的都表示自己的阅读量不足十万字,甚至还有一部分同学坦言自己根本没有课外阅读量,这样的结果不得不叫人吃惊,同时也从本质上告诉了我们为什么现在的中学生会表现得文学素养严重欠缺,因为他们的阅读量实在太小。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参考标准来看:中学生在中学阶段的阅读总量应该是介于八十万字到一百万字中间,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却是大部分的同学根本达不到这一标准的三分之一。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绝大多数同学知道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中的科比,詹姆斯,加内特,霍华德等超级明星,知道西班牙皇家马德里的C罗,知道巴塞罗那的梅西然而却不知道中国四大名著中《水浒传》里的行者,花和尚,及时雨;不知道《三国演义》中长坂坡中单骑救主的赵子龙,从未听过桃园三结义的经典故事,甚至有的同学将武松唤作智多星,把杨志唤作花和尚,闹出这种张冠李戴的笑话,更有甚者竟然把作品《水浒传》的名字都读作水许传,对于国内文学作品尚且如此,就更别谈国外作品,我们所谓的世界著名的四大吝啬鬼,享誉世界的世界十大文学艺术大师在他们眼中犹如天方夜谭根本不知道这些人是哪路神仙。

(二):3漠视文学经典,文学欣赏水平有待提高

对于这一问题最明显的表现便是现在的中学生喜欢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人数越来越少,在有阅读习惯的中学生中绝大部分同学倾向于快餐文学或者是通俗文学,许多人热衷于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热衷于安妮宝贝,然而他们却对曹雪芹的《红楼梦》,对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钱钟书的《围城》不感冒,或许在他们的内心世界中与其花费十天半个月去费尽心思咬文嚼字的阅读感悟理解这些经典著作中所表达的升沉荣辱,离合悲欢倒不如躺在床头用一盏茶的功夫去倾听安妮宝贝或者说是《知音》,《家庭》里的那些编辑们随意编造的一场关于风花雪月的故事。所以他们宁愿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阅读《故事会》上也不愿意去聆听曹雪芹向我们向我们讲述“满纸荒唐言,一把幸酸泪”的凄惨遭遇从而将千百年来我们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束之高阁。正是因为大家阅读取向的变化,所以导致了现在的中学生接触的作品可读性不强,文学欣赏水平不高。

(三):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不高,阅读的时间投入不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我所教的班级语文学习中,大多数同学缺乏阅读兴趣,很多时候我提前给大家布置了预习新课的作业内容,同时告诉大家希望他们能够主动去阅读我们将要学习的文本内容,大家也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道:“知道了,没问题”,然而当我去检查大家的阅读及其预习情况时却发现很多同学连课文内容是什么都还不知道,就更别谈他对这篇文章的阅读感悟了,在我们学校每周星期一和星期四是学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所有的同学都可以在这两段时间内去借阅自己喜欢的书籍,可是最后做为班主任的我却发现我们班喜欢去图书馆借书或者读书的人是屈指可数,能够坚持每周星期一和星期四按时去图书馆读书的人更是寥若星辰。大家每天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还不足四十五分钟,同时在阅读时间的安排和阅读习惯上也显得不够合理,很多同学喜欢选择晚上下课以后去阅读,然而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如果一整天都处于运转状态的话,那么晚上就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最疲倦的时候,在这段时间里也是人的记忆力最差的时候,而阅读的过程是一个阅读,记忆,理解,感悟互相协调配合的过程,如果记忆力不好或者说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疲惫状态的话,那么对于阅读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学生在阅读某部作品或者某篇文章后却发现自己的脑海中对于文本内容还是一无所知。除此以外,有一部分同学在阅读的过程中阅读方式单一只是一味的朗读,没有做笔记和摘要的习惯,所以尽管有时候自己对某篇文章有独到的见解,然而却因为没有及时记录下心得体会导致灵感瞬间消逝。以致于自己对所阅读的内容印象不深缺乏真知灼见

(四):缺乏鉴赏能力和创作欲望

中学生文学素养水平欠缺在这一环节表现得尤为突出,简单来说就是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较为薄弱。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选了著名作家,“世纪老人”冰心的一篇关于人生感悟的散文《谈生命》,其中在文章的末尾作者写下了一句极富诗情画意以及哲理韵味的句子:“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对于这篇散文,其中的一个教学重点就是欣赏品味语言,所以关于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就成了摆在师生面前的一个共同话题,老师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并告诉大家在思考的过程中同学之间可以通过合作交流来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于是大家开始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冥思苦想者有之,高谈阔论者有之,一言不发者有之,顾左右而言他者亦有之·····随着时间得流逝,老师开始听取大家对于这一问题的发言,老师本以为这个问题会随着大家的探讨和努力迎刃而解,可是学生的回答却不禁让老师大跌眼镜。有的同学孤立的截取其中一句话或者说某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这一整句话导致与作者的本意相差甚远,有的同学的回答甚至与作者的本意风马牛不相及。还有的同学一味保持缄默不语。这些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无一不说明现在的中学生在文学素养上尤其是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上表现得严重欠缺。中学生文学素养水平不够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缺乏写作能力和创作欲望,正是由于前面所说的他们在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以及缺少阅读量对生活,对社会的认知不够,所以大家在写作中都存在诸多共同之处:语言贫乏干瘪,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正确区分口语和书面语(比如普通话中的“怎么”一词在学生所练习的作文中便变成了带有明显地方方言的“那门”)内容空洞言之无物。

四:造成中学生文学素养水平低下的原因

关于中学生文学素养欠缺水平低下的原因,其实归根究底还得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探究:

(一)一些教师本身缺乏文学素养

古人曾有句至理名言:“打铁先要自身硬”,老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导者,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育良知识,教化人类的历史重任,所以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对于自身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倘若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听其师,信其道,我们就必须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否则我们想要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那是断然不可能的,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的一些老师却因为各种因素(比如年龄,学历层次,社会阅历等)导致自己本身缺乏文学素养(比如一些老师在给学生介绍世界著名三大短篇小说家时误把马克吐温与莫泊桑,契诃夫联系起来,其实学术界公认的说法是莫泊桑,契诃夫和欧亨利)。《中国教育报》曾对全国城市中小学教师的阅读状况进行过调查,其结果显示:4“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教师没有发表过文学作品或者学术文章,大部分教师没有写日记,教学札记的习惯”许多教师一走上工作岗位便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忽略了后天的学习很少主动去阅读文学作品或者去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事物新观念,仅仅满足于现状。还有的教师甚至忘记了自己的本质工作,沉溺于其他事情对教育工作缺乏热情和专注度。教师个人在文学素养上的欠缺以及在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必定造成学生在阅读,理解表达,审美,鉴赏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从而导致在对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上举步维艰。

(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的回报周期比来的较晚,因此也注定了教育的显性作用无法与其他行业想比较,所以在今天这个到处充斥着物质和金钱欲望的社会里金钱至上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从而导致很多人缺乏对文学素养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关注,而中学生又尚处在身心发展的阶段,他们往往缺乏独立思考意识只能被动的随大流,所以如今社会上甚嚣尘上的“读书无用论”很容易对广大的中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面对金钱的诱惑他们渴望更早的步入社会这个大舞台,希望在哪里寻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去追寻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梦想。在他们看来读书既使得自己处处受到学校规章制度的束缚又无法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实惠,因此许多学生在学习期间往往是身在教室心在外,有很强的厌学情绪,对于课堂上老师的教授以及自己课后的学习都显得漠不关心,我们常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于某一事物的兴趣都没有了那有何谈成就与素养呢?所以这些都会自然而然的会造成中学生文学素养水平的低下。

(三)中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对于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缺少合理有效的引导机制

由于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庭经济状况越来越好,许多学生家长为了方便与孩子联系或者时刻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动态,都给孩子买了电脑或手机,也正因为如此现在许多中学生总是沉溺于玩电脑和玩手机,表现出贪玩好耍的一面,对阅读以及如何有效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不感兴趣,除此以外对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缺少合理有效的引导机制也是造成中学生文学素养欠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5曾有记者专门针对一定数量的中学生做过阅读调查,调查中近十分之一的学生不知道自己该对读什么书,另有十分之一的学生觉得阅读课外书没有什么用处,还有超过十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对阅读和培养文学素养失去兴趣。从这一现象我们至少可以发现这样几个问题:首先,对于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我们缺少有效而合理的引导,这种引导不仅是指如何从种类繁多的书籍中挑选有益于青少年的读物,需要指出的是,选择的标准应该多样化而不应功利化、单一化。其次,我们还应该在阅读之后进一步引导青少年认知与思考,而不是仅仅将阅读当做写作的材料补充。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们的阅读必须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必须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阅读”,而现在一些家长、老师急切地将课外阅读看作快速提高写作能力的良药,因此往往忽略了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逼迫孩子阅读“教育功能”强的书籍,并且硬性要求孩子在阅读之后进行好词好句摘录,写读后感,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方法等,这样不仅无形中把本该愉悦身心的阅读变成了新的“功课”,更糟糕的是,还让学生养成了一种功利主义的阅读心态,揠苗助长,反而使得学生对阅读丧失兴趣。而这也必定会造成学生文学素养不足。

五:中学生文学素养培养途径的探略

既然文学素养的培养对于中学生有着如此重大的影响和积极作用,那么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其文学素养水平呢?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培养文学素养的途径探略中积累了丰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经验:

(一):阅读是培养中学生文学素养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途径,6中国的文化教育自古就是偏重读写的教育,因为读是明经(悟道)和写作的前提,是培养语感的关键。周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中对阅读有助于培养文学素养有如下描述:7“阅读可以使学生正确的了解作品,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及表达方式的运用,能揣摩文辞,领悟作品的神形之美,能体验情感意境,感受美的熏陶,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第一要素便是从学生现有文本入手,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来增强语感和自己对文本内容的把握能力。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也就是这个道理,在反复的阅读过程中我们能够有更大的思考空间和余地去试着领悟我们在阅读中暂时不能理解的词汇或者句式。必要的阅读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语感和理解能力而且还可以拓展我们的阅读面,通过阅读各种不同的有益书籍我们可以增加阅历扩展见闻,从各类阅读作品中充分感受到世界各地的风俗美以及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情美。同时伴随着阅读我们还可以增加我们的对各种知识及其各种文化的积淀,“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旦我们的肚子中装满了必要的知识和文化,我们就必定能够实现自己”下笔惊天地,诗成泣鬼神”的夙愿,因为文学写作的实质就是文学积累厚积薄发的一个过程。

(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激发学生对培养文学素养的兴趣 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过程中,老师应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摒弃过去那种满堂灌式的教育方法,对于某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下去搜寻相关资料并且让他们在课堂上互相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各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又比如在我们的写作练习中我们不应当再强迫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坐在教室里闭门造车,如果我们想要同学写关于春天的作文,那么我们可以在确保每个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将学生带到户外,让他们与大自然亲吻,同春日的暖阳挥手致意,让他们在充分感受春天的无限生机与蓬勃之后再用真实质朴的文字来抒发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情感认知和体验。这样我们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认知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长期坚持下去便能激发学生思路,培养敏锐的观察感悟能力,而这些都是中学生文学素养的组成要素。

(三):加强训练,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8“审美活动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思维活动,在提高中学生文学素养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个体的感知体验,又要重视学生的理性分析,口头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用口头语言描绘文学艺术中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分析作品美的结构,美的语言,分析文学形象的社会意义和从中受到的思想启迪。通过口头表达使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模糊的不鲜明的文学形象经过梳理后边的清晰变得鲜明。

(四)通过其他途径培养中学生的文学素养

针对某些老师本身文学 素养有所欠缺的情况我们就要对症下药,通过教师的再教育和继续学习来提高老师的文学素养水平,然后再通过老师来引导学生培养文学素养,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还应当与把培养中学生文学素养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起来,正所谓文史哲一家,在语文教学中适时的穿插历史典故或者实事政治的学习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其各学科融会贯通的能力。(例如在涉及到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时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补充有关李清照在靖康之变前后的生活经历来加深其对李清照这一伟大女性词人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更加方便快捷的知晓其创作风格及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这样学生也不再会感到课堂枯燥无味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经典,讲经典,颂箴言的形式来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国学,从而加深对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六:参考文献

1(《谈文学素养与语文新教师的培养》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第4期)

2:潘涌

《论语文教育的文学教育》

3(《浅谈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李登举

4(《中国教育报》2006年6月14日第五版)

5(《中学生阅读量少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汤尧晖 2012年3月8日发表于《中文自修》

6((浅谈中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邹云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7《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周萍

5.发展中学生视觉文化素养的途径 篇五

徐小萍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语文不感性趣,读文章语感较差,口语表达词不达意,写作文是错字连篇,词汇贫乏想象力不丰富,就连那些思路清晰,智商较高的学生也存在视野狭窄,文章空洞,而美情欠缺的问题。这一切无不反映出学生语文素养低。由此观之,语文素养之于语文和学生的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从一线教学看来,我们可以从平时的语文教学入手,寻找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些合适的途径与方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积极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深入思考,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没有兴趣的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苦役。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切实认清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努力使教学有新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注意感情的培养,以情激趣;培养学生广泛的好奇心;通过美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课内语文学习要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等等。

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可以采用设疑法,以此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求知欲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悬念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关切的心情,就像章回小说中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样,使关切的心情变成学习的兴趣。感染法,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深入发掘课文蕴含的感情,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吸引学生从而产生兴趣。激励法,心理学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多鼓励,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诱导法,就是通过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诱导,把学生其它方面的兴趣吸引到语文学习上来。

二、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辅导相结合。

(一)、课堂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

“教材是语文学习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例子。”(赵景瑞:《探索语文教学的真谛》)教材中的课文篇数虽然有限,但却是学生积累和吸收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例有许多是大师级的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属于经典作品,有一定的蕴涵和深度,经得起吟咏和品味;教材中还有一些极具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作品,这些作品则能让学生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凭借它可以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凭借它可以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进行知识的积累;凭借它可以去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凭借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凭借它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总之,上好课堂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

1、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学生语文素养中语文能力的重要方面。当一个人在听话时,能通过快速的感知体验,比较准确地把握对方言语的主旨要点,体会到言语中蕴含的感情,甚至能听出言外之意,这就说明他有较强的语感;阅读一篇文章,能准确捕捉到文章的意旨,也说明有着很强的语感。一个人如有很强的语感,说话时方能做到得体自然,写文章时才能做到准确达意。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审美能力的高低。把语感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思想亮点,是一线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任务,还是当前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语感培养的方法有:

1、联系生活,获得语感。生活体验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它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语感培养就是苍白的,没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学生要多接触生活、多观察、多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中的语言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实践,回忆生活经历,唤起有关表象,进行有关联想和想象,从中体味言语所构成的情景,领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获得准确的语感。如,我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充分利用体验朗读,培养学生语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体内容以后,我启发说:“同学们,《月光曲》的谱写过程是多么感人啊!快读一读,把文中的‘贝多芬’换成‘我’,边读边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尽情地表达出来!”学生们好奇地捧起课本,如饥似渴地朗读起来。他们不知不觉进入文本,真正把自己和文本的人物融为一体,细腻的情感如涓涓细流汩汩涌出。当读到“盲姑娘渴望亲耳听到贝多芬的演奏,却又怕哥哥难过,安慰哥哥:‘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一段时,有的同学动情地说:“多么善良的姑娘啊,她是那么通情达理、善解人意。”有的学生说:“真没想到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上,依然有人那么喜欢我的音乐。她虽然穷,但我一定要满足她的愿望,亲自为弹奏。一曲。”当学生读到“贝多芬„„推开门„„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时,震惊地说:“是她吗?这就是那位善良的姑娘吗?那断断续续的琴声是出自她的手吗?她真是身强志坚啊!—这不正反映了贝多芬对盲姑娘的同情、关爱,反映了盲姑娘坚强、善良的品性吗?

2、诵读体味,形成语感。要养成反复诵读,潜心揣摩的习惯。要在充分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当今语言学习缺乏充分的朗读训练,朗读的时间,次数太少,这正是学生语感能力弱的症结所在。因此要多读典范课文,对精彩段落,精粹诗文一定要熟读成诵,潜心揣摩。要把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例如我在教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然后让学生说说读课文后的体会,如果体会不深刻,再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体会情感。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作者的情趣意旨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通过诵读揣摩,得其意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那么,熟读成诵的文章,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一个潜滋暗长,积少成多,由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样,良好的言语习惯养成了,语言修养加强了,语感也就具备了。

(二)、辅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面和量都做出了要求,要求学生广泛地涉猎书籍报刊,阅读各种类型,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作品。“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随着网络的普及,还要鼓励学生上网浏览。一个小学毕业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00万字。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拓展,一方面,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往往需要课外阅读的配合来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课堂上所学到的技能可以在课外阅读中加以运用,作为知识的运用和技能和检验。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显而易见,广泛的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读写能力,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极大的作用。

1、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每课书教完后,我都要找来与课文有关的材料为学生扩展阅读,让他们扩大阅读量。让学生有新的感受、新的体验,除此之外,还上网查阅资料,为学生扩大阅读量。曾下载文章《安徒生童话》、《汤姆索亚历险记》、小学生生优秀作文。通过多读,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也使学生的思想逐渐变得深邃了。

2、多读多背,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讲过,他二十年代在北大读书时,教他们莎士比亚的一位外国教授,一上课就让他们读,如果不懂,还要读。就这样,一堂课读来读去,终于领会了莎翁戏词的妙处了。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叶圣陶先生多次重申“要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在他的《精读指导举隅》一文中,力推“吟诵”。正如诗圣杜甫所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教学中,注意多读书。在教《百合花》一文中,为了体会通讯员的性格特征,我让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表现通讯员性格特征的语句,学生找到后,反复朗读体会通讯员的性格特征,体会描写好在哪,以后怎样借鉴写法,也写出这样精彩的作品。由于注意朗读和体会,学生明确了写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三、开展语文活动,厚实文化积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早已提出:“虽有佳肴,弗知其味;虽有至道,弗知真善。”无论何种版本的教材,无不关注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让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语文知识的积累只有通过具体的活动得以实现,活动是厚实学生文化底蕴的必要途径之一,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的。

1、每日一句的积累,古诗名句、歇后语、成语典故,名言名句作为课堂检验的重头戏,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发现了汉字里蕴含的审美价值,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

2、不定时的举行朗诵会,有诗朗诵,经典文本的朗诵,张志公先生曾说过:“诗的语言,音调和押韵,念起来给人以极大的快感”。结合课文新课标,精选优秀古诗文作品,每次分组举行,汲及写景、立志、惜时、做人等方面,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并要求学生能够谈出自己的见解,此活动增加了积累,锻练了语文,陶冶了性情培养了审美能力和性趣,增加了文化更深的认识。

3、每日的一句,全班同学都参与“我喜欢的名句”活动,每天由一位同学将喜欢的名句写在相应的专栏里,其余的同学可以写也可以为自己选择,将自己喜欢的名句放到摘抄本,日记或作业本的封面,通过这项活动,使同学们从平淡的文学世界走向了心中的殿堂,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写作语文,学生的作品逐渐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4、开展阅读文学经典子籍活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也是厚实学生文化底蕴的必由途径。经典在不同的时期,意义不同。特别是我国历精典子籍,处在青少年时期要应该作为学习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四书》《史记》《公羊传》等,作为教师的我们每一次阅读都是第一次接触一个世界,如同现实中接受新鲜的经验一样,许多年以后,也许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读过的书,可是它已经把种子留在了我们身上,它可以持续地在我们身上起作用。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仅仅是看重书中的情节,更应该是书中所涉及的文学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俗语书:“读一部好书,做完美人生”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在教的过程中确没能更好的去引导学生。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语文习惯对提高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语文习惯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种习惯对语言功能的发展,语文规范的形成,语文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直接的作用。

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主要采用这样一些有效的做法:建立教学常规,在教学之初用一段时间,重点建立教学常规,为学生规定一定的学习语文的规矩,如语文课上怎样读书,怎样提问,怎样回答„„每个老师制定的项目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教给学习方法,强化训练,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先要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再加以强化训练,例如,培养预习的习惯,教师在指导预习的步骤和方法,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达到自动的程度,这样,预习的习惯就养成了。严格要求,坚持不懈,良好的语文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起来的,不良的语文习惯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因此需要时间严格要求,作坚持不懈的努力。

6.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实践途径论文 篇六

在提高人文素质上,不仅仅只依靠文学、历史、宗教、哲学这一类人文学科的课程,人文素质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价值,隐藏在各类学科。就算是在纯专业的学科内也是有人文价值的存在。虽然看似理工科类更多的是逻辑上的推演、理化的实验,似乎是跟人文相距甚远,但是经过深层的挖掘与分析,可以看出,每一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限度的社会背景,也跟科学家的辛苦钻研息息相关,同时也都离不开一定的思想指导,所以,理工科类院校的专业课也都有着爱国主义的体现、科学道理的论证、伦理学的背景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发展,例如在数据挖掘的学科可以从古代的数据挖掘的高手,像刘伯温、赵列文等谈起,一直叙述到现代的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方法讲述数据挖掘的整个发展史,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向上进取的科学精神。任何一门专业学科都会有一个不断生产、不断发展的过程,经过无数的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不断的追求才得以发展,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内涵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科学的执著精神与努力奋斗的精神。

2.2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师资力量的保证

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也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教育素质的实施者,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想要提高与培养理工科类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师资团队的修养以及素质也是相当关键的。教师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修养时才能深刻地认识到身为教师的职责与意义,才能真切实际地领会到自己身上的重大责任,才会真正地自主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自己的学生,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具有实际意义的人文作用。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具体体现在他的学识与教育水平上,具有宽广的知识层面与学术水平的教师,在授课时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对于自然与社会、思想与思维上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获得在人文素养上的启迪与享受,教师也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学识,才能一直站在发展的前沿,指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启发学生思维、开阔视野、不断进取。

2.3加强学校的人文建设,发挥校园内的人文氛围达到对学生熏陶的作用

校园内的人文环境主要是透过人际关系、活动环境、自然环境条件所体现的,在校园的建设上,不仅要凸显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环境,还应该在建筑的设计、自然景观、艺术景观的布局上融入人文文化,显示人文情怀,让学生置身人文环境,随时感受到人文环境的熏陶。校园的文化内涵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具有其他课程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多种功能,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因为工科类院校的人文色彩相对淡薄,所以在这类院校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更应该得到重视。浓郁的人文环境氛围,既可以使理工科类院校的大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发,还可以陶冶情操,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开展校园文化,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与教育。

2.4优化环境,发挥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对理工科类院校学生的积极作用

在人文素质的教育上,学生会受到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的影响,需要各界的大力支持,这也是一个具有社会性质的综合问题,是一项整体工程,不是只依靠院校就可以解决的。在现在信息化与数字化的不断渲染下,现如今的大学生更加直接全面地了解与接触社会,而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权力与金钱往往受到重视,在家庭教育上也有着局限性,这种社会风气就对当代的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上,不仅要优化内部的人文环境,还应当透过政府的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以及提出相应的措施,借助传播媒体的大力推广来优化外部环境,充分发挥社会与家庭在理工科类院校里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的积极作用。

3总结

弘扬正气,树立新风尚,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这是我国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上的必经之路,这点在人文素质与人文意识相对浅薄的理工科类院校中显得尤其重要,使大学生的感性与理性之间、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和谐统一,向前不断发展,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推动我国的快速发展。

7.发展中学生视觉文化素养的途径 篇七

由此可见, 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 还是一种文化传授、能力的培养, 更是一种文化传播, 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 更是一种数学美学熏陶。数学美感是数学直觉的本质, 是对数学事物间所存在着的一种和谐性关系。对于数学学习者而言, 数学美感可以激发兴趣、增添动力, 美还会常常引起冲动, 从而激发人的探奇和创新欲望。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之一。

一、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之一:充分发挥新数学教材的文化价值

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编撰的新人教版教材, 充分体现了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 注重通过数学教育, 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新人教版教材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增加了一些与现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应用问题, 如分期付款问题, 储蓄利息率的计算、住房建设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生活背景, 这样让学生时时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直接联系, 具有广泛的生活应用性。

新人教版数学教材注意了数学概念、公式的引入和建立的方式, 并据此展开数学文化价值。如引用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引出数列全章内容, 并以此为例引入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用小高斯的故事引入等差数列前n项和。众多的概念、公式都由相应的一个或几个实例引入, 遵从了数学从具体情形上升为一般概念和结构, 又从一般返回到具体情形加以印证的特点,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与社会文化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 再结合多样化的实际问题, 可有效地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提供坚实的基础。

新人教版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教材重视给学生创造的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尝试, 用不同的方法、从不用的角度理解事物, 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 提供给学生大量讨论问题的机会, 创设了一种自由交流、敢于发表意见、积极讨论的崭新的学习情境, 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意识。

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之一: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数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关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认为学生学习是认识真理, 不是发现真理;坚持教师为中心,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考虑教, 不考虑学。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成为附属, 变得可有可无, 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不利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

改革课堂教学, 应该坚持“两主方针”, 即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要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应该体现在设疑激趣, 导学启智, 教书育人。发挥主导作用是为了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的教是为了帮助学生的学。

因此, 我们在组织教学时首先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力争做到数学结论让学生发现, 知识方法让学生总结, 解题思路让学生设计, 测试过程让学生参与, 发现问题让学生评判;其次应该突出学生探求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主动探求、合作交流。在问题解决中感受数学, 培养数学的眼光, 体验数学的价值, 欣赏数学的美, 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之一:开展研究性学习, 拓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及所学的数学学科知识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此, 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之一。

从研究性学习的环节来看, 无论是选题、确定研究方向、实施研究、结果处理, 无不体现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 同时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如课题的选择要求学生应具有数学的眼光, 能从社会、自然、文化和自身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选择有意义的主题。

数学研究性学习不是以学生经过调查得出一两个结论而终结的,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研究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迁移到数学学习中, 充分体现其研究价值。如“函数在物理中的应用”这一课题, 学生通过研究发现:物理公式s=vt, F=ma, W=FS……包括了数学素质的诸多方面: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应用、审美意识、科学态度、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等。

见过这样一段论述:“数学的贡献在于对整个科学技术水平的推动与提高, 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滋润, 对经济建设的繁荣, 对全体人民的科学思维与文化素质的哺育, 这四个方面的作用是极巨大的, 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 (《今日数学及其应用》) 中学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发挥其文化功能,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更关系到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8.发展中学生视觉文化素养的途径 篇八

【关键词】艺术设计 视觉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37-02

引言

“读图”,是由于原来的印刷媒介逐步向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方向转变,而产生的诸多视觉图像或读图时代的一些现象。现在,图像传播的方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文字,在获取信息的方式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读图时代,只有具有高素质的视觉素养,才能迅速地从错综复杂的图像中获取积极的有效的信息。因此,提高人们的视觉素养是时代的要求,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更是这样。

一、视觉素养的内涵

1.视觉素养的概念

视觉素养是一个交叉的研究领域,很多不同领域内的专家都有可能对此进行过研究,所以自从“视觉素养”的概念提出以来,关于其概念一直是众说纷纭,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关于视觉素养公认的定义。现使用最为广泛且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其内涵的视觉素养的定义是:“视觉素养是人类通过观看以及结合其他感官体验发展出的一种综合的视觉能力,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

2.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视觉素养定义

根据上面对视觉素养的理解,并针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我们可以将艺术设计专业视觉素养定义为:“视觉素养是可以通过教育所获得和培养的,认识到全面掌握视觉信息的重要性,高效率地获得视觉信息,通过理解、批判、交流和创造视觉信息,有效地获取视觉表象的能力以及利用视觉表象来发展人类思维的能力。”艺术设计专业的视觉素养与其他专业相比,更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除了包含基本的获取视觉信息的能力以外,还强调到了对视觉信息的分析与评价能力,以及运用恰当的视觉语言进行视觉创造的能力。

二、构建面向视觉素养培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1.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的总体思路

混合式学习是要实现数字化学习的优势和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和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而伴随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教学模式,更多的人想到的是远程教学或者认为是远程教育。但现在,我们清晰地看到,固然远程教育需要网络,网络教学是远程教育的主要实现形式,但网络教学并不是远程教育所特有的。我们这里所要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把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势与数字化学习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2.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

思维导图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思维方式,是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把各级主题的相互关系用层级图表现出来,展现良好的相互隶属與联系。它主张使用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建立与主题关键词之间记忆链接,充分开发人类大脑的机能,协助人们在逻辑与想象、科学与艺术之间平衡发展,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思维导图为反思与创新、认知与学习提供了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与管理,促进视觉信息的积累与理解,完成视觉信息的共享与交流,从而达到视觉信息的应用与创新,最后达到提高学生视觉素养的效果。

3.重视PPT课件的视觉设计

利用PPT课件教学是艺术设计专业视觉素养教育的必备环节,利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及复杂的数据以简明的文字、图片、图表等方式表达出来,简单、直观、形象的诠释课程的内容。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授课中,科学的使用 PPT会增进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知识,使老师讲授的内容更加有效。教师在设计PPT课件时,要注重艺术设计的基本规律和信息传达的基本法则,恰当地使用图像、视频、音频等。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视觉素养已经成为了人类认知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素养,对于更好地理解视觉信息,恰当地接受、利用和创造各种视觉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说,具备良好的视觉素养是一种基本必备素养,所以,提高他们的视觉素养,提升他们在读图时代的核心竞争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终身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亚男、张舒予、蔡冠群.浅论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重庆广播电视大报,2009(3)

[2]李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策略.现代装饰(理论),2016(1)

上一篇:公司三八节祝词下一篇: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快乐掂球》及教学反思